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习英语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文化的过程。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如饮食、习惯、风俗、信仰等。在多方面差异中思维差异为最根本的差异,这种思维差异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文化差异,成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差别……让他们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和讲解英语文化习惯和思维模式,最终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英语思维习惯,达到能够准确、恰当地用英语表达的目的。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如何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从而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成背景是学习英语的前提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紧密,人们希望增进相互了解,所以与人交流时常会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的收入如何?等等。然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会避免交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不同的日常交流话题,以免产生误解。那么在英语国家哪些话题是可以探讨的呢?天气,爱好,食物,喜欢的体育运动,度假时的见闻,宠物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的话题。
服饰上,东方人的取向是年轻人穿着鲜艳亮丽,老年人衣着比较灰暗。在西方情况恰恰相反,年轻人衣着简约暗淡,他们认为深色服饰穿在年轻人身上只会增添成熟和老练的气度。而老年人则需要用色彩明快的服饰来装饰自己失去的青春。中国学生若是明白这种东西方服饰的差异,就不会对穿着花哨的西方老人指指点点。还有中国女性忌戴白花,而在西方婚礼,新娘戴白花以示纯洁。东西方穿戴观念上的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讲述清楚,以免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闹出笑话,有失礼仪。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受褒奖及用餐劝吃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英汉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教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使一个民族的人民具有类似的价值观。而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有时差异很大。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对于“你的衣服真漂亮”这样的称赞话,中国人大都答“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则高兴地答道:“Thank you!”如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比较正式,注重教态;而美国教师则比较随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等级意识和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意识。
通过语言,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吃,问他:“为什么不摘?”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会回答说:“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一定会回答:“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我们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的古训,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中西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西方人们对英语中某些词义内涵理解不同,甚至在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西方文化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支配着大多数美国人,因而有“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这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来说非但接受不了,甚至会感到这种为人态度是可怕而不可取的;而汉语中的“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Individualism”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总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我国正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撞击,其中仍将以西方文化(欧洲及北美文化)为主要的文化源。毋庸置疑,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深化必将进一步使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必将令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著名的学者McLuhan曾以“地球村”一词形容当今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正是当今地球上时空的紧缩,使得跨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研究更为迫切。
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语言;原则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知识,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等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的深刻内涵,才能促进商务交往。相反,这方面知识的贫乏势必造成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
一、商务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仰望全世界已是一张由语言组成的巨大网络,来自于不同文化的语言在其中交相碰撞。从语言使用者自身来说,正确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风格,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商务英语教学应该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本身的限定,探索语言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灵活地交融,使学生从对语言的理解中理解文化,又从对文化的理解中理解语言。
学者贾玉新(1997)指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语言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为“英语+商务”的模式。这种单方面的教学模式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商务文化的遗落,使语言与文化脱节,严重耽误了商务活动的开展。就这个局面而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已刻不容缓。
二、商务英语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1.科学对比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导入要避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在进行推断的过程中教学者应尽可能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客观。首先教学者必须博学多思,在对比商务英语文化差异时不仅要注意对比语言现象的差异,还要着眼于两种文化的对比。通过对比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采取对比异同教学法,让学生指出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在何处,具体表现有哪些,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引导。
在此过程中教学者承担着引导答疑的角色,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文化,对比并了解两种文化中差异的全过程。
2.系统创新阐述商务英语中的文化
文化导入的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教师应当系统地讲解社交往来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内容,而且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使英语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打破现有的填鸭式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文化节目表演、英语文化辩论赛、英语文化戏剧表演,开辟文化专题英语角、观看英语文化纪录片、开设英语文化专题广播节目等;另一方面调整现有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的思维学习,教材中编入有关外国人士评价中国文化的文章,或是中西文化对比的文章,或是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片断。选择一些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力求使学生耳濡目染,置身于语言文化知识的氛围中,使学生将所学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多种形式进行操练、巩固和提高,感受东西方文化的浓浓氛围,置身于文化的穿插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真正增强文化意识。
三、商务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原则
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倍感交流差异带来的困惑与麻烦,许多时候他们只是用本族文化的语言交际标准生搬硬套,结果产生误解和冲突,闹出笑话,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结果。所以在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对异同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激发疑问,启迪思维,以疑引思,启智开慧。用自身丰富的博学将学生引导进入一个缤纷的未知世界,再通过引导讲解将这个未知谜底一一揭开,并且节节深入,将其起源系统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及时讲解,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特别要注重对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民族性格、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宗教情绪等精神层面内容的文化含义的解释,做到语言知识延伸到哪里,文化知识就展示到哪里,要切入东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不同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透过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具体语境中的折射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许多实践证明,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赖。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必须包括文化教学,文化知识教学应与语言知识技能教学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既学到地道的商务英语,又形成健康的商务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乌东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2-3.
[2]刘虹英.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J].长沙: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4):126-127.
[3]詹才琴,詹才超.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2):46-47.
[4]冯英.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8:4-5.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47.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礼貌语;差异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69-02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语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受到社会经济、地域、宗教、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礼貌用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使用原则和组成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和文化同一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一、中西文化中礼貌用语的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在中西文化当中,对亲属或者是长辈的称呼方式上就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长者的尊重和对亲友的友善,反映在称呼上就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中国,相对于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就相对应的有多种含义:表兄妹或者是堂兄妹。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亲属间的称呼就相对简单一些,也比较笼统。例如,对于年龄相仿的父母亲辈或者是相同辈分的兄弟姐妹,一般会使用爱称或者是直接喊出名字。这是西方为了表现亲近的方式,与中国“敬称”的方式不同。汉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称呼”的使用。在中国使用职业名称或者是敬语是对长辈或者是同事的一种尊重,并且也是一种表达亲切的信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可能是疏远和冷漠表达。例如,在西方对于老师的称呼是不注重长幼的,而是亲切的直接称呼名字,但是在中国通常是“张老师”“李老师”等等加上职业名称,这样显得郑重。
2.打招呼和问候方式。中西方文化在对个人隐私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西方人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并且将这种保护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中,人们就会反感他人询问婚姻、职业、工资、年龄等方面的问题,这让他们认为是侵犯个人隐私。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打招呼时,常常说的是“上哪儿去了”“吃了吗”等等,中国人通常认为这是表现亲近并且关心他人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极不礼貌的。
3.答谢和道谢方式不同。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服务”和“被服务”的理解角度不相同,也就会导致相应的道谢和答谢的方式不同。在西方,人们认为司机、营业员、服务员应该是向顾客表示感谢的。这也就是应了“顾客是上帝”的话,这是由于人们认为是他们的光顾为工作者带来了收入和利益,因此应当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光临。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中国的“感谢”是顾客对商家的感谢,也就是说感谢他们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帮忙和购物。这两种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同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貌用语。
4.赞扬的反应不同。中国传统的对赞扬的处理方式就是“贬己尊人”,也就是说在受到表扬和赞美的时候,要表现出不漏声色、贬低自己或者是谦虚有礼。但是在西方看来,这种方式是不能理解的。在西方,人们在面对他人的赞扬时,通常会表现出开心的神色,为了“迎合”对方,这是一种自信的方式。而他们对于中国这种“自我否定”,把自己说的一文不值甚至是贬低的方式不适应。例如在中国,在工作受到肯定时,上司对工作人员进行表扬,职员为了表现的谦逊,通常会说“我还有很多不足,做的不好,以后还要多学习”等客气话。但是西方人通常会说“Thank you,I think so”。
5.禁忌语的不同。中西方的禁忌语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古代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家庭当中,小辈的名字中不能同长辈同音或者是谐音,也不能直呼父辈名字。但是在西方就没有太多的限制。还有,在中国对于长者,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都要称呼“大哥”“大姐”“爷”“奶”等等,在西方却可以直接称呼姓名。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名字等等,但是在对死亡等话题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小,在西方通常会说“go to the another world,go to sleep”,在中国会说“走了、长眠、安息”等等,都相对比较委婉。
6.交际语言的差异。①邀请。西方人在进行邀请时,通常会给他人留有余地,这主要是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尊重他人,不强加个人意志。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的邀请方式并不热情,不够真诚。同样的,由于中国人习惯谦逊的回答方式,因此在面对邀请时通常会说的不太确定,这样西方人就会感到迷茫。②告别。在告别时礼貌的表达方式,中西方截然不同。中方使用“道歉”来表达礼貌,西方是利用“感谢语”来表达礼貌。例如,在晚餐结束告别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对不起,今天叨扰了”,但是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 ”。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礼貌用语的不同。
二、导致礼貌差异的原因
1.看待隐私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除非是在进行审讯活动或者是特别工作者,否则在问及年龄、婚姻等问题时,都会被看做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但是在中国,第一次见面,双方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甚至会谈及各自的家庭和子女。
2.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不同。在西方,个人主义通常是指个人的独立、权利和自由,这对于长期受教育于儒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由此造成了相应的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看来,中国的一些拉近彼此关系以及常用的自然和受欢迎的交往方式常常是对个人的一种“威胁”行为。例如,当一个客人在自家做客时,主人为了表现热情,会主动的削苹果给对方,或者是给对方夹菜。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卫生”,同时也是对他们行为能力的一种“威胁”和“侮辱”。
3.礼貌语用差异的启示。礼貌作为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是传统、习惯和风俗固定下来的。因为礼貌孕育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中,所以礼貌用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文化的同一性又决定了礼貌用语也具有同一性。因此,我们应当在认同普遍性的同时,注意礼貌的判断标准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三、中西两种礼貌原则
1.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准则。①求同准则。在中国,如果出现了意见不一致或者是不得不对别人进行批评的时候,通常会采取“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的方式。求同准则就是通这种方式相适应的,也就是说要尽量做到双方交际过程中多方面诉求的和谐和一致,尽量避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满足双方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涉及到“面子”和“脸”方面。②德言行准则。该准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辞上,另一个是行为动机方面。在言辞上,要尽量让对方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以及给自己的好处,并且进行适度的夸大。另一方面在行为动机上,要以增加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尽量减少对他人利益的损耗。③文雅准则。这里所说的文雅就是在遣词造句方面要使用雅语,禁止使用不堪、污秽的语言。在说话的方式上,对于他人不愿提及甚至是难堪不快的事物不要直接触及,少用直言,而应该婉转的交谈。④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中国语言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具有“长幼有序、贵贱有分、上下有义”的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人同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方式,在中国的礼貌用语中占据着重要的意义。⑤贬己尊人准则。这就是上文谈到的准则方式。该方式是中国式礼貌用语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在面对对自己的夸奖或者是关于自己的事物时,会尽量采取谦虚的态度,做到“抬升”他人,“贬低”自己。
2.Leech的西方式礼貌原则。提出了六项准则,其中都包含着两条次准则①策略准则。主要观点就是减少损害他人观点的发表。也就是秉承着减少他人损失,增加他人受惠的次准则。②宽宏原则。主要是利己观点表达减少。其中包括了增加自身的受损程度,减少自身的受惠程度的两个次准则。③赞扬准则。主要观点就是,对于他人的贬损要尽量减少。还包括了对他人的赞扬要尽量的夸大。另一个是减少对他人的贬损的两个次准则。④同情准则。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感情方面的对立点。两个次观点是对于他人和自己身上的相同点要尽可能的增加和夸大。对于厌恶点要尽量的减少。⑤谦虚准则。主要是对于表扬和赞赏要尽量减少。增加对自己的贬损,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减少对自己的赞赏。⑥赞同准则。要增加对别人的赞赏,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意见方面的不一致。做到增加一致性和减少分歧两个次准则。
以上六条准则是西方人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礼貌用语使用准则,其中策略准则是最根本的准则,也是礼貌用语的根本。在西方世界礼貌用语的使用中,“策略准则”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可以看做是最高标准,因此,掌握了“策略”准则就是掌握了西方礼貌用语的方向。由于不同的衡量标准、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导致中西方的礼貌用语准则也存在着差异。当然,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因此,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的原则。
四、结束语
礼貌用语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文明手段,被社会大众接受并且广泛使用。由于文化、生活环境、历史、科技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西方中礼貌用语的不同,因此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应妥善的使用礼貌用语。
参考文献:
[1]胡靓.浅析中西方宴客习俗的差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继芸.从电影《刮痧》看“面子”的中西方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6).
[3]杨磊.从文化差异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7).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文化教学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要注重开展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名著,全面了解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英语视频、英语电影,呈现出生动形象的英语文化,实现渗透文化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文化的含义,明确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开展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渗透文化教育,一味地传授英语知识,不注重开展文化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不了解,不清楚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为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教学理念,积极深入讲解文化知识,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西方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并感受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理解文化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渗透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多阅读英语名著,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灵活运用英语知识,使学生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开展文化教学分析
1.运用多媒体渗透文化,开拓学生视野。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渗透文化教学,运用多媒体传授文化知识,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文化教学中,并深刻感悟西方文化的魅力,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含义,加深西方文化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短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记忆,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知识以及教学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以英国影片《哈利波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部影片,这部电影阐述了英国的历史文化等,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能够带给学生启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每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代表了当时英国的发展情况,同时电影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体现了英语句式的特点以及文化,如“Whenweinthefaceofdarknessanddeath,wefearthatisunknown,inaddition,noother”,要求学生用英语总结出这句话的含义,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记住西方文化,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英语教育效率。2.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文化素养。当前,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名著,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并学会融会贯通所学过的文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灵活运用文化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英国全称“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几本著名的英国名著,组织学生针对英语学习进行阅读,使学生学到英国单词的具体含义,了解到英国由几个岛屿组成以及西方文化的特点,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述读后感,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印象,进而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水平。3.引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全面理解文化差异。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引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渗透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理解文化差异,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国家的发展趋势。英语教材中蕴含着很多西方文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感悟到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积极渗透文化知识,深入落实文化教学,使学生学会对比和分析中西方的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而总结出在与西方人交朋友时,要注意避开一些错误的观点,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西方国家的社交礼仪,在习俗和饮食方面全面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同时轻松学习英语知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开展文化教学活动,更好地渗透文化教学。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英语文化内容开展文化教学活动,进而更好地渗透文化知识,推动文化教学顺利进行,精心设计新颖的文化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首先,组织学生对文化进行探究和总结,使学生对文化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自信心完成文化活动任务,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Alllifeisagameofluck.”时,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或是英语演讲比赛,营造活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文化教学中,灵活应用所学的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之间相互辩论、相互补充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扎实牢记文化知识,符合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文化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并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之处,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以往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注重渗透文化教学,多开展一些文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全面掌握文化知识的内涵,使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青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孙军.以文化为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意识和能力;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英语理论工作者和英语教师加深了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而是一个既学习语言,又学习该语言文化的过程。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往往会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高中教学,加强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坚持原则
1.实用性原则。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际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以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式编写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 , 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思想性原则。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总之,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无所谓孰好孰坏,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
二、注意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对语言的运用影响一般表现在词汇、句法结构,语篇思维模式,交际习俗与礼仪、禁忌、非语言交际手段等方面。高中英语教学应从这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着手进行文化教学。
1.词汇方面文化差异。每一种词汇都是由每一种文化编制出来的。词汇方面文化差异体现在:词语在文化内涵的不等值;词语在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褒贬词义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与民族的深层文化有关;另外,每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包含大量代表其独特文化传统的成语,谚语和典故。
2.句法结构方面文化差异。英汉两民族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渊源反映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上便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汉文化直觉的、领悟性思维方式酿成了汉语“尚意合,以意驭形”的语法特征,而英语语法是“重形合,以形统意”的屈折型特征。
3.语篇思维模式方面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在语篇的组织和构思方面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一般来讲,英文语篇思维模式是直线型(linear),往往以主题句开始,层层展开,进行演绎推理,先概括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结构紧凑,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而中文语篇思维模式大多是螺旋式(circular),一般不直接从主题入手进行论述,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来阐述问题。这充分反映出东方人含蓄婉转和西方人直截了当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的冲突。为了排除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并逐步养成外语思维的习惯,以便能说出地道的外语。
4.交际习俗与礼仪方面文化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约定俗成的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目的语日常言语交际的惯用准则,常常会造成交际失误。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教会他们语言的使用规则,通过对比日常交际活动中不同语言所包含的不同称呼问候语,礼貌用语,邀请用语,告别用语以及各种俗套语,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
5.禁忌方面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中的禁忌语常常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如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来说,打听陌生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不得体的。此外,有关,政治倾向等也不宜过问。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询问似乎是常事,有时还体现了亲密和关怀之意。
三、掌握方法
1.以课堂教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文化,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比如在讲授高中英语NoDrugs这一课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由于中外文化环境的不同和抽烟比例等方面的不同,中国和英语语言国家的人对于抽烟的不同态度,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年来效仿国外,加重抽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在公共场合设置non-smoking和smokingarea的措施,也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过程。再如在学习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在对待城市生活和乡下生活态度的不同,外国城市中的人常常到乡下去度假,有的在乡下建房生活,很多人由城市走进乡村,而中国城市中的人有很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们都是由农村走向城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在文化方面的差异。除此之外,高中英语教学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非常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以教材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材中很多的文章和语言背景知识介绍都反映了西方的文化,如教材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地理、文学、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认识到这些具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方面的差异,并且让学生理解这些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文化内容,并与中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拓宽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渠道
篇6
关键词:农村;英语;学习;动机
素质教育模式下,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再是高分低能的做题者,而是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全面发展也包括对英语的充分掌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一直是农村中学教学的一大难题。然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其英语能力。
一、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
1.1 学校因素
很多中学校通常以某某外国语中学为名,给社会一种暗示,这所中学十分重视外语教学。在广大农村中学中,被以某外国语中学命名的学校十分少,加之,农村中学校几乎没有外教。学生通常会认为农村中学不重视外语教学,这就在无形中削弱了学习的英语学习动机。
1.2就业市场化因素
很多中学以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出国工作,相反,不出国工作就不用学英语。再者,英语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就业难度较大,薪酬待遇相对较低。一味的追求数理化高分,而忽略英语的学习。
二、激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措施
2.1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和自我认知
农村中学的学生接触英语时间较之与城市学生来说较短。很多大城市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便接触英语,而农村中学生中仍有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农村中学学生由于地域经济原因,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出过国的,所以对英语的定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将英语仅仅定位为考试得科目,得分的工具,是极大地增加对其的反感程度。用被动的态度和消极的情绪对待英语,所得到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太理想的。为帮助农村中学生正确认识英语,英语教师应当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等多个角度解释英语的重要性,帮助其纠结不正确的英语观,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此外,高考改革,英语率先打破一考定终身,实行一年两考。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误的以为此次改革是削弱了英语的重要性,故而放松对英语学科的重视。
一年两考的实施,并非是降低英语在各学科中的比重。一年两考,只是降低了终结性评价的偶然性因素。
正确认识英语的同时,还需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农村是中国经济较薄弱的地方,农村中学的学生中不乏留守儿童和特困生。由于经济原因带来的目光短浅,使得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便是重复父母的路。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尚未形成,或者偏见地以为祖辈都是农民,自己也不是读书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大,亦不过分自卑,努力学好英语。
2.2 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差异性,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难以理解。比如,在英语课文中会讲到 table manner,其中还会涉及到餐具的摆放,以及用餐的先后顺序等。对于城市的学生,可能从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吃过西餐,对西餐文化十分熟悉,再学到table manner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而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去过西餐馆,习惯了中国人的用餐方式和用餐礼仪,再学时就会相对比较困难。正所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习得一门语言,了解其文化是必要得。为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学习 table manner,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下关于西餐的图片,或者带着参加现场演示,让学生具体可感,让抽象的餐桌礼仪瞬间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此外,在讲解圣诞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简述圣诞节的来历和国外的风俗习惯,让学生知晓其重要性,了解其来龙去脉再学习,使英语知识不再死板。教师通过补充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增加英语知识的感染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
2.3 再现英语运用环境
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现阶段的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承认我国在经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掌握先进理念,习得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后创新,为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掌握英语这门世界通用语刻不容缓。农村学校大都地势偏僻,资源稀缺,绝非没有机会与外国人有面对面的机会进行交流。所以英语教师若要让学生把英语知识学活,就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英语运用环境,再现英语对话情景。例如,英语中的见面打招呼用语,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在同学相互练习之中学会如何运用。再者,教师可以在网上截取外国人见面打招呼的视频,让学生具体可感并努力模仿。还可以借助一些网上视频聊天工具,如QQ,用其语音视频聊天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大胆说出口,练习当日英语知识。通过设置相对逼真的英语环境,给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运用环境,来让学生了解学英语的作用,使得英语对于学生来说不在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让英语学习只为考试转变为快乐地运用,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
2.4 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绝大部分中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心智在由不成熟到成熟慢慢过渡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科知识难度的增加,对学习的烦躁感日益增加。教师应当充分提高英语学科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一设置知识竞答,在奖励中增加趣味性,激发动机。很多教师采用讲授知识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的方式来帮助学习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然而,题海战术,减少了英语学科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动机减弱,事半功倍。教师可以就制定的知识点设置有奖知识竞答,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英语学科的乐趣。二,转变授课方式,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有由一成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分组上台讲,教师补充纠正。在提高趣味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将课本便为剧本,将单词变为台词,增加英语学科知识的趣味性。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将文章内容演出来。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知识重新梳理,加之自己的理解演出来后,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三、总结
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薄弱点。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能力,使得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相应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正确认识自我,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此外,教师通过补充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设置相宜的英语对话环境,和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等方式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机,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课堂和谐。(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顾飞荣,施桂珍.大学英语口语CBI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
篇7
关键词:海外并购 文化整合 风险 结构 防范
引言
全球四大会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布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为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海外并购后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性,提高并购质量是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麦肯锡的研究,在过去20年,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其海外收购的目的,比如获得先进的技术,大多都没能实现。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30%来自于并购战略失误及对目标企业情报调查的疏忽,17%属于并购具体策略不当,而53%则来自整合风险。Coopers和Lybrand发现在推动并购成功的因素中,有效的文化整合排在第三位,而并购失败的因素中,文化的不兼容则是首要原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风险的成因
(一)对文化整合风险的无知
文化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企业标识、企业形象等物质层面,认为文化是装饰和做秀,把文化仅仅看成宣传工具。对跨文化交际也仅仅局限于礼仪、禁忌等基本层面上。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更多地考虑显性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而对隐性状态的文化整合风险却缺乏充分的意识。
(二)对文化整合风险的漠视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中国企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这种高速的增长很容易给企业决策者造成自我膨胀的意识。能够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一般都是国内行业的领先企业,在国内竞争环境中养成了比较强的心理优越感。另外,中国传统意识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零和博弈思想让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对被并购企业在心理上产生歧视思想。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中国企业把自己的文化高高凌驾于被并购方的文化之上,形成文化强权意识,漠视文化整合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三)文化整合力普遍不强
文化整合力是企业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企业内部各种文化取向、价值观等多元文化因素进行梳理、引导、整合,形成基于企业竞争力的最大文化合力的能力。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中国大部分企业都能意识到文化整合的风险,但是由于经验、人才、能力的短板而无法在并购后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从而导致文化冲突泛滥,进而极大地影响企业并购的经济绩效。中国跨国并购的先行企业TCL集团在并购阿尔卡特之后因为文化整合力的欠缺导致骨干员工的大量离职,对企业经营产生了严重消极影响。
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风险的结构
相对于国内并购而言,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总体而言,结合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主要由以下几种力量综合形成:
(一)不同的国别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风险
世界各国的文化千差万别,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荷兰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霍夫施泰德通过对IBM公司全球70多个国家的10万职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强调自我的个人主义指数;强调权利的权利距离指数;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回避指数;强调自信和成就的男性化与女性化指数。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区域从传统的亚洲地区转向欧美和非洲、南美等非东方文化区域,从文化的差异性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所面临的国别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风险将日趋增加。
(二)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商业禁忌等商业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风险
海外并购涉及到完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区域间的风俗习惯、商业禁忌将会有显著的差别。并购之后,并购双方职员将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网络交流都会存在着语言、风俗习惯和商业禁忌等方面的交际风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职员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影响公司业务运营的效率。
(三)不同的企业文化导致的整合风险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活动的结果,其内生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企业文化的形成也受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并购活动中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当并购发生后,无论是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都希望在原有的企业文化环境下运作,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经营运作上的冲突。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策略
(一)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文化整合实际上就是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过程。J.W.Berry将企业文化整合定义为“两个企业并购后,解决由于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矛盾的过程”。企业并购的战略目的和类型、并购双方的文化的特点、包容性都是影响并购后文化整合的重要因素。西方学者将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方式划分为三种:吸纳式、渗透式、分离式(见表1)。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整合模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并购企业决策者的主观意愿,更取决于众多客观因素和条件。
首先,并购企业自身文化的特点是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并购企业自身的文化比较强势,同时也比较优秀的话,那么在并购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控制度比较高的文化融合模式,如吸纳式或渗透式。反之,如果并购企业自身的文化并不强势,也不具有优势特点时,并购企业往往会采取控制度低的文化整合模式,如分离式。另外,如果并购企业自身对组织多元文化的容忍度比较高时,渗透式或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将被较多采用。
其次,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特点是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文化整合毕竟是涉及并购双方文化的行为,因此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文化整合模式产生影响。当被并购企业的文化比较强势时,采用渗透式或分离式的可能性更大,当被并购企业的文化比较弱势时,则吸纳式的可能性更大。
再次,并购企业的战略是影响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关键。并购战略根据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业务关联可以分为垂直并购、水平并购和混合并购。垂直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将被直接纳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并购企业为了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就会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从而在文化整合中将更多采用吸纳式文化整合模式。水平并购的对象往往是同业竞争对手,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可以丰富企业整体的竞争战略格局,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竞争手段。渗透式文化整合模式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文化,从而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是选择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前提。企业并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综合业绩的提升,实现协同效应。当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好而且被并购企业的经营与并购企业的总体战略发展并无冲突时,并购企业往往会采取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来实现并购成本的最低化。当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或者被并购企业的运营模式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有冲突时,吸纳式或渗透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将是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改造的主要方法。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挑战
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历史不到20年,海外并购的经验并不丰富,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不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条件和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绩效作为文化整合的总体目标。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除了要考虑上述一般企业并购中的影响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中国企业目前的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欧美,欧美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区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全方位的,从衣食住行到价值观念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很多差异在根本上处于矛盾的对立状况,如中国文化强调对集体、对工作的绝对服从,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成功和家庭幸福。中国文化强调勤奋劳动,而鄙视享乐,西方文化则认为享乐才是工作的目的之一。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现代文化体系,而中国工业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历史,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期。这种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现代文化的差异。
其次,被并购的企业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认同度不高。近代以来的长期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离,西方社会从底层民众到精英阶层对中国的认识都比较肤浅,长期贫穷落后的社会状况形成的负面形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而对于中国企业,西方社会更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毕竟中国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世界级的知名品牌,而对中国商品价低质次的整体印象也严重影响了西方对中国企业的认同度。在这种怀疑和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氛围里,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心理契约的基础就会发生改变,就会导致违背道德的事件发生。
最后,西方国家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比较强势,而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还不够成熟。西方被并购企业往往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更多是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而成,企业文化的市场适应度和开放性更高。中国企业的发展大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宏观外部环境转变,企业运行的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不及西方成熟,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只是近年以来才被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企业文化的市场适应性和开放性不高。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自身优势
上述挑战将无疑增加中国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难度,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将无法实施,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文化整合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有利机会: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哲学思想已经慢慢被西方社会所认识和接受。例如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现代西方社会已经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生态文明的基石,西方社会对近代工业文明的反思给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也让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更加全面。
其次,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为西方了解和认可中国与中国企业提供了基础。大部分西方民众和企业对中国的认同度不高是因为对中国现展的状况不了解造成的,如果给他们提供亲自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企业的机会,则非常有可能改变他们心目中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形象。
最后,中国企业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会形成强有力的集群效应,有利于长期的文化整合。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非常迅猛,当大量中国企业出现在海外并购交易中时,整体的示范效应会降低文化整合的难度。同时大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无疑会增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在知识扩散和学习机制的作用下,企业的文化整合能力将得到整体提高。
鉴于上述挑战和机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上需要采取理性和务实的态度。从短期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采取吸纳式的文化整合将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当被并购企业规模大,而且企业文化底蕴深厚、员工自我文化认同度高的情况更是如此。渗透式的文化整合只适用于少数国际并购经验丰富、企业文化强势、整体实力强大的中国企业,分离式是短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权宜之计,而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尤其要避免出现消亡式的文化整合结果。从长期来看,根据企业战略的需求和企业文化整合力的上升,可以逐步推行渗透式和吸纳式的文化整合模式。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防范
(一)建立跨国并购文化,成立文化整合管理团队
文化整合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微妙的业务,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文化整合管理团队来负责实施。文化整合管理团队的成员应既包括并购方的成员也包括被并购方的代表,管理团队的运作涵盖了并购前的调研、论证、并购中的谈判、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实施的整合全过程。文化整合团队要对两家企业的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双方企业文化的审慎调查,主要对双方企业的价值观、主要规则和做法、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和主要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等进行调查。管理团队还要比较两家企业的文化目标之间的差异和文化整合的主要障碍。文化整合团队的成员需要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的共同愿景达成共识,并能预见文化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并能提出相应的冲突解决方案。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梳理和建设,打造强势优秀企业文化
在并购活动中,无论采取哪种文化整合模式,要取得好的整合效果必须具备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并购企业自身拥有比较优秀的强势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都是具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优势的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的特点不够鲜明。企业需要成立专门团队结合企业发展历史、未来发展蓝图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改造,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显化和强化,形成强势的优秀企业文化。
(三)加强对被并购企业核心成员的教育活动,增进互信和了解
文化融合的前提是了解和认同,由于国外被并购公司和员工对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并购公司的情况不了解,很容易导致被并购方的心理抵触情绪。中国知名电信跨国公司华为公司在组织国外客户来中国考察时,精心设计考察路线,先组织客户参观北京、上海、深圳,最后才带客户参观华为在深圳的总部,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国外客户对中国和华为公司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拒绝到惊喜的心理体验。中国海外并购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被并购企业及其核心骨干成员了解中国和并购企业,再通过骨干核心成员向整个公司来宣传,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公关效果。
(四)尊重和包容异国文化,加强员工跨文化技能的培训
在通常情况下,并购双方中被并购方在心理上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被并购方的心理往往很敏感和脆弱,如果在并购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很可能导致被并购方的各种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并购和整合过程。中国海外并购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尤其是参与购并工作和后续整合工作的员工培训工作,让他们树立平等和尊重的心态,从而也赢得被并购公司的尊重和支持。另外,对于国家维度的文化差异,并购企业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来提升员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意识和技能,员工的国际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进展。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邀请被并购方员工一起参与,通过双方文化交融和培训,可以增进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而且也可以促进并购双方的了解和感情。
(五)立足企业现状,采取循序渐进的文化整合模式
文化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企业并购的整个过程,而且将在并购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进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而并购的文化整合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从企业整体的海外并购战略来看,在海外并购战略实施的初期为了避免过多的文化冲突,可以采取分离式的文化整合,在并购经营不断丰富、企业文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则可以根据企业战略的需要和双方经营的状况比较灵活地选择整合模式。在并购初期,为了维持被并购企业的稳定发展可以采取相对保守的文化整合策略,随着双方的融合逐步深入,则可以采取比较全面的文化整合策略。
结论
文化整合的基础是相互理解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并购双方的融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文化整合模式,最后形成的企业文化已经不再是两种源文化之中的若干要素简单加和的结果,文化整合的过程一定是新的文化元素系统形成的过程。传统的文化整合理论更多地强调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而实际上挖掘新的文化元素或新的文化元素组成结构,促进双方员工对整合后的新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样重要。在并购实施的过程之中,文化整合管理团队需要对双方文化整合中的冲突、融合、对立等文化情势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同时需要对文化整合中的新文化元素进行及时地记录和提炼,适度引导新的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新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契合程度,从而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体系。静态和机械的文化整合理念对并购双方的对立性强调过多,动态和创新的文化整合理念则更能反映跨文化并购中的实际情形,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员工,尤其是被并购企业员工对整合创新后的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也是企业并购文化管理团队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志豹.文化冲突与整合风险海外并购路坎坷[N].中国企业报,2011-1-14
2.吴昊.TCL跨国并购中的文化融合[J].企业研究,2007(5)
3.金占明,段鸿.企业国际化战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黄伟东,琳敦.文化整合从并购前开始[J].中国企业家,2005(3)
篇8
关键词: 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 交互性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学习并使用英语,也就牵涉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一词是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个国际大家庭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点、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要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途。究其原因,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学生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办法扩大知识面,所以导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学习的被动,学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从而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交流上的困难、文化上的冲突。
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这一单元涉及颜色与文化,而很多颜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是不一样的。例如,green一词在英文中表示“缺乏经验的”,as green as grass意思为无生活经验的;a green hand意为生手,没有经验的人。若一个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单从字面上把这两个习语翻译成“和草一样绿”和“一只绿手”,则恐怕要闹笑话。
上例说明,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学生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即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导致尴尬与误解。所以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所引起的效能也是不同的,激励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些跨文化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包括交际能力。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熟悉、适应英语思维的方式,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要在跨文化交流的氛围中,提高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中国人对“关心”他人的个人问题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被问及个人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做法。如果你具备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会贸然地使用: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儿?) 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开始你的交流对话,使你的交际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妥帖,从而更加地道。
由于母语的影响及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理解和翻译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做简单的字面翻译。如:“狼吞虎咽”,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吹牛”被错误地翻译成“blow cow”等。当你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都是与“马”有关系的时候,你就不会受母语的干扰,就会准确无误地把“狼吞虎咽”翻译成“Eat like a horse”,“吹牛”翻译成“talk horse”。只有了解文化背景之后,才会准确地、流畅地表达,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维、信仰、习俗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在真正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在交流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文化上的分歧、理解上的误差。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可以看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学生又该怎么做呢?
1.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把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1)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文化差异、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找到这些文化点,了解这些文化点的差异,并对这些文化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底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各个国家的概况与文化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区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才能从容自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原版电影、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开展英语角、圣诞派对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深刻认识,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只是学习的初级目标,最终目标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单单靠教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过于依赖老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传授的知识也必然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断地接触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内涵。
要激励学生积极地拓展各种渠道,积极获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2)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中学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练习少,书面练习非常大。但大量的书面练习又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是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书面练习时间相对少,重视口语表达,学习者才会“轻松愉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两种本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同时掌握以上两种本领,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面向社会,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让听者不明白。
因此,为了使交际更顺畅有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9
【关键词】服装品牌 品牌传播 跨文化营销 策略
企业开发的产品,并非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产品除了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功能需求,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在品牌文化价值方面的需要,品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产品外显特质以外的隐性资源。企业要进行品牌的宣传,需要重视文化内涵的表达和传播。
一、服装品牌传播的特征
服装品牌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丰富和多变的信息聚合性决定的。服装是非快速的一般消费品,由于服装具有季节变动和潮流变动的特质,它与快速消费品和特殊消费品的品牌传播有区别。具体而言,服装品牌传播在信息聚合、受众目标、媒介多元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性。
1、信息的聚合性。服装品牌是指用于识别服装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形象设计或它们的组合。其基本功能是区别不同产品,防止发生混淆,有利于市场竞争中服装销售。它不仅起到与其它同类商品相区别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产品的质量特征,不同品牌代表不同企业的工艺特征和产品质量水平。品牌表层因素的信息含量是有限的,但其背后的“产品的特点”、“利益与服务的允诺”、“品牌认知”、“品牌联想”等品牌深层次的因素,聚合了丰富的信息。而它们构成了品牌传播的信息源,也决定了品牌传播本身信息的聚合性。同时由于不断服装创新的要求,其信息聚合也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组合变化。
2、受众的目标性。从销售角度来看,品牌传播关注的是目标消费者,强调消费者带来消费,期望提高销售量,是一种具有功利性的观念。但从品牌传播角度来看,品牌传播关注的是“受众”,强调的是受众对品牌的认可与接受,体现传播上的信息分享与平等沟通观念,不仅仅是直接带动销售而且还引发各种各样的间接行为,如潜在消费者将转化为知晓消费者。对于“品牌传播”者来说,他所寻找的目标受众,既是目标消费者,又是品牌的关注者,还应是通过特定媒介积极主动的“觅信者”。使受众中那些短期内不买此品牌服装的个体也对该品牌有所耳闻,进而使该服装企业拥有一群潜在消费者。
3、新旧媒介的多元性。正如产品的销售依存于各种渠道一样,品牌的传播依存于各种传媒。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路牌、海报、POP、DM、车体、灯箱等,企业在宣传品牌时,对它们的选择组合本身就具有多元性。放眼望去,各色服装品牌传播画面让人注目三分,如陈道明代言的利郎商务男装、李连杰代言的柒牌男装、张柏芝代言的依纯等。服装杂志、各类特刊报纸等演绎着各种服装的万种风情。而新媒介让人们欣赏到色彩绚烂的产品和动感的、逼真的产品使用场景。在传播技术得到革命性变更的今天,新媒介的诞生与传统媒介的新生,则共同打造出一个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新格局。
4、操作的系统性。在服装品牌传播中,其系统的构成主要为服装品牌的拥有者与服装品牌的受众,二者由特定的信息、特定的媒介、特定的传播方式、相应的传播效果(如受众对服装品牌产品的消费、对服装品牌的评价)、相应的传播反馈等信息互动环节构成。由于服装品牌传播追求的不仅是近期传播效果的最佳化,而且追求长远的服装品牌效应,因此服装品牌传播总是在服装品牌拥有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中,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操作。其基本程序为:审视服装品牌传播主体--了解并研究目标受众--进行服装品牌市场定位--确立服装品牌表征--附加服装品牌文化--确定服装品牌传播信息--选择并组合服装传播媒介--实施一体化服装传播--服装品牌传播效果测定与价值评估--服装品牌传播的控制与调整。这种程序的本身也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二、服装品牌及传播的文化因子分析
在服装品牌及传播中必须留意文化因素,比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消费者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对于服装的款式、风格各有不同的喜好。文化的多定义与无边界使得在服装品牌传播过程中基于文化背景考虑的成分加大。以下分析几个典型文化因子。
1、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基本工具,品牌传播需要掌握不同区域的语言文化,以扫清交流上的障碍。只有跨文化的顾客也理解了服装品牌名称中的文化含义,才容易接受营销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服装品牌传播者需要考虑翻译后的品牌名称在推广区域的语言文化意义,是否与其固有的文化背景相冲突。服装品牌的广告宣传方面,广告语的表述应该迎合各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追随。
2、宗教。宗教对世界各国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价值观决定的社会态度会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企业要进入某一目标区域市场,就应该尊重当地的,主动去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教规,使自己的品牌策略与当地的宗教观念能够和谐共存。
3、审美观。对于任何市场来说,服装的样式、颜色及广告商标的选择均以文化美感为基础。审美情趣影响人们对服装的颜色、样式的偏好,进而影响人们对于不同民族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评价,最终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例如,旗袍是我国服装国粹,开发者根据现实的需求开发现代服饰,其中增添旗袍一些复古的元素,符合了消费者对东方文化的追求,促使这样一些服装品牌受消费者青睐。
4、民族习俗。民族习俗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民族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包括不同的忌讳,这些忌讳对各民族的消费心理都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应对不同的民族风俗给予充分的尊重。
5、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穿衣风格也不同。比如,日本时装兼容并蓄,将东西方的元素融合一体,不仅秉承了精致的传统做工,更讲究色彩与款式的搭配,成为风格颇为独特的东方时装流派。对此,企业跨文化品牌传播必须了解市场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行为,方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
三、跨文化的服装品牌传播策略
跨文化品牌传播指的是品牌营销者向异己文化群体的消费者开展一系列可赢利的、创造顾客价值的品牌推广过程。消费者的文化至少在基础文化属性方面,如语言、宗教、社会规则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生活方式中的某一点与品牌营销人员本身的文化有所不同。
在了解服装品牌传播过程中诸多文化因子的基础上,营销者就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原有的特征,再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1、树立跨文化营销理念。服装品牌传播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传播办法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可能没有效果。比如说一个服装广告在本国播出的效果即便是很好,不能全盘照搬到另一个目标市场,当地的消费者未必就喜欢这种模式、这样的色彩,必须针对目标消费群的心理需求进行传播方案的设计。
2、跨文化调研。根据受众的目标性特征,服装品牌传播特别需要重视不同文化的消费者调研。跨文化营销调研可以帮助品牌传播者把潜在错误减至最低,从而取得异地品牌传播的成功。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波兰人喜爱有红色、黄色、蓝色条纹的布料,所有的色彩配合都要求和谐美观。这些调研不仅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同样帮助品牌传播者设计符合消费目标者喜好的品牌信息传递。
3、跨文化信息沟通。沟通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信息的发出者,接受者,还有信息本身。对于跨文化沟通而言,信息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三个要素都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因此,必须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理解和适应。品牌人员在处理文化冲突中要尊重对方的和价值观念,减少轻视对方文化的成见和误解,理解和包容对方的要求。在品牌宣传上,有效的文化沟通都有助于服装品牌的传播。
4、文化创新。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有三种态度:文化适应、文化融合、文化利用。文化利用就是在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全新的能使双方都能满意的文化。中国的“雅戈尔”翻译成Younger,音相近,同时表达品牌青春的定位;Nike――“耐克”,耐力、耐磨,一个“耐”字译出了神韵。
5、逆向翻译。这种策略主要用于跨国公司在制作文字信息时,要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性。比如在确定品牌名称在目标市场的称谓时,译者可以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第二位译者再将译稿译回初始语言,如果译稿内容与原稿一致,则翻译成功,如果存在差异,就必须对文稿进行分析修改,并再次逆向翻译,直到一致为止。需要说明的是服装品牌在翻译过程中要讲求翻译本土化。比如Playboy――“花花公子”;Goldline――“金利来”;Crocodile――“鳄鱼”;红贝――“here be”。这些称谓不仅翻译出本意,而且读来朗朗上口又符合当地人的品位。
6、跨文化培训。事实上,接受了专门培训的员工要比没有受过培训的员工在不同文化的品牌传播中表现更出色。跨文化培训可以使营销人员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从而减轻营销传播中的文化冲突。由于各地区、各国习惯不同,在服装品牌传播沟通中,应尊重各国的礼仪。另外掌握服装品牌传播的细节问题也可以更好开展营销工作。比如德国人不喜欢服装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新加坡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预先了解一些细节习惯问题,对服装品牌的后续传播是十分必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市场营销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出地区或国家,服装品牌跨地区跨国营销将面临更多的机会,而掌握了跨文化品牌传播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将在众多服装品牌决胜中脱颖而出。
(注: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GH6300)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021495)资助)
【参考文献】
[1] 孙玮琳、王勇:跨文化营销困惑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1)。
[2] 房小莉:跨文化的营销策略,化工质量,2004(3)。
[3] 权立枝、王芝英:重视企业跨文化营销的心理策略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3。
篇10
2008年7月11日,我收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ianca Bosker女士的电子邮件,来信谈到她正在写作的关于上海“一城九镇”的书,并请我接受她的采访。通过她的简述,首先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外国学者对中国现象关注的热情,其次,我觉得她和许多人一样对“一城九镇”存在片面的理解,同时还存在把“一城九镇”这个郊区发展计划与中国建筑学的趋向混为一谈的误解。我觉得今天对中国密集的建筑活动和现象存在太多的误读和误解,这里借笔者回答她的回信,希望能了解“一城九镇”及相关议题提供更科学的视野,更真实全面的理解。
Bianca Bosker女士的来信
刘先生:
我从SWECO设计公司(译者注:瑞典最大设计公司)总建筑师Ranhagen UIf先生那里得到你的联系方式。UIf先生让我找你,因为他说他们公司和你以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上海罗店新镇项目上成功合作,我去年冬季也有幸参观了罗店新镇项目。
我是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新的研究生,我在写一本暂时命名为《大量地仿造:中国的建筑奇景一仿造外国建筑的热情》的书,这本书是基于我的论文(一本220页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表彰为最佳论文的Marjory Chadwick Buchanan奖的论文)。我的这本书将聚焦上海的“一城九镇”发展计划,这个在上海市政府指示下建成的重大的史无前例的建筑实验。这个地标性计划受命建设十个各自带有不同的欧洲国家建筑风格的卫星城镇。这些城镇样板区每个容纳30万人居住,建筑风格从布扎(巴黎美术学院派)到包豪斯风格。
对西方古典建筑范例复制的愿望是出现在整个中国更大的建筑潮流。设计作品的外来影响,各种建设项目之间的对比,以及其它更创新的建筑,这些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建筑景象,引发了关于中国建筑学轨迹的一些令人兴奋的问题。我将在我的书中进行探讨和分析。
因为你在中国广泛的工作经验和你在罗店新镇项目中承担的重要角色,你对我课题的观点以及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视点将对我非常重要。我想问你是否愿意给我几分钟时间做一个简明的有组织的采访,主题聚焦在中国这个不寻常的建筑“运动”(指一城九镇)和罗店新镇建设过程。
当然,我会就你方便的时候(采访你)。谢谢你能考虑并接受我采访,我等你答复。
祝好!
Bianca Bosker
刘晓平先生的回复
Bianca Bosker女士:
你好!
承蒙ULF先生向你推荐,我确实是上海“一城九镇”计划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关于“一城九镇”计划的少数研究者之一。所以,很意外您作为外国学者也在关注它。2004年我曾写过关于“一城九镇”的论文,还有在我的博士论文(2004年-2007年间完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研究》中通过跨文化建筑传播理论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看法。。于我个人而言,“一城九镇”计划验证了我完成于1995年的硕士论文里对中小城镇空间发展类型的设想和对故乡性与异乡性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对“一城九镇”建设经验的总结让我重新树立起对建设理想的“可持续城镇”的信心(这种信心曾经在我硕士论文期间十分失落,因此,这几年里,我一直在苏南的中小城镇进行可持续城镇和理想主义城镇空间的实践和传播,曾以“新江南系列”作品参加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其中的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得二等奖。
对“一城九镇”的意义决不能片面地理解,应当有多个层次,不同侧面的解读。在我的研究看来,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城镇建设的历史沿革中来看“一城九镇”,是具有非常多的积极意义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来考察“一城九镇”,也是非常有原型意义的。
这里,针对你的信中对“一城九镇”的理解,我提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城九镇”中不全是外国风格,其中朱家角镇被定位建设成“中国风格”的小镇,现在也有很多令人瞩目的“现代中式”项目建成,它们传承和创新着朱家角镇的明清江南建筑风格。
“一城九镇”中不全是复制外国建筑风格,其中的安亭新镇和浦江新镇其实应当理解为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在上海(此时此地)的原创性设计。这些建筑师没有模仿过去的建筑,而是在设计中竭力创新的。近来建设中的“临港新城”,德国GMP设计公司也是按自身的一贯风格在进行设计创作,没有模仿的意图。
对“一城九镇”的视角更多地应当从郊区城镇规划和当代城市规划实验探索的角度来考察其成果。目前建成的每个镇都有优美的生态绿地和干净的水体景观,都有中国少见的高品质的步行环境空间,它们的总体规划布局都集中体现了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成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在中国是具有示范价值的。
对于罗店北欧新镇和松江泰晤士小镇以及高桥荷兰镇,可能这三个镇的异国情调比较浓,我觉得这要从文化消费和传播的角度来理解,不要放在建筑学的取向层面上来理解。因为,上海就是想把这些异国小镇作为旅游渡假地来运作的,你可以按照当代主题景观区及渡假地的取向来理解。实际上,现在这三个镇已成为婚纱摄影基地和广告摄影基地了一一总之把它理解成特色大公园也行。既然在上海附近的许多江南古镇现在都成了4A级旅游著名景区,那么优美的异国风情的小镇当然也会有旅游价值一一但这决不代表上海或中国的建筑创作方向或思潮;决不是一个层面的议题,在中国学术界也没有这样认为,所以中国建筑学会把2004年在安亭新镇召开的新镇专题研讨会定名为“城市边缘――区域规划”。(见图1-图4)
“一城九镇”的积极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房地产界,很多集团都在学习这种城镇规模的土地运营模式(这是不同于珠三角郊区大楼盘的新模式),而罗店新镇的开发商――上海置业集团也已成功组建“中国新城镇发展有限公司”并在新加坡上市,他们将新镇建设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无锡,沈阳,长春发展。他们在各地的新镇项目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进行不同定位,塑造不同建筑风格,但共同的模式是土地整体规划,整体建设和控制,以及景观环境建设的大手笔与环境的文化情调感。这些理念在各地都受到政府支持和响应。这恰好证明了“一城九镇”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一些地方城镇的领导也纷纷赶来学习考察“一城九镇”,并回去跃跃欲试。所以我感觉到某种程度上,“一城九镇”和发源于美国的“新城镇主义”及其运动有相似性,都是对城镇发展现状反思的结果,都是
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探索和追求,都可以成为一种规划建设模式被传播和学习――请认真考虑两者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为了表达意思的准确性,我先用母语中文作以上简单回答,如果你理解有问题,我可以用英文表达。我的研究方向也是关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建筑现象,以后可以多交流。
Best regards!
Liu Xiaoping 2008-7-11
附录一:
解读“一城九镇”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摘自刘晓平会议论文《上海“一城九镇”新镇实践对我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上海“一城九镇”计划在新世纪探索我国郊区城市化方面有颇多启示:
1、整体设计与开发
传统城镇建设往往因地就势;有宗族约定规范为据;宗社礼仪形成庙、市、塔、园等空间与秩序,容纳了居住、商业、贸易、手工业多种功能,以步行、船行交通为主,这个时期经济活动的环境压力小,保持了自然田园型状态,在当时是适用型整体性环境。
工业型城镇是对传统城镇的“否定”:缺乏规划控制,土地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工业需求驱动,相对密度大,用地较单一,不完整的城镇生活,嘈杂粗糙,缺乏人文邻里社区感;乡村农业景观同时被破坏污染,汽车、卡车交通成为主导。
而一城九镇新镇建设是对工业城镇的否定、传统城镇的“升华”。有较强的控制(政府背景),先进的整体规划,产业经济结构,以居住、商业,无污染工业、娱乐消费功能混合。土地利用高效,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治与保护,高质量的建筑与空间品质;内聚力的城镇及邻里社区感;妥善处理车行与步行区关系以及与大城市的联接交通;强调步行区的城镇生活重要性。相对稳定的规模,清晰的边界;不再无限制侵蚀农田,这是精致型整体性环境。
(见图5,图6)
2、当代性与传统发展
新镇建设对于本土化与国际化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中西城镇发展的交汇与对话是建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性,何为当代性?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的某个横断面上,各国所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会有关联与共性,20世纪初以来,发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后来的各种思潮随工业经济的全球发展演变成各国共同的经历,发源于九十年代后期的美国新城镇主义运动也很快在各国被接受和实践。发达国家经历了郊区发展的得失,也在调整策略;我国正面临郊区的无序发展,需寻找对策。因此境外设计师是在上海进行当代的规划设计,根本上讲,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活动。而这种种跨国界的设计传播都促使当地观念更新和传统发展,也伴随当地与外来者的交互影响。新镇建设中,国际的团队以当代全新的建设理念,对居住空间和生活秩序的定义。新镇实践集成了今天的艺术与技术,它正在发展我们的城镇传统。
3、可持续性
新镇建设也积极探索如何减少环境的压力,如何维持生态平衡,恢复田园环境。注重应用环保节能技术,营造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生物多样性:在建设上,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留有余地。在经济人文方面,通过产业支撑及文化活动营造地区活力。
4、营造理想家园
尽管目前我国在全世界的建筑市场上数量领先,20年间我们造出上百座新城,但回头看看,我们的城镇空间满足了商业追求和消费文化的潮流,却丧失了人文追求与理想。新镇实践或多或少体现了理想主义精神,在社区邻里,生活方式,能源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为中国城镇的未来做了有益的尝试。
5、问题与挑战
“一城九镇”新镇建设是建立在上海繁荣强大的房地产市场基础上的,加上政府产业政策对郊区的支持,它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因而导致其房价较郊区原有水平高出很多,使用成本也高,高门槛限制了本地城镇人口进入,新镇人口将有以下人群构成:1)、大城市中产阶级。2)、各地成功人士。3)、城市养老一族。4)、本地新贵。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言,新镇建设承接中心地区地产的发展,带动了郊区环境发展,从而以点带面改善郊区自然、生产、人文环境。对于购买力较低的本地居民则从土地中得到安置住房补偿,同时可共享新镇环境设施。在新居民和原地农民之间还需要注意避免突出贫富的差距,还有社群认同问题。
中小城市往往缺乏资金引力和产业支持,对中等城市而言,郊区城镇难以得利于城市疏散的辐射:房地产市场往往依托城市边缘向郊区扩张,虽然这样城市生活成本较低,但城市交通问题会日益矛盾,郊区景观会逐渐消失。中小城市本身应借鉴新镇规划理念,从而增加自身环境魅力。对远郊城镇而言,可以汲取其规划思想和操作模式,做好高水平整体性规划,开发方式结合实际,如公共设施政府建,住宅居民自助建。可根据资金情况延长建设周期,更应结合当地条件,采用低技的生态能源技术保护环境。
附录二:
故乡与异乡――城镇环境形象创新的一种思路
――摘自刘晓平东南大学硕士论文《苏南中小城镇聚居环境发展理论初探》的第三章
城镇空间衍变是十分复杂的自然、人工过程,前面的调研分析是从空间形象的地方性延续角度出发的。在设计中。地方性传承总是与创新问题纠缠一处。关于城镇环境形象的创新,下面从类型学出发表达一种思路。
1、原型的差异性
以意大利的罗西为代表的城市类型学派强调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城市建筑,追求从历史出发,对历史上的建筑类型进行总结,概括抽象。抽取出一定的原型并结合其它建筑要素进行组合、拼贴、变形或根据类型的基本思想进行设计,创造出既有“历史”意义,又能适应人类特定生活方式的建筑。类型学的思想辩证地对待“传统”与“现代”,“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阿兰・克尔孔提到“如果建筑的意义依赖于那些早已建立的类型……,要么它似被看成隐藏于现实中,单体建筑物无限变化的形式后面不变的常数;或者被看成历史留给我们的片段形式,但这种形式的意义并不依赖于它们在特定时间内按照特殊方式的组织”。类型学作为一种方法,揭示了城镇与建筑的历史性发展方式,但其视野似乎尚未涉及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类型,这正是我们要关注的原型的差异性。就世界范围而言,东西方城镇有着不同的空间原型:就我国来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也有着各种空间原型,这些空间原型(片断形式)是人类漫长的生活史所积累的不同形式,它们都与人的存在(常数)保持着本质的联系。就特定的人或群体而言,分为“故乡的”和“异乡的”两类。作为当代的人,当我们试图从不变的“常数”出发塑造环境时,故乡的、异乡的空间原型都是可能的选择。
2、碰撞与模合
建立在原型的广泛性和差异性基础上的类型学认识,在设计方法上不再是类推和转换,而是碰撞与模合。本文已提到过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是“街道原型”的,而西方城市是“广场原型”的;西方城镇有宗教性空间原型,中国城镇具有语言性空间原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丰富的场所景观如苗族吊脚楼、客家土楼、江南水乡、陕北窑洞等等,所有这些正蕴藏了无限生机和可能性。在当前世界文明交融共享的时代,我们以历史的高度将各民族的历史经验看作共同的“历史痕迹”与“记忆”,那么我们有理由将东西方及各民族多样的空间原型作为创新的土壤。在这过程中,我们保持了历史的“不变”――人的存在性,而将空间原型作为历史或文化符号进行新的编码,碰撞与模合。这个思路超越了地方性传承的狭隘,更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在创新上更主动。
3、苏南城镇形象的构想模型
- 上一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 下一篇: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东西方文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