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制造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制造的概念

篇1

(1)设计过程当中尽量采用一些可再生、可回收的资源与材料,设法降低资源消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材料选择应遵循可回收、易分解、可再生的原则,使用这类材料进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加工,不会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比较小。尤其是对于结构用的零件,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满足易分解、易分配的原则,严格杜绝使用有毒材料,努力提高环保材料的循环使用效率。

(2)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过程当中尽量考虑轻重量、低能耗、长寿命原则。通常产品的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就等于说是降低了机器产品的报废率,意味着机械的产品产量也相应的减少了。同时,降低机械产品的能耗也能减少污染,提高了环保效率。出于降低材料能耗的角度,适度减轻机械产品的重量,并从环境的负荷对于机械的要求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产品设计应符合环境通用标准,实现机械构件的通用性。

(3)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过程当中还应考虑到零件报废以后的污染处理成本。设计过程当中,报废以后的污染处理问题常常被忽视,应积极采用一些低环保负荷、综合成本最小化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含氯橡胶、氟利昂、石棉和树脂等类型的材料。

2改进制作工艺,实现节能减排

(1)因地制宜,参考外部环境选择加工工艺。在单个零件的众多加工工艺当中应考虑到现场设备的匹配。比如零件的锻压工艺,可以选择冷锻压方式,也可以选择温锻压方式,还可以选择热锻压方式,其中热锻压工艺能源利用效率要低于冷锻压和温锻压方式,但是选用冷锻压工艺对环境的危害要比热锻压和温锻压工艺高,所以温锻压工艺将在日后广泛被应用。

(2)对于现有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众所周知,机器结构越简单,设计零件越少,制造过程所需的能耗就会越低。同时,机械设计中零件的形状对于制造过当中的能耗影响也很明显。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产品的基本性能,也要尽可能简化零件,优化产品结构、减小机械提及、减少零件数量。

(3)对于工艺工序的合理安排。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对加工工序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优化工艺方法的选择,也能实现节能目标。例如:冷轧薄板的生产由于冷轧过程中钢板要经受塑性变形,必须经过退火处理才能适于复杂的成形加工。加工环节过程当中对于每个工序都进行环保优化,尽可能高的提高能源利用率。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合作日益国际化、大规模化,这就要求与自动化相关的计算机集成和网络技术要全面发展,与国际接轨,跟上世界步伐。同时,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也成为未来节能技术的必经之路。节能环保理念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当中的引入,必将使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更加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进一步推动工业的发展。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德国“工业4.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改革措施

2011年,德国联邦教育局和研究部推出德国“工业4.0”,与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相似,核心是智能制造,,主要是为了提高德国制造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1]。“工业4.0”是德国政府对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重新划分而提出的一个新颖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认为,技术不断精进的情况下,工业发展历经机械化的“工业1.0”、电气化的“工业2.0”和自动化的“工业3.0”三个时代后必然会步入智能化的“工业4.0”阶段。智能化时代,核心技术特征是“虚拟—实体系统”。“虚拟—实体系统”是指工业发展会以原有的互联网和信息系统为基石,融入服务网和物联网的新血液,紧密衔接实体世界与虚拟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智能整体[2-3]。在工业范畴中,“虚拟—实体系统”可演变为以智能代替人控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中,可进行交互控制的智能机器提供生产,保证生产信息可以实时监控和传输;大数据存储系统保障核心控制系统,串联起生产原料采购入库、产品制造检测、成品物流输送等整个完整的流水线,同时可收集各环节传来的信息,以人工智能对其分析判断,决定具体的生产方案,并自动完成加工制造。这样就形成了精准按需生产、高度个性化制造的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的目的。德国“工业4.0”的出现无疑会撼动传统加工制造的机械产业部分,并迫使其产生重大变革,所以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紧跟产业改革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改革与发展一致前进。同时,机械行业相关的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必须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源头抓起,逐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最终变革产业模式。

1建立绿色智能化制造的新理念

“工业4.0”概念的核心为智能制造,希望工业生产全面使用智能系统指导生产过程,做到人机互动,甚至可以将3D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中。因此,培养储备力量的教学环境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工业变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打破传统粗放生产的旧观念,形成创新的智能制造新思想。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尤其是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在高校学习中形成符合“工业4.0”要求的智能化生产新思想,这也要求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与智能化制造相关的引导。

2教学内容多样化和具体化

虽然德国“工业4.0”的技术涵盖的领域较为广泛,但核心基础均为机械。因此,要求未来的机械工程师不仅要在自己的机械专业做到高精尖,还需要对相关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储备,而学校机械专业在其培养计划中都应意识到学科的交叉学习,并做出相应改动。全面改革的德国“工业4.0”是希望智能化的工厂和生产系统能够代替传统方式。因此,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计划应涵盖与此智能化相关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通信系统等课程。因为课时无法兼顾的学校,也应尽量利用课外实践课、选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挤出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弥补相关知识,从而拓展机械专业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3引导学生向着知识多元化发展

“工业4.0”的实现要求其从业人员掌握了解自身专业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因此,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在储备知识的阶段需要涉猎多方面知识,多元化发展,做到本专业高精尖,相关专业全了解,以成长为全能人才。但是,现在的高校教育制度仍旧是学分制,造成了学生学习十分局限的现状。学生很少主动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学习知识面狭窄。所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学生安排与其发展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定期举办跨专业学习交流会,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身知识素养,鼓励和引导学生成长为适应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基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德国“工业4.0”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因此,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工业4.0”采取新的协作工作方式使工作可以脱离工作场地,直接利用虚拟网络和移动遥控的方式指导生产,员工管理自更高,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配套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转变学生对行业工作环境的旧观念,以培养未来的优质机械工程师为目的,不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前适应智能化生产的工作氛围。“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也同样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中提高高校机械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素养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来适应机械行业的发展,致力于培育专业突出、综合能力强的全能型人才。

作者:程婧璠 陈帆 付娟娟 毕立彩 刘小宁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晏越.“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综述[J].科技风,2016,(16):185-186.

篇3

“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务(服务)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它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将资源、信息、物体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智能生产网络,从而实现纵向(企业内部)、横向(企业之间)和端对端(整个价值链)的高度集成,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相融合。德国是雄冠全球的制造业强国,期望借助“工业4.0” 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继续领跑全球制造业。

位于德国安贝格的西门子电子制造厂被认为是最接近“工业4.0”概念的工厂,实现了75%的生产作业自动化,产品可追溯性高达100%。安贝格工厂将微型化处理器、存储装置、传感器和发送器等装置嵌入几乎所有机器、半成品和材料,以及用于组织数据流的职能工具和新型软件中,使产品和机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并交换命令,采集和分析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形成自组织、超柔性、可自律的智能生产系统。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等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以期打破技术壁垒,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相比德国“工业4.0”的“硬”,美国工业互联网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等“软”对于工业生产与服务领域的颠覆。“工业互联网”是美国重塑其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依托GE、苹果等制造业巨头和Google、IBM等IT明星,借助互联网带动制造业的重构。

通用电气通过设备与IT的深度融合,逐渐由设备制造商向智能设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三位一体的智能服务商转型。在航空领域,通用电气通过在飞机发动机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温度和耗油量等许多数据,利用智能软件系统分析后,可以精确监控发动机运行状况,提前预测故障等,实现航空发动机的在线维护;在风力发电领域,通用电气通过安装在风机上的传感器,不仅能预测风场的风况,而且能对风机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进行分析,可使风机发电量提高5%,相当于每个风机的利润增加20%。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根据《意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就是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等七项主要任务。

篇4

 

尽管互联网造车如今已不再是个新鲜的概念,但公众仍然对此褒贬不一,其备受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喊了这么久,鲜有成绩。无论是半路出家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汽车行业的“老和尚”—传统汽车厂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太多可拿得出手的干货,只放出一些PPT来博眼球。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7月,仅仅成立一年、团队不到50个人的游侠汽车在北京召开了一场会,并展示了一款游侠电动车样品,但车型样品只是一个壳子并没有实车,而展示出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性能数据,基本都停留在PPT演讲稿上。除此之外还有打情怀牌、玩概念的,如智车优行宣称要打造“懂你的智能电动车”,要成为“汽车界的小米”;蔚来汽车要成为车主的“避风港”,更多的是在讲故事,玩噱头、作秀。

 

他们如此费尽心思的主要目的便是获得投资人关注,但却陷入了骗取投资人钱财的漩涡。比如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在2015年4月注册的车和家,初期注册资金仅为10万元人民币,而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李想在微博宣布,车和家完成7.8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估值29.8亿元人民币。之前乐视汽车在会上把汽车开上台来也被指是为吸引投资人的视线。如今互联网造车应验了互联网经济就是想象力经济的说法。加入到互联网造车大军的互联网公司都希望榜上互联网造车的概念,为自己寻求新的资本故事。

 

雪上加霜,智能汽车被曝出严重问题

 

除了被质疑是“PPT造车”,智能汽车本身的问题更是给智能汽车厂商当头一棒,比如谷歌汽车迟迟不能上路的重要原因就是上路测试遭遇多次事故,根据谷歌2016年1月向加州政府提交的最新无人自驾车测试报告,341次的安全事件中,共有272个次属于技术性故障,包含电线断裂和GPS不准确等等。同样的事特斯拉也未能幸免,4月19日,美国《消费者报告》率先报道了Model X出现的一系列故障,其中之一就是鹰翼式车门的问题。这一事件也让互联网车企的制造能力备受质疑。

 

问题背后,是互联网造车自身的不足

 

这所有问题的出现都在暴露同一个事实:互联网造车仍有诸多不足,尽管从逻辑上来说,如果特斯拉、谷歌和苹果能造车,那么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有可能成功。但事实上,海外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背后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以及美国高效、高端的制造业实力,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望尘莫及,而且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没有实现共享,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再加上车联网的研发涉及比如联网、云计算和交互等上万个信息零件,绝非造手机、电视那样简单。对于技术积累几乎为零的互联网公司单靠招募几位传统汽车领域的高管是解决不了技术短板的。更何况造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业内人士分析,汽车的基础研发周期为3~5年,汽车电子系统需要3年,软件部分和操作系统需要2~3年,也就是说一辆靠谱的概念车至少需要3年的研发周期。于是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设计上,比如前文说到的LESEE,在外形上”天马行空”,而智车优行之前的奇点概念车,在外形上也十分炫酷,但却引发网友吐糟,其原因就是太过超前,并不完全符合大众审美。

 

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造车缺少核心科技,多是停留概念上,比如无人驾驶、智能车载系统、安全和搭载各种高科技产品等。正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所言,互联网汽车不是简单地把手机功能集成到汽车上,更不是搞电子商务。

 

互联网造车,对传统车企有何影响?

 

就在各类智能汽车大行其道之时,传统车企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也变得颇为敏感,那他们具体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一部分是自己开始研发智能汽车。据媒体报道,奔驰、奥迪和沃尔沃的智能汽车都已经亮相。其中宝马公司与Karma汽车公司达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Karma将结合宝马技术资源推出一系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豪华汽车。

 

另一部分则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比如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除此之外,还有奇瑞汽车与博泰,以及前文提到的长安汽车与百度。

 

当然也有个别传统车企直接沦为了代工厂。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工厂和地盘结构等部分本身就是传统汽车厂商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每年有大量产能过剩,传统车企从事代工也能获得不错利润,江淮汽车就是一例。今年4月7日,江淮公告,证实与蔚来汽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在蔚来汽车第二款量产车“落地”之前,江淮是它唯一的汽车制造合作企业。

 

当智能汽车之潮滚滚而来时,传统车企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得加快脚步,否则下一个掉队的就可能是自己。

 

未来,我们期待第四次“工业革命”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不妨来畅想下互联网造车的未来。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未来的汽车将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智能互联的终端,但它首先还是交通工具,智能汽车依然是汽车,必须要像传统汽车一样可靠和安全,所以对于一款智能汽车的制造,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和量产等各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同时还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消耗、大量的人员协作,以及各个环节上极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这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单纯招募车企高管与技术人员仍旧解决不了技术的短板,尤其是汽车行业的核心专利仍旧集中在传统汽车企业手中的当下。这就使得无论是BAT还是乐视、蔚来汽车先从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入手,再与整车企业深度合作,同时拓展汽车行业上下游资源,丰富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来实现汽车智能化、信息化。 其次即便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汽车已经从PPT中走了出来,但造车仍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除了成品外,安全测试还要面临很多的考验,因此理论上两三年造不出来,甚至三四年都不一定能投入生产,各互联网汽车厂商和消费者都应该沉得住气,耐心等待。

 

而对于未来的智能汽车,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汽车自然会顺势向电动化、智能化与共享化发展。而且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将会从硬件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智能汽车一定是车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融合,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车辆高科技技术以及全新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的大融合,这就需要具备两个能力,“上半身”和“下半身”。“上半身”是应用的能力,“下半身”则是数据的能力,这看起来更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结束语

 

互联网造车最终是否会颠覆传统汽车制造业,谁会成为潮流,目前下结论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智能汽车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想象不到的改变,会让我们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环保的用车。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起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篇5

深圳一家名为“RICI”的智能家居整体方案解决商,对行业的火爆程度有着切身体会。从2012年团队成立到现在的三年间,不断有投资机构找上门来商谈投资事宜,而不具备智能家居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家电厂商也频频抛出合作的绣球,至于善于玩“互联网思维”打造极致单品的互联网企业则通过不断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期打造未来智能家居“生态”。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整体规模将达1240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500亿元。市场向好,资本追捧,让智能家居市场迅速升温,但在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中,智能家居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那么乐观。那么,智能家居落地难究竟难在哪儿呢?

为什么智能家居概念热落地难?

过去一年,传统家电厂商如海尔、美的、格力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智能化的转型,海尔不厌其烦地向业界和大众阐述“U+”智慧生活平台计划,美的和小米联姻推出多款智能家电,格力为了布局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甚至被迫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企图以此占领智慧生活的入口。但是整个市场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似乎处于“花钱买未来”的阶段。

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不妨从智能家居产业链里的玩家之一“房地产商”谈起,它既是产业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房地产商将智能家居的消费群体锁定在高端人群,既别墅群体以及高端住宅群体,这个群体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能够支付起智能家居高昂的工程造价费用,但这里面有个问题,既这部分人多为中年群体,对“智能”的概念并没有太大兴趣。而“智能家居”最精准的消费群体——80后、90后甚至00后却因为消费能力偏弱而被排除在智能家居的目标人群之外。

在童辉看来,整个市场的逻辑完全错了。首先,房子是智能家居的落地载体,而商品房的刚需人群是年轻人,同时年轻人又是智能家居的精准人群,家电厂商和房地产商如果把消费人群锁定在年轻人之外,等于是把对的产品卖给不对的人。在他看来,智能家居的出路有两个,要么降低整体工程造价,让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先实现家居智能化。要么将系统化的工程模块化,后者要求用户具备一定的DIY能力。以RICI的产品为例,用户可以不必接受整体的智能结局解决方案,而是选择性的购买其中某些产品。

RICI给自己的定位是高端智能家居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家居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大,但初期进入市场的切入口一定要小,从最精准的年轻消费群体入手,以一个比国际品牌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再逐步向全人群扩展。好比前景同样广阔的跨境电商行业,也经历了从母婴向全品类拓展的过程。RICI认为智能家居应该先让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接受,这个接受的过程可以是渐进式的,可以从其六个系列中选择性的去体验,比如先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再实现卫浴系统的智能化,最终实现整体家居智能化。

智能家居难落地的原因除了消费人群的错位之外,还有许多来自行业内部的原因。智能家居厂商各自为战,谁都想做标准,不愿作出妥协,像海尔U+已经做好了完善的平台,并提供标准接口,但某些厂商的不配合却带来了极大的阻力。这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所谓智能家电都采用不同的标准,之间无法互通互联,那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而是“伪智能”。

伪智能大行其道,谁赚走了快钱?

什么样的产品是伪智能?所有仅内置无线网络模块便声称智能家电的产品都是伪智能。比如,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是伪智能,或者说它的智能化程度还处在非常低的阶段。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手机操控、内容共享,把原来的传统遥控换成了手机遥控,在真正的体验上并没有太多智能化的改变。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空调、空气净化器上,以空调为例,包括市面上新推出的智能空调,它只是在传统空调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模块,而这个所谓“智能”的最大卖点也只不过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远程操控,即便是语音操控也只是非常基础的智能操控技术。但是你会看到这类单品在市场上依然有较大的消费人群。因为在智能家居发展初期,智能的噱头的确能够迷惑不少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种伪智能叫为了智能而智能,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完全不对称。比如现在一些做“智能门锁”的厂商,在锁内置入wifi模块,用手机控制门的开关。试想一下,在你出门时或者回家时,人已经走到门前了,何必再掏出手机来开门,钥匙或者指纹不是更方便吗?所以说手机操控门锁基本上是个伪需求,所以才出现伪智能的产品。但是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还一知半解,很容易被这些概念绕进去。

互联网企业走的是资本路线,靠概念和股市吸引风投,靠低廉价格战略市场,而非靠产品本身赚取利润。以包装出的概念打造单品,很容易便能够赚走消费者的钱。但对智能家居行业来说,这些钱都是“快钱”,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如果我们为了赚钱,同样可以根据市场热销的产品推出相应的产品,但是我们没有,而是踏踏实实做自己想做的产品。”RICI的创始人童辉如此说道。

如今,智能家居领域的参与者众多,若想从中分一杯羹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自己在这条产业链中该扮演何种角色。RICI这样的以产品核心的企业如果跟资本运作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竞争,难免会陷入价格战的陷阱,完全没有胜出机会。而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升温,以软件服务和数据为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也相继加快布局。那么,目前智能家居市场都有哪些玩家?

都有谁盯上了智能家居这个市场?

首先以家电制造为主的传统家电企业是这个市场的最大玩家,它们的玩法是以生产销售白电获取硬件利润为主,他们的优势在于家电制造技术和成熟的供应链,抓住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转型这个契机对它们而言十分重要。他们的劣势在于缺少白电之外的智能家居模块支撑,包括灯光、环境、安防、应用系统,因为仅靠相互独立的家电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所以对于传统家电企业而言,比产品的智能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家电通过系统化的模块设置整合到智能家居互通互联的生态中。方案有二:一、自主研发生产。海尔在推U+计划的同时也推出过一套名为Smartcare的智能家居套装,包括红外传感器、门窗磁感器,配合其家电使用。二、收购或者与RICI这样的智能家居方案解决商合作。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但是个二选一的必选题。

其次,以大数据和软件服务能力为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当然也包括小米。它们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背后的大数据,以及云服务能力。其劣势在于缺乏研发生产硬件的能力,比如小米,它自己不可能去独立研发一台空调,而是也只能是与美的合作的方式。

互联网企业玩的是生态,想做的是标准。包括微信提出的智慧生活平台,它本身没有任何服务能力,只提供一个接口和平台,用户基数在那儿,标准制定好了,具备服务能力的商家自然会被吸引进来,之后在服务和交易中产生的数据,又可以被用在精准信息推送等增值服务上。比如它监测到用户的灯泡亮度有问题,可以提醒用户更换并推送相关产品信息。但在智能家居领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具备制定标准的能力,由于缺乏硬件支撑,互联网企业的所谓智能家居布局也还停留在构想上。

篇6

通过对A股市场相关领域的梳理,《英才》记者发现A股中确实有一些企业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潜质。

人工智能产业是新兴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几乎没有打通基础和应用层的布局,更多使围绕原有的制造、金融服务、IT等领域进行技术的转型升。虽然我们已经尽量放宽入选标准,但在众多候选公司中我们也仅仅选出8家有一定实力的公司。

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指数: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语音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在国内语音核心技术市场合作开发伙伴已有500家,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公司目前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语音合成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是达到80%以上。公司以智能语音技术起家,但已逐渐在语言,语义领域形成优势。

机器人(300024.SZ)

概念指数:

公司大股东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智能化较前沿的机构,公司洁净机器人形成系列化产品,主要应用在半导体、平板显示等高端市场。2012年,公司增资800万元获得上海智网络20%的股权,该公司在中文人工智能分析及信息整合服务领域取得突破,并拥有具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人工智能信息交互平台“小I机器人”,小I机器人是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提供商,应用覆盖智能终端、智能客服、互动营销等方面,用户超过5000万,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小I机器人推出微信版机器人,并帮助招商银行成功推出国内首个微信上智能互动服务商业应用,小I智能客服机器人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第六代中文智能人机对话引擎。

恒生电子(600570.SH)

概念指数:

公司是中国知名的金融、证券等软件开发商之一,也是电信、期货、电子政务、安全、软件外包等领域重要的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公司在大型信息化、电子化应用项目上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对数据库应用、跨平台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实时联机交易、业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软件外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多个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16年成立了恒生研究院,负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紫光股份(000938.SZ)

概念指数:

公司业务领域广泛覆盖IT和通讯的主流方向,公司参股公司紫光优蓝(占20%),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紫光优蓝是国内领先的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公司,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感应等各方面都是行业的专家。公司产品覆盖幼教机器人、老人陪伴机器人等。公司爱乐优家用机器人为“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获得科博会科普产品金奖、中国自主创新产品新锐奖等。紫光优蓝的国内第一条生产线―巴罗科技爱乐优智能机器人项目成为目前国内最大家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

拓尔思(300229.SZ)

概念指数:

公司是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创始者,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主要从事以非结构化信息处理为核心的软件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核心软件产品包括企业搜索、内容管理和文本挖掘等相关平台和应用软件;从事相关行业的信息化工程咨询、开发、实施和维护服务;提供基于非结构化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的在线软件运营和信息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的TRS系列产品已被国内外3000多家企业级机构客户广泛使用,覆盖了众多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大型企业集团等。公司是中国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梅泰诺(300038.SZ)

概念指数:

公司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双主业"的布局。在新业务领域持续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借助研发投入和外延并购实现布局。其中2016-2017年互联网等新业务盈利占比将分别超过50%, 80%。人工智能算法作为底层技术,大数据是算法实现的基础。今年3月,梅泰诺发起成立"北京盛世泰诺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北京市政府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的政府引导产业基金之一,并且是唯一专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金,说明梅泰诺在该领域的布局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首肯,此次成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及新任高管的聘任无疑是其"大数据+人工智能"战略落地的进一步佐证。

神思电子(300479.SZ)

概念指数:

公司是身份识别领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专业从事智能身份认证终端和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公司以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应用为业务切入点,针对金融行业账户实名制与EMV迁移、公安行业身份核查与实有人口管理、人社行业新型社保体系建设与人证同一认证等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为依托,专注智能卡应用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公司关注大数据处理、智能视频分析、数字城市与智能社区等新业态,架构差异化行业解决方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与行业应用系统软件。

赛为智能(300044.SZ)

篇7

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1 概述

工业1.0是以蒸汽机为标志,以蒸汽动力取代人类劳动力,从而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工业时代。工业2.0是以电气化被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械取代蒸汽动力,工业也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代。工业3.0是以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为标志,使生产制造业的自动控制能力大大提高。工业3.0即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70年展至今,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众多工业产品已进入了产能过剩时期。以中国服装制造业为例,2015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生产299亿件服装,国内消费90亿件,剩余200多亿件无市场,贱价外销80亿件,去年一年库存120亿件,服装行业近几年累计的库存保守估计至少在500亿件以上。工业3.0以来,传统的工业技术一直占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工业技术的弊端已显露出来,如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企业对产业信息掌握不全等问题,都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2 德国工业4.0

德国于2011年初步提出工业4.0概念,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渐渐引人注目。其意在坚守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从新引领全球制造业,抢占市场先机。德国工业4.0是一个跨时代的新兴概念,它的战略框架可以用“1438”模型阐述。包括:“1”个网络、“4”大主题、“3”个集成、“8”项优先行动计划。[1]

“1”个网络是指CPS(信息物理网络系统);CPS的任务是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与通信、准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等功能。

“4”大主题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服务;智能工厂是工业4.0智能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着力实现智能化生产系统及互联网分散生产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是将人机互动、3D打印等顶尖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实现灵活性与个性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制造。[2]智能物流是指在网络通信平台上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率的优化管理。在功能上要实现6个正确: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商品、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数量、正确的价格。智能服务是应用多方面信息技术,以客户需求为目的跨平台、多元化的集成服务。

“3”个集成是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3”个集成能让通信设备通过信息物理网络系统建立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和服务双方交互联通,达到横向、纵向及端对端的高度集成,集成是实现工业4.0的重点也是难点。

“8”项优先行动计划是标准化及参考架构、复杂系统的管理、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监管框架、资源利用效率。[4]

以德国力士乐公司利用工业4.0在智能制造的应用为例,位于德国洪堡的工厂在原有生产线上进行改造,构建了工业4.0生产线。一条多功能生产线可生产出200种液压阀的组装产品,并且不需要更换工装,产品切换时间降为零。生产线将产品与人及设备智能联接起来,由九个智能、自主的工作平台组成。通过射频芯片产品由生产线独立控制,每个工作平台为工人显示所需完成的工作及步骤,不需要人工修改从而将生产线的效率提升10%。工作平台上的物料架只提品所需零件,让库存减少30%。同时利用生产线纠错、偏差管理的APP提升可操作性,只需一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操作。每个工作平台根据蓝牙标签自动识别员工,同时能根据工人的要求调整工作区域、语言、资质及偏好的字体大小。互动制造系统能实时采集,分类筛选生产数据。员工可以实时查看生产数据快速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此生产线实现了人、机、物、网络的优势互联。

3 中国制造的现状及发展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第一次超越美国的19.4%。把美国保持了100多年的“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的头衔揽于怀中。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缺口日益凸显。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一半。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面临进一步被稀释的威胁,并且已经出现逐渐被取代的趋势。2015年前3季度浙江温州已有4成企业面临倒闭,广东佛山80%的企业资金吃紧,10%的企业处于“关门不倒闭的状态”。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工业增加值在今年上半年多处出现负增长。[6-7]如果我国企业一方面丧失生产制造优势,另一方面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后劲不足始终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那么,我们会在国际制造分工中陷入两难境地。中国制造业在近些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让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十年有了明确的战略指导及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成为改革着力点。这些领域需要投入大量的创新研发资金,需要军工企业、大型国企、高校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业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占到了所有企业的99%,创造了中国60%的GDP。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研发创造是超过大型企业的。中国65%的专利来至于中小企业,75%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中小企业,80%的新产品也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国制造的未来不仅是要依靠大型企业,更需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吕志.工业4.0时代制造业智能化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万晨光.初探工业4.0[J].工业,2015(22).

[3]杜艳梅.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J].科技风,2014(18).

[4]张君薇.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科研,2015(36).

[5]余丰慧.“中国制造2025”关键在创新[J].金融博览(财富),2015(4):23.

[6]赵雨.浅析“中国制造2025”.[J].经济,2015(3).

[7]闫立新.企业获利能力分析[J].中国经贸,2013(16).

[8]曲风.“中国制造2025”探秘[J].新产经,2015(4):1.

[9]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J].企业管理,2015

篇8

从2011年联宝成立开始,一直在积极进行IT布局,2013年开始量产,2015年启用私有云,现在信息化程度跟联想协同研发,在工厂端的制造和信息化上已经做到和联想在研发上的资料交互,自动化程度达到90%左右。另外,联宝在基地产业布局上,出口加工区内457亩是制造基地,出口加工区外153亩是配套产业园,同时在合肥新建了研发中心。目前产业基地共有员工7000多名,现在在生产基地有17万平米的单机厂房,10万平方米的仓库。未来,在自动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朝向混合云发展,并希望能够透过云端化以及移动化方式让整个管理工作获得生产效率的提升。

自我定位工业3.0

目前联宝在智能制造上的进展,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大概处于工业3.0左右的阶段,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达到90%,基本完成但还没有达到百分百完成。、这个成果已经可以将整个研发制程时效缩短2~3个星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具体来说,在生产设备自动化方面,联宝智能化程度达到90%以上;在SMT前段制程方面,智能化程度达到90%以上,从材料调配和发送一直到SMT主板和零件的组装,一直到组装完毕之后的测试,大概每一块板子从仓库抠料一直到最后测试完成整个制程只需半天;在柔性制造方面,从2016年开始有小规模尝试产品的定制,但仍以制式化的大单为主。

联宝公司资讯本部应用服务部高级经理王拜文表示,从IT角度来讲,可以帮公司节省人力和成本的地方,就是要智能化的地方。例如可能做仓库的立体化,从原本平面式做立体化,透过BI物流配合,从备料开始更高效率的智能备料,这样生产周期的等待时间会缩短。

另外是机器人,比如美的、格力的产品可以由机器人组装,各大汽车厂商的产品也可以由机器人组装。目前,联宝的产品不是单一型号,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不同的定制化产品,所以产线会多变。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在制造端使用机器人来减少人力,但目前也只是研究阶段。毕竟一个笔记本电脑要上千个元件组成,和冰箱、洗衣机不太一样。未来,生产过程中哪个环节可以做智能化,这是联宝整个IT部门和公司,以及整个供应链都在关注的方向。

智能化转型的机遇

首先说联想在智能制造上的优势,就此问题联想集团中国区商用DCG政企行业销售总经理马宁向记者介绍到,首先联想是一个IT企业,其次也是一个制造型企业,更是一个成长于中国的IT企业。既了解客户的需求,又有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包括客户的国际化等前瞻性需求。同时,联想在国内有海量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对客户的应用非常了解。所有这些东西整合起来,联想既能够提供这种服务,本身又是@种服务的受益者,这是联想的优势。2000年左右,联想是中国第一个做ERP的厂商,有2000多IT工程师专门做智能化生产调度等业务,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大量积累并传承下来。

从国家“十二五”的数字化概念到“十三五”的智能化概念,国家的重点一直都是帮助企业做转型。联想集团中国区商用业务企业行业总监许子牛表示,企业要顺应国家潮流,拿到国家的支持资金,然后联想可以帮助企业去做实事,脚踏实地地做事。

十几年前国家掀起信息化的大潮,很多人都在谈系统,现在发现信息化其实是管理和思路上的改变;现在智能制造浪潮也是一样的,其实是理念和制度上的创新,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等等。最近大火的共享单车,完全可以由永久、飞鸽这类传统品牌自行车公司去将制作业服务化。终归,智能化变革是意识的转变;智能制造更多的是理念和思路上的问题,这是客户应该关注的的重点。对于联想本身而言,第一,IT要回归本质,不能因为智能化就以前一切的东西。第二,未来整个生产跟IT系统非常紧密地耦合,以前是辅助工具,现在是直接工具,所以CIO的位置和话语权会越来越重。联想应该能帮助他们系统地、安全地搭建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IT架构。

未来定制化生产以及个人化需求的生产,联宝从研发环节开始和联想的设计之间会有大量的产品资料沟通,所以现在开始关注混合云平台。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要谈联宝在智能化方面的建设不能离开联想的优势及布局,但终究联宝和联想还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可以说是顾客和生产者的角色。所以在很多系统上还是切割的,在逻辑上也没办法放在一起,联想的ERP和联宝的ERP不能用同一套。因为联宝是工厂,联想是品牌商,整个流程不一样,要用不同的系统。

联宝有大量的资料交互,从产品、半成品这样的资料,联宝有很高比例的研发人员是散落在各个不同的供应商,并分散在全球办公,跟他们协同合作。同时,联宝有大量的移动出差办公行为。所以联宝在考虑将核心从公司内的虚拟化朝全球的虚拟化来转变,以应付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增加这样一个需求来做更快速的变化,做产品设计上的变化。

转型面临的挑战

同诸多制造业在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上一样,联宝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包括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客户个性化需求之下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出模式,以及原材料、人员成本的不断上涨等等。联宝意识到,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和再造,才能强化自身在瞬息万变市场中的竞争力。

面对全新的挑战,联宝电子并没有盲目“开方治病”,而是通过前期全面的评估和调研,明确了建立一个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架构的目标,这个架构要具备“可弹性扩张、易管理、成本可控”等特点。当时,联宝选择了以联想ThinkServer服务器、Lenovo EMC存储及高可用双活架构VMware虚拟化平台为核心的联想私有云解决方案,通过业界最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及私有云部署方式实现了运维管理的转型。

从2016年开始,在联想的协助下,联宝的SAP战略平台正在向SAP HANA S4 迁移,2018年升级完成后,预计能实现:AP将支持全球语言,解决业务乱码问题;解决订单、出货及财务资料乱码引起的重工问题,减少每月出货延迟68小时,发票数据传送效率提升100%;接单效率提升3倍,10000订单行项目1小时内处理完成,6000订单行项目0.5小时内完成;月末成本估算1天内完成,并发15小时完成;程序性能优化,平均提升10倍。

在联宝的未来规划上,将在联想的技术支持与协助下打造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其中,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上,目标是在物流、订单管理、制造、品质控制4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而在进一步的智能工厂升级上,最终目标是实现从研发、设计、接单、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全部实现智能化,达到工业4.0阶段。目标在2020年实现工业4.0的转型升级。

篇9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时,已明确指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这种提法,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之路真正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美的集团正在稳步推进以“智慧家居”和“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

这一战略,是中国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优良的产业样本。“智慧家居”是传统家电使用体验的一次革命,通过供给侧的技术进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智能制造”则是“智慧家居”的技术基础,从小处说,它关乎产品的品质和产业的效率。从大处说,它是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产业推动力。

实际上,在所有制造业巨头都高呼“智能制造”的今天,很多人不过是还停留在口号上。而美的真正地把“智能制造”放在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尤其是通过对库卡、高创这两家世界领先的技术巨头的并购,美的再次站在了中国家电行业的最前端。

“最强大脑”会让人脑休息

观察人类历史的演进,有着很多“有趣的”维度,比如交通工具,它让人类移动得更快;比如医疗技术,让人类活得更长,等等。

人类的居住体验,同样是重要的维度,从最初的冷热不均的穴居,到后来有了电扇和空调的现代家居。住得舒适,曾一度提升了人类的寿命,最终提升了生产力。

现在,人类的居住体验开始有了一场革命。“智慧家居”就是这场革命的起始点,它通过对人类大脑的解放,将居住的舒适度提升到新的台阶。

这不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2016年12月9日,美的空调联合江苏卫视、远景影视在南京举行“空调中的最强大脑―美的智能王空调‘最强体验官’战略会”。

会现场,“名角”云集。他们有《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最强大脑》名人堂队员“王昱珩(鬼才之眼)、鲍(迷宫行者)、贾立平(魔方狂人)、王峰(归来王者)、王鹰豪(魔方隐士)、刘健(空间游侠)、郑才千(超级找茬王)、申一帆(光影控梦师)、孙亦廷(辨音神童)、李威(超级辨脸王)”等人。

这些人将成为美的智能王空调的首批“最强体验官”。此外,不是“名角”,也有机会,因为美的还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美的智能王空调“最强体验官”。

空调和一个电视节目走到一起,表面上,会给人带来不少“意外”。但如果你有能力洞察家电的未来变局,那么,这场会的“意外”就不难理解了。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刘涛的话,回应了这种“意外”。他谈到:美的空调联手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不仅看中的是《最强大脑》节目热度和用户口碑,更重要的是,《最强大脑》的精神与美的‘智能空调领导者’方向高度吻合。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档兼具“烧脑+猎奇”特质的科学类真人秀,《最强大脑》吸引的受众,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或思想更前卫的观众。这类人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智能化家居产品接受度更高。因此,无论是节目气质还是受众群体,《最强大脑》都和美的智能王空调十分契合。

那么,美的空调的“最强大脑”到底“强”在什么地方,能够和这些“名角”相提并论呢?

首先,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谈论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要设定一个具体的场景,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好理解,一清二楚,而不是故意玩概念,让他们云山雾罩。

场景是这样的:普通消费者对于家居的要求,其实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安全的要求,第二层是健康的要求,第三层才是舒适的要求。传统的家用电器实际上只能满足第三层层次的要求,而且只是部分地满足。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家居系统真正的“最强大脑”,是可以逐渐满足这三个层次的要求的。美的智能王YB200就是一个典型。

先从第三层的“舒适要求”说起,美的智能王YB200的有一个独特的智能识人技术,可以实现手势控制空调。比如,当你回到家,你已经累得快散架,那么回家进门一抬手,空调就会自动开启。

一般来说,普通人总会把家当成一个用来放松的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的鏊,让使用者更“轻松”―让使用者的大脑能够好好休息,这是家居的“终极价值”之一。

平时乱放遥控板,这是“人之常情”,而智能识人技术真正可以理解这种“人之常情”,让消费者摆脱遥控器的“束缚”。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势,实现空调定向送风和跟随送风的模式,“风随心而动。

实际上,以上这个“让人脑休息”的休息智能识人场景,不过是美的智能王YB200“最强大脑”的功能之一。

家居为什么一定要智能化?

“让人脑休息”的舒适需求,美的智能王非同凡响。而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居住需求中,美的“最强大脑”则正颠覆着家电行业“智能家居”的原有框架。

第二个层次是健康。雾霾问题,越来越让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中国消费者揪心。“自己吃点霾就算了,孩子呢?”美的智能王YB200搭载着目前全球领先的IFD高效集尘技术,去除空气中的PM2.5这方面,在竞争对手中位居前列。

家居,最重要的层次其实是安全,而且这个层次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高。某种意义上讲,随着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家居的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比如,美的智能王YB200有一种独特的“天使眼”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它具有“入侵保护”与“入侵推送”的功能,可以让消费者实时看护自己的家。

通过这些技术,如果家里有“不速之客”,那么智能王YB200便会自动将入侵提醒信息,甚至录像发送到消费者的移动终端。消费者可随时查看录像,如果确认是盗窃,还可以保留视频证据,以便破案或将违法者绳之以法。

一位家电行业的知名专家曾有一个观点:未来的智能家居,它应该不让人感到家电的存在,但却可以对消费者体贴入微,提供那些关键时刻的“必须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讲,美的是“基于现实,却面向未来”的。

不过,当下的家电行业,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智能家居,在某种意义上讲,谈论智能家居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不谈就落伍了。但对于制造业而言,“智能家居”产品的制造、只能系统的构建,它们全都是需要产业基础的,而不是空谈概念。

目前,美的是整个空调行业“智能产品线最完整、智能制造水平最高”的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基础强大。比如,在智能产品方面,美的“智能王”空调推出的“冷热感应、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近年来,美的集团的“双智战略”正在不断推进,这是一个一体两翼的战略,一是“智能家居”,全面升级“美的i+智能空调产品线”,二是“智能制造”,改造“美的空调智能化工厂”。

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其基础都是强大的研发和先进的制造。因为,当“智能家居”没有“智能制造”作为“物质基础”,那么任何消费者体验都将是无源之水。相反,最强大、最领先的“智能制造”又会反过来会让“智能家居”的体验更完美。

“智能制造”是转型的基础

谈论“智能制造”,必须要向谈论一个市场被人们忽视的产业规律:为什么很多领域内,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一定是龙头企业制造?

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自明,有人认为,因为产品好,所以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可,自然成长为了龙头。其实,这种回答只对了一半。

产品好,企业做大;而唯有企业做大,才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可以“砸下去”,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可。从而,企业进入不断做大做强,成为龙头的“良性循环”模式。美的就是这种技术创新“良性循环”模式的代表。

美的在家电行业有着很多“第一”,比如,它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但这些“第一”已经代表着过去。现在,美的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宣布转型为全球化科技集团的家电企业。

2017年3月8日,“智启未来”2017美的战略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包括库卡(KUKA)、高创(SERVOTRONIX)等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媒体与经销商千余人出席,共同见证美的转型与蜕变。

“美的智能工厂”给活动带来了一种最强烈的震撼。活动现场,借助远程连线展现了一座“智能工厂”的真实场景。在C2M(Consumer to Manufacturer)即反向定制的制造模式下,客户从下订单到收货,12天完成,并可全程订单跟踪。这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种“颠覆”。

“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乌守保从以上五个维度,概括了美的智能制造的精髓。

不过,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科技集团,智能工厂只是众多环节之一。美的真正着眼未来的,是打造智能制造的全球产业链。未来,美的即要成为“智能制造”的翘楚,也成为这条产业链的掌控者。

在这方面,美的稳扎稳打。2016年12月,美的宣布完成对KUKA(库卡)的要约收购,总占KUKA股份94.55%。2017年2月,美的收购Servotronix(高创)超过50%的股份。德国公司库卡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而高创则是全球领先的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前,由安川控股51%工业机器人公司以及由美的控股60.1%服务机器人公司双双投入运营。这两家公司都是日本机器人巨头安川和美的的合作结晶,双方将联合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3C行业自动化应用,以及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

“从安川到库卡再到高创,美的这把牌会如何打?”过去几个月,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许多行内人士的心头。在活动现场,美的集团副总裁顾炎民博士,带领首次亮相美的舞台的库卡CEO Till Reuter博士与高创CEO Ilan Cohen博士,对这个问题给出了首次的系统回应。

据Till Reuter表述,o论在管理端还是技术端,美的给予了库卡充分的尊重,确保了库卡在企业运营上的独立性。库卡则将帮助美的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全面布局。“库卡将以德国的高精尖技术为依托,领导全球产业发展,占据工业4.0的制高点。”

Ilan Cohen则表示,高创将成为美的完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产业链布局的有力一环。未来,将帮助美的充实在运动控制和伺服电机等专业领域上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

“抓住了新产业内的制高点,然后不断通过合作并购完善分支布局,美的的全产业链布局就会更加完整。这一步应该说走得很漂亮。”一位行业人士如是说。

顾炎民表示,美的有很成熟的产业链整合经验,对机器人产业有着多年的亲身参与和全面考察,市场与技术能完美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库卡和高创是美的在新跑道上的起跑信号。”

篇10

科技创新是创小板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投资大主线是毋庸置疑的,而国企改革是主板市场投资大主线的观点,在本周得到市场印证。

科技创新投资继续演绎牛市行情,特斯拉、智能科技、移动互联网龙头尽显英雄本色。特斯拉概念股走势强劲,万向集团在对美国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特的竞拍中胜出,成功打通万向集团电动车产业链,万向钱潮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继金瑞科技后特斯拉概念股新的王者;此外,以国机汽车、天汽模、首钢股份等特斯拉合作概念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智能科技主题投资上,以和晶科技、金亚科技、美菱电器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顺威股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九安医疗、博晖创新为代表的的智能医疗概念股(智能穿戴的升级版),深受市场主力机构的青睐,成为智能科技的龙头品种。在移动互联网主题投资上,以新开普、国民技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搜于特、星期六为代表的微信商城概念股,以方直科技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概念股,高居科技创新投资主线的涨幅榜。

国企改革投资揭开主板牛市红盖头,中石化掀起油改概念股涨停浪潮。本周四晚,中石化公告《启动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具有历史性意义。笔者认为,中石化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在打破垄断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央企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本周市场,受中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油气改革概念股全线爆发,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中石化下属概念股,以泰山石油、广聚能源、国际实业、龙宇燃油为代表的的油品销售概念股,以天利高新、茂化实华、通辽化工、恒逸石化为代表的油气开发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本周市场最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或将逐步放开,同时国资国企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决策机构将进入全面运转阶段,国企改革提速的步伐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题材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从三大投资主线挖掘国企改革机会。第一,具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题材的概念股;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受益概念股;第三,亏损的国企有望通过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脱胎换骨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领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石油、电信、医疗、铁路等打破国企垄断,引入民资参与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短线积极看好油气概念股和世界通讯大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大胆的参与油气改革受益股,逢低介入智慧医疗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