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岩峰值加速度;超越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P315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2-0257-07
0前言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资料的积累、重大灾害性事件的经验总结、国际发展趋势以及防震减灾法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出发,中国地震局修编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KG-*2](GB 18306D2015)[KG-*2](中国地震局,2015)[KG-*2](以下简称五代图),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云南省范围内的重大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等涉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相关工作应使用五代图编图原则和技术方法。为了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方法,同时与云南地^以前的工程项目安评结果衔接过渡,本文采用五代图编图技术方法进行了云南地区试算实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1五代图编图原则和技术方法
五代图修编以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50年超越概率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一般场地峰值加速度值的1/19中的较大者作为编图指标,从方法上保证了抗倒塌设计参数(即罕遇地震动)的风险水平不低于50年超越概率2%。同时提出了极罕遇地震作用(年超越概率10-4的地震动)概念,用于国土规划和地震应急备灾。
五代图修编仍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依据其基本原理,基于层次潜在震源区模型(周本刚等,2013),对地震活动性模型进行了改进。地震统计区内满足3个基本假定:(1)地震活动的震级满足截断的G-R关系;(2)地震发生符合泊松分布;(3)地震活动在不同潜在震源区之间为非均匀分布,在同一潜在震源区内为均匀分布。
五代图修编的基本技术思路和计算方法概述如下:
(1)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分析地震活动的时间非均匀性,确定未来百年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和地震危险性空间相对分布概率模型。对每个统计单元采用分段的泊松过程模型。令N表示统计单元未来t年内地震发生次数的随机变量,根据泊松过程的基本假定,发生n次M>4地震的概率为:[KH*1]
P(N=n)=[SX(](v4t)nn![SX)]e-v[HT4.]4[HT7"]t[JY](1)[KH*1D]
[HJ2.2mm]其中,v4为M>4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该值通过地震带未来百年地震活动趋势预测结果而得到,反映了地震带地震活动水平的时间非均匀性。
统计单元内地震震级概率密度函数为截断的指数函数(胡聿贤,1999):[KH*1]
fM(m)=[SX(]βexp(-β(m-m0))1-exp(-β(muz-m0))[SX)][JY](2)[KH*1D]
其中:m0为震级下限;muz为地震带震级上限;β=23b;b即为在统计单元内震级频度关系中的b值,它反映大小地震间的比例关系。当震级小于震级下限和大于震级上限时,概率密度值为零。
(2)在地震带(统计单元)内部划分地震构造区和潜在震源区(周本刚,2016)。潜在震源区内地震危险性是均匀分布的。潜在震源区由几何边界、震级上限和分震级档的地震空间分布函数fi,mj来描述。每个地震构造区补充几个背景性潜在震源,且边界也不完全重叠。
[BW(S][BG(;N][BHDWG1*2,WK15mmZQ,WK140mm,WK15mmYQW][HT5"][CM(22mm]地震研究[CM)]40卷[BG)F][BW)]
[BW(D][BG(;N][BHDWG1*2,WKZQ0W][HT5"]第2期[JZ]
闻满华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KG-*2](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
[BG)F][BW)]
(3)利用全概率求和原理计算在统计单元内发生一次地震时,场点给定地震动值a的超越概率。基本计算公式为(胡聿贤,1999):[KH*1]
[JP3]P(A≥a)=∫∫∫∫P(A≥a[JB
其中:P(A≥a[JB
(4)利用地震发生次数的分段泊松模型,可以计算得到某个统计单元k对场点的超越概率为(胡聿贤,1999):[KH*1]
篇2
关键词:适时教学;电路分析;主动学习;团队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62-02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工科电气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内容是介绍非时变集总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该课程知识点内容多、原理抽象、知识体系复杂,在有限的课时之内,传统的“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弊端日益显现。许多学生或是不能正确理解一些理论概念,或是即使掌握了理论,但在涉及到具体电路设计时也存在诸多困难。因而,如何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良好的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从“适时教学”模式出发,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适时教学模式
1.模式简介
Just-in-Time Teaching(国内将它翻译为“适时教学”或“及时教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美国航空学院和普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八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1]1999年,来自这两所大学的四位教授在有关适时教学的第一本专著《适时教学:主动学习与Web技术的结合》(Just-in-Time Teaching: Blending Active Learning with Web Technology)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适时教学”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二者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
适时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步骤大致包括:课前,教师在网上预习内容,提出问题(Warm-up Questions)供学生思考;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之后向教师反馈问题或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授课进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基于这样的一个反馈环节,教师利用课堂开展各式各样的讨论和辩论,以实现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的主动课堂。所以,该模式的核心是反馈环节。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基于网络的疑难问题团队讨论,以巩固课堂教学。
2.适时教学模式是对电路分析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施层次化专业化教学,[2]即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不同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展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从学习中寻找各自的兴趣点去切入点,得到不同的预期收获。但同时,层次化教学也导致某些专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电路分析课程只有48学时,在授课学时大幅度缩减的同时,电路分析的基础重要知识点不能减少,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动手环节。与此同时,随着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边缘学科的发展非常活跃,计算机技术与电工理论的互相渗透与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这样的交叉学科,促进了电路理论的新发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结合教学,成为当代电路分析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授课内容多,知识点与课下实践环节联系紧密,学时少而需课下练习多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无疑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适时教学模式借助于网络技术,增加了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高的环节,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努力打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有效地缓解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对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较好的内容简略带过,而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并有根据地进行拓展强化,进一步地提升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所以说,适时教学模式是对电路分析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探索。
二、实施适时教学模式的资源配置与考核安排
从上述适时教学模式的定义看出,该模式突出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推广该模式之前,学校应做好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课程平台大致应该包含以下模块:
课前预习:该模块供教师预习内容和预习要求,学生查看后根据要求完成预习;预习反馈:学生在该模块向自己的任课教师提交自己的问题或建议;作业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提交自己的预习作业或课后作业,授课教师可通过该平台查看学生的预习效果或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拓展提高:教师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供学生开展“难题探究”(Wrap-up Puzzles),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并结合网络资源,通过发帖与同学开展讨论,教师查看后进行相应回复或者总结;相关链接:该模块包含教师上课所用课件或者教师希望学生浏览的相关网页链接,以供学生自学或复习。
此外,通过推行适时教学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轻平时,重期末”的考核方式。在早期的电路分析课程建设中,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路分析”课程通常采用“平时成绩占25%,期末成绩占75%”的考核方式,不少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或者平时学习往往有疑难问题积攒,依靠考前突击学习又不能真正融会贯通,即使依靠背公式和大量做题来获得不错的卷面成绩,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并熟练应用电路分析知识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应付考试,但忽略了电路分析能力的培养,这种弊端在后来电工电子实验等相关的实验课程中暴露无遗。而且,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作业和考勤为主,按时完成作业不缺勤基本可以获得不错的平时成绩,对那些好学的学生也无法起到鼓励作用。在适时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调整考核比例,包括预习完成情况、预习反馈的积极度、课堂讨论或辩论的参与度以及“难题探究”环节的表现等多个方面都应被纳入考核范围,综合给予学生评价,对那些勤学好问、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三、结合仿真软件激活预习和复习环节
MATLAB软件是科学研究中常用工具,具有高效的数值计算及符号计算功能,可以进行矩阵运算、实现算法、绘制函数和数据、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高的程序等。[3]在“电路分析”课程中,随着电路规模的加大,微分阶数以及联立方程的个数增多,给解题运算带来一定困难。而MATLAB提供了高效简洁的编程方法,其强大而简易的绘图功能、矩阵和数组运算能力以及很强的扩充性,能充分满足基本电路分析、计算的需要,在电路分析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在预习环节中引入MATLAB,引导学生自学
预习是适时教学模式非常着重的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基础。对学生而言,课程的进行依赖他们预先的准备;对教师而言,教学内容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组织调整的。因此,学生的预习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和课后提高的效果。教师在设计预习要求和内容时,要注意结合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完成能力,着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明确的目的入手,可以为构建专业性预习问题提供框架或支架。
在讲授“节点电压法”这一节内容前一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节点电压法的内容,包括节点的概念、节点的选择、节点方程的建立等,然后完成预习作业,如下所示:节点电压法的原理比较复杂,如果出现多个线性方程联立求解,计算复杂。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下给出用MATLAB求解节点电压或电流的相关程序,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请思考如何用于求解所列其他题目。其程序思路如下:利用input指令获得电路节点与支路数;利用fopen与fscanf指令读取数据文件,其中将节点邻居电阻、电流源、电压源均存为数据中独立一列;计算节点电导矩阵,自、互电导分别为对角线与非对角线元素;计算节点相连电压源和电流源造成的电流的代数和向量;矩阵计算得到节点电压值。
学生通过对上述程序的学习理解,能够很快理解从数据角度看待处理电路中的阻值与电源数值,从链接矩阵的层面加深对网络拓扑的理解,从矩阵计算角度分析节点电压对电流的驱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对MATLAB软件的电路分析计算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在复杂电路分析上的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对课本“电阻电路一般性分析方法”一章的一般化系统化性解题方法有了深刻认识。通过在课程建设网站上附上与MATLAB相关的链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软件使用。
2.在授课与实践环节中应用Multisim,加强学生对器件认识
由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开发的Multisim系列软件,具有直观的原理图捕获环境,可提高学生对电路图的观察与理解,是一款适合教师、学生和工程师使用的SPICE仿真环境。[4]新版本的Multisim可以实现众多功能,此处仅结合电路分析教学列出几点应用:可便捷实现电路参数和参数扫描分析;结合 FPGA 对象模块可进行后续课程数字电路方面的教与学;拥有2千多个各种元件的元器件库,不管是大学教学还是动手实践都能胜任,其广度和深度对学生将来进行工作或科研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使用性。Multisim提供了广泛丰富的功能来帮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轻松理解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而且掌握这些功能也能极大地帮助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实现大学生创新计划、电子竞赛、本科毕业设计等项目的完成。
Multisim系列软件提供了图形化互动环境和各种即用型子板模板,任课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就可设计制作带动态演示效果的教学课件,将课本静态电路图与动态输出波形有效地衔接起来,加深学生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Multisim尤其在直流激励下的动态电路分析章节学习中,能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轻松从基本的电路分析运算理解过渡到复杂深奥的理论理解。通过对动态元件电容、电感连接示波器,可以清楚地演示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变化规律,验证课本上电压电流的演变曲线,对时间常数等参数指标获得实际体会。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电路,学生不仅可以对疑难问题的求解进行验证,还为将来的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打下了扎实的实践经验。从笔者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将仿真软件作为学生课下学习电路分析的辅助手段,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组成学习讨论小组的兴趣。
四、结论
在笔者对适时教学教学方法的推广中发现,传统电路分析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元件间的连接关系、整体电路图连线都有直观明了的优点,便于检查电路连接对错,并且电路各电压电流数值一目了然。但与之相比,偏重于数值计算的MATLAB软件,其数据结构与计算功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电路元件之间的数值关系,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电路原理,颇有奇效。笔者在适时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发现,电子专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择Multisim比例较高,兴趣也较强烈,而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学生选择MATLAB软件较多些。在任课教师角度,将其与适时教学策略融合,从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层次化教学,依兴趣针对性教学的目的。前面所述也启发笔者在将适时教学方法贯彻到实际教学环节时,将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手段新的创造性作用发挥出来,而不必局限于网络化这个适时教学的基本手段上。
参考文献:
[1]娄珀瑜.利用体验式学习软件构建化学实验适时教学空间[J].化学教育,2011,(11).
[2]张宇飞,史学军.电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6).
篇3
【关键词】 消防 危险化学品 灾害事故 侦检
在未知的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处置过程中,最首要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地判别出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和性质,这是消防部队和其他救援力量开展灭火、救生、堵漏、洗消、输转等后续行动的前提,是事故处置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如果无法确定危险物质的种类,就无法确定灾情处置方案,就无法对参加救援的官兵做好针对性的个人防护,就无法选择合适的洗消剂,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也就无法选择恰当的灭火剂。在此,作者将就未知危险化学品的侦检方法,从侦检目标、途中和现场询情、现场观察、仪器检测等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
1对未知危险化学品进行侦检应实现的目标
对未知危险化学品进行侦检,其主要目的就是对未知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定性(或半定性)、半定量、定量的判定。
(1)对未知危险化学品进行定性(或半定性)。即查清该危险源是什么物质,它的分子式是什么。大多数的消防特勤中队通过询情、观察、侦检等手段,都能对危险源作出定性判断,或对其属于哪类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
(2)对未知危险化学品进行半定量的检测。即通过侦检仪器的测定,粗略地检测出危险化学品在一定范围内的浓度。装备较为精良的特勤队伍,一般都能实现这一目的。消防部队配备的绝大多数的侦检器材和装备,受装备工作原理、装备操作误差、事故现场地理气象等因素影响,所检测出的危险化学品的浓度,都是一个近似值,所以仅能做出半定量的检测。
(3)对未知危险化学品进行定量的检测。即通过侦检仪器的测定,准确地检测出危险化学品在一定范围内的浓度。装备精良的特勤队伍,可对部分物质作出准确的定量测定。如北京、上海、广东等总队核生化侦检车上配备的荧光定量PCR仪,就可对生物物质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判定。这台耗资二百多万元的移动设备,相当于一个国家二级的生物实验室,用它进行检测做出的结论,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定量判定的依据。
2未知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现场的询情和观察
2.1途中询情
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119指挥中心、辖区中队参战的指挥员应保持与报警人的联系。在出警途中,要通过报警人对事故现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是询问可疑物质的名称、本身特征以及其周边异常特征,如可疑物质的颜色、气味、外观包装、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周边人员伤亡情况。二是询问事发现场的客观环境,包括周边建构筑物类型与多少、道路交通、地形、河流和风向等。
2.2现场询情
消防力量到场后,可以向在事故现场的报警人、知情人、围观人员、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先期到场的救援人员等询问现场情况,深入了解现场情况。通过询情,能够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名称、对灾情的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后续影响作出初步判断。
2.3现场观察
在事故现场危险化学品危害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侦检人员不应盲目进入事故的核心区(重度危险区),因为在毒害物质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消防部队侦检人员所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有效、毒害物质是否有爆炸危险等信息,指挥员均无法得知。应先观察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的情况,然后再进入核心区(着火区域、泄漏区域)对发生事故的本体进行侦检。灾情现场的观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察事故现场及周边的情况,二是观察事故发生对象的特征和外在表象。
2.3.1观察现场及周边情况
通过观察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来对先前通过询情掌握的情况进行佐证和验证。主要观察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中毒人员的症状。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同的毒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机理各不相同,中毒人员的中毒症状也各不相同;根据中毒人员的症状,来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判定。但有些有毒物质对人员造成伤害后,会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事发现场不易发现人员伤亡情况,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观察人的中毒症状,一定要心细眼尖,因为有些危险化学品的中毒症状和急性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如沙林中毒后人员的生理反应,就与心肌梗塞的发病症状及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心肌梗塞会出现瞳孔放大,而沙林却会出现瞳孔缩小。②建构筑物的情况。查看受危险源影响后,建构筑物是否有毁损现象、表面是否沾染有危险化学品的粉末或液滴、表层是否有变色反应等。③现场周边的生物的反应。查看事故现场的树木、花草是否有打蔫现象,枝叶、花朵、果实是否有不正常的变色反应,如变黄、变黑等;周边动物(如狗、鸡、鸭等)是否有呕吐、走路摇摆、卧地不起、知觉麻痹、狂吠等反应,其他小动物(如老鼠、昆虫、小鸟等)是否有死亡、逃离事故现场等反应。④水源、土壤和空气。事故现场和周边的水源是否有变色、鱼类死亡的现象;土壤受危险品(主要是液态和固态危险品)污染后的颜色是否有变化;在地面、下水道和低洼处是否有气体沉积,或是在事故核心区上方是否有毒气初生云生成,藉此判断危险品的密度。⑤气味。闻灾害事故现场的气味,可由消防部队的指挥员在安全区来完成。如闻到水果香味,一般可判断为芳香烃类物质,或是沙林等神经性毒剂;如闻到臭鸡蛋味,则可初步判断为硫化氢;闻到苦杏仁味,则可初步判断为氢氰酸。⑥事故现场的其他异常情况。观察现场周边动植物来初步判断事故类型,如现场出现大量动物尸体,且周边植物明显枯萎时,可初步判断为化学灾害事故;再如当现场大量出现同一种或几种生物,且明显多于常规数量时,应加大生物危害的检测。
2.3.2观察事故对象
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下面3个方面:①燃烧(或泄漏、流淌)物质的相态、颜色、气味、包装式样与标识、泄漏在空气或水体中的表征、波及范围等。②盛装该物质的容器的完好程度、是否正在或可能受到威胁(如烘烤、爆炸、撞击、软化变形等)。③灾情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否会扩大、或是在无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现有状况,是否会对人员、环境和财产造成重大影响)。通过观察事故对象的特征,同时结合前期的询情和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就能更好地判断危险物质的种类。比如,现场出现小袋装液体,周围人员反应有特殊气味,且有人员伤亡时,则应先从剧毒危险化学品造成伤害的角度来开展检测。若现场出现泄漏并且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则可以判断该物质挥发性很强,且挥发产物极易溶入水。
3对未知危险化学品的仪器检测
(1)仪器检测的原则。利用侦检器材开展检测工作应遵循准确、快速、灵敏和便捷的要求。即,采用灵敏、简洁、快速的检测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查明造成事故的危险源种类,检测现场危险物质浓度,及时反映危险物质浓度变化情况和扩散蔓延情况,为高效处置事故提供科学的依据。
(2)仪器检测的顺序。利用侦检食品进行检测时应遵循先气体(包含气体、蒸气、挥发性液体、气溶胶)、再液体、最后固体的检测顺序。在检测未知气体时,应按先氧气、再可燃气体、再检测毒气的顺序进行检测,这一顺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测氧测爆测毒气”。
(3)仪器检测的路径和方法。通常选择从上风方向进入到事故中心区域,在同一个检测点应分别测量地面和离地面1.5米处气体浓度,在封闭空间或室内还应测量门窗上沿气体浓度。对未知液体检测时,可先利用PH试纸检测其酸碱性。对容器盛装的液体,应在其开口的下风方向或开口处进行检测。对泄漏液体应在其泄漏口下风或泄漏形成的液面上进行检测其挥发性及挥发产物。对于泄漏产物在空气中明显形成烟雾的,则可直接对其烟雾实施检测。
4结语
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层出不穷,面对数万种类的危险化学品,消防部队的指挥员在处置此类事故中,不可能牢记每一种、每一类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处置措施,只有通过快速、科学、有效地开展侦检工作,准确地对危险品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定,才能为消防部队的后续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牢牢把握抢险救援的主动权,最终控制并消除险情。
参考文献:
[1]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6月21日,2010年5月1日实施.
[2]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9月25日,2008年3月1日实施.
[3]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11年7月1日印发(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4]《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公安部消防局2007年5月9日印发).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10 g尼龙丝检查法、振动阈值检查法、温度浅感觉检查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36~83岁),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10 g尼龙丝检查、振动阈值检查及温度浅感觉检查结果,以NCV异常+神经症状或一项简易检查异常为DPN的诊断标准,分为DPN组和非DPN(NDPN)组,计算三种简易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值(κ值)。结果 三种简易检查中振动阈值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κ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1%,90.63%,76.19%,0.53,92.11%,63.04%,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最好;10 g尼龙丝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最低,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最差。DPN组中有35人三种简易检查同时异常(敏感度67.3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5.30%,准确度76.19%,Kappa值0.54)。结论 DPN的三种简易检查中以振动阈值检查的可靠性最高,联合应用三种简易检查可以对DPN进行有效的早期筛查。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至少30%〔1〕。目前临床上DPN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NCV)是诊断DPN的多种方法中比较客观、敏感、可靠的方法,但需要专科医生操作,费时、费力和成本高,而且不能检查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故不能作为DPN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定量感觉检查(QST)可以用来评估有髓鞘的大神经纤维、有髓鞘或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功能以及鉴别有无痛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可以作为一个早期诊断DPN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也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复杂,重复性亦受很多因素影响。10 g尼龙丝检查、温度浅感觉检查及振动阈值检查相对费用低、操作容易、便于携带,便于广泛应用,但其对DPN诊断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NCV异常+神经症状或一项简易检查(10 g尼龙丝检查、振动阈值检查及温度浅感觉检查)异常为诊断标准〔2〕,评价三种简易检查对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探讨其在临床的实用性〔3〕,为预防和干预DPN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4〕,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间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占60.7%),女性32例(占39.3%),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0.4±23.5)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神经病变包括遗传因素、药物、手术、其他代谢疾病以及因四肢骨折、外伤史、皮肤病、长期毒物接触史等所致的神经病变,双足无溃疡、感染及水肿等。
1.2 10 g尼龙丝(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查
①尼龙丝垂直于测试处的皮肤,施压使尼龙丝弯曲约1 cm;②测定下一点前暂停2~3 s;③测定时避开胼胝;④测定部位是大脚趾、中趾、小趾、跖骨头1,3,5处及足跟和足背,测定20个点,患者一侧仅感觉到8个或不足8个,视为异常。
1.3 振动觉检查
采用美国BioThesiometer感觉定量检查仪进行振动感觉阈值(VPT)的测定。患者放松,平躺,探头接触于大脚趾皮肤,振动的振幅从零开始渐渐增加,到了振动刚刚感觉时的点(就是感觉阈值),以振幅高于25 V视为异常。
1.4 温度觉检查
Tip Therm温度浅感觉检查仪一端为金属(凉感觉),一端是聚脂(温感觉),患者平躺,放松,分别将两端接触患者足背皮肤进行检测,不能辨别凉温觉者为异常。
1.5 NCV检查
安静的室内环境,室温25℃,皮温30℃左右,采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的肌电图仪(型号DK2740),刺激与记录均采用表面电极,测试每例受试者双侧腓总神经运动纤维(由踝部刺激,趾短伸肌记录)及腓浅神经感觉纤维(由腓骨中段刺激,踝部记录)神经传导速度,1项以上异常确定为异常。
1.6 DPN诊断标准
NCV异常+神经症状(包括麻木、针刺痛、烧灼痛等)或一项简易检查异常〔2〕。
1.7 统计学分析
用四格表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及Kappa值(κ值),κ值作为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在校正机遇一致后观察两者见一致性的指标,κ值0.4~0.75为中、高度一致,≥0.75为极高的一致性,≤0.4为一致性较差。x
【摘要】 目的 探讨10 g尼龙丝检查法、振动阈值检查法、温度浅感觉检查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36~83岁),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10 g尼龙丝检查、振动阈值检查及温度浅感觉检查结果,以NCV异常+神经症状或一项简易检查异常为DPN的诊断标准,分为DPN组和非DPN(NDPN)组,计算三种简易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值(κ值)。结果 三种简易检查中振动阈值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κ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1%,90.63%,76.19%,0.53,92.11%,63.04%,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最好;10 g尼龙丝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最低,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最差。DPN组中有35人三种简易检查同时异常(敏感度67.3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5.30%,准确度76.19%,Kappa值0.54)。结论 DPN的三种简易检查中以振动阈值检查的可靠性最高,联合应用三种简易检查可以对DPN进行有效的早期筛查。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至少30%〔1〕。目前临床上DPN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NCV)是诊断DPN的多种方法中比较客观、敏感、可靠的方法,但需要专科医生操作,费时、费力和成本高,而且不能检查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故不能作为DPN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定量感觉检查(QST)可以用来评估有髓鞘的大神经纤维、有髓鞘或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功能以及鉴别有无痛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可以作为一个早期诊断DPN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也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复杂,重复性亦受很多因素影响。10 g尼龙丝检查、温度浅感觉检查及振动阈值检查相对费用低、操作容易、便于携带,便于广泛应用,但其对DPN诊断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NCV异常+神经症状或一项简易检查(10 g尼龙丝检查、振动阈值检查及温度浅感觉检查)异常为诊断标准〔2〕,评价三种简易检查对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探讨其在临床的实用性〔3〕,为预防和干预DPN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4〕,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间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占60.7%),女性32例(占39.3%),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0.4±23.5)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神经病变包括遗传因素、药物、手术、其他代谢疾病以及因四肢骨折、外伤史、皮肤病、长期毒物接触史等所致的神经病变,双足无溃疡、感染及水肿等。
1.2 10 g尼龙丝(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查
①尼龙丝垂直于测试处的皮肤,施压使尼龙丝弯曲约1 cm;②测定下一点前暂停2~3 s;③测定时避开胼胝;④测定部位是大脚趾、中趾、小趾、跖骨头1,3,5处及足跟和足背,测定20个点,患者一侧仅感觉到8个或不足8个,视为异常。
1.3 振动觉检查
采用美国BioThesiometer感觉定量检查仪进行振动感觉阈值(VPT)的测定。患者放松,平躺,探头接触于大脚趾皮肤,振动的振幅从零开始渐渐增加,到了振动刚刚感觉时的点(就是感觉阈值),以振幅高于25 V视为异常。
1.4 温度觉检查
Tip Therm温度浅感觉检查仪一端为金属(凉感觉),一端是聚脂(温感觉),患者平躺,放松,分别将两端接触患者足背皮肤进行检测,不能辨别凉温觉者为异常。
1.5 NCV检查
安静的室内环境,室温25℃,皮温30℃左右,采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的肌电图仪(型号DK2740),刺激与记录均采用表面电极,测试每例受试者双侧腓总神经运动纤维(由踝部刺激,趾短伸肌记录)及腓浅神经感觉纤维(由腓骨中段刺激,踝部记录)神经传导速度,1项以上异常确定为异常。
1.6 DPN诊断标准
NCV异常+神经症状(包括麻木、针刺痛、烧灼痛等)或一项简易检查异常〔2〕。
1.7 统计学分析
用四格表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及Kappa值(κ值),κ值作为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在校正机遇一致后观察两者见一致性的指标,κ值0.4~0.75为中、高度一致,≥0.75为极高的一致性,≤0.4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三种简易检查方法对诊断DPN的可靠性分析
10 g尼龙丝检查结果显示,双足中每侧2点、5点或8点感觉丧失为阳性标准诊断DPN的敏感度都较低,特异度较高,准确度和κ值也较低,与诊断标准间一致性较差;振动阈值检查以>10 V作为阳性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κ值分别为67.31%、90.63%、92.11%、63.04%、76.19%和0.53,与诊断标准之间呈中度一致;凉温辨别觉检查以不能辨别凉温为阳性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κ值分别为63.46%,71.88%,78.57%,54.76%,66.67%和0.34,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稍高于10 g尼龙丝检查(≥2),但也较低,不甚理想; 3项简易检查均阳性的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76.19%,κ值为0.54,与诊断标准呈中度一致,见表1。表1 三种简易方法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及κ值(略)
2.2 DPN的检测阳性率
4种检查方法检测DPN的阳性率为39.3%~63.1%,将所有患者分为有症状组(麻木感、疼痛感、烧灼感,蚁行感、抽筋等)和无症状组,4种检查方法在有症状组的阳性率为37.0%~72.2%,无症状组的阳性率为40.0%~46.7%,都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阳性率最高,见表2。表2 各种方法检出DPN的阳性率(略)
3 讨论
10 g尼龙丝检查常用于评价足部保护性感觉,可有效预测足溃疡的发病风险,但是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DPN 的筛查,更多的研究选择将10 g尼龙丝检查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来评估DPN的防治情况〔5〕。本研究采用Leonard等〔6〕研究中的20个测量点,分别以一侧2点、5点、8点不能感知作为异常来判断,与根据诊断标准得出的结果相比,其特异度较高,而敏感度太低,一致性较差,该结果与日本Kamei等〔7〕报道相似。本研究中VPT总阳性率为45.2%,敏感度67.31%,特异度90.63%,阳性预测值92.11%,阴性预测值63.04%,准确度76.19%,κ值0.53,与诊断标准呈中度一致,与贾伟平等〔3〕以单一NCV的异常作为DPN诊断标准研究报道相似,提示VPT可以对DPN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足溃疡的危险度。
本研究发现温度辨别觉检查总阳性率高于10 g尼龙丝检查和振动阈值检查,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不只在早期(亚临床型),在后期(临床型)仍然以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受损更常见,这与Jensen等〔8〕的报道相似,但其总阳性率低于NCV检查,且与诊断标准相比敏感度为63.46%,特异度为71.88%,κ值0.34,一致性较差,这可能与温度辨别觉检查只反映感觉神经功能有关,故若对DPN进行早期诊断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本研究中,52例DPN患者中三项简易检查联合应用均为阳性的有35(67.31%)人,与诊断标准相比特异度达100%,κ值为0.54,一致性较好,提示这三种简易检查联合应用可以鉴别一部分已经并发但不太严重的DPN患者。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必须每年至少使用一种筛查方法进行一次DPN筛查,而同时使用两种筛查方法,可增加检查率〔9〕。因此三种简易检查联合应用操作简单、快速,无任何痛苦,可以用于门诊及住院DPN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减少足溃疡和截肢的发生,小于两项检查异常的可以进一步NCV检查确诊。
参考文献
1 Boulton AJ.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outpatient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Diabetes,1998;15(6):50814.
2 Costa LA.A simplified protocol to screen for distal poly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 Res Clin Prac,2006;73(3):2927.
3 贾伟平,沈 琴,包玉倩,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及其诊断价值的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07 10.
4 王吉耀.内科学(七年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01.
5 侯瑞芳,汤正义,张 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种筛查方法诊断效率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2(6):3236.
6 Leonard DR,Farooqi MH,Myers S.Restoration of sensation,reduced pain,and improved balance in subjec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04;27(1):168172.
7 Kamei N,Yamane K,Nakanishi S,et al.Effectiveness of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creening〔J〕.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5;19(1):4753.
篇5
关键词: 绕组变形; 在线监测; 电流偏差系数; Simulink
中图分类号: TN71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6?0155?04
0 引 言
大型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短路故障的冲击,特别是变压器出口或近距离短路故障[1];此外在长途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的碰撞或震动,这些都可能导致绕组发生变形。变压器绕组发生轻微变形后会给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减少变压器的寿命;绕组发生重大变形则导致变压器直接退出运行。
目前,离线检测变压器绕组的方法有:通过试验测量变压器短路阻抗并和历史数据比较的短路试验法;在绕组一侧施加低压脉冲并比较脉冲响应的低压脉冲法[2];测量变压器频率响应并横向、纵向比较其变化的频率响应法[3];通过提取变压器的振动信号来判别绕组变形的变压器振动检测法[4]等。上述方法均要求变压器退出运行,属于离线检测方法,不能实时监测变压器绕组的状况并及时发现早期故障,更不能实现状态维修。
P.M. Joshi和S.V. Kulkarni 提出的电流偏差系数(Current Deviation Coefficient,CDC)法[5],不仅能够实现在线监测变压器绕组健康状况,而且能够通过电流偏差系数确定绕组变形的类型和程度以及变形的位置。本文介绍了电流偏差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Simulink计算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
1 电流偏差系数法
变压器绕组可以用一个集中参数电路进行等效,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它可由有限的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由串、并联电容[Cs],[Cg]和串、并联电感[Lii],[Lij]构成的[π]型电路组成[6],如图1所示。
在600 kHz~1.2 MHz范围内的某一单一频率信号下,变压器的绕组呈容性,并且可由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组成的梯形网络构成[7]。对于绕组微小变形,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容值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绕组轴向和径向变形的程度[8]。图1中,如果将2端短路并接地,在1端施加一个正弦高频稳压源,则该图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
其中,[I1H]和[I2H] 分别是绕组健康状态时施加高频信号后的首末两端的电流;[I1H′]和[I2H′] 分别是绕组变形后施加高频信号后的首末两端的电流。
由以上可知,CDC值与串联电容或并联电容的改变量无关,只和电容所处的位置有关,因而能够根据CDC值进行绕组变形故障定位。此外,轴向位移导致串联电容变化,此时CDC值总是正的;径向变形导致并联电容变化,此时CDC值总是负的。所以根据CDC值亦可以判断绕组变形的类型。
2 仿真电路
在Simulink 平台上搭建好电流偏差系数法在线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总体电路,主要有高频、工频及谐波信号部分,信号耦合部分,数字滤波及有效值测量部分以及变压器绕组的容性等效模型电路部分组成。
高频低压信号源由于耐压有限,在通过电容C_coup耦合到变压器的套管末屏之后,还必须要并联一个分压电容C_div,其大小计算如下:
[2UUsin=C_divCb] (4)
则:
[C_div=2UCbUsin] (5)
式中:[U]为系统额定电压;[Cb]为套管电容;[Usin]为高频信号源的耐压值;[C_div]为分压电容。
通过变压器套管的末屏,高频信号被施加信号到绕组上,示意图如图3所示,C1为套管电容,C2为套管末屏对地电容。
3 仿真结果
3.1 同一性质电容单一变化
首先对每一部分的串联电容[Cs]依次改变容值,变动幅度为-0.37%~0.37%,并联电容值保持不变。结果如图4所示。其次,保持串联电容值不变,依次改变并联对地电容[Cg]的容值,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改变每一部分的串联电容[Cs]或者并联电容[Cg]的容值并保持其他部分电容值不变,且不论电容的改变量是增大或减小,每一部分的电流偏差系数CDC的数值变化非常小,并且不同部分的CDC值相差较大,因此参数电流偏差系数可以作为判断绕组变形位置的依据;此外,可以看出串联电容变化的CDC数值均是正值,而并联电容变化的CDC数值均是负值,因此该值能够作为判断绕组变形类型的依据。
3.2 同一性质电容同时变化
选取串联电容第三、第四、第五部分作为观察对象,依次同时改变第三和第四部分的串联电容值;然后依次同时改变第四和第五部分串联电容值;最后同时依次改变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串联电容的值,得到的结果如图6所示。
类似的,如果绕组多个部分的并联电容值发生变化,其电流偏差系数值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
由图6和7可以看出,电流偏差系数不会随着多部分同一性质(串联或者并联)电容同时发生变化而发生剧烈变化,其值基本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并且串联电容同时变化时数值为正,并联电容同时变化时为负值。
3.3 不同性质电容同时变化
选取串、并联电容第三和第四部分作为观察对象,依次改变它们容值的大小,其结果如图8所示。
由图8可以看出,电流偏差系数的数值会沿着一种趋势进行变化,并且可能出现正负值交替变化,这主要取决于是串联电容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还是并联电容的变化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是轴向变形较大还是径向变形较大。由仿真可以看出,在串、并联电容值都减小的情况下,串联电容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电流偏差系数为正值,且随着变形的减小,该值具有逐渐的增大的趋势;在串、并联电容值都增大的情况下,并联电容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电流偏差系数为负值,且随着变形的增大,该值具有逐渐的增大的趋势。
3.4 绕组变形判定
在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变形以及变形的程度时,首先是通过比较实时监测到的变压器上首末两端的高频小电流与绕组呈健康状态时的变压器的首末两端电流是否发生变化,即ΔI1和从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出,当串联电容Cs变化由小逐渐增大时,每一部分的末端电流I2的数值都是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当并联电容Cg的变化由小逐渐增大时,每一部分的末端电流I2的数值都是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对这两种情况而言,总的趋势是绕组变形越大,ΔI2的绝对值越大,因此可以依据该值来判断绕组变形的程度。
4 结 语
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是构建一个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准备。本文主要对电流偏差系数法在线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在变压器绕组首端注入一个高频低压正弦信号,同时测量绕组首末两端的高频低压电流信号,应用电流偏差系数法能够对变压器绕组的微小变形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并且能够对故障类型和位置进行辨识,很好的实现了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在线监测。
参考文献
[1] 赵宇彤, 庞海龙.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分析[J].电工技术,2012(10):12?13.
[2] 王钰,李彦明,张成良.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的LVI法和FRA法的比较研究[J].高电压技术,1997(1): 13?15.
[3] 严玉婷,江健武,王亚舟,等.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的
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高压电器,2010(5):55?59.
[4] SHAO Yu?ying, GUAN Hong, JIN Zhi?jian, et al. The fault detection of transformer windings' deformation based on vibr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C]// 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Quality, Reliability, Risk, Maintena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hengdu, China: ICQRMSE, 2012: 713?718.
[5] JOSHI P M, KULKARNI S V. A novel approach for on?line deformation diagnostics of transformer windings [C]// Proceedings of 2010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S.l.]: IEEE, 2010: 1?6.
[6] KULKARNI S V, KHAPARDE S. Transform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M]. [S.l.]: CRC, 2004.
篇6
【摘要】 观察和评价芬太尼静注、MgSO4静注和低剂量依托米酯预注减少依托米酯在无痛人流术中发生的肌阵挛。180例女性患者,按不同方法分成6组进行麻醉,再进行手术。结果表明:在用托烷斯琼1~1.5mg时,静注依托咪酯0.3mg/kg前,依此静注芬太尼1.0~1.5μg/kg(150秒前)、MgSO4 60mg(90秒前)和预注小量依托咪酯0.03~0.05mg/kg(50~60秒前),无呼吸循环抑制,无注射痛,患者苏醒绝大部分平稳,极少部分有轻度恶心呕吐,是无痛人流术的又一种麻醉方法。
【关键词】 依托米酯; 肌阵挛; 无痛人流术
依托米酯(福尔利,恩华公司)作为一种麻醉诱导药,因为其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常配合用于心血管和危重病人的手术麻醉,由于依托米酯有轻度镇痛作用[1],故用于短小的手术,但因首次静脉注射时,有肌阵挛的发生,资料显示,肌阵挛的发生率可达80%~90%,限制其在短小手术的使用。为改善依托米酯在无痛人流术中肌阵挛的缺点,本研究设计几种麻醉方法评价对肌阵挛的改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80例女性患者,年龄17~43岁,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麻醉前15分钟静脉注射托烷斯琼1~1.5mg,随后, 按不同方法分组麻醉,每组30例,再进行手术。A组:麻醉前150、90和50~60秒时生理盐水静脉注射(静脉注射以下简称静注),再开始异丙酚2~3 mg/kg静注;B组:麻醉前150和90秒时生理盐水静注,50~60秒时依托咪酯0.03~0.05 mg/kg静注,再开始依托咪酯0.3 mg/kg静注;C组麻醉前150秒时生理盐水静注,90秒前静注MgSO4 60~80mg,前50~60秒时依托咪酯0.03~0.05mg/kg静注,再开始依托咪酯0.3 mg/kg静注;D组:麻醉前150秒芬太尼0.5μg/kg静注,90秒前静注MgSO460mg,50~60秒前静注依托咪酯0.03~0.05mg/kg,最后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E组:麻醉前150秒芬太尼1.0μg/kg静注,90秒前静注MgSO460mg,50~60秒前静注依托咪酯0.03~0.05 mg/kg,最后静注依托咪酯0.3mg/kg;F组:麻醉前150秒芬太尼1.5μg/kg静注, 90秒前静注MgSO460mg,50~60秒前静注依托咪酯0.03~0.05 mg/kg,最后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若患者麻醉变浅,可静注依托咪酯0.1~0.2 mg/kg,若患者肌阵挛严重干扰手术,无法控制,可改用异丙酚麻醉,以便顺利完成手术。
肌阵挛的评定标准:①无肌阵挛;②轻微肌阵挛(末梢小关节抽动);③肌阵挛(包括肘关节等抽动);④严重肌阵挛(包括髋关节等抽动)[3]。恶心呕吐评定标准:①无恶心呕吐;②轻微恶心,无呕吐;③恶心呕吐;④严重恶心呕吐。
观察期间,患者呈头和上半身略高于水平面(10~15°)卧位,呼吸空气(血氧饱和度降至92%以下时,用手抬高患者下腭和吸氧,均可缓解缺氧),记录麻醉前、 150秒前、90秒前、50~60秒、再开始用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量用药时、手术中及苏醒时的肌阵挛、注药疼痛情况。术毕恶心呕吐情况、病人的苏醒情况和有无不良记忆。
统计学处理:SPSS13.0用于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依据资料特点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
转贴于
2 结果
各组皆顺利完成手术,肌阵挛发生情况见表1,F组预防肌阵挛最佳。注药疼痛情况:使用依托咪酯的各组注药疼痛发生率几乎为0,B组一例患者述有轻微疼痛,而异丙酚组(A组)有轻微疼痛14例,发生率为46.67%,疼痛8例,发生率为26.67%,与依托咪酯各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苏醒情况:E组有一例患者呈短时间内烦躁,持续1分钟左右,无苏醒延迟发生。所有患者均无不良记忆,A组2例有良好梦幻回忆。表1 各组肌阵挛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尽管依托咪酯对呼吸循环干扰小,但麻醉剂量诱导时,可发生不自主的双上下肢的抖动(肌肉紧张阵挛),双上下肢明显阵挛,则干扰无痛人流术这一类小手术的进行,原因可能是依托咪酯麻醉剂量能兴奋皮层下中枢,发生类似入睡时腿抽动的现象,但这种抽动并不同于颠痫的抽搐[1]。针对这一缺点,目前有多种方法来克服,目前,大约有4种以上方法,可不同程度减少肌肉紧张阵挛发生,具体原因还不清楚。据文献报道,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的150秒前静注芬太尼100μg(约2μg/kg),可使肌阵挛发生率减低到8%,而当静注芬太尼400μg,则可使肌阵挛发生率减低到0%,但患者却出现明显的呼吸暂停[2];MgSO4 60mg在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之前90秒前静注,既可以降低肌阵挛发生率(降低至76%)又可以镇痛[3],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的50~60秒前静注依托咪酯0.03~0.05 mg/kg,也可降低肌阵挛发生率[1]。我们采取未用芬太尼和减低静注芬太尼量为0.5、1.0和1.5μg/kg(为文献报告量的一半左右),术前150秒静脉注射,并随后静注MgSO4 60mg,50~60秒前静注依托咪酯0.03~0.05 mg/kg,最后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观察有无改变减轻肌阵挛效果。对比六组得到的结论,可以看出,E、F组的减轻肌阵挛效果显著,且基本无副作用;C、D组减轻肌阵挛效果稍差,但与E、 F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B组减轻肌阵挛效果最差,只是改变依托咪酯肌阵挛由3或4级变为2级或1级。为防止患者的苏醒延迟,没有采用静注氟哌利多或咪唑安定的方法[4]。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曾引起争论,但我院无痛人流术为短小手术,故没有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综合以上得知: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前,依此静注芬太尼1.0~1.5μg/kg(150秒前)、MgSO460mg(90秒前)和预注小量依托咪酯0.03~0.05mg/kg(50~60秒前),无呼吸循环抑制,无注射痛,在用托烷斯琼1~1.5mg时,患者苏醒绝大部分平稳,只有少部分有轻度恶心呕吐,是无痛人流术的又一种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Doenicke AW, Roizen MF, Kugler J, et al. Reducing myoclonus after etomidate. Anesthesiology. 1999, 90:113~119.
2 Hueter L, Schwarzkopf K, Simon M, et al. Pretreatment with sufentanil reduces myoclonus after etomidate.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3, 47:482~484.
篇7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US-FNAB) and 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UG-CNB) in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 Methods A total of 200 thyroid nodule patient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aspiration biop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received US-FNAB) and group B (received UG-CNB),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ampling failure rate, malignant coincidence rat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rate in two groups. Results Group B had higher malignant coincidence rate (96.67%)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rate (7.00%) than group A (86.21% and 1.00%), and lower sampling failure rate (2.00%) than group A (9.00%).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Thyroid nodule; Ultrasound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着人们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越来越多甲状腺结节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诊被初筛出来。但其性质及病理学类型难以确定,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US-FNAB )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UG-CNB)可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做出诊断, 以指导后续治疗。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现在将两种方法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 2015年10月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 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活检的患者200例, 其中男110例, 女90例, 年龄37~69岁, 平均年龄(51.62±15.8)岁;结节直径0.3 ~5.8 mm, 平均直径(20±17)mm。随机分为A组及B组, 各100例。
1. 2 仪器与设备 使用仪器Logiq 400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议, 探头频率6~12 MHz。A组以23G PTC针, B组以18G PTC针, 分别接5 ml注射器。
1. 3 方法 A组行US-FNAB;B组行UG-CNB。
1. 3. 1 术前准备 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病毒五项、心电图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中术后可能发生情况, 签署手术同意书。再次B超确定甲状腺结节部位。
1. 3. 2 手术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 头后仰, 充分暴露颈前区。超声选择最佳穿刺点并标记。常规消毒, 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超声监测下从标记穿刺点进PTC针达结节内, 负压抽吸5~10次, 取出组织保存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送病理检查。穿刺后压迫穿刺点30 min, 超声检查有无异常, 并留观40~60 min, 观察有无颈部肿胀、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的取样失败率, 恶性符合率及术后出血率。评价方法:穿刺结果为恶性或不能排除其恶性可能的行手术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恶性的检出率;穿刺结果为良性患者进行随访1年以上, 随访期间行超声检查没有恶性征象的按良性统计, 若随访期间出现恶性征象或手术病理为恶性, 按恶性统计, 比较两种方法恶性的符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B组恶性符合率(96.67%)及术后出血率(7.00%)高于A组(86.21%、1.00%), 取样失败率(2.00%)低于A组(9.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比较常见[1]。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高, 甚至超声图像上某些征象对恶性有所提示, 但不能准确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1, 2]。临床上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不同, 大多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良性甲状腺结节, 只需要定期随访, 但怀疑有恶性倾向的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3]。目前,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尚无明确的规范。US-FNAB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是目前鉴别甲状腺结节最敏感有效的方法[4, 5]。但US-FNAB有其局限性, 有文I[6]指出对于US-FNAB反复抽吸后无明确结果、取材不成功的患者, UG-CNB可效获得明确病理结果。
作者对US-FNAB、UG-CNB两种方法的取样失败率、恶性符合率及术后出血率进行比较发现:①UG-CNB较US-FNAB取样失败率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UG-CNB取样失败率低于US-FNAB, 恶性符合率高于US-FNAB, 可以作为有效的甲状腺结节检查方法之一, 但术后出血率也高于UG-CNB, 术前应注意筛查易出血因素, 术中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最佳穿刺路径, 在保证得到有效标本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或血管, 术后应多注意观察患者出血征象, 以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Ha EJ, Baek JH, Lee JH, et al. Core needle biopsy can minimise the non-diagnostic results and need for diagnost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alcified thyroid nodules. Eur Radiol, 2014 , 24(6):1403-1409.
[2] Brito JP, Gionfriddo MR, Al Nofal A, et al. The accuracy of thyroid nodule ultrasound to predict thyroid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4, 99(4):1253-1263.
[3] Klubo-Gwiezdzinska J, Wartofsky L. Thyroid Emergencies. Med Clin North Am, 2012, 96(2):385-403.
[4] Cooper DS, Doherty GM, Haugen BR, et al. 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009 , 19(11):1167-1214.
[5] Lee MJ, Hong SW, Chung WY, et al. Cytological results of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or thyroid nodules: emphasis oncorrelation with sonographic findings. Yonsei Med J, 2011 , 52(5):838-844.
[6] 尚海涛, 程文, 刘钊, 等.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中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29(20):1804-1807.
[7] Grani G, Calvanese A, Carbotta G, et al. Intrinsic factors affecting adequacy of thyroid nodule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Clin Endocrinol (Oxf), 2013 , 78(1):141-144.
[8] 张丽丽, 谭小蕖, 刘玉江, 等.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24):
2094-2096.
[9] 田树元, 蒋天安, 余永红, 等.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技术与穿刺非技术的比较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5, 24(10):909-910.
[10] 何友钊, 叶观瑞, 李美荣, 等. B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 7(1):54-55.
[11] 李京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医学, 2008, 28(2):35-37.
[12] 张伟, 艾熙, 易惠明.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医学研究杂志, 2015, 44(1):98-101.
[13] 李玉宏.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吉林医学, 2010, 31(23):3871-3872.
[14] 刘春庆, 刘建, 赵磊, 等.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价值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4):19-20.
篇8
一、于5月12日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xx乡防震减灾会议和并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包括《地震知识》、《动物震前异常反应》、《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我们从地震基础知识,到震情识别技能、灾情速报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热爱防震减灾事业的业务骨干。
二、在xx乡文化广场悬挂标语、横幅,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及现场咨询活动。活动当天着力宣传了防震、避震、地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我国地震发展形势,丰富群众防震减灾知识,向群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向群众展示宣传图片5张,到各企业送发地震宣传单100余份,累计咨询人数达200余人次。这次活动对有效提高我乡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也能帮助群众正确处理地震发生与识别相关谣传。通过宣传,群众了解到防震减灾知识,接受到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
三、在xx中学进行防震疏散演练,在疏散演练警报响起后,各班同学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跑出教室,全校师生在校长王学强的指挥下用2分13秒安全撤离教学楼。在师生们到达指定位置后,班主任清点各班人数,向总指挥做口头汇报。最后,总指挥进行活动评估、总结。为做好这次地震逃生演练,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实的演练方案,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明确演练的重要意义、演练的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对疏散路线和安全地带进行了仔细检查,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隐患,确保“逃生”路线畅通安全,真正做到了高效、有序、快捷地避震、逃生和疏散。此次地震逃生演练,使广大师生了解了防震知识、避震方法,疏散路线,树立了自救互救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四、发挥地震预报观测点的作用。在我乡设立了2个观测点,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通过畜、禽和自然现象密切关注地震灾害的前兆,有效地掌握地震动态。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公众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篇9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
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活动安排
在今年秋新学期开学后,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利用班会教育课和图文资料展示与分发、广播站结合此次汶川抗震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开设地震科普知识专栏,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
3、通过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篇10
20XX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建立和谐校园,防灾减灾,胜于救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特别是中小学生体质还相当柔弱,抵抗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大的水灾、火灾、、地震、重大突发性灾害等,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逃生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大家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学校今天上午举行了全校师生防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认真筹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认真的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出教室,不得重返教室,不得喧哗、不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各位领导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校长下达命令:“演练开始: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撤离。”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多钟,(两次演练从组织到演练结束只用了15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观看安全教育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专题教育片,知识守护生命》,这堂特殊的课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为学生讲述的是用知识守护生命的道理,倡议小学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通过观看,不仅让师生学会了避险知识,还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识,懂得了灾难面前坚持就是胜利,懂得了民族团结就胜利的伟大和力量,懂得了团结互信、相互扶持的意义。
五、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活动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各班利用板报,展出防灾减灾图片、防灾减灾科普挂图等,制作了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板报、手抄报,以“关爱生命,防灾减灾”为题,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活动中,我们向全校师生征集安全主题手抄报,并从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中进行展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3、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学生收看“地震来了该怎么办?”网络视频,了解地震的发生与避震措施,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临危不惧扑救大火,在大水中武警官兵同恶浪搏斗,挽救了在大水中将要走到尽头的一个个生命。学生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团结意识。
4、组织学生听“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思,增加知识。
5、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开展交流讨论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影片、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学防震减灾活动总结 例2
我校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学生防震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自我救护能力。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科普宣传,结合学校第二课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防震科普知识成为我校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我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得以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修订完善“山天中学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2、强化宣传,增强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师生人人皆知。同时,利用升旗仪式,史地生组的刘雪松老师向师生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开展演练,提高能力。
5月13日,我校组织了防震减灾演习活动,提高了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中学防震减灾活动总结 例3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我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在第二个防震减灾日来临之际,xx小学开展了“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
1、“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钟校长
副组长:宋书记、苗校长
组员:教导处、德育处、后勤主任及学年组长
2、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由后勤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3、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德育处负责主抓这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二、“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1、大力宣传
20XX年5月11日早晨,学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就打出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提高抗震救灾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等宣传标语。在学生、家长、教职工中进行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重视。
2、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2010年5月12日7:45分,全校利用早自习时间组织召开了专题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学生防震知识,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做好此项工作,德育处还给班主任印发防震减灾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
3、在全校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
20XX年5月12日9:30分,德育处利用广播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内容如下:
一是: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三是:远离危险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师生们也知道了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去应对。
4、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由后勤、教导处、德育处联手根据学校教学楼结构和班级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按照办公室位置每一楼层每一个楼梯都有一位教师负责安全疏导。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在学校领导安排下,全校用了5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加强了这方面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5、学生编出“防震减灾”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