历史学科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科的功能

篇1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三种。而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现在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急需人才的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一、公民教育的目标

为明确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民教育?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国度,“公民”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和“公民教育”在中国的萌芽却是在近代。在欧洲,“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民主”“公民”这些意识在欧洲远远较我国出现的早并且发展的程度高。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造成的。近些年来,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强。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民教育呢?“公民教育,其一,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并将国家的意识与利益系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其二,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以文化的熏陶为轴心,着力于公民品质的开发。”公民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明确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狭义上则是指公民角色的培养,包括公民的政治认同,权责意识,参与能力等。“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具体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公民知识、公民品德和公民精神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最有效实施的地点是学校。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在逐渐渗透对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在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受教育者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和完成的。实际上历史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公民教育作用。

二、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特点

高中生改变初中阶段“半信半疑”的思考,开始“全部怀疑”,心理趋于成熟,自尊自爱的心理及自我认知能力在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受教育者也开始出现早恋、自私、偏科、孤独感和焦灼感增强的现象,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考理想和人生以及建立自我评价人事物的角度和思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高中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应当针对其出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培养和教育。

三、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体现公民教育功能

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规定:“……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其中包括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渗透,以此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应该恪守的教育准则和目标。关于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较之前程度深,这一点也体现在教材的改变上。此前通史教材文化史比重较小,现今教材如岳麓版教材将文化史单独编程一本教材,这里面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史实,体现课标中要求的“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课标中关于课程的设计理念、思路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教材在改编后与课标的紧密结合,深深的加重了历史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来说,只是具备史实的基本素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和历史思维,能够看到历史发展规律,并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养成健康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国家接班人,这才是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

四、现实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为历史教育的功能发挥指明了方向,可历史教育功能的实际发挥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公民教育的落实,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高中学校里,因为升学的压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历史课这样的“小学科”存在着很严重的认识误区。我们经常听到理科生说“高考又不考历史,有什么好学的”,个别理科教师作出“学文科的学生都是因为笨,学成以后也找不到工作”的评论,或者经常串用历史课进行其他教学活动,这种影响更恶劣,他们的想法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理科的选择,也严重影响了历史教育的发挥,理科生也应当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如果历史课因为“没有用”就此取缔,试问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由谁来继承?那么是不是语文课也应该取消呢?因为文史相通不分家,这么简单的道理,学生们如果是因为高考而有所偏重,那么,诸如贬损历史科目的理科教师们是不是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从思想最深处扭转过来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呢?

其次,历史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应试引导过于强烈,以至于忽略了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实现。我国的高考体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如果片面地把为考试而学习作为唯一目的,甚至把它作为教学目标而追求,就使事情走向了反面。”虽然高考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职责和作用,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此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也就造成了即便是文科的历史课课堂,也仍然是以简单的传授高考考点知识为主,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旨在培养出与国家建设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相适应的人才,是实现培养出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应对高考的学生还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都不应该忽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更不应该曲解偏激的怀疑历史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2]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J].理论探索,2007(1).

篇2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关注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一般来说,普通物理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学理学史教育有效地融入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发现、科学争论和科学重大实验中所孕育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创造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研究观。

一、物理学史中的库仑定律

1760年,伯努利首先猜测电力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相似,服从平方反比定律。这一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同一时期,富兰克林的空罐实验表明带电金属空腔内部不带电,对电力规律产生了重要启示。富兰克林的英国友人普利斯特利专门重复了这个实验,也设想电的吸引服从平方反比定律,并且在书中明确写出论断。遗憾的是当时尚无学者对此进行明确论证。

最终,现今所公认的库仑定律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1785年发现的。但是在此期间,还有两位学者曾做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并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1769年,罗比逊设计了一个转臂装置来改变电力的力矩和重力的力矩,并使之达到平衡。然后他从支架的平衡角度推算出电力F与距离r的关系,用公式F∝1/r2+表示,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得出δ=0。06,这个δ叫做指数偏差。罗比逊认为,指数偏大的原因应归于实验误差,由此得出平方反比定律的结论。但是,该实验结果仅限于同性电的斥力,至于异性电的吸力,他的装置难以得出结论。有资料说后来罗比逊得到的异性电的吸力的指数略小于2,因此,平均取2次幂,从而得到电力反比于距离平方的结论,现在看来是依据不足的。

1773年,卡文迪许用两个同心金属壳做实验,外球壳由两个半球装置而成,两半球合起来正好形成内球的同心球。通过一根导线将内外球连起来,外球壳带电后,取走导线,打开外球壳,检验内球壳是否带电。结果显示内球没有带电,电荷完全分布在外球上。卡文迪许重复了多次实验,确定电力服从平方反比定律,指数偏差不超过0。02。

1785年,库仑用他本人发明的电扭秤得出了库仑定律。带电球相互接触,使电荷均分,两球带同性电互相排斥,然后借助银扭丝恢复两球到原始位置,从银扭丝的转角测知电力的大小。1787年库仑又进一步指出了电扭秤方法的欠缺:由于不稳定平衡,测量异性电荷的吸引力时实验会遇到困难。同时还设计了第二种测量方法———电摆实验,其原理与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单摆实验相似。如果电引力也遵从平方反比规律,则他设计的电摆周期也应与两电荷距离成正比。库仑的实验数据通过修正,与理论值基本符合。于是他得出结论,“正电与负电的相互吸引力也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定理由此为世人所知。

二、案例分析及点评

1、卡文迪许实验中的间接测量启示

由前文可知,卡文迪许用最原始的电测仪器,获得了相当可靠而且精确的结果,这个实验设计非常巧妙。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数学处理,将直接测量转变为间接测量,并且用示零法来对结果作出精确判断,最终获得了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卡文迪许实验对物理研究的启示作用是巨大的。当研究对象是一些不可测的或不容易测准的物理量时,通过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和物理关系,转而研究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最后返回到初始问题的解决。在相当多的实验当中,都有用数学推导配合间接测量的例子。而且,转换测量对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否则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卡文迪许就是掌握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理论武器。

遗憾的是,卡文迪许的同心球实验和他的许多看法都没有公开发表。罗比逊的论文1822年发表时,库仑的工作早已得到公认。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捂得如此严实,没有及时发表而未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使电学的历史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

篇3

在电工实习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准备相应的实习材料,并且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电工课程的思维能力,我学生构建一种适于其自主学习的环境。在电工课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元器件的选择中,要求学生按照电路图自行选择。通过重复、多次的元器件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清楚的记忆电路图,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就能够及时的做出判断,而不需要进行查找。随着电工实习课程的不断深入,在实习过程中会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元器件,通过对这些元器件不同的放置方法要求学生去自主的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构筑一种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于在电工实习课程中要涉及到各种各样工具的使用,所以要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备不时之需。在电工实习中有一项电路故障排除的实习,在故障排除的时候由于要对线路、设备等地方进行测量。为学生配备了充足的工具也是为学生构筑自主学习环境的基础。在电工实习课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还要学生掌握对元器件检查的能力。在电工实习课程中学生通过对故障电路的多次检查但是还找不出线路的故障,这就可能是元器件出现了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去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在电工实习中一些存在故障的元器件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修理去恢复其功能,这样能够节省实习材料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元器件的内部构造。教师在电工实习教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元器件的损坏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定期总结

由于生源质量以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都比较差,所以在电工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加以重视,通过要求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对学习内容定期进行总结等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电工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元器件以及线路等,所以要对所学的内容做好总结,定期的复习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要求学生填写实习记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总也也有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实习内容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实习过程中要学生自主学习

电工实习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细节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单纯的靠教师去给学生讲,不但不利于实现我们的实习目的,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实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小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实习课堂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目的的实现,这样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历能力的方式主要有:要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按照电路原理图对实际电路进行连接,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并且培养学生在电工实习过程中对各种设备所发出的声音能够进行很好的判断,找出其中的故障。通过以上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习习惯

1)在电工实习课程中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实习规范进行相关操作,由于电工实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电力操作,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很容易发生危险。对于电工实习中的电缆线路等也要做好监测工作,保证其没有故障存在之后在进行试验。2)学生在电工实习课程中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处于好奇而会放松心思,以为实习课程就是玩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要及时的更正。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电工实习课程当中,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其作出相应的奖惩。3)培养学生对于电工实习课程的兴趣,通过兴趣培养能够使得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实习心态。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通过点拨或者到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66-02

一、引言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人才为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工程领域缺乏具有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所谓工程实践能力,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活动,比如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营销等工程实践环节,并能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文化、法律、环境等诸因素,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目的在于使用的系统、产品、工艺流程或技术服务或其他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一致、通力合作、重点环节有效控制。

二、大学教育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程实践能力是考核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工科类本科院校相对偏于纯理论教学,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偏弱。虽然,近年来工科院校都加强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观念错位,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观念认为理论的东西就高大上,做具体实践的工作就没面子。实际不然,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是印证理论并提升理论。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必先正本清源,从观念上摒弃偏颇的思想,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学校和学生的工程实践的意识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第一步。

2.校内外管理脱节。去企业实习,多因素导致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得到锻炼。其一,学生本身缺乏吃苦精神。现在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从小没有吃过苦,一部分学生上报实习点后,并没有到岗实习,而是猫在家里或是游山玩水,最后找人盖章了事。其次,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企业出于管理、效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便接收也不会安排实质性的岗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积极性不高,缺乏监督和管理。由于学校在安全、经费、管理等各方面的顾虑,对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而且对安排实习的学生没有一套管理程序,学生们基本处于自觉的自我约束,这样导致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收获不大。

3.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大部分工科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尤其是其中的中青年教师,毕业后没有经历工程实践就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由于跳过了工程实践的关键一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了专业课教学的坡脚。同时又赶上了高校的扩招浪潮,青年教师承担了十分繁重的一线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接触工程实践,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素材干涩,讲授专业理论课时,缺少工程实例的支撑,仅按照书本呆板地宣讲。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在学术理论上,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考核较少,造成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缺乏提高自己工程实践能力的动力,从而导致工科院校的老师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讲课显得呆板空洞。

4.工程教育领域设置的知识面存在局限性。工程教育领域知识过于局限于科学的层面,把科学与人文以及工程与环境等关系割裂开来,将一个系统弄成了碎片。工程教育的缺陷在于我国教育体制局限,高中阶段便文理分科,导致理工类和人文类分开,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硬割裂,不但使同学们失去了解学习综合学科的动力,同时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互不相干。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应将工程教育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来看待,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道德和环境等因素。

三、对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开设关于工程实践能力重要性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通过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工程实践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科研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实践不是简单的操作性实践,而是反思性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理论,提升自身水平,在用实践验证理论和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往复运动。

3.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实践交流:在学生们完成工程实践活动后,组织进行经验和心得交流会,通过学生之间无障碍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加强工程实践的过程管理

1.健全制度建设,规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是实施的有力保障,只有有了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才能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过程控制:工程实践不是完成后盖个章做个评价了事,只有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使工程实践见成效。

3.强化工程实践考核:学生在工程实践完毕后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书面总结,形成成果,学校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对于工程实践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或是学校有计划对年轻专业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让年轻教师带学生多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在学生得到提高的同时,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学相长。另外工科类高校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考核教师不应单纯强调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工程实践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养成,除了本工程领域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工科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通过通识教育可以使工程技术人员的视野更宽广,让工程技术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综合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科学生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跨专业选修一些其他课程,比如管理、经济、法律、文学、艺术、历史、伦理等人文学科的课程,学生在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拓宽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能把这些思维渗透到工程实践中,在工程实践过程能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使得他们的工程实践产品更具有艺术性。

四、结束语

工程师是为人们提供良好工作、生活、出行环境的创造者,培养一个工程师容易,培养大师级的工程师就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等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有力的保障制度、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努力培养更多理论素养过硬,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接地气的大学生,为未来大师级的工程师储备人才,让他们为我们创造更美好、更舒适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田逸,美国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王安怡,沈璐,陈昌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6):67-68,73.

[3]李建强.完善工程实践体系,促进工程实践回归[J].中国高等教育,2007,(08):50.

Probe on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IU Jian-hui,WANG Xue-feng,HAO Cai-xia

(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篇5

一、外教在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科大聘用的是英美籍外教,其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地道的语言交际环境

与其他高校类似,中国科大设有专门的听说课堂。经过多年对学生的访谈和课堂行为观察,我们发现中教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倾向于采用结构法,首先介绍新的话题或项目,然后引导学生操练。但是据此设计的问答活动有时违反了交际的基本原则,双方就彼此知晓的情况进行对谈,这不是真正的交际,学生很可能在扮演“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机械学习者”,分组会话时也容易敷衍了事[1]。即使设计了合理的交际练习,学生在心理上始终与目的语有疏远感,或是缺乏参与兴趣。在语言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和输入都会受到限制,沟通时更倾向于选择母语和自己的中介语,这也容易导致语言僵化的产生[2]。

为此,iExperience设置的课程以交际法为主,课程话题由一系列意念、功能项目构成,训练学生学会传递、了解事实信息,主动提问,表达观点,并在课堂上模拟国外留学生活等场景,培养学生正确地达到交际目的。大部分中教缺乏这些情景的直接经验,而外教在构建真实文化场景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运用已知的语言材料展开交际活动,弥补与外教之间的信息差距,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另外,外教使用母语与学生交流,与中教相比,更加擅长化繁为简,在表达复杂内容时,外教能更灵活地选用语言,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相比之下,中国教师可能会使用生词解释生词,在即兴场景下还会产出不符合语言习惯的表达,给学生带来困扰。

(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多样

根据五年来学生的教学评估反馈结果,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外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感强。在教室中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并不容易,为了帮助外教将教学过程本身转换为交际过程,在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管理部门将外教班级人数限制在10人,撤去讲台,让外教和学生围坐一圈。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中,学生容易视教师为“权威”,表现出顺从和尊重,在用英语表达观点时,会非常慎重,甚至宁可沉默。外教与学生围桌而坐,学生的焦虑得到缓解,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并且能够相互打断、提问,澄清各自观点,话轮转换自然,也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环境。可谓真正的“问答并举、双管齐下”[3]。对于外教来说,会谈型教学环境也缓解了其自身压力,不用采取公共场合下严肃拘谨的态度,只需轻松沟通,并配合夸张的语气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学生既沉浸其中,又能借助非语言信息更好地理解外教的话语[4]。这种课堂气氛十分有利于语言学习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

其次,脱离教材束缚,从学生实际交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学校在聘用外教时,注重外教的个人经历和知识背景,安排有英美高校生活学习经历的外教开设学术交流类课程。比如在“出国情景对话”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本科生踏出国门进入国外大学深造或交流时要经历的所有场景,中教和外教设计出30个不同场景和表达功能,作为情景口语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由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习经历的外教组织课堂活动,涉及的主题有:国外大学申请环节、电话面试、约见导师对话、参加学生社团等。又如在2015-2016学年,应学生要求,一名经济专业的外教专门开设了“美国社会规范”的课程,普及本科生跨出国门交流时候需要了解的行政和金融方面的规范,与传统英语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受到学生广泛认可。

(三)摆脱应试教学束缚,重视语言应用

iExperience所有课程都是二分制,只要学生参与口语交流达到一定的时间,成绩就记为“通过”,不以分数来区分学生,不对应绩点,充分打破分数限制,旨在打造应用型课程,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由于口语实践课程完全脱离在考试制度之外,在外教营造的交流环境下,学生往往能调动自身知识,勇敢给出合理、可信的回答。例如谈及沙尘暴时,学生并不会试图从课本知识中寻求“正确”答案,而是自发回忆儿时的见闻。外教会引导学生分析天气变化的缘由。来自河北的学生讲述了当地钢铁、化工项目增多,以及相对严重的污染情况;来自内蒙古的同学也会介绍风沙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最终,学生们联想到“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有效回应了外教的疑问。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调动多个维度的能力,例如语言能力、策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忘记了分数的束缚,用英语输出了真实信息,这十分有利于增加学生在沟通中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这也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的“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5]。在传统考试中很难考查到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可以在iExperience课上得到训练[6]。

二、外教在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外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外教不擅长预测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不够透彻,常常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的英语基础。中国科大英才班的理工学生在中学接触的是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法,接受英语输入多,高度缺乏英语输出训练及交际训练,需要得到有效指导。虽然外教在授课前已经接受了中教的培训,但是外教对我国中学教育体制、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不甚了解。王素芳(2017)指出,外教“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重点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未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使学生跟不上授课步调,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亦或让学生觉得授课内容过于简单,产生倦怠情绪。”[7]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我们收到的反馈中,部分学生反映外教提供的学习建议并不适用;还有学生认为外教极少在课上纠错,因此不知道自己在实际交流中存在哪些问题,课程整体“有趣但不够有料”。

(二)教学管理经验不足

大部分外教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如今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自觉性,需要教师在课上循序引导和鼓励。外向型语言学习者确实能够在这种小型集体中更好地展开互动式学习[8],而部分外教在授课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部分内向且程度差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三)无法保证课程的衔接

外教队伍的流动性导致教学方案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外教课堂的教学质量由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决定[9]。虽然中教在课程设计中考虑了外教自身背景,也在外教正式展开教学之前进行培训,但两名外教在执行同一教学大纲时依存在差异。外教的聘期平均是两年,学校对外籍教师专业化发展暂无具体规划,更无法要求短期停留的外教进行积累和反思,因此大部分外教即使使用了中教提供的大纲,其课程仍然很难与学生在校修读的其他英语类课程进行衔接。

三、反思与总结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外籍教师加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语言应用课程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外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方面各有所长。针对外教在课堂管理和课程衔接方面出现的问题,中国科大iExperience采取了以下措施。

增进外教对中国教学情况的了解。iExperience在学期中不定期开设工作坊:一方面,要求外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举办主题讲座,外教需要走进中教课堂,体验大班(40-60人)授课环境,观察学生反应,这有助于外教接触更多学生,而不是局限在10人的小课堂内;另一方面,中教推荐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演讲、留学文书写作)给外教进行一对一指导,外教需要提供建议、纠正学生问题,这既有助于外教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促进外教在课堂上对学生语言质量的关注,提升实践课程的针对性。

篇6

Wang Renjun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 113001)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也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最主要专业技术课。传统板书式讲授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由此,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进行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technical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relevant major, also is the most mai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urse about tra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lackboard writing has failed to meet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s sett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us to cultivate technical applied talents who meet the demands of requirement of the era.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 培养 能力 教学分析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i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training;ability;teach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9-01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尤其是对要培养具有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就更为重要。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板书式的讲授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培养要求。根据现状,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置进行如下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理论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运用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地基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的知识,以及相关规范、规程来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所以,按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困难。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种类繁多,施工的工艺方法也是千变万化,而且每一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都是冗长的、干巴巴的理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在传统板书讲授的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或者实验教学,将各种工程的施工工艺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者观看建筑工程的施工录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客观清晰,加强了学生对各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的认识。

2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是要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和建筑工地实训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在实验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施工项目,如轻型井点的基坑降水与排水的模拟实验、不同墙体砌筑与质量验收的砌筑工程实验、钢筋混凝土工程实验(模板支护、钢筋下料与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的吊装模拟实验等,在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环节中,都是对一个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的建设过程,这样既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建筑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期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建筑工地的现场实训期间,指导学生要跟踪观察在建工程,比如观察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通过学生自身的现场观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建筑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认识以及建筑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要求,既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增加了学生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为将来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以及相配套一些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都由其他相关专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纸的分析阅读能力和绘制能力。例如根据某建筑工程的资料和施工图纸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计算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组织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纸在实验室中进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的模拟实验,以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助于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要求。

2.4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的文件。它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和声像、缩微、电子档案等内容。而对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对施工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记录的能力。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施工结束的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需要用填写记录的施工表单及施工质量验收表单同时加以介绍,根据施工文件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填写各种表单内容。这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设置更为系统,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既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为建筑工程结束后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了方便,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要求。

3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以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陈晋中,常跃军,王兆.建筑施工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李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7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近20年来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这一模式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主张学生应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并提出自主学习的理念。着重讨论了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的定义,探讨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提倡自主外语学习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定,使外语教学研究重点从研究教师教学转到了研究学生如何学习上。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习者自主性学习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已成为外语教学界许多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人员的共识。到了90年代末,西方外语界学习者自主性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在其广度上几乎可以与80年代流行的“交际法”并驾齐驱了。学习者的自主性被看作是语言学习中的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地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目前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很多。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如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川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第二种观点以庞维国为代表,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定义自主学习。从横向即学习的各个方面来定义,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内容是自我选择的、策略是自我调节的、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学生还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的学习;从纵向即学习的整个过程来定义,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自定学习目标、自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已体现出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语言学习的决策,能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成为学习的主人。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方法,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3.学生学习的超前性。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能为自己找到新的学习方法,以适应现在及未来的学习。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教学之路。

二、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自主学习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习者自主学习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应该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算得上是教育上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填鸭式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生们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不可能受用终身,因此未来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种只注重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的传统外语教育已不能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动态的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国传统的教学法之所以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对学生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并得以发展,外语教学界逐步开注学习者,从此外语界一直致力于从学习者人手来提高教育质量,自主学习也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进一步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它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要求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位教师总有自己特殊的教学方法,这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外语教学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听、说、读、写、译方面的相应训练,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习自主性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

三、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策略

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新的学习者,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的主动的构造者。教师要关心、启发和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获得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浓缩学习内容,在课堂上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灵活了,课堂气氛积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逐渐得到提高。

(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学会自主学习就等于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意味着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长远发展。学习者主动对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深化,并与多种情境联系起来,这样知识才能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8

关键词:高职 公共关系 自主性学习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也难以取得较大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技巧和方法,成为具有现代公关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学科新、发展快。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相关基础学科有: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等。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因此,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通过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要达到上述目标,就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特点,加强其自主性学习能力。作为高职《公共关系》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其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知识探究者和学习建构的主体,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笔者在所任教的《公共关系》课程中开展的学生自主性学习项目主要有:

1.公关案例讲述。首先,笔者把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六大专题内容,学生自由分成六组,每组成员负责其中一个专题内容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然后以PPT演讲的方式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案例,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台下学生可以就其所讲案例进行任意提问,由负责案例讲解的小组组员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相关案例更熟悉,对案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掌握也更透彻。

2.实训项目操作。笔者将课程实训分为多个项目,并将与教学内容对应的这些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每组学生都要完成公关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撰写一份公关活动策划书、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一次公关活动、处理一次公关危机等项目。这些项目都由学生课外完成,在课程上展示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教师主要起指导和激励作用。

3.参加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笔者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参加大学生策划大赛,在参赛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主性学习能力。以第五届大学生策划大赛为例,大赛的主题为“新媒体时代之创意公关”,参赛的大学生们若要提交出色公关创意策划作品,则必然要查找大量有关新媒体和公关活动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学会和掌握新媒体公关的要点和难点,并能够自如运用新媒体的运作规律和具体操作方法来完成策划书的撰写,进而通过比赛,使自己迅速成长为新媒体时代的公关弄潮儿。

4.拍摄和制作校园宣传片。笔者鼓励学生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摄影和后期制作技术,以组为单位,拍摄校园宣传片。在拍片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着应该如何运用公关知识去宣传自己的学校,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和谐度。最终,学生找寻到了校园诸多美好之处,并通过巧妙的构思,艺术的拍摄和精湛的后期制作,完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和灵感的校园宣传片。

5.开展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推荐了大量公共关系网络学习资源和相关书籍,要求学生开展自学,并定期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中,以此督促学生课后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开展好这些项目,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并使其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还需做到以下两点:

1.“双主”和谐,充分参与。

“双主”和谐,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14-02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命题。

现在全世界教育界,包括各个学科的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也是今天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长期以来,大学专业历史教师在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同时,还承担着各种科研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向学生强调“史家四长”(德、才、学、识),以及强调遵守学术规范,强调做人与做学问的一致性,等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可能还是以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对历史教育与提高国民素养(包括大学生、研究生等)之间的关系,考虑、关注不够。在参与修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特别是参与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引起了我们对历史教育与国民素养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这是因为,“核心素养”(英文为key competence or key competency,或者Key skills、core skills、basic skills,等),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能力或素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经济合作组织(OECD)、欧盟(UE)、美国(USA)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与创造性(creativity),即(4C’s)。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研究核心素养的机构或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其目标均指向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又为“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es),或“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①

其次,经过以林崇德先生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小组的研究,使我们逐渐明确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地说,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国民)必备的条件。

核心素养具有六大基本特点: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①

因此,核心素养不仅是一个多元维度的复杂结构,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一,而且是21世纪人才培养标准,是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第三,我们初步确定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的问题,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之所以要提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来实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学科相应知识之后,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就涉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历史,到底要学什么?或者说,历史,到底要教什么?在学习和研制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当然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理论、能力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例如: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

如何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括地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基于我们对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本质的认识和要求。

从历史学科本质来看,涉及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人类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而且要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叙述和分析,不断发现、理解、解释、评判真实的过去,探讨发展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

从历史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学习历史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这些认识,是我们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我们是从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尽量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研制、凝练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特征,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篇10

[关键词] 历史;教学研究;促进发展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分为收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历史最主要的学科能力。

二、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要突出什么

围绕历史学科要突出哪些“课堂观察角度”和“评价指标”,我们开展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围绕几个关键问题如“各科通用的课堂观察表有何不足”“只围绕某一主题的课堂观察是否最有效”“面面俱到的过多的观察点是否最有效”“如何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等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修改提炼,最终提出了《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如下:

三、实际应用的效果

利用以上的《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改进观课活动,可以看到:

1、《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适用日常的教研活动,可操作性强

在实践中看到,各科通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中学科特点不够突出。而《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一方面凸显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凸显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适用日常的教研活动,可操作性强。

2、改变了历史教师依据个人经验的观课议课,掌握了较为科学的观课指标

在教研活动中,大多采用了“说课——观课——议课——再上课(行为改进)”这样的四步流程。较以往不同的是,不同层次的历史教师都可依据这张表的“观察角度”,对比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过程,结合“评价指标”得出结论,改变了以往纯粹依据个人经验的课堂观察。特别是“教学立意”一项,以往很少有教师备课或评课时会关注,现在有了评价指标——“教学主题明确或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定位准确;教学有立意,体现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体现人文学科特点,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有所悟。”,显然更为科学。

3、观课议课彰显学科特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