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

篇1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传播 治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伴随着网民人数的持续增长,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代媒体。互联网信息的传播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有效管理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现状

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改善和变革,体现出以下情况。

1.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进入Web2.0时代后,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兴起,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博客用户规模达2.95亿人,年增用户7310万人,微博则在2010年高速增长,用户规模约6311万人。社交网站的成功推广,使更多的人加入了“全民偷菜”的行列。同时,网络视频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电影、电视、视频等数字内容的重要媒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媒体接触方式,互联网的视频时代己经来临。

2.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在原有网络环境下,网民仅能通过BBS、IM等传递信息,信息传递慢、影响范围小。而在当今环境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渠道得到了极大拓展:微博使人们可以更快捷的传递信息、表达自我;以优酷、土豆等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兴起则带动了众多播客来共享视频短片;BT的发展让电影、电视和游戏的下载变得更加迅捷,传播更为广泛。

3.传播效果更强,影响更深远。网络视频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效果不断增强,把人们从单纯文字的交流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面对面的交往中。人们的社交网络随着信息的传播不断扩大,想出名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更多的人也在逐渐参与到影视、游戏的制作过程。除此之外,互联网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交易方式,极大降低了交易者的成本。同时,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也在不断填平“数字鸿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负面影响逐渐体现。

1.版权问题急需解决。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可以方便的从网上下载音乐、电影和游戏。但这种行为改变了传统的作品使用形式,引发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冲突,使版权法律制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近期有关视频分享网站、数字图书馆和搜索引擎等方面的版权争议纠纷的集中爆发,例如美国电影协会迅雷侵权,贾平凹、韩寒等知名作家状告百度文库盗版等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使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对我国在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互联网带来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凸显。互联网为信息提供了极为快捷和广阔的传播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也开始显现。以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为代表的网络,以“铜须门”为代表的人肉搜索,以“白领死亡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暴力第一案等一系列事件,开始把人们的隐私不断放大放在公众的面前,使个人隐私受到严重侵害。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如何依法治理网络乱象,如何切实保护好我们的隐私,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普通网民和立法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三、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问题的治理措施

1.健全互联网传播法律法规。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以及全球性特征,使病毒肆虐、黑客横行、黄毒污染等网络弊病的治理更加复杂,需要政府不断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来约束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进一步维护正当的信息传播的合法性。同时,政府也要建立互联网信息传播管理制度,采取登记注册制、实名制、分级制、许可制和内容检查制等一系列制度,使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和谐社会的长久发展。

2.完善互联网传播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在不断演化和更新的,对于网上出现的新技术、新信息,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网络管理技术,如防火墙过滤技术、分级技术、身份识别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等及时发现、跟踪网上有害信息,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3.加强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自律。除了法律法规的监管,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的“自律”也显得尤为重要。行业自律是传媒向社会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可以采取制定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自我监管、促进业界与政府合作、提供安全浏览服务等措施完善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业的自律机制,对于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加强社会监督。除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应的控制技术和建立互联网传播行业自律机制外,社会监督以其成本低廉、无时无处不在等特点,也是治理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社会监督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开办监督网站等形式,引导人们自觉参与互联网管理,并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多方面普及教育活动,不断加大监管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和网络监督意识。

四、结论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面临机遇的同时,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需要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对其进行管理,消除其负面影响,保障和谐社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1,(01)

[2] 薛强. Web2.0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影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篇2

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不断提升网络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应用接口、路由选择,以及更完善的网络管理和拥塞控制,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不再是以典型IP服务所提供的固定编码和标准分组格式,而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将网络内部执行转变为用户指定的应用执行。

2互联网新媒体概述

2.1互联网新媒体的内涵

互联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互联网络,具备超文本、超媒体连接的特点,能够提供远程登录系统、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文件传送、BBS、万维网、即时传呼、聊天视频、网络新闻等功能。互联网新媒体是以网络为主体的传播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网路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娱乐服务、商务服务、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互联网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是因为这种媒体形式实现了媒体产品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转变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突破了传播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媒体发展的巨大变革。

2.2互联网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1)大众化。近年来,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网络的普及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比较有序,无论是资源、技术、设备还是用户都发展快速,网络媒体的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以及国内各大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而使得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都获得了不断优化,终端产品的整体价格也大幅度下调,用户上网门槛的降低为更多社会公众接触网络新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新媒体的大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多样化。网络本身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先进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都应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其应用性和融合性也都越来越强,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它的功能也随之变得多样化。网络新媒体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其一,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如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等,这些都是“新”的信息传输、交换途径;其二,网络专业性增强。专业的网络服务现已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大特色,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网络新闻等等,同时各种“新”服务形式也正在不断涌现,网络新媒体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融合化。目前,网络媒体正在向宽带、移动和三网融合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用户、手机用户都大幅度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3G网络的正式开通,使得3G用户群体越来越多。同时三网融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使用各种多媒体业务时更加方便,这不但有利于促进移动多媒体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推动网络创新,进而促进产业文化升级。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3.1对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1)对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不均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不受地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新媒体拓宽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便捷性提供了技术平台。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门户网站,均都能够为受众提供24小时不断更新的新闻讯息,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体现了互联网新媒体“新”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的优势。

(2)对受众互动的影响。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率的日益提高,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媒介将庞大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有利于调动起受众接受网络信息的热情。此外,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为受众设置了交流平台,使受众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参与信息传播,增加了网络信息的浏览量,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提高网络信息传递收益。

(3)对信息传播即时性的影响。实现信息传播即时性是互联网新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互联网新媒介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第一时间内新闻事件,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重大反响,而传统媒介在新闻事件时需要经历一定的制作周期和传播周期,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优质性,但是却牺牲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为此互联网新媒介成为了即时信息传播的首选载体。

(4)对信息保存的影响。相比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信息具备更强的保存性,在简单的操作下便可以将自己所需的信息完整地保存在电脑上,并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保存成本,在用户需要时可以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地调阅。这种“新”的信息保存方式,突破了以纸质为保存载体的限制,有利于减少纸质保存新闻信息所占据的空间,也弥补了纸质保存载体易丢失、损坏的缺陷。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仅仅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便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

(5)对信息内容结构的影响。在线视频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向声音化、图像化、直播化的“新”方向发展,从而带来了信息传播内容结构的重大变革。在线直播可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既可以直播新闻、实事等信息内容,也可以上传用户周边的社会现象,这使得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不断增大,信息来源渠道更为多样化,使得信息内容结构不断创新。

(6)对信息传播成本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的环境下,互联网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低成本运作,借助于网络平台信息几乎不需要付出费用,这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媒体需要耗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其成本相对较高,而互联网新媒体则省去了绝大部分信息传播成本。

(7)对受众地位的影响。传统媒体将受众置于被动的地位,只能让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并且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而互联网新媒体可以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受众提供了“新”的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受众通过收索引擎能够自主地选择信息、获取信息,同时还能够在交流版块实现受众与受众、受众与传播媒体之间的交流,使新媒体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导向。

3.2对互联网新媒体传播载体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3G网络,标志着通讯网络与互联网的正式融合,不仅拓宽了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范围,而且还使无线设备成为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新”载体。随着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逐步代替了仅有通讯功能的传统手机,因其具有独立操作系统、PDA功能、无线接入互联网、人性化设置以及可支持第三方软件等技术优势,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各种客户端,能够使其具备与电脑类似的功能,如信息浏览、发表观点、关注热点问题等,凸显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优势,可以说手机互联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新媒体也将手机作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终端设备,纷纷开发各种软件,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了解生活服务信息、浏览社会热点动态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新媒体可为手机用户提供信息定制服务、个性化服务,使得互联网新媒体从提供全面化信息向提供专业化信息“新”方向转变。

3.3对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大商家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纷纷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渠道实施营销宣传策略,在网络平台投入大量广告,以获取良好的宣传效果。如2012年,京东、苏宁、国美三大电商的价格战可谓是收效显著的网络化商业炒作,三大电商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信息要打价格战,使得众多网民对此深信不疑,虽然价格战仅是一种商家的炒作,但是却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达到了提高产品销售量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电子加密技术、安全浏览器等网络安全技术逐步完善情况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自动识别钓鱼、木马网站,为支付宝、财付通、网银等网络支付工具创建安全的运行环境,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商务形式。如以淘宝为例,仅2013年双十一狂欢节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了350亿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互联网新媒体这一“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规范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互联网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传播信息真实性差、传播侵权、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对社会舆论导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以规范新媒体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其一,突出管理重点。由于网络媒体的应用范围较广,所以在管理方面应当区别对待,可针对各种网络媒体形式确定管理的重点,如对电影、科技类可适当放宽监管,对于一些专业报道政治新闻的网站,则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其二,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网络媒体与传统的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别,故此应采取更加完善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加大立法,使网络媒体的管理真正有法可依;其三,应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可行的管理机制非常必要,这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四,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建设新闻网站,使网络媒体肩负起网络宣传的责任,强化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

5结论

篇3

[关键词] 互联网;传媒产业;转型升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75

[中图分类号] G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57- 03

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下,“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当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此同时,中国传媒也深受影响,其理念、形态、呈现方式等方面表现的越加丰富。就比如媒介融合曾以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产消融合为主,而今天的媒介融合则想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呈现了多方面、多渠道融合的特点,使得传媒已经较大规模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中。由此说来,“互联网+”对传媒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深入的。为了良好的发展传媒产业,应当基于“互联网+”进行传媒产业升级转型,优化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促进传媒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 “互联网+”背景下原有传媒产业发展困难之处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互联网+”对人们方方面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百度“干”了央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沃尔玛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移动的事等。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改变传统运行法则,使得我国价值模式、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1]。而基于传统价值模式、消费模式,所规划的传媒产业发展思路,在执行的过程中遭受多方阻碍,主要是因为:

1.1 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在发生着改变,即从纸质图书阅读转化为电子书阅读。因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弥补了纸质图书阅读的缺陷,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的进行图书阅读,使读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因此,读者对电子书阅读尤为青睐,在阅读方面逐渐以电子阅读为主,相应的纸质图书阅读的读书者越来越少。

1.2 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只采用单一的营销方式难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企业单一的营销方式,使得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多元化、多样式的营销方案,展开不同形式的营销,如信息流广告、“秒杀”等,使得企业开展全新的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者购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所以,互联网的应用,也改变了企业营销方式。

1.3 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

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指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内容,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一定转变。例如,在以前人们的意识中“编辑”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职位,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够胜任,而今天在网络环境中任何一位网友都可以是编辑,创作文章,发表文章。因为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遍,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方式,转变为“众包”生产方式。

1.4 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

其实,互联网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快速、高效。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纸媒、电视、收音机,并且传播的信息也非常有限。而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日益普遍。互联网具有的信息传播快、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共享等特点充分发挥作用,使人们可以随时获取想要知道或了解的信息。所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

1.5 传播规则的转变

互联网所带来的不是通路、不是平台,而是一种新的传播规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基于互联网形成的新媒体,其是一个新的传播平台,同时还是新的传播通路、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并不是单一的朝着某个方向传播,而是多渠道、多方向的传播,如此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受众性大大增强。由此可以确定,互联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的构造、规则以及逻辑。

2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关键

按照传统媒体人的思想,互联网是传统媒体的价值链上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其所创造的种种传播形态,辅助了传统媒体的推广,有利于良好的发展传统媒体。其实,这种思想是犯了战略操作上的错误。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领域的基础性设施。因为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互联网更相当于一种基础设施、一种支持社会的全新技术形态,合理的改造和调整,可以使其在传媒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

2.1 正确理解互联网逻辑的关键词

2.1.1 连接

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应用之所以能够越来越普遍,主要是其能够将各种事、物以及人类整体进行有效的连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资源”无法整合与利用的局面。回顾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形成了内容网络、人际网络、物联网络三张大网,实现了各种资源整合,改变了人们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海量存储、超级链接,可以将毫无关联的内容互联互通,形成了最初的内容网络,尤为突出的就是新浪网、搜狐网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体验方式增强,使得某些内容服务与人的需求相连接,为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例如百度、淘宝等。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人际沟通无阻碍”的目标,也就是形成了人际网络,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各种沟通,例如微信、微博、QQ等[3]。

2.1.2 开放

基于基本生存和发展法则,开放是互联网的第一要义。因为互联网需要以“网状存在”的方式存在,如此凡是利用网络的人,都会与互联网形成网络关系,作为网络的关键点。只有“开放”了互联网,才能使得所有人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应用网络。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观念的开放和自我的开放。

(1)观念的开放。传统媒体运行的过程中,其传播的范围、运作的格局都是非常局限的,相应的媒体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以在扩大市场空间,尽可能的激活、整合资源,实现产业整合、市场协同,不仅能够促进媒体产业发展,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做到观念开放,从思想观念上充分意识到媒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和市场“碎片化”所创造的机遇,良好的发挥媒体产业。

(2)自我的开放。按照互联网逻辑,自我的开放即为社会情感资源、关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可以创造巨大潜能。当然,要想做到资源有效整合,需要保证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的,尽可能的利用互联网来给传媒创造机会,使之把握机会,良好发展。

2.2 改变对互联网的认识误差及不开放的心态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之所以会衰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互联网的认识误差及不开放的心态。传统纸媒在受到数字化媒体冲击的情况下,整个纸媒行业并没有积极了解互联网,也没有适当的调整媒体投放方式、宣传营销方式等相关方面,使得纸媒逐渐走向衰落。基于此,在认识到纸媒衰落根源的情况下,要想使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注意正确认识互联网,并保持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今时今日已经是一个以互联网,尤其是以社交媒体居于领导者地位的传媒市场,其尽管没有成为人口覆盖最大的媒介形式,但数据显示可以充分说明,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为了真正意义上利用互联网来促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当前社交媒体有全方面的了解,清晰的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保持开放的心态,改变传统媒体自我封闭、自绝于产业发展的状态,使媒体运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逐步提升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4]。

3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可以确定互联网对我国媒体的影响较大,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媒体,需要利用传媒产业转型升级。那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呢?

3.1 传媒产业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创新

3.1.1 传播规则的创新

在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内容网络、物联网络、人际网络三张大网的情况下,重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权力关系,使其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则,如此可以促进互联网应用作用,支持媒体良好运行,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而基于互联网传播规则,对媒体传播规则进行创新,应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引导,提升用户的地位,使用户具有传播权利、浏览权利,如此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浏览、信息传播、信息共享。

3.1.2 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对传媒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注意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市场版图与价值资源进行重构,扩大媒体推广范围及市场占有率,使得媒体运作可以在社会上起到很大反响,达到媒体传播的目的。那么,如何对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进行创新呢?自然是互联网的传播结构、传播规则、传播形态,对媒体可以渗透的领域进行分析,结合媒体特点及其他领域特点,合理的进行跨界整合,改变媒体传播形式、形态,以便传媒产业优化发展。

3.1.3 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

这里所说的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就是以“关联――节点式”的价值对接方式为主,对互联网条件下的媒体运作的盈利模式进行重构,使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来扩大盈利空间,为促进传媒产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5]。

3.2 传媒产业需要明确需求与供给连通的节点

3.2.1 跨媒介的整合

传统媒体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局限性强,无论是格局还是资源整合都具有较强的局限性,这个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媒介的渠道比较单一、用户群针对性强等,此种情况下利用媒体来进行某些社会现象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而基于互联网的作用,进行跨媒介整合,将本媒体资源与其他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媒介的渠道增多、受众群体增多、传播方式增多,再结合媒体传播内容,规划设计出适合的媒体传播方案,可以使传播内容通过网络快速的传播,被他人所熟知,进而达到媒体传播的作用。

3.2.2 跨行业的整合

传统媒体也不要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内容提供者,由于内容而造成的影响力、品牌和资源使传统媒体处在一个中介位置,即第三方位置。其实,网络平台是一个可以实现多方面资源融合的平台。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媒体运作,可以充分借助其他行业的资源来优化媒体运作的某些方面,提升媒体运作效果,为其创造较高的价值。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互联互通中创造价值。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这一特点,促进媒体资源与其他行业资源整合,形成需求与供给对接,可以从中创造巨大的价值与利润。

3.3 传媒产业需要做好两方面的转变

3.3.1 将媒体视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产品的供应者

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中心,将内容传播给受众群体,使读者能够在浏览、阅读之后有行为上的反应或思想上的转变;而互联网则是以服务、技术为中心,意在通过技术服务来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使用户满意。因此,互联网更受用户青睐。基于此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应当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将媒体视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产品的供应者,也就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利用网络来展开个性化的内容产品传播或分众传播。

3.3.2 构建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

众包生产作为互联网重要生产方式之一,其能够打破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接线,使得资源多次转移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基于此,在传媒产业升级转型中,应以经济分享为中心,改变以往内容产品运营的方式,而是采用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使得内容产品可以使用、传播、共享,提高内容产品的应用价值,促进传媒产业良好发展。

4 结 语

身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人们以往所认知的价值模式、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此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媒体发展思路来推进传媒产业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达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创新、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同时注意跨媒介整合和跨行业整合,做好供应者转变、运营方式的转变,使传媒产业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良好发展。所以,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喻国明,刘D.“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的五力模型[J].新闻与写作,2015(5):10-13.

[2]李晓琳.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113-115.

[3]郑玉倩.价值链视角下互联网时代吉视传媒产业转型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5):221-221.

篇4

对于航空公司们来说,低成本的在线渠道给这些困于在主营业务上很难获得利润之境况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过去四、五年时间里,航空公司开始纷纷开拓在线直销业务,试图在互联网大发展的环境下部分夺回被传统分销体系所把控的销售渠道份额,建立自主性、可控性很强的直销渠道。

然而,传统航空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往往难以很快适应新媒体环境。在在线旅游市场,如何快速有效地传递产品、品牌信息给目标受众?是航空公司在线销售中获得销售业绩和品牌建立遇到的首要问题。一些传统航空公司采用了许多在线促销措施,试图吸引在线旅客到自己的面向散客的直销网站,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发现,吸引来的是对攫取利润的机会非常敏感的机票人,面向散客的直销网站成为了一个“直接分销”的渠道。

很多迹象表明,传统航空公司对新媒体仍然缺乏基本的认识,导致他们在在线营销过程中难以获得成效,未能很好地发挥在线营销“精准、快速”等优势。

且先看看“新媒体”的几个定义。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新媒体的特征。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网作为新媒体通常被称为第四媒体,互联网营销的小成本、大受众、传播与反馈迅捷等信息传播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在线营销渠道。

但是,航空公司的在线营销业务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在国内市场来说,航空旅客群体仍然属于“小众”,在浩瀚的中国互联网中活动着3.38亿网民(根据CNNIC第24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截止2009年6月30日),航空公司如果试图以自己之力去精准定位产品和品牌营销的最佳目标受众,将很难获得效果。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新媒体信息传播业务并非航空公司自身的业务专长,也不可能成为航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相反,正如在传统市场航空公司的营销信息传播是借助于传统媒体企业的服务一样,在在线市场航空公司仍然需要善于借助新媒体企业提供的服务。

篇5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31-02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国际传播的制高点。借力互联网,充分发挥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顺应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促进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的需要。

一、国际传播中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以及高速度、大容量和极具开放性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开通,国际传播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传播或一部分国家对另一部分国家的传播,而成为全球一体化信息平台上的传播。由于这个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形成,国际传播逐渐淡化了“国际”的色彩,全球传播也就成为国际传播的高级形态。在国际传播或全球传播中,互联网的作用表现为:

(一)互联网将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和新闻垄断

传统媒介时代,西方媒体凭借高度发达的媒介体制和媒介实力,牢牢掌握了国际信息的和话语的垄断,国内媒体在国际舆论界几乎处于“失声”状态。 “全球化传播时代的传播技术进步导致了传播成本的降低,加上媒体关系相对呈现宽松趋势,从而为弱势国家、群体和个人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互联网拥有的不限疆域、不限时间、不限民族的一系列发展特性,都将有利于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和新闻垄断。首先,通过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传播,能够打破西方对他国信息传播的制约和排斥,促进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公平性。其次,利用互联网即时快捷的特点,有利于打破西方新闻传播的封锁性。互联网把整个世界即时地连接在一起,同时为众多的个人和非专业组织、团体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其快捷的方式,网上信息的流动越来越脱离国家和政党的控制。再次,利用互联网自由参与的特点,有利于打破西方新闻传播的垄断性。

(二)强化了社会公众的国际传播意识

传统媒体时期,由于传播技术手段和条件的限制,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大都以国家为主体进行,广大公众只能作为信息传播被动的接收者。而网络传播中每一个网络、每一网计算机都具备网上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随之发生了改变,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者,相应地,人们参与国际传播的意识也大大增强了。网络时代的个人参与不再是以简单的、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形式出现,而是以大众传播中的“大众”一员的主体身份出现;不再通过人员交流、商品交换的形式间接地传播信息,而是作为传播主体发表言论、参与意见,形成舆论。

二、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

(一)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实现“零时差”

传统媒介,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对国内公众的传播和对国外公众的传播通常是分别进行的,而且两者之间传播有相当大的时间差,通常是先进行国内传播,经过一系列环节才能进入到国际传播通道。而互联网则使两者的传播同时并进。网站一经设立,它既面向国内公众、也面向国外公众;新闻信息一旦上网,就会传向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对于很多事件的报道,国内的媒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抢到第一手信息或者有了信息源而没有进行报道,很多个人或者国际媒体把这些信息到互联网。这样,互联网共时性、全球性的传播特点使得网络时代的国际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介时期先国内而后国际传播的演进模式。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传播主体

由于传播技术手段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传播的主导者是国家,是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的各国政府。各国政府不但通过大众传媒向外传播信息,还承担着国际传播控制者与管理者的职责,即大众传播中所谓“把关人”的职责。互联网的出现,使国际传播中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将千家万户连接起来,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摆脱相对封闭的区域性的信息环境,进入开放的、无疆界的信息空间。在这个信息空间里,人们不仅可以自主性地寻找和接收信息,作为信息传播客体而存在,同时也可以主动信息,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的一员。网络传播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国际传播形态发生了相应变化,其结果是,国家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与个人也摆脱了依附地位,成为传播主体。这就使国际传播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一元走向多元。

(三)从平面阅读到多维阅读

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数量有限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由于海量信息的存在,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他们更多地采用浏览式、碎片化、跳跃性的阅读方式来获得信息或者进行娱乐;同时,受众也不单单满足于文字、声音、图像等单一媒体传达出的信息而更加青睐于多媒体化阅读,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主流的门户网站成为网络时代受众喜爱的多媒体阅读“基地”。网络时代的受众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博客、微博、维基、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Web2.0应用不断涌现,受众的互动意愿持续提升,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同时,得益于网络传播的全球性,受众的关注焦点逐渐跳出国内视线,国际事件、国际热点越来越“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国国内发生的事件,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和放大,可能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影响。

(四)传播内容突破单一的信息提供

传统大众媒介国际传播的内容,以信息的传递为主,相对而言较为单一。报刊、通讯社、广播一般以传播新闻、提供信息为基本内容。而网络传播的内容则有空前的变化。除了快速、及时、海量传播新闻和各类信息外,还提供极为广泛多样的服务。诸如影视、体育、娱乐节目和电子游戏,通信、通话、短信服务,文档、图片、数据、声像资料的传递或下载,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网上论坛、网上教学、学术交流等等。互联网络把国际间的新闻信息交流和多种服务融会交织在一个平台之上,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开展交往的重要天地。

三、借力网络进行国际传播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平台

国际传播是关系国家形象塑造,国际影响力提高的重要举措,而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西方国家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的ABC、CNN、PBS、MSNBC等大广播公司均已上网播出,仅CNN的网络版每天就有350多万用户访问。全球现有的3.2亿网页中,80%的信息源自于美国。目前我们还缺少像CNN、BBC等这样在国际上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巨头,因此对互联网的关注和投入必须成为政府施政的重要措施之一。“打造一流媒体,切实提高传播能力”,把提高国际国内传播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积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内国际传播平台。

(二)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将“公信力”定义为“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这是新闻传播学界较早地提出公信力概念的文章。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决定其影响力。但是,现阶段,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尚不能达到和传统媒体相匹敌的程度。概括起来,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网络这一媒体自身的匿名性这一传播特性决定。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及网络新闻的法规还不完备, “把关人”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网络上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地监管和控制,严重影响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中国首届域名大会上的《中国域名产业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82万个,其中CN域名注册量达到1357万,位居世界第一。面对庞大的互联网群,政府、网站等应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网民提高媒体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机构应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加大立法力度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网络媒体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着力培养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国际传播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媒介竞争的核心资源之一。当前,我国亟需一大批具有一流的外语能力,具备较高传媒素养,掌握现代传播技术,通晓国际各项规则的国际传播人才。为此,我国必须根据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要求,着手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扶持国内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除了政治意识、中国立场、外语水平、文化修养外,还亟待加强新媒体应用能力,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博客、微博、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和Skype等当前最新最热网络传播方式获得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人物、研究新闻主题、和推广新闻等。

在国际传播中互联网将不再是第四媒体,它将成为主旋律。全世界的媒体都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给我国进行国际传播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要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文化传播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上洋.互联网将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和新闻垄断[J].网络传播,2 008(7).

篇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关移动化、视听化及数据化,这将是网络传播新出现的三大发展趋势。首先,作为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通道将是移动互联网,此时信息不仅将由当前的及时传播向实时传播进行演变,而且也将由时下的大众传播向个人化传播进行过渡;此外,在快速移动互联网这种环境之中,其最为重要的传播内容将是移动视频,因视频对社会公众的冲击力更大,基于社会化分享,就极易出现动员式传播,从而带来规模极大的社会群体轰动和互动;再者,就用户的所有行为来看,都可变成某种数据,这种数据不仅可用于分析,而且还可进行记录,通过挖掘这些数据,就可对某些趋势进行有效预测,以此来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进行判断。因此,在网络传播移动化、视听化及数据化等新趋势下,将使得网络行为管理能与网络舆论管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舆情的可预测性。正是基于此,以下就网络传播新趋势对网络舆论的影响这个课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关于网络传播的新趋势分析

正如上述,移动化、视听化及数据化,这是当前网络传播新出现的发展趋势;以下就以移动化趋势为例,简要分析一下网络传播的心趋势。就通信技术而言,真正开启移动互联网的标志,应是移动网络4G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3G技术的到来,为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极好的承载,但因其通信技术存在着某些不足,致使这种通信技术未能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而由3G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4G网络因其网络速度可高达100Mbps的下载速度而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建设;这种具有高速传输的4G网络,可把以前3G网络时代备受网速困扰的手机电视、视频电话等应用进行成功解决。在4G网络下,凡是可在网上实施的业务,都将借助这种高速传输的4G网络而成功地进行无线上网。由此可见,互联网不断移动化将是网络传播的一大发展新趋势。

2 关于网络传播新趋势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析

2.1 传播渠道的移动化,促使信息传播由即时传播和大众传播转变为实时传播和个人化传播

1)信息传播由当前的即时传播向实时化传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正是互联网的移动化,大大模糊了有关线上和线下的差别,促使信息能够全面包围用户。这这种信息传播发展为实时化之时,让公民随时随地进行报警成为可能,这就把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改变。基于手机这些移动终端,可把任一地方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现场传播,随便一个人,都有机会让自己成为实时信息者。就当前的移动传播来看,不仅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同时还兼具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特点;不管是哪种社会议题,只要它们能够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这些信息就可借助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等模式进行快速扩散,这样就极有可能让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先后参与讨论此社会议题,最终带来了规模极大的群体互动。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不管是哪个社会问题,一旦演变为网络言论,就将变得极为尖锐,再加上移动互联网能够极为快速地对信息进行传递,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极大地增加了网络舆情的监管

难度。

2)信息传播由当前的大众传播向个人化传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个传播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舆论非中心化。伴随着日益成熟的信息传播技术,将使得诸如“数字鸿沟”等问题在移动互联网上得到有效解决,不管是用户所参与的信息生产、还是广大用户所参与的信息传播,其门槛都将大大降低下来。从用户这个位置来看,用户可基于个人所特有的爱好和兴趣来对相关微信公号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对自身所感兴趣的公共账号信息进行被动地接收,而且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主动发出指令来进行相关信息的索取。此外,用户也可以亲自创建微信公共账号,并进一步做好自己所创建的这个媒体平台的经营,在完成信息采编之后,再向对此信息进行订阅的用户进行推送。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互联网的移动化,使得网络传播由大众传播发展成为个人化传播,这就对网络舆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2.2 传播渠道的视频化,促使动员式传播的产生

由于视频声影并茂,因而具有极大的冲击性,在当前这种社会化分享形势之下极易出现动员时传播,从而出现规模极大的群体轰动和互动效应。众所周知,视频自身不仅具有极高的冲击性和真实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因而极易把社会公众的情结点燃起来。在这方面,就有国外的专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表明,正是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应用声音和图像这两个通道,可把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同步进行有效刺激,因而能够得到极好的传播效果。相比于以往的纯文字传播和纯图像传播,视频传播的背景信息不仅更为完整,而且也更为生动,这样就可让广大网民有可能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位对所发生事件进行感知,致使社会公众能够更为自觉地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这就大大提高了公众对于议题的卷入程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议题的传播效果。立足于当前这种快速传播的移动互联网,视频既可像文字一样进行快速传播,同时还可像图片一样快速地进行传播,这样就使得政府对有关网络舆情的控制,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实践表明,立足于影像力量所完成的视听传播,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穿透力,即使把文字、语言、图像、声音等叠加起来,也无法与这种穿透力相比拟。

2.3 网络传播的数据化,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舆情的可预测性

正是网络传播的数据化,使得网络行为管理能够有效融合进网络舆论管理,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情的可预测性。当前所研究的网络舆情,更多的是聚焦于网络监测,特别是针对某些显著性事件的舆情动态监测,这种监测不仅包括其传播范围的监测,而且还包括对其影响力的研判,不仅可有效了解所发生事件的过去,而且还可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所有这些,都是立足于网络传播的数据化。在网络时代,大数据的核心内容,就是预测;立足于网络传播的数据化,可对整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处理,克服了以往的依赖数量众多的随机取样;借助诸如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参照以往的所积累的人工经验,就可对未来实验舆情进行预警,对未来网络舆情所将产生的影响及态势进行有效研判,这样就可对网络舆情进 行精准化预测,这是以往仅靠人类所积累经验所无法完成的。

3 结论

总之,随着网络传播新时代的到来,将对网络舆论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网络舆情监测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公众话语表达的表层,而将进一步深入到公众社会话语的表达及相关社会诉求的预测等;因此,在当前全球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这一形势下,就网络传播新趋势对网络舆论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可让相关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舆情现状、并进一步做好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领导干部 网络舆论 危机公关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领导干部舆情应对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舆情应对能力是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的基础。提升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需要对新媒体时代有足够深入全面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舆论影响力强大。在过去传播手段单一的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是可以通过控制几家所谓“主流媒体”实现“统一口径”。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对传播新闻信息的处置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传统媒体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新闻内容获取能力,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强大的采编能力,通过其传统媒介传播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世界各种媒体相互交融,电子报、手机APP、互联网视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个媒体平台同步发声,形成立体传播格局。

信息传播时效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和扩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摆脱了过去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制于硬件、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仅用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现场直播,实时直击新闻事件的现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消除了信息传播的时间鸿沟,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关注人数动辄几十万,多则数百万,信息一经,就立即有大量受众群体获取信息,并可以通过受众转载形成二次传播,时效性极强,受众人数会呈现几何级增加,重大新闻信息可以迅速覆盖各种媒体的受众群体,形成重大社会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主体由过去的固定媒体扩展为社会全体成员,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信息。信息传播主体从过去的“以新闻媒体为主,媒体用户为主要受众”的格局,转变为互联网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舆论管控难度空前增大。对于突发事件,阻止传统新闻媒体介入可以实现,而要防止自媒体的传播难度极大。而一些自媒体“粉丝”众多,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传统媒体。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论存在的常见问题

与互联网信息产业一日千里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与互联网时代脱节的状况,制约着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的提升。

对互联网媒体的恐惧、敌视心态。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造成的影响,使一些领导干部对互联网产生了畏惧心理。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党报、党刊以及官方的电视台、广播才是权威“主流媒体”,而网络上的报道和言论大多是“胡说八道”,认为网络不过是“煽风点火”“制造事端”的导火索,其存在“弊大于利”。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某些领导干部在面对记者特别是网络媒体采访时或敷衍应付,或百般阻挠,干扰记者正常采访,常常给突发事件的处置和领导干部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对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不足。互联网时代,重大突发事件会在极短的时间实现广泛的受众群体覆盖,突发事件处置的每个细节常常都在互联网受众全程关注之下,应对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互联网传媒时代,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危机公关和处置至关重要,如果处置不当,舆情失控可能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例如个别领导干部要求“高大全”式的宣传报道,单纯追求彻底的、不容例外的“正面报道”,即便在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也一味强调“领导重视”,强调受害者家佟扒樾魑榷ā保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不但会降低传播的影响力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也会因群众的质疑和情绪的波动给事件处置带来困难。

秉持传统媒体思维应对互联网时代舆情危机。很多情况下,互联网媒体,特别是各种新媒体的传播,是从政府及其官员直达受众群体,并没有传统媒体的“二次加工”编辑环节,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舆情应对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舆情应对必须有互联网思维,时刻注意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一些领导干部在媒体面前说话、信息做不到“内外有别”,还以为媒体都是“政治家办报、办刊”,媒体必须“讲政治”,殊不知一些不利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会造成不良后果。 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策略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媒体时,可以把握以下要点,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

正确认识、妥善应对。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空间的信息传播,都是满足人民知情权的途径。正确认识互联网,高度重视互联网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是做好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的基础。使用互联网的都是具体的人,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无数个体,合乎常理、常情的事情通常也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情和理解,即便是所谓“负面信息”,只要引导得当、应对得当,也可能产生正面的效果。如果媒体的新闻报道与预期效果存在偏差,或者某些新闻报道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时,只要不是重大的、恶意的,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善待媒体,要相信群众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及时主动、以人为本。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多样化,各种信息在普通民众之间的传播,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领导干部如何表现,常常会直观地展示给受众。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如果在重要新闻事件中,及时形成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在新闻报道中占得先机,实现为媒体设置议程。如果真实的信息不能及时通过媒体公布,占领舆论阵地,则可能造成谣言在互联网领域传播的被动境况。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过程中,应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主动提供给媒体,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报道提供便利。

实事求是、口径一致。互联网媒体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难度极大降低,领导干部和政府作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放到了“阳光下”。领导干部说话、办事不能想当然,必须保证信息准确、可靠,因为人民群众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分析、甄别信息,一则错误或者虚假的信息,将会极大损害领导干部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领导干部在舆情处置和信息过程中,要尊重事实,切不可对媒体和公众撒谎。知道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对于不知道的情况宁可如实说明不了解相关情况,待了解后再行,绝不能胡编乱造或进行想当然的推测。

有备无患、牢记立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实效性极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再来研究应对,常常已经来不及,事件可能已经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因此,对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应该提前研究拟订新闻宣传预案,明确发言人,明确相关人员责任,有条不紊及时相关信息,避免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在新闻事件中,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言论,代表的是政府部门或领导机关,不要随意发表个人意见,要淡化新闻的个人色彩,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要按照统一的口径,站在政府的立场说话,维护政府的形象和信誉,避免因为个人发表的言论在互联网传播后形成不良影响。

(作者为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邹金红:《公共危机与领导干部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行政与法》,2010年第4期。

篇8

我们要如何做好品牌或产品的网络营销,首先我们要根据品牌或产品设计一个可行、有效的互联网营销整体规划,整体规划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或产品互联网整体规划

1、品牌或产品的互联网调研究

消费者行为调研设计、产品行销调研设计、互联网舆情调研设计、互联网流量监测指标确定、竞品动态监测确定及调研报告设计、产品创新渠道调研。

2、品牌的互联网传播规划

品牌传播的互联网总策略、互联网广告规划、互联网公关规划、互联网活动规划及活动策划、互联网口碑传播规划及策划、互联网关键字优化公关、互联网危机公关策略、品牌互联网特质策略、互联网促销设计划。

3、产品的互联网渠道规划

产品特性及互联网渠道策略、产品互联网的价格策略、产品入驻互联网商城的规划、产品互联网通路规划、Sales和PG互联网行销培训计划。

品牌或产品互联网营销整体执行

1、品牌及企业的互联网调研究;

2、品牌及产品的互联网监测;

3、互联网传播实施:

广告执行:包括媒体购买、媒体投放、广告设计、设放监测、效果反馈。

公关执行:包括各类形式的论坛、BLOG、SNS社区、即时通讯、评论、播客等。

活动策划:具体活动的执行、数据库的搜集整理、数据库二次营销的对策、互联网关键字优化公关、互联网危机公关执行和预防、互联网促销活动的执行。

篇9

1.1是顺应消费客户行为变化的需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消费客户的行为习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最主要的客户终端,其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接触手机互联网媒体的时间是5.8小时,而且随着大批90后和00后的成长,其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据的比例达40%,而传统的电视、报纸计算机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渠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渐的缩小,这种趋势的发展使得房地产营销不得不重点关注移动互动互联网。

1.2移动互联网有效的推进了全民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搭建的全民营销的平台,打通了开发商、营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壁垒,极大的推进了全民营销的进程。特别是例如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对于现代电商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房地产行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的广泛性和全民性开展营销,可以有效的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房地产营销,促进其发展。

1.3移动互联网成本低、传播速度快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有效的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互联网,其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微信营销等移动端的营销方式的日益普及,房地产行业的也可以说是全面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房地产营销也有着深刻的变化。

1.4移动互联网还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推广度

客户的推广度是评价营销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客户推广,增加了客户之间的粘性,提高了客户的成交基础。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一些优惠促销的方式,吸引意向客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转播,推荐给更多的客户,提高了项目的价值的传播,提升了关注度,营销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2.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必要性,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2.1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

从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终端可以说已经逐渐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渠道,因此,房地产企业搭建完善自身的移动终端营销平台是其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移动互联网营销首先要做的,通过移动微博、微信的公众账号的开通,或者自主开发APP,结合大力宣传自身微博、微信以及APP的二维码,通过提高下载率,提升关注度,推广企业的知名度来开展营销。

2.2设计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

搭建好宣传平台之后自然就是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这一过程既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当前消费者对于房地产商品的喜好等设计宣传内容。另外,对于客户与营销方的沟通,要以方便及时为主要前提,通过实时互动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购房者的购房动力。在设定信息推送以及互动游戏时,需要以吸引客户浏览为前提,提高客户的到访体验,增加成交率。

2.3做好线下与线上的配合

虽然移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地产营销的效果,但是毕竟营销的成功都需要线下来做最后完成,这就需要不仅完善线上的各项营销工作,还需要对线下营销进行一定的调整,做好现场的体验活动,确保在展示区和样板间的体验感受要高于线上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还有就是做好接待活动和服务水平,这一环节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出现负面的信息,那么线上的宣传有时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科技;挑战;广播电视;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21-02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巨大影响。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广播电视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也遇到了挑战。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广播电视遭到了严峻的挑战。与广播电视相比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有人预言广播电视要被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取代的可能。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这是每个人必须要考虑的。

1新技术下广播电视遭到了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高涨。互联网技术就是典型的新型传播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给广播电视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广播电视遭到了挑战。广播电视相对于网络来说,其挑战性几乎可以说是微弱的,传统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新技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相比之下,优势无法突显。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技术具有巨大优势:一是它信息传播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二是信息覆盖范围广,互联网技术覆盖到了全球范围,全球网民都可以享受信息服务;三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符合受众表达自我意识的一种强烈需求。互动性是互联网最大的一个亮点,传播者能够及时接受反馈,而且还能够参与信息的传播,受众对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热情,并对其予以高度关注。这对于改进传播方式和内容具有很大帮助。正是因为这一点互联网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

互联网的兴起给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广播电视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它缺少互动性,还有就是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倘若不能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提高互动性,就难以在新媒体飞速成长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新技术下,刚播电视所遇到的现实的冲击和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广播电视产生时间较为长久,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2新形势下实现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播电视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二是加强新型媒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三是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四是要鼓励群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

1)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在新形势下传播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原来传播媒体所具备的魔弹论优势早已消失。在新形势下传播媒体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很多电视媒体从业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新时期的竞争,从抢夺受众开始,要树立全心的传播理念。而所谓全新的传播理念,最根本的是要把受众当作服务对象,一切传播要以受众为准则,为了给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信息为目标,吸引受众的关注,从策划、制作等方面予以全面考虑,使广播电视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传播媒介只有树立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采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三贴近。重点是要做好节目制作。具体而言就是在必须要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制作和传播节目。三贴近原则不是空洞的口号,广播电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把三贴近原则落实到实处;

2)加强新兴媒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面对新兴技术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如何新颖,但终归实在传播信息。传播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节目内容。广播电视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树立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运用专业先进的摄录技术来制作出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要加强同外界的沟通,尤其要加强同新兴媒体的合作。例如在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通过与上海手机运营商进行合作,一方面扩大了节目收视率,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手机信息服务。两者实现了双赢;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在发展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各个广电媒体可以设立自己专门的网站,这样可以方便地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具有一个缺陷就是许多优秀的节目只能收听观看一遍,而许多受众由于时间问题会错过收听观看,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在这方面做的好的有新华视频,央视网;

4)鼓励群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节目是以受众为本的,在未来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要积极鼓励群众进行参与制作,让群众自编,自演,这种制作方式有利于节目增强同受众的联系,从而增加收视率。随着录音和摄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两种技术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播客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广播电视媒体要充分重视这一现象,在制作节目过程中要放手发动群众参加到DV拍摄中来,通过记录群众真实的地生活从而增强节目的收视率。例如山西卫视制作的一个《醋溜故事》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醋溜故事》节目制作组通过鼓励观众自编,自导,自演来最终表达老百姓自己的事。通过这种方式醋溜故事的收视率有了显著提高。

3结论

基于长远角度来看, 科学技术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广播电视媒体遇到的挑战日益严峻,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传播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按照上文提到的四个措施来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