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与城乡规划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资源与城乡规划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意义;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协调发展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工作上存在不少的漏洞,一些工作上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践。基于此,以下就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发展进行探讨分析。
一、城乡规划管理中资源环境保护的意义
城乡规划管理首先要树立全民的资源保护意识。环境资源问题是随着城乡的发展而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益,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会带来环境问题。很早以前,人们没有金钱意识,而且也没有开采资源的工具,环境与人是和谐相处的,没有环境污染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的欲望的增长,看到了利用资源的利益,资源的数量日益减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慢慢的人们看到了环境问题带来的麻烦,这些问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们也慢慢认识到了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也主张先树立全民的资源环保意识,积极宣传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而且相关部门还专门召开的环保会议,提倡健全环保机制,改善环境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所以,树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制定环保策略的前期工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改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策略。
城乡规划管理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也存在手法、目标上的统一性。在推进城乡规划的进程中,如何更好的协调资源、环境问题,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关键。
二、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乡规划管理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规划建设的布局上缺乏科学的分布格局,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合理规划布局,对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区和工业区以及一些的生活区和商业区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在对于人均土地利用规模和建设用地上都有相关的规定。这些土地利用在区位上揭示了城市各项活动在不同的城市服务区中进行不同比例的分配,这些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区位上的需求,遵循城市规划建设的用地标准。
2、城乡规划管理建设中对土地管理科学衔接上的问题。城乡规划管理建设中要能够紧密地与土地管理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能够准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路线。对于存在的违法建设用地,我们要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不断加强城市执法和管理工作,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另外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的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上的规划都显得很不协调,他们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反而对城市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在城乡规划管理建设体系中,要重视城乡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体制,这是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所以,我们要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统筹城乡建设工作。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换句话说,就是要能够加强对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中,要能够重视绿地建设面积,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布置绿地,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中,还可以加强对节约型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的宣传力度,倡导合理的城乡规划管理,树立节约型的规划建设用地,从而可以有效地引导城市居民树立起节约能源的理念,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等规划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展开,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使农村建立现代化的集约经营模式、置换出部分的建设土地,还可以保护城市以及附近郊区的环境。随着工业开发的不断发展,致使部分乡村土地的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污浊不堪,出现了土地推平闲置的问题。这时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宏观方面为土地的发展与保护做出合理的设计,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农业资源。
3、不断强化和落实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用地。在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严密地控制,科学地管理好城市土地,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切实加强土地供应量,提高土地审批效率,还要能不断优化资源的配置,严格把握相关的土地利用结构,贯彻落实相关的国家城市土地建设用地政策。其二,要能够不断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监督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在城市规划用地时要对土地规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建立一系列的生态型的开发制度。并能够深入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积极做好相关的工作。
4、加强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城乡规划管理的侧重点还是提升经济水平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之前的城乡规划管理中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由于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改善这些规划,加强"反规划"观念。"反规划"观念的目的是改善土地资源问题,提高土地效益,使资源与社会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城乡规划管理的"反规划"是站在环保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提升,而忽视环保工作,对土地的规划不能太过紧密,需要考虑土地的承受能力,而且还要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保护。
5、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要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就必须要拓展资金的来源,从而可以有效确保土地开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能够切实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多方面的融资,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投资者的不同目标和心态,以土地开发为核心,有效地将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这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方位、立体化。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可以看出,要想不断完善土地规划制度,能够与城市建设的方向、速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就必须能够强调城市内涵形象,杜绝形象工程。从全方位规划好土地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过度的资源开发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时,必须注重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周黎.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浙江学刊,2012
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特点;办学特点;专业发展;办学要求;教学质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93
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概述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包含的学科较多,范围较广。目前全国超过有160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学校多,但并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有的学校着重培养城乡规划方面的人才,有的学校则偏重于培养资源环境。也有的学校会在大二时分方向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如云南师范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大一时为一个班级,到学生大二时会根据学生的喜好将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方向供学生选择。可以说这样的分类可以使该专业的定位更加明确,使学生能在不同的专业分类下学得更精、学得更好,更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使专业的前景更加光明。
1.1 专业特色
日前,我国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院校在该专业的课题安排上基本相同,都包含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地质矿产、区域经济、房地产、建筑学、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几乎也存在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城乡规划等其他类似专业的课程内容。由此而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和特色优势,使得办学理念融入不到办学过程中,阻碍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向前发展的进程。
1.2 人才培养模式
依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该专业试图培养具备资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可以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科研、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等学科知识,在专业设置上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地质矿产、区域经济等相关理论知识,成为最典型的“通才型”专业人才。由于这种培训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涉及领域比较多,形成了一种“通”而不“专”的效果,真正放在市场上与其他专业学科的学生竞争时,往往会处于劣势的地位。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地理学科领域通常面对着地理学科专业的竞争;在环境科学领域面临着环境工程专业的竞争;在土地管理领域面临着土地管理专业的竞争等。
1.3 实践技能薄弱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训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学习课程设置过多,课程就更加复杂性,学生总学时又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学习完成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另外,由于学时有限,理论知识都没有完全学习到位,如何抽出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育呢?而且一些院校虽有设计实践课程,但是实践课程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性思维,使得学生也对实践技能提不起兴趣,加之院校更多的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育,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而社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的时候也会感到压力很大。
1.4 就业与深造
通过第三方面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导致实践技能差,同时引起很多方面的现实问题,一个非常重要并且直接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个专业的就业率高与低,直接地反映了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程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人才致使“通”而不“专”,表面上选择性比较多,可以在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就职,但是同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的竞争对手,再加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身设置的局限性,使得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薄弱。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更多地追求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市场上也需要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机制。本科生更多地选择进行考研考博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涉及的硕士学位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想深造都找不到相应的大学,最后学生只能寻找相似的专业进行深造考研或者干脆更改专业选择。致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会更加迷茫、没有信心,促使更多专业人才的流失。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定位思考
2.1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在学院教学中,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较多、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什么都学,却什么都不会。在实际教学中,其实已经偏离了教学目标,忽略了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而非专门人才。其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也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可以解决资源环境合理规划与城市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各学院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以及师资情况,明确专业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增多实践课程学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上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2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要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完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社会需求方向的因素,合理地设置学习课程内容的安排,避免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产生距离感。并且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不仅是靠几门课程就可以的,它需要充分学习各个课程,靠这些课程的相互补充和协调来实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学科专业,这也使得该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地理学科领域,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地理区域的规划特点,还要熟练地掌握当地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资环专业知识。例如,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校开办的专业应该更多地倾向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可以开设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资源环境调查等学科内容的传授,但是并不是一味侧重,不去关注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城镇规划、区域经济等人文环境内容的学习。
在专业课程开设时,要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也要注重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结合,同时课程在开设时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值得提出的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基本协调和实现了以上要求。
2.3 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是高校对学生管理以及培养高层次人才战略所实施的一种优良制度。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渴望教师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关注,及时给出指导和鼓励。如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施了导师制体系,每位导师就可以随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更容易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当学生遇到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问题时,及时给出解决办法或者及时给予关心和关切帮助。另外,导师需要更加的专业,不仅是在专业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对导师提出了较高的水平,导师要发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有助于更快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指引学生更好地发展本专业。导师还可以借助自己的科研项目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使学生也参与其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创新性人才。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专业定位、特色发展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修正改良,调整人才培育战略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促使资环专业应对新的挑战,新拆分两个专业分别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可能更快地推进未来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高校在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体系建设时,要积极吸取经验教训,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多方向和多角度来提高专业竞争力,培养一批又一批为社会所用的合格人才。
此外,学校在培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时,不能盲目觉得什么课程好就开设什么课程。学校培养人才终究是为了社会和国家建设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时,必须充分地考察市场、研究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的人才。总的来说,学校只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才能推动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和兵.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4,24(3).
[2] 赵小风,黄贤金,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
篇3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泛,对于学生的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要求较为全面。在新时代的强烈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两个大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环境学和地理学等等相关知识有目的的学习。
由于本学科存在着交叉性强的特点,就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各个领域有所了解并能够及时地掌握部分技能。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们提高自生的实践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领域。创新性,是适应时代快速发展不可忽视的时代要求和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创新性。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就导致了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着不同模式的办学方法。在我国最常见的办学模式是与测量工程学合办,为以后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现实的基础,代表学校是武汉大学;还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地理学合办,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做好技术支撑,代表学校是南京大学;与环境生态学合办,主要是此专业设立于环境学院,目的是培养城市规划性和环境保护性人才,代表学校是河海大学;与城市规划合办,利用知识的相互联系性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进行整体把握,培养实践类人才;与工程管理学合办,作为综合性学科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可以更好地与工程管理合办,原因如下: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同样的适用,方法和手段也大体相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更好地吸取国外工程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的不足和相关问题
1.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专业,一些大学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十分的明确,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切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专业方面的掌握能力,还对要求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没有使学生们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有选择性的具体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常常导致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在招生时找不到适合的学员。
2.泛而不专。本专业的综合性太强和交叉性明显的特点就使得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种多而不专的感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加大专业知识的广度,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也开设较多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接触的知识太广太杂,最后导致学生毕业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硬性能力。然后,这样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石,使他们有一种迷茫感。
3.实践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就为严格,对于在学生而言,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
4.深造专业模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就去工作的传统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对于知识的向往和为了得到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一大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然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没有明确的硕士学位学科,如果学生想进一步深造,只能选择不对口的其他专业,这就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学生的深造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麻烦。
5.社会认可度不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已经存在了几年,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不知道或者熟悉这一专业,这样就导致了没有社会需求引起的就业难题
四、创新立体化模式的优势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换代,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办学模式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创新立体化模式有着这样的几个优点:1.使得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2.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3.符合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结语
总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在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建立的具体学科,存在着学科多元化,学生综合性强等先天优点;再加上创新立体化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城市化发展方面将会有很大的
参考文献:
[1]胡和兵.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03):131-133.
[2]周晓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178-180.
篇4
建立以“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分析及科学研究、综合决策和快速反应”为一体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环境资源保护的整体性特征和一体化为要求,整合环境资源的管理职能,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标准,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建立以企业、集团为代表的第三方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开展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验收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二、推动区域协调统筹合作
根据《沈阳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加强苏家屯区与沈阳市其它区县以及周边县市的信息互动,推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下的生态产业发展与大型机场设置的圈方面合作。建立区域联动及监管考核机制,实习区域统筹合作机制的创新,建立完善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区域内的生态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落实区域联防联控规划的各项任务。从区域统筹的角度考虑,实施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建立信息共享与信息通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重点区域的新建项目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来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引导区域内环评及重点产业发展环评,促进新的合理布局;提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三、推进城乡统筹联动机制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将居住空间、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与公共基础设置配置合理布局与规划,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早日将“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生态网”、“信息网”覆盖城乡,构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统筹机制。联动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差距。抓好农民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建立功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推进区域流域环境管理
篇5
关键词:新农村 规划建设 农村规划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
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
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篇6
关键词:沿海口岸城市;城市结构;规划编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099-02
1、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今天,拥有特殊区位及资源优势的沿海城市,已经成为区域优势快速崛起的强大势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口岸城市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优势地位的争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香港和大连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二者在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历史背景、区域位置、生态资源、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点。在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凭借自己独特的编制管理体系和城市建设成为全球规划史上的典范,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笔者对香港与大连的城市结构、交通组织、开放空间等方面特点加以比较总结,希望能对国内沿海口岸城市规划编制起到积极作用。
2、沿海口岸城市概念
沿海城市指的是拥有一定海岸线,对于海洋有依赖背景和发展牵连的城市。口岸是由国家指定对外往来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总的来说,沿海口岸城市就是指由国家指定的拥有一定海岸线,依托海洋资源进行对外经贸、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游和移民等来往的门户城市。
3、大连与香港城市发展沿革
大连,1898年港开埠。俄国以打造远东最大商贸港为目标,拉开了大连城市发展的序幕。按照当时欧洲城市的设计理念,以广场为核心,采用“环形+放射”的路网结构。1905年日本占领大连,意图打造远东军事基地和对外侵略桥头堡,大连人口和建设用地增长迅速。该时期的规划保留了沙俄规划的广场理念,路网采用更为实用的方格网形式。日俄时期的城市规划及建设,奠定了大连成为区域性港口及商贸城市的基础。建国以来在原有的城区基础上进行城区拓展建设,组团式发展。
香港,1841年开埠。早期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香港岛,随着九龙半岛的割让及新界的租借,使香港的土地发展更趋多元化。之后多年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商业和港口运输为主,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发展,菩用有效的土地资源,有系统地提供充足和适当的空间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需求。
4、二者城市发展特征
4.1 历史渊源影响城市发展结构
大连与香港历史相似,两地城市空间受到历史渊源的影响。大连早期由俄、日规划建设,初步形成“放射型+小街廓”的路网模式。建国以来在原有的城区基础上进行城区拓展建设,组团式发展。香港早期城市规划建设源于英国模式,如九龙区;直至70年代初划分城市新市镇区,开始在新界区进行高强度开发建设,吸纳和疏散人口。
4.2 区域位置决定两地职能地位
两地角色地位由区域位置决定,区位优势明显、职能突出。香港是珠三角地区城镇群的核心城市,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未来大连将全面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4.3 地理环境限定两地发展格局
两地共同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人多地少是两地城市规划发展的主要困境。香港是紧凑型发展格局,形成“密集发展模式+铁路为本”的空间结构。大连市的城市形态呈现组团式空间格局,近三十年中先后发展建设了多个新城和产业经济区。
4.4 城市支撑体系各有策略
在城市支持体系方面,两地均面对资源紧张的现实。香港紧凑发展节约出来的土地均严格使用,交通发达便利,市政基础设施支撑力强,公共开放空间充足且非常便民,中心区交通、市政、绿地占总用地的30%。大连市的城市支持体系是按照国家统一用地结构比例规划分时期建设。长期注重解决当前问题,中心区交通、市政设施,广场公园占总用地27.2%,目前新机场枢纽、航运中心、轨道交通以及公共绿地空间建设力度较大;但市政设施需要进一步整合集约用地,提升支撑力。
5、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在编制体系结构上,两地都比较系统、且层次分明;但在编制主题、审批、内容以及法定规划的划分上存在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注重战略规划的编制
战略规划是规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体现规划前瞻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到操作层面缺乏科学依据,受制于他人的问题所在。香港的战略规划层面均属于非法定文件,社会参与度较大、思路较广泛,而且受政府机构高度重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5.2 注重法定规划的编制与地位
香港的法定图则包括分区计划大纲图和发展审批地区图。分区计划大纲图明确规划地区内的拟议土地用途和主要道路系统。发展审批地区图为非城市地区而制定的过渡性图则。法定图则由城市规划委员会遵照特首会同行政局的指令制订,由特首会同行政局核准。
5.3 城乡规划分区控制
两地都实行规划分区控制,香港分为都会区和新市镜大连分为主城区、新市区、以及县,规划编制审批分开编制管理。大连市需要学习借鉴香港做法,进一步整合规划的统一编制和统一审批力度。(见表1)
6、启示
借鉴香港经验,加快相关法规条例和法定规划立法进程,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城乡规划地方性标准与准则文件;抓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城乡规划编制及管理的专项规定;推进建设用地法定规划全覆盖;通过立法和监督,明确规划法定地位,按法律、法规要求向社会公布,确保规划实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篇7
关键词: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观;环境资源;局限性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summary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ity depends on the city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as a guide in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ity's own analysis of city,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nly in the scientific city planning guidance, to gradually realize the final goal in a cit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people'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n the city more and more, city planning requirements also gradually improve.
Keywords: c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limita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1.1、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盲目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出现了时间明显缩短的现象,20 年的发展目标却在5 年内已经完成,这不仅使城市规划管理失去了在城市规划中的调控作用,更加使得城乡规划产生分割和脱节,城乡结合地区的建设管理机制混乱。由于规划管理不善,大部分城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而一部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违规建筑大量存在,城市土地被胡乱占用,使得城市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另外,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城市为了完成建设目标,则与其他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1.2、规划和管理的手段尚显缺乏。
第一,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根据我国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在进行规划时应当由政府审批,而由于规划和管理依据不够充分,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的现象,因此而造成了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随意的改变建筑规划,产生违法超建的现象。第二,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管理智能不健全。很多城市规划管理只能被人为的分割,无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始终无法落实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规划目标。第三,经费的紧缺使得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第四,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一,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的执法管理力度不足,处罚标准的不合理,造成了执法水平与城市规划工作无法相适应的局面。
二、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因此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随之带来的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变的日益突出,为此必须做到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实现。
2.1、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应该包括常规规划内容,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建立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构架,城市规划的制定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以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城市规划的指标,将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消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而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新思路,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超出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城市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下,形成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并再次与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不达标需要再次改正,直到修正后的规划方案可以满足城市自身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止。在城市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三点内容,其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应该强调城市资源供给力与城市环境承载力,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其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应该将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社会、环境等都纳入规划计划中,保证以上各个因素相互协调促进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其三,城市规划方案应该以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一个重要控制点,也就是说城市规划不能超出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另外,现阶段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都在逐步提高,所以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制定时,可以不完全受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限制,可以适当增加城市系统的发展规模。总之,为了保证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城市规划必须引进资源供给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
篇8
关键词:村镇建设;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根本,尽管我国地域辽阔,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讲,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可以利用的耕地、草地、林地、水面等只占土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强,人多地少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禁止占用耕地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村镇规划是城乡规划中“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村镇的中远期发展,也事关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在规划中,我们应从村庄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和设计。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和历史遗存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指导,使农村的建设体系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有机结合,发展成为更适宜人居住的新型农村。
一、村镇建设规划的意义
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任何重大建设事项的前提和基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规划的指导。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律依据及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具有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职能,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作用。通过规划可以深入了解村镇存在的实际问题、农民意愿、村镇发展动力,确保新农村建设符合村镇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村镇规划指导思想
1规划设计原则
村镇规划设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之一,在规划设计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所规划的方案必须从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出发,设计的目标是要规划一个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村镇。
2 从地域性以及当地建设发展考虑村镇布局
依托山水自然环境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地形地貌院落空间,塑造农家乐特色。山地村路,各具特点的组团嵌在水系中、起伏的山丘丰富了村落的轮廓线;规划设计要立足高起点、要发挥社区聚集效应,推动住宅产业结构向高层化、高质化、高新化进程,为社会建设景观。打造“新乡镇、新农村、新形象、新理念”的品牌;适应区域经济竞争的新形势,把握时代经济发展化的大趋势,彰显人居环境的新理念,以灵活的设计理念,构建“大社区”;村镇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发挥该村镇的一体化的优势,着力解决该村镇的资源共享、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建立该镇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城镇体系。
三、我国村镇建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1、村镇规划设计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村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2、村镇规划设计档次较低
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村镇规划建设的规模档次普遍还是较低。许多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小城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路“走廊式”建设的格局,使一些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高。
四、当前城镇规划设计所面临的新形势
1、城镇的功能在调整,城镇功能愈来愈多的向纵深发展,城镇建设出现了许多城市型的功能结构形态。
2、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乡镇企业和经济型农业企业,突起为城镇建设的动力,小城镇的建设规划,要跟上企业的迅速发展。
3、城市建设现代化,大、中城市发展的技术手段的进步,如交通、通讯和规划设计的理念,对村镇建设的影响也很大。
4、城镇建设形成的对自然生态环境和部分历史文物的破坏,也开始显露。
5、城镇的规划建设和设计,应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也应加强建设工程的工程监督和质量管理。
五、提高村镇建设规划与设计
1、坚持正确的集镇规划原则和要求
集镇是农村建设的重点,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实施合理建设不能没有好的规划方案作依据。为使规划真正起到指导建设的作用而不流于形式,必须认真制订和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及其要求。1.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相互关系,为集镇规划寻求充分的依据。
2、建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
从我国村镇未来建设发展的需要看,县乡政府应该尝试建立一种以提高规划建设质量、最大化满足广大农民生活生产需要为目标的管理体系,以指挥和控制农村地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村镇规划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应涵盖管理组织体系、管理过程体系、管理制度、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管理档案、面向质量的领导与决策体系、持续改进、质量资源等。
3、村镇规划的实施
将良好的规划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规划的功效。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对村镇规划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尊重规划的科学性并广为宣传;其次要发挥集体领导的力量,加强管理。避免私宅建设相互攀比。第三应该广开财源,多渠道集资;若将我国农民建房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规划,统一建设,走自助公建的道路,不但可以节约资金、节约耕地,更重要的是能够同步修建完善的市政设施等支持系统,营造出优美的环境,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4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的管理,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1)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一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工作。
(2)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尽快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乡镇的乡镇长、建设助理员、部分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应适当组织对区县长的培训。应继续推选村镇规划建设助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并进行严格考核。通过加强培训,进一步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是城乡规划中“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村镇规划,村镇也将会在决策者、理论家、美学家、规划师、工程师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下迈向健康、美丽、繁荣、科学的发展道路。而且针对现状村镇居住用地建设,对于提高用地利用率,完善用地内公共设施的配套及改变目前单一的用地结构形式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村镇也将积极融入城乡一体化,以产业定位的深入研究,城乡统筹的发展,注重村镇形象塑造和村镇经营策略为基础的规划,将会为村镇绘就发展蓝图,达成和谐美好的愿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乡村发展;经济建设;乡村格局;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乡村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
我们尝试进行阶段性划分,来更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走过的历程。依据农村改革内容的标志性变化,可将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我国乡村建设以农民自主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加强相应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加大投入、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加快道路、电力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农房建设与农民最直接、最必须的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同步加速推进阶段,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电、安全饮水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新阶段。扭转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乡村经济建设发展
1 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2 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 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
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
首先,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
其次,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
再次,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第四,以县为单位,设立农业发展强化基金,在“以工扶农”的同时,立足于 “以农养农”。
最后,逐步建立县域或者跨县农业技术与市场交易发展协会,渐进实现农业自我良性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理念创新,系统推进,反哺农村;编制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乡村规划纳入到整体规划体系,城乡一盘棋,规划全覆盖;尊重民意,不伤害农民,生产要素流动根据自愿原则,但村镇体系格局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突出重点,通过公共政策引导确保实施。具体操作上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强调城市与农村的交融发展)确立的城乡发展空间载体上,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业态创新与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互促、协调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实现水、电、气、垃圾处理与通讯通信的配置)、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服务城乡的社会体系,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实行城乡统筹“大部制”,对城乡户籍实行一元化管理,吸引社会基金,为城乡统筹提供支撑),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四、村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办法
(一)规划的基本思想——全面视角
在城乡统筹视角下,从以往单纯注重农村居民点的规划转变为县(市)域、镇(乡)域、村域与镇、乡、村居民点规划的结合,即“面”加“点”的体系,在县域层面统筹进行居民点的布局和调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视角下,关注村镇人居环境的提升,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引导村庄格局的调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村镇格局的调整需要循序渐进,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强调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复合性的特点,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在维护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在村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野景观保护和历史遗产保护,延续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文化传统。
(二)村庄调整的路径——分类指导
1 新村开发 (新建)
新村开发是根据规划布局,进行迁村并点、移民建村,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建设行为。新建型村庄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需规划建设的村庄,如移民建村、迁村并点及其他有利于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而新建的村庄。新建型村庄首先选址安全,规划侧重于自然环境相和谐,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情和时代特征。
2 村庄综合整治 (整治)
综合整治型是以对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一般的村,以整治为主,在规划指导下,通过拆除违法建房和危房、改造旧房,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共厕所,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保持环境整洁,改善村容村貌。
3 危旧农居改造 (填充)
危旧农居改造是对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在规划指导下,采取整理、改造旧村的方式,充分利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鼓励联合建设组团式新村,让有条件的农民向中心村转移。改造型村庄建设应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扩建新村。
4 保护性修缮 (保护)
针对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其他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或文化资源的村落,如有优秀历史文化遗存、独特村庄布局或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村庄,加以保护性修缮和开发利用。
五、结语
通过我国乡村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一靠经济发展,二靠政策推进,三靠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的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还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稳步推进的态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推动下,可以预见我国乡村建设仍将向纵深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 郐艳丽,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发展格局的调整
[2] 刘李峰,乡村建设三十年:历程与启示
[3] 曲悦亮,浅析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刘小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9、02、
学历:研究生,籍贯:陕西 学校:长安大学,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篇10
【关键词】环境问题的根源;产业结构;负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D92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64—07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变暖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环境问题日益瞩目。环境问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亦应在发展中解决。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环境问题的演变,深刻剖析环境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是哲学、伦理、宗教等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也是技术、经济等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所致,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同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应当进一步厘清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剖析其直接经济原因。多数学者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在于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化也难辞其咎。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一个重要桥梁——产业结构。人类经济活动是通过产业结构作用于环境的,因而挖掘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首先应当研究产业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剖析
(一)“三大产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不仅与社会、政治活动相互影响,更与经济活动相伴相生。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和部门之间的技术变动和扩散的相互联系,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产业结构既主导资源配置又决定环境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是联系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纽带。
经合组织(OECD)以经济活动和生产部门作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产业,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由于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农业亦即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农业多以绿色植物为生产对象,而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固定二氧化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毒物、杀灭病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另一方面,农业对水和土地的需求较大,不合理的垦殖和放牧会引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工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的生产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公共事业(煤气、电、水的供应等等)。该产业以高能耗、高污染著称,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其中制造业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大气污染和化学品污染,其工业用水量的不断增长更直接导致水资源的稀缺。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三产业,其中金融、服务等行业能源耗费量和污染排放量都有限,但旅游业、集体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有负面影响。由于三大产业对于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力不同,故而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和布局必然导致环境问题迥异。
(二)产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因果分析
环境问题是多种原因交互而导致的复杂结果。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人类作为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排放的污染物可以被自然消化、分解,进入自然的物质循环系统,以维持生态的平衡。只有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污染物累积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时才产生环境问题。哲学、政治、宗教、伦理、经济、社会等从各个不同角度左右人类思维方式,影响人类活动方式和规模,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或单独作用最终引发环境危机,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复合原因。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指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原因的原因,或称终极原因。根本原因必须在特定范围内讨论,否则任何事物的终极原因都是自然界本身,失去探讨的价值。我们之所以将环境问题根源的讨论限定在经济范围内,是由经济活动的特性和地位决定的。生存是人类的第一要务,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同时也是排放的污染物最多、对外部环境影响力度最大的活动。政治、宗教、文化等活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影响环境的。因此要探寻环境问题的根源,必须对人类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在经济活动的范围内,经济行为是基本范畴,任何经济活动都是由行为人的经济行为构成的,我们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直至解决环境问题,因而我们必须从经济行为的层面上展开,着重研究经济行为和环境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
经济行为是经济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实施的各种经济活动,例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等等,并确定相应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经济行为具有外部性。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支付的为正外部性;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被称为负外部性。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对他人及环境带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生产的负外部性;而由市民使用汽车排出的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则称之为消费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导致污染产生。自然资源的破坏主要源于负外部性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由于自然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具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易致共有资源过度使用,资源枯竭成为应有之义。因此,负外部性是导致污染的产生和自然资源退化的重要因素。行为人享受了其行为的福利,却由他人和社会共同承担由其行为造成的污染、自然资源退化等后果。由于无须为此付出任何代价,行为人不但不会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其不利影响,还会为谋求更大利益而加倍从事此类行为,从而加快、加深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的速度与程度。因此,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没有负外部性就没有环境问题。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原因同一性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同一性。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并不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负外部性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超出了环境自净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如果社会或公众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环境问题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行为的负外部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974年英国哲学家约翰·麦基在《宇宙的粘合——因果关系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的原因是结果的非必要而充分条件中的一个不充分却是必要的部分。简称为“INUS”条件。根据“INUS”理论,负外部性不是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问题可以由政治、经济、战争或自然灾害引起,一枚核弹的爆炸就可能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完全崩溃,经济行为负外部性规模化并非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但当负外部性的规模化到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程度时,环境问题一定会产生,因而是环境问题的非必要的充分条件。但在经济领域内,仅仅负外部性的规模化本身,在尚未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环境问题并不能产生;如果没有负外部性的规模化,环境问题一定不会产生,又具有必要性。因此负外部性的规模化是“非必要而充分条件中的一个不充分却是必要的部分”,满足“INUS”条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那么,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究竟是通过什么路径和方式达到规模化的呢?产业结构自然落入我们的视线。
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的实证分析
实践中,经济社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水平和类型。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工业为主导的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大,污染程度较重。第三,技术水平。同样产业结构的两个国家,如果使用的技术不同,产生的污染也不同。第四,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更加重视,环保投入也会相应增加。从经济系统运行的角度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由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一定能够加速经济增长。合理的经济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活动的水平、扩大经济活动的规模,对技术水平和收入变动以及环境政策和支出也有刺激或抑制作用。因此,在互相联系与影响的四个因素之间,经济结构,尤其是具有主导作用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规模和程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影响污染程度
1.产业间的比例结构决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总量。产业结构首先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的产业及不同产业部门对环境影响不同。其所产生的污染是结构性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性污染是指污染的状况与经济系统中的某种结构有关,污染的状况和特征会随着比例关系或分配关系的变化发生变化。同一产业部门使用的原材料、能源、生产工艺甚至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产生的排放物也基本相同。如果一个经济区域内重工业发达,则其污染负担一定较重;而以金融、旅游等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环境状况就相对优越。因此,调整本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可以控制污染物的种类及总量。
2.产业组织结构影响污染水平。在很多的文献中,产业组织结构也属于产业结构的范畴。产业组织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的组成情况。产业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污染水平。规模小的企业因为不能达到规模效益,在竞争中缺乏优势,获利水平很低,无力进行污染治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果一个产业内大量的企业都是小规模、低效益的,则污染水平相对较高。如果产业的平均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同行业水平或国际水平,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也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排放问题。
3.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剧污染程度。对于一国而言,产业结构还存在产业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不同地域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结构,再与其他地域的产业形成产业布局。不合理的产业布局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严重而突出的。从宏观战略布局来看,工业布局极端集中或极端分散都会导致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工业布局高度集中,超过环境容量负荷,则人口稠密、空气污浊、水质恶化;工业布局过于分散,则污染遍布,难以治理。从中观区域布局来看,区域内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大量可利用、回收的废水、废气、废渣不能就地利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会加剧环境问题的治理难度。
以我国产业结构和环境现状为例。2009年我国三大产业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3%、46.3%和43.4%,工业区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渐向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扩大。这种以效率为导向的非均衡布局模式使中国环境状况也具有典型的区域特点。2009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77.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4.4万吨,其中排放量最大的都集中在河北、浙江、江西、湖南、福建、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这些工业、重工业发达的省份和区域,这些地区也正是我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较重的区域,酸雨也集中分布在该区域。
4.产业结构还影响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采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二是劳动者采取何种劳动组织形式进行生产活动。劳动者使用的生产资料的状况决定着生产过程中劳动组织形式的状况。生产方式是历史的产物,生产资料的状况及劳动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工业革命早期,自然资源丰富而价格低廉,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资本家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一边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一边煽动消费者膨胀其物质欲望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当时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产物,因其不可循环性和非可持续发展性而成为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对污染加剧和生态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影响自然资源退化速度
产业结构是由一系列经济行为构成的,是农业经济行为、工业经济行为、服务业经济行为的组合。由于不同产业行为的运行机理不同,对资源消耗的种类、数量和方式不同,故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不同。合理的产业比例结构可以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可以有效减缓自然资源退化的速度、防止自然资源枯竭。
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自然资源退化。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未能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无法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优势地位,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采掘本国的自然资源赚取外汇,尤以采矿业、林业居多。采矿业会引起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大肆砍伐森林的后果则是水土流失、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及时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治理,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状况,但以采掘业为支柱产业本身才是环境问题的真正根源。减少采掘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建立本国合理的产业结构,才是解决经济贫困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
(三)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强度
产业发展离不开能源。我国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煤炭的开采、加工、使用带来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各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8年间显示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至2008年的11.3:48.6:40.1。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8年的40.1%。但第二产业仍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随着第一产业在增加值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其能源消耗比重也逐步降低(见图2),到2008年下降到2.06%,相当于1981年的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量也呈上升趋势,其能耗比重从1980年的7.67%增加到1993年的11.16%,从1995年至今一直维持在13%以上。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例最大,自1991年以后一直保持在70%以上,并且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第二产业能源消耗远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在第二产业内部,其能耗也各有不同。其中10个主要的耗能工业部门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10个行业所占第二产业能耗总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71.61%上升到2008年的81.6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业能耗上升幅度最大,从1985年的7638.6万TCE增加到2008年的51 862.92万TCE,增加了44 224.32万TCE。能源消耗增加速度最快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2008年能源消耗量分别比1985年增加了732.29%和723.64%。因此,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高能耗行业及产品的比例,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系统,各个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和互动。人类每一个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引起生态环境的连锁反应。由于环境自身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在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力较小的年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排放行为并未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的产业化加强了一个产业或产业部门的各经济行为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补充,提高了经济行为的效率,同时加强和扩大了负外部性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倍增的负外部性作用于环境,一方面是日益沉重的环境负荷影响自然资源的自我修复,导致自然资源的退化;另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退化又影响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发挥,使污染更难以消除,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崩溃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环境问题解决的法律因应
明确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法律保障是当代社会应对各种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立法者应当以立体思维建立环保法律体系,在立法中对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调整予以界定,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一)有关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的立法现状
目前,在《环境保护法》的统领下,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包括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程序、环境标准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环境法律体系,其中关于污染防治的法律有16部(包括宪法、刑法、民法中的相关条款)、行政法规46项,各部委颁布的污染防治规章多达371项;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17项、行政法规18项、部委规章24项。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中,尚无规范产业结构规划的专门法律法规或专门章节,偶有提及也比较空泛,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还有较大努力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调整还处于原则性规定阶段。目前关于产业结构的相关内容,主要出现在法律法规的总则部分,还没有具体细化的规定,还未落实到操作层面。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总则部分都出现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的原则规定,却在后续章节中都未做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2004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有关部门进行产业等规划时应遵循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但仍缺乏产业结构规划的具体规定。第二,对于产业结构规划和调整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较多强调“产业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和规定。如前所述,产业结构中不仅产业布局影响环境,产业组织规模以及产业比例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早在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淮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首次对产业组织进行规范,对于重污染行业中规模较小、污染处理能力低下、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整治。该《通知》还初涉了产业内部比例调整问题,虽然对已有产业内部比例及产业间比例调整问题尚未触及,但立法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即将上马的重污染项目进行严格的限制。这无疑是环境保护的一大进步!然而遗憾的是,其后制定或修改的几部重要的污染防治法律都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规定了“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没有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定,贻误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时机。第三,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关于加强淮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做了规定,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但未对政府机关问责,也没有追究小企业主的法律依据。这不但给规划者们留下了的空间,更为环境污染加剧、自然资源破坏埋下了伏笔。
(二)有关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的立法建议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环境危机,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政府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指导思想。“十二五”规划属于政策范畴,是国家为实现下阶段的经济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指导原则,灵活多变且强制力较弱。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需通过长期的努力才有解决的可能性。因此,我国应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定型化,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下来,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1.遵循立体思维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环境保护的立体思维是从整体思维发展而来的。所谓环境保护的整体思维是指把全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宏观的角度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发展观确立以后,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日本于1993年颁布了新的《环境基本法》。新法确立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思维和全球思维,以日本对全球环境所负的责任为基本点,以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流通方式转换成为对环境负荷小的发展模式为基本策略,不仅着力于公害防止,更把法律调整的范围扩展至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每个环节。环境保护的立体思维,即是指不仅要把整个地球、一个区域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各自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具体到法律层面,即指不仅要制定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法、商法等法律中也应体现环境保护的理念,与环境保护法律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例如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的内容,不仅在环境法中要规定,在规划法、审计法、税法等法律中都要有配套体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环境法律法规的作用。另外,遵循立法的立体思维还有助于防治法律逆向调节,即立法机关虽然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但是由于与该项立法目标相悖的其他法律或者文件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致使出现了与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目标相反的结果。法律的逆向调节不仅使立法目的落空,还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损害法律的威信。
2.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确立其指导性地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城市规划与产业结构规划虽然都包含了产业布局,但内涵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城市规划侧重于空间规划,而产业结构规划除了包含产业布局规划外,更注重具体产业的比例架构,包括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比例架构。因此我国应当在《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专门条款,明确产业结构的原则性地位,以便对具体法律法规进行指导性调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