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的职能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监理的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监理的职能

篇1

【关键词】BOT+EPC模式 公路工程 监理职能

1 BOT+EPC模式分析

“BOT+EPC”开创了公路建设新模式,相比常规方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建设,减少施工合同段招标环节,对项目建设周期起到缩短作用。BOT+EPC模式是指政府将特许颁布给某个企业、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其实施公共基础建设与运营,在公共基础建设环节企业施工则可选取总承包施工模式,特许时间到期后,则企业、机构需把设施及其相关内容移交给政府。该模式的优点为利用此类融资方式政府能够通过大型企业、机构(资金充裕与技术先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完成。

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为BOT,是指建设―经营―转让基础设施的一种方法,产生这种模式的重要前提为政府和企业、机构签订一定协议,通过政府将特许颁布给私人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其进行资金筹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且对此设施及相关内容进行管理、经营及服务。在公共产品、服务数量、价格等方面,政府需做好制约工作,但必须确保企业、机构具有相应的盈利空间。由政府与企业、机构共同承担整个环节的风险。特许期限到期后,需根据协议由企业、机构向政府进行设施移交,随后通过政府选定部门对该设施进行管理与运营。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英文缩写为EPC,也就是总承包。EPC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为建设单位,利用固定总价合同,向总承包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发包,通过总承包单位进行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如勘查、设计、施工等,且全面负责该工程的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利用优化整合系统,将一个与合同相符、功能齐全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提供给建设单位,该模式的应用对管理水平提升、建设周期减短、工程质量提升等极为关键。

在此模式下,如何实现公路工程监理职能转变,如何协调业主、总承包上、合作人之间的关系,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极为关键。

2 BOT+EPC模式下公路工程监理的职责

BOT是商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公共服务提供给社会的一种投资模式,EPC是一种“小业主、大总包”的新型工程建设模式。将2种模式有效结合,并运用到公路工程建设中,其监理工作如何开展极为关键。为此以某一具体公路项目为例进行分析,以期将BOT+EPC模式下监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某公路项目投资概算为86亿元,4年为其建设期限,30年为其运营期。根据40%:40%:20%股权比例由A\B\C三家公司出资筹建一个公司d,且通过d对此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全面负责。由投资模式分析,此项目为BOT项目,从建设体制方面分析,可选取EPC模式。利用市场化长期合同,能够确保各个参建方保持紧密联系,一起承担整个项目建设。如选取传统模式,则需将公路进行若干土建合同段地划分,其招投标次数也会大大增加,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往往需要50次以上,而BOT+EPC模式的选用,其招标次数仅需要2次即可。相比传统模式,此模式的应用可降低招投标次数,确保项目的连续性。

资源整合、利益平衡、矛盾解决为EPC体制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在管理过程中,监理工作的协调功能极为关键。为将总承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通过协调顺利开展工程建设,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工作,工程监理的职责如下:

(1)对照承包人招标文件相关内容进行施工队伍、人员与设备进场实际现状的核对,进行开工、暂时停工及复工令地;

(2)变更指令下达,索赔申请审核,并认真估价施工增加的细目单价;

(3)根据相关规定及业主要求,监理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内容。

当紧急情况出现时,监理人员如认为将对施工人员或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则应及时选取科学有效地措施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没有取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监理人员有权将紧急情况处理的指令给承包方,但随后监理人需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发包人,且和发包人共同协商进行情况的进一步处理。

3 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职能在BOT+EPC模式下的转化

3.1 加强投资控制管理

相比传统项目监理模式,在投资控制管理中EPC项目内监理人员投入的精力要多出许多,作为EPC项目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投资控制应由资金方面出发,为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也就是在相应范围内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同时还要将一定利润给予分包单位,达到双赢局面。在该环节,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就是对有关工程概算进行分析,且对工程概算各项费用全面掌握,做到分工明确,限度有效控制。同时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及时参与进来,对合同条款等进行充分了解,如总包、分包范围等。在审核、确定进度款支付方式时,要求每个月都详细审核已完成工程量,进而为进度款批准、办理提供便利。

3.2 加强综合协调力度

监理工程师在传统项目监理模式内,在业主与地方关系、现场“五通一平”条件等之间的协调采取不参与形式,但在BOT+EPC模式下,其具有极大综合协调工作量。如协调业主和地方关系之间的配合,协调设计、设备定货资料等,要求监理工作人员必须参与以上各种协调工作。于此同时,还需提供开工条件审核批准条件,事前督促现场土建、安装条件落实,抽检工作则需在质量上报监理验收前进行。

3.3 制定完善、科学的计划

按照业主建设工期施工监理需进行整体目标计划的编制,施工标段内整体进度计划需各承包单位承担。且在该计划前提下,进行3层次控制计划横向分解,如总体工程、单项工程及关键单位,要求通过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对单项工程进度计划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对总体工程进度计划起到保障作用。纵向方面,则需按照年、季、月进度进行计划。在编制所有计划中需对其重点路线加以确定,对里程碑控制节点明确设置。

3.4 加强技术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监理应及时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尽可能的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以保障施工的连续性。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施工监理需及时完成,尽量将设计存留问题及时消除,尽可能减免修改施工设计现象出现,以此降低施工不连贯问题产生机率。施工监理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承包单位应进行各项施工技术方案地及时编写。且根据选取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进行施工,在施工环节不能任意进行变动。施工监理则需将先进的技术信息、技术指导与服务等内容及时提供给承包单位,以此帮助承包单位有效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提升施工速度。

3.5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事前、事中与事后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事前控制也就是有效控制施工前期、准备环节的质量,要求承包单位必须对自身运行状况进行自检,此时工程监理则起到督促作用,同时需对分项工程开工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做到有效预控。事中控制是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如选取巡视、旁站、抽样与检查的方式工程监理能够对公路施工过程各个流程进行质量把关,如出现问题则可及时发现,且对施工单位起到提醒作用,促使其快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允许范围内有效控制质量误差。事后控制通常只发生在完成工程建设后,需及时检测竣工工程质量,做好质量缺陷排查工作,防止工程安全隐患产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公路路况,公路工程监理需进行计划管理方式的科学、合理制定,且通过自身职权的有效应用监督承包人计划执行情况。除此之外,需对工程施工环节的具体进度情况与计划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对承包人施工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在计划内保证完成工程竣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工程建设需求,才能满足参建各方要求。在BOT+EPC模式下通过转变工程监理工作职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晓江.BOT+EPC模式下公路工程监理职能的转变[J].科技创新导报,2015(07).

[2]尹代刚.做好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1).

[3]杨发群,许楠.浅析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5(07).

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质量控制;监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贯穿整个建筑实体的建造过程,从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都在范围之内,缺少一个环节的监控都有可能造成能耗的损失、资源的浪费,工程监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主体责任方,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工程虽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但却是贯穿整个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因此要动态的监控建筑节能的施工质量,分别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三个阶段做好监理控制。

1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审核、熟悉节能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建筑节能施工图纸必须使用经施工图设计审查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纸,施工

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标准和要求。对工程难点、不明问题、技术指标等提出要求,形成会审纪要,并经与会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执行。

编制具有针对性和指导作用的监理细则

在熟悉节能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总监要组织监理部针对工程的专业特点,编制监理实施

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工作方法及措施等。监理细则要在实际操作中切实起到指导作用,而不要束之高阁,仅仅当成存档的资料而已。

1.3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

审核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具有符合工程规模相应的资质,施工单位安保体系、质保体系是否健全,确保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1.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结合工程的实际条件和状况,要求施工单位在节能施工开工前报送详细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方案。监理工程师应着重审查:专项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节能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标准要求,主要技术组织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施工程序是否合理,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工艺是否能够先进合理地指导施工。对特殊部位是否明确专项措施、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是否确定节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和季节性施工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向监理报审,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监理应按照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检查、验收。

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2.1 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批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施工。以某工程外墙内保温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为例,应注意一下事项:

(1)对进场的材料应进行品种、规格、包装、外观质量的检查验收,核查出场合格证、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并提供型式检验报告。按照节能质量验收规范对进场的节能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抽样复检。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2)抹灰前作好墙面基层的清理和浇水湿润工作,保证墙面干净,常温下一般隔夜浇水二遍,具体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墙表面的油污、隔离剂均应在抹灰前清理干净,在光滑的砼表面抹灰时应凿毛或甩浆处理。对凸凹不平处应事先剔平或采用1:2.5水泥砂浆补平;并涂抹专用界面砂浆。

(3)严格按要求施工,使用防裂砂浆,即在水泥砂浆中掺入聚丙烯纤维,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抹灰砂浆,由专人负责,每层抹保温层厚度应控制在20mm,每遍抹灰不要跟的太紧,应在上一层抹灰凝固后进行,一般宜隔夜进行,墙面成活后及时洒水养护(根据天气)。

(4)保温砂浆必须使用强制搅拌机搅拌,由专人按配比搅拌,保证搅拌时间;

(5)对施工工人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和培训,了解保温材料与传统砂浆抹灰的不同,不盲目赶工;

(6)必须在保温层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间隔要大于24小时;

(7)根据天气气候情况调整材料配比。

(8)施工完毕的保温墙面应注意成品保护,严禁硬物撞击保温墙面。不慎撞击破坏的墙面要清理掉,接茬重新披刮保温料。

2.2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工序的控制:

2.2.1界面砂浆施工

(1)基层处理:墙面清理干净、无油渍、浮尘、脱模剂、空鼓、风化等影响粘结的缺陷,墙表面大于5mm的凸出部分应铲除。

(2)界面砂浆浆料配制:

根据预施工的面积计算所需界面砂浆的重量和所需水的用量,将界面砂浆加水,用砂浆搅拌机或手提搅拌器混合3~5分钟,使之成为均匀浆状物,加水量是界面砂浆重量的23%~26%.

界面砂浆甩涂施工:界面砂浆在施工前,基层浇水湿润,浇水应在抹灰前一天进行(加气块),抹灰时再进行一次浇水湿润,浇水深度以渗入墙体8~10mm为宜,注意墙体不可喷水过量,不得向墙面泼水,不能有明水存在。若用配合好的界面砂浆滚刷墙面,滚刷厚度为1~3mm,不宜太厚。配合好的界面砂浆浆料应在2小时内用完。

界面砂浆拉毛用磙子滚、扫帚拉都可,但在配合比上应作适当调整。拉毛不宜太厚,但必须保证所有的墙面都做到毛面处理。

2.2.2吊线、做灰饼

检查墙面,吊垂直通线和水平通线,按设计厚度做灰饼,灰饼间距不大于2M。

2.2.3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配制:

(1)保温浆料的配制:

根据搅拌机容量按比例将水、聚合物玻化微珠胶粉料、无机玻化微珠等加入搅拌机内搅拌6-10分钟左右。

材料加入顺序:水聚合物玻化微珠保温胶粉料玻化微珠

配合比:水44-46KG胶粉料1包36KG玻化微珠2包(175-185L)

搅拌方法:加水后加入聚合物玻化微珠保温胶粉料搅拌3-5分钟(浆料要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无机玻化微珠搅拌3-5分钟。(以混合均匀为宜,避免过度搅拌)

搅拌机械:使用卧式强制式搅拌机。(350型可搅拌2包胶粉+4包玻化微珠)

搅拌需专人专职现场进行,以保证搅拌时间和加料量的准确。

2.2.4保温浆料的施工:

(1)保温浆料披刮20mm左右,披刮时应压紧压实(应避免过度压实和反复揉搓造成空鼓和脱落),抹灰顺序按照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抹灰,去高补低。落地灰去除结块、杂质后及时搅拌利用,掺量不得超过1/6。配合好的保温砂浆料应在2-4小时内用完。(视天气情况而定)

(2)2-4小时后,按灰饼及控制线披刮至厚度,披刮压实平整。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用2M长靠尺检查。保温砂浆应严格按灰饼高度及控制线批抹,面层必须平整。

(3)分层施工时每层施工厚度不大于20mm,间隔不小于12小时(视天气气候而定)。

(4)保温层干燥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少于48小时)

2.3制作样板间

制作样板间可以直接检查节能施工的做法和效果,并为后续施工提供实物标准,直观的评判其质量与工艺状况。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重复采用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经有关方确认,方可进行施工。笔者建议样板间施工前由材料供应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材料的配制和施工工艺要点。

2.4建筑节能检测

节能工程检测分为进场材料和设备送检和工程现场检测,进场取样送检的主要是墙体材料、保温砂浆材料、门窗玻璃材料等。工程现场检测项目包括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如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外窗气密性检测)与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如各风口的风量、通风与空调的总风量、平均照明与照明功率密度等)。节能检测结果报告是节能工程验收的重要环节,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督促施工单位明确检测的项目、每项检测的内容、抽查的数量等,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计划的安排,认真审查检测计划中的检测项目及抽检数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避免“漏检、少检”。检测工作往往涉及的专业较多,监理人员应积极协调检测工作中各专业单位的配合,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工程验收

节能工程施工完成后,监理部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建筑节能工程竣工资料,组织对包括

建筑节能工程在内的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承包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节能分部验收完成后将验收质量递交质量监督部门审查,质监部门认为符合验收标准,则出具的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质监部门出具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后,督促建设向节能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验收备案登记手续。

结束语

随着建筑节能措施的日益完善,节能工程监理的业务水平也相应的在不断提高,通过事

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的一系列措施,使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节点处于有序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做好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促进建筑节能环保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JG/T 283-2010 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

篇3

关键词: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提出,其主要的理念是建立了“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包工自动化以及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结构,系统,服务以及管理的进一步组合,最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以及高品质的建筑环境。公共建筑是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其智能化对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公共建设智能化的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模式。

一、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模式

1、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

在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中,其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智能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系统承包方为合同关系,另外设计单位与单项系统就能够承包公司为相互的合作关系。管理的模式特征主要的体现在:管理和配合关系比较复杂,其技术的接口比较多,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协调工作量比较大,另外还要求建设单位配合专业齐全的工程管理人员。在适用范围中,其规模比较小,系统少。

2、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

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项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为合同的关系,其他之间是协调的关系。在模式特征中:其主要的优势是:简化了管理的方式,大大的减少了建设单位的现场协调工作量,保障了前期规划设计,并且分担了一定的工作量,该系统为集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该项工程在管理模式中,主要的分为:项目管理服务,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相关的合同规定,在决策阶段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然后进行总体的规划,具体的按照设计、招投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以及竣工阶段进行。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问题;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由项目管理企业签订合同,完成了项目管理工作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合同没那个约定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决策。

二、我国公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1、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节能环保理念,政府在升级社会公用基础建筑的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且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智能产业要不断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智能化起步较晚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不仅涉及建筑行业,而且还有应用信息技术、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要点,因此对于整体的工程管理模式要求较高。我国的智能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建筑智能化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将影响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有效性,同时我国一些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导致我国的公共建筑的智能化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工程管理的模式也不够成熟。

3、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低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起点比较低,而且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发展体系,目前,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方面,很多细节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导致项目的工程期较长,发展缓慢,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水平偏低。

三、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包含了诸多的高新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都比较复杂,在管理上需要科学的统筹安排,以及技术的协调一致。除此之外,技术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影响到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公共建筑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要承受较多的人口以及较为密集的活动,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在管理模式上是一项严峻挑战。

1、涉及到的技术错综复杂

我国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工程,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的技术只有配合一致并统筹协调,才能最终实现智能化。由此这些技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公共建筑智能化的社会需求。

2、各个行业协调一致比较复杂

在智能化的领域中,不仅是技术错综复杂,而且跨越的领域比较多,如何实现这些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并顺利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问题,是在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此,在工程过程中,对于设计的相关部门要协调安排好项目实践,并保证在每个环节的技术应用能顺利实现,在时间上没有断档的现象。同时,对于各个承包单位的总体规划,要从宏观出发,注意整体的管理。

3、重点把握后期检验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进程中,不仅要重点把握项目进行中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在工程后期的相关验收程序。这一程序中,要对于公共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明确,并在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的技术漏洞,并在技术上予以支持,使后期验收发展为一套规范化的体制。

四、完善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途径

1、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划分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因此很难讲其划分到一项某一行业领域内。在完善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时候,首先要将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技术领域明确清晰,对于任何一个环节设计的技术应用都要明确,无论是自动化工程,还是信息网络,还是通讯技术,只有将各个领域统筹综合应用,才能不断优化工程管理。

2、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共建筑的基本特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智能化工程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发展,因此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监督检验,都有完整的体系,不断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3、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尤其是当今一些新兴产业,以及相关的高新科学技术产业,例如信息工程、信息网络、软件工程等等,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技术趋于成熟,智能化才能实现,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并与其他相关的产业有机结合,统筹一致,在管理上积极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是建筑的智能化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公共建筑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为建设单位提供了总体的设计规划,解决了设计规划中的需求和定位问题,将管理和运行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这就为加强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我国对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从中提高了公共建筑的建设水平,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包强,刘健,于UU.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83.

篇4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介绍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质是,创建多种智能化系统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并且协同工作,从而满足使用者的多重要求[1]。

以珠海歌剧院建设工程为例,其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以下6大项,24个子系统/子项:

(1)信息设施系统:包括语音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时钟、无线屏蔽系统和综合管路等。

(2)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化卡应用系统(出入口控制、考勤管理、停车场管理)、无线对讲系统等。

(3)公共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之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安检管理系统、巡查管理系统。

(4)机房工程(含防雷及综合接地、后备电源等)

(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含智能照明管理系统)

(6)智能化集成系统:包括所有弱电线缆的桥架及管线安装,各子系统、智能化功能机房、弱电间等的配电、防雷和接地等。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操作流程

为了使珠海歌剧院建筑智能化工程顺利进行与成功完成,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主要顺序所述如下:

(1)根据建筑结构、用途来设计智能化系统方案并通过审核

建设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与需要,提出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合理方案,并且能通过专业机构的审核。

(2)发放工程招标文件并确定工程承包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

建设单位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发放此工程的招标文件并接受投标单位的投标。通过对投标单位资质、标书以及施工周期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全面评估,确定工程的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

(3)详细进行工程设计并制定施工计划

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通过研究,考虑功能要求与成本,完成对工程设计的深化具体设计,并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计划。

(4)正式施工并对施工质量严格监管

智能化专业承包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时限进行施工,施工中要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所选用的设备和软硬件务必符合国家标准。

(5)完工后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

工程完结后需要组织权威部门评估工程质量,同时检测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6)培训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

为保证智能化系统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需要对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人员才具有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资格。

(7)智能化系统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智能化系统试运行并通过监管部门的验收后便可投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中,剧院物业及运营单位相关人员务必按操作规范进行管理,一旦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护和修理。

三、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智能化施工是否成功不仅与施工队伍的水平高低,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有关,还与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对现场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紧密相关。

(1)施工队伍问题

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队伍必须取得相应的认证资质才能从事该项工程的施工。具体从事施工人员的操作本领越大,综合素质越高,施工的质量就越能得到保证。此外,施工人员除了要熟悉本职工作,还要对整个工程设计有着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能够良好连接,才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更为合理的统筹规划。

(2)施工方案问题

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方案来制定,切不可忽略了设计方案中的任何一项要求。施工方案的设计要遵照保质高效的原则,既不能为了追求施工速度而忽视工程质量,也不能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由拖延工期,一定要做到兼顾质量与效率。此外,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施工方案必须力求选择最优的施工工艺,在不浪费资源,节省不必要开销的条件下,施工方案也能顺利实施,使得施工效果事半功倍。

(3)施工人员管理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给参与施工的人员明确分配任务,使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劳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施工人员做到权责明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施工人员互相推诿而造成工期拖延。此外,还要使所有施工人员有组织地进行工作,统筹规划好各类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同时又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够确保整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按施工章程操作,确保了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能够如期完成。

(4)施工现场突发状况应对

施工现场出现突发状况在所难免,能否采取恰当的措施处理这些突发状况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突发状况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客观条件而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例如房屋结构就会制约布线系统的安置,江西人才市场工程中,出于对施工项目3层以及建筑内部房间数量多的考虑,施工方便因地制宜,采取了双绞线两点式的布线方法;另一类则是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了人员的伤亡或是财产损失。对于前者,建议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各种客观条件对于施工难度的影响;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要向技术人员汇报,由专业人员经过研究决定处理方式,切不可强行施工。对于后者,建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时加强巡视,督促工人安全操作,从而避免出现事故;也要在施工前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这样可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把损失降到最小。

(5)施工管理工作的程序

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必须按既定程序进行,否则就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反而会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首先要建立管理章程和制度,然后明确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最后再对工程和人员进行管理。在实际施工的每个环节,除了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工人以外,还需要安排管理能力强,业务基础扎实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通过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6)施工管理工作的方法

在施工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要进行施工管理,就必须建立严格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章程,并且要求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尤其是管理人员,更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并且接受其他施工人员的监督。此外,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做到功必奖过必罚,既能对施工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又能起到激励作用。

(7)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实例

以中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工程的管理为例。在施工的安装过程中,公司定期召开例会,仅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召开了23次包括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和厂家等多方共同参加的工作组会议,协调各方进度以提高对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既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进度[2]。

四、结束语

(1)在信息化和智能化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动力与发展前景。

(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需要以专业的施工人员、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单位精确的统筹规划为支撑。

(3)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系统集成性差、信息点配置不合理、设备技术性能差、综合布线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不够专业[3]。因此,培养专业的建筑智能化施工人员刻不容缓。

(4)目前,我国组织实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力量还稍显薄弱,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只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具备专业资质认证的施工单位仅仅只有1000家左右,大量的施工设备和技术都来自于霍尼韦尔和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公司。只有对建筑智能化多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检验并深华研究成果,同时大力培养具有此方面技术的专业人员,才能提高组织实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能力。

(5)为了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搞好行业内的监管,严格对从业单位及个人进行从业资格审批。

参考文献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究.中国学术期刊网

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the nine engineering division, is one of different from other branch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the key work of supervision and treatment method also have differen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cene, summarizes some comments, eager to exchange, the discussion with counterpart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Project supervision; suggest

1 智能建筑简介

1.1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1)和现代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即A+3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1.2 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是指利用智能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其必须具备智能的三大要素: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和楼字控制自动化(BA),而综合布线则是连接各自动化系统,并使其功能的以充分发挥的“神经网络”,又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路”,也是智能建筑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因而智能建筑又简称“3A”建筑)。

另外,在智能建筑中一般还设立保安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3 当前智能建筑项目实施过程的现状由上所述,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

因此智能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有所不同。传统建筑工程,由设计院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项目的招投标、承包商进行施工、进人工程保修阶段,而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部分一般是由一家有实力和智能系统集成经验的大型工程公司即系统集成商,完成从技术到施工设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钥匙给业主的全方位服务。即智能化产品的提供、设计、施工、保修等常常是由同一家系统集成公司来完成。

2 智能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工作的特点

我们知道,监理是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通过其专业化、标准化的监督管理,协助业主完成项目建设。同时对业主和承包商,它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以“公正的第三方”的身份开展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八字准则是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守则,监理工程师通过对项目的“三控、二管、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的方式实现监理的目标。

在我国,自199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走向市场,建筑工程项目引入了监理制度,国家对必须进行监理的项目,也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监理这项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但就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而言,实际的监理过程也常常只局限于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阶段。

2.1 监理的工作步骤智能建筑中的监理工作步骤与传统建筑项目监理基本一致,依次为:①监理单位在接受委托监理项目以后,首先要确定总监人选,成立项目监理机构.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具体领导下,组建项目的监理班子,并根据签订的委托监理合同,制定监理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开展监理工作;②编制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制定专业监理实施细则;③根据监理细则,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④参与项目竣工验收,签署监理意见;⑤向业主提供监理档案资料。

2.2 智能建筑实施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由智能建筑项目实施过程现状可以看出,项目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与传统建筑项目监理有其特点。

2.21 系统设计方面。在智能建筑项目中,虽然一些有实力的设计院已经有了专门的智能化项目设计人员,但往往由于信息产品发展速度较快,设计人员的业务不能赶上厂商的推出速度,因此对智能化项目一般也要进行二次设计。监理工程师,既要熟悉不同厂商智能化产品的性能、配置,又要帮助业主选择最好的系统设计方案,维护业主的利益。

2.22 招投标方面。检查智能化项目投标商提供的项目系统配置及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项目预算,以便于监理协助业主组织投标、开标、评标活动,向业主提出中标商建议。由于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是从技术到施工设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钥匙给业主的全方位服务,因此要求监理工程师更要投入较大精力做好项目系统配置、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预算审查等。另外,在智能化项目招标文件中,一般不设标底,每个投标商,根据所用产品的性能规格,配置不同的系统,满足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要求,所以,向业主负责,协助选择一个性价比较为合理的项目集成系统,也是监理工程师应慎而为之的。

2.23 助业主与中标商签订系统集成项目合同书。

2.24 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下达开工令。

2.25 承包商提供的设备、材料的规格质量;监督其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提品、技术、设计、调试,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阶段,监理仍采用“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工作方法,实现监理目标。

2.26 与智能化系统验收。智能化系统验收,是对整个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是建立在建筑智能化的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楼宇控制自动化等各个组成子系统,分别调试成功后,演示相应的联动程序,并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的。监理工程师除参与上述调试的全过程外,重点还应审查承包商提供的竣工验收文件,包括竣工报告书、系统监控点数设定表、系统框图、各楼层信息点分布图、端节标号说明、系统测试报告等。

2.27 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竣工验收后的保修期,业主不再委托监理,若委托监理合同另有约定,在系统保修期的监理工作以合同为准。

3 对智能建筑监理的几点建议

一是,智能建筑的高科技特性,要求监理工程师在传统建筑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又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承担智能建筑监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从设计院、建筑公司等出来的电气设计或施工人员,他们对传统建筑的电气工程甚至其他相关专业工程比较熟悉,但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涉足不深,而由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转来做智能建筑监理工程师的人,对建筑工程等专业不熟悉,也会影响与之的衔接、协调。因此监理市场呼唤既懂传统建筑,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

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Intellig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o Xiao-p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in Shanxi three companies Taiyuan Shanxi 0300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more important, how can we improv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s an electrical engine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 electrical construction;Intelligent Building

1. 前言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的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签证、安全等管理工作。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存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 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环节

3.1 适时办理交接手续。

专业队伍一进场,总包单位就要求限时扫管,办理交接手续,否则不让穿线。而专业队伍从自身效益出发,匆忙办理交接手续怕漏项,总是一边穿线一边扫管,拖延时间。针对这个问题,管理人员要要求专业队伍增加人力,集中扫管,抓紧办理交接手续。

3.2 现场督促补管。

在穿线过程中,经常遇到管路不通和漏做管盒的问题;开始总包方的对漏做的管盒处理比较容易接受,时间一长,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拖着不补。为此,尽量要求弱电专业施工方将漏做的管盒一次查清、搞准确,并耐心与总包方说明。

3.3 分清专业施工界面。

强电和弱电的施工设计图纸界面往往分不清,如气体灭火控制屏的220V电源线、空调机的控制柜至电源箱间的管线等虽属于强电的范围,但在强电施工单位仔细审图,及早提出问题,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让强电方施工有依据,避免扯皮现象。

3.4 耐心磨合,交错施工。

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安排,早作分析,协调进行。如:在电磁屏蔽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各专业问的协调配合。电磁屏蔽在挂网时,要涉及到土建和风、水、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而各专业一般只为自己进度着想,只顾自己施工方便,技术交底不深,从而产生互相埋怨、吵闹情绪。甲方、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掌握各专业施工进度,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土建施工时要督促风、水、电等专业的配合,电磁屏蔽施工前要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汇签,制定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检查落实每一步琐碎的施工工序等等。做到各专业施工逐步适应计划,以期达到较好的磨合,得到较高的质量保证。

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控制卡措施,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将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的门路堵死;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4.1 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4.2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巾,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4.3 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5. 设备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

由于电气工程专业性强,在工程投资少、时间紧、作业面宽、工程繁杂、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若不分轻重环节,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在监控过程中,应认真学习、因地制宜、总结经验、分析工程实际、抓住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坚持报难制度、处理解决关键性质量问题、避免施工中的偷工减料和系统混乱状态的发生。

5.1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

5.2 电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电缆集中、数量多,规格从4~185ram2的三芯至五芯电力电缆不等,如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就会出现施工混乱、以次充好,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发生危险的现象。

5.3 配电箱。

(1)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表量,也是电力负荷在现场的直接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工程中配电箱型号复杂数量多,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控制,箱内原理复杂、设制严格。

(2)电气系统施工队多个专业又有自己的使受用特点,在设计中受各方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考虑按蓝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甲方、监理方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的错误。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埋下事故的隐患。

6.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6.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6.2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6.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7. 结语

总之,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

[2]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建筑设计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2).

[3] GB50305-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郑李明.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对之策

引言

在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住”这一方面,随着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并凭借能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对科技及集成化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建筑物的质量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智能化工程单位应积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1建筑智能化在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能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现阶段,国内不少城市已投入了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然而,由于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导致管理混乱等局面的出现,未能对施工全程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引起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施工质量问题。此外,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及指导,建筑智能化工程单位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完备的智能化技艺,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1]。(2)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开展大大节省了物力及人力的消耗,然而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大多数核心施工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还未能形成成熟的施工计划于方案,施工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总之,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当前的施工经验及技能,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此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众多技术与方面,但是多数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仅掌握本专业知识,很少有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去那面掌握的,这给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3)在同一领域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经相关部门调查统计得知,国内目前存在非常多的智能化建筑公司,但它们之间未能建立相应的人才交流体制及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等,通常是各自为政,无法在同一领域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导致建筑公司的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进而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建筑智能化工程对施工环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对施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由于不少智能化建筑公司实战经验不足,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偏差与失误,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与其的要求,对工期造成延误,并严重损害到业主的利益。

2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有效应对之策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有的法规及相关政策也无法完全符合当前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实际需求。在此种形势下,就需要深入调查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实际情况,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建筑行业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稳定发展。具体来说,应当由政府部门启动相关行政资源,在充分调研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组织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业型技术人员,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展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以文档的形式将交流意见及成果保存下来,并进行推广,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2]。同时,还应积极归纳并总结建筑智能化施工的专业技术,并借助法律的方式来为知识产权的利益提供充分保障,还应以法律的形式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此外,还需应用现代化科技准确评估智能化建筑的功效及性能,在为施工方的利益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建筑智能施工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及效率的高低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队伍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对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加强培训,以便确保监督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工作需求[3]。同时,可以开展各种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对施工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以便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高,监督行为规范,高专业技能的监督管理队伍。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种新的政策与相关法律发挥,并及时采用新理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以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3)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为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质量,就应当积极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确保人们充分认识到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完善。可以建立集体监督责任制,避免个人监督引起的权责不清的问题发生。一旦出现质量监督管理问题,需要进行集体责罚。在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中,每个建设项目需要配备两名以上的监理人员,并确保监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在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并建设完善的监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手中,以便确保分工明确,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水平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水平更是会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性能等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实际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施工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将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施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充分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良成,梁志勇.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5,41(03):210-211.

[2]刘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15(07):101.

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造价管理;深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牛寺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谢十、优化设计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协盼没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睛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的正确性、完善陛、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程序5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只不过是从设计院输出设计结果的。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牦:

智能化工程系统的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种类繁多,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比饺短。12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陛能和设备品牌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同一生产厂家的设备型号也存在差异,价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lI3系统供应商家是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方,因此主要承担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主导设备系统的技术供应。

二、造成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工程也随之兴起,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造价管理也存在着缺乏管理人员、相关工程计价规范不完善等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1、系统功能的定位标准。

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相关建筑物的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和水平,甚至是业主的资金情况都是智能化工程系统功能的决定性特点。由于有些业主在项目论证阶段没有考虑周全,包括没有充分地对建筑物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水平等进行考察,没有考虑到约束的因素。盲目追求所谓的技术先进性,导致很多工程建成后,其中很少被充分利用。可能是管理员的能力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好系统的功能。

2、智能化工程计价过程不规范

现阶段,虽然智能化工程技术突飞猛进,但是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制订完善管理规范制度。新的《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虽然设置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分册也对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相关技术上,没有对检测、调试方面进行很好的规范。现阶段的工程报价也是原来的行业习惯,没有进行相关规定,造成不同招标人的报价相差很大,招标人准备还不充分,评标办法不是很先进等问题。

三、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明确建筑物功能地位,合理制定系统需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高科技的产品,同一系统因采用不同厂家产品、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案,其工程造价相差甚远。由于受用户类型、使用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建筑物之间对智能化工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业主要明确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位,并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需求来确定智能化工程的功能需求,即要量体裁衣,防止与实际脱节,又要考虑到日后的发展,适当设置冗余。

2、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弥补业主工程经验不足

目前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缺少智能化工程方面的人才和工程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启动阶段就聘请有经验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协助业主管理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具体负责:帮助业主明确工程定位和功能需求,编制智能化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概算;在设计阶段,担负设计监理的责任,监督设计质量、进度,检查限额设计的执行情况,协助业主组织初步设计的技术评审;在准备招标阶段,负责市场调研,提供系统设备选型的参考意见;负责深化设计的监理,参加施工图会审;在工程结束阶段,协助业主组织工程验收。从广州市近年几个大型政府重点工程的经验来看,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可有效弥补业主和监理对智能化工程经验的不足,对保证工程顺利投入使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起到积极作用。

3、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避免仓促招标

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系统设计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各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兼容、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为招投标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另外,根据系统的功能定位和系统设计要求,业主要做好系统和设备、材料的市场调查和选型,为主要设备、材料选定2-3种候选品牌及具体的产品系列供投标人在优化设计和投标报价过程使用,具体某一设备、材料的候选品牌和产品系列之间应当是同一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别不大,而且必须兼容其它设备,这样既可保证各投标人深化方案能最大限度满足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又使得各报价方案具有可比性。对于大宗设备、材料业主要充分调查市场价格,作出投标限价,防止不平衡报价并且要求投标人必须获得厂家授权和供货保证,提高投标人的履约能力,防止承包商以厂家不能供货的理由来实现变更。

4、改进评标办法,选择合适合同价模式

智能化工程宜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设计评分标准除了要考虑技术方案、投标报价以外,还要综合考虑运行维护费用、保修、售后服务和使用寿命等因数,这种方法会增加评标过程的工作量,但对整个项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智能化工程使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价模式能较好地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鼓励承包商积极地优化设计方案,减低工程造价,缩短项目工期,同时这也要求业主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等环节精心筹划,准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5、严格控制深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在工程招标完成后,承包商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并且通过设计评审才能正式签定合同。深化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审定是否符合系统设计、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等,承包商应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作出修正,直到全部相符。

在深化设计评审中,要严格控制承包商以各种理由变更设备选型和其它关键材料的品牌、型号,若原投标方案中确实存在没达到技术要求的地方,需要调整设备、材料的品牌和型号时,要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部门、投资控制部门的审批才能变更,尽可能不要超出原招标文件推荐的材料设备清单范围,防止承包商通过变更设备材料的方式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6、制定合适的计量支付办法

智能化工程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与安装一体化的项目,与土建、机电安装等专业不同,其工程款不适合按照形象进度支付。较为合适的方式是分四个阶段支付,即合同签定后支付10%~20%预付款,设备材料到货后支付30%~40%的设备到货款,系统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到90%~95%,其余的在保修期满后结清。这种支付方式既可解决承包商设备材料集中到货的资金压力,又可防止承包商在完成责任前获得超额利润。

篇9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涉及到发电、输电、配电、变电、调度、用电等几个方面,并与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工程等有所融合,所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将会带动能源、信息、电子工程等产业的发展。但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还是电力工程技术。以下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1.1发电环节能源危机使得全世界都在对新能源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但同时也对现有电网也提出了并网的要求。新能源本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地域性、季节性、发电的不稳定性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学者要更多地研究如何高效、安全地与这些新能源实现并网,降低新能源对现有电网的影响,使新能源能够高效、安全地接入现有电网。

1.2输电环节我国的电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提出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特别是在电网的整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华北电网三大交流电网的规划,并着重提出了这三大电网之间的直流互连。我国的电网建设正稳步向着特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电互联的时代迈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统的问题,比如,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所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端,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各大电网之间的互联给电网本身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上使用的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中间没有落点,所以这种技术适合远距离的输电,而对于交流电网之间的互联,该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所在在由交流与直流所组成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中,使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保证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工程技术在此输电环节上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对电网整体系统运行的监控、对运行状态的检测、对运行故障的管理和应急等。

1.3变电环节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变电环节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这是对传统变电站或者说是对传统电网的一次突破,也是智能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最好体现。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就是对变电站中的物理结构、网络设计、信息的采集、通信协议等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管理,使变电站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变电站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自我诊断与恢复。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高速传感器的使用等电力工程技术。

1.4配电环节配电环节是整个电网系统内直接接入用户的一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根据智能电网的总体规划,配电网还要承担各类中小型新能源的接入工作,这就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电环节中,所使用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充电技术(主要是指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智能化的高级储电技术和高级的检测技术等。

1.5用电环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也在日趋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能市场供需双方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对于用户来说,需要稳定、可靠、便宜的电力能源;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则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智能城市和智能小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使用到的电力工程持术有:智能化的测量技术、高效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等。

2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结合了传统建筑工程与高新技术等多学科,其涉及系统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验收后的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如何有效地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投资效益,促进行业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近年来己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目标的明确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建设目的,有明确的工期和投资限额要求,有明确的质量和功能标准。工程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项目的各限制条件的约束下,将项目顺利建成。

(二)责任的明确性

1、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

2、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合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三)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筑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现代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和固定性,使得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单一,不能像一般的工业产品成批生产(建设),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工程质量的可靠保证,可以科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应用现状

(一)智能化建筑概念

目前有关建设部门将智能化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结合了传统建筑工程与高新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智能化建筑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尚待完善之处。首先,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水平低。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功能短缺,导致有些工程无法如期完成,从而拖延了建筑整体的完成,难以保证效率;另外,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电子产品的质量较差,故障率很高,而国外进口产品价格偏高,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使智能建筑并不为一些业主青睐。其次,我国智能化发展十分迅速。另一方面,社会需求量明显增大。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的脑力劳动急剧增加。对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方便快捷的办公场所,以及人性化的建筑设计理念的需求都将智能建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五位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强,也将为智能建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单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一方面,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选用见多识广、精明能干、尽职尽责的人员来担当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更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并且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质量控制点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每个工程项目都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质量管理体系还应制定一定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约束施工人员,通过组织建立和制度的订制,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之前,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详细的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以此确保一切工序切实可行。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对比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找出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控制施工工序

加强施工工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工序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序活动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结果,掌握质量的动态,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工序质量。

四、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在今年来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短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系统规划理念

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片面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少,造成经常是外行管内行,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

2、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设计者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要求不相互匹配,设计人员不熟悉当期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技术要求,进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设计院的规划出现不一致现象,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二)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促进智能化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依然是目前行业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科研人员,在技术开发,科研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组织更多由多方参与的研讨会,听取包括建筑商,施工单位,业主,集成商等众多意见,共同磋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问题。建立行业专项研究基金和奖励基金,不断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次,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要定义清楚用户所需的智能化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为用户做出详细的系统规划书,并在详细设计阶段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协调好各部门之问的设计和职责问题,合理安排布置,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在具体实施中,纠正总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再次,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序活动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结果,掌握质量动态,完善施工检查与验收过程。抓好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做到施工有序进行。加强后期服务维修工作的力度,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对技术不过关人员进行淘汰,为智能建筑赢得良好的口碑。

总之,智能化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的建筑业中,智能化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智能化也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只有不断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制,完善设计施工水平,提供周到良好的服务,才能使智能化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需要智能建筑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