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政策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政策分析

篇1

城市与农村的经济收入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城乡差距并不明显,所以没有对其实行相应的解决办法。近些年,这一差距越来越大。怎样使城乡差距缩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为了使这一问题早日得到解决,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政策用于使农村落后的经济水平得到改变。在财政税收的问题上,一是对农村的相关税费实施减免;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能够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农村的就业率水平平均要低于城镇,一部分的劳动力经常处在无事可做的闲置状态,这样的情况不仅使农村自身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障碍,还对农村的治安建设存在不良影响。农村的公共社会生活建设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等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国家的财政分配政策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关工作应该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2引导贫困地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相应经济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城市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因而这一部分地区得到了较早的发展。这些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东部地区多为平原,交通与其他地区相比更为便利,再加上整体的自然环境比较好等原因,使得东部的建设十分迅速的发展了起来。但正是因为东部的发展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各种资源的消耗速度也非常快,致使东部的资源更加稀缺,增加了各项生产所使用的成本。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而近些年来物价与劳动力价格等均呈现上升趋势,这对于东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拥有丰富的资源、地域面积更为广阔的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并逐渐进行产业转移。获得了企业的产业转移的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对于本地区内的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尽全力为前来投资的企业创造出易于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引导落后地区进行产业的科学发展

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同样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的发展进行设计与规划时,需要对其进行主体功能的相关规划。由此,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就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划分出在本地区中,哪些地区可以进行大力开发与发展,哪些地区由于自身的情况无法被开发。在进行了主体功能的规划之后,可以对这些已得到利用的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除了对本地区的资源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设置以外,还要加强与周边资源的联系,让企业可以在本地和附近进行产业的资源链接,使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能够加强,促进本地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发展,从而使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得到共同提高。

4促进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公共服务的普及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普遍公共服务的水平也不高,这主要体现出三个问题,一是政府并没有使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形成一个完全的、便于操作的体系;二是这些地区中所固有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平均值较低;三是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基本上均长期处在供给不平衡以及供给不足的状态下。针对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当地已有的、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共服务资源中,要使其中主要的、使用率较高的公共服务能够得到优先的发展机会。

(2)政府要将减贫战略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进行衔接和整合,从而改善、减轻当地的贫困状况。

(3)要使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基本的公共服务的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得到完善。

(4)在支付转移的制度上,政府还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

5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93.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产业均得到一定的革新与发展,其中,住房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1998年,全面住房制度开始了它的改革历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原先的福利分房,实物分配等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受到强烈的冲击而被取代,住房的商品化,分配货币化以及交易市场化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去了切实的利益,一方面住房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结构、多层次,具有系统性的。另一方面,住房条件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这场改革中也暴露了诸多缺陷,这主要体现在房价的迅速上涨、商品房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房地产业投机现象严重。而在社会保障方面,住房分配有大量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在这种种现象之中,房价居高不下是我国房地产产业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很多一线城市,很多人穷尽一生都买不起一套房。因此,房地产业得到国家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我国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弥补市场自身调节的缺陷,运用综合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房地产业自身发展的不足使国家运用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主要对国家所采取种种政策效应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的积极作用与不足,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完善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演变

我国第一次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是在1993――1996年,这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反应在房地产业也就是房地产公司的急剧增加,这就带动了地皮、钢材等相关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也过热增长,造成较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出现经济过热甚至引起通货膨胀。这在广西等地区最为显著。针对此种现象,1993年,1994年国家分别出台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强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这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放慢了房地产商开发的脚步,房价也开始出现回落。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房地产业受此影响进入其发展的低潮。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欣荣,国家又颁布了与之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主要着眼点在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房地产业再次成为宠儿。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简称“23号”文件)的颁布,使住宅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福利分房制度也走向了它的末路。“23号”文件是对那时候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所整理出的适合现状的宏观调控文件。对此文件的贯彻与执行,激活了处于低迷状态的房地产业,推动了它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又一次迎来了春天。

房地产业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2003――2005房地产业再次出现过热现象,与此同时,土地价格和房价随着土地使用权的拍卖、投标、挂牌而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还有一个因素是前些年埋下的隐患,也在这一时候得以凸显,1998年,房地产信贷出现,但是中国银行尚未完善的体系与此并不相符,这使金融体系不可能不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完善住房贷款政策被提上日程,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号文件),其中,最为突出的政策调整就是对首付付款比例的提高。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次正面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过热发展。但与此同时,对于发展符合国家要求与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企业国家则对其进行大力扶持。实际上这两种措施反应了政府一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政府希望房地产能够继续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的增长点,但另一方面政府很害怕房价的过快增长。而后兴起的“圈地热”使金融信贷的缺陷暴露无遗,这些缺陷更是随着楼市的火爆越演越烈。

2005年到2007年,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主要基于对房价的稳定,此项政策使大多数民众开始对房价持观望态度,但实际上,这并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影响。中国银行厦门分行零售业务处副处长康文辉:“从厦门购房长期的情况来看,我认为需求只有增加不会减少的,但从近期的情况来看,需求还是存在,只不过因为政策的变化,及舆论的引导,造成一些被动需求会有所减少,主动需求会进入观望,但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时间或者交易心理方面有所变化。”

2008――2009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转折点,2008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我国受到极大的冲击,“保增长”成为政府的主要政策方向。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一度进入,政府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以此希望房地产业能够带动GDP的增长,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采取宽松的政策,“适度宽松”的执行在某种程度上使前期的宏观调控没有了意义。对房地产这一戏剧性的调整,使2009年房价出现近些年来最大幅度的增长。而在政府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大面积出现,房价居高不下,甚至呈增长态势。国家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接着9月,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国八条”),以抑制房价的迅速增长,从而使国家经济在金融危机下能够维持稳定。

因此,从长远来看,对房地产业的控制不会松动,当然,政府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储备,比如房产税等制度的制定。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较为被动的,从这些年的宏观调整的政策看,我们对房地产宏观政策的评价不能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应该多方面入手,以便更为全面地看到它的发展。

三、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评价

(一)宏观调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房价

一方面,政策出台以后,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而针对市场主体而言,要改变他们的预期态度必须需要一定的效应积累。另一方面,限购政策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的增长,但这只是短暂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业的供求矛盾,反而在行政手段逐渐适应过程中,投资投机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房价迅速增长。因此,这些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稳定房价的增长势头,也就是说,房价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二)从市场的供求关系看,房地产业并没有实现供求平衡

房地产业没有实现供求平衡,这是从建设量和销售量进行分析,建设量主要是针对建设面积而言,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房地产业的供求态势,从2003年到2013年厦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上的商品建设面积和销售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供求关系出现很大的不平衡,基于此,我们可以那么说,国家在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上并没有实现供需关系的平衡。

(三)宏观调控并没有实现商品房价格的相对稳定

房价的稳定主要是从房价上涨的幅度以及居民收入来进行分析的,房价的上涨一旦超过居民承受范围之内,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支配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房价稳定与否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居民的支付能力是否与房价相当,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远远大于开发面积,这说明房地产企业存在囤积土地的现象。因此,就房地产业而言,政府并没有能改变房地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甚至进一步恶化。从政府所采取的几项紧缩政策我们就会发现对于住宅的恶劣影响。一但房地产业的建设面积小于或者等于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住宅就会出现明显的供给不足。但实际上,企业对于住宅商品房的建设一支处于增长状态。这与其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是不可分的。可是,从2013年开始,住宅面积建设出现了负增长,这同样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比如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房地产业的投资力度。而“黄金时代”“暴利时代”对于房地产而言已经成为过去。这也就造成了房地产业对于市场的观望态度,从而也就造成了建设面积的减少。这就使房地产业不能满足居民的购买需求,而供过于求这种简单的经济关系就会出现投资与投机的增加。造成房地产业的再次混乱。

当然,国家对于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种种问题不只存在于这些方面,比如像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均等问题同样也存在于房地产业。

总之,对于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解决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失效的问题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对政府、市场、社会都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符日辉.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J].企业技术开发,2006(1)

[2]李庆文.房地产投资的主要风险与防范策略[J].山西建筑,2007(27)

[3]付向阳.浅议房地产投资的效益[J].山西建筑,2011(5)

篇3

进入2015年,在世界经济调整分化和国内发展“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中央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协调配合,使得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和“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为使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求进态势,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灵活性,使货币条件松紧适度,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区域政策应协调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等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管理层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初步抑制住了2015年初经济增速较快回落势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1.经济运行缓中趋稳,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同比增长7.0%。从环比看,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和1.7%,环比增速触底回升。(参见图1)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结构优化。201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4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参见图2)

3.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减缓,市场销售继续回暖。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6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6月份减缓0.2个百分点。(参见图3)

4.社会消费品总额企稳,价格指数相对平稳。2015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16亿元,同比增长10.4%,较1-6月份累计增速提升0.02个百分点。(参见图4)

5.进出口总值降幅扩大,贸易顺差同比下降。2015年1-7月,全国进出口总值累计为22244.47亿美元,同比下降7.2%,降幅较1-6月扩大0.3%。其中,出口12648.23亿美元,同比下降0.8%,较1-6月同比由升转降;进口9596.24亿美元,同比下滑14.6%,降幅较1-6月继续收窄;贸易顺差累计3051.9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

宏观经济前景研判

经济数据及分析显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结构优化和改革深化的基本趋向没有变,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没有变。但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仍需政策加力增效,即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放活,充分挖掘潜力,着力控制风险,稳步重建新平衡。

1.投资增速下滑与产能过剩并存。201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同时,伴随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下半年投资回升的支撑依然不足。

一方面,投资下滑。表现在:一是房地产投资仍未见底。房地产业与金融服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关联密切。015年以来,各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回落幅度逐月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企稳迹象,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但是受购房峰值人口出现、住宅新开工面积峰值已过、城镇户均住房超过一套等规律性因素决定,多数城市房屋空置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转折性变化。二是基础设施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小幅回升。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中国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以往逆周期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财政减收和债务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基建投资资金动员能力明显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三是制造业投资保持低增长。制造业投资主要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三大因素决定,短期内难以好转。而且,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限制了制造业扩大投资能力。另外,服务业等其他类投资,在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后,增速也明显降低,上半年仅增长 13.8%,明显低于过去 5 年的平均增速。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2015年1-7月,产能过剩行业生产都处于下滑状态,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如平板玻璃、煤炭、水泥、钢铁,分别下降了7.4%、5.3%,、5.0%和1.8%。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7%,其中煤炭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了68.4%,冶金行业利润下降了22%。说明这些行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产能过剩。

从先行指标来看,采购经理指数(PMI)每项指标均反映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仍位于枯荣线以下,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能力存在一定下行压力;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回落反映出市场吸收不足;采购量进口和产成品订单指数下降,反映出企业信心不足,其库存行为仍在继续。

2.流动性充裕与通缩并存。当前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扩张速度史无前例,但释放的流动性非但没有引发预想中的通货膨胀,全球主要经济体反而均面临通缩的压力。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2月、5月、6月、8月四次宣布降低存贷利率和定向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充裕的流动性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增加,2015年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1%-1.6%之间徘徊,通缩压力不减。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结构性的通缩压力。2015年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4%,已经连续41个月下跌,通缩风险加大。此外,PMI为49.7,跌到荣枯线以下,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的新低。究其原因可见,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导致出口和投资增速下滑与高投资、高出口和高流动性的旧增长方式带来的产能过剩并存;再加上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中国工业产品价格下跌,CPI增速结构性下跌。

二是全球性的去杠杆压力造成宽松环境下通胀率偏低。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会提高全社会的流动性,货币总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但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都实施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通胀水平却一直处于低位,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的影响趋于弱化。

三是资金“脱实入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概率增大。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密集的降准、降息,货币市场利率明显降低,但实体经济资金依然紧张,资金价格高企。同时,受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变化、地方债务重组、风险控制加强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吸收资金的能力明显收缩,资金从实体经济转向资本市场。事实上,在实体经济逐渐降杠杆、降风险的同时,虚拟经济则不断加杠杆,特别是通过场外配资、融资融券等方式,不断推高资本市场的杠杆率,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3.国际经济复苏与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并存。2015年,国际经济分化态势逐步缩小,复苏较好的美国和英国增长略低于预期,而欧盟和日本则有所改善,发展中国家增速继续放缓,各类经济体间的增速差异有所缩小,发达国家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出现回升。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并没有给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带来进出口贸易的全面改善。2015年1-7月,进出口总值累计、出口累计、进口累计等指标均为同比下降,且低于全年预期目标,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减弱。

虽然经济运行中存在较多困难,但是,也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如果这些积极因素能够延续,则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有所缓解,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趋稳向好,有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第一,新型基建投资的关键作用逐步发挥。2015年以来,围绕投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政府不断推出改革和政策举措。如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绿色制造业、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四类新的工程等。如果在开拓投资领域、优化投资主体、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对经济运行将会有关键性拉动作用。

第二,消费拉动作用趋于强化。2015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以高于GDP增速的水平较快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连续五年快于城镇居民。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消费,向文化、娱乐、教育、健康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新型消费业态增速迅猛,网络消费正逐渐成为推动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

第三,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经过持续的再平衡调整,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保持稳定,特别是作为美国经济支柱的私人消费支出正在以近六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下行风险有所缓解,出现部分复苏迹象,对中国的出口需求构成正面支撑因素。

第四,增长动力转换势头良好。2015年以来,供给面的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势头较为强劲,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很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地区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初见成效,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增强。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但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阻力,不可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1.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发挥好“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政策具有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下阶段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发挥好“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如果地方财力有限,中央可适当扩大赤字规模,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中央可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设定明确过渡期,对债务率总体偏低的省区市,适当放开地方债务规模上限。

一是推动重大工程建设。自2014年9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组织推出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接下来,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四类新的工程包也即将推出。这些工程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二是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更多采用PPP投融资模式,改变过去政府主导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局面。国家发改委已着手建立PPP项目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PPP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

三是拓展资金来源和降低资金成本。为拓宽资金来源,201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努力解决财政资金沉淀问题。通过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不断盘活和统筹使用存量财政资金,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设法满足重点领域和大量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此外,发改委还逐步降低城投债发行标准,允许发新债还旧债,以弥补在建工程现金流未产生之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

四是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应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稳步提高居民(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继续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五是稳定出口。抓好已出台的支持外贸增长措施,发展和鼓励新型的出口营销模式,如国际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综合性的外贸服务公司,稳定人民币实际汇率,为稳定出口创造条件。

2.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稳定市场预期。2015年以来,经过连续多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已经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金融资源“脱实入虚”情况比较严重。

一是疏通和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杠杆率放大效应下的股市“过山车”,以及股市大跌后的救市行动,都暴露了中国在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信号释放、预期管理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足。从已知数据看,本轮股市下跌,银行系统受冲击尚不明显,场外配资主体损失也有限,主要是投资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尚未显现。下一阶段,需要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避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系统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基本稳定,适当扩大贬值空间。扩大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直接交易,降低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提高人民币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三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强化市场纪律,消除市场扭曲。提高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加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鼓励第三方分析和评级机构的发展,在强化监管中防范P2P、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风险,稳定资本市场。尽快摸清股市融资盘底数、尤其是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股市的底数,加大国家直接干预股市的资金规模和力度,严厉查处做空机构违规操作行为,尽快稳定市场信心,避免恐慌情绪蔓延以及对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的交叉传染。

3.加强区域政策协调功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幅员广、地区差异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政策,对协调地区发展有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央政府出台大量涉及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区域政策事实上承担了宏观调控职能,成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下区域政策的核心应该是如何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跨省域、大范围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从2007年起,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全面超过东部,扭转了长期以来区域增长“东快西慢”的格局,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区域增长极。

2014年以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015年又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新疆、福建2个核心、18省份、7个高地、15个港口建设、2个国际枢纽机场,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以亚投行、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等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形成全球化发展新格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空间、新的动力和新的成长极。

4.配套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激励创新。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从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开始,提出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共39项具体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统筹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和国企等多方面改革,旨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具体表现在:一是继续推进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负面清单管理的实施范围;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疏导审批通道,全面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加强服务;加快建立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二是把推进改革和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深化土地、资源和金融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要素生产效率。

篇4

关键词 积极财政 宏观税收负担 现状分析 政策建议

1 宏观税负率的界定

宏观税负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水平,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税收量的规定性。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除税收外,各种形式的收费、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还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这些资金实际处于政府财政的控制之外,并没有形成政府的可支配财力。

因此,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可全面反映政府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状况,说明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及企业的负担水平;而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小口径宏观税负,则可真正说明政府的财政能力的强弱。

2 我国现有的宏观税负率水平

2.1 小口径宏观税负

近10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经历了一个由降到升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基本建立了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收机制。税收收入呈现高速增长,年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幅度。2002年和2003年全国的税收收入先后突破1.5万亿元和2万亿元,2004年则突破了2.5万亿元(如表1)。

2.2 大口径宏观税负

各种形式的收费、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难以控制和计量,并且其收入范围变化较大。但有学者对部分年份的数据做过详细的测算,如2000年预算外收入占gdp的14.43%,各类收费、罚款占gdp的5%,并且预算外收入的增长幅度均大于gdp的增长速度,比重不断上升。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也大于gdp的增长速度(如表2)。

综上所述,在总体税收收入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其他收入规模未见减少,同样快速增长,使得我国政府整体收入占gdp比重约为35%左右。

3 现有税负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 两种口径宏观税负差异造成的危害

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的膨胀,必然增加纳税人的成本,同时加剧了涉税违法行为的产生,侵蚀税基,降低税收收入。首先财政分配是国家集中性规模化的分配,预算外收入由于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被分割在不同的部门、行业,难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其次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大大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必然造成公共分配秩序混乱,为政府机关公职人员产生“寻租”行为提供了腐败的社会土壤。不同地区的收费项目、数额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了经济主体负担上的不公平。也给企业财务上的分配造成混乱,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增加了社会整体的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

总之,大量在财政预算外分散和不规范的政府收入,扰乱了公共分配秩序,造成财政困难。既妨碍了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又破坏了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正常外部环境,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消极因素,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规范。

3.2 税负过重和不同行业、地区、所有制企业的税负不平衡造成的危害

按照世界银行对30个国家的税收负担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设定税负压力指数,指数越高,企业主的税收压力越大。中国的税负压力指数为154.5点,税收负担仅低于法国和比利时,排在第三位,属于税负较重的国家。发达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约为40%~60%,但这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国家和个人医疗、养老保险基金,比例约为15%~25%。而我国的社会医疗、养老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实际税负比重还相当低(见表2)。综合而言,我国的实际税负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远高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我国的税负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税负重于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重于外资企业,内地企业重于沿海企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重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状况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4 合理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

政府在社会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征收多少,即适宜的宏观税负率,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下,或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1 价标准

在拉弗曲线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应存在一个最佳的宏观税率。这个宏观税率应该是纳税人能承受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有利于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尽可能低的税率。

具体衡量、判断一国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有:能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上与gdp保持同步或略高的增长;能否保证政府实现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财力需求;是否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要体现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不应高于国际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宏观税负。

4.2 合理税负水平

从最佳宏观税负率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政府收入是政府活动的成本,政府在保证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不因税负水平下降或减少的条件下,应将企业和居民为消费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尽可能的降低,提高政府的活动效率。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国宏观税负与该国的年人均gdp正相关(见表3)。

从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人均gdp达到1 100美元,小口径税负水平应在27%左右比较适宜。但由于我国前期积极财政政策中,较多的支出投入基础项目建设中,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有所不同,宏观税负率适当得到提高。但现在我国经济已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抬头现象。应尽快转入平衡财政政策,减缓税收高速上升势头,逐步降低整体税负负担。

通过分析表明,现阶段在平衡财政政策下,我国35%左右的宏观税负率明显太高。因此,我国需要尽快改革现有的税收体制,把大量各种形式的收费、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纳入到正常税收收入中来。减少财政中基础项目建设的投入,同时应大幅度提升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基金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的控制目标,应该是税收收入占gdp的22%,预算外资金收入不超过gdp的5%,合计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保持在27%左右。

5 调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对策

由于我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较重。当前宜采取降低税率、扩大税基,达到增加税收的措施。

5.1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框架,提高财政效率

遏制非税负担,改变税费并重的畸形财政体制。逐步取消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提供普遍性各类服务收取的管理费,所需经费通过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优化公共支出职能结构,合理使用财政资源总量,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确定经济建设支出结构中各类的支出额度,监督、跟踪、落实各类资金的支出绩效。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监督。在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规范的法制约束下,建立科学的支出管理机制,有效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并强化部门预算制。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方式代替现有的分散采购方式,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5.2 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种运行机制

从总体上对税收制度做整体考虑,对各税种的地位、作用和税种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在合理设置税种的前提下实现税制的简化。合并性质相近、征收交叉的税种,对征收某些特定目的的税的必要性和其效果重新论证,权衡利弊后进行调整。可以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大幅度提升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基金的税收收入。

5.3 适度的减税政策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实行的平衡财政政策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应充分发挥税结构,适度减税非常必要而且可行。因为与国际主要国家相比较,虽然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不大,且以刺激效应相对较小的流转税(主要为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偏高,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不均,而且我国税前扣除项目少,企业经济效益低,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就显更重。减税会对生产和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减税让利政策明显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对流转税减税的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供给方面,而对所得税减税的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需求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减税方式:

(1)积极推进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消除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问题,鼓励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2)减免对支柱产业及已经变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税,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促进私人消费。

(3)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所得税政策的国民待遇,增加供给活力,启动企业投资。

(4)彻底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文献

1 张青.从宏观税负率看减负[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2 安福仁.税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变量[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 转变方式 调结构

一、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程。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增长、稳物价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监管,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基于宏观形势的政策措施分析

在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政府就会加大投资、放松信贷“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就减少投资、紧缩信贷“踩刹车”。在此循环中,投资猛增、货币超发、产能过剩与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倒闭潮轮番上演。目前,这个以拉动投资和消费为特征的调控手段正在遭受广泛质疑。

李总理在谈到当前经济问题时曾指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实现预期目标的空间已经不大。中央政府已决定不再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并控制经济中的流动性,转向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

基于以上宏观形势,上半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简政放权、打破垄断、鼓励创新和创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实施新一轮的财政及金融改革等。

1.取消或下放审批权

转变政府职能可以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行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让政府从经营型政府转变为功能型、服务型政府。打破某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让市场充分竞争。

2.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任务是在外部环境出现明显变化的条件下有效扩大内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由城镇化推进所带来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由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带来的农村消费扩大。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将大幅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这也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实现的目标。

3.实施新一轮的价格财政及金融改革

自5月份以来,国务院多次提出金融改革的具体要求,从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正着手启动新一轮金融改革。

国务院5月7日正式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首次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

以上措施都是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考虑的。金融资源配置应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为金融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加强监管。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低效的原因关键在于大部分资源由国有部门把控。由于国有企业目标的多重性,金融资源在国有企业手中难以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难以激励经营创新和技术进步,由此导致了金融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很多社会资金流向了民间借贷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巨大的民间融资如同地下暗流,既难以被金融监管体系所涵盖,也难以被宏观调控政策所控制。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中国金融资源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合理配置,才能激励金融企业的创新和生产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长期来看,只有为金融资源由动员性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才能最终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的改革,降低民营金融资本的进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和组建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多元、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

三、结语

我国当前正处于依靠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

上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以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为特征,旨在释放经济活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当前和长远看,必将在扩大社会就业,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金营运部.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N].中国邮政报,2013-2-7(7).

[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3]陆宇.供给学派的中国经济“药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7-1(18).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金融

央行出于对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自2010年以来,适时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并以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定向发行了央行票据,以此收紧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央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操作适时适度,在宏观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实施的效应看, 其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

一、欠发达地区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个别非理,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效果

主要表现为地方企业的产权制度仍然不明晰,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过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和宏观调控政策存在偏差。

(二)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和基层央行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有限有直接关系,而基层央行能够有效运用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措施不多,尤其是在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上又仅限于总行。引导信贷投向的作用减弱,和再贴现限额闲置有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因为有着再贴现功能发挥权的商业银行觉得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再贴现办理的条件太严格和央行提高再贴现率,让此局面必然出现。在具体操作中,商业银行对现有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并不是很理想,不得不说,如果只是单纯依靠窗口指导或道义上劝告的办法,没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这样的结局是避免不了的。

(三)商业银行高度集权式信贷管理体制,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

具体表现在现行高度集权的信贷管理体制下,基层商业金融机构出现的营审脱节以及上级行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无疑拉长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造成基层商业银行对央行实施的稳健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反映不积极,配合不紧密。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拓展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尽管近几年各地通过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在制定政策时为达到特定目标,对政策的负面影响未有充分估计,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对于不遵守诚信规范的企业、个人,拖欠赖账等失信行为,在执法上不够严厉,使金融部门不敢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从而导致整个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所有这些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障碍。

二、建议

(一)央行要高度重视宏观调控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的差异性问题

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央行采取强化宏观调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宏观调控对全国各地的政策是基本同向和同步的,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高低,对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是不同的。因此,建议央行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时,应考虑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差异性,对县域银行及涉农金融机构应实施因地因时灵活的调控措施,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面上而且在点上均衡实现。

(二)积极运用非对称加(减)息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提高其灵活性、针对性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经济基础差别很大,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加优越的政策支持,因此,首先应依据各地经济金融地区差别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按照区域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其次在区域内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及信贷主体,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使其能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略有倾斜。

(三)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提高其预见性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前,要认真考虑到政策传导的特殊情况,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实施时机和取向,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绩效。

(四)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的配合力度

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例,两者在作用机制、政策时效、政策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五)培育和发展金融主体,构筑比较顺畅的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继续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主体;二是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四是深化产权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

(六)密切银行、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逐步强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信用知识,使其深刻理解、切实领会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到大量贷款损失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二是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发挥地方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和维护金融债权中的能动作用;三是建立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平台,做到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及时到位、权威有效;四是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多方入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五是健全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充实企业征信系统,登记范围要能涵盖企业与银行以外单位的信用状况。

参考文献

篇7

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取向的分析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与发达国家面对的经济情况,科学面对各类重大挑战,并利用先进的工作方式提升其政策取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我国物价水平下降,但是,从总体上而言还是呈现较高的位置,投资与消费水平逐渐提升,并且经济结构在逐渐改善。在全球进口率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出口比例有所减少。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经济开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GDP有所增长,约为9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10%左右,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提升,从总体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处于正常的位置,经济增长情况较为稳定,可以有效提升国内的经济效益。

第二,目前,我国在物价方面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CPI方面的增长速度较慢,无法加快其增长速度,难以优化其发展体系,甚至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增强CPI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全运会期间,我国能源价格与商品的价格开始下降,国家在对PPI进行统计的时候可以发现其在大幅度上升,这就导致我国CPI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拐点问题。在城乡商品销售的过程中,商品的价格指数呈现直线发展趋势,多数商品都处于价格不变的范围内,或是在小范围内商品出现价格下降的现象[1]。例如:服装商品与娱乐文化设施商品等,在实际销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价格下降的现象。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燃料商品价格有所上升,相关部门如果不能科学应对能源原材料价格的相关问题,将会影响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正确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提升CPI,将会导致整体提价情况受到严重影响[2]。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要点

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之下,财政部门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取向分析,并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实?H情况,全面开展各类工作,确保自身的正确取向。在此期间,政府部门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要点:

第一,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之下,经济状态与发展趋势较为明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因此,财政部门要将预防经济危机干扰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最为重要的就是规避房地产行业风险,改善房地产产品结构,使其可以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需求。首先,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全面分析次贷危机,并利用先进的工作方式处理各类问题。其次,财政部门必须要科学调整房地产商业结构,并对各类敏感时期进行分析,一旦出现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在保证房地产贷款政策的情况下,降低房地产的价格。在此期间,不可以利用挤压房价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规避房地产房价泡沫的问题[3]。

第二,财政部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宏观经济情况,保证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分析市场内部需求,并对外来风险进行抵制,满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改善。同时,财政部门还要明确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积极建设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养老体系等,保证可以深入落实政府部门相关补贴。尤其是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体,必须要予以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居民的发展而言,需要控制其多方面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鼓励我国东部的各类企业向着西部的方向发展,并针对转移与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吸引更多企业开展转移等活动,在提升企业积极性的情况下,优化西部的经济结构,促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4]。

三、制定长期的规划目标

财政部门在实际发展中,必须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特点与规律,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革,除了要保证完成短期目标之外,还要制定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明确财政政策取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保证可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渐提升其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财政部门政策取向明确中,必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对实体经济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中小型企业经济断裂或是破产的现象。同时,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财政扶持项目,对自身的财政政策进行改革,利用新方式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长远进步。

第二,我国财政部门必须要科学管理个人所得税项目,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在保证社会公平性的情况下,缩小个人贫富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正确发展。在对个人所得税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财政部门必须要对其免征额度进行分析,明确财政标准,保证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需求,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处理,规避各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我国财政部门在明确政策取向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改革国有资产的产权,维护国家资产权益,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并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需求,对产权进行管理,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类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外汇管理体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5-053-04

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局限性,但如果从货币政策调控对象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而既有的外汇管理体制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增加基础货币,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型条件尚未成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顺畅,限制了货币政策能动性的发挥。

一、外汇管理体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81年至1993年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年至2005年汇率并轨时期、200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由于汇率与货币政策的紧密联系,即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影响宏观调控结果、汇率变化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作用于宏观经济,因此,处于不断调整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

(一)流动性过剩是中国货币政策长期面临的挑战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和相关法律所赋予的职权,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努力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在“改革转轨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还兼顾“推动金融改革”的重任, 在上述几大目标之间的平衡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就是“调控流动性”,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调控成功与否,几乎关系到货币政策绝大部分目标能否实现。而在我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面对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回收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但流动性水平过高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

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性过剩,是指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供应量大于经济运行中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具体衡量方法是将GDP增长速度和CPI的增长速度之和与货币供应量(中国宏观统计中,主要是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进行比较,当后者大于前者时,就表明经济生活中存在流动性过剩状况。1994年至2009年间,M2增长率小于GDP增长速度和的CPI增长速度之和的年份仅有2年,其余14年均是前者大于后者,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局面长期存在的事实,从而也就成为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表1)。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外汇占款的攀升是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国经济生活中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的持续攀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1年到2009年,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由4.25万亿增加到22.75万亿,增长了4.35倍,其中:外汇资产由1.89万亿增长到17.52万亿,增长了8.27倍,其占中央银行资产的比重从44.3%增加到77.0%,从而成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如果将外汇占款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绝对主力。

但中央银行对外汇的增加缺乏控制,“在保持汇率水平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人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因此,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动性。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能动性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利率效应、汇率效应、金融资产价格效应以及信贷传导效应来实现。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未真正形成,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推行利率市场化以来,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短期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央票利率和Shibor等,但在该利率体系中,仍缺乏一个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基准利率体系,各利率体系之间的相互传导机制也不尽科学合理。

经济理论指出,在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同一利率品种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短期利率水平对长期利率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基准利率对其他利率产生影响。因此,选择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央票利率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对上述利率自身的传导机制、以及相互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以考察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是否满足完善金融市场环境所界定的传导机制条件。

(一)数据说明及处理

对上述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不同品种自身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数据选择和处理是:1.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由于回购利率中的1天、4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限品种交易不够活跃,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仅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六组数据,分别用R07D、R14D、R21D、R01M、R02M、R03M表示;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于拆借利率中的14天、6个月、4个月、9个月和1年四个期限品种交易冷淡,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仅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1天、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共六组数据,分别用C01D、C07D、C20D、C01M、C02M、C03M表示;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央票利率。央票利率选取2006年3月1日至2010年12月24日之间待偿期分别为隔夜、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到期收益率数据,分别用BOND、B07D、B14D、B01M、B02M、B03M、B06M、B09M、B01Y表示;数据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网站。4.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选取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的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8组数据,分别用SOND、S01W、S02W、S01M、S03M、S06M、S09M、S01Y表示;数据来自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网站。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管理在期限结构上采取6个月、1年、3年、5年及5年以上五种,由于研究对象是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在期限结构上仅能选择1年及以下的,故此处贷款利率选择6个月和1年两个期限品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考察以上五种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时,则分别选取各自不同期限品种之间具有交易活跃、市场认可度高、以及可比较的一个品种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为6个月期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以L06M表示)、3个月期的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央票利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实证检验方法为Granger因果检验。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数据序列具备平稳性。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三)不同利率体系自身传导机制的Grauger因果检验

1.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对回购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回购利率分别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平稳状态,而3个月期的回购利率仅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由于Grau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不同数据序列在同阶平稳,因此,对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的传导机制检验仅采用前述5个期限品种。回购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上,仅有7天期对14天、1个月对2个月之间的关系显著;在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产生反馈影响的传导机制上,有14天、1个月和2个月对7天期,以及21天、1个月和2个月对14天期之间的关系显著,这表明了全国银行间回购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顺畅。与此同时,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的反馈影响,显著多余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正向影响,这也与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利率传导机制特征不相符合,因此,实证检验结果在总体上表明全国银行间回购利率传导机制不顺畅。

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拆借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1天、20天、3个月期限拆借利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平稳状态;而7天、1个月、2个月期限拆借利率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因此,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分两组进行。两组拆借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表明:1天期和20天期对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传导机制显著,而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的反馈影响不存在;而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的三组数据,除了2个月对7天期的拆借利率反馈影响关系不显著外,其他的正向影响关系和反馈影响关系都顺畅,表明7天、1个月、2个月期限拆借利率的变化在相互之间是有显著的传导关系存在。两组数据中,一组数据原序列本身平稳,另一组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本身就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总体上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同样不显著。

3.央票利率。对央票利率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除了隔夜央票利率数据序列本身平稳外,其他期限结构的央票利率数据序列均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因此,对央票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检验,选取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八组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利率变化对长期利率变化的传导影响上,7天期对1个月和1年,14天期对2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1个月对6个月,2个月对6个月、9个月和1年几组期限结构之间因果关系不显著;在长期利率变化对短期利率变化的反馈传导影响上,3个月对2个月,以及1年对7个月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总体上看,央票作为中央银行近几年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其利率的形成和传导基本上反映了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因此,相较于回购利率和拆借利率而言,央票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相对畅通。

4.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隔夜、1周、2周三个期限品种序列本身平稳,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五个期限品种在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因此,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各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检验,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处理相类似,分别进行两次因果分析。SHIBOR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隔夜、1周和2周三个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著;在1个月以上的期限品种中,1个月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之间,以及6个月和9个月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其他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著。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长期利率(1个月至1年),SHIBOR短期利率(2周期及以下)市场化形成机制相对成熟,其合理的解释是各报价团成员对于短期利率的定价认识趋于一致;而对于SHIBOR1个月以上期限品种利率,各报价团成员在利率定价上存在一定分歧。因此,总体上看,SHIBOR的各期限品种之间在传导机制上仍不够畅通,在培育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上,仍存在一定的距离。

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平稳性检验显示,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贷款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表3),6个月和1年期二者之间的变化互为因果关系,这种检验结果很容易解释,因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受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历次的利率调整在不同期限结构之间基本保持相同的幅度,所以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因果检验在统计上以高置信水平通过;但由于受人为干预,所以检验结果也不足以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各期限之间的传导机制是畅通的。

(四)不同利率体系之间传导机制的Granger因果关系

由于样本数据分为日数据和月数据两大类,因此,对中国货币市场不同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同样分为两组进行考察,即: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月度数据作为一组;央票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日数据作为一组。月度数据分别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3个月回购利率、1个月拆借利率以及6个月贷款利率;日数据分别选取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3个月央票利率和3个月SHIBOR利率。两组数据不同期限品种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两组数据中不同期限品种数据序列可以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即不同期限品种的数据序列处于同阶平稳;二是该期限品种在其利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即其市场交易量相对较高,较易被市场认可。

1.月数据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3个月回购利率、1个月拆借利率以及6个月贷款利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表5):3个月回购利率的变化是1个月拆借利率变化的原因,6个月贷款利率的变化是1个月拆借利率和3个月回购利率变化的原因,但上述关系传导机制逆向则不成立。月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表明,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畅通。

2.日数据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3个月央票利率和SHIBOR利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表明(表5),二者之间的传导关系不显著,这也表明SHIBOR利率距离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仍有较大差距。

货币市场利率体系自身以及不同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不畅,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能动性,从而成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Frederic S. Mishkin, 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echanism[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ume 9, Number 4, Fall 1995.

2.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EB],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胡晓炼,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EB],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4.陈勇、吴金友,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5

篇9

【关键词】资产价格;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始终是货币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争论也未曾停息过。目前,房地产价格,作为最主要的资产价格之一,其变动与金融、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用于理解经济行为以及预测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中心。同样地,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股票市场,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正在迅速扩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股市极度低迷,严重打击了居民的投资信心。

由于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而有关这两方面的研究方法也有其相通之处。瞿强(2001)认为货币政策操作要关注资产价格但不宜盯住资产价格。易纲(2002)从股市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与股价的关系,认为中央银行在考虑货币政策制定的同时应考虑股价及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冯用富(2003)建立了中国特定约束条件下的资产选择模型,说明用货币政策干预股市波动是无效的。吕江林(2005)实证考察了我国上证综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并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变动做出适时反应。

本文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实际数据来研究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M2)关系,以此来回答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与计量检验

(一)变量选取

为了研究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选取相应的变量来进行研究。根据我国大量学者的研究经验,本研究把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代表变量,股票市场的代表变量选择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收盘值。而对于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央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并且通过基础货币影响货币总量。因此,可以用广义货币M2的月度同比增长表示货币政策的变动。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以及经济数据的时效性与可得性,本文将用1998年6月到2013年3月的月度数据作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M2月末同比增速及上证收盘综合指数均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其中,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中很多年份1月数据缺失,采取将相邻两月的数据取平均值代替的办法补充。考虑到收集的数据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本文采用区对数的方法来减小波动。经处理后的三个变量分别用LN_FJ(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LN_MS(M2月末同比增速)和LN_SZ(上证收盘综合指数)来表示。

(三)基本统计特征

表1给出了各时间序列的统计性描述。因为没有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里面,所以从表格中的均值来看,并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从波动性角度考虑,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波动相对于上证收盘综合指数、M2月度增速来说较小,这说明房地产价格水平相对于股票市场价格与货币供给的波动小,可以猜测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不及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

(四)变量平稳性检验

本研究利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通过检验发现LN_FJ、LN_MS为平稳变量,而LN_SZ为非平稳性变量。本研究对平稳性变量采取差分法,结果见表2.。其中,D(LN_SZ)表示对LN_SZ取一阶差分值。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序列在10%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五)协整检验与格兰杰检验

1.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关系是检验变量之间 是否存在长期的相关 关系。Johansen在1988年及1990 年与Juselius一起提出了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 回归系数的方法,对多变量协整检验有较好的检验能力。主要的检验方法有特征根检验(Trace)和最大特征值检验(Max-Eigenvalue)。 由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知道,LN_FJ、LN_MS、LN_SZ并不是同阶平稳的,从而它们并不能进行协整分析。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首先明确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检验统计上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不表示这是真正的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呈因果关系需要根据理论、经验和模型来判定。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所有的变量应该是平稳的,这是格兰杰检验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单位根检验发现两个变量是不平稳的,那么不能直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于是,由于LN_FJ、LN_MS、D(LN_SZ)是平稳的,所以可以对修正后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下表的滞后期设为2。

根据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短期内,变量D(LN_SZ)能Granger引起变量LN_FJ,变量LN_MS能Granger引起变量LN_FJ,变量LN_FJ能Granger引起变量LN_MS,其他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相对而言并不显著。这说明股票市场的波动能引起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而同样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这说明,相比而言,我国的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要比房地产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更紧密。

(六)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VAR模型下使用广义脉冲函数,对是否协整关系不要求。

此处的图显示了LN_FJ、LN_MS、LN_SZ三个变量对相对冲击的动态反应。分析可知: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信息立刻产生了较弱反应,立即增加了0.04%,而且随后反应程度逐渐上升,知道从第4个月左右开始逐步下降,表现出强烈的自相关性,这可能源于购房者对于房价的”追涨杀跌”;货币供应量对来自于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的新信息没有立刻产生较强的反应,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到第十个月时到了0.4%,而且从一开始就是负值,可能是因为房地产价格水平上涨后人们调节了资产结构,多持有房地产少持有货币;同样上证收盘综合指数对来自房地产价格的新信息没有立刻作出较强的反应,三个月后有了0.1%的增加,而从第6个月开始反应是负值,这可以解释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将股票市场中的资产投入房地产市场中。

货币供应量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新信息立即产生较弱的反应,立即增加了0.6%,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新信息产生的反应慢慢的减弱,到第8个月时稳定在0.4%左右;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对来自于货币供应量的新信息没有立刻产生较强的反应,但是从第2个月开始就慢慢增加,到第10个月时还有上涨的趋势,说明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水平可以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的持续性较强;上证收盘综合指数对来自于货币供应量的新信息立即产生了较弱的反应,有0.1%的增加,而且到第5个月后基本稳定在0.2%的增长,同样说明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有着持续性的影响,并且与房地产市场比较而言,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反应更加敏感。

上证收盘综合指数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新信息立即产生较强的反应,立即增加了0.8%,但从第4个月开始,该新信息产生的反应慢慢的减弱,到10个月后还有继续减弱的趋势;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对来自于上证收盘综合指数的新信息没有立刻产生较强的反应,但是在慢慢增加,到5个月后到达最大值,随后又逐渐减小,10个月后仍有继续减小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对来自于上证收盘综合指数的新信息没有立即产生强烈的反应,2个月后增加0.05%左右,为最大值,但到第6个月开始为负值,10个月后仍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股票市场前景好的情况下,也就是“牛市”时,人们会暂且观望随后在确定股票市场的前景后会将持有的货币投入到股票市场中,于是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联系。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的正冲击会给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与上证收盘综合指数带来正面的影响,观察可知房地产市场的反应比较滞后,第一期影响不明显,第二期开始逐步上升,而股票市场反应则相对灵敏,第一期开始就有较强的反应,而且两种市场下由货币供给量带来的影响效应具有长期有效性。货币供应量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上涨,

本研究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纳入资产价格,并将其作为调控的目标之一,以消除潜在的资产价格泡沫过度膨胀的隐患。。在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密切关注的同时,也要对市场的变化要持续关注,如果市场已作出了反应,应及时变化政策,避免走上极端。另外,政策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力图顺应市场规律,从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用富. 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 经济研究, 2003, 1: 37-44.

[2]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J],《经济研究》,2005(3)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需求;有效性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均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资本项目的管制,金融体系并未受到太明显的影响,所以,中国在目前阶段所面临的考验首先来自于实体经济层面,扩大内需以缓解外需减少带来的冲击是政策的首要目标。为此,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两种政策都是对需求的管理,但是对需求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却不同,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两种政策的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

(一)乘数作用限制了投资的拉动作用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4万亿元的投资,对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严重偏低,较低的投资乘数使这一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太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及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居民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严重偏低,大致为0.3,只相当于英美国家一半的水平。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因为预期的不乐观而继续走低。

(二)财政政策很难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消费不足问题

美国这次危机不是消费需求不足,它的消费很活跃,其经济增长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相反,中国的内需不足主要不是投资需求不足,而是消费需求不足。中国不缺投资需求,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从中央到地方,投资都有经验、有热情、有积极性。但是中国怎么刺激消费需求,确实是经验不多,体制上、政策上、环境上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世行认为,中国目前是投资需求过旺而消费需求不足,但是目前中国刺激内需的政策主要是刺激投资需求,而中国实际上投资需求很旺盛,应想办法刺激消费需求。从短期来看,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为扩大内需做出很大贡献,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消费需求的增长才是根治我国需求不足的根本所在。而我国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缺少经验、缺少办法,体制上、传导机制上也存在障碍。

(三)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有限

自2008年9月以来,央行连续几次下调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1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从4.14%下降到2.2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7.5%下降到13.5%。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明显,从信贷投放看,1~2月2.69万亿元的天量信贷,已超出今年5万亿元信贷底线的50%。目前项目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控制全都放松到了极点,面对创下历史之最的一季度4.58万亿元信贷投放,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尤为重要。所以,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空间很有限。

(四)“流动偏好陷阱”使货币政策的反衰退作用十分有限

从反经济哀退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陷阱,因此给很多投机者带来了机会。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则不明显。因为,此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央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经济衰退政策,其效果就甚微。

二、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提高刺激消费政策的有效性

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消费需求不仅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倾向的大小也将决定各项乘数的大小,从而全面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1.改善投资和消费结构

当前,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投资需求增长过快,排斥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需求(剔除价格因素后),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3.5%,比西方国家要快1倍还多;这几年更高,从2003年以来就没有低于24%。2008年我们紧缩投资,防止过热,控制投资规模,结果公布出来的数据还是25.5%;2009年一季度是28%。可见,这些年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一个国家的钱是有限的,去买投资品,就不能去买消费品,两者之间是排斥的。

2.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其消费增长是不是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很大程度取决于居民收入分配在总分配中的情况。目前,从中国各地每年公布的数据看,增长最快的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往往比GDP的增长速度快1倍;而GDP的增长速度又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这些年,政府收入增长最快,其次是企业,最慢是居民,因而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的收入分配比重持续下降。1998年,我国居民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68%,2008年占59%,10年间比重下降了9个百分点,因而总的消费比重也在下降。这是国民收入分配宏观方面的矛盾。

3.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说明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更多地给了有钱人。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有钱人消费的绝对量大,但是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小,越有钱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低。富人拿到钱后,只将很小一部分用于消费,大部分用于投资、储蓄和买保值品,这又加大了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的不匹配。所以,消费收入差距过大,不只是影响公平,还影响效果,更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收入分配中宏观上和微观上都存在问题,宏观上居民收入的比重在降低,微观上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分配的问题影响经济的增长,使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二)加快发展金融市场,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要加快开发新的市场工具。应根据经济需要,增加发债规模,积极调整债券结构,增加可资利用的债券品种,进一步增加银行间市场的开放程度,扩大货币市场主体,吸收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增大银行间市场的覆盖范围,最终建成我国集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贴现市场于一体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

(三)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波动过大造成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由于作用因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准确估计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种金融支付工具层出不穷的环境下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一个新的中介目标来替代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减弱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果被弱化,但是两种政策的作用机理、调整的力度和调整的对象却不同,要从整体上促进经济的复苏,两种政策必须合理的搭配使用,取长补短,而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双管齐下,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程国平,方苏立.关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7,(26).

[2] 何新.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

[3] 韩康.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