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艺术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功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往往只看重数学的计算方法和具体结论,很少关注数学推理证明和思想,没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这无疑背离了数学教育的应有目的。国内在数学文化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且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和方法,以期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受益。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二、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实施文化教育的措施
囿于当前大多数理工科高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课时普遍不足的现状,完全将数学文化教育的重任纳入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数学教育规律的。所以,在数学公共基础课开课之前有必要根据各校的实际课时数,合理安排好课内和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期达到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的目标。
(一)课内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课堂教学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堂教学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摆在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1.增加数学科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数学科普知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特别是数学史和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背景,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贴近授课内容的科普素材(比如数学名家、数学典故、数学名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恰到好处地插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阶段工科院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很难对接,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或经济学时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囿于课时限制被教学计划删除。因此,可采取与专业教师交流或合作的方式加深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遇到的需要用数学知识解答的问题,作为案例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更加紧密。#p#分页标题#e#
3.增加数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学生的亲身参与为主,基于某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以计算机为工具,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自编的程序进行自由的探索,从中发现、总结出可能存在的规律,然后加以论证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受到师资和实验中心机房的限制,数学实验课只能从部分专业试点,实验的内容和学时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规划。
4.课堂教学施行问题解决型和小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研究能力。突破纯应试教育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变传统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授课方式为“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教材中相关的若干内容加以组合、整合为一个个有明确探究目标的小专题。比如在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让学生研究“高等数学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在学习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时,让学生探究“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在日常生活的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让学生探究“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等,并由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二)课外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客观上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机会,只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完成大学数学教学的所有目标的,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外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课时不足、师生接触不多等实际问题。
1.指导学生成立数学互助小组。大学和中学很大的区别在于,师生之间的接触明显减少,中学里的高强度练习和考试也一去无踪,此时最容易出现在监管缺失和答疑不便情况下造成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鼓励部分同学成立数学互助小组,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助的平台,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监督和鼓励的机会。教师可与小组成员协商制定细则,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活动章程,避免流于形式。
篇2
关键词:文化艺术;艺术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56-01
一、文化艺术的概念
文化艺术是人类思维形态发展到一个阶段的产物。人类思维最早的产物是宗教,然后是艺术,再是哲学。艺术在艺术的时代最发达,而最终会走向消亡。比如讽刺文学,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才是它的巅峰。另一方面各种艺术形态都不是平行发展的,从物质化到精神化,纵向发展的。从最早最完美的希腊雕塑,再到诗歌、到音乐,越来越趋向精神层面,脱离物质形态。而单单雕塑本身也是这样,从一开始比较简单的形象,越往后人工的成分越浓,越向精神层面发展。
二、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现状
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最根本原因就是国人不太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重视人性的反思。任何文化艺术、思想哲学到了某种高度都要涉及人性的问题,文化艺术作品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写人性、反思人性,而人们使用文化艺术作品却不是为了提升对自我的反省。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要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首先还得看清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在当今中国,无论从执政者的角度、国家发展的角度还是建设文明社会的角度,都体现了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
三、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一)美化功能
艺术教育的首当其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这是艺术的美化功能的体现。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是粗俗的,是不懂得礼节的,自然是没有高尚情操的。由于艺术教育比之于单纯的具有机械化性质的基础教育本身,这种独特的使人的心灵得以艺术化,得以自由舒展的感化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当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会独立思考
在艺术的学习中,由于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多意性,老师讲的和学习者的理解常常会产生很强烈的碰撞、抵触和困惑。在这种困惑中去试着解释和回答,迫使每一个接受者都不能简单地共享其它学习者的看法,都要最大限度地发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的思想机器,不断地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匹配、试错和调整,并最后以个体实践的满意作为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获得肯定的标志。这个过程都极大地刺激和依赖于独立思考,锻炼和发展着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
(三)培养创造力
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
四、如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
(一)改变单一型知识结构教育
艺术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不少人认为,艺术教育只适合文科生或者是艺术生,理工科去学艺术是浪费精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他所受到的教育太狭隘,单一,就不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不能了解科学的全貌。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型人才已逐渐退出社会舞台。因此,为改变单一型知识结构教育,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革管理机制
在文化艺术繁荣方面,特别是舞台艺术、美术等方面,首先是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是促进当代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其本质就是要努力推进文化艺术管理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作为艺术生产的实体机构包括院团和一些画院等美术机构,这些生产单位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建立这样的管理机制,首先要让生产单位能够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生产创作的经营实体。
五、结束语
文化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为了达到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篇3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科学技术的进步。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
篇4
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议新”,十分鼓舞人心,在这一要求下中国油画艺术如何大发展大繁荣,这与我们的油画艺术如何适应新的时展需求息息相关。中国油画在以往各个时期所取的成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前景,我们的油画还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讨。中国油画的现代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老问题也是新问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有触及,但由于现实情况没有展开。随着我国新时期的到来和西方现当代艺术影响的扩大,艺术的现代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西方,现代性问题在艺术上的发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在不同历史时段上出现的一些不同艺术主张与现象,这也是西方理论家和艺术家对社会变革在他们自身文化基础上所做出的回应与实验。由于他们原有的文化状况,他们对自身传统价格观与艺术观,采用了批判与解构的方式进行颠覆与消解,意在与传统的对立中,建构出与传统全然不同的新艺术。他们在追求艺术现代性实验中所取得的成果,从观念到形态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领先者,因之都带有榜样性、先进性的光环。
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在向现代性快速发展,中国艺术家也迫切面临对艺术现代性的思考与追求。于是,西方的现当代艺术不论现代或后现代,都成为了理论家与艺术家学习的唯一对象,于是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与当代艺术形态被迅速传授和效仿,对我们探讨艺术“现代性”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形成今天在意识形态、文化精神、价值标准、艺术观念等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定位和取向,使我们的艺术园地,呈现出交流融合与碰撞冲突并存的局面。
总体而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必然带来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如果不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艺术价值与生命力必然受到考验。然而,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与传承。“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没有民族色彩的词语,若谈文化艺术的现代性,就不能不把它置于文化概念之中。特别在今天的全球化的语境下,在不同文化并存的世界上,艺术的“现代性”就必须置于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我们所需要的现代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西方在现代文化艺术上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习与借鉴的条件,但不等于它完全可以适合我国建设现代文化的需求,我们不要为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上与西方先进社会所产生的差距,而模糊了在文化上的东西方根本的区别和差异,差距不能代替差异,在文化上要在差异中去寻求进步。
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突出地强调了民族文化的巨大作用与价值,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国油画虽然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但是,如今它已经是中国新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中国油画的现代性,也必须是立足于中华文化自身,必须是在这个文化主体精神的基础上,去吸收外来的有益经验。现代性与民族性,可以传承与融合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是永远适用的原则。由此,我们就需要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理论与其艺术实践经验的深入认识与研究,而这些研究又应当从我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出发,去认识与选择。他们的哪些方面适用于我们,应当认真地去学好;哪些不适于我们,而应当予以排斥。所有这些方面,无论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批判的角度,我们做得都不够深入与透彻。以至于,该学的没学好,不该学的反而学了许多。原因在于:我们缺少明确的认识和主张,往往以西方的观点和价值标准来取代自主的价值判断。我们还没有在本国现代文化艺术的精神上,建立起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总书记在十七大上谈文化大发展时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它将会被强势同化或殖民化,我们必须坚守和发扬本国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必须要建设起中国文化新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国油画也应在这一建设中,建立起自己的现代与艺术形态、现代艺术精神,建构起新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价值。所有这些围绕中国油画现代性的问题,十分关键而重要,需要理论家和油画家共同去认真思考和解决。
篇5
(一)策划风格丰富多元化
策划人的策划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思维模式、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对策划流程、策划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大多数策划人的策划风格存在明显差异。也正因策划人自身思维模式、专业技能的不同,所以策划人的策划水平也会不尽相同。同一个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经不同策划人可催生出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活动,而这些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结果与产生的效应,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二)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
大多数策划人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其功能与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策划人并不具备任何特异功能,他们的所做作为均来来源于自身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所以,不要神化策划人的工作水平,不要认为任何事物一经策划人经手,便能在短期内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策划人功能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人物,只有充分满足策划人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干扰,才能实现策划人的功能与作用。基本条件的缺乏,会导致策划人无法在工作过程中,施展开拳脚,其功能与作用自然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三)会受到文化体制的约束
事实上,策划人的策划工作,必须遵守文化体制的相关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文化艺术策划人,在策划文化艺术活动时,往往会因为文化遗址的约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策划人的妥协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化艺术活动策略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到文化活动的开展效果。有不少策划人在工作期间,由于受到文化体制的打压,许多创意无法得以实现,最终只能恪守陈规,继续沿用传统策划方式。从这一层面看来,文化体制制约了策划活动的顺利开展,对策划人创新精神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二、艺术文化策划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具备一定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一名合格艺术文化策划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文化艺术策划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从本意上来看,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一种思想;底蕴则是一种内涵,会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文化底蕴是策划人在进行策划活动中的指路明灯,是策划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根本依据。
(二)艺术审美水平高
审美其实是人类透过情感与想象,感知、审度世界的特殊方式。而文化艺术策划人,则是凭借自身审美,制造活动,重现现
实,表现情感,使受众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想象与审美,达到客体的相互对象化。众所周知,人类情感与想象力是艺术的主要来源。而策划人若希望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凝聚活动中心思想,实现社会意识的传递,首先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受众对文化艺术的主体产生共鸣,才能使受众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改变。
(三)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
策划是一种融合多种专业的行为,是策划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策划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策划人本身业务能力的掌握情况。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是策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任何社会公益活动、文化艺术产业活动,若想要获得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出策划能力,做好前期策划工作不可或缺。身为一名合格的文化艺术策划人,不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极强的创意、创新、组织等综合能力。
三、提高艺术文化策划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一)深刻地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
创意是否合理是决定策划活动是否能够赢得受众青睐、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作为各种创造性思维融合而成的最终产物,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策划人员的基本素质,直接反映出了策划人情商与智商。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文化策划人的综合素质,有必要使策划人深刻意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策划人应懂得如何利用抽象思维,灵活运用各类有限资源,模拟出策划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精炼的语言或其他方法,突出策划的中心思想与实质内涵。一个具有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是具有鲜明的特色与风格的,明显区别于他人。同时,心音、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的思维全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了策划人的意境思维。其实,从过去的种种文化艺术活动来看,策划是融合文化、艺术的主要手段。所以,身为文化艺术策划人,务必要将创意放在策划活动的首位。在开展现实工作时,勇于创新的,或从活动构思,或从活动形式,或从活动内容方面,充分融入创意理念,制造出充满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文化艺术审美需求,达到征服受众的目的。
(二)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文化艺术策划务必要与时俱进,保守、落后的思维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代受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才能避免失去消费者,成为市场发展的祭品。积极改变旧思想,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思维模式对职业素质要求的约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在策划人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挫折与阻碍,大多数策划人在创新过程中,常常会因创新理念不被认同而感到气馁,长此以往,自信心严重受挫,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质疑。其实,在工作过程中,心态决定了工作态度。策划人应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始终相信自己,以尊重原则为创新的重要前提,敢于向权威与现实挑战,突破思维定时,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策划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弱点,消除畏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出创新精神,突破工作拼尽,开辟自己的事业道路。
2.摒弃落后思想
事实上,人类的创新活动其实是实现对原有事物上的再创造。虽然传统的东西过于恪守陈规,策划人受其影响,思维模式自然会受到一定限制。思维定势的积极面在于保持思维活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文化艺术策划人有必要适当摒弃落后思想,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突破常规思维模式,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知识,凝聚艺术主流思想,实现对思维方向的引领,进一步优化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效果。
3.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策划人应清楚地意识到,成功需要经过不懈努力,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只会逐渐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策划人应明确自身职责,了解新时期的时代背景给这个行业带来的严峻考验,通过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愿意付出,愿意投入,不怕吃苦,勇于进取,才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地为文化艺术事业做贡献。
(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策划人应树立正确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懂得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调研、实践等活动,不选学习,不断进步。众所周知,策划是一项汇聚智慧劳动、团队精神为一体的活动,需要雄厚的知识素养作为有力支撑。所以,策划人务必要在业余时间,多听、多看、多积累,多想、多问、多分析,多走、多做、多行动,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创新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篇6
战晓为,闲情小聚休闲文化会所的掌门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在中国传媒大学研修,曾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省电视台、济南市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编导职务,她用自己全新的设计和典雅、沉静的设计理念,创办了济南首家集书、茶、艺于体的综合休闲文化会所,在城市的喧嚣中多了一分特有的静谧。
战晓为是一位个性且拥有时尚眼光的年轻女性,今年她用自己这种时尚个性,且为城市增添一份休闲静谧的品位理念,创办了闲情小聚体闲茶书吧,在闲情时分,您可以约上自己的密友来享受一份城市喧嚣中所特有的静谧。休闲茶书吧坐落在经十纬五路87号,结庐闹市,幽然独立,南靠经十路,北接岔路街,可前观旧商埠变迁,后望新商圈之繁华。
匠心独具的装修设计、鲜明独特的包间风格、订做特制的家具装饰、出入意料的细节处理……
战晓为的乌托邦与现实
“闲情小聚”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鸟托邦与现实之间,记忆与未来之间。闲情小聚是新时期青年文化经过积淀转向成熟的载体。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
“闲情小聚”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互动。出现在“闲情小聚”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空间的聚合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闲情小聚”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战晓为“闲情小聚”的生活方式
战晓为是一个泉水养大的女孩,她认为在济南有一个“闲情小聚”要比没有“闲情小聚”好得多。她对“闲情小聚”的理解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中国的,当代的,艺术的,原创的。
首先是中国的。“闲情小聚”定位是在中国,包含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它不是纽约的soho,不是法国的左岸,也不是德国的鲁尔区,这是中国的“闲情小聚”。因为是中国的,所以是世界的。我们看到在“闲情小聚”有各种风格的房间,有中式的、欧武的、法式的、泰式的、日式的,好像一个文化艺术的联合国;但是它是中国的,在中国,是具有包容性的,开放的,大度的,实验性质的艺术特区,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几乎任何文化进入到中国的土壤中都能生根发芽,并且是多种文化和谐发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底蕴和厚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定高度是属于垒人类的,因为是中国的,所以是世界的!“闲情小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战晓为作一个泉城女性的世界心。
第二它是当代的。它的景观和元素,既有建国初期的中国、建设时期的中国、时期的中国,还有改革开放时的中国。人家说到中国来要看几个地方,一个长城,一个故宫,到济南来要看“闲情小聚”。那么去长城。故宫是看传统,长城故宫呈现给人们的是古老的中国。体现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而“闲情小聚”是一个很时尚、很前卫的地方,工业与艺术并存,历史与未来同在,它展现的是当代中国文化。到“闲情小聚”是看当下的,正在发生的,正在发展的中国。
第三“闲情小聚”是艺术的,“闲情小聚”的定位必须落在文化艺术上,因为文化艺术存在,才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很多搞设计的人找设计元素的时候,除了到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米兰寻找启发,也愿意到“闲情小聚”来寻找灵感,因为“闲情小聚”是搞当代艺术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前沿的东西,这里的东西有些前卫得让人不懂,但是我们不要因为不懂而诋毁,因为它也是一种存在。正是这些前卫的、艺术的东西,使得“闲情小聚”从来不缺少话题。因为是艺术的,当代艺术的,所以形成了艺术、设计、时尚、传媒、资本和权力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圈。
第四“闲情小聚”还有一个原创在里面。原创的才是“闲情小聚”的竞争核心力。创造是生命的体现,我们要重视知识产权,要包容原创,不要轻易地否定原创。“闲情小聚”今天是当代艺术的展示交易中心,未来会成为著名的艺术园区,在这里面展示和交易的是来源于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原创的艺术作品,这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存在。这是我个人对“闲情小聚”的看法。所以我们谈到“闲情小聚”,我们是在谈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方式,不管是否在“闲情小聚”工作和生活,不管是否懂得艺术,今天的中国人应该知道“闲情小聚生活方式”。
闲情小聚的共识
“闲情小聚”最初的台法性来源于她的自发性和先天性,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闲情小聚”,但是单靠一两个机构和少数人是远远不够的,关键之关键是要大家达成“闲情小聚共识”。当然这个共识不是由哪个机构哪个人说了算,应该充分发扬艺术民主,让利益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并形成最大公约数。“闲情小聚”因此会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特区,这对中国从一个韬光养晦的后发国家转变成为具有领导地位的大国,为中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世界传播以及为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社会提供难得的样本和经验。
篇7
——题记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兴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管理运作方式都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标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地丰富。可以说,文化艺术已经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全体中国人变得更有文化涵养,审美鉴赏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实现国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建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而应该是将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一部分的文化艺术,达到一个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高度。很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为先决条件。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2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1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2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2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该是教育,应该考虑把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我们的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使人人都能得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宗旨。为了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篇8
关键词: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重要性;对策
0前言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新时期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时,文化艺术档案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合理地整合文化艺术档案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规范化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要求,对档案的保管、档案的完整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的管理、收藏、检索都要按照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1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我国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也应符合数字化的要求。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不同于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将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通过网络媒介实现资源的共享,使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更高效。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使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促进现代化发展。文化艺术档案资料一般需要长时间的存储,传统的管理方式会使档案纸张发黄、折损等,造成档案记录的毁坏,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算是目录级档案管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使用数字化技术管理文化艺术档案,可以使档案资料从纸张的存储状态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做到永久的保存,并且可以进行离线备份、存储,不存在纸张的丢失或损坏等问题,使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有利于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1]
2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对策
2.1明确艺术档案的价值
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明确其价值是第一要义。在文化艺术活动中,老照片和文字资料详细地记录了文化艺术的历史成果,是时展的见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应深入研究文化艺术档案,明晰他们自身的价值,比如真实地反映了艺术活动中发生的事件与影像,同时帮助文化艺术单位制定方针政策,影响决策的实施。
2.2发挥文化艺术档案的社会功能
艺术档案作为第一手资料,为大小事件的编写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很多编写小组在档案编写时,都会查阅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活动资料,确保编写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文化艺术档案还为创作提供了参考,很多文化活动的创作者都会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需求以及对象的不同,参考不同的资料进行确定,而艺术档案的存在,为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它存储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创作信息,详细记录了文化活动的历史资料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经历,为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提供了经验与建议;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为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文化信息方面的咨询与反馈,他不仅能使政府树立威严,做出有根据的决定,还能够为宣传部门提供文艺获奖情况,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奠定基础;文化艺术档案管理还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它与每年的职称评审相联系,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良好的艺术档案整理能够作为职务的晋升助力,我国自有艺术档案管理后,每年都会为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晋升职务需要的材料。[2]
2.3把握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方向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文化市场的占比也逐渐加大,文化艺术档案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内容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从社会、市场和经济效益层面切入,将文化工作的内容扩展到大文化,保留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同时也注重大众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的收集与管理;档案的编写还应该与市场经济活动同步,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益内容,应不断积累,同时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重点还应该放在为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服务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为大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档案内容编写出切合实际、符合经济发展的材料。[3]
篇9
关键词:文化基本法;文化人权;文化宪法;文化国力
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4-0074-06
世界上鲜有国家制定文化基本法,仅有日本于2001年通过并生效的《日本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下简称“日本文化基本法”)①成为指导日本制定并评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政策的基础和依据[1]。
一、日本文化基本法的功能定位
文化基本法既非类似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9)》,扮演的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角色,现实中的作用与国家宪法几乎无异;也不同于作为宪法性法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9)》,作为宪法的子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程序化,具有某些宪法的特点,对作为国家的根本问题的“一国两制”②作出规定。相反,它是对国家根本问题以外的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领域而制定的作为调整这一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对该领域基本的原则、方针、政策乃至法律制度作出规定。
(一)文化宪法:补充宪法之不足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表达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似乎局限于关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无论是对这类权利的支持还是反对[2]229。文化权利作为人权中的“不发达部门”被得到广泛的承认,因为就文化权利的范围、法律内容以及可执行性来说都是最不发达的[3]559。文化基本法可以补充宪法文化特性的不足,发挥“文化宪法”的功能,对宪法上有关文化权利的原则性规定进行具体化和程序化,突出“文化权利”的分类及保障各项权利实现的国家义务。
(二)文化政策法:宣示文化政策
随着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国际文化话语的争夺日趋激烈,文化政策逐渐成为国策的重中之重。法律本身具有教育、指引的功能。文化基本法通过将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法律和政策的衔接,既能宣示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更能引导全社会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
(三)文化纲要法:作为文化政策的指导和基础
文化基本法通过将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不同主体的权责义务、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文化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项文化政策措施作原则性规定,作为指导各项文化政策实施乃至具体文化法律制定的基础。
二、日本文化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随着文化在国际权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得到重视,加之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单纯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并不能涵盖日本的全部国家战略利益,应通过文化这一新领域来重塑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并使之成为增强日本国力的新的支撑点。“文化立国”成为继“贸易和技术立国”之后,日本在21世纪适应国际竞争的战略指导思想,《日本文化基本法》则成为实施“文化立国”战略的法律保障。制定该法的目的主要有:
(一)以基本法这一重要法律形式宣示国家对于文化的尊重和重视
日本文化基本法序言专门用大篇幅阐述文化本身的重要价值、意义以及在促进国际合作交往中的作用。序言中规定,文化艺术在具有自身所固有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还有着作为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人民共同依托的重要含义。
(二)加深国民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
社会大众是文化艺术最直接的受益者、创造者和推动者。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须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完成,政府应引导全社会加深对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知。该法第5条即规定,“为了文化艺术能够被现在和将来的人创造、享受,并一直发展下去,国家需努力深化国民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理解。”
(三)明确文化政策实施的方向
鉴于文化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为了协调推进各项文化政策的实施,需要一部文化基本法明确各项文化政策实施的重点及方向,防止出现“有文化无政策”或“文化政策方向不明”的情况。
三、日本文化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一)解读“文化”的核心价值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文化的“广义解释”,即文化不仅为精英们所创造,不仅包括“狭义文化”上的音乐、文化、艺术等作为人类最高思维成就的文化精英们创造的高雅艺术(high arts),而且扩展到全体人类或特定人群物质及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即“广义文化”[4]211-213。根据文化的“广义解释”,文化为全人类所共享,是人们共同的精神需求。日本文化基本法序言开篇中即阐述,“创造、享受文化艺术,在文化环境中发现生活的喜悦,是人们永恒的愿望。”即使是文化作为国际交往的手段,它“也还有着作为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人们共同依托的重要意义”①。因此,无论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还是从文化作为国际交往的手段来说,《日本文化基本法》对文化核心价值的解读,最终都归结为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二)阐述立法的基本理念
以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基础,《日本文化基本法》所列举的8项基本理念均体现了对文化人权的保障。具体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保护“文化自由权”基本理念。文化自由权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力”[2]230-231,即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文化创作、文化表达及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从个体层面来说,包括尊重文化艺术活动者的自主性(基本理念第1项),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基本理念第2项),尊重国民有关文化艺术振兴的意见表达自由(基本理念第8项);从集体层面来说,包括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能够保留和发展自身有个性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基本理念第5项),发展能够反映各地方历史、风俗特色的文化艺术(基本理念第6项);从国家层面来说,为了促进日本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须推进日本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及国际贡献(基本理念第7项)。第二类是“文化受益权”意义上的基本理念。文化受益权将文化视为个人、群体乃至全人类积累文化财产,是人们能够平等接触文化的权利[5]63。从个人和集体层面说,无论国民的居住地域,都应提供能够平等参加文化活动的环境(基本理念第3项);从国家层面说,为了有益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应形成有利于日本文化艺术活跃开展的国内环境(基本理念第4项)。
(三)明确各项文化政策及相应措施
《日本文化基本法》第三章专章规定了28项文化政策及相应措施,将文化政策与法律全面衔接。这28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 明确重点发展的5类文化艺术项目。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电影、漫画、动画等媒体艺术;雅乐、能乐、文乐等传统艺术;讲谈、落语、浪花调等文艺;以及地方传统文艺和民俗艺术①。第二,人才培养及文化教育政策。包括艺术家的培养、文化艺术教育机构的设置、充实对国民的日语教育以及加强海外日语教育②。第三,充分保障国民尤其是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包括充实国民欣赏文化艺术的机会、充实老年人、残疾人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实青少年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实学校教育中的文化艺术活动等③。第四,文化财产的保护政策。包括国家支持开发关于文化财产的保存和有效利用的技术、著作权的保护和利用、公共建筑物的外观应注意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保持和谐④。
四、日本文化基本法的主要特征
(一)立法设计中融入“文化立国”的核心思想
《日本文化基本法》并没有专门对“文化”的概念或范围进行界定,甚至文本中也未提“文化立国”。但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可以发现日本“文化立国”的核心思想在立法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立法者深刻认识到,“文化立国”的根本或者核心在于人,只有充分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达到厚植文化国力的目的,文化产业的振兴与文化交流的活跃都必须最终依赖于全体国民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以及文化人才的培养。这一基本认识被很好地贯穿于该法的设计当中。无论是其序言中对文化价值的解释,还是该法基本理念的阐释,乃至该法第三章明确列举的各项文化政策措施,核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都在于充分理解、尊重和保障人对文化这一精神上的需要,充分且平等地实现全体国民对文化资源的享受。
(二)全面实现文化人权的保障
《日本文化基本法》是一部全面的“文化人权法”。它对文化人权的充分保障,使得文化权利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从“应有人权”向“法律人权”充分转变。它既注重让全体国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资源,同时亦专门关注特殊人群文化权利的保障;既注重国家传统文化和文艺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同时兼顾地方文化或地方特色民俗艺术的保存和开发;既保障文化活动自由与文化财产,也保障公民在文化政策制定中的意见表达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权。此外,通过专门列举保障国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各项文化政策措施,使得文化权利作为“法律人权”又向“实有人权”进一步转化。同时,鉴于文化艺术作为人的本性需求,社会及时代的发展自然会导致人类需求的变化,进而也就决定适应人类需求的文化政策无法恒定不变,为了保障与文化权利有关的各项文化政策能够得到法律上的平等对待,该法“附则”中众议院以及参议院的附带决议均明确规定,“本法以文化艺术的全部领域为对象,不仅是列举中的领域,没有被列举的领域,也是本法的对象。”这种概括加列举的规定使得日本国民的“实有文化人权”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三)建立中央与地方相互合作的文化行政模式
虽然日本是单一制国家,但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对等与合作”关系,地方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具有自治权。在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法律、政策都必须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合作来完成。可以说,中央与地方对等合作的文化行政模式,既符合日本现行的行政权限配置,又创造性地激发了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具体包括:第一,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责任。《日本文化基本法》分别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公共团体振兴文化艺术的职责。地方公共团体能够在自治权限范围内自主制定反映地方特色的有关政策及措施①。第二,实现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共享。《日本文化基本法》第30条规定,“为了促进解决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团体等进行的文化艺术振兴的问题,国家提供信息,以及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保证文化政策的制定、推行和评估更加有效的基础,亦是促进中央与地方在文化政策上加强合作的动力,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由于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限制导致的信息不灵的问题。
五、日本经验对中国制定文化基本法的启示
制定中国文化基本法首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进而以“基本理念”、“权责义务”和“具体文化政策措施”为主线,勾画出文化基本法的主要框架。“基本理念”是该法的灵魂与核心思想,“权责义务”是该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具体的文化政策措施”是文化政策实施的指导以及文化人权保障的具体化。
(一)有限意义的文化基本法:中国文化基本法的定位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文化基础立法(文化基本法)、文化事业立法、文化产业立法三个层次[6]60。文化基础立法的关键并不在于立法的必要性问题,而在于首先要解决立法的可行性问题。可行性主要关注的是否有域外相关立法进行参考,以及是否有成熟的立法条件和立法技术支持[7]。就立法实践而言,通过考察《日本文化基本法》发现,该法并没有将文化产业领域社会关系纳入调整范围,其立法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保障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从立法条件和立法技术来说,中国制定一部调整文化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基本法的时机并不成熟。一方面,文化的概念及外延在不断变化,导致立法调整的范围无法统一。另一方面,文化涉及较为敏感的新闻与出版两个领域,新闻法与出版法短期内的无法出台也会迟滞文化基本法的制定。综合以上分析,中国目前无法制定一部统一调整文化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文化基本法。相反,比较可行的是,借鉴日本的立法实践,制定一部有限意义的文化基本法,即主要发挥文化人权法与文化政策法的功能,既要从文化本身的价值出发,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实现最低限度的文化权利;也要从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价值出发,明确各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或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政策及相应措施,保证文化政策的实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达到厚植文化国力的目的。
(二)中国文化基本法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的确立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文化人权的普遍价值,更要重视反映基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形成的价值认同。基本理念应从过去单纯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转向重视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促进全社会统一对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知,避免文化发展重心的误置,防止社会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取代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②。
1. 尊重文化活动的自由以及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从广义上说,文化活动的自由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文化活动者能够自由地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即文化创作自由;二是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参加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即文化生活自由。而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既是文化活动自由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文化活动自由得以实现的标志。因为只有充分尊重和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深入人心,进而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益于文化创作的社会氛围。
2. 重视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这里的文化财产既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这样有形的文化财产,也包括知识产权、民间风俗这样无形的文化财产。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涵盖两个层面:一是从“私权”角度来说,文化作为人们合法的私有财产,人们有权从其身上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报酬的权利,并保障该权利的实现;二是从“公权”角度来说,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并为人们所共享。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以该文化形态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或消费功能为出发点,包括不具有消费价值的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得到平等的保护。因为文化保护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些文化形态以其“原生性”的姿态难以被复制和改变,更无法转化为文化产业。
3. 保障人人能够平等地利用各项公共文化资源。从宪法的平等原则来说,人们对各项公共文化资源的“可接触性(accessibility)”是平等的。平等接触文化的权利意味着人们有诸如获得基础教育、参加公共文化生活这样最低标准的文化权利。这些需要分配的资源必须通过国家直接的行动以及保证人人都能平等接触的落实到位的条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尤其要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照[8]36。具体来说,一方面,人人能够平等地利用和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资源,不因性别、民族、种族等因素受到区别对待,即机会上的平等;另一方面,事实上的平等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国家应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障群体等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获取和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给予特殊的照顾。
4. 重视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塑造以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塑造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相悖,反而二者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客观表现,亦是塑造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整体的文化以及不同类型的文化得以相互交融和发展的前提。塑造共同文化主体意识在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依托,乃是构成一个社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在共同的精神依托下,地方文化或者少数人的文化能够在自由地保留并发扬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而得以存续和发展。
(三)相关主体的权责义务
1.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职责重点有别。国家的责任重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好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制定全国性的文化法律、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地方政府除认真执行国家的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外,要灵活地根据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情况的特殊性,制定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规划,尤其要重视地方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2. 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补充作用。现代社会是专业分工的社会,政府行政管理事项向社会的转移是现代行政的重要特点。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遗产保存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政府应充分发挥文化类或人权类社会组织在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政府的部分行政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
3. 尊重和实现公民文化意见表达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权。人民群众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推动来完成。既要赋予人民群众接受和参加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权利,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同时要赋予人民在国家及地方重要的文化法律法规、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的意见表达自由。
(四)各项文化政策与相应措施
中国文化基本法确立的各项基本文化政策及措施要以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既要体现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特殊人群的文化政策,也要反映中国国情与地方特色的文化政策。具体包括:
1. 反映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需要的文化政策。这类文化政策的特点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自然、人文景观门票的减免、文化艺术单位下乡流动服务等都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最具普遍性和迫切性的精神文化需要。
2.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文化政策。中国公共文化容量城乡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以文化投入为例,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仅占36.0%,低于城市投入24个百分点①。中国的公共文化政策应坚持倾向农村、倾向西部、倾向偏远落后地区、倾向革命老区、倾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有效缓解中国公共文化“容量”不均衡的现状。
3. 保障特殊人群的文化权益的文化政策。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的充分实现是保障文化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文化人权实现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从特殊群体的年龄、身体、心理、身份等特殊性出发,专门制定保护不同特殊人群文化权益的政策。包括残疾人文化政策、老年人文化政策、妇女文化政策、农民工文化政策等。
4.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政策。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说,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中,倘若其文化中最基本的外在特征与核心价值都无法“保留”,那么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也就被文化全球化所“埋葬”。因此,应从文化安全的高度制定和认知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政策,既包括国家层面上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也包括反映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民俗的文化艺术项目。
参考文献
[1] 林佐平. 21世纪初日本振兴对外文化传播的新举措[J]. 日本问题研究,2010(2):49.
[2] Absjorn Eide. Cultural Rights as Individual Human Rights[A].//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Textbook. Leiden: Brill Academic Press, 1995.
[3] Janusz Symonides. Cultural Rights: A Neglected Category of Human Right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1998(4).
[4] Athanasios Yupsanis.The Concept and Categories of Cultural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 - Their Broad Senses and the Relevant Clauses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J]. Syracua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e, 2010(2).
[5] Rodolfo Stavenhagen. Cultural Rights and Universal Human Rights[A]//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Textbook. Leiden: Brill Academic Press, 1995.
[6] 周叶中. 加快文化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J]. 求是, 2012(6).
[7] 王隆文. 我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实施步骤及重点协调的几对关系[EB/OL]. [2012-09-11]. 人民网-理论频道,http://.cn/n/2012/0911/c40537-18978760. html.
[8] Deval Desai. Courting Legitimacy: Democratic Agency and the Justiciabi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Law, 2009/2010(1).
Observation of Japan’s Basic Cultural Law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WANG Long-wen
(School of Law,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篇10
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自20世纪初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发展,成为20世纪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以“赋予生命”为概念,将梦想展现于人们面前。中国动画从诞生到如今,已经走过了80年的漫长历程。中国原创动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绩,早期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做了很好的铺垫。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斗蟋蟀》《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影片,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
二、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尴尬境地
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动画艺术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动画艺术仍然不太景气。一段时期以来,大量“洋动漫”作品占领着中国的艺术市场,一方面使国内动漫市场不断丧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国人对发达国家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盲目追随。目前,我国内地也有大量的作品相继出现,但这些作品还没能成功地确立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动画角色。据调查显示:在青少年中最喜爱的卡通作品里,日本卡通占60%,欧美卡通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原创卡通的比例只有11%。现在,中国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海外,中国动画的这种境遇令人尴尬,而本土文化缺失所导致的后果却更令人担忧。
中国动画艺术发展中的断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原因分析:
1.动画艺术教育不够规范
有些高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追求院校利益的最大化,拼凑师资,几乎一夜之间,其他学科的教授都可以变成“动画艺术导师”;其次,有些高校盲目寻找“动画艺术将才”支撑门户,导致动画艺术教学“江湖化”;再次,有些院校动画艺术课程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合理,课程主要是“艺术、技术、文学”的简单相加,并在教学导向上没有很好地把握三者的关系。目前,一些高校的产品(动画艺术专业毕业生)似乎还在迷恋纯数字技术的无穷魅力,没有最大程度地探索和挖掘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表现手法,致使合理的创作空间和独特的形式感很难找寻得到。
2.中国动画艺术理论体系研究及艺术批评机制相对滞后
当下,中国的动画艺术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技巧的把玩,相对缺乏艺术表现语言的深度。虽然各种数字技术的开发层出不穷,似乎为动画艺术带来了异常光明的前景,而实际上良莠不齐的动画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是来不及判断优劣的作品,一派亚文化视觉感觉,缺乏民族性、艺术性。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奠定了传统艺术深厚的东方文化根基,我们对自己优秀的传统艺术,也就是我们动画艺术的优势之一,不应放弃,而应多元化、精益求精地加以表现。只有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辉光”,让中国动画艺术沐浴在这种“辉光”之下,才能不断健全其理论体系。
三、中国动画艺术需要感受传统艺术的辉光
1.中国动画艺术创作不再是单向的过程,它需要从传统艺术形式中吸收形式美的众多要素,需要从传统艺术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不仅仅是人机互动的过程
在我国,众多的艺术家、设计师们,在从事动画艺术创作时,虽然所用工具已由以往的笔、墨等其他媒介转变为高科技产品,但其艺术思维方式、设计理念都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对于动画艺术这种基于高科技而存在的视觉、听觉的艺术形式,计算机技术应与艺术设计、传统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尤其是传统艺术及其文化内涵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动画艺术而言,技术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技术至上,高技术水平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必然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即大家的技术水平已经难分秋毫,那此时的关键便是动画艺术所体现的文脉及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
2.中国的动画艺术正受全球“一体化”的威胁,如何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充分表现中国动画艺术的民族特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动画艺术也应在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基础上,创造出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设计,这样,才能在艺术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动画艺术时代的文化艺术,其目的是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更多地用于艺术创作中而不是肤浅地加上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符号在创作中,这样的动画艺术是表面的,没有震撼力,同样也是“快餐文化”。
3.在动画艺术创作表现过程中,吸收不同文化,将各学科领域知识相互补充、借鉴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根本
对于动画艺术而言,应认识到传统的艺术视野以及文化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在这个艺术与科技互动的信息时代,动画艺术呼唤综合素质的艺术家、设计师,即能够摆脱单一学科的模式,成为向跨学科、综合型发展的艺术人才。动画艺术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像个导演,需要具有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深刻认知的能力,能够将人机特性、文化艺术信息空间和环境空间等关系进行重构,能够发现、选择、调动一切视觉、听觉元素,并通过动画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即具有高度的整合能力而不是一个仅仅熟悉动画技术的操作者;他们应具有感性的表现能力和超越一切领域的创造性活力。
四、走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之路
中国动画艺术是一种在传统中寻找重生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多学科、多知识层面的融合,取长补短。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动画艺术工作者能熟练地掌握动画技术设计的各类设计软件的使用,而且更需要尊重动画艺术创作的规律,认真研究传统艺术表现语言的文化内涵,提高动画艺术原创能力和艺术修养,充分感受传统艺术的“辉光”,不断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动画艺术精品。
(注: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特伟.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j].百科知识.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