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

篇1

【关键词】“云”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 特点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4-03

网络舆情是指受各类事项发生、发展刺激而产生的通过网络传播的民众对于该事项所有情感、态度、认知和行为倾向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与高校工作有关的网络舆论动向,本文则是指高校教师或大学生依托网络传播和表达的各类社会现象不同的情绪、态度、认知、意见和行为的集合。

“云”环境即云计算环境。“云”是云计算服务模式和其实现技术的形象比喻,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超级计算模式,由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虚拟资源管理等多种技术集中起来形成动态、可度量的共享资源池,最终提供给用户终端健壮(Robust)、稳定的服务。广义上说,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也都属于云计算范畴。2007年Google公司首先提出云计算概念后,得到了微软、苹果、甲骨文等全球各大IT公司的积极推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国内的百度、腾讯、金山、网易、华为等一些大型IT公司也相继推出“云”服务,可以说“云”已经很大程度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在我们身边已触手可及。在这样的“云”环境下,由于网络虚拟世界在法律、道德等层面对个人的约束力相对较弱,而“云”所能提供的服务又复杂多样,造成高校学生在“云”环境下的网络行为与传统的网络行为表现出较大差异。

一、“云”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的新特点

“云”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全球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上提供的各类云服务大大地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而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折、成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自我表现冲动,思想活跃。作为一个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敢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日渐成熟和流行的各类云服务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表意见和参政议事的平台,这个平台使得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信息的原创者和传播者,而且每个大学生又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和接受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盘共享、微信、博客甚至上传视频等云服务即时发表意见。但由于目前大多数云服务都未实行实名注册,大学生通常会以匿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情绪,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和客观地反映现实校园中的矛盾,真实地体现大学生某一时段的思想状态。

(二)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在网络上,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当某一热点问题或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吸引许多大学生自发地参与讨论。由于云服务提供的讨论平台相对更加自由,更难于监管,因而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的大学生更加容易聚集,形成对立互动的场面,对立双方的观点和意见相互碰撞、交锋,经过争论和探讨他们往往又会相互交融,使各方意见趋于一致。这种实时的互动流,促使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迅速地表达出来,使得校园网络舆情更加快速和集中地反映。

(三)复杂度和多元性进一步增加。大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得校园网络舆情具有较宽泛的舆论主题,而舆论的形成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从舆情的产生和传播来看,目前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博客、论坛、个人网站和电子邮件等,云服务中的网络硬盘、文件分享、日程分享、兴趣圈子等也可以快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各种的言论。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包括部分的高校教师,这些教师多数是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但有少部分是推波助澜。当然也可能会有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领域社会人员参与,其参与的目的不一定相同,有的是一时性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是恶意挑唆,引起事端等。从校园网络舆情的话题来看,往往是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方面为主,同时涉及国家政策和热点社会事件,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使得舆情的复杂度和多元性大大增加。

(四)组织性和隐蔽性更强。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各类云服务来方便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云计算主要提供三种服务形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高校大学生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属于IaaS服务的网络存贮,即通常所说的网盘;属于SaaS的网络记事本,即云笔记之类;属于SaaS的在线文档等。提供这类服务的IT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吸引更多用户注册,通常会在服务中附加甚至捆绑一些社交、资源共享、协同办公之类的功能。比如,一些云服务中提供的“圈子”服务,可将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迅速聚集在一起,他们内部有起管理和主导作用的“圈主”和规范圈子内部行为的“圈规”,组织性很强,一些圈子还需要验证才能加入,这样的环境更容易促使网络舆情的快速产生和传播,而且由于其组织严密,隐蔽性强,大大地增加了监控的难度。

篇2

关键词:能源;舆情;传播

本文通过对2015年以来监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中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路径与之前发生了变化。笔者总结了2015年至2016年能源行业的网络舆情,从中选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一、网络舆情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历史网络舆情监测资料,本文选取“大唐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减立31亿元”“内蒙古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重庆金佛山水利工程山体坍塌”“西安南郊变电站爆炸”和“河北一农业改造项目未用指定高价设备,电力公司拒供电”5个事件进行分析。事件舆情量的统计来自于网络媒体、贴吧、博客及微博数据。其中,论坛、贴吧评论和微博评论未计算在内。网络舆情总量分析结果如下:(一)微博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总量包含微博、媒体、贴吧、博客等舆情量,不包含评论数据。根据舆情量统计发现,微博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在5个事件中,微博舆情量平均占比为48.32%,其中,“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的微博舆情量比重最高,达64.51%,其次是“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微博舆情量也在50%以上(如表1)。(二)微信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利用有序聚类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划分5个事件的舆情传播阶段。除“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的传播时间较长外,其他4个事件的舆情传播在一个周内就进入缓解期,传播时间较短。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分为潜伏期、发生期、爆发期、喧嚣期、缓解期、反复期和长尾期。对比历史数据,网络舆情的各传播阶段之间界线越来越模糊,时间间隔逐渐缩短(如表2)。“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的总舆情量比较大,网民关注度比较高。突发性、污染环境、波及面积大等的事件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三)潜伏期大幅缩短,呈现消失倾向5个事件中,4个事件的舆情传播潜伏期均在1天以内,尤其是“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事件刚一发生,网民随即就将事件在新浪微博上,说明网民对网络传播媒介越来越重视。网民比较关注的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金融等在网络上的曝光率相对较高、也比较迅速(如表3)(四)网络舆情传播24小时内进入爆发期5个事件中,有4个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在24小时内就进入爆发期,“大唐计提减值事件”“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舆情量迅速(发生期仅有1小时左右)进入爆发期。事件目击者或受影响对象的特征是影响舆情事件传播范围的关键因素。对于“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事件发生不久,舆情量就迅速上升,远高于其他事件的舆情量,并于第2个小时进入爆发期,该事件在第1天舆情总量就高达1337条(不含转发量和评论),若考虑转发量,舆情量则上万条。“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关注人数,一方面是因为事件本身影响大,另一方面事发地点在几所大学附近,相比其他群体,大学生更擅长运用网络进行舆情传播。通过对比发现,事件影响程度相近的“金佛水利工程坍塌事件”的舆情量却远低于该事件。媒体是影响网络舆情速度的重要因素。5个事件中,仅有“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的舆情第2天才进入爆发期。其他4个事件,媒体介入时间均比较早,微博等其他媒介介入时间比较同步,舆情量很快达到高峰;而对于“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媒体在第40个小时开始报道此事,在此之前舆情量很少,报道5个小时之后达到舆情量高峰,且微博舆情量也迅速激增。通过建立舆情量与媒体(哑变量)的动态时间序列模型,观察媒体对舆情的关系。首先对舆情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发现,舆情量是平稳非白噪声序列,不存在周期性、季节性或趋势性因素。根据舆情量与媒体的回归结果,舆情与媒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媒体的回归系数值为27.93,然后采用BIC值选择p和q的取值,不同p和q的取值对应的BIC值如图1:通过图1可以看到,p为1,q为12时,BIC值最小,此时模型为ARMA(1,12),残差的白噪声检验P值为0.9963(LB),模型效果比较显著。舆情量与媒体(哑变量)的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如下:percep1t=-1.26+27.93*mediat+0.45*percep1(t-1)+εt-0.044ε(t-1)+0.063ε(t-2)-0.17ε(t-3)+0.17*ε(t-4)+0.14*ε(t-5)+0.0823*ε(t-6)-0.019*ε(t-7)+0.018*ε(t-8)-0.094*ε(t-9)+0.054*ε(t-10)-0.41*ε(t-11)-0.59*ε(t-12)其中,percep1t表示舆情量,mediat表示媒体,媒体对舆情量影响的检验P值为8.43e-06。(五)涉事企业的表现是舆情传播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在“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中,涉事企业在第一时间积极采取措施缩小事件的波及范围,减少损失,所以负面舆情量比较少,舆情量下降速度较快。“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舆情传播在第3天就进入衰退期;“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发生后,变电站经过抢修,在第13小时99%的区域已恢复供电,相比第一天(1377条),第2天的舆情量(209条)大幅下降。由于又有消息披露,变电站爆炸对附近三星生产厂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舆情传播的过渡期持续了4天,于第5天进入衰退期。在“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中,自该事件在网上曝光后,第2天多伦县公安局以污水是否对土地造成影响为由介入调查,舆情量迅速上升;第3天,多伦县政府公布调查结果并控制相关责任人,同日,舆情量达到最高;第4天之后,舆情量开始下降;第7天,有媒体披露,环保部门巡视煤化工企业12次,而该企业一直采取无视态度,再次被推向了舆论高点,且负面舆论越来越多;直至第11天,企业才采取措施,大唐国际责令煤化工企业停产整改。据了解,煤化工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且在此时间段,大唐国际正在与其他企业商谈并购煤化工企业事件,结果失败,最后,于次月1日,以1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母公司。

二、网络舆情演化机制

以“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一)典型网络传播机制模型ER模型是随机网络模型,给定N个节点,没有边,以概率p连接任意一对节点,节点的度数服从均值为λ的泊松分布。小世界模型是为了描述一个局部有序系统到一个随机网络的转移过程而提出的,是始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一维网络,网络节点与最近的邻接点和次邻接点相连接,然后每条边以概率P重新连接。无标度网络模型具有稳健性、脆弱性,存在中枢节点,以及度呈幂律分布。(二)舆情传播遵循无标度网络模型因数据采集比较困难,所以选取了“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部分时间点的微博转发数据,转发量数据共1147条,涉及1174个用户,即传播节点1174个,边1147条。采用Gephi软件,将“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途径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如图2。

三、微博V认证用户、微博达人等对舆情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

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治理 社交媒体 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6.88亿网民,6.20亿手机网民,使网络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成为最喧哗、最庞杂的舆论场。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社会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准确掌握和及时研判舆情走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5):20- 22.

篇4

1.1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与事件发生有关的各个报道,新闻,各方面的消息和热点都会在各个网站上铺天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评论,跟贴和发帖等等。

1.2突发事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的抢盐事件”,在发生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谣言”,但其迅速扩散,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并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

1.3国家的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网络上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各个新闻媒体来传播,需要政府和组织来引导,继而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部门要引导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来统一不同领域,不同阶级中的意识和信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言论。

1.4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1.5和大多数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因为舆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群众利益受到伤害时,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来寻求帮助和进行诉求,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舆情平台。

2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包含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挖掘层、信息服务层。每一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1舆情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的基本任务是从数据格式多种多样的网页中采集出其蕴含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采集层的最下层为信息采集的目标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猫扑、天涯社区等;中间层包含爬虫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类存储模块,爬虫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舆情信息;最上层将采集的文本信息分为Web内容信息、Web结构和使用记录信息两部分内容。

2.2舆情信息挖掘层。开展舆情信息深度挖掘,发现的热点问题、分析其态度倾向、处置构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层的主要任务。它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能够检测网络话题、分析民众的态度倾向、监测网络敏感信息、评估舆情态势等,为舆情信息服务层服务相关部门提供客观依据,是舆情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预处理模块、网络话题检测模块、舆情倾向性分析模块、敏感信息监控模块。

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 网络舆情管理 开展实践 常态化机制 建立

当前,国家对于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样也将舆论引导能力当作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中,国有企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利益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与舆论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努力克服舆情工作的困难,将国有企业的正能量广泛传播,进而树立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状况

(一)舆情意识薄弱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舆情意识与大局意识都相对薄弱,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经验与教训也并未进行借鉴,很难对自身舆情风险进行正确地识别,所以,舆情预警工作不到位[1]。另外,还有很多国企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正确,通常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舆论质疑,所以,在面对突发舆情的时候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会报告,也不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最终错过最佳的解决时机。于国有企业来说,其自身的防控意识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网络舆情的发展需求,而这在很多中央企业地区公司与其所属二级单位中表现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单位网络舆情就会出现逆向或者是横向传染的问题,最终引发联锁反应,对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防控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十分落后,而且,进而央企总部或者而是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才构建了专业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而对于央企地区公司或者是隶属省市的地方国企并不具备舆情防控机制,通常情况下,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但是,在基层单位,舆情管理工作始终呈真空状态。基于此,部分国企领导在舆情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办公设备配置经费不充足,无法构建防控工作机制,而危机处置措施与应急措施仍然需要强化[2]。

(三)引导能力不理想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始终停留在纸媒体阶段,严重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已经成为处置网络舆情的首要选择,主要采取的就是封、堵、删、瞒等方式,最终只会导致结果不理想。有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国有企业是需要主动发生的,但是正是因为不表达,导致其处于被表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议论会更严重,还会出现猜测,最终引发误解与对立,严重影响国企公信力。此外,很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对事件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或者是准备工作不充分,都会影响舆论引导实际效果。

二、建立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集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与评估为一体的机制

第一,监测,即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其中,监测的方式包括三种:第一,进行全天监测;第二,合理设置专业工作人员展开监测工作;第三,同媒体合作进行日常监测。

第二,分析。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突发事件过后,网民所发表的评论与议论,所以,一定要深入地分析舆情的具体走向。

第三,研判。针对实际收集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与判断,并且对舆论热点以及媒体的关注重点进一步研究,针对可能出现的舆情热点的分布和走势进行合理地预测,更好地应对舆情[3]。

第四,预警。可以合理地划分舆情,并且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应对措施,如果负面信息无法达到预警级别,那么就可以作为日常的负面信息来处理。

第五,评估。在事件发生前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未来事态的发展。而在事发过程中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在事发后的评估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判断是是否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二)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构建突发事件危机应对体系,可以包括以下芍郑旱谝唬构建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应合理制定舆情分级的制度,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允许过分重视,或者是过分忽视,有效地规避在发生重大舆情时难以及时处置而形成危机。第二,构建突发事件危机的应对流程。其中,主要涉及到事前、事中与事后这三个方面。对于事前应对就是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事发以后,应当针对不同阶段来修复品牌,积极展开正面地宣传,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4]。

(三)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全面建设

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常态工作的、热点问题的以及突发事件与重大事件的。而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主动进行沟通,并在短时间内实现沟通,以保证沟通的充分性。基于此,还应当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第一时间、口径统一与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为此,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种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国有企业也一定要与新媒体环境改革及发展相适应,进而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动权,正确地分析网络舆情预警,采取措施应对,全面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肖来付.网络舆情时代的企业危机应对与管理――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2] 张爱军,雷俊强.大型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探究――以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33(6).

篇6

【关键词】电视融媒体;互联网+;中国舆论场

《中国舆论场》 于2016年3月20日登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每周日 19:30-20:30面向全球直播。其内容时效性强,聚焦每周舆情热点,使最新舆情可以在电视直播和社交平台、互联网紧密互动,从而让舆情热点在电视场、网络场形成共振,最大程度的提升传播力。

一、电视融媒体节目推出的背景

技术、规制和市场力量推动了传媒业的进步,受众向网络媒体的迁移也在加速,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便捷,门槛也越来越低,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电视融媒体节目产生的驱动因素

第一,技术手段的创新。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媒体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内容的输出;另一方面,受众越来越适应在网上看视频和新闻。因此,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以及融媒体的产生是以技术为核心的。

第二,受众的多元需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可以综合各种手段提供最佳的媒介组合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这些优势不仅吸引了受众,还吸引了广告主,所以电视与互联网走向融合成为必然。

第三,政策法规的支持。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的要求,我国传媒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宽松。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并且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就为广电媒体加快融媒体节目探索的纵深推进,重视科技创新带动融媒体节目创作提供了思想指导。

第四,市场环境的宽松。一方面,媒体市场的开放为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无限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丰富了广告主的媒介选择,媒体同行的竞争与国际传媒格局的变化使得各家传统电视媒体不得不探索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媒体之路。

第五,国际潮流的推动。近年来,数字技术井喷式的发展,很多个人都拥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这显示出人们对媒介产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这就逼迫着传统电视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二)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三个阶段

第一,电视与互联网的互动阶段。视网互动作为合作的初级层次,只是在议题的设置、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上形成一定的交叉互动,媒体之间没有组织、结构等更深层次的改变。

第二,电视与互联网的整合阶段。电视台希望跨媒经营,网络媒体希望获得原创内容和采访权,两方面诉求引起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集合在同一个组织内,形成一种多元异质媒介的整合体。系统性整合是包括内容资源、技术平台和传播渠道在内的全方位整合。

第三,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阶段。当电视与互联网的整合到达一定阶段,二者的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生态的变化就会推动视网融合。[1]一方面,它造就一种新型媒介;另一方面,传媒边界得到拓展。电视融媒体的产生就是电视与互联网的大融合,包括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组织架构的高度融合。

二、《中国舆论场》的融媒体创新

(一)议程的互动与融合

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不同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反映速度快于电视媒体。电视媒体越来越多的是回应网络媒体,因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事件的首发点,成了舆论的第一现场。通过议程互动,《中国舆论场》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来自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舆情热点,快速筛选值得回应的话题,形成一周舆情榜单TOP10,并做出回应和评论,形成强势传播。

据统计,在《中国舆论场》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这九期节目中,一榜知舆情TOP10一共90个舆情热点,其中军事类话题42个,占比46.7%,而且其中3期还受到了里约奥运会的热点影响,在非重大热点活动期间,军事类话题占比更高,所以《中国舆论场》的大部分热点都是关于军事。入选TOP10的热点舆情事件,主持人会在节目开始时进行播报并且配以相关视频画面,但是,不是10个热点舆情都会被挑上节目让嘉宾作答,由主持人选择符合节目定位的舆情热点若干个,然后嘉宾会与观众互动,回答观众问题并提出自己对该舆情的看法。主持人选择的舆情热点是一个把关的过程,在20161009期,一共10个舆情热点,6个军事话题,而被主持人选中的问题多数是军事问题、国际性问题。因为CCTV-4的节目受众定位是全球华人,这就导致了主持人选中的热点舆情中,军事性、国际性问题数量多于国计民生的热点舆情。

可以看出,《中国舆论场》的议程确定来自电视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呼应以及传统媒体本身的把关,并且在议程的选择中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

(二)节目内容上的融合

第一,节目中穿插网络视频。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将网络视频穿插运用,不仅能使电视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增强现场感。《中国舆论场》TOP10舆情热点,每一个热点的介绍都配以相应的网络视频,并且在节目中多处穿插网络视频。例如,20161009期节目中,嘉宾在回答第一个热点“菲暂停‘南海联合巡逻’计划”时,节目就插入了美菲军演资料的视频,以方便对舆论的回应与引导。

第二,舆情信息采集的多元手段。《中国舆论场》运用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融合的方式选择观众进行提问。在主持人选出将要分析的舆情热点后,会选择观众提出的问题让嘉宾分析,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的方式有三种:其一,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提问,关注《中国舆论场》微信公众号并在公众号上提问;其二,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电视”入座演播室现场的虚拟观众席,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赠票”转动幸运大转盘摇到入场券进入虚拟观众席;其三,记者现场让观众进行提问并在演播室大屏幕直播。观众在提问时既有文字留言也有视频留言,20171008期节目中出现了记者在现场让观众视频直播提问,之后专家针对该问题做出解释,如节目中记者采访北师大的观众提出的问题,嘉宾针对问题通过直播技术现场与观众进行视频对话,这在传统电视节目中是很少出现的。

《中国舆论场》在选择互动观众上运用了融媒体技术,包括“手机互动”和“大屏包装”,“手机互动”是指通过摇一摇进入虚拟观众席,“大屏包装”是指虚拟植入舆论热点,实时更新观众互动数据,让观众评论上屏。《中国舆论场》利用融媒体技术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让观众能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与嘉宾互动,打破了演播室的闭塞,实现了开放的节目形态。

(三)传播渠道的互动融合

渠道互动是指电视和网络互相借助彼此的渠道进行传播和推广,电视融媒体节目更多的是以电视为主导,借助网络媒体传播。《中国舆论场》实现了跨媒传播、观看渠道多样,既在CCTV4的频道上播出,又联合央视网,在网络上播出;观众还可以手机微信公众号“边看边聊”子板块和微博小视频等方式观看。其传播渠道融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了一个“电视+互联网+”的全方位传播,有能力实现央视的5A效应(任何用户(anyone)在任何时间(any time )任何地点(any place)都能以任何方式(any way)在任何终端(any terminal)上观看节目)。《中国舆论场》单一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承担了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功能,而且是一个线上的重要传播平台。手机微信公众号“中舆指数”板块内设有“今日舆情指数”、“网友热评”、“昨日舆情”、“精彩回放”以及“深度解读”子板块,“在线互动”板块内设有“边看边聊”、“赠票”两个固定子板块以及其他三个有关舆情热点的非固定子版块,并且微信公众号在子版块“我”中直接与官方微博相连,《中国舆论场》的微信公众号成为融合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屏幕的关键纽带,极大增强了《中国舆论场》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和互动效果。

(四)传受互动的开放性

《中国舆论场》作为融媒体节目,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了一条良性的P系纽带,促进了民意表达,使得意见和看法能得到有效沟通。

第一,多屏互动。《中国舆论场》观众与嘉宾的互动实现了“多屏互动”,其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演播室屏幕与观众手机屏、嘉宾电脑屏、电视屏幕融为一体,如20171008期节目中出现了中舆观察员,观察员现场直击热点舆情所关心的背景,用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大家关心的问题。嘉宾在回答问题时也不仅仅是在播放视频资料的同时进行口述,有时还会利用演播室屏幕提供的动画进行讲解。《中国舆论场》的观众-嘉宾互动方式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简单一问一答的模式,在融媒体时代,有效进行了多屏互动,打破了传统演播室的闭塞。

第二,设置“抢红包”环节。《中国舆论场》最大的红包是在节目最后的汾酒十万现金红包,观众参与提问可以赢得积分兑换奖品,也可以抢红包,抢红包成为一种简单的“跨界仪式”,鼓励观众参与节目互动,增加了用户与节目之间的黏性。

第三,主持人不再是简单的播报者。《中国舆论场》的主持人变成了众多内容的把关者和调节者,主持人运用各种手段调节激发不同社群的对话,让观众更主动地参与到舆情的评论和分享中去。如20170226期节目中,主持人就有意识的引导话题评论,让戚继光舰副舰长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

三、《中国舆论场》在融媒体探索上的不足

(一)一次性互动,嘉宾很少存在看法上的辩论

《中国舆论场》虽然重视观众-嘉宾的互动,以互动打破传统电视节目的闭塞,但是,观众-嘉宾的互动基本停留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上。观众提问的方式方法虽然多样,但是提问以及在嘉宾解答后是否存在疑问我们不得而知,观众―嘉宾的互动不是即时的双向多重交流,而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这可能会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因为只有激烈的讨论和互相争论才有利于思想的迸发与精彩内容的呈现。在选择回答问题时,基本是一个嘉宾回答一个问题,即使问题需要专业的嘉宾回答,但是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几个嘉宾之间不存在争论与观点的交锋,不利于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二)在国内观众数量增加的背景下,节目选题过于单一

通过对《中国舆论场》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这九期节目监测分析发现,90个舆情热点中,军事性话题42个,国际性话题20个,有关台湾话题6个,其他话题一共22个。可以看出,军事性与国际性话题在《中国舆论场》节目中占较大比重。

《中国舆论场》3月20日在中文国际频道首播以来,收视率稳步提升,网络影响力逐渐增强,国内观众数量递增,微信公众号关注量已超百万。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2016年上半年央视新闻栏目收入前十(包括全国网和35城市网)的榜单中,才开播不到半年的《中国舆论场》位列第8。这表明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的传播效果良好,国内观众数量逐渐增加。《中国舆论场》的播出平台CCTV-4定位于服务全球华人,这样的定位受到具有国际视野的观众的喜爱,所以《中国舆论场》大多数是国际性、军事性议题,但是在国内观众数量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舆论场》的节目选题显得过于单一,极少涉及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例如,在20161009期节目的,十大舆情热点中,有8个有关军事性、国际性的话题,节目选题单一会流失一部分观众。

(三)抢红包不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关键

在实践中,用户黏性已经成为衡量媒介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媒体用户黏性的形成,不是仅由内容品质这一个变量决定的,它是内容产品、社区产品、服务产品、界面形式与用户体验等种种变量作用下的一个函数。[2]《中国舆论场》为增加用户黏性,在节目多个时间节点设置抢红包环节,这一定情况下会提高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提高节目的互动性,但是抢红包已经泛化,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这作为一个节目创立之初的尝试不是节目立足的根本。在百度输入“中国舆论场”,第一个词条就是“《中国舆论场》怎么抢红包”,这说明节目在制造用户黏性时,利用抢红包这个噱头会导致喧宾夺主,观众没有更多的去关注节目内容。而且在最后设置汾酒十万现金红包,植入广告过于明显,也容易引起观众对节目的反感。

(四)对舆情把关不到位

在对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时,节目的左方出现的滚动式观众评论内容里,多以褒扬为主,鲜有提出质疑和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导播“筛选”的。按照设想,《中国舆论场》作为一档充分引入观众互动机制的“直播节目”,能够通过融媒体技术实现场内场外的交流和互动,但通过收看节目发现,这种互动缺乏应有的“交锋”,往往是一边倒的赞同。尤其是就某一问题原本存在争议时,仅仅通过在场嘉宾一段30秒的发言,虚拟观众席上就呈现出一片整齐的同意,未免难以服众。而且在观看《中国舆论场》时,有时会发现在短时间内互动总人次突然增加很多,这可能会引起观众对互动人次真实性的质疑,或许是剪辑的失误造成的。因此,即使《中国舆论场》是直播节目,但是背后依然存在着“看不见的手”进行把关,网络舆情得不到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充分展现。

四、对《中国舆论场》进行融媒体探索的建议

(一)增加有争议问题的互动,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中国舆论场》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使观众与嘉宾即时互动,有问有答,双向即时交流。即使不同类别的舆情有专门的嘉宾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但可以允许其他嘉宾进行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也应该让观众积极回应自己不同的看法。尤其在面对开放性的舆情热点时,嘉宾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自由争论,观众在嘉宾解释之后还有不明白的依然可以追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节目的精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观众的问题得到有效解答,舆情热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增加对非军事性舆情的关注

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九期节目中军事性问题占比将近一半,被主持人选中的议题更多是军事性舆情,军事性话题更多的是吸引对国家军事感兴趣的观众,这样不关心军事的观众就会忽略节目内容。在国内观众也越来越关心《中国舆论觥返男滦问葡拢可以适当增加非军事性的民生话题,以吸引国内的大部分受众,海外华人也未必不对国内热点民生事件感兴趣,选择回应多元舆论可以作为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与传播效果的尝试。

(三)做好独家舆情释疑,提高节目观感

《中国舆论场》要增加用户黏性,必须做好节目内容,在选题上需要真正选择主流受众关心的舆情,积极创新互动方式,打造精品节目内容。搜集舆情热点作为内容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舆论场》节目中观众提问以及嘉宾的独家解释应该成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观众关心的是节目如何解释这些舆情的存在和节目的独家观点。同时也要关注节目的盈利模式,传统的电视节目大多通过多种广告植入方式在节目中植入广告,通过广告实现盈利。作为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上以多种方式植入广告,尽量以无痕插入广告为主,主推隐性广告,以减少观众观看节目的不适感。

(四)遵循真实性原则,还原真实的舆情

作为直播节目,其左侧一直有评论弹出,导播在筛选评论时应该尽量还原大众的观点。同时节目组应该遵循真实性,对节目生产的各个流程进行把关,真实反映即时的互动总人次,使节目符合真实性原则,在节目播出前可以审查,如有错误应及时进行改进。

结语

《中国舆论场》是央视在电视融媒体方面的有益尝试,对以后的电视融媒体节目发展起了示范作用。发展电视融媒体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理念,形成组织上、制度上以及传播方式上的融合;善于利用互联网,用互联网的优势改造传统媒体;要有借力发展的意识,学会借助已经出现的技术;最后打造首发内容,增强内容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电视品牌。

注释:

[1]曹慎慎.互动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与网络媒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彭兰.好内容不一定能带来用户黏性――新媒体时代服务思维的转变[J].新闻与写作,2015(2).

篇7

基于网络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性研究是研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有力方向,但由于网络结构复杂、海量的个体和真实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虽有一定进展,但成果不显著.而通过模型构建来反应个体的观点交互进而解释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成为大量学者的选择.模型不是现实,而是虚构的对象,旨在通过某些可测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所研究现实世界的同构性.模型通常是将研究对象简单化,关于其相关变量和交互都考虑得不够周全,但是模型是获得事实的有益工具.简单的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更加复杂和精确现实的起点,不完全的模型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复杂现象的特殊属性或评估缺失变量的重要性.在网络舆情建模研究上,有来自物理学、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学者分别在自己的研究视域内开展,不同学科的交叉更促进了其发展速度.研究者们利用统计物理学、观点动力学、社会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方法,着重描述个体之间意见交互和观点形成的过程,进而得出群体的宏观舆论涌现,为后续研究储存了深厚的积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舆情网络是典型的社会复杂网络,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网络理论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比以往其他方法都更有效的表达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的方法.复杂网络中的个体行为传播与集体活动的演化等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系统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播的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互联网,尤其是Web2.0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发生、发展、演化的机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

2.1传染病模型由于信息传播与病毒感染的前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向性和相邻性等),并且具有相同的动力学特点,所以传染病模型被借以模拟网络舆论尤其是谣言的传播[7].传染病模型最早是1926年Kermack和McKen-drick构造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模型,以及1932年提出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模型.在SIR模型中,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S),染病人群(I)和免疫人群(R).该模型适用于染病后自动免疫并不会被二次感染的疾病,如水痘、百日咳,或者不能治愈终会死亡的疾病,如艾滋病等.SIS模型则只有易感人群和染病人群,适用于被治愈以后仍然恢复为易感人群的疾病.对于同一谣言,接触的次数并不影响已经被传播的后果,所以很多谣言传播模型借鉴了SIR模型.Daley和Kendal在1965年首次根据流行病模型构建了谣言传播的D-K模型,该模型借助随机过程理论,将谣言相关个体分为三类,未听说过谣言(相当于易感人群),传播谣言的人(相当于染病人群)和听说过谣言但不传播(相当于免疫人群),并假定角色以一定概率转换.Maki和Thompson等随后构建了M-T模型[9].这两个模型在谣言传播上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复杂网络的兴起,谣言传播重新被学者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Kitsak等将谣言传播的SIS模型和SIR模型应用在了一些真实复杂网络中,分别为:LiveJournal.com上的550万人的朋友圈、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邮件联系网、瑞典的病人联系网和imdb.com上提供的电影演员的合作网络,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Zanette首次应用了小世界网络理论研究谣言传播,建立了SIR平均场方程,结论显示,谣言传播有一定的临界值.随后,Zanette比较了谣言传播在小世界网络和动态小世界(dynamicsmallworlds)两种复杂网络机制下的异同,结果显示,动态小世界网络更接近实际,并具有易分析和便于数值处理等优势.Moreno和Nekovee则在无标度网上了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并对随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比较.Xiong等提出了SCIR模型,该模型侧重微博转发行为导致的信息传播,其中,C表示已获知信息但对是否转发该信息尚处于犹豫状态,并基于规则网格和无标度网络进行了仿真.国内也有大批研究成果出现.潘灶峰和汪小帆等在改进的无标度网络(聚类系数可变)上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发现增加网络聚类系统,即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是抵制谣言的有效手段.陈静等综合了SIS模型和SIR模型,提出了针对在线网络传播形式的SICRS传播模型.该模型加入了起过渡作用的治疗状态(cured),通过对该模型的仿真,发现了复杂网络尤其是无标度网络中舆情传播的三阶段规律:初期的爆发、中期的周期性波动和后期的稳定状态.此外,作者还具体阐述了舆情传播的影响因子.陈福集等[20]重要关注了网络舆情传播建模中的衍生效应,通过仿真的数值设定实验,在传统SEIRS模型基础上引入话题衍生率,同时考虑舆情传播的社会影响作用和个体记忆因素等,分析其对舆情传播的影响.陈波基于泛在媒体环境,考虑现有模型对网络个体状态处理太过简单,引入了两个新的变量:直接免疫率和潜伏个体,建立了一个带直接免疫的SEIR模型,并采用了starlogo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模型.朱恒民等将SEIR模型应用到BA无标度网络上,重点考虑媒体对网络舆情话题传播的影响,提出了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结果表明,媒体会加快舆情传播速度.钱颖基于SIR模型建立了微博舆情的传播模型.

2.2观点动力学模型研究舆论或共识形成过程的模型可以追溯到应用数学领域的French模型,该模型创建于1956年,研究在离散条件下,考虑个体以某种不同权重值采用他人意见时,团队内部的意见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问题.随着问题不断被研究者重视,出现了多个能用于模拟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型,经典的元胞自动机模型、Sznajd模型、Hegselmann-Krause模型、Deffuant模型、Wu-Huberman模型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构建.随后,大量学者将观点动力学上的模型应用到舆情中观点的传播,进一步考察舆论的形成等.Alves[等首次提出宏观的舆论模型正逐渐被基于局部个体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离散动力学模型所代替.国内学者纷纷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多个改进模型.方薇团队考虑元胞坚定性特点设计了元胞移动遍历的舆情传播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协同元胞自动机模型.王鹍鹏提出了三位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网络舆情传播动态.潘新等改进了Wu-Huberman模型,考虑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交互,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该模型可用来衡量舆情传播的速度.

2.3其他模型博弈论因为其分析个体关系的优越性,被应用到网络舆情传播中.王杨等基于博弈论,考虑网络社区内外部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构建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结果表明,网络舆情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具有初期传播稳定、后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论的一般特点.韩少春、刘锦德等利用了不完全信息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羊群行为,并提出了控制羊群行为的主要策略.其他学者抛开经典模型,尝试构建新的病毒模型来模拟舆情传播、模拟群体极化的动力模型;也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或者构建相应的模型,对实际的网络舆情引导起到指导作用,例如在新浪微博、高校BBS等方面的应用.

3现有研究的总结及发展趋势

3.1研究总结

3.1.1建模方法多数网络舆情传播模型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宏观的演变及群体整体的观点变化.这类模型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在不同层次研究系统的整体.最典型就是利用传染病模型模拟谣言传播过程进而反映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

3.1.2建模工具基于复杂网络的模型构建,利用恰当的软件或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常用的建模工具有Starlogo、Netlogo、Swarm、Ucinet、Pa-thon等软件工具.也有不少学者自行开发了相关软件平台,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开发了NEView-er,用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分析,这些工具都在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3模型对实践的指导目前,大多是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演化的数学或物理模型,建立清晰准确的理论框架,同时在大数据的背景上,借助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先进信息技术获取大量实证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修正理论模型的假设.尽管目前已构建了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多个模型,但是模型如何指导实践,用于引导网络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或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篇8

关键词: 金融舆情;舆情要素;舆情演化

金融业宏微观运行的基础为信用。金融业的信用化特征,使其受社会信用舆情的影响尤为深重,舆情对社会信用关系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如舆论通常关注的通货膨胀水平、CPI数据,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门”、证券市场“忽悠门”、保险市场“高保低赔”、民间借贷危机等事件,无不显示了社会舆论对金融经济形势的关注,以及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意见。从中可以发现,小到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声誉风险,大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投资消费预期、通货膨胀预期、系统金融机构运行、国家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效果无不受到舆情传播的影响。从诸多案例也可以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信用危机,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事件,甚至可以通过监测舆情把握预期管理的节奏

学术界对舆情的关注研究在2006年以后开始增多,主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舆论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而引起,在理论与实证研究领域都尚未成熟,尤其对于金融舆情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使用金融舆情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目前只有12篇文献,而且多为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近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因此,对于金融舆情这一专业舆情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管理实践意义。张世晓2011a;2011b;2012;2014)认为金融舆情源自公众对于特定金融事件或金融运行形势趋势所发表的评论、观点和意见,能够通知一定的作用机理对实际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甚至宏观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因此,出于维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运行秩序的目标,需要金融管理机构对金融舆情进行监测调查与管理;同时还研究了金融舆情的监测管理机制;研究了金融舆情与金融机构声誉管理机制的关系;研究了金融监管机构重视金融舆情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提出了区域金融舆情监测管理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管理策略。

我们所要研究的金融舆情指各类金融相关信息主体基于各自观点,就某种主题,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信息,引起不同主体间信息互动的状态;金融舆情的演化指在金融信息传播中各类主体关注程度、传播内容、传播观点等的变化过程。金融舆情要素和金融舆情演化及金融舆情演化的阶段、模式、模型是金融舆情研究的主要方面。金融舆情及其演化应该具有舆情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金融活动对经济具有特殊影响力,金融活动对舆情信息传播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因此,金融舆情及其演化必然具有其特殊性。

一、金融舆情的要素

金融舆情演化要素主要包括:金融舆情主体、金融舆情主题、金融舆情载体、金融舆情内涵等方面。

(一)金融舆情的主体

金融舆情演化的主体即金融舆情信息的或传播者,包括自然人和组织,其或传播行为可能有明确的目的或者出于随机的意愿。

1、金融舆情主体类型

金融舆情主体类型包括自然人和组织两大类。金融舆情主体的组织类型又可以分为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法人组织包括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等。

2、金融舆情主体目的

金融舆情传播主体的舆情信息传播目标各异,可以分为有明确目的的目的性传播与无明确目的的非目的性传播。目的性传播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往往有失真实性;无目的传播更有可能保持事实的真实性,但也会受到个人认识特点的影响。

(二)金融舆情的主题

金融舆情的主题是定义特定金融舆情传播的主要特征。金融舆情主题可以有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类型划分,如果按照宏微观影响的特征,可以分为事件主题和话题主题两类。事件主题是以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发

生的特定事件为舆情传播主题,表现得更加微观;话题主题则是以影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因素变化为舆情传播主题,如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利率和汇率变化趋势等。

(三)金融舆情的内容

金融舆情传播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为观点、事实、逻辑等方面,即有相应的事实依据、通过特定的逻辑思路、得到相应的观点看法,所以在金融舆情的内容中,事实是基础、逻辑是框架、观点是总结。

四)金融舆情的载体

随着计算机、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金融舆情的载体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街谈巷议、口口相传等非正式媒体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正式媒体外,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自媒体形式,使得金融舆情传播速度、范围得到大大提高。

二、金融舆情的发生

金融舆情的发生可以根据金融舆情主题类型的不同进行类型划分。金融舆情主题可以分为事件舆情和话题舆情,事件舆情发生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上具体事件的发生;话题舆情则往往发生于影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因素的变化。

三、金融舆情的演化

我们认为金融舆情是以特定“主题”形式形成和演化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将以金融舆情“主题”为基础。该部分研究将建立课题研究的“主题”概念基础,对金融舆情定“主题”的形成进行界定。金融舆情演化的过程同时包含着金融舆情主题演化、金融舆情密度演化、金融舆情速度演化、金融舆情长度演化、金融舆情力度演化、金融舆情广度演化、金融舆情强度演化等不同特征和维度。

(一)金融舆情主题演化

金融舆情主题的演化即在金融舆情传播过程中,主题从最初的形式演变为随后的其他主题形式,如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事件演变为金融机构信任危机、从一般物价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预期等等。

(二)金融舆情密度演化

金融舆情密度演化变现为量的特征,即一定时间段内,在某一特定金融舆情主题下各类载体信息传播量的大小变化,一般会呈现出倒U字形变化特征,即初期密度小,之后逐渐增大,最后又趋于减小。

(三)金融舆情速度演化

金融舆情演化速度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并且会在舆情演化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有些呈现两阶段速度变化,如在初期迅速传播,随后初步放慢,或者初期缓慢传播,后期加速;有些呈现三阶段速度变化,如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又放慢,或者初期迅速传播,中期加速,后期再次放慢等等;有些可能呈现四阶段甚至更多阶段的速度演化。

四)金融舆情长度演化

金融舆情的传播演化长度可以用时间来衡量,即特定主题金融舆情传播演化的时间长度,有些舆情传播的时间较短,可能以天甚至小时来衡量,很快因为其影响力、有关方干预而衰减、消失;有些可能以周、月、季度,甚至年来衡量,持续较长时间才逐步消失;更有特殊舆情主题则是长期存在,只是内容有所变化,如有关通货膨胀预期的舆情便是一种常态化的金融舆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特征。

五)金融舆情力度演化

金融舆情力度演化表现为质的特征,即关注和传播特定主题金融舆情的媒体本身具有或高或低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参与金融舆情传播的主体具有或高或低的关注度与影响力,这些特征的变化构成了金融舆情力度演化的主要方面。

六)金融舆情广度演化

金融舆情广度演化指金融舆情传播的区域、行业、人群范围,常见大多为扩展型传播,即从最初的小范围传播扩展为较大范围的传播。

篇9

关键词:旅游;突发新闻;网络舆情;管控策略

随着全球化速度越来越快,人类所处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口的流动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旅游行业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更加频繁,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与其他行业比较,旅游行业对于突发事件非常敏感。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为了提高旅游产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大大降低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不仅需要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需要提高旅游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一、网络舆情产生的背景

网络媒体在我国兴起的主要标志有:(1)2008年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是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2011年以后,以微信、QQ、新浪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让社会大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外界人群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积极参与到社会公众事务中,改变着中国,并且2010年称为“微博年”。随着党政机构的使用,微博办公已成为时展的潮流,并且将2011年称之为“政务微博年”[1]。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网络舆论的活跃期,网络舆情推动了社会热点新闻和事件的发展,并逐步进入社会大众事业中。网络舆情已慢慢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二、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含义

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是网民和社会媒体在特定的时期和网络空间内对与旅游有关的现象或由于旅游现象产生的危机事件进行情绪、态度、行为的表达。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和旅游产业内部的危机事件是直接对网络世界最为直接的反映。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和金融产业、保险产业、交通产业等都属于网络舆情研究的内容。

三、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爆发的原因

舆情是指以个人为单位或以群体组织为单位形成的群体,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对与自身有关系或自身关注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网络舆情爆发主要表现在舆情主体的心理素质和舆情的传播速度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舆情是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借助网络来对社会热点新闻和热点时间的态度、意见的总和。(2)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公告显示,我国现有的手机网民规模高达5.9亿,手机上网人数高于电脑端的人数,手机更加的便捷和方便,能有效的传递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舆情传播的方式以指数递增。(3)2015年10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报告称,我国使用手机观看新闻信息的用户已经超过5亿,并且手机端的使用率要比电脑端的使用率更加频繁,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有效的打破了信息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1.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的概念来源于《网络共和国》一书,指出,在一开始,团队的各个人员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存在某种偏执,经过不断地磨合和商榷后,团队成员逐渐向同一个目标迈进,最终形成团队意见。最后,经过观察发现,在团队中,具有领导地位的人员提出的观点较为传统和保守,那么通过一番讨论分析后,得到的决策也更加的保守;反之,如果某些人开始的意见比较冒险,那么,经过团体的讨论后,群体制订出来的决定更加具有冒险性。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根据相关数据报道显示,我国大多数的网民是青少年群体,其中10—29岁网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青少年群体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做出过激反应。并且,由于我国大学生网民在总网民数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截至2016年6年,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网民人数已经占到总网民数量的20%以上。大学生由于课余时间较多,有充分的时间去关注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加剧了网络舆情的发展和传播[2]。

2.信息饥渴和表达失语在现实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人们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在面对强权主义和强势组织时,会表现出沉默的状态,反而推动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此外,由于一些人员的盲目引导,使网民出现一些偏激情绪,从而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使其将矛头直接对准政府和社会。根据2015年舆情报告的数据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为:质疑、城管、政府官员。

四、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策略

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是借助危机管理、网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策略,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有效控制。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及时处理好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等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将网络舆情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网民具有一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政府单位是旅游突发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管理者。舆情可使旅游产业的品牌危机和个人危机出现。对于旅游行业中一些不正当行为引发的舆情也需要政府单位进行解决。在互联网行业和网站管理、旅游安全等工作管理方面来讲,需要有旅游主管部门负主要的责任,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制,主要的内容包括:第一,搜集舆情信息。对于涉及国内外行业的信息、市场竞争、游客投诉、、景区接待部门安全事故的信息和突发事件等;第二,提高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服务意识,培养专业性的舆情分析员;第三,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建立旅游网络舆情数据库,和预警系统。对现有的旅游门户网站和政务微博进行重点建设。第四,舆情信息交流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在旅游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旅游相关企业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可能会给景区周围的住宿、休闲、购物、交通等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旅游企业是直接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主体。因此,网络舆情危机是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问题。旅游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采用最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及时相关的信息,积极配合政府单位的工作。一旦由于自身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危机事件,需要及时向客户道歉,并且严格的惩处肇事者,使受害者和大众能够谅解。此外,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改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3.新闻媒体等专业机构网络舆情危机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这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媒介。目前,已经有多家媒体网络与高校和科研组织借助商业软件来建立自身的网络舆情研究团队,更好地分析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对于新闻媒体来讲,在接受采访时,需要抵制有偿新闻和做广告现象的出现;杜绝新闻炒作和标题党的出现;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报道的内容需要有据可查;群体类型的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用词,避免出现主观性的词语;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做到准确性,尤其是伤亡人数需要核实,切记使用带有主观意向的词语[3]。

4.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舆情危机事件中,关注量高的微博发帖可以看出个人或机构对件事件的关注度,这些帖子的转发和评论则代表了普通网民对此次事件的关注度。因此,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传播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还需要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普通民众在面对媒介信息时整体的表现,也是当代社会公民必备的能力。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从法律、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着手,让网民具有自主的判断能力,具有批判和质疑信息的精神,尊重他人的隐私,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积极主动维护网络舆论的环境。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行业井喷式的发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和传播速度。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发展原则,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重视社会大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旅游舆情有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共同维护城市形象,推动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雷春,付业勤.旅游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规律分析——以海南旅游热点事件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4(1).

篇10

舆情评论,是舆情研究和新闻评论的某种结合,它的诞生与发展和舆情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日益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织的总和。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呈现中找出民意焦点诉求,将多元化的个体性智慧更好地筛选、收集,形成合力并为政府施政提供借鉴,则是舆情研究的关键。

新闻评论的功能,在西方一言以蔽之是“为受众服务”,在我国则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舆情评论的立场离不开对评论基本功能的坚守,同时又暗含对评论功能的进一步细化。它要求评论作者一方面掌握新闻媒体的特点及读者的新闻消费需求,进而在浩瀚的新闻信息里,准确发现公众诉求;另一方面,又要具有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哲学、环保等专业领域的积累,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公共政策。

南方日报“麦牙堂”时评专栏在“开篇语”中说道:“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越来越重视对网上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南方日报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拟共同打造‘麦牙堂’专栏,作为政府社会治理与建设效果的参照系之一。”以舆情为观察点,呈现舆情整体态势,挖掘舆情焦点诉求,分析影响舆情走势的本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舆情中的合理智慧以及作者本身的学识积累,为舆情建设提供智慧,正是舆情评论应有的立场。

舆情评论的选题

从深圳八毛门事件、公务员擦鞋事件,到广州地铁故障回应风波、珠三角用工荒现象,再到广东省掀起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热潮,南方日报“麦牙堂”专栏每次选题无一脱离“广东”这一事发空间。此外,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关系公共利益、国计民生;时新性——“麦牙堂”是周末专栏,一般以本周发生的事为评点对象;冲突性——舆情倾向与公共决策导向不符,政府、媒体的舆情建设初衷与效果冲突,舆情本身存在的正反两方面或多元化倾向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网络性——舆情发端、发酵于网络,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并逐渐影响到社会现实,均是“麦牙堂”在选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在以上主要选题标准下,“麦牙堂”的选题类型可总结为新闻事件、公共话题、热点现象三种。

新闻事件,指已经成为新闻的事件,即当前社会中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或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往往由连续的单个新闻事件组成,通过连续的、立体化的事件性新闻还原事件的整体面貌和来龙去脉,展现社会事件的真实状态和矛盾构成。②这一类型在“麦牙堂”专栏中最为常见。如《地方民意缺席,暗合公众偏见》,以深圳公务员上街为市民擦鞋引发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为案例,包括该志愿活动中刻意强调公务员身份的诸多细节、深圳方面对舆情反应的后续回应、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缺乏客观调查和现场还原等,从中梳理如何疏导舆情的智慧。

公共话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关注和热议,并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对公共话题的评点较为强调舆论传播研究。《舆论喧嚣后的一场“误伤”》围绕“房婶”这一话题,通过对身处舆论场中的政府、媒体、房婶个人、普通公众各方的舆情表态、心理、利益诉求的分析,系统阐释“房婶”这一话题如何得以构建,以从中找到舆情疏导的突破口。

热点现象,可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经公众关注、讨论之后,往往上升为种种社会热点现象。③在舆情选题的三大基本类型中,热点现象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视角,描述和概括社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单独的新闻事件,热点现象一般是一系列事件所体现出来的。而和强调舆论传播研究的公共话题相比,热点现象更强调了舆情监测与分析人员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研判舆情走势和研究应对方案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网络问政期待“制度化力量”加入》,围绕网络问政这一热点现象,结合对地级市书记、市长开始在问政平台上实名回复网民,广东酝酿建设“省市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地级市建立个性化的地方“网络问政门户”,汕尾市陆河县非法砖厂经网友多渠道发帖投诉后被取缔又再次“复活”等系列事件的分析,为如何实现网络问政制度化提出科学化建议。

舆情评论的论证方式

所谓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分析问题的过程。论证是新闻评论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评论如何展开,论点如何得到阐释,文章结构如何安排,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无懈可击、令人信服,都要靠严密充分的论证来实现。④

“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较为灵活。常见的两种论证方式,一是遵循“舆情整体趋势及其热议焦点、原因分析、处置建议”的论证方式,二是针对某一问题直接亮出观点,继而用材料层层加以证明的论证方式。前者的逻辑是从事实的呈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则是“说服”的理念——“我这样说是对的,我拿证据来说服你。”文无定法,无论选择何种论证方式,关于舆情的整体态势的研判、舆情关注焦点、影响舆情走势的原因、舆情建设的建议等几大核心问题都会融合其中,这是“麦牙堂”舆情评论的主要论证逻辑。

其论证严密性则主要体现在:

围绕一个中心,聚焦论证。《用工荒中应有不慌智慧》,集中论证广东面对用工荒难题,如何做到“不慌”——媒体、政府应有效引导舆论,疏导舆情;《科学决策需要听取民意更要争取民意》,集中论证公共决策中如何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争取民意,论证争取民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媒体舆论未成合力,供暖议题难产智慧》,直指媒体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协调者”功能,致使“议题”缺乏黏性与合力,难以产生公共智慧。

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对舆情的宏观基本面及其关注焦点的研判,并非出自作者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客观的舆情言论抽样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探寻影响舆情的本质因素,需要将孤立的舆情事件置于社会系统和矛盾运动的结构中深入思考,除了着眼舆情事件本身的细节,还需从相关、类似舆情案例中寻找佐证或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紧密结合舆情诉求,从中寻找智慧。此外,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又常需要历史的、类似的解决方案做支撑。

以理服人。以充分的事实、周密的论证、严谨又不失生动的表达,呈现真实的舆情面相,剖析舆情事件本质,寻求舆情建设的方法。说服他人的方式,靠循循善诱的说理过程,不靠简单的是非论断和“提要求”、“发命令”式的观点推销和灌输。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8月创办以来,“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处于不断探索、成长之中。从最初百字以内的舆情点评,到千字文的舆情评论,再到“新闻报道+舆情评论”专题打造,其舆情评论的中心论点越发聚焦、说理过程更加充分、舆情建设的建议更趋专业化。“麦牙堂”正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论证风格,这也是舆情评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

注释:

①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②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