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教育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普教育的定义

篇1

关键词 云计算 科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云计算原理

1.1云计算定义

对于云计算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如下定义:“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云计算既不是什么计算,也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如何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上把所有硬件、软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调动现有一切信息资源,通过构架一个新型服务模式,或者能够提供服务的一种新的系统结构,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各种不同需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及信息服务模式的改变。

1.2云计算特点

云计算具有资源共享,以服务的模式运用于提供者和用户,具有以数据、服务、用户为中心的特点。数据是云计算最主要的方面,拥有了数据,就拥有了互联网。云计算依托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当前网络中海量信息的检索、存储和管理等问题,数据变得更加智能化;优秀的云服务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云计算一方面是技术的竞争,更重要是安全、人性化的服务竞争;用户是云服务的对象,让数据和服务围绕着用户,只要明白自己的意图,便可以把剩下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或其他终端。

1.3 云计算优势

云计算与传统的IT服务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资源灵活且安全可靠:以并行计算为核心,按需调度计算任务、分配计算资源,并提供从数据导入、整合处理、计算模型设定到计算结果输出、多形式展现、应用等完整的数据处理服务。为科学研究、普及提供可靠的平台。(2)通用性强且快速、便捷:具有高可扩展性和很强大的数据共享。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3)统一的管理:通过云计算的统一整合,转变原来IT管理一对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把物理资源池化的机制,通过云平台统一调度,从而实现统一的管理入口,实现简单统一的管理模式。(4)低成本且计算能力强:云计算时代,科普单位无需购买昂贵的服务器,也无需为服务器的维护与更新而感到烦恼, 只需要把电脑接入互联网,把任务交给云端来处理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2云计算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云计算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许多大型的IT公司都推出了各种云服务,既有商业的,也有教育的。在云计算的浪潮中,我们要 把握时机,充分地运用云计算,创新技术,为科普教育事业服务,打造福建省科普教育基础 ,提高全省民众的科普意识和水平。

2.1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科普知识的环境

在Web2,0环境下,个人使用更多的是网络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云时代,学习者可以根据云服务的类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云时代,我们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创设人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2.2提高网络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

云计算以用户为中心,让数据和服务围绕着个人,通过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所需的科普知识,不必再为面对大量的数据而不知所措,快捷的数据检索、智能的数据处理技术、人性化的服务,将会有效地极大地提高学习科普知识的学习兴趣。

2.3云计算与开源教育

云计算的发展,为开源软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科普教育要紧跟云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大力推广开源教育,促进开源软件在民众当中的应用,摆脱当前科普教育的单一性,充分挖掘开源教育资源,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2.4云计算与科普资源

福建数字科技馆作为全省科普知识的先进单位,定位为数字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打造福建省科普云平台,将全省各地方的各类科普展厅、科普资源数字化,从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社会提供优质科普资源服务,让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地获取丰富多样的科普知识,真正实现了全社会科普资源共享。除面向普通民众外,作为福建省科技基础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数字科技馆也力求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为科普机构和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创作和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资源、技术支撑,打造一个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科普创作的重要基地。

3结束语

云计算目前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云计算标准的制定、人才的培养等,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 云计算将会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我们研究云计算,就是希望能够利用云计算这种新的技术,改进我们的科普教育方式, 促进科普教育向更深更全面方向发展,为云计算在科普教育中的深入应用奠定一个基础。为构建福建省科普服务平台提供了充分而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够使科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科普资源不均衡,使所有民众都能享有公平全面的科普知识的权利。

参考文献

篇2

1.1 低碳经济的定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易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1.2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土地沙漠化、能源枯竭、沙尘暴、大气污染等等词语相信人们已经非常的熟悉,这是由于人们为了追经济利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过去30 年内对能源的开采使用及对森林的采伐,人类改变了碳与氮的循环,在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达25 %,从而导致地球上生命演变环境的巨大改变。据推测,到2030 年代早期,全球比现在将平均变暖1.5~4.5℃。不断上升的气温会导致农业生产、洋流等变化及海平面上升,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而在我国海平面由于温度上升,冰川融化等原因每上升1米,沿海将有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7000万人口需要内迁。因温度上升,全球变暖,还导致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人类疾病。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GDP损失达3%~6%。而由于温度升高,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大量繁殖,也是疫情频发的主要原因。

环境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自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象大会的召开,低碳现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流行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对于中国重要,它对世界各国同样重要,事实上,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已普遍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在新能源领域,由八国集团提出的到2050年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减少一半的目标,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以及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利用,从而使人类真正摆脱对目前一次性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欧盟已明确提出加快转向低碳经济,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技术。可以相信,低碳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很有可能会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我国更应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做好低碳经济需要提高公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2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2.1 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力。构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包括: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没有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木之本。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与发展教育、实施科技开发与创新、建立完善的科研体制等共同构成了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工作内容。所以,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资源和基础之一。

科技馆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科技馆作为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窗口,在很多城市,都扮演着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其内在的潜力和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它把城市里的孩子从游戏厅、动画片中吸引过来,并且让农村、山区孩子们也能从小就能够接触到这些对他们的未来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知识。

科技馆不是仅仅局限于小学生们参观的专利,它对中学生、高中生、甚至是成年人们,也同样有效。原来认为遥远的机器人、IT图书馆、虚拟现实这些高深的科技难题,在这里可以让我们轻松接触到。在科技馆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我们可以不再处于“有技术却不懂科学”、“有知识却没有文化”的尴尬地位。

面对现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国内有的科技馆中开设了能源区域,环境保护区域等,以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节能排减的意识,为低碳经济作出贡献,让他们从展品展示的内容中更加深刻和直接的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也可以从展品中了解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的节能排减,养成了一种低碳生活的习惯,重环保、少污染,重节约,少浪费。

2.2 科技进步为低碳经济服务

现在我们在夏天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抵消由充足的太阳能造成的炎热。这在能源的利用上是很不合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建筑物能够将与太阳能相互作用产生的变为热能以外其他可以供我们使用的能量,岂不既省却了空调,又多出了房屋供电?在低碳经济中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是核心,就是新的能源,科技应该在新的能源上下工夫,许多展馆中越来越多的展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能源的使用。这些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利用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因此加大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这些技术的开发有利于我们解决过去曾经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一些技术瓶颈,使我们找到了新的希望,从而铺设出一条通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大力倡导对新能源的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掌握新能源的知识,为低碳经济提服务。这些说明科技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的进步可以为科普事业提供更宽裕的资金支持,丰富科普的内容,并为科普提供更加先进和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而科普事业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事实上,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不仅可以使公众了解科学,而且能够促进相应学科的发展。

在科学家的研究取得成果时,需要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承认与支持,需要得到使用者的重视和掌握,这都需要科普工作者的推广。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就应该担当推广科普知识的工作,提高公众科普知识水平,了解科技成果。同样取得的科技成果可以运用到低碳经济中来,为低碳经济服务,为低碳经济提供技术的支持,科学的依据。

这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能力来进行低碳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效率,更科学的方法保护环境。当人们通过科普教育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在生产、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时,他们会认识到低碳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这样就会促使他们告诉身边的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样一个宣传加入进来。最终大家都会达成统一的认识。

低碳经济在现实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会使科普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使我们相信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合作,推动产业振兴,不仅能够尽早克服眼前的困难,战胜危机,共同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更能为世界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

[2] 周宏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9-12-29.

[3] 周幼文.科普工作重要性的理论思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3).

[4]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农村与社会发展处.青海省社会发展科技研究成效及发展思路[J].青海科技,2006(2).

[5] 周建设.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作用浅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篇3

关键词 校园图书馆 民众科研 非正式科学教育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2.022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of the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ies

Zhou Lingl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es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ies’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roles of the libraries in these practices.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hich hold on by the libraries in the past,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launching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will be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services. Moreover, it suggests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fast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ies related to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Meanwhile,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ptimize the arrangement of librarians 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s against the new requirement, thus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quering the challenge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Citizen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知识共享。在此背景下,以往由科学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科学研究也逐渐引入了公众力量。民众科研,(Citizen Science,又译为“公众科学”)由此兴起。

事实上,民众科研由来已久。在20世纪各种大学和学院开办的正式科学研究教育项目向公众开放之前,就有许多科学爱好者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宇宙的奥秘并推动科学的发展,这被认为是最早的民众科研形式。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民众科研活动可追溯到1880年灯塔看守人收集飞机与小鸟撞击事件的数据。不过,较为正式的民众科研项目是1890年美国气象局批准的“Cooperative Observer Program”项目[1]。在该项目中,观察者记录数据,如温度和降水,并向国家气象服务中心提交日常报告。该项目延续至今,只是报告改为了电子提交。

在学术界,民众科研的概念及内涵目前尚不完全统一。在牛津词典2014版中,民众科研被定义为“公众承担科学研究工作,通常与科学家或科学研究组织协作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在此之前,欧盟了欧洲公众科学白皮书,其中对民众科研的定义是,“公众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对科学研究有所贡献,贡献包括知识、工具、资源等等,参与者为研究者提供实验数据和实验设施,并提出新的问题和参与创建新的科学文化”[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张健认为,民众科研是指公众参与式科学研究,指包含了非职业科学家、科学爱好者和志愿者参与的科研活动,其范围涵盖科学问题探索、新技术发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3]。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门伟莉等人梳理了公众参与科研的概念演变、项目类型、实现机制,认为“从根本上说,民众科研是将公众尤其是免费参与的志愿者纳入科研信息收集范围的一种科研模式。这些志愿者中除平常意义上的公众外,还包括休闲度假人员、社区小组、学校班级、户外运动或休闲俱乐部、自然历史社会团体等。他们代表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免费的技能资源、当地知识资源和计算能力资源”[4]。尽管这些概念略有不同,但都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在研究过程中有公众自愿参与且伴有新知识的产生。

民众科研是一种全新的科研模式,对于科研本身和参与科研的志愿者,乃至社会大众而言,具有多重益处。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家往往因为时间空间限制难以收集到某些数据,民众科研的兴起使得收集更大地理范围和更长时间跨度的数据变得容易。而大数据集可以反映出少量样本数据所不能反映的趋势。另外,从成本方面考虑,虽然维持一个运行良好的公众科研项目也需要一定的经费,但这些花费远远低于仅由科学家参与的研究项目[5]。另外,作为一种全新的、参与式的科学传播模式,民众科研打破了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之间的界限,让传统意义上科学传播的对象――民众,参与到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从而可能带来超越传统科普的传播效果[6]。美国非正规教育促进中心(CAISE)开展的一项研究认为,民众科研确实在某些方面提升了参与者的科学素养,如有效增加参与者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参与者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参与者产生积极的行为变化等。而更长远来看,除了提升参与者的科学素养,民众科研向全社会传播了科学的影响和科研的社会效用,这对增进科学界和公众之间的了解及互信意义深远。

1 美国校园的民众科研开展情况及图书馆的角色与作用

1.1 美国校园的民众科研现状

近年来,民众科研在美国兴起。学生群体作为民众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对象,获得了极大的关注。2015年3月23日,在白宫科学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民众科研是促进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习的有效工具,美国联邦政府,企业和其他团体应积极推进学生加入到民众科研中,并提出如下四条重要举措[7]:(1)由白宫开启民众科研示范:在第一夫人的花园中安装雨量计,参与到社区雨雪冰雹(CoCoRaHS)监测民众科研项目中;(2)充分利用联邦自然资源和公园:联邦渔业与野生动物局和美国国家生物观测网联合实施的“Project BudBurst”项目将提供在线课程,支持野生动物保护的民众科研项目。总统发起的“Every Kid in Park”行动将与相关组织和大学(如康奈尔大学)等协作,使美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家庭和学校在2015-2016学年中参与到民众科研项目中;(3)开发新型民众科研项目APP程序:ESRI公司此前曾在ConnectED计划中承诺向十二年级以下学生提供免费易用软件,2015年该公司将专为民众科研设计的免费开放式众包软件,教师、学生和青年团体均能够轻松创建自己的项目,并在野外利用该APP程序报告观测值,在动态图上进行分析探讨;(4)建设民众科研用具租借库: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学与社会就业培训中心、波斯顿科学博物馆、公共实验室(Public Lab)社区和SciStarter公众科研平台将联合建立一个民众科研工具库,使得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民众可以获取到数据收集工具。

以上举措的在政策层面确立了民众科研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各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即政府引导民众科研的发展,起到组织示范与资源保障作用;企业作为技术支撑,开发民众科研所需的软硬件;公共机构作为民众科研项目的协调者促进民众科研的顺利进行;学生群体作为民众科研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在民众科研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贡献出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事实上,早在上述政策之前,美国校园就开展了大量的民众科研实践。最为著名的民众科研推动者数康奈尔大学。1992年,康奈尔大学申请的“公众参与的鸟类学”项目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 立项后,“民众科研”概念被正式确立和广泛传播。该项目每年产出数以千万计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迄今为止,已有六十余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引用了该项目所取得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既是民众科研项目的重要发起者,同时也是民众科研志愿者的重要来源。民众科研的模式可利用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范围的科研数据。高校的教授、研究员作为承担科研项目的重要群体,在面临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的科研任务时,往往有招募临时工作者的需求,而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群体,是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良好人力资源。招募学生作为民众科研的志愿者一方面可以解决科研工作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高校学生作为科研工作后备军,实现项目式教学,对接科研与教学的有效方式。正因如此,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等均开辟了民众科研平台,向社会公开招募民众科研志愿者。

在中小学层面,民众科研对于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习的促进作用被广泛认可,许多中小学教师也积极围绕教学计划开展民众科研活动。以美国希尔伯斯勒Tualatin Valley Academy为例,该校教师Phil Kahler带领同学们参与了康奈尔大学的ebird项目,同学们在一天之中从早晨三点至晚上八点半,足迹遍及200英里,记录了139种物种,并纷纷表示,如果再有机会还将参与类似项目。民众科研使得学生们接触到真实的科研,部分学生甚至在参与项目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并发表在诸如Classroom Birdscope、BirdSleuth Reports等科学期刊上[8]。中小学生参加民众科研的实际成效证明,民众科研是将科学教育与校园活动融合的良好方式之一。

民众科研在美国广泛开展,尚无详细的统计数据记录究竟有多少民众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但是从SciStarter公众科研平台的项目数据可见一斑,该平台目前拥有项目726个,其中适合学生的项目超过100个。

1.2 美国校园民众科研中图书馆的角色与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众科研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感受到了挑战。教学考核指标的不同使得持续开展民众科研存在困难,一些教师难以花费大量精力策划组织民众科研项目,这为图书馆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

2013年,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全科学图片式讨论会上,弗吉尼亚理工学院馆员展示了该馆的民众科研实践。该馆联合West Ambler Johnston Hall住宿学院开展了民众科研的相关实践活动。学生被要求在一个学年中参加三个民众科研项目,每完成一个任务获得相应积分,任务包括向弗吉尼亚Blacksburg城市3D模型提供数据,或者参与某个气象项目的图片式讨论等等。项目组织者需了解学生的课程安排,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的简易项目。为了增加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例如,在“住宿学院公寓杯”挑战赛中,举行了与教授面对面的周五茶话会;“民众科研杯”挑战赛中,胜利者获得相应奖励,学生们被分为四个不同的阵营,并冠以不同的名称,此外分组比赛还设计了寻宝游戏环节,让学生们返回到图书馆查找资源[10]。

此外,部分图书馆还建立了联系职业科学家与学生群体的平台,在学生中发起和招募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志愿者(表1)。

在中小学层面,部分图书馆员探讨了如何与教师共同协作开展民众科研项目,并借此改善学生STEM教育的问题[11]。

总结来看,美国校园图书馆在推动民众科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作用:

(1)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沟通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筛选合适的民众科研项目;

(2)作为联系职业科学家和学生的中间平台,招募和组织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群体,就民众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与职业科学家进行沟通;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向科学家提交项目成果;

(3)开展详细的项目策划,提升项目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丰富学生课堂与课余;

(4)为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提供培训所需的资料、师资以及场地;

(5)为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民众科研工具及其他保障。

2 民众科研与校园图书馆科普教育

民众科研实践活动中,校园图书馆员在年级或全校发起民众科研挑战赛,制作培训资料,采用展览、宣传画等方式向参与进来的学生讲解开展项目的必要技能和知识,似乎与以往开展的科普教育非常类似。相似之处在于两者的内容和形式均注重趣味性,均会采用讲座、手册、展览、宣传画等方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均能达到提升参与者科学素养的目的。但民众科研又具备了科普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征(见表2)。如民众科研具有众包特点,参与者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针对同一工作任务开展活动;科普教育往往表现为短期的、小范围活动。民众科研的任务结果对科研有所贡献,向科学家提交科学数据、采集样本等,目标在于产生新的知识;科普教育仅以提升参与者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不产生新的知识。民众科研需要野外测量工具、数据提交APP等软硬件支撑,而科普教育对软硬件的支撑要求较低。

与科普教育相比,民众科研的开展更有挑战性。对于图书馆而言,以往开展科普教育的经验是开展民众科研的基础,而民众科研可以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方向加以发掘。如资源保障方面,以往的图书馆员主要制作采购图书和电子资源的预算,民众科研的开展要求图书馆还要有计划地制作预算,用以采购或租用民众科研工具。又如数据管理方面,图书馆员以往只管理图书、数字文献库等图书馆数据,民众科研将要求图书馆具备科研数据的管理能力。再从服务的嵌入来讲,民众科研将要求图书馆员进行服务前移,变身教师助理、教授助理。总之,民众科研对于图书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 对我国校园图书馆支持民众科研活动的借鉴

在我国,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彬等科学家为代表的学者组建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民众科研平台――中国公众科学项目平台[12]。正在执行的民众科研项目中,浙江古田山植物调研,绿色潇湘等项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然而,我国的民众科研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项目开展不多。在校园内,由于受到学生野外活动安全、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受到种种限制。校园图书馆更是多以举办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鲜见更深层次的创新服务。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逐渐改善这一现状。

3.1 加快校园开展民众科研的制度建设

民众科研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取得重要进展。如欧洲将支持公众参与科研的措施写进其具有政策效力的“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用法律的形式进行了保障[13]。前文中,美国白宫科学会议对民众科研的阐述足见其推行民众科研的积极性。在我国,有关民众科研的促进政策尚未出台。出台民众科研促进政策,可自上而下促进“民众科研”的概念广泛传播,引领社会风尚,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民众科研实践中。

而要推动校园开展民众科研活动,首先需大力改革当前的教学评价标准,予以教师更灵活的教学活动实施空间;其次,改善社会环境、投入资金提供开展民众科研的资源保障等均是提升学校开展民众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3.2 积极提升校园图书馆馆员对民众科研的认识

2013年秋天,加州大学与研究图书馆联盟/科学与工程学术图书馆协会南部分会(CARL/SEAL)以及洛杉矶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策划,并在洛杉矶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专业发展计划会议,与会人员在分组参加了一项户外民众科研项目后就民众科研开展了讨论。2014年,在加州大学与研究图书馆联盟双年度会议上,CARL公布了2013年秋季专业发展计划会议上的讨论结果,并再次提供了几个参与室内实操民众科研活动的机会,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员们就如何从非专家视角设计项目调动公众积极性,以及如何在项目设计中融入项目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14-15]。

CARL/SEAL围绕民众科研开展的上述活动,目标是向与会图书馆员宣传民众科研,同时调研图书馆已经参与的民众科研实践和未来工作的方向。然而在我国,除少数图书馆界人士发文呼吁关注“民众科研”这一科研模式外,鲜见有关其具体实践的报道[16]。

实践往往走在政策之前。在我国民众科研政策尚未出台之前,校园图书馆馆员有必要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变革趋势,增强对“民众科研”的认识,主动摸索新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而图书馆相关联盟等也应紧跟国际潮流,宣传推广“民众科研”这一趋势。

3.3 优化校园图书馆人员配置,迎接民众科研的机遇与挑战

篇4

1)加大媒体传播科技的力度。首先要以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类科普读物,增加各类报刊的科技专栏数目和版面,努力多出精品,并鼓励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开辟更多的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报道和相关节目在大众传媒中的弱势地位,切实提高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能力[2]。同时要建立一批科普节目制作基地,致力于在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上办好栏目,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

2)培养专业的大众传媒科普队伍。如今快节奏、高科技的社会生活,既让人渴望了解科技信息,又不想劳神费力。小孩子喜欢“轻松学习”、“愉快教育”,大人也渴望悠闲、轻松地获得讯息。科技报道与文化体育、社会新闻的报道不同,并且要注意区分科学研究和科技传播这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科学语言要求用概念、定义、公式等专门术语来精确地描述对象,表达研究成果;而科技传播的语言则要求科技记者等工作人员,在面对不懂科学或不太懂科学的受众时,要根据科学传播的规律对科学信息进行二度创造,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翻译”,将晦涩难懂的科学语言转换为普罗大众能够理解的传媒语言,从而架起读者与科技之间的桥梁。这并非难以企及,内中却有诀窍[3]。当然,众多技巧难以罗列,需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要求;

3)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开通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其中,《科技博览》、《动物世界》、《地球故事》、《探索》等栏目,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观众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大家都期盼这样的科普节目能够越来越多。有必要推动那些有条件的媒体,创办一些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品牌栏目来开展科普工作,以满足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和渴望等精神生活需要。目前来看,扶持媒体开展科技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公共财政投入需要得到适当增加,科技节目的采编等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也需要尽快得到提高,这可以通过探索并开设一些针对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科技素质课程来实现,以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科技节目的数量和质量[4];

4)充分发挥网络和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作用。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络因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限制,具有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强等许多优势,可以作为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之一。各地在大力开发科普教育资源的进程中,要注重网络科普形式等创新,推动研究开发一批实时、动态、互动的科普教育的网络版软件,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一批有影响力、能形成品牌、能吸引网民的科普网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设虚拟博物馆、数字科技馆,并采取科普手机短信等方式,提供无缝覆盖且可以全天候收发的科普信息[2];

5)尤其要重视引导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普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农村的科普资源和科普设施都比城市匮乏得多,就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功能而言,在农村,它比在城市社区更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因此成为农村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最重要渠道。相对而言,获得科学知识的渠道,农村公民较城市公民少。村民们经常容易接触得到的渠道是图书、广播和电视,影响最大的也自然是这几种渠道;由于农村的条件通常都比较有限,他们很少接触影视、网络等现代化的大众媒体,这些渠道对他们的影响也自然较小。有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民受众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影视剧和气象预报,其次是《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科技之光》、《探索·发现》等科普类的电视精品栏目,但他们对“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等科普网站却几乎不了解,可见电视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5]。此外,电视媒介传播的文化信息对改变农民观念、建设文明乡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是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电视在现阶段已经成为农村科普宣传的主要方式,并且日益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当然,电视虽然是农村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电视不是万能的,要正视电视节目服务农村科普的传播功能,电视的单向信息服务模式毕竟不能满足农村公民千变万化、各自不同的科技信息需求,很多科技文化知识本身是需要面对面传递的,尤其是以科学精神作为核心的科学意识等科学素质的养成必需依赖于人与人的直接沟通交流。不过,我们必须足够认识到,农村公民所需要的科普知识和大量信息,都可以通过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获得;而且,这不但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所以,需要尽快建立起一批科普节目制作基地,在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上,办好栏目,多出精品,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的科技传播功能和自身优势。同时,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引导好大众传媒的导向性作用,充分利用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通信等信息传播的手段,加快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农村的普及、弘扬、宣传和提倡,不断提高农村公民的人文社科素养及自然科学素质[2]。

篇5

形式新颖的创新型科学教育活动更有吸引力

“感受力学”活动内容包括伦敦科学馆科普专家上演的全新英文科普剧——Feel the Force(力学全接触)和师生工作坊——Mission to Mars(火星任务)。同时,东莞科技馆的品牌科普项目——少年科普互动剧《华丽“蟹”逅》、《擦亮心灵的窗户》和生动有趣的“科普秀”也与英国科普专家进行了同台演出。

其中,“力学全接触”活动是由英国伦敦科学馆的两位科普专家(本项目中称表演者)通过节奏明快且充满娱乐性的科学表演,带领观众一起探讨物理学中“力”与“运动”的概念。活动中,首先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投影打出定律内容,带领学生共同读出内容后,分两部分进行演示。第一部分通过静止不动的茶壶演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第二部分通过匀速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停止下来,展示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的展示则是通过学生的互动参与,让身高体重悬殊的两个学生一起上台掷球,说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呈正比。阐述牛顿第三定律时,则是先带领大家做划水的动作,说明划水运动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例子。同样的实验示范与互动参与,解释了磁力、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上推力及浮力的定义,让知识融于趣味之中。

“火星任务”活动通过讲解、探讨和互动参与的形式面向小学4年级到初中学生及教师开展。英国伦敦科学馆的科普专家(本项目中称主讲者)首先通过投影打出太阳系行星轨道示意图,启发式地提问大家,七大行星是哪些?它们在轨道图上分别是哪个?然后为大家展示2012年8月美国宇航员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的图片。接着带领大家共同探讨一些关键问题,如火星在哪儿?轨道是什么?“好奇号”的形状和作用是什么?科学家是怎么驱动火箭完成如此长途的飞行,把“好奇号”送上火星?这时简单讲述火箭发射是靠向后高速喷射的气化燃料获得反冲力的,引入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互动参与环节,主讲者将大家分成3组,每组由1名家长或老师作组长带领学生自制火箭,3组进行发射比赛,看哪一组发射到火星轨道的火箭更多。“火箭”是由主讲者示范给大家用纸张折叠完成的,每个学生都要自己亲手制作,每组使用不同的颜色。“发射器”是一种简单的装置,通过挤压气体将塑料管前端的“火箭”射出,“火星轨道”是主讲者在场地上摆放的呼啦圈。非常简单的互动项目,但参与者热情高昂,现场气氛热烈。

这两种全新的科普表演形式与目前国内科技馆的教育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明显的剧情发展和角色扮演,服装、道具及布景都十分简单。表演时间相对较长,项目所需时间1至2个小时,均可单独在场馆内展演或进校园巡演。演出场地要具备投影设备,知识点借助投影显示出来,表演者通过实验示范、交流探讨等互动参与的形式加大吸引力,加深观众的印象。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趣味性和灵活性特点

幽默风趣的表演,让学习变得轻松

虽然没有角色扮演和服装配合,但舞台上表演者的表现力非常强,运用夸张幽默的肢体语言和诙谐轻松的面部表情,克服了不同语言带来的障碍,使得演出有趣活泼,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来自香港的William老师恰如其分的翻译也为节目锦上添花。在可园中学的演出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涌上台请表演者签名合影,这种情景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并不多见。

恰当安排情节,让科学变得有趣

将传授知识与趣味表演有机融合,让科学变得有趣。例如用1辆带4个轮子的简易小车在工作台上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后,表演者隆重地对大家说,接下来的示范要请一个好莱坞的表演嘉宾到场,接着渲染这个嘉宾如何勇敢和帅气。话锋一转告诉大家,他已经被我们请到了,就在幕后,现场充满了期待。在大家一次次热烈的鼓掌欢迎之后,表演者终于把这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人物请到了台前,原来是“青蛙先生”(一个毛绒公仔),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接下来青蛙先生坐在四轮车上,当小车受到砖墙的阻挡改变了运动状态停止下来时,青蛙先生却因为惯性飞了出去落在地上,表演者惊呼着把它捧起来,对它进行了压胸、人工呼吸等抢救,终于使它复活,又同意参加下一个实验……整个表演笑点频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现场气氛都很活跃。

借助投影设备,让知识点清晰完整

无论是英文科普剧还是工作坊,他们都借助投影设备将知识点展示出来,比如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让知识点清晰完整。现场表演者则通过实验示范,让观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互动参与,让观众全心投入

工作坊非常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全员参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而分组比赛的方式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实现了让科学变得更有趣。

选择相对独立但开放式的场地,让更多的人感受科学魅力

工作坊由于人数受限,可以选择相对独立但开放式的场地。如科技馆大堂一角,用隔离带划分出一个区域,区域外方便观摩。区域内不用安排座椅,铺上地毯后观众席地而坐,方便场地的变换(从座位变成比赛场地)。

篇6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城市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01-03

一、开展防灾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建筑增加、 人口稠密,交通堵塞、 资源稀少、 环境恶化等问题给河北省城市的防治灾害带来极大的压力。当前,城市灾害主要包括大风灾害消防、洪水、建筑结构变老、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潜在的城市环境灾害、化学事故灾难、浅埋生命线工程、地下空间等的灾难,这些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在2011年11月公布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城市群或典型城市如北京、天津、河北、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根据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建设有医疗、应急避难所。 [1]

河北省市民的灾害教育水平如何?应对灾害的能力如何? 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以廊坊市为例展开调查,调查主要研究居民灾害意识及与防灾教育之间的关联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认为廊坊市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认知,但市民没有形成对灾难的科学认识,零散和肤浅,获取的知识及渠道不专业。防灾减灾知识、意识、能力三者脱节,防灾自救的医药等物品十分匮乏。

防灾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

(1)防灾教育有利于增强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防灾教育是综合防灾减灾风险管理的根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防灾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忧患意识,掌握防灾减灾技能,提高灾害来临时的避险应变能力,是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的关键,构筑防灾减灾安全屏障,能有力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防灾教育有利于增强市民的抗灾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进行防灾教育,从单灾种到综合的防灾减灾工作,系统、全面、有效地提升社会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水平、能力和意识。

(3)防灾教育有利于降低社会脆弱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使城市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量人口及激增的社会财富,日益暴露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重视城市灾害预防教育,能有效减少社会脆弱性。

(4)防灾教育有利于创新维护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防灾教育是国家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创新发展我国传统和民俗防灾减灾文化,建立中国特色防灾减灾文化,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二、防灾教育的主要内容

防灾教育应包括“灾害知识教育、防灾减灾技能教育和灾害文化养成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

(1)灾害知识教育包括各种灾害的种类、发生原因、特征及造成的危害,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救灾物品的准备等等。

(2)防灾减灾技能教育防灾减灾技能教育就是市民具备应对灾害的各种基本技能,包括如灭火器等救灾设备的操作,临灾时逃离及躲避技能,伤后自救及相互救护的基本医疗技能等。

(3)灾害文化养成教育自然灾害具有社会性,重大灾害往往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相互作用。灾害文化,即一个群体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等的总称。我们应该培养市民的灾害文化,树立科学的防灾理念,从被动的受灾到主动的防灾、减灾,进而避灾趋利。

三、河北省防灾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防灾教育引起逐步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防灾教育已有所涉及。如1997年的《防震减灾法》,2000年的《气象法》,2007年的《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汶川地震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10年9月1日颁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中》等法律法规中,都提到了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和开展防灾教育。另外,从教育指导纲要到中小学安全指南,政府对学校开展防灾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除了国家法律法规,河北省也出台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法令,如《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2016年石家庄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这些法规法令防灾教育都有所涉及,如《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规定:每年定期开展灾害防治知识、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定期组织群众的基层组织和知识的骨干培训,加强防灾知识教育,并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年8月5日下午,河北省召开的“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上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强化措施,不断市民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现阶段的防灾教育模式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河北省防灾教育主要在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导下进行,其极大程度地保障了防灾教育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另外,政府通过文件要求相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防灾教育活动,社会积极响应。近几年,许多社会组织及单位在政府和社会服务事业的鼓励下,开始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支持防灾教育活动。

(三)防灾教育形式多样

近几年,河北省大力加强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防灾教育,形式多样,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图书期刊等在防灾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电视媒体在近几年的突发灾害报道中都起到核心作用。另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四)防灾教育力度大幅提高

近几年,河北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城乡社区都择时大力开展防灾教育活动。例如,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消防安全日”等纪念日,开展防灾演练、知识宣传等防灾教育活动,社区防灾教育力度加强。至2015年12月,全国共创建了139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河北省63个位列第6,这些社区举办了大量的防灾教育活动。它们作为社会防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防灾减灾社会公共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另外,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受到关注,新建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77家单位获得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4],其中河北省6个,分别是唐山抗震纪念馆、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 、唐山地震遗址 、邯郸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石家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培训基地 、河北省科技馆防震减灾展厅 、河北省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五)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升

社会公众全面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公众主动开展或参与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投身防灾、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中,形成了社会各界踊跃参加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尤其近年来经历南方冰冻等重大灾害后,河北省公众对灾害的关注程度明显提升,公众的灾害意识较之以前有较大的提高,进而显著地影响到减灾决策及行为效果,如廊坊市从2012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地震安全城乡”创建工作。目前,廊坊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有多项工作在全省甚至全国名列前茅,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市。

四、河北省防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防灾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完善的防灾教育体系应包括:防灾教育目标、防灾教育课程、防灾教育教学、防灾教育评价等要素。河北省关于不同受教育对象如何开展防灾教育没有系统规划,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实施。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与防灾减灾相关的教育素材离散地分布在相关学科,没有形成系统而有规划的教育形态。以地理课程为例,自2001年教育教学改革以后,“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已经明确写入了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而在对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防灾减灾相关要求只字未见。

(二)防灾教育资源亟待整合

目前河北省防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教育资源亟待整合。基础教育中,涉及到防灾教育内容的课程中,涉及个人行为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减轻灾害风险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的内容相对较少,相关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在高等教育中,也缺乏普及性防灾教育课程。目前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有这类性质的课程,如防灾科技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自然灾害概论”和“地震概论”两门必修课。华北理工、唐山学院、邢台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也开设的一些公共课程和讲座也涉及一些。在市民公共教育中,缺乏体系设计,零散分散,防灾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市民对防灾减灾宣传与教育满意率低。

(三)防灾演练效果欠佳

防灾演练时防灾减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河北省仍然存在演练次数少、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本依靠政府组织,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实际情况,也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汶川地震后,河北省重视加之公民灾害意识有所提高,很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防灾演练,但大多没有常态化坚持。从演练开展的规律来看,每年“防灾减灾日”和“消防日”所在的5月、11月最为集中,自2008年至今,这两个月份的演练数量逐年递增,5月的数量变化非常明显。但是河北省防灾教育演练,没有长期规划,受政策影响大,同时,防灾演练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评价,活动的组织、内容安排、效果评价等没有规范。

(四)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防灾减灾专业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灾害预报预警、抢险救灾及专业救援、防灾减灾工程、灾害损失与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目前河北省明显缺乏从事防灾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才和机构,使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抓手,也没有实际执行力。

(五)社区防灾教育效果有限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大大加强了河北省社区综合防灾教育力度。但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在教育效果、覆盖面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尚存在局限性,主要问题包括工作随着行政命令走,稳定性、持续性差,社区活动的受众面窄,以老年人为主等。

(六)防灾教育基地利用不够充分

近年河北省防灾教育基地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不少场馆管理不善,未能达到设计效果。《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基地在宣传方式上应丰富多样,宜采用图片、录像、实物、演示、讲座等形式,解说词、说明应通俗易懂,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以求收到良好的科普效果;要加强基地的建设工作,不断对展出和活动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同时要做好对基地设施的保护、修缮和环境美化工作,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信息更新慢,基地设施的保护、修缮和环境美化力度不大,利用率不高,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防灾教育基地的存在。总之,各市防灾减灾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才能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

(七)社会力量参与防灾教育有待重视和激励

以政府为主,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公益性教育,已难以满足全民需求。近年对灾种灾情和防灾自救的社会关注度在不断提升,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参与已呈必然趋势。而现阶段河北省这方面的自发社会组织还为数较少,如何调动和开发传统民间组织防灾减灾的社会潜力,尚未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实际上,积极开展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八)地区间防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比较而言,河北省城市的整体财政资金较为充沛,防灾减灾设施较为完善。从另一方面看,不同城市存在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也要有对应的教育资源的补差。这样,那些灾害风险程度高的城市,就应该获得更多的防灾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调研结果来看,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城市防灾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他城市则相对缺乏。同时,石家庄等教育科研资源丰富的城市,其开展防灾教育活动的强度和频度也远高于其他城市。

五、河北省防灾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应用――以廊坊市为例

(1)结合廊坊市的特征制定防灾教育目标

从战略角度看,灾难教育应该建立减灾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案,立足防御各种自然灾害,重点加强灾难教育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使用方面,使用法律、人力资源,行政、市场和技术等各种手段,达到全民减灾素质明显增强,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全面升级,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降低。

(2)廊坊市防灾教育的路径

①组织编制“防灾教育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防灾教育体系要想真正落实,国家应出台纲领性文件,对防灾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首先需要确定其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确立防灾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要原则,将防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工作机制体制,明确个人、社会、政府的角色定位、责任和需求,提出防灾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②创建纵向长期减灾教育链模式。学校是防灾教育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常规、系统的教学,使年轻学子具备防灾意识,掌握防灾技能,并由他们向家庭和社会传播防灾知识、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意识与防灾素养。因而,主要应针对学校开展防灾教育。创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垂直链的长期防灾教育。

③开展防灾教育“高等教育工程”。在建设防灾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廊坊市得天独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廊坊市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各种高等院校有几十家,仅三河市就有燕京理工学院、交通干部管理学院等六所大学,在校人数近十万人,其中一些院系的专业涉及防灾教育,可以聘请从事防灾教育的教师在全市举办讲座,各级讲师团也可以增设相关的教育内容,各院校结合本校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生科研项目、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进行市民的防灾减灾教育调研及宣讲,走向城市、服务市民。

④创建横向防灾教育合作模式。创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的防灾教育合作模式。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通力合作的防灾教育研究中,如何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分工协作,是三者通力合作培养体系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⑤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将防灾教育纳入区域环境规划。北京-天津-河北区域资源和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及水资源作为约束,严格定义以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强调协调的发展合作,以促进“环首都国家公园”和区域生态走廊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在廊坊市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机会协调发展将公民的灾害预防教育纳入区域环境规划,这将大大提高廊坊灾害预防教育水平。制作规划时三方应协商沟通,面向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设计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EB/OL] http:///article/zwgk/mzyw/201112/20111200240985.shtml.

[2]刘胜男汪行舟. 大学生防灾减灾价值理念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4,35.

篇7

关键词:教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篇8

为了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必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展示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和总结其在科普场馆展示中应用的基本规律和规划要求,发挥其对科普展览的辅助作用,促进我国科普场馆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由于“多媒体”概念的标准定义还没有统一,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而多媒体技术也就是“进行多种媒体综合的技术”。这个定义道出了多媒体的实质,但还太笼统。本文所讨论的多媒体是指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数字媒体元素加以灵活应用,深度挖掘展览对象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实现普通展示手段难以做到的既有纵向深入解剖,又有横向关联扩展的动态展览形式,这一新的展示方式能更好的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从而最大程度地领略展品所要体现的科学原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已成为科普场馆展览的重要表现形式。

2常见多媒体技术的组成

多媒体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

科普场馆展示中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大致有:音频技术、影像技术、多媒体场景合成技术、多媒体触摸屏技术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它们共同搭建了面向参观者的展示媒体技术平台,包括展览内容诠释,图片、影视、音响、文字数据处理,互动体验设计,触摸屏信息传播,音效环境,舞台灯光效果,多功能剧院,互动游戏,导览系统等。在展示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功效,强化展览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增强展览内容的表现力度。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展览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固有的各种特点是分不开的。一般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非线性、实时性等特点。

4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对如何抓住展品展示原理,体现展品的知识点,更大优势的应用于科普场馆具有独自特色的优点。

(1)多媒体展品具有投入小、更新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对于更好地表现、注释展品,梳理科普场馆中的纷杂信息有着重要作用。

(2)生动性和感染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有三种承载的信息形式,即文字形式、图形形式和图像形式。而多媒体则还包含了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图形动画等信息形式等,传统的“实物、图片加说明牌”的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受众探索的欲望(或猎奇的心态)。

(3)可以较好满足个体参观环境的要求。在个体参观环境中,受众主要面对一些小型化的多媒体展览设备,受众可以长时间地关注某个问题。在展品实体与数据相结合,汇聚音视频、信息技术、自控技术的互动展示环境中进行交互体验。

(4)多媒体的应用拓展了展示手段,使一些原来较难演示的科学过程和科学原理得以重现。科普场馆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把知识转化为观众可参与、可互动、有趣味的科技体验。譬如针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进行科普教育,如何表现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是最合适的。

(5)多媒体展示项目拥有多种视觉表现形式,可以最大化凸显主题所在达到较好的展示效果和目的;多种互动模式,可以达到与展馆主题特色相匹配,能够使观众深度体验展馆的魅力;多媒体展示项目具有科技感、档次感,可有效改善传统展厅格调,满足受众对展览体验、探索、猎奇的要求,提升参观的兴趣。

(6)倡导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上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科普场馆使用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来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强调个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思维的启迪 ,让观众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将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有机集合、科普展品的展示理念由单一原理向多学科综合发展。

(7)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新颖创意的实现有赖于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在多媒体展览中引入最前沿的数字媒体播控技术,科技所创造的新感知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超感官的特殊体验,沟通与互动的速度加快,甚至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许多呈现的结果也都因为参与者的不同反应与操作而有所差异,为展览项目塑造和诠释全新的意义。

5科普场馆中多媒体展品存在的弊端

用现代信息科技发掘隐含在展品内部的科学内涵是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使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科普场馆发展的新动向,对科普场馆的管理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不甚理想,甚至存在粗制滥用现象,并影响其在科普场馆展示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展项缺乏明确的传播目的;

(2)多媒体技术手段与展示内容契合度不够,重技术,轻内容;

(3)多媒体展示内容系统结构的逻辑性不强;

(4)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制作缺乏学术研究和形象资料作为支撑,胡乱演绎和创造;

(5)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对象和场合不当,生搬硬套技术;

(6)多媒体展项的可操作性差;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的稳定性差维护更新不便等。

6选择多媒体展品时应注意的问题

科普展品真正要展示的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技术手段。科普场馆展示中任何一项技术的引入,都需要根据展览规律和内容表现的需要进行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任何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都需要充分的理由,不能脱离展览内容、抢夺表现主题、干扰受众的参观思维和行为,不能成为纯粹展示技术本身的“技术秀”。

(1)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传统展品的主导地位。在传统展品不能充分、有效地传达信息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手段。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恰当,必须贯彻“功能第一”的原则。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展览主题和内容传播的需要。作为科普场馆展示的一种形式表现手段,多媒体技术必须以内容解读为基础,发挥准确、完整和生动传播展览主题和内容的作用。需根据特定的内容、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所谓恰当,即要以最能表现或传播展示内容为标准。多媒体技术绝非越先进、越昂贵越好。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点,真正做到画龙点睛,力求技术应用与内容表现达到无缝融合,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没有技术手段应用的突兀感,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多媒体技术所表达的展览环境中。

(3)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制作必须以客观真实的理论知识和形象资料作为支撑。科普场馆展示的是一项集知识、文化、艺术与技术的集合,理论知识和展品形象资料是设计、制作多媒体展项的依据。多媒体展项设计人员万不可凭个人想像任意演绎和创造。

(4)传播内容是多媒体展项的核心。科普场馆展览传播的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知识。因此,多媒体展项内容的取舍、编排和策划,需满足展览传播的需要,同时适应观众的需求:既考虑展项内容必要的知识点和信息点,同时也照顾展项内容的通俗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适应普通观众的参观习惯和审美情趣。

(5)多媒体展项制作成型之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设计论证阶段。从理论上讲,进行科普场馆总体规划之初,即需邀请多媒体专业团队就将来馆内媒体手段的应用进行规划,并与科普场馆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建筑设计等团队进行对话磨合,以做出合理、有效的设计。

(6)谨慎选择多媒体技术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多媒体展示项目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技术服务商必须深入了解科普场馆展览环境,熟悉多媒体展览展示设计流程,确保多媒体项目架构与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完全同步。科普场馆与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将贯穿多媒体展示的整个设计与展览过程,这就需要选择那些经过实践证明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服务能力(二次开发能力)的技术服务商,才能够有效避免在展览设计过程中走弯路,保证多媒体展览项目高质量的如期设计制作与投入使用。

以上粗略地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科普场馆中应用的诸多方面的因素,是基于我们在参与诸多科技馆建设中所得到经验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结果,分析还非常的粗浅,因篇幅所限也未能展开详述。衡量一个科普场馆建设的成功与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有限,与目前科普场馆建设的热潮存在有巨大的反差。希望能借此文引起同行关注,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我国科普场馆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动物园;动物保护;公众支持

    

    1 引言

    动物园是饲养和展示野生动物的公共活动场所,是野生动物迁地(移地)保护的方式之一,它面向公众具有传播动物知识的科普教育作用,也为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平台。动物保护是动物园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之一,与科研机构、保护区等保护机构相比,动物园在动物保护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动物园是多种动物汇集的场所,野生动物是动物园的主体,也是动物园展示的主要内容。动物园所面对的是广大公众,在参观动物园后,人们可以了解相关的动物知识,为动物保护打下广泛的群众基础。动物园通过饲养并繁殖一定种类、数量的野生动物,可以保存一些在野外濒临灭绝的物种。然而,单纯的依靠官方或政府进行组织是不能充分实现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功能的,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广大公众的支持,但目前公众不能完全理解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工作和意义,动物园动物保护领域的公众支持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保护方与支持方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本文提出了几点动物园动物保护公众支持建立的途径,以期为动物园更好的开展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2 动物园动物保护功能概述

    动物园经营的大背景是全球60多亿人类的存在、活动及其欲望的影响所导致的令人担忧地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环境。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消失和破碎、人类蓄意的捕杀行为、与外来物种(包括驯养的和引进的)的竞争、环境污染以及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等等,使得许多野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动物灭绝的速度呈现出快速而大比率的趋势。因此,动物园的任务主旨一直贯穿着保护、教育和研究工作,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作为动物园的基本功能之一,动物保护功能本身就是动物园存在的基础前提,可以说,动物园本身就是动物保护的起始地,其自身就是保护中心,支持许多形式的保护活动。国外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动物园的存在抱有质疑,正因为动物园具有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功能,是野生动物迁地(移地)保护的一种形式,它的存在才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这也是动物园一直延续至今的意义。动物园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适当的捕获动物并进行储备,以此建立一个安全网,防止野外物种的灭绝;维持这种状况并适当地尽可能地引入动物;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动物保护领域作出显着贡献。

    从动物园正式建立并向公众开放以来,到动物园的游览者的数量总是令人惊愕的,动物园确实提供了一个关于认识和保护野生物种的大众教育的显着机会。可以说,“每一位到动物园游览的游客均是一个证明关于保护神奇大自然、自然选择产品以及相关信息的机会。”很长一段时间,动物园变得更像是保护公园,将动物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展示,甚至趋向于与植物及其所在的生境一起让游客观赏其自然习性。但是,大多数到动物园游览的游客只是出于好奇心,主观思想上并没有直接意识到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功能,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寻找一些途径来传达动物园的有效保护功能。动物园在动物保护领域具有协调作用,动物园的动物保护工作集中于日益需求的以下几个领域,如何对待和照顾动物;游览者及饲养者自身直觉的理解动物的热情;动物园严格执行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标准并进行实践;坚持动物园自身需求的一系列管理。

    3 动物园动物保护的公众支持的建立

    3.1 动物园动物保护功能的公众认识

    在理解保护这个概念之前,人们需要知道如何定义一个确切的有机体的特征、行为、习性和对其他有机体及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概念。进一步说,人们必须学会更好的理解种群的大小,种群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改变及产生改变的原因,之后人们才会重视动物园所面临的困境,才会致力于拯救生物多样性。游客通过学习建立对其他生命的天生的好奇心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动物园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概念的交叉来带动游客学习保护的兴趣。

    3.2 公众支持建立的途径

    3.2.1 标识牌、解说系统的直接信息传达

    所有的动物园都设有对每一种野生动物物种进行介绍和说明的标识牌和解说牌,以便人们在观赏动物的同时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动物,标识牌和解说系统的设计直观的向公众进行了信息的传达——在自然界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许多其他物种的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自然环境并不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

    动物园正是通过提供关于物种及其自然习性的知识提升了公众教育并唤醒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标识牌和解说系统的有效利用依赖于规划设计人员的创意和构思,尽管目前文字类的说明牌、宣传橱窗对游客的吸引力普遍不高,但是通过有趣味性的标识牌和解说系统的展示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向公众传达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3.2.2 动物标本馆、自然博物馆和科普馆的主观映象传递

    动物标本馆、自然博物馆和科普馆是对动物园里展出动物的补充,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不是所有的物种都能以活的姿态在动物园里进行展示,标本馆、博物馆和科普馆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扩大展出动物的种类和丰富度。运用硬、软件先进设备、设施,通过标本、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进行丰富多彩的生动展示。对比较珍贵的野生动物制作说明图片,对动物园的起源、发展、功能、作用、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入园史、认养动物情况等作简要介绍,让游客在欣赏动物照片的同时阅读文字,使其对不同动物有较全面的了解。充分利用死亡动物毛皮标本、动物骨骼标本、动物内脏标本、动物衍生物及身体某部分组织的标本进行直接的、系统的动物知识介绍。这样游客就能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史和进化史,了解自然创造的万物,在科普教育的同时也能激发公众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热爱之情,从而让公众意识到动物保护的必要性,减少人们滥捕滥杀、嗜食野生动物的行为,增强动物园的吸引力。

    3.2.3 动物表演及动物与游客互动的趣味引导

    动物表演应该本着向游客传达野生动物的可爱性的思想,动物遵循人类的意愿并模仿人类的一些行为和动作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与动物是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人类与野生动物并不是敌对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伙伴关系。

    动物园内一些动物与游客互动的项目设置可以增进游客对动物的情感意识,参与性的活动则能够起到很好的互动效果。但前提是这些项目的设计原则应该完全符合保护动物的主旨,在可操作和可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游客与动物的亲密接触能让游客体会到动物的可爱之处,引导并唤起游客保护动物的意识。

    3.2.4 互联网的宣传和推广

    在当今的信息和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是我们广泛而又快速传播信息的手段,动物保护工作同样也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工具。通过互联网,动物园通过提供诸如动物园介绍、物种幸存计划和繁殖培育等案例来描述其保护工作。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地形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网络,让公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轻易地了解和掌握动物保护信息,并自愿加入到动物保护工作中来。

    4 结语

    动物园动物保护领域的公众支持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动物园并不是直接积累保护利润,它只能减少潜在的生物保护发展的困难,其保护能力也是有局限性的,无论是公益性质的动物园还是私营性质的动物园,公众的支持对动物园事业的发展和野生动物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园只有不断增加引起重视的保护活动和研究领域才能圆满完成其野生动物的迁地(移地)保护工作。

    

    参考文献:

    张文东.动物园建设与动物保护.林业规划调查,2003,28(1):78~80.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家庭实验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219-02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也是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也让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世界。物理学还蕴涵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人们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教育功能。物理学首先是一门实验科学[1],科学家从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中观察总结世界规律。物理学中动量守恒定律、质能守恒定律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三大守恒定律都是从实验实践之中总结得出,其适用范围远超最初想像。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从低速宏观领域到高速微观领域,都普遍成立。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大支柱分别是从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中诞生,这充分说明实验是物理学基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课堂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世界观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科普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初中物理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对我国全民科普重任的完成不可或缺。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该文将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展开分析。

1 应用

初中物理课程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初中物理课程还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值得深入探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是传统的课堂实验,以老师讲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这个部分的实验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首要目的。“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正是有着仰望天空的好奇心,才有了蓬勃发展的科技。科学发展史也证实了这一点,好奇心在推动科学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有效帮助学生开展学习,高效掌握更多知识,而物理实验正是非常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各种经典实验设计在传统环境下都几臻完美,但现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3]。初中生相较以往视野不再局限狭窄,传统的实验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且在视觉、听觉等表F上显得不够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难以吸引学生。新的实验应该紧跟热点科技信息,加强科普教育,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从而显著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赵忠贤院士和屠呦呦女士。赵忠贤院士研究领域是高温超导体,以此为引,可以向学生介绍定义电阻的欧姆定律和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超导体的研究历史及其零电阻和抗磁性两大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超导体应用前景展望。最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与磁铁性质验证。这样,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学习效果将有显著提升,同时进行了科普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初中物理实验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实验,这在以往教学中经常被忽视。实际上,物理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4],课堂实验教学时间有限,主要目的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让学生了解基本原理,而巩固实验原理与进一步探索和运用到生活实际都依靠家庭实验来完成。家庭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优势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学生开展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对课堂课本知识的理解。初中生处于成长阶段,有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好奇心强等优点,但也存在自主能动性差,总结归纳能力不足的缺陷。因此,对于家庭实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卢梭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合,从而使他们获取得有用的知识。”家庭实验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开展对生活中实际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物理本质,有意识地布置相关家庭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家庭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家庭实验受客观条件限制,容易在试验中遇到实验精度低、实验器材缺乏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已不复存在。当代电商平台异常发达,相关设备的购买极其简单。常见的简单仪器和器材在网店都有出售,学生只需小笔花费就能获得大量的实验器具进行试验。例如对于彩虹的形成,学生可以网购三棱镜在家进行观察,认识到原理后进一步通过水龙头喷出水雾制造彩虹。总而言之,在现在信息时代,家庭实验以往存在的大部分缺点已被克服,家庭实验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 结语

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学启蒙阶段,需要格外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避免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公式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物理实验要有趣味性,实验现象需具备较强的视觉或听觉冲击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特别重视家庭实验,引导学生课外开展家庭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自然规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全民科普提供有效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英.物理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82-83.

[2] 徐琳.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