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24;F830.59
一、引言
2010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北京市经济也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进行转变。从最能体现经济运行的GDP指标看,三季度增长率下滑至7.7%,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接近政府调控底线;并且内生动力不足,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投资增速虽然在下半年企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9月,同比增长10.2%、12.1%、9.2%、7.3%、7.4%、7.8%、7.8%、8.2%);消费增长虽然在下半年止跌趋稳,但相比去年,增幅下降明显(3~9月,同比增长7.8%、11.9%、5.6%、7.4%、9.7%、7.1%、8.0%,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呈重心下移的态势(2~9月,出口同比增长11.90%、1.40%、9.90%、9.88%、2.90%、6.39%、7.50%、5.77%)。在此情况下,为确保社会稳定,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稳增长。从北京市经济特点看,消费对GDP贡献率最大,平均超过70%,但其主体是市民,刺激政策见效慢,作用不显著,投资就成为见效最快的手段。但当前我们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政策的制定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经济增长模型入手,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优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历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到北京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并且研究成果也不尽相同。如阿肖尔 (Aschauer;1994)以西方7国的数据为基础,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民间投资[1];Khan等学者 (1990)以24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发现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2];Fisher和Turnovsky(1998)发现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增长[3]; Nader和Migue(1997)通过研究墨西哥的历史投资数据,发现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4]。
国内对此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定性的方法,从民间投资的特点出发,定性分析促使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如田剑英 (2002)[5]、孟耀(2004)[6]、丁松林(2003)[7]等。二是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模型,如梁毅华(2011)[8]、郭卫东(2011)[9]、陈真玲(2010)[10]、韩学广(2012)[11]等。三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相关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钞小静(2008)[12]、方俊智(2011)[13]等。
从结果看,钞小静 (2008)等学者认为,长期来看,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起负作用,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短期来看,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都具有促进作用。陈真玲(2010)等学者认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都将促进经济增长,但政府投资的效果小于民间投资。陈献(2009)[14]、曹建海(2006)[15]等认为政府投资的效果大于民间投资。
三、模型的建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口和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基本模型为:
其中Y为经济增长,Q为索洛余值,用以解释技术进步的作用,L为人口,I为资本。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排除在外,存在缺陷。20世纪80年代后,新增长理论逐渐发展,将不同因素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内生进经济增长模型,其中一部分学者强调发展研究是经济刺激的产物,也就是意识的发展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将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模型为:
其中Y为经济增长,L为人口,I为资本,A为发展研究。
考虑到投资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则模型变形为:
其中Y为经济增长,L为人口,Ig为政府资本,Is为社会资本,A为发展研究。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生产函数,被用来描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本文假定政府资本、民间资本、人口和发展研究的生产函数符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要求,表现形式为:
其中Yt为第t年的GDP, At为第t年的发展研究, Igt为第t年的政府投资,Ist为第t年的社会投资,Lt为第t年投入的劳动力, εt为第t年的随机误差项, Ct、τ、α、β、γ为待估参数,用以衡量发展研究、政府资本、社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对公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即可得到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政府资本、民间资本、人口等因素的优化模型:
四、数据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部分分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数据选择(见表1)
现有北京市统计年鉴中,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注册类型划分为国有、集体、股份制、港澳台商、外商、私营个体经济、其他经济共7类,没有按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进行划分。各学者通常用相关数据进行替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郭卫东(2011)、钞小静(2008)等用国有投资代替政府投资,其余集体、股份制等6类非国有投资代替民间投资;
(2)郭栋(2004)[16]等学者用国有投资代替政府投资,集体、私营个体、股份制投资代替民间投资,其余定义为外商投资;
(3)部分学者用国有投资和国有控股的混合经济代替政府投资,集体、私营个体、非国有控股经济、外商、港澳台商及其控股经济代替外商投资。
考虑到北京市为配合国务院的新36条,出台 《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其本质针对的是社会资本,所以本文接受第一种划分方法,即用国有投资代替政府投资,其余集体、股份制等6类非国有投资代替民间投资。
技术进步难以用统计数据直接反映,有的学者利用科研投入数据反映发展研究,有的利用专利审批量或申请量反映,鉴于北京市统计年鉴中缺少该两项的长期历史数据,本文采用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近似代替。
2.数据处理
在统计年鉴中,可得到GDP、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就业人口和受教育人数,其中GDP、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为按当年实际价格计算的数值,考虑到价格因素,为增加可比性,需要处理。其中GDP数值按GDP平减指数折算为以1981年为基数的时间序列;由于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从1990年开始编制,1990年以前指数借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7],据此,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折算为以1981年为基数的时间序列。
3.资本存量的处理
(1)基本公式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投入因素为资本,而统计年鉴中为投资,无法直接利用,需要将投资额度转化为各年资本存量。目前测算物质资本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基本公式为:
其中, K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 Kt-1为第t-1年的资本存量, It为t年的投资量, δt为资本折旧率。
(2)资本折旧率的确定
目前不同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折旧率,本文接受马栓友(2003)[18]等人的研究成果,设定综合折旧率为5%。
(3)基年资本存量的估算
根据国际常用方法,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基年资本存量:
其中, I0为基年投资,α为样本期投资平均增长率,δ为平均折旧率。
由此计算得到基年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存量为:
(4)最终数据
最终的数据,如表2所示。
(二)模型检验
本部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ADF单位根检验
进行回归分析时,所采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影响分析结果。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判断各时间序列是否为平稳序列。检验时,为便于得到平稳序列和消除异方差问题,分别对各个数据取自然对数,同时以AIC或SC最小为原则确定滞后阶数。利用Eview5.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的水平值均大于临界值,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序列不平稳;一阶差分均小于10%的临界值,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假设,序列平稳,因此他们均是一阶平稳数据I(1)。
2.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原理,进行检验的序列,单整阶数必须相同,经检验证明选取的5个时间序列数据均为一阶平稳,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Johansen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其中滞后阶数按AIC和SC准则确定。检验结果见表4。
从检验结果看,在5%的检验水平上,迹统计或最大特征根的统计量均存在小于临界值的情况,说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他们之间通过某种线性组合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线性组合为:
InGDP=0.0449+0.1644InGOV+0.4044InPOPU+0.4223InSOC+0.1416InEDU
为验证协整关系是否正确,将线性组合改写为:
θ=InGDP-0.0449-0.1644InGOV-0.4044InPOPU-0.4223InSOC-0.1416InEDU
对该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5),发现其水平数据为平稳序列,验证协整关系是正确的。
因此,长期来看,lnGDP、lnGOV、lnPOPU、lnSOC和lnEDU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InGDP=0.0449+0.1644InGOV+0.4044InPOPU+0.4223InSOC+0.1416InEDU
3.验证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北京市的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政府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要小于民间资本。
第二,由于资本与投资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认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经济的作用与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作用一致。
第三,除资本外,发展研究对经济也具有拉动作用。
五、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对当前形势下北京市投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充分肯定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可以避免经济大幅波动,确保充分就业,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也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当前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能谈政府投资就色变,应充分肯定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二,选择政府投资最适合的方向。政府投资应避免在现有经济结构上简单的增加产能,加剧当前的过剩程度,应该充分发挥“四两拨千金”和“筑巢引凤”的作用。一是加强交通、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水平,为民间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二是强化重点功能区建设,提升承载水平,为“功能特色化、产业集群化”方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条件;三是完善医院、学校、养老等民生设施,让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契合百姓生活;四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建立各种建设基金,广泛吸引民间投资投入城市建设,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第三,深刻认识民间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分析看出,民间投资不但对经济发展起直接推动作用,效果强于政府投资,而且根据相关研究,民营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吸纳就业数指标均高于国有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抗冲击能力,能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利于改变原先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与国有投资相互配合,形成多元主体和适度竞争的格局,保障公共产品供给。因此,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
第四,创造条件扩大民间投资作用。利用一系列政策组合,解决民间投资“有钱难投”和“有钱不敢投”的问题。一是在国务院新36条基础上,制定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将其固化为现有投资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民间投资意愿与信心;二是实施广泛的行业准入,促进民间投资进入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和基础产业,创造投资机会;三是制度创新,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扩大融资渠道,同时制定贷款担保、贴息、贷款优惠等政策,解决民间投资融资难问题;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水平,降低民间投资成本,同时灵活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提高民间投资盈利水平。
第五,努力提高发展研究水平。从实证分析看,发展研究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是改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议:一是增加科研投入,改变长期以来科研投入占GDP比重过低的局面;二是加强监管,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率,避免虚支冒领、经费多用于会议差旅、设备重复购置等现象;三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学研衔接,加快科研向生产力的转变。
参考文献:
[1]Aschauer,D. The Investment Output Ratio in Growth Regression[J].Applied Economic Letters,1994(5):74-76.
[2]Khan,Mohsin S., Reinhart,Carmen M. Priv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1990(18): 19-27.
[3]Walter H. Fisher, Stephen J. Turnovsky,Public Investment, Congestion, and Priv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18):399–413.
[4]Nader Nazmi,Ramirez Miguel D.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exico[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1997(15):65-75.
[5]田剑英.拓展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61-65.
[6]孟耀.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4(2):28-31.
[7]丁松林.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4.
[8]梁毅华,陈文静.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深圳市数据实证[J].北方经济,2011(6):16-17.
[9]郭卫东,穆月英.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相互影响分析—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1(1):56-59.
[10]陈真玲.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11]韩学广.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
[12]钞小静,任保平.经济转型、民间投资成长与政府投资转向-投资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8(2):5-15.
[13]方俊智,伏润民.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兼论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J].商情,2011(8):41-42.
[14]陈献.温州政府、民间、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及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
[15]曹建海,朱波,赵锦辉.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1-7.
[16]郭栋.民间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篇2
近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正式,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互联网、三网融合与新媒体等迎政策利好:
提出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科技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越发明显。互联网、新兴媒体、三网融合、数字出版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并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革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确201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包括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要基本完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基本建立,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明确要完成的具体要求等。
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在政策扶持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尤其是,明确将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称,除了重点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之外,在国家许可范围内,我国将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还表示,将推动一批有潜力、有创新点的重要国有、民营企业上市。
将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拓展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积极发展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篇3
(一)做好农村电影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农村电影尤其是西部和老少边贫地区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初步改善,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逐渐增加,农村题材影片创作数量不断增多、质量稳步提高。但是,农村电影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农村电影放映的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适合农村放映的高质量影片不多,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三)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鼓励农村电影跨地区经营,促进农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发展,扩大适合农民群众观看的影片创作生产和片源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四)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的规划和生产,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普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提高放映质量,完善放映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电影放映的新主体,建立公益放映补贴的新机制,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与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与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到年基本实现全国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加强农村电影工作的政策措施
(五)扶持农村题材影片的创作生产。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鼓励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群众,为农民群众拍摄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国家每年资助20部农村题材故事片、30部农村实用科教片的生产,并对国产优秀故事片、科教片的生产,对面向农村发行放映的胶片转数字影片以及购买版权、拷贝缩制等给予适当补贴。
(六)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影工作,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多种形式放映队伍,大力推动国有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股份制、院线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从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级或县级以上电影主管部门备案后,到所在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即可从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业务。从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单位可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经济政策。
(七)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积极改进并研发数字电影放映新设备,探索数字化放映的新模式,提高国产化生产能力,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进一步完善国家农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每年提供200部胶片电影转数字电影的服务。
(八)扶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国家每年选定不低于60部的农村题材故事片和不低于30部的科教片,委托指定单位集中购买公益放映版权后,向全国农村发行。国家继续为中西部地区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流动放映设备,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给予一定场次补贴,有关地区政府要确保其全部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本地区农村电影经费,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也给予部分补贴,并确保及时到位。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民族语译制设备予以资助,尽快解决数字电影民族语译制问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影的数字化放映。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电影公共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九)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电影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体制改革统筹考虑。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建立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广电、发展改革、财政、文化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
(十)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多种类型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放映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放映员予以表彰奖励。
篇4
为做好立法调研工作,广电总局法规司、电影局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分别于3月9日、11日组织召开了以繁荣电影创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促进电影发行放映繁荣发展、完善电影摄制法律制度为主题的4个专题调研座谈会。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负责人一行,总局电影局、法规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国务院办公厅年初播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快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10项主要措施,其中包括支持电影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以及抓紧推动建立完善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等。
意见指出,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电影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日益活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电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电影行政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全面提高电影的创作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意见提出了10项主要措施:
一、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质量。
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质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多出优秀作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精心组织生产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重点影片,着力强化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电影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扶持现实、农村、少数民族以及少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创作,积极促进动画片、纪录片、科教片以及适合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形式传播的产品的生产,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切实加强影视制作、动漫等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推进电影创作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强特种电影的研发。进一步改进政府评奖,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努力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执行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等制度,使政府资金在引导创作、繁荣创作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06〕43号)要求,继续设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本区域重点影片拍摄项目。充分运用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电影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
二、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创新企业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影片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龙头,整合制片发行放映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活力。加快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影生产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
三、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
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加强全国电影放映票务系统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影院经营服务水平。着力发展主流院线市场,大力开发二级市场和社区电影市场、农村放映市场,积极开发电影的电视点播、家庭影院放映、互联网点播、手机等移动多媒体播映等市场,加快形成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认真落实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继续执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加强电影行业宏观调控和促进国产电影发行放映。
四、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
将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商业影院和社区影院。国家给予必要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县城的影院建设,各地对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给予土地供应支持,其中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按法律法规规定以协议方式供地。投资者要专地专用,不准改变用向。
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各地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鼓励开展电影产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电影技术企业开展电影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设备改造。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集约化生产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完善符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要求的数字电影标准体系,提高电影数字设备国产化水平。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和省级电影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完善0.8K数字电影流动放映,1.3K、2K数字电影放映的市场服务和技术监管系统。加快研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技术,完善数字化分发和接收系统。抓紧实施资料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加快数字影片节目库的建设和利用。
七、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立固定放映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公益版权片源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改善服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积极推动农村电影放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鼓励电影企业深入城乡社区、厂矿、校园、军营和广场等开展公益放映活动。大力提倡电影发行放映企业采取优惠票价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群体的观影需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的扶持力度,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视教育经费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
八、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政策,通过现有渠道,加大对电影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力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培育海外营销的市场主体,加大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力度,拓展渠道,完善网络,探索建立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体系,推动国产影片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支持电影企业、电影作品参加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展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推动“中国电影频道”等采用频道时段合作、有线电视网络租用及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加快海外落地步伐,扩大用户规模;积极与各国政府、国际电影节展组委会、电影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建立广泛友好的合作推广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拍片,继续举办好中国电影展等活动,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九、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抓紧推动建立完善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制定和完善深化电影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地方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划转工作,着力推进各级广电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立项、备案、审查、发行放映和播出等关口,规范互联网电影传播秩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化监管,防控各种形式的非法电影,坚决打击电影走私、盗版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规范放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统一规范电影产业数据统计工作,保证电影市场信息全面、准确、公开、透明。充分发挥电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造就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度重视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懂经营管理又有外语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运作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优秀电影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意见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各地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民参与;消极因素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60-02
1 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价值维度:公民参与
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术界一般把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显然,这主要是立足于技术,效率层面做出的一个描述性定义。强调电子政务的效率优势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必要的价值定位,那么,人们对于电子政务的认知将走向错误的技术决定论或效率至上论。
技术是强大的物质力量,但需要体现合法政治意志的制度安排来赋予其社会政治内涵。正如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技术和制度变革必然会影响到各种权利或权力的分配一样,政府政务在技术和运作方式上的改变,也将使公民政治参与权及其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平等的公民政治权利,而平等的政治参与又是后者的关键要素。所谓“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取向等,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将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确定为发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电子政务的技术决定论认知观:电子政务并不简单地等于政府开展政务方式的信息化、电子化,它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不同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的有序互动,来体现其自身的政治合法性。这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
另外,发展电子政务还是促进其它政治、社会和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第一,更多公民的知情、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将有利于塑造公民的主体意识,进而促进民主政治进程和政治稳定;有利于政府降低信息成本,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置信度,从而为更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与的流向流量,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反腐倡廉,第二,公民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交流意见,有利于减少意见分歧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社会资本”;第三,更多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种政策信息。有利于其更新经济行为的预期和决策,进而提高微观以及宏观经济效率。
有鉴于此,认真分析当前不利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瓶颈”因素,进而探讨积极有效的改进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 我国当前存在的不利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消极因素
首先,在我国。信息网络资源在不同地区、群体收入阶层公民之间的分布十分不平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中国至z000年网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3%,尽管“数字化鸿沟”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一步到位地解决,但需注意到,网络资源失衡配置不仅阻碍了公民参与,而且可能因此产生政策方面的“逆向选择”,即需求最紧迫、最需要政府关注的公民或群体的意愿要求难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得到有效表达。这实际上提出了另一个重要课题,即在“数字化鸿沟”还很大的当前情况下,实现大而纯的政务电子化是否是一个合意的目标?政府应如何处理发展电子政务与维持传统政务渠道之间的关系,从而既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促进公民参与的潜在优势,又能使弱势公民群体的利益要求得到表达?
其次,即便享有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可及性的公民,也可能出于多种因素而不愿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程度。例如,历史形成的服从政府权威的心理定势,使公民在短期内难以认识到自己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地位和作用;从另一方面讲,公民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反映社会现实,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在缺乏有效激励情况下,许多公民可能出于自利考虑或仅仅关心与自身有关的政治参与,或根本不参与。
最后,政府机构服务性行政观念调整滞后、电子政务配套制度规范和科学评价体系的相对缺位,会对公民的参与意愿构成负面影响。例如,政府只注重政策信息的发表。而不注重对公民意见的积极回应甚至大搞“献礼工程”,将严重挫败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关于公民参与电子政务的具体行为规范、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将使公民参与和不参与一个样,评价和不评价一个样,从而引起公民的抵触不满情绪和非制度化参与行为,甚至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
3 促进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为缓解或克服以上消极因素,不断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公民参与,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在不同地域和阶层之间的“数字化鸿沟”无法短期内有效弥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的同时,保留开放一些方便于欠发达地区公民和其他弱势公民政治参与、意愿表达的传统政务形式和渠道,尽可能公平地保障每个合法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防止各种不具有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的公民因大而纯的电子政务模式而被排斥或“挤出”。此外,进一步加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媒方面的建设投入,保证弱势公民的政策政务知情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巨大的“数字化鸿沟”。
第二,政府从观念和行动上确立公民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公民参与的思想保障。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认识到。政治权利从政治国家返还公民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公共权威的萎缩或消失,而只是意味着这种公共权威应最终建立在政府与公民相互协商合作的基础之上。只有立足于这种思想观念,电子政务巨大的潜在效率优势才能够充分发挥并得到民主的控制。在相应的行动方面,则要求政府及时、积极、公平地对公民的评价性意见做出回应,而不是把公民视为纯粹的消费者或公共资源的竞价者。只有当公民意识到政府的电子政务确实尊重了他们的意见且积极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务,公民的参与热情才能被有效调动起来。
篇6
提起财务报表分析,多数财务人员首先会想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一大堆比率的计算。没错,比率计算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工具。但是,比率的背后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看起来很高但仍经营正常而有些资产负债率看起来很低的企业反而濒临破产?为什么在不同的会计准则环境下同一企业的报表收益会相距遥远等等。显然,这些问题是比率无法回答的,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来诊断企业的战略、具体运营活动是否成功,最终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
一、财务报表是什么
财务报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蕴涵着什么信息?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澄清,以有效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首先来看有关法规对财务报表的定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进行了定义:“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定义也是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基本准则还对主要财务报表进行了定义,“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从以上有关法规对财务报表(或者更广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来看,财务报表实质上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的格式化反映,它提供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时点或期间的经营信息。这些定式的信息是依赖于会计准则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产生的,而且主要反映过去。
大家知道,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立足企业过去的信息预测未来,由此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单纯从这些定式的信息本身看,它没有经济意义。或者说,如果脱离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特有经营工作实际,单纯看财务报表信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必须跳出财务报表本身去看待它所反映的信息。
那么,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该如何看待财务报表呢?笔者认为,财务报表是将企业内外部资源在企业既定战略及既定运营模式下的配置成果依据会计准则确认、计量、报告后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影响财务报表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企业战略、会计准则和管理者的动机等。
为什么这样理解财务报表呢?首先来看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企业所拥有或者可以支配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资源,右边是这些货币化资源的来源。可以理解为这些资源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这些结果由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后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如,企业的融资方案,最终反映在企业的负债与权益金额上;企业采取的营运资金政策(如应付供应商货款等),最终反映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构成上。同样,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字,也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从这一理解出发,就很容易明白,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很多局限,如无法用货币(数量化)形式反映的资源将不可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虽然这些无法量化的资源同样是企业执行总体战略及开展内部运营活动后的结果。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除了要看表内信息外,还应看表外披露的其他信息。
这样理解财务报表后,可以将企业的战略及实际开展的具体运营活动状况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找到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打开了切入点。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前面已经讲到,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将财务报表理解为企业内外部资源在企业既定战略及既定运营模式下的配置成果依据会计准则确认、计量、报告后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因此,财务报表是企业总体战略、内部运营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它最终反映了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
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的使用者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债权人(含供应商、借款人等)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评价、判断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偿债能力、潜在的信用风险。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合规、是否有违法行为以及企业的社会效用等。
社会公众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为公众个人发生与企业相关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管理层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评价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与运营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目前及未来的管理行为。
尽管财务报表不同的使用主体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不一样,但是企业本身可以看成是由利益相关者按照契约构成的主体。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最优化程度构成了企业的价值目标。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价值,那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可以统一为评价企业价值,盈利分析、风险分析等最终评价的是企业价值。这一评价是基于未来的。
为了评价企业价值,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任务就是透过数字,寻找数字背后企业价值的真正驱动因素,分析这些动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判断这些动因未来的发展,最终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
如分析企业的负债水平是高还是低,首先应分析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同时分析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其运营活动,判断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再去衡量这一负债水平的合理与否。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未来的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负债水平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应分析企业所处的特定经济、行业环境,分析企业的总体战略与运营活动,判断逻辑联系,再去预测未来。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为了寻找财务报表数字背后企业价值的真正驱动因素,第一步,必须理清以数字形式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源是如何取得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第二步,理解这些数字化资源配置结果的战略动因。第三步,分析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调整重构财务报表。第四步,分析这些数字背后所反映的企业具体经营行为。第五步,通过盈利能力和风险的综合分析评价,预测企业价值。上述过程构成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取得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先取得相应的资源,必要的资源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如何取得资源、能够取得什么样的资源,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这些资源与财务报表的关系是:能够用货币形式计量的资源构成财务报表。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首先必须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社会环境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市场特征、经济政策和金融资本市场特征等。比如,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股权融资金额,背后所隐藏的往往是宏观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行业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影响尤其重大。比如,若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新兴行业,在财务报表中往往会反映出较高的业绩增长水平。
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中,一般可以采用竞争五力分析模型、价值链分析模型以及运用经济特征框架分析(从需求、供给、生产、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通过分析,至少应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特征是什么样的?它为企业提供了什么资源以及它对企业取得资源的限制?行业平均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是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如何?企业应对相关环境限制的对策是否可行等等。
(二)企业战略分析: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结果的决定因素
战略是企业实现价值目标的资源配置路径选择,企业的战略决定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配置结果。因此,在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分析后,必须重点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的基本框架为: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即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是采取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还是兼备低成本与差异化的集中战略;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一体化程度,即企业提品或服务的主要价值创造环节全部是由自身完成的还是有部分环节是外包的;地区分散化程度,即企业的业务范围区域,是否走国际化战略等;行业分散化程度,即企业是否实行多元化战略,如果采取多元化战略,是相关多元化还是无关多元化。
通过企业战略分析,可以理清企业价值的真正来源,将这些来源与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可以基本判断财务报表反映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样,通过分析企业未来可能采取的战略,可以基本预计企业未来的价值。
企业战略分析至少应解答以下问题: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具体到财务战略是什么?战略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基本吻合?如不吻合其原因是什么?企业未来的战略是什么?它对企业的价值有什么影响等等。
(三)会计准则分析:企业资源及其配置结果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准则依据
企业可以货币化计量的资源及企业资源配置结果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是由会计准则决定的。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必须分析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并理解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对会计准则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采用不同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相同的比较基础。因此,分析会计准则,可以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即分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确认、计量、报告标准差异并进行调整。
由于会计准则与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理清标准与实际运营状况的差异。进行分析时,一般要对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必要时重新编制财务报表。如为了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进行配称分析,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组合为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等,将利润表组合为经营性利润等,从而分析不同资产对企业收益产生的贡献。
会计准则分析至少要能够解答以下问题: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时,不同企业、企业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会计准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差异在哪里?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是什么?为了分析企业的盈利性与风险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哪些调整等等。
在对会计准则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会计准则允许会计人员采取大量的职业判断,如折旧年限、减值准备计提等。因此,分析准则的同时必须分析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合理。
(四)企业具体运营行为:企业既定战略下资源运营成果的决定因素
完成前面阐述的分析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进入了微观的具体运营行为分析阶段。这一分析过程中,必须详细分析企业各类资产情况、负债情况、权益情况、持续经营活动盈利能力情况、非持续盈利能力情况等。
大量的比率计算应当在会计准则影响调整后进行。而计算出来比率后,必须分析其背后的具体运营活动,运营活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具体来源。
这一分析过程主要应回答以下问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的比率、因素是什么?通过行业横向比较、企业历史数据纵向比较,这些比率、因素合理吗?企业具体运营活动对这些比率、因素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具体运营活动可以改善吗?
(五)盈利性和风险的综合分析、预测:评估企业价值
完成前面的分析后,就可以综合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了。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企业战略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企业具体运营行为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评价企业目前的盈利能力和风险。而最为关键的是要判断上述因素的未来趋势,从而预测企业的价值。
这一分析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至少要回答以下问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如何?在未来,这些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如何?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经济利润模型等,预测企业的价值是多少?
以上五个阶段的分析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同时,还存在反复的过程。比如,在分析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后,应再次分析企业战略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篇7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增长 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29-0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也标志着全球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大数据带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革命。在大数据背景下形成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与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必备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才能对经济增长转型给出正确的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来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而这些都必须充分面对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出发,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线索,以产业融合、结构变化和要素调整为主要手段,分析中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转型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以及转型的路径与政策。
一、大数据时代对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是相对于小数据时代而言的,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方程,在小数据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是扩大内需、进行投资以及出口三种方式。而传统经济学家研究的经济增长机制也是在小数据时代下对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些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过于重视宏观方面的增长,忽视了由结构变化和要素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微观主体造成的影响。①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在基于小数据的背景下,无法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在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完备并且种类多样的数据前提下,可以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而从这些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大数据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机制完全与以前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进行分析:
1.对微观要素、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要素、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无法精确到每一个个体,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只能按照市场平均价格定价,对每个厂商的特殊要素要求无法实现,因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损失;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在消费市场上有营销的“长尾效应”。在短头部分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需求,而在长尾部分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需求,但每种需求的消费者群体都不多,如果按照这种需求情况投产,生产者只能生产大规模的同质产品,而对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同质化的产品,这对生产者来说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剩余无法满足,消费者剩余将大大减少。倪庆平:《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而在大数据时代,基于大量存在的数据和高超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的制造业呈现出的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互联化和生态化等特点,传统的产品要素需求和供给结构已经被打破。3D打印技术的出现已经使得“长尾理论”彻底颠覆,这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长尾需求提供了契机。市场将能够提供每个消费者所需要的异质化产品,由此将导致厂商的利润实现最大化,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满足,消费者也将得到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整个社会将会实现帕累托最优,达到经济增长的最优状态。
2.对中观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产业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且在小数据时代,在数据获取成本比较高和数据分析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产业发展利用数据创造利润的能力非常有限。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产业结构基本上仍然呈现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层的格局,三产之间的融合和同一产业内部的融合程度很低。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下,产业结构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化、大数据和工业化的融合,产业制造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智能化与产业发展的不断融合使得产业呈现出融合趋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席晓丽:《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经济》2007年2月。信息化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知识共享,并最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现代新兴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并通过优势产业部门来代替衰退产业部门来实现的。一个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在外因上表现为需求拉动;而内因上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增强、要素成本降低,特别是产业竞争力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效率提升而形成的。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交叉的形式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使产业共用性加强,导致产业边界模糊,使得相关产业融合到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部门中去,推动产业创新和融合,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并进一步使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而且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大数据时代产业融合的表现就是3D打印机,由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相互融合所构成的数字制造将对传统产品制造造成冲击,生产和制造将由工厂转变到社会,整个社会将会出现无数个微制造中心。
3.对宏观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影响
传统社会的生产制造将完全转型为社会制造,每个个体都在提供信息,每个个体都参与生产过程。未来的生产模式首先通过计算确定短头和长尾两种制造模式的比例,在长尾需求和短尾需求之间确定均衡点,生产同质化产品的短尾需求仍然由专业的大规模厂商制造,以便降低成本,而面对长尾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则由个人制造。而二者之间均衡的确定要依靠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在摩尔定律和数据指数化增长的背景下,数据将在社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数据分析行业的全面崛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分析方法带来了革新,传统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基于精确的数据分析展开。数据作为中间的桥梁将传统工业文明和现代智能化社会连接起来。由大数据分析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信息化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将是大数据背景下推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一个新的驱动力。
二、大数据时代给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量数据交叉聚合所形成的突变效应进一步提升,数据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这种现象又将对依靠传统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一系列冲击,传统的经济增长机制将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大数据对减少市场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鼓励正面的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促进产业融合等特征将给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1.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着新常态下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这些对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挑战表现在:
(1)对基于传统生产要素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大数据只是技术应用的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要素,数字化是把经济现象转化成能够进行制表分析的一种量化形式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信息革命出现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资源,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信息仅仅被视为一个假设条件,被排除在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外。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不确定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新价值的创造。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后,具有很强的积累效用,在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融合会产生放大效应,改变经济学上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从而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应被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不再是被当做一个假设条件。
(2)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机器的诞生标志着,机器能以比人类劳动力更加低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这就形成了机器对人的劳动力的替代。一方面,经济增长能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和更大范围的方式实现,这对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要求是十分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一样,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机器替代人类劳动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只不过那个阶段是替代体力劳动。而在大数据时代,这种智能化浪潮又对脑力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相对于人类,智能化机器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方面表现得更为有效,而且成本更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挑战,如何权衡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失业造成的效率损失是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3)对经济增长效果的挑战。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经济增长效果取决于资源利用水平。而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效果则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与数据利用水平。对于经济指数、物价指数等各类经济参数的计算,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用新的模式,提高数据质量,彻底改变传统方式来计算。对于统计学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丢、替代或者是平滑。但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样本众多,异常点成为受重视的资源和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原始统计数据和各类经济参数是经过加工和处理以后形成的结构化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中,人们更加重视这些有突出特点的原始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因为统计数据一旦经过加工处理,就会成为二手数据,如果一手数据处理和加工的过程出现问题,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二手数据出现误差、失真和变异。同时,大数据为高频数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效果。而这些统计数据衡量方式的变革也将会对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4)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挑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影响数据质量来培育自身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和竞争手段,获得外部资源,在市场中为顾客创造和生产新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找与新竞争环境及其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传统的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决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员工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逐步取代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和信息作为资本取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具有智能化的载体。这些能够被企业随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引导企业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数据时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挑战,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带来影响,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正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之一,而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这一挑战,企业必须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作为新常态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由追求经济大国向追求经济强国转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新常态的关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追求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宏观层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动力上是要素驱动型发展,在目标上是数量型增长,在战略上是追赶型增长,在结果上是环境破坏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造就了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目前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从追赶型战略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机遇,大数据时代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生产要素,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资源。大数据的作用机理是数据生产信息,信息改善决策,进而提高生产力。在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中,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一起构成了“新四化”,这是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的战略任务,大数据决策对完成新四化的战略任务意义重大,大数据应用不仅能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将成为造就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将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机遇。
(2)中观层面推动产业融合的机遇。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导致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经济模式的兴起。而新兴经济模式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作用促进了产业融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广泛渗透和深入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严重约束,推进和加快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知识的生产、利用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和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降低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信息化的发展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使人类生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得到扩展,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力,提高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数字化、智能化使得人类对生产过程做到了精准控制,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同时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提高了生产效率。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这对中国新常态下产业融合给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产业融合也为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微观层面给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中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并由此给企业带来的营利机会和盈利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生态化不断加深,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市场主体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客户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企业获取利润的条件和空间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可以近似精确地了解到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和习惯,能够预测到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甚至做到比客户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将能够促进企业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能力和条件基础上创造个性化的新附加值,这是大数据时代企业利润最重要的源泉。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从大量存在的数据中挖掘出对人们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获得对客户需求的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捕捉客户需求的这些新变化,这就需要加快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使得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加快企业从过去的以生产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转型。因此,大数据时代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机遇。
(4)制度层面降低经济增长交易成本的机遇。交易成本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关系中,市场主体在交往和合作中为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支出。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倾向、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等因素,交易费用的存在会限制合作,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合作。各类经济主体的决策方式由感性的主观驱动走向客观的数据驱动,大大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由信息化而导致的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升将使得监督实施成本下降和违约支付成本上升,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信息化相伴产生的细分市场和智能制造,将降低市场交易中的资产专有性,提高资产的通用性,促进交易的形成;市场的透明化程度提高和信息的完全化和对称化,将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促进市场合作;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沟通将变得便捷高效,不同信息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市场被少数人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将得到改变,少数交易的行为将减少。因此,大数据时代为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降低提供了机遇。
(5)决策层面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的机遇。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和生产决策中数据思维将逐渐代替经验思维,使得决策思维变得更加理性和科学,从产品设计到市场定位,从组织变革到大的战略调整,从组织部门调整到市场开发,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都将以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数据和信息使得管理走向科学化的轨道。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将变成提出正确问题,然后依据海量数据的筛选来给出正确的答案,据此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依靠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和盈利机会。而且依靠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还会指导消费、储蓄和投资等行为,这将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最有效率的支持。依据大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企业将从过去粗放型投资转到精确型投资,企业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将大大提高。因此大数据时代,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科学决策会使得经济增长的效率得到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型的取向
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抓住大数据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优势,结合中国新常态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全面转型。
1. 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取向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性、低价值密度性以及精确性等使得数据在获取和处理上较以前的小数据时代有很大进步,数据质量也大幅提高。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国防科技》2013年第2期。因此,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经济增长的战略应该从粗放式数量型增长转向基于精确数据分析上的集约式质量型经济增长。
基于传统数量型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重视短期、忽视后果的增长方式。基于经济增长数量为首要目标的政策主张,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唯数量论”,这种论点虽然导致了经济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唯数量论”在不精确计算和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做出决策,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带来的严重后果,降低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环境污染、不平等程度加剧都随着经济增长而来。这样的经济增长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补偿外部性,真正能被人民分享的经济增长成果只占了其中很小一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分析和由此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对传统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带来变革。基于大数据的优势,经济增长能做到精确的衡量和计算,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的理性决策,从而可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这一切都保证质量型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基于庞大的数据基础和分析结果,可以在经济增长和外部性之间实现均衡,确保在兼顾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实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新常态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2. 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型的取向
传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基于小数据下的不完全分析,以及由此做出决策的投资和出口,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行业快速崛起,由数据分析引起的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以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D打印技术、在线学习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都是以数据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而这些新兴的产业不以资源为依托,而重点强调新思想、新信息以及大数据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与传统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截然不同,在这些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大幅提高。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数据技术将给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背景下,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但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更将从传统的创新方式向数字化创新方式转变。
同时由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将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作用下被不断放大,由此引起从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创新扩展到全社会的创新。由数据引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和产业产生影响。从统计指标到做出理性决策,数据已经内生到了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3. 经济增长实现路径转型的取向
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的路径要从数量型体制向质量型体制转型。一是在行政管理体制转型方面,要形成新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变以GDP为核心的速度型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将创新驱动、产出效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代价、污染减排水平、人的发展等质量和效益型指标纳入政府考核范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当干预,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依据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为大数据时代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创新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在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型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产出行为,并以此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励市场主体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三是在科技体制的转型方面,以提高投资效率为目标,建立适合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体制,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促进大数据时代创新驱动机制的形成。在投资体制的转型方面,建立健全大数据时资决策的体制机制,抑制投资决策的短期行为,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引导经济主体在大数据分析下做出理性的和科学的投资决策,减少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所导致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实现质量效益型投资。
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型。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产业分工一直明确是经济增长和评价社会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有效,但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性加强。而信息和数据的使用将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产业效率。基于信息化和数字融合为基础的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生多部门共享的公共平台,产业之间的公用性加强,使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和合理的利用,提高产业效率。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另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增强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产业融合是在数字化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深入应用和原产业间联系效应加强的基础上,在管制放松的外力推动下,实现产品、业务、市场和业务流程的交叉融合,强化产业间的多向联系效应。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同时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都是通过人力资源作用发挥来实现的。
4.经济增长政策转型的取向
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政策转型,政府应该实行开放的数据政策,提高数据利用的共享性。在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中,数据的开放将有助于推动大众创新,快速滋生新的数据文明。不但要扩大信息和数据公开的力度,更要将原始数据公开供社会使用。在数据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美国政府从1967年就通过了《信息自由法》,而中国政府在2008年前后,才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实施绩效来看,效果还不理想,同时在规制方面的力量也还不成熟。在信息公开的实践中,不仅有民间的诉求,还需要新闻界以及司法力量对政府的监督。
篇8
专家指出,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从纸质文件向计算机记录的转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美国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近期的一项报告表明,尽管美国的医院和医生诊所已经更多地走向数字化,但是在不同计算机系统间实现医疗信息的交流却进展甚微,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信息交流的水平极低。同时,对消费者而言,由于政府不能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准确,目前很少有人能够在自己的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上拥有私人健康档案。报告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缺少足够的经济政策去激励竞争中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此外,适用于医院、医生、保险公司及数据传输公司的联邦医疗隐私法却并不适用于公司直接向公众传输电子健康档案。
三星联合美企涉足仿制药
韩国三星集团日前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Biogen Idec达成协议,将投资三亿美元建立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仿制药的合资企业。Biogen Idec公司由生物技术公司Biogen和制药公司Idec于2003年合并而成,总部在美国麻省,该公司在生物技术和蛋白质设计生产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是生产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的领导者。未来三星集团将与Biogen Idec按照85:15的比例投资,进行仿制药研发。仿制药即在专利药物的专利到期后上市的和专利药化学成分完全一致的药物,在保证药物质量的前提下仿制药可以大幅度降低药品的价格,由于大量品牌药物的专利即将到期,仿制药领域出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美青年注册护士人数激增
一项发表于《卫生事务》(Health Affairs)的调查显示,过去十年来,美国全职从事注册护理工作的青年人数量显著增加,这一趋势将有助于缓解美国护理人员短缺的压力。从2002~2009年,美国进入护理行业的23~26岁的青年人增长了62%,实现了过去三十年中前所未有的增幅。
早前,研究人员曾对美国注册护士的年龄结构进行过调查,发现从1983~1998年,30岁以下的注册护士的人数由30%下降至12%,而平均从业年龄则由37岁升高到42岁。研究人员预测到2020年,随着大量护理人员的退休,美国将会出现大约四万人的注册护士短缺。而近期的调查则表现出了逆转趋势,显示了未来美国医疗护理劳动力状况较为积极的发展前景。
美国医疗费用负担堪忧
篇9
乌海市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发展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如何壮大乌海市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大市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乌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一、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对策建议:1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产业观念。2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3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发展重点文化产业。4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5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6树立品牌意识,精心打造富有乌海特色的文化产品。7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契机,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乌海市文化大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乌海市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发展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文化大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重点突破,全面带动。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率先发展。
一、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乌海市文化产业经多年培育,已有广播电视、广告、旅游、娱乐、网络文化市场、书刊和音像、演出、出版和印刷业及文化艺术培训等九个方面的文化市场。其中,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3%和97.2%,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文物保护点13处;全市书刊经营点40家;有专业演出团体1个,每年举办各类演出100余场;有印刷企业37家;报纸出版物有《乌海日报》和《乌海广播电视报》两种。可以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下,乌海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较好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乌海市文化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经济硬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从文化产业结构、管理机制和总体规模来分析,乌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乌海市文化产业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链;缺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文化产业市场发育滞后。乌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产值占GDP的比重很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还停留在简单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
(三)文化企业规模偏小。乌海市文化产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为主,缺少具备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主要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销售等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在自治区有影响的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入度极低,现有文化企业原始发展资本不够雄厚,企业规模弱小,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体制性矛盾突出。现有管理体制仍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权、责、利不明晰,难以进行高效产业开发。
(五)认识滞后和发展观念不强。作为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往往忽视文化的产业属性,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意识,这种认识上的滞后导致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六)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和扩张,乌海市在这些方面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
三、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乌海市的资源优势、工作基础和市场前景,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产业观念。文化产业是按市场规则运作的文化生产经营行业。文化资源丰富,不等于文化产业就必然发达。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经济。因此,乌海市文化产业要不断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领域;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树立现代文化产业观念。
(二)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目前,乌海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产业资本的积累都还处在一种初级状态。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具有乌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乌海市应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定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产业化基地,建立多条文化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群,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同时,要采取一切措施,来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支持组建文化信贷担保公司,引进一批文化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努力用好、用活、用足文化经济政策,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充分调动集体、个人等多渠道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经济政策,努力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格局,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乌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娱乐演艺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制造业、出版印刷业、网络文化业。以“中国书法城”建设为契机,发挥书法城建设的优势,推动书画艺术创作的繁荣。乌海市书画文化产业经过大力培育发展,可以说初步形成了集书画创作、研讨、装裱、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产业基地。从事文房四宝、书画装裱、书法培训等经营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多,年经营总收入超过500万元。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书画艺术品市场管理法规,建立健全书画艺术市场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尽快形成比较规范有序的,具有乌海特色的书法、绘画、奇石、摄影、陶瓷和雕刻产业市场,积极打造乌海特色的书法艺术交易中心。
(四)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针对乌海市文化产业结构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的特征,应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类与评估,对传统优势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要大力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业、出版印刷业和文化服务业。
(五)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事关能否顺利推进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议各级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着重培养和引进各类文化产业单位中的创意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予以重奖,对经营效益好的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并落实社会保障衔接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篇10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文化建设基本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行动纳入文化建设工程,提出“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专门召开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部署动员下一阶段工作;将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生产等列入年度百项考核指标,将对经济薄弱地区低保农户有线电视基本费用给予补贴、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送书送戏送电影、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推进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院资源数字化等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省财政拨专款扶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173.5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23%;省政府以第77号令《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是江苏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南京图书馆新馆、江苏广电城、江苏国际书城、省美术馆新馆等先后建成,全省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1168平方米,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展示开放,江苏大剧院项目有序推进,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基层服务点、县级数字影院实现全覆盖;每年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有线电视发展任务,直播卫星系统建设和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苏南五市和扬州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行政村1村1月放映1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建成15379家行政村农家书屋,7500家数字农家书屋,所有农家书屋出版物实现新一轮更新。文化精品生产成果丰硕。话剧《枫树林》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大奖,电影《白日焰火》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大奖,儿童剧《留守小孩》、影视剧《我的影子在奔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家级大奖,江苏出版物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等评选中入选数量位居前列。文化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境覆盖;制定下发《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云媒体电视、智慧社区、互联网出版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办好昆剧艺术节、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等活动,举办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和首届江苏艺术展演月,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巡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公益电影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总的看,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最前列,不仅实现了发展,而且创建了模式,积累了经验。可以说,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更为突出,优势更为显著。比如,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达标建设任务,率先推进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总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位居全国省级第一;农家书屋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有119个地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苏州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就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新的重要关头。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大力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实践,以全面增强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看到,江苏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够完善,与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还有距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文化生活仍不够丰富,对弱势群体的文化服务还有待加强;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仍显滞后,还有不少“洼地”。必须抓住和用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文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相关部署的落实,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与“两个率先”要求相适应、具有江苏特色的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现阶段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对于实现文化惠民、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客观决定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在“保基本、强基层、惠民生”。我们要坚持把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特点的高度概括,其中,公益性就是要由政府主导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且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我们要对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履行政府基本职责;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改善和发展文化民生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作为细化落实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举措,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效能,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事关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事关政府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我们要科学把握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拥有的特色优势,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新时期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继续领先全国
今后几年是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和《江苏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找准选好改革突破口,一着不让落实改革任务,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导,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平台。要在广覆盖、高效能上下更大功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基础。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坚持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把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调整行政区划、重新规划村镇、新建和改造居民小区时,都要做好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工作。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推动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是抓骨干。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设计、大手笔运作一批省、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继续支持苏北欠发达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三是抓使用。目前,一些地方文化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活动内容不多,使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要坚持建设、管理和使用并重,推进相关设施资源整合、互联互通,探索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委托管理办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逐步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重点是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改进管理,完善服务。着重加强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配套,充分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巩固扩大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成果,加快实现“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到“十二五”末,全省各县(市、区)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消灭广播电视覆盖盲区、盲点;强化农村电影公益服务,加快重点中心镇数字影院和乡村数字电影广场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逐步实现由流动向固定、由室外向室内转变;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解决好开放不正常、维护资金不足、管理队伍不稳、阅读引导服务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力度,不断壮大基层文化生活阵地。要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规范及奖惩措施等,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这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要依托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努力把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给群众。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以组织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广播影视政府奖、新闻出版政府奖等活动为抓手,打造更多名家名作,创造更多文化品牌。从2014年开始,江苏省人民政府在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中单列专项资金4000万元,专门用于加强对文化艺术精品项目的扶持。二是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江苏文化艺术节、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等节展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品牌。三是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推动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向文化服务领域流动聚集,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鼓励文化非营利组织和各类文化企业参与招投标。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文化遗产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与模式。抓住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活力这个关键,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服务主体建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制度进行试点,并加紧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二是鼓励公共文化单位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推行菜单式服务。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基层、农村及社区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发放文化惠民卡、消费券等方式,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农家书屋,率先完成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发展数字化出版、印刷和网络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