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礼仪礼节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礼仪礼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礼仪礼节

篇1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品课堂 重温经典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Levera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Make Moral Classroom Shine

QIAN Hui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ufeng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in more of our inexhaustible teaching resources, leveraging traditional culture make products shine is worth pursuing and exploration of our classroom teacher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classroom; revisit classic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经典的思品教学材料。这些材料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也或是在思想深度上面都极具教学价值。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思品课上重温经典,借力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思品课堂熠熠生辉大放异彩。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在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1 深挖源头、活水自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彰显正能量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诗、词、歌赋、对联、传说则更是其中的奇葩。它们语言优美、文字精炼、思想深刻、发人深省。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里寻觅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佐资料。大致可以有以下的分类。

1.1 励志劝学类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取得优良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初期,往往因延续于假日的休闲娱乐之中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此时思品课堂则可不急于讲新课,结合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可教育学生发愤读书可以有所成就。

如: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家之一的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母亲用芦苇类的植物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他渐渐长大了,但家里没有书可读,前往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录完毕,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致力读书。最终成为了文坛的大师。学生听完故事,精神振奋。“学习改变了欧阳修的命运,同学们你们想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吗、想改变你们的命运吗?你们应该怎么办?”我适时提问。学生们异口同声“想,读书!”再一起分享几句名言古训,为学生的座右铭。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1.2 修身养性类

拿破仑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影响到学生整个三年初中的学习生涯对学生的将来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结合我校德育课题的善小活动,以刘备的名言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朱子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善于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面对一些学生在生活方面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举动,教育学生节俭节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1.3 齐家治国类

孝亲友爱方面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其中孝亲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如:《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了。还有“缇萦救父”“谢柱打虎救母”以及《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儿子,忤逆还生忤逆凶”。描写友情的古诗句,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爱国爱乡方面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万 千 仞 岳 上摩 天。遗 民泪 尽 胡 尘 里,南 望 王 师 又 一年。”这些诗句无一不向后人传递着祖先们崇高的爱国之情。

自然环保方面的。我们国家坚持的基本战略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能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踪影。如《增广贤文》“但就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亭栽西凤竹,池养化龙鱼。”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

2 环环相扣、珠联璧合

2.1 预习环节感悟神韵

结合教材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搜集传统文化中与珍惜时间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学生们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搜集了很多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等古代大家们的名言名句。

2.2 授课环节手到擒来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请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劳动。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们头脑中便有了思考,他们将这些惜时的名言进行解释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结合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知道他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真正做到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从点滴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毕。最后以明朝文嘉的《今日歌》送给大家共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复今日歌,努力请从今日始”。

2.3 实践环节熏陶升华

篇2

关键词:婚俗;礼仪;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85-02

中国文化历来博大精深,它深深的嵌入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的婚姻关系也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从古至今,婚姻总是与后代的延续,与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于是古代先辈们就为婚姻制订了一系列的程序礼仪制度以期使之完善,达到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标准要求,尤其是必须符合风俗礼仪的苛刻要求。所以,古代婚姻礼仪风俗总是显得庄重而喜庆,这一方面是契合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婚姻严肃庄重的永恒主题。

婚姻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已近趋完善,并且随着时间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做着调整。在我国古代,如果不按婚姻仪礼结婚的男女,社会上就不承认他们的婚姻是正当的,而在现代社会,男女双方的婚姻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为社会与人们所认可。由于古代的婚姻礼仪特别复杂,婚俗发展到现在,喜欢简单风格的现代人在保留传统基本礼仪的情况下,简化其中繁琐的礼节,摒除其封建思想的成分,使之更符合当今的生活习惯。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大事,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口,我国古代男女结合,都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婚姻关系,这种程序是被社会所承认的仪式,它是根据道德的、经济的、社会风俗习惯的需要,也是男女双方为巩固婚姻关系本身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各民族的婚姻都有一套仪式行为,简称仪礼。婚姻仪礼是婚姻风俗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古代人们特别重视的礼节,各民族各地区又在地域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婚姻中最重要最集中的部分是婚礼,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婚礼的文化内涵,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就是我国古代婚姻仪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后世的婚礼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然而不管风俗如何不同,大致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步骤:一是说亲,二是定亲,三是迎亲,四是成亲。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间相互环绕的地形、淳朴民风的共同影响下就确定了皖南地区的婚俗状况。长江流域的沿河城市总是带有温柔的水乡气息,以芜湖这座城市为例,半城山半城水的特殊地形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婚姻礼俗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习惯。以下就对其婚俗的几个重要方面作介绍。

篇3

关键词 学校 礼文化 传统文化 德育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说:“中国者,礼仪之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礼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象征着中华文明。大到治国理政的“为国以礼”,小到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礼节,都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礼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交往实践中形成,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并以之维系社会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同时发挥着促政通人和、施礼为人道的重要作用。

一、学校开展礼文化教育的意义

1.明礼意在“明志”

当今中国,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强势与灌输、后现代文化的冲击等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和“三观”的形成,他们的价值准则、人生理想、道德习惯、行为方式不仅决定着他们的一生,也决定着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而“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1]。学校作为思想文化的重地、社会思潮的风向标,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守及传承中,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培育学生坚定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2.施礼意在“树德”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规范、行为方法、文化意识的总和,而礼是作为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礼文化从“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社会交换,到“奉神人之事谓之礼”的宗教典礼,继而发展到周代文王制礼,再到春秋战国孔子为礼正名,礼的伦理道德意蕴轮廓逐步明晰。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普遍的约束性,而礼是道德的提炼升华和德治的重要基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礼、德都是维护德性滑坡的最后防线。学校开展礼文化教育,可以以礼树德,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夯实道德根基。

3.行礼意在“修身”

古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个体秉成于内而化形于外的文化积淀。孔子说“学礼”“知礼”“立于礼”,指的就是礼文化教育乃人安身立命之本。“知礼成性”主要指主体修为中丰富的知识涵养、谦恭的礼仪素养、完全的人格修养。因此,以礼修身尤为重要。学校通过礼文化教育体系化的教学和实践,促使学生将礼义内化于心,也必然会外化为行,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气质和品质。学生在文明施礼中,逐渐注重礼节、遵照礼仪,努力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气质脱俗、风度优雅的人。

二、学校礼文化教育的现状

1.礼文化教育内容不充实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进一步凸显了礼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与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是,礼文化内容上不仅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道德规范的内容,还包括礼学经典、传统礼仪、伦理道德等。而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礼文化教育重知识传授轻礼节研习,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忽视了礼文化教育的内涵建设。即关注学生礼仪的培养,而没有渗透礼义教育。学生在不明理、不识礼的茫然状态下,也就不能发自内心地知礼,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师资力量和相关书籍资料等软硬件配备的不足,也影响了礼文化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发挥。

2.礼文化教育载体不丰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大到社会报刊网络,再到学校教育渠道,礼文化教育载体单一、成效甚微的现状依旧。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礼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大多只是将其作为学业教育的补充,在课程教学之余辅之以适当的教育活动。学校重视不够、平台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等带来的首先是教育载体和教学平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则是礼文化教育氛围的淡化。学生缺少浸润式礼文化体验,知礼、行礼的意识也会逐渐淡化。因此,还须对礼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载体、教育力度上加大投入,以实现教育目的。

3.礼文化教育效果不明显

塑造“气质脱俗、风度优雅”的人是学校礼文化教育的目标和追求,然现实却是:公共场所的乱吐乱扔乱刻、学校食堂的加塞插队打饭、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粗话……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倾向影响着礼文化教育的效果,专门的、针对性的学习占用着学生的有限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智育至上倾向弱化了礼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社会上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都影响着学生对传统礼文化的重视、兴趣和研习。学校要追求礼文化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重新审视礼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地位,做到思想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举措,建设上有新成效。

三、学校开展礼文化教育的路径

1.学校礼文化教育的同一化、精细化

“礼是道德的提炼升华和德治的重要基石。”从古代来看,“礼乐文明是周代社会的纲纪”,礼被视为与“天经”“地义”等同的概念,是经邦治国、安身立命、教化万民、促进社会道德理性原则的大法。从当下来看,西化现象对民族精神及文化认同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礼文化教育是构筑文化自信、重塑民族精神等德育的重要内容。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须对礼文化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从政治高度、社会层面、个人视角开展礼文化教育价值大讨论,逐渐形成理念的认同、思想的同一,这样才能在推行上形成合力。

学校要认识到推行礼文化教育的困难,正确评估师生对礼文化教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制定渐进式、精细化的实施路线。要于兴趣激发处着眼,首先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逐渐推进、深入。要充分挖掘礼文化教育促德育的内在关联性,将礼文化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自觉形成以礼仪培养为内容、以礼义教育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有计划地推进从可能的异化、逐步同化、进而实现理念的认同和行为的内化。要在具体推行的各阶段设立反馈及评价机制,既要在整体上作宏观目标设计,也要设立阶段目标,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学校礼文化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

2.学校礼文化教育的深入化、常B化

当前礼文化教育长期缺位,学生缺乏对礼的系统认识,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学校要积极研究以礼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及其当代意义,深刻挖掘礼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探索礼文化教育在学生德育、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从“成人”的角度找寻礼的现实价值。研讨学校礼文化教育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的传授和仪礼的践行并举,构建从知识到行为、从礼仪到礼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教学实践体系。深入思考礼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和载体平台,将德育生活化研究融入礼文化教育,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依托传统媒介、借鉴互联网和新媒体思维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教育。

理论研究指导礼仪实践,礼仪的实践能够很好地检验、反哺理论研究。可以将礼文化教育分为不同的阶段加以实施:一是意识激发阶段。重点依托课堂教学,通过开设礼仪课堂,举办分类礼仪讲座等,传授礼仪知识,激发礼仪自觉。二是仪礼践行阶段。开展“五四”成人礼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在情境感染下,培育学生的礼仪素养。建立学生礼仪协会等社团,丰富学礼、施礼的土壤。开展校园公益公德行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体验、丰富礼文化的基本内涵。三是行为规范阶段。仪礼的践行并不一定能带来礼仪的外化和行为自觉的结果。举办名家进校园、学生礼仪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外在的礼仪行为,更要明白内在的礼义道理。开展校园礼仪先锋典型寻访及校园宣讲活动,通过榜样模范,以朋辈的力量引领青年。组建校园仪行劝导服务队,及时发现、纠正校园不行礼、不识礼的现象,培育良好的校园礼仪自觉。

3.学校礼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体系化

教育的载体也称之为教育媒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具体到礼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三点思考载体的多元化:一是大众传媒载体。从最简单的实物、语言,到书籍、印刷品,再到有声的磁带、电影、电视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移动终端阅读及新媒体传播媒体也会越来越丰富。二是课程载体。这里的课程载体主要指正规的课堂教育,这是礼文化“灌输”必不可少的显性载体。可以尝试开设礼仪课堂、礼仪选修课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课程中嵌入礼文化教育的内容。三是文化载体。通过校园环境、宿舍环境等建设,营造浓厚的礼文化氛围;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所折射出来的服务工作的创新,规范、激励学生的礼仪自觉等。当然,礼文化教育载体的多元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载体的多元化必须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单一的教育载体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在载体多元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要形成教育合力。

礼文化教育合力的形成是一项复杂工程,其中教学体系的设计是重要内容之一,可尝试先从内容、平台、师资三方面出发,打造“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一是确定课程内容。要贯彻从礼仪到礼义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接受程度,制定覆盖全体并关注个体的分阶段、渐进式的教学内容,构建涵盖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指导资料和理论普及读物等立体化教材体系。二是要丰富教学平台,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理论与实践并重,线上与线下并行,校内与校外协同的生动局面,打造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成效显著的教学活动。三是要广泛争取校内外专家学者及领导的支持,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人才,为理论研究及课程建设保驾护航。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形成及时、合理的评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在推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学的反馈。

4.学校礼文化教育的立体化、制度化

相对于当前程式化、理想化的德育方式,生活化、日常化、立体化的礼文化教育更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学校应发挥自身的天然优势,将以丰富、凝练、奋进的校训和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师资队伍、学科门类、课程设置、校园布置为主体的学校物质文化,以现代、健全的学校制度为目标的学校制度文化,以融入于全体学生的教化体验的正能量文化、公寓文化、餐厅文化、网络文化等校园专题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此外,礼文化教育还应发动学校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通过全方位提升教职员工的学识能力、个人魅力和服务能力,强化对学生的礼仪示范及引领。

具体的实践依赖于健全的制度,无形的制度可考于有形的活动。学校礼文化教育效果离不开教育制度的保证。学校可以通过狠抓基础、重抓活动、强抓示范,将礼文化教育典型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并以制度培养习惯。持之以恒开展明礼修身工程,创办学生礼仪学校,在新生入校教育中将礼仪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使之得以制度化推行。将礼仪课开成文化选修课、必修课,系统、全面、规范地对学生开展礼仪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将学生尊礼、行礼及参加公益活动情况作为评优表彰及团员考核的基本要求,并加以推行。学校还可通过为学生发放礼仪读本,开设礼仪讲座培训,创建礼文化情境,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明白礼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基本礼仪规范,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礼习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篇4

[关键词]维吾尔女性;人生仪礼;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58-04

在维吾尔族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人生仪礼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都需要借助于特定的仪式来实现,他在不同阶段有地位和角色的转换,这些仪式就是人生仪礼。仪礼的目的是标志或帮助人们成功或顺利地度过这些关键时刻,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维吾尔女性与维吾尔人生仪礼关系密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维吾尔女性自身是人生仪礼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有者,在维吾尔人生仪礼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维吾尔女性在维吾尔人生仪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在人口较多、关系复杂的传统大家庭中,维吾尔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是家庭关系的协调者,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其人生仪礼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维吾尔女性在人生仪礼中扮演的角色

(一)分娩礼的祈福者和见世面礼的享有者

维吾尔人生仪礼的诞生礼包括分娩礼、命名礼和摇床礼。生育是女性传统角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其成为完整社会人的最终体现。举行分娩礼时,作为仪式的享有者,生育的妇女在仪礼庆典中获得应有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而请来做祷告的妇女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受人尊敬的人,这两种角色在分娩礼中的作用都非常重要。产前一个月左右,孕妇被娘家人接回去,请来邻里几位年长多子女的妇女为其做“都瓦”(祷告),祈求真主保佑孕妇平安生产,祝福母子健康。见世面仪式中,妇女因生育而成为仪式的享有者。维吾尔族妇女生完第一个孩子40天后,父母为她准备耳环、戒指及一套新衣,并举行见世面仪式。仪式当天,产妇把许多小辫子合梳成两条辫子,不再留额发,并首次抹粉、擦胭脂,而在此之前姑娘是不准化妆的。见世面仪式标志着她正式进入了成年妇女的行列,成为受人尊敬的母亲。分娩礼中为孕妇做“都瓦”的妇女成为仪式的祈福者,分娩礼的孕妇和见世面仪式的产妇作为仪式的享有者,在仪礼中扮演了非她莫属、不可缺少的角色。

(二)摇床礼中的儿童保护神和守卫者

举行摇床礼要请一位来自多子女幸福家庭的妇女担任主持――英格(养育)妈妈。在仪式中,婴儿剃完胎发后由这位英格妈妈用圣水为其沐浴,沐浴后的婴儿由英格妈妈抱着绕摇床转九圈后,安放在散发着植物清香的摇床里。然后举行英格妈妈祝福仪礼,这是摇床礼的阶段。英格妈妈与40个小孩一起为躺在摇床上的婴儿祈福,同时英格妈妈将馕、糖果等礼物从床底递给孩子们,此举象征着英格妈妈的养育,代表英格妈妈会一直保护、抚养摇床礼的婴儿直到长大成人。有学者将摇床礼中的英格妈妈与乌弥崇拜相联系,认为英格妈妈是由乌弥转化的儿童保护神。“乌弥”是突厥、回鹘时期对萨满女神的称呼,是萨满教中的保护神和生育之神。英格妈妈给婴儿洗澡时对婴儿说:“给你洗澡的不是我,而是乌弥阿娜在给你洗澡。”在南疆地区常由“帕提玛”一词来代替,“帕提玛”为伊斯兰教先知的女儿,阿里的妻子。英格妈妈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成为摇床礼中儿童的保护神和天然守卫者。

(三)婚丧仪礼中口头仪式歌的表演者和传承者

维吾尔传统婚礼中,要举行“尼卡哈”(证婚)仪式。在仪式中,男女双方站立后,新娘放声大哭与自己母亲告别,离家时要与家人依依惜别。此时,女方代表模仿新娘母亲的口气唱起告别歌,歌词表达出母亲对女儿的依依不舍之情,愿女儿到了男方家多受关照,并要她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和睦相处等。同样,葬礼仪式歌也由妇女唱诵。死者的男女亲属按辈分在门前排成两队,每人手执1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迎候前来吊丧的人。妇女队伍中有一位是丧歌的哭唱者(此人要善于言辞、自编自唱、擅长哭唱,并熟悉丧葬仪礼),见有前来吊丧者,她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应和,同时用手中的“丧杖”用力捣地,增加悲痛气氛。丧歌没有统一的歌词和内容,由这位哭唱者自编,内容主要是颂唱过世者的德性,表达亲人的悲痛心情等。婚丧仪礼中妇女吟歌者的身份、心情、场合和气氛虽然不同,但她们在歌唱中不但要声情并茂,并要有较高的歌唱水平和技巧,而且要熟谙不同仪式中的不同礼节,在婚丧仪礼中担当着仪式歌的表演者和传承者,促进了维吾尔口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四)婚俗仪礼定任务的执行者

维吾尔婚礼中的定亲仪式,由男方的母亲在一些女性亲友的陪伴下,带上衣料、馕、糖果、茶等礼物,前往女方家,会见女方的母亲,双方的母亲就算认了亲。女方家备餐热情招待来客,招待完后,男方的母亲将带来的礼物一一呈上,表示谢意,并共同商讨彩礼事宜和正式订婚日期。订婚时男方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妇女代表把带来的彩礼当众打开,一一展示给来宾。在婚礼“揭盖头礼”中,女宾相带新娘出来后,由男方家指定的一年轻妇女或少女(多为新郎的妹妹或亲属)起来跳舞,边跳舞边趁势揭掉新娘头上的面纱。第二天早晨,女方家派几位妇女给新娘和新郎送来早餐,给新娘送来衣料等礼品。定亲仪式中的母亲们、唱彩礼的妇女、揭面纱的女子、送早餐的妇女们、接送礼品的女性们都是仪式定任务的执行者,在仪礼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维吾尔女性在人生仪礼中发挥的作用

(一)维系、巩固家庭稳定

在人生仪礼这一系列重要民俗事象中,妇女的作用与家庭和谐密切相关。维吾尔族妇女在孝敬公婆、生育子女、辅助丈夫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婚礼中迎娶的新娘带给婆家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期望,生产、生活中又多了好帮手,从此儿子的生活起居、老人的日常照料都有了保证。分娩礼中的产妇为家庭增添了人口,对家族繁衍和家庭社会地位的认可都有着重要意义。再者,维吾尔女性由于性格温顺、感情细腻,是家庭成员之间交往的情感提供者,在围绕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一系列人生仪礼中成为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因此,在维系家庭稳定方面,妇女发挥了特定的作用。

(二)传承、发展维吾尔民俗文化

从人生仪礼横向传播来看,维吾尔妇女起到了传承、发展维吾尔民俗文化的作用。她们在人生仪礼中为仪礼精心准备丰盛的食物,主要有各种干果、甜点、抓饭和菜肴。在人生仪礼中(除丧礼外),妇女头戴做工考究的金银丝线的花帽,身着扎染的、手工制成的艾德莱丝绸,成为公众场合众人瞩目的焦点。在人生仪礼中,维吾尔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维吾尔民间舞蹈、音乐等民间艺术亦得到集中展示。从人生仪礼纵向传承来看,维吾尔妇女也起到了传承和发展维吾尔民俗文化的作用。维吾尔女性在人生仪礼即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民俗的纵向传承贯穿了她们的一生,她们从自己母亲、奶奶、婆婆、家庭中继承了传统文化,并通过她们的言传身教自然而然地传给下一代,在一定意义上传承和发展了维吾尔族民俗文化。

(三)启蒙、教育子女学会为人处世

在诞生礼中,英格妈妈和小朋友们要对婴儿说祝福的话,饱含着对新生婴儿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参加摇床礼的小孩子们的一次道德教化。由于妇女的生活总和孩子联系在一起,子女常随母亲或女性亲属去参加婚礼、庆典等活动,从小就受到维吾尔族传统歌舞、审美情趣、道德取向、语言交往方式的影响。在人生仪礼中子女无形中会模仿母亲的言行和行为举止,大人的言传身授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联结、互动社群人际交往

维吾尔族自古就有重视人情和人际交往的民族传统。在人生仪礼中,特别是他们参加各种婚丧仪礼并按当地习惯送礼,都成为维吾尔家庭主妇们的事,男子一般很少过问。妇女们在人生仪礼中表达关爱的同时,也给仪礼当事人的家庭带来支援和帮助。礼物的多少、贵贱据各家的经济能力而定,没有太多要求,妇女们赠送礼物也是为下次的人际交往做好铺垫。在赠送礼物的同时,表达了全家深厚情意和对仪礼当事人的尊重,因此妇女成为亲戚圈、社交圈内人际交往的纽带。人生仪礼中的维吾尔妇女通过礼品馈赠、情感交流、人际互动等来增进家庭、邻里、社群间的感情,维系着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人生仪礼对维吾尔族妇女的影响

(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塑造着维吾尔女性

维吾尔人生仪礼中蕴涵着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深层意义,发挥着规范维吾尔女性伦理观和道德观的作用,对维吾尔女性的人格和品行塑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维吾尔女性的塑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塑造着维吾尔女性对待家庭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即女子贞洁、贤淑、顺从、孝顺和生育后代。维吾尔族为举行礼就是通过仪式来向世人表明她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媳妇,婆家会送来一份厚礼,这表明婆婆对媳妇的正式承认。从此媳妇被大家庭认可,并受到社会尊重。另一方面,塑造着维吾尔女性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吾尔语谚语里“勤快的媳妇早起梳头,懒惰的媳妇晚起掏灰”以及从婚礼“尼卡哈”仪式上女方歌手的唱词中就体现出对女儿即新娘道德的训诫,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对新娘的期望和要求:“愿你孝敬公婆,尊敬兄长,爱护弟妹,和四邻和睦相处。”“要勤俭持家,热情待客,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尊老爱幼的好媳妇。”表现了维吾尔传统社会对妇女道德品质的期望。

由此可见,维吾尔女性对家庭道德的遵循,以及无怨无悔承担繁重家务劳动等都是通过特定的人生仪礼而程式化地加以强化。仪式中对女性礼俗的要求,使每位维吾尔女性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要尊老爱幼、相夫教子、贤淑厚道、勤劳节俭、和睦邻里、礼尚往来,把关爱家庭、奉献社会视为美德,并言传身教,将妇女在人生仪礼中塑造的传统美德一代代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从而塑造了维吾尔女性整体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二)人生仪礼的心理调适功能影响着维吾尔女性

心理调适作用是仪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是在协助人们实现角色转换的同时,安抚人们在角色转换时期不安的心理状态”。比如婚礼,念尼卡经前新娘要放声大哭,娘家的一位女歌手模仿新娘母亲的口吻唱劝嫁歌,劝新娘孝敬公婆、遇事忍让、夫妻和睦、不惹事生非等。其实,婚礼是女性人生重大转折的标志,她的身份要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转变成谦和忍让的人妻和媳妇,上有公婆须侍奉孝敬,下有小姑、小叔、孩子要照顾,不但安排丈夫的饮食起居,还要学会处理妯娌、邻里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这样的身份转换,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维吾尔女性出嫁时,心理活动异常复杂:这里饱含对父母宠爱的依恋,也有对未来家庭和新身份的欢喜、期盼以及深深担忧。新娘的放声大哭和劝嫁歌便是这些情绪集中的宣泄,在哭声和歌声中表达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帮助新娘完成一种心理转换。

(三)人生仪礼的人际互动关系活跃着维吾尔女性的生活

人生仪礼对于维吾尔女性建立与亲属之外的友好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她们创造了一系列的人际互动场景。在维吾尔传统社会里,妇女们的言行受到伊斯兰教教规限制,她们不能随意走出家门,不能参加公众活动,长期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之下。人生仪礼中的一些娱乐活动则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合理合法”的机会参加娱乐活动,所以她们对此非常热衷、积极。比如在吐鲁番米力斯(献花)麦西热甫(通常在婚礼后第二天在男方家举行)中,青年男女可以在公众场合中快乐地游戏、歌唱、舞蹈,男士可以大方地邀请自己心仪的女性一起参加游戏或跳舞,而不受众人非议。并且婚礼麦西热甫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可以跳欢快的夏迪亚纳舞(维吾尔语意为“欢乐的”,是盛大聚会、欢庆场合跳的舞蹈),也可以和平时因忙碌而来往较少的好友们共同倾诉交谈,这些都使女性们从琐碎无味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其中,年轻维吾尔女性可以在这种场合结识适龄男性,中老年女性可以与邻里、朋友增进感情。

(四)人生仪礼的传统禁忌规范着维吾尔女性

人生仪礼对维吾尔女性有着严格的禁忌和规定。伊斯兰教教规和维吾尔传统习惯严格地制约着维吾尔女性,人生仪礼作为重要民俗事象也不例外。在娶亲前,新娘一般会放声哭泣,代表她为将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娘家、亲人和朋友而伤心,这在维吾尔婚礼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种习俗的影响,人们忌讳新娘不哭。另外,探望产妇的禁忌和规定更是繁冗、复杂,产妇产后第二天起直系亲属可以进入产房,但是七天内非直系亲属的妇女不得进入产房。除此之外,产后40天内产房忌讳不生育的妇女和多生但孩子都夭折的妇女进入,认为这些都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不利。在割礼过程中,男孩是被其叔叔或自己喜欢的男人抱住,此时忌女性参与,尤其忌讳母亲看血和听哭声,习俗以为,否则男孩会倒运或将来会吃媳妇的醋。整个丧事活动中,女性一律不去礼拜寺,也不去墓地参加埋葬仪式,习俗认为,女性去墓地是不吉利的。服丧期的禁忌对亡夫的妇女更是严格,多数地方的妇女在亡夫葬后的40天内不得梳洗头发、佩戴首饰,旧时甚至规定亡夫的妇女4个月零10天内不得出门,要戴上面纱。这些禁忌习惯至今在维吾尔妇女家庭社会生活、人生仪礼中沿袭着,既是维吾尔女性严格恪守的行为规范,也是维吾尔女性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行为限制。

四、结语

人生仪礼这一重要民俗事象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但在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尤其是在维吾尔族男女社会性别分工极其明显的社会中,女性多是人生仪礼这一重要民俗事象的组织者、操持者和传播者。通过维吾尔女性在人生仪礼中扮演的角色,体现了维吾尔女性在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和民俗文化传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维吾尔女性在遵循、传承和发展维吾尔人生仪礼过程中,维吾尔人生仪礼文化熏陶塑造了维吾尔女性贤淑、勤劳、尊老爱幼、崇尚礼节、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维吾尔女性和人生仪礼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维吾尔民俗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总之,维吾尔女性传承发展了维吾尔人生仪礼民俗文化,维吾尔人生仪礼民俗文化也深刻影响和塑造着维吾尔女性。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续西发.新疆世居民族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热依拉•达吾提.麻扎与维吾尔妇女――从麻扎朝拜谈维吾尔妇女生育观[J].西北民族研究,2004,(1).

[5]杨启辰,杨华主编.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M].银川:宁夏出版社,2001.

[6]薛洁,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在节庆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9,(4).

[7]迪丽拜尔•苏来曼.维吾尔割礼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J].新疆社会科学,2000,(4).

[8]王光荣.人生礼仪文化透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3).

[9]周亚成.维吾尔妇女婚姻家庭生活及其变迁[J].西北民族研究,2003,(2).

篇5

关键词礼学 乡土社会 礼俗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礼”文化承载着儒家关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理想。“礼”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礼学”、“礼制”、“礼俗”三个主要方面豍。在漫长的历史之中,镌刻在书本上的“礼学”思想影响着现实政治制度的建构与社会秩序的形成,由此形成了传统社会的“礼制”体系与触及社会生活的“礼俗”体系。作为传统中国的主要社会形势,“乡土社会”秩序同样受到“礼”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礼”文化凭借其内在的道德约束通过礼仪与礼俗的途径来约束与规范这一熟人社会中的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对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礼”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外在行为约束力与内在的道德约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释”礼

“礼”首先是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一种行为规范。儒家的“礼”是指涵盖与社会各个方面的,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等级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及各种礼节仪式。所以,在传统社会中,“礼”既是修身齐家的基本准则,又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纲领;既是道德评判与法律制裁的最终依据,又可以是社会机构运作中的一切精神的体现。

现在一般认为“礼”起源于远古时期仙人的原始宗教,与原始的祭祀有关,如《说文》释礼。“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从示从丰”;同时也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始诸饮食,本于婚”豎。至周朝,周公“援德入礼”对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礼仪及传统习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与改造,使之系统化、制度化,成为一套完整的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配套的典章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周礼。这使礼成为“宗法之礼”。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以孔子为代表,儒家重“礼”。“克己复礼为仁”豏,孔子“援仁入礼”实现了以人自身道德情感为内在依据的,由外在向内在的理智与德治的价值转换,使礼“宗法之礼”转变为“人伦之礼”。同时,孔子开启了礼学发展的“内圣”、“外王”两种路径,并分别为孟子、荀子所发展。孟子则“援义入礼”,直接秉承了孔子“以仁释礼”。此时,礼更多是源于人的内心道德。而荀子“援法入礼”,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主张,更强调礼的外在的规范原则和行为准则的含义。豐

总之,传统思想中,“礼”首先是一种约束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这种规范既有外在的规则(礼仪、礼俗)或制度的形势,也有作为内在规范的道德判断的内涵。“礼”的之一内涵特征,规定了“礼”文化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乡土社会”的影响形式,即通过“礼”文化凭借其内在的道德约束和通过“礼仪”、“礼俗”外在的行为规则来约束与规范个体的行为,以来实现对乡土社会的秩序的影响。

二、“礼”文化与“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这个概念是先生在其著名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来的,是对传统中国社会基层形态的一种描述。豑在其书中,先生强调儒家的“礼”在乡土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的作用,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豒厦门大学董建辉教授认为乡土社会并非只有无“法”虽与先生的观点虽有不同,强调不能忽视“法”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但是仍同意“礼”是乡土社会秩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豓更多的学者认为乡土社会中社会秩序是“礼法合治”的产物,以礼为主。其实,在荀子的思想中,“礼”、“法”是分不开的,“礼仪者,治之始也”豔、“法者,治之端也”豖,认为礼是起着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而法是实现这个原则的一般手段。但是,儒家的“礼”文化是怎样影响乡土社会的秩序,以至于被称为“礼治”社会?下面,本文就从乡村的“礼仪”、“礼俗”的文化根源、社会作用等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其一,“礼”文化对乡土社会的秩序的影响是从有关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典礼的仪式开始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豗,在这缺乏变动的文化环境里,人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这些典礼,每一种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以葬礼(汉族)为例,乡村中的葬礼主要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殓就是更衣下棺,分为小殓和大殓两步;殡是葬礼的主体,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天,多则30天,分为奔丧、吊丧;其中吊丧之中,宾客需按照其与死者不同的血缘与地缘关系行不同的叩拜礼;葬,就是出殡,需要本村身强力壮的男子把棺椁抬到墓地安葬。殡葬的进行更是有多重的礼节,包括出殡送葬人的排序,丧服的类型,每个环节的长短等等。此外,还有宾客的招待、就餐的顺序,座位的排序等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豘,这些古老的礼俗蕴含了丰富的“礼”文化。

首先,就乡土社会中主要典礼的历史根源来看: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典礼的礼仪是历史之中“礼”文化中“礼俗”的一种传承;就其与“礼”学的关系而言,其有着文本的依据,因为作为“礼”文化的主要文本著作之一,《仪礼》之中详细记载了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这些礼仪经时代变迁,形势虽有所变迁,但在乡土社会之中依然有着较为系统的保存与发展。

其次,这些“礼仪”不仅成为人们处理这些“大事”的准则,而且是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关键。具体原因在于,这些礼俗是村民互助的一种形式。如此隆重的典礼,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都将耗费巨大的钱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耗费往往能够是一般的农民无法直接承担的,必将对其正常的生活产生冲击。但是,这些礼仪中的一些礼节的存在,巧妙的规避了这一情况的发生:一方面,这些典礼之中都有“随礼”的礼节,就是参加这些典礼的宾客,都会按照习俗,依照其与这一家庭的血缘与地缘关系的远近,送来一些数额不大的钱或物,称为“礼金”。这样,较大的花费就通过这些“礼金”得以汇聚,这样,典礼的费用实际上是由有血缘与地缘关系的人共同承担;另一方面,典礼的进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家族内的成员或地缘上较近的邻居就会按照礼俗承担起典礼的各种工作,比如为宾客提供食宿,接送宾客,典礼所需物品的收集、购买与管理等等,使典礼顺利进行。总之,在这样的典礼中,村民的互助是至为关键的,而这些礼节就为村民提供了户主的规则。而这些源于传统的礼俗的互助形式,又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比如,农忙季节,村民会自发的彼此帮助是的农作物能够及时的收割或耕种,谁家遇到歉收、意外事故或子女上学,会得到村民主动帮助,共度难关。 转贴于

如上所言,村民在这些典礼之中的角色是很据其在血缘与地缘上的关系来确定的,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即是,血缘与地缘关系越近的需要承担越大的责任,就是拿更多的礼金或干更多的活。当村民意识到这一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存在是,为了在遇到大事之时有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村民的行为就会有两个取向:

其一,团结并扩大本家族的范围。

其二,搞好与其他村民的关系。

其二,“礼”文化影响着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以及发生形式。在乡土社会之中,主要的人际关系分为血缘与地缘两种,但这两种关系的展开方式在传统的“礼”文化中渊源深远。《礼记祭统》中讲了十伦,即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这包含了乡土社会全部人际关系的种类,但同时这些“伦”在乡土社会中其实就是一种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人的权利与义务依据人在此格局中的地位、身份而定。乡土社会即是典型的身份社会。在《中庸》中,孔子最注重的就是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伦常的推广。在乡土社会中,每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都有一种明确的血缘上或地缘上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这种具体的身份来确定自己的角色与行为。

“礼”文化不仅限定了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影响了人们在交往时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某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保持的标准与方法。《礼记》中有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豙,《论语》中有言“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豛表现在儒家的理学思想之中即是如此,一个人必须首先面对家庭关系,并以“孝”、“悌”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在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中,彼此之间的往来不是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很大程度上是“人情”往来豜,这种“人情”关系是很难具体算清的,所以,家庭外的社会关系的原则是“礼尚往来”,即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豝。

在乡土社会中,“礼”不仅作为一种“礼仪”为人们处理事务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作为一种“礼俗”约束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礼”也是一种道德,关乎的是人的价值选择与伦理判断。“孝”、“悌”伟人在家族内的行为准则,“忠”、“恕”是与家族之外的人进行交往的一种准则,这些构成乡土社会人的行为得得评判标准。但,同时,“孝”、“悌”、“忠”、“恕”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这些道德要求的存在不仅仅是乡土社会外在条件限制的结果(比如,若是彼此不互相合作便无法应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及繁重的农业劳动这些大事),同时,也是人们内在的道德判断的结果,即人对生命价值的判断的一句不在于外在的天命,而在与人的自身,在于人的生命的内部,在于人的道德情感。简言之,就是一个“仁”字。这也是儒家“礼”文化的两方面的结合的表现。

如上所述,儒家的“礼”文化通过礼仪与礼俗的外在的约束来规范人,为人们的行为在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与日常行为提供可遵循的规范与准则,一时的乡土社会秩序能够形成并保持稳定。同时,与“礼”的内涵相对应,这些蕴含在礼仪与礼俗中的“礼”的外在的约束与“礼”的内在的道德约束力相互作用擦得以实现的。这时的礼,便是一种道德,关乎人的价值选择与伦理判断。所以,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礼”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外在行为约束力与内在道德约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释:

豍陈来.儒家“礼”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2000(1).

豎礼记·礼运.

豏论语·颜渊.

豐王杰,顾建军.早期儒家“礼”文化的嬗变.哲学动态.2008(5).

豑豒豗豙豜.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第59-60页,第25页,第91页.

豓董建辉.“礼治”与传统乡村社会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豔荀子·王制.

豖荀子·君道.

豘论语·为政.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类专业;渗透式教学

1引言

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与此状况相矛盾的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特别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薄弱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羁绊。黄军利(2016)认为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育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传统文化中义与利、理与欲、公与私、群与己、身与心之关系等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轫于三代、勃兴于东周、定型于秦汉、延续于明清,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心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中心的人格修养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专业、进课堂,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2旅游类专业传统文化培育的核心内容

张介凡(2011)认为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育的结合重点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2016年9月-11月之间笔者针对旅游行业各类企业进行了旅游类从业者所需职业素养的调研,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调研结果显示,旅游企业最为看重的职业素养包括三类:一是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二是专业核心素质,如服务意识、吃苦耐劳、微笑待客等;三是专业拓展素质,包括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因此本文培育结合了上述调研结果,形成了如下传统文化培育核心内容:

2.1正心笃志的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教育中良好的职业道德位列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兼“儒”“释”“道”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无论是以“仁义”为核心提倡“修身养性”的儒家,还是提倡“无为而治”“修真炼性”的道家,抑或是提倡“涅槃重生”“明心见性”的佛门,其根本出发点都是对人的品性的约束,强调个人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完善。将这些理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将对职业道德培育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学》勾勒了人格教育的具体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培育学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提升职业道德,特别是强化对旅游行业的认知,明确自身在旅游行业中能发挥的作用和前进的方向,正心笃志、服务社会、兼济天下。

2.2仁者爱人的服务精神

古代人伦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仁”与“爱”,“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仁者爱人”。传统文化构筑了以“爱”为起点、“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系统,它展开为“仁者爱人”“孝悌忠恕”“尊师敬长”“尊老爱幼”诸层次的伦理关系。一方面,中国人强调孝顺父母,对长辈尊重;另一方面,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推己及人、乐于助人、服务他人的服务精神,适应旅游业工作。

2.3崇和尚礼的待客之道

“和”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扩展开来包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其次,“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衡量过度与不及的尺度,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行为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克制自己回归礼仪,才能坚守仁爱之意、表现和谐之心。旅游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要接触形形的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崇和尚礼的精髓,培育学生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沟通能力、恰当的礼仪礼貌,学生与顾客沟通方能张弛有度、进退得宜。

3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融合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但多数旅游类专业没有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传统文化在专业中的应用十分有限。厘清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融合传统文化存在问题,方能更好地设计实施传统文化渗透相关举措。

3.1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近年来只有少数院校探索性地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礼记》《弟子规》《论语》等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高校没有单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程中设置传统文化模块,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占思政课中很少的一部分,此外课程内容枯燥、学术性太强使得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3.2传统文化教材不够鲜活

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科学性强、内容结构合理的精品教材。许多传统文化教材看起来佶屈聱牙,学生无法领会文化本真的意义内涵,挫伤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特别是精品多媒体教材的缺失,不能迎合当前“00后”学生的学习习惯。

3.3传统文化教学不够灵活

首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例如微课、视频、案例等并没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没有开展起来。实践教学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堂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开展活动数量少、缺乏精心设计、经费与时间无法保障等问题。

4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通过反思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材不够鲜活、教法不够灵活等问题,我院着力构建了传统文化基石阶段、提升阶段、实践阶段“三阶段”,通识课、平台课、专业课“三类课”,使学校、学生、企业“三主体”都参与到传统文化渗透培养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来。

4.1传统文化基石阶段

新生始业教育阶段,首先,通过诵读《经典诵读文化读本》《传统文化故事读本》《二十四节气绘本》(学院搜集编著),强调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真理价值的持续坚持、对道德境界的强烈关注,使学生正心笃志。其次,通过参观金华传统古村落如琐园等,利用家规家训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最后,通过旅游行业能人志士的讲座,开启学生对行业的热爱、对前景的笃定,如金华本地金牌大厨楼师傅的讲座《匠心,一种温柔的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严谨求真等人文精神。

4.2传统文化提升阶段

(1)“通识课+平台课+专业课”三课渗透传统文化:开设通识选修课。结合地域文化、旅游文化开设9门传统文化选修课,鼓励学生选修,以乡土文化为起点,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具体选修课列表如下表所示:(2)开设学院平台课。基于文化、礼仪、民俗等视角构建了如旅游礼仪、茶文化、旅游文化等平台课程。例如,旅游礼仪课程在职业礼仪基础上增加传统礼仪模块,包括“何谓礼”“礼与修身”“孝敬父母”“尊贤敬长”等内容,教师精选“冀缺待人以礼”“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等礼仪小故事进行分享,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礼仪形式将我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伦理观、人生观、道德观付诺实施。又如茶与茶文化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茶道礼仪,进行模仿,融会贯通,并在学习和演练中,体会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凝神养气,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3)开设专业课模块。引入“70+10”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专业课每次授课前10分钟的传统文化精华讲授,进一步在旅游类专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如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布置团队作业:选取一项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其对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或影响,如儒家“仁”为内核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法家“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的激励原则等。如在饭店情景英语课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分享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Country,MyPeople)、《孔子的智慧》(TheWisdomofConfu⁃cius)等。(4)教学方式手段灵活、教学评价涵盖传统文化学习成果:首先,教学方式选择上除了常见的讲授法之外,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如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团队作业、头脑风暴、课堂测验等。再次,充分发挥蓝墨云班课、微信群等信息平台的功能,促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取有益信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再次,课程评价中赋予传统文化学习成果一定分值。学习成果表现一方面是书面考评,如从学生的课堂发言、调查报告中,观察学生是否真正动手查阅、搜集了相关资料,是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理性、辩证思考,是否表现出文化创新意识等。另外,行为考评,如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否符合传统文化要求的“仁、义、礼、智、信”,如同学友爱、尊敬师长、有礼有节等。(5)建立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丰富有趣的课外学习资源的建立,是课堂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有效方法。首先是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既普及和激发了国人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又通过选手对决和特邀嘉宾的精妙解读,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潜移默化的传承和传播。其次是高质量的传统文化电视剧,如电视剧《琅琊榜》剧中主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人物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其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可以让学生真切体会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人生价值、家国天下的宏伟心志。

4.3传统文化实践阶段

高职院校学制短、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外实践与顶岗实习过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教育更持久、更深刻。(1)第二课堂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活泼。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包括了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调研显示大学生在对所列举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度调查中,选择“传统节日”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传统建筑”、再次为“传统服装,接下来依次为文学经典、传统手工艺、儒释道文化、传统乐器、传统歌舞等,可见大学生对形式活泼的传统文化载体更感兴趣。(2)精心设计传统文化活动。学院开展了成语接龙、诗词大赛、猜灯谜、书法赛、辩论赛、传统舞蹈大赛、传统服装展示秀、礼仪大赛、茶艺技能竞赛等丰富活动,使传统文化360度无死角渗透学生课余生活。其次,营造传统文化环境。在学院楼宇、教室等环境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要素,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展了“书院制”寝室建设活动,通过张贴床头语、读书海报、读书排名等形式营造寝室读书环境。(3)顶岗实习践行传统文化理念。我院的合作单位众多、管理规范、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精华。例如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坚持“亲情一家人”服务理念,也是传承“家”文化的典型案例。在酒店与消费者关系上,“海景人”视顾客为亲人,员工与顾客的关系由的货币交换关系转变为亲情关系;在服务效率上,“海景人”服务在客人开口之前,满足客人哪怕没有表达的潜在需求;在服务理念上,重视“满意+惊喜+感动”,坚信多一位客人就会多一个值得传颂的故事。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鲜活案例、工作环境、师傅领导的教导,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知行合一”。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精髓中与旅游行业职业素养紧密联系的部分,有的放矢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建沟通识教育课程、学院平台课程、专业发展课程,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传统文化深入课堂。在第二课堂构建丰富多彩活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助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黄军利.把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

[2]王四达,董成雄.从“文以载道”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凝练与体系开展[J].哲学研究,201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

[4]张介凡.试论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5]杨丽萍.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4).

[6]杨天宇.礼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曹瑞明,冉清文.大学生传统文化精华教育的缺失与路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6(2).

[9]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0]许庆如.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5(4).

[11]戴瑞卿,吴海燕.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J].当代电视,2016(1).

[12]寿海.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篇7

[关键词]傣族生活 审美意识 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62-02

一、在生产劳作活动中的审美

生产劳作活动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活动,关乎着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因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在许多民族的物质生产活动和劳作中,都融入审美的意识,表现出文化传统中的审美文化特质。傣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水田稻作农耕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其文化的重要基础,具有仪式文化的审美特征。因此,在他们生产劳作活动中,都注入了审美的文化特质,也处处表现了傣族的审美文化、审美意识。傣族的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驴、骡、猪为主。渔猎是傣族生活的重要补充。猎射到的猎物,进行平分。有的射手,则把兽头骨架、双角悬挂家中,作为能力象征。每年三月,举行“窝巴”节,祈求渔业的丰收。这些生产劳作活动,不论是劳动的过程、环节,还是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处处都注入了傣族人民的心智和审美活动。

挑担和秧箩在生产劳作活动中就是很好的审美具现。挑担不仅在生产劳作活动中很方便和实用,而且形成了傣族生产活动中的一大特色。这种从劳动实践中展现的形态和仪态美,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社会意识中。花秧箩是红河流域花腰傣的生产工具,也是妇女服饰的重要饰品。青年男女还以花秧箩作为定情的信物,甚至还装上美味的食品称为“秧箩饭”,由小卜少送给情郎,作为表达爱情的方式。这些都表现了傣族崇尚劳动,以勤劳为美德的美。又如“筒帕”,它是傣家人的挎包,是傣族男女老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品。筒帕最初用麻、棉编制,现在主要用各色毛线和彩色丝线编制而成,制作精巧,色彩绚丽。每逢节庆、赶摆、串亲访友,人们都喜欢背上筒帕,不仅可以装东西,还起到装饰的作用。筒帕还是爱情的信物,如果一位姑娘有了心上人,她就把精心编制的筒帕送给小伙子,表达自己的心意。

傣族人民很注意保护生态,大自然的美使得傣族地区的水井更是人民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爱美的傣族人民给他们的水井修了既能防尘又具民族特色的水井塔。有的在井罩上还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从水井的建设中,不难体会到傣族人对水的深厚感情和生产劳作中注重美的社会意识。在生产劳作活动中,人们往往在歌声中愉快地劳动,也体现了傣族人民的乐观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

二、在社会交往仪礼中的审美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在其社会交往仪礼中的审美,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秩序美和和谐美。由于传统文化的熏染,尤其是宗教文化的影响,人际交往,十分讲究礼节礼貌。傣族整个社会中倡善而不作恶,人际关系和谐。如果你从外地来到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一定会受到傣族群众热情友好的接待,给你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与傣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你会发现这里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偷不骗不抢,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而不作恶作为社会公德。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傣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受到人们的称道。在傣族内部,抚幼敬老,夫妻和睦,与邻里友爱互助,都体现了人本性的美好和傣族人民相处的智慧。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男孩子八九岁开始都要离家到寺庙当几年和尚。寺庙内要求小和尚严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为信徒一切言行的准则。当小和尚时期,是一个人礼仪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佛教的教义教规对他一生道德礼仪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傣族由于主张行善而不作恶,人际关系是友善的、和睦的。傣族老人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山离得再近也靠不拢,人隔得再远也能见面。”“不管来客贫或富,迎上竹楼不偏心。”所以,热情待客成为傣族村寨的风气。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有人赞叹道:“真是礼仪之邦,一方乐土。”

除“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宗教节日外,傣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和窝巴节。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在这些节日社会交往仪礼中的审美主要表现在不同场合穿戴不同的服装,如在婚宴时着盛装,在节庆等活动则着喜庆的服装;又如进寺庙穿着端庄,不能随便脱鞋;在葬礼中一般都着素装。在服饰文化方面,各地略有不同。一般男子以黑布包头,着无领对襟衣,长裤筒。女子已婚者,头顶配有珠子银饰的青布绣花帕,衣紧身,无纽扣,绣花短袖。穿火草布筒裙,系“遮胸布”围腰和穗花腰带。这些都体现了傣族在社交礼仪中的审美观。

三、家庭生活中的审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自身生产、再生产的基本单元。一个民族家庭生活中的审美,既体现在该民族家庭居住的内外环境中,又在平时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爱美、追求美的傣家人独具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无不体现着向往美好生活的审美观。这种崇尚自然、崇尚美的观念,贯穿在傣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贝叶经中体现得十分丰富和充分。谈及千百年来一直居住至今的干栏式建筑的起源,傣家人谦逊地说,是受了孔明帽子的启发而建盖的,实际上是傣家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审美发现。竹楼空间间架高大,上层住人,下面养畜或搁放农具,是一种虚与实的结合体,通风透热,极为凉爽。同时使竹楼轻盈灵巧,取材于森林的建筑材料与周围绿色的自然统一和谐,呈现出一种无以名状的美。

傣族的性格温柔,家庭生活和睦。傣族历史上存在的“从妻居”风俗包含着男方向岳父、岳母表示酬答的意思。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傣族生活中剪纸多以佛教为题材,技法粗犷而又秀丽,主要内容是歌颂释迦牟尼常见的“成道八相”。“八相”指脱胎、出走、苦行、得道、说法、涅、建塔等内容。剪纸的佛本生故事,是傣族佛教信徒喜爱的艺术形式。傣族剪纸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它构图巧妙,往往一图多景,疏密得当,对称和谐,既有连环画体的风格,又有鲜明的装饰性。傣锦纹理细密精美,色彩艳丽,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傣族妇女的杰出才艺。民间常见的傣锦,主要有自用的床单、被面、门帘横头、挎包、裙锦,还有用手拜佛的长幡等。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生活中精细的美,如特色美食,以冷、酸、辣为主要特色。富有民族特色的“竹筒饭”“菠萝饭”等,风味独特,远近知名;傣族地区的蔬菜更是品种繁多,仅人工种植的就有数十种,野生的则数不胜数;傣族的蕨菜、细芽菜、竹笋都是美味佳肴;傣族地区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水果品种繁多;傣族人用大米酿制米酒;傣族人喜欢吃各种小动物和昆虫;这些都是傣族在家庭生活中审美的一些体现。

【参考文献】

[1]王锋,张晓琴著.傣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云南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编著.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3]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篇8

【关键词】那坡;壮族民歌;民俗;传承

【作 者】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083-006

Zhuang’s Folk Songs in Napo County of Guangxi from the View of Folklore

Chen Liqin

Abstract: Profoundly rooted in the folklore environment of Zhuang Nationality, Zhuang Folk Songs in Napo County of Guangxi is a miracle of the native culture Its formation, inheritanc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are influenced profoundly by local folk activ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folk customs, festival celebrating activities, rituals of life, folk beliefs,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etc

Key words: Napo County; Zhuang Folk Songs; Folklore; Inheritance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早在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就明确指出了艺术的产生与风俗紧密相关。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滋生的土壤,没有日常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众多民俗活动,也就不可能有民间艺术的存在和传承。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时曾说:“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受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2]因此,“不将民间艺术当作一种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艺术有深层的了解。”[3]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那坡壮族之所以能创造出绚丽多姿、独具风味的民歌艺术,与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民俗活动和民族精神就是那坡壮族民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一、生产习俗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陶立先生在他的《民俗学概论》中谈到了民歌与生产活动等民俗的关系:“……各民族的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家庭、村落、人生礼仪、、道德仪礼等民俗活动,都有相应的民间歌唱和讲述相随。”[4]作为众多民俗事象之一种的生产习俗,无疑为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和空间。

在广西西部的大石山区,那坡壮族世代耕作在自己的那一小块土地上,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耕作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俗,这些生产习俗以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延续至今,并对他们的民间艺术产生了影响。那坡壮族民歌中的多声部是与他们的社会性集体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那坡壮族现在多聚居在山体庞大、岩石、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石山区。但在初迁之时,这里地表植被完好,林木茂盛,野果繁多,野生动物物种丰富。由于这里山高谷深,野兽频频出没,那坡壮族以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的方式来获取维持生存所需的物品。无论从事哪一种劳动,仅靠单家独户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靠家族乃至全屯的力量集体完成。有学者认为,这种劳动生产方式铸就了那坡壮族团结协作、勤劳勇敢、朴实敦厚的族群性格。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该族群产生了特有的多声部民歌“诗敏”(虽明)及“诗敏”的演唱方式上。“诗敏”演唱多以同声二重唱或同声小合唱的形式出现,混声重唱或小合唱偶尔为之。那坡壮族认为,唱“诗敏”若不与他人合作则难以成歌,一人分别演唱“诗敏”的高、低两个声部,唱得很不流畅,要和别人合唱才会唱好。因此,“诗敏”是一种集体性的民歌,那坡壮族集体性的劳作方式造就了“诗敏”的演唱方式和多声部形态。”[5]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多声部民歌“诗敏”的形成所依托的集体活动背景。因为生态环境恶劣,为战胜自然,那坡壮族经常集体劳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与这种劳动方式相关的音乐,产生“领和”关系,如一领众和、领和交错、领和重叠、以和衬领的组合方式。虽然那坡壮族的集体活动方式并不仅限于集体劳作这一方式(例如还有集体祭祀仪式、庆典仪式或集体求偶形式等),而集体活动方式只是提供了产生多声部歌唱方式的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但这可能是“诗敏”诞生的土壤和温床。集体生产方式与“诗敏”多声部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壮学研究

那坡壮族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他们往往将艰苦的劳作寓予充满诗性的民间艺术活动中,把物质生活方式化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如他们总结出了种植蓝靛、织棉布、染黑布等各种技术,在自种、自织、自染、自制黑衣黑裤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劳动歌,劳动的各个环节都伴随着优美的民歌。如染布时唱《壮家蓝靛歌》,织布时唱《织布歌》,捶布时唱《捶布歌》。反映农耕生活的农事歌或劳动歌,如《伦陇酸拨诺》(种花歌)、《伦系哪》(耕田歌)等,也是由生产习俗而产生的。

二、节日庆典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绝佳载体之一。结构功能学派大师布朗认为“功能就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6],民族传统节日“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就在于:节日构成独特的民俗环境,有力地控制着千百万人的行为选择,使民族文化艺术得以广泛而长久地传播,民间艺术就在节日民俗的环境中生长、传承、传播、发展。广西那坡壮族节日庆典也成为其民歌传播、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歌圩是那坡壮族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风俗性节日,它以男女两性“以歌传情”、“倚歌择配”为中心,融商业活动、文化娱乐、人际交往于一体,是一种全民性的狂欢活动,它对那坡壮族民歌的保存与传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关于歌圩,明邝露在他所著的《赤雅》“浪花歌”条有较详细的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其中“峒女”即壮女,因为壮人把山间开阔地带叫做“峒”。可见歌圩历史久远。那坡县共有传统歌圩点38个,是广西歌圩点最多的县份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那坡壮族规模较大的歌圩节,本地话叫“单”,也叫“风流节”,是那坡壮族的狂欢节。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打扮一新,翻山越岭来到县公园――这里一直是城厢镇等周围几个乡镇风流节所在地。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甚至上万人。歌圩上,青年男女相互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邀请歌”,如得到对方答应,便开始唱“询问歌”,相互了解之后,再唱“赞美歌”、“爱慕歌”、“交情歌”、“定情歌”、“离别歌”,通过以歌代言抒感,增进了解,互赠情物,相约下次见面日期。有不少人是通过对歌相识、相恋,进而结为百年之好的。歌圩上除了部分未婚青年男女是“倚歌择偶”之外,还有一些人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唱,以歌会友,互相斗歌,笑唱风声,歌声满山遍野。令人神往的歌圩,既是那坡壮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机和人们娱乐的好方式,也是其民歌传承的又一重要场所。

那坡壮族众多的其它节日也多与民歌紧密相关,民歌活动在这些节日中往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春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人们多唱本族群特有的风俗歌,比如《拜年歌》、《正月歌》、《新年四季歌》、《请仙歌》等等,亲朋好友在节日里互相走访,欢聚时往往唱歌助兴,放松心情,释放生活的压力,互相取乐,甚至唱到通宵达旦。民歌犹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7]没有了民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习俗将变得多么的枯燥、单调、干瘪。在节日风俗中,民歌借助节日得以生存和传袭,同样,没有了民歌很多节日活动根本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可以说民歌是那坡壮族节日风俗的精神和生命力,民歌为各种节日庆典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节日庆典活动更加绚丽多姿。民歌就这样与节日习俗紧紧相连,民歌是许多节日的主导、核心和主要内容,没有民歌也就没有其节日,而没有了其节日,民歌也就缺少了依托。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节日庆典与民歌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丰富发展。

三、人生礼仪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人生礼仪是社会的民俗事象之一,它 “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8]那坡壮族人生礼仪的各式各样民俗活动都与民歌不可分离,他们常以民歌来表达自已的快乐与哀伤。

那坡壮族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家里要为新生婴儿举行一个相当隆重的仪式――做“三朝酒”。届时,全屯的人以及亲戚朋友都要来祝贺,产妇的娘家要邀请家庭中的三姑六婆组成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带上活鸡、活鸭、糯米饭、黄姜、猪肉等礼物,外婆要给孩子备好背带、衣服、鞋帽、小棉被、布等等,前来为新生婴儿贺三朝。贺三朝仪式相当复杂,礼节相当繁缛,在这复杂的仪式和繁缛的礼节中,均有与之相对应的歌谣。这些或长或短的歌谣,其内容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都是对新生婴儿的赞美和祝福,对祖先的感激和祈祷。但具体的歌词,有许多却是触景生情、顺情而出的,统称贺“三朝歌”仪式歌。其中唱得最多的是反映外婆送来“红背带”的《连送纳》,把外婆做“红背带”的过程,从种棉花到纺纱到一针一线地织成布的细节都唱出来,把外婆对外孙的一片深情唱得淋漓尽致。做“三朝酒”之后还要请“满月酒”(俗称“姜酒”或“送背带”)。满月酒仪式上,也有道公主持仪式和人们唱歌祝福的内容。除了唱祝贺歌之外,还唱赞歌,赞颂小孩今后茁壮成长、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才华超人,长大了孝顺父母,当上清官,服务百姓。满月那天,还有一种必行的仪式,当地风俗叫“卖月子”,即在人们唱《论漏纳》的歌声中,外婆给孩子穿上第一套新衣服,又将崭新的背带裹住孩子,放在奶奶的背上,由奶奶背着孩子跨过门坎,迎着朝阳,沐浴和风,走出村庄,边走边唱:“上街买书、上山打柴、下河挑水、下地种菜。”意在小孩以后勤奋好学,聪明勇敢。[9]这类祝福歌和赞美歌在诞生礼仪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保存。

那坡壮族特别重视婚礼仪式,婚礼通常是隆重和热烈的,并伴有许多歌唱活动。唱山歌分两堆,一堆是亲家对亲家,一堆是主人对客人,相互对唱,祝福新人相亲相爱,百头偕老。这样的对歌既是亲朋好友的感情交流,又是敦厚的礼仪,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和礼节教养也在歌唱中传给了下一代。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衡量一个婚礼是否隆重,其标准是:杀了多少头猪、备了多少斤酒、来了多少客人、是否通宵对歌。前三个标准表明的是婚礼的规模,最后一个标准表明的是婚礼的质量。通宵对歌,说明来的客人们玩得很开心、很尽兴,婚礼很正式、隆重、热烈。可见,是否有民歌对唱是那坡壮族社会衡量婚礼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民歌成全了那坡壮族的结婚庆典,使结婚庆典成为人们甘愿、乐意参加的活动。婚礼上的歌唱活动是才艺比赛、礼俗展演、道德教化、审美教育、交际娱乐手段,它以这个社会的人们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持续的综合教育。民歌在丰富婚礼仪式内容的同时,也使自身随极具生命活力的婚礼生生不息地流传下来。

那坡壮族的祝寿仪式也与民歌密切相关。他们一般只有年届六十一、七十三、八十四、九十五时才做酒祝寿、补粮,这四大寿辰分别被称为“福”、“寿”、“康”、“宁”,届时至亲好友来祝寿,客人就要唱各种颂歌,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做酒祝寿的场面相当隆重,仪式相当繁缛,而每一个场面,每一个仪式,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颂歌,即人们所说的“祝寿歌”。仪式过后便开始喝酒唱歌。“祝寿歌”的内容和唱词比较固定,内容是祝福老人长寿安康、勤劳简朴、德高望重、安度晚年。人们唱完“祝寿歌”之后再唱“敬酒歌”,最后相互对歌取乐。祝寿歌一类的民歌在浓厚的敬老习俗中得以枝繁叶茂地生长。

那坡壮族丧葬仪式过程也伴有歌唱活动。报丧、吊丧、治丧的时候,要唱歌颂死者、抚慰主家的歌,如“请水报丧歌”、“十月怀胎歌”、“吊唁祭歌”、“孝敬歌”、“哭丧歌”、“哭连叹”、“唱亡灵”、“奉供歌”、“哭父母歌”等等悲哀的歌。歌中会赞颂死者如何当家立业、养儿育女、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功劳。同时,也宣扬如何孝顺父母、尊重老人等传统美德,以此来教育后代。死者入棺后,每当遇亲友来吊唁、祭祀,以及吃饭前,孝女孝媳等悲痛地哀哭,唱“哭丧歌”。那坡壮族在悼念中用民歌来表达对过世老人的怀念和自己的悲伤之情,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一生进行持续的人格教育。

综上所述,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无论是男婚女嫁、子孙满月、寿诞祝贺、丧葬仪式,均伴随有民间歌唱活动,这些人生礼仪成为民歌传承的文化空间。

四、民间信仰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那坡壮族信仰多神教,主要是道教、原始宗教和巫术,宗教活动均离不开歌,每项内容都用歌来表述。道公手上大多有道教经书、歌本、歌词,道公在念道经、唱道歌时,还有鼓、锣、钗、钹等乐器伴奏,演唱时还配有舞蹈动作和作法事。巫婆也有自己念经的唱法,但没有经书唱本,即使如此,巫婆也能流利地将各种套路的内容:如求师开路、上天求神、占卜问卦、咒鬼还魂、请仙保佑、领命归阳、替人赎罪、请仙宽恕、拜谢还愿等等按山歌结构形式,用末伦调和山歌调唱诵。那坡县流行祭祖祭神,其中祭祀月神活动与民歌有很大关系。祭祀月神活动用当地话叫“请囊亥”、“坐巫亥”(请仙姑下凡传歌和卦卜),沿袭至今。每到正月下旬,在“卜冤”(道公)和“姆安”(巫婆)的张罗下,全村男女老少早晚带上糖饼、三牲等祭品到土地庙、观音庙和财神庙祈求“开路”,“请仙姑”下凡给人间占卦和传唱山歌,连请不断,直到土地公开口“答复”为止。这段时间道公要吟诵其经《请仙官囊亥法默念》。二月初二那天,全村人马出动,男人砍来木头搭成歌棚,女人采集百花架起“桌花”(花台),选派憨厚的男子砍下长长的竹子插在花台中央(意为“仙姑”将从这里下凡)。傍晚时分摆上糖果、月饼等供品,点燃红烛檀香,由两个被认为当年“命最好”(但不会唱或很少会唱山歌)的小姑娘或外屯嫁来的,双手捧着长条围巾在歌房中央席地而坐,接着由姆安开腔念唱,前来等仙同传歌对歌的“金童玉女”(少男少女)们齐唱请仙歌:

(壮歌) (汉意)

越介勒越陇,越飞越下快,

越准访越斗。越赏越下来。

他文外力同,斜阳唤仙童,

他文穹力对。黄昏喊对侬①。

能宜扣能宜列陇,二月又重就下来,

亥闵扣亥闵列斗。月亮又圆就来快。

…………

党挽守格诺等同,全村花下等同庚,

度班守花轰等对。同班守花盼对临。

…………

直唱到她俩闭目晃头摆脑,手拿围巾在头顶转动,表明“仙姑”下凡了。众人一片欢呼,接着就请仙姑对唱山歌――

(壮歌)(汉意)

请对嗨口努②江百, 请对吐出口中药,

请对嗨口果江荷,请对吐出喉中果。

约声嵩对亏。放声对山歌。

请罢,仙姑亮起歌喉,拉开了传歌的序幕。众人抢着与仙姑对歌,一唱一和,歌声如潮,热闹非凡,整个村子沉浸在歌的海洋里。黎明时分,仙姑才依依不舍地回月宫。

“请囊亥”传歌活动贯穿整个二月,晚晚通宵达旦地唱歌,传歌对歌内容应有尽有,套路丰富多样,晚晚连唱,且不重复。[10]由此观之,祭祀月神活动的存在便是请仙歌生存的基础和条件,那坡壮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活动成为民歌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总之,那坡壮族宗教祭祀活动往往伴随着民歌而行,借助民歌艺术表达自身,民歌成为宗教形式的载体和工具,成为人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作用于民歌艺术,为民歌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和助长了与民歌艺术之间伴生共长的关系。

五、交际娱乐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那坡壮族是一个喜歌善唱的族群,唱歌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交际娱乐方式。作为一个“以歌为生的特殊的族群,他们所有生活都围绕着唱歌而展开。唱歌,可以说是他们所有文化生命的支柱,也可以说是孕育他们全部生活智慧的摇篮。”[11]这种善歌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宋以来的典籍就多有记载。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曰:僮(壮)人“男女盛服,椎髻徒跣,聚会作歌”;周去非《岭外代答》云:“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明嘉靖《南宁府志》、清李调元《粤东笔记•粤俗好歌》、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近人刘锡藩《岭表纪蛮》等等均有记载,可见壮人以歌交友,以歌代言习俗历史之久远。

那坡壮族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从演唱的时间和空间来看,民歌在那坡壮族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离散型――日常生活和聚合型――节庆活动中两种存在方式。”[12]在日常生活中,民歌的各种活动内容无形地散见于随时随地,没有任何的限制与要求,人们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无论是春夏秋冬,人们单独在山野劳作或走路,为了驱赶寂寞,也往往唱歌自行其乐。在生存条件恶劣、劳动繁重的情况下,唱歌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也是最方便的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每当夜幕降临,茶余饭后,全屯的人总是聚集在村头村尾,以歌代言互相唱和,放松心情,释放生活的压力,解闷取乐。那坡壮族就是这样用民歌来进行各种社交娱乐活动,唱歌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歌述情的社交娱乐方式是那坡壮族各种民歌生长的沃土。

那坡壮族热情好客,他们待客的方式也与唱歌紧密相关。家里来了客人都要盛情款待,酒到三巡,主人家便向各位客人敬酒,有祝酒歌、敬酒歌、答谢歌等等,客人吃饱喝足告辞时,主人家端起酒盆边走边唱《送别歌》。如果是当地壮族到外村屯做客,客人在对歌时要将路上、村中、门前、家中所见之物按次序赞美一番,从家中什物、茶饭酒菜到卧室的衣柜、蚊帐、枕头、枕巾、棉被等,都一一点唱;离别时,客人又得倒过来从棉被唱到枕巾,从卧室唱到堂屋,从户内唱到户外。

唱山歌是那坡壮族青年男女恋爱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当地人以歌为媒,以歌会友,交往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歌,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青年男女谈恋爱,往往与歌紧密相联。男女对唱情歌,一般有一定的程序:见面歌、初交歌、查问试探歌、初恋歌、深交歌、结交定情歌、盟誓歌、别情歌和约会歌等。唱情歌一般是多位男女在一起唱,如果其中一对唱有了意思,就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单独对唱。唱情歌,唱出了无数的美满婚姻。由此可见,情歌在那坡壮族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用歌表达了爱恋的全过程。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无论男女,皆认为唱歌为其人生上之切要问题。人而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孤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古博今,而为一蠢然如豸之顽民。”[13]那坡壮族以“善歌”、“好歌”作为衡量一个人自身价值的最高标准,以能歌为骄傲,以不会歌为耻,这样“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由一个人为了按照该社会成员所认可的规矩行事而必须知道和信仰的东西。”[14] 因此,不会唱歌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另类”,“不合群”,难找到心上人,甚至很难生存下去,这就促使每一个人认真地向父母、他人学习唱歌,不断练习提高。情歌便在这种倚歌择配、以歌传情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生存繁衍。

广西那坡壮族民歌与其民俗文化往往是互为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民歌反映民俗,民俗对民歌的内容、形式、流传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它为民歌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场所,也为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可以说,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的生成与发展都离不开那坡壮族的民俗文化环境。伴随时代变迁,那坡壮族民歌呈现出衰微现象,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要使那坡壮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走向一种良性循环,对其生存的土壤――那坡壮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至关重要。

注释:

① “对侬”即同良、契庚的意思。

②“努”是一种野果,肉呈紫黑色,那坡壮族妇女习惯衔在嘴里,将果汁染黑牙齿,以此为美又防蛀牙。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70

[2]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6

[3]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2

[4]陶立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92

[5]何政荣黑衣壮“虽明”的文化特征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32-333

[6]转引自宋蜀华等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245

[7][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1998156

[9]黄峰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J]广西那坡县文体局、文化馆编印(内部资料),200418

[10]黄峰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J]广西那坡县文体局、文化馆编印(内部资料),20045-7

[11]潘年英文化与图像――一个人类学者的贵州田野调查及札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8

[12]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69

篇9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个层面,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各行各业群体和不同阶层追求,而真正内化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就会发出多彩的光芒,展现出不同的基本价值观。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同”,覆盖面越大就越要有包容性,有必要的“存异”。只有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求同与存异结合的问题,才能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要素的核心价值观。

各行各业虽然领域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业务不同,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机关、医院、学校还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无论是生产经营领域还是社会服务行业,都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各方面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效应。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践行者和引领者。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核心价值观被接受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从领导干部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考核全过程,加强对党员干部德的考察,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政治品行作为考德评德的重要内容,强化和约束党员干部做普通职工群众的标杆。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就必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工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着力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以合理的教化手段,通过理想设置、义理论证和规范引导,树立道义形象、推进价值观念实体化、实现文化认同,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市民公约、公共场所公约、居民楼道规范、学生守则等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礼仪是宣传价值观、教化人们的有效方式。要有内涵的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通过大屏幕公映道德、法治、诚信、爱心等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的影片,在主要街市的橱窗展示核心价值观图片,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对青少年教育的最佳途径。为了不与正常教学冲突,需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搭建平台、结合学生的日常教育。学校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纳入校本教材,倡导中小学生每日早自习时间背诵“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深刻学习其内涵,并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建立各类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确立了农场北山公园、农场场史馆为学生“北大荒教育基地”,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课堂”,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四是完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将宣传图片、展板、标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做到墙壁会说话,满眼皆教育,以主流价值引领校园风尚。五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通过开展评选师德师风楷模、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突出榜样的力量。

四、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我国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农场正在积极进行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各方面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强化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一是融入法治建设实践。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优化法治环境,推进行政执法部门政务公开,提升法制化建设水平。在农场中心位置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将基本的法律法规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二是融入社会治理实践。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农场部门,有效地对职工群众的诉求和问题反映快速做出回应和反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

五、强化宣传引导

要真正在全体干群中实现“三个倡导”,就要形成全方位的舆论宣传格局,讲清大道理,凝聚正能量,创新方法用好新阵地,以好队伍打造好作品。一是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把重大典型宣传与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和选树各行各业的典型,如每两年评选一次“身边的感动”的人物评选,把典型事迹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人、塑造人。形成覆盖全面、群星璀璨的示范效应;二是壮大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传播阵地,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好的做法宣传出去。深入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让主流价值成为网上主旋律;三是创新社会公益宣传。广泛开展特色文化公益宣传,通过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休闲广场、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设施,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搞好文化墙建设;四是发挥好重要节庆日传播优势。充分利用政治性、国际性节日,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内涵丰富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六、强化工作方法

凡事知易行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就是要把它落实到实处细处,百姓切实得到好处。八五四农场把全面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场发展之中。为此,农场专门成立了全民素质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以理想信念、社会道德、劳动技能、民主法治和卫生健康未主题开展五种教育,提升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廉政文化五项文化。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一方面是抓基础,强化礼仪教育。通过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使礼仪礼节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将国学、京剧等纳入课堂教学,起到传承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举办优秀古诗文诵读,展示、宣传普及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篇10

摘要: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彝族的毕摩文化进一步受到冲击,彝族毕摩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毕摩文化,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说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使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彝族毕摩文化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开始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为时已晚。

关键词:彝族 毕摩文化 传承 保护

一、 彝族毕摩文化的概述以及社会功能

(一)彝族毕摩文化的概述。彝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他们主要以“小聚居、大分散”的格局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等省份。在彝族原始文化中,毕摩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处于核心的文化,

在彝语音译中,“毕”是念诵的意思,“摩”是指长者,毕摩是指在彝族社会中念诵经书的长者。在彝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懂得彝文的只是“毕摩”等少数阶层,内容独特的毕摩文化就是由掌握文字的毕摩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在彝族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毕摩文化主要是由毕摩和彝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主要以经书、仪式、法器作为载体,通过祭祀和诵经等手段,以牺牲物体为媒介,包含彝族宗教、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医学等知识为一体的宗教文化。①

作为口传心授的彝族毕摩文化大都流传于民间,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张、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毕摩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毕摩文化传承的土壤受到侵蚀,毕摩在数量上、文化素质、传承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摩文化面临着消失和淡化的危机。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彝族的毕摩文化属于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他在彝族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 文化传承功能。彝族文字的传承和创造主要是通过毕摩来进行的。

毕摩参与彝族文字的创造,这是毕摩活动的一大成果,毕摩利用文字创作各种典籍,抄写各种经书,在这个过程中,使彝族文字得到了传承。因此,彝族文字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毕摩。同时彝族的毕摩还发展并且繁荣了彝族的历史文化,很多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彝族的毕摩搜集整理并且加以创作而成的。另外,彝族毕摩在进行仪式时,还创造出彝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他能够将彝人的哀思、喜悦等生动的表达出来。②

第二、 道德教育功能。毕摩文化主要运用宗教仪式活动来对本民族人民的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个人道德进行教育。毕摩主要是通过各种宗教仪式,对恶灵进行诅咒,以达到对民众的警告作用,警告民众要严守社会公德,加强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要积极行善。同时,彝族社会中,毕摩本身具备着很好的品德修养,有着很高的威望。在日常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毕摩特殊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是彝族民众的典范,对彝族民众起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三、社会协调的功能。此功能不仅仅指毕摩文化对彝族人和彝族社会之间的协调,而且还包含着对彝族人和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彝族的毕摩文化对彝族人来说,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正是因为毕摩文化对彝族社会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彝族社会才走到了今天这样的状况。

第四、规范习俗和丧葬礼仪功能。不同民族的丧葬礼仪和习俗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可以使人的情绪得到展望,得到调剂。彝族有着不同的方言区,不管生活在何地,自身的祭祀习俗、节日庆典都是一致的,这些都是毕摩的功劳,都离不开毕摩的指导和主持。毕摩是彝族社会中各种习俗的主要主持者,彝族各种习俗的兴起、发展和完善一直到定型,都离不开毕摩。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发展现状

彝族的毕摩受人尊重,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男不传女,主要以家传为主、师传为辅的传承体系,上一代的毕摩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可以继承祭祀权、经书、法具等,得到人们的尊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开发以及资源的过度采掘,使得毕摩文化传承的土壤和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侵蚀,毕摩文化在社会经济的变迁中,不管是经书,还是法具以及传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摩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毕摩文化不管是在毕摩人数、经书内容、仪式仪礼以及毕摩的传承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 毕摩传承人的发展现状。“毕摩的传承指毕摩的地位、身份的传递和继承。”③保护毕摩文化主要是保护毕摩的继承者。首先从事毕摩的人数越来越少,比如在黄龙乡,共有毕摩人数10人,其中野毕摩人数是4人,大毕摩人数是6人,毕摩年龄在45岁以上,没有学徒。其次了解毕摩的收入和身份地位。彝族毕摩主要从事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他们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包括医药地理知识、仪式仪规知识、历史经书等知识,因此毕摩不仅仅是彝族文化的代表着,同时还是彝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随着煤炭产业的兴起,经济得到发展,很多人看不起毕摩,认为从事毕摩太苦,而且每月挣的也不多。

早期的彝族毕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人们为他们耕种土地;随着社会的发展,毕摩开始有了收入作为生活来源,但是毕摩从事法事没有价格标准,主要是根据主家的心意而定,不管主家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毕摩从事法事都是认认真真的。

第二、目前毕摩的法事活动现状。彝族毕摩的法事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山、祭土地、丧葬仪式等祭祀活动,其中丧葬仪式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法事活动。(1)、丧葬仪式活动主要有几个步骤:招魂;招魂仪式主要是用于“冷葬”,把灵魂召回来,进行祭祀活动,整个过程持续30分钟;杀羊献牲。主要是在招魂结束后进行,把亡灵带来的毛羊献给亡灵;送鞋仪式;献牲杀牛,整个仪式持续两个小时;解罪仪式;仪式中最隆重的是转场仪式。大概有一万多人参加,一直从晚上持续到凌晨;洒水仪式。主要是在第二天进行法事活动,是为了指引亡灵在回归的途中怎么喝水,在什么地方喝水,并嘱咐亡灵多带点水,免受口渴之苦;指路仪式。主要是把亡灵带回祖灵地,与先人团聚。指路仪式结束后,整个丧葬仪式活动也结束了。在整个仪式活动中,费用最少花掉2万,最多10多万,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仪式活动中都是鞭炮,现在全部改为礼花,费用大增。④

(2)祭祖。彝族人一到过年时间,就要在家祭司祖先,另外,每三年家族还要为祖先祭祀两次,一般选择在秋末。祭祀时,会先请毕摩算好日子,祭祖的仪式主要有请灵、祭灵、安灵三个步骤,整个活动持续3天。在期间,毕摩还要念经书,比如:《献牲经》、《安经》、《请灵经》等。⑤

(3)祭山和祭小白龙。主要是为了得到山神的庇护,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随着气候的变化,祭小白龙的仪式已经不再存在。

第三、毕摩的经书现状。彝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自从有彝文以来,就有了内容广泛的彝文典籍。其中,关于宗教的经典居多,内容主要包括占卜、祭祀等方面。彝族经书主要是由毕摩搜集、整理、加工和创作的,并且延续到今天的诗词歌赋。经书对于毕摩来讲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具有特殊的魔力。彝族毕摩的经书大都是手抄本,很少有毕摩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经书。

第四,彝族毕摩的法器发展现状。彝族毕摩在进行法事时主要是通过法器协助完成,他们是毕摩降妖降魔、祈福纳福等凭借的具有神力的工具。毕摩的法器主要有牛角、阴阳卦、飘带、法衣和法帽等。法器主要是由上代的毕摩传承下来,也有一部分是新作的。毕摩法器的制作非常的复杂,有一定的规定和禁忌,首先要进行择日,同时还要念诵咒语,这样制成的法器才能具有魔力。

三、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各个民族对自己本身文化的认识都比较局限,都是看到自身文化消极的一面,而对他积极的一面完全忽略了。彝族的毕摩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他在产生之初的思想社会根源主要是一种初级的意识形态。但是在彝族毕摩文化中,存在着各种礼仪礼规,产生的各种舞蹈和音乐,都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发展上重要的链条,缺少这个环节,彝族文化就会断链,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人都是毕摩文化的创新者,是新的传承主体产生的主要源泉。在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下,毕摩文化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出现中断的情形,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变化,在彝区的一些地方,很多毕摩文化的传承人都死亡和衰老,毕摩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出现了危机,因此采取措施对毕摩文化进行保护迫在眉睫。

(一)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

1、彝族毕摩传承的原则。彝族毕摩在传承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只传男,不传女。这个是与彝族社会父系继承制度紧密相关的,如果女孩学会毕摩,嫁人后,就会把毕摩知识带到其他家支,导致竞争加剧。所以女性是不能成为毕摩的传承者,是不能从事毕摩这个职业的。二彝族毕摩传承主要以家传为主。毕摩必须要有人继承,毕摩才会延续下去。而且家传毕摩与师传毕摩相比起来,可信度更加高,地位、收入和威信都比师传高。因此,在彝族社会中,进行祭祀活动的毕摩大都是世袭之家的毕摩。一般而言,父亲是毕摩,儿子也必须做毕摩,祖先是毕摩,后代也必须做毕摩,在人数上,家传毕摩所占份额比较大,非家传的毕摩所占份额比较小。三是师学毕摩作为辅助。拜师学艺传承毕摩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是在毕摩家族,父辈的毕摩很早去世,没有学到毕摩知识,因此拜师学艺;第二是自己不是毕摩家族的弟子,但是因为爱好希望从事这个职业,而拜师学艺。但是师从毕摩因为没有家族作为庇佑,可信度不高,只能做一些小的法事活动。

2、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的内容。

第一,积极主动的教育和培育毕摩文化的传承人。保护彝族毕摩文化,首先要对毕摩传承人进行保护和抢救。毕摩文化要延续下去,对毕摩传承人的教育和培育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建立一种毕摩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发展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高速发展经济的今天,毕摩文化生存的空间和土壤越来越窄,我们要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为彝族毕摩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的开展毕摩文化的各种仪式、节目和文娱体育活动,加大对毕摩文化的宣传力度;政府要加强对彝区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营造出一种保护和尊重毕摩文化传承人的氛围和环境,树立彝区人们对自己毕摩文化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毕摩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建立人事档案。对从事毕摩文化的传承人要进行建档案,特别是那些做出很大贡献的老的毕摩要进行特殊保护,同时给以适当的补贴,对于年轻的,要善于给予展现的平台,加大对毕摩文化活动的宣传,通过火把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毕摩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对毕摩文化的创新传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要积极的鼓励老毕摩培养徒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和毕摩文化失去兴趣,不愿意学习更不想继承毕摩文化。因此,政府要建立一种传承机制,积极鼓励年轻一代学习毕摩文化,老的毕摩也要耐心的把自己掌握的毕摩文化传给年轻一代。

第二,对毕摩经书的传承。经书是彝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认识的总结,涉及多个领域。毕摩经书自从形成以后,彝族人民广泛的利用。但是由于人为历史以及各种原因,导致毕摩经书出现了损坏,大量的经书不善保管,致使经书大量的消失,给彝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经书传承方面,首先要加大收集的力度。很多经书都是由毕摩掌握着,大量的分散在民间,被毕摩的后人掌握着,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经书有偿征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彝族人民对毕摩经书的保护意识;对于一些毕摩在用的经书,可以通过复印、拍摄等途径进行收集。其次是组织人员进行翻译工作。对经书内容进行翻译这也是保护经书的重要链条。政府应该召集有关部门对收集的毕摩经书进行翻译,翻译的著作可以收编成册,扩大毕摩经书的利用范围,对有些比较珍贵的经书,可以通过照相、扫描等方式进行储存。总之,对毕摩经书进行翻译,这个对毕摩经书的传承保护非常重要,而且对毕摩经书的保护和毕摩文化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总之,毕摩经书的保护、整理和收藏是当前保护毕摩文化最为重要的工作,经书是一种文化,能够传承那么久,必然有自己内在的因素,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自身自灭,自由发展而社会不给于规范和保护,其存在和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3、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多元的文化生活方式使毕摩文化在彝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的消弱。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善了该区域群众的生活状况;随着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的畅通,逐渐改变了彝族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一些现代化的文化逐渐进入到彝族群众中,同时人们也乐于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原来在彝族群众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彝族毕摩文化逐渐走向灭亡。

(2)保护传统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逐渐得到整理、搜集翻译,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进行了解,淡化了毕摩文化的神秘感。过去,彝族群众能够识字的人非常少,只有毕摩知道很多知识,因此,他们在群众心中非常神秘;随着教育的普及,过去毕摩知道的知识,现在彝族群众也知道,因此消除了对毕摩的神秘感,对毕摩的崇拜也因此成为尊重。

(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彝族地区的一些传统的风俗礼节逐渐的被弱化了,毕摩传承毕摩文化的舞台也逐渐变小。

(4)社会经济的转型,毕摩的收入不是很稳定,使得毕摩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毕摩不是公务员,具有固定的收入,毕摩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祭祀等一些活动来获得一定的收入。以前,毕摩比较少,祭祀活动比较多,所以毕摩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可以专心的做毕摩文化和毕摩活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毕摩文化逐渐的减少,毕摩收入也相对降低,影响着毕摩的生活,于是毕摩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二)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

1、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处于决策、组织的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明确的条文,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彝族毕摩文化。在彝族居住区培养每个人的意识和观念形成一种保护和继承的好习惯;同时政府还要整合各界社会力量,比如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合作,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所的合作,把毕摩文化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播;加快立法,健全机制。目前我国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管理和保护不健全,缺乏制度要求和保护的标准。要早日制定法规条例,充分发挥这些条例在保护传承毕摩文化中的作用。总之,没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毕摩文化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政府只是知道这,真正实施的是毕摩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是主角。所以政府在对毕摩文化进行管理和保护时应该把握好尺度。

2、制定相应的措施。首先要确定理论依据,使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有据可依。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积极的探索彝族毕摩文化保护的途径。其次要做好宣传的力度,提高彝族人的意识,要通过宣传使每个彝族人民都高度重视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最后要加强重视,完善机构,政府部门要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投入,加大宣传的力度,推出彝族毕摩文化的特色品牌。

3、充分利用高校和学术界的力量。高校不能直接参与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但是作为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者,高校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结构没有办法替代的。 高校可以增设有关这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此类学生;同时在毕摩文化的研究队伍中,文化学等通过理论研究,分析研究在当前经济文化背景下,毕摩文化如何发展,得出一些指导意见,推荐给政府,这些都将对毕摩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4、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仅仅只靠政府、高校,没有新闻媒体的介入,毕摩文化的保护不能深入人心。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必须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宣传和不断的向公众宣传对这种文化造成的危机。毕摩文化作为我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要进行保护和传承,就需要通过媒体的力量,深入实际,报道其最真实的一面。这就需要媒体人员亲自深入彝区,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毕摩文化,实现图像、文字和视频多种角度的综合,扩大彝族毕摩文化在全省的影响力,提高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巴莫阿依:彝人信仰的世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③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④曲木尔足:浅谈彝族毕摩的由来及地位【J】,西昌学院报,2007第2期,第91页。

⑤余宏模:贵州彝族毕摩文化与彝文典籍类型【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第75页。

参考文献:

[1]孟慧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德元.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其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