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

篇1

一是以专项企业债券形式,实现重点领域“点对点”融资支持

企业债券的最大特点是募集资金指定项目用途,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点对点”融资支持。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出台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改造、绿色债券等七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这些专项债券是在企业债券制度框架内“量身定制”的债券品种,主要是针对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特点,统筹各项债券支持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相关领域并发挥示范效应。2016年,上述专项债券核准规模达到1115.1亿元,其中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495.2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248.8亿元,有力支持了相关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此外,为积极支持企业降低杠杆率,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率先推出了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实施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债券,债券资金与债转股项目直接挂钩,解决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融资难题。

二是开展融资政策巡讲,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推动融资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1月启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融资政策巡讲,巡讲专家包括研究机构、企业债券技术评估机构、证券公司负责人等,巡讲内容既包括企业债券的政策解读,也包括债券的实务操作和典型案例,巡讲对象为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分管融资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企业有关负责人。截至2016年底,巡讲已覆盖17个省区市,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巡讲工作。此次巡讲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各地高度重视,平均每场参加人员超过300人,巡讲过程中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和政策答疑,受到了各方尤其是债券发行人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三是简化申报审核流程,主动探索向企业债券发行注册管理制过渡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企业债券的受理和业务接待全部在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实行阳光审批,并在60个工作日内按时办结。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探索企业债券由核准制向注册管理制过渡的有效途径,将企业债券审核中的合规性审核、财务指标审核等技术评估工作委托中央结算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两家技术评估机构负责,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评估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则集中精力负责品种创新、准入和信息披露相关规则的制定。

四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债券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方式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企业债券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开发完成了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并上线运行,整理了相关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和债券业务数据。二是开展了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通过案例评价、社会信用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发行人评价、技术评估和登记托管机构评价、市场机构评价、专家评价等多个评价维度,对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承销、发行和存续期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纳入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以督促相关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和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篇2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2012年1~12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旅游、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信托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审计署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央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高峰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篇3

4月5日,瑞银和莫尼塔等机构均消息称,预计我国3月份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将温和回升,一季度GDP增速或为6.6%-6.8%之间,经济增速或已触底,二季度将止跌企稳。

这说明,此前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正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房地产去库存等扭转了投资需求下滑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推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各家银行机构3月底以来陆续的年报却显示,诸多银行净利润增速由几年前的两位数跌至了1%以内,几家国有大行更是明确表示“力争2016年净利润增速为正”。以银行业为主要代表的我国金融行业,系统性改革的迫切性日渐加大。

推动供给侧改革,不能忽视金融体制改革的至关重要性。当前,国际金融正可能由风险积聚转入风险暴露期――2013年年中以来,世界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势分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动荡加剧,或已揭开了国际金融风险暴露的序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血液。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如果金融供给侧改革不能到位,血管不能疏通,那么整个供给侧改革就难以落到实处。

为什么要强调金融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金融供给侧改革本身就是要解决资本如何高效配置的问题,其中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两个最重要的资金价格机制的改革。而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也离不开金融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脱虚向实”,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而这并非简单的货币刺激。

201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做出两个基本判断,即全球金融风险与危机前相比不是在降低而是在积聚,同时风险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从银行体系向影子银行转移、从偿付风险向流动性风险转移。并且,2015年世界经济又录得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2016年仍有继续下行之势。

此背景下,经济与金融的背离扩大,国际金融有可能由风险积聚转入风险暴露期――2013年年中以来,世界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势分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动荡加剧,或已揭开了国际金融风险暴露的序幕。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期叠加”之一,就有“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由于前期稳增长的工作过分依靠总需求管理,依赖货币刺激,延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继续依靠投资拉动,推高了全社会杠杆率,加剧了当前产能过剩压力和通货紧缩威胁。甚至因为金融交易的暴利,进一步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产生挤出效应。

同时,大量的流动性在各个金融市场间窜来窜去,形成金融体系内部循环的“空转”,导致了缺乏实体经济支持的资产价格暴涨暴跌。近年来发生的“钱荒”、“债市风暴”和“股市异动”等,殷鉴不远,亦是全球金融风险暴露的缩影。

因此,金融体制改革应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

金融改革落在五大方面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勾勒出未来五年我国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供给的蓝图。

第一,丰富金融机构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类型和数量不少,但金融服务总体是不够的,尤其针对农村和小微企业的基层金融服务不足。同时,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业务之间还存在金融服务的需求。

包括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并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等等。

同时,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加强海外网点布局,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水平。

第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银行体系大量流动性用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上却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症结之一在于,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结构较为单一,过度依靠低风险偏好的、顺周期的银行体系配置金融资源,难以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包括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退市制度,打击市场操纵和内部交易,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等。

第三,加强金融创新功能。

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而不是“供给侧管理”,就是要通过简政、减税,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简单依靠政府产业政策指导、金融信贷政策扶持。通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是支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造血机制。

包括要创新科技金融,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银行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贷联动,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创新绿色金融,通过再贷款、财政贴息和担保、对商业银行评级等手段鼓励银行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支持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推动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绿色产业基金。

第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主要是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维护金融平稳有序运行。

包括要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让市场在人民币利率形成和变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培育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等等。

第五,改进金融治理体系。

2016年初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的股市异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体制等。这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个重要背景。

然而,周小川行长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辅导读本中提出“完善金融治理”,是一个比金融监管更加宏大的概念,还包含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标准及规则制定等,是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等等。

金融改革须处理好七组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血液。可以说,如果金融供给侧改革不能到位,血管不能疏通,那么整个供给侧改革就难以落到实处。其中,须处理好以下七组关系:

其一,调整结构与稳定增长的关系。

不应该把扩大总需求与加快供给侧改革对立起来,二者本身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五大重点工作中,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会减少总需求,但降成本(如减税)、补短板却可能增加总需求。

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投资、外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如果依赖货币刺激,有可能是饮鸩止渴,将影响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动力。但另一方面,强调供给侧改革,仍然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环境。

其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在中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导致了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金融风险过于集中。

金融结构过于单一,还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因为股票、债券市场较为成熟,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可以通过低利率推动股市、债市上涨,形成财富效应,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流动性过于宽松,一方面造成股市、债市暴涨暴跌,甚至危及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依靠银行信贷加杠杆,又造成了非金融部门财务上的不可持续。

为此,尽管经历了近年来的债市风暴、股市异动,仍要保持发展资本市场的定力,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但也要考虑路径依赖的现实,正视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特征,现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如探索完善投贷联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以及银行事业部模式。

其三,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下行周期,由于经济效益下滑,银行资产质量有可能恶化,这时候银行减少信贷投放本在情理之中。然而,金融与实体经济、特别与工业是利益共同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实体经济是“皮”,金融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银行仍需要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工业增效升级,这是壮大和发展金融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和重要内容。

其四,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的关系。

减少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创新性企业“市场在中国,上市在海外”的缺憾,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捷性等,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服务,还要依靠金融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这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减少事前审批,消除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体制机制障碍。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如“互联网+金融”),监管者要透过表象看穿其金融本质,对其进行适时、适度的监管,而不能坐视金融脱媒,任其野蛮生长,以致尾大不掉,酿成新的金融风险、社会问题。其中,e租宝、泛亚贵金属交易所等,就是前车之鉴。

其五,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还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但另一方面,又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完善宏微观审慎措施,在扩大开放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包括防范极端情况下的境外金融攻击与制裁。特别是要做好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案例分析,梳理出货币攻击的方式、渠道和演变路径,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防患未然。

当前应对资本集中流出压力,就是我国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次练兵好机会。正如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借打击进口骗购外汇之机,在经常项目可兑换规则下,我国完善了进口购付汇真实性审核机制。

其六,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论在市场建设、组织建设,还是在完善调控、加强监管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借鉴和汲取国际经验,遵循和遵守国际标准。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所谓的国际经验和惯例在当地能够成功,引进到中国时,需要哪些宏观或微观基础设施的培育和配套,以防止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特别是在对外金融开放问题上,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措施准备,避免颠覆性的失误。

其七,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通常认为,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货币政策是总量性政策,因而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应发挥更大作用。然而,从供给角度讲,如果将货币政策扩展为金融政策,生产或者服务部门区分公益性部门、政策性业务和盈利性部门、商业性业务,则结论大相径庭。

对于前者,应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财政政策比金融政策更有效;对于后者,则更应该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金融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在当前市场情绪悲观之时,政府介入,发挥公共部门资金的杠杆和示范作用,有助于打破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

篇4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被经济学家规范和扩大。

一、小微企业利用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难

相关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经济结构调整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虽然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多种手段,如标准化抵押贷款、创新融资产品等。但小微企业在传统信贷模式的局限性下,融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企业的抵押能力较弱,缺乏抵押资产;信息不对称,缺乏规范的经营报表;金融危机后,一直实行相对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银行的放贷意愿较低;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种种原因,小微企业利用传统模式贷款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互联网金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发展困境带来了转机,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

(一) 针对性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服务过程中会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进行融资产品创新,追踪客户满意度。在融资平台上,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整合能力,突破传统渠道中的许多障碍。在数据上解决了传统渠道信息不对称,信息内容匮乏的难题。P2P网络贷款平台虽然没有明确的客户圈,但是需要先在网络上注册并且贷款金额较小,同时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可以进一步降低投融资交易的成本,提高投融资的效率。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它们盈利能力强,掌控着大量的短期资金,能够满足中小企业日常的资金需求。互联网是融资信息的服务商,以建立海量融资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线上渠道和线下沙龙的形式,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融资信息对接服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成功率,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了彼此的经营成本。如阿里小贷和京东商城根据客户特点设计产品要素,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要素进行差异化调整。依据细分客户,提供融资产品的客户端定制化部署,使小微企业具有自主和个性选择权,选择适合自己融资需求和融资额度的融资产品,并且它不存在资金交易的风险和类似p2p平台跑路的问题。

(二) 普惠性

银行更多地关注大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把自己的资源投入效益最大的部分,就是头部,而忽视了尾部。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金融更加普惠化,可以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提高金融普惠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三) 便捷性

小微企业通过在网络化金融生态中更为便利地获取贸易伙伴、融资支持、财务咨询等标准化融资服务资源,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具有产品类型多、放款速度快、审批流程简、获贷 成本低等便捷特性,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例如,近年来,建设银行也在不断地探索利用网络渠道扩大小微企业服务的覆盖面,提升融资便捷性,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开通小微企业融资在线申请渠道,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互补,先后在企业网上银行、善融商务平台、门户网站开通了小微企业贷款在线的申请渠道,这就降低了资金需求者的求贷门槛。二是推出网银循环贷的业务,最大限度地节约客户利息成本,将传统客户经理操作的评级、授信、支用业务流程合并为评级和授信业务流程,支用环节由客户按需直接发起,通过建行企业网上银行自主支用。这样小微企业主只需办理一次贷款,无需再次前往银行柜台,便可以实现通过企业网银7×24小时随借随还、循环使用,降低了时间成本。

三、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之间的双赢分析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是我国金融创新与小微企业发展实现双赢的重要战略渠道。一方面,小微企业需要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服务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围绕小微企业需求丰富金融服务方式,实现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日渐成为国家金融和财政政策扶持的重点。

篇5

投资北京:作为北京地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北京银行近年来在支持北京经济文化建设中做了哪些建设性工作?

闫冰竹:北京银行扎根首都沃土,紧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紧贴市场和百姓需求,不断在创新转型中谋求新的更大发展,塑造了“首都金融”、“民生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特色,打造成为首都金融业一张亮丽“名片”。

强化“首都金融”特色,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北京银行瞄准首都战略规划,全力支持市属重点产业升级、重大工程建设、重点项目研发。累计向市属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投入上万亿元,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支持奥运工程建设、高等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民生金融”特色,全力增进百姓福祉。北京银行推广“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实现首都市民持卡就医“一卡通”。开发“京医通”项目,服务非医保和非京籍患者,受益患者将涵盖北京市医院门诊量40%。中标北京市财政工资统发和授权支付业务。独资设立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以“小、快、灵”优势,服务大众消费领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

强化“科技金融”特色,全力服务科技创新。设立中国第一家专业服务科技创新的分行级金融机构——中关村分行。累计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400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过1000亿元,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中关村企业,65%以上是北京银行培育起来的客户,连续被银监会授予“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强化“文化金融”特色,全力促进文化繁荣。首家与北京市文资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7家“文化创意专营支行”,构建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为北京地区7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近500亿元支持,市场占有率超过50%。被人行营管部评为“文化金融产品创新先进单位”。

强化“绿色金融”特色,全力建设“美丽北京”。2007年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效融资合作协议,创新推出“节能贷”产品。支持北京上万辆中低标准公交车辆改造,积极参与ING“碳中和”行动。授信200亿元支持京能集团清洁能源项目,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北京”作出积极贡献。

投资北京:科技创新是国家的核心战略,您刚刚谈到北京银行也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请问您如何认识科技金融的战略意义?

闫冰竹: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主宰国家兴衰和国力消长的根本力量,深刻影响着国际竞争格局的走向。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国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在此背景下,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完美融合,对提升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全力服务科技创新,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在当前全球孕育新一轮创新竞争、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是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完美融合,能够激发和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科技创新载体多为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的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运作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2%,全国科研经费年支出将达到1.35万亿元,所能带动的科技产业规模将呈几何倍数增长。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投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投资北京:北京银行在2011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化服务科技创新的分行级金融机构——中关村分行。这既是监管部门对北京银行“科技金融”特色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也是一次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完美融合。请问您如何看待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两年来的发展变化?

闫冰竹: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成立两年来,以“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园区建设、服务小微企业”为己任,在监管部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抢抓中关村难以复制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优势,将科技金融创新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是变革了管理机制。举全行之力向中关村分行倾斜,由总行副行长兼任分行行长,配备最优秀的信贷人员、最先进的信息系统、最完善的硬件设施。在信贷管理机制上,探索“信贷工厂”模式,推出标准化、流程化、批量化的贷款审批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释放了竞争活力,赢得了客户好评。

二是创新了金融产品。推出百家主动授信和个人主动授信,创新推出“创意贷”、“智权贷”、“订单贷”、“增信贷”、“科技链”等产品。创新推出中小微企业网络贷款新模式和“增千户”行动计划。举办支持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研讨活动,探讨服务小微企业的新途径、新方式,不断满足示范区企业的特色融资需求。

三是提升了服务理念。在发展中,中关村分行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始终用创新的观点,思考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出新产品、制定新流程、创造新模式,不断抢占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了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逐渐成长为北京银行乃至全国银行业的创新型标杆分行。

四是创造了优异业绩。伴随改革创新、拼搏付出,目前分行总资产已接近1500亿元,累计为4000多户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在中关村示范区排名第一。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中关村分行已经形成了完善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金融先锋队、探路者和引领者。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承载着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殷切希望,肩负着北京银行的创新激情和发展使命,将牢记使命、志存高远、开拓创新,进一步用专业领先的金融服务开拓科技蓝海、擦亮科技梦想,着力建设中国服务科技创新的领先银行,努力把中关村分行打造成为中国银行业最佳科技金融特色分行。

投资北京:请问北京银行下一步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科技金融”特色方面,还有什么样的设想和计划?

闫冰竹:服务科技创新,既是金融企业的历史使命,更是经营转型的迫切要求。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首都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不断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为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先试先行,打造特色鲜明的标杆银行。积极融入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领先同业的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创新条件。巩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领先优势,持续扩大服务领域,持续深化流程再造,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最佳融资服务银行”。坚持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使命,以“服务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按照“专业化队伍、针对性产品、适用性流程、批量化渠道”的“四位一体”工作方针,切实将中关村分行打造成“盈利能力强、发展水平高、资产质量优”的创新型分行,全力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二是坚持专业制胜,引领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围绕科技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拓展营销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做专、做强、做大科技型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和“信贷工厂”模式,构建绿色审批通道,坚持利率风险定价,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应对激烈竞争,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从成长周期、行业和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深入挖掘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潜力,拓展科技金融服务群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金融服务水平,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向驱动”。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开创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资金融入、专业咨询,全方位嵌入科技创新进程,打造服务科技创新的优质品牌。一是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在信贷操作流程中全面推广应用网络通讯技术,搭建现代化的高科技服务系统。二是加快产品创新,提升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做大做强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瞪羚计划”、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加快推广“软件贷”、“节能贷”、“创意贷”、“小瞪保”等细分产业的特色方案,拓展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三是加快文化创新,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和倡导“服务科技、产融互动、尽职免责”的信贷文化,增强关注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服务意识。

展望未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银行将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全力做好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进一步做实、做专、做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努力打造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特色品牌,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富民强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投资北京:党的十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也相应提出建设“美丽北京”,这对北京银行发展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闫冰竹: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提出持续深化“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北京”。

作为首都金融业的一张“名片”,“美丽北京”建设对北京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指引着北京银行坚持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做大力支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建设节能环保的“美丽银行”。一方面,北京银行要主动当好绿色办公与节能降耗的践行者,实行装修节能环保控制及无纸化办公,厉行节约,在全行员工中树立节能环保的绿色办公理念,打造新时期的绿色银行。另一方面,北京银行要持续倡导绿色信贷,支持首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融资需求,将信贷资金向低碳、节能减排以及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倾斜,全力支持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

投资北京:新年伊始,北京银行在支持“美丽北京”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有没有新的规划?

闫冰竹:进入2013年,“美丽北京”建设如火如荼。北京银行通过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催化剂”、资源配置“调节器”和社会稳定“助推器”作用,在“美丽北京”经济文化建设进程中责无旁贷,也将大有所为。

以经济转型为导向,提升服务首都效能。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领域的投入,确保“两个不低于”,即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增速均不低于全行的平均水平,打造小微企业服务品牌,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能。

篇6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化解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区域金融风险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中观金融风险,它是指一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系统所面临的的风险。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区域金融风险是整体金融风险爆发的导火索,区域金融风险一直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各种关联因素影响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集聚到一定程度会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开放的前提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转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剖析

1金融机构重规模轻效益的发展思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企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也是利润最大化,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扩大规模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润。金融机构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发展模式使得机构规模在扩张的同时,也增大了区域金融风险。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外金融机构所带来的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国内金融机构加快了引进国外金融工具的步伐,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但是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金融监管的手段并未得到同步提升,导致某些新业务的引进不但没有成为新的利润来源,反而成了金融风险新的发源地。

2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现阶段相当数量的金融机构缺乏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以商业银行为例,内部控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对贷款和对外交易支付的授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不健全,部分银行不按照规定筹措资金,无序竞争,违规揽储,有些不按规定经营资金,挪用资金进行炒股,炒楼等,导致一些分支机构资金在高风险领域运作,极易给银行带来巨大大金融风险,甚至引发区域金融风险。

3“影子银行”体系风险

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地下钱庄,小额贷款机构等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功能,却没有受到与银行同样的监管,被称为“影子银行”,由于监管“真空”的存在,部分影子银行存在超范围经营和违规经营的现象,如利用高息吸收社会资金,再以更高的利息贷出,赚取利差,由于一些公司规模小,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差,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大致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资产比例为19%,很容易银行系统性风险,2013年6月银行“钱荒”事件就是影子银行典型的风险信号。

4金融监管存在缺陷

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这种制度使得各个监管机构更注重各自系统内部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而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由于监管机构之间的立场和角度不同,缺乏协调配合,容易出现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二,金融监管法律的不完善,虽然我国建立了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但缺少与之对应的实施细则,执行中可操作性较差,实际中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三,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金融业监管的需要。如近两年兴起的P2P网贷平台,由于目前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外部监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整个行业良莠不齐,卷款跑路事件频发,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5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的不适当干预

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的不适当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得了大量的权利和财政利益,其经济行为对区域金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不当的政府干预不仅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会增加金融风险。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自觉地将自己至于资金配置的中心地位,强制银行信贷向国企倾斜,导致银行信用活动脱离了效率原则,也是导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由于重复建设等导致的银行不良资产在整个不良资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主动干预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盲目审批项目,扩大投资,这些投资往往资金量大,期限长,有些地方政府将商业银行视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对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很少考虑,导致投资效率低,同时加大了债务风险,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随着地方政府融资贷款还债高峰期的到来,今明两年地方债到期量达42万亿,部分省份到期债务高达60%,2014年是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以上行为都增加了区域金融爆发的风险。

6经济政策给不同区域带来不同的影响

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发展走势与我国的整体走势保持一致,因此,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时更多的是以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参考,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在同一层次,使得单一的经济政策对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成熟的金融市场,多样性的金融工具等手段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化解风险以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相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工具单一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及时有效的化解经济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格局下,单一的经济政策可能是造成欠发达地区经济风险的形成和累积的原因。

三、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区域金融风险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由于一些金融机构的不当经营活动而导致的整个区域的金融机构出现风险的的可能性。2010年浙江温州民间出现借贷危机,2011年河南连发三轮担保业挤兑潮,2012年鄂尔多斯房产泡沫爆发等事件凸显了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不足,这些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双重性

区域金融体系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影响。区域金融的发展目标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符合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因此区域金融风险受到国家经济风险的影响,会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产生风险。同时,区域金融体系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撑,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方政府会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区域金融部门必须予以配合,因此区域金融体系的双重性使得区域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2区域金融风险的外部传导性强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的资金和商品的流通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使得金融风险在区域之间具有更强的外部传传导效应。一方面,区域内积累的金融风险能够较好的向区域外扩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风险,另一方面当周边区域发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将区域经济放在开放动态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关注周边区域及全国的金融发展形势。

3区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

全国性金融风险的爆发通常会有多个经济指标同时恶化,大量机构同时陷入经营困境,单个企业的金融危机一般不会导致全国性的的金融危机。但是区域金融体系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少数企业的经营恶化就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即使在整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危机也可能爆发。

四、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策略

1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应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使区域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本地区的金融系统运行现状,从而做到风险事件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以金融统计数据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首先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既能够体现稳定性,一致性,适应性特点,又能够反映预警对象的指标,并且能够随经济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调整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既要包含宏观层面的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利率,汇率,进出口增长率等,又要包含微观层面的指标体系,如地区存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例,地区证券交易额变化率,保费收入变化率,地区财政收入支出变化率,地区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通过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区域金融运行进行监控,及时向监管机构发送警报,使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从而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金融机构破产制度

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也必然要求有一套完整的市场机制,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这是任何竞争性行业都应该存在的制度,金融领域也不例外。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是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迄今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应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条例》。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迅速有效地处置金融突发事件,预防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地区金融和社会稳定,保障地区经济安全,应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快速有效、稳妥处置”的原则,做到及时反应,认真负责,措施得力,高效低成本。领导小组应及时收集金融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做好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加强对区域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同类

监管,及时发现和改正违规经营行为,增强员工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一,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完善贷款流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贷款操作程序,对客户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核实,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交易背景等,对放贷后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各种骗贷行为。第二,引导金融机构切实落实内控管理制度,控制操作风险,对贷后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跟踪管理,防范贷款企业资金链断裂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第三,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第四,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经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把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

5建立区域金融创新合作机制

由于区域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可以使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区域间联合监管化解掉一部分,通过建立区域间信息沟通和共享,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具体可以采取一下措施:第一,建立金融风险监控协会,联系区域内各家金融机构,定期召开交流会,共同探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加强业务交流。第二,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使各自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多更及时更准确。第三,要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的职能,各金融机构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对于扰乱金融秩序,影响稳定的违法行为予以检举和制止。

参考文献:

[1] [ZK#]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

[2] 孙颖区域性金融风险剖析[J]统计教育2007,(3)

[3] 陈宏论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J]财会月刊,2010,(2)

[4] 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5] 林宏山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研究与思考――以漳州市为视角[J]福建金融,2013,(2)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一、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

1、美国混业经营模式。目前,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和以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全能型银行模式允许在同一个公司内部分设不同部门来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母子公司结构,是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通过资本控股纽带,实现各种功能和业务的一体化经营。根据控股公司母公司职能的不同,可分为事业型控股公司和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金融业混业发展的产物,采用的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纯粹型控股公司构架中,母公司没有自己特有的事业领域,而是企业整体性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或者只是单纯法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实际的决策运作由子公司完成。事业型控股公司则是母公司有独立的事业领域,并通过控有其他事业领域的子公司的股份来对子公司进行支配和管理。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虽然在以防火墙作用为代表的约束机制下生产了一些效率上的损失,但其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对资本投资的责任是有限的,因此其子公司的经营损失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影响不大。同时也减少了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对金融市场发展利益的牺牲和金融创新能力的抑制。当然,从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来看,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不能过于迅猛,应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2、美国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实行的是“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双重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利,多头指有多个履行监管的金融机构。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确定了伞形监管模式(如图1)。金融控股公司的下属的银行、保险、证券各子公司,分别由联邦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监管机构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作为监管人,是综合管理的上级机构,负责评估和监控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潜在的影响。

这种伞形监管结构的优点在于监管机构有义务相互提供信息和尽可能利用对方的既有信息,并在对其所管辖范围内事务实施监管时,若涉及到其他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能够事先进行协商,同时减少潜在的法律上的冲突,并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建立冲突解决机制。虽然如此,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说明了这种监管构架存在着严重的监管失效。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29日公布了改革蓝图,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计划。其主要的改革建议包括短期和中期建议,并提出了长期的概念化的最优监管框架,而短期的改革措施是向中期和长期最优监管框架的一种过渡。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房屋抵押市场、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强化市场的监管等;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消除美国监管制度中的重叠、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着重对金融监管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长期的建议是向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更加集中地执行特定的监管目标。具体措施是设立三个不同的监管当局,一个负责市场稳定的监管当局,第二个负责与政府担保有关的安全稳健的谨慎金融监管当局,第三个负责商业行为的监管当局。

二、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1、金融监管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不相适应。这场危机的爆发,说明了金融市场的失灵。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要有持续的金融创新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暗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就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对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审查与控制,以保持金融创新能够健康发展。然而,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不断推陈出新,一环扣一环,市场风险不断叠加,监管部门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以美国住房贷款方面的金融创新为例,其金融衍生品纷繁复杂,尤其是表现在抵押房贷和资产证券化上,而这些正是引发次贷危机的一个导火线。最后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中发生了断裂,引发了金融衍生品乃至金融机构的瓦解。正是由于美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严重失调。

2、双重多头监管体制造成监管效率低下。多头的监管,使一家美国金融机构接受多家监管机构的管理,造成监管存在明显的重叠和错配。在金融市场密切联系的环境下,这种模式的监管必会致使美国的资本市场逐渐丧失竞争力。美国监管体制的弊端并不是没有被发现,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2007年11月《提升美国金融竞争力蓝图》批评了美国的监管制度,限制了监管者适应全球市场变化的能力,造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广变得越来越困难,降低了监管者和进入机构的灵活性, 监管方式过于僵硬,法网过密易使被监管者疲于应付,机构设置过多,导致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增加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

3、国际监管合作不足。监管合作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政策协调和技术援助,采取一致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并充分考虑各国国内的政策架构和监管措施,从而寻求监管目标统一的政策融合过程。而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体现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不足,因为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平台,监管者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了解不够具体。相关的国际机构在监管全球资本流动上的关注远远少于对新兴国家的汇率的关注,并且对经济衰退时的资金流动逆转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这也是由美国次贷危机转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国的启示

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同时,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金融模式,而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发展道路。

1、建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模式。我国现行的金融模式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三行一会”的金融调控监管模式与分业经营体制基本相适应。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同金融业的管理水平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主要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与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的混业经营模式较相近,所以金融控股公司制将会比较适合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此模式下,结合我国“三行一会”的监管体系,成立金融监管局,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持续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和披露,提高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逐渐建立起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

2、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衍生品的监管。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致新的风险。因此在追求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的防范。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但目前为止,我国金融创新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弱,金融创新仍就停滞不前。总理曾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就道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国外先进的金融创新经验及金融危机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教训,我国应结合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实行信息披露,保持金融创新产品的透明度,以促进金融创新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避免类似于由此次金融衍生品监管力度不足造成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危害。

3、建立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及风险预警机制。在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的同时要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建立起必要的防火墙机制,合理划分内部职责和权限,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目的是减少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的传递,限制各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并控制资金在金融集团内部的流通。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监管机构应定期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对风险暴露较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双边会谈的形式予以风险预警。具体的设定需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协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混业经营发展的程度,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

4、完善国际间合作。金融危机表明,仅在一个国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是不够的,而需要各国共同加强对评级体系的国际监管。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发达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我国也要完善与国际间的相互合作。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监管合作,但是在具体的实质性举措中仍停留在原则性的框架协议上。因此,我国需要在双边、多边监管合作中对信息共享及信息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加强,并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间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以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迈进。

目前,国际合作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二十个国际集团于今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峰会上,主要探讨的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与会的还有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中国在此次峰会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将会逐步增强同各国间的相互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兵: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学术纵横,2008(7).

[2] 林朴:论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管理,2008(10).

[3] 秦凯: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J].理论与改革,2009(1).

篇8

关键词: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非公开定向发行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向银行间债券市场特定机构投资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并在特定机构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的行为。企业发行定向工具应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其核心为注册制、定向发行,有限度流通和内部披露。

一、我国引入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的原因

1、公开发行方式的制约逐步显现

过去由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非公开定向发行制度的缺乏,公开发行是我国企业采取直接债务融资方式的唯一选择。然而公开发行的种种制约因素也在我国债务融资市场扩容的过程中相继显现出来。一是企业净资产对融资规模的制约;二是企业信用资质的制约,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自发选择形成了相应的“准入门槛”,这对于主体资质不高但处于高速发展期、资金需求愿望强烈的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三是信息披露的制约,产生信息披露成本较高的弊端,也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融资主体受信息披露限制而无法公开发债融资。

2、在历次信贷规模控制中缺乏必要的市场化缓冲手段

在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时期复合型通胀压力显著加剧的特殊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主攻方向就是控制货币投放。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市场的融资环境、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的融资结构是造成货币调控手段单一化的主要原因。而不同融资方式的货币创造效能是有差异的,直接债务融资只涉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货币的转移和交换,并不影响货币总量,所以其货币创造效能大大低于间接债务融资。我国直接融资活动的货币创造效能仅为间接融资活动的0.53%左右。[1]因此从社会融资结构入手分析,可为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两难困境”提供另一种新思路。

3、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缺乏弹性,潜在金融风险增加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薄弱的金融创新能力使金融产品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得不到满足,金融体系脆弱性不得不加以重视。首先我国目前融资结构尚待调整,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长期占主导地位,企业经营风险极易在遭遇经济下行周期时转化为金融系统风险。其次市场中的大量游资、富余资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波动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且金融机构同质化、金融服务单一化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最后非正规、甚至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十分活跃,民间资金链、影子银行等不断在累积金融风险和隐患,也倒逼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创新。

二、我国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市场规模、流动性角度看,内外部市场运行都面临问题

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市场存量占中国GDP的比例仅约51%,比成熟资本市场国家低得多。[2]说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仍有不足。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虽逐年完善,参与类型不断丰富,参与范围日益广泛。但是当前债券市场仍然存在投资者结构失衡的问题,投资者类型相对单一,基于有些发行私募债券的企业资质不是很好这一事实,它们能否顺利寻到合格投资者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市场内部来看,如何平衡定向工具投资人保护要求与市场参与者对流动性的需要将会是一大挑战,首批发行的130亿定向工具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未达到预期水平,主要就是由于定向发行产品流动性不足,影响了定向工具的市场深度。因此其流动性还有待提升,以适应进一步降低融资费用的诉求。

2、从市场参与主体、债券品种角度看,市场主体的自律文化和合规意识较差

我国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主体的自律文化和合规意识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相比还有差距,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对外部融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3]

首先,发行方存在道德风险。发行方可能以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分隔为利机,采取多头发债、多头申贷、错配期限、超额募集等手段谋取利益。依据资金实需期限和总量合理进行债务融资是发行人的职责,但目前我国市场发行主体的内部资金管理水平整体都还不高,超额或提前募集的资金使企业财务负担加重,也使市场出现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加大。其次,承销商尽职履责问题也值得关注,其整体的市场敏感性、影响力及承销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银行作为承销商的部分责任在非公开定向发行中得到延续,但这还是不能对其强化审核分析职责形成充分激励,不排除个别银行承销商基于盈利动机与发行人合谋损害市场利益的可能性。

3、从制度的法律体系构建角度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我国公开发行市场的系统性和完备性都已接近成熟市场水平,但非公开定向发行融资制度建设却比较薄弱。它不仅远落后于成熟资本市场国家,也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虽然非公开定向发行制度框架的有关规定可见于2006年修订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一些法条中,但已有法规也一般都是各监管部门的规章和管理办法,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的效力层次不高。因此,我国非公开定向发行亟待建立健全完整的市场法律体系,进一步修订交易规则,完善一整套市场运行管理办法,确保市场管理有法可依、日常运作有章可循。

三、完善我国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的对策建议

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要遵循“自律组织明确规则、监管机构搭建平台、投融主体自愿参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审慎监管完善机制”的发展理念,在市场动态发展中应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后续管理数据信息、风险预警、督查纠正和危机处理四个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寻求一种“均衡”的市场机制设计。

注重实现筹资便利与投资者保护的最优均衡。进一步降低筹资费用,强化对筹资人的约束,同时引入更加灵活的投资人制度,建立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产品丰富与投资人队伍建设协同发展局面。

注重实现市场约束与行政监管的相互匹配。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对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要进行二者并重的统一科学规划,加强对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并根据创新进度、技术更新、政策法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

注重实现非公开定向产品发行与流通之间的有机互动。兼顾发行与流通环节的制度设计,在明确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固有属性基础上适度扩大定向产品交易流通范围,提高产品流动性。

注重实现市场发展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功能耦合。在充分挖掘市场发展潜力,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始终遵循发行与流通转让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自律原则。(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宇.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关系[R].北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息研究部,2011.

篇9

关键词:支付体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9)12―0029―06

一、引言

支付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实现资金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主要由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服务组织及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支付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电子支付方式的运用极大地减少了现金、支票等纸基支付方式的时间和成本。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支付体系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充当银行业的清算中介有关,中央银行同时承担着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资金等金融服务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责。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支付宝”业务的风险提示,建议对网上信用卡业务实行适度收费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对腾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进行摸底,要求登记相关资料等事件,表明我国的中央银行开始关注支付体系的变革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现代支付体系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一)中央银行地位变化

1、竞争性货币服务的提供与央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地位。

哈耶克早在1976年就提出“货币非国有化”和“自由货币”的观点。哈耶克认为正是国家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权力导致了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货币发行权的限制,从而使市场经济运行受到损害;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因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干预导致极大的外部效应,从而使失业增加。在政府财政职能与货币发行职能相互没有独立时,如果政府从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追求税收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制定货币政策,则政府发行货币的权力有可能变成一种向公民进行征税甚至抢劫的手段。哈耶克认为健全的货币制度设计的激励源泉只能来自微观企业主体的自身利益,实行“货币的非国有化”和“自由货币”是解决失业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

支付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使用法定货币替代品的成本和不便性,政府对货币和支付系统的参与度随之减少,而私人货币服务供应者的作用大大增强。货币发行主体开始分散化,例如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而且更多的是后者。支付技术的进步使得在货币服务方面,来自私人部门的竞争越来越可行。一国中央银行在国内发行货币的垄断权也被来自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的竞争不断削弱。

2、铸币税收入下降与央行独立性。

在传统的货币制度下,通货由一国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能够获得铸币税收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实物支付、信用支付到现在的电子支付阶段。由于流通中的纸币是央行无须付息的负债。因此电子货币取代现金将导致央行铸币税收入的减少(如表1所示)。对大多数国家而言,铸币税收入是中央银行弥补其政策操作成本的重要来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除依赖法律框架的保障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其职能实施所必需的资金来源渠道。因此,如果电子货币发展过快的话,中央银行不得不转而依靠其他形式的收入来源,将会使其独立性受到影响。

(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与支付系统的联系源于支付系统的资金清算处理。支付系统在货币政策实施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支付体系的变革将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1、货币内涵扩大,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带来挑战。

根据流动性的不同,货币一般可以划分为MO、M1、M2等层次,其中准货币为M2-M1。不同层次货币的划分,对于货币供求的研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金融市场的运行分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运用,大量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出现缩小了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使得货币的定义和层次划分越来越广义化,大量具有一定规模且有较强流动性的支付工具被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畴中,迫使很多国家不断修改货币统计口径。

例如,像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等金融创新,就使得全社会在现金和可直接用于支付结算的活期存款之外,增添了新的支付与结算的工具,成为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替代品。这些支付工具的使用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给,向社会提供了额外的购买力,但目前在我国这两项都没有计入货币统计之中;还有目前大量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和网银,客户通过电子指令,可以在瞬间实现现金与储蓄、定期与活期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那些对账户余额提供利息的电子货币而言,当消费者使用它们进行消费时,已很难分辨这时的货币是现金还是储蓄存款;而在综合性的网络银行上,客户同样可以瞬间完成储蓄与用于购买证券或基金的保证金之间的转换。可见,支付体系的变革和支付工具的创新加大了货币计量的难度。

2、货币结构变化及潜在冲击。

货币职能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通过在各种交易中计价、结算、流通、支付等,执行媒介职能;二是通过积累货币保值增值,执行资产职能。通常执行媒介职能的货币是以现金、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形式存在,这部分货币一般归入M1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代表一种现实的购买力,其主要功能是作为交易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因此这部分货币的运行主要影响各种商品的价格;而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则是以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长期存款等形式存在,即M2,持有这部分资产的目的主要是积累财富和保值增值,所以,这部分货币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和各种投资品,主要影响的是各种资产的价格和金融指标,而不是物价。

支付体系的发展,使得不同形式货币之间的替代性加大,通过替代效应,使得“总体流动性”在不同层次的货币间相互转化,使得货币两种职能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内涵扩大,以及准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图1可见,在各国的货币结构中,准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重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即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支付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当货币结构中媒介性货币减少而资产性货币增加时,即当M1转化为M2时,货币量对物价的影响随之下降,准货币在货币结构中占比越高,货币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就越松散。更重要的是,当期过多的流动性以准货币的形式保持静止状态,准货币成了流动性的暂栖地:当M2转化为M1时,原先处于潜在状态的流动性又重新“融化”,释放出来回到流通中,形成所谓的“蓄水池效应”。

各种形式的准货币像一个自发吞吐流动性的“蓄

水池”,可以随时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吸纳流动性(反过来,也可以向其提供流动性)。这样,尽管当期过多的流动性可能转入静止状态,暂时未冲击市场,但从长远来看,过多的流动性都是威胁经济稳定的隐患。因为在短期内经济形势稍有变化,这些流动性随时可能由闲置货币转化为流通中货币,届时就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冲向市场,急剧增加总货币流通量,或流入实体经济,引发通货膨胀;或流入金融市场,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即所谓的“资产通胀”(Asset inflation)。反之。当大量货币流入闲置状态,会引起总货币流通量的极度收缩,出现流动性不足和通货紧缩。可见,流动性过剩与不足的交替出现,容易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见表2)。

3、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

现代支付体系实现了实时清算,资金零在途,资金的周转速度大大加快,作为交易媒介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这意味着增加了流通中的购买力,相应地增加了经济领域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货币供给量。中国支付体系自2002年底开始逐步建设以来,各层次货币与GDP之比出现不稳定的趋势。M0与GDP的比呈下降趋势,而M1、M2与GDP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人们持有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偏好下降,而更多的货币流入到银行体系以银行的各类定期存款、居民的活期与定期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等形式存在。

在货币乘数方面,支付体系的便利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率和微观经济主体的持有现金偏好,在货币乘数的计算中,这两者都是提高货币乘数的因素,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大。另外,由于支付系统把各金融市场连接在一起,打通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通道,使得原来仅仅处于信用中介地位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能进入到直接融资市场,扩展了金融机构再融资的空间。正是由于现代支付体系为促进货币供给增加提供了条件,这有可能增大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4、货币政策目标及调控方式的变化。

关于最终目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呈下降趋势,关于全球通胀水平下降的原因包括如全球化的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作为一种约束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度的作用,以及其他多种政策和财政因素。也有学者如Kroszner(2000)提出,支付技术及信息在处理和传播方面的创新,使得国际货币竞争变得更为可行和有效,这给各国中央银行的行为以更强的约束,从而降低了通胀水平。总之,在全球通胀水平下降的背景下,与之相对应的是资产价格波动频繁,导致金融风险增加,各国央行都把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关于中介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M0、M1、M2为代表的总量性目标:二是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信号性目标。任何一类都要求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前面分析表明支付体系的发展使得货币总量目标的有效性不断下降。

关于政策工具:①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支付方式变革。电子货币的使用将会部分地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特别是明显地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需求,从而削弱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另外,由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央行尚未对电子货币存款作出法定准备金要求。这也使得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能力下降。因此,包括英国、加拿大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实行零法定准备金制度:②对于再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只有调整再贴现率的主动权,而微观金融机构却拥有是否使用贴现窗口的主动权,因此,央行实际处于被动状态,支付体系的变革使得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途径和便利程度增加,这会进一步削弱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③对于公开业务市场操作而言,由于大多数国家央行的主要负债是现金。电子货币对现金的大规模取代势必使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为缩减,从而使得央行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影响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从上面分析可见,支付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大了运用基础货币量来控制隔夜拆借利率的难度。欧元区、以及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一些实行零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央银行依托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结算制度安排,通过设定利率上下限来对短期名义利率进行调控,以最终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即建立“利率走廊”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传统的利率调控模式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与之不同的是,在利率走廊调控下,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储备需求行为和引导经济主体的市场预期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在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日终,参与者必须与中央银行结算,中央银行清算账户的存贷款利率就成为调节银行同业利率的基准,即同业拆借利率被自动限定在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如果中央银行借贷利率区间移动,同业利率会随之移动。可见,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既简便了利率调节方式,又应对了支付体系变革对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动调控利率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挑战。

(三)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监管

支付体系是社会资金运行的大动脉,一家机构的清算问题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发生连锁反应。并且大量资金的突发性转移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大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染。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对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提出新的挑战。

支付体系的风险一般可以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支付体系的发展使得金融体系中原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出现新的特征。如现代支付体系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不可能保持用于赎回电子货币的等额的传统货币准备,一旦由于某些事件导致人们对电子货币的挤兑,发行机构又无法将在途未用资金的投资进行变现,便会造成支付危机。而对于信用风险,将涉及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分销机构、赎还机构以及清算机构等多个主体,使得风险的复杂性增加。

系统性风险是指支付体系中的一方或几方的结算失败将造成其他各方陷入无法履约的困境,从而引起更多的清算失败。支付体系的系统风险是各国货币当局最为关注的,因为支付体系的危机必然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紊乱。国外文献关于支付与清算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净额支付系统和总额支付系统的优劣分析。如Humphrey(1989)认为在总额结算体系的无抵押透支方案下的延迟付款是有好处的,因为这减少了实际透支,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或者系统担保成本。Yamazaki(1996)研究了双边净额结算相对于多边净额结算中系统性风险暴露的程度。研究发现,对单个倒闭事件来说,多边净额体系相对于双边结算来说,降低了其他银行的风险。然而,当连锁倒闭发生时,多边结算可能出现比双边结算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事件,并且多边结算会发生道德风险。

以我国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2009年第2季

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07.7亿元,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高达142%。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银行和相关当局的重视。2009年3月,基于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各大银行下发了《关于“支付宝”业务的风险提示》,银监会“建议对网上信用卡支付业务实行适度收费制度”,“一旦网上支付业务出现重大风险隐患,各行应停止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银监会提出五大风险,分别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信用风险、网络黑客盗用资金风险、信用卡非法套现风险、发生洗钱等犯罪行为风险以及法律风险。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对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进行登记,所指的支付清算业务包括: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票据跨行清算、银行卡跨行清算等。200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签。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通知》,加强对虚拟货币发行、交换的监管,杜绝对金融系统的冲击。

三、我国支付体系现状与央行的应对策略

(一)我国支付体系现状

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简称CNAPS)是由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两个主要应用系统以及清算账户管理系统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两个辅助系统组成,在国家处理中心和城市处理中心两级节点上处理业务。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实行逐笔实时处理支付指令,全额清算资金,为各银行和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金融市场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2002年10月,大额支付系统成功在北京、武汉试点。2003年4月,大额支付系统在上海、西安、广州等11个城市成功推广上线。2005年在全国推广应用,直接联结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并成功实现与中国外汇交易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多个支付结算系统的联结;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主要处理跨行同城、异地借记支付业务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贷记支付业务的应用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2005年10月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天津和福建试运行,2006年6月在全国推广运行。

(二)央行的应对策略

1、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和加强风险监管。

中央银行作为支付系统的组织者、管理者。对各参与者的最终资金清算负有管理监督职责。在支付体系中,中央银行具有公共利益作用,一般包括:建立法律框架,以保证建立必要的机构、组织结构和货币政策环境;规范支付体系中的私营商;作为所有者和经营者管理各种支付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将履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等职能。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强现代支付体系的建设。

(1)完善现代支付体系建设。

如建设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加大支付信息采集范围,重点关注银行流动性信息、区域支付信息、跨行业支付信息、跨境支付信息等,制定更加完备的支付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中央银行与各部门间的支付信息交流,更好地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改善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条件,将其纳入实时支付系统之中,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

(2)加强支付体系的风险监管。

如完善支付结算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支付系统日常监管、应急处理和灾难备份机制的建设;在健全审慎的透支融资机制的基础上,允许日内透支扩大,对出现I临时性头寸短缺的支付系统参与者提供日间流动性支付:明确包括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支付系统参与者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和程度,明确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清算组织加入支付系统的准人、退出和风险控制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和治理,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扩大的规模,人民银行应该规范牌照发放,完善监管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其业务范围,加强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管理。

2、加强支付体系流动性管理,构建监测体系,促进宏观层面流动性调控。

支付体系运行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与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和紧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支付体系的改进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形成潜在的货币扩张压力。可能导致宏观层面出现流动性过剩局面。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清算模式对流动性的不同要求,研究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变化规律,加强对参与者结算账户的日内流动性管理和监督,把支付体系的流动性管理纳入到宏观流动性的监测体系中。加强现代支付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的对接,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3、调整货币政策目标。

对于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强调价格稳定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货币政策中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对于中介目标,支付结算工具的不断创新影响到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货币供应量仍是一个次优选择。目前应根据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货币调控的需要。可以借鉴欧洲中央银行的双支柱目标,把货币分析和经济分析结合,综合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

4、合理设定支付体系内的借贷利率区间,发挥支付体系调控市场利率的作用。

目前我国支付体系的隔夜还款利率仅仅强调惩罚性,极大地高于市场利率。并且,隔夜还款利率是固定的。人民银行无法变动借贷利率区间来影响清算者的融资成本,也难以通过支付体系的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应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利率走廊”设置的经验,合理确定“自动质押融资”的隔夜还款利率,使其真正成为调控市场利率的上限,并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利率下限)构成央行在支付体系内可以调控的利率区间。

在货币总量目标有效性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SHIBOR基准利率体系,积极开展以SHIBOR为基础的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运用利率工具,提高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逐步发挥价格杠杆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5、抵消铸币税流失,保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电子支付方式的使用以及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央行的铸币税收入和资产负债表规模,进而削弱了央行的独立性。从理论上,央行有几种政策选择,第一、中央银行自己发行电子货币,尽管可能会限制竞争;第二、发行新的债务,如央行债券,或对私人机构的资产支付利息,以吸引私人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第三、对电子货币制定高的准备金要求,准备金要求实际上是对电子货币征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的动力,从而弥补央行的铸币税损失;第四、央行可以依靠资产负债表外的交易或利用私人银行为中介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篇10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邮政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加快邮储银行创业步伐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邮政金融十年发展历程,总结2008年基本情况,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以思想的新解放、改革的新举措、工作的新成绩推动全市邮政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邮政金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邮电分营到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这十年,在省公司、省行及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紧抓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遵循经济规律,勇担历史责任,逐步走出了一条思想观念大转变、金融事业大发展、各项工作大突破、企业效益大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十年来,我们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活。储蓄规模从1998年的7.02亿元,2000年突破10亿元,2002年突破20亿元,2004年突破30亿元,2005年突破50亿元,2006年突破70亿元,2008年一举跨越100亿元大关,跃居全市银行同业首位;资产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现在的小额质押贷款累计发放过2.5亿元,小额贷款累计发放过5000万元;保险规模3亿元;公司业务自开办到现在的2.5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这十年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气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年来,邮政金融整体经营效益越来越好。分营前邮储收入仅为1320万元,占邮政总收入的22.86%,10年来收入不断攀升,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收入仍然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末已经达到1.5亿元,占邮政收入比例达到70%以上,规模总量是10年前的11倍多。十年来,信息科技推动发展的力量越来越大。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思想认识不断提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一个金融服务手段由手工向电子化服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单一化柜台服务向全方位电子化服务的发展过程。目前金融信息化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各类系统软件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信息技术推进银行发展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过去的十年是全市邮政金融经受考验、艰苦奋斗的十年,也是勇于实践、锐意进取的十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能有这样的局面,难能可贵,来之不易。十年的发展成绩,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结果,与省公司、省行及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市分行,向奋战在邮政金融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8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运行的开局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行的正确领导下,市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行各种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构建企业合规文化和执行力文化,促进企业和谐进步,推动全市邮政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全行干部职工一年的努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迈出了改革发展坚实的第一步。

一、2008年邮政金融工作情况

(一)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1、全市邮政储蓄余额净增22.44亿元,完成计划的112.19%,其中银行自营网点余额净增5.13亿元。全市总资产净值增加32.65亿元,其中银行自营网点余额净增10.55亿元。

2、年末定活比例达到27.44%,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其中银行自营网点定活比例为26.73%,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

3、实现汇兑业务收入269.37万元,其中银行自营网点72.24万元。

4、实现保费2.94亿元,完成计划的91.92%,其中银行自营网点保费4742万元;基金保有量达到7.47亿元,完成计划的74.73%。

5、小额质押贷款新增发放1.46亿元,完成计划的146.14%;小额贷款业务新增发放5114万元,完成计划的63.92%。

6、对公存款年末结存212户,结存余额达到2.52亿元;完成计划的193.52%。

7、全年实现银行自营收入3922万元,完成计划的95.66%,其中非利差收入占比达到19.05%;实现净利润1041万元,完成计划的100.34%。

8、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18万元/人,用户满意度达到了90分。

(二)主要工作特点:

围绕转变邮政金融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着力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业务发展的质量,加快在存款规模有质量增长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步伐。

1、业务发展上“以余额为基础、中间业务为重点、资产业务为新的增长点”始终坚持多元化发展思路。

一是继续保持邮政储蓄存款规模快速稳定增长。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激励,紧抓旺季精心组织做好业务竞赛,营造发展氛围,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展邮政储蓄业务,并不断推进负债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顺应市场的新变化、新要求。全市邮政储蓄市场占有率为29.28%,新增市场占有率为31.43%,均列金融机构首位。

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大力发展保险、基金和理财业务建立邮政储蓄的中、高端客户群体,竞赛推动保险业务,主推风险较低、投资收益稳健的保本型和债券型基金,通过电话、上门、窗口等多元化营销方式挖掘内外源客户群体,累计销售理财类业务5.73亿元。

三是高度重视开拓和发展对公存款和对公业务。公司业务开办以后,全行主要从挖掘已经建立业务来往关系的客户、加强财政类资金的公关营销、与信贷业务相结合培养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等方面入手,按照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积极开拓对公存款和对公业务市场。

四是继续做好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突出账户汇款、网上汇款等新功能市场拓展,以淘宝绿卡、ePOS转账电话为载体创造绿卡消费环境。全市年发放绿卡33.83万张,绿卡用户达到106.78万户,卡户余额19.36亿元。其中华商联盟业务全市累计布放转帐电话2249台,完成计划的112.45%;淘宝绿卡全市累计发放10.37万张,成功激活6972张,完成计划的103.74%。

五是进一步拓展资产类业务。在继续做好小额质押贷款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策划和广告投放大力拓展小额信贷市场规模,实现贷款利息收入258万元。

2、加大渠道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应用水平

一是加强旗舰网点建设提升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加大自助设备投入,08年全市共装修改造储蓄网点13处,并加大了自助设备的投入,通过与东信公司联合运营的方式,投入ATM自助终端61台,总量达到了91台。

二是全市共安装E-POS转账电话2249台,拓宽了支付渠道。

三是全力做好小额信贷、公司业务系统的组建任务和上线工作,并全力保障了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网上银行等系统的上线工作。四是继续开展安全运行年活动。

3、加强邮政金融会计核算管理

会计核算部门积极转变思维模式,不断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和收入统计核算、强化成本费用预算和内部风险控制、规范内外资金账户和银企分账管理、提升资金运作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初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管理的独立规范运行。省行下达费用支出计划2641.22万元;1-12月份全市费用支出2827.48万元。其中固定成本费用支出337.99万元;变动成本费用支出2489.49万元。

4、狠抓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继续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和邮政金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二是强化稽查力度,深入开展非现场稽查工作力度,加大对新开办业务的稽查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三是加大对发生储汇案件的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力度。四是深入推动储汇岗位轮换工作,全面开展储汇从业人员日常行为排查,继续强化储汇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金融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

5、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采取自培、委培、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按总行和省分行培训计划在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指派专人参加高管人员、信贷员、公司业务、劳资员等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反洗钱知识、反假币、商业银行法、职务犯罪等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新业务培训及大学生入职等专项培训,积极组织职工学历教育,开展同业交流实践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继续实施柜员大专化、持证上岗工作,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台从业人员咨格认证和动态管理,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6、组建银行运营机制,推进体制改革工作。

一是按时完成了全市分、支行的组建工作,77个分支行全面挂牌营业。市分行于2008年2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二是全力做好稳定工作,按要求划分接收了211名银行从业人员,并通过引导教育全力做好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工作,没有不良情绪产生传播。

三是深入开展“共谋发展,同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在9月26日省公司召开“共谋发展,同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市局、市分行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共谋发展,同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银邮双方建立了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和沟通协商机制。

7、提升邮政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了网点装修改造力度,投入ATM等机具,努力改善网点服务形象,提升网点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二是以创建“精品网点”活动为切入点,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以精细化服务为基础,以星级服务为目标,以个性化服务为前提,以量身打造为宗旨继续深入开展“双创”活动,邮政被推荐为全省“创佳评差”活动最佳单位。

三是奥运期间,全市全体动员从网点及自助设备形象标识规范、人力资源调配、窗口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执行、网点服务等方面开展自查入手,规范服务流程,美化服务环境,努力提升企业形象,加强节假日网点大堂客户经理轮值工作,提高对高端优质客户的差别化服务管理,在营业网点窗口及自助服务区提供特殊业务服务指引和自助设备操作指导,提高客户自我服务能力,同时加强通信设备的维护检查,确保用卡环境的安全和通畅,为奥运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我市震感强烈,邮政金融服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地震造成全行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78.9万元,其中企业损失1012.9万元,职工个人损失66万元。全市共有包括汉台区在内的10个县区行受灾,8栋县支行生产楼、50余处农村分支机构和部分生产设施设备等均不同程度受损。宁强、略阳、南郑支行损失严重。市分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指导全行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及时派出工作组赶往宁强、略阳、南郑等县,现场察看灾情,慰问基层员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在灾区设置“临时办公室”、“帐篷银行”,调整ATM、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别是在略阳县人员撤离时,调拨资金,确保大灾期间客户的需求,并动员捐款13000余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全行干部职工不畏艰险,沉着应战,全力保证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和恢复营业,全行无一人员伤亡、无账款损失,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提供优质服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宁强县支行、市分行行长分别被评为银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转变缓慢

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转变缓慢,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够地创造性地完成新形势、新局面下的新任务,对一些全新的任务目标缺乏必要的过程督导意识、方法和新领域新事物的开拓、应对能力。

(二)经营方式转变滞缓

目前的思想认识水平直接导致了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严重滞缓。人员配备不充足、设备投入不到位及考核方法缺乏指导方向性使得一些高收益、高回报的新业务不能够在相应的时期内迅速拓展并扎根,不仅影响当期盈利还会因为经验积累不足、有效资源流失造成今后的业务发展成本增大、同期效益低下。

(三)从业人员数量、素质待提升

目前全行从业人员211人,辖20个一类网点,单位管理支撑和窗口营业管控等部位环节普遍感觉人员紧缺,同时从业人员风险排查、安全防范、作业处理、业务操作、市场拓展、目标控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离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差距还比较大,急需增补人员和强化培训以加强人力资源储备。

(四)高效业务规模、效益不突出

基于以上原因及业务开展时间较短,目前全行资产类和中间类高效业务的收入比重远不及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形成影响较大的规模,更没有产生突出可观的效益,今后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三、目前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一)外部环境分析

1、09年宏观经济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作为世界经济动力的美国在信贷紧缩和房市调整的双重打击下深陷严重衰退,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快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预计发达国家经济在2009年将非常低迷,且在信贷危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难以通过金融中介传导至资金需求的终端,财政刺激将是各国提振经济的主要策略。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主接发生在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与欧洲,中长期来看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支柱难以为继,经济加速下滑引发的产能过剩和失业压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破裂,增加了通缩风险,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陷入通缩,人民币升值波动趋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继扩大内需保稳定的“国十条”出台之后,央行又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八”,并于11月27日、12月23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同时12月5日和12月25日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双率”的不断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释放流动性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底部构筑。在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组合拳”之下,如果仍然无法遏止经济下滑趋势,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出台,并且将充分考虑就业压力和产业技术革新。

2、宏观经济对国内银行业的普遍影响

(1)政策风险:宏观经济下行,政府为了为宏观经济大局的需要,有可能进一步推出让渡银行业利益的政策,使国内银行业净息差缩窄、信贷成本上升,从而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2)信用风险: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入侵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下行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整,在现阶段已对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产生重要影响,信贷规模成为一把“双刃剑”,中小企业的放款风险偏高,若银行主要着眼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将有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这对国内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制造业、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业的信贷质量尤为重要。为了防止不良资产的反弹,基础设施领域的信贷资产投放成为各家银行的聚焦点和竞争点。

(3)中间业务:随着经济下行和资本市场的低迷境况,银行卡、支付结算、投资银行、基金托管等等各项中间业务都将遭受较大考验,但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盈利占比仍然比较低,财政扩张和降息预期对国债、保险、理财、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的市场拓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租赁或成为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新亮点。

3、邮政金融的特殊外部环境

(1)面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支付结算能力强、产品结构化程度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四家国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政策性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邮政金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打拼了一定市场空间,培育了一批忠诚客户,并确立了居民存款的市场主导地位,但信贷业务、公司类支付结算业务的市场拓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2)邮政金融以农村市场为主体客户资源的存款结构在央行不断降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提供稳定的资本来源,为信贷业务的快速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国内银行业的新生力量,存量资产优质,在09年信贷资产规模的成倍扩张过程中,区域内“三农”服务、扶贫开发、灾后重建及大规模基础建设等项目将带来历史性机遇,同时也为以支付结算业务为主体的公司业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内部环境分析

1、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深入,集团公司及邮储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更有利于我行09年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陕西省市分行2008年2月22日挂牌成立,积极开展各类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地整合资源配置、完善运营机制、拓宽业务领域、转变增长方式、提升盈利水平,通过近一年时间的独立运行,为今后的大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3、09年,消费信贷、公司信贷、信用卡等产品的丰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的拓宽,以及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本的投入,将带给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四、2009年金融工作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09年全市银行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省邮政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抓重点拓市场,抓改革活机制,抓管理促发展,抓服务树形象,调结构增效益,积极稳妥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稳步推进邮政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市金融汇总收入达到1.85亿元,整体收入增幅达到25%,银行收入增幅保30%,争50%。

(三)工作措施

1、抓重点拓市场,提升业务发展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方针,突出“重点县、重点业务、重点客户、重点阶段,重点保障”,以重点带全行,提升各类业务的经营规模和效益。全市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增速要达到10%,其中银行占比要达到30%。

(1)坚定信心,稳步发展负债类业务。

牢固树立“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以规模抵御风险,向规模要效益。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抓好重点阶段、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的邮储潜力挖掘。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业务的政策倾斜,通过政策引导将干部职工的注意力吸引到储蓄业务发展上来,将发展热情凝聚到储蓄业务上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余额规模再上新台阶。

二是抢前抓早,紧抓旺季,精心组织好各季度、各阶段业务竞赛,为规模化发展打好基础。要以通报、战报等多种形式对竞赛组织推动工作进行指导;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发挥龙头行带动作用;要积极树立各支行发展典型,营造旺季发展氛围。

三是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时节特点,加快业务开发。全力抓好一、四季度业务旺季,一季度开展客户走访活动,“福满中国”宣传营销活动;四季度抢抓农产品收获季节,抓好农产品资金的回笼结算服务。2009年一、四季度分别要确保净增余额2亿元,奋斗3亿元;二、三季度要确保净增余额2亿元,奋斗3亿元。在城市的业务发展要充分体现其经济的特点,对不同的客户推介不同的产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扩大市场份额。

(2)突出重点,积极拓展资产类业务。

以宣传为重点,加快零售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建立起强行之柱。

一是加快发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要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各种新模式,继续加快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发展。通过贷款的规模发放,实现贷款平均余额、结存客户和利息收入的规模化。

二是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工作,提升资产业务综合管理水平。在省分行授权范围内,大胆尝试,积极做好小额贷款业务宣传和市场拓展工作。并通过客户贷款需求调查工作的开展,在控制好信用风险前提下,不断增加资产业务种类,不断满足贷款客户的需求。要把城市作为信贷业务的主战场,农村作为重要的补充,千方百计做大规模做出效益。

(3)高度重视,大力开拓和发展对公业务

2009年,要将对公业务作为拉动邮政金融收入增长的关键点,打造起富行之源,高度重视和突出公司业务的战略地位。

一是充分挖掘目前已经与邮政储蓄开展业务的通讯、烟草、代收付类用户的对公业务需求,对目前已开展的福彩、体彩、非保资金发放等业务所涉及的对公资金要争取由邮政储蓄对其实行资金闭环流动。

二是积极与政府沟通,主动寻找合作机会,发展与政府合作的对公业务,针对政务类收费、公共事业类收费进行专项公关,更加充分的利用邮政储蓄网络优势和储蓄、传统汇兑、商务汇款等业务优势,大力发展邮政储蓄符合政府施政需求的对公业务。

三是结合国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培养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在具体发展中,充分利用这类用户群体分布广、交易频繁的特点,结合邮政储蓄网络优势,对这些用户群体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整合邮政储蓄各类资源,创新业务品种,满足这类客户群体需求,培养这类客户群体使用邮政储蓄对公业务的意识,从而占领这一客户群体。

(4)多元化经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抓住市场机遇,迅速做大做强代收付、基金、保险和理财业务,通过大力发展基金、保险和理财业务来发展和建立邮政储蓄的中、高端客户群体,保证现有的中低端客户群不流失。

一是坚持以项目促发展的有效做法,实施项目管理,加强市场调查,掌握市场需求,制定落实项目营销计划,积极拓展新的代收付服务领域。

二是保持保险业务的增长势头。要不断深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拓展合作范围,开拓发展领域,不断丰富险种,促进业务全面均衡发展。

三是深化与金融同业的合作,推进理财业务发展。加快推广期交产品、交强险等新险种,在规模不断壮大基础上推进保险多元化发展。

四是稳步拓展理财市场。按照总行和省行的总体安排,积极推广和发展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销售范围,做好组织营销工作,统筹理财产品,提高一线人员的理财知识水平和营销水平,实现理财业务新突破。

(5)以做大结算规模为主要发展目标,做大绿卡业务规模。

2009年,继续开展以拓展商贸市场为目标的华商联盟发展,以校园市场为目标的绿卡校园行活动;以及围绕重点节庆日开展绿卡有奖消费等活动,充分调动各层面不同客户使用绿卡消费结算的积极性,提高绿卡结算市场占有率。要加大力度,加强与商家、学校等单位的联合,加快POS机具布放,不断改善刷卡环境,为绿卡消费创造条件。持续做好组织策划和宣传营销工作,使各类不同主题的消费促销活动有声有色,见到成效。不断总结绿卡校园项目活动,完善活动方案,构建绿卡校园经济体系,进一步发掘校园市场的业务潜力;继续以基金、保险等优质客户为重点对象,加强营销与服务,发展绿卡VIP客户,构建邮政绿卡高端用户群,为信用卡业务奠定基础。

2、抓能力促发展,发挥网络支撑作用

要立足的实际,切实抓好银行营业网点规划建设改造,推进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加强银行骨干网点、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企业服务形象,提高网点自然吸储能力。

(2)抓好作业组织优化和流程再造,整合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要逐步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营销体系,全面推行“弹性工作制”,积极探索建设“流程银行”,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3)配合邮政企业抓好信息网应用工作,支撑企业管理和发展。深入市场走访客户,充分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及金融需求,加强邮政金融专业名址库建设维护工作,为各类业务的市场开发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4)抓好邮政注资基建项目的建设,提高银行综合能力。

3、抓管理上台阶,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要加强各项管理工作,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六化”。

(1)营销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根据银行业务特点要积极探索采取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多元化营销方式,多采取能人营销、数据库营销和专业营销,少采用全员营销模式,逐步实现营销管理科学化。

(2)支行管理积极实施标准化。网点改造装修、人员设施配备、营运服务质量、内控安防管理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实施,进一步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杜绝人为的执行偏差。

(3)维护管理坚持推进规范化。

(4)财务管理努力迈向法制化。一是要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会计组织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对基层各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定期进行财务收支测算和成本费用控制,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抓好会计规范化等级管理和会计出纳达标升级验收工作,夯实会计出纳基础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头寸管理机制,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四是加强邮政金融会计管理,继续做好收入到网点的核算工作,增加收益,降低和控制风险。

(5)安全管理大力促进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预案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安防预案,通过警示教育、学习讨论、宣传提醒等方式,大力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化,减少各类人、财、物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6)监督检查要求做到经常化。逐步建立一套全员参与无间隙的监督管理体制,促使监督检查工作无处不有,时刻存在。

4、抓内控防风险,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要继续强化稽查工作力度,深入推动审计工作。

(1)严格规范落实“三级权限”制度,强化过程控制,有效提高过程控制岗位的风险预见处理能力,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过程控制。

(2)着力改革提高后督部位的风险防控能力,由过去的“事后监督”提升到目前形势下所必需的“事中控制”,全过程跟踪监控,弥补审计人员机动性高而预见性、经常性不足的缺陷。

(3)加大对新开小额信贷、公司业务的稽查力度,加大对违规现象处理力度。

(4)深入推动岗位轮换工作,全面开展银行从业人员日常行为的经常性排查,继续强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金融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完整,风险可控。

5、抓培训提素质,增强人力资源储备

(1)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建立健全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培训机制,加强金融职业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各类金融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邮政金融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按照不同岗位,分层次,采取自培、委培、校企联合、岗位练兵等方式,强化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素质,全面提高邮政金融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理念和思路上向其他金融机构看齐,为邮储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6、抓落实强服务,树立邮政金融品牌

坚持向服务要效益,走品牌化战略,狠抓规范制度的落实,提升服务能力,树立邮政金融品牌。

(1)大力开展创建精品网点建设活动,全面提升品牌服务形象。

(2)统一服务仪表、物品摆放、服务言行、服务纪律等、提高窗口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与网点服务质量。

(3)要以客户分类为基础,开展个性化服务,做到售前有推介、售中有辅导、售后有回访,做到服务全过程管理。要为优质客户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并建立详细的客户动态信息的滚动式档案,建立定期联络拜访制度,为优质客户颁发VIP卡,由专职客户经理全程陪同办理业务,使其享受一站式绿色待遇,体现贴心服务理念。逐步建立邮政金融客户服务中心受理业务咨询和业务投诉服务,促进客户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4)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对个人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一线柜员继续实施大专化,同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台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和动态管理,严格考试,持证上岗,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5)加快邮储银行品牌建设,加强新产品、新业务和新功能的宣传,推动邮储银行新闻宣传顺利开展,树立邮储银行品牌,展现邮储银行新形象。

7、抓创建塑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009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按照“创建文明单位,建设和谐企业,培育忠诚员工”的工作思路,推进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健康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按照省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建立健全党、政、工、团组织,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企业文化的沉淀形成开辟专用通道、搭建新平台。

(2)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统一认识,创新思路,优势互补,团结协作,以共识及合力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3)创建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总行、省分行及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的各类创建文明单位活动。

(4)建设和谐企业。建设和谐企业,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体现。建设和谐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企业改革既体现创新性,又保持稳定性;企业管理既提升规范性,又突出人本性;业务发展既注重规模性,又提高效益性;服务营销既顾全普遍性,又满足特殊性;资源整合既符合方向性,又增强有机性。企业文化既打造形象性,又强调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