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的一般步骤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的一般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实验器材的重要性,对化学实验的目的不甚明确,同时严重缺乏创新的探究性。但是,只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由此可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一、简化初中化学实验器材的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会用到的器材和设备较多。有的仪器操作简单,实验原理浅显易懂;有的仪器则结构复杂,实验操作的步骤相对较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对化学实验器材的简化,既可以减少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易懂易记,又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效率,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
例如在分析研究分子运动的化学实验中,课本教材上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利用烧杯进行化学实验。氨气是一种具有极强挥发性的气体,这就导致实验过程中的氨气用量较大。氨气挥发在空气中的分子对人体的嗅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很容易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受到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可以使用滤纸对实验的器材进行简化。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先将准备好的滤纸切割成零碎的纸条,每一根纸条的宽度要基本保持一致,一般控制在1cm左右;然后以2cm为间距,在滤纸条上滴上酚酞试液,放入试管;最后用滴有浓氨水的棉花密封住横放的试管。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观察到酚酞点变为红色的整个过程。应用简化的实验器材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节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和材料资源,也让学生在浅显易懂的实验效果中学到化学原理,并熟练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
二、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材料的策略
对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材料进行改进,不仅可以增强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客观性,而且可以拓展化学教材上的实验方案,用最简单的实验材料完成较复杂的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实验教学的现场具体情况,对实验过程中的设备材料进行改进,以此保证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顺利完成的可行性。
例如,在对“酸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这一现象进行模拟实验的时候,课本上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将石灰石(也可以是锌元素含量较高的其他物质)、镁条和水分子一起放入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并和按照相同剂量放入同种化学物质的空集气瓶相比较。这种实验方案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自然界中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带来的危害。然而,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不安定因素的气体,不易采集且对人体有害。再加上,初中学生在煤炭燃烧的化学原理上还不具备基本的认知和了解能力,并不能敏锐地观察和分析出酸雨的危害性。所以该化学实验的实施难度较大,实验效果不好。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参照实验的基本原理,结合自身专业的化学知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实验的器材进行改进。化学教师可以用氧气仿生装置制造出二氧化硫,使二氧化硫溶解于水形成和酸雨相类似的化学物质。将这种化学液体滴在树叶、纸张或石灰石上,这些物体会被溶液迅速腐蚀。学生看到这样直观的破坏性,就能清楚地意识到酸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危害性。
三、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方法的策略
人教版初中化学的教学课本中虽然有很多实验的设计方案和原理解说,但都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如果化学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安排进行实验教学的话,则学生很难明白那些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也很难对复杂繁琐的实验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所以化学教师应该对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化学实验给学生留下的知识印象。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操作的时候,避免因为强调规范和标准而让实验流于形式,将实验教学变成单纯的重复模仿。
例如,在学习溶液组成的化学知识时,学生对溶液的成分含量,对溶剂和溶质的概念与计算方式都没有建立起明确认识和正确理解,无法依据课本上的实验说明设计出符合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方案。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溶液组成的实验教学。比如,在含量较低的稀硫酸中放入生铁,稀硫酸的溶液中就会不断冒出大量气泡,原本透明的无色溶液会渐渐变成清浅的草绿色。教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在放入生铁之前的无色溶液是H■SO■,也就是产生化学反应之前的溶剂。而现在这个草绿色的溶液是由稀硫酸和生铁反应过后产生的FeSO■,也就是产生化学反应之后的溶质。”这样就以创新性的实验手法,让学生分清溶剂和溶质这两个基本化学概念的根本性区别。
如“氢气燃烧”、“硫酸腐蚀”、“灭火原理”和“二氧化碳生产”等化学实验,教师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生的实验活动。一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的认知;一边适当地在实验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可变因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如果学校的教学条件允许的话,则初中化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化学竞赛或是实验性的集体活动,这种对化学第二课堂的实验开拓,是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通过简化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材料和创新实验方法的优化策略,初中化学教师在确保化学实验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保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帮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化学课程的知识理论,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1.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实验设计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初中化学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类型: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化学原理的验证、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浓度测定、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实验等。
2.化学实验方案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成果就是实验方案。虽然具体的实验设计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就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方案来说,一般包括:实验名称(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试剂、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3.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同一个实验课题,每个人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可能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根据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原则和教学实际,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是:原理正确有科学依据;装置简单,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且操作方便;实验步骤少,需要时间短;药品用量少、无毒且廉价易得;实验现象要明显;反应条件要简单(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尽量不用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即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备实验产率高;性质实验误差小;实验安全无危险;设计要严谨等。
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一般原则
无论哪一类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必须与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论相一致。科学性是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首要原则。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就不能选用硝酸与金属锌反应,因为这个反应很难制得纯净的氢气。
2.目标性原则目标性是指实验设计或创新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与突破。同一个实验,教学目标(如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为了突出环保或趣味性)不同,设计所用的原理、用品、方法、装置、步骤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3.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化学实验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以及反应产生有毒害的物质,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装置与操作。“如果必须使用的,应该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4]安全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要务,设计时必须要特别引起重视!
4.新颖性原则新颖性是指实验设计时在思路、操作方法、器材用品、装置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新设计的实验对教学与研究更加适用或具有指导的意义。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实验仪器、设备和方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实验室大量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为了创新而选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或者用硫酸替代盐酸与碳酸钙(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前者反应太剧烈,后者反应不完全,很快就停止了。
6.简约性原则简约性是指尽量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复杂的装置与步骤以及时间太长的实验都会转移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和疲劳感,影响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与思考。
7.绿色化原则绿色化是指从化学反应的原料、反应的条件、反应的产物和实验的操作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上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8.启迪性原则启迪性是指实验设计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起开导作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学原理及知识的探讨和认识,优化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这是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实验创新设计的视角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现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增设或创新等,以提高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效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要与时俱进,必须符合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理念,在满足探究性的条件下,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
1.实验过程绿色化“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化工生产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5]化学实验在设计上要体现绿色化,尽可能做到原料(反应物)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生成物的绿色化以及催化剂、溶剂的绿色化。例如:在涉及氧气的制取实验时采用双氧水分解来制取,二氧化锰要回收等。
2.实验装置微型化“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6]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例如:在“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中,可以用试管代替烧杯进行微型化实验。在一个单孔橡皮塞上插入一根玻璃导管接近试管底,试管内壁贴一张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从导管口滴上两滴浓氨水到试管底部,用透明胶封导管口,可以看到,试管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由下往上慢慢变红了。
3.实验设计环保化“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在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再去处理。”[7]实验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些措施主要是:实验装置密闭化,避免敞口操作,防止有关物质散佚到周围环境中;采取收集办法,回收有关物质;对有毒物质进行无毒害处理;加强实验场所的通风或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等。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对多余的一氧化碳可以回收,也可以燃烧进行无毒害处理等。
4.实验操作安全化保证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要求。有一些实验,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给实验增加了难度甚至危险性。在点燃氢气的导管和氢气发生器之间,用一个小塑料瓶装上大约四分之三的水制成一个“安全装置”连接起来,这样,即使点燃不纯净的氢气,爆炸也只是在“安全装置”中发生,氢气很少威力小,氢气发生装置不会发生爆炸,因此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5.实验趣味化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燃烧与灭火的条件时,增加演示“烧不坏的手帕”[8]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讨手帕烧坏的条件,则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6.利用仪器功能转化仪器本身没有限定它只能用于什么而不能用于什么,只是主要适用于什么。“反思仪器的别样用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的认识,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9]例如:漏斗可以充当集气与尾气吸收装置,在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验证实验中,将漏斗置于水中,倒扣在钠块上,产生的少量气体可顺利地富集到试管中。
7.利用学科知识迁移我们往往习惯于使用教材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很少重视仪器的笨拙和实验时的效率,这种视经典为权威的思想往往就是教师缺乏创新的症结所在。实际上,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应该不断地发现问题,传统装置的不当之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实验创新的课题。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时,在18×200的中型试管里装入大约1mL稀盐酸与酚酞的混合溶液,球形滴管吸入NaOH溶液后,将球形滴管放在试管口,把上述带有球形滴管的试管放入盛水的100mL量筒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反应前后试管浸在液面中的高度即可(试管作上标记)。改进后的实验操作起来方便有趣,不用天平而是利用物理上的浮力知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8.实验装置简单化教材所选用的实验方案未必都是最好的,有时候会产生现象不明显、实验不容易成功、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由于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密封性和燃烧匙放入不易控制,加上导气管内尚留有空气导致误差因素较多,有时氧气显示超过五分之一,让教师无法自圆其说。可做如下改进:将小颗白磷放在1.5cm×2.5cm的薄铜片上,置于硬质大试管中部,塞紧橡皮塞,用酒精灯对准铜片加热使白磷充分燃烧,待试管冷却后浸入水中,在水面下拿掉橡皮塞,待液面上升稳定后再塞上橡皮塞,拿出水面观察。改进后的实验所用仪器少,误差因素少,结果比较准确。
9.仪器、药品生活化采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物品或一些废品作为化学实验的药品,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化学并不神秘,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用蛋壳代替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测试肥皂水、食盐水、泥水、蔗糖水、洗发水、食醋、苏打水的pH值等。许多生活用品甚至废弃物品也可以用做化学实验的仪器,这种“物尽其用”的实验活动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更好地学以致用。例如:用小气球收集气体,矿泉水瓶做容器,废弃的医用注射器做量筒、集气瓶等。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实验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化学学科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有化学的身影,化学使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造福人类的另一方面,化学又给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化学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等问题,都要求对化学试验方法进行改进。
为了防止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继续恶化,科学家们提出并倡导化学试验方法绿色化,国际上甚至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领域。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同时也是使学生形成化学意识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学生的化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并积极探索使化学试验教学绿色化的方法,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学生树立绿色榜样,培养学生环保、绿色的生活生存意识。
一、初中化学试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基层中学,甚至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简陋或者不齐全,对于化学试验产生的废弃物也没有相应的处理设施,在化学试验中产生的有害或有毒物质往往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也使废弃物产生的有毒气体等直接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影响。初中的化学试验课一般内容较少,产生的污染量也不大,但是有污染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化学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果人们都不引起重视,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学生们就不仅会忽视化学试验过程中的污染物,还会对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视而不见,使影响人们健康的污染源长期存在人们的周围。因此,“绿色化学”要从老师做起,要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做绿色化学试验,不能让学校化学试验室或化学试验成为污染源。
二、“绿色化学”实验方法探析
要在初中的化学实验课中将“绿色化学”体现出来,主要在于对实验环节的掌握以及对实验产物的处理。下面介绍具体的做法:
第一,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化学课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好似进行绿色化学试验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那么对于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就会视而不见,将其进行直接排
放,这样不但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也会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淡化,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与实验习惯,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就容易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在实验课上,老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种实验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精神。老师在课后可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环境实验,比如测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查看其是否符合安全饮用。
第二,严格控制化学实验过程。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不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或者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但是有的实验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有毒的物质,散逸到空气中对师生产生危害。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以及气体的难以收集。因此,老师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有害气体或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硫的燃烧实验,硫燃烧时会产生SO2,这种气体是有毒的,排放到空气中就会产生酸雨。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张经过Na2CO3溶液浸泡过的纸片,代替集气瓶口的玻璃片,这样产生的SO2就会与Na2CO3溶液产生反映,并被吸收。
第三,妥善处理好化学实验的产物。初中化学实验一般比较简单,产生的物质一般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也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以此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比如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利用碱和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后,产生的残留物中仍会存在碱或酸,如果直接将其倒入下水道,那么就容易使下水道被腐蚀,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化学实验的产物能够回收的就应该尽量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的也要将其倒入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直至为无害无毒的物质时才能进行再排放。有的实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也容易破损,但也不能将其随意丢弃,这样不仅会造成废弃物污染,还会使实验器材产生浪费。因此,对于废旧实验器材也应该尽量合理回收利用或废物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绿色化学”是今后化学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教学生做绿色的化学实验,为学生做好绿色化学实验的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环境污染与环境破环的危害性,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宣传绿色,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造福后代子孙。
参考文献:
[1]马锐.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青春岁月,2011,(6):179.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活动 评价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就是全面考察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全面发展,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是指评价者(可以是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 依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一、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的步骤
第一步: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初中化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有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进行的探究,有对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进行探究,有根据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行的探究,也有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进行的探究等。因此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但要解决的问题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步:制定实验活动表现性评价量表。不同的活动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化学活动按活动过程分为限制性活动和扩展性活动。限制性活动通常有明确的任务描述,活动步骤固定,评价标准确定,活动一般集中在专门技能上,而扩展性活动一般集中在问题的解决,它要求学生在活动本身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渠道寻找信息,涉及多种技能和能力,综合解决某个问题。这种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没有任务的细节描述,只是给出最终的目标,活动的步骤不固定,评价的标准有更大的机动性。
第三步: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间段,学生知识比较缺乏,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作一定的提示或进行必要的指导。
这一活动探究既考察了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又关注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和化学实验操作(称量、过滤、干燥) 技能。不是单纯地进行实验技能评价,而是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相结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三维目标。
根据这一问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满足要求的情况,我做了如下评价量表的设计。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实验;意义;实施原则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从目前的化学课堂来看,由于实验教学需要花大量时间做前期准备,学生实验课堂较难控制;老师用电脑课件代替实验,等等,学生并不能较多地参与实验,不少老师以黑板画图讲解的形式代替实验,把讲解知识点和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上课的重点,导致本应该有趣的课堂枯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操作化学实验,更直接地面对实验事实,更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益,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从而提高初中化学中考成绩。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的研究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被西方广泛重视和传播。约翰・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组合在一起学习,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
二、小组合作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小组合作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有探索精神。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小组合作实验能唤起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凡是操作不是很繁琐的、装置不是很复杂的、实验过程较安全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例如,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可把前后桌4人分成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4名组员各有分工,一名同学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进行观察,两名同学负责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还有一名同学负责清洗仪器、整理桌面。实验结束后小组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实验结论,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更好,结论更准确,老师给予鼓励或奖励。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化学实验的过程。小组合作要求将不同质的学生分配到一起,要善于授权,将不同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学进行组合,发挥团队成员相互带动共同进步的优势。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之前为本组的实验进行策划,找出善于沟通协调的同学为每一组的策划进行协商对比,让善于观察动脑的同学进行试验记录,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操作实验,然后老师对每一组完成实验情况和实验策划方案进行评估。例如,氧气的制取实验中,除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大家实验结束后还要进行讨论,如氧气的性质,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的,在常温下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燃烧,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热量。通过合作实验,就可以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积累基础知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意义。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初三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是不太专注,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观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初中的化学实验以观察为前提,对事物的现象没有深入的观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例如,对于实验中的化学物质变化前,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中,观察并记录反应中出现的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放出气体及其他现象;变化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等各小组成员的观察结果会有所差异,这是引导他们之间交流学习的重要时机,发现差异并对实验进行回顾或者从新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和成果。
(二)小组合作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原则
1.明确实验目的,避免盲目实验。每一次实验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不要盲目的做实验。教师应该在实验之前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并且确定好实验的步骤。比如进行二氧化碳收集的实验时,就要提前备好器材,安排好每位小组成员的工作。实验中,教师及小组的负责人应维持好纪律,不要让同学大声喧哗吵闹,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在收集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确保每一个步骤井然有序,不会造成实验中断、无效,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实验之后,欢迎大家对实验进行探究,大胆地质疑,并对实验中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改正。再次回顾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一致。
2.规范学生操作,形成操作技能。做实验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师生的安全,所以规范实验中学生的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十分必要。如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要求:(1)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和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2)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等等。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以气体收集为例:①排气法: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向下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②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基本操作技能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3.消除心理恐惧,大胆动手实验
实验中有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看起来十分神奇,但却也有一点点危险。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恐惧心理,生怕不安全伤及自身,教师和小组内比较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这些同学消除心理恐惧,大胆动手实验,并告诉他们实验是安全的,只有亲手实验,才能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和在实验中对化学现象的正确认识,争取人人都能动手做实验。在氧气的制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氧气的正确认知,熟悉氧气的特性。教师可先示范实验,在关键步骤告知学生注意事项,以此预防实验错误导致的各种问题。然后有学生小组进行实验并搜集数据,得出结果。
4.注重观察现象,进行实验记录
观察是科学实验的重要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要注意观察物质的变化,根据观察进行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实验记录。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除完成操作、观察、记录外,还要对观察的结果或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最后编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教师审阅。
5.引发奇特想像,鼓励学生创新
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些神奇的实验现象会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惊叹化学的神奇。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奇思妙想,开拓创新。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并在实验室允许的条件下,请提出假设的同学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6.积极合作探索,杜绝不探不究
篇6
(商水县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河南商水466100)
【摘要】随着中考的改革,化学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新课程后,教师知道了实验的重要性,演示实验重要,学生实验更重要。但是学生实验往往都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尤其是在普通中学,生源一般,很多实验课上学生吵闹声不断,有的学生就是玩玩的,老师疲于维持课堂纪律,实验效果可想而知。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Shallow talk measure of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with realize
Wang Dong-yun
【Abstract】Along with in the reform for test,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vestigate have already been 1 to necessarily test a contents and make chemistry experiment the teaching have importance of reality meaning.Implement new after the course, the teacher knew experiment of importance, play to show an experiment importance, student experiment more importance.But student the experiment usually can hardly obtain to prepare the effect for think, particularly at the common high school, is living a source general, a lot of experiment the lesson living noisy sound at school continuously, the student, who have, is to play of, the teacher be kept constantly on maintenance classroom discipline, experiment the effect be imaginable.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Experiment teaching
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并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下面就我多年的化学教学体会,谈谈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和体会。
1. 初中化学试验教学的概述
1.1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发蒙和基础阶段。提高初中化学讲授质量,不仅为学生在高一级府继续进修进一步学习奠基基础,同时,也为以后日常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便利。
1.2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并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1.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对这一门课程有了兴趣,往往就能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考。而初中学生普遍好奇心强,化学试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于化学的好奇心。
2. 初中化学试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初中化学试验教学的现状
化学试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合理有效的试验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绝大部分的化学教师都采取了试验教学。
2.2初中化学试验教学隐含的问题
首先,当前,许多化学教师在课堂试验教学仅仅流于形式,对于试验不够重视,比较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知识都是预知的,只需要强制性记忆。另外师生重视的是实验结果或结论,而对实验过程的探索不够重视,对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得较少。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适应试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试验教研气氛不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出及时的纠正,对学生实验后的结果不重视,因而使得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相对薄弱。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不够重视。由于赶课程进度,演示实验做得较多,而学生自己动手的试验较少,学生自己动手的技能得不到培训。
另外,不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由于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及实验的内涵搞不清楚,从而导致对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现象、实验的结论的表达不够完整,而教师不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3. 提高初中化学试验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重视化学实验,扩大实验范围。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的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首先,教师要做好规定的演示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对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非常有利。
其次,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它们和演示实验不同,所以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具体化,对化学现象的观察更明晰,理解的更清楚,记忆更牢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边教边实验是在课堂内结合讲解新教材同时进行的,在讲解新教材时,有些实验比较简单,用演示实验方式不易使学生看清楚,在设备和安全条件许可时,可让学生用边学边实验的方式进行,它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最好效果。
此外,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适时布置一些学生家庭实验,鼓励学生对实验的创新热情。让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有练习和实践的机会,都能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多开展趣味性的化学活动。增添学习化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3.3在做完实验后要让学生多总结。有些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及实验的内涵搞不清楚,从而导致对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现象、实验的结论的表达不够完整,这时,教师就需要多指点,多纠正,并让学生多做总结。达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目的。
4. 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教学中注重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等加以具体指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首要能力素质,被称为智力的窗口和认识的起始点。化学实验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因此,在进行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不但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知识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大量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师不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起步阶段和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化学天堂的必经之路。如何让化学实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规范操作步骤和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所以,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安全的化学实验,如果连安全也保证不了,就谈不上培养实验的兴趣了。让学生学习安全规范,不仅是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更长远发展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安全操作的要求讲解时可配以实验演示,步骤要讲清楚,要给学生讲明白进行如此规定的原因和目的,并告诉其危害性。
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是整个实验课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用些时间,以防止各种意外和不愉快事件的发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对比操作,以比较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和体会到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
二、要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其实,对于那些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实验不仅充满了各种意外,而且还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任何一种知识的入门阶段,都是兴趣在引导着初学者积极地进行探索。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开始,为学生更艰难的科研之路储备必要的科研热情,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培养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首先,不要忽视那些小实验。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验,对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来说,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师不能做完所有实验。当然,教学的规律也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做完所有的实验,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把眼光放在那些对于考试有帮助的实验上。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我认为,那些虽然小,但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兴趣的实验是非常有必要做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小实验,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有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实验。这个实验比较有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做。学生看着火中的手帕竟然没有烧掉,感到非常惊奇,进而认为化学学习是非常有趣的。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情感因素,也是最难得的情感因素。
其次,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一般的课堂,教师总是领头羊,掌控着课堂的走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我认为,教师也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滋味。有一次演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故意卖了一个破绽,使用向下排空法,“笨手笨脚”地把实验搞砸了。这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很快发现,二氧化碳比空气还要重,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法或者用排水法,这样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学生的成功让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三、要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目前,创新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是理智的科学行为,而不是在主观口号下的感情冲动。所以,任何创新都要建立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的前提首先是学习规律,其次才是培养创新精神,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小策略进行。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了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步骤要求,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且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实验,才能有所创新。
篇8
关键词:联系实际;实验步骤;设置悬念;设计实验;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11-0077-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指出:高质量化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各项智力皆得到发展.可见,只有让学生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紧密联系实际,提高探究兴趣
化学实验来源于现实生活,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在简要阐释实验原理、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对实验中的重点步骤予以点拨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实际生活中这些实验现象的发生情境和用途,从而让他们的感性认识自然的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究兴趣倍增.譬如,我在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的演示性实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家自己制作过糖水的经验,并明白开水的总量越少、蔗糖放的越多、糖水就越甜的道理.因此,就把糖水的制作过程作为导火索,自然引出化学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再如,我在演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基础实验四的时候,提前要求学生各自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制品,为课堂实验作好充分准备.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金属燃烧发出五颜六色光的现象和性质,就以除夕放烟花为例,由于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认识烟花,他们由此在初步感知五彩缤纷的烟花是用一些金属燃烧放光制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二、改进实验步骤,拓宽创新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一定要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创新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譬如: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过程中,一般的操作步骤如下:把少量锌粒放入试管内后,立即倒入少量的稀硫酸,并迅速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这一试管口.这样的实验的装置比较简便,但往往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为此,我在引导学生操作这个实验时,首先阐明反应原理,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言之有理的改进方案.许多学生献计献策:有的不仅在单孔塞上增加一个长颈漏斗,而且在导气管上相应安装一个弹簧夹;有的在单孔塞上添加一个分液漏斗,从而有效控制稀硫酸的加入量,真乃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实验效果美不胜收.
三、巧妙设置悬念,诱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主要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具特色的的途径去思考,从而寻找到多种答案的思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人的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创设悬念,即: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以利学生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制取氯气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围绕“用什么药品制取氯气比较好?制取的氯气通入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润湿的有色布条有何区别?”等问题进行讨论;接着,我又创设了如下问题:①假如实验室没有浓盐酸,那么用什么材料替代?②若无二氧化锰,则可用什么东西替代?③假如现有硝酸、硝酸钾、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等材料,那应该挑选其中哪些材料制取氯气比较好,若进行两两组合可产生几种制取氯气的反应?类似以讨论为手段、问题为核心、实验为途径的开放式的化学实验模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稳步提高.
四、鼓励设计实验,突显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实验设计题,让学生借助自身的聪明才智,大胆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针对步骤复杂、现象不明显甚至是不好操作的实验方案也可让学生试一试,从而促使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的目的.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点拨,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完成拓展性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针对大部分学生晓得这个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比不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明显的情况,就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不少学生很快设计出了别具一格实验方案: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塑料瓶中,看塑料瓶是否往里收缩;把氢氧化钾溶液倒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立即安置一只无壳的鸡蛋于试管口,观察此蛋是否往试管中陷进去.类似有选择性的拓展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课堂必须围绕相应的实验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成功的化学实验,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学生创新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教学业绩.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中学化学 中考改革 教学研究
1.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的趋势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中考化学命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化学同科学、技术、社会(即生产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的中考化学命题中,一般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条原则,但是,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在这一导向上显得更加突出,注意以环境、健康、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爱自己及身边的生存环境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命题形式、内容范围和深度等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和突出。例如,陕西省2012年中考试卷的第9题、第10题。
(2)加强化学实验的考查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考查为区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近几年中考化学实验部分考试中,都加大了考查化学实验的比重,特别是增加了在考查学生实验能力上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例如,今年陕西省中考试卷的第11、15、20、21、22题,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更重视在一定实验情景中考查基本技能。增加了实验考查中思维的容量,体现实验过程既是动手的过程又是动脑的过程,提高了实验考查的完整性和综合程度。实验考查不仅对已经做过的实验的过程、步骤的理解,还出现了考查简单的实验设计及其评价、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较高层次的实验能力。
(3)出现了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随着创新精神培养的提出和新课程理念推广而出现的较新题型,这类题是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正确思维方式的好题型。可以是条件开放(如条件不足或过剩)、内容开放(试题选材不局限于教材)、过程开放(解题过程和方法不唯一)和结果开放(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2.我省中考化学改革情况
(1)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根据教育部和我省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制定了中考化学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中考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
(2)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我省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命题原则
①以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中考化学命题必须以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要体现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以便对初中化学教学和教学改革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并使其具有较好的评价学生学习潜能的选拔功能。
②兼顾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中考化学命题既要考查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又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③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
化学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除化学实验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外,至少还应包括实验反应原理、装置及其原理、操作及其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结果分析的基本技能,以及设定问题情景的实验设计。只有进行了这方面的考查,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实验能力的水平
④考查突出重点
篇10
关键词:替代;化学实验;矫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2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09
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是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化学教学实践表明,化学实验在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纵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就可以看出,虽然教师们对化学实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十分清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当,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了以“训练”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现拟就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当教学行为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当行为
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当行为多种多样,要全面完全地进行归纳与统计是不太恰当与不实际的。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带有普遍性的不当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这些不当行为实施矫正。
1.以实验习题“训练”替代化学实验
由于中考考试在实验操作及其实验技能方面的考查与考核存在着一些困难;另外,初三化学课时又紧,做实验又费时费力,所以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不如讲述实验来得简单,既省事又有针对性。因此,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把原本可以分组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基本是放任式,不少教师通过化学实验习题来训练学生,以习题替代实验,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缺少了实验体验。实际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受到这种良好的“训练”导致在解决一些具有创新特色的实验问题的时侯,显出化学实验素养的欠缺。
【案例1】 生活中的一些植物的花或果实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的月季花、胡萝卜汁等,它们能否起到区别酸碱的作用呢?请你自制一种较好的试剂,并用五种酸碱不同的溶液来检验我的试剂,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面对这样的考查,离开了学生原有的化学实验教学案例,而是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设计考题。有一部分学生设计使用胡萝卜汁,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发现胡萝卜汁对酸碱溶液所显现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这部分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的猜想就存在不合理性。有大部分学生设计使用紫卷心菜、茶花、月季花等等,对酸碱溶液也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但还不能确定到底哪些颜色显示是酸性、哪些颜色显示是碱性,这些学生没有想到还要用PH试纸测出酸碱性以证明实验的合理性。
2.以信息技术手段替代化学实验
由于化学费时费力,于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替代真实的化学实验,有些是动画、有些是视频、有些是过程简介,总之无论是可以做的,还是不可以做的实验,只要能够从网络找到相应的资料的,就会在课堂上使用,而取代真实的化学实验。学生只从动画、视频等资料中观察到有关化学实验,而对一些化学气味、状态、过程缺乏直观体验。
【案例2】 在一次公开课中,老师为了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反应”,下载了一段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课后,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录像中该化学反应产生的原因。这说明,这次“替代”实验是失败的。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颜色变化,没有沉淀生成。如何使学生能够通过显现的现象来形成认知呢?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做:把二氧化碳通入矿泉水瓶,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矿泉水瓶变瘪。现象明显,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蒸馏水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也会使矿泉水瓶变瘪。教学过程中,需要再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把蒸馏水倒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振荡后观察矿泉水瓶是否变瘪。如果没有或者稍微变瘪,则可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同时,也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周密性,为学生以后学习与分析相关化学问题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3.以简单操作替代规范的化学实验过程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抢”时间的思想,于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想以最少的时间来完成实验,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讲”与“练”,试图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自我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从而导致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替代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再如,化学实验过程、探究报告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用品、过程和方法、问题和讨论、评价与反思等方面。而有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注重活动用品与过程和方法两个方面,而对于活动准备、问题和讨论、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却常常忽略。如在实验中强调装置如何安装,具体要求什么,而忽略为什么这样做;强调学生怎样去验证教师曾经演示的结论,而忽略学生的讨论与反思,没有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3】 在一次观察学生做“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实验时,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进行“气密性”检查。这说明了,这个班的学生没有在教师的严格训练过程中,形成对化学实验规范性的实验技能。同时,也证明了,该班教师可能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实验教学往往采取“简单化”处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