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可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可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可视化管理

篇1

办公环境究竟能耗多少?我们在办公环境中如何节能减排?新的节能减排计算系统,让您能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能耗。

在11月11日富士施乐举办的DocuWorld 2010上,富士施乐在中国首次展示了其最新的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EneEyes。该系统能够管理企业的办公设备、空调、照明、燃气以及电源插座等电子设备,自动计算出企业的总能耗及各楼层、各位置的能耗,以便企业对能源的使用量进行最优化的管理。该系统甚至可以做到将每个员工每天出行、工作、会议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日程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管理,管理者看到这些情况后可通过改变员工的出行方式、调整企业会议时间等降低企业的能耗,帮助企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减排系统,已经应用在富士施乐在日本横滨21世纪未来港的研发中心大楼中,富士施乐准备将该先进的技术向客户推广 。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CEO徐正刚表示: “企业办公环境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是富士施乐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期待通过采用创新的办公环境设计、节能设备、全新的工作流和管理实践,与企业一同建立起一个高效、高生产力和环境友好的全新绿色办公室。”

徐正刚同时表示,最先进的技术就应该让更多的用户分享,富士施乐会将其所研发的包括节能环保技术在内的所有技术拿到中国。“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绿色,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节能、环保;但在另一方面,不会以牺牲客户方便性作为前提条件。比如,在复印、打印的过程中,在待机状态下,把电源完全关闭是最节能的方式,但再次启动要花好几分钟的时间,这就会给客户带来不便。所以,我们会实现节能与便利性的兼顾,这是我们设计产品的核心。” 徐正刚说。

在这次大会上,富士施乐还展示了一些其他的绿色办公技术,如EA环保墨粉、新LED打印技术等;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针对各行业发展的研讨会,包括绿色采购提高生产企业竞争力、创造未来绿色办公环境ABC、数码印刷创意之道、绿色办公服务、节能减排等主题。

篇2

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构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从地铁运营管理和节能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地铁运营的综合成本,以实现地铁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在地铁运营中,设备运行安全和乘客安全始终是地铁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是地铁服务的质量保证;同时,就目前的地铁运营现状来看,国内很多地铁运营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地铁运营成本主要由工资及相关费用、运营能耗、生产维修成本、营运费、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设备折旧、贷款利息等费用组成,其中地铁能源消耗占运营成本比重比较大。因此,如何持续性地降低地铁运营的综合能耗成为地铁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地铁运营公司纷纷立项进行能耗科研课题的攻关,地铁设备节能研究已成为设备厂家以及地铁业主共同关心的主旋律。右图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分析

1地铁设备系统能耗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然产生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从而造成城市人们出行越来越困难,如何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无法逃避的问题。发展城市公交或者私家车在一定层面上确实能够解决人们出行问题,但是由于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会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城市的污染,发展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当今世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同时也不会给城市新增污染问题。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建设成本高,地铁运营过程所消耗的电能也相对较大。根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已开通地铁运营公司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地铁运营过程中主要能源消耗集中在列车牵引系统用电,通风空调及给排水用,车站、场段及区间照明,电扶梯用电,通信设备、综合监控设备等弱电设备系统用电等方面。[2]地铁列车牵引用电量比例约占45%(B型车),通风空调、电扶梯合计耗电比例约占50%(南方地区)。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车站照明等电能消耗和约占地铁运营系统总电耗的90%左右,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等设备是节能必须首先考虑的对象。因此,在设计及设备选型过程中,应该对地铁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为不断改善运营管理和节能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一般来说,地铁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包括控制节能、设备节能、管理节能等,根据地铁设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按照地铁系统的特点可分为:(1)线路设计与运营组织节能(2)车辆空调、照明等节能(3)牵引供电系统节能(4)通风空调及给排水系统节能(5)设备监控系统节能(6)电扶梯节能(7)车站、全歼照明系统节能以上所列节能设备系统,一般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均会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对运营设备系统提出节能措施,理论上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但是此时设计并未确定具体设备供应商,设计方案无法完全确定,节能目标还不能完全确定。因此要真正实现节能设计目标,甚至优于设计目标,大量的实施工作还得靠招标后续设计设计联络、设备深化设计、实验验证来实现。而在地铁运营阶段,由于设备系统能耗费用占据运营成本比例非常大,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能消耗是摆在运营公司面前的最大压力。因此,为了达到可持续节能的目标,在设备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实施节能管理,通过构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与系统化的能源监控、明确节能目标管理,有助于地铁系统的总体能源调度,并为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综合监控系统采用通用性好、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高可靠性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和工控机等网络和计算机产品来构建统一硬件集成平台,采用模块式、类似积木结构的多层软件开发平台定制应用软件,采用通用开放的硬件接口及软件通信协议,以集成和互联的方式与各接入系统实现信息交换,最终实现对地铁各相关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功能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功能。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也便于集中管理。可见,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能源管理分析软件、硬件,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地铁能源管理系统。[3]

3环境、安全因素及视频检测系统

3.1环境与安全因素在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中,由于能源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除了构建能耗指标外,还需将地铁环境的温度、湿度指标作为一个重要的管控因素。对地铁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等进行有效监控,控制通风风量和温升,为乘客提供适宜的乘车环境,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对车站建筑内通风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俗称大系统)、设备用房空调通风系统(俗称小系统)、车站的水系统的设备加以监控,以保证地铁正常运营。对于安全装备要求,在运营管理、系统指挥、设备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存在常规和应急的一系列安全性指令要求,因此在该系统构建中,必须把这些安全因素作为约束性指标,以保障整体地铁系统的安全。

3.2视频检测系统地铁可视化系统分为系统指标和对象指标两大类,对象指标的功能实现则是通过智能视频检测软件来实现,可以进行客流的统计,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多种功能,对乘客的状态、特征、行动轨迹、乘车习惯等进行有效检测,实现对车站各区域环境参数的合理控制,以降低能源消耗。

结语

篇3

这是台达推出的新款垂直关节机器人及SCARA工业机器人DRS60L系列的全球首次亮相,台达董事长海英俊告诉《东方企业家》:“市场变化太快了,今年光是做机器人展览的就有很多家,但是内行看门道,台达的六轴垂直关节型的机械手臂,还是行业领先的技术。”

海英俊笑称,为了赶上在工博会亮相,研发部的人员为了这款新产品可谓是拼了老命加班,研发的主管足足瘦了10公斤。若论及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台达的机器人里面的零部件70%都是自己做的,只有一小部分需要购买,放眼国内,几乎是没有一家能够这样从头做到尾的,这要归功于台达四十多年的深耕,才能做到资源的垂直整合。

机器人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就拿人工点胶来说,事实上这是一件很无聊的工作,工人每天重复数十个小时,不间断地点,很容易头也晕了,眼也花了,或者分心想下家里的事情,人手的工作在于力度的控制,多用力一点,少用力点都会影响品质。机器手臂的价值在于,如果我们下达的指令是一克,它不会多也不会少。甚至于对于不同企业的需求,台达可以自行改写控制软件,海英俊说“我们现在正在试验,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控制软件,达到真正的高效可持续。”

作为全球电源管理与散热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台达另一展出亮点为智能监控与可视化运营管理系统(iPEMS),以安全可靠、自动智能、事件驱动、物联人事、全息感应为特色,通过台达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企业管理与运营效率,以可视化手段辅助管理层做出最佳决策方案。台达智能监控与可视化运营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新疆油田,为其打造一体化运行指挥中心,实时展现油田生产、钻取、采油、储运、销售、应急指挥、勘探等运行状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集成、广域系统监控、智能数据分析、矢量数据可视化、超高分辨率显示等一整套技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一体化运行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提高运营效益。

近年来,台达逐步进行系统整合,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海英俊告诉记者,他相信,未来电动车可能是一个发展趋势。目前汽车的排放,尤其是一些大货车的气体排放占雾霾的40%左右,所以现在国家政策上推行电动车,这就需要一个先决条件,解决充电站的问题。对此,台达今年在国内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和江苏万邦集团合作开展“星星充电”大平台的项目,由台达提供充电桩等高能源效率的充电解决方案,并设置在家乐福之类的商场提供电动车充电,海英俊解释道,这种叫“众筹建桩”,大家一起努力去建设这些充电设施。对商场来讲,它有地方充电了,可以让人们在里面购物的时候很开心;对于客人来讲,买东西顺便就把电给充了,从而制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另外,台达和福特汽车合作搭建智能绿生活平台,把福特的电动车和台达充电桩完美结合,海英俊指了指展区的位置,告诉记者,就是展区可以看到的壁挂式家用电动车交流充电器。

其实,从台达在展场的展出产品不难看出其对“智能制造”的布局。通过持续研发工业机器人,连同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与管理、智能工厂及数据中心的智能工业监控系统、iPEMS智能监控与可视化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台达能源在线”管理系统等大数据可视化及节能管理解决方案,台达将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并推动“智”造工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石油工程;应用

21世纪,能源消费进入了新的结构升级阶段,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油气供应缺口越来越大。而在石油行业中,新的油气田不断地被发现和开采,加大了石油勘探开发的难度。过去的那些老旧的勘探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高科技的计算机设备和先进的应用软件则为科研人员寻找勘探新的油田提供了高水平的武器。

一、计算机技术对于石油工程的作用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石油工业中可谓是石油工业的一次革命,它冲击了传统的石油勘探开采的模式。利用技术机技术所得到的数据更精确,图像更清晰,因此做出的判断也更科学。从此,石油工业的发展必定迈向新的台阶。

(一)可视化技术改变了石油领域的工作模式

在石油的勘探过程中,要进行人工放炮,通过接收器接受的地震波进行地震数据处理,从而判断出油层中是否存在有利于油气存储的地质环境。对有利的地质环境做进一步的地震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情况,圈出地下油气分别规律,从而确定出井位进行钻井。对地震后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最后的得出结论都是由物理学家、地质学家、石油学家等备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负责完成的。这样把纸质的地震处理资料和地图分别有各个专家来审阅,再由地质学家根据经验来确定打井的位置,不但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成功率也不高。而计算机和可视化技术不仅缩短了传统勘探研究的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打井位置确定的精度。

可视化技术就是使用可视化图形计算机,将大量的复杂的数据经过处理转化成可视图像,在视觉上给人以真实感。它的核心技术是可视化服务器硬件和软件。可视化硬件主要是图形工作站和超级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工作站广泛采用RISC处理器和UNIx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图形处理功能和灵活的窗口管理功能,可配置大容量的内存和硬盘,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输出和网络功能完善,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方面。可视化软件一般分为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并可进行任务调度的操作系统,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可视化应用软件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以及为各行各业采用的可视化应用软件。可视化技术可以解释大量的数据,将它应用到石油工业中,一定会为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带来巨大的飞跃,同时它还为虚拟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二)虚拟技术将石油工业的发展带到新阶段

虚拟技术就是将以超级可视化计算机为基础生成的高质量、同步良好的多显示通道图像,通过投影系统将其平滑的投射在桌面系统、平、曲球幕系统或房间性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大现场可视化环境,使石油工作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用现实世界中可能的方法来探究和交流数据,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出更好的决策。

在石油领域,虚拟技术把大量的在油田的勘探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数据变为交互式图像,将其投影在高清晰的屏幕上,这样科研人员就可以观察大地球物理模型,仿佛自己置身于底层里。这种技术能让相关领域的各个专家在分析地下油气资源、确定钻井井位、评估油气储量等方面迅速做出决策,并取得较好的一致意见。在新油田的勘探过程中借助虚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来帮助解释地层数据与计算复杂的油层模拟,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将其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更迅速、有效的达到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石油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比上述的可视化技术和虚拟技术还要高级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或专用网络来互联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计算资源。此种计算资源包括超级计算机、计算机群组、存储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旨在提高各种大型高端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获取尽可能多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应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技术可以优化现有的计算资源,当数据和计算量在网络中向优化站点转移时,终端客户可以呆在办公室,按需要返回可视结果进行分析。

二、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石油工程领域是广大的石油科研人员―直在探索的方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是石油工程操作系统的开发,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还是在研制石油装备时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都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力量,这些都为石油工程的发展提供强有利的保证。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评定系统

在石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质量评定是最为关键的,它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始终。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如果单纯的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手工完成,则工作量大、周期较长、结果的依靠性也不是很理想。数据的存放管理和查阅使用也很不方便。而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完成的质量评定则会更准确、更快捷。

计算机辅助石油建设工程质量评定管理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我国近年来也石油工程建设的质量评定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实际的应用表面效果良好,满足了石油建设工程质量评定的需求,为进一步处理和应用质量检验基础数量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

(二)石油勘探开发的数据处理

在石油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最为显著的是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石油勘探开发是石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会采集到大量的数据,以便准确地分析油储分布情况。在使用这些数据时,通常是画出数据场的等值线,再由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哪里有油,有多少油,但这样的分析处理办法是会受到一定限制的,由于等值线是二维的,不能形成一个直观的、清晰的概念,就会浪费大量的信息。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就可以从大量的地震勘探数据中构造出三维实体,显示参数,直观的再现油藏的地质构造以及油藏参数在石油开发过程中的变化,使专业人员可以对原始数据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样的分析会更准确,定位也会更加科学,减少石油勘探开发的成本。

(三)石油装备中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应用则体现在石油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对所研究的对象直接进行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间接试验的方法即建立一个与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形的规律性。这种间接试验技术就是仿真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石油工业方面也已得到应用,现已成功地将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钻井工程和油藏工作的研究。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研究设计的牙轮钻头、振动筛等产品的总体性能,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

油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石油工业的发展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需要,石油科研人员就要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创新,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探寻新的出路。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石油工作者看到了曙光,它为石油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将石油工程的发展带到了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辅助的新阶段,也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虽然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还为完全展开,但计算机技术一定会在石油工业的未来的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绿色BIM;环境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引言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体系结构上以后,刺激变革了建筑环境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耗竭的水平。工程设计和施工行业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碳排放,虽然“绿色环保”和“环境可持续性”理念在建筑行业已经问世多年,但在我国该行业的各种措施实施不到位。建筑拆除物在发达国家约占所有的固体废物的40%。随着资源和能源成本上升且日益增加的稀缺性,减少能源消耗和该行业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使我们面临着日益紧迫的挑战。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化浅析

在过去二三十年通过计算机(CAD)设计软件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辅助软件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格式和施工的格局。BIM的定义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型技术用于支持在协作填充信息和模拟的规划,设计,建设,设施操作的过程。在许多国家BIM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以协助设计构思和施工及设施的操作。它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以时间,成本,安全,质量,建设项目的功能为基础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建筑业的过去几年里,绿色BIM成为盛极一时的术语和概念,尽管它无处不在,但我们对绿色BI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异议,本文旨在从实践中体会绿色BIM的真谛。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可持续建筑分析

绿色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可持续建筑和高性能建筑的概念,高性能建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从环境保护机构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负责对资源节约理念。

四、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绿色BIM的讨论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起点,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精确的规划设计决策能够帮助在可持续过程中提高效益,传统的设计环境很少能够为设计师和其他项目成员提供可视化的可行性,也不利设计师做出更精确更环保的设计决策。在九十年代末期绿色BIM的优势已经凸显,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绿色BIM较传统设计方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节约能耗。

绿色BIM可以提高建筑物交付业绩,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由于之间的设计错误或缺乏沟通而对各方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阶段

绿色BIM的施工过程是低碳施工的过程,更清洁更环保的工地已成为建筑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占整个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需要低成本的有效的机制监测排放量,这一项研究在近十年的美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排放源和排放量的分析和可视化,该研究在刚开始时因其监测的狭隘,一度遭到抵制,所以开发出可视化的监测工具可以提高项目成员评估施工过程中碳排放水平。

施工过程中操作能量消耗(或使用)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主要能耗部分,这个阶段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因此运用绿色BIM工具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对环保提出几点建议:1.供暖和制冷需求分析;2.确定采光机会并减少照明负载和兼顾随后的能量负载;3.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并减少能源使用

Autodesk绿色建筑工作室涉及创新的软件计算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和评价。

3.建筑维护保养阶段

在建筑维护保养阶段,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可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效率,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安全和更清洁的生活环境。建筑行业各部门都在想办法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这样做的目标包括并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降低运营成本,限制环境影响和提高建筑的持续性。所以通过绿色BIM综合考虑对建筑物进行改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建筑拆迁阶段

近十年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对于施工拆迁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升级,不断增加的拆建废料在堆填区弃置,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如北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行业都不得不考虑有效拆建废物管理措施。

回收被认为是一个可持续的选择道路较传统的拆迁和填埋的方式。全面和综合的拆建废料管理框架应该可以使大部分建筑物拆迁物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并在一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限制建筑垃圾处理量,实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战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BIM一直主张其在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协作。绿色BIM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节能性能分析工具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它也被应用到现场碳排放估算和可视化,以帮助预测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碳足迹。但是,绿色BIM发展才刚刚开始,其发展在业内还需学者进行长时间的探讨。下面对绿色BIM的文献归纳三问题:

1.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拆除阶段的研究比较受阻。2.缺乏基于BIM环境可持续性的仿真工具。3.绿色BIM工具的大数据库的整理和管理。

未来绿色BIM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本人的见解如下:

1.在BIM可持续系统中加入再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概念。

2.在BIM系统中与设施的运行维护紧密相连,整合操作出更全面的低碳管理模式。

3.开发一个更实际的BIM工具并得到绿色建筑的认证。

篇6

IBM最近的重点无疑是“智慧的地球”。在“智慧的地球”中,IBM针对性地提出了“智慧的企业”概念,并提出了衡量企业智慧与否的四个维度:新锐洞察、智慧运作、动态架构和绿色未来。

其中所说的动态架构,就是把IT投资和其他固定投资灵活应用――将IT硬件、软件和业务融合为一体,实现数字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和管理,以满足用户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和管理风险的需求。动态架构的核心是让用户系统,实现“可视化、可管理化和自动化”,而这正是IBM服务管理软件最擅长做的事情。

服务管理携手动态架构

“当今,CIO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T与业务的关系正在由辅助转向融合。可是面对技术创新、行业竞争、法规遵从等众多挑战,CIO们无法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创新上。有数据表明,CIO们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都用于IT运维,只有百分之二十用于业务创新。而服务管理作为整个企业动态架构的核心,能够通过将劳动密集型任务自动化,开发端到端的管理能力和实施云计算技术等方式,来帮助企业实现IT与业务的完美融合,从而实现业务创新。”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刘飞这样表示。

有人认为,随着IBM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Tivoli的地位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此,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Tivoli软件总经理许伟利表示,“IBM从收购Tivoli的时候就认为Tivoli对IBM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现在通过智慧的地球,更能明确体现这一点。世界已变得更小、更扁平,更互联互通。而今,它需要变得更加智慧。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企业需要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打造动态的架构,以帮助企业实现IT与业务之间的完美融合。IBM服务管理作为动态架构的核心元素,通过帮助企业将IT部门的职能与业务相连,充分挖掘IT部门的潜力,从而帮助企业改善服务、降低成本和管理风险。”

动态架构是构建“智慧地球”的核心理念之一,服务管理、虚拟化、高效节能、资产管理、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弹性和安全性是构成动态架构的七大元素。作为动态架构中的核心,服务管理提供了设计、构建和管理动态架构所需的关键技术,通过连接其他六大元素,最终帮助用户获得改善服务、降低成本并管理风险这三大收益。

改善服务、降低成本与风险

服务管理在虚拟化环境中,可以通过对容量应用趋势和资源池的可视化,监控动态架构的健康状况和性能,实现及时的资源与容量分配,以及工作负载和系统功能的自动化,使跨虚拟系统实现优化与平衡。

服务管理与高效节能相结合,能够支持企业智能化、实时及前瞻性能源的管理决策。帮助企业通过单一界面收集跨IT、数据中心和设备资产方面的能源数据,从而优化能源成本,并在保持现有资源占用情况的前提下交付新服务。

服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能够实现企业内业务资产与IT资产的统一管理、部署和优化使用,同时达到对全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篇7

1项目实施的原理

1.1系统总体架构

该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混合模式,以C/S模式实现对网络资源数据预处理(如数据转换、数据编辑、拓扑分析,数据校验等)、数据维护、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以保证对海量数据维护的高效率和安全性;以B/S模式实现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可视化浏览、查询网络资源等功能,从而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

1.2采用ArcSDE技术

系统采用ArcSDE(数据通路)技术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引擎,将海量空间、非空间数据统一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提供高效率、多用户并发访问的GIS数据管理。

1.3采用ArcEngine组件技术

系统引入美国ESRI公司开放的ArcEngine组件技术,该技术具有强大的GIS功能,运用其公开的标准接口,在应用软件中可以自由、灵活的重组,从而实现地图显示、空间数据编辑、地图渲染、地图制图、地图输出、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等功能。

2实施效果

2.1管线资源可视化管理

(1) 系统以电子地图方式实现对基础地理数据(建筑物、道路、铁路等)和业务专网数据(管线、设备、机房等)的分层显示,使管线资源由传统的静态记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使主管部门对管线极其辅助设施的管理变得科学直观、简单和轻松。

(2) 实现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并以点、线、面、注记等形式统一存储于oracle数据库中,为网路资源数据的查询、统计和综合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2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功能

(1) 用户通过鼠标在地图上定位所要查询的管道,系统通过GIS的拓扑分析功能以数据列表的形式显示经过该段管道路由的所有线缆、人丼、杆路等资源的详细信息。

(2) 根据用户提出的关键字(名称、简拼、地址等)模糊匹配在地图上进行快速搜索,并以高亮显示的方式在地图上自动定位搜索结果。

(3) 故障定位功能。根据用户输入的起点及距离长度,系统通过网络分析功能在地图上自动定位故障点的位置。

2.3通信机房3D显示及ODF配线架管理

(1) 系统以3D方式展示机房所有设备,从而可以多方位查看机房设备信息。

(2) 以图形化的方式实现ODF配线架的综合管理(如:跳线设置、端口数据更新等)从而实现了光缆从室外到室内上架整个环路的综合管理。

2.4系统具有两种地图输出方式

一种打印输出;另一种可以将地图转换为*.jpeg,*.bmp等图片文件方式输出。

2.5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及数据共享

(1)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区域及数据层管理权限(如:厂区查看权限、厂区管理权限、仅基础底图查看权限等),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和数据管理的灵活性。

(2)系统具有将autocad文件、shp文件、PersonGeodatabase数据、Geodatabase数据等

格式文件最小损失量的相互转换功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数据共享能力差,数据存储分散、不统一,数据更新效率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对数据的快速提取和组织能力。

3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 管线网络规划。管网规划是管线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系统能够更直观的考虑和评估环境(包括道路、河流、居民地等)对管网的影响,因此在管网的路线选择和施工设计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2) 路由导航功能。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信息,系统自动从地理数据中检索出满足检索条件的路由轨迹,并以可视化方式供用户选择。

篇8

关键词:物联网;探讨;发展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用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的创新的网络技术,为了控制和使用未来的网络和信息资源,以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都高度为振兴经济,并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关键战略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并尝试的东西竞争优势。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的事情可以衬托视科技作为互联网革命和经济大潮的一年。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网络技术的使用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为了建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广阔的应用前景。怎样有效的利用网络的技术,促进校园智慧,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进行实践和研究。

一、物联网的功能与概念。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其实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卖机,但是呢,物联网的概念是在互联网在1995年第一次看到,在“未来之路”的书中,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硬件的限制,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PC系统当时被称作“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的概念,同年的“物联网”,中国的院院士科学已经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信息社会,国际电信联盟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年物联网”的重新定义和提出概念的“物联网”。IBM CEO彭明盛在2009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的“智慧地球”。物联网建设并已正式晋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国际社会的重视,事情正在考虑。

物联网逐渐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但是涉及到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常见的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在物联网的时代,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将获得一种新的沟通维度,通过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嵌入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在任何的时候,连接人与人交流的任何地方延长至人和的事情。使用各种可用的达到上述目的的装置整体感知层感知动态实时采集,如二维码,RFID标签,蓝牙,传感器和其他的设备获取对象的信息,它们可以是像是人的感官系统可收集数据和即时识别。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开发和设计的全面而灵活的看法,同时考虑到设备成本低和灵巧。

可靠的传输层,也被称为网络层。它是信息的整合通过各种网络,传递准确出可靠的感知方式。它们包括无线接入,支持移动,有线接入和其他技术支持的需求状况,并设计适当的高性能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传播目标。物联网技术,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传感,测量,无处不在的接入和互联互通等,活动反映现实生活的对象到虚拟空间,并智能地收集和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可视化数据的能力。

二、从学校的环境和资源,教学活动中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物联网技术使中国联通的对象之间,智能地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分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它也将推动校园智慧的建设和发展。物联网技术为校园的智慧提供了一个互动,开放,智能,协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学生和教师充分感知到教学的资源,以便有效的获取的学习,收集信息,管理,教学和生活服务的智慧,将学校打感知,服务,环保,安全,稳定的智能化校园。

在校园网络应用的智慧来实现互联互通校园实物,充分的认识到校园环境,获取最新的汇总信息和数据,以便发现问题和分析对象,并反馈相关信息的实时控制。可视化的校园环境能为校园管理提供服务,其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完成身份证件和考勤管理,可以通过内部的学校的人的看法安装了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校园为基础的网络环境,促进学校管理运动,光,声,温度传感器,用于教学环境和安全监控系统,可视化,连接到网络,智能控制,充分实现智慧教学和学校环境的安全管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教材的获取,而是缺乏真正的虚拟学习环境可以触摸的性质。

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声,光,温度,空气等条件的自然环境,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技术课堂的智能控制和环境感知的应用,将会创造更加适宜的学习条件为学生。在一定区域内,安装好位移感测或声音,从而能够实现光源的智能控制装置。智慧校园的特色之一是节能,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管理和监控校园能源的智慧。能量的对象是物理世界一起交流,建立能源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将实现能源消费的科学管理,在校园里。每个人的校园安全,社会各界和家长有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创建校园平安,以网络技术的优势,构建智能安全系统,包括安全系统和智能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样更加有利于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

四、结束语。把物联网校园作为基础的智慧,实现了可视化的学校管理,以人性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智慧校园建设,教学环境的智慧课堂可以延伸到真实的场景中去,使社会与学校,自然,再加上一个直观的学习对象,理论和建筑实践之间作为一个桥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动。(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英国希思罗(Heathrow)国际机场,是世界最大的机场之一。其T5航站楼工程总投资金额42亿英磅,是现今英国最大的基础建筑项目,主体包括一座核心候机楼与两个用高速链路相连接的卫星楼。航站楼的主候机楼,两个卫星楼,公共通道、电梯前室以及交通中心候车、停车、公共卫生间等公共部位照明以及广告、标识装饰等照明,均采用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实现照明控制。

系统简介

1、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

KNX是一个分布式现场总线标准,其拓扑结构包括:线路(Line)、区域(Area)以及系统(system)。线路(Line)是最小的组成单元,每条线路最多64个设备,每个区域(Area)最多15条线路,而每个系统最多15个区域。随着网络技术和局域网(LAN)的普及,KNX标准中提出了EIBnet/IP的概念,通过EIBnet/IP协议,KNX总线可以直接与TCP/IP系统连接,总线信号可以在高速以太网上传输。EIBnet/IP协议的出现,使得系统的扩展不再受传输距离的影响,而数据的传输量和传输速度也不再成为KNX系统的问题。

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是基于KNX标准的全分布总线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控制的灵活、功能的强大及系统的可塑性。选择不同的模块化设备,通过积木式的不同组合就可以实现各种功能控制,同时挂在总线上的设备运行相互独立,系统的改造和扩展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2、DALI数字可寻址灯光接口

现代建筑照明中,荧光灯的使用相当普及。随着人们对光环境要求的提高,荧光灯的控制也从简单的开关发展到亮度的调节,而荧光灯调光控制方法又取决于电子镇流器技术。于是从1984年Philips首先推出第一个商业系列电子镇流器以来,电子镇流器的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10V模拟量接口电子镇流器,到数字信号接口(DSI)电子镇流器,以及最新的DALI数字式可寻址灯光接口镇流器,荧光灯的调光方式已完成了模拟量控制向数字化控制的飞跃。

DALI数字式可寻址灯光接口(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Interface)是一个数据传输协议,它定义了电子镇流器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传输速率1200 bit/s。DALI的基础是主一从原则:用户通过控制器(主机)对系统进行操作,控制器向所有镇流器(从机)发送包含地址和命令的消息。地址决定着镇流器是否应该听从指示。每个镇流器都是数字寻址的,因此它对电磁噪声并不敏感(优于模拟1―10V调光器开关系统)。带有DALI接口的镇流器是当前最新型的荧光灯可调光镇流器,它将开关和调光控制集于一体。

3、西门子KNX/DALI数字照明

西门子KNX/DALI数字照明控制是西门子instabus KNX/EIB楼宇智能控制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功能,主要通过KNX/DALI网关,对带有DALI镇流器的荧光灯实现开关,调光,场景,以及状态查询,故障检测等功能。

西门子KNX/DALI网关是西门子instabus KNX/EIB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DALI控制器。每个KNX/DALI网关最多可接64个DALI镇流器,并可以给每个DALI镇流器编址和分组,实现光源的开关、亮度调节,以及光源故障检测等功能。同时,通过KNX/DALI网关,还可以设置16个灯光场景,每个DALI镇流器可以编在一组或多个组里,图1为EIB/DALI网关与DALI调光镇流器的连接图。

现在西门子可以提供3种DALI控制器:

(1)GE141表面安装DALI网关

(2)N141标准DIN导轨安装DALI网关

(3)N525E 8通道DALI控制器

方案设计

在整个照明控制系统设中,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主要采用KNX/DALI调光技术,感应恒亮度调节,IP组网以及Web Visual可视化集中管理等技术。

1、系统结构

在本方案中,instabusKNX/EIB总线通过IP路由器(EIBnet/IP)接入TCP/IP网络,各区域内设备通过总线通讯,区域间则通过局域网(LAN)传递数据。

整个系统包括:910条线路,236个区域,系统设备共约7,000个,图2为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通过西门子KNX/DALI网关,实现64,000个灯的控制,每个KNX/DALI网关接50个DALI镇流器;

亮度感应和存在感应与KNX/DALI数字照明配合,实现室内恒照度控制。中央控制室和分控制中心可以实现对感应控制的管理;

照明系统的910条线路通过236个IP路由器联网,并接入局域网(LAN);

采用Web Visual方式,控制终端PC通过IP接口直接访问系统;

应急照明并入同一KNX/DALI网络;

灯的故障信息传送至各监控中心。

2、系统功能

照明采用DALI数字调光技术,实现照明的柔和调节,并实时传递亮度值和故障信息;

照明的分时控制,根据白天、晚上以及航班的时刻,设置照明工作时间表,实现照明亮度根据时间表自动调节;

恒照度控制,充分利用户外日光照度,调整候机厅等公共区域的灯光亮度,既达到舒适的照度,又节省能源;

逻辑控制、场景控制、时间及事件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结合可视化软件的集中管理,实现经济高效的照明控制;

有人无人和亮度探测,并相应调整灯光的亮度值,以节省能源;

利用以太网络,实现网络组网,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解决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问题;

采用Web Visual可视化集中管理软件,实现照明系统各站点可视化控制;

通过OPC实现照明控制系统与其他楼宇管理系统通讯。

应用优势

西门子KNX/DALI数字照明控制与以往的照明控制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1、设备安装、编程和调试更加灵活、方便

DALI调光镇流器的供电不再像以往的系统一样,由控制器提供电源,而是直接通过230V市电供电;

西门子KNX/DALI网关GE141与DALI调光镇流器通过2

芯的控制线连接,DALI网关与镇流器分别由230V的市电直接供电,这使得系统的布线无需根据灯组的控制要求做物理上的回路分配,简化了线路的敷设;

每个DALI网关最多可接64个DALI调光镇流器,同一网关连接的DALI调光镇流器可由不同相位的市电供电;

灯组的分配与物理连接无关,完全由ETS3软件完成,所以回路的调整不需要重新排管布线,只要将更新的ETS程序重新下载到DALI网关GE141即可实现,如图3所示;

在西门子KNX/DALI数字照明中,DALI调光镇流器的编址无需单独的编程工具,通过KNX通用编程软件ETS3和GE141数据库可直接编址及赋值。

2、照明控制功能更强大

DALI调光镇流器包括256个亮度等级,荧光灯调光曲线更加平滑,视觉效果极佳;

在西门子KNX/DALI照明控制中,每个ECG都有唯一的地址,系统对灯光的调节可以细致到每个DALI调光镇流器;

灯的开关状态、亮度值以及故障信息都将实时地传送到中央控制室,在可视管理PC上图形化显示,使得控制更直观,管理更方便,维护更简单;

图形化管理让大型照明系统的控制不再是个难题,其直观的管理形式非常适合机场、体育场馆以及办公楼宇中多区域、大面积照明的控制;

与恒亮度控制设备配合,根据室内外自然光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灯光的亮度值,以确保室内照度维持在令人舒适的范围内,而且节省能源;

在机场等大型建筑中,功能区域很多,相互间的距离也很长,西门子instabus KNX/EIB系统通过IP路由器(遵从EIBnet/IP协议)接入高速以太网络,使得数据传输的速度与距离不再成为系统控制的瓶颈。因此,在大型建筑中,西门子KNX/DALI数字照明可以覆盖每个区域,中央管理室和各分控中心通过webVisual可以随时显示照明系统的状态,以及灯的故障情况。

篇10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were analyzed, discussed the various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rder to guarante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work smoothly.

Key words: intelligent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411+.4

前言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是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变电站的特点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施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的节点,同常规变电站一样连接线路、输送电能,担负着变化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流向、调整电压等功能。智能变电站能够完成比常规变电站范围更宽、层次更深、结构更复杂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变电站内、站与调度、站与站之间、站与大用户和分布式能源的互动能力更强,信息交换和融合更方便快捷,控制手段更灵活可靠。具有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和高级应用互动化等主要技术特征。

2、智能化变电站的功能概述

2.1 紧密联结全网。从智能化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看,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要有利于加强全网范围各个环节间联系的紧密性,有利于体现智能电网的统一性,有利于互联电网对运行事故进行预防和紧急控制,实现在不同层次上的统一协调控制,成为形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关节和纽带。智能化变电站的“全网”意识更强,作为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部分,其在电网整体中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明

2.2 支撑智能电网。从智能化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上看,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应与智能电网保持一致,满足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等运行性能的要求。在硬件装置上实现更高程度的集成和优化,软件功能实现更合理的区别和配合。应用FACTS技术,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电流和潮流分布进行有效控制。

2.3智能化变电站允许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在海西电网中,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智能化变电站是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入口,从技术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都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需求。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形成微网与配电网并网运行模式。这使得配电网从单一的由大型注入点单向供电的模式,向大量使用受端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多源多向模块化模式转变。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从继电保护到运行管理都应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满足更高水平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

2.4 远程可视化。智能化变电站的状态监测与操作运行均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远程可视化与自动化,以实现变电站真正的无人值班,并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

2.5 装备与设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高度的整合与集成,所有的装备具有统一的接口。智能化变电站时建设时,所有集成化装备的一、二次功能,在出厂前完成模块化调试,运抵安装现场后只需进行联网、接线,无需大规模现场调试。一二次设备集成后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对变电站的建造和设备的安装环节而言是根本性的变革。可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大量节省现场施工、调试工作量,使得任何一个同样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建造变成简单的模块化的设备的联网、连接,因而可以实现变电站的“可复制性”,大大简化变电站建造的过程,而提高了变电站的标准化程度和可靠性。出于以上需求的考虑,智能化变电站必须从硬件到软件,从结构到功能上完成一个飞越。

3、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技术关键

与常规变电站设备相比,智能化变电站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的采样传输与控制,包括 “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其中,由的技术相对成熟、由的技术还处于试运行和研发阶段,需在现场结合其他变电设备进行调试。智能化变电站通过全景广域实时信息统一同步采集,实现变电站自协调区域控制保护;与调度实现全面互动,实现基于状态监测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优化管理。

3.1 测量数字化技术。一次设备的状态信号(如变压器油温、分接开关位置、开关设备的分、合位置等)都需要痛过模拟信号电缆传送至控制室进行测量。测量数字化就是对运行控制直接相关的参数进行就地数字化测量。测量结果可根据需要发送至站控曾网络或过程层网络,用于一次设备或其部件的运行与控制。数字化测量参量包括变压器油温、有载分接开关位置、开关设备分、合闸位置。

3.2 控制网络化技术。在运行中,变压器的冷却系统、有载分接开关和开关设备的分、合闸操作都需要控制,而控制网络化就是对控制需求的一次设备或其部件实现基于网络的控制,。控制方式包括:一次设备或其部件自有控制器就地控制;智能组件通过就地控制器或执行器控制;站控层设备通过智能组件控制。

3.3状态可视化技术。状态可视化由智能组件中的监测功能模块完成,但其依据的信息不局限于监测模块,还可以包括测量及系统测控装置等模块的信息。可视化是智能一次设备与电网调控系统的一种信息互动方式,准确实时地掌握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

3.4功能一体化技术。传感器作为二次设备的状态感知原件,参与测量、控制、监测、计量、保护等二次与一次设备的融合,传感器将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转化智能组件的可测量信息。

3.5 信息互动化技术。作为智能一次设备的一部分,智能组件是一次设备与电网调控系统之间信息互动的桥梁,作为电网的原件,智能一次设备主要提供智能化信息,而真正的智能化应用,需要有调控系统实现,智能组件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信息通过站控层发送至调度系统,支持调控系统对电网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