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习困难学生人数逐年提高。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以帮助和督促学习困难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走出不良学习误区,提高学习质量并圆满完成学业是目前各高校的实现学习困难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习困难 帮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提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教育规模和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和层次参差不齐,大学生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学业困难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因学业原因被降级甚至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高,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日益增多,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业困难,重拾信心,成为高校管理面临的难题。
一、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障碍根源分析
学习困难学生泛指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校教学培养计划规定内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多由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学习成绩下滑、最终影响学业,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学习障碍。
1.兴趣障碍
大学生在进校前选择专业时往往比较盲目,对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及以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个人兴趣及专长。进入大学后,学习状态被动,学习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网络及课余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课内外时间兼顾不暇,成绩频频亮红灯。
2.方法障碍
和中学学习不同,大学学习的突出特点是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相较于中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难以改变中学时期老师手把手教,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规划、不适应大学授课方法以及不能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等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
3.意志障碍
懒散、自制能力差及缺乏韧性是缺乏意志力学生的主要表现。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和家人的监督、督促,容易受外界事物的诱惑,不能正确处理学习、课余活动、交友和娱乐间的关系,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剧和电影,玩物丧志,学习中心已严重脱离正常轨道。
4.心理障碍
良好、积极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习成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踏进校园初期,往往存在厌学、焦虑、自卑、不适应大学生活等一系列情绪障碍,导致学习遇到困难。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学习困难学生要低。有些大学生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同他人的比较中, 感到自己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意志消沉,进而产生抑郁情绪,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实行学业预警制度,及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警示和帮助,使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三方信息联动,以加大对其关注、教育和帮助力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和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减少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难题。
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和个性普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认真分析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及产生根源,采取有针对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质量,顺利完成学业。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内涵
学习困难学生通常采取的学习方法属“表层学习法”,即把学习看作是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任务,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采取“深层学习法”,即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深层学习法”出发重新审视教与学。
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主题的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加深对教与学的认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广大教师既要从“教”的角度,又要从“学”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广大学生要采取能够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如把学习任务和自己经历、已知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同一门课程中其他部分的内容,或者和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等等。
2.完善机制,实现多层次的携手帮扶
(1)生生携手。遴选成绩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多对一”帮扶。也可按课程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得到提高和进步。
(2)师生携手。指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责任心的教师与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指导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尽早(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
(3)学校与家长携手。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学生联动制,将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表现、学业成绩及时通报学生家长,协助学生家长共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3.营造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学习文化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一方面要特别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让新生尽早、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新生切实了解大学阶段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学习方法的差异。
(2)课外活动“学术化”。学校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宗旨,尽可能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少些“娱乐性”,多些“学术性”,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学术活动氛围。
(3)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宿舍和班级是学生大学阶段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相应的群体对个体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应不断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把每个宿舍或班级打造成为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群体,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程序
1.确定名单
(1)学分修读情况。根据学生的培养计划,以学生当学期培养计划课程的学分数以及累计课程学分数作为数量指标,制定相应标准,将未达到学分数量指标的学生列入帮扶对象,按学习障碍类型分类予以帮扶。
(2)平均学分绩点。动态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考量标准,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部分国内高校规定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大于或等于2.0时,方能授予学士学位。针对此项规定,将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0的学生列入帮扶对象,有助于学生提早认清学习成绩,规划学习进度。
2.分析根源
学生学习障碍大致分为兴趣障碍、方法障碍、意志障碍和心理障碍四种类型,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存在着以上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学习障碍,要认真分析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并找出产生障碍的根源所在,实施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3.制订方案与组织实施
高校应为每位学习困难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针对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给予分类帮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点面结合,以点为主:比如可采取集中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但应以个别谈话为主。另外,在帮扶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权。
4.成效评估与制度保障
高校应高度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要成立包括院系领导、书记、班主任、辅导员等成员在内的工作组,制定的帮扶方案对帮扶情况予以跟踪分析,并对已实施的帮扶工作进行定期分析总结,积累学习困难学生有效走出学习困境帮扶经验。从而形成更全面的学业帮扶策略。
学校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建章立制,以规范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以规范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教育和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庞海芍,方萍,王悦音等.“我为什么退学”——大学生学业困境调研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1(3)
篇2
关键词:家庭困难学生 心理健康 帮扶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考制度深入改革,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困难学生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家庭困难学生所占在校生比例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家庭困难学生问题己成为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家庭困难学生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在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缺乏经验和锻炼,交往的意愿不足、能力低下,心理调节能力也相对较差,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不断扩招,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在扩大。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为例,目前在校生中贫困学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在西部一些高职院校以及农林院校,这个比例更为惊人。在众多家庭困难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当中部分学生由于物质上的贫困导致他们出现自卑、敏感、多疑、过度自尊等问题。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在长期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低,或未受过教育,根本上谈不上科学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很少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久而久之,孩子易产生抑郁,孤独,自闭,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
(二)经济困难的影响
迫于家庭经济的窘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解决的往往不是学习问题,而是经济问题。需要千方百计的寻找打工机会,处理好工作学习、上课的关系。有时成为廉价劳动力还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这一切无疑会成为他们心理沉重的负担,成为他们身心疲惫的原因。
三、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资助造成心理上的依赖
国家无偿性的财政资助补贴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与行动上的惰性。“补、助、减”都属于国家无偿性的资助。困难补助金这类赠予性资助,操作简单,学生只需开具生源地有行政级别的证明,一般均可获得学校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种资助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劳而获的思想,心理上形成“等、靠、要”的心态。并且部分贫困生利用资助金在生活上挥霍,出现了吃补助、高消费的现象,导致了助困与育人的脱节,影响了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公平性。
(二)缺乏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虽然现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很少有高校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心理帮扶工作。简单化、程序化的资助流程往往使一些自尊心极强的贫困生感觉受到较大的伤害,加重自身的精神压力,违背了救助工作的初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没有疏导和引导贫困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的辅导理念。
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帮扶对策及建议
(一)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社会的过渡场所。倡导和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助友爱、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教师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与他们的心灵沟通,给他们一块倾诉心声的园地。
(二)建立健全资助大学生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奖、贷、补、助、免”的资助体系和“绿色通道”机制,但是受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范围和人数都极其有限,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要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特别是要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使之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从而既降低了银行的金融风险,又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使三方面受益。家庭困难学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生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国家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得以实现。
(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帮扶机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心理健康帮扶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家庭困难学生受到的心理伤害。首先,设立校内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或心理医生为学生服务。其次,对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尤其新入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编制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大或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三,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的心理帮扶。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心理教育与挫折教育,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懂得如何调节心情,舒缓情绪,缓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逐步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7-21(4)
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1-02
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及高校的收费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面临的经济与发展问题。但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挖掘。医学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摇篮,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不仅应当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当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强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医学院校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利用资助工作平台,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之功效,从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健康的成长成才之路,一直是值得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及思考的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比例已达到了在校大学生的20%——30%,由于家庭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着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高校资助体系——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以通过各个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通过核实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资助。但是与此同时,在资助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定过程中的“伪贫困生现象”,而本应该申请资助的同学碍于面子不肯申请,一些大学生在受到资助后心理负担加大,部分受资助的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诚信观念,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再思考。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主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应该努力发掘资助工作中潜在的育人价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二、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完善
当前,医学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主要是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民政部门等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而实际上,一些学生通过弄虚作假开证明,这样的证明并不能真实反映该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仅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消费进行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此外,看似简单的贫困生证明背后却另有隐情——权力或物质资源丰富者要拿到证明是易如反掌的,而一些真正贫困家庭的学生却不能轻易得到。这些“伪贫困生”在校吃喝享乐,高端消费;相反,一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却在开具证明信的过程中屡遭碰壁,甚至强烈的自尊心趋使他们不愿意让同学或老师了解自己真实的家境,宁可省吃俭用,打工挣钱补贴学费、生活费,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金。家境的贫寒时时困扰着他们敏感的神经,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严重扭曲。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尚未健全
当前,医学院校普遍运用的资助模式是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资助的主体限于政府和医学院校本身,尚未形成个人、社区、企业的联动。显然,面对日趋增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群体,这种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情势。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资助主要偏向于经济方面,侧重于对他们给与物质帮助,而对精神上的帮扶则显得相对贫乏。一方面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锻炼,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接受资助以后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把家境的贫寒作为得到资助的资本,认为不拿白不拿,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贫困现状的办法,依赖心理严重。此外,资助体制不健全也表现在资助倾斜地域的不平衡。大部分高校资助过程中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名额是有比例限制的,其发放的对象有一定的标准,而这种标准又着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及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学生在成绩方面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获得资助名额的机会。
(三)长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高校资助的重心偏重于经济上的资助,物质帮扶较多。虽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经济拮据的解决十分重要,但是心理上的疏导也值得我们关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如果缺乏心灵的沟通与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就间接使他们更加缺乏自信,甚至形成自卑和自我封闭的人格障碍,尤其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因此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时,应该把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及时疏导贫困生潜在的心理困惑,引导其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资助为契机,促进医学院校育人工作新发展的思考
(一)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首先,在依据学生生源所在地的乡镇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以及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上的基本情况判定其家庭状况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渠道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经济生活水平,如开展学生评议、在校消费调查等措施,辅导员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学生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情况,必要时可以采取电话、信函、家访等方式向当地政府部门调查了解。其次,将心理关怀融入认定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措施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避免自卑与自尊心理并存及“伪贫困生”现象的出现。此外,也应当根据地区差异造成的生活标准、消费能力的不同,科学确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
(二)健全医学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首先,转变以往资助主体限于政府和学校的模式,形成个人、企业、社区、全社会联动的资助体系;其次,资助形式应该多元化,改变以往按期发放现金的形式,改为直接发放生活用品或直接抵消学费、住宿费,给饭卡充值等。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设备及场所,对他们进行各项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养成其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也可以由企事业单位为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或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公益劳动,如帮助图书馆整理书籍,进社区义诊,去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资助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后的跟踪反馈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档案,实行学生个人信用记录与奖优罚劣相衔接的制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建立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坚持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的理念,努力培养经济困难医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磨练其坚韧的品性,使其成为富有锐意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通过资助工作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老师的温暖和关怀,激发起刻苦学习,励志成才,毕业后回报社会及他人的感恩意识。加强对医学生的诚信教育,签署承诺书,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此外,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建立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应充分调动受资助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在医学院校中,资助工作是一种极好的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德育资源,值得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不断发掘及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李晓鹏.试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J\].北京教育,2010,(11).
篇4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扶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7-02
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学费标准不断攀升,高校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数量呈上升趋势。经济困难大学生,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这对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性事件不断增多,让社会各界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加关注。因此,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案例背景
李航(化名),2011级学生,来自甘肃省偏远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排行老三,家庭困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里有三个在校学生,父亲身体也不好,家庭仅靠几亩田和政府补贴维持,生活条件非常差。通过助学贷款到我院读书,学院考虑到他家庭情况,为其申请了助学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经济困难问题,感受到学院大家庭的温暖,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理想。接受国家和学校资助的他,却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学校开学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开始时,他总是低着头闷闷不乐,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很少参与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刚到学校做自我介绍时,支支吾吾,缺少自信,经常独来独往,很难融入集体。
二、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咨询了心理咨询室的相关教师,最后确定是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学习、生活中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精神压力与生活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常常比经济困难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做好心理疏导很重要。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有义务让他走出阴影,走向阳光,懂得回报和感恩。
开学第二周,我第一次找他谈心,想更深入了解一下情况。他却支支吾吾,对我不是很信任。第二次是在开学后第三周的周五,他一个人待在宿舍,静静地看着窗外发呆,当时他看到我问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不想读了,不想再让父母操劳……”随后把家里的情况对我托盘而出。我劝他说:“你现在回去,并不能从根本改善你的家庭状况,反而让父母更操心。”随后给他讲述了一些身边的例子,还讲了“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洪战辉的故事,鼓励他学习洪战辉那种战胜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和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学校和政府的资助是一种善意行为,我们应心存感激,将这种善意延续下去,等自己有能力了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次谈话之后,他下定了留在学校读书的决心,但还是不乐观自信。之后还约他谈过几次心,也和他的家长联系与交流过,希望他能像其他学生一样,乐观开朗,充满自信,这一情况有些改观,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他产生较大变化是在元旦放假。放假了,很多学生会回家,我就约了几个没有回家的学生一起到我家吃饭,其中就有李航,只是几个普通的家常菜,他却说这是他出来吃的最好、最饱的一顿饭了。我更加体会到贫困生的艰辛,我告诉他自己之前也来自农村,家庭困难,上学时靠学校和教师的帮助,生活费靠做家教来赚。这次之后,他变得开朗了很多,平时积极上课,课下做些兼职,也常和同学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不仅每学期会拿到奖学金,还拿到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最后专接本考上扬州大学。
三、案例思考
1.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和周围人群的不同态度,会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产生不同变化,如悲观消沉、情感脆弱、自卑感强、焦虑敏感、孤僻多疑。(1)自卑、脆弱。自卑感是对个体荣辱得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自我封闭、脆弱多疑和消极退缩的行为倾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对物质条件、精神生活优越的其他同学,相比之下,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不能与之媲美,在心理上显现出极度不适应,精神压力大,难以融入群体。(2)敏感、焦虑。由于经济压力大,多数家庭困难大学生通常思想负担较重,一想到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烦躁的状态。由于长期精神压抑,过分关注个人的感受,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疑心别人嘲笑自己,长期处于敏感、紧张的情绪状态。(3)自我封闭。集体活动有时难免需要额外开销,部分学生出于经济考虑,对这类活动只能望而却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少参加集体社交活动,缺少社交,阻碍这些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文体、艺术等素质教育方面,缺少锻炼,缺乏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培养,有意无意地逃避人际交往,久而久之就会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2.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加上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都加剧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经济地位,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给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2)教育因素。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首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只注重经济上的帮扶,心理健康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其次,助困与育人相脱节,教育与管理相脱节,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要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使教育与管理相衔接。最后,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建设。(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边远或经济落后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思想和观念比较落后。家庭教育环境的缺乏与教育理念的偏颇,会在不同程度阻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4)个人因素。不少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认识较差,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自己和别人的起点不同,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导致在思考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自我,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目前,各学校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个别案例,更应贯穿于全部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整个阶段。(1)完善助学帮扶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体系已相对完整,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助学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经济困难。但只靠政府和高校的力量,毕竟有限,应当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使社会和企业关注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有效和及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高危人群的危机进行干预。(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高校应该成立专业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培育家庭困难学生对贫困的理性认识,引导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试,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同时,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氛围。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关注家庭困难学生,深入他们内心,了解心理压力的具体原因,用情感力量感化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信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健全以教育发展为主、咨询干预为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3)健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家庭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环节,这些学生的最大心理压力来自父母,父母的无望使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望,让家庭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家长的思想工作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的难点,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父母了解自身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动态,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长效机制,帮助心理危机中的困难大学生渡过难关,保障人格健康发展。(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互助机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建立大学生自助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应只单纯地消除心理问题,还应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坦然处理眼前经济困难与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同时,倡导毕业生回校资助困难在校大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学业上提升自我,成长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敢于担当的人才。
想要从根本上干预和解决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需要协调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多方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系统,促进困难大学生自立自强,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黄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机干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23-124.
篇5
关键词:贫困生;帮扶模式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为了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需求的活动,项目组在前期调研中需要针对经济困难生进行调研一定周期的调研 。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经济困难生中随机抽取50人进行调研和个案访谈,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帮扶体系的意见和学生对自身心理成长的需求状况。
(二)研究意义
据调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852人,贫困生人数高达2864人,占到总人数的近19%。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贫困大学生有政策优惠,设立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然而,国家和学校帮助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更多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虽然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在心理层面,由于他们较为缺乏社会关系支持,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挤压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等方面产生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对于贫困大学生,我们认为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进行扶贫。
(三)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高校对贫困生帮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现场向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待调查对象填写完毕后马上回收。本次调研工作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助学贷款学子发放调查问卷共55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94.55%。
二、调研分析
(一)来自农村地区的经济困难生居多
在本次调研的数据中显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经济困难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居多。农村地区居住占59.62%,高于来自城市地区的经济困难生。农村家庭经济来源单一,社会福利救助薄弱,地区对大学生的支持相对不足。
(二)学生对学校的帮扶政策了解倾向于经济方面
本次调研的数据反映,在“帮扶渠道”方面,96.15%的学生了解到学校的帮扶政策中有“助学贷款”,55.77%了解到学校帮扶政策中有“心理辅导”,65.38%了解到学校帮扶政策中有“贫困生奖学金”设置,94.23%的学生了解学校帮扶政策中有设置“勤工助学”,53.85%了解到帮扶政策中会定时举办“征文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80.77%的学生有了解或参与过学校对经济困难生举办的“能力提升班”。
但在“需求”调研部分, 90.38%的学生J为,学校需要增加对经济困难生的心理辅导活动(抗逆力训练等),期待学校“组织经济困难生朋辈互助小组,增强成长动力”。
因此,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对经济困难生的帮扶政策中,学生对经济类的帮扶措施的了解程度更高,基本在80%以上,而对心理辅助等的帮扶措施的了解程度较经济类措施低。但对于学生而言,其对心理辅导、心理成长的需求不少于对经济辅助的需求,经济困难学生们期待学校的帮扶制度中不仅有经济帮扶部分,也要适当增加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辅助。
(三)大部分学生对比起“贫困生”,对“自强生”这一称呼的接受度更高
51.92%的学生在“对比起“贫困生”这一称呼,“自强生”会不会更让您觉得更接受?”的问题上承认“会”,34.6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称呼”,13.46%的学生会觉得“不会”。由此可见,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对“贫困生”这一名词还是比较敏感的。
(四)个人技能和心理压力是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在提及“您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排名首位的两个元素是“个人技能”和“心理问题”,分别是76.92%和75%。其次为“经济拮据”和“学习能力”,均为67.31%,“情感困扰”则占51.92%。由此可见,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为个人技能和个人心理压力。
通常经济困难生会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而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各种兼职活动,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样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增加他们学习压力,左右为难,心理难以平衡。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学经济困难生在知识面、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要博而精,学历层次比以前要求更高,如果在大学期间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这无疑对增加了就业难度,因而使得学生倍感压力。
(五)人际交往以及沟通方面意识较为单薄
尽管在调查中53.85%的经济困难生与周围同学相处可以做到关系“非常好”,但仍有42.31%与周围同学关系“一般”,甚至3.85%的学生感觉“不太好”。当提及“您受到委屈/感到难过的时候,更多会向谁倾诉”,50%选择向“人家”倾诉,36.54%选择和“同学”倾诉,7.69%选择与“恋人”倾诉,1.92%与“老师”倾诉,以及3.85%选择“不倾诉,闷在心里”。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与周围同学的交往大部分都是维持不错的关系,但能深入交往的不多,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是以与家人倾诉为主,有少部分仍处于与周围同学朋友关系不好状态,也有选择不向任何人倾诉苦恼的学生,这显示出经济困难是在人际交往以及沟通方面意识较为单薄。
(六)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在提及“您是否曾经主动参与过学校/社团/校外机构组织的志愿活动”的问题上,28.85%的学生表示“有,且超过三次(含三次)”,38.46%则是“有,不超过三次”,“没有”的仅占32.69%。由此可看出,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自身兴趣、时间等因素限制,对志愿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三、高校帮扶模式完善建议
(一)增加帮扶措施中的“心理成长”措施,助力形成学生健康心态
从调查数据中可直观看到,在提及“您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排名首位的两个元素是“个人技能”和“心理问题”,分别是76.92%和75%。可见个人技能和心理压力是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但是高校普遍的帮扶模式多数是建立在经济援助之上,很少真的关怀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成L。经济困难生在大学期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能会对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等方面产生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我们认为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进行提升。
第一,通过开设、运营服务新媒体公众平台为服务对象整合和更多社会资源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提升需求以及日常情感需求,在心理层面有一个互助成长以及情感宣泄平台。第二,组建朋辈间成长小组,通过小组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形成健康心态,在朋辈群体中建立信任和自我认同感,增强组员自信心和抗逆力,在小组中也能互助成长,找到适应的情感支持与倾诉对象,缓解日常心理压力。第三,培育服务对象树立“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自信,提高社会责任高,实现自我价值。在志愿服务中认识更多朋友,形成健康心态和积极性格有利于用更好地心态解决日常的各种困难,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
使其个人在大的环境之下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以及链接身边的资源下,从关注经济困难生在心理成长方面的需求,增加更多有效的帮扶模式,让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鼓励用“自强生”称呼经济困难生,避免二次伤害
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对“贫困生”这一名词较敏感,需要注意称呼甚至标签的出现,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注重志愿意识,提高经济困难生的社会责任感
经济困难生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一己之力,并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平台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这不仅是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弘扬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有所体现,有利于提升其会责任感,同时也得到精神的升华。
经济困难生参与志愿活动是在不为得到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等,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提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正是有利于倡导 "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经济困难生在获得社会的帮助之时也应该懂得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去为他人服务,这样更有利于爱心的传递,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四)建立一个贫困大学生共同“发声”的平台搜集建议来完善帮扶政策
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更多期望是了解在帮扶政策中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为了更好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也要接受他们在受助过程中对帮扶政策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来完善学校的帮扶政策,因此要建立一个让他们共同“发声”的平台,在倡导自由言论的情况下,这样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宽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同时也能搜集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及时给予反馈。
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也是为了更好地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能拓宽经济苦难生的资助方式,让帮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珂.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及干预机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128-129.
篇6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生涯阻隔 帮扶策略
[作者简介](1981-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徐云慧(1973- ),女,山东曹县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江苏 徐州 2211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徐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徐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对策研究――徐州高职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及创业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M12B1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1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他们的就业困难、生涯困扰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要求各高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强调了“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计划”的重要性。对于高校而言,要想就业帮扶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困难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即生涯阻隔。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最早由Crites提出,意指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所遭遇到的内在冲突与外在挫折。生涯阻隔在个体生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是造成大学生生涯发展不顺的关键因素。当前,发现与应对大学生的生涯阻隔因素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涯阻隔因素分析
1.生涯意识淡漠,对未来感到茫然。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入学那一刻起就对未来就业持有极高的抱负。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与个人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谋取满意的职业,摆脱贫困的命运。但与高抱负形成反差的是他们对自己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冷漠。他们并非不愿意去规划自己的生涯蓝图,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去规划。由于在生涯成长道路上缺乏指路人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很少考虑未来的目标,对生涯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生涯意识的空白无疑使困难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陷入情绪焦虑、行动偏差的窘境,表现为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而陷入茫然,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去努力,往往疲倦苦读和埋头打工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2.多元生活经验的匮乏,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缺乏热情。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不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也在文化熏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提高。然而,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受“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度读书高”等传统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习摆脱贫困的理念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希望借助高等教育提高收入和声望,这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这种理念也使得他们用单一而非多维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活,视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自身价值体现,很少培养学习以外的兴趣和爱好,对于环境探索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热情。此外,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往往喜欢通过疏远各类社团活动来回避失败,这些都导致他们生涯活动的经验不足。多元生活经验匮乏的结果是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培养被忽略,自身职业素质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3.生涯信息的缺失,对职业缺乏想象。当前大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教师传递、同学间分享、网络资源、家庭支持、学校等,信息渠道的畅通还需要大学生的主动探索。而这些都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所出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生涯发展与职业信息的帮助,导致他们接触的信息量相当狭隘,很多同学就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大学专业。入学之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观。他们交际圈狭窄,缺少同伴与师生的互动,不擅长处理网络信息,更缺少主动进行职业探索的意识,因此他们获取职业发展信息的渠道非常闭塞。
4.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以消极态度面对职业生涯。在生涯辅导研究领域中,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务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自我概念涵盖了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自我认知方面,由于平时缺少自我探索的意愿和经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很少特意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清楚哪些兴趣、特长是契合未来职业的,所以也没有明确的自我需求和定位。在决策时,更是仅凭同伴影响、薪酬待遇等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于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成为他们职业决策的主要依据,很少考虑自我实现的因素。在自我评价方面,困难学生经济拮据,社会地位不高,在同伴中还有可能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过程中自我评价倾向普遍不高。对未来的较高抱负与对自己较低的评价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心理情感。
5.生涯成熟度低于同伴,就业准备不足。Super认为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是指在生涯决定过程中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就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成熟度是指他们对与职业相关的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个人在生涯探索和生涯计划两方面所持的动机与态度。富裕家庭的子女往往在较佳的学习环境下,拥有较多的资源储备与较宽的职业视野,而困难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组织的生活习惯、无远虑的思考方式、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等文化特征影响子女的可能性大,延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可以说,他们的生涯成熟度先天就遭受延误而落后于其实际年龄,在大学学习期间,这样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困难学生在认知准备方面表现为对生涯的关注度、动机和掌控感较低,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拓展自我,不熟悉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清楚业界的人才规格,看不到毕业的前进方向,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动。在技能准备方面,他们并未储备未来在社会独立成长所需的技能和价值观念,经常给人以衣着不整、仪容不洁的印象,就业能力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毕业季节,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好能力与心理的准备就被推入就业的旋涡,决策毫无理性可言,原本美好的想象也在现实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6.高校生涯辅导体系的不健全,帮扶效果不明显。生涯辅导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指导缺失、思想状况了解不足等问题,而高校的生涯辅导体系并未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伸出橄榄枝,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帮扶内容的偏差,帮扶的主题止于就业指导层面而未涉及生涯辅导。例如,当前高校开展的帮扶措施大都是提供经济援助、推荐落实就业单位、简历与面试指导等,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内在需求。困难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疑惑与自身的认知不足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带着这些本应在学生时代就应被解决的疑惑和困难就业,可能会出现适应障碍,阻碍其后续发展。二是帮扶形式存在结构性偏差。当前高校开展生涯辅导容易忽视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在交往、表达、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先天差距,往往依托大学生职业规划竞赛开展,通过竞赛的平台推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普及和规划能力的提高,但其精英选拔的上线评价方式往往将那些不善沟通、性格内向的困难大学生拒之门外,导致他们沦为职业规划普及的边缘人物。但事实上这些困难大学生更应当成为生涯辅导的主要对象。
二、困难大学生生涯阻隔特征
1.多元性。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一般大学生感受到的普遍困难外,还要承受经济、资源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繁杂且深刻,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限制,又以潜隐的形式作用于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多元化的生涯阻隔也决定了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多样性。
2.主观性。从存在的形式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涯阻隔既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是主观臆想的,因为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赋予了这些阻隔因素特殊的含义。由于生活背景、教育条件的特殊性,困难大学生感受的困难也呈现出主观化的色彩。有时客观障碍可能因为未遭遇而未被察觉,有时简单问题甚至并非真实的困境也会被他们特有的思维与评价方式而无限放大,为自己带来烦恼。
3.两面性。不可否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比其他同学承受更多的困难与压力,但同时,一部分困难学生在经过艰苦的求学经历和生长环境磨砺后,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屈的精神克服困境迈向成功,践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俗语。这说明大学生感受到的生涯阻隔并不必然对其生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正面积极的。有研究就发现知觉到家庭方面对生涯造成阻碍的大学生反而在其生涯发展中表现得更为成熟。这种影响的结果和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培养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无疑有助于其合理地评价自我与环境,并对挫折情境做出合理归因,进而采用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涯帮扶策略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对职业生涯的关注是他们规划行动的前提。一旦具备了规划的意愿,探索与行动也会成为一种自觉。校园氛围的营造能够顺利引发他们对生涯的关注,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致力于将规划理念扎根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去。生涯意识的普及不仅体现在课程中,更应当延伸到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这势必将全面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规划动机。此外,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拓宽了生涯信息的来源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生涯咨询,有助于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职业、策划生活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保障生涯信息传递畅通。生涯信息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程的基础。生涯信息内容的开放与渠道的畅通依赖于学生自身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校就业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首先,高校要注重困难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向网络、媒体、报刊等各种媒介索取资源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动员他们利用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包括同学、好友、校友等,通过他们了解社会与职场现状。其次,完善校园信息内容与渠道。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困难大学生主动推送有用信息,在广播、校报、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构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校园新媒体环境。通过各种形式传递政策法规、服务指南、专业介绍、个体辅导、企业宣讲、校友经验等资讯,帮助他们快捷、准确地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资料。
3.搭建专门平台,健全困难大学生就业辅导机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到一般大学生在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困惑以外,还由于贫困的烙印感受到了更多的阻隔,有着更加迫切和特殊的辅导需求。如果高校忽视这些特殊的阻隔在同一平台开展教育,很可能使困难学生由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差距而畏惧参与活动,因此高校应根据他们共同的特点,为他们搭建专门的帮扶平台,并以此为依托,把经济资助、能力改善和精神脱贫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学生展现自我的光辉。为此,除了鼓励困难学生参与校园教育活动外,还要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此外,根据困难学生在不同年龄、年级阶段遭遇困难体现出的共性,分层逐级地开展教育援助和引导。刚入学的学生以启蒙生涯规划意愿、普及职业知识为主,引导他们合理地认知自我和看待职业。进入二年级的困难学生开始逐步感觉到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此时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克服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信心。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校更应当注重不要让招聘信息的获取与简历面试等牵绊了学生的顺利入职。
4.重视价值观引导,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由于经济导致外在的一些差距,困难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认知矫正,提高生涯自信。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生涯自信掌握与监控着生涯行为的发展历程,并被认为是达成生涯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困难学生存在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等问题都和认知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正视家庭现状,破除经济差距与工作能力挂钩的认识,坦然接纳贫困问题,增强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培养困难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榜样教育等方法协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生涯阻隔,认识到将生涯阻隔转化为动力的可行性,使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拓展与发掘自我兴趣和能力,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简而言之,高校既要注意消除贫困带给他们生涯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也要维护和增强困难带给他们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洋.微言[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3).
[3]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2&recid=&filename=1011187659.nh&dbname
=CDFD0911&dbcode=CDFD&pr=&urlid=&yx=&v=MDIzNjg3RGgxVDNxVHJXT
篇7
【关键词】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高职院校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困难学生就业的帮扶不仅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评价、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高职院校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作为学生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困难学生的概况分析
目前就业困难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困难的学生、残疾的学生、工科的女生以及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
1.家庭困难的学生:通常这些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城市低保家庭,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自尊心、内向、敏感、多疑,习惯将许多真实的想法压抑在心里,情绪低沉,自卑感强,这些因素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2.残疾学生:是指身体某方面存在残疾或者严重疾病,对正常的学习或者生活有一定的影响的同学。他们往往不仅仅是身体方面存在问题,更多的是由于身体问题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表现为不自信。
3.工科的女生:虽然社会赋予了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地位,但由于传统的性别观念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科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还是很难实现的。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或者采取委婉的方式拒绝女大学生。工科女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不争的实事。
4.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教授曾经这样打了一个比方,说:“文科生的替代性很强。比如一个文科职位摆在这儿,正好有个朋友的亲戚孩子找工作,那就让他干呗,反正谁干都是干。理科生相对专业性要强的多,不是谁都能干的。”在高职院校,部分文科类专业并不像工科专业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甚至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这也是造成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二、对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
1.通过建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且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尊重隐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将合适的岗位信息优先推荐给经济困难的学生,并且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的就业要求和求职动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通过励志教育,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教育他们消除内心的自卑,保持对命运和前途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高职院校就业职能部门要拓宽就业渠道,为残疾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洽谈的机会,促进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以发挥他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3.高职院校在大学期间应高度重视工科女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塑造自己。鼓励工科女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她们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4.针对部分文科专业就业难的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对教育质量、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评估,能够反映出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的调整专业设置,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经常参与社会调研,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减轻文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应当建立困难学生就业的相关数据档案,分析不同类型人员的性格特点、就业理念、能力素质,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同时,需要定期的收集已经毕业的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和思想动态,将这种信息用于帮扶应届困难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是社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认可的最直接的体现。高职院校对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彭曼.高校“六困生”帮扶工作探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6.
[2]吕强,黄平.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构建[J].就业指导,2012-12.
篇8
从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颁布伊始[1],我校就根据政策开始实行“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月”,即“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秉承传统的“上善”、“厚德”之理念,打造系列爱心平台,通过“经济帮困”、“心理疏导”、“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思想升华”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打造最贴近学生生活,最注重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切实有效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献爱心已经成为了不少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逐步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2]。
一、“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开始于2007年,每年的10月定为“爱心月”,10月18日为“爱心日”,围绕“爱心月”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建立受助平台――成立“爱心社”、开设“爱心超市”、设立“爱心基金”。
国家的资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住费问题,但在面临学生生活费、家庭突遭变故这样棘手的问题时却远远弗不能及,这就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机构和平台,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并第一时间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直接的帮助,2007年10月第一届“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上,我们成立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尚善爱心社”、“爱心超市”和“爱心基金”。
“尚善爱心社”面向湖南中医药大学全体在校大学生招募志愿者,以自愿参加、自主管理为原则,志在为我校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暂时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服务,并具体负责策划和组织“爱心月”主题活动的开展。
“爱心超市”免费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生活用品,保障他们的生活所需。“爱心超市”所有物品的集资采取多方筹措方式:爱心基金按月定期向爱心超市注资购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爱心社的义卖以及学校师生、爱心人士捐赠筹资。“爱心超市”每学期定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爱心代金券,凭代金券在爱心超市内购买任何物品。
“爱心基金”在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所需外,还负责为家庭特困学生提供生活费资助,以及向家庭突遭变故的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爱心基金”从2007年接受学校学校党委行政捐赠的第一笔善款以来,已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四十多万元的爱心捐赠;“爱心基金”实施严格财务管理和监督,每年底所有的收支明细由学校纪委监察部门核查,并对全校师生公布,确保每一分钱均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爱心援助工程的纯洁性。
2、打造自助平台――加强心理援助,培训实践技能,提升社会竞争力。
以爱心教育活动事件为原型,通过提炼、升华、创作等方式,精心打造爱心文艺作品,用爱心作品去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 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克难而上;联合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展开心理帮扶工作,用关心、关爱、诚心、诚意去开启困难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平台以及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鼓励学生脚踏实地,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自我,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自助[3]。
“爱心月”以“爱心托起希望”为主题,开展“挑战贫困,励志成长”成功校友事迹报告会、“十大爱心人物”评选活动以及“十大爱心人物事迹报告会”、“励志之星”评选及事迹报告会、“励志”主题电影播放等等,通过身边真实的人和事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走出贫困的阴影,克服自卑、消极,做到“精神富有,才能卓越,身心健康!”
成立“尚善培训学校”,每年的“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都会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办相关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同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开展“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讲座”,为广大困难学生提供“勤助―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并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基地建设,不断为困难学生创造机会、创造平台,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自助成才。
3、为受助学生开设助人平台――不断完善受助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助人活动。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一系列真人真事感恩教育,教会学生在受助中学会感恩,在帮助中学会奉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爱心社”的积极引导,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并自觉参与到他们曾接受帮助的“爱心社、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会”这些爱心平台中来,加入爱心服务活动,在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信心,用自己所得来回馈社会。
四年来,“尚善爱心社”这个大部分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组成的团队一直坚持对学士睿哲希望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对长沙市第一福利院老人们的关爱活动、对社区民众的义诊活动、对全校师生义务电器维修、义务献血服务等等;他们不辞辛劳,四处开展义工服务,收集废旧报纸、矿泉水瓶,义卖报纸花卉,只为给“爱心超市、爱心基金”增砖添瓦;他们夏天顶着烈日,为同学们发放藿香正气水,冬天及时为困难学生发放棉被,在“5.12”汶川地震时,第一个站出来为灾区同胞募捐,哪里需要服务,哪里需要志愿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虽然我们没有报酬,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受助的人们开开心心离开时,心理就特别满足”――这是他们的心声。爱心社的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学生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他们的行动感染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全校营造了爱的氛围。
人文信息管理的学院一名自称是曾受到学校资助的不愿告知姓名的同学,在拿到奖学金的第一时间,就将一半的奖学金捐献给了“爱心基金”;励志人物中“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心事业的焦蕉”、“用爱心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将爱心融入生活的方焱堰”、“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苗建青”等等,这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同学正用他们的所得默默的回馈着社会,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为“爱心超市”、“爱心基金”捐赠钱物的同学们,即使他们贡献的只是一份小小的力量,却解了很多处于困境中同学的大问题。让受助之人转变为助人之人,真情实感的感恩教育,打动了身边无数的人,日积月累,爱心的种子深植人心,最终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二、“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四年的实践,通过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许多参加活动的同学纷纷感受到“爱心已经根植于他用的心性,献爱心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全校营造了富于时代感的校园爱心文化,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赢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创新工作成效和育人实效。
“尚善爱心社”有将千余学生加入,为一万多人次学生免费提供过各种帮助。“爱心基金”自成立以来来共募集爱心善款达数十万元,帮助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给予08年湖南冰灾和汶川大地震受灾学生生活补助,给予不幸患有重病的数十名学生补助,给予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藏族学生路费补助等等;“爱心超市”免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日常生活和文具用品、新生床上用品。
“尚善培训学校”免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学五期七个大班共培训1300多人;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1000多个,帮助数千人次学生用自己的辛劳解决生活问题;与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积极拓展各类社会资源,建立了如索菲亚连锁机构提供的“勤助―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在受助体系和自助体系逐渐成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些曾经受过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2010年评选出的“十大爱心人物”中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全部都是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家庭困难学生,他们正用实际行动回报着社会:被网友纷纷赞誉为“最有情义女大学生”和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胡双同学,在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忘通过微博为同患先心病的病友积极募捐,四处奔波安排住院治疗,更是在病友过世后帮忙料理后事,帮助安排其年迈的家人,自己最终却倒在了病床上。
三、“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1、形成“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是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
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资助解决大多数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就需要建立长效的资助育人模式。“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不仅仅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更是长远的投资教育,困难只是暂时的,更重要是培养出自尊、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教会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味依赖于外界的帮助。
2、爱心教育活动必须加强文化性建设,上升到爱心工作层面,才能真正形成爱心氛围,反过来也促进爱心工作开展的进一步开展。
如果爱心活动没有文化性,那么这样的爱心教育活动就没有生机与活力,就停留在仅仅就活动而论活动状态,不符合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年龄特征,其实效性必定受到影响。因此,增加爱心活动的文化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爱心工作氛围,会让身居其中的成员自觉受到熏陶,感染爱的氛围,在无形中产生爱的行为。
3、爱心工作开展必须要有平台和载体,没有平台或载体,爱心工作开展无从开展,也无从依靠。
用一个相对规范管理、运作透明的爱心工作组织,是进行爱心传递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曾经受助的学生想回馈爱心,但无这样的平台或载体,那他的想法只能落空。所以爱心社、爱心基金、爱心超市这样的高校爱心工作活动平台,应当成为高校爱心工作施行过程中的长效机制,这样才利于爱心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篇9
关键词:“三主三助”法;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为更好提高我院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并制定了“‘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项目。主要内容为:从学生层面开展“三主”,包括:“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发展”;从学院层面开展“三助”,包括:“助帮学习”、“助培能力”、“助教做人”。通过从学生自我和学院两个层面开展,涉及学风建设、实践培养、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共分为六个方面进行,分方向、分步骤地形成一个加强学院学风氛围和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促进学院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项目的设计内容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此项目的延伸进行了探索和归纳性总结。
一、创新思路,探索“三主”和“三助”双面开展的新路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高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奖助学金等。而能力建设和经济资助同等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心理辅导、小组工作以及调动社会资源等方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1]。为此,学院设立并开展“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项目。
三主:“主动学习”方面,推广网络课程,培养学习交际能力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方面,重视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兴趣实践操作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把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主动发展”方面,定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注重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就业发展方面能力的塑造。
三助:“助帮学习”方面,学院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习群,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创新项目。“助培能力”方面,开放知识型、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发明制作等科研活动,即“第二课堂”。“助教做人”方面:开展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二、多种方法,多方面完善项目体系实践模式
问题审视法:(1)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活动项目,从而有目的性地开展活动;(2)内容要有实效性,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提高;(3)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观察法:学院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掌握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和时效性。例如,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导致其在诸如英语口语、计算机等学科学习上比较吃力,因此项目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业指导,从而循序渐进地打好学习基础,逐步缩小与非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差距。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项目进行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子课题。项目现已发放调查问卷122份。调查结果为总体满意度和认可度均在80%以上,每个子项的满意度都至少在75%以上,其中同学们对“本项目对促进良好学风建设有帮助”的问题的满意度最高。
三、总结讨论,建立项目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方案
(一)学风建设方面。学风建设是考验高等院校能否培养一个新时代德才兼备人才的标准。理学院关注经济困难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和开展活动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方面奋发向上,自主学习。
本项目注重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热情,鼓励和指导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课题科研项目,不仅促进了理学院的学风建设,而且营造了好的学术氛围。学院通过对学生的学术兴趣进行调查,举办专业前沿讲座,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专业前沿知识。专业及时开展“专业导师问答制”,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的迷茫,使其对专业有更深入的探究学习。同时,项目结合学院特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经济困难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二)实践培养方面。项目在学院范围内开办“第二课堂”活动,给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们尝试到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从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其实践能力。项目并开设具有创新性及开拓效应的专业特色实践活动,例如数码管电路焊制活动、DIY数据线培训、视频制作培训、基于555芯片的电子琴焊制活动等,使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更加了解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前沿发展。
同时,项目开展了“参观实习”课外实践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同时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三)自我发展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导方面,学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充实和强化认知教育,开展“如何投资自己,塑造最强自己”等主题讲座,加强院级心理辅导和成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在本学期,学院开展以“将感恩的心传递给父母”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让经济困难学生学会对父母感恩、对生活感恩、对一切给予过他们帮助的人感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珍惜和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此活动反响非常好,也将作为我院今后开展“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能力”项目的特色活动之一延续和发展。
在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方面,学院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帮助经济困难学士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以及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正确引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他们对今后职场环境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在项目中期,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根据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特点设计活动内容并开展,例如“打开就业大门的一把金钥匙”等讲座。
四、提升发扬,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能力项目的特色和思考
本次“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的实践项目,从学生自我和学院双方角度开展,涉及学风建设、实践培养、自我发展三方面,共分为六个方面进行逐步展开,分方向、分步骤地形成一个加强学院学风氛围和人才培养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项目可以做到从多方面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使经济困难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时,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学校的号召,强化政策的宣传项目建立健全机制,营造舆论引导氛围,努力形成一种励志向上的舆论引导机制和学生成长成才环境[2]。
项目开展推广的意义在于:从“三主”、“三助”两个方面共同运作,点对点、位ξ弧R蛭用心,所以细心;因为信心,所以恒心。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量化测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109-03
1量化测评认定体系提出的背景
1.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面临的困境
为切实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保障各项资助工作有序进行,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6月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各高等学校纷纷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经过近4年的认定工作实践检验,现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认定工作面临难以突破的困境。
(1)定性评价为主,认定标准难以统一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学生的申请及相关证明,由一定比例的同学进行民主评议,再由辅导员老师综合考量后确定困难学生名单和困难等级。由于没有细化标准、量化指标和制度化方案,一些高校甚至把贫困生认定演变为“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的做法,而无论是学生“说”还是教师“定”、学校“批”,都属于定性评价,主观随意性大,认定结果难以把握。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明显,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个地方不同家庭的收入能力和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在客观上使得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更多的选择定性评价,由老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说”、同学“议”的基础上认定困难学生。
(2)证明材料可信度低,认定工作成本高
在以定性评价为主的认定模式下,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俗称“贫困证明”)。部分高校为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还设计了内容更加全面的调查表格式。但是,当地工作人员出具这个凭证,无损本人及其所在部门的任何利益,也缺乏必要的制约措施。因此,一方面,出于乡情、人情观念,相关工作人员在出具凭证时往往审核不严,导致“贫困证明”的泛滥和扩大化;另一方面,有些真正贫困的家庭,由于家庭成员不清楚民政部门的办事程序或缺乏社会关系,反而无法开出“贫困证明”。这就使“贫困证明”的权威性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清华大学因为质疑贫困证明可信度和为了得到该证明可能给学生增加贷款申请中的成本而拒绝认可贫困证明的现象。这就使得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核实学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伪,导致认定工作成本高,认定效率低。
(3)学生参与民主评议,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难以保障
为增强认定工作公信力,确保认定过程和认定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各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基本采用了学生民主评议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选取申请认定的学生所在班级、年级或专业的同学组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这一形式改变了完全由老师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困难学生名单和等级的状况,降低了认定工作的不确定性;而且同学之间长期相处,相互之间也比较了解,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真正困难的学生。但是,多数高校在学生民主评议的过程中,都要求被评议人上台报告个人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申请认定的原因等,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这也让部分自尊心强、心理脆弱的学生望而却步,不愿申请困难生资格认定。
1.2资助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的形势下,对高校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江苏等省份已基本确立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高校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表彰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和划拨奖励经费的主要依据。
虽然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高校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但是,资助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最终目标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直观而言,衡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的最基本的标准是:各项资助是否均真正落实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都受到了有效的资助,各项资助对学生完成学业、成人成才是否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激励和帮扶作用等。而做到这几项标准的前提是,高校必须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围和每一名学生的困难程度、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进而为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计符合其困难特征的资助方案,有效提高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现有困难生认定模式中的不确定性、不规范性和主观随意性,科学设计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高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2建构量化测评认定体系的原则
为适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同时破解现行认定办法的困境,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校资助工作的经历,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种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因子对学生家庭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指标值,从而建构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测评体系。
为增强认定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建构量化测评体系主要遵循下列原则:
2.1以学生家庭收入能力和平均收入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原则导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但最终会归结于家庭成员收入能力差或平均收入水平低。因而,在建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测评体系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家庭成员的收入能力和平均收入水平进行量化测评。
2.2以量化测评为主,兼顾定性评价的原则
建构量化测评认定体系,就是要将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种因子尽可能的量化,并通过确定不同因子指标值的方式,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排序,提高认定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学生困难原因、困难情形都各具特殊性,现有指标体系很难穷尽所有的情形或对每一情形均确定的分值,因而困难生认定的过程,仍需要定性评价。只要我们坚持以量化测评为主的原则,将学生的困难原因尽可能的量化,就可以较为客观、准确地认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3民主评议与尊重学生隐私相结合的原则
改变现行民主评议环节中,将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具体原因完全曝光在广大同学面前,交由同学相互评价,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给学生贴上“贫困生”标签的做法。将民主评议的内容限定为主要评价“申请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及日常表现”,不再要求学生阐述个人及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从而实现民主评议与尊重学生隐私的有效结合。
3量化测评认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