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内循环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规政策概况
1,美国循环型企业模式。循环型企业模式是企业层面的小循环范围,又被称为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基本特征是: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各工艺间的物料循环使用,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和物料的使用量,延长生产链条,尽量降低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使得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其实质是人类对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少活动的规划和管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损耗,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将循环经济中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生产全过程污染调控模式,以期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及绿色消费等手段,尽可能实现零排放的循环生产,以达到较少甚至没有污染物产生的目标。
2.美国循环经济法规与政策。美国循环经济立法模式被称为混合立法模式,因为在美国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有关循环经济或再生利用资源的内容都是在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中所体现。如1980年修订的《资源回收和保护法》,1990年出台的《预防污染法》,都体现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俄勒冈、新泽西、罗德岛等州先后根据各州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循环经济法规。截至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循环经济法规。这种立法模式中,美国将循环经济仅仅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法律上确立环保优先序列,并实行多种经济政策。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条例》,第一次提出源头防止废物的生成是环境保护首选策略,使环境保护的重心,从末端处理转向事前预防,从治标转向了治本。不过,相对而言,在1970年施行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才具有最高的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因而,这种模式又被称为污染预防性模式。
在经济政策方面,美国主要采用四种生态税收、保证金政策、新鲜材料税、填埋和焚烧税、垃圾收费和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废旧资源的减量化和再生利用。
(二)丹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法规政策
1.丹麦循环工业园模式。循环工业园模式属于区域层面的中循环范畴,典型代表为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因此又被称为卡伦堡模式。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已经成为各国循环经济膜拜的“圣地”。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内主要以四大企业为循环载体,其基本特征是:按照生态工业学原理,企业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问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都来源于另一家工厂的废物排放,如废气、废水、废渣等。这样不仅省去了各个企业末端排放物的处理费用,还降低了各自生产成本,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丹麦的循环经济法规与政策。丹麦于1991年颁布施行了《预防污染法》。该法在清洁生产和回收废弃物一章中规定,资助采用清洁生产和回收废弃物而大幅度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同时资助有关清洁生产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的信息活动。一年后,丹麦着手制定废弃物排放和循环利用规划,并且要求各地方政府必须制订地区性规划。1997年,丹麦颁布法律规定所有可燃性废弃物必须作为能源回收利用,禁止填埋。
(三)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法规政策
1.德国废弃物回收模式。废弃物回收模式,属于社会层面的大循环范畴,是在社会层面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又称DSD模式。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循环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和能量的再生循环。
德国的公共回收系统是指德国人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或垃圾袋分别回收不同种类的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ualesSystem Deutschland),简称DSD,亦被称为绿点公司,它是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盈利性社会中介组织。产生之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企业、包装物生产厂家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自愿联合组成,截止目前共有1.6万家企业加入。这些企业组织成网络,控制着德国包装废弃物的搜集、运输、分类、处理。
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2)02-0098-03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规模逐步壮大,设施不断完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然而,在中原经济区范围内,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压力加重等状况。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压力之间的矛盾,是摆在现实面前的重大任务。循环经济是当代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型社会的一种优选模式,对于从机制上消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循环经济的思想非常切合旅游业综合性、服务性、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所以,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概念抓住了当前资源相对短缺但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于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概念,内涵与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旅游市场的培育开拓等,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最佳运用。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一)对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认识模糊、理解过窄,甚至错误理解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不了解循环经济的多层次、多环节性,在实践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一些旅游地在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中无视科学的规划和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急功近利地开发旅游资源,甚至在核心景区大兴土木,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目前,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只在少数大企业效果明显,社会中大多数群体仍缺乏对循环经济基本理念的理解,参与意识不强。
(二)资金短缺制约了旅游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赢”,技术成为关键。但目前,由于中原经济区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健全,造成该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先进的适用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多数旅游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只靠一些大企业单兵作战,企业间联合攻关的局面并未形成。
(三)政策和法律上的缺失,是制约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多新技术,因此同传统工业相比,循环经济的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当前在财政、税收、价格和执法方面,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从业者并没有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保护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法律的缺失也使旅游循环经济从业者在面临不正当竞争时,正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我国对循环经济虽然出台了一些法律和法规,但是国家并没有一部循环经济的专门法律,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暴露出的问题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解决。
(四)旅游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缺乏
我国现有GDP核算方法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因素考虑较少,这样的核算制度根本无法反映社会成本和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地方部门更多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忽视旅游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同时由于受到现实的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中原经济区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片面重视制定环境标准而忽视标准的执行力度,对部分环境标准的严宽度掌握不准确以及环境标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等问题。
(五)旅游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基本是关于循环经济本身及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而涉及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它的开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指导,比如基本理论、发展模式、分析方法、评价指标等。因此,应结合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积极构建适合该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三、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框架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本文构建了包括理念层、实践层、支持保障层和目标层在内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框架(见图1)。
(一)理念层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首先需要建立新的发展理念,包括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新的消费观。
1 新系统观。旅游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相关产业,是由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者及资源、环境、经济、科技和社会等要素所构成的综合性的复合系统。因此,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求人们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审视,建立起系统控制、系统优化的系统观。
2 新经济观。即要求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的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
3 新价值观。新价值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视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要强调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在进行技术研发时,要充分考虑它们对旅游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能力。总之,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新生产观。即要求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下,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平衡原理,采用节能、绿色和再生型等生产形式,按照生物链发展的要求来运行,以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5 新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层次消费、适度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尽力做到旅游消费的减量化、无害化和文明化,达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
(二)实践层
1 企业层面的微循环。它是指旅游企业内部,包括旅游资源、物质和能源等要素的循环利用。该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实施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尽量减少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中各要素的使用量,做到各要素的循环利用和多级利用,达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2 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它是指物质在旅游业内部吃、住、行、游、购、娱及旅游区内旅游企业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之间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旅游区内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构建多条产业生态链,把区域的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统一组织为生态网络系统,形成互补互利、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3 社会层面的大循环。社会层面的循环要求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行业协会、科教组织、社区和旅游者来共同参与。政府应宏观调控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激励与扶持;经营者应考虑旅游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行业协会和科教组织要积极开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对旅游者应倡导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生态旅游城市(县、区)等。
(三)支持保障层
1 政府调控。政府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调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投资兴建一些区域性循环经济设施,如交通设施、排污设施、废弃物处理场所等,也可以通过对资源和要素进行价格管制,迫使当事者节约资源。
2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起着规范旅游企业行为的作用。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资源核算政策、绿色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和信贷贴息)、生态补偿政策和污染收费政策等。该法规体系的重点是绿色环境法规、绿色规范法规以及一些部门性和地方性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3 科技创新。旅游循环经济要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这主要包括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技术,废弃物减量化技术,废弃物排放与再使用、再利用结合起来的静脉流效率化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管理技术等。
4 指标评价和绿色认证。指标评价是考核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通过指标评价可以描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程度和旅游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而反映这些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旅游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绿色旅游城市、绿色景区和绿色饭店评价;绿色认证体系主要是在旅游企业中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环球21”认证等。
(四)目标层
通过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三方面的目标:(1)经济目标:降低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环境目标:通过旅游资源闭合循环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化;(3)社会目标:向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及游客的素质涵养等。
四、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旅游循环经济的参与意识
一是各级政府、旅游行政主管单位应切实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培训,鼓励、支持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等参与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二是通过各种媒体普及旅游循环经济知识,促使公众理解并积极参与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去。三是可采用适当的行政处罚手段,规范旅游企业和游客的旅游行为,促使其行为的绿色化。
(二)加快旅游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
理论方面,应结合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系统、分析方法、评价指标、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构建适合该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实践方面则要通过继续加强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工作,努力探索切合中原经济区实际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要结合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新农村、优秀旅游城市的申报、建设等,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企业、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的具体做法,以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健全切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的旅游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政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税收政策、环境资源核算政策、环境管理认证政策、投融资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及开展绿色教育政策等,以确保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实际推行。法律法规方面,要尽快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健全适合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法规。
(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
旅游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生态学与产业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产业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管理旅游产业系统,使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内各部分达到合理优化,以实现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废弃物多层利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产业生态体系过程。要实现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必须依托高新科技的支撑,在此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绿色旅游产品生产、旅游废弃物减量化及回收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在循环经济方面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五)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体验者和消费者,同时又会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旅游者的消费观念直接关系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所以,要加强对旅游者的生态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绿色消费观,自觉选择未被污染的旅游产品,并在消费过程尽可能减少废物的排放。同时,还要教育旅游者在选择出游地、出游时间时应尽量避开高峰期,做到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周彬,旅游循环经济框架体系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J]统计与决策,2010,(10):75-77
[2]中国网,循环经济―-2005年中国经济“关键词”[EB/OL].http://省略/chinese/zhuartti/xhjj/754470.htm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5):130-132
[4]舒小林,明庆忠,李庆雷,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08-113
篇3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实证分析,针对当前资源型地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探讨在新的经济增长背景下,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应建立怎样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和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山西省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全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0%,与煤炭关联建立起来的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80%,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实证分析,针对当前资源型地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探讨在新的经济增长背景下,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应建立怎样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和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2006年5月,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与山西省环保局联合出台"停贷治污"政策,在限制污染企业授信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对吕梁、孝义市等27个焦化项目发出风险提示后,各家银行立即停止了对相关企业的贷款,在全省起到了很强的警示作用。2006年,全省有500多家污染企业由于达不到环保标准,贷款申请被拒绝;还有50多家企业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投入资金添置环保设施,在达到环保标准后,其贷款申请得到了银行的批准。最近,省环保局又开列了117家污染企业名单。对此,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已要求金融机构,立即停止向其发放新贷款,并对原有贷款进行清收。同时,山西各市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都分别出台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煤炭产业链、煤化工、环境治理、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等循环产业的工程建设和企业经营。
金融机构在给予重点企业、项目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还面临的着许多问题。
其一,循环经济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缺口较大。如大同市3个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塔山工业园区、大同医药工业园区、阳高龙泉工业园区),共计93个核心项目,总投资近350亿元,其中计划企业自筹92亿元,约占26.5%,需融资25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4.5%。吕梁市柳林县高红工业园区承载7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需112.9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64.9亿元,后期工程尚需资金48亿元。
其二,缺乏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政策。循环经济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社会效益明显的特点。目前,环保、税务等部门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给予支持,但对金融部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容易形成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上的商业信贷缺位。
其三,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山西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依靠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等间接金融手段,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基金市场融资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如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权还比较困难,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还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还没有对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的商业信贷缺位形成有力补充等。
其四,金融机构放贷"短期化"行为明显,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但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
其五,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链结构单一,影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从山西全省情况看,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优势产业上,而对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涉足较少,对能源的综合开采率和回收利用率还略显低下。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必须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为鼓励和支持资源型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中央银行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为资源型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可以考虑逐步探索实行结构性的差别利率政策,严格实行扶优限劣措施,对科技、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产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确保绿色、环保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将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纳入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机制,使之成为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激发商业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传导宏观货币信贷政策时,应注意多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及时了解辖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和相关资金需求,通过"窗口指导"向辖内金融机构推介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信贷考评办法、地区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非银行融资支持机制
一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优先核准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筹集资金,鼓励和支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做大做强。
二是保险业金融机构要在对循环农业开办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开展涉及循环经济的财产险、责任险及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商业性保险业务。
三是加大开发性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弥补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四是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调动产业投资基金优先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和项目的积极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循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各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产业集群能够将区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一种产出高效、竞争力强的先进产业发展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近年来我国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很多已经陷入了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困境。欠发达地区多为生态脆弱地,如果继续照搬这一模式,只会导致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人们可能面临生产生活不可持续的境地。
但同时,欠发达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西部有的地区(如贵州省)尚未完全摆脱贫困,人民生活水平仍徘徊在低水平,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有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和要求。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不断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使欠发达地区在不破坏生态和不过度消耗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是目前严峻而迫切的任务。[1]产业集群模式产业经济效益高,但生态效益不明显;循环经济生态效益好,但需要强大的技术、经济力量做支撑,这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是巨大的挑战。在循环经济基础之上发展产业集群,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则能够有效地发扬各自的长处,避免不利影响,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理想载体[2]。
在欠发达地区构建和发展循环产业集群,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循环产业集群,其生存的环境怎样。循环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内以产业链、生态链和价值链以及共性和互补性相联系的众多企业及相关机构所组成的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功能的空间聚集体(蔡绍洪, 2008)。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形成循环网络,而每一个这样的网络又包含在更大的网络之中。即循环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网络系统,企业之间由于正式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企业与企业、辅助机构之间也因为长期接触、交往而产生的非正式信息、情感联系,以及由于规范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法律联系。由于这一系统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技术、金融、政府等多重主体,因此,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如何加强各主体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
西部地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大规模过度开发容易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产业规模和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产业集群发展有了一定的效果,循环经济的引入也使得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一)西部产业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基础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基础。西部地区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具有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的条件;西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水能、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化工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总值占全国的一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此外,西部地区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相对东部而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富饶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长期依赖于对资源的简单开采,其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及再生资源利用率都较低。而且,西部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和传统产业占很大比重;大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科学技术力量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此外,西部嵌入式企业过多,产品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总的来说,目前西部经济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使得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地干旱化和沙漠化扩大,草场退化,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资源利用低效率和废弃污染的大量产生,加上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污染治理能力差,污染强度高。西部地区万元产值排放的污染物要比东部地区高1-5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西部位于我国水系的上游和大气环流的上风,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仅对西部是灾难性和难以逆转的,直接妨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东部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消极影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已成为国内及世界高耗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若继续采取传统的线型经济模式搞西部开发,势必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必然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约束。
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行集群化和生态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效率,才能使生态不至于被破坏甚至得到修复,也才能使西部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
(二)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层次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产分散,企业之间关联度低,分工协作不够;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促使企业集中,将部分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大中小企业的产业联系,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群。
虽然学界广泛认为,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中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一批集聚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落:“成都—重庆—贵阳制药业走廊”,四川泸州、贵州仁怀等地的小酒厂聚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旅游线路上的旅游产业积聚;云南昆明及周边的花卉产业集群;四川德阳的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关中地区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成都地区的制鞋产业集群、广西的蔗糖加工产业集群、云南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贵州云南的烟草产业集群、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四川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陕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集群和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等。[3, 4, 5]西部各省区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集群(集聚)为契机,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形式,积累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优势产业集群,这对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繁衍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这些产业集群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却是建立在资源的巨大消耗之上的。其根本原因是经济运行方式的粗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其直接后果是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产业生态化问题日益成为西部产业集群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从集群的外部环境来看,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集群的内部状况来看,西部已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低生产·34·要素成本之上的,如果继续采用外延型的增长模式,就会加剧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抬升生产要素的价格,增加集群的生产成本,削弱其低要素成本优势,很有可能造成内生型产业集群的衰落和外生型产业集群的空洞化;此外,众多企业聚集在一起,本身就已给当地的资源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如果再采用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就很容易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反过来,被破坏的环境会降低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三)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因此,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将“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废物排放”这一传统的物质线性流动模式改造为“资源利用—绿色生产—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模式,提高再生产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督促和支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地区纷纷加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及节能减排建设力度,。如陕西省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广西贵港市“九五”期间就在贵糖集团的基础上开始了生态工业园的建立, 2002年第一个被国家环保总局确认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云南省以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楚雄等6个州市和化工、冶金、电力等8个行业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在全省52个企业内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5]贵州省贵阳市2002年5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确立为全国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单位和联合国规划署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内蒙古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力度, 2008年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的示范企业、园区已增至27个,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化工、电力、煤炭、医药、农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6]。新疆成立了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形成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加工业、造纸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一体的循环型产业集群。广西于2007年出台了《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拟投资2390. 8亿元,对包括70个项目的8大生态工程组织进行建设。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西部省区市都有自己的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试点项目,并形成了全省发动、地区带动、城市驱动、园区拉动、企业推动等多种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不少企业还构建了规模大小和长短不同的产业生态链。有关统计研究表明[7],西部地区在农林、建材、矿业、能源、造纸、化工等生产领域的企业大多都构建了长短不等的产业生态链,其平均比例高达67·12%;医药、饮料食品、制造业、房地产等消费品生产领域的企业也开展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实践,其平均比例为12·94%。
除了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政府在政策支持、投资环境、技术创新及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均有相当的优惠条件,从外部环境上为西部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的机遇。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问题与障碍
从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现状来看,西部具备了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产业规模化水平不高,循环经济实施力度不够,制度、法律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西部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基础设施完备与否有助于决定一国的成功和另一国的失败”。
阿斯乔(1991)发现基础设施的增长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反则会造成劳动生产率的降低[8](As-chauer, 1989)。谬仕国等人(2006)发现[9]基础设施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其中西部地区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张,对公共设施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公共资源紧缺,特别是当交通、交易等费用超过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收益时,集群的规模经济将变为规模不经济,直接影响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西部多数省区地方财政状况差,加上政府对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比较多,不利于融资畅通,导致资金困难而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西部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普遍滞后,道路、通讯、物流、信息、生活设施不配套,排水、排污等环保设施和废物回收的设施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健全,难以实现现代物流对产业集群内产品流通的作用。
(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西部目前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不合理,呈现出“散,小,乱”的特征。[10]“散”即分散,使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小”即产业的规模很小,“乱”即管理和发展中的混乱。目前的工业园区大多只解决了企业聚集的问题,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只是企业的简单“堆砌”,没有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离产业集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集群的发展直接依赖于自然·35·向秋兰,蔡绍洪:欠发达地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资源,使得集群内单一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物流供应形式,限制了与其他产业部门和服务机构间进一步合作关系的扩展,产业链无法延伸。产业集群内成员间交流较少,不能形成知识流和信息流,整个系统趋向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集群经济优势无法体现。同时,大部分企业聚集为自发聚集,没有总体的目标和实施方案,没有统一的管理手段,企业由于自身短期的利益而做出不顾大局的决定,这些都导致了产业集群的混乱形势。另外,集群区内龙头企业少,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融资困难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命脉,也是目前严重制约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经济发展的重点一直放在国有大型企业上,很多扶持政策都偏向于这些企业。相比之下,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小,获利能力欠佳,造成自身信誉等级较低。致使银行贷款大多倾向于那些相对而言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大企业,而对于贷款需求急、频率高、数量少、风险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现有的服务方式,服务种类和服务效率都还不能与之相适应。加上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中小企业无论从内部积累还是在外部融资方面都较为困难。
此外,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偏弱,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四)循环经济观念淡薄,相关主体积极性不高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饱受贫困的困扰,西部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持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在引进外资和新建项目上,对是否存在严重污染和资源环境问题考虑较少,而对是否增加财政税收和经济增长考虑较多,从而抑制了其发挥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企业对循环经济认识的局限,认为清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由社会所得,自身难以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因而没有主动开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从公众的角度看,公众普遍认为环保是政府的责任,加上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对环境质量需求不足,普遍缺乏参与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很多农村公众乱砍滥伐,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城市公众尚未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
(五)相关管理、政策不到位
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现有的循环经济园区和产业集群缺乏科学的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政府的监督、引导、规划等职能发挥不充分,对重污染企业、重化工项目监管力度不严,第三方力量(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发展滞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加上产品同质化,导致“以劣驱优”及“柠檬风险”恶性竞争愈演愈烈。[11]此外,政府对于集群企业在市场准入、财政、税收、融资方面的扶持政策还不到位。如循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土地,而国家对于建设用地采取的是“严把关”的政策,许多新项目因无法争取到土地使用审批而搁浅。
(六)制度建设不规范
一是绿色GDP核算和利益平衡机制尚未形成。绿色GDP核算包含对环境影响的核算,在利益平衡机制还未形成前,企业出于理性,往往会选择不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并继续维持生产的负外部性。二是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行业性和地方性的有关法规、企业产品及废弃物回收规范、循环经济刺激机制的系统化、工艺标准及技术性规范、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以及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再生行业等分别需要进一步立法完善。三是相关主体权责不明。循环经济需要公平高效的体制保障,而西部乃至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管机构以及相关主体的权责并不明晰。环保、农业、建设、国土各个行业都积极主张本部门在循环经济管理中的权力,但谁才是真正的主管机关,立法没有具体规定。
(七)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
西部各省区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技术低下,由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12]低下的生产技术导致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致使企业效益低下,没有能力负担高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购置。这就形成了低下技术和低经济效益的恶性循环。而且,发展循环经济也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西部循环经济技术总体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企业在循环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排弃物无害化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运行成本较高,使总体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组织结构不健全,政策扶持及服务体系不完善,人才、资金、技术、制度、文化欠缺,因此发展和构建循环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挑战。亟须整合有关要素,为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和促进其发展打好基础。
(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循环产业集群的基础包括经济性基础设施、生态型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政府应该提高财政支出,增加对集群区的专项拨款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促进基础设施领域改革。应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取消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制和投资者限制,努力形成投资·36·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6月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体制和机制。比如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由于收益稳定,资产增殖前景大,适合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改善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软环境,在清理各项乱收费、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完善法制方面下工夫,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软环境方面的吸引力。
(二)建立相应的企业行为规制与市场结构
治理西部现有集群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引导和调整。一是完善企业行为规制。要在企业内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章,建立集群内部基于企业运行的企业行为规范,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建立和完善企业破产和兼并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权转让市场,推进国有资产转化重组;发挥政府在存量资产调整中的作用,通过企业规模内部性增长,调整优化企业规模结构。三是强化市场结构治理。
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实现大企业的迅速扩张。围绕主导产品,沿着产品链整合上下游企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巩固和提高优势产业,淘汰和转移低层次劣势产业,整合加强“龙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低效率和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加工型产业进行取缔或是生产技术改革,加大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此外,还要通过建立互信、培育声誉、及共同制裁来完善集群社会机制。
(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西部地区发展可以在以下方面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可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优惠贷款和国债资金等方式对循环集群企业提供支持;通过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对循环产业集群的支柱产业和核心项目加大资金支持。二是加大信贷扶持。建立信贷投向比例制度,实行结构性的差别利率政策,设立调整结构和发展落后地区经济的“专项贷款”,增大科技、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专项贷款。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和产业进行限制贷款审批。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建立循环产业集群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资金启动民间投资。调整社会投资结构,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扩大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投融资渠道。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保护民间资本的投资权益,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破除市场融资的所有制歧视、允许外资进入、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横向合作。四是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西部地区大城市建立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制定规范的产权交易规则并使企业挂牌上市。在西部大城市批准成立柜台交易市场,鼓励西部一些规范的、效益好的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场外交易。对申请设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在额度上给予倾斜;放宽西部循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对外融资的条件。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要从政府、企业到公众,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提高相关主体发展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对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的行为,一方面要加大环境保护监测的力度,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另一方面也要从中央的角度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对于企业的污染行为,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给予惩罚,也可以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公布于众,引导企业把生态融入企业文化中,迫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对于公众,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产业集群、建设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创新管理及相关体制
一要科学规划。应该把循环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制定出发展战略。要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要积极推进综合效益好的大型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二是培育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在集群区培育和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如为群内企业提供广告、设计、培训、咨询、金融、保险、法律、商业、投资、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信息等方面服务的机构)、组织管理机构(如行业协会)、信用关系网络;为集群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贷款融资、信用保证、法律支持、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三是完善市场机制。既可以由政府强力主导,也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来促使市场机制不断传入。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封锁与条块分割,促使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六)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循环产业集群不管是自发生成,还是人为拟合的,其良性运行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从产业发展上看,循环产业集群成立初期,应建立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抑制恶性竞争;当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后,制定反垄断政策,促进良性竞争;在对企业进行聚集与整合时,应制定兼并与合并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从而促进产业组织优化。
从财税金融上看,鼓励向集群环境投资项目、清洁生产中心的建设提供贷款、经费和补贴;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机构,建立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和防范体系,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提供加速折旧、减免税、投资减免、税率优惠及税收优惠政策;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及私人部门共同成立投资项目,为整个集群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从资源生态上看,制定副产品回收利用的政策,促进公众监督、污染处罚和鼓励治理;[13]制定排污费、污染税、消费税、燃料税政策;优先采购具有生态标签的产品,优先考虑在循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或具有良好环境绩效的企业进行采购。
(七)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西部各省区应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一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从核算指标、核算技术(范围、时间)、核算人才上,建立健全包括绿色统计体系、绿色技术体系及绿色核算人才体系在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二要健全法律法规。要不断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利用经济手段促进产业聚集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断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积极促进《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实施,为循环产业集群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三要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要改革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避免政出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
(八)加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西部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整合技术要素。从外部层面,加强科研扶持和技术投入力度,加大循环技术的引入力度。加大教育投资,培育技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循环技术。
加大政府补贴,鼓励企业研发。加大市场运作,引入科学技术。从现实层面,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体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14]从制度层面,改革相关制度,提高科技供给和科技产出的质量和效率。建立非正式技术交流机制(如行业技术协会、技术中介机构等);推进循环集群技术的市场化;形成科研合作关系的合同化;实现科技研发管理的制度化。
四、结束语
循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其内在机制的良性运行需要政府、非政府机构、企业以及整个集群区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需要充分调动组织机制才能完成[15]。集群内企业及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根据奥尔森的经验研究表明,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体往往非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即集体效益的低下。因此,如何使循环产业集群这一具有公共属性的集团,既能实现集体利益,又不至于损害个体利益,是本研究之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婉飞,周天斌等.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 2004(2): 112-114.
[2]蔡绍洪,向秋兰等·循环产业集群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和谐发展[ J].经济纵横,2008(1): 55-57.
[3]李文清·中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7(1): 89-90.
[4]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5]数据来源于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6]数据来源于人民政府网.
[7]王积超·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生态产业链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研究[J]·民族研究, 2008(3): 22-24·
[8] ASCHAUER D A·Is public expenditureproductive[J]·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1989(23); 177-200·
[9]缪什国,蔡笑·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影响效应[J]·经济地理, 2006(5): 786-791·
[10]张威,龚新蜀等·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组织结构问题探析[J]·经济与管理, 2007(8): 16-19·
[11]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1): 25-29.
[12]蔡旺春·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 2006(24): 27-29.
[13]张建功,张百尚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1): 130-132.
篇5
关键词:新生态;循环经济;财政政策;优化策略
一循环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新时期借鉴生态循环理论来指导市场发展的经济活动模式。循环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发展,主要发展路径就是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和产品的回路,力争将物质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并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即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使用过程中增加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从产品使用完成后的再利用出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1]
(二)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具体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行增加税收、减少投资、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等方式进行限制,引导此类产业进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或是技术革新,进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鼓励新型产业的投资和建设。
(三)财政政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
财政政策与循环经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政策合理的宏观引导。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反过来会推动国家财税制度和政策的变革与完善。
1.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引导
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转变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可以财政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引导循环经济类型产业的发展,限制或减少非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属于高成本、高投入、收益期较长的产业,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存在诸多困难,需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2.循环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财政政策的完善
一方面,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针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原则。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技术革新的不断落实,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收入及支出的结构,对政府税收的增长也产生积极作用。
二福建省三明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一)三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的需要
1.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三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破环,也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说,纺织、汽车及机械、林场、采矿、冶金、建材、生物医药、化工是三明市支柱产业,其中化工、建材、冶金、采矿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从产业布局来看,三明市重化工业布局较为集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对重化工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改造,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经济发展的压力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随着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下降,三明市经济发展逐步走入瓶颈。新时期,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转型,成为三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三明市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为实现产业的转型,三明市需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努力发展海峡两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发展技术先进、低能耗、高附加值、安全无污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二)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成立循环经济办公室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导下,为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2018年三明市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办公室,主要管理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如协助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对供、用单位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的能源利用、设备能耗以及产品能耗的检测和检查,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技术咨询、审核培训等。
2.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经济实力增强。“十二五”期间三明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8.42亿元,实现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0.67亿元,年均增长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3.68亿元,年均增长13.5%。为推进节能与循环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三明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累计降幅达到28.4%,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802吨标煤/万元,同年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增加值达到866.5亿元,增长了8.4%,而综合能耗为802.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1.3%,增加值增幅高出能耗19.7个百分点,实现了产值增长与节能降耗双赢的发展目标。三是新兴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明市各类综合利用类企业不断增加,其中有36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5家企业、3个园区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首批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建成三钢、新创化建两家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实现钢渣、工业废渣和金属尾矿渣的资源综合利用。[4]
(三)三明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1.专项资金支持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三明市立足实际,结合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项目,争取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升级改造,采取有限资金重点扶持的办法,每年在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时,对节能循环经济的科技项目有较大的倾斜,并在省政府开展节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三明实际,每年制定《三明市节能循环经济财政奖励项目申报指南》,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同时,积极推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017年,35个科技项目被列入省级及其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盘子,获得资金支持超过3000万元,其中获省级节能与循环经济财政奖励项目10项,将获超300万元的资金奖励。
2.税收优惠政策
“十二五”期间,三明市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于新兴产业给予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对产业升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了支持高能耗产业的技术改造,三明市在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重要技术设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提供免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相关优惠政策。
3.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条例》是国家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之一,为了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福建省财政厅对排污费实行差别化收费的政策。2014年7月,福建省政府颁发了《福建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9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在三明市行政区域内,只要经济活动直接或是间接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个人,必须提前向市环保部门备案并申请排污许可证,未经允许的单位或个人将会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另外,三明市经信委加大对排污费的使用管理,将排污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明确排污费只能用于污染源防范与区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示范和应用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贷款贴息。
4.财政投资
为了引导和鼓励新兴产业落户三明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助推产业发展。如2017年三明市国司面向全国公开遴选有产业背景的子基金管理机构,并通过该管理机构引进社会投资人出资4亿元,共同设立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投资子基金。该基金的设立,必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进一步优化三明市的投资环境,促进三明循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对现有的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如在“十二五”期间,政府与三明市金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5亿元打造升级了“生态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的生物医药工业集中的荆东工业园区,园区包括产业聚集区、生活居住区、仓储物流区、科技研发新区等四个功能区,进而在生产环节和生产源头上完善园区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改造升级园区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不健全
三明市对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税收主要是落实中央和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没有具体结合三明市自身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明确的税收政策。如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不明确,纳税依据不尽合理;生态税或环境税一直没有明确的落实,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优惠方面较少,优惠力度相对较小。
2.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主要集中在水泥、墙体材料等行业,三明也不例外,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三明市需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家和省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制定三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补贴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单位和个人的节能减排意识,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技术革新,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排污费征收落实不全面
目前三明市差异化的排污费征收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排污费征收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收费标准不一致,征收对象不全面。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关于乡镇企业或是第三产业排污费的征收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出现少征漏征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排污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存在排污费收支使用不当的现象。如部分县市区排污费未纳入预算管理,未实行“收支两条线”,存在排污费坐收坐支、挤占挪用以及资金闲置等现象。
4.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不健全
三明市落实《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将目录内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的范围,政府以身作则,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目前绿色采购制度不是很完善,制度原则性条款多,细则性条款少,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如小规模的绿色产品在采购方面缺少明确的认证,不同的认证机构所获得的认证结果也不同,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产品选购的困难,政府采购更多的是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不具备强制规范性,只是在原有的政府绿色采购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强制性不足。另外,三明市结合当地自身发展实际的绿色采购制度建设不足,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引导和宣传效果不佳,市民的健康绿色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三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优化政策
(一)完善税收体系
1.资源税
目前采矿、冶金、建材仍旧是三明市的支柱产业,为了提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税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应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市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矿、铁矿、石灰岩等)和部分可再生资源(森林等)纳入征收范围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也可以提高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还可以引导企业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另外,可将税额与资源回采率、环境修复指标挂钩,回采率高的税率低,反之则高,以此促进企业珍惜和节约资源,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环境保护税
征收环境保护税是新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均征收环境保护税,三明市可以结合有利于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将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废弃物污染税等纳入环境保护税的体系之中,并将差别税率政策应用到这些排污领域,对达标排放与非达标排放实施差别征税,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技术革新,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3.其他税收
一是增值税。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征税对象(再生水、页岩油等)实行增值税免税或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6]三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报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准,在本市具体行业具体领域扩大增值税的优惠范围,通过减免部分或全部增值税,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企业所得税。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国家颁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7]三明市亦可结合自身情况,加大企业所得税的的优惠力度,减少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革新的成本,引导企业将盈利转入到技术和设备的升级当中,促进三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一方面,要完善财政补贴体系。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和国家政府的标准,合理界定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条件和补贴的力度,引导企业将资本流入生产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当中。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将企业使用频率不高且成本投入较大的技术设备先购买再无偿或低价租赁给企业使用,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8]完善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助于三明市吸引资金用于循环经济的各个领域,三明市可在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本市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在直接投资之外,通过资金补贴、低息或无息贷款、申请国债等方式,招商引资,引导企业或个人将资本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杠杆,引导企业或个人将资源转到节能减排、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排污收费的政策
一方面,三明市要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合理界定排污收费的征收对象,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将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排污收费的征收对象当中,杜绝未征、少征排污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排污收费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要规范收缴入库工作,做到按规定就地及时足额收缴排污费,防止挤占、挪用和拖欠排污费问题的发生,保证排污收费落实到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域。同时也要保证排污收费的透明度,加强排污费征管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排污单位自觉缴纳排污费的意识,确保征收的排污收费应用到发展循环经济中。
(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目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并不完善,为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榜样作用,一方面,三明市政府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应当增加政府绿色采购的比重,明确市政府及以下及其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在常规采购中增加节能环保产品的采购规模和比重,将当前政府采购立法中规定的采购范围由单一的货物产品向服务、工程等领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针对民众的环保节能意识淡薄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大环保节能的宣传力度,应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制定本市的绿色采购标准、清单,并对绿色采购的信息进行公示和宣传,增强市民的绿色消费观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28-03
一、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利用财政等经济工具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际财政学界、环境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个研究热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财政学界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包括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财政政策的意义、财政政策的分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的使用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近几年,我国财政学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一是分析我国现行有关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李里、程瑜、张扬和朱锡平、梁劲、陶勇等。二是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措施。如钱易、叶太平、何炳光、韩宝平等。三是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对环境税收的研究。界定环境税收的概念,考察国外环境税政策,特别是OECD国家的成功做法,探讨在我国建设环境税制的思路。如安福仁和周生军、武亚军、付伯颖和齐海鹏、杨金田和葛察忠。总的看来,国内的研究多从政策层面展开,以定性分析为主,规范研究突出,而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影响,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订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二、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当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作用在加强,政府职能在调整,财政职能在转换,环境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已经采取的有关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反思,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一)分析思路。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所要求的物质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二是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所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自净能力。分析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可以介入的角度有很多,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够完备,这为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四个指标。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即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所取得的产值,揭示了企业废弃物利用的程度。从循环经济的理论来看,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是循环经济实践中重要的数量指标,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将会从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实际情况。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既有民间投资的推动,又有财政资金的激励,因此,选择3个自变量,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指标代表了民间资本和财政资金对循环经济的双向推动,反映了在两方合力的作用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即企业自身治理固体废物的投入,强调了民间资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作为财政统计指标,突出了财政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
(二)模型的建立。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GP)为被解释变量,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循环经济财政政策模型。
基本模型是:GP=βFIFT+βPIPT+βITIT
β是回归系数向量,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净影响”。当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时,两者是互补关系,意味着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有正效应,即有助于激励“三废”综合利用,也就是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时,两者是替代关系,意味着在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三废”综合利用会减少,即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不显著时,无法判定民间投资和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影响效果。
(三)数据说明。表1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检验的样本空间是2000~2006年的观测数据。
(四)回归的结果及分析
GP=5.43FF+0.12PT-9.57IT
T=5.44 2.12 -2.29
R2=0.97 adR2=0.95 dw=1.88
回归分析揭示了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效应。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S.E.是回归函数的标准差,R2是可决系数。R2=0.9697说明拟合情况很好,“三废”综合利用的相对变化可以由自变量给予96.97%的解释。回归结果显示,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与“三废”综合利用具有正的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的弹性系数为5.43,表明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激励作用明显。财政每投入1%的环境保护资金,“三废”综合利用增加5.4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PT)对“三废”综合利用也具有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12,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三废”综合利用增加0.12%。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通过10%的显著水平检验,而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激励作用明显弱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与
“三废”综合利用具有负的相关性,弹性系数为9.57。
“三废”综合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经济体系各部门联合并协调运作,实现在现有产业体系中,将一个部门的废弃物用作另一个部门的原材料,达到物质能源在体系中的循环利用。从物质的属性看,虽然大部分废弃物属于可再生的资源,但将废弃物还原成可用的一次性资源的成本很高,经济性相对较差。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以逐利为目的,由企业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广泛开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了仅靠企业一己之力,“三废”综合利用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财政作为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政府激励制度之一,其内在规定性,如政府公共投资多少,税收措施的引导,对循环经济发展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激励效应。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市场主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大小取决于通过该项活动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如果利用废弃物带来的利润水平过低,必然会严重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给予适当的财政投资或补贴,保证投资主体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是激励投资主体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循环经济能否得到有效激励,不仅取决于市场主体可追求的经济利益强度,而且还取决于市场主体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能力,而适当的财政科技投入则是市场主体创新资金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整体上需要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行扶持、引导。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综合利用
1循环经济的产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由于对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人类不得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该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开环系统,表现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循环经济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在生产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对消费群体而言,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垃圾。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3循环经济的循环体系
循环经济关注的焦点是生产、生活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问题。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三大循环体系:
(1)企业内循环体系。构建企业内生产物流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以前企业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视为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而循环经济则要求企业通过新的技术工艺,努力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充分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的目标,以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美国著名的杜邦化学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企业作为试验循环经济的实验室,把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运用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放弃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原料,采用高产率、低副产品、低废物排放的技术,以及回收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新工艺,仅5年时间就使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70%。杜邦公司副总裁特博说,尽管“零排放”对企业来说是困难的,但那是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目标。
(2)企业间循环体系。构建企业之间的“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产业生态链”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体现。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企业内循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受技术工艺的限制,就是企业内循环成本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工业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3)社会循环体系。构建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上的体现。企业把生产出的产品投放市场,进入消费领域后,由于产品存在着消费生命周期,如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消费生命周期为8~10年,计算机为3~5年等,这就意味着目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新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尤其是那些一次性用品,如包装盒、饮料罐、食品袋、电池等,用毕即丢,每时每刻都在污染环境。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因此较早地重视并建立了废弃物分类回收的社会网络体系,使日本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高达88.9%,废旧家电的回收率达到50%以上。
4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4.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到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72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86年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辆,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自实施以来,废物不断减少,循环利用率不断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废物利用也取得了成功,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就业人数达24万人;废物处理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就业发展动力。日本2000年召开了第一届“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包括《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多项环保法规,从法制上确定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这标志着日本在环保技术和产业上迈上了新台阶。
4.2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进展缓慢。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2005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逐渐开展起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一是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二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1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生态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三是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辽宁、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5.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那么,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
5.2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200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仅列世界第28位,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5.3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有一些资金支持,但还未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在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也还缺乏必要的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排污费的支出总体低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小。
5.4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资源化,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消费资源减量化的难度很大,造成企业资源再利用的社会环节不健全,提高了“循环”的财务成本。比如垃圾分类设施在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随意乱扔垃圾,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的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
6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制定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四川省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中已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规模小、层次低、影响面窄。因此,应当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根据四川省的建设纲要,按照地域和产业特点,在全省建立若干个循环经济圈:在长江流域建设以能源、煤、建材粉灰的综合利用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在重庆、宜宾等沿江城市建设以化工、冶金、建材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以峨嵋山、黄龙、九寨沟为核心,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循环经济圈;依托成都的科技优势,以成都为核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圈。
6.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加强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把引导性和强制性结合起来。优先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废物利用问题专门立法,予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6.3强化政策导向
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排污收费,通过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资源调剂的信息平台,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4加强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充分依托本省的一批国家级研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力量,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攻关,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矿山尾渣、化工生产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互补技术,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的扶持。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长株潭 循环经济 政策研究
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十分重视。十五大报告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提出“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这些重要论述一脉相承,说明了建设“两型社会”是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2007年底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长株潭城市群承载的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改革开发提供新的发展范式。本文试图对长株潭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株潭”城市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出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循环经济之间的联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的增长。通常把经济发展方式分为粗放式和集约式。粗放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实现增长,其特征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集约式则是通过提升生产要素质量,如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其特征表现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单行线式的模式,往往按照“资源―产品―消费―废弃排放”的模式来组织生产。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循环经济中,“只有放错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正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粗放式经济增长到集约式经济增长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长株潭城市群长期作为湖南省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城市群现已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轻纺、食品、化工、制药、印刷为主体的综合工业体系。城市群教育科技实力雄厚,拥有60多所高等院校和为数众多的科研机构,是我国重要的智力资源密集区。
长株潭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GDP45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GDP的40.9%。同年三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2:52.5:39.3。同年三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0.22亿元,占全省的46.4%。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增加值为2049.03亿元,占全省的47.9%。
在看到“长株潭”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株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严重破坏使其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资源消耗大
“长株潭”在经济快速发展、提质扩容过程中,因以第二产业作为重要支撑,中等和中等偏下的产业占制造业的半壁江山,一直没有摆脱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资源消耗过大,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供给趋紧导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却只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填埋,不能转化为再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长株潭”地区多为老工业基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长株潭三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受此影响三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未到达国家标准,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差的三个城市。长株潭三市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0%、27.2%。因为污染严重,三市也是湖南省内酸雨最严重的地区。长株潭三市2008年温室气体CO2年排放量高达1657.49万吨。,节能减排的担子十分沉重。但城市群内部分地区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与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仍然不足,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了解不够深入,过于注重GDP的增长。
3、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部健全,循环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
由于“长株潭”城市群获批时间较短,城市群内整合有待提高。当前城市群尚未就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任何统一的法律法规,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立法程度也各部相同,更未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政府督促、市场带动、企业行动的良性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缺失,这就导致城市群内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行动缺乏协调性。同时,个别地区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的考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甚至存在着一些政策障碍。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有三种路径,即微观路径、中观路径和宏观路径,也称为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
1、所谓微观层面,主要是在企业层面、点状层次的循环。即选择典型企业或大中企业,也可以是小型企业,以清洁生产方式,减少输入端的物耗能耗,实施污染排放的最小化、治理化企业层面循环又叫小循环,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工艺设计和技术攻关,将单位产品的各种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做到零排放无害排放。
2、所谓中观层面,即指区域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等开发区改变过去那种按产业分类布局的做法,而是按生态产业链的要求将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这种中观路径循环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和信息技术集成,按原生态物料资源―――产品―――废料―――二次物料的路径转化形成再生资源,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形成一个汇聚诸多优势的产业链群。
3、所谓宏观层面,即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整个社会都按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论、实施要求,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目前实施的循环经济,主要是从企业间的物质闭环循环的角度实现循环经济,忽视了循环经济应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综合运行大循环应该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上,分别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理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进而形成一体化体系。循环经济系统是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和集成,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强省、建设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突出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出一条符合长株潭实际的科学发展的成功路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考核评价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决不能以传统GDP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点,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用科学的考核评价引导他们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头人,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效率、能源资源消耗、区域生态质量与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清洁生产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考核,有机的结合传统GDP指标,构建具有“两型社会”特点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快制定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事关长株潭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体制机制,并研究制订一个简明、求实、可操作性的关于长株潭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通过对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的实际情况,研究拟定长株潭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推进措施,将循环经济里面贯穿到各类经济计划和发展计划的各个层面,为长株潭发展经济提供一个指导上的总体框架,促进长株潭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长株潭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样也是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循环经济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把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融入现有的政策体系中。一是长株潭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上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研究,在现有的法规体系中增加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抓紧出台《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长株潭城市群清洁生产条例》、《长株潭城市群再生产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长株潭节能节水实施办法》等。同时建设制订一些循环经济的单项法规,如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在逐步完善关于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的基础上,应由长株潭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牵头,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协调城市群内相关政府机构,着力建立政策支持与综合协商机制,从政策层面和保障体系上位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要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升级改造
通过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流程,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资源使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同时,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全程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生产“两型”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整体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和高级化进程,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创意产业。要对长株潭圈层内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皮革、食品、造纸等传统产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包括碳排放),切实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
5、强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经营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中,突出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重点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二是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依托长株潭现有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展循环经济园区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工业园区的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严重污染又难以治理的工艺、产品和设备进入园区,集中治理园区污染,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实现园区“零排污”。三是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以资源可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投入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低碳、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制定相关技术发展政策,加快低碳、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6、强化宣传普及,构建循环型社会
在服务行业中污染和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宾馆、餐饮、物流等领域,开展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强对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养成节约、文明、杜绝污染和浪费的良好习惯。
五、结束语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其实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达到少投人、高产出、低污染的目的,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研究(2008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3-79、156-157
篇9
一、加快工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简称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县,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较低。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压力加大,生产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三大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我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难循环、粗放型向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加快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县建设,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节材与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入开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作,努力缓解能源与资源紧张矛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完善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相结合,提高制造业资源的总体利用水平,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相结合,依靠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走集约化、循环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措施,建立约束激励机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力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三)主要目标:通过5年努力,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重要特征的循环型工业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有新提高,工业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到2010年末,全县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政策配套支持体系和有效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制定全县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逐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自愿性审核;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功能区和示范企业;初步建立起我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型社会。
三、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环节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工业功能区和社会各个层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突出抓好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节材和综合利用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工业功能区为平台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一)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一方面重点组织实施工业循环经济“35”工程。即抓好医化、电镀、家具、铸造、橡塑等5个重点行业,5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试点,5家企业列入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示范企业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工业企业采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降低产品能耗、物耗、水耗,逐步达到或基本达到工业“三废”零排放,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建设循环经济型工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要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完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整合功能区各种要素,最终实现功能区内废物零排放目标。要规划设计好五门工业功能区、漩门二期工业城等新建功能区,调整完善已建工业功能区,合理规划功能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研究入园企业的产业链关系,促进功能区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使功能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
(三)促进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在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功能区的基础上,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内外物流的循环,促进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
四、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成立县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经贸局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好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制定实施计划,扎实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县发展和改革局、环保局、财政局、科技局、建设规划局、统计局、工商局和质监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二要建立工业循环经济主要指标体系统计和考核制度。三要积极推动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共同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四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五要加强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坚决淘汰污染大、消耗高、效益低的企业。
(二)编制丰富规划。将工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工业“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当中,统筹我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形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绿色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三)推进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要以落实工业性投资导向目录为重点,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工业循环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国内工业化道路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特殊形式,开发区在提高生产效率、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0多年来,在以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资金投入和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带动下,中国开发区在发展地方经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3年8月,各类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已达192家。
一、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基本情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区,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天津市省级开发区,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专业化园区,规划控制范围约为135平方公里,中期规划和实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采取“一心、两带、三轴、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三区是指科研服务区、居住区、产业区联动发展。目前,子牙循环经济区的支柱产业包括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和废旧橡塑产品的回收拆解和再利用,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废弃机电产品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
2009年,地方政府与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开发区投资主体,承担产业区开发总公司职能。同时,地方政府又组建了开发区管委会。这种管理模式属于政企分离型管理体制,且为管委会与联合公司共同存在的管理体制,其管理体制结构图如下:
图 天津子牙循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二、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三个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发展不再只是单纯发展工业产业,而是更趋于城市综合开发,以实现工业、农业、科研、居住和商业等的协调联动发展,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城市运营商”开始热衷于开发区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市场运作”已成为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模式。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
1.政府权限与开发区发展定位的匹配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区采用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履行管委会内部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当地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行政授权,降低开发区在产业规划、土地征用、工商注册、人才引进、资金融通,甚至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选拔和任用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2.政府职能与城市运营商投资建设职能的协调问题
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政策引导和组织推动。同时,由于投资主体的转变和投资回收模式的确立,政府不必再担负城建支出。而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其资金链安全,真正实现“滚动式发展”,它要在这过程中按照产业区的整体规划,选择先建设什么,后建设什么,尽可能提高土地价值和税收,并通过地方财政尽快实现投资平衡。企业的主要考虑点有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巨大,因此在基础设施投入达到一定程度且地价水平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时,企业将适当放缓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其次,企业会利用其建设开发主体优势和其拥有的政策优势,将部分资金有选择的投向区内商业地产和高回报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以获得投资收益,增强造血机能和融资能力。
由于有着各自的出发点,行政主体和投资主体之间必须要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找到共同价值链,合理安排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项目开发,既要保障地方民生,也要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3.政府政策与开发区产业配套问题
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天津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内容涉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等多个方面,在制度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整体而言,就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配套政策,目前现行的政策法规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我国再生性资源的利用专项立法非常欠缺。虽然制订了一些综合性法规,但在容器、包装、建筑材料、电池等废旧物再生利用的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其次,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对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支持再生资源利用的“静脉”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三、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优化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提出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分析,借鉴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做进一步优化调整。
1.突出区位优势,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有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冀、连接东三省。园区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通过循环经济产业的引导和培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并逐步确立其在环渤海、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一是建设重心要向生态环保系统倾斜,尤其在绿化生态系统和水系统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要构建的绿色空间,包含生态保护隔离绿地、林下经济带、农业生态用地三类,而且要注意保护子牙河生态景观环境,发挥林下经济带生态屏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二是本着集约用地原则,加快园区公用功能岛的建设,对水、电、气、热等的需求总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做到公用辅助一体化,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使主体项目投资成本回落,能源消耗降低,在规划区内提高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2.投资主体与行政主体主导权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个开发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总体规划期、建设起步期、产业发展期和城市融合期。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投资主体和行政主体的职能关系也要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总体规划期(1-2年),市县两级政府按照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开发区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推动实施。这个时期政府完全主导并推演开发区发展模式、投资主体选择和开发规划。而城市运营商(企业集团)可以和政府(当地政府)就未来开发区投资主体的组建模式、职责范畴、经济分析、发展规划等进行研讨,并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在建设起步期(3-5年),政府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职责是在新的管理机制形成前对关键环节的协调和决策。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投资主体,成立领导小组或者指挥部,以例会或者联席会议的形式推动开发区建设进度。投资主体的职责则是通过市场融集资金,为开发建设提供充裕资金,并同步开展园区整体包装宣介和经营开发等策划方案论证。
在产业发展期(6-10年),政府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吸若干引龙头企业进驻园区,进入产业培育和发展期。这个时期,政府职能部门逐步到位,行政审批基本捋顺,政府虽仍以招商引资为主,但实际主导权正逐步转移至投资主体。投资主体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逐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工业、商业、居住、科研等全方位的投资、开发和经营,培育市场的同时获取收益,并用于滚动开发建设。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目前正处于这个时期,投资主体应按照“三区联动”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区位优势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通过租售公寓、商品房、标准厂房等获取收益。
在城市融合期(11-15年),这个时期的开发区事实上已完全过渡到工业城市概念。此时的政府已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而投资主体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也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团,完全融入市场,开发区的主导权最终归于“市场”。从天津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完全理想化的推论是: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将成为第二个滨海新区,园区管委会将会成为滨海新区政府,投资主体则将会成为泰达集团。
3.持续改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
首先,进一步完善地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出台专项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完善地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原料不足的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专项废旧产品回收管理办法,并强制该类废旧产品在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集中处理,鼓励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其次,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企业集约经营机制,把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打造成为分类、再利用和物流中心,形成再生资源一体化经营体系。另外,鼓励地方企事业单位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实施再生资源使用补贴机制和财政购买政策等措施,引导公众的消费倾向,以消费带动生产,进而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向,形成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发展。
最后,加大对研发、孵化和贸易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协助建立园区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奖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政府采购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政策,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李健,李春发,苑清敏等.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产业发展划(2008-2020).[R].天津:天津循环经济促进中心,2008.
- 上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
- 下一篇: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