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先进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先进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改进
21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建筑业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建筑业市场。因为建筑业是一个囊括很多部分的复杂产业,每一环节都具有十分专业的技术要求,并且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而给排水工程是一项建筑中的核心环节之一,给排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正常运转。近年来,关于建筑给排水的研究越来越多,可见其重要性。本文,分析了给排水工程在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技术现状,并针对性的进行研究,给出一些改进意见。
1 我国建筑给排水发展
1.1 我国建筑给排水发展经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正式提上日程,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指从1949年到1964年间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阶段。1949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概念,由此,建筑给排水工程开始缓慢发展,因此,称为初级阶段,在该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发展较为缓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初级阶段,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掌握给排水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
(2) 反思阶段
从1964年到1986年,我国给排水工程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进一步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正式通过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比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对室内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进行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3) 快速发展阶段
从1986年到现在为止,是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称为快速发展阶段。因为,在该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有了很多突破性的发展,很多技术手段也已经趋于成熟,建设了很多技术过硬,质量较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1.2 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现状
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分别是建筑给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热水供应工程和建筑消防工程。下面分别从建筑给水工程和建筑排水工程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给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
1.2.1 建筑给水工程
(1) 增压设施
增压设施是指在建筑给水过程中对给水系统进行增压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楼林立早就是随处可见的现象。而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给水工程无疑是一项挑战,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何保证日常用水的正常供应是一个问题。由此,就出现了增压技术,通过对给水系统进行增压处理,使其给水系统向高层建筑正常供应日常用水。目前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主要有气压给水设施、水泵及变频调速给水设施等。
(2) 分区给水
根据水的净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等级的生活用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用水方面,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更高,而对其余生活用水的要求较低。再加上现代高层建筑的多层建筑等复杂形势,使得分区给水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分区给水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分区域分质量的给水技术。目前主要用到的分区给水设备是减压阀,其中比例式减压阀由于其操作简单,结构明了,减压比例较为稳定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储水调节系统
储水调节系统是给排水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只有完善了储水调节系统才能应对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向居民正常提供日常用水。储水调节系统必不可少的就是储水水箱。随着给排水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主要用于储水调节系统中的新型水箱,是由镀锌钢板等强度较大的材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这种水箱的优点在于,不会因为水箱的材质问题而导致水源的污染,且耐磨性较强,再加上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因此这种新型水箱在储水调节系统中已经被普遍使用。
(4) 节水设备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离开了水都不能生存。因此,必须珍惜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就目前来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水资源匮乏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必须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在给排水系统中设立节水设备。目前在我国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节水方法主要有利用一些节水配件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一些具有限流、限温等功能的配件等。这些节水配件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水的目的。
1.2.2 建筑排水工程
(1) 卫生洁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卫生洁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卫生洁具的发展也随之而来,目前比较受人欢迎的卫生洁具设施主要有水力按摩浴缸、连体式低位冲洗漩马桶等,还有一些用于休闲的桑拿浴、蒸汽浴设备等,这些卫生洁具设施不断发展。
(2) 地漏排水系统
地漏排水系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建筑排水系统之一,由于其排水快,排水面积大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地漏排水系统也常常出现排水管道堵塞等问题,这会导致整个房间的不卫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逐渐解决了地漏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2 改进研究
根据上述总结的给排水发展现状可知,给排水工程发展迅速,不可避免的带来很多弊端,比如实践情况跟不上理论技术的问题等。具体来说,关于给排水工程的专家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深入,但是实际施工人员可能专业素养并没有那么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在给排水工程如此受到重视的今天,不仅要提高发展速度,更要重视其质量,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篇2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渗漏;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金华市某花园住宅小区占地60000m2,总建筑面积为142000m2,小区由14栋高层,1栋小高层住宅4栋商场,1栋会所及2个地下汽车组成是一项高档商品住宅工程。
为使业主满意,居户放心,创建优良品牌,我项目部把住宅楼的防渗漏施工质量作为本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经过认真分析并根据过去的工程实践经验,确定住宅楼工程容易发生渗水的部位为:①地下室;②外墙面;③外墙门窗;④卫生间、厨房及阳台;⑤屋面。针对各部位容易导致渗漏的不同原因制定了不同的施工措施,以便在此工程中彻底减少和消除常见的住宅楼渗漏的质量隐患。
2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措施
地下室防渗设计包括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结构自防水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外防水主要是地下室外墙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
2.1结构自防水
(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制定配合比,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防水混凝土规定及砂石混合料最大容重法确定混凝土中的砂率,根据构件情况分别确定包盖系数,防止余浆过多或不足。适当掺入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同时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早期强度与抗混凝土收缩能力的匹配。施工中严格按制定的配合比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2)穿地下室外墙的支模螺栓及穿墙管件均设止水片,且止水片要与螺栓、管件满焊牢固。
(3)外墙封模前对钢筋绑扎扎丝头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扎丝头不与迎水面模板接触。
(4)接头部位应有足够浓浆到位。
(5)混凝分层浇筑在下部混凝土不失去塑性的条件下继续浇上层混凝土,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防止发生上下混凝土脱节造成水平裂缝而渗漏。
(6)留出同条件强度养护试块,并坚持上层混凝土施工时地下室支撑不得拆除,支撑拆除强度除应符合规范规定外,同条件养护试块相对强度不得低于70%。
(7)加强及延长湿养护时间,规定地下室底板、顶板和外墙板为蓄水养护或草袋覆盖湿养护,侧墙适当延迟拆模,以达到50%强度时拆除,约3d,并继续浇水湿养护至14d。
(8)后浇带和施工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后浇带部位设置加强钢筋,同时在新旧混凝土连接部位设置钢板止水带,加强钢筋和钢板止水带均按要求与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搭接设置。另外,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提高一级,同时掺加HEA微膨胀剂以抵消混凝土收缩,从而减少后浇带的裂缝。底板与外墙板混凝土之间的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以上300mm部位,采用钢板止水带。为使接缝严密,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和外墙板砼浇筑前对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及垃圾,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然后铺上一层20mm厚的级配与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2地下室外防水
2.2.1刷防水涂料
根据设计和业主确定,外侧墙采用911涂料,它符合湿饱和聚氨脂涂料性能指标,在潮湿环境中施工有一定的抗剪强度。
(1)采用一底二涂一布一水泥砂浆保护层做法。涂膜防水施工前把地下室外墙面清理干净,使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基层坚实、平整、清洁干燥,以确保涂膜的粘结与成膜质量。
(2)控制层间间隔时间,以使涂料充分成膜,选派专人跟班检查,坚持分层验收,测定涂层总厚度≥2mm。根据天气预报,抢晴天施工,避免在成膜期内遭雨水冲刷。
(3)重视节点构造,认真处理搭接。加强墙根、阴阳角、地下室外墙管道口等节点部位的防水涂膜施工质量控制。
(4)重视操作者行为,做好产品保护。
(5)防水涂膜施工完经验收后,尽快进入下道工序。
(6)水泥砂浆保护层的目的在于保护防水涂膜不受损伤,回填土中不得含有坚硬石头等尖刺物体。
2.2.2沉降缝处理
设计为直埋和可卸式两道橡胶止水带,立足于直埋式解决问题,可卸式止水带仅在因沉降差过大遭到破坏时起作用。重点是控制材质,采用氯丁橡胶止水带,接头处理保证铺放平直,接头处理后试水。
卸式止水带在两侧结构均完成,且沉降基本稳定后安装,开孔应准确不留余量,螺丝压紧,防锈处理完善。
3主体外墙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3.1主体结构施工
(1)施工缝处理:一般为水平施工缝,其控制要点是去浮浆,接浓浆,振捣仔细,密实。
(2)预留孔洞:为使预留孔洞外观准确,先留加大的方孔,再准确定位,用防水砂浆分层嵌实。
(3)墙与梁板连接处,为防止因混凝土下沉造成上、下脱开的水平缝隙而发生渗漏,采取墙浇至板梁底后,留待混凝土沉落,在不失去塑性的前提下,加上层混凝土,震动棒应插至下层50~100mm,特别是对钢筋密集处,更应细致,增加振捣次数。
(4)悬挑脚手架H型钢洞堵塞基本顺序是:剔除松散物、浮浆、清洗湿润支模刷浆、浇捣比墙体高一级混凝土养护拆模洞口外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注堵漏灵或刷防水油膏(见图1)。
(5)凸窗顶板及雨蓬是容易渗漏部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板下的反梁,通常先浇板,后浇梁,浇梁混凝土时采取短时振捣,加密插点,以减少梁下口翻出混凝土,翻出的混凝土应在上部混凝土沉落稳定后轻轻刮去,再找平板面,板面根部可稍高10mm,以利排水。在装修阶段板面宜用防水砂浆抹灰。根部按泛水要求做圆角处理。
(6)穿墙螺杆洞数量多,因此堵塞修补应有专人检查,该工作在抹灰工序展开前完成。并应作喷淋试验。封堵方法为:①将孔洞剔成喇叭状,以消除孔边松散质水泥浆;②确保外墙螺栓孔洞内的塑料套筒凿除;③用长软木棒往外墙螺栓孔洞堵塞橡胶塞时,要确保橡胶塞进入孔洞的深度至少为5cm;④确保堵塞了橡胶塞的孔洞外侧要用膨胀水泥砂浆或矿棉水泥砂浆封堵(严禁用一般水泥砂浆封堵),内侧用1:2水泥砂浆嵌填(图2)。
3.2外装修施工
除按一般防渗要求,如防起壳、砂浆压实、设滴水线等外,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所有墙体不同材料的接界处,用射钉钉宽200mm孔径φ0.5mm的镀锌钢丝网,在抹灰时与混凝土表面一道用界面剂刮涂,再进行基层水泥砂浆打底。
(2)各种填充墙洞在做墙体粉刷前认真嵌填密实,禁止不用砂浆而将砖塞入洞内。灰缝要达到规范规定的灰缝饱满度(粉刷前由内向外看不到亮孔)。
(3)外墙粉刷前,清除墙面浮物,外墙面基层清理干净后,墙面浇水湿润,保证粉刷层结合紧密。若墙面太湿,也不宜直接粉刷,否则砌体内部水分蒸发不出,渗入墙内。
(4)在抹灰前做灰饼厚度均应依主体施工中形成的中线标高控制网确定,并依此修整主体缺陷,防止抹灰过厚造成空鼓渗漏。底层粉刷不宜过厚,严格控制不超过12mm,有时为了保证墙体达到规定的平整度需加厚粉刷时,在凹凸相差大处事先刮一度,刮糙务必将砂浆压实。
(5)抹灰打底前应先角后面,竖向施工缝留在大面上,且底面缝错开不少于100mm,防止阳角两面脱开。抹灰的水平、竖向施工缝与主体施工缝错开。
(6)面层粉刷材料稠度严格控制,不可过稀,施工时必须用压实。
(7)所有分格缝、滴水槽均采用定型塑料条,打底后粘贴。滴水线应整齐、顺直,滴水线的里侧垂直高度按规范不少于1.5cm,滴水槽的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cm。
4外墙门窗防渗漏施工措施
4.1门窗制作
(1)选材必须能抵抗规定风压值,同时在制作阶段通过三性检验。
(2)构造以堵为主,以疏导为辅,特别体现在推拉门窗的构造上。
(3)所有露明铆钉、螺钉均应为不锈钢。
4.2门窗安装要求及其四周缝隙封闭处理
(1)保证窗台底于室内窗台板并设置顺水坡。
(2)门窗洞口的大小,应按设计规定校正准确,推迟窗台抹灰时间,使结构沉降稳定后进行,窗台抹灰加强养护。洞口四周无起壳酥松问题,否则应修整到位。
(3)门窗框固定的镀锌件不得固定在空心砖上,防止打松基层造成隐患,如修整粉刷层高于混凝土预埋砖,此处粉刷层应用切割机切开,不得乱锤乱打。窗框安装时要首先检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4)门窗框塞缝,是防止门窗渗漏的关键施工操作。门窗框缝隙填塞应用柔性材料,并留5~8mm深槽口。窗上口、两侧窗框和洞口之间的缝隙满打发泡剂,窗框下口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塞缝捣实。
(5)发泡剂在发泡充分,迎水面无切割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形成渗水通道。因此往门窗框缝隙打发泡剂应采取如下措施:门窗框固定后,清除缝隙中杂物,吹净灰尘,门窗框两侧和上部的外侧用夹木板封口,由内往外连续均匀注液发泡,尽可能不溢出窗外,切割只能发生在内侧。
5厨卫间及阳台防渗漏施工措施
5.1防止厨卫间倒泛水、溢水的措施
(1)防止地漏偏高,地面倒泛水。施工中应保证厨卫间楼地面基层标高标准,抹地面砂浆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楼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处排水坡度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排水坡度为3%~5%,地漏标高应根据门口至地漏的坡度确定。
(2)厨卫间四周填充墙下应浇筑与墙同厚、高度为200mm的混凝土防水导墙。
(3)厨卫间采取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设防原则,防水层做在楼地面面层的下面,采用911防水涂膜,防水层上翻墙体300mm高。楼地面防水层全部完成后,应做蓄水试验,经蓄水24h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5.2防止厨卫间穿楼板管道预留孔洞渗水的措施
按照穿楼板管道防水处理的要求做好,灌注好管道与楼板之间的孔隙和嵌好密封膏,严格按照图3所示要求堵孔洞:填堵混凝土用与原楼板混凝土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同时要灌捣密实,缝用建筑密封膏封严,最后把楼板孔洞周围用砂浆围绕,做灌水试验,保证24h孔洞不渗水后方为合格。
5.3防止阳台部位渗水的主要措施为
(1)保证阳台找坡正确,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保证阳台地漏设置正确,不倒泛水。
(3)阳台和室内门槛做法如图4。
6屋面防渗漏施工措施
6.1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开裂,主要是由于温差变形、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半成品的保护、卷材本身质量问题等导致卷材开裂。针对上述问题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找平层留设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分格缝上附加卷材,单边粘贴覆盖。
(2)改进粘贴工艺,使防水层尽量与基层脱开,屋面周边800mm范围内满贴卷材收头密封膏封严密实。
(3)加强变形缝的施工处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半成品保护。
(4)所用的防水卷材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取样复试合格。
6.2刚性防水层施工
(1)分格缝的设置,其间距纵横向不大于6m,屋脊处应留设分格缝。
(2)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的配比和内掺的防水份量要准确。
(3)按设计要求在细石混凝土层中设置钢筋网,且确保钢筋网的保护层满足要求。
6.3天沟、檐沟
天沟、檐沟渗水主要是由于其变形不与基层同步,或落水斗高于沟底、或接缝有空隙、落水口过少或常堵,造成溢水流向室内,或施工不当造成。根据上述原因,重点是严格按照图纸和正确工艺要求施工。
6.4出屋面管道洞口
出屋面管道洞口渗水主要是由于补洞时未做好防水施工处理,或防水卷材在管道洞口处的收头不符合要求造成。
各部位的防水措施见图5~图8。
6.5防止屋面积水
(1)排水坡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控制好排水线路。
(2)天沟容量、汇水面积、水落管、水落管径和数量控制,按照规范水落管内径不小于75mm,汇水面积不超过200m2。
(3)控制好水落口杯的标高比天沟壁找平层低大于30mm,水落口周围500mm长度不小于5%。
7结束语
篇3
关 键 词:管理智能建筑设计技术评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自1990年以来,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迅速。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工程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对建筑工程先进技术水平的度量以及工程的投资取向,已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也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电脑”,设计原则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经济性。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呈现的影响,我们应该对以往认真总结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笔者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谈些非常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2、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主观设计倾向
第一种是简单化。例如: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保证恒湿,没有采用湿度调整设备;第二种是概念化。突出表现在综合布线设计上,不管现状,超规模用线;第三种是形式化。在设计中不分条件,只管堆砌技术形式,结果沦落成摆设。第四种是理想化。所谓理想化设计就是把运行状态静态化,忽视大环境条件和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
2.2 重广告轻标准
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规范,便于业主、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各阶段用统一的语言交流和运作。可是时常看到有些技术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轻视标准。例如,在设计依据中罗列了不少标准文件名,设计内容却不符合标准,或者依据的仍是旧标准。许多方案设计者热衷于厂家的广告,很重视广告跟踪。给出的设计方案富有广告性,大量的篇幅是在为厂家做广告宣传,甚至就是厂家广告宣传的翻版。
2.3 缺乏整体把握犹如设备“堆积”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置,并且尽量优化组合。然而有的设计者可能是设备集成商兼商,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都“堆积”到设计中;或许有的设计者是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有的设计者还以“备份”为由,加大设备数量,实际上所增设备却从来是备而无用
3、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起到一定的智能化作用。之所以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3.1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
不同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置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既要量体裁衣式设计,防止与现实脱节,又要照顾到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不要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向亮点工程看齐,而一味的参考国外,参考高档工程。
设计人员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置。有时候,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重视述说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或者对于系统日常运作细节的考虑,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2 没有及时跟进科技进步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有始无终的科技进步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提高,不断有新技术加入,也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产生。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及时跟进,在设计中仍然沿用着过去不知何时的培训。
3.3 各子系统设计缺少协调
子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设计院主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或者总体设计师没有注意在各子系统设计时对智能化系统的指导,设计上缺少协调。
4、把好设计关的对策
4.1 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
如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招标文件不应由参加投标的集成商、工程商提供,以利于公平竞争;招标文件不应设置“陷阱”。
4.2 技术评审至关重要
工程前期做好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技术评审,对以后的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技术评审意味着一种“关卡”,这种“关卡”用来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就绪状态。
5、技术评审
国内外建筑业采用的工程发包模式有多种,其设计阶段都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之分,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前进行,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后进行。
5.1 基本的技术评审
初步设计评审: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不应与评标合并进行,因为投标者有多家,如果不能安排充分的时间,搞突击,就会走马观花。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分析。
施工设计评审:审定施工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和招标书的要求。如果符合,业主和中标施工承包商则可以签署合同,便可以由中标者开始各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为采购和施工作好过渡;如果不符或由于招标后设备选型改变、采纳了优化建议等,中标施工承包商应对施工设计作出修正和深化设计,直至全部相符。
施工设计评审认可的施工设计是具体施工的依据,时间要恰当,评审之后不要过多的变动,对采购和施工准备有不利的影响;进行地过晚,则可能推迟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期将拖延。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交底。
5.2 技术评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5.2.1 评审的准备
评审的准备工作,应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组织,恰当挑选设计者、专家,以最少的成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评审小组;评审组的成员应充分地掌握被评审的专业,能胜任被评审专业的评审,以便参审者之间不用在交换意见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业主在评审前应准备好议事日程安排、评审项目和成套资料,以免到了评审会上措手不及;成套资料不能过多,如果超过了被评审的范围,不仅导致不必要的资料费用,而且有限的评审时间,也会导致评审质量的损失。
5.2.2 评审的进行
应当保证评审组充分地审查所有的项目,并提供协调过的评论和指导;应当鼓励所有参审者采取坦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参审者之间应当通力协作;通过对问题正当地提出疑问,来找出设计的缺陷。
5.2.3 评审的结束
应公布技术评审备忘录,备忘录应确认技术评审的记录汇编及更改项目,认可技术评审已完成。备忘录应包括会议中提出的重要评论、结论、决策和建议的概述及理由。
5.2.4 评审的注意事项
要从“关卡”出发确定评审方针、议事日程、参加人员等各种评审活动;
应由总设计师负责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概要和评审进度,并由业主认可;
应当给子系统设计者参加评审的机会,便于对各子系统进行正确的评审;
要有施工保障方面的职能部门(例如,基建处、供应处)参与评审;
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参加系统的设计审核,看看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只要有可能,在技术评审中应当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
不能企图采用简易方法完成优良的技术评审,充足的时间、合适的评审范围、高素质的参审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成功起重大作用。并且,最好要指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
6、结语
更广泛、更充分的市场机遇,更激烈、更残酷的国内外竞争,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管理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地适应。我国智能建筑近几年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建筑市场逐步兴旺,相应的产业也在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逐步颁布实施,工程建设也逐步规范运作。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下,充分发挥同行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虚心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高度重视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国的智能化建设必将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牛志明 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2] 周文亚 现代建筑的智能化 [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
[3] 施顺英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的思考 [J].建筑电气, 2007(8).
篇4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论信息论 可持续发展 人本论 产业链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建筑物单体的高度与体量急骤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规模的增大与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不仅体现在高度与面积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内分层区具有办公、酒店、商场、公寓、娱乐等使用功能)。各类使用者对建筑物的服务要求多样化与服务性能日趋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与社会和人际沟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在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对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论与学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就是把计算机、控制及电子设备运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已,并无理论可言。
然而,笔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胧,在长期的建设、应用与管理中,已经凸现其深层的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图1所示为智能建筑理论的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a.应用对象层。智能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它的应用对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层。只要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办公建筑的专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军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设。近十年来,中国与全球一样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医院、学校、法院、图书馆、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住宅、电子厂、食品厂、化工厂、发电厂、军营、应急指挥中心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往往受建筑物个性、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投资力度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别。
c.应用技术层面。这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由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等组成。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及其形成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建筑业。如在5年前,当软件工程界刚开始讨论中间件技术时,市场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软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又如当工业以太网技术出现突破,随即出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d.基础理论层。虽然从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许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术,但实质上智能建筑并不仅是新技术的综合与新装备的组合,而在其深层次中是有基础理论的支撑。
1945年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建系统论形成了“系统哲学”,这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机体主义世界观,它包括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系统价值论和系统方法论。系统理论的概念(等级秩序、渐进分化、反馈、开放等)与方法(图论、集论、控制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是智能建筑总体设计与工作流程规划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人香农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传统的科学从以材料与能量为中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材料、能量与信息为中心。当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们已不满足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声抑制、数据加密上应用信息论,而需要进一步通过统计及随机过程的分析来讨论语义分析、信息的嫡的应用。
“以人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为一句时尚的语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针对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虑,缺乏以人机工效学对人机界面、机器与人的共享空间的设计,缺乏在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对不同职能与层次人的行为处理分析和对策,那么任何再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也是失败的。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当前高新技术的尽情应用,而且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考量:设备与材料的环保、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都需要从有利于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关系,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来考虑。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项工作: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推进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重视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科技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和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深人到整个社会。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覆盖之下。
显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关领域,以上的理论都在工作过程中起着宏观导向与微观指导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智能建筑不仅存在理论,而且其理论结构相当复杂,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多目标的优化智能建筑不是机械的技术与设备集合,而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视角地考虑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大系统运行目标,并且调动各种手段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综合目标。即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为:S=f
b.多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是显然的,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问题,都必须有效地应用各学科的知识成果来解决。
c.多因素的相关性智能建筑与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装备技术发展、政府导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就表面来看智能建筑仅是一种建设行为与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见图2)来看,当某种设备与技术采用后,可改变其生命周期中许多相关的分项状态。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按照度、时间、夜间最低照度、分区等),可以有效降低电耗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时间,而照明设备因此而延长寿命减少了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费与设备更新费用减少。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置完善的BA系统,要增加建设的一次投资.同时,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仅仅体现在LCC的图中,它对于广义的环境保护价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热潮有涨无退。由于我们已经历了较长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建设方/业主,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逐步趋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设智能建筑的地区(暂称为后行地区),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开发建设的大城市(暂称为先行地区)有更好的建设效果。我们将之称为后发优势,见图3
智能化系统工程先行地区由于一开始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设中存在着各种过份的行为(控制论中称之为超调),随后又出现因失误而放弃的行为(称之为振荡过程),最后趋向于合理的装备与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区由于可以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比较合理稳妥地确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与行为,虽然起步稍迟,但最终可以与先行地区趋向于同样的建设效果,而他所化的代价则比先行地区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成本高达230元/mz,而近年来则在60元/mz左右,而且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产业链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状态上升建筑业必然兴旺,建筑业发达了,国民经济必然形势大好。中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就有1---2个百分点来自建筑业贡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则成为建筑业的精品。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6%一7%,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内企业约有6---8千家,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民族企业在稳定成长。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方关系可以用图4来描述。
图中箭头表示各方的相互关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统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②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功能信息、设备使用改进意见;③提品与设备技术信息;④提供系统设备需求信息与系统设备功能信息;⑤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与供应。
图4智能建筑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4所示的关系中,工作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注:GB/T50314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为《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5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对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课题。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等安全问题凸现,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及应急供电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与可靠地工作。
- 上一篇: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
- 下一篇: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