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启蒙拼音学习方法

篇1

关键词 汉语拼音;教学;启蒙;拼读

语文的入门,非拼音莫属了。作为一门语言,汉语虽然不是世界通用语,但确实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语言,使用的人数超过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人思维的重要载体。汉语拼音是最基础的汉语言知识,是语文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是一年级学习和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发音、拼读。一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做好语文教学初步的汉语拼音启蒙、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使用拼音进行语文探索学习的习惯。

一、做好一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启蒙教学,为学生语言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开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汉语拼音没有学好,今后的语文学习将是空中楼阁。小学生学前在婴幼儿阶段的岁半至3 岁之间,就试着发音,先从简单的单音节字说起,慢慢过渡到日常生活中的双音节字,以及多音节词和句。所以,小学生在上学前班之前,就学会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词和短句,能够进行简单的、不够规范的语言交流,表达情绪情感。进入课堂以后,教师面临着要纠正不规范发音、说话的问题,还要带领学习对学前孩子来说有生疏的汉语拼音知识。

因此,汉语拼音启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读会每个汉语拼音字母,再用读、写组成读写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字母的认识与记忆。同时,将简单的拼读结合进去。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规范发音显得尤为重要,出现了教师水平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学生的地方口语纠正了,学会的可同样是不太正确的汉语发音和拼读。现代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磁带跟读和光盘跟读等方式大大加强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规范化,不但提高教师汉语拼音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今后语文水平的发展。

扎扎实实进行好汉语拼音启蒙教学,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第一步成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但自信,而且学起来轻松自如。

二、从汉语拼音教学从发,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调动人的感官,进行高效的学习活动。一年级汉语拼音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语言习惯,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说,写能力。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特点,把握教学时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图文并茂的优势,通过亲和力较强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汉语拼音的学习中来。当然,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非常有效,教师必须有效抓住课堂最初的二十分钟,进行趣味的拼音教学,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将枯燥的书写练习放到后面那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段。

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领着学生们找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汉语拼音进行教学,将学生们带入游戏中,用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知于乐。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三、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汉语拼音,进而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旨归,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向。新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学习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独立识字。学好汉语拼音,掌握了正确的拼读方法,就能够通过拼读而认识更多汉字,自主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语文。

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准确读出汉语拼音字母、拼音音节,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拼读,借助拼读认识生字。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不强,但不能低估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把握。教师的拼音教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会很快地从老师教学的拼音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很快能自主学习与巩固。学会汉语拼音,学会拼读,就学会了识字,就掌握了初步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方法就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工具,进行更多的认知活动。

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使用拼音进行语文探索学习的习惯,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通过汉语拼音进行语文的探究学习,并形成习惯,既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又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成长中更积极。

汉语拼音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说普通话,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汉语拼音教学为普通话推广奠定基础。普通话的主要抵制点是方言,是日常生生活中的口头用语。汉语拼音教学所进行的是正确的发音。拼读,规范的说话。汉语拼音教学纠正了方言中一些不正确的发音。拼读,避免了一些方言词语的使用。如陆良方言中的“ǖ”,在拼读时,都没读出来,“段”应读“duàn”却读成产“dàn”了。汉语拼音教学就纠正了这一类的错。普通话是现代社会必须掌握的交流语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大大地规范了人们的语言交流。正规的汉语拼音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与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的普通话都能够说得很好。汉语拼音教学时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全方位努力与学生们充满兴趣的配合,一定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拼音学习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当然,汉语拼音教学涉及内容很多,我仅想抛砖引玉,使大家多一点对汉语拼音教学的探究与讨论。

篇2

关键词:汉语拼音;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73-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因为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于我们方言区的孩子来说, 汉语拼音更是正音、说好普通话的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它摆在了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站。传统的拼音教学中,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毫无兴趣可言。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常常是教师读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可收效甚微。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汉语拼音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知道掌握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并对汉语拼音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汉语拼音的音、形及拼读方法。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合适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它把事物的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做谜底,用与它相关的喻体做谜面,让人从谜面推想谜底。

当我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学生很难理解或认读出来。在教学中,我运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快乐认读识记。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时,出谜语“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时,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当学生猜出音节时,他们感到很有成就感,兴趣一下子提高,这样在快乐中识记汉语拼音,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会事半功倍。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就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游戏可以使汉语拼音的趣味性增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在游戏中加强实践运用,学生会更牢固地掌握汉语拼音。通过游戏体验成功,可以使学生更灵活地运用汉语拼音。所以在课堂中,教师找准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想,在玩中做。

在教学复韵母的时候,我告诉学生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发音时是由第一个字母的口型滑向第二个字母的口型。但在课堂上,有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都忍不住七嘴八舌抢着发音,却不太注意听老师讲解示范口型的发音,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新游戏“哑巴读韵母”:老师不发音,只做口型读一个复韵母,学生跟着做口型,但是不准发音,让学生跟着老师做了两遍口型后,老师一跺脚:“读出声音来。”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模仿憋足了劲后一读,读音响亮又准确,学生还读得津津有味。在教学j、q、x与ü的拼写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戴上头饰做游戏。请四个学生到讲台上示范,全班拍手说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赶快脱掉帽。”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表演练习,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快掌握了本课的内容,教学重难点不攻自破!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结果常常是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里。为了让学生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我根据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掌握汉语拼音就更容易了。

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的初期,我就给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声母轻,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学生学会了拼读方法,即便见到再难的音节也可以很容易的拼读。

篇3

在农村,由于受到环境等条件限制影响,致使农村的中学生无法更好的学习英语,目前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基础差。学习主要指必备的学习基础知识和综合学生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由于农村小学的师资、教学设备相当薄弱,一些学生在小学启蒙阶段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表现在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拼音能力差,影响英语学习,如对教材中出现的人名Lin Tao、 Han Mei等认不出,也不会拼。一些中心小学教学设施相对不完备,致使一些学生在英语的启蒙阶段得不到良好的语音训练,而把刚萌发的英语学习兴趣过早地灭在中学门槛之前。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是学习英语的主要途经,然而,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往往只有70%的学生能有半堂课时间集中注意力,能整堂课自始至终投入学习的却寥寥无几。而课后多数学生又能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能适当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的人则更少。相当多的学生单词、词组死记硬背,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又回避困难,抄袭作业,胆小害羞、不敢开口。由于有掌握科学和学习方法,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成了学习成绩差的一般规律。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习惯良好是提高学习效率、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

(3)家庭教育氛围不佳。家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利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在农村初中生的家长中大数是个体户、农民和普通职工,他们对子女虽说有期望,但往往是关注不够。多数不能在晚上关注子女学习,有的甚至于只顾看电视,和朋友海阔天空的闲谈、打扑克、搓麻将等;不少个体户家长忙于经营、外出或加班,根本顾不上子女的学习。这样的家长只能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却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家长对子女几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出自这种“宽松”环境中的学生,因缺乏学习自觉性而成为学困生。

篇4

我班现有学生3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别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篇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把握好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取向、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实施方式等环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实现语文教学与典诵读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经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教育的链接,使琅琅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声经常回荡在语文课堂之上。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巧用经典名句,以经典的语言,抒写经典的年华,让经典诗文成为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有效载体。作文评语中的经典名句蕴藉着教师对学生的由衷欣赏,让学生感受经典妙用的同时,感受老师内心的真诚,感觉老师是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有经典相伴的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一种心灵放飞与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体验经典诗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就语文教学而言,经典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内容巩固的试验场。如,经典古诗文读本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注音,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他们诵读经典时,就可以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来指读经典,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加快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记忆速度,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语文教学对经典学习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诵读对经典古诗文中的某些语句会产生顿悟之感,会帮助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会提高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因此,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奠定扎实、牢固的语文基础。

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选篇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但他们记忆力好,摹仿力强,同时,他们可爱、活泼、天真、烂漫,思想单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由最初的三――五个字的短小韵文如《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一类易于琅琅上口的启蒙读物开始到以绝句为主的五言和七言浅近的古代诗歌,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授以《论语》、《大学》、《中庸》、《左传》、《春秋》、《古文观止》等较为深奥的理论性、艺术性著作。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诵读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来。

三、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范读作用激发诵读热情

学生模仿力很强,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

1. 教师要规范诵读的语音语调

诵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诵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诵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2. 教师要把握不同作品的基调

教师要做到诵读理解,就是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师还要设计诵读方案,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3. 教师要正确掌握诵读的技巧

掌握呼吸、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应用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篇6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人教版(下同)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入学教育”时,就寓教于乐,以美育人。将苏教版(下同)《品德与生活》的第10课“坐立走有精神”(播放教学光盘)和未来版(下同)《体育》中的“身体姿势练习”整合。尤其是在教学汉语拼音时,不仅播放“汉语拼音”教学光盘(磁带);而且播放其它学科的教学光盘(磁带)。为了使学生能在朗朗上口的音乐声中,掌握汉语拼音的记忆规律;播放花城版(下同)《音乐》教学光碟,通过歌曲《汉语拼音歌》(第7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记忆汉语拼音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并达到一箭几雕,一石多鸟的目标。我们告诉学生:电话号码键上不仅有6个单韵母,还有23个声母;分别写在2、3、4、5、6、7、8、9号键上。然后指导学生在手机上输入“爸、妈、我”等30个生字。播放《英语》教学光碟,让学生知道ai、ei、ao、ou这四个前响复韵母与英语相应的双元音的读音完全相同。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三中的“读读拼拼”时,指导学生先用铅笔(在美术本上画)后用电脑,画出鸡、鸭、兔等。在教学《彩虹》这首儿歌时,又与美术、信息技术整合,指导学生先在计算机上画,后用水彩笔在美术本上画。播放湘版(下同)《美术》教学光碟,使学生会“做拼音卡片”(第7课)。因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四中的“我会读”时,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分别打出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读读背背(咏鹅)”和第7课“小小的船”时,充分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素养”,将读背的内容和第7课的课文内容分别制成演示文稿:播放幻灯片后,接着播放CD光盘――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读读、唱唱;即播放语文课的内容与音乐课的内容整合后制成的课件。这样因势利导地去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赏心悦目,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水平。在教学第11课“我多么想去看看”时,将《品德与生活》的第3课“我也想当升旗手”和《音乐》的第4课“国旗飘飘”整合。这样就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了。教育大计,德育为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北师大版(下同)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中的“快乐的家园”时,让学生看一看《音乐》教科书,说一说简谱中都有哪些数字?然后告诉学生1、2、3、4、5、6、7在简谱中表示do、re、mi、fa、suo、la、xi。让学生左手一边做表示1、2、3、4、5、6、7的手势,一边说数字的名称;同时,右手一边打新的手号(或在胸前或在桌上做按琴键的动作),一边唱简谱。为了巩固新知并达到一箭几雕、一石多鸟的目的,我们教学生打手号演唱《五声歌》(《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播放《美术》第11课“数字变变变”的教学光碟,使学生牢记“1234567,想法不同变化奇”。这样因势利导地去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赏心悦目,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家克莱恩说过:“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为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让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在教学“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时,我们还用儿歌启迪智慧。如:《蚂蚁搬虫虫》,小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齐心协力搬进洞。《手指歌》,一个指头按电扭,二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解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握一起,攥出一个小拳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中的“比较”时,让学生在《音乐》教科书中找一找大于号,然后老师告诉学生:“在音乐中‘>’表示强。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可以拼鱼(发展符号感)。”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时,再告诉学生:在简谱中数字上面有圆点的是高音,数字下面有圆点的是低音。数字后面有圆点的表示要延长半拍。同时与第9课《影子》,语文园地三的“读读背背(东西南北)”相联系;和体育课中“向左、右看,转”;“向后转”,“向前看”等内容整合。这样做,就变严肃、紧张压抑式的课堂氛围为师生情感同步,学生主动参与的“愉悦式教学”环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她)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社会最大的期望。为了达到快乐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我们说:“小朋友,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好吗?一二三四五六,上下前后左右。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两手侧平举,指着左和右。上下前后左右,一二三四五六。傍晚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

篇7

关键词: 童谣;儿童;语感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40-02

小学低段儿童的语感理应具备三个层次,一是语言流畅度,即读课文和文章要求读通读准,不读破句;二是理解表义性,即把握理解句子意思和文章的大概意思;三是能读出文章的情感和味道。本研究的实证发现,“童谣”不失为是发展儿童这三种层次语感的有效路径。

1.对小学低段发展儿童语感的理性认识

1.1 理论上讲:小学低段是儿童语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二年级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和语感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

1.1.1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低段儿童处于语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言语生成与理解往往总有误差,一个词序颠倒的句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不当,但是很难解释其中错误的道理,这种解释错误的能力因为语感的准确灵敏而趋向准确深入。

1.1.2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低段儿童是培育语感的最佳阶段。语感的实质性教育应把握小学低段这个关键时期,此时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言语交际和言语调节能力等均处于“整蓄待发”的阶段,只需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就能得到迅速提高。整个低段期对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语感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

1.2 策略上看:童谣在儿童语感发展初期有着重要作用:①最佳途径:吟诵品读美文。②常见途径:古诗中训练语感。③寻求新途径:以童谣发展语感。

对于低段学生而言,童谣是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而且是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从生理学角度看,锻炼自我,寓教于乐、寓乐于歌是学习的最好方式,童谣正是儿童熟练运用语言时的游戏。从心理学看,背诵童谣既是外显学习,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童谣的语言规律。

1.3 事实存在:低段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童谣素材。本研究对童谣的理解:适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的一种文学载体,它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程度和兴趣,以发展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为目标,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的形式活泼的童谣。

低段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充分注意到了儿童成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现有的人教版低段教材将图片与知识的学习紧密集合形成学习情境、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童趣,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个庞大的童谣取材库。

2.寻求童谣元素,探索操作路径

2.1 低段语文教材中童谣元素存在及其编写的特点。

特点之一:情境图中,童谣导学。汉语拼音教学每课都编排了有趣的情境图,我们就从儿童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从这些图上寻找编写童谣的元素。学生能够开始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去发现拼音,复述拼音,进入主动学习拼音的学习状态,比传统的拼音练习更能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

特点之二:课文情境,童谣描绘。依据课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实现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理解文章意思,感悟人文情怀相结合。从童谣中可以看到孩子对世界的观察细致入微,并能以童心捕捉着外物较有典型的特征,这种敏感的观察力对于丰富儿童的词汇量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了识字、感悟、情趣、学理这四个角度创编童谣,即字、词、句当中捕捉元素以童谣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并进而获得一些规律的发现。

基于如上的定位,我们在创编童谣时把握了四条规律。

之一:学生能在变换的语言环境中再认生字,巩固既要有趣有实效。

之二:学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感悟,更进一步体验和想像。

之三:学生能有情趣地去诵读,引发学生探究、交流、表演的欲望。

之四:学生能在诵读中有所思考,体会人文,能用韵语来表达道理。

特点之三:认知冲突,童谣捕捉。一个二年级学生至少要掌握1600个字的音、形、义,至少要能够写800个字的正确结构。在低段教材当中,学生的认知冲突主要反映在混淆拼音、字词的音、形、义上,用错、写错。从前人的经验中挖掘,同时预测同类情况予以适当拓展编写童谣:①拥有相同读音。同音字出现的频率高,写的过程中就容易调出认知当中所存在的这个读音的字。②拥有相近读音。拥有相近读音,往往易混难记。③拥有相同部件偏旁。教材反向的集中识字,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认识生字分清字义,枯燥且困难。④拥有类似部件。有些字在外貌上非常相似,出现的顺序会导致认读和书写错误。

当然,突破学生认知在教材当中适合于创编童谣的元素不仅仅是这些,我们仅仅是从几个角度去分析与归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特点之四:文字游戏,童谣玩乐。文字游戏的童谣着眼于学生语感中比较薄弱的词语积累方面,使学生下意识地感知词语的内容、区分词语的色彩、理解词语的用法,最终达到掌握积累词语的目的。

特点之五:学习方法,童谣渗透。语音的正确程度与语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汉语拼音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南方人不易掌握的。

2.2 低段语文教材当中童谣编写的规律。童谣自创主要有两种,一为改编,包括加字、删字、改字等;一为创作,包括仿写、创新等。我们尚未有能力去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自身的理解及所创编出的童谣,认为低段语文教材当中,童谣的编写有以下一些特点。

规律之一:关注学生兴趣所在。童谣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牢牢吸引住孩子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诵读童谣的隐性动机。内容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往往容易激发学生去诵读的内部动机, “接受性”和“质量”强烈地影响到发展语感的成效。

规律之二: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童谣是教材创生和开发的“加工场”,经过创编的童谣应该给学生的是(1)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思维;(2)浅显,适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程度和兴趣的内容;(3)精炼、简洁、口语化,适合儿童朗诵的语言这三者的结合体。抓住重点难点编童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其内心视象,以典型语言最先输入给学生,通过典型语言的同化辐射形成格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规律之三:无痕改变认知冲突。刚入学的学生思考只基于“生活横断面”,当铺天盖地的拼音、生字、词语出现在面前,尚未适应引发认知冲突的过程,我们要将可能暴露和呈现的认知冲突在出现之前,在认知水平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并向前发展。即语感品质向敏捷性发展:能从语言中迅速领悟信息,能快捷地感受或捕捉到语像、语情、语意,尤其是语言的隐含意;能迅速地区分相近语素的细微差别;能敏锐地预测到还未说出或未说全的话语;能在感觉层面上敏捷地生成语言。

规律之四:符合童谣基本格律。童谣形式复杂多样,修辞方式也多样。低段语文教材当中的童谣编写篇幅简短的特点和传统童谣相似,但是结构比传统童谣变化多。三字句是仿效三字经的句式而来,以三字一句的韵语编写童谣;四字句大多来自教材当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教材本身许多识字的课文就是用四字的词语串联成;五言句和七言句根据古诗的五律和七律衍生而来,对编童谣的老师而言是比较上手的形式;长短句即杂言形式对字数的要求比较自由,不受限制,对教材中的童谣元素而言,更为易于编排。

2.3 童谣多元开展的形式与方法。童谣研究的开展,需要关注诵读童谣发展语感的品质,同样需要关注诵读童谣形式的活泼与方法的多元化。追求“源于教材,回归教材”的目标, “基本思路”概括如下图:

2.3.1 基本思路。 由上图可知,教材、童谣、语感存在着良性循环,其中 “发展语感”是我们的初级目标,而通过语感的发展促进语文的学习,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是新的循环上升。此中,通过读的环节发展语感是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开展诵读童谣容易,而真正能够发展学生的语感则难,由此我们必须研究在形式和方法上落实童谣的实效。

2.3.2 寻找元素。语感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现行教材中的形象并非视觉形象,情景图大部分是以分散的学习点、没有联系的图片呈现,这些空白点都是童谣的元素。

2.3.3 创编童谣。我们重在“源于教材,创作童谣”,自创童谣儿童文学创作能力的最初体现。加以正确的引导,有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

2.3.4 诵读童谣。从学生的直觉感知(想象、联想、共鸣及语言的音律、节奏等感受)引起审美心理反应,一边表演一边诵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语言的最近发展区,使童谣的记忆长度保持。

仿编、创编童谣积累语感。不知不觉中量的积累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此类童谣形式的图式。积累的过程成为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了“工具”就能表达出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心的感受,丰富童谣的内涵,超越童谣的意境,才是更有意义的。

3.童谣对儿童语感促进的一般规律

3.1 直觉学习,无意记忆。通过多元形式的童谣诵读,促进了语感直觉层面上正误感的敏锐性。童谣赋予孩子自动生成正确的言语,同时有了写童谣的“工具”。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童谣韵语,防止遗忘。自行编写的童谣,“组织”精, 有“情”有“义”。实践结果证明,童谣越是具有"组织性"节奏性越强,越容易记忆越难遗忘。

3.3意义联想,渗透人文。经过创编的童谣成为一个多层面、立体式的多维体验,诵读必然要引发联想和想像,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4 表现学习,美育熏陶。“表现学习”就是用节奏、音乐、动作和角色的形式读出唱出童谣独特的美感和趣味,给学生的表现学习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精彩的表现。

4.借助童谣发展语感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然而在低段教学中开展“童谣发展语感”的策略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4.1 要“立足教材”――童谣既源于教材,又有高于教材。童谣发展语感研究十分重视童谣所包含元素的质量以及童谣和语文教学的联系,尤其肯定从教材中选取内容作为童谣成分的重要意义。童谣的顾本性,即童谣是选取教材当中或教辅材料当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当中直接采集的内容,不是从别的地方拿来的童谣。

而且,立足教材创造童谣,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非是搞“拿来主义”。对儿童语感的 “启蒙教本”应进行谨慎的选择,它应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性;二是合适性。我们知道诵读童谣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好处更关键的是能有效发展孩子的语感。拿现成童谣大量去读的引入者虽用心良苦,但收效微薄。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知道儿童的发展规律才可以从教材当中寻找童谣元素创编童谣,是侧重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是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的基础,进行宏观调控、区别对待,即对教材进行重组,并非是拿来就用。因而,童谣的创编贵在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

4.2 要“适合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童谣中有发展有收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展,因而童谣帮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语感得到发展,发掘除了课文学习之外的学习潜能,促进自己的学习。一种“心灵相通”的效果,使大量重复、争分夺秒的学习重新焕发童年的趣味和快乐的本质。

篇8

关键词: 七年级英语 入门教学 学法

作为一线英语教学老师,我们都有相同的体会:对于英语启蒙教学,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再加上新课程的词汇量比较多,很多七年级新生的英语基础仅限于会朗读26个字母,且不能正确地读准、写出26个字母,只有少数兴趣浓的学生能认读几个英文单词及几句日常用语。这给教师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障碍。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必须抓好初中英语入门教学。那么,如何做好英语入门教学呢?

一、重视英语字母教学

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来自开设过英语课的小学,学校比较重视英语教学,学生基本能认读26字母和近百个简单的单词,并且会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有的学生来自偏远的村小,一到上英语课就让学生玩,或者干脆上语文和数学。这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26个字母都不会读,更别说认读单词和会日常用语。可是英语字母作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重点先帮学生学好26个字母的读音和写法,使学生掌握英语的“第一节课”。在英语字母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了解大小写字母的形状。然后让学生听老师的发音,观察老师的嘴型,听录音,大声跟读。书写英语字母对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英文,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同步搞好音标教学和字母教学

英语入门课难,一方面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另一方面,我们目前的英语教材很少单独把音标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音标教学在某些学校或在某些老师看来根本就不重要。我们汉语从学前班就开始学习拼音、声母、韵母等一个一个逐一地学习,花几年的时间来熟悉拼音的认读和识记及运用。可是音标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会不会拼读单词,会不会拼读单词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单词认不得,记忆单词就很困难,单词记不牢,句子、短文及文章就无法朗读和理解。我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把字母音标写出来,教学生拼读,让学生掌握音标的拼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巧妙地利用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受益于汉语拼音,减轻学英语的难度。

三、注意中小学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学生进入七年级,随着学习目标的改变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心理负担和压力随之增大,他们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必须保留学生在小学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好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复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课堂上我注重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的好方法,如不要死记硬背单词,教会学生利用音标、构词法、联想等进行英语词汇记忆;在听和读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连贯和整体理解,尽量做到根据前后文猜词取义,或舍去一点,抓住整体,保障思路畅通;每次测验后,让学生查找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进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下节课要学的内容,知道将要碰到什么问题,能够学到什么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后,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才会更专心地听老师讲课,经过老师的讲解,解决所碰到的问题。课后复习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总结,可以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强弱。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听课的基本要求,听课时要专注,做到目不转睛,排除与学习无关的杂念,还要做到听得准确、看得清楚、记得牢固;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跟随老师的教学去思考;再次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理清听课思路,理解老师的授课方法;最后要让学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眼、脑、口和手都动起来,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五、注意从基础知识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篇9

【关键词】 phonics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02-03

一、引言

2011年颁布的《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二级目标要求中,提到“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及“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Phonics教学,是来源于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适宜儿童的学习方法。所谓Phonics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的词条解释是:a method of teaching people to read in which they are taught to recognize the sounds that letters represent 。它表明:phonics是一种教会人们阅读(朗读)的方法; phonics要教授字母所代表的的发音。

PEP新教材将phonics有系统的编排入教学板块,让小学生接触一些语音,认识一些发音规则并根据发音规则拼读单词,最终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进而进行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9月实施新教材后,各地都开展了phonics教学探讨与摸索,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8位老师的同课异构 (-e),发现了一些问题:

1. spell课的教学思路不清楚

两位老师将spell课上成了单词课,将spell拼读例词当成了新单词来教授,一节课下来没有让学生进行拼读的过程,上完一节课学生只是学会了单词he、 she、 we、 me ,并没有学会拼读所有-e的单词,没有掌握与-e-的区别,更不要说达成阅读的目标。有两位老师将市级公开课的课件进行修改后用于教学,但因为没有真正理解phonics的教学方法,没有理解各教学环节设置的意图,虽然有公开课的形,却没有phonics的神。

2.Spell过程中发音不到位

拼读单词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如bed,b-e-d拼读时,有些同学letter name 与letter sound混淆,有些读letter name:B,有些读 letter sound/b/,甚至有些同学读成语文的b。元音发音也不到位。同样在拼读bed,b-e-d常常发现发音不到位,特别是-e- 的音,有些发成了a,有些发成letter name :E.。有些甚至与语文拼音相混淆,如e 常常读成语文的i。

3.拼写不正确

虽然学完26个字母及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后,学生见到有规律的单词,能准确的读出,这是第一阶段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报一个有规律的单词,要求学生写出时,就出现了一些错误,如bed,老师报bed,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写出单词,老师报第二遍b-e-d后,有一部分学生能写出,但有一些同学,把b,d 混淆或写成其他字母,e写成了a或i。

三 、问题的归因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学生、老师、教材与环境等三方面进行归因:

1.学生

学习26个字母时,认为简单,上课偷懒,滥竽充数,学习没有主动性,对老师的讲解没听到位,对音位(特别是元音)没有做到位。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巩固,也有些小孩惧怕拼读,与一年级的读拼音相类似,有拼读障碍。

2.教师

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对phonics认识不足,对学习者特征及学情的分析把握不准,在26个字母和元音的教学中没有扎实到位,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复现率不够,拼读操练面不够广,不够强,课中课后没有贯彻phonics is for reading的理念。

3.教材及环境等

我们的教材编写似乎是为了学习phonics而学习phonics,抛开了美国是为阅读才学phonics的本质。新教材展示给我们的是单词的拼读,而没有阅读的文本,在作业本中也没有提供阅读文本。Phonics 作为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学生都能理解他的重要性,但教材提供资源太少,教师看完教参和新课标还不能真正掌握它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学生家长也只有音标学习经历,不懂得如何去辅导学生的学习,如背单词时,还是按照老方法按字母顺序背出来,因为教材没有安排阅读材料,家校联系沟通也不到位,家长们不明白phonics的思路,同步阅读如果教师不补充一些资料,家长没有资源,来源,即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无从着手。

四、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归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改善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

经过培训和学习,对phonics也有了一定了解。要进一步领会phonics教学宗旨,在课堂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改善教学方法。

1.字母的教学:三年级上册学习26个字母的name 和sound,及以这26个字母为首的单词。在新课程中,单词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重点是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的letter name 和letter sound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听到单词就能知道对应的首字母,就能写出首字母,每个字母都对应一个sound。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夸大词汇量。如上到Bb时,老师说出letter sound/b/,多次重复/b/,指着图片或教室里的物品,说出有/b/为首字母的单词,B /b/ blue blue bag , B/ b/ black black ball,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出/b/为首的单词,用单词强化/b/的发音,而不是这个单词的拼写和读音。通过把一些单词的发音与图片和情境对应起来,使得一提到这个字母,孩子的脑海中反映出letter sound 的频率要比letter name高得多。这方面,的ABCs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字母教学素材。

2.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的教学:经过三上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6个字母的letter name与 letter sound,从三下开始学习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以-e为例,笔者认为一个音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词能读

如学-e,初步感知-e的发音后,根据以下节奏拼读单词,并通过“魔力小铁盒”摆、拼读各种单词。

第二阶段:听音能写

通过第一阶段,学生可以达到见词能读的水平,接下去进行听音能写的阶段。听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填单个的辅音字母如:-e,,或w-开始,逐步过渡到整个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听写的单词也可以和阅读相联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听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摆字母贴(魔力小铁盒)完成,老师报单词让学生摆出这个单词,简单易操作,还可增加趣味性。这阶段师生间的互动要逐渐从控制到半开放到半控制。如:师读一个单词,让一生上黑板摆,一生上来读 ,其余生摆一些单词,一生读,一生摆。摆单词也是听写的一种方法。

第三阶段:阅读

Phonics is for reading是phonics的宗旨。学了前面两阶段,学生掌握了认读、拼读、拼写的能力。教师应该提供配套的阅读材料。如有一定意义的情境、图文并茂,让孩子在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中,重复拼读同类的音,最后在大脑中交互印证,从而达到不用特殊记忆也能见到就读、听到能写的程度。(阅读材料来源,后面拓展教学资源中有介绍)

(二)借助辅助学具,提高认读能力

前面存在的问题中,提到出现letter name 与letter sound 的混合及元音字母发音不到位。经分析源于在教学中,学生拼读时的操练面不广,强度不大。那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改变教学方法,还可以借助辅助教、学具提高效率。如:魔力小铁盒,台历,抽读卡片等教具。“魔力小铁盒”是一种自制教具,任何一个元音字母或组合发音都可以组合出不重复的上百上千的单词,拼读的强度很大,通过高强度的拼读,可以提高拼读的准确率和速度。每个学生或每两个、四个学生一组,成本低,操作方便,它可以是老师的教具,也可作为学生的学具,我校三年级学生人手一套。

⑴运用于字母学习。如:寻找大小写、摆26个字母的顺序、摆出单词的首字母。

⑵运用于拼读,拼写练习。拼读单词时,随意更换辅音字母,就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词,人手一份或四人一组,学生边摆边读,提高拼读密度和速度。听音能写时,老师听写时随意更换辅音字母,学生都可以快速摆好单词,比机械听写更有趣。也可用于音之间的区别,如-e-和-e,边摆边读,边听边摆。

(三)拓展教学资源,提高阅读水平

Phonics最终是一种孤立的方法还是能靠它进行大量阅读,进而扩大Vocabulary(词汇量)和提高Fluency(阅读流利性),最后提高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完全取决于怎样学习和运用Phonics 。Phonics 初次进入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的领域,除了书本和教参,没有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为学生和自己拓展更多资源,以便为教学和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效率。以下是一些资源网站和配套阅读书目:

1.快速入门游戏。它适合启蒙,从ABC的letter sound动画,到儿童英语故事书、游戏、内容丰富。

2.《丽声拼读故事会》是牛津阅读树中分级体系中专门帮助孩子Phonics启蒙的分级读物,有36个奇思妙想的趣味故事,增强英语语感,体会阅读快乐,故事有趣、图画优美、活动设计科学、英语语音纯正,是孩子体验自然拼读规则并进行.英语启蒙学习的理想教材。

3.电子书是一种简单快捷又实惠的方式, 如http://item.tao /item.htm?id=25856952466英语拼读绘本 phonics 启蒙 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读故事书 中英双语全书从易到难共分为8个阶梯,配有全套音频 (http:///item.htm?spm=a230r.1.14.82.3XcIx8&id=36883306987&_u=sl4gkck98cc),本书还是以儿歌为配套视频,可以作为PEP的辅助教学。

4.自编文本: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经验自编文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这种文本更符合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强。如四下学习ar/al,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配套的阅读资源,笔者就根据教学内容,自编文本,以操练ar/al。

(四)建构家校合作,期待共享成果

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搭建平台,为孩子共同进步而努力。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家校联系本或QQ群,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将phonics的教学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及时告知家长。如三年级学生在制作小铁盒时,教师要及时告知需要准备的材料,以便准备,告知制作方法,能够让家长帮助共同完成制作(见告家长书)。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告知家长某某学生上课情况,拼读过程中的拼读拼写状况,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能开展批评和努力方向的教导。彼此交流教育理念,如phonics 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学会拼读,可以向家长提出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可以购买配套的分级目标的课外阅读系列。提供或推荐资源,供家长免费下载和运用。

五、结束语

Phonics 作为孩子自主阅读的敲门砖,让孩子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通过大量阅读强化Phonics,培养超强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新教材增加let’s spell 的一个宗旨,作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帮孩子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提出策略,和孩子共同进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的英语学习更为轻松,英语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篇10

一、消除焦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由于外语难学的社会舆论至今很盛,初学者常被这样的说法搞得过分紧张,忧心忡忡。有些学生刚开始,觉得新鲜,而随着单词量的增加,靠死记硬背往往记不住,信心便丧失大半。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树立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光凭说教是不够的,还要具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学得比较轻松和顺利。有了成功感,焦虑自然消除,信心也会随之树立和增强。

根据新教材的体系编排特点,把初中英语入门教学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比较。首先从英语语音教学入手,采取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音标教学方案,把部分音标教学安排在字母教学当中,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出字母来,这样克服了以往的初学者把"a[ei]",读成汉语拼音的“a-啊”。同时注重进行字母和音标的比较,其余的音标安排在各课之中去分散教。这样,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不仅可以完成26个字母的教学任务,而且基本完成了48个音标的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抓好预习。要学生学好英语,对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同其它学科一样,课前预习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一学生的预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学单词要求学生首先正确划分音节,找出元音字母及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借助于录音进行拼读,这样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领读单词。对话和短文,则往往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What''''s(are)…?Whoishe(she)?Whereis(are)…?Howold…?Whatcolour?Ishe(she)…?这样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并且能够边听课、边消化、边巩固,较快地吸收知识营养。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超前预习(主要是指预习单词)。

三、设置情景,注重操练。新编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材料,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情景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多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如教What''''sthis?What''''sthat?时,让学生学着里德太太的模样发问;再让学生模仿小鸟波莉发问,学生听到这些发问后,激起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发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英语表达思想。为了使教学效果更理想,运用实物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运用语言的各种情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用实物进行会话比起口头操练更容易接受得多,活泼得多,更容易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还须注意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操练的形式可以连锁式、二人式、三人式或四人式等。在操练时,除了要用课文后现成的练习外,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要,灵活多变。如在学表示颜色的单词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自己的学习用品等颜色进行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