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又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所讲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哲学上所讲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这种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相互差异等,它不同于生活中的阶级斗争。
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
(一)化学反应中对立统一
以氢气的燃烧和水的电解为例,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的电极反应式:阳极:4OH- -4e-= O2+2H2O,阴极:4H+ +4e- =2H2
通过上述化学反应,可以看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过程:氧化反应是失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得电子的过程,一失一得为对立。氧化还原反应又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有氧化必有还原,有得必有失,氧化与还原同时发生,共同存在,共处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统一体中。
此外,化学平衡中的正向与逆向反应,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沉淀与溶解过程,电离平衡中电离与结合,以及酸碱中和、消除与加成、亲电与亲核等化学反应本质上都是通过化合(相互吸引)和分解(相互排斥)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实现原子间的重组,完成物质的相互转化,而分解与化合又是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的。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充满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矛盾双方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所有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二)物质结构中对立统一
在物质结构中,阴阳离子间存有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阴阳离子间的引力使物质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而阴阳离子就统一在稳定的离子键中;同时原子间、电子间又相互排斥,正负相异,这种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力的平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物质结构。
二、质量互变规律
哲学上的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增减;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质变就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的准备和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每一次质变并非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本次质变又会为下一次新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量变。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以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磷酸溶液(少量、过量)为实例说明:
先把少量磷酸滴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就会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依次再逐滴加入少量磷酸溶液,直至过量,我们就会发现,随着磷酸溶液滴入量的增加,白色沉淀会慢慢转移直至消失。上述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磷酸溶液由少量到过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时有不同的化学变化,这种由产生沉淀到沉淀消失的过程就是数量的增减引起质的变化。上述实验步骤的化学反应如下:
3Ca(OH)2+2H3PO4=Ca3(PO4)2+6H2O
Ca3(PO4)2 + H3PO4= 3CaHPO4
CaHPO4 + H3PO4= Ca(H2PO4)2
Ca(OH)2+ H3PO4= CaHPO4+2H2O
Ca(OH)2+2H3PO4=Ca(H2PO4)2+ 2H2O
2.结构变化引起质变
乙醇也就是常说的酒精,分子式是C2H6O,分子结构式为CH3-CH2-OH;甲醚的分子式也是C2H6O,但分子结构式是CH3-O-CH3。如图所示:
甲醚与乙醇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同素异形体。甲醚中的6个H在结构上高度对称,为等效H,化学性质较稳定,呈气体,沸点为-24℃,不溶于水;而乙醇中羟基上有一个H与其余5个H不同,化学性质较活泼,呈液体,沸点为78℃,易溶于水。甲醚与乙醇之说以性质大相径庭,就是由于构成方式的变化致使结构不同即量变而形成质的改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自身的否定就是辩证否定。首先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因为辩证否定不是把新旧事物截然一刀两断,而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此产生新事物;其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环节,因为辩证否定也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既可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能把它们联系起来,说明发展不仅有阶段性,而且有连续性。
篇2
在经历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理论研究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强化对于经济哲学的认识程度,进而更好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哲学角度来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阐述,为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对于经济哲学的研究工作来看,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更深层次去进行掌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通过强化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探究,能够为加深经济哲学的认识程度提供必要的参考,从更深层次上去把握经济哲学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经济学的哲学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哲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而离开经济哲学的支撑,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缺乏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对经济哲学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发现,在目前较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当中,哲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学家在提升自身经济学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掌握必要的哲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就拿英国来说,其在长期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背后是诸多伟大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这些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不仅只是研究经济学,对于哲学也有着十分深入的探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哲学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其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内容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所以说,在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当中,经济学家想要更为科学的提出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承认经济学当中存在着经济哲学。这就要求经济学家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各种经济事实进行哲学性的解释,将哲学与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合起来,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
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以及理论当中对于劳动价值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诸多经济哲学的思想。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无法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这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学范畴当中,经济哲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经济学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劳动与商品价值相结合,劳动价值产生之后对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来进行分析,能够对经济哲学展开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在诸多的经济学家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学者都将经济哲学划分到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来加以理解与阐述,通过对经济学范畴当中的效用、价值以及发展等等因素进行分析,更好的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哲学。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将哲学与经济学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阐述,进而更为科学的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指导。在经济学的范畴当中,通过客观的认识其中存在的经济哲学,能够更为准确的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把握,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当中,经济学范畴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发挥其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所在。
四、经济生活智慧的哲学命题化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更好的对一些经济现象展开研究,往往会提出相应的经济命题,通过对这些经济命题的分析来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而通过对这些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经济命题当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其同样包含着诸多的哲学性内容,这就表明了哲学思想的存在,是构成经济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生活智慧当中的哲学命题化,通过将哲学内容与经济学命题更好的结合起来,能够从本质上来对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命题当中的哲学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性也就决定了哲学在经济命题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经济学命题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学命题,也可以将之称为哲学性命题,这种双重性的存在也就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式。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想要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对经济生活进行掌握,通过哲学思想的应用来增强经济生活当中的智慧水平,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采取最为恰当的发展方式,将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充分的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决策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结语
篇3
但是,即便是古希腊的哲人也都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的构造源于数字;而泰勒斯则认为世界是由六种元素构成的,比如,土、水、空气、阳光等等。只是到了近代科学起源之后,人类才逐步揭开世界构造的面纱。
而这种飞跃式的认识,来自于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伽利略眼中的世界构造
出版于1632年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被视为人类近代科学的起源。在这本巨著中,伽利略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了自然界的一个著名规律——关于运动和动力学的世界体系。
在此之前的1000余年,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曾对运动和动力学做过描述。到了中世纪,这一描述被教会发扬光大,但是,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对世界的描述。而伽利略通过对光滑木槽中小球运动规律的研究,发现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奠基理论—一惯性定理,以及关于运动变换的规则———伽利略变换。从此,过去无序的世界在伽利略的理论体系中,被构造成一个可以定量描述的、由惯性定律支配的动力学世界。
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
可以说,伽利略迈出的这一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个纷繁世界,可以被人的心智去认识,主要是因为有客观的规律在里面,这个规律就是惯性定律和伽利略变换。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然而,虽然伽利略提出这个划时代的世界构造理论是在欧洲大陆,但在当时欧洲大陆的教会里,中世纪遗留的思维还在作怪,伽利略这位被后人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先驱者,晚年竟然被教会软禁。
虽然伽利略的世界构造理论没有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开来,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伽利略去世10天后,另一位科学巨人——牛顿——在英国的乡间小镇伍尔索普出生了。后来,这位英国青年不仅发展了伽利略的世界构造理论,并且将经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推向极致。
牛顿的世界体系
后人一般这样评价牛顿的世界体系和构造:牛顿的世界构造是一个完全机械式的世界。确实如此。在出版于1687年的、被称为“自然科学的《圣经》”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公式,是“机械观”世界构造的基石。
虽然在牛顿谢世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也有人试图重新表述这个“机械观”的世界构造体系,如拉格朗日、哈密尔顿以及20世纪初的德国女数学家诺特。但是这些数学形式的改变,都没能撼动牛顿“机械观”世界构造的基础—惯性定律和运动的绝对性(当然也包括时间的绝对性)。直到1905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利局职员爱因斯坦的出场。
爱因斯坦手中的世界构造
关于爱因斯坦如何提出世界构造的新理论——相对论,这方面的传记作品汗牛充栋,流行比较广的有丹尼斯·奥弗比撰写的《恋爱中的爱因斯坦》,以及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
从任何角度看,爱因斯坦都是现代科学的引领者。因为他的相对论以及相对论下的世界构造图景,撼动了流行近三个世纪、并已深入人心的牛顿的“机械观”世界构造。
在爱因斯坦的世界构造中,一切皆相对运动,没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绝对的时间,一切物理单元都是和运动的相对性密切联系的。
虽然这个新的世界构造图景在被提出的20年中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但随着日后物理学实验技术的进步,爱因斯坦相对论下的新的世界构造图景被证明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和同一时代由普朗克提出的量子理论一起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大厦。
也正因为如此,20世纪科学哲学中心之一的“维也纳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在20世纪20年代末,用哲学家的眼光写出了这个物质世界构造的基本特征——世界是由逻辑链条串联起来的一个逻辑嵌套。
卡尔纳普笔下的世界构造
鲁道夫·卡尔纳普于1928年出版的科学哲学鸿著《世界的逻辑构造》(英译本名字改成了《世界的构造》),是20世纪科学哲学的巅峰之作。
20世纪是人类思想最为活跃的世纪。在那个世纪中,世界出现了三个活跃的思想中心,也就后人所称的三个科学哲学中心,分别是:在英国伦敦的“伦敦学派”,德国柏林的“柏林学派”和奥地利维也纳的“维也纳学派”。其中,“维也纳学派”对20世纪的科学思想有最广泛的影响。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鲁道夫·卡尔纳普,他在1926年撰写的科学哲学著作《世界的逻辑构造》,被视为20世纪科学哲学十大名著中的压轴之作。
在这本著作中,卡尔纳普用哲学家的眼光,构造出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世界是由逻辑链条构成的逻辑嵌套。
人类要认识自然的奥秘,必须从一个最初级的逻辑单元出发,以此为基础去解释更高一级的逻辑规律,依次上升。这就像一个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一个逻辑构成的解释链条,不断向高级延伸。
确实如此。人类的知识进化,正是遵从这样一个基本规律。近代科学的起源,便是伽利略提出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掼性定理和伽利略变换,而此后物理世界的构造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向更高深处延伸。
篇4
1.思维能力是各种治学能力的核心。教育家们普遍认为,教育的目的与其说是培养知识渊博的人,不如说是培养善于思考的人。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长于思考和思维能力很强的人。牛顿就是靠“一直在想、想、想”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被人们称为“星学之父”的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第谷,就善于观察,他用30年时间观察积累的资料,纠正了原星表中一系列的错误。他的学生开普勒,更是以第谷的观察资料为基础,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学才能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大量事实表明,不管是在研究中,还是在各种治学活动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把他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人们的学是从感知开始,没有理性活动,感性认识就上升不到理性认识,也就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此可见,思维能力是各种治学能力的核心。
2.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这里的学习即指思维能力,学习过程的思维好比身体的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是对学习中感知的大量知识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学习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学生说自己对某一课程学不好,其实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即该课程思维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这类学生的学有裨益,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只有通过比较、归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它。抓住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抓住了学习的主要矛盾,培养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
1.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和别的心理活动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思维,需要按照思维的规律,有层次、有秩序地进行。例如,从具体、感性引向抽象和概括,从实践活动到形成概念,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的综合运用与协调一致,在某一思维的主导下,各种思维互相配合,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辩证统一;思维活动的多层次、多水平性等等,都是思维的一些基本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书本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结晶。每一项内容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记住科学的结论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的基本规律,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抽象,形成要领得出科学结论的,从而把握其思维路线。与此同时,还应遵循学习的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对问题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问题在一定的哲学观点支配、指导下进行的。离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维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全面地、发展地从事物的联系上看问题,既有利于抓住重点、难点,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又有利于把所学知识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上去,形成具体的观点、意见和方法。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而且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也是十分有利的。
3.在实践中刻苦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用脑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不仅可以感知大量丰富的材料,引发思维,而且可以检验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点:
(1)练习。练习是学习实践的重要环节。练习既能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又能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篇5
关键词:教育科研;根本任务;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 滢.奏响小学教改的中国旋律――记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李吉林和她持续36年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4-10-23.
篇6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的发展,等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教育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接受前人的经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人的认识活动。从这方面看,教育是认识现象。
教育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融于整个社会现象之中,当它被人们认识和研究时,便成为教育问题,也就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是事物本质之间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存在于教育事务内部及教育与其他事物关系中,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出教学的基本规律,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篇7
[关键词]哲学 创新 实现 原则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哲学是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智能、释放人的能动性。
一、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
实践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精神的肯定。实践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基础。人类实践既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又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活动。创造性地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生产力到现代生产力、由游牧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人类的进化、文明的提高、民族的盛衰,都与创造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造史,创造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质规定性。作为哲学出发点的实践观,推崇创新、提倡发展。
二、辩证否定观的思想灵魂是创新
哲学对现实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以一种审视和批判的态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评价。它力求客观地把握世界,并渴望创造性地改变世界。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所谓批判性、革命性,就是人们对现成的事物现象、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提出怀疑批评,并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寻找到科学真谛,实现思想理论的革新和对现存事物的改造。批判性和怀疑性本身只是辩证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是哲学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还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善于在科学研究中,用批判性和怀疑性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从不盲从和崇拜任何东西,才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正是哲学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精神,才使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辩证发展观与创新观之间和谐统一
一方面,创新是哲学的本质之一,哲学本身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恩格斯说过:“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更新是哲学的本性、生命之所在。哲学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的哲学,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哲学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发展和创新。的生命力就在于同时代一起前进,反映时代精神,推动历史前进。
四、普遍联系观点贯穿着创新思维方法
创造活动是为了探求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这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作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哲学的发展,总是意味着人的思想的解放。哲学首先是“头脑的解放”,即解放思想的学问,而思想的解放,又从来是启动和引导整个解放事业,从而成为“解放的头脑”。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一切进步、一切革新,首先要解放头脑。只有解脱精神束缚,才能有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能力。因此,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这一论断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对每个人,都是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思维优化的重要途径。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使我们能够把表面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全面更真实更确切地认识复杂事物,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运用辩证的、联系的思维有意识地或自觉地运用类比、联想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扩展我们的视野,才能认识各种复杂事物的规律性。离开了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不能从整体的、联系的和运动发展的以及矛盾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其他的思维方式要么一筹莫展,要么就会顾此失彼。
五、唯有求实才能确保思维价值性的实现
哲学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既肯定物质决定精神,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又指出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人们的思维必须也能够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在新的事实、新的对象面前,用新的思路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哲学要求在创造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不是脱离实际的奇思奇想,而应尊重实践,注重实证,不崇拜任何权威和教条,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在求实中创新。
学习哲学不是为了背诵哲学个别词句,而是通过哲学思维熏陶和教育,使思维方式统一于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全面地、联系地、动态地、发展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和原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框架,突破原有知识与观念的限制和束缚,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大量、繁杂的经验材料中,抽取出认识对象的本质、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自身潜能。为个体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海良. 发展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篇8
【关键词】中医内科;病机;诊治
【中图分类号】G642. 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00-01
中医内科诊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抓住病机本质进行辩证医治。利用病机学理论辩证医治,可以有效把握病情病理,辩证分析病况,综合医治,提高中医内科医疗质量。本文提出病机本质分析诊治的几个步骤,并以案例佐证,具有可行性意义,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医学病机这个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的《至真要大论》篇中见有。王冰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张景岳说:“机者,要叶,变也,病变所由出也。”用今天的话来说,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规律,是疾病的本质表现。中医学的病机学说,就是由病机概念发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指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1有效把握病情病理
病机学说强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诊治病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且每个局部器官都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组合成人体整体机能的组成部分。病机理论正是从人体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在整体观的支配之下,各种病况都可以推究其病机所在。进而准确地辨别具体病况,有效诊治。就是说,利用病机理论,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并借助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取类比象、比附表意,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和概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在具体的诊治过程中,如何明确疾病的病机?具体操作程序又如何呢?
2 明确疾病的病机
首先是确定主症找病机。要结合患者的主症来分析病况,以利把握病机。中医一般以全身症状,特别严重的症状或病人最痛苦的症状作为主症,借以确定病名诊断,如“恶寒发热”、“胃脘痛”、“腹痛”,等等。其次是查询病由现病机。病因病由与病机关系密切,病的因由不同,对机体所造成的病理损害也不同,准确得到病由,即有利于把握病机。如肝气不舒,情志不遂,易损害肝的疏泄功能,造成肝气郁结;如暑邪易伤津耗气。也有尚不能查明病因的,中医又有“审证求因”之法。接着结合八纲分析病变查病机。中医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特别强调将望闻问切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推出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找出病机。在病机把握的基础上,综合治理,才能医好病人,提高诊治质量。如对便结、腹痛拒按、潮热、神昏谵语的病人,如果孤立地去分析这些症状,则可能得出多种不同的病机。因为便结可由肠胃燥热,阴虚肠燥,气滞不畅,气虚不运等。腹痛可由寒凝气郁,湿热,食积,虫积所引起。发热可由外感或内伤所引起。神昏谵语可由温邪内陷心包、痰浊蒙蔽或胃热薰蒸心包等。这样各局部分析结果相互矛盾,总的判断就会无法推出。而先根据主症定出病名为阳明腑实证,病因由太阳之邪不解,热邪向里发展而成;或由误治津伤肠燥大便燥结所致。再将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潮热汗出,口渴,神昏谵语,脉沉实,舌苔黄垢等各方面症情划属里实热。其病位在肠胃。对神昏谵语则判为阳明腑实,浊气上蒸所致。这样,便结、腹痛拒按、发热就成了本病的主症,而神昏谵语是本病的兼症。如此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逐步分析,才能准确辩明其病机在于邪热结于肠胃燥热成实为患。针对病机采用泻阳明实热之法施治,使邪热得通,燥屎得下,则一切症状都可随之消失。该例中的病情属实证,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只要按照上面的顺序分析,一般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大部分疾病都是现象与本质呈现一致性的。
3 如何认定病机和修正病机
经过分析、综合,就可以确立病机了。一般只要能通顺地解释病情,病机就可以成立和确立。如果解释不了病情原因,则说明病机不全或不正确。实际上,解释清楚症状就可以验证病机。当然,最重要的验证方法是治疗实践,实践是检验病机分析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当然不是说治疗不见效就肯定病机分析错误,因为治疗本身也是复杂的。
最后是治疗以修正病机。确立病机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实施对症治疗。治疗过程还不是诊断工作的完全结束,而是施治过程中继续修正分析,反过来用治疗效果验证病机。
最终当以治疗结束,病人康复,同时又是病机分析的最后结果。此外,病机分析和把握,还需要借助病位之表里、症状之寒热、病性质虚实,即分别出阴阳状况,如《内经》所说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样才能保证病变诊断上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这几个步骤,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医内科疾病诊治的基本流程环节,抓好这些环节,是能准确诊治中医内科疾病的。
总之,中医内科采用临证思维对疾病行辨证论治,是否对中医思想进行恰当运用,是决定治疗预后效果的关键。辨证论治方法将辨证分析、四诊收集、建立处方、确定治法恰当结合运用,是医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思维全部活动的总结,诊断流程具体包括确定主症、结合四诊资料,行明确辨证,并对处方用药和治法制定进行指导,以全面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确定主症找病机、了解病由现病机、分析病变查病机、确认病症定病机、对症治疗修正病机等步骤,构成了中医内科诊治的基本环节,也是病机分析的全过程,中医强调辩证分析,我们把病机分析放到中医内科诊治的全过程去运作,有助于借助病机确立实施诊治的新途径的开辟,值得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逻辑真理的内涵,同时详细论述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区别。为了探求真理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针对其所表达的知识或信念的,例如:“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这个命题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是个真命题。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现代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科学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
莱布尼兹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哲学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规律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发展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科学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转贴于
篇10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现代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科学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
莱布尼兹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哲学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规律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发展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科学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逻辑真的基础。逻辑真理在某些方面与事实真理是一致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逻辑真理又与事实真理不是一致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逻辑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有些逻辑关系是绝对的真,但是另一些逻辑真理是相对的真。逻辑真理之所以为逻辑真理,不是由于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事物或事物的普遍性,而只是涉及到逻辑自身,只根据逻辑自身而成立。逻辑真理的必然性需要在逻辑自身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现实中寻找。
综上所述可见,逻辑真理来源于经验,但又不同于事实真理。由于逻辑思维的作用,它越远离事实,其真理性越强;当它与具体事实相符合时,即成为事实真理的必要条件。当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致时,逻辑思维就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规律,因此逻辑真理在认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认识世界时,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作出许多推测和猜想,也会试图把这些思想与已经获得的关于被研究对象的材料联系起来。为了搞好各项工作,我们要正确的调整各种思想关系,从中抛弃不适当的思想,选取可以促进我们前进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在思维过程中严格遵守逻辑规律和规则。只有认识逻辑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事实真理,随着人类的经验积累,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交叉容量必然会不断增大,为了探求真理我们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