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

篇1

>> 2013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 2015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 网络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以书为媒:2012年度热点出版和文化事件透视 房管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2年度中国热点述览 地区重大负面事件的网络传播应对策略 2012年度网络热事盘点 2012年度网络语言正流行 2012年度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大纲解读及机考策略 2006年度网络热门事件回顾 2012年度春季烟粉虱的暴发危害及防治对策 某院2011―2012年度麻醉处方收样分析与对策 2012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2年度指南 2015年度事件 2012年度新疆山羊绒资源状况及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中的心理效应分析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热点关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辛文娟,赖涵.传统媒体和微博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撞案为例[J].新闻界,2011.

[4]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国际新闻界,1997 .

[5]孙海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孙海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故事性广告;数字媒体;受众;网络传播;传播效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033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播技术的革新,广告产业的兴盛增加了行业竞争压力。我们周围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广告,在整个大环境中,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些已经早已被人们熟知的媒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告商,乃至消费者对广告的投放与审美需求。

1故事性广告的概念

故事性广告就是运用文学创作手法,把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新颖、独特的情节设计展现给受众。打破传统,运用故事化的情节,展现商品和服务信息。通常利用设置悬念,创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效果,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网络视频传播优势分析

21为广告传播提供多元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传播已发展成为多元一体的传播格局。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拥有者庞大的信息容量。在广告传播中,随着人们对广告信息需求的不同,网络需要满足人们对不同广告信息的需求,从网页弹出窗,到浮动广告,从致力于精准营销的“窄告”到视频网站的故事性广告,广告主不断更新广告内容,使用不同的网络传播方式向人们传播广告内容,因此网络很好地为广告传播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同时也呈现出了广告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多元化。

22网络传播方式更加立体化

广告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以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各种数据传输通道,在网络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等方面都变现出了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立体化传播。在立体传播中,广告信息产生的图形、图像变得丰富,受众的选择也变得多样,信息的传播速度、广泛性也大幅度提高。

23网络传播互动性强

在网络中,广告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爱好等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广告信息。在传统媒体中,广告主要呈现了“我说你听,我说你看”的传播模式,但是,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选择性强,还可以与广告方实现线下的互动。并且,受众可以在广告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根据网络监督的功能监督广告传播的合法性。

3网络媒介故事性广告传播效果分析

31故事性广告特点分析

311广告内容视觉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强

在故事性广告中,广告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产品,拥有很强的视觉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网络视频中的台湾大众银行的形象广告。在广告中讲述了5个平均年龄81岁 且身患重病的台湾人,为了梦,准备了6个月,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环岛13天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最后视频通过“不平凡的大众”概述了整则广告。这则广告在台湾播出就传遍全台湾,之后通过网络传遍中国大陆,被各大社区类网站称为最感人的广告。在这则广告中,通过拍摄镜头的切换,人物的语言、运动,产生了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给人快捷、真实、形象生动的感觉。在受众观看视频的同时,通过广告内容营造出的故事和意境,可以很自然的在脑海中联想出大众银行的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受众对大众银行的好感和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312增加广告的亲和力,促成消费欲望

一则优秀的故事性广告,能够拉近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广告的亲和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促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在网络视频中,一则由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名为《康美之恋》的故事性视频广告中,以康美药业公司老板及老板娘当年创业的故事为原型,通过主人公在桂林神奇秀丽的山水间倾情演绎相互爱恋、共同创业的感人故事。这则广告虽然是宣传康美药业公司的形象广告,但是,通过宣传康美药业公司老板创业的艰辛历程,使受众产生了一种信任心理。在信任心理的驱使下,当受众在购买同类药品时,会偏向于购买康美药业公司生产的药物产品。

313与网站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在传统媒体中,尤其电视媒体中,广告的传播只是一种单方面对于广告内容的传播,各播出的电视台可以从广告传播中获得高昂的播出费用,但各播出电视台不会因为广告的播出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增加收视率。但是,一则好的故事性广告在网络中的传播,可以赢得的点击率,并且由于播出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使受众了解该网站的概率也就增加,可以提升播出网站的知名度,提升网站的使用频率。因此,网络与广告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网络为故事性广告找到播出平台,同时受欢迎的广告增加网络的点击率。

32视频网站故事性广告特点分析

321传播费用低廉,利于中小企业广告传播

在广告投放中,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广告传播费用高昂。并且,其传播效果甚至远不如当初的预期,没有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效果。但是,在视频网站投放广告,其广告费用远低于电视广告费用,尤其低于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这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广告传播,避免了由于企业规模,资金较少无法传播自己的广告的局面。

322广告受众数量多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使用人数越来越多,并且众多电视节目在网络都能找到。广告主将故事性广告投放到网络视频中,当人们在选择观看视频时,则可以看到广告主投放在视频中的故事性广告,这极大地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也加深了受众对广告产品的了解。

323广告传播范围便于数据统计(点击率)

在故事性广告利用优酷网传播的过程中,网站自带的数据统计功能能够自动统计出视频的点击率以及用户的IP地址,可以有效地判断出广告传播的范围。视频点击率的自动统计便于广告客户对于广告传播的效果有一个初步的评判、估计,能够有效地促使企业达到宣传产品、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33视频网站故事性广告存在问题

331内容冗长失去了广告“快、准”的特质

由于广告主在广告传播时都希望能以最短的广告,最少的制作播出费用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最准确的是受众了解自己所要宣传的产品。因此,广告也就具有了“快、准”的特质。在播出时间上,故事性广告的传播中,由于时间较长,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宣传自己的产品。在广告内容上,由于故事性广告以一个故事情节向人们宣传产品,因此,广告内容具有故事情节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效果,使得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地感受广告宣传的产品是什么,违背广告传播中“准”的特质。

332容易与微电影等作品混杂,容易被故事化夺走广告产品的位置

由于故事性广告特有的特点,故事性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容易被受众误认为是一部“微电影”,被广告情节的故事化夺走广告产品的位置。在故事性广告中,大量的故事性广告和“微电影”有着相似之处,时间长度相似,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但是,故事性广告虽然内容上和“微电影”一样也是一个故事,其广告的主体却不一样,“微电影”只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性广告却是在表现一个产品或是宣传企业形象,具有商业性,这是故事性广告和“微电影”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两者太过相似,导致有些受众不能很准确地把握二者的区别,或者只是单纯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容易把故事性广告与“微电影”等作品混杂,被故事化夺走广告产品的位置。

4结论

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故事性广告在网络传播中具有很强的优势。故事性广告深受广告主喜爱,传播效果好,并且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广告在网络中的投放也越来越频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将成为故事性广告传播的主要媒介,并且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优秀故事性广告将出现在网络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一)新环境下着作权保护对象的变迁及其法律认定

网络环境下传统作品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一是作品中的信息可以自由流通;二是作品受保护的标准模糊化,作品是否有独创性很难区分和保护。网络作品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对于网络环境中着作权保护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当前对网络着作权法律未作规定,因而对其谈不上保护。面对网上未经着作权人许可传输他人作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利人叫苦连连。事实上,这里所指的网络作品并非新创作的作品类型,而是受着作权法保护的各类作品在网络上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网络原创作品,也包括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因此,可以从传统着作权法律制度中找到保护依据。我国《着作权法》未对作品受保护的实质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但《着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着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在《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着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指出,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着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和模型作品,其着作权仍属于原作品的着作权人,未经许可不支付费用的上载、传播、复制等行为都有可能构成侵权。

(二)由案例时保护时象的界定

《解释》颁布后有助于指导法院对关于着作权纠纷的审理,使法官明确了网络环境下着作权的保护范围,有利于侵权人责任的认定和承担。这些案例中最具有代表性,受到最广泛关注的是北京法院审理的六作家状告网络公司着作权侵权案:北京一家通信技术公司在未取得王蒙等六位作家同意也未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将六位作家分别创作的七部文学作品存储在其计算机系统内,通过网络服务器在互联网上传播。网络用户只要通过拨号上网方式进人该公司主页再点击具体作者的作品名称,即可浏览或下载作品的内容。因此,六作家认为该公司未经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原告的作品,侵害其依法享有的着作权为由诉诸法律,请求判决该公司停止侵权,公开致歉,赔偿经济损失等。而该被告公司认为其网站上存储的作品均是从其他网站上下载的,并且作品内容完整,署名正确。被告认为在互联网上应如何使用他人作品,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要经着作权人授权,是否向着作权人支付费用等问题无法可依。

本案是一起关于网络着作权侵权认定的案件。其关键是认定网络环境下着作权的保护对象,在此基础上认定侵权责任的承担。如前所述,网络作品实际上是传统着作权法中所指作品在网络上的再现形式。它是传统形式作品的数字化,即将文字、数值、图像等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计算机转换成机器识别的二进制编码数字技术。这种转换不具有着作权法意义上的创造性,没有形成新作品。原作品的着作权人在网络环境下对其作品仍然有着作权。根据着作权法第十条规定,权利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其他作品作者享有的着作人身权、财产权,他们也应该享有。回到本案中,六位作家对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中同样享有着作权,作品的数字化仅是其作品与原载体分离产生形式上的变化。被告公司在网络上使用其作品是传统作品使用方式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原告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着作权是其传统着作权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在网络环境中,传统作品被以数字化形式再现出来,这种数字化形式的作品与原作品无本质差别,属于已有着作权法中规定的着作权保护对象。因此,被告未经许可也未付酬上载利用其作品当然构成侵权,要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犯网络着作权法律责任主体

关于网络着作权侵权主体,就上述案例来说有两类。一类当然是未经许可也未付报酬将作品上传互联网及将上传的作品下载于其服务器供广大互联网用户利用之人;另一类上文未提及,但是也不容忽视,即通过互联网直接利用该作品的普通网民。他们通过网络在未经原作者许可,也未付费的情形下欣赏、下载作品到其计算机上也构成对作者着作权的侵害。本文仅讨论第一类侵权主体的责任。

上述第一类侵权主体是向网络提供作品的人,即在线服务商,又称为在线服务提供者,是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中介的服务的提供人。它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网络信息提供者(ICP),另一为网络介人服务提供者(ISP)。前者指提供各类作品,新闻等信息内容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后者是指提供网络连载,接入链接等物理基础设施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冈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信息编辑控制能力不同。所以各自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在线服务者在知识产权侵权发生时所承担的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线服务商提供的设施服务、接人服务等本身直接发生侵权而应负的责任;二是他人借助在线服务商的系统、设施或搜索工具而侵犯了第三方知识产权时,在线服务商的责任n0本文仅沛仑第一种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设置网络服务主体的着作权法律责任一是要依法制裁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行为,二是出于保护和促进新兴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考虑,给网络服务主体提供一个法律责任的“避风港”,使其在没有主观过错时对侵权行为不承担过重的责任。根据分析可知,上述案例中被告公司显然应属于前者,即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ICP)。这里我们讨论ICP的责任承担,而ISP则放人后文网络传输权中。

(一)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是直接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内容的在线服务商。其在存储编辑信息时应负有注意义务,即对信息内容不侵犯他人着作权具有保护义务。并且在明知侵权行为发生或经着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后,负有实施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停止侵权内容继续传播的义务。在上述六作家诉侵权案件中,被告公司未经授权也未负报酬在其网站上载作品,直接侵害了六作家的着作权,当然应承担侵权责任。实际上,被告公司承担的侵权责任与传统上侵犯着作权的侵权责任方式从本质上并无二质,改变的只是形式和侵权方式。前者利用的是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而已,在认定侵权和责任承担时当然可以适用原着作权法的规定。

(二)网络接入服务者

从上述已知,网络接人服务者与信息内容服务者不同在于后者直接提供信息内容,而前者是为网络用户获取信息内容提供连线、接人、链接等物理基础设施。因此,其对网络信息内容的接触是间接的,不具备编辑控制能力,对信息内容的合法性没有监控义务,因而对他人在网络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没有主观过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接人服务者作为义务主体时其对应的权利主体是网络传输权主体,即网络接人服务者侵犯的是着作权人的网络传输权。作品的使用包括对作品复制、发行以及将作品内容向公众进行呈现和展示。在网络环境中,着作权人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权利就表现为网络传播权,即权利人在网络中以何种方式传播其作品的权利,它是着作权在网络中的延伸。

对于网络接人服务者侵权责任承担问题,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原告刘京胜发现,通过被告搜狐公司的搜狐网页可以连接到其他网页,看到其翻译作品《堂·吉诃德》,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争议的焦点是通过当事人一方网站的搜索引擎与其他网站发生链接,该网站对其他网站发生的侵权行为是否也应承担侵权责任。

在网络环境下,着作权人享有网络传播权。不论网站经营者是自己直接提供信息服务还是提供链接服务帮助用户获取信息都造成了作品的传播。如果链接便利了传播也会构成侵权。但是对于在线服务商不应一律适用严格责任。因为前文已提到,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要保护着作权人利益,制裁网络侵犯着作权的行为,另一为面为了促进和保护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要适当减轻服务商的责任。并且链接服务者不同于信息内容提供服务者,他对信息的接触是间接的,无法对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先行判断是否存在侵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网站经营者承担个人责任是不合理的。因此,通过链接获取的网上信息为侵权信息时,一般应追究上载该信息网站的法律责任。由此看来,本案中被告不侵犯原告的着作权。但是,如果网站经营者明知其他网站网页中含有的信息侵权时还继续提供该中介服务,则其行为应被认为构成侵权。本案中,原告发现自己的着作权被侵犯向被告要求断开链接,被告予以拒绝,扩大了侵权结果,对此必需承担侵权责任,即一种协助侵权责任。

三、网络数字化作品着作权侵权的立法规制

目前,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着作权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法律的不规范及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制止和处理十分不便。而目前关于利用网络侵犯着作权的保护措施或手段单一,程序复杂,成本过高,对此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助长网络侵权的泛滥,破坏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本部分拟针对上述数字化作品着作权和在网络中的传播权问题在民事、行政、刑事三方面的保护结合立法做出论述,旨在提出有益性见解,提高保护网络着作权的功效。

(一)民事立法方面

从民事角度探讨网络着作权的法律保护重点应放在《民法通则》和《着作权法》上。我国实行的是《民法通则》与《着作权法》以及一些相关法律适用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着作权纠纷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相结合的保护方式。《民法通则》设定基本原则,《着作权法》具体做出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的局限性,《着作权法》在颁布时有许多内容未涵盖在内,这时仅能从《民法通则》中找一般原则作为依据,给审判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常常也给人审判无法可依的感觉。因此,必需及早完善这两部法律相关内容,尤其是对后者的扩充。在这些有待完善和补充的制度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的《着作权法》顺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于第十条第十二项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在设立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争议,主要焦点之一是如何在法律上定位“网络传输”.关于网络传输的概念、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复制问题、网络传输行为范围、法律责任等规定不明确,给审判留有余地。对此,本文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应明确网络传输行为的概念,它是指将文字(包括计算机程序)、美术、图形、电影和音乐等作品数字化后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自选时间、地点和范围接触前述作品的行为。

其次,上述概念中“公众”的范围问题。公众的含义一般是指不特定人或特定多数人。有观点主张以网络形态为开放式或封闭式为标准,来区分式属于“公开”或“私下”.凡不特定人均可申请加人为公开,而公司内部之局域网不具有公开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合理。虽然局域网不向所有社会成员敞开,似乎是局限在特定少数人中,不属于“公众”的范畴,但是这些信息内容一旦被这些“特定少数人”知悉后极有可能被再次传播,导致“不特定多数人”获得信息,而且这种传输是不能被控制和掌握的,并最终可能让“公众”得悉信息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公众”应包括局域网这一范围。

再次,网络传输行为的范围,法律责任和法律适用。作品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涉及作品着作权的行为。以复制最为突出,包括上载、下载、转贴、转载、存储、数字化、浏览、打印等。网络用户在获得信息,将个人计算机与网络服务器联机时会产生上述复制行为。在这过程中的复制行为当未经授权时是否均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认为,得到作品的网络传输的许可,传输过程中的复制行为视同获得了许可,但与传输相独立的复制行为仍认定为复制行为。

(二)行政立法管理方面

在这一方面,国家行政部门颁布了许多行政规章和行政保护条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互联网着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这部规章的出台有其积极意义,明确了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方面一些具体规定,有利于信息网络传播向规范化,法制化前进。但它也存在许多的不足。

首先,根据其第一条规范,它的保护对象及范围仅仅是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指令,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行为。”可见其并未全面覆盖互联网着作权,仅是一种填补空缺的过渡性的行政规章。

其次,法律位阶低,仅是一部行政规章,没有裁判效力,不能作为法院判决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直接法律依据,只能作为参考。所以,有学者建议在制定规章条例规范网络传播行为的同时,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负责对网络着作权的管理,对网络传播行为进行监管,实行“以网络对网络”的保护,以网络执法机构应对和治理利用网络侵害他人着作权的行为。这种机制符合网络侵权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的优势作用,弥补一般诉讼救济程序的缺陷和不足,真正实现便捷、快速的保护目的。

(三)刑事立法方面

我国保护着作权的刑事立法比较滞后,第一部专门对着作权进行刑法保护的单行刑事法律是1994年7月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着作权的犯罪的决定》。恻吠那时起,司法部门加强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着作权刑事法律法规立法有了很大进展。最具代表性的是1997年3月14日修订后的刑法典在第三章第八节专门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罪”,关于侵犯着作权的犯罪规定了两条两个罪名,即第217条的侵犯着作权罪及第218条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这正式确立了我国对着作权的刑法保护,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对着作权法律保护的要求。修改后的《着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着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是一种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明确了侵犯着作权可构成犯罪,在立法上是一大进步。但是具体到构成犯罪需达到什么条件以及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范围,刑法中显然未明确规定,这就给立法留下了空白。

篇4

音乐作品是音乐著作权(版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音乐著作权(版权),是基于音乐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音乐著作权(版权)的基本大法,该法认定的音乐著作权(版权)内容,是指音乐著作权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其音乐作品有权进行控制、利用、支配的具体行为方式。音乐著作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音乐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音乐作品完整权等四方面的内容;二是音乐著作财产权,它是音乐著作人基于对音乐作品的利用给他人带来的财产收益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翻译权等内容,以及音乐作品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本文仅以手机电信网彩铃音乐为切入点,探究音乐作品版权的出让与增值。在此笔者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解读。

案例:《两只蝴蝶》彩铃下载,权利人获赔32万(改写)

中国法院网讯12月12日,北京鸟人艺术推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鸟人公司)诉被告北京空中信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中信使)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

原告鸟人公司诉称,原告公司通过与牛朝阳签订合同,取得歌曲《两只蝴蝶》《杯水情歌》词曲的专有使用权和歌曲《吹眼睛》词曲的著作财产权。原告公司通过与庞龙签订合同,制作了庞龙演唱的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品,系上述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者权人。空中信使未经原告公司许可,擅自将上述录音制品提供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站彩铃供移动通讯用户有偿下载,侵犯了原告公司的录音制作权。故诉至法院,要求空中信使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和公证费1010元。

被告空中信使辩称,被告公司通过与北京龙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乐公司)签订合同,取得使用《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的录音制品之授权,而龙乐公司根据其与鸟人公司所签订合同有权鸟人公司做出此种授权,被告公司使用上述录音制品已尽合理注意义务,并未侵犯鸟人公司的录音制作者权。

海淀区法院经审理认为,鸟人公司系在2004年6、7月间与牛朝阳签订相关合同之后,方于2004年制作完成涉案录音制品,而龙乐公司与鸟人公司签订合同的时间为2003年8月11日,其时涉案录音制品尚未制作完成,故双方签订合同之时涉案录音制品不应包括在该合同所涉范围之内。另外,龙乐公司与鸟人公司所签合同多次出现“音乐作品”用语,而从未明确涉及“录音制品”,鉴于合同双方均系专业文化公司,对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的音乐作品或录音制品内涵均应系明白,故即使涉案三首歌曲作为音乐作品属于合同所涉范围,龙乐公司亦无权据此合同涉案录音制品。

综上,海淀区法院做出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诉讼合理支出费用32万元。

作者:陈坚 时间:2005-12-12 14∶53∶24

――音乐作品版权的出让

第一次音乐版权“出让”

牛朝阳是《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的词曲作者,为第一音乐著作权人;庞龙是该三首歌曲的演唱者,为第二音乐著作权人。牛朝阳、庞龙俩人分别享有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权,既享有歌曲的发表权、署名权,也享有歌曲的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2004年北京鸟人公司通过与牛朝阳、庞龙分别签订合同,购买了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作权而成为该三首歌曲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权人,进而成为该三首歌曲的第三音乐著作权人。于是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财产权”第一次“出让”交易完成。此次音乐作品版权“出让”的结果,是北京鸟人公司从牛朝阳、庞龙手中一次性买断了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财产权。这是当今专业文化公司与音乐作品著作权人之间进行“音乐作品版权”买卖交易的约定俗成的交易模式。

笔者以为在这一“音乐作品版权”交易模式过程中,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与专业文化公司在权利与义务、投入与产出的利益分配比例上不尽公平与合理。专业文化公司一次性买断音乐创作者与表演者的音乐著作权,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将“音乐作品”制作成“录音制品”,从而取得录音制作人权。在法律意义上的结果是,专业文化公司用有限的资金买断音乐作品创作者与音乐表演者的音乐著作人身权,却获得最具潜在价值的核心音乐著作财产权――录音制品制作人权与传播权。然而音乐著作权中的核心价值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因为“音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决定了它们延伸产品的命运,即该音乐作品的录音制品是否受音乐消费者的喜欢,以及音乐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该“音乐作品”的录音制品。换言之,录音制品的市场业绩和经济效益是由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起决定性的作用。故而,笔者以为可以在“音乐作品版权”的交易中引进金融业的“期权”理念,平衡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与专业文化公司之间的权益分配关系。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可以以自己全部或部分的音乐著作权作为“期权”,并以“期权”作为录音制品的资本参入录音制品的投资,一方面,专业文化公司可以节省购买“音乐作品版权”的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暂时以较低价格出让“音乐作品”的部分音乐著作权来换取“录音制品”一定的“期权”;与专业文化公司共同分担“音乐作品”的市场风险,共同分享“录音制品”所带来的丰厚利益回报,达到共赢的境界。

第二次音乐作品版权“出让”

北京鸟人公司与北京龙乐公司在2003年签订的合同中,北京鸟人公司并没有将《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三首歌曲的“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人权出让给北京龙乐公司。可是,北京龙乐公司却与北京空中信使公司签订合同,竟然将自己并未拥有的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财产权,即录音制作人权出让给北京空中信使公司,于是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财产权”第二次“出让”交易完成,同时也是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作权”在音乐作品版权层面的第一次“出让”交易完成。此次北京龙乐公司与北京空中信使公司之间的音乐作品版权“出让”交易是一侵权行为,其表现是北京龙乐公司偷换概念,用“音乐作品”替换“录音制品”,非法出让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作者权。作为音乐从业者应以此为鉴,注意维护自己的音乐著作财产权(版权)。

第三次音乐作品版权“出让”

北京空中信使公司在从北京龙乐公司手中获得并不存在的《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三首歌曲的“录音制品”的音乐著作财产权后,又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订合同,将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让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于是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财产权”第三次“出让”交易完成。同时也是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作人权”在音乐作品版权层面的第二次“出让”交易完成。此次音乐作品版权出让交易结果,是该三首歌曲成为电信运营商为网络用户提供“彩铃”有偿服务的工具,网络用户通过付费方式获得该三首歌曲的“彩铃”音乐服务。至此,该三首歌曲也就成为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网络音乐”。虽然此次音乐作品版权交易不合法,却让违法行为造成该三首歌曲成为网络用户有偿使用“彩铃”音乐服务的客观事实,从而进一步提醒音乐从业者更加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拥有的合法音乐作品版权不受他人侵犯。

――音乐作品版权的增值

1. 从音乐作品到录音制品

我国《著作权法》第41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著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取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此音乐作品版权的法律条款为录音制品在网络传播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促使音乐作品版权增值的法律依据。

从音乐著作权内容来看,由“音乐作品”到“录音制品”,其实质是由音乐著作人身权上升到音乐著作财产权,音乐著作财产权的收益远远高于音乐著作人身权的收益。按现行的音乐著作权(版权)制度和其交易的行规,音乐著作人身权只仅仅能行使一次,往往是一次性被专业文化公司买断;音乐著作人身权在录音制品制作中只有一次的收益,而音乐著作财产权可以凭借物化的音乐载体――录音制品为依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音乐著作财产权可以多次行使,多次获得交易收益。2004年北京鸟人公司通过与牛朝阳、庞龙分别签订合同,取得歌曲《两只蝴蝶》《杯水情歌》词曲的专有使用权和歌曲《吹眼睛》词曲的著作财产权,并制作了庞龙演唱的该三首歌曲的录音制品,成为该三首歌曲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权人。于是,《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三首歌曲由“音乐作品”演变成“录音制品”。北京鸟人公司再将该三首歌曲以“录音制品”的形态投放音乐市场;其实质是用有限的投入换取无限的“录音制品”的音乐市场机会,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回报,客观上使音乐作品版权得到一次“增值”机会。该三首歌曲的音乐作品版权价值第一次得到提升。

2. 从录音制品到网络有偿使用的“彩铃”音乐服务

虽然北京空中信使公司并未真正拥有《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三首歌曲的“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版权,并违规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订合同,将该三首歌曲的音乐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让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其结果是通过擅自将上述录音制品提供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站“彩铃”音乐服务供移动通讯用户有偿下载,最终使该三首歌曲成为电信运营为网络用户提供“彩铃”有偿服务的工具,完成了从录音制品到网络有偿使用的“彩铃”音乐服务的演变,使该三首歌曲变成网络音乐,其“音乐作品版权”价值又一次得到巨大的增值。诚然北京空中信使公司侵犯了北京鸟人公司的录音制作权,并为此付出了32万元的代价,但对音乐界来说,却是一堂生动的音乐作品版权“增值”教学课,让更多的音乐从业者看到“音乐作品”后面的版权价值的“增值”性。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2003年SP彩铃市场份额为1000万元。2004年SP彩铃市场份额达1.9亿元人民币。2005年,彩铃市场仍在高速增长,预计市场份额将达到3.9亿元人民币”①。巨大的彩铃音乐市场促使音乐作品的版权价值也是水涨船高出现前所未有的增值。作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演唱者,是否可以从自己的音乐作品增值后的巨大彩铃音乐市场大蛋糕中分得一定的增值回报呢?笔者以为从投入产出的价值理论分析是可行的,只要音乐作品创作者和表演者具备网络的“CP内容提供商”资格就行;但是,在具体实际操作中音乐作品创作者、录音制作者、网络运营者三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如何得到很好的平衡则是一个漫长的谈判过程。

篇5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社会参与;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61-03

一、引 言

民粹主义是一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与精英主义相对,其作为政治话语的核心观点认为平民的利益被国家和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对现存的国家结构的精英人物不信任,主张把平民大众当作唯一决定力量对社会进行政治改革。纵观近年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事件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直到网络舆论的形成,从线上虚拟聚集到线下的活动组织,由于网络社会参与更加强调平民的利益与价值,更加富有草根意识,对社会的现存权威和精英的解构和颠覆更具有冲击,导致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中渲染起一次次的舆论旋风,甚至影响公共事件的发展和结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的社会参与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已经引起不少社会学、传播学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7年~2016年间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近十年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呈现近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轮廓。

二、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理论取向

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民粹主义”并含“网络”为检索词,年限选择2007年~2016年,共检索到文章99篇,(如表1所示)。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9年,研究主要集中在2011年以后,2010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仅有4篇,占发表总量的4%。2011年以后,相关研究的论文成持续上升趋势,原因在于2010年以后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网民参与事件的意识和积极性提高,而网络公共事件的不断涌现与影响逾趋扩大,直接为研究提供众多案例,学术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关注也随之增加。

纵观发表的论文集中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新闻传播学者们主要从新闻事件媒介呈现入手,探讨具体网络公共事件的话语垄断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传播机理。政治社会学者们从具体个案出发,以政府治理的角度对网络公共事件民粹化倾向和治理方式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三、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

至今网络民粹主义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下列几种。夏忠敏提出,网络民粹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作为网络传播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对现实精英主义的抵抗,也是民粹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延伸[1]。郭中军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即电子民粹主义,是新型的民粹主义,它的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互联网则成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以及政治动员的工具[2]。陈尧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是由反权威、反精英的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和反全球化、反西方极端排外网络民族主义两种力量所构成[3]。网络民粹主义的定义国内并没有形成统一,但对于其内涵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和动员的工具、现实民粹主义思潮的延展和极端的民族主义三个本质取向。

网络民粹主义是“网络+民粹主义”的一种融合,与传统民粹主义仍然有着密切联系。不过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并非民粹主义进化的产物,其内涵并未变化,变化的只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空间与形式[4]。陈尧通过对传统民粹主义与网络民粹主义进行对比发现,网络民粹主义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的是其明显的非核心性,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特点,参与更为彻底、直接[3]。曹建萍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价值诉求在主体的平民性、直接民主的表象形式、话语强占的语言形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集中爆发的行为方式等方面。[5]陈虹认为就本质而言,网络民粹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平民化性质的思潮或运动,具有诸如虚拟现实性、人民至上性、直接参与性、群体极化性、话语霸权性等特征[6]。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表现和脉络方面

当网络给予了传统民粹主义新的栖息地,网络民粹主义也延展出新的表现和脉络。

李良荣、徐晓东指出,网络民粹主义最为典型表现形式为“二元对立”,即在民众和精英之间,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反对专家、反对权威甚至反对知识分子、反对知识的一种“反智”色彩[7]。反对权威,反对精英的同时,也更加扎根于平民和底层。陶文昭则表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与一般的民粹主义相似,都强调平民性,它理所当然地反对或批判与之相对立的权威和精英,而诸如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权威或精英阶层的代表,自然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主要抨击对象[8]。孟威认为,民粹主义表现出对峙精英,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极化民意权威,激起群体对立,其在网络的表现更加影响了公民参与[9]。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集中表现为非理性和简单化,并且来势凶猛,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在则是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掌握的话语霸权,也就是话语强占[10]。谭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造谣和传谣、盲目转发和崇信、人肉搜索和精英敌视等,刻意制造官民对立形成群体极化[11]。郭小安、雷闪闪从网络民粹主义在叙事方式探讨其具体表现,认为期具有底层、哄客和对抗三种叙事方式:利用“弱者的武器”来美化弱者、仇视精英,形成一种“安抚弱者,打击强者”的舆论氛围,从而达到底层叙事的效果;通过戏谑化的表达,使事件敏感化、娱乐化,进而形成话语垄断,这是哄客叙事;通过人肉搜索、建构和传播谣言、动员造势等手段虚构事实与身份建构,企图使普通的纠纷渲染变成规模性的,这是对抗叙事[12]。另外申亚萍也认为,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寄居的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与民族主义融合的网络民族民粹主义、以舆论监督为代表的网络政治民粹主义和与娱乐主义结合的网络文化民粹主义[13]。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方面

互联网络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空间,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肆意妄为,产生很大影响。国内学者也纷纷探讨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其根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改善。叶金品以“杭州飙车案”为个案研究,认为民粹主义思潮在互联网盛行,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有其社会根源――社会平民群体对精英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对抗心理[14]。石义彬、王君玲也通过对“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网络事件的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间以及各地域间的矛盾、贫富差距的增大、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与对立造成了国内矛盾交织并激化,网民需要一个渠道去得到表达和释放,这个过程中众多网络公共事件就将出现民粹主义现象[15]。也有学者认为产生网络事件民粹化现象也有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陈龙指出网络给民众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空间,网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纾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了传播的非理性化,网络草根传播的民粹化的心理根源是“力比多”释放带来的[16]。赖风、宋振超则认为精英和权威代表是强势阶层和群体,但在互联网中的他们却成为“弱者”,网民却与现实弱势地位相反,具有了舆论赋予的针对精英阶层的“弱者的武器”――话语霸权[17]。

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的民粹化现象愈来愈频繁出现,给社会生活、网络环境和政府治理带来巨大影响。王德余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网络民粹主义关注弱势群体和平民,为他们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它也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对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8]。陈尧认为,由于网络民粹主义利用极端偏激的话语非理性地描述和评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和矛盾,加剧了精英与平民阶层的紧张情绪,甚至激化了二者之间的敌对,地频繁发生也推动了现实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3]。刘强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造成的负面效应体现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国际层面可能会导致新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影响世界安全和稳定;国内层面讲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和社会疏离,导致社会认知的偏执和非理性化,致使干扰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选择[19]。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规避与治理方面

网络民粹主义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轻视,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应审慎处理,积极引导。田婧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客观辩证的对待网络民粹主义这把双刃剑,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夸大其负面效应和将其妖魔化的同时,也不能对其产生崇拜和依赖,更不能利用民粹主义的动员策略来控制舆论[20]。林伯海、石立春表示,中国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化解“问题中国”的根源问题,通过改善民生与保障民权结合的方式,消除民粹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引导,提高法治化水平,使其负面效应消解[21]。李金龙、欧阳果华则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转型过程中难以根除,需要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设法治体系、培育现代化公民、培养理性文化等方式,在长期的政策制定实践中实现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规范驯导[22]。丛日云也表示,在公民意识已经觉醒的今天,需要开放其他公民参与的领域,让公民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开放教育,使网民受到健康的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23]。赵智敏、马逸飞指出,可以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引导影响流和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噪音流加以消除的等手段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24]。武文霞、李春雷则认为应该对网络进行“舆论松绑”,提升广大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促进政府宣传等各部门的网络化(新媒体化)的建构。而陶鹏则认为治理网络民粹主义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良性互动,通过建构高质量的网络生态文明、健全网络监督体系等途径规制和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实现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25]。

四、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纵观已有的研究,虽不乏亮点,但总体上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已有学术论文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为单一。目前的成果大多着眼于从单一视角对个别事件、议题的浅层分析和描述,鲜有从宏观角度系统化地对网络民粹主义进行梳理。而只有以宏观与微观视野综合对网络民粹主义予以规整和梳理,才能更好地对网络民粹主义问题辅以规避路径的考量;其次,对网络民粹主义规制问题的深入探讨略显不足。以往的大多针对网络民粹主义来源和原因进行阐释和讨论,而对于其形成和传播机制、规避策略的探讨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网络民粹主义就本质而言仍是民粹主义,依托网络媒介的推动,具备了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特点的新特点,因此对其形成和传播机制探讨对于规制路径的提出应该更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夏忠敏.“东莞扫黄风暴”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传播实践[J].当代传播,2014(4):51-52

[2] 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 社会观察,2009(12):19-21.

[3] 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则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4] 陈龙.网络民粹主义潜流的栖居空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新动向[J].人民论坛,2013(6):68-69.

[5] 曹建萍.网络民粹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诉求的消解[J].人民论坛,2014(35):185-187.

[6] 陈虹.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20+56.

[7] 李良荣,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5):26-29.

[8]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46-49.

[9] 孟威.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J].人民论坛,2016(3):38-41.

[10] 陈龙.话语强占: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10):16-21.

[11] 谭毅.青年网民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原因、表现及管控[J].青年探索,2014(6):90-93.

[12] 郭小安,雷闪闪.网络民粹主义三种叙事方式及其反思[J].理论探索,2015(5):65-69.

[13] 申亚萍.网络舆论中民粹主义倾向浅析[J].新闻世界,2013(3):81-82.

[14] 叶金品.浅析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现象――以“杭州飙车案”为例[J].新闻世界,2013(5):161-162.

[15]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以“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4):92-95.

[16] 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J].国际新闻界,2009(8):76-80.

[17] 赖风,宋振超.网络民粹主义与网络舆论引导[J].学理论,2010(35):23-24.

[18] 王德余.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分析[D].安徽大学,2012.

[19] 刘强.网络民粹主义国际与国内危害[J].人民论坛,2016 (13):34-36.

[20] 田婧.网络舆论表达中的民粹主义倾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1] 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4(5):38-42.

[22] 李金龙,欧阳果华.驯导网络民粹主义:我国政策制定中的长期性难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4(2):74-78

[23] 丛日云.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表现与出路[J].人民论坛,2014(4):54-56.

篇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教育的四个目标,在课程结构构建、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要适应媒介技术发展对传播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传播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考试方法可以从建立课程题库、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关键词:

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专学生; 网络道德;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变得难以控制,伪劣信息、无用信息比重加大,全社会对网络道德问题日益重视,中专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成员,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中专学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很多中专学校都在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实施网络道德教育,但总的来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一、中专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有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加入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随着这些信息法律的颁布实施,我国信息活动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

2.缺乏具体网络道德评判标准

网络道德主要包括网络道德和学术道德。我国早在2001年11月就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网络行为。但它只是对网络行为做了一些大致的规定,明确了哪几种典型行为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但没有健全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这种行为的具体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不良信息是指哪些信息,哪种信息行为属于破坏网络秩序、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哪种情况属于侮辱欺诈他人的行为,哪种学术行为属于合理引用范围,哪些学术行为属于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都没有具体明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因此导致中专学生对自身信息行为的善恶无法有效区分,道德评判显得非常困难。

3.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不明确

传统观点认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所以中专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少数德育课教师是中专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图书馆、各教学单位等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共同做好中专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

4.网络道德教育设施落后、教材缺乏

许多中专校承担网络道德教育的信息检索课还在一般教室上课,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电脑还比较陈旧,无法做到端对端的指导和监控,使学生们始终缺少信息的切入点和锻炼机会,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很多中专学生选择了在条件更为“优越”、气氛更为“宽松”的宿舍或网吧进行上网,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各种不良的网络信息行为也随之在这种放任状态下泛滥起来。网络道德教育的教材明显缺乏、内容不明确。目前大部分信息检索课教材中没有信息道德教育的专门篇章,只有极少数的新近出版的教材提到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是从理论层面上阐述对中专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目前中专校尚无统一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及教材。

5.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单一,缺乏评价机制

涉及网络道德教育的老师大多是以命令、说教的语气要求学生不接触有害的信息、不发生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缺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统一安排,也没有提供与中专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相配的学习辅导资料。

二、中专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1.广泛开展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中专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校园网、广播、电视、校报、展览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教育中专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息,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增强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保证其真正成为网络中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

2.制定具体的网络道德评判标准

对中专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制定具体的网络道德评判标准。中专校可以参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大学生做文明网民倡议书》等规定,结合中专学生实际情况,按开发信息产品过程、查询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分别制定具体的信息道德规范,要求中专学生严格遵守。可在校园网的显著位置设置信息道德规范栏目,将《关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若干意见》《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手册》等信息管理制度放入信息道德规范栏目中,对本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上网范围等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具体的网络道德评判标准,帮助中专学生树立明确的网络是非观。

3.利用文献检索课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文献检索课呼唤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向中专学生介绍一些知识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网站,引导他们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学术信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信息道德教育。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法律等国情,编写与网络时代要求与特点相适应的专门的中专学生网络道德教材。

4.改善网络道德教育教学设施

中专校应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要加快网络进学生宿舍的进程,有条件的中专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将公共机房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这样可以将中专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软件上,要主动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以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加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网络精神家园。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编辑;教学模式;商业新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宣称互联网为“第四媒体”。随之,网络编辑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3月24日公示了第三批共10个新职业的名单,其中网络编辑员赫然在目,并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或课程。

纵观高职院校的网络编辑类课程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以培养网络编辑的实际岗位能力为主线来设置,培养能在各种专业网站以及企业、报社、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网站从事网络编辑和网络传播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及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信息采编、处理及整合能力、选题策划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与此相对应,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互联网音视频编辑、互联网编辑实务、互联网推广等。

毫无疑问,高职院校开设的网络编辑类课程与所需岗位技能一一对应,具有完整而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与大多数“网络编辑”招聘信息中岗位描述的匹配度非常高,说明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强调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要求。

二、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网络编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拘泥于传统信息领域,没有体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标,缺乏对岗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的情况是,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商业类网站,因为传统媒体网站编辑或大型门户网站的新闻编辑肯定对新闻专业要求较高,这些网站基本上只吸收普通高校的新闻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网络编辑类课程就要与时俱进,汲取传统新闻学采编方法与技巧之精华,灵活应用到商业化的内容采编中。

由定义可知,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的内容建设人员”。这里的“相关专业”就是指的具体的行业,确切地说,就是某一商业领域。下面,笔者通过对网络媒体发展史的简要梳理,来认识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自1994年进入互联网时代,国内许多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并介入网络。那一阶段,均是传统媒体“霸占”着网络舆论阵地,网站内容基本以对传统媒体已新闻的“二次传播”为主。随着四大门户网站的建立,由于受新闻采编权的限制,网站新闻“转载”风越发盛行,新闻来源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与此同时,一些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自己新闻动态。这部分新闻,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之一。可以说,网络新闻即时性、地域性、广泛性和丰富性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传播时事社会类新闻外,互联网蕴藏的巨大新闻商机也日益突显并迅速释放,即所谓的商业新闻。笔者认为,商业新闻专门为某一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为该行业的商家服务,比如健康、旅游、家居、房地产、汽车、美容、百货、饮食、游戏、理财等。这一点,从网站的导航设置就可以看出。总之,商业新闻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提供此类商业新闻的主要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和四大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专业性行业网站,比如搜房网,提供房地产家居行业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搜房网的影响力与广告收入甚至远超过当地的传统媒体。

众所周知,除传统媒体网站有财政支持外,网络媒体要维持生存,大部分靠广告收入。可以说,这些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行业,是永远不会退出市场的,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商品、新行业涌现。所以,要获得广告收入,为消费者、商家、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商业新闻的存在与传播价值可见一斑。与此同时,除了从事网络媒体的编辑外,许多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当然也需要网络编辑来进行商业信息的采编、维护与更新。

三、基于商业化内容采编的网络编辑高职教学模式初探

认识到了网络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笔者将结合自己的高职教学实践经验,以网络商业消息采编为例,运用高职教育的相关理论,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四个方面入手,探讨网络商业编辑的高职教学模式。

1.教学设计“工作化”

在高职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概念早已提出并被业内广泛应用。以项目导向为指导思想,“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不得不承认,高职学生的一大特点是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偏理论性质的课程内容不太感兴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模拟网络编辑采编信息的实际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网络商业消息采编的设计中,可以分块确定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完成,教学设计为:网络文字编辑概述、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采编方法与技巧、实战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采编、新闻视频制作之录音与音频处理、新闻视频制作之视频合成与后期制作等,根据网络编辑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同时将采编内容引导到商业领域,又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避免了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枯燥与乏味。

2.教学方法“情景化”

岗位市场需求促使高职院校网络编辑类课程要偏向于商业化内容采编,但这恰恰成为教学难点。学生们一直生活在校园里,除了少部分人参与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不了解,甚至连很多品牌名字都没听说过,更不清楚商业活动的类型、流程、特点等,所以让学生进行具体行业商业信息采编的教学活动存在较大的难度。

面对这一情况,在高职教学中,除了我们常用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外,情景教学法在商业化内容采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要求,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网络商业消息采编的实施中,首先明确给学生说明,自己扮演的角色是某网站编辑,将对某客户的商业活动进行动态报道,包括文字和视频内容。然后给学生分发事先搜集的近期真实的商业活动信息材料,让学生对散乱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商业动态新闻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站在普通网友的角度,对其新闻稿进行点评并指导完善。接下来,让学生扮演主持人进行播报新闻的视频录制与配音工作。最后,根据各自的商业活动主题,通过网络搜集其他相关资料,完成商业动态新闻视频的制作。这样,让学生完全体验了网络编辑的角色与整个工作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在做中“玩”、在“玩”中学。

3.教学内容“商业化”

这一点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根据前文的分析,商业化内容采编应成为高职网络编辑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常见商业活动的类型、流程及对其进行新闻传播的方式等。在进行案例分析和素材选择时,要紧密围绕这些商业活动进行。

目前来讲,主要的商业活动有:新店开业、仪式庆典、新品会、团购促销活动、明星签售、明星代言、年会等。对于网络商业消息类新闻而言,其写作形式非常灵活自由。在指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与视频制作时,在传统新闻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强调商业立场,能够有效地传递商业信息。

具体而言,第一,在标题制作中,要体现商业信息和事件要素,例如“德泰墙纸再显品牌风采 携环保新品亮相墙纸布艺展”标题中,“德泰墙纸”即为商业信息,“墙纸布艺展”即为事件要素;第二,在导语写作中,除了体现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基本事实要素外,还可表现商业活动的亮点、目的和意义等,用以吸引网友或提升活动高度;第三,在主体内容安排上,可采用人物讲话、活动流程及内容、企业简介、背景资料、相关新闻、消费者感受、业内人士评价等内容,在表述上,多使用“某某称、说、表示、指出、强调、认为,在某某看来……”“据了解、据报道、据统计、据悉、XXX是、XXX创立于……”“首先、其次、随后、接着、然后、进一步、最后……”“XXX回顾、最新进展、据最新消息……”等新闻用语。这样,就用从新闻的专业角度有效地传递了商业活动信息;第四,对于网络商业动态新闻而言,对结尾没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实际操作中,往往可有可无,事件说完就完。

4.教学成果“网络化”

既然在网络编辑的教学中,内容采编偏向于商业化,案例和素材也来自于实际的商业活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按要求完成项目后,可以将这些劳动成果上传到各大网络平台或者给学生建立的班级博客、班级微博、班级社区等。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在完成一个真实的项目,而不是一次课堂作业,无形中的压力会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这些作品公布到网络平台,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与收获,同时,通过获取网友的评论、意见或建议等反馈信息,让学生深刻体会成熟感,并认识自己的成长空间,甚至带来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一个一个作品的不断积累,就成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四、结语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大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网络编辑这类实践性很强但又偏理论性质的课程而言,更应认真思考岗位市场需求。本文着眼时代大局,敏锐洞察到商业化内容采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初探基于商业化内容采编的网络编辑高职教学模式,具有时代和教学改革的双重意义。由于笔者经验有限,文中纯属个人观点,望与学者们一起深入探索网络编辑类课程的高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韩隽等.网络编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8-01.

篇9

提高传播艺术水平开创电视外宣新境界 张长明,胡智锋,兰孝兵

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 时统宇

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些个人感悟 朱光烈

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的"自得"思想 张晶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秦志希,汪露

科技,为电视新闻构架新高度 叶子,李苒

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现实基础 丁柏铨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不同受众类型对实证研究的影响 尚大雷,柯惠新

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本乾,张国良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 杨新敏

频道专业化:回顾、现状及展望 周伟成,周叶飞

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黄艾华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高鑫

电影现象学论纲 周月亮

早期学者视阈中的摄影艺术 李兴国,杨新磊

论"废话"的语用功能 应天常

论网络文学传播特性 袁立庠

中国传媒遭遇资本介入 陈鹏

体育节目如何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 岑传理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金兼斌

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 孟伟

从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看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杨树雨

设计观念--重估影视概念之八 丁海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略谈情声气的"分离" 於春

媒体品牌的理念与运营 张君昌

直面电视媒体的营销时代 麻宝洲

浅析凤凰卫视品牌的整体塑造和扩张 李瑶,胡睿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职工体质与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乔培基,王胜超,肖明,张珂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朗读美学》的哲学维度解析 李凤辉

《乘着歌声的翅膀》栏目研讨会纪要 董崇飞

法国媒介市场过去、现状与未来--巴黎第二大学德穆兰教授讲座综述 张晓辉

报道中国与记录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届电视学术节"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莉

顺应时代需求创造文化时尚--《开心辞典》两周年研讨会发言摘要 孙微

电视科普片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王亚非,别明源

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寿命的几个因素 杨莅

论电视评论的评论价值 苏锐钧

试论舆论监督法治化 章祥法,胡长全

快速建立电视栏目品牌 龚冰,李岭涛

电视频道专业化下的体育频道发展思路 王华

浅析聋哑儿童的收视习惯 刘纯燕

电视专题文艺《除夕夜》笔谈亦庄亦谐,亦雅亦俗 周敏

丰富的内容自由的节奏 郑媛

多维的视点观察独到的角度开掘 王晗颖

2002年中国电视剧作品述评(上) 曾庆瑞

电视批评:影响比较研究 欧阳宏生

反盗版:技术与市场互动的影像工业内容保护策略 陆熠欣

美国媒介的战争卖点及人文反思 单波,肖珺

华语传媒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的传播强音 聂元建

“战争”使新闻直播真正滚动起来——析央视国际频道新闻滚动直播特点及其意义 周建青

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从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报道谈起 林林,张玉川

“亲历”建构“战争”——解析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嵌入”式随军报道政策 李镭

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下) 张振华

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 陈崇山

对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两点思考 刘京林

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反思活动——对国内有关“媒介批评”定义的辨析 雷跃捷

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 郭建斌

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上) 胡智锋

入世背景下中国电视剧艺术现实与发展问题思考 周星

张扬形式:优化电视节目的可能意义 黄匡宇

精深 精湛 精良——评析中国电视剧的八次轰动效应(下) 张凤铸

科学与纪录——关于科教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宋家玲

影视叙事文本特性初探 周靖波

艺术润化科技 数码承载心灵——由MAAP2002分析数字技术环境下应用艺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曹三省,廖祥忠,杨妍,王华

电影音乐三题 李俊梅

有声语言的声音是什么——论播音创作声音个性展现的理论基础 赵俐

2001-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描述 夏倩芳

纪实的误区 高克明

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 黄必烈

电视节目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严威,高福安

现代广告批评解读 饶德江

迅速崛起的新媒介——cybergame 何威

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到“自主学习” 杨敏

论我国英语习用环境的变迁 傅力

加强学科建设 构造一流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李文丽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谱系 闵惠泉

美日关系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有感 蔡翔

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媒体反思与变革——“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 孟建

《〈焦点访谈〉红皮书》研讨会纪要 国涛

韩非的传播观念及技艺 汪碧芬

电视娱乐节目亟待提高文化品位 孙宜君

电视新闻播音个性化风格形成的依据 海霞

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申凡

现场传播——从传播学看展会 巫濛

论广播中对声音的运用 张平

电视是如何“射门”的——电视体育娱乐节目初探 张庆

网络广播发展及前瞻 谢奇峰,王宇

广播剧:涅槃后重生 宋晓茜,汪纯

体育解说的内涵与功能 王群

试论电视栏目策划的五要素 项仲平

电视栏目的DNA 梁红

节目运作与频道专业化问题初探 余志为

收视率再批判 尧风,钱践,Yao Feng,Qian Jian

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道德选择 李光辉

论电视传播中的身体意象 陈月华

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 邵培仁,邱戈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 张政法

中国新闻出版业监管体制模式选择 姚德权,Yao De-quan

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 陈力丹,付玉辉,Chen Li-dan,Fu Yu-hui

论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丁柏铨,Ding Bai-quan

韩国放送公社"三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范红,贾萌,廖正军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电业的十大转型 邢建毅

结束暴利时代中国报业的战略转型 林晖

创新扩散理论的实证研究--关于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推广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实地调查 段鹏

论新媒介即关系 陈先红

关于新闻法学研究的思考--2004-2005年新闻法学研究综述 林爱珺

现代性视域中的台湾媒体与政府--以"TVBS VS台湾当局"为例 叶再春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探析 张帆,王阳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方兴东,张笑容,Fang Xing-dong,Zhang Xiao-rong

欧美博客研究评述 胡春阳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余伟利,陈敏利

中国电视频道化生存的理论构想及其营销策略--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 彭吉象,杨乘虎,Peng Ji-xiang,Yang Cheng-hu

突破与建构:电视春节晚会发展之路 丁亚平,Ding Ya-ping

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 廖祥忠

关于"真人秀"语境的思考 游洁

电视新闻标题篇章化刍议 彭宗平

论"邮发合一"体制安排下的报业生态 武志勇,Wu Zhi-yong

葡萄牙媒体产业的集中历程及其特征与启示 丁晓正,胡正荣

论广告品牌传播的内容要素 苏宝华

电视媒体的360度接触点设计:一种打开"机会窗"的方法 赵曙光

中国电视的困境与突围 项仲平,朱晓军

对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蔡翔,唐颖

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传媒人才 王志敏,姚争

向一个有理想有思想的教育拓荒者致敬--专访《风范长存--左荧纪念文集》主编赵玉明教授 李煜

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系列会议纪要与随感 刘燕南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综述 赵冰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十年发展论坛综述 孔令顺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白贵,高菲

电视的文化阐释 洪涛

试析反打镜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阎立峰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王培

电视科技节目表达方式刍议 王艳玲,孙瑛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李立风

组织因素与传媒伦理道德建设 初广志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夕阳红》节目的改版与定位 陈志峰

中国媒介产业布局与产业区域联合 刘洁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张敬

巩固探索整合提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传播系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王宇,张晓红

论卫视的"三个拓展" 尼松多吉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视听教学 邓磊

篇10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十几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拉动终端消费需求。无论是地产合作还是设计师联盟,如何让终端业主真正能感受到智能化生活的便捷才是最重要的。《尚品智能》就是为了这个目的,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通过业主亲自讲述的装修故事,来真正反应智能化生活的全景。

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努力……

言人所言,供人所需。伴随着十二五观划中家庭物联网产业兴起所带来的庞大新知识体系,绝大多数的消费族群对于新产业的认知,还停留在“神马”阶段,必须径过“童鞋们”这关的考验。《尚品智能》的发行也需要正视这中时机点,战为消费者与市场之间“相知、相惜”的沟通桥架,希望《尚品智能》能够提高发行量,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也祝愿贵刊红红火火。

――北京雷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先进

高瑞业主相对设计师群体更为分散,但针对设计旰群体的刊物相对又比较多。建议《尚品智能》在初期,更多的让目标受,众接受智能家居理念和行业、市场的发展情况,让目标受众认识到这种大的趋势。

――泊声营销总监吴天舒

《尚品智能》作为一本面向高端业主与设计的导购娄杀志,将智能家居等电子产品与现代生话相结合,为用户提品资讯和谐费柏南,迎合了智能家居发展的市场需求。希望能够在2011年,见到《尚品智锉》更多的为产大的消费者提借产品迭型和智佻家居解决方案,有效宣传智佻家居生话理念,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期待《尚品智能》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国栋

2011年新出版的《尚品智能》能够落地列各十体验店也是很好的“事件营销”方式,靛给客户提供这祥良好的平台,必定能在最终用户、开发商、集成商、装饰公司和生产厂家产生巨大的哥只极影响,也必将佻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北京中讯威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宇峰

智佻化家装市场自然离不开设计师的理念引导,《尚品智能》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建议不要遗忘开发商这类“业主”们,他们也是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动机。

――安明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助秦彩云

这是一十很好的方向,我非常认同,希望贵社在筛选产品及厂家方面展现独到之处,汇聚优秀的品牌及产品,发挥出刊物最大的优点及价值。

――厦门音丽士影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志鹏

建议能够兼须钊意、艺术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其闸的关系来深入指导消费者认知智能家居佻给他们带来什幺。

――上海希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徐逸峰

期待《尚品智能》杀志的发行,期待《尚品智能》能有效拉动智能家居行业终端消费需求。

――广州市纬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连峰

此本刊物将会是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精品。同时,需往意与网络结合起来,发挥网络传播的强大功能。在内容策划方面,通过教程式指导方式未引导客户,让更多人来了解到智佻家居产品的优越性。

――深圳市夜狼安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经理李可添

多估合实际案例,多让诮费者说话,多贴近终端顾客,这应该是刊物的重点所在。

――杭州吉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裴滨峰

《尚品智佻》针对消费者群体,建议运用简单易懂的话言对各产品进行才苗连,必要时增加一牲专业名词往释,这养普通消费者更可以容易我到符合匀己要求的产品。

――深圳市右转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经理陈伟峰

目前针对高端业主和设计师的杀志比较多,《尚品智能》杀志作为专业介绍智能化方面的书籍,应该具有本身独特的东西,相信会很好的,非常期待。

――上海典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好亮

面向高端业主和设计师的《尚品智能》的新鲜出炉,无论是对任何一方来讲都是很受益的。首先对高端业主来讲可以最快的了解到市场智能化趋向从而满足其高瑞需求;对设计旰来讲也方便为自己的设计产品往入新鲜血液;而对智能化产品商家来讲无疑是隐形的对自身产品的一十优势推广,也就摆脱了旧的单一的传统的销售模式。

――陕西亚都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翟超

真正以受众体验为主,以帮助受众实现需求为目的。在灶前提基础上,实现杀志本身的价值。

――上海爱威影音&智能副总经理王育恒

《尚品智能》的推出是一十很好的构思,不仅能推动智锉家居行业的发展,更能让消费者直接的了解智能家居,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

――安徽和易盛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圣杰

希望能多一些图文结合的国内外工程案例,让用户能正确的全方位对智能的用途功能有所了解。

――武汉世创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杰

建议完善“工程案例分析”,应更往重实际工程施工的过程,用真实的施工现场来记录整体项目的实施。把施工过程真实的呈现给读者。

一一石家庄宏胜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昆

期望《尚品智佻》风格大乞、内容丰宫、吸引眼球、以详实案倒引人入胜。衷心祝愿《尚品智能》,一鸣惊人。

――武汉现代佳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意康

《尚品智能》作为消费寻购类刊物应以介绍智能家居的终端产品为重点,尚品给人感觉就是高瑞、精湛。这本刊物今后会在智佻家居行业带给高端业主和设计旰很多思跆。

――上海云庐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向东

《尚品智能》名字起得很好,也希望能在新的刊物当中,体现出“尚”与“品”,让人耳目一新。

――苏州朗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曹华

《尚品智能》左先普及基础,再引导消费,最重要的是以其时尚及实用为理念,多介绍这群的产品,且技术层面降低一些,不要有过多参欺类的梵文,加强杀志的艺术性及观赏性。关注代表性的实际案例,以及业主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及设计师的交流互动。

――者尼私人影院市场总监郭天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