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外延界定
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两部分构成要件组成:一是网络服务商与用户的信息传递以非交互的形式进行;二是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获取网络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是否受限是区分交互式与非交互传播的本质区别。只能在网络传播者事先安排的时间获取特定的作品内容为非交互式传播行为。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即网络内容服务商预先制订节目表,使节目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网络播放;另一种是网络同步直播行为,即网络内容服务商在网络上,同时播放传统媒体实时播出的节目。同时,《著作权法》中规定的网络传播行为在《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得到阐释:即通过网络让公众获得个人或他人作品的行为。传播行为完全满足著作权中复制行为的构成要件:首先,形成的复制件能够通过计算机等装置被感知,但复制件本身不能为用户获得,具备非直接接触性的特征;其次,在特定用户实施检索命令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从而具备了独立的经济价值。最后,该行为没有促使新的智力成果产生,因而不具备独创性。不同之处在于,复制权是一次性权利。由此可见,传播行为是以《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权为基础,具有明显持续性的行为。
二、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殊性质
权利主体享有的权益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如果传播的途径受限,权利亦无处彰显,印证了一句话:无传播辄无权利。然而,“过度保护”与“保护不足”同样使双方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法内在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
2001年《著作权法》修订时,(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以纯粹的财产权利属性,作为一项新增的权利写入法律。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同一属概念下的分概念,理应具有一致的财产权属性。基于此,结合互联网终端遍布全球的特点以及资源共享的即时性,著作权人的非交互信息传播权是否受知识产权法上“权利用尽原则”的限制必须得到法律意义上的明确。权利穷竭原则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或许可使用人一旦将知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以后,无权在他人再次使用、销售该产品时主张权利。笔者认为,“权利一次用尽原则”只适用于作品依附于有形载体的传统传播方式。网络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主要采取许可方式销售作品,将载体化为无形。这种许可销售本质上属于一种服务。无形的服务得以被无限次地重复,权利用尽的原则若适用于此种网络信息传播,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将堂而皇之地受到侵害。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失
我国《著作权法》只对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加以规定,对于向公众传播网络作品的方式调整范围过小。信息网络传播权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被定义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其侧重点在于公众能在不同的时空获得信息资源,即公众可随意获取作品的时间和地点。由此可见,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并不涵盖于现行法律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虽同为法律意义上的网络传播行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却不受法律的明文规制。由于著作权同时具有人身和财产双重属性,著作权法定原则使得《著作权法》上的各项专有权利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阻隔了民法意义上的类推适用。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涵义限定上违背了技术中立的立法原则。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与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的区分只在于接收者的获取方式不同。行为性质与行为后果并无本质差异的两种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却具有不同的法律定性。同样是以网络为载体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交互式网络传播若利用媒介侵犯权利人的可得利益,被侵权人得以诉诸法律。而“无权利则无救济”,当他人以非交互式网络传播的方式,使得权利人的利益受损,权利人的主张难以得到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认同。由于《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性,在保护权利人利益时,更注重赋予著作权人要求停止侵权这一权利。立法的不周延让此时的权利人显得无所适从。
有学者主张扩大其他权利的外延,将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广播权中。但此类方案的不妥当之处在于:第一,传播媒介不同,前者的传播媒介是互联网,后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无线电台;二是传播的信息不同,前者传播的是数字化息,后者传播的是无线电波信息。第三,我国《著作权法》明确将直接以有线方式广播或传播作品的行为排除在广播权调整范围之外。第四,此种方案只能在公众无法自由选择时间获取作品的情况下起作用,不能解决公众不能在个人选定的地点获取作品这种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引发的争议。后者表现为作品传播者在特定区域内的局域网络上传播作品,而用户只能在设定局域网的固定区域获取作品的网络传播形式。因此,主流学界争议的观点并不适用于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完善动议
1996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是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蓝本。在文字上,几乎是对《版权条约》第8条后半句的逐字翻译。从客观上看,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超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调整范围之外,是由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造成的这一立法疏漏。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本意是涵盖当下社会所有网络作品的传播方式,但当时的网络技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为主,法律自身固有的滞后性使得仅对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进行立法限定辄可达到立法目的。并且,时值2001年,我国并不是《版权条约》的缔约成员国。近些年来,非交互式传播方式在中国风行,各种新型的网络传播技术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当中,自2007年6月 9 日起《版权条约》业已对我国生效。修正十三年前不完善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将非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交互式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出立法上的区别是适应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作为成文法系国家,若根据民法上的类推法则,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的请求权基础,缺乏正当性。即便《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规定了兜底条款:“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仅可作为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权宜之计,不具有规范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3] 李扬著.网络知识产权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修订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汉东著.高科技发展与民主制度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M.台大法学院福利社,1998.
[7] 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
篇2
交互(Interaction)本身是个计算机技术用语,在计算机中意思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例如,当计算机播放某多媒体程序的时候,编程人员可以发出指令控制该程序的运行,而不是程序单方面执行下去,程序在接收到编程人员相应的指令后而相应地做出反应,这一过程及行为,我们称之为交互。
网络传播领域的交互性,被认为是网络作为媒体关键的特性之一。Morris和Ogan(1996)、Rafaeli和Sudweeks(1997)发现网络交互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交互层次。
什么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呢?在笔者看来,首先,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表明用户(受众)已经有可能控制用何种顺序来获得信息。在这里,指的是与内容相关的不断增长的交互性。网络媒体中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但这些信息并非像广播、电视那样线性排列。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想要了解某个信息,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采用特定的接受方式才能获得特定的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提供方式是线性和并列式相互交叉的排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意愿等来选择信息。
同时,传播的交互性还可以用来描述在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交互性关系,这与反馈有关。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是随时互换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因为反馈的存在而变得双向。反馈的及时和便利,使得网络传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区隔的界限变得模糊。
另外,网络传播的交互也是一种资源,网络传播还通过交互性产生内容。首先,这种交互性会产生群体智慧。比如维基百科,它是内容开放的在线的百科全书。它允许任何人通过因特网连接和万维网浏览器在这里创建和修改内容,而最终被确定下来的内容都是经过人们反复讨论的结果。维基百科上内容的完善性、正确性或可靠性是一种传播交互的结果,是一种群体智慧。时下十分流行的猪八戒威客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个百万级的创意人才蓄水库,致力于为全球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智慧支持和创意服务。在这个网站,用户可以任务,由其他的用户帮助你来完成任务,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搜索任务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这种交互性还产生内容。传统媒体中,传者的诉求强制性地吸引受者,而受者的诉求只能通过有限的渠道,间接地、片面地诉诸传者。而在网络媒体中,这种交互性使得传者和受者在诉求空间上对等。这种对等性的交互是内容产生的源泉,传者和受者可以通过网络来相互诉求。
网络广告的交互性传播学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组织、大众传媒等有关的组织机构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根据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
2010年4月9日,艾瑞咨询公司2009年~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2010年将突破300亿元人民币。报告还显示,2009年,互联网成为广告收入唯一增长的媒体,全球网络广告规模达到540.7亿美元,占全球广告总体市场份额的12.4%,同比增长2.3个百分比。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广告的市场发展迅速,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从传播模式来看,网络作为广告传播的媒介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区别在于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由信息提供方“推”信息转为信息提供方“推”信息和信息接收方“拉”信息这样一种“推拉结合”的方式,由受众的被动接受行为转到受众的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甚至寻找相结合的行为,即是一种非强制化的交互性的传播模式。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互性增强、反馈作用凸显。在网络媒体中,广告的目标到达点面结合,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共时空性。而受者具有话语权和言说空间,具有反馈的主观意愿。同时,受众也占有反馈渠道,传者接收受者的反馈便捷准确。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广告信息的方处于强势和主动的地位,而受众处于被动的地位。传统广告中,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内容不具有选择性,无法躲避广告。同时,如果对某一广告感兴趣,人们也无法依靠传统对其做更为细致全面的了解。
但在网络上,具有小众传播和受众细分意义的“点面结合”传播取代了在传统媒体中广泛运用的规模传播,网络是一种兼具人际和大众传播优势的模式,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空前释放。
网络广告是顺势拉进型的,是受众而不是广告主扮演交互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一方面,点击的主动权在受众手中,广告接收的强制性被削弱。另一方面,对信息的选择权也在受众手中。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弥补了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发送和反馈单向流通、相互隔离、有时差的缺点,使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实现即时的双向沟通。这样,就广告信息方来说,可以随时根据接收者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它所发送的信息,使之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载体更加丰富、开放,多种形态的载体相互组合;渠道使得交互的便利性大大增加。网络广告主要采用交互式的超文本和多媒体格式文件为载体。超文本结构,有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影视文本等,超文本实现了一种或者多种文本的组合,打破了传统广告一维的线性文本结构。超文本结构方式决定了不同文本之间本身就是交互性的。传者可以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传播广告内容。受者可以通过层层的交互式点击对广告所介绍的产品作详尽、全面的了解甚至体验。
在渠道上,网络的移动性,特别是移动网络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无缝接入的快速发展,使得交互的便利性大大增强。
网络广告交互性的利弊分析
网络集合了许多传播类型的优势,然而网络作为媒介,其本身也是有局限的。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关注。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它的优势,但优势的背后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人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除非广告信息具有相关性或吸引力,否则很少有人点击广告。对于广告选择的主动权就在受众自己手里。受众主动性的提高意味着广告方的主动性减弱。这对于广告说服性的传播活动来说,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在传统媒体中,广告主可以通过有效的媒介组合和一定数量的媒介占有,就能对受众形成信息包围。而网络广告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主要掌握在受众手里,网络交互性的基础是传播的双向性。如果人们选择不点击查看广告,也就无法建立传播关系,那么网络广告交互性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网络广告交互性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但“没人知道你在互联网上是一条狗”,网络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广告效果。现在网络广告效果评估多是按照点击率来衡量的,但点击率衡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广告主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谁在点击,也无法识别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
再次,网络广告采用交互式的超文本架构和多媒体格式文件为载体的信息内涵,这种信息内涵的交互式展开和传播,在更好地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同时,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告的效果。人们通过交互式的层层点击,可以彻底地了解广告所宣传产品的各方面信息,但是了解得越多、越繁复,是否受众对该产品的兴趣就越大或者购买欲就越强呢?这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网络广告信息表达得过于清晰全面反而会导致诱导力的下降和诉求点的迷失。网络的交互特征给予了受众全面了解信息的可能性,但同时又剥夺了受众的期待心理和广告的暗示诱导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告的魅力和效果。
网络广告的优势是建立在技术优势之上的,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给网络广告带来的优势,强调网络广告优于传统媒体的种种长处。但是人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广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网络广告的交互性展现了网络广告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我们也要认清网络广告交互性所带来的缺陷,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网络广告的使用方法,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383268.htm?fr=ala0_1_1
2.陈跃刚、吴艳:《基于互联网交互性的广告理论》,《江苏商论》,2006(8)。
3.杨虹:《开放・传播・互动――现代广告与网络媒体的交互融合》,《艺术探索》,2009(2)。
篇3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适用
为了实现数字网络中的作品传播权能够被纳入到著作权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曾作出了相应规定,而我国的著作权法中也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目的进行了明文规定,也和WCT第八条相同。在对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要件进行分析时,不能离开数字网络传播方式来进行理解。本文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目的和不足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得以成功使用的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目的和不足
早在2001年,我国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版权局曾提出,修改著作权法应有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人大常委会对它的修改意见;其二,满足加入WTO的需要;其三,集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和著作权保护相关的原则性规定。不难看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对著作权人在网络传播方式合法权利的保护。作为数字网络传播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可以理解成数字网络。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把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传播结果规定为著作权权项的构成要件。结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以下几个要件的支撑,首先,离不开有线或者无线的设备、方式;其次,作品面向的是人民群众;最后,让公众在自主选择时间、地点的背景下来获取作品。从上面的流程不难看出,网络传播权的构成要件,主要表现在:方式—对象—结果。若是采用这种模式对著作权的权项进行规定,一定会对其他权项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是出现混乱。比如,就以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项中对摄制权的规定,后又加上了一些传播结果要件,如“公众个人在影院或家庭自由选择时间观看”,从这点上来看,这已经不是真正的“摄制权”了。因为著作权权项和传播方式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却和作品的获得和欣赏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中,对选定的时间、地点这一传播结果的要件进行规定,并不符合著作权权项立法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并不能对数字网络传播的特点,也就是交互性进行准确地表述,容易使公众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错误的理解。这种交互性,我们可以从数字信号传播和传统模拟信号传播的不同特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地理解,首先,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是以点对点传输为主,其中的两点就是数字信号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而模拟信号则是发送者在同一时间向多个接受者发送信号,其传输方式是以点对多的方式为主。其次,数字信号可以是双向传输,而模拟信号的传输都是单向传输。最后,在数字网络中,数字信号只有接受者向发送者发出信号请求之后才会进行传输,而模拟信号则是由发送者进行触发,接受者只能选择信号通道中的信号。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得以成功适用的路径
想要实现信息网路传播权的成功适用,应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理解,具体表现在:社会效果考察;立法目的解释;文义解释这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社会效果考察
得到答案的路径有很多,不是仅仅就立法目的解释这一个途径。首先,从法律层面讲,若是一个法律并没有贯穿始终的目的,那说明其本身还是有一些疑问的。在立法的过程中,很多立法者都是持不同的看法,甚至有时是针锋相对的。即便是所有立法者的意见都统一的情况下,法律文本的完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谁的目的能够作为唯一正确的目的,并始终贯穿立法的始终?究其本质而言,考察立法目的是为了接受一些解释,而排除另一些解释,并保证解释的正当化,并获得合法地位,并不是为了探寻立法者的实际目的。在司法中的“解释”,并不是字面上解释的含义,其本质是判断性问题。所有解释方法的背后理由并不具备的智识性,但是,它却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政治性。司法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要弄明白文字的含义是什么,而在于判断什么决定是最好的,是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在对法律解释进行社会效果方面的考察时,应首先考虑的是和此法律条文的解释有着利益先关的群体。如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解释,直接关系到的是许可、转让信息网络传播权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二)立法目的解释
在数字网络中,其作品的传播权已经纳入到了著作权之中,和模拟信号传播相比,数字网络信号的传播更具交互性特征。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目的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八条是一样的。因此,从立法目的的角度来说,数字网络的交互性,是符合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要件的交互性的。抛开立法目的,在对其交互性以及选定的时间的地点的理解就会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有些专家任务,和传统的信号传播模式相比,交互式传播主要有两方面特征,第一,信息内容的传输是由受众出发的,而受众自然可以有选择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地点。其次,信息传播采用的是点对点的模式,受众是进行内容点拨的行为主体。
(三)文义解释
数字网络传播方式从文义上讲,其解释是符合选定时间和地点的要件的。在传统信号传播中,受众只能选择一种接受信号。而信息网络传播不是提前存在信息网络中,而在受众启动和触发之后才开始进行信号的传播的。但是,若是出现线路故障的问题,网站服务器和互联网断开,这在客观上公众不能随时获得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认定被告侵犯了受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没有争议。因此,所谓个人选定的时间,不能理解其随时都可以,从客观条件上来讲,公众随时获得作品是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的,所以我们说个人选定的时间应解释为在客观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的选定时间。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发展前景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形式和缺陷都是因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要件,为了有效地避免以往的弊端,可以考虑对这一要件进行删除。但是,若是将这一要件删除,信息网络传播权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界限本身就不是非常清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更难以有效区分,因此,针对这样的现状,考虑是否可以将这两项权利进行合并。其实,将这两项权利进行合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第八条就是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利和广播权进行合并的条例。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上,从本质而言,这是一个法律解释问题,但是,要从立法目的的理解上,对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进行考察还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真正教给著作权人,我国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而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要件的出现,则将数字网络传播的特征———交互性充分体现了出来。在理解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要件时,不仅要符合立法目的,更要获得大部分公众的理解,保证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靳学军,石必胜.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J].法学研究,2009,(06):45-46.
[2]郭鹏.信息网络传播权涉外侵权的中国法院管辖权分析———以《网络著作权司法解释》第1条的完善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1,(05):23-24.
[3]芮松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理解适用与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以国际公约及司法实践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13,(Z1):65.
[4]陈煜.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责任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05):78.
篇4
论文关键词:著作权 复制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间接侵权 网络服务提供商 合理使用
一、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 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
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该行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再现作品,复制行为是一种再现作品的行为,但是必须是在有形物质载体上的再现。这就把复制行为与表演广播和放映等其他再现作品的行为区别开来。例如通过朗诵再现作品就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2该行为应当使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著作权法上复制权定义为“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这就是说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应当是能够导致产出作品复制件的行为。电视台对演唱会的直播虽然再现了作品,但是作品没有被固定在电视机中。因为只要歌手在现场停止演唱,电视机中就不会继续播放作品了。
(二)网络环境下对复制权的正确适用
1传统复制与网络复制
历史上最早的复制行为仅限于收藏、拓印、临摹等纯手工方式的复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印刷机、复印件、照相机和录音机等机器设备的出现,印刷、复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新的复制行为也相继出现了。
数字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复制行为的进步。它使作品以数字化的形式高质量的被固定在新型物质载体上,形成了新型复制品。
数字环境下的复制行为主要有:1将作品以各种技术手段固定在芯片光盘硬盘和软件中。2将作品上传至网络服务器。3将作品从网络服务器或者他人计算机中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4通过网络向其他计算机用户发送作品。
2永久复制与临时复制
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是否应该收到著作权法的规制?是否是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害?
因为任何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在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下进入计算机的内存。从而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形成对软件的复制件。如果用户使用盗版软件,那么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就在内存中形成了对盗版软件的复制件。从而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探讨内存中的复制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由于内存中的复制有其自身特点:就是一旦关闭计算机电源或者开始运行新的指令,内存中的暂时储存信息就会消失。这种复制,有别于能够使作品长久地、稳定的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传统复制,因此被称为“暂时性复制”。问题的焦点在于这种短暂的“固定”是否符合传统著作权法的“固定”要件。传统的“固定”都是永久性的被永久保存,除非人为破坏,不会自动消失。而内存中的复制却会自动消失。
对于临时复制问题, 每个国家的处理方法不同。为了更好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欧盟1991年《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第4条规定:以任何方法,在任何介质上,部分或全部的永久性复制或暂时性复制,应由著作权人授权。我国不承认“临时复制”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这就需要以特别立法来填补这一法律真空。
2、用户通过网络阅读或者欣赏置于bbs或因特网网站上的数字化作品,包括在线阅读,在线欣赏网上图片,在线收听网上音乐或者网上电影(简称“浏览行为”)是否构成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犯?
“浏览”会在计算机中形成两种复制件。一种是在浏览时,数字化作品会被调入内存,在内存中形成复制件。另一种是在用户多次登陆同一网页时,某些上网软件会自动在硬盘中划出一块区域作为缓存区域将被浏览作品以临时性文件的形式存入其中(简称缓存),形成复制件。用户在下一次登陆同一网站时,上网软件将直接从硬盘的缓存区中调取,以加快速度。用户长时间不访问同一网站时,上网软件会自动删除该信息的临时文件。那么浏览行为是不是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行为呢?
首先内存和缓存的复制是客观的技术现象。内存和缓存中复制件的形成均不以浏览者的意志为转移。从浏览行为来的目的来看,浏览人的目的并不是在内存和缓存中形成复制件,而在用欣赏阅读网络作品。并且很少用户能够察觉在浏览的同时计算机在复制自己正在浏览的作品。所以内存和缓存中的复制,是一种由浏览行为导致的附带性行为。
其次内存和缓存的复制件没有独立经济价值。传统著作权法中的“固定”要件的实际意义是:一旦作品附带与复制载体之上形成有形复制件,著作权人就可以通过过的并保存该有形复制件而使作品得以流通,同时获得报酬。公众也可以通过获得并保存有形复制件而阅读浏览该作品。因此复制件具有可流通性和可利用性的独立的经济价值。内存和缓存中的复制不可能脱离浏览行为而被单独利用或者传播,从而就没有独立的经济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内存缓存中的复制不属于著作权法中的复制。另外通过以经济价值和独立用途为标准,可以清楚地区分复制件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复制件。
二、 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法》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定义是“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要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网络传播行为,应当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1该行为应当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提供作品”是指使公众获得作品的可能性。而非他人已经获得作品的状态。
2该行为应当是交互式传播行为
传统的传播行为时由传播者单向提供作品的内容。公众只是被动接受者,只能在作品传播者指定的时间或者指定的地点欣赏作品。无论是现场表演,机械表演,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广播还是展览,这些传统的传播作品的方式都是公众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单向传播”
“交互式传播”是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并非由传播者指定时间和地点,而是“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传播行为。例如,将一部电影上传到向公共开放的网络服务器上,只要网络服务器开机并联网,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一网计算机上(自己选定的地点),在任何时刻(自己选定的时间)点击下载电影或在线收看。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通过上传作品至互联网形成的传播,使公众能够以“点对点”的方式“按需”点播作品。这是网络传播行为区别于传统传播行为的本质特征。我们称作交互式传播。
注意交互式传播不仅限于互联网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除了互联网传播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交互式传播”。例如:数字电视服务,观众在家中通过遥控器就可以自行“点播”电影等节目,并根据点播的节目单独付费。同样实现了“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因此数字电视服务也是“网络传播行为”。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正确适用
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既然未经他人许可将他人作品上载至网站中,构成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犯,那么我过《著作权法》还有何必要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未经他人许可将他人作品上载至网站中的行为会导致作品在远端服务器的硬盘(有形载体)中形成永久复制件,构成复制行为。如果只有复制权而无信息网络传播权,则必须以侵犯复制权认定侵权者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非法复制件的数量来计算赔偿数额。而上载作品至网络公开传播,虽然只形成一个非法复制件,但是却导致无数人的反复下载或者在线欣赏,仅以一份非法复制件来衡量损害后果,对权利人而言是明显不公平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传播权的一种就可以解决此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传播范围来衡量而不是以非法复制件多少来判断赔偿数额。
三、 网络环境下的间接侵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直接侵权、间接侵权
直接侵权
每一项专有权利都控制着一类特定行为,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有缺乏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抗辩事由,而实施受权利人控制的行为,即会构成“直接侵权”。也就是说,专有权利划定了一个只有著作权人或其授权的人才享有的特定领域,未经著作权人或者法律许可而擅自闯入这一领域即构成“直接侵权”。直接侵权的构成不以主观过错为要件,不影响直接侵权的认定。如果直接侵权者确无主观过错,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与有过错的侵权者有所不同,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间接侵权
间接侵权是指,侵权行为并不在著作权专有权利的控制范围内,将其界定为对著作权的侵犯时出于适当扩大著作权保护范围的政策考量或者这些侵权行为的可责备行,因此必须以行为具有主观过错为前提。
间接侵权包括以下两种:(1)教唆引诱他人侵权及故意帮助他人侵权。(2)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和扩大侵权后果的行为。
(二)、网络环境下间接侵权的解决措施:
网络环境对著作权的保护提出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行、侵权材料传播的广泛性和迅捷性。网络环境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最经常的表现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复制、传播作品。由于复制和传播数字化作品的成本极低、质量极高、速度极快,只要有份非法数字化作品被置于网上,短时间内疚可能被反复复制,广泛传播,从而给著作权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然而当侵权行为发生后,著作权人却有很难找到直接侵权者或者直接侵权者的支付能力有限,造成著作权人不能及时得到法律救济。这时,追究间接侵权人的侵权责任成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新途径。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间接侵权责任问题
1网络服务提供商
任何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侵权行为都不可能离开“网络服务供应商”。 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可分四类:
网络接入服务:即通过自己的硬件设施向用户提供以电话线、光缆或微波方式接入因特网的服务。客户接入因特网之后,服务供应商的硬件设施仅仅成为信息的传输通道,服务供应商并不控制信息内容。
网络内容服务:即向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内容。比如,搜狐网的搜狐新闻就是典型的内容服务。
主机服务:即以自己的服务器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空间,允许其上传信息,以供其他网络用户浏览或者下载。比如,bbs服务、ftp服务等等
搜索引擎服务:即根据网络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查找保函该关键词的网站和信息。比如百度、谷歌等等。
2网络服务供应商对用户侵权后果承担共同责任的基本原则
我国于2003年12月修改的《关于审理设计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视梅扇舾晌侍獾慕馐汀罚ㄒ韵录虺啤锻缢痉ń馐汀罚锌梢苑⑾郑绶裉峁┥坛械9餐秩ǖ幕驹蚴枪碓颍褪撬低绶裉峁┥淌奔渲蛴欣碛芍没ю猛缃星秩ɑ疃患右灾浦故保哦杂没у那秩ㄐ形械9餐秩ㄔ鹑巍?/p>
但是过错比较只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难以为外人所知晓。因此必须法律确立一系列从外部行为和相关事实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的具体规则。《网络司法解释》正是在如何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是否具有过错这一关键问题上,确立了一系列规则原则。
避风港规则和通知和除移规则:
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规定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自己发现网络系统中存储有用户上传的侵权信息,或者受到版权人发出的符合法定要求的书面通知后,立即除移了侵权信息或断开了对其的链接,就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不对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
我国《网络司法解释》第4条规定“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名字网络用户通过网络事实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除移侵权内容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知第一百三十条规定,追究其余给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但是要证明网络服务提供商“明知”用户侵权行为时困难的。如果著作权人无法获得网络服务提供商“明知”的证据,就完全无法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赔偿。网络服务提供商即使已经通过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发现了侵权行为,但是故意忽视明显存在的侵权行为。因此这条规定不但增加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另外也助长网络服务提供商怠于履行注意义务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后果,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的红旗标准值得我们借鉴。
红旗标准
即使提供主机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并不实际知晓侵权行为,只要其知道能够明显推出侵权行为的事实或情况而不采取相应措施,就应当为损害后果承担责任。美国国会把这一规则称为“红旗标准”,含义是如果侵权行为非常明显,就像一面响亮的红色旗帜在网络服务提供商面前公然的飘扬,以至于一个相同情况下的合理的人都能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则即使受害人没有就侵权的事实通知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可能因过失没有发现和制止侵权行为而承担责任。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借鉴了这一规则。
四、 网络环境下对他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
(一) 什么是合理使用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想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
(二) 网络环境下对他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及解决途径
1如何判定合理使用
国际上的“三步检验法”:合理使用以以下三个条件为前提:
只能适用于特殊情况、与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以及没有无理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我国《著作权实施条例》第21条也明确规定:“依照著作权法有内关关规定,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这样,三步检验法已经被转换成我国国内立法,成为法院在作出相关判断是必须依据的标准。
2网络环境下的私人复制行为
传统上个人为了自己欣赏作品而负责作品被认为是合理使用。但是随着网络和各种数码设备的普及,普通消费者复制数字作品的能力大大加强,对著作权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因此私人复制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也需要根据“三步检验法”进行判断。另外很多国家都实行了补偿金制度来解决私人复制问题。
模拟时代的录音机、录像机和空白带等之所以被征收补偿金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用途是录制享有版权的音乐和电影。所以要对此类物品征收补偿金,以弥补版权人的损失。
但是在数码时代,个人电脑、移动硬盘等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很难说消费者是为了录制享有版权的音乐和电影而购买的。让他们支付补偿金是不公平的。
另外补偿金制度是以版权人无法控制消费者的复制行为为前提的。目前,各种为了防止未经许可复制数字化作品的“技术措施”已经广泛应用,比如对电影进行加密处理,对作品进行水印处理等等。如果未来“技术措施”足以对私人复制行为加以有效地控制,那么对数码设备和媒介的收取补偿金就是多余的了,应当废止。
篇5
关键词:艺术传播;符号;媒介
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它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网络,作为人类交往的新宠,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进而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剧了艺术传播和媒介的扩张性,拓宽了艺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为艺术传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终端
计算机作为人类一个可靠的向导和可信的伙伴,它的广泛运用与普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T产业的高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造就了艺术传播环境的新变化。计算机在沟通了科学技术与艺术同时,也连接起传播的传统和未来,它融入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又展现了网络世界魅力独特的视觉语言,将人们引入了一个数字化、逻辑化、互动化的艺术传播新领域。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计算机不再是单纯的制作工具,而变成了用来储存、传播、展示艺术信息的媒介与载体,在艺术传播领域里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图形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艺术家们对交互式图形软件的逐渐掌握,使他们能够直接在图形软件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下以应答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操作各种计算机软件,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多种感觉形式。结合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艺术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现物体的整体与局部,创造出超乎寻常的夸张变形效果,将艺术创作表现得更为生动和直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计算机是人与信息世界的中介,人们可以借助与它的交流来学习和把握这个世界”。注(1)网络正是这个中介作用的具体反应。网络传播在深刻地改变社会传播的面貌,也在急剧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紧密联系,彻底打破传统艺术信息传播中的地域限制。一个艺术家,可以足不出户,却可轻松的从庞大的信息库中取得图形资料,并进行组合变化处理,运用这方式能够使艺术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再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产生许多不同的新图形。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
二、网络催生了艺术传播的新符号
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艺术无时不在传播,传播无处没有艺术。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不仅便于艺术创作的高效进程,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艺术形式的信息之间相互转换,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信息交流方式,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为人们的艺术远距离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大的自由,艺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也在网络媒体的催化下,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人们也在新媒体环境下依据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的需要而不断改进艺术传播符号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性构型活动,涉及艺术材料的结合、艺术符号的关系。网络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艺术传播符号的结构形态与意义等,进而催生了艺术传播的新符号。艺术符号不再是简单的图像、标志与象征,艺术的结构性符号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形象性符号与表现性符号,而是可视性、形象性、即时性的数字符号。在艺术传播中,“无论是文字、图像、声音,归根到底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符号的不同组合来储存、传递和表达的”。注(2)不管是传统艺术作品还是数字化艺术作品,经计算机获取、操作、编辑、储存等处理后,其作品的构成要素无非是数据与编码,是一系列“0”、“1”的特定组合,符号(实物介质)均可转换为“0”和“1”的数字信息,并以某种感性的数字化虚拟形式(如视觉符号、网络语言符号、虚拟形象符号注(3))呈现在大众面前。新符号的出现是一次表达性符号的革命,是网络时代多种艺术传播手段和不同媒介之间叠加与重组的必然结果。
三、实时交互——一种立足网络的艺术传播新模式
“艺术的本质是交往,交往本身的涵义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注(4)交互性为网络时代艺术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表现力,它在造就大众对艺术作品感知与认知方式改变同时,也使大众由消极的艺术追随者向更积极的艺术引导者、开创者方向转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传播由传统的传输接受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向直观视听和感知的传输接受的双向、可逆、互动、可交流的模式,突破了过去由讯息传播者单向传送讯息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媒体给你什么,你只能看(或听)什么”的直线、机械、被动的接受过程,使受众接受讯息的方式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艺术传播者与接受者搭起互动的桥梁,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主体性日趋模糊,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不在泾渭分明,形成“角色漂移”。
实时互动是网络时代艺术传播的根本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使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鉴赏、反馈等艺术行为方式得以整合与叠加。传播是双向的过程,网络技术融合了艺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以多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双向互动化同步或异步传播方式,为艺术受众继续参与、实时交流创造了条件,艺术的传播、接受和反馈得以同时进行。我们依托网络与实时互动的数字平台,将不同媒体及传播机制有机整合,为艺术传播提供复合性、互动性、即时性的新艺术交往模式及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极大提升了艺术的传播效果。
四、艺术传播的虚拟媒介――网络媒介
数字化革命的运作,造就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消除了国家、地域的制约,带来了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与整合,全世界一切有形的东西都将尽收眼底,艺术传播的触角已伸向各个角落。对于艺术传播的接受者来说,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是综合视、听的全方位的流动信息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虚拟艺术世界,使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范围内实现艺术活动的信息共享。
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网络的交互性传播方式打造了优质的艺术传播数字平台,人们对“媒介”的性质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媒介不再只局限于纸笔颜料等实存的“物质”,而代之以信息“概念”,运用虚拟的“概念”进行艺术表现是数字化时代艺术传播领域变革的重要起点和标志。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所牵涉到的符号系统已经从文字扩展到图像和声音等,这一状况往往被冠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互联网作为继三大大众传播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它将人类的艺术传播带入了网络传播的时代。作为网络传播终端的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它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所有传统的艺术媒介,开辟一种崭新而又迷人的艺术创作与交往方式。因特网是网络传播的传输通道,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传播媒介的因特网具备了对艺术信息传播的各种强大支持功能。相对于原有的传播媒介,它有时被称为一种“新媒介”(Newmedia),由于其具有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它被称为“数字媒介”(Digitalmedia)。注(5)它为视觉艺术传播打开了全球化的渠道,进而实现了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数字化传播方式。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信息科技发展之迅速,网络潜能之巨大,有理由使我们深信网络作为传播领域的新宠,将与传统传播机制进一步整合,使艺术传播的方式全面出新,造就大众艺术审美感觉、体验、思维与实践更深刻的变化,为世界不同地域人们实现艺术活动信息的共享提供最大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
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 图书 借阅 媒体
互联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已经逐步普及。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从技术和思维等多个层面改变了图书传播的方式。由于网络传播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传播成本费用低、权利平等性和多元化等自身鲜明的特征。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借阅图书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传播为读者借阅书之前了解图书内容提供了新途径
(一)网络搜索系统为图书借阅前了解图书搭建了一个十分便捷的平台。
目前网络搜索引擎的观念日益强大,不仅将图书外观、目录、内容提要及少许内容录入互联网索引里,只要用户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都可以找到包含关键词的图书。2007年10月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谷歌建立了图书搜索系统,此系统创建之初就与万余家出版商建立了签约。此后,各门户网站相继建立了图书搜索系统。除此外,各级图书馆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及图书检索系统,专门的电子图书网站如超星图书、E书搜索等网络专业图书系统也纷纷建立。一个依托于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图书搜索系统,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日益完善。通过这个搜索系统的网络传播渠道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图书借阅之前,对所欲借阅的图书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做出借阅与否的抉择。
(二)图书业界为了推销图书,往往会借助于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这种与网络媒体联合推动图书销售的活动离不开图书内容的宣传,以期增强读者购买、阅读的欲望。
近几年做得比较好的图书营销活动,如:世界知识出版社引进的《那小子真帅》,借助与腾讯公司合作进行宣传的方式,赢得了良好的购买力与阅读率;而张爱玲的《同学少年都不贱》首发是借助于为该新书专门创立的网站,出版社为图书的首发建立专题网站,在国内出版界也是第一次,该网站在首发式当天以图文的方式直播各地的首况,登录网站就能查到关于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出版的报道,在第一时间得到该书最新的出版和销售信息,还能阅读到《同学少年都不贱》的部分内容。
(三)网络自媒体对图书阅读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自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个人借助开放的数字技术平台创建的个人网络传播媒体,包括个人博客、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开放平台QQ和微博,在全球影响最大的平台有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等。自媒体的创建非常容易。大型门户网站都建立了自媒体开放平台,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目前不仅网络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自己的文章甚或小说等,一些著名作家也纷纷创建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甚至利用这些平台来推销、传播自己的新作。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博客、郭敬明、余华等都拥有自媒体,有的网站还专门为作家或名人建立博客专栏,如人民网的作家博客群,凤凰网的名人VIP博客群等,为当代著作者的网络做媒体秀。由于网络自媒体既无成本投入,也无任何的专业技术知识门槛,操作运作简单,从而成为著作者及其读者的交流平台,且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二.网络传播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交流读书心得提供了新平台
自媒体成为交流阅读心得、互相推介新书阅读的新沙龙。QQ、微博等成为读者了解新书内容、交流阅读心得的自媒体平台。
(一)QQ是我国读者交流读书心得的最大平台。
QQ作为我国最早的本土即时交流平台,随着其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QQ能够让人们不出门就可以与他人谈天说地,交流信息,因此,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网聊生活。不仅一些出版社利用QQ来推介新书,图书馆的管理、借阅也借助QQ与读者建立即时交流平台,还有一些作者特别是网络更是在QQ上力推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一些图书迷也借助QQ建立网络群聊圈,如网络上的《红楼梦》读者QQ群、《富爸爸》读者QQ等等。
(二)贴吧是我国读者交流读书心得的自由市场。
贴吧是继QQ后我国大型中文社区。由于贴吧是借助搜索引擎建立的主题交流社区,用户只要输入自己阅读的图书名或相关的关键词,就能够寻找到自己想加入的社区;或者自己发表意见,自动生成讨论区。这种讨论区的建立是一个自由交流的沙龙,读者只要有自己的读书心得、感兴趣话题及个人想法,就可以立即参与交流。与很多社区不同的是,贴吧创造的社区往往是一个话题非常封闭的社区。某一部作品的贴吧,虽然理论上讲这个社区也可以有更开放的讨论主题,但是多数贴吧的成员更多地围绕一个封闭的主题来展开交流,这就促进了读者在这个自由平台的互动向着深度不断挖掘。
(三)微博作为新兴的交流平台正蓬勃兴起。
我国的微博自2009年诞生以来,便得到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中国成世界第一大微博用户国,总数达到2.498亿。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微博是用户与用户之间实现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即时的平台,用户只要在某一具有微博功能的网站注册成为微博用户,便可以与其他用户实现信息即时分享。各级图书馆正是看中了微博的低成本、广覆盖、好交流的特点,也纷纷开通了微博,从而实现与有微博的读者的信息交流。基于微博建立的读者社区,也逐渐成为读者间交流读书心得的便利平台。图书馆通过微博与读者互动,在微博社区与读者粉丝们一起对新书进行网上书评。有的图书馆还在探索更好运用微博平台,开发功能,与读者实现更好沟通。如在微博上进行一些图书接龙之类的游戏,读书心得评比等,以此推动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引导读者阅读。
当然,为读者提供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网络平台并不止这些,只是QQ、贴吧、微博这些自媒体平台,在我国运用最为广泛,在读者、作者及图书馆这个传播群体中影响最大、市场需求最多,像其他的自媒体,如博客、facebook、KK即时聊天等平台也有运用,只是规模、受众群和普及率等方面还暂时不能与QQ、贴吧、微博这个三种相媲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兴媒体被运用到图书馆阅读活动之中。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夏季,AOL(美国在线)联合桦谢集团(Hachette Book Group)、企鹅集团(Penguin Group)和西蒙舒斯特(Simon & Schuster)三大出版商,推出一个全新的读者数字平台Bookish(),它为读者提供从休闲到专业的阅读体验,将为读者提供与最喜爱作者一对一沟通以及阅读原版著作的机会,另外还将提供一些独特的工具方便读者阅读。
篇7
关键词:电子书籍;新媒介;平面视觉语言;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324-02
1 电子书籍的媒介特征
上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电子书籍使设计对象从静态的印刷品转变为动态、互动的多元化媒介。电脑、网络、手机、MP4等新兴事物使传统的传播模式与思维方式受到了巨大挑战。
传统的线型传播的形式特征是点对点的单向、线型传播,即是将传播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且呈直线形态的过程,受众对信息的反应被忽略。而新兴的传播媒介如网络传播扩展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能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面对点的交互式传播。人们可以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新媒介赋予交互式传播形式一种非线型、交叉的网状传播结构。电子书籍正是利用了新媒介的交互式传播形式,使受众能更广泛地实施选择性接受。众多的电子书籍网站都设有互动平台,读者能随时、便捷地将意见看法出来,并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自由地与其他读者交流。甚至在书籍的创作过程中,电子书籍网站会分章节上传书稿。此时读者能迅速与作者交流,自由地表述自己对现有内容中角色、故事结构的看法。这样的互动形式将读者由原来的单一被动接受转变为分享和主动交流。新媒介传播模式的个性化、交互性特征彰显无遗。
另一方面,传统的传播领域局限于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而新兴的媒介拥有更广泛的形式与途径。无论是方便迅速的程度还是传播覆盖率、受众面都拥有了新的局面。电脑、手机、MP4等新媒介的自助式与个性化特色极大扩充了书籍市场。世界顶尖的搜索引擎供应商GOOGLE在2006年扫描了来自世界上最大的5座图书馆的书籍,准备放到网络上以供下载。人们拥有了这些强大的平台支持,更有新媒介所具有的多种媒介功能,就能更便捷地使用网络下载阅读图书,并将这种形式的书籍带给更多人群。正如英国企鹅图书有限公司所说:“数字音频下载正在把书籍带给那些也许从来没有光顾过书店的顾客。”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籍将读者感兴趣的书籍和最先进的移动终端设备结合起来,继音乐、电影、电视、地图等数字化和使用轻巧化之后,书籍的阅读也变得便捷化。读者可以轻松地进行掌上阅读而不用手捧厚重的书本。此外,电子书籍拥有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新颖交互式体验。它融合了文字、音频、图像、动画、视频等手段,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颖的表现形式。动态的画面、音频视频的运用、方便的链接为阅读增加了更多感官体验。例如对重要文字设置超级链接,并对相同文字执行相同链接,当鼠标滑过该文字段时,就能迅速弹出一交互画面,出现与链接文字相关的数条即时在线搜索信息,形似书籍的注释。而这样的注释形式内容,信息量之大也是传统印刷品无法比拟的。因此,电子书籍的发展不仅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将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
2 平面视觉设计语言在电子书籍中的形式
(1)图形、图像。事实上,媒介的变革已令图形、图像设计衍生出强劲的数字化艺术效果。IT与艺术的结合,涌现出了数字三维 、数字抽象艺术、动画、虚拟现实等众多种类。这些新颖艺术效果在电子书籍中均有表现舞台。
以数字抽象艺术为例,其数字化抽象图像具有非实体、动态的、瞬息万变的特征。它的基本概念是一种模拟信号,即将图像上的每个点的信息按规律进行模拟/数字转换。这样的图像除具备传统图形、图像的表达元素即点、线、面、色彩、文字等,更具备了时间特征,将时空的概念引入到平面画面当中。数字化抽象图像运用时间轴线,可将图形元素在尺寸和位置上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变换;也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平面图形元素拓展为动态化表现。而数字化抽象图形、图像设计具有强烈的逻辑美感与自律性,随机组合的各种重叠、融合、透叠、扭曲变形画面或脉冲效果,又展现出动态的、瞬间万变的特征。表现元素强烈的条理秩序与偶发的、无定型的表现形态在时间维度中随意展开,尽显科技性艺术的奇妙。此外,动画的引入也为电子书籍的图形、图像表现提供了全新形式。动态画面能模拟人的动作,将传统书籍阅读中“开卷有益”的动作虚拟表现,给数字化艺术特有的新工业视觉体验加入了几分人文情感,增添了电子书籍画面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由于电子书籍的使用群体现在主要集中于对网络及电子产品熟悉且依赖的人群,他们大多属于接受能力强、有革新消费欲望的年轻群体。因此数字化图形与动画等新兴的表现形式已被他们接受。设计者可以将新颖但却晦涩难懂的数字化抽象图像用作插图或动态画面。通过读者的互动体验使其理解文本与图像内容,感受一种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个性化艺术形式与风格。此外电子书籍带有快餐文化的痕迹,许多电子书籍的故事内容都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特质描述虚拟的魔幻主题,数字化艺术与动画的画面风格正有利于此类主题的表达。
(2)版面。对电子书籍而言,阅读的画面是个人电脑、手机、各类个人数码工具的视频界面,相比传统的书籍版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书籍主要使用纸张与印刷,纸张和其他材料为书籍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市场上以8开、12开、16开、20开、32开等书籍为主流形态。因此传统书籍的版面也以上述尺寸为设计范围,注重版心、天头、地脚、内边白、外边白、书眉及页码的设计。电子书籍的画面尺寸则以数码工具的视频界面大小而定。以个人电脑为例,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包括1024*768、800*600、1280*1024等像素尺寸的画面。由于视频媒介界面的特殊性,电子书籍的画面不再具备传统书籍的立体形态,其窗口式界面无法象印刷品一览无遗,而是在1024*768或800*600像素分辨率条件下滚动纵向滚动条,因而版面设计更象是在一个长条型画面中展开设计。由于窗口界面的大小限定,使得每次滚动都是成比例地向下移动,一个长条型画面被截为多个相对独立的1024*768或800*600像素分辨率尺寸画面。版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从功能上分区布置画面。
电子书籍的版面构成要素除包含传统书籍的文字、色彩、图像等视觉要素外,新增加了属于导航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动态构成要素,包括a、链接按钮:栏目、次主题、分类菜单按钮等;b、搜索按钮:“搜索”功能按钮、关键词窗口、相关信息链接等;c、公共关系按钮:返回主页按钮、上下页按钮、帮助按钮、信息反馈等;d、动画、滚动轴、声音按钮、播放控制按钮等。多元化的构成要素各自拥有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因此在版面设计上,首先应清晰明确地分工协作,通过对诸要素有机地富有层次地安排,科学地引导视线流动。网页设计可以突出信息内容的丰富、多样,版面常常饱满且尽量在空白区域加塞广告;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则应当留出足够空间安排书页内文与插图,且内文版面不宜充满整个页面,对比网页版面设计更应强调留白空间的运用。足够的空白区域使用,能使读者在大篇幅的文字阅读间歇中得到视觉与心理的舒缓,并有益于读者对书籍内容的冥想与思考。因此恰如其分的版面设计可以为生冷的电子产品和新工业视觉体验加入温暖的人文关怀。
(3)色彩。相比印刷色彩,新兴的视频传播媒介也赋予色彩新的生命。传统书籍大多使用印刷品形式,印刷色彩有上百万种。而电子书籍依靠视频这种媒介,视频的色彩模式采用RGB模式,即R(red)G(green)B(blue)。RGB各有256级亮度,按照计算256级的RGB色彩总共能组合出约1678万种色彩,色彩数量就远远超过印刷的CMYK模式。因而设计师可以在极大扩充的色彩中尽情发挥。其次,同样是采用视频色彩模式的网页画面,大多数习惯使用白色为背景色,这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形成的潜在规律。可以看到电子书籍不同于网页,信息量小于网页,因此设计中可多考虑有彩色的画面;但色彩设计不宜对比过强,色彩的种类不要太多,注重统一与简洁,以此配合版式设计的适度原则。此外由于RGB模式下色彩是通过自身发光来呈现色彩的,色彩明度与纯度的等级数量远高于印刷的CMYK模式。因此电子书籍的色彩纯度也不宜太高,否则强烈的色彩纯度、明度对比容易引起观众视觉疲劳,甚至伤害读者的视力。
(4)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现有设计领域中最新发展起来的学科,由Bill Verplank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交互设计涵盖了人体工程学、认知心理学、人类语言学与人性因素等多种学科知识,因此是建立在人类与机器产生的交互关系基础之上。
电子书籍的交互设计主要是指对视觉图像传播中的交互体验设计,表现为窗口式界面与读者进行的即时对话与交流。读者也可通过视频画面接受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三维图像等多位感觉信息刺激,而画面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反应发生变化。在电子书籍设计上应充分利用交互体验的趣味性,给读者创造期待与好奇,使读者有机会感受到新颖的科技体验与特殊的情感体验,展现交互设计动态性与趣味性的特征。此外交互设计还能将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打破了时间与地域限制,彼此自由地表述观点。
由于电子书籍的可选择性增强,读者是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进行选择的,而网络平台将受众询问、发表的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给信息者。因此设计上应通过准确清晰的视觉语言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程。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电子书籍的使用便捷能力。电子书籍的交互元素包括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按钮、导航条等热区和表单。这些元素的设计应当表现为人性化、统一化和简洁化。交互功能相似的可在设计风格与色彩上保持一致,使读者互动交融感觉自然且易于接受,继续接受信息服务。
篇8
【关键词】“门”事件 传媒 整合引导
2008年以来,各种“门”事件频发,网络媒体已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舆论力量。从“艳照门”到“兽兽门”、“局长日记门”,网络舆论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使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现象进入公众的话语”。①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平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与合作。
一、“门”事件
“门”事件是网络用语,是网友将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或娱乐性的事件命名为“xx门”,一般具有现实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近年来,频繁爆出的“门”事件都是发端于网络,通过网友的转载或跟帖成为热门事件,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并引发广泛的舆论热潮。在这些事件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性。
二、网络的舆论生成
各种“门”事件先是通过网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后才为传统媒体所关注。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网络提供了舆论滋生和放大的平台,传统媒体成为舆论最终落地的‘助推器’。”②网络这种新媒体为何有如此“抢眼”的表现?
1、网络媒体的优势
哈贝马斯认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组织机构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加了。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③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每一种传播媒介的发展都代表了历史进步的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历史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网络的日趋发展与进步,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变得愈加明显,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其触角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也显示了网络传媒力量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在各种“门”事件中,网络成为舞台,并把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搬到这个舞台上,持续着永不谢幕的“震撼演出”。
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优势。第二,传播过程的交互式特点。正如让・博得里亚所说:“传播不是说话而是使人说话;信息不是知晓而是使人得知。”④网络的交互式特点也激发了受众参与的主动性,频繁爆出的“门”事件便是广大受众作为传播者主动参与到传播中的表现。第三,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
网络媒体虽然有优势,但其先天性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基于“匿名性”的产生的群集行为,以及舆论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由于“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话语免责”成为可能,这也为一些通过网络煽动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渠道,“舆论审判”现象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些学者还提出了“陌生人中的现象”来分析网络的道德危机。网络的准入低门槛,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造成了网络舆论的起伏波动。在一些“门”事件中,网民缺乏理性的审视,简单的盲从,对当事人和者进行错位点评和恶意攻击。
2、网络信息亟待把关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其理论要义就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是传统媒体日常运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等,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成为网络传播行为的发起者,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一种“有组织无纪律”的状态。
当代语境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媒体监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促使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优劣,只有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应不断变幻的局势,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媒体的整合引导
“关于传统媒体的未来命运,国内外也有许多种预测,如亚当斯的‘丧钟’论、默多克的‘改造论’和尼尔森的‘统一论’, 从这些论断都能看出,在因特网的作用下,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⑤但在现实情形中,传统媒体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况且庞大的传统媒体王国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瓦解。网络媒体应与传统媒体加强合作,以取得双赢。
网络作为观念的自由市场,其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及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带来的法律及伦理问题日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舆论方面,有学者指出“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舆论的‘非实体性’让其充满了暧昧的神秘色彩。”⑥同样,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网民在其性质上具有“非现实性”的特点,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困难。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3.84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如何有效地进行舆论的引导是摆在网络媒体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其合理有效的组织形态和传播网络针对受众进行合理的引导,实现与舆论的互动并建立相对稳定的舆论场域。对“把关人”的呼唤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的不明确性也促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对舆论的整合引导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需要借助网络来增强与广大受众的交流与互动,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来提高自己的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水准。在各种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最大限度的贴近受众,了解舆论的动态,并实现对舆论的正确监管与引导。
结 语
从“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媒体正在抬高人类风险的赌注,使得人类的好奇心沦为无穷的贪欲,媒介可以成为制造噱头和轰动效应的工厂。”⑦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⑧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发挥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⑥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②詹新慧:《网络媒体的社会守护与舆论引导》,《传媒》,2008(4)
③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P15
④⑦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8,P270
⑤赵会权:《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与互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⑧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P29
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侵权;著作权
一、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界定
网络信息传播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的信息传播。狭义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指《著作权法》规定的“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播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作品”的行为。广义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泛指将信息置于开放的网络服务器或为信息的网络开放性提供服务的行为,具体包括网络用户的上传、储存、传播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为这种上传、储存、传播所提供的服务。从传播内容上看,狭义上的传播仅限于作品,侧重于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广义上的传播泛指一切信息,涉及的权利相对复杂,可以构成对权利人私权如财产权、人身权的侵犯,也可能构成对公共权力如国家安全的侵犯;从构成要素看,前者要求公众可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信息,即要求这种行为必须是“交互式”传播,而后者并不做此严格要求,既可以是“交互式”传播,可以是单向传播。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传播中的侵权现象越来越普遍,侵权问题越来越复杂,从广义的角度界定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研究侵权类型对立法规制和司法实践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几种典型的侵权类型
根据权利的不同类型,可分为个人层面的权利和体制层面的权利,个人层面的权利包括经济权利和非经济权利,经济权利又包括诸如财产、经济活动、社会福利等权利,非经济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文化信仰权;体制层面的权利主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组织政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权利。[1]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几乎可以侵犯以上公民权利的任何一项,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侵权类型主要是侵犯生命健康权、人格权以及著作权的问题。
(一)侵犯生命健康权。通过网络传播信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英国互联网上的“死亡聊天室”。在死亡聊天室中,威廉・梅查特-丁凯尔以女护士的身份诱导、鼓励他人自杀并传播自杀手段,据供述,他曾在聊天室与十几个人定下自杀契约,教唆几十个人选择上吊自杀。2010年4月,丁凯尔以“鼓励、教唆自杀”的罪名被提讼,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起对个人因在互联网上协助他人自杀而提起的刑事诉讼。我国第一起通过网络聊天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案件是发生在2010年的“QQ相约自杀案”。2010年6月,毕业生张某通过腾讯QQ群发出自杀邀请,学生范某看到后,与张某联系,双方约定一起自杀。在实施自杀过程中,张某放弃自杀,范某自杀身亡。审判法院认为,张某多次在QQ群上公开自杀邀请,与死者相约并实施自杀,根据过失大小和原因承担20%的赔偿责任。
对于通过网络传播信息侵犯他人生健康权问题,可能承担责任的主体有两类: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上述两起案件即直接追究了网络用户的责任,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根据2010年7月《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由《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可以看出,网络服务提供者仅在明知侵权行为发生而未采取措施阻止该侵权行为时承担责任。
(二)侵犯人格权。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却依赖于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在网络行为中,权利人的名誉、肖像、姓名、隐私等人格权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在网络世界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侵犯权利人相关人格权的情形也越来越多。我国早在1996年4月便出现了首例在Inter
net上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案件。[2]2008年的“艳照门”更是引起了新一轮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热潮。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侵犯人格权,可分为作为的侵权和不作为的侵权。对于作为的侵权,存在侵权事实和损害后果即认定侵权责任。对于不作为侵权,《侵权责任法》并未要求侵权人承担严格责任,仅在网络服务者怠于采取措施阻止侵权发生的情形下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侵犯著作权。著作权是作者的一项权利,但是在网络信息传播极度便利的情形下,侵犯著作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2001年北大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侵权案,以及著名的“作家联盟”诉“百度文库”侵权案。对于该类案件,直接将信息公开、上传的行为人(信息者),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行为后果承担直接责任。为服务对象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P2P(点对点)等服务的,属网络服务提供者(上述几个案件的被告方),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一)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
在音乐出现的早期阶段,“最基本的传播方式只表现为传授双方两种最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距离,除声波传递的空气介质外,无任何智力技术媒介的介入。”远古的原始音乐和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都采用这种传播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音乐的表演者也是音乐的创作者,而接受者与传播者没有时空的阻隔,是典型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实质就是人们经由符号而结成的一种关系,“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这种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形式,就是人类对其所处的群体环境作出的最为直接的传播反应,也是人类介入文明时期的传播方式。音乐作品的自然传播形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播关系的透明性。在无任何介质和智力技术参与音乐的口语传播中,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角色分工明确,音乐传播的双方往往处于面对面近距离的位置关系。第二,传统过程的接力代际性。这种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包括“个体—个体”或者“个体—群体”的口头接力式传播。通过口头接力式的传播,传播队伍日趋壮大、人数逐渐增加。由此,音乐在接力性的信息流动中,保持着鲜活的状态。第三,传播效果的模糊性。在口头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在音乐传播中只有靠大脑对音乐曲调进行记忆和交流。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传唱者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习惯对音乐进行加工和润饰。音乐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中,显现出模糊性的特征。自然传播形态虽然是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它从未因别的传播形式的存在而消亡,只不过随着社会与技术的发展,自然传播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
(二)音乐的技术传播形态
在人类的传播历史中,音乐的口语传播伴随着人类一起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到乐谱的出现,音乐的传播才开始摆脱完全依赖口语传播的形式。在技术传播形态这一阶段,音乐的传播经历了乐谱、声音记录以及广播电视视听传播三个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呼应,也产生了与此技术相对称的传播形式。
1.乐谱的传播形式
乐谱是音乐发展历史中第一个技术性的媒介,是“将音乐音响信息各要素及其组合的运动过程以符号或模拟的记录下来”。人类各类形式的乐谱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流动的音乐可以以完整的“储存”和较精确地在时空中流动。尽管全世界各民族、地区都有不同的记谱法,出现的时间也不统一,但是乐谱的出现无疑是音乐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因为人类第一次从音乐的“脑内”储存变为“脑外”储存;第一次由面对面的音乐传播变为了面对纸张所标记的音符符号的传播。创作者再也不用担心灵感的稍纵即逝,乐谱可以让创作者及时捕捉灵感并加以保存。记录下来的这些乐谱,还可以让创作者日后反复校对修改。乐谱对音乐、音响运动走向、力度、速度等都有明确的标记,运用这些乐谱,音乐得以按照明确的写作和唱奏规则记录和保存,音乐不再像口头传播时代那么自由、任意。音乐传播的接力性被消解,音乐的模糊性不复存在,音乐得以在较大的时空被“还原”。
2.留声机、唱片、磁带、激光数码唱片、MP3等声音记录媒介形式
传播媒介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交流缺陷的技术性产物,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发展都体现了人类信息传播在范围、速度和信息量方面的革新。在乐谱出现后的19世纪,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具有能量的声音是可以直接被记录的,而不用通过文字、图像符号和乐谱。1878年1月爱迪生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录音公司,从此以后,留声机和唱片等声音记录媒介形式开始在音乐的传播中扮演主力军的角色。“唱片明显地作为一种新的、划时代的音乐传播媒介介入音乐传播模式之中,唱片通过唱机(机械的、电声放大的)对音乐的还原,比乐谱对音乐的‘还原’更直接、形象、直观、简洁。”随后,在录音技术的催生下,各种录音带、卡盒式磁带、激光唱片、激光视盘、CD唱片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相对于乐谱,这些新的媒介对声音的记录更加精确和直接,同时这些传播媒介进一步消解了乐谱相对专业性的门槛,人们不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各种音乐,音乐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音乐开始得到普及,流行音乐得以迅猛发展,音乐的传播开始从小众向大众化转型。
3.广播电视视听媒介传播形式
广播电视大众化媒介的出现,突破了音乐传播时空上的限制,使音乐真正步入大众化传播的时代。1920年11月,在美国匹茨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无线电电台。随后,无线电电台开始在世界各地纷纷出现,音乐作品借助无线电波传输到千家万户。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首次建立电视台并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播。电视具有的声画同步的媒介属性,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它将人类对于外界信息的视觉感受过程化、听觉感官空间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观感体验。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尽管音乐所占的份额不尽相同,但是音乐作为电视的声音语言,对内容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传播的出现,使音乐作品可以大量生产、复制并且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播。但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信息传递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流动过程,播者和接受者处于不平等地位,传播者就是信息的把关人,他对信息的过滤控制相当于一种权利,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
二、网络时代音乐作品的传播形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通讯交流的革命性变化,迅速、廉价、方便的信息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据互联网应用指数调查显示,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使用率仍居于高位。音乐创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上载音乐视频、音乐歌曲,甚至可以上传音乐会、综艺节目等。与此同时,音乐的接受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发表反馈信息等。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现代的网络传播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它完全颠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的绝对统治地位,开创了双向、甚至多向交互的传播模式。随着微博、facebook、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在网络传播中又引发了新一轮的震荡。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是自媒体,以往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一夜之间摇身变成信息的者,身居世界任何角落的任何人只要有条件触网,就可以轻松地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即时互动。从图一可以看出,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信息流动方式,而网络时代则是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方式。基于互动、参与、自由、开放、协作、去中心化的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最主要的特点,原本掌握在“把关人”手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被彻底解构,信息可以共享、上下交流。这样模式使得原先只能在背后默默欣赏音乐的被动接受者,发生了身份的转换。有学者认为,“‘自由’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的黏合剂,数字媒介的自由本性为艺术审美的自由精神提供了一个新奇别致的理想家园”。音乐作品在传统媒体中传播时,接受者往往处在传播活动的末端,被动地接受来自传播者发出的信息,自身对信息的反馈十分微弱;而利用网络来传播音乐作品,传播的门槛变得非常低———人人可以进入,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传播的环节变得非常少———接受者可以在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中,随时、随地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还可以通过分享、评论、收藏等方式,使一些原创作品或新兴歌曲得到更加广泛传播,接受者选择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用于网络传播媒介的特质,使得网络时代的音乐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质。
(一)传播主体的草根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音乐作品的“把关人”一般是由媒介组织中精通音乐的专业人士来担当,他们的爱好和音乐价值的取向决定着音乐作品传播的数量和范围。而网络这种自由开放的平台,则打碎了那些掌管发放通行证的专业人士或组织的垄断权利,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开始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音乐作品。这些网络音乐的创作者除了专业从事音乐创作人员以外,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音乐创作学习的“草根”大众。这些来自于底层民众的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于创作者的生活,是底层真实生活和情绪的直接表达,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传唱,其中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以网络裂变式的传播效应迅速集聚起人气,成为那一段时期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是不同人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表达,具有很强的亚文化的特质。流行音乐自身体现着时代的潮流,反映了大众的心声,是当代社会变化形成一种镜像效应和互文关系。网络为每一个人创造了平等传播音乐作品、表达音乐情感的舞台,那些胸怀音乐梦想、徘徊在专业音乐舞台之外的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上传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供网民自由分享,如果得到网民的“追捧”,则可以反过来激发这些音乐创作者的热情。
(二)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正如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地域与国别不再成为空间的尺度,高山大河也难以表示距离的存在;时间被大大缩减,空间也大大贴近,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完全微缩了,传播效率大大提升。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使得音乐作品的传播跨越了物理意义上的藩篱,表演者与接受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分享同一部音乐作品的盛宴。网络音乐的接受者,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他们通过网络可以发表建议、评论。同时,网络也为音乐的创作者、接受者,以及各自的群体内部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作曲者之间可以进行艺术交流和往来。这种交流以多种方式的反馈链接(如微博、聊天、帖子、邮件等)来实现。它是“人类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一项别出心裁的回归”。在这种实时交互式的传播模式中,受众的高度参与,拓展和重塑了媒介生产与创新的空间,受众角色也变得融合化、复合化。“受众集媒介的参与者、内容的创作者和提供服务的使用者(用户)于一身,演化为一种新型变体———产销者(pro-sumer,这一词汇的构成本身就展示了这一变体的生产过程)。”那么,对于网络时代的音乐作品来讲,是否能够提供吸引人的交互式、体验式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主要因素。传播者在制作节目时,要考虑到受众的即时互动的功能,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让他们可以随时、随意收看收听节目,实现对节目的点播、回看、下载、录制、搜索、关联、评论的功能。媒介组织或者音乐创作者对反馈信息的重视,有助于他们重视传播效果,提升音乐作品的品质。
(三)音乐传播的自由性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在于技术因素导致的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在这种媒介生态下,音乐创作者和音乐的接受者的自由度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人人都是音乐家”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一方面,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由于网络电子媒介大大降低了音乐创作、制作的难度和成本,音乐创作也越来越便捷、自由,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成本,他们就可以将简易的表演活动、便捷地上传到网络上供网民分享;不需要组织大型的乐队组,无论是提琴等拉弦乐器,还是架子鼓等打击乐器,都能通过音源模拟出来。“音乐的立体声多轨录音技术能把各种乐器的声音分别录入24个声道,并可以反复调试录音和组合效果;MIDI的多通道工作环境可以十分灵活地创作、编辑和穿插所做的音乐段落,并能够在制作各阶段视听、编辑,不论是在舒适的家里还是在个人制作室里。”在音乐创作上,音色采样器、电子音乐合成器以及电脑作曲编程软件等传媒软、硬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制作等新的媒介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音乐信息制作、加工、复制的方式。对于一个音乐发烧友来说,如果有一个可以录音的软件,最多再加一台可以使用的摄像机,就可以完成音乐表演的全制作,并上传到网络空间,从而实现自己想唱的、想表达的全部与他人共享。当然,也有不少表演者运用各种别出心裁的表演方式或者技术性影像剪辑方式,将音乐表演过程变得更加精彩和夺目。相对于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作为网络原创音乐,创作者无需担心审查和把关,他可以独立、自由而充分地在互联网上挥洒他的创作思想、审美倾向、旋律构思等一系列艺术与技术创造。相对网络时代前词曲作家对音乐传播载体(唱片、录音录像带、广播、电视)的依赖性和受其束缚性而言,这是一种根本的、彻底的解放。
当然,以数字化技术为标志的音乐创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动画制作、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技术等,以前难以实现的个性化艺术构思和设想,就可以得以艺术的再现。在这一意义上讲,网络时代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的表达更加自由。另一方面,从音乐接受者的环节来看,网络传播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主动性。他们只要有条件接触到网络,就可以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主动下载收藏到自己喜欢的其他载体(如手机、移动电脑等随身听电子设备)上;而且,无论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还是地铁里,只要接受者拥有移动终端电子网络设备,就可以自如地接受和获得各种各样的音乐信息。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网站提供的免费歌曲伴奏带,手持话筒,使用一个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实现翻唱,并且录制的翻唱歌曲也可以放到网上供他人欣赏或进行点击排名。对于音乐作品接受者来说,自由还体现在接受的反复性。人们只要从网上下载了一部音乐作品,就可以无数次反复复制使用它。除了复制外,这些音乐的接受者还可以将自己搜索的音乐作品上传到网上,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络提供的虚拟社区,实现更高层次的音乐传受双方之间的音乐信息反馈和互动。
三、网络时代音乐传播的思考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音乐信息交流手段,它扩大并增强了音乐家、音乐机构和欣赏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具有强大的传播优越性。但由此也带来了音乐作品良莠不齐、版权纠纷等问题。规避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完善、产业管理模式创新、音乐创作者的主体自觉以及专业的音乐网站把关引导几方面入手。这或许可以为网络音乐传播的版权纷争、音乐的低俗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制度设计方面,应完善网络传播版权的法律法规,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的新形势、新需求。总的来说,建立监管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是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前提。从产业来讲,应创新网络音乐作品版权产业的商业模式。日本在数字音乐版权管理方面有一套已经运行了10年之久的管理系统。日本任何一家卡拉OK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一个云端管理系统,每首歌的点击量都会被系统精确记录,系统会及时将版税转到音乐版权所有者以及其他渠道商的账上,分配公平明确。目前,我国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中国移动公司成立的版权管理中心专门从事和解决音乐作品版权引入、审核和管理,与包括四大唱片公司在内的全球500多家唱片公司进行合作,依靠移动通讯网络平台,以低耗能、高附加值和传播途径便捷等优势,改变了传统的音乐传播模式、分享模式和消费模式,逐渐建构起一个由通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手机终端厂商组成的无限音乐产业价值链。实际上,版权所有方与数字音乐运营商、服务提供商、音乐网站的合作模式是多样的,如能不断创新和发展,或许可以为版权纷争提供一些可以探索。
- 上一篇:科学艺术和古文化
- 下一篇:中小学人工智能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