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字化城市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外数字化城市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外数字化城市管理

篇1

1.1信息接收的速度慢

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设计是任何一个城市进入数字城市的先决条件和战略准备。一个城市的数字化水平,首先取决于它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与该能力有充分联系的信息产生、信息传递和信息应用等各个环节。要想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就应该跟得上信息的脚步,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速度并且决定着他们的成功与否。尤其是对于发展数字化城市,信息是这个城市的心脏,因此很重要。但是传统旧式的城市管理信息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步伐,更新速度也会比较慢,消息滞后,因此需要对城市进行信息上的改革。还有就是我国的城市的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信息的接收速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也导致了数字化的差异性。

1.2人们满意的程度低

随着一些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娱乐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但是旧式城市的管理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水平的高要求。比如一些垃圾的随便倾倒问题和常见,但是因为政府的不合理治理,导致环境质量大大降低,人们生活的让环境也不是很干净。还有就是一些城市居民对政府或者身边的食物会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想法,但是他们对于提出意见的方式无从下手,也导致政府不能更好地改善,而人们对此的态度也会越来越差,最后导致对政府的信任降低,如果市民们对政府的信任降低的话,那么政府的各项政策又怎么能够更好地实行。

2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展望

2.1数字化人口的管理

数字化这个词只有在信息技术上才最常见,但是把数字化用在了城市发展的身上,也就意味着将城市的发展与计算机进行相互连接,从而产生了数字化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是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数字化城市是现代化城市所追寻的目标,因此,国家对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及其关注,在管理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很多。城市尤其标志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它在与国外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更好地发展城市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好处。数字化城市的出现意味着城市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人口的大大增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管理也逐步艰难。因此,应用数字化的人口登记管理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是工作效率更高。针对人口,要准确把握人口的结构、人口数量、人口流动变化情况……准备一个电子档案,随时掌握人口的一切动态,要度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他们的职位,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等信息,将这些输入到电脑之中,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全面的新格局。

2.2数字化土地的管理

土地在我们中国人的生命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国在以前是一个农业大国,也就意味着土地就是人们的生命。虽然现在工业化的生产占主导地位,但是土地的问题还是主要问题。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土地都是核心问题。城市要想合理规划,就首先应该规划土地。首先要对城市的土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城市的地理进行编码。在这里可以运用数字化进行了解,一般采用DOM等计算机技术对地理进行研究勘探,了解地形的基本秦光,还有空间布局,土地的优劣等级,和周围环境对土地的优势劣势等一系列情况。另外,对土地的使用情况也应该有具体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得进行规划和合理分配。还有要对居民的住所有所了解。要了解居民的居住地方,门牌号码,街道••••••还有就是对于从外地打工的人口要及时登记他们的住所,及时了解情况,租赁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或者及时发现不法分子的进入。这些都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的记录还有情况的调查。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3数字化监督的管理

对于一些落后城市,城市的监督体制不够完善,监督人员不足,不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全局,监察到所有情况,因此,在监督上城市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但是数字化的应用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就大大避免了这一问题。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做到一清二楚,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在维护治安上,只需要几个警察巡逻,然后通过监视器的视线就可以观测到城市的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然后马上派遣工作人员予以解决。而对于城市的交通安全,应该在每个十字路口或者交通公路上安装摄像头,及时了解公共道路上出现的事故,还有驾驶人员违规的现象并予以相应的惩罚。这样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只需在监控器后观看就可以准确地掌握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的动态,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数字城管; 防汛决策支持系统; J2EE; SSH2框架; Oracle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2-63-05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for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Wang Jianqiu1, Chen Guanlin2, Li Zhennan2

(1. 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Ltd. Hangzhou Branch, Hangzhou, Zhejiang 310003,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puting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Abstract: With deepening of city-oriented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floods become more serious so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way of how to use the J2EE platform with SSH2 (the Struts2+Spring+Hibernate)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the system,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design model, development tools. SSH2 framework technology with MVC pattern and the current mainstream JavaScript technology are implemented in this system. A summarized analysis of how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Key words: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J2EE; SSH2; Oracle

0 引言

数字城管意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是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数字城管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

近年来,许多国外发达城市相继开展了“数字城管”的研究和实践,实施“数字城管”也已成为中国城市管理建设的热点。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百余个城市已建设或正在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2]。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杭州市于2006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建设部的验收,成为首批十个“数字城管”试点城市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城市,其创新模式被冠名为“杭州模式”[3];至2010年底,杭州市已建成覆盖城市市域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洪水对城市的影响日益严重,城市防汛预警决策的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4]。同时,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升级使得现有的决策支持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各行各业解决复杂空间决策问题的需要,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作为GIS与DSS相结合发展的趋势,已在国内外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5]。本文介绍一个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通过对城市河道、水库等的防汛数据进行综合收集和整理,实现对重点区域的有效监控;建立和优化防汛决策的基础数据库,为城市的防汛减灾决策提供支持。在设计和开发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过程中,主要运用Java EE平台技术结合SSH2(Spring+Struts2+Hibernate)框架,采用MVC架构实现数字城管防汛决策支持平台,同时,还应用了许多其他的主流技术,包括Java Script,AJAX,JQuery,Open Flash Chart,Oracle数据库等。

1 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1.1 系统总体需求设计

设计和开发一个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需要通过对城市河道、水库等的防汛数据进行综合收集和整理,以实现对重点区域的有效监控,并建立和优化防汛决策的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管理、防汛信息获取、实时水情分析、防汛预警、统计查询等。要求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对系统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重点完成分析模型和分类统计模块,提供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1.2 系统功能框架

数字城管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数字城管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管理][防汛信息获取][实时水情分析][防汛预警][统计查询] [系统基本信息管理][用户管理] [表格导入][手工输入][实时水情报表][实时水情图示][预警测站分析][水情信息查询统计][测站水位过程查询]

图1 数字城管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图

数字城管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分为五个模块。

⑴ 系统管理: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系统基本信息的管理。其中用户管理包括了用户的创建、修改、删除和密码重置,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了地区、检测站等系统基本信息的增删改。

⑵ 防汛信息获取:将各个监测站监测到的水位数据导入到系统中,是本系统数据的主要来源。导入方法包括手工输入和现成表格的导入。

⑶ 实时水情分析:将各个测站监测到的最新的水位数据以各种形式展现给用户。展现方式主要包括了图示、表格展示。

⑷ 防汛预警:利用之前的数据通过算法预测出某天的水位数据,给防汛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⑸ 统计查询:利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统计一段时间内的水情水位信息,并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现给用户。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包含了水体,地区,检测点,水位信息,用户五张表,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数据库表结构

2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2.1 用户登录功能的实现

系统初始的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本系统拥有权限控制功能,主要有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录入等权限,每个用户都可以逐个分配权限点。同时,管理员可以给其他用户分配或取消权限。

图3 登录界面

处理登录请求的后台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serivce;

/**

* 用户登录

*/

public String login() {

AppUser u=null;

try {

u=serivce.login(user.getLoginName(),user.getLoginPwd());

setLoginUser(u);

return "home";

} catch (MessageException e) {

setSessionErrorMessage(e.getMessage());

return LOGIN;

}

}

(其他功能的代码省略)

}

2.2 防汛信息获取的设计和实现

防汛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手工输入测站的水位数据或者将Excel表格中的水位数据导入系统来实现的,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手工输入主要是监测员根据测得的数据,将水位记录逐一录入到系统中,效率较低,而表格导入则可以将监测数据批量导入到系统中,从而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图4 手工输入水位信息界面

图5 从Excel表格中导入水位信息界面

⑴ 手工录入的实现

手工录入主要功能是将网页表单中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因此实现比较简单,其Struts的Action的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WaterLevel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Autowired

private WaterLevelService 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StationService station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rivate WaterLevel model=new WaterLevel();

private int stationId=-1;

private int monitoreeId=-1;

private WaterLevelQueryArg arg=new WaterLevelQueryArg();

private File excel;

private String excelContentType;

private String excelFileName;

/**

* 手工输入

*/

public String handInput() {

model.setId(null);

model.setStation(new Station(stationId));

model.setMonitoree(new AppUser(getLoginUser().getId()));

service.saveOrUpdate(model);

getRequest().setAttribute("resultMessage", "录入成功");

return "view";

}

(其他代码省略)

}

⑵ Excel导入数据的实现

表格导入主要过程包括了文件上传,Excel文件遍历和数据库记录插入,其Struts的Action的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WaterLevel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

* 从表格中导入

*/

public String excelImport() throws Exception {

final Integer[] count={ 0 };

try {

ExcelTableReader reader=new ExcelTableReader(excel);

reader.process(new ExcelRecord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Record(Cell[] columns) {

WaterLevel w=new WaterLevel();

// 初始化一个实例

w.setId(null);

w.setMonitoree(getLoginUser());

w.setStation(new Station(new Integer(columns[0]

.getContents())));

w.setTime(ExcelTableReader.getDate(columns[1]));

w.setWaterLevel(Double.valueOf(columns[2].getContents()));

// 保存

service.saveOrUpdate(w);

(其他代码省略)

}

2.3 实时水情分析的设计和实现

实时水情分析,是指利用已有的最新水情数据,将当前的实时水情及其分析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用户掌控当前的实时水情。实时数据的展现形式主要包括图示和报表显示。图示即标明每个检测站在地图中的位置及当前的状态信息,让用户对当前的水情在地理上的分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图6所示。而报表显示则将水库和河道的实时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给用户,表格中包括水情的详细统计数据,如图7所示。

图6 实时水情图示

图7 实时水情报表

水情图示功能是利用百度地图的API来显示地图。百度地图API是一套应用程序接口,通过该API,即可在应用中构建功能丰富、个性化的、高效的地图功能,其中包含了构建地图基本功能的多个接口,提供了诸如位置搜索、周边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等功能服务。本系统主要利用了API中地图显示功能,并将测站的信息以覆盖物(覆盖物是百度地图API中叠加或覆盖到地图中的内容)的形式显示出来。载入地图并初始化的JS代码如下:

var map;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创建地图实例

map=new BMap.Map("container");

// 禁用双击放大

map.disableDoubleClickZoom();

// 添加导航控件

map.addControl(new BMap.NavigationControl({

type:BMAP_NAVIGATION_CONTROL_LARGE

}));

// 添加地图类型控件

map.addControl(new BMap.MapTypeControl());

// 添加图例控件

map.addControl(new CutLineControl());

// 添加地区控件

map.addControl(new RegionControl());

// 初始化地图,设置中心点坐标和地图级别

map.centerAndZoom('杭州');

// 用于保存创建的站点列表

var stationMarkers=new Array();

// 从服务器获取水位信息并更新显示

function getAndUpdateStations() {

$.getJSON("../waterLevel/getAllLatest.action",function(data) {

var list=stationMarkers;

var levels=data.list;

var i, j;

for(i=0; i

list[i].level=levels[i];

list[i].updateDiv();

}

});

}

// 获取站点列表并加载

$.getJSON("../station/getAll.action", function(data) {

// 加载返回的站点列表

for(var i=0; i

var lng=data.list[i].lng;

var lat=data.list[i].lat;

var marker=new StationMarker(new BMap.Point(lng,lat),

data.list[i])

stationMarkers[i]=marker;

map.addOverlay(marker);

marker.waterLevel='';

marker.updateDiv();

}

// 获取水位信息并更新显示

getAndUpdateStations();

// 定时器:获取水位信息并更新显示

$(document).everyTime( 60*1000, function() {

getAndUpdateStations();

});

});

});

(其余功能代码省略)

2.4 实时水情分析的设计和实现

统计查询是指利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统计一段时间内的水情水位信息,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现给用户。主要界面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 某个测站在一段时间内的统计信息

图9 在一段时间内的水情的统计报表

统计查询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信息的统计,这里以一个时间段内的每个时间单位的平均水位为例。为了防止系统中单纯为传递数据的Java Bean数量的无限制地增长,我们用了Map(映射)代替Java Bean来返回查询的结果。其主要代码略。

2.5 防汛预警的设计和实现

防汛预警,主要是利用之前的数据通过算法预测出某天的水位数据,给防汛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其主要界面如图10所示。

图10 在一段时间内的水情的统计报表

预测算法如下:

public class PredectionService {

/**

* 根据之间的数据预测下一天的数据

*

* @param list

* @param algorithm

* @return

* @throws MessageException

*/

public Map predict(List

list, String algorithm) throws MessageException {

// 变量声明

double result=0;

int n=list.size();

double[] x=new double[n];

// 初始化原始数组

int i=n-1;

for (Mapm:list) {

x[i--]=(Double) m.get("level");

}

// 调用相应算法

try {

Method method=this.getClass().getMethod(algorithm,

double[].class);

result=(Double) method.invoke(this, x);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MessageException("不支持的算法");

}

// 添加到结果中

Map t=list.get(list.size()-1);

t=new HashMap(t);

try {

SimpleDateFormat sdf=new SimpleDateFormat

("yyyy-MM-dd");

Date date=sdf.parse((String) t.get("time"));

date=new Date(date.getTime()+24L*60*60*1000);

t.put("time", sdf.format(date));

t.put("level", result);

t.put("isPrediction", true);

} catch (Pars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

return t;

}

/**

* 平均算法

*

* @param x

* @return

*/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

double p=0;

for (double a:x) {

p+=a;

}

return p/x.length;

}

/**

* 插值算法

*

* @param x

* @return

*/

public Double interpolation(double[] x) {

double p=0;

int n=x.length;

double avg=average(x);

if (n==7) {

p=x[6]-7*x[5]+21*x[4]-35*x[3]+35*x[2]-21*x[1]+7*x[0];

} else if (n==6) {

p=-x[5]+6*x[4]-15*x[3]+20*x[2]-15*x[1]+6*x[0];

} else if (n==5) {

p=1*x[4]-5*x[3]+10*x[2]-10*x[1]+5*x[0];

} else if (n==4) {

p=-1*x[3]+4*x[2]-6*x[1]+4*x[0];

} else if (n==3) {

p=1*x[2]-3*x[1]+3*x[0];

} else if (n==2) {

p=1*x[1]-2*x[0];

} else if (n==1) {

p= [0];

}

if (p2*avg||p

double xx[]=new double[n-1];

for (int i=0; i

xx[i]=x[i];

}

return interpolation(xx);

}

return p;

}

}

3 结束语

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是当今数字城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河道、水库等防汛数据进行综合收集和整理,实现对重点区域的有效监控,建立和优化防汛决策的基础数据库,可为城市的防汛减灾决策提供支持。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利用数字城管平台积累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可进一步促进数字城管应用的开发利用和知识发现,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能。面向数字城管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当今主流的Java EE技术设计开发,以Oracle作为其数据库系统,以Hibernate作为持久层管理,用Spring作依赖注入,使用Struts2作为控制层。系统充分展示了MVC设计模式的运用。B/S架构使得该系统可以在任何有浏览器而无需JRE支持的系统上直接使用。

参考文献:

[1] 余孟泽,赵美英.打造“全省示范,全国领先”数字城管[J].城乡建设,2006.8:53-54

[2] 河南省洛阳市文明办,洛阳以数字化城市管理给力文明城市创建,http:///gzyd/2010-11/15/content_21390931.htm.

[3] 陈观林,李圣权,周鲁耀.杭州市“数字城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3):43-45

篇3

1近代城市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近代城市管理理论主要以对城市社区形态、结构的重新规划与设计为发端和基本内容.文艺复兴之后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对城市管理的多重需求,不仅重构了近代城市的产业特质,也重组了近代城市的空间布局重塑了城市发展的功能与目标。城市理念最初来源于文艺复兴后到现代化萌发期间.人们对人类理想居住场所的创造性想象与理性设计而创造了城市雏形芒福德(Munford.1922)对城市历史学研究考察了人类近几百年来对理想城市的思考,强调城市理想状态中城市与农村的协调而提出将城市与农村融合为一体。

19世纪末.霍华德(Howard.1898)针对城市无计划发展带来的拥挤、低效和高费用弊端,主张“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新型城市规划理念认为新型城市应兼有旧城市活力机遇和乡间的宽敞以及合理布局的效率等特征,并认为其重要特点是规模较小且设施齐全即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1928年.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等国著名城市建筑和规划专家发起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国际性学术团体,并于1933年发表都市计划,又称”雅典”,拓展了当时盛行的以追求空间形态等建设主体完备的城市理论开始从多学科、多需求角度考虑城市住宅娱乐交通工业生产、文物保护等各方面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出一系列城市公共管理的开创性构想被认为是近代城市单一规划设计理念向现代综合管理建设理论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2O世纪中叶城市及城市管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同时伴随着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交通工程等学科也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管理理论内容更为具体化系统化综合化芒福德(Munford1938)在此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城市规划的若干思想.再次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规划运动的重要指导.并在政府官员和规划家中取得信任,随即根据他的理念在英国推出了关于城市及城市管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巴罗报告”(BarrowReport).直接干预影响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计划.并导致1945-1952年英国战后一系列城市公共管理研究决策机构的建立。由此开始,城市及城市管理科学的研究频繁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交流并逐渐结合,影响社会管理者的战略意志和管理目标取向城市管理科学本身也由于实践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综合性、社会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曰益增强。总体来看二战后城市公共管理科学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单纯是城市规划或城市基础设施等城市物质形态的发展.城市人口、交通环境污染、社会动乱、经济发展等复合性社会问题成为城市公共管理研究的重心。此时,城市公共管理理论的重点已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成为政府管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广泛关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2现代城市公共管理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城市公共管理,被认为是城市政府、市场和其他城市利益相关者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城市为管理对象.对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全面过程和运行与再生的全部活动所进行的有机协调活动;是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城市治理制度安排和体现先进水平的科技手段.互动合作整合城市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行和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社会与人类健康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城市公共管理本质上属于较高层级的政府公共管理其目标定位应是以人为本以城市和谐稳定为目标设计相宜的体制机制.合理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股新部门管理改革浪潮席卷包括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引发了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理论的兴起和发展。摩尔等人(Mooreetal,1994)认为新公共管理最核心的特征是.在非私人的政府管理部门试图引入或模仿市场机制或私人部门的一些特征。麦特卡尔菲和理查兹(MetcalfeandandRichards1990)认为,虽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背景或面临的环境不同,但是将公共部门的活动置于市场压力和利用市场规则来达到某些公共目的.能够获得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非洲、亚洲和拉美国家逐渐增多的公共部门收敛趋势(凯科特和贝克,KiCkertandBeck,1995)或”扩散化的改革(哈利根Ha…gan,1997)”,及“全球化趋势(弗林,FIYnn.1997)都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危机和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公共部门改革,被认为是在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更广泛意义上的行政职能调整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改变(宾纳菲尔特,Bienefeld.1990;曼坎德拉Mukandala.1992)。拉尔比(Larbi.1999)认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支持的结构性调整项目(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WorldBank—supp0rtedstructuraladjustmentprogrammes(SAPs))使得政府与公共部门的角色及其机构性质更倾向于市场导向和私人部门导向,这种结构性的国家行政改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是由于战后中央政府陷入持久的经济和财政危机.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引发新公共管理的因素却有所不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和制度环境的综合变化引起和造成了公共行政及管理体系的根本变动(泽富凯克,Zifcak.1994;格里尔Greer1994马什卡雷尼亚什.Mascarenhas1993;莱恩.Lane.1997凯特尔KettI.1997)。这种变动的主要目的是政府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提供渠道的改善.强调效率性.经济性及最终的效果性(麦特卡尔菲和理查兹MetcalfeandRichards.1990).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由于经济危机引起2O世纪80年代的公共~pf-]改革。

例如在非洲的亚撒哈拉地区经济及财政危机引发经济改革.进而引起公共管理部门改革。其他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陷入暂时的国内和国外债务危机.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货币市场真实利率上升,高通胀低储蓄和低投资,基本消费品缺乏.这些经济危机最终要求政府公共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亚洲国家,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的经济危机亦是导致公共部门改革的首要诱因。泊林达诺(P01jdano,1999)对发展中国家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情况进行了概述.认为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改革国家及城市公共管理列入了议事日程但是却完全没有纳入任何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及举措.更槽糕的是,这种改革的初衷与其完全没有联系或完全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影响较大.但是更多地是在思想层面而不是实践。他对亚非近4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进行了比较,重新检验了由于腐败和低下的行政能力,新公共管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这一论断的武断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失败和成功的许多例证说明,不同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发端更多地决定于地方化的偶然因素,而不是一般化的国家行为.新公共管理改革需要更加开放的思想来根据形势的需要思考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目标和公众需求。可见,体现于实践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思想是: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成为多元管理体系的组织者协调者,不再全揽公共管理的所有事务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经验.通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形成适度合理有序的竞争,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政府职能。

3当代城市公共管理的新阶段:数字城市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以政府机构与公众及私人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为准政府管理方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信息(Information)交互(Interaction)、提交(Processing)和交易(Transaction)这四个阶段(见表1),目前处于交易阶段,这一阶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政府门户网站.而是政府信息、服务的融合,公众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更方便进入一个多机构、多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更关注政策或战略的制定.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全面的在线服务媒介.而且能够借助外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这些活动。这~阶段受众能够全面与政府服务机构交互.接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服务。

这是一个更加复杂和不断完善的系统,丰富的信息、交易平台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阶段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显著的数字及多极化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也被成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府(E—GovernmentDigitalGovernment)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数字政府规划(StateofTexassElectronicGovernmentStrategicPlan)中将数字政府明确定义为:各级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开展的政府活动包括: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产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获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革命最后的实践,其成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更倾向于归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的数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发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关于21世纪迈向数字政府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指导美国联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透明度.由此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建立高效数字政府的理念初现雏形随后发展迅猛并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仅1997年,世界范围内有1915个中央级政府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公共网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363个(CyPRGCyberspacePolicyResearchGroup.虚拟政策研究中心,2001)。,美国以拥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务网站(这里仅以数量计.不论服务质量)独霸数字政府发展的鳌头,一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包括法国.巴西、葡萄牙及丹麦等也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网站。加特纳(Gartner.2000)将数字政府的特征概括为:数字政府即通过各种技术、网络及新媒体发展.推动政府机构内部及社会91、部的连续转型,从而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最优化的结果,其实质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帕尔多(Pardo2000)进一步概括了数字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众获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般性规则;(3)公众借助政府提供的数字平台和公共协助更有效地取得个人利益(4)政府之间活动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活动的便利和公开:(5)政府对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融合(6)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更广泛性。数字政府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公众三位一体的数字社会。方(Fang.2002)将数字政府的类型概括为八种:政府一市民(Government—to-C…tzenG2C);市民一政府(Citizen—to-GovernmentC2G)政府一企业(Government—fo—BusinessG2B)企业一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IB2G)政府一政府供职人员(Govemment—t0一EmployeeG2E):政府~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j政府一非营利组织(Government-to-Nonprofit.G2N)非营利组织一政府(NOnproflt~to—Government.N2G)。数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视其中的五种关系:市民一政府(Cltizen-to-Government,C2G)企业一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政府一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政府一非营利组织(Government-to-Nonprofit.G2N):政府一政府供职人员(Government—to—Employee.G2E)。

具体来看,首先,市民一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与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发放有关许可和执照如驾驶许可,渔业许可等.不仅包括纳税人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费支付。也应该囊括政府对纳税人的退税等服务。其次,企业一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及合作组织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包括营业许可用工信息及经营选址等服务。最后政府一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政府一非营利组织(Government-to—Nonprofit,G2N):政府一政府供职人员(Government—to-Employee.G2E)的这三种关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间及其自身内部机构及政府供职人员提供及完善政府服务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务活动、政府采购及政府内部资金转移及其他相关的服务。目前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于市民一政府(Citizen-to-GoVernmem,C2G):企业一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政府一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这三种关系之间.尤其是前两种服务需求较大.发展较快。

由此.现代城市数字管理系统强调不同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构成内外部联动的“开放式循环。其中内部的信息双向流动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这两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动分支包括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传递。这里.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本级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联通,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其是公众及企业与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中央政府向公众和企业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进行传递和解读因此.地方政府在整个数字整合系统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这显示出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提供了公众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来源,而且是贯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动的决定性环节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顺畅的和贯彻.意味着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公众及企业信息及其他服务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4启示

未来.城市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柔性化管理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将完全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之上,并不断扩大市民参与.实现管理透明与公开。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践演进的梳理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4.1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趋势将更趋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现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结构成为必然选择加快引入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城市治理结构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这种三元治理结构中,政府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决定和影响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有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社会公众作为基础通过公开与不公开途径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内生化转变其中政府突出其统领与指导作用,企业突出其专业与独立作用,社会突出其监督与制衡作用.三者地位应相差无几,完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造。在城市管理活动中,政府的职能更多地是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保证公正的交易制度、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自然垄断产品.建立严厉的政府监督下的市场供给体制.对于共有资源或纯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给专业的建造者或经营者.提供高效高质的第三方产品或服务。

4.2伴随数字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管理技术将逐步实现完全信息化数字城市提供给城市管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使城市管理各部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数字城市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适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和职能履行服务。

4.3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和管理体系整合为目标,城市公共管理手段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提升用科学手段管理城市,是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城市管理手段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及各系统的正常协调发展.城市管理运行系统内容繁杂.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城市旧城区改造管理、城市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多牵涉面广.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整合管理资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标。

篇4

摘要: 由地理数据库、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开发呈产业化发展趋势,我国GIS技术同国外比较起步较晚,发展却极为迅速,现阶段,我国许多领域均运用到了GIS技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回顾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地理信息系统 发展回顾

一、专题数据库与基础数据库建设

首先,基础数据库。针对我国地理信息大系统,主要以遥感技术、制图技术发展而来,基础数据库建设较早,在20世纪60~80年代,我国测绘局就开展许多地形测土、航空摄影测量活动,其中航空摄影几乎覆盖全国。在1977年,我国制出第一章全国要素地图,在1978年,第一届数据库学术会议在黄山召开,为GIS系统的研制、应用奠定了技术准备。由1978年开始,我国陆续开展样区数据采集、单项数据采集研究。例如,针对腾冲地区,开展制图单元、景观单元研究,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强化陆地卫星图像定,统计制图等。1983年,我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包含核心要素、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影像、大地、土地覆盖、地名等数据分库建设,地理数据库建设占首要建设地位。

其次,专题库建设。按照不同部门需求,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主要包含土壤分类、旱涝灾害、重力、地形要素等专题数据库,同时,按照实际需求,使用遥感影像技术,完成全国土地覆盖数据库建设。

第三,GIS数据库探索。但对于专题数据库、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问题,我国许多学者立足技术角度,进行地理数据库的开发、研究。如资源数据库、地图拓扑检索、自动阻止、关系模型的建立。在地图数据库中,自动建立了结构化河网。同时,地学数据库中的数学基础,建立目标数据模型,应用于属性数据库中。构建地籍数据库模型,设计、实现了1:25万的地图数据库。开展这些研究工作,通过技术研发,极大推进数据库建设。

二、GIS理论与方法发展

首先,采集地理空间数据。该方面主要包含,通过数字化仪器,实现地图数字化,地面模型数字化,设计、使用采集系统、微机地形小地图,建立交互式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计算,建立专题图读取系统,建立用于野外测绘的电子平板系统。

其次,数据精度研究。该方面主要包含,分析地面模型的精度,讨论取样间距,通过GIS信息技术,完善遥感分类精度,分析第数据采集误差来源,研究GIS的不确定性、误差问题,误差分析、质量控制GIS数据,分析GIS的几何数据误差。

第三,构建空间数据模型与结构。该方面主要包含:利用机助制图,构建多变性地理要素,分析自然线性编码,自动生成弧段多边形,处理GIS数据组织,构建GIS拓扑数学基础,研究三维GIS的拓扑关系,建立全信息的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第四,可视化与空间数据。绘制三维逼真图形,利用计算机技术,绘制三维立体图形,实现CAD系统与GIS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GIS设计原则、实现方法,实现地学三维可视化,建立GIS应用模型,实现GIS数据的超媒体信息表达、可视化查询。

第五,空间分析模型。该方面主要包含:利用工有限元法,构建数字地面模型,包含多元化叠置法,设计GIS空间模糊模型,使用邻近性分析法,按照山歌数字高程模型,加强特征地貌的技术研究,使用GIS技术、遥感技术,定量评价、监测农田损失,针对海洋监测,建立GIS评估模型。

第六,WebGIS与时态GIS。该方面主要包含:建立四维时间数据模型,构建矿山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时空一体化,WebGIS的互操作、部件优化结构、体系结构等实现。

第七,3S集成技术。3S主要包含RS、GPS、GIS技术,全站仪、RTK GIS、CEPSTAR等软件技术的出现,转变了传统的测绘手段,逐渐转向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数字化是通过测绘仪器对实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然后传输至图形编辑软件进行绘图,实现自动化测图的方法。目前,测绘技术数字化是我国各大城市建设的测绘发展方向,提供大比例尺的地籍图、地形图等数据信息,并有专项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首先,GIS在资源调查与评价、管理与监测中的运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三北防护林的环境动态、资源监测的信息系统研究,海南国土资源、土地资源、国土资源等应用研究,构建微机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监测预报系统。

其次,GIS在城市管理与规划、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在各种城市信息类型中,城市管线信息是重要、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信息量大、复杂、隐蔽、动态的特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陆续展开城市管线普查工作,广州、成都、武汉、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均构建了城市管线综合管理系统。这种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由获取和输入数据、管理和存储信息、分析和查询数据、输出和表达结果四个部分构成。其主要的功能主要有快速定位、数据管理、检索查询、数据输出、生成三维立体图形、生成横纵断面、量算、分析爆管、综合统计、标注等功能。另外,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分类管理、添加规划管线和现状管线,及时更新管线信息数据,确保管线信息的实时性,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等条件,创造了全新的工作平台和工作视角。

第三,空间决策与行政管理。建立国情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开展城市人口、地理空间分析。

第四,灾害预测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煤矿水灾预测,例如黄河中下游水灾情报评估系统,中国自然灾害、灾害区划相信系统。利用地理系统与遥感技术,开展武汉城区的灾害防御研究、长白山火山灾害评估、冰湖突发洪水预警等决策系统研究。

第五,水利与水文。山地的地形较为陡峭,测绘人员在测绘时安全得不到保障。洼地的环境较为恶劣,攻击性生物给测绘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危险。现代自动化测绘技术通过测绘仪器进行卫星测量,测绘人员不必进入较危险的地带进行测绘,只需通过操作仪器即可进行测绘,提高了测绘的效率和人员的安全性。例如黄土高原山川河流、小流域、重点沙区等信息系统建设,数字长江、湖泊信息系统建设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探索与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且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与探究,使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科学,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秦其明,袁胜元.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回顾[C].//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2001:10-20.

篇5

国外数字城市发展基本上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是城市政府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是城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联网连接,第四阶段是完成数字大厦、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的建设。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任务,正在开始第四阶段的建设。而中国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体系研发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全国已有近40个城市提出建设数字城市规划。这些工程大多是在省市信息化目标框架下的3S工程。

数字城市的主要形式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城市门户网站,是政府以后台数据库为支撑,面向公众统一提供信息及服务的窗口。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在因特网上先后推出一批标以数字城市的网站,以及城市门户网站,估计超过5000个。二是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据不完全统计,80%的城市信息都与空间位置有关。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信息以及与空间信息相关的应用已成为联接城市信息化系统的纽带。

1 城市生活服务型

这种模式以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开发应用信息数据资源为重点,以建立良好的资源共享分发与应用机制为核心。以空间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美国为代表,联邦地质局(FGDC)和国际宇航局(NASA)掌握着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大部分不同分辨率、不同层次的空间数据资源。几乎美国各州的主要大中城市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各自的城市门户网站,所有与本城市有关的信息,为公众提供方方面面的城市生活向导服务。

典型城市

早在1994年,上海就提出建设“信息港”。信息港的概念与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概念相比,相对来说,其内容的综合性要强一些,能反映城市的特点。上海是个港口城市,“港”首先是开放,同时既有航线、码头、货物,也有管理,是一个集约性的综合概念,能全面反映社会信息化。所以最后把整个上海的信息化建设定为上海信息港建设。

1996年上海正式部署建设上海信息港,力求用10至15年时间基本实现城市信息化。2000年,上海又把优先发展城市信息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把城市信息化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步骤,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产业全面升级的发展道路。 目前,上海已启动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目前已经提供了近150项可在网上办理的事务。信息公开市委重大决策和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权威信息,网上办事为市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办事指南、网上事务受理与办理、办事状态查询等一体化服务,便民服务提供与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和实用信息查询,互动平台通过市长信箱、民意调查、百姓评议、在线咨询与投诉提供与政府互动渠道。

上海信息港建设的顺利推进,与上海恪守四项原则息息相关。这四项原则是: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相结合,跟踪并采用世界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确保工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政府推进和市场导向相结合,既发挥政府的规划、指导、组织和协调职能,又导入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实行建设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调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参与信息港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探索建立与信息化趋势及特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开放促建设,以建设促产业,鼓励海内外投资者和科研力量参与上海信息港的建设,并力求在集成电路芯片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关键领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首次提出建设信息港的概念后,国内许多城市都沿用这个提法,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有天津信息港、无锡信息港、湖南信息港等。

2 城市规划管理型

这种模式利用城市空间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数字武汉的建设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牵头,历时5年,在全国实施“城市数字化示范项目”14个城市中率先完成。

典型城市

涵盖地籍地政、城市服务设施、自然资源等9大类数据信息的武汉“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也就是“数字武汉”,由各种比例地形图、表格、浩繁数据整合而成,包括行政区、居民地、河流、湖泊、道路、标志性建筑等,光中心城区地名数据就超过1万个,并开通了数字武汉――规划国土在线网站,在网上提供有关信息和服务。“数字武汉”实现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共用,为市建委和市交管局提供相关空间信息服务和为江汉区建立网格化管理,避免了重复投资。“数字武汉”已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组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下一步将覆盖到人口、税务、房产、园林等。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市在建立“数字武汉”的前期,就提出了切实的原则:

1.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3.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促进应用

4.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创造效益

5.立足自我,联合共建,保障先进

城市信息化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部分和侧面。其官方定义几经演变,从“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的要素论,到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数据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与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的技术论,可谓丰富和全面。

但城市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并不如此,大多包括了每万人城域出口带宽(千比特/万人)、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台/千人)、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主线数(线/百户)等指标。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首先,城市信息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演进的过程,用现在的眼光去批判过去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另外,更为恰当的指标数据采集难度很大。城市信息化评估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谁主持去做,区别只是在于困难程度不同。

理想和现实的差异

指标引导性是决定评估指标体系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引导趋向的不同,指标体系可划分为引导要素发展的过程评估和引导整体绩效的结果评估。从现有的城市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其评估体系的导向性主要集中在网络、资源等要素的规模扩张,而对于城市信息化整体绩效的评估内容严重缺乏。在既有指标体系中,唯一体现出绩效引导特征的指标出现在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指标体系,即“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在网上实现比例”。

“重规模,轻绩效”是以往城市信息化评估体系的弊病之一。其二则是“重局部,轻整体”。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指标体系共同特点是对评估对象全面性考虑不足,指标主要集中在“家庭信息化、科技教育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领域,而在“社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则没有体现。

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扩展和渗透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要素的加速积累,城市信息化已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

信息终端多样化 移动手机(上网功能)、IPTV、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日趋普及极大改变了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格局,用户不再仅仅依靠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单纯依靠“有线电视用户数”、“百户拥有电视机数”等指标来评估城市信息化的接受能力已经不科学。

重点应用凸出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电子社区开始起步,三大应用对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更加突出。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实现监管和服务的手段之一,在城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日趋重要。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于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子社区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城市居民信息生活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扩散加速 亚太各国的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动力,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城市信息化的评估,应体现出与城市发展问题的充分结合,尤其是体现出信息化对城市功能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因此,“城市管理与运行的信息化程度”、“社区服务信息化程度”等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的指标加入到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之中是合乎时宜的。

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绩效为导向的城市信息化定义: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以城市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企业和社区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城市运行质量,提升人民信息生活水平。

3 智能交通导航型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GPS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I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城市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通过对城市交通行为的个体引导,辅助城市的交通管理。德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比较成熟。

典型城市

北京市自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交通综合治理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出行难和乘车难的问题,而进入90年代以后,行车难的问题又再次尖锐化,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已迫在眉睫。同时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对北京市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奥运的顺利召开,急需提高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缓解北京市道路交通紧张状况,并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保证。提高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北京市“科技奥运”示范工程包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工程、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北京市先进公交系统示范工程等五个分课题。

进入4月份,作为科技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一卡通的开售成为北京市民热议的焦点。北京市的“交通一卡通工程”,将整合后台全市各类交通运输企业的付费方式;将通过“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智能化的交通数字地图,开展车辆导航服务。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以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对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组织和有效管理,通过数字北京位置服务网站()实现面向社会的基于位置的政务信息服务。北京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已完成总体设计,正在积极推进建设。

4 虚拟城市导游型

一些注重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或城市重视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城市的虚拟旅游系统,远程再现城市风光、模拟旅游者在城市的生活以及旅游者之间场景式的虚拟社会交往等,吸引旅游者。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很有代表性。

典型城市

中国的大连市也建立了主题鲜明的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宣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魅力。即便是从未到过大连市的人,也会立刻感悟这座城市的魅力:海蓝色的底色,中央是大连人民广场的画面,广场中央有高耸的足球模型,还有海鸟从广场上掠过。为方便国外浏览者,网站有韩文、日文和英语版本。

时间回到6年前。当时,风景如画的大连旅游部门还仅限于开出“大篷车”到各地宣传大连美景,效果虽好但毕竟有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搭乘现代网络信息快车,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推向世界旅游市场的更大空间,进而提升大连知名度,带动大连经济发展,是大连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大连旅游信息化建设从2000年开始。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推出“金旅工程”,给大连树立了明确的加快大连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此后,大连积极地开始了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2002年底,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推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项目之后,大连人认为这一系统特别适合大连旅游的基本要求。

2003年初,国家旅游局指定大连为“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试点城市,大连旅游局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大连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如期完成。这套网络营销系统不是一个普通的网站,而是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旅游信息化处理平台。通过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完整地展示大连城市的美丽形象,更可开发出更广阔的、具有附加价值的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企业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之间、旅行者与旅游企业之间、公共信息与企业产品之间、旅游行业与媒体之间等多重市场与行政关系的有效互动。

2003年系统建成时,整套系统含子项目123个,包括宽带、窄带、简体、繁体、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系统版本和媒体用户、企业用户、商务预订用户、本地游客、外地游客等多个应用版本,系统程序700兆,图片8800余张,多媒体动画片继18个,累计90分钟。

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3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作为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之一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1、 数字城市建设中GIS开发模式

GIS之于整个数字城市就好比是奠基石,这些年来,它已成为数字城市空间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平台。GIS工具软件很多,国外较著名的有Arc GIS 和Map Info , 国内较著名的有Map GIS 和Super Map等。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开发应用型GIS主要有如下两种模式:

1.1 单纯二次开发

单纯二次开发完全借助于G I 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GIS工具软件大多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 例如: Arc Info 的AML;桌面式Arc Info提供了VBA。其中, AML提供AML命令与AML菜单。前者将单一功能的Arc Info命令组织成能够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的程序;后者将AML命令集成到简单易用的用户图形界面。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宏语言,以原GIS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 开发出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虽省时省心,但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功能不强, 开发应用程序不尽如人意。

1.2 集成二次开发

集成二次开发指利用专业的GIS工具软件,实现GIS 的基本功能, 以通用软件开发工具尤其是可视化开发工具, 如Java、Visual C++和Visual Basic等为开发平台,进行二者的集成开发。集成二次开发现多用组件方式,即:利用GIS工具软件中建立在COM技术基础上的G I S 功能组件, 如Arc Info 的Arc Object , Map Info 的Map X , 这些组件对外提供了大量的接口,支持地图数据的显示、管理、存储。任何与COM兼容的编程语言均能利用组件来进行二次开发,将GIS功能嵌入其中。此种方法灵活多变,功能强大, 适应于开发脱离GIS工具运行环境的大中型应用软件系统。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 GIS技术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比如:网络技术、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等, 才能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的各种系列应用工程, 形成整个城市发展、管理、服务功能的信息数字化, 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

2、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城市生活和商务提供了一种立体的.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体系, 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近几年来, GIS已经广泛应用于构成数字城市的众多行业,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应用成果。

2.1 交通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利用GIS 进行停车场规划及管理的方法, 可以较大提高停车规划和管理的效率, 节约成本。GIS已经应用于机动车污染查询、分析和显示的系统, 动态地反映机动车的污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机动车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城区交通噪声数据也能与GIS 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的模型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在物流配送、公路客运换乘站选址布局、车辆行驶安全、车辆监控调度和BRT 规划与监控等方面GIS也有广泛的应用。

2.3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信、电力、热力、人防、工业管道等几大类,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安全运行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实现地下管网的规划设计、输配管理、图档管理、抢修辅助决策、用户管理及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各管同相关部门也可实现在各自部门同时查阅管网信息, 提高了管网信息利用效率。目前,基于GIS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系统有:天然气输配管网调度监控系统、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有线电视管理系统、路灯地理信息系统等。

2. 4 突发公共事件

面对城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部门应该能够对突发事件实行正确的预测与预警、快速科学的应急处置。利用GIS的可视化技术、信息整合能力和功能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相关部门可对各种信息,如地形、人口、设施等进行集成和可视化表达, 再通过数据的共享、分析和图形表达从而加快对事件的了解和应急处置过程。如今已经建成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119”自动化指挥调度系统、防汛防旱地理信息系统、医疗急救指挥系统、燃气管网预警系统和地震灾情速报系统等。

2.5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这一地理空间的规划设计,GIS技术能将空间与属性有机结合, 因而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手段。GIS可以对城市规划局或规划国土局对城市规划方面相关信息的进行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对城市某单一或综合性的规划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以供城市相关主管部门决策参考。不仅如此,基于GIS还可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来展现城市的发展方向及规模。

2. 6 公共服务

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工作。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可以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的生活和休闲场所。GIS可以为城市公共服务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无缝连接, 为市民提供科学而快速的信息服务, 使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获得更多的便利。目前建成的基于GIS公共服务系统有: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系统、商业网点管理系统、邮政名址查询系统、医疗资源查询系统、12315消费与投诉系统、银行网点及自助设备管理系统和城市旅游GIS系统等。

3 结语

数字城市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相信它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宇良. 信息化与数字城市发展历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0(2):4~6 .

[2] 龚露阳, 邹智军. 基于Arc GIS 的城市停车规划管理系统的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1):137~140.

[3] 曾宏.城市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 .2009,7 (2):31~33.

[4] 罗启云,曾琨,等.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Map Info高级应用[ M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方教授:首先,我就“数字化国标”中有关居住小区数字化方面谈点看法。总结这几年来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经验及教训,我认为制定“数字化国标”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理由为:

1、可以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提

编者按:我刊与建设部《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编制委员会合作的“数字化国标”栏目正式启动。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刻的了解数字社区技术发展趋势、系统通用要求、系统检测验收标准、以及数字社区物业管理要求和控制网络通讯协议应用要求。我们特别邀请了参与国标编制的相关专家来深度解读国标。高居住小区的性能,使其适应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住户较长期的需求。“数字化国标”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了土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紧密结合。要求智能化系统的室内外管网布线纳入居住小区的综合管网布线设计中,满足居住小区平面规划的要求,满足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要求。并要求按现有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

2、通过“数字化国标”的实施,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数字化国标”的实施可以引导国内智能化系统产品的研发。近几年来,国内围绕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开发迅速增加,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特别是可视对讲、家庭智能终端、家庭智能化布线箱、数字硬盘录像、物业管理网站等,不少大公司也进入这个市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国外产品价位较高,因此,绝大部分智能化系统采用国内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数字化国标”的实施可促进国内产品开发向实用、先进方面引导;

4、“数字化国标”的实施可以提高和改进物业管理水平。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对物业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目建设,物业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将会造成浪费。如何使居住小区配置的智能化系统科学合理,既能满足住户需求,又能使物业管理公司能够掌握,且运行维护费用合理,这是“数字化国标”中实施内容之一。

另外,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使物业管理在Internet网上展开已成为可能,探索新的物业管理模式也是“数字化国标”实施中一个内容。贯彻“数字化国标”可以推动与规范数字社区的建设。实践证明,数字社区提高了城市管理中的电子政务水平。有了社区信息网站,可便于社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及时上级的文件、指示。

除了交流功能外,数字社区还可以帮助政府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通过有关网站,人民群众可以直接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在线咨询业务,下载打印各种登记、申请、审批表格。使社区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增强了为百姓服务的意识。

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建设数字社区的意义,并且蕴藏着较大的商机。但是,目前,数字社区的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些成熟的解决方案。特别缺少数字内容服务,包括娱乐、学习、交流互动和商务。

数字社区正在我国全面兴起,许多知名的厂商已转向对数字社区各种系统的开发,数字社区将带动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智能技术产品等企业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这一现象表明,数字社区不再是一种概念而是经济。谁能抓住现在的机会,谁就能成为数字社区的最大赢家。

记者:社区数字化工程由数字化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网络三个系统和所属九个子系统以及四个相关技术设施等组成。如此体系庞大的系统工程的后期系统检测验收便显的尤为关键,您参加了《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中检测验收部分的编写工作,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方教授:贯彻《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中检测验收部分内容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对数字社区的验收。数字社区是指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组成部分,未来数字社区的集合将覆盖到整个城市乃至到社会。

数字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使生活在该社区的人们,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有一个更为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可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乐趣。通过一列数字化应用系统建立,使社区政府部门、公安、消防、公安、企事业单位等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信息更为安全,并可共享。

目前国内的数字社区建设,有不少还停留在小区智能化系统上。我们平常提到的数字社区严格来说,有许多只能说是智能化小区。目前智能化小区的验收,已有大量的实践,应该说进入如何规范化的阶段了。从我最近参与验收的智能化小区来看,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其中在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设方与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矛盾往往也集中这里。如图纸不全,竣工图与实际布线、安装不一致,弱电井中线一大把,但没有标识等。竣工后,验收智能化系统应提供多少类图,以及对这些图的质量要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如可视对讲系统的一套图纸,应该包括系统图、系统组成、网络拓扑结构、施工图等。系统中的每一根线、每一个设备放在什么位置都要标注得清清楚楚,以便将来物业管理部门的维护,所以说规范化已是当务之急。

记者:多年来您以来一直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建筑业计算机应用工作,作为该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您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社区数字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今后的发展方向又当如何?

方教授:社区数字化工程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应该说是一种基础设施,简单说它是一种信息平台。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迅速发展、它是一种更新换代快的产品,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生命周期为5年左右,综合布线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而建筑物使用寿命长,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综合布线往往是隐蔽工程,不易改动。因此,做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建筑物完美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不少小区为了给住户选择了多个宽带运营商,在小区内重复建几套系统;

有的小区已建了局域网,但运营商只能提供ADSL服务,造成资源浪费。许多方案在总体规划阶段,就没有考虑系统建成以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需要的物业管理人员、运用费用等问题。没有总体集成和系统更新与扩展的考虑,而建筑方面注意不够,建筑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欠佳,对设备安装空间、管线、路由等考虑不周。一般说来。自己建设小区局域网,要求该小区有较大的规模(最好在1000户以上,对别墅区可适当减少),且住户上网率较高;配备通信及小区门户网站运营建设方面的技术人员,建成后由物业管理公司

负责运营。

目前大部分小区采用宽带接入网,它是由运营商设计并负责运营的。前一种方案小区对信息化的需求较高,投资较大,另外对网络的安全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有一定的风险;后一种方案投资少、风险小。目前有少量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这两种方案都用,这是没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数字社区的建设,从社区范围来看,应重点发展“公共管理与服务型”数字社区,从小区范围来看,特别是新建的楼盘重点是发展“智能化居住小区”,从家居范围来看,重点是发展“数字家居”。数字社区、智能化居住小区、数字家居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内容及采用的技术是不完全相同的,但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数字社区更强调社区内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主要与政府关联,智能化居住小区更强调小区内的管理与服务,主要与物业管理公司关联,而数字家居更强调家居内的服务,主要与住户关联。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只是采用不同的技术。

记者:随着夏日用电高峰来临,节能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您曾经说过:“住宅节能是住宅智能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目前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使智能化进一步发展两为“四节一环保”服务”。请您我们解释一下“四节一环保”小区住宅智能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方教授: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目前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应用范围应扩大,应用于“四节一环保”方面。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发达国家已有大量成功案例。信息技术有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倍增性。

它能提高传统居住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如在节能方面,研究节能型家用电器(包括空调)与高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在居住小区中采取各类智能化节能产品,利用太阳能以及风能等。研究节水技术与污水资源化,研发智能化节水产品等。应用防止污染气体、噪音隔离、再生能源与垃圾处理等智能技术。把居住区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应用领域,从目前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中扩展出来。下面简述一下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提高绿色建筑性能的系统与技术。

节能控制系统与产品,如集中空调节能控制技术、热能耗分户计量技术、智能采光照明产品、公共照明节能控制、地下车库自动照明控制、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空调新风量与热量交换控制技术等。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如水循环再生系统、给排水集成控制系统、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如地热能协同控制、太阳能发电产品等。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监控技术、通风智能技术、高效的防噪声系统、垃圾收集与处理的智能技术。

记者:近年来您一直参与居住小区智能化研究与开发工作,参加了建设部康居工程智能化系统居住小区建设方面的工作。我们《数字社区&智能家居》杂志也一直在关注家居及社区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您对今后如何更好的推进居住小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有何建议?

方教授:为了更好的推进居住小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贯彻《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产品互换性:目前居住小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中不少产品是不可替换的,如可视对讲系统,如果客户终端机坏了只能换同一型号的产品。这对系统长期运行存在着很大隐患,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不会出现变迁。解决产品的互换性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规范,通过市场竞争,使其逐步形成厂家联盟及知名品牌。这里的关键技术是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大力支持,来共同攻关。

2、改进自动抄表装置的原理:从已经建成自动抄表装置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普遍不佳,与水、电、燃气的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也应指出自动抄表装置的工作原理存在着严重缺陷,自动抄表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将原表具中机械转动变换为电脉冲,以累计电脉冲数得到计量值。虽然目前采用抗干扰、UPS、信号传输过程自动纠错等方法,仍免不了出错。因此研究开发《可直读表具计量值》的自动抄表装置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已经有了这类产品,但还未普遍采用,需要引导。

3、简化与规范布线:目前一套居住内智能化系统布几十根线的现象普遍存在,线多给施工造成困难,且今后维护也十分麻烦。因此如何使布线简化且规范,形成整套智能化系统布线施工规范也是需各方共同攻关来解决。

篇8

一、高标准规划指导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规划为纲。没有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城市。为此,河北省将2009年定为“城乡规划年”,开展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健全规划体系和严格规划执行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要委托多家一流规划编制机构进行方案咨询;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高水平规划编制单位承担;重点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均要邀请3家以上具有相应规划设计经验的优秀设计机构参加。

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全部开放了规划设计市场,确立了“走精英路线,做高端设计”的思路,采取邀标和招标的方式,会聚国内外多家高资质、高水平、高知名度的顶尖高手进行规划设计。在进行石家庄新客站规划设计时,就邀请了德国杜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公司、日本CFK中央复建株式会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等5家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概念规划进行了国际竞标。最后,经专家投票,在交通规划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欧洲著名的交通咨询公司――德国杜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胜出,成为石家庄新客站地区综合规划签约单位。

滹太新区是石家庄市今后几年建设的重点区域,为将其建设成精品新区,石家庄市政府聘请了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澳大利亚澳斯派克景观/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和德国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联合体,对这一区域进行高标准设计。

不仅是石家庄,河北其他城市也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唐山南湖生态城就由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公司4家设计团队共同规划设计。他们还聘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五合国际设计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对每个设计公司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量化考评,并将各设计公司的长处进行集成整合后,最终将落实到南湖生态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的综合规划中。

目前在河北,规划是龙头、规划是蓝图的思想深入人心。科学的、富有前瞻性的规划,不仅更加凸显了城市的魅力,而且为打造城市特色指明了方向,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创新助推城市现代化

城镇化建设牵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必须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河北各设区市大胆探索,在投融资体制、城市管理等方面做文章,搞改革。

为实现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石家庄市紧紧抓住规划、建设、管理、资金、效率等关键要素,建立“责权明晰、标准明确、管理精细、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机制,着力提升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城市规划机制。将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和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市场项目,全部面向国际公开招标,每个重点项目至少有多家国内设计单位和国外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审批委员会的作用,从源头上保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大手笔,倾力打造百年经典城市。

建立协调有序的建设工程推进机制。全面实行规划、建设、立项、招标、投资、施工“六分开”,严格落实分包责任制、逐级调度制、考评问责制,完善检查、评比、通报、公示制和更加严格的红黄牌制度,全面提升执行力。

建立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真正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格局,充分调动区、街道、社区的积极性。全面实施万米单元网格数字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建立多元化城市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三大融资平台的作用,今年确保收储土地1万亩,土地出让收入达到40亿元;力争融资150亿元,发行企业债权融资20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等领域的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参与城市建设,积极引进实力强的大集团参与城市管理,盘活城市资产。

建立快捷高效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制。按照“精简合并、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思路,在全面清理各部门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对审批程序进行优化整合,明确各环节审批时限和对接机制,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开通房地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上位法的要求,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到项目开工的审批时间,要压缩到7天。

唐山市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绿、美、亮、净”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同时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数字“网格化”管理,建立全覆盖、无遗漏、精细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精品工程打造城市现代化

没有精品的城市是没有特色的城市;没有特色的城市是缺乏生命力的城市。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河北支持各市建标志性建筑,规定各设区市启动不少于5个精品工程或标志性建筑,对每个市的3个精品项目或标志性建筑,河北省建设厅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河北省各市也时时处处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自身特色,力争建成一批体现燕赵地方风格的精品建筑和亮点工程。

今年,石家庄市将按照“繁华、舒适”两大功能的要求,着力抓好总投资1111亿元的146个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20项国庆献礼工程,倾力打造一批具有一流省会水平的亮点工程、特色区域和标志性建筑。二环路沿线、主干道内的1000栋建筑物将进行综合整治,裕华路等5条道路和百年广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区域夜景将进行综合规划设计,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经得住历史检验、经得起百姓评说的精品亮点和标志性景观,不断提升省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塞外山城张家口重点规划了“文化居住、生态涵养、产业聚集、商贸和空港物流”四大功能区,2008年完成城建投资220亿元,随着一系列城建重点工程竣工,山城市民感觉到:一座“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水呼应、绿树相映”的山水宜居城市呼之欲出。

保定市在三年内围绕“绿色生态、古城文化、城市交通、现代商贸、和谐宜居”5个方面,将谋划启动679个城建工程。

篇9

一、充分认识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数字证书系统应用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作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产物,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加快了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互联网络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生存,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网上数据被窃取、篡改,网络欺诈、网络攻击等不安全因素随时出现,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进数字证书系统的应用与管理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建设诚信、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信任体系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网络应用中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为目的的完整体系。

身份认证是通过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的技术手段确认网络信息系统中主客体真实身份的过程和方法;授权管理是综合利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技术措施解决访问者合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和方法;责任认定是应用数据保留、证据保全、行为审计、取证分析等技术,记录、保留、审计网络事件,确定网络行为主体责任的过程和方法。

加快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进数字证书系统的应用与管理,保障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可控,实现网络行为可核查、网络事件责任可追究,对于有效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活动中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加快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进数字证书系统应用与管理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法律法规,统一技术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研发,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应用支撑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安全可控、经济适用、运行有序的网络信任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协调有序地推进,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坚持突出应用、保障安全、务求实效、坚持技术保障和依法管理相结合。

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目标:以数字证书注册中心为基础,建设我市统一的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网全网统一身份认定、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安全审计;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体系。

三、加快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进数字证书系统应用与管理的实施办法

数字证书认证对构筑网络安全信任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其它网上活动的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基于公共密钥基础设施的网络信任体系已经普及,我国沿海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以数字证书认证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信任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省在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也已全面展开。各部门、各县区、各企事业单位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以及业务专网,都要应用数字证书认证的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安全可靠,营造稳定、诚信、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服务器的认证工作

我市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是易受黑客、木马病毒等攻击的重要对象,也是等不法分子意欲抢占的信息阵地。首先要在服务器中应用数字证书系统,确保对外服务网站身份的唯一合法性,加强服务器对恶意访问的防范能力,确保服务器的安全,保证我市信息平台安全有效的运营。

(二)政府信息网平台的认证工作

政府各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业务、数字化城市管理、社会救助与保障服务系统等方面应率先建立起以数字证书认证机制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公积金管理、社保和医保应带头开展网上汇缴、网上查询等业务中的应用,以方便企业缴费,提高办事效率。各部门、各县区在网上招标、网上询价采购和网上支付等活动中都要使用数字证书认证,推动数字证书认证的广泛应用。

(三)网吧管理的认证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网吧,遏制未成年人上网,根据《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国家颁发网吧实行实名制管理等办法,在网吧实行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的管理方式,在源头上杜绝未成年人上网。

(四)教育平台的认证工作

教育部门通过数字证书以及电子签章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教育局及各院校单位可使用电子签章在网上进行公文下发及流转。不仅可节约办公费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五)企事业单位、组织、个人网络平台的认证工作

参与网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也要积极搞好数字证书认证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搭建安全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安全可控、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认证系统,实现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传递信息安全可靠。

(六)其它领域的认证工作

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搞好各自业务应用系统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各行业要根据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需要,在商业、流通业、服务业等领域建立基于数字证书的网络信任体系。工商、税务、质监、财政等部门要在企业网上注册、网上纳税等业务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法人基础数据库、财税银库等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建设好以数字证书认证系统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体系。

四、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证书应用快速发展

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广数字证书系统应用与管理是“数字”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数字证书认证的网络信任体系是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然要求。各部门、各县区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配合,确保网络信任体系建设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部门、各县区和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推进本部门及本系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数字证书认证信任体系建设,要认真抓好落实,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单位领导要对信息安全出现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二)信息安全主管单位要做好数字证书认证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推广工作

市信息办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规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数字证书认证信任体系建设,尽快组织、协调和推进全市以公共密钥基础设施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工作,统筹规划我市网络信任体系,规范和加强网络实名制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中电子签名、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的推进和落实,市公安局、保密局、工商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认证机构的管理

篇10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篇【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一支集多项执法功能于一身的执法队伍,承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但在城管执法实践中却时常遭受来自主观、客观、内部、外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在执法过程带来一定的消极被动和难以作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也凸现出来,再也不能等闲视之,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此,本文试从几个执法难的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形成起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执法难的成因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城市管理各方面条件发展不完善造成难管理的局面。城市管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使各地区和每个人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大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好,居民素质也比较高,大的城市管理理念也深入人心,但在中、小等发展城市,许多普通市民的城管管理观念意识还没有跟上,更不要提大城市管理理念了。而且由于我国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国家也缺乏对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典,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这就造成了城市管理者的管理困难。

2、外部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观扰法情况造成执法人员难管理局面。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形。例如某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对长期困扰城市管理工作,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发生买卖纠纷,周围群众反应强烈的马路市场进行取缔,当我们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时,往往就经常有一大帮的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指责执法人员欺负老百姓,欺负外地人,或者无根据地指责城管部门把罚没款物拿回去私分处理等,在社会中造成对执法人员和城管部门的不良影响,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3、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发展的滞后造成难管理的局面。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太少,而且层次都比较低,大多数都是省级人民政府和副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政府令和条例。因此,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从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条款来处罚,根本不能对违法者起不到教育和威慑,特别是目前严重破坏城市形象,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疾乱张贴、乱涂写、办假证等,对此种破坏市容市貌,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加重处罚,但套用现有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乱张贴、乱涂写的违法行为,依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只能处以十元到一百元的罚款,并且这些人员一般都是办假证老板临时雇佣的三无人员身无分文,根本起不到教育和处罚的作用。

4、无照经营困扰城市管理难管理的局面。无照经营是目前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本地下岗待业人员、郊区的农民和外地来禾的无业人员成为无照经营大军的主要人员。他们大都无一技之长,为了生计,一时得不到安置,于是干起了小本生意,又不愿意或不能进入合法经营场所,他们大都没有本钱,而且可以逃避一些费用,因此便加入了无照经营大军。采取游击方式无照经营, 与城管执法人员兜圈子。在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时,目前一般采用当场处罚,而二十元、五十元不等的额度对某些经营者来说触动不大;而要加大处罚力度,没收经营工具必须采用一般程序,但如果清除无照经营聚集的市场,当场填写复杂的执法文书则造成执法人员手忙脚乱,没有更多时间执法,无照经营者就逃之夭夭,招致群众围观造成交通堵塞;及时加重处罚了,但是由于这些人大都没有固定居所,事后都难以实行,所以目前城管执法人员都一般实行当场处罚收缴。

建议及相应对策

1、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各方面宏观条件。城市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涉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规范、执法规范、行政强制规范、执行规范等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民中只知道偷、抢等是违法犯罪行为,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甚至产生认识的错误和偏差。政府各级机关和部门以及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应当主动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让老百姓产生对乱设摊、乱张贴等行为是违法行为的基本概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遵守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借鉴那些大城市甚至是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城市管理工作先进经验。

2、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为城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个国家法律化程度不仅取决于依法执法的力度,更主要通过国民的法律素质及守法自觉性来体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介于此,城管执法要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切实使用和发挥好各项监督和执法职能,从外部环境努力为城市管理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普法力度和道德文明建设,从社会部门抓起,使行政执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城管部门重点做好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社会居民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等媒体,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地形成宣传声势。让更多的单位和居民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从而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理的大局面。

3、要灵活运用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城市管理工作服务。由于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滞后,为了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对当事人起到教育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法律的多种的角度对一些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可以从套用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从重处罚。例如:城市牛皮癣的制造者,为了揽络办假证的生意,到处乱涂乱写,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这些办假证人员,把他们的造假的窝端掉,对制造假证者以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事实,进行刑事审判,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牛皮癣的产生。

4、坚持堵疏结合,着力化解矛盾。 深入探求理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的方法和途径。把人性化、理性化、柔性化贯穿于执法全过程。规范执法文明用语,严格执法程序。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坚持专项整治与长远效能相结合。正视进城务工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维系生活的直接经济来源问题,始终以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开源疏导给出路。开辟适当临时市场和建立必要基础设施,想方设法引导市民守法护法,着力解决弱势群体之需、群众关注之切问题,尽量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积极发动、提倡、鼓励执法队员为社会、为市民多做好事实事,多做亲民、为民、利民的善事,建立亲民执法机制,最大限度地密切执法者与市民的关系,充分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把矛盾化解于执法过程、解决在萌芽状态。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为一个行使综合行政执法权的政府职能机关,其从组织形式到工作内容都是崭新的,没有模式及规律可以遵循,这就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对执法中遇到的难题,要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

城市管理调研报告篇【二】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一、**县市城市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县市现建成区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有街道500余条,垃圾中转站19座,公厕45座,垃圾处理场3座。现有城市建设管理干部职工20xx多人,担负着城市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户外广告管理以及道路绿化、亮化、清扫保洁等任务。近年来,该市以效能提升、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三种经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经营),引导商户进店、归市经营,努力实现双退一还。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户外广告和取缔占道广告,广泛争取广告企业和广大市民对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意见、建议,把政府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兼顾,努力使户外广告设置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加大对胡喷乱画整治和督查力度,将路段分包到人,明确责任,有效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高发态势。沿街门店实行垃圾容器化,所产垃圾入篓归店,按时倾倒,达到垃圾不落地。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健全,定人定岗,落实到人,实行两次清扫、全天保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化管理,实行建筑垃圾准运制度,运输车辆加盖密封、无沿街抛洒,严厉查处私拉乱倒现象。垃圾中转站、公厕实行专人管理,站厕设备、设施出现故障一日内修复。

为对全市市区十几条主次干道和河道、桥梁标准性建筑进行亮化,全市180条背街小巷新增路灯1672盏,规划区内现有路灯迅速增加至14000盏,此外路灯所还对全市所有路段进行了不间断的维修,使主次干道亮化率达到98%以上,背街小巷亮化率达到96%以上。加强对城区公共绿地游园的管理,分片分路段专人管理,及时给予浇水、施肥、除草、保洁。

二、**县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市民素质较低,文明意识薄弱。一些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肆意践踏绿地、毁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商户故意毁坏门店前的行道树,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强度。有的商家为了招徕顾客,将商品摆到店外,甚至占道经营。

(二)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是主次干道排水不畅,绿化带内侧无排水设施,部分街道人行道地面砖铺设有漏土现象,造成晴天粉尘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二是个别街道交接处路面硬化不到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致使街道每10平方米尘土数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三是现有的集贸市场难以满足商户和居民的需求,市场布局不合理,城区部分街道存在各种摊点(群)乱摆、乱放问题。如滨河大道早上蔬菜批发市场,陈家坊街早上至中午菜集、晚上夜市,滨河路西段三监狱门口菜市场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另外,市政设施落后,施工机械老化,数量有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三)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城管执法的难点是一些弱势群体,这些人谋生心切,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意识不强,城管人员执行公务时往往难以得到他们的谅解和配合,城市管理的强制扣押容易激化矛盾,有时阻挠、抵制,严重者甚至围攻、谩骂、殴打城管执法人员。此外,部分管理人员执法意识不强,缺乏强制措施,管理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现有城管法规存在行政许可缺失、法规强制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市政监察缺乏必要的执法证件,城市管理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城管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难以保证。

(四)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仍未形成。环卫管理网络还未真正覆盖到位,形成城区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的环卫管理分离,导致城市环卫管理纵不能到底,横难以到边,一些城中村的街巷、住宅小区的市容环卫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员和经费保障,环境卫生较差,群众反响较大。对于门前五包管理,目前仅仅依靠沿街单位的自律,缺少规范管理的措施,管理效果不理想。城市管理执法存在以罚代管的情况,形成治理过后又反复的现象,造成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有禁难止,反复回潮。

三、加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城市管理要运用有限的资金,花小钱、办大事,进一步提高城市资源共享力,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精品化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积极组织引导开展争创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建立政府督导、部门督察、舆论监督、社会投诉的立体监督机制,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居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提高居民对综合执法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度。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城管队伍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岗位培训,规范队员的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责任意识,提高执法效能,打造一支文明、廉洁、勤政的城管执法队伍。

(二)以建促管,加快城市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县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绿化树木的成活造成严重损失,如热力管网在铺设及使用过程中,漏气跑气现象严重,造成行道树及绿化带树木花草大量死亡。要从城市规划建设的源头渗透城市管理意识,充分考虑城市管理的需要,严格管网、环卫设施等的规划建设,保证城管配套设施与城建项目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避免设施建设不到位给城管造成困难。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场(点)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加强城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缓解城区管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