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的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科的魅力

篇1

一、感受美的历史

1.对美的定义

“美丽”连同“优雅”、“漂亮”,或“崇高”、“奇妙”、“超绝”等措词,是我们要表示我们喜欢某些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形容词。对“美”的定义,一切美好的事物会使我们快乐,令人赏心悦目。综观数千年来人类历史视为美的事物是不胜枚举的。因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或美的因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的审美教育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来发掘美的因素,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个性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愉悦,品质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生活。因此,教师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推动学生去感受美的历史。

2.历史教学语言

关于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由于历史知识包罗万象,而历史教学语言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它可融合多门学科的语言魅力。它是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方法,并结合这一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的教学语言。它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学语言运用不恰当,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会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产生错误的认识,这种现象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提高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同时,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二、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美

历史课堂教学要讲求语言美。在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1.“准”说历史——真实科学之美

这是关于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问题。历史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学科,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例如,在讲解相关的历史名词或概念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准确与严谨。的历史意义应该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者说是结束了“封建帝制”,而不能说成是了“封建统治”。因为只是把皇帝拉下马,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当时的社会依然是封建社会,无论是还是后来新老军阀的统治,都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统治的社会本质。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努力做到“言之有史,言之有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毕竟历史课堂教学不是说评书,更不是演话剧,而是需要真实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教师应该像史学家那样,使用直率而朴素的教学语言,不要因美辞而害意,不要因卖弄而练饰,丢了一个“准”字。

2.“精”说历史——言简意赅之美

精炼就是言简意赅,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拖泥带水,废话连篇,学生是最厌恶的。语言精炼还可腾出时间作为课内读、议、练、实验之用。有的难点特别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要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例如,在讲到明朝张居正改革中的一条鞭法时,可把内容与作用联系起来总结:“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简化名目,防止(地主和官吏)逃税,减轻(农民)负担”;“折银(交纳)——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雇役——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在教学中,教师对语言的拿捏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但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历史课堂语言还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更要言之有据。

3.“活”说历史——直观鲜活之美

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记录。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缺血少肉的讲述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纪连海、易中天以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智慧把人物说活了,把事件讲透了,也把节目做火了。可见,历史课堂的教学应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地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历史课堂上,能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触摸得到祖国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感受得到无数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这样,让历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深刻难忘的形象,可使其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篇2

1636年~1862年:清教理性主义导向

从1636年创办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起,美国的高等教育至今已有370年的历史。

新英格兰清教主义促使了高等教育在美国的兴起。但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学院的数量很少,规模也不大。1776年脱离殖民统治独立以前,美国共成立了10所学院。到1800年,美国也只有25所私立高校。教员很少,学生也很少。创立这些学院的主要动机是培养宗教性质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宗教的政府官吏。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一些富有的商人、州政府拨款和公众的捐赠。学院基本由教会开办,并且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学院所设专业大多为人文社会科学和神学等学科。一些牧师在赞助和促进科学方面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使得部分学院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和研究。如哈佛学院教育计划中便设置了科学内容。但学院对科学的兴趣“是置根于宗教背景之中的”。“一方面作为认识上帝的威力和体现在其创造物中的计划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手段去相信世界是受理性支配的,去尽自己赞颂上帝的职责。”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功利利益全然不在考虑之列。

联邦政府成立以后,州政府深感教育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力主高等教育应由政府主持办理。1795年,北卡罗来纳州州长向州议会提出一份关于建立该州州立大学的计划书,并被采纳,于是开始出现州立大学。但在随后的60年间,州立院校的发展仍较缓慢,私立大学仍占绝对优势。1860年,在全美264所高校中,州立院校仅占17所。尽管这一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教育的贵族性质有所削弱,实际的内容和实用倾向有所加强;但是,此时美国的大学受欧洲特别是英国中世纪高等教育的影响,仍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和宗教色彩,更注重自己的教育职能,研究所占比重仍然非常小,与产业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仍难以满足社会、政治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862年~1872年:实用技术导向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特别是1800年以后,美国社会趋于稳定,人口数量逐步增加,疆域不断扩大,出口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对棉花、烟草、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当时美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耕种还使用人力和简陋的犁耙,畜力还没有普遍使用,由于向西部移民,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迫切需求有新的农业机械和实用农业技术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来提高美国农业的效益,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赠予土地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工艺在各州和准州发展的法案”,即《莫雷尔法案》,也称《莫雷尔第一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联邦政府向各州赠拨一定数额的土地,各州须以此土地出售所得资金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适应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莫雷尔法案》及其后(1887年~1914年)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延续《莫雷尔法案》精神的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强调学以致用和致力于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的赠地学院在美国各州迅速地建立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国民的文化水平,为美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这些法案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科技教育与研究,并创立了农业实验站和科研延伸服务设施。

《莫雷尔法案》的成功实施,也应该归功于清教徒所具有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经验论)”精神。“功利主义要素的强大影响……抑制了宗教要素的扩张性影响,而且把它的意义牢固地渗透到不久的将来。”

《莫雷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的实施使联邦政府成为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使高等教育实用的一面得到加强,从根本上加强了正在兴起的农业和机械革命。《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导致大批的新型“农工学院”的建立。

美国州政府公立高等教育全国委员会在1862年莫雷尔法案通过之后的90年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莫雷尔第一法案的通过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动力,猛烈地震撼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使之从遵循了二百多年的传统轨道中弹射出来”。它促进了美国南北战争后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结构上的多样化。据统计,1862年以前专门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只有4所,到1896年已发展为69所,其中绝大多数是由联邦政府赠地资助兴建的,如现在很有声望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康纳尔大学等都是在赠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赠地学院的出现还促进了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因为其他传统大学和学院为了要和这些新兴学院竞争,为了要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合格条件,不得不改变偏重理论的学术性课程,使之更实用化和平民化,更具有吸引力。许多传统大学还增设农业学院和技术工程学院,使大学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

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工商业的膨胀,资本的集中,社会矛盾激化,一些大企业家和金融巨头为了改变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缓和社会各阶层对他们积聚大量财富的不满情绪,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的私人捐赠。依靠捐赠,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一大批私立大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们能够聘请高水平的教师、增置图书和仪器设备、扩大学校规模。与此同时,又创办了一大批私立大学,如范德比尔特大学(1875)、霍普金斯大学(1876)、斯坦福大学(1885)、芝加哥大学(1891)等。

到19世纪末,美国除个别地区外基本上形成了由综合性大学、专门技术学院和以传授实用职业技术知识为主的州立大学组成的高等教育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

1876年~1944年:改革――重视科学研究

《莫雷尔法案》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用很短的时间便医治了战争的创伤,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从1860年到1890年,美国加工工业产值增长了近7倍,工业产值增长了近4倍,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4位,到1894年美国已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其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赶上并超过欧洲所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但是,《莫雷尔法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和技术主义的法案。赠地学院和新型大学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强调“即学即用”这一反理性主义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术标准,有辱“大学”的称号,亟待改革。

崇拜德国大学几乎是19世纪中叶许多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共同特点。一部分改革派强调以德国大学的模式为参照,来改造或建立美国真正的大学,主张大学既要传播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教师既要能在课堂上传授新知识,又要能以其创造性的学术研究参与国际交流。于是,大批新型教师被吸收进大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被德国的讲授讨论法所取代。

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现代正规大学的开端,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霍普金斯大学的目标是要创立一所德国式(柏林大学模式)的美国大学。在保留大学本科部的同时,加开研究生课程,设立博士学位。不再像当时的其他学校那样过分依赖教会的支持和资助。它强调学术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科学,创立一所以研究为宗旨的大学。

虽然美国大学采取的是非学术性人员董事会管理制度,使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和灵活性。但是随着州政府对教育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立法者及纳税者对大学院校使用教育经费的“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大众要求高等教育以服务为其宗旨。这使得另一部分改革派把“功用”当作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美国高等教育做到世俗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三统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斯康星观念――“把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为全州服务”,“学术自由”运用而生。尽管“威斯康星观念” 从19世纪初的德国大学中继承了学术自由,即:大学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立即表现出来这一主张。从理论上而言,威斯康星观念的诞生意义在于它部分地继承了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并使得服务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外美国大学所担当的第三大任务。但“威斯康星观念”在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大学与政府过从甚密的关系,使得高等学校易于丧失知识探索的特性,学术自由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使得大学实际上背负着过多的非学术研究的重担,未能发挥研究新知识的功能。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由自由竞争跨入垄断。这个时期,是美国迅速工业化的镀金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迅速的工业化需要一种新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比当时狭窄的技术教育更广博。有识之士意识到,技术的进步取决于科学的进步,把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出正在兴起的工业经济所需要的有创造性而又务实的人才。

诚然,美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受美国高等教育体制内部公共机构的结构和资金分散的影响,比起许多欧洲高等教育系统,能更密切地适应商业方面的就业机会。1906年,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设立了由大公司成员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该系1913年设立的电气工程研究部,定期收到其他公司的捐款。从1880年到20世纪30年代积极从事的化学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与美国化学品及石油公司的合作非常密切,在美国化学工程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从南北战争到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学对科研、特别是纯科学研究的重视仍然不够。就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而言,一种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在教育的殿堂里,传授真理的设施和力量要比发现真理的设施和力量显得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大学对技术的重视远大于对科学的重视:一是19世纪中叶的美国伴随大批倾向于农业、机械等学科和课程内容的赠地学院和大学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许多人开始迷恋和崇拜实用的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实用和技术主义成为支配大学的主流观念。二是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也不很紧密。长期以来,美国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几乎是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独自进行的。基础科学研究依赖并落后于欧洲,技术创新绝大多数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个体发明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美国技术创新水平远高于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另外,虽然州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的教学和科研一开始就注重企业界的需要,其实用性倾向比早期的大学要大得多,但是,美国企业界在相当长时期内给大学提供的科研经费仍是很少的。大学与工业科研结盟在20世纪初期的前40年才大有改观。

1945年~1980年:逻辑行事――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战使美国人意识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科技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40年代联邦政府宏大的战时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成就特别是曼哈顿计划的胜利完成,造就了研究和武器生产的综合体,因而迎来了真正的“大科学”的时代。曼哈顿计划在造就武器前所未有的破坏力方面的成就,促成了战后的乐观看法:广泛的科学研究不仅是经济增长之泉,而且对于增进社会福利也有潜在的价值。

长期以来,美国教育界、工业界以及军界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重视应用技术研究,经济、军事上注重引进欧洲科学成就加以应用,美国的技术与军事力量互相攀缘倚赖极深,工业和军队都没有耐心和眼光来支持“纯”科学的研究,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几乎耗尽了国家的基础研究类科学家。

1944年,盟军胜利在望之际,罗斯福就战后科研政策问计于国家科学研究与开发局主持人万尼瓦尔・布什。这位智囊人物在其他科技专家的协助下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1.科研在战后必须上升而占据国家大政的中心地位。政府必须勇于负起发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科学天才的双重任务。2.要以基础科学研究为首要任务,破除以往对于欧洲的依附性。认为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不然,美国的创造发明、经济发展与新武器的研制就会停顿。3.科研应尊重学者的志趣,还必须保证“学术民主,研究自由和国际交流”。 4.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统一对全国科研进行协调管理。

美国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的大部分内容,并把它视为国家的科学政策付之于行动。在这一背景下,高等院校出现三个新动向:

第一,科学研究在大学的地位大幅度得以提升。联邦政府资助大学研究经费的增加,和对大学能获取高质量研究所必不可少的物质设备和设施的支持。20世纪60、7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支持达到了最高点。使大学特别是研究密集型大学成为全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全社会认识到搞基础研究是按照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行事的,大学不搞科研,教学就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质量就上不去。因此大学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进行科学研究,努力进行尖端科学的探索。

第二,美国院校根深蒂固的重术轻学的传统得以扭转。这是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动向。过去美国大学轻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一味传授应用科学知识和就业技能,职业化、专业化倾向严重,因而学生眼光窄,根底薄,学术水平低,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但二次大战后,随着尖端科学为世人所重视,以长远观点看待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作用为人们所接受:高等教育重用而不重学乃是舍本逐末。

第三,联邦政府资助大学研究的资金急剧增加,特别是国家反垄断政策的过于严厉致使大学研究与工业研究相分离(当然,这段时期的大学研究并非十全十美,特别是考虑到其与工业研究的关系时)。

篇3

一、小学美术课堂的魅力所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需要浇灌的花朵,所以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浇灌,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美术课的学习,让每个同学都能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带着一双美丽的眼睛去看世界。首先,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对美的作品进行鉴赏,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绘画以及作图的技巧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美学意识。其次,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教学,对于整个小学课程教育体系而言十分关键。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学习艺术性的课程,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有利于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整体层面的课程教学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再次,小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要利用各种具体事物与形象激发其想象力,而小学美术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经验,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顺利实现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

二、改善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学习,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起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促进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发展,同时,利用学习合作小组,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既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教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到其他同学有关美术方面的想法,借鉴和吸收别人的优秀见解,在交流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课本上枯燥的美术理论知识,转变为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之美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将生活特征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验进行感受与领悟,学生的体会也会因此得到加强。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剪纸》时,让学生课前细致观察自家、同学家的动物的特点,基于自己所见,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剪纸,学生都乐于用画笔表现出喜爱的剪纸,优秀作业异彩纷呈。著名雕塑家罗兰也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课堂教学中,需要拓展自身的眼光,让学生留心自然的变化,感受生活中的美。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到美术课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掌握有关多媒体的相关应用,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多媒体设备往往能够直观有效的展现教学过程,与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内容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简单直接的了解课堂内容,其效果要远远好过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将课本中描述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现出来,能够通过声音将更纯正的艺术美感呈现出来,能够通过对话将最直观的交际表现出来,更大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快乐的舞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跟着教学视频学习绘画技巧,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舞蹈视频,学生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多种舞蹈,而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意识到多媒体设备对自身学习内容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四)完善评价机制

篇4

期末考试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理论考核成绩占80分,实验考核成绩占20分,分别测评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标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差异。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满意,希望教师继续运用此教学方法。

2讨论

2.1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

(1)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多媒体教学采用动态视频和静态图像相结合、文字和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直观性。例如:在实验课观察血栓的形成过程时,用视频播放其整个过程,即白色血栓到混合血栓再到红色血栓形成的动画,这样学生对血栓的形成过程,血栓的形态、组成、大小就有了一个动态的认识,对所学内容也就容易理解了。这些动态素材的应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变理性为感性,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2)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如学生在观察切片或标本遇到问题时,举手提问,教师走到学生身边对其进行单独辅导,然后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提示观察切片。但由于时间限制,总有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就下课了,一些典型病变只能通过显微镜示教并绘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学生才能勉强看懂,这样既费时费力,又效率不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上实验课,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验课一开始,教师把本节课要观察的切片先示教一次,找出典型病变进行讲解,让学生有一个大体印象后,再让学生独立观察切片。对课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可放在大屏幕上进行统一讲解。这样,学生在独立观察切片时目的明确,信心增强,学习欲望增加,从而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3)扩大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将文字、数据、图形、音频、视频集于一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广泛收集本学科的前沿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各种信息,也可以扫描教科书上有代表性的图表,将它们进行整理,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实现了医学课程之间的交叉,有利于医学知识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重点。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易导致重点不突出。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也不知道该记什么内容,只能被动接受授课内容,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记忆。(2)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前收集、查找、整理素材,反复筛选,将重、难点掌握准,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制作出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图片清晰、代表性强的课件,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知识内容。(3)加强教学互动。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互动,注重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3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的效果

篇5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件 辅助教学

1、课件制作的理论依据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指导,按照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信息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用的CAI课件设计的指导意义,就在于不把计算机作为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是作为帮助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具体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为课堂学习制作的CAI课件就是创设出符合各类学习主题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为理解主题需要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景;创设出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情境;创设概念情境、问题情境、过程情境、规律情境等。通过教师组织、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帮助促进同化、顺应两个认知过程的发生和完成,最终达到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2、教学模式探索

(1)情景教学模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者认识发展的过程,CAI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就构成了CAI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情境学习论者认为,学习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都有必要置于真实的或模拟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中。一句话,学习应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建构学习者也强调为学生创设复杂的学习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来构建学习者的知识体系。CAI凭借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功能强大的软件支持下便能轻而易举地创设出多种足以“乱真”的“情境”和“现实”来,使学生在情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即使在现实情境中也不易有的感受。在情境中培养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合作、团结的精神。

(2)引导――发现程序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当代先进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分析及实践应用,目前在CAI教学活动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设计引导――发现程序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创建问题空间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在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中发生,从而使学生面临或发现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模式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环节,包括这样两部分:一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这里强调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这种环境应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用于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这种学习环境还提供如何获取,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的帮助。二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告诉学生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并提出假设,引导学生验证结论。教师在设计中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3、CAI课件研制的步骤

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分析教学的需要为基础,以确立解决问题的步骤为目的,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媒体,确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以确保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科学性。教学设计主要有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多媒体信息的选择、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等。

⑵程序结构设计:这里主要指的是课件各部分内容的连接方式,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要有利于体现教学设计,二是要有利于课件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使结构更灵活,富有弹性。

⑶图像处理:由于开发的课件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隐蔽性,涉及很多机具、设备,为充分表现该内容,利用图形、图像等相关软件绘制了大量平面立体图。并收集了大量的现场图片,经处理后优于原图像质量,该课件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始终遵循真实的原则。同时通过图像处理所需的图像数据占用尽可能少的存储空间,有利于节省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课件的普及应用。

⑷计算机动画:由于该项多为地面以下、看不见的隐蔽工程。一些不能直接拍摄的动态过程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计算机技术能很好的模拟这些教学内容。计算机动画技术与视频技术相比,它不仅在教学内容的表达上有突出的优势,而且在系统中使用时也较少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

⑸屏幕的文本:屏幕呈现的文本应力求简练,意义应明确。为了克服因文字简练而可能导致教学信息表达不充分的缺点,可以适当地采用图形、动画、提纲以及声音等其它方式帮助说明。

⑹界面、菜单设计:教学课件能否得到推广和普及并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界面及是否容易使用。多媒体技术为设计和实现人机友好的界面提供了支持。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从学生使用角度来讲,应当是无需去专门学习其操作方法,就能灵活自如地使用。

菜单是计算机系统向用户提供功能及操作选择项的一种形式。根据用户点选的菜单选择项,菜单执行用户所要求的任务。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对教学路径确定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答及提问都可以通过菜单选择来实现。

篇6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给老师和学生们留下了淡然寡味,松散无力的印象,怎样摆脱这一局面,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听课的感受,我认为数学的课堂应该是平实的,追求原滋原味的课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课上得朴素些,充实些、简约些,在平淡简单中让学生尝出数学的味道,感受数学平淡中的美丽,简约中的充实。

一、素雅,在平淡中绽放

平淡是反璞归真,是本色教学,是屏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和作秀,但平淡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在朴素真实的课堂上闪现、散发出智慧和美丽。正如哲人说的简单极至就是美丽。

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开始环节,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做铺垫,很多公开课在教学这一课时,都制作了精美的画面或是视频,效果也颇佳,而家常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是如此,有位老师这样教学的,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从宝宝的玩具箱里发现了这样一件玩具(出示魔方),我特别喜欢。从数学的角度来讲,魔方是一个--正方体(学生抢答)。那你们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生:用它的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V正=a3)

师: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cm,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729 cm3。

师:除了正方体,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V长=abh)

师: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以后我们还会陆续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课件:规则物体图)通常我们把它们称为规则物体。

(板书:规则物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观察老师手中的魔方,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魔方,使其变形)

生:发生了旋转变化。

师:它的什么变了?

生:它的样子变了。原来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正方体,现在不是正方体了,而是一个说不上来的形状。

师:像现在这样,无法用语言准确说出具体形状的这一类物体,通常被我们称为“不规则物体”。

(板书补充:不)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规则物体?

生1:苹果。

生2:芒果。

生3:饮料瓶。

生4:大树。

生5:钢笔。

师:看来不规则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不规则物体图)那现在老师手中拿的这个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出示变形后的魔方)

生:还是729 cm3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老师手中现在拿的这个不规则物体是由规则的正方体转化来的,我们还可以将它转化成规则的正方体,虽然它的形状改变但体积不变。

师:魔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体。再看,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芒果)它也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我们能把它直接转化成规则物体吗?

生:不能。

师:那它的体积是多少又应该怎么来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补充板书:体积的计算)

简单的学具,平实的教学环节设计,来源于教者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虽然没有华丽的课件,但课堂上雨后春笋般小手林立,那么有活力、有朝气,美丽在素雅的课堂中淡淡绽放。

二、丰富,蕴涵于简约

简约,寓丰富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但在简约的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一种超越。数学课堂的教学简约是指对课堂语言的锤炼、目标的定位、情境的创设、素材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结构的安排,媒体的使用课堂评价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

如《用排水法测量物体》一课,从认识不规则物体到动手测量到发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每次上课都是觉得内容烦琐、环节凌乱、学生疲于操作、落实每个环节及其目标,匆匆忙忙,却又支离破碎。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紧紧围绕操作活动提出两个绽放而延续的问题,并以两个问题为全课学习的主线,

问题一 什么是不规则的物体?

问题二 不规则的物体的测量方法?

篇7

一、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打造魅力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持有的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大都是为了应付升学和考试,教学的实用性不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下,思想政治教学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为教学理念,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引导学生去践行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了变革,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例如,在初一思想品德教学中,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立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思想情绪的调节。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死记硬背,而是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对思想品德进行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升学生的品德,最终促使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实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在教学模式方面,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需要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模式向学生主体型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当做是知识的容器,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纳和吸收,学习过程也大都是被动式的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不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采用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间的关系大大改善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重视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运用录像、表演、歌曲等创设教学情景,激感等,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魅力。

三、教学中穿插其他学科知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活,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多侧面;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在质量上要精彩切贴,不能脱离教材。举例是以具体事例说明某一观点或原理,而穿插教学是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取舍,有较大的灵活性。

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拓展思维的深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就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比如,学习“防微杜渐,减少与预防犯罪”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个课堂短剧,让学生亲自扮演剧中的角色,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来讲述法律知识,可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这种形式打破了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给了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感到十分新颖,都很愿意参加表演,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充分的表现出来。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教学技能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教师现在都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了。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学校的多媒体技术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常识,滥用多媒体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管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和目的如何,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最突出的现象是用录音代替范读,用录像代替讲解,用投影代替板书。用放录音来范读课文常见于语文教学,不少教师本来有不错的朗读技巧,但却将自己的朗读制作成录音教材在课堂中播放。实际上,单靠语言来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大部分的信息是需要靠教师体态加语言来向学生传递的。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无论有无必要,每堂课总要加入一些课件,甚至有些所谓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大材小用,浪费资源。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关于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上述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既分散了学生精力,又浪费了时间。还有的教师用录像代替学生实验,虽然能较好地帮助教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然而学生没有见到实物,真实感不强,没有亲自动手,非常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2.多媒体选择不当,使用不到位

究竟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技术表现最合适、最恰当?教师心中没有数,不比较不鉴别,在选择多媒体上有盲目性。其实每件事物或现象都有它最佳的表现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东西,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多媒体,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实施教学。

3.课前准备不足,操作技能偏低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教师对设备操作不当,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影响自己的教学情绪,扰乱教学思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播放录音时,放不出声音或播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进了教室使用多媒体设备时,才知道灯泡已坏;业务不熟,如亮度达不到,不能把画面调清晰,不能将投影调在正中间,导致学生看不清;不及时关机,将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分散学生注意力;在连接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时,不观察就乱插信号线,造成连接线的针或孔出现接触不良或损坏……

二、几点建议

多媒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时注意扬长避短,切记不要去追求形式上的现代化。

1.要了解和掌握各种媒体的使用技能

使用多媒体的技能是当代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目前,各种媒体如视频展台、投影仪、电子白板、彩色喷墨打印机等都是现代化教学的好助手,除了要会进行操作,还必须对其特性有全面了解,包括结构和功能、呈现信息的特点等,从而为选择和应用做准备。

2.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提高教学效率,要防止搞形式主义。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来确定视听教学的具体目标,明确需要解决学习过程中哪个环节的问题,是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是总结规律或是训练某种技能等。

3.要做到教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运用多媒体手段,要以正确的教学思路为指导。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图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其次,要正确掌握应用多媒体的时机,适时、适量,恰到好处。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多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再次,艺术性可增加教学感染力,强化视听的教学效果。但有的教师不注意画面的直观整洁性,经常将文字、图形、动画、按钮等布满整张画面,使课件显得非常花哨、凌乱;另外要注重图片与图片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很多教师往往是这里找一张图片,那里找一张图片,也许每一张图片都很精美,但放在一起却是一个大杂烩:有的是水彩画,有的是水粉画,有的是实景照,而有的则是卡通图,整个课件显得很繁杂、很俗气,没有艺术感。

篇9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赏析丹顶鹤的“三个美”。

3.学生通过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学会保护丹顶鹤,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丹顶鹤的“三个美”。

难点: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丹顶鹤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冬天快要来了,一群美丽的鸟儿从北方飞来了。

2.(课件出示丹顶鹤图片)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认识)它们是?(丹顶鹤)来赞美一下它们。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美丽的、漂亮的、可爱的、高雅的)这个词语老师喜欢;说的真好,老师很喜欢。

3.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手指课题,学生齐读20美丽的丹顶鹤。)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让老师来听听丹顶鹤有多美?(指名读,齐读,表扬)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按情况表扬)

5.那你还想通过课文了解丹顶鹤的哪些知识呢?(丹顶鹤美在哪里?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在哪?)

6.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勤学好问,真爱学习。

7.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老师来找一个组的同学开火车读一遍。(表扬:声音洪亮,老师喜欢;纠正错音;发音准确;)

8.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请同学们来抢读(老师每播放一个词,你看到它就立刻站起来大声地读出来,好吗?)(读得真棒,听起来真有精神)

过渡:词语会读了,让我们带着这些词语一起走进课堂去看看美丽的丹顶鹤吧。

(二) 学习课文,突破重难点

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的美的?(提示读书的姿势,并示范。学生读,老师边巡视边问)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

3.学生回答:

(1)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黑的。

①一个(洁白)写出了丹顶鹤的美。

②什么叫洁白?(雪白、纯洁、无杂质)(看图片)丹顶鹤身上的羽毛,多美啊,你们能读出美来吗?(好的,请同学来读读;老师请男生来读读这句话,真美,还能读得更美吗?请女生来一遍,丹顶鹤洁白的羽毛,真美啊。)

(2)你还觉得哪句话能看出丹顶鹤的美?

(它的头顶……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①你怎样理解“鲜红鲜红”?(很红)

②为什么不用一个“鲜红”而要用“鲜红鲜红”?(显得更红,颜色很鲜亮)

4.像“鲜红鲜红”这样形容颜色的叠词还有很多,除了“鲜红鲜红”,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叠词?(大家的词语积累的真多,比老师厉害)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表示颜色的叠词,你能读好吗?请你来读一读。(读得真好,吐字清楚,不错),谁再来读一读?(读得真棒,老师很喜欢)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这些词语好吗。(课件出示颜色叠词)

5.(出示一句话)丹顶鹤的头顶像红宝石一样,红得耀眼,红得发亮,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丹在这指红色)你能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吗?(先指名读;再请女生来读读这句话,读得真好,老师很喜欢你们的声音)

6.丹顶鹤身上的颜色真漂亮,有(洁白)的羽毛,有(黑色)的脖子和翅膀边,还有像(红宝石)一样(鲜红鲜红)的头顶,颜色真美啊!(板书颜色美)谁来把这段话美美的读一读?(读得真好,老师仿佛已经看到一只美丽的丹顶鹤了),谁还能把丹顶鹤读得更美?(这个同学读得更美了),谁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读得真好,你们能像这个同学一样美美的读读这段话吗?齐读)

7.丹顶鹤除了颜色美外,体形也很美,轻声读一读课文,找找哪个句子写了丹顶鹤的体形美?(板书体形美)(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下来)谁来说说?(生答:三个长:腿长、脖子长、嘴巴长),三个长体现出丹顶鹤的体形美。(谁来读读这只体形优美的丹顶鹤?读得真好,我仿佛已经看见这只美丽的丹顶鹤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显得那么高雅)

8.丹顶鹤除了体形美外,它的姿态更优美,(板书姿态美)谁能告诉老师哪句话说了丹顶鹤的姿态美?

(课件出示: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都显得那么高雅。)

①引吭高歌是什么意思?(放开嗓子大声唱歌。注意“引”是前鼻音,“吭”不能读成抗。谁来表演一下引吭高歌,做的真好,谁再来试试?像一只高雅的丹顶鹤在引吭高歌)

②展翅飞翔是什么样子?谁能边读边做出展翅飞翔的样子给老师看看?(做得真好,把丹顶鹤的高雅都表现出来了)谁再来试试?(飞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边读边表演一下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好吗?)

9.做得真好,把丹顶鹤高雅的姿态都表现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播放视频)

10.丹顶鹤不论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十分美丽,都显得那么高雅。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把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逗人喜爱的形态读出来吧!

11.丹顶鹤这么漂亮,不光(颜色美)(体形美),(姿态也美),都是那么高雅,连神仙都喜欢它,选它作旅伴,(出示仙人驾鹤图),你们喜欢它吗?

12.欣赏完丹顶鹤优美的舞姿,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丹顶鹤是如何过冬的?(图片:黄海之滨 三五成群 无忧无虑它们来到黄海之滨,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多幸福啊,你怎样理解无忧无虑?(没有危险,自由自在))它们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三)拓展延伸

1.丹顶鹤那么美,可是丹顶鹤现在越来越稀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保护水源,爱护森林,保护动物)

篇10

    【关键词】美感教学 历史新课程 获得知识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健康的审美情趣”实际上就是正确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是老师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师要具备审美发现能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历史“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这种品质”, 新历史课程与旧历史课程相比: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人的精神陶冶和人格养成 , 突出了美育在新课程的重要作用。翻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科书,美的内容随处可见,吻合着历史的真实。

    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懂得用穿孔的兽牙、石珠作为装饰,还把石珠“经过磨制并染成红色”显示其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就会用黑色和褐色的人面、鱼型等来点辍陶器,把它们刻在陶盆碗、瓶罐上感受其美,即为彩陶。大汶口墓葬中出土的白陶、黑陶色彩明丽,缕空象牙梳,精密细致,享受其美。正是这朴素的原始的审美意识,促进人类于不断变化、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现美、创造美。人类到了文明时代审美观念愈加强烈,殷商的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举世文明,秦长城兵马俑、始建前秦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苏州园林等光彩夺目,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美不胜收,在历史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美展示给学生,诱迪学生发现历史知识中蕴藏的丽质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其次是诱导学生感受美。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观,而新课程又重在教师的引导《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文中写到“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艺术手段,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眉颦眼笑,巧妙地诱导和培育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是巧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领略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历史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本中的插图,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比较直观地感受,如讲到古希腊、古罗马时,可以穿插展示希腊德尔菲的神庙遗址,罗马圆形大剧场遗址的图片,让学生从欣赏中感到建筑美是不朽的艺术。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花园中圣母》等又可穿来,使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不同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体会到这些美术大师构图之精美,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艺术美,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讲到音乐时,可让学生看到有关贝多芬的图片,同时插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尽享美妙的旋律,欣赏其蔑视权贵、热爱人类的崇高理想。

    还可利用学校现有的幻灯、投影、信息网络等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的历史事件中,身临其境地感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事,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形成一定的判断力,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让学生观看敦刻尔克大撤退,日本偷袭珍珠港等资料片断,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之残酷、规模之宏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痛恨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