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期宏观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预期 博弈 政策制定者 公众 宏观经济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更可怕的是造成全球投资者信心崩溃。如何树立“比货币、黄金还贵重的信心”,已成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
实际上最近的金融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最初实体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显著恶化,只是由于虚拟经济的波动拖累了实体经济,最终导致整体经济衰退,正如伯南克所描述的“小波动,大周期”。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据IMF统计,美国抵押贷款和相关证券规模不足1.4万亿美元,已将全球经济拉人泥沼,不能自拔。可见,金融经济周期一且形成,治理起来则事倍功半。截止到2008年全球已经获批的救市方案金额已逾4万亿美元,救市规模已远远大于次贷规模,但让人失望的是这些前所未有的全球联手救市措施仍然不能驱散次贷危机的阴影,达到止滑提速和提振信心的作用。
很明显,金融危机期间负向波动被金融市场缺陷和人们的悲观预期放大了,中央政府要治理危机并从中摆脱出来,避免或降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关键要治疗公众的悲观预期和心理恐慌。
二、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治理危机,首先要理清金融市场缺陷和心理预期在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传导机制,才能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
1、国外学者有关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国外学者主要从金融市场缺陷――市场信息不完全导致的预期偏差角度间接描述了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角色。费舍尔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认为,经济繁荣阶段由于微观主体乐观预期导致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基于悲观预期的“债务清算”形成了金融经济周期,危机爆发后企业为清偿债务而廉价销售使净值下降,引起利润水平下降甚至破产,进一步导致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心理预期是影响供给和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就业水平、货币需求、投资水平以及经济周期都与之有关。伯南克和哥特勒的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缺陷在经济萧条时期被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放大,导致企业净值降低,外部融资困难,从而使得投资下降,产出减少,危机进一步加剧。米尔顿从委托一问题的逆向选择出发,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微观主体中锻行的行为:负向冲击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可贷资金将减少。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防范陷入“挤兑危机”和“流动性困境”,采取压缩自身信贷规模、规定更加严格的信贷合同、催还企业贷款和提高信贷实际收益率等措施。其直接后果是企业的可贷款规模减小,成本上升。投资急剧减少,整体经济的活跃程度降低。
2、国内学者有关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国内学者则主要从心理预期角度论述了微观主体在金融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角色。刘骏民,许圣道等认为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传导和深化中非常重要原因在于虚拟经济是以心理为支撑的价值系统。其独特的定价方式与人们的预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由于现代金融市场固有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婪、恐惧和从众心理决定了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注定了虚拟经济具有过度波动性和敏感性。刘春航,张新指出在宏观经济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心理预期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心理预期来间接影响投资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之所以不能直接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参与者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对各种宏观政策信号作出及时地反应,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心理预期在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起了推波助谰的作用。
三、治理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大部分研究在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治理危机时都忽视了金融加速器和心理预期的重要作用,而主张选择明确的扩张财政政策。辅以适当扩张的货币政策甚至中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期间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再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进而不会使投资和产出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从而主张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治理衰退。货币主义学派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认为。应避免货币政策受政治因素左右,不管经济出现什么情况。央行都应保持稳定的增长率,确保经济主体享有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预期,以实现经济稳定。
但是。在次贷危机中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危机期间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发生改变。经典理性预期假定认为公众能够对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做出合理预期,事先估计扩大货币供给带来的物价上升,从而在物价上涨之前。工人就会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从而导致雇主因为成本增加而放弃扩大生产的打算,因此货币政策失效。但是。在这次危机期间,由于失业人数增加和就业压力倍增,工人失去提高工资的动机和谈判筹码,结果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同时利率下降,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最终导致企业因为投资成本降低而扩大雇用人数,扩张生产,提高产出水平,即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而且,从逻辑上讲,扩张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恢复最有效,扩张货币政策则对恢复虚拟经济最有效,危机起源于虚拟经济,继而拖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衰退是因,实体经济衰退是果。如果只重点治理实体经济衰退,而虚拟经济仍未恢复的话,实体经济还是会被虚拟经济拉入泥沼。所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树立投资者的乐观心理预期,有利于恢复虚拟经济进而使整体经济复苏。
四、一个简单博弈模型
在上一节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通过一个两阶段的非完美信息博弈模型来论证和描述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在治理危机中发挥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与公众包括企业和家庭的基于市场缺陷的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过程:政府通过发送各种信息或信号――紧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企业和家庭观测到信号后形成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政府根据企业和家庭的预期再重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在详细描述博弈模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函数:
1、企业产出函数:
式中表示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u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为
公众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b0表示宏观经济政策与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产出的作用。这个产出函数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意料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能影响产出水平。
2、政府收益函数:
这个收益函数的含义是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使“产出低于目标水平的损失”与“宏观经济政策松动导致的通货膨胀、声誉损失之和”最小。式中C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松动有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在政府收益函数中的权重,C值越小表示政策制定者关心失业或产出增长更甚于通货膨胀,由于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干预,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倾向于选择较小的以获取较低的失业水平或较高的产出水平,即。
3、企业的收益函数:
企业收益函数告诉我们企业总是试图正确预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在时他们的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具体博弊模型描述如下:
I 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公众(企业和家庭);
Ⅱ 政府类型:凯恩斯主义者,自由主义者;
Ⅲ 博弈顺序:
a 自然赋予政策制定者某种类型c,政策制定者向公众发出选择紧缩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信号;
b 公众形成对第一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
c 政策制定者观测到预期,其后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选择第一期的真实宏观经济政策;
d 公众观测到(但不能观测到政策制定者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然后形成对第二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
e 政策制定者观测到,然后选择第二期的真实宏观经济政策。
这个两阶段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解告诉我们: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公众能够明确判断出政策制定者的类型,因而他们预测的宏观经济政策松紧程度与政策制定者实际实施的宏观政策能都达成一致,从而不会形成悲观预期,能够做出与政策制定者期望相同的投资决策,有利于较快走出危机泥沼。
但是在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公众只能够观察到政策制定者的现行政策,而无法观测到政策制定者的类型,即不知道他们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在悲观预期和风险厌恶的双重约束下,公众可能减少投资,因而不利于经济恢复。为了让公众明确自己的类型。政策制定者在实施第一期的救市措施时,可以通过突破以往尺度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来表明自己的类型,使公众相信政策制定者会继续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直至经济复苏。从而有利于提振公众信心,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复苏起来。
五、政策建议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因为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需要获得公众的理解、接受并主动配合。
(一)金赫危机期间,货币政策依然有效
对实体经济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使消费者对未来更加明朗,减弱谨慎动机,提高消费倾向;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使投资预期收益率大于投资成本而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对虚拟经济而言,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公众信心恢复。有利于资产价格上升,资产价格上升又可以通过托宾q效应、莫迪利安尼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进一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带来积极影响,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经济周期中恢复过来。
(二)政策制定者辟递政策信号的明确性套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政策制定者在治理危机期初选择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利于化不完全信息为完全信息,从而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理解政策制定者和树立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制定者在表明自己的危机治理态度后,要保证按照态度传递的信号制定政策并严格执行,以向公众巩固其在危机中的积极态度,从而有利于经济恢复。
篇2
抑制通胀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和波动的。这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内容极其丰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比如近期讨论火热的通货膨胀和加息。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在现代经济学中,指的是整体物价水平上升,反义为通货紧缩。对于一个国家,当通胀率过高,为了稳定物价,势必要采取相应的通货紧缩政策,反之亦然。
拿什么来衡量通胀呢?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 sumer Price-Index)通常是作为观察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当CPI上涨的时候,说明我们手中的货币的购买力开始下降,如果不通过各种投资行为使得手中的货币增值,那么资产就会不断地贬值。储蓄是最基本的投资行为,通过利息使资本增值。但是如果利率低于CPI,就说明资产增值的速度低于货币购买力贬值的速度,实际上,个人的资产还是在贬值,这也被称作是“实际负利率”。因此,当CPI增长过快的时候,国家就可能通过加息来保持储蓄的实际正利率,同时贷款利率的增加也会减少贷款的规模。这样,流入银行的资金会增加,流出银行的资金会减少,整个国家的资金流动性就会降低。
与股市负相关
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加息了,股市和基金要跌了”,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利率对于股市的变动确实有着直接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一般来说,利率上升时,股市会有下跌,反之亦然。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篇4
我国宏观经济将步入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关键阶段。由“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全面过渡,决定了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及其政策选择开始进入关键阶段。
一方面,如果刺激政策持续或进一步放大,可能会带来经济短期的快速回升和过热,而政策主导性反弹可能压制市场复苏力量的培育,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也将会越来越激化,产能过剩还会加剧,从而导致宏观经济在中期的不可持续。
另一方面,如果简单采取退出政策,将使政策刺激性需求急剧萎缩,使刚刚启动的局部的、还没有形成自我循环的市场动力夭折,宏观经济在中、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复。因此,避免宏观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将成为考验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效应和政策实施节奏的核心所在。
近期内,我国大中型金融机构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的运用,是货币政策应对新形势的灵活之举,也凸显出当前调控面临的两难:一方面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政策微调。
实际上,不仅货币政策,“两难决策”在多领域同时集中凸现。主要包括:重工业主导的经济复苏与加强结构调整力度之间的冲突;无就业复苏与增加就业的刺激方案之间的困境;进一步刺激出口快速回升与外贸不平衡调整之间的矛盾;房地产作为民生产业与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之间的问题;汇率政策调整中贬与升的两难选择等。
正基于此,中央提出要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一方面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问题依然十分复杂,可能出现上述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既要保持经济复苏的周期得以延续,又要在整体经济框架改革中寻找新的出路,那么,该如何进行两难决策就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对目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
在保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方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调控的着眼点。其中,财政政策应当以“促民生、建社保、调工资、稳投资”为目标,货币政策应当以“促进流动性的渗透性、抑制资产价格高涨”为目标。
第二,稳定目前各类在建项目的政策投资,启动民间投资。
对于地方新建项目和投资膨胀倾向进行适度约束,防止2011年-2012年地方政策财政恶化带来大量的“烂尾工程”和结构进一步恶化的问题;加强政府对保障住房的投入和落实;开放与扩大民间投资,同时,约束大型国有企业进入一般竞争性领域,防止出现过度的“国进民退”现象。
第三,启动消费应通过制度建设,而不能单纯依靠一次性收入的增长。
可适度延续或局部扩展2009年的消费政策,但不宜大规模、全方位地进行。因为过度的消费性刺激政策,可能成为真正启动市场性消费的障碍,给今后的政策退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或震荡。消费政策应当与建设民生工程、工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相结合。
第四,调控资产价格以控制“投资杠杆率”为主、调控利率为辅。
调控资产价格的核心工具,包括适度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股票保证金交易限制、提高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严控热钱流入以及调整差别化利率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是2010年的重点,供给放量依然是政策调整的落脚点,关键在于对土地供给和土地囤积的管理。同时,高度关注一些瓶颈产业的供应以及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热钱的大规模涌入是2010年汇率调整、资本市场管理必须关注的重点。
第五,贸易政策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2010年进一步刺激出口使出口快速回升,虽然可以带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复苏,但极易使经济增长模式又回到老路。因此,2010年不宜进一步出台刺激出口复苏的政策,进口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应当保持积极的态势。
最后,注重政策工具与目标的匹配性。
其核心原则是:中长期政策与中长期目标相匹配;产业规划与结构调整相匹配;社会工程建设与社会规划相匹配。切忌长期问题短期实施;注重政策工具的性质,把握问题的核心根源。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解决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我国广泛存在周期性产能过剩,其往往因全球分工体系和外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将产能过剩绝对化而依靠单纯的行政管理和计划调整方式,无法实施产能过剩问题的动态调整,必须从行政体制层面来分析问题。
事实上,不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不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社会保障机制,不破除政府采购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就难以真正达到产能均衡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短期宏观调控上,结构性调整不宜用力过猛,不宜过分依赖增量收缩和行政规划来解决周期性产能过剩的问题。
篇5
宏观经济数据是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分析判断的基础工具。但当我们透过这些数据观察宏观经济时,光线从未偏折吗?
失业率是观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美联储更是直接将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和失业率直接挂钩。而相比于其他诸多或是宏大、或是晦涩的指标,失业率和居民个人更加息息相关——理论上每个人都想避免成为统计中的分子。
失业率统计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种口径,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调查失业率则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比例。在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时,调查失业率是一个比登记失业率更有效的指标,因而获得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青睐,国内学者对于采纳调查失业率也已经多有呼吁。
中国至今长期坚持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表现最为稳定的统计指标。无论经济增速上升或者下降,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不幸沦为分子——在中国经济极度困难的2009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在经济“过热”的2007年,这一数值为4%——实际上自2002年以来,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左右。这就如同一个人无论是健康还是患病,体温计读出的数永远是38oC。
不过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历来存在巨大差异。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曾过当年的调查失业率数据:针对800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2012年6月的城镇失业率达到8.05%,几乎是官方公布的登记失业率4.1%的两倍;而在2009年,人社部公布2008年失业率为4.2%,而社科院对此调查为9.4%,分歧更加明显;还有民间调查显示,每3个失业人员中只有1个人进行了登记。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期透露,为了与国际上多数国家的做法相对接,人社部已建议国务院,在已有的试点基础上,将来找一个适当时机向社会公布调查失业率,这一点值得期待。
关于中国GDP增长率是否存在类似失业率的偏误则是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宏观经济监测的可靠性。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曾达到过13%,现在只有7.5%左右,这样大的数据反差,可能与部分人对经济基本面感受此时与彼时的差异并不相符。再者,全世界能够达到7.5%经济增长率的国家并不多见,既然有这样高的经济增长率,那么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还有诸多怨言?我们不禁疑问:真是宏观向好,微观困难吗?
关于观察通货膨胀,较为稳妥的方法是观察PPI和CPI,且在CPI中主要观察核心CPI,以避免受到能源和食品价格波动的干扰。但是目前PPI已经负增长16个月,CPI环比也出现负增长,这和总体CPI增长2.1%所反映的通胀形势存在方向性的区别。如果政策制定者仍然坚持反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则可能会对潜在的风险应对不及。
社会融资规模可能出现的重复计算和增长率虚高在2013年被市场高度关注。表观数据可能会带来对于上半年实际信贷环境宽松的判断。而现实中,从端午节前开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不断加剧,各期限利率在季末时点前已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篇6
央行票据是公开市场业务品种之一
发行央行票据是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两者有紧密的关系。国家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改善国民经济运行、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两大基本手段。财政政策主要指财政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如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4万亿元投资方案就属于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或减少流通领域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调控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而央行票据就属于公开市场业务中的一种。
央行票据与投资理财
了解央行票据的发行状况对于普通投资者具有重要作用。
暗示经济运行周期 央行票据有3个主要要素:发行的品种、频率和数量。央行票据发行的品种有: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
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央票各品种的发行与否会变化。无论经济处于高涨还是衰退,3个月央票都会按期发行,只是在发行频率或发行数额上会进行一些微调。1年期央票往往在经济稍有升温时,就开始发行,经济开始有明显衰退时,停止发行。3年期央票一般在经济过热,通胀严重时发行;当严重的通胀消失时,停止发行。6个月央票通常在经济有过热趋势时,作为高期限央票的过渡品种发行,待1年期央票或3年期央票发行后,或经济过热趋势消失时该央票有可能停止发行。6个月央票的发行与否,是宏观经济由衰退转向即将过热,或经济过热现象即将消退的信号。
1年期央票开始连续发行,可以视为经济衰退即将结束,新一轮经济增长即将到来的标志,各种投资活动也会渐趋活跃。这时个人投资者可以考虑变换熊市思维为牛市思维,在各投资领域做好积极买人的准备,反之亦然。以股票投资为例,如果1年期央票开始连续发行,这时候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一些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如钢铁、航运和煤炭等股票,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3年期央票开始连续发行,可以视为通胀严重,经济即将见顶的标志。这时候,个人投资者可以考虑变换牛市思维为熊市思维,在各投资领域做好积极卖出的准备,反之亦然。仍以股票投资为例,如果3年期央票开始连续发行,这时候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做好减仓准备,卖出一些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如钢铁、航运、煤炭等股票,转换成防守性的股票如公用事业股等,以守住牛市的丰厚成果。
预告利率变化 经济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组合拳,央行票据和利率政策,同属于货币政策的一部分,两者联动性较强。央行票据的发行规律,经常可以预示出未来利率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3。
比较表2和表3可以看出,央行票据与银行利率之间有明显的联动作用。其中,6个月央票的发行与否,往往是利率政策将出现阶段性变化的信号,而1年期央行票据和3年期央行票据的标识作用则更为明显,这两种央票的发行与否,往往是一个周期性利率政策开始或结束的标志。
以房地产投资为例,在一段很长时间的经济衰退之后,如果此时央行突然开始发行6个月央票,则意味着经济好转,利率即将开始上调,这时候房地产价格可能正处于一个相对低位,投资者可考虑进入。等到央行开始发行1年期央票的时候,加息信号就非常明显了,说明经济开始全面复苏,新的加息周期即将到来,地产价格即将加速上扬,这时候可考虑大力进入地产市场。随着3年期央票的发行,这时候可能意味着频繁加息的时期即将到来,经济有见顶可能,房地产的价格在短期内有见顶可能,这时候应考虑出售手中的投资性房产。
央行票据与货币基金
篇7
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受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大市场需求的影响,预计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在三季度基本结束。近期企业订单水平预计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去库存活动将结束,生产活动将趋稳或略有回升。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受其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和经济运行特点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与2002-2008年的经济高增长相比,主要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活动全面展开。
外贸出口市场扩张速率减慢,竞争越来越激烈
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的扩张速率明显减慢了。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持续较快扩大,美国近年开始启动再制造业化活动。针对国际市场的生产和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
受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空间和土地供给潜力限制,预计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速率也将减慢。这些情况意味着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汽车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降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减弱。
国内投资增长速度减慢
受城市发展空间、地下设施配套能力、地方政府资金能力的限制,预计以城镇建设为主的地方投资扩张能力将减弱;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以及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的转差,预计企业和产业投资活动也将趋缓。这些都将导致投资增速下降。
综上,出口、消费、投资等三大需求增速都出现了阶段性降低,国内外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这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重大改变。
2002-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由12373元/年增加到41799元/年,增长了2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7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了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了35.8%。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一变化预计是趋势性的,因此是企业和经济发展条件又一个重大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向集约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阶段性下降
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必然使企业订单增速下降;供求关系改变和市场竞争加剧,必然迫使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些必然会改变企业和整体经济低水平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要素成本的明显提高,必然迫使企业越来越注意节约人力和各类物质资源的投入。这意味着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已经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客观必然趋势,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企业能否继续存在发展的生死之搏。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各个经济层面生死攸关的现实任务。
篇8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经济出现不可逾越的困难之时,政府出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事情不可以长期持续。否则中国经济质量将被大幅恶化。什么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恶化?按我的理解,其核心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主动性增长力量不断弱化,而政府主导的被动性经济增长依赖越来越强。至于经济的“效率和效益的下降”则是上述结构扭曲的必然产物。
从一而再、再而三地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现实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发生严重错位。其具体表现为:财政政策变成了总量政策,而货币政策却变成了结构性政策,这是很不正常的。
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变成了总量政策?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每当GDP出现下行压力,我们就让财政政策补上去,以财政投资顶住GDP的回落,这不是总量政策吗?为什么说货币政策变成了结构性政策?因为货币政策一直在强调结构问题。比如,央行、银监会一直都在强调“信贷投向要有保有压”;央行也一直在说“货币政策紧一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等。
这不是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的严重错位吗?这样的错位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扭曲和不良后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屡屡被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冲。紧缩的货币政策严厉地压制了“内需”,民间投资被高企的财务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来,迫使其减少投资;这使得中国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主动性增长动力不断恶化,并需要财政投资不断加大力度,或者过一段时间就得刺激一下。
这是问题的根本。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经济增长质量的恶化问题——经济增长的被动性越来越强,主动性越来越弱;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国进民退,改革回头;效益和效率不断递减,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持续,非国有的新兴产业发育越发艰难,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等。
整个社会经济就像是个“鸦片”上瘾的患者,刺激一下好一点,失去刺激用不了多久就又犯“瘾”了,这像不像过去20年间的日本经济?政府需要不断地给经济打“强心剂”,需要不断地干预汇率,经济才能维系零附近的增长,否则很快便会衰退。日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经济困难,其根源就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紧缩,日元不断升值,国内出口产业停滞、转移,最后经济空心化,泡沫泛起。“泡沫经济”引发危机之后,经济衰退,而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不敢将货币宽松程度与其它发达国家拉平,导致日元贬值,而使货币越升值经济越困难;经济越困难,货币越升值,同时,整个过程中,政府不断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而每次都不能获得货币政策的配合,使得财政刺激效果被对冲。
篇9
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根据我们的研究,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上半年会比较严峻:下半年在各项政策的刺激下会逐步平稳,并有所回升,全年保8问题不大。但总体上,对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需要估计得严重一些,决不能掉以轻心。第一,必须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从当前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见底。美国经济有可能形成“大L型”,这对中国出口将产生长远影响。第二,2009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三重压力。一是上面提到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二是中国在持续五年高增长后的自然回落周期:三是几年来以紧缩投资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第三,近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消费增长率基本上是每年一个百分点,除非有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消费率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
基于以上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判断,要充分估计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在某些方面甚至需要谨慎悲观。
保增长重在深化改革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缓解经济压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点已经放到“保增长”上。从现实情况看。保增长,不仅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的松动,更需要深化改革。尽快解决体制性弊端。
第一,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国内体制积累的矛盾与问题。一是发展的目标更多地注重GDP增长,而忽视了GDP增长的方式,客观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一出口”,消费率持续走低,这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滞后直接相关;三是一些重大改革远滞后于现实需求。例如,垄断行业改革迟迟没有破题,在新一轮投资的背景下甚至有进一步固化的倾向。第二,从历史经验看,10年前我们同样面临保增长的重大挑战。当时不仅实施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国有银行改革等。第三,最近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困难,但宏观政策只能缓解问题而不能根除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改革。
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改革
当前,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改革,不仅在于改革远未完成,改革仍需打好攻坚战。而且更在于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从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现实矛盾看,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在政策调整中不断深化改革。
一方面,进入新阶段,要客观地看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我院的问卷调查显示,75.41%的专家认为新阶段的改革共识正在弱化,改革动力日益不足,受既得利益掣肘的现象逐步严重。如果说过去改革的干预主要来源于“左”和“右”的话,那么,新阶段改革的阻力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分化背景下利益因素的掣肘,这使得推进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要把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改革。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二是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革相结合,既着眼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短期需要,又考虑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需求。三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相结合,使增量资金能够流入到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农村和落后地区。四是积极的社会政策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相结合。在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应当着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分工体系,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投入的实际效果。
篇10
关键词:宏观调控;前瞻性;国内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15-02
近期,为应对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宏观调控急速转向,不仅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而且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成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调。与此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实现2009年经济“保八”的艰难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与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方针如有天壤之别。
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为应对国内经济超乎预期的衰退趋势,迅速出台这些政策无疑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但是,将目前经济失速完全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美国也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而我国实体经济中企业出现困难早于2008年5月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经济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运行的现实证明了过去一年来,我们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起到烫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经济周期,加大了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过山车:股市过山车、宏观调控政策过山车,深刻折射出了我们宏观调控的失误,因此,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研究非常必要。
一、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是指宏观调控要与控制物价或经济增长等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它包含着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央政府要根据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在不同的时点及时采用合适的政策,以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稳定物价或经济增长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则是通过现时的调控政策操作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二、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本身的时滞效应和其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因素的存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结果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如果其中某一特定的经济变量及作用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原来的经济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效应发生相应变化,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产生偏差,有时偏差过大,还会引起相反的政策效应。所以,要缩小这一偏差,减少有关变量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效果的不利影响,政府必须实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三、制约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因素
1 时滞的存在是制约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客观因素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着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内部时滞,即政府着手制定调控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宏观经济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1)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波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2)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3)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外部时滞是指政策行为被采取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内部时滞对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具有重要影响。时滞的长短,决定了宏观调控是否及时。时滞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实施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2 宏观管理部门分散,对经济形势的认识缺乏一致性
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认识的不尽一致,影响了政策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机构除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外,还有国土资源部、证监会、银监会等机构。由于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认识不尽一致,往往影响了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同时,确实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利益保护的冲动,对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资料或数据上报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数据或资料的上报就采取消极或者抵制的态度,从而造成预测宏观经济的数据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最终影响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3 相机抉择理论运用的惯性也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快车道,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上,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理论,亦即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30年来改革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初步印证了相机抉择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在经济波动时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冲动和惯性。但是,相机抉择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本次经济波动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本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但经济放缓的迹象在年初就已经隐现,不过出于“相机抉择”理论的惯性,宏观调控部门仍在执行2007年末制定的“两防”调控政策,结果调控政策效果却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4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增加了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
改革开放30年,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度流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过度外向型,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惊人的程度。近年来中国的外贸总额/CDP的比例高达0.7,虽然日美两国都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但对外贸易依存度都远远小于中国。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一比例为0.2,日本为0.25。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成了联动效应,如果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我国经济也不会成为经济波动冲击的“孤岛”,所以,要预测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就不能不考虑世界经济这一因素。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降低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四、提高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建议
1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控时机选择上要把握提前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
2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体系,准确把握和判断时滞变动;理顺中央――地方的信息采集关系,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构建宏观经济预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缩短时滞时间;
此外,把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和预测,建立全球经济的预警机制,一叶知秋,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3 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
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前瞻性问题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但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理论。
4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近期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