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点

篇1

关键词:微信平台;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改革

一、前言

微信作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及时工具,可以说由于其信息传递的速度够快、涉及内容之广,以及不收费的特点,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微信的普及突破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面的限制,为现代教学活动添加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如今网络的普及化,如何有效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重要。微信教育是连接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微信平台上面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谈,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识。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微信平台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想结合,如何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

二、微信平台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上具备的优点

(一)可以帮助学生对三大基础知识的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三个根本的基础知识为平面和立体构图,以及关于色彩的搭配,学生学习的时候首要掌握的是平面构图,其次,发展深入一步的进行立体构图,最后就是如何搭配色彩,只有掌握了三个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到设计产品中,才能在创造的过程中降低失败品数量。但是,在实践活动中,由于教学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备课的时候不可能过细的讲解技巧,为了更好的方便学生了解知识,微信平台进入教师眼球,教师可以将三大基础知识发送给学生,在学生不理解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学生完全的掌握深层次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现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堂教育活动的方式是案例讲解,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实际的案例演示,然后再让学生课后模拟,以此获得设计技巧。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面很大程度上都是符合教材重点的,有的案例可能是来自网络,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软件都操作上面,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平面设计创新的要求,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模仿性太强,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活动中应该减少软件操作的活动,增加学生对作品的创造中,只有正确的激发出学生创造的热情,才能突破典型,设计出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虽然由于教学活动时间限制,但是教师任然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传递知识,还可以在微信平台探讨设计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工作就是掌握基础知识。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案例讲解,因此,在案例的认识上面主要依靠的是教师自身对产品的认知,可以说,这样的案例选择虽然可以教导学生学习重难点的知识,但是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量。微信作为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课堂伟讲解的知识放在上面,可以和学生进行探讨;学生还可以对自己为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询问,这样的途径可以帮助教师完全掌握各个学生学习的状况,以便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二)注重课后学生学习能力。计算机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科目,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微信作为一个及时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了解的优秀作品上传上去,以方便学生学习,更甚至于,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看法一对一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传授新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知识量。可以说,微信平台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以后的创造提供重要场地训练。(三)注重教师引导工作,加速师生情感联系现在,高校的老师只关注课堂教学内容,忽略学生的交流,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浅薄;这种情感上面的缺失,可以说非常不利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平面设计上,情感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分析力。微信的出现正好弥补这一个问题,学生和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去沟通,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方便引导学生创造思维;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提供适时的帮助,以便掌握更深的知识。因此,微信平台的利用可以加速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微信平台运用到计算机平面设计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建设完善的考核机制。计算机平面设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建设完善的考核机制。微信平台的运用不仅增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还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范围,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完善的考核机制,首要要确立的是激励机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先设置一些分数要求,达到一定的分数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低于标准也要惩罚,充分调动学习的氛围;其次,要设立正确的操作流程,教师教学的初期只有先制定好规则,严格的要求才不至于混乱;最后,考核的结果的重要性要体现出来,过程重要,但是结果更重要,这样到好处就是能增强学习的积极。(二)课堂教学与微信使用相结合。传统教学的课堂存在着弊端,只有将微信教学完美的结合,才能巧妙的规避时间段、学习内容少的问题。目前,是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扩展教学的方式,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教学不可能取代课堂教学的位置,因此,在教师要区分主副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不会走向偏向化。

五、结束语

微信平台上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它的出现极大的方便计算机平面设计教育。微信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扩展学生的学识。所以,微信教育对教育教育工作者来说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教师也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网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系统传递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引用:

[1]姚志添.《科教导刊:电子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信教学平台的构建——以中职计算机Photoshop考证课程为例2016.

[2]于志博.《读天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究2017.

[3]杜兰兰.《大观周刊》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2013.

篇2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模式;课程实践

一、前言

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中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市场的需求为目的的。在结合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专业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可以担任起培养学生上岗就业技能的重任。

CorelDRAW本身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矢量图设计软件,它不仅可以完成平面设计的制作,还可以制作相片级的效果图,由于它是矢量图制作软件,所以它生成的作品具备矢量图的优点,比如精度比较高,但保存文件本身却很小。由于它的优点,所以CorelDRAW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服装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及产品表现等各个应用领域。因此,CorelDRAW图形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方向的必修课之一,它与其他课程不一样,这门课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这门课的上课效

率,让学生从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本人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固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认为,CorelDRAW图形设

计课程理应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由此引申出来的是课程中都是一味地介绍该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认为创意、版式以及图形物体的表现技巧是后续相关课程的培养目

标,同时也缺乏该课程与设计类学生就业上岗技术之间的深入了

解,在设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时,与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使用该课程知识存在一定的差距。

2.填鸭式教学,缺乏创新

在实际的课堂中,照本宣科的现象大有存在,教师以讲授完课本内容为教学任务,缺乏知识点的扩展及应用,缺乏案例驱动式、项目式教学的方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椭圆形工具时,只教会学生椭圆形工具绘制椭圆以及圆的一些方法,而在就业的岗

位上,学生要真正做到的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绘制设计出各种各

样的实物。

3.学科或课程交叉渗透不足,缺乏实践

CorelDRAW图形设计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以说是设计者创作思维展现的载体。而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与艺术、人文、美学等其他学科或课程的联系,这就需要设计者不仅能够将设计类专业课程学懂、学好,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培养自我剖析、自我拓展思维的能力,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有内涵和灵魂。但是,教师在现在的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不懂灵活运用,不懂结合实践,无异于坐井观天,无法真正领悟该课程应用于平面设计领域的真正内涵。也因为在授课时,很少去考虑学科或课程之间的联系,由此也无法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4.缺乏对教学对象的了解

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此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也

参差不齐,同样由于高校的扩招,在设计类专业学生中,有艺术考生和非艺术考生,由此他们的艺术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由此也会导致某部分学生不能同步接受知识而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信心。

三、改革探讨

1.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

对于平面设计类教学的课程,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相应的设计行业中对该软件的需求程度,以这个作为教学目标。注重案例的引入,以案例教学让学生与市场零距离接触,同时通过案例教学带动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课堂操作过于枯燥乏味。

2.学科渗透教学的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个学科专业的延伸都在不断地发生

变化,各个学科也相互融合,艺术设计和工科的交叉融合逐渐增强。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的普及也使设计领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

不断地与艺术设计融合,可以说,设计行业已经跟计算机应用息息相关。由此,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广泛地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体系,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灵魂。

3.以教材为主线,但不依赖

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尽管现在网络很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是调查发现,学生及部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一则教材选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质量,二则教材的更新永远跟不上社会技术的更新,所以,教师要能根据教材和社会

的需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CorelDRAW图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且与社会上设计的更新保持一致的步调。由此,课程内容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能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

4.发掘学生的个性化

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

才能做到。打动别人的设计来自创意、色彩、材料乃至创作者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角度,有不同的创作角度。当然,创作也是设计的灵魂,同时高品质的创作是设计人员良好的创新思维的体

现。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发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出学生独树一帜的创新理念,力求实现与众不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扬学生的个性化。

四、结束语

平面设计CorelDRAW图形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课程。本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设计应用到实际中去。通过这种改革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设计创作潜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

技能。

参考文献:

[1]张骏祥.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完善措施.高教高职研究,2012(22).

[2]田跃欣.高职高专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职业技术,2012(137).

[3]管宏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初探.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3).

[4]曹明阳.浅谈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研究.大观周刊,2012(22).

注:本文为邕江大学2012年校级课题“高职设计类专业考证与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积常(1982-):邕江大学人文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平面媒体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韦威贤(1985-):邕江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平面媒体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篇3

CorelDraw课程是计算机广告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印刷图文类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它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美术基础”。这门课程主要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意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设计平面图形、标志、广告、宣传作品、包装盒、画册等的技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平面设计师。

二、我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学生就业现状

我校现有三个平面设计专业班,2011年已有一个平面专业班就业,全班51人,女生22人,从就业对口来看只有50%的学生从事平面设计或相关的工作,另外一半的学生因专业不扎实或职业素养不符合公司的要求不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同时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马上胜任工作,而是要先做一个月的学徒工才能成为正式聘任员工。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学会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可要去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都觉得无从下手。面对这种现状,我从岗位要求出发,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激活学生潜能,根据企业对平面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在讲授CorelDraw这门课程时我采用了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法。

三、项目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以老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近年来,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提得较多的是“项目教学法”,它是一种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用项目法教学,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有: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对项目的承受能力,把学员引入项目工作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时刻准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为: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实施:学生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学习步骤进行小组自主学习,教师在上述过程中只是起到指导和协调的作用。

(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行为特征、学习效果等。

(5)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四、项目教学法在CorelDraw课程中的应用

CorelDraw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在多媒体教室讲理论,然后学生在机房进行实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可以跟着书上的例子,按照操作步骤做出和例子差不多的效果,可是轮到自己设计或者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时,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往往很多工具摆在面前不知道怎么使用,更不要说设计出理想的作品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在讲解每一个工具、每一个命令时,都会用一些有趣的项目来吸引他们,让他们积极去探究制作的方法。例如在讲标志的制作时,我先通过书上的简单实例,让学生掌握基本工具和命令的使用方法,此时学校刚好要设计一个“青年教师协会”标志,于是我就把这个任务引入教学过程中来,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六个人一组,两节课的时间把标志设计出来,学生先组内讨论,然后分组完成,作品完成后,每组派一个学生解说设计理念和思路,然后学生相互评价,说出每组作品的优缺点,最后由老师点评,指出每组不足之处,学生经过修改后把作业收上来,最后经过老师和学生的激烈讨论终于确定把凌琪这组的标志作为学校“青年教师协会”的标志。标志被采用后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学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高了。

利用项目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熟悉了今后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讲海报设计这模块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学书上的实例,掌握基础知识,自己总结出设计海报要注意哪些方面,总结不到位的再由老师补充。当时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每六人一组,每组一个组长,周末到超市、商场、书店等各营业场所调查了解有哪些促销活动,具体的促销宣传有哪些要求,看哪组能够拿到业务,周一前写出调查结果,下一周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促销宣传单。学生的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周一的时候每一组都有一份完善的调查报告,并初步确定好了促销单的制作方案,还有李明这组真的从步步高超市拿回了一个业务,经过一个星期的制作、反复修改,学生的作品被采用了,报酬虽然不多,但学生们一个个欢天喜地,我也同他们一起乐得合不拢嘴,是的,怎能不高兴呢,毕竟是第一次和企业合作!

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强了,从以前的不愿意问问题,变成追着老师问问题,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创新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

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总结出在CorelDraw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主要分成四个阶段,即:制定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总结项目。每一阶段的活动都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

第一阶段:项目制定

篇4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Photoshop教学

Photoshop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实践性强、艺术性高的特点。Photoshop软件工具繁多、内容丰富、效果多彩,使得Photoshop教学“好上”,但“上好”困难。如何提高Photoshop课堂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Photoshop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简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蓝德尔(C.C.Langdell)提出的,主要是采用商业管理中比较独特的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案例教学法应用与研究学会”(WACRA)成立,案例教学法才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1990年以后,我国教育界把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法律、企业管理、医学、政治等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精心组织、周密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设置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的特点,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二、Photoshop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1.课程内容的可行性。Photoshop是Adobe公司出品的出色的图像处理软件。它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其各种功能组件和数百种的工具按钮,涉及了图像合成、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诸多领域。如此繁杂的知识点,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逐个讲解,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将所要讲授的内容融汇到每一个具体的实例中,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按步骤模仿实例效果,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也让学生在对一个个精彩实例的制作中,丰富想象,拓展思维,为今后制作富有创意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讲,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是适合的。

2.教学目标的可行性。Photoshop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图像处理的方法,深刻领会Photoshop设计思想和理念,具有独立从事图像处理和创作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创设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等诸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在新的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Photoshop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通过切身体验领悟到Photoshop的设计思想和精神理念。因此,从实现教学目标来看,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是可行的。

三、Photoshop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Photoshop教学大致可分为案例准备、案例实施、检查评价三个步骤。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图1所示):

1.案例准备。案例准备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精心设置案例,把所讲授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案例中,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准备案例:

(1)案例的收集。一是从平面设计公司收集。如:宣传画册、贺卡、展板、资料封套、售楼书、横幅、影楼人像处理作品、企业形象设计(CIS)、广告创意DV/文案、产品包装设计、平面宣传海报等。二是从互联网收集。如:平面设计网站、论坛、免费图库、google图片搜索、baidu图片搜索、网站设计素材库等。三是从图像处理软件中收集。如: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Fireworks、MAYA等众多的图像处理软件素材库中集成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特别收集大量的Photoshop动作集,这些是学生最好的学习、研究、进阶Photoshop的助手。

(2)案例的选择。根据Photoshop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案例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把握典型性、重在实践性、力求系统性。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案例,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熟悉Photoshop运行环境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二类案例,Photoshop功能组件、工具集、动作集的实际引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会到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类案例,Photoshop创作综合实例,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Photoshop创作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案例实施。实施Photoshop案例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案例分析。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种是案例讲解。对于那些应用性、典型性特别强的案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逻辑授课方式,就案例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模仿和拓展。例如:制作一个立体电子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分析该图片的特征和知识点,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学生能说出需要的工具组件及相关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提出实施方案,并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突破方案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检查评价。检查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检查评价除老师自我评价外,还包括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指教师要对案例难点、重点、设计理念、运用工具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思路等等作评价,总结出本次案例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比较他们完成任务的质量和优缺点,从而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四、应用Photoshop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篇5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

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趋势下,新型教学理念、方法层出不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满堂灌”的弊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课程成为高职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型人才。为了提高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积极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该模式的引入,能够借助具体项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其计算机操作能力。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入具有综合知识内容、且实用的项目,通过对项目的描述将整个工作过程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在模块上细分工作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时间内开展任务讨论等活动,最终在此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1]。就本质上来说,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个互逆过程,学生在完成知识点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特别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中。

二、将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该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按照项目设置——学生分组——学生讨论——项目实施——项目评估流程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如下:

(一)设置具体项目

项目设计作为项目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为了能够达到更好地设计目标和效果,在实际操作方面,需要学生对项目设计产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更好地作品;而就理论方面来说,教师应结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确定一个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以便于对各个作品进行评价。比如:在学习“平面设计”相关内容时,身份证件照的制作,设计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籍表中的图片。受到拍摄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照片版式等存在一定差别,需要对照片加以调整,提高其规范化水平。基于实际需求的迫切性,教师可以确定该项目,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该项课程。

(二)划分项目任务

项目化教学模式积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项目选取及工作任务的设置。因此教师需要根据项目实践目标,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构建立体化项目实施体系,具体方式如下:首先,教师将教学示范项目细化为多个子项目,并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排序,并设置多个子任务,围绕着子任务进行学习,如教师将学生分为A、B、C三组,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时,教师让A组学生掌握基本概念,B组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类型及特点,C组学生掌握具体操作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其次,在课后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项目中问题的各类方法。最后,在经过前两个学习步骤后,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课程知识,为此,工作任务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提高学习针对性[2]。例如:针对照片像素不高、照片模糊等问题,促使学生按照之前学习的图片修复方法对图片进行修复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一些学生很快制作了学籍照片,还有部分同学制作了不同背景、不同尺寸的整版照片,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重视项目操作

项目操作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不同于其他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基础教学更加强调实践操作,如果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基础知识,无法更好地适应日后工作。进行项目操作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项目操作技巧,教师可以将项目拆分为几个不同结构,根据拆分后的子项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当中,学生既可以单独完成项目操作,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如操作遇到疑点、难点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完成操作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创新教学考核体系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传统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合该教学模式,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积极创新教学考核体系,关注学生技能积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一,考核体系要加强对学生磁盘管理、word、excel等方面的考核,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第二,理论成绩可以通过对学生项目论文的撰写,将知识的综合应用等内容纳入其中;第三,需要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基础知识、上机操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另外,还应丰富评价主体,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采取项目成果实验、演示答辩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人才。根据上文所述,项目化教学模式作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产物,是建立在高职教学与学生特点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等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引入该项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需求,设置项目目标,细化项目,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创新教学考核体系,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秀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05):205.

[2]章晓英.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2,(07):227-228.

篇6

关键词:人才需求 专业定位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教学方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各类院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计算机专业也随之诞生,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码产品、计算机影视后期等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的需求都有不同,在此,本文注重讨论的是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设计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与计算机设计相关的行业层出不穷,比如,商品的模型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的VI设计,网站设计,宣传设计;影视中的情景设计、动画设计、动画特效设计;摄影中的相片处理、图像合成;建筑行业中建筑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制作、家居设计及室内外装潢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机械工业中零部件的模型设计,教学中的课件设计与教学素材设计制作等,这些行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涨。

中华英才网的2012年9月上半月职位需求数据也表明,计算机设计类人才需求呈现上涨趋势。在该项统计中,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继续以10.8%的比例把持领先的位置,互联网人才以9.38%的比例居次席,IT服务类人才以8.87%的比例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广告会展公关类人才的需求大幅度攀升,在广告行业的细分职位中,Flash设计师、广告设计师、2D/3D动画设计师等研发类职位占到了行业总需求的50%以上。

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市场对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于社会优秀人才呢?这是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话题。

二、我校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无论是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中专学校或是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但这些学校中的学生的层次不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设计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将来毕业后面向社会的工作岗位也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我校是一个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计算机蓝领。其中,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能力、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力、网页美术设计能力、网站设计应用能力、三维室内设计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兴趣地学习,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三、课程设置

有了对计算机设计类专业当前的定位认识,就可以根据定位对计算机设计类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我校中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把课程总体上分为三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1.文化基础课程。

文化基础课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实用英语、体育、实用语文、公关礼仪等课程。文化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打基础,二是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基础,三是为学生继续学习升造、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基础。所以,文化基础课的开设,除满足专业课的知识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如何有效地组织各模块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2.专业基础课程

1)办公软件的应用

通过Office工作环境介绍,以及对Office组件(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能自己处理文字与排版,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及数据库建立使用,达到正常的办公人员的水平。

2)Internet基础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基础知识、连接Internet、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搜索Internet资源、文件下载和上传、使用BT传输资源、网上聊天与娱乐、网上新闻与BBS、上网安全与管理等。

3)制图标准及AutoCAD

通过对AutoCAD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定,基本图形的绘制,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编辑,图层,颜色和线型的设置与使用,文字注释与尺寸标注,页面布局与打印控制,三维空间绘图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工程制图标准,能够绘制简单的工程图形。

4)实用美术基础

实用美术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技巧千变万化,实用美术的一些基础课目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简介、基础图案、图案色彩、美术字、黑板报、包装、标志设计、商品广告、海报设计等。

5)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四大类工具软件(网络、媒体、图文及系统工具),这些软件均是在我们日常办公、娱乐、上网冲浪、获取信息时经常接触到的实用软件。

3.专业核心课程

1)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概念、术语和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版,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

2)桌面排版技术

桌面排版技术桌面排版技术,以文字处理为主线,全面讨论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处理方法。排版技术主要内容有文字处理的版面结构基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书刊杂志的排版格式,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以及运用PageMaker对版面的文字排版、图形图像处理、颜色定义、图文输出等。

3)CorelDraw 设计基础

CorelDraw是一个强有力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大型绘图开发工具,本课程讲解了CorelDraw的各种知识点以及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orelDraw基础知识、文件操作与页面设计、绘制线条和基本图形、编辑图形、多个对象的组织、色彩填充、轮廓的编辑、制作矢量图效果、输入与编辑文本、编辑和处理位图、输出及打印图像等。

4)Flas设计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Flash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主要介绍了Flash的基础知识、绘图工具和文本工具的使用、动画的制作、动作脚本的编写、动画角色的设计、动画作品的设计和商业作品的制作实例等内容。

6)3DS max三维图形设计

本课程介绍3DS max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基本物体、组合物体、曲面、粒子系统物体的创建方法,利用空间扭曲和修改命令对物体进行变形操作的方法,子物体编辑方法,给物体附加材质和贴图的方法,利用灯光,雾营造气氛的方法,物体运动设置和视频合成等。主要内容包括:3Dsmax的最新特点及界面操作、模型的创建与修改、材质编辑、贴图、动画制作、动画器、照明与摄像机、雾的制作及后期处理等。

7)网页制作

本课程以丰富的实例、生动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网站建设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网站设计基础知识、网站的整体风格创意设计、网站结构版式设计技巧、网页动画特效制作,以及网站上传、维护、更新的操作方法。

8)广告设计

本课程以学习广告构图与草图绘制、POP广告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广告设计的视觉效果等。

9)VI设计

本课程以Illustrator中文版和Photoshop中文版为创作工具,以完整的Ⅵ设计体系为主线,既介绍了VI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又阐述了运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实现企业VI设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企业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基本元素组合规范等基本要素的设计与制作,还包括办公用品、包装类、招牌指示、员工服装、广告类、交通工具等应用要素的设计与制作。

以上三类课程都是我校计算机设计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我们根据之前对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定位,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和知识深度。但仅仅有课程是不够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中职的教学中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如: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等。我们无法对任课教师进行硬性的规定用某种教学法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授课的内容与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同一门课在不同的授课进度会用到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开始的前几次课,都是在介绍PS的基本操作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个阶段我们一般会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到了学期中期,学生已对PS软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会出现大家所掌握的技术都参差不齐,这时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使学生在不断的互相沟通后,最终能把相关的技术掌握。到了学期快结束时,学生已经对PS软件的操作已经很熟了,我们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上示例为我们提供给任课教师的教学示例,基本上每一门专业课都会有教学示例提供给任课教师,但仅仅是作为参考,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当今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为要培养的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建立起一套符合中职学生层次水平的课程体系,我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计算机设计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人在多年的任课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晓敏等.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及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7,(7).

[2]熊以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 余永辉,何莉,贺晓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81-82.

[4] 陈荦,熊伟,吴秋云. 工科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J]. 教学改革,2010(1):29-30.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岗位技能;项目化教学

鉴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一项核心技能,是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包装印刷、动漫及游戏制作等相关工作的必备技能,《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为今后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开设包装印刷、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图像处理》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供学生学习。

《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工作流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色彩理论、设计策划常识等相关知识;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并对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发展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印刷技术”专业为例,其前续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印刷色彩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图文排版技术》、《印前工艺技术》、《印刷工艺》、《数字印刷》等专业核心课程。可见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的重要性及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时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精神

对于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来说,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找准“工学结合”的切入点,以突出展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实际操作《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开发过程中,经过与相关企业的共同研究,将模拟广告公司图像处理工作环节的业务制作流程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情景、掌握计算机图像处理技能。

在教学实施的同时始终保持与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确保将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随时关注和掌握行业的主流技术动态,使之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企业项目案例融入教学中,把知识点嵌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掌握应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高职院校通常会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竞争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在课程设计时,重点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由易到难的项目实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态度。

为达到前述目标,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还要求其了解和掌握与图像处理相关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如数字媒体产品特点、印刷品的特点、设计与创意基本常识等,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积极性。

三、采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式

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把针对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融为一体,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贴近实际工作。

1.模拟企业生产,实施项目化教学突破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传统教学方式,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从对项目要求及特征的分析到最终完成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教学线索,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图像处理的完整工作流程,从而熟练掌握岗位技能。

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一个大项目,大项目由若干具体分项目组成,具体分项目下又设多个任务。

例如,在“印刷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中,我们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该课程,即围绕某旅游节相关产品制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旅游节邀请函、景区门票、景区宣传单、旅游节专刊、画册等的设计与制作。

2.五个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

总体来看,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时均要经历五个基本环节,其对知识的了解与技能的掌握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均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第一环节,以教师为主的案例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经典案例展开教学,并进行案例特征分析,明确本次教学须达到的目的。

第二环节,以教师为主的知识点解析。讲解前述案例中涉及的理论要点、实际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拓展应用。

第三环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仿操作。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将教、学、练有机结合,巩固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以学生为主的项目小实训。在每个项目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综合小训练,内容重点涉及该项目的主要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思考和运用空间。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训练内容,并对完成过程进行总结。

第五环节,以学生为主的综合实训项目。在全部课程内容完成后,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综合训练项目。通过这些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五个环节”的设计,就是希望通过所设项目的逐一完成,经过五个步骤的训练,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对图像处理技能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掌握计算机图像处理的知识、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其创意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为了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应综合考虑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因素,将各个教学环节作为本课程教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出发,又将本课程的教学视为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来对待。做好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四、侧重过程评价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客观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

1.设计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

采用项目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采取阶段小项目考核与综合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采用,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授课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监测和总结,必要时做出适时调整。

2.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从多角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以此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评价中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鼓励创新能力的展现。

(1)团队合作精神:考查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沟通方式方法以及沟通的最终效果。

(2)学习态度考核:考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的情况。

(3)方法能力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操作技能考核: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综合运用能力及完成效果。

篇8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知识技能 结构

知识技能机构是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和比例的关系来对课程的种类和技能进行分配。实现开放、动态、通用、多层次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中我们需要这样的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安排和分配。在销售、零配件、服务、反馈的4S模式中知识技能的机构应向这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和以后的职业发展。对学校专业建设、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一、知识技能的种类和特点

(一)宝塔形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的结构有如宝塔形的,他是由底层的基础知识、中间的专业基础知识、上层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的知识和正在新型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要实现宝塔的地步和塔顶的一个跨度。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奋斗。在各种的知识之间进行整合。这样我们才能在整体上把握住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的机构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体现素质教育下的计算机专业的权威设计。

(二)网状知识技能

由学校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提出一个合理的知识的机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是差异化的学习。不同的层次上的人对知识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分布在网状的边沿的同学都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网状内部的知识的。在职业寻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不同的学生对中心的知识的吸取情况来进行判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状的中间的各种的知识点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中知识技能的掌握

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高校的专业建设中不是那么的明显。有着不同的方向例如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方向、电子工程方面。而在设计和操作的层面上将的话又出现了像软件的设计和制作、编程、平面设计等不同的操作类型。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的情况。很多的学校的这些的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建设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据实际的工作中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往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是面对这各种的困难和窘境。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建设不能知识满足课程的要求而不考虑长远的事情,这样的话只能是适得其反。只有在整体上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的培养双管齐下。我们才可以建设高质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有着一定的帮助。

三、计算机专业建设知识技能结构中应该注意问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结构的建设很大的一部分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怎样的师资力量决定着专业的未来的发展。在教师的队伍建设上要着重的培养各种的顶尖级的、技术过硬的、理论强硬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的教学肯定会给同学们带去不一样的教学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更多的学到东西。让每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知识性方面表现出强硬扎实的基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机构不落后与社会的需求的必备要求。

(二)关注市场动态,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就业需要

知识技能的建设是为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学生就业能更好的掌握基本的应用和操作。使用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基本的素质检测。光是课堂上的理论和少量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安排学生在假期天等时间都的时候到公司进行实习。了解公司对各种的技术的要求和基本指数、参数的要求。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实际中。这样我们才能真实的感受到技术的力量和改变作用。这样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企业和社会需要的。

(三)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集合实际才能更好的做出实际工作,才能创造真实的价值。在社会中没有一个企业是吃白饭的,他们需要的是对公司有用的。光有死板的理论知识当然是不行的。在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理论建设中我们需要的就是将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包含在其中。实际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实验课堂和实习来完成。

(四)开展技能竞赛

计算机方面的各种的竞赛是让我们的的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考验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在未来的实战中我们的计算机的理论和操作只是一些基本的基础。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出适合公司业务需求的,满足客户要求的系统和软件。这样的设计一般是我们的设计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思变的表现。各种的设计比赛、编程比赛等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的变化能力。

(五)拓展技能训练场所

要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面向职业岗位参与实践。学校可以把技能训练场所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 面向职业岗位实践比如说可安排学生兼职学校各部门一些文字处理工作,可将学生分配至飞扬,电脑城,照相馆、广告设计公司等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零距离”工作岗位锻炼,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知识的认识,增强行业知识的渗透,拓宽知识视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态度、服务意识、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技能建设和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高校等进行改革的一个重点。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都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智能的要求使得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何结合实际改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是我们的重点。也是目前必须进行的工作。这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政洲.凉山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4).

[2]沈斌.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中的知识技能结构[J].论坛,2011,(5).

篇9

设计构成因循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就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构成的分段式教学,缺少连贯性。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对相关知识点没有主动、积极地进行链接与转换,致使在部分后续课程中要花一定的时间再次解决构成的基础知识。这种分段式的课程设置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设计,尤其是形态、色彩、空间三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缺少专业特色、与后续的专业课程衔接性较差。传统的设计构成教学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忽略了过渡性,缺乏向设计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拓展。设计构成作为最基本的平台式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过渡和链接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作业内容乏味,教学实践表达媒介陈旧,效率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作业在手工描绘、填涂制作上费时较多,学生用于推敲、构思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课程作业内容老套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2设计构成课程改革的主要手段

2.1教学理念的创新———理性大于感性构成是设计的最初阶段,是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色彩属性、心理特性、审美法则以及作者的思想等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对设计者的启发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在设计构成的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注重对构成规律总结归纳,对形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理性要大于感性,对形式美法则的解释可以具体化、实例化、生动化。如平衡的塑造,可以用图形的大小、位置以及色彩等来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构成思维的培养为设计作品的产生提供了理性基础。2.2教学内容的整合———少而精设计构成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还要与以后的专业课程产生联动关系。因此首先从教学计划入手,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整合为二维构成,预计在2014年继续将二维构成与立体构成再合并为设计构成。由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的接受能力有限,同时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涉及课程内容的精简,将原有课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分加以分解、提取、改造、整合。设计基础课程是从大学本科一年级开始就注重设计知识智能结构的全面培养,既可以保证基础教学结构内容的完整,又可以减少总学时数,减轻学生压力。2.3教学重点的补充———二维与三维思维的互相转化工业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有更强的空间立体感,二维三维的思维快速切换能力以及图纸上的表现能力。从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对空间的认识,也是对造型基本单元(点、线、面、体)的全方位理解。如把三维空间的物体形态表现在二维的平面上,使二维平面上的图形具有立体空间感。计算机绘图软件中复杂的三维模型都是在二维里面生成的。可见二维是三维的构成基础,三维是二维延伸的结果。因此教学重点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二维与三维思维的互相转化。由二维的平面设计渗透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设计。反之也要学会用构成的方式对三维立体形态的二维归纳。2.4教学手段的更新———引入计算机绘图软件随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的日益普及,产品设计领域从策划、设计、开模、测试、评价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因此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来制作构成作品,能够体现出复制修改的快捷性、制作的方便性等优势,并且创作出许多手工难以实现的效果。学生可以省去了花在手工制作上的时间,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构成关系和色彩关系的理性研究上。另外计算机软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三属性的变化规律,让理论知识的学习更生动,完成光混模式的学习,形成传统色彩模式的学习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态度,勿沉湎于软件的各种特殊效果。2.5教学方式的互动———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设计构成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产生多途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讨论与陈述”的教学方式。设计构成课题的内容设置要与时俱进,如色彩明度渐变、纯度渐变等可以安排学生绘制在立体的物品上,如各种瓶罐、T恤或者是帆布鞋。在作品的绘制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色彩变化,还要考虑色彩附着物体的结构立体空间的变化,甚至还有颜色在不同材料上的表现。这类具有吸引力的作业,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

篇10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网页制作及编辑技术、平面设计以及动画设计制作等相关课程都要有一定的基础,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另外,网页设计及编辑软件版本升级很快,新功能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扩充更新。而传统《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往往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上,结果是学生熟练掌握了操作这些软件工具,但是不能独立地进行网站规划和界面设计,完成的作品也达不到良好的实用效果和视觉效果。

二、课程改革思路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点分模块化讲解及练习,教学中要面向应用,重视实践,综合培养学生网页设计方面的综合技能;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够驾驭各种主题的网站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内容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方面的教材版本繁多内容不一,有些侧重编程,有些侧重平面和动画,在教材的选用上,应结合专业特点,艺术设计类和文科专业的课程应适当偏向于网页的美观上,而理工科类可适当侧重于编程技术方面。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网页设计基础知识、网页制作与编辑、动态网站制作技术。其中,网页设计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网站的运行原理及相关技术基础,以及HTML超文本语言基础、网站的建设流程以及各类主题网站的优秀作品赏析。通过系统的概念介绍,目的是使学生对网页设计这门课程有个整体的认识。网页制作与编辑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所在。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为主,Dreamweaver主要完成页面元素的排版编辑,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主要用于图片元素的处理,矢量动画软件Flash主要用于制作网页的banner等页面元素,这样可以使网页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增强视觉效果。这些元素制作完成,再利用Dreamweaver建立站点,表格布局网页,再添加CSS美化页面元素。也可通过CSS+DIV的页面布局技术,与传统的表格布局相比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时下最新的页面布局技术。第三个层次动态网页设计是时下网站设计的主流,涉及到编程基础和数据库知识,这个层次可作为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扩展,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可适当多增加些学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态网站开发的整个流程和了解相关技术。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在教室上理论课,教师是教学主体,课堂上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然后去机房实践。等到去机房实践时,由于时间隔得太久,学生把上次课堂所讲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上机时老师还需要再重复讲一遍,这样效率低下。还有,多媒体上课有时一次安排就是四节课,老师一次讲的知识点太多学生根本记不住,时间太长,最后学生听课的热情也不高,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尝试改革教学模式,授课地点用多媒体机房代替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机房安装投影仪或电子教室软件,学生每人使用操作一台计算机,教师使用一台教师机。授课方法如下:如果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部分,启用电子教室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不允许学生操作电脑,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教师机,让学生看着显示器听老师讲解;如果是比较难掌握复杂的内容,教师就通过投影仪来讲解演示,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示范步骤一步步操作学习,从而实时掌握授课内容。每次控制好讲解时间及内容,一次讲解三四个知识点,精讲多练,每次讲完后预留合适的时间并布置小练习让学生来完成,并把所讲课程课件等一些相关资料服务器共享。完成作业后教师采用逐个点评作业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更加巩固,同时大家相互交流也可以拓展思路并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分析并临摹优秀网站。学习完第二个层次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始独立完成网站制作了,在临摹网站之前,要先让学生大量分析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优秀网站,并提交分析报告,学会审美网页,然后再临摹一些优秀的网页,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各种不同主题网站的不同的风格、配色以及界面设计。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一些为人熟知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其相关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这样可让学生更有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其次,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驱动促进课程改革。可以把开发一个小型网站或大型网站的一个栏目作为项目,比如重新开发一学校或公司网站,从网页设计实际流程出发,让学生分组完成网站的前期策划、设计、制作、测试和,进而完成整个项目。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技术,培养独立开发及制作网站的能力。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将课件和相关学习资料放在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参考;还可开通网页爱好者交流群,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有好的设计方法和经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还可通过开展网页设计大赛,可展示评比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分享。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采取传统的笔试方式进行考核,笔试比较适用于一些理工科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等,该方式可考察学生对这些公式、原理、概念等掌握的情况。单纯上机出题考试也有一定局限性。本人认为应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上。该课程的考核可以有三部分组成:课堂表现(10%),上机练习作业(20%),最后作品(70%)。这样可以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与实践情况,其中作品指的是老师制定的项目要求,一般都是个人网站或其他主题的网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制作完成上交。最后作品主要从网站的链接结构是否合理顺畅、网页配色、界面设计、网站内容的完整性、网站技术的运用以及网站运行是否稳定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最后的作业评定可以以答辩展示的形式,由每个学生阐述对该项目的想法、制作心得以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给予评定和答疑,这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授课教师对教学效果有个总体了解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更大程度提高的机会。

六、实践效果

笔者长期从事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基层教学工作,通过对近三年物理学、会计学、广告学、网络工程、艺术设计、纺织工程等六个专业近400名学生的必修和公选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效果进行了分类对比,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评教、学生成绩分布情况等方式,表1主要从学生学历层次、授课地点、授课形式、是否采用案例教学、学习气氛培养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表2则根据预定的授课方案对授课效果进行了跟踪和汇总。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从教师授课效果来看,虽然在个别专业学生的日常上课非常配合,学习态度较为认真,但是从考试的成绩来看还是不如教学改革后的效果好,使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学生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不同的年级学生评教分数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的评价分数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