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

篇1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管理

高校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对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此类事件来得突然,事出多因,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一旦发生便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本文拟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以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类型为基础,着重探讨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类型

一般认为,“突发事件”的概念最先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rich Becker)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提出的。此后,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突发事件”的概念也给出了很多种定义,由于依据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多种定义,笔者把突发事件的概念总结为:对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突然发生的、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的事件。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此类事件不易应对,且不能采取常规的处理方法;二是事件突发、紧急、扩散速度出乎意料。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它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很显然,高校突发事件也应该属于这一范畴。高校突发事件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狭义的高校突发事件单指“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由校内学生实施或以学生为侵害对象的,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的原因突然引发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高校突发事件,即“学生突发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诱发及事件本身的动态性和变化性的不同,高校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群体性突发事件

群体性突发事件指的是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政治因素引发的事件和群体利益引发的事件两类。前者是指带有政治色彩的、大多是由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的具有社会共鸣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社会联动能力强,影响面较大,与国际国内形势关系密切,有一定的组织程序,而且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口号,政治目的明显。后者是指因待遇、利益、管理等引发的具有群体利益目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多因师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或学校管理不善而诱发,行动目的明确,但社会联动能力较弱,影响面有限,与政治敏感性问题无多大关联。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两类:一类是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另一类是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的蔓延,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突发安全事故

突发安全事故包括意外交通事故、实验室爆炸、建筑倒塌、拥挤踩踏等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学校后勤供水、供电、供气、供油等事故,学生打架斗殴致伤、致残,盗窃、抢劫、故意或意外伤害、自杀、火灾等治安类事件,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学校组织或师生自行组织的校外活动中造成师生人身损害的安全事故,学生听信社会不法分子的谎言而上当、受骗等。

二、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接触最为直接,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多,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层管理者。通过思想教育、品行引导、纪律约束、人格影响等手段方式,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负有特殊的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进行了明确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性、关键性。

三、辅导员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

多数情况下,辅导员面对高校突发事件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事后的处理上,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一般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最高境界是预防问题的发生。对于学生事务的处理,特别是突发事件,这句话非常适用。

多数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前兆的、有迹可循的、可防可控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预警工作的落实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突发事件管理的效果好坏。这要求辅导员必须成为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要从反射式的事后处理模式,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应对协调的预警系统模式。

第一,辅导员在工作中提高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把工作做到细处、做在平时。贯彻落实好“六深入”:不定期深入学生宿舍、深入教室、深入食堂、深入学生活动场所、深入学生内心深处和深入网络。在深入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够获得关于学生的大量信息,同时网络平台如微博、QQ群、空间、论坛等也能反映出学生的近期动态,综合现实生活和网络所得学生信息就能基本掌握学生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关注、引导和管理。

第二,建立完善的班级信息无障碍通道。通道包括两条主线:一条是班委、宿舍长;另一条则是党员。这两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对班内同学的监督获得大量的信息,辅导员指派相关班委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这些信息档案从学生入校开始,一直持续到毕业离校,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刚入学时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的统计、汇总,重点是家庭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对单亲家庭、家境贫困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团支书等相关班委负责学生活动方面的信息,是否进入学生会、加入了什么样的社团、是否外出兼职等;学习委员负责成绩方面的信息档案,每个学期考试的成绩排名、获得奖学金的情况、与学习成绩紧密相连的评优评先等;副班长负责考勤方面的信息档案,晨读晨练、课堂出勤、外宿情况等;心理委员负责学生心理方面的信息档案,班里每位同学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测试情况、恋爱情况等做出详细的跟踪记录。

第三,辅导员结合班委和党员,在信息档案的基础上进行识别和诊断,筛选出可能诱发突发事件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最终形成预警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欧永美.“情景——应对”系统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林洲,陈佳文,简福爱,袁珊,梁沛华.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及诱因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

[3]郑恒毅,王健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2005,(5).

[4]冯惠玲.重大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杨雪岩,大川.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类别划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6]江乃兵.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行政与法,2003,(10).

篇2

一、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概念

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电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偶然,对项目计划的正常实施产生较大冲击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进度,也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对项目目标实现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要用最低的成本,采用计划、组织、控制等方法和手段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目标。

2.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水利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而社会和自然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应急管理者往往要面对各种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准确或是信息不及时的情况。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都充满了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的特征,突发事件的独特性使得在危机状态下应急管理者无法照章办事,亟须快速做出决策,迅速应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多样性。水利工程发生应急情况的多样性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紧密相关。水利工程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所以必须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它水域施工,必须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3)集中性。水利工程应急管理需要短期集中各种力量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调用大量的资源,而资源的绝对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指挥资源的调动,避免不同部门或局部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为了有条不紊地解决危机,就要从全局的层面上抓住关键环节与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分散指挥可能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的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引起的;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内的突发事件,是由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对突发事件用事件链的原理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事件链有三个特征因素,即长度、复杂性和显著性。长度指链内事件的数量;复杂性指事件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显著性是指事件的明显性和易检测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短的、显性或非显性的、复杂的因果链引起的。

三、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系统

1.优化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是指能够快速解决当前突发事件引起的问题,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可实施条件的可行性方案。所谓优化应急方案,就是在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的配备及事态发展的情况下,整合与突发事件相匹配的应急预案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是保证应急目标实现的备选方案集。事态和资源是处理突发事件必须牢牢掌握的重要因素,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明显地缩短决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为科学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应急方案备选集的制定过程是事态发展、充足的资源配置及匹配的应急预案的优化组合。

2.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以及外部求援等紧急措施,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应急处理可以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处理模式。首先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检测,信息确认后,就应组织各部门员工及外部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判断级别和类型。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企业主要领导做出部署,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

3.加强了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职工全员参与的合力

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水利工程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部门加强了沟通和协调,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搞好了衔接和配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并建立并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紧急状态应急法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突发事件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是自古有之,因此应对突发事件也是由来已久的命题。但将其上升到法制层次,则是19世纪以来的事情。我国现代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将此问题提上议程,出台了一些简单的法律、法规。2003年SARS在全国范围内的爆发和肆虐,充分暴露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的一系列弊端,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研究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并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然而,这一阶段的研究多在公共卫生领域,对于其他领域的应急法制的研究并不多。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环境污染、洪灾旱涝、重大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因此有必要将研究的领域拓展为整个突发事件领域。

二,突发事件的概念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突发事件”一词较为常见,但各个立法都没有明确界定这一概念,而且具体内涵和外延也不统一。如《药品管理法》第43条规定“国内发生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紧急调用企业药品”,这里的“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人民警察法》第17条规定“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这里的“突发事件”是指社会安全突发事件。而在学术研究中,学者往往将“突发事件”与“紧急事件”、“危机事件”混用,幸运的是,随着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和提交审议,“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国应急法制领域的统一用语。

事实上,突发事件并非一个专用的法律术语,我们往往把不曾或难以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称为“突发事件”,就发生的领域和影响范围而言,可分为突发私人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法律(尤其公法)中所指称的突发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即“突发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简称。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包括四类事件:(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三,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现行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大致包括自然灾害事件立法、事故灾难事件立法、公共卫生事件立法、社会安全事件法等几个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种分散性的立法体系也存在如下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缺少突发事件应急基本法律的设置。突发事件应急法的核心是要解决给予政府特别授权和对公民权利予以适当保护与救济的界限问题。例如,有谁决定和宣布进入或解除紧急状态?政府为应对危机享有哪些权力?对公民权利可以做何种限制?对这些共性问题,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都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法解决的。我国没有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对这种共性问题缺乏统一规定。在发生紧急事件后,容易产生政府与社会成员、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不清,行使权力与履行职责的程序不明,应急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第二,中央一级的立法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居多,这虽然保证了突发事件由行政机关应急处理的特点,但由于缺少上位基本法的控制,致使法律之间的冲突现象曾出不穷。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地方之间,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许多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合力与合作。

第三,许多立法在内容上较为原则、抽象,又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办法相配合,致使可操作性不强。绝大部分立法重视紧急权力的配置,但却忽视对紧急权力的限制和对这些权力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救济;重视纵向关系上机构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忽视横向层面上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监督;重视应急措施上的实体性规定,忽视对其进行程序上的约束;重视官方机关和上级机关在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和强力,忽视了非官方机关和下级机关对其的配合和自治。

第四,一些领域的法律仍不完善。比如国防法、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恐怖性突发事件法,在我国至今仍是空白;事故性突发事件法和灾害性突发事件法虽然在我国发展得较为完善,但也存在过于分散化的现象。在灾害领域比较可行的立法思路是应对分门别类,就不同的灾种单独立法,并在遵循相同或相似的立法原则基础上,建立部门灾害立法体系。应尽快出台一个规定灾害基本对策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第五,现有法律清理工作亟须进行。从以往立法建议来看,学者们往往偏重于呼吁制定新的法律,似乎新的法律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了,同时过于对立法的依赖,就会忽视其他已完善的法律手段,如法律的修改、修订、法律的解释等等。实践证明,制定一部新法的成本远远高于对旧法的修订和解释,而新法的颁布也只有建立在旧法已经丧失修改或解释的空间的前提下。

四,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建议

首先,制定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对紧急状态制度作出全面的规定。由于现行宪法对紧急状态制度的规定十分原则,主要涉及紧急状态的范围、决定与宣布机关等几个问题,对于紧急状态下政府的行政紧急权力、公民权利的保护等诸多重要问题则未作出规定,因此,总结各种紧急状态治理的共同规律和经验教训,并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及早制定一部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法,作为我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和制度框架,对于提高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在应急法律体系中处于第二层次,其作为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法,主要着眼于对各种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制度设计,规定各种突发事件下应急管理的基本准则和管理方法。一般说来,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应规定应急法律的一般原则、突发事件应对的管理机构、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准备、紧急状态的宣布与应对、紧急状态的解除、法律责任等内容。

其次,在一些重要领域制定新的法律,填补此类领域法律调整地空白,逐步扭转这些领域无序、混乱的局面,并完善我国的突发事件立法体系。此类亟待制定的法律包括《国防动员法》、《恐怖事件应急法》等;为健全灾害性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应根据需要出台一些新的灾害防治法,如《台风防治法》、《沙尘暴防治法》等;对地震以外的其他地质灾害突发事件也应制定专门性的立法,以强化该灾害立法领域的薄弱环节;另外在对受灾者、殉职者、罹难者等人员进行法律救助、帮助和抚恤等领域,也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法律,如《灾害救助法》、《灾后重建扶助法》、《罹难者与殉职者抚恤金法》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带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突发公共事件难免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高危险性、高破坏性,而仅靠责任单位或政府难以解决对受害人的救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走法制化途径。因此,有必要制定《突发公共事件保险法》,通过保险的方式,实现对受害人的救济。

最后,在上述立法出台以前或以后,根据法律规范效力等级的差异和一般法理,对现有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清理工作,消除同一层次、不同层次应急法规范之间广泛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统一。可以采取的清理方式包括修改法律、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一条文等。

OnPerfectingtheLegalSystemofPublicEmergency

Abstrct:TheconstructionoflegalsystemofpublicemergencyhasgottenalittleaccomplishmentbecauseoftheSARScrisisandthefrequentlyhappeningofpublicemergency.Butthelegalsystemofpublicemergencyhasnotbeenperfected,itexistsafewproblems,forinstance,itisshortofthefundamentallawofpublicemergency,thearrangementofnationalLegislationislow,manyprovisionsarecomparativelyabstractandtheyarenottobeeasilyoperated,thelaw-clearinghasnotbeendonewell.Onthebasisofanalysing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problmsofthelegalsystemofpublicemergency,thisarticleconcludeswiththesuggestionsthathowtoimproveandperfectthelegalsystemofpublicemergency.

Keywords:publicemergencyemergencytreatmentlegalsystem

参考文献:

[1]莫纪宏编著.非典时期的非常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韩大元,莫于川主编.应急法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制研究[M].北京:中国监察出版社,2004.

[4]吕景胜.紧急状态法立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篇4

执行;突发事件;;暴力抗法事件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在依法进行各类案件审判活动的同时,开展对各类案件的执行工作,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的重要职能。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责,可以为人民法院能够顺利执行案件,预防和处置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供重要的警务保障。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执行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在人民法院各类突发事件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特别是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及严重的暴力抗法事件,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很大的影响,引起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关注,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应当加大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防范控制力度,避免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应当迅速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保障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处置各类人民法院突发事件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首先要对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有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在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更好的履行法定职责。

1.明确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暂行规则》中提出“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概念[1]。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人民法院预防和处理执行突发事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中进一步确立了“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其中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执行突发事件,是指在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危及执行人员及其他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群体上访、当事人自残、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2]”根据此规定的内容,明确确立了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范围和含义。

对此概念应当深入的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执行突发事件是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对此应当深入进行三层含义的理解:

对“执行”一词含义在这里应当进行狭义的理解。这里的执行一词的含义就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执行局、执行庭)依法所进行的执行,包括对民事、行政案件的执行,也包括对刑事案件中对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执行,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中民事判决部分的执行。既不包括人民法院对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也不包括其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行。

对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中的“执行工作”的理解。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执行环节和执行措施构成的。而执行突发事件主要是在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依法采取有关强制执行措施的过程中发生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诸多执行强制措施中,只有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等少数几项执行措施的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据此,执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场所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现场,二是在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

对执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的理解。执行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主要是指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规模大小、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没有预见或难以预见,或者即使已经预见,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也难以防范和控制,致使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事态规模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执行突发事件发生的结果是造成或可能危及执行人员及其他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主要是指执行突发事件后果的破坏性和危害性,这种破坏性和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是指由于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直接影响和作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伤残的危害结果。造成或可能造成伤亡的人员主要包括: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包括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执行工作人员(执行员、书记员、司机等)和参与执行的司法警察;执行申请人或其人、家属;被执行人或其家属;执行现场围观群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预防和处理执行突发事件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造成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伤残的事件属于特别重大的执行突发事件。其他分级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辖区实际自行制定[3]。

造成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是指由于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直接影响和作用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的损坏或灭失。主要包括:执行现场房屋、物品的毁坏、灭失等财产损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的执行车辆、装备及物品的毁坏、灭失;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办公场所的设备、物品的毁坏、灭失;事发现场周围的房屋、车辆、物品的损坏、灭失。

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导致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是指各种执行突发事件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所造成直接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就是严重干扰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秩序,直接导致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妨碍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等情况。

执行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当事人自残、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

这是指执行突发事件的具体表现类型。

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因对人民法院案的执行工作表示不满,聚集或纠集多人到人民法院进行上访的事件。

这种群体上访违反了我国有关条例的规定,同时在群体上访的过程中易出现一些过激方式,如围堵人民法院的机关办公及审判场所,拦截人民法院的公务车辆,堵塞交通,甚至出现上访过程中携带危险物品或者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人民法院的机关工作人员等事件的发生。因此,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属于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

当事人自杀、自残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因对人民法院的执行事项表示不满,在人民法院或执行现场以及其他场所通过自杀、自残的方式,企图达到抗拒阻碍执行的事件。

当事人进行自杀、自残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人民法院的执行事项的表示不满。具体不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满;二是对人民法院的执行的方式方法的不满;三是对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工作方式态度的不满等。

当事人自杀、自残的方式主要有通过跳楼、上吊、喝毒药或使用刀刃等利器进行自杀、自残的情况,实施自杀、自残的地点主要有:在人民法院的办公场所或大门等处所实施自杀、自残的;在人民法院的执行现场实施自杀、自残的;在其他场所实施自杀、自残的,例如在当事人家中或其他公共场所实施自杀、自残的情况。

当事人实施自杀、自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抗拒、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或制造事端,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同情。除此之外,有的自杀、自残事件发生后,可能诱发群体上访和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事件发生。

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事件。是指人民法院在对案件执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群众在执行现场进行围堵、哄闹甚至冲击执行现场,导致或可能导致执行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事件。

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在采取各项执行措施中,出现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只有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等少数几项措施的过程中存在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这些执行现场往往远离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的各种警务保障措施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加上执行现场周围又是这些群众长期生活和熟悉的场所,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

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方式主要有:通过静坐示威、遮打横幅、多人拦阻、设置障碍等的方式堵塞执行现场的出入口,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和车辆进出执行现场;执行人员在执行现场依法履行职务执行案件的过程中,遭到执行现场周围群众的封堵道路、侮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等等。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即所谓的暴力抗法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或其他人员,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方式方法,抗拒阻挠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执行案件的事件。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的事件的主体,一是涉案当事人,多数情况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个别情况也有执行申请人;二是其他人员,包括上述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以及被执行人纠集的其他社会闲散人员等等。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的事件的方式方法主要有:抗拒者使用刀、斧、棍、棒、绳索等工具或者直接对执行人员采取殴打、捆绑、阻拦、设置障碍、进行人身攻击等方式,抗拒阻挠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对案件进行执行的情况。

2.掌握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特点

人民法院的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的人为性、人身危险性、处置的复杂性、影响的严重性等特点。执行突发事件在具备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的同时,与审判突发事件和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较,具有多、暴力倾向严重、不易防控等特点。

群体突发事件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各类民商事、行政案件过程中,所引发的群体突发事件大量上升,尤其是一些中围攻殴打人民法院的执行公务人员、围堵人民法院办公场所、严重干扰人民法院的办公秩序及群体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阻碍了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的开展,也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形象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使得已经成为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一个明显的特点。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事件造成极大障碍和不利因素。

当前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引发有三种类型案件:一是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均是群体的执行案件;二是申请执行人为群体的执行案件,三是被执行人为群体的执行案件。法院面对群体的要求执行与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方法不当很可能激化矛盾。

当前诱发导致人民法院执行中群体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执行人员自身问题所致。由于执行人员对案件性质把握不准,认识偏差和方法的简单粗暴,当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自身的利益要求得不到妥善及时的解决时,便对法院产生不满,进而产生怨气或过激行为,以至引发。

涉企业职工案件。涉及企业经营亏损、改制中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执行案件,当数十、上百名职工的个人利益得不到妥善解决时,利益上的一致性很容易使群体聚合,加上企业改制中的政策问题和执行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掌握不够深入透彻等,执行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

涉征地拆迁、拆违案件。主要是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经国土资源部门或建设部门依法对非法占用土地建厂房、征用土地、违章建筑等房屋拆除行为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当事人拒绝自行拆除,法院经审查合法而执行行政处理决定的内容,势必造成被执行人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亲属都可能举家背负债务。因此,执行中也容易引发。

涉多个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主要是业主与开发商购房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和债务人财产远远不足清偿债务的执行,有些债权人不顾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纠集在一起哄抢债务人的财产,因执行中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难以控制,不及时有效地执行判决,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或引发。

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这里所谓的暴力是指制造事件者往往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进行阻挠和干扰,或者使用非常规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威胁,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予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干扰执行活动的情况。这些非常规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使用爆炸物品或纵火方式制造突发事件,使用刀、斧、棍、棒等工具持械制造事端,有的使用上述方法和工具、毒药,或者以跳楼、悬索自杀、自残相威胁等等表现形式出现。

这些为了阻挠人民法院对民事、行政案件的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的出现的暴力行为,导致矛盾不断加剧深化,事件性质不断升级,在给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造成巨大阻力的同时,也为案件的最终执行和解决带来了新的生机,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合理利用应对暴力出现的局面,为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易防控。执行突发事件不易防控的特点,即执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的特点,是指对人民法院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规模大小、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没有预见或难以预见,或者即使已经预见,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也难以防范和控制,致使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事态规模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不易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因: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大多是发生在执行现场,在这些地点,往往缺少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的各项措施的保障,例如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就可以防止事件的制造者将各类爆炸物品和危险物品带入事发现场,加上人民法院的法庭警卫、值庭和安全监控等各项措施,可以有效的保障和防控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事态的蔓延。而由于法院的执行现场往往缺少这些防控措施的有效保障,从而使得执行突发事件具有不易防控的特点。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由于的因素影响,加上大多是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出现的情况,导致在采取防控措施和处置上的复杂性。特别是一些涉及公众群体利益的案件的执行,这种情况尤其严重。近年来各地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数起此类事件,导致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法警多人受伤、车辆损毁、案件卷宗甚至警械具备抢的恶性事件。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只要对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有个明确和清醒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做好对各类执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更好的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暂行规则

[2]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建立预警机制

篇5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完善报道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10-02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1]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普及率达到27.1%,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92亿,境内网站达到320万个。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44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24亿户,移动电话7.2亿户[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新媒体让受众的主动性提高

在传统传媒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传播似乎是垄断性的,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受众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和相信媒体提供的信息。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和“噪音”越来越多,以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进行接收和处理,同时,在技术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复制和传递已经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什么途径,如何选择和过滤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消费偏好变得日益重要。

而在受众与媒体的情感互动方面,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发现,这一理论表明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而在数字加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受众在“小众”的范围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讨论者[3]。

三、突发事件传播给新媒体带来考验

社会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处于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中国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还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享,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利益集团和得益人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几年,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也日益增长。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突发事件高度关注,有关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并且将成立专门的机构了解、调查、研究和引导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以新媒体为主的大众传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突出表现在对空难、矿难等重大事故的报道明显增多,灾情信息的公开传播也相当迅速及时,如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矿难,禽流感和奶粉事件等的报道。

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实践上的匮乏和理论建设上的滞后,对新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种种误区,没有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由于制度性安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限制仍然较多、媒体采访困难、报道不及时、相关信息不充分,对于突发事件和的报道总是处于被抑制、被掩盖的状态[4]。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对突发事件价值认识上的传统观念仍存有影响,认为突发事件是坏事,对其进行报道后果是消极的;二是对突发事件报道相沿成习的做法影响,如对突发事件报道要求处理完毕或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报道,或强调片面的正面报道,以致出现“把坏成好事”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应对突发事件后果承担责任的有关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回避工作失误,以敏感或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为由实行新闻封锁。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往往由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事件进行微观化管理操作,重内容控制,轻方向调控;强调宣传纪律,忽视传播规律。这种管理模式导致新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其社会功能未能得到正视和发挥,新媒体功能结构失调,公共服务职能疲软。

我国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缺位、失位,直接影响到危机信息的有效传播,造成流言蔓延、谣言四起,并使媒体信誉受损,这在近年发生的多起的传播中都有体现,“躲猫猫”、“俯卧撑”、“冲凉死”等等,甚至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不过,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传播报道过程中,新媒体依然显示了它的强大优势:即时快速的传播手段,跨地域跨时空的广泛覆盖,随时随地的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等,都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例如在央视北配楼火灾事件中,传统媒体基本缺位,手机用户成为第一现场记录者。网络记录表明,最早反映火灾的,是网民“加盐的手磨咖啡”。他自称在事发时恰好路过现场,随即用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拍下现场照片。这些照片于当晚 21 时 04 分上传到天涯社区博客空间。之后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帖达1700多个[5]。从突发资讯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上,展示了新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优势。

作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媒体因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将会继续担当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责任,影响社会大众。

四、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目前,正确定位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据资料分析,突发事件在今后一个时间里仍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在突发事件面前,新媒体将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将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我们期待,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共同构成的全新媒介生态环境,将推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演变,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报道的水平。

新媒体弥合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使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让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的搜集还是传播,都已经深入到点对点的模式,完全将传统媒体的盲区覆盖。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新媒体有其固有的弊端,如可能成为突发事件中情绪传染、谣言扩散的新路径等,如何权衡利弊,完善法制规范,扬其长、避其短,是我们在新媒体的今天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作为传播者的新媒体和作为监管者的政府其实都还需要磨合,需要探索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运行路线。对于新媒体来讲,要转变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之使命和新闻价值观,改变精英观念,抛弃话语霸权,参与公共生活,为草根发声,还话语空间予公民,顺应这场新闻传播的变革,并在这场变革中找回公信力及塑造权威形象。而对于政府来说,应对新媒体予以宽容和重视,以一种民主而开放的姿态尊重并推动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实施科学且民主的监管,以保持其健康独立发展之态。

参考文献:

[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EB/OL].新华网,2009.

[3] 邵雨莉,孙苏芳.如何做好日益“小众化”的大众传播[J].记者摇篮,2004(12).

篇6

关键词:高校治安;突发事件;预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5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高,后勤社会化趋势明显加强,外来人员增多,使我国高校校园呈现出地大、人多、事杂等特点,高校治安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校园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高科技犯罪层出不穷、校园群体性暴力事件增多等,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一、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在西方,突发事件一般称为危机,美国教育部2003年编写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一书中指出: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恶劣气候,火灾,化学与危险品溢出,交通事故,学校枪击事件,炸弹危险,医学紧急事件,学生或教职员死亡(自杀、他杀、过失和自然死亡),恐怖事件或战争等。我国学者朱晓斌将学校危机定义为:“突然、未曾预料的事件,学校总体上或重大部分可能受到严重的、消极的影响,通常包括严重伤害或死亡。危机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学校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反应。”从国内外两种解释分析,突发事件是指社会上因各种原因突然发生的,一切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重大事情。而高校治安突发事件则是指群体或个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违常态并在人们没有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选择特定的时机和手段,实施违反治安管理处法的相关规定,突然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响学校稳定的事件。我国高校治安突发事件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诱发因素多样性。我国高校的周边环境不容乐观,一是校外租房情况严重,校园内外布满了“出租房子”广告,内容煽情,手续简单,无需登记,隐患重重;二是校园周边酒家、餐饮店、排挡密布,经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十分复杂;三是校园附近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星罗棋布,品格不高;四是校园周围违章建筑繁多,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令人担忧;五是社会流动人员以推销产品或拾垃圾为由,进行鸡鸣狗盗活动,管理难度很大。这些都是诱发治安事件的主要因素。

第二,组织行为隐蔽性。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交流便捷,通讯方式呈现多样化,高校师生和校外人员都能利用网络、通讯,将信息秘密传递,这都加大了学校管理者的查获难度,甚至根本无法再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影响的扩散性与持久性。随着高校网络和通讯的日益发达,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也开始出现扩散性的态势。一些治安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会随着事件的平息和时间的推移尽快消失,其中对部分师生尤其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那些受校园暴力事件影响的学生,心理受到的创伤更难以在短时间内抚平,甚至可能成为心中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四,产生后果的危害性。高校的治安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也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行为性质特别恶劣的治安突发事件,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轰动,高校在人们心目中“圣洁”的形象受到严重冲击。

第五,事后处理的复杂性。高校发生的治安突发事件,大部分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但一些师生要求的合理性又同反映形式的违法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矛盾的困难性,同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也加大了处置这些事件的难度。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处理更为复杂。尤其是学生非正常死亡后,家属大闹学校,动辄要求学校巨额赔偿,学校的安抚工作十分难做。同时,由于参与人数众多,部分学生思想上存在“法不责众”、“社会对大学生包容”的心理,以及一些师生对行为合法性存在认知偏差,这些都给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不小的困难。

二、我国高校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1.高校办学规模增大,生源复杂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计划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各类自费生、自考生、函授生、旁听生纷纷进入校园,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在知识水平、道德水准、行为方式、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容易产生矛盾,而且学校教学、后勤服务等设施没有跟上发展步伐,特别是高校保卫人数并没随之增多,有的高校根本就不重视学校保卫工作,甚至还将保卫部门取消或合并,从而造成保卫力量严重不足。另外,由于办学经费紧张,一些高校在人防、物防、技防上工作薄弱,在校园重要的地方没有安装报警器、摄像头等防盗设施,技防几乎为零,这些都给学校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校园环境社会化,治安复杂

高校附近网吧、舞歌厅、电影院、游戏厅、宾馆等娱乐场所发展迅猛,且大部分场所日夜营业,同时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人口,综合素质不高,常出现相互不法竞争的现象。这不仅扰乱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严重腐蚀了部分学生的思想,成为治安、刑事案件的诱因。在一些开放型的高校,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明目张胆到校园内寻衅滋事、调戏女生、敲诈勒索,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治安秩序。

3.部分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隐患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就受到父母宠爱,自理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又面临着学习、情感、就业等多方压力,造成心理和认识上的极大困扰,一旦某种愿望落空或遭受人生挫折,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采取危害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达到了16.5%。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的关键环节,一些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引导,才最终导致犯错。

4.法制观念淡薄,危机教育缺失

一是高校许多治安问题与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密不可分。尽管大学生都接受过法制教育,但目无法纪或者弄不清学校违纪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学生却相当普遍。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涣散,哥们义气重,有时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也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采取报复手段来讨回“公道”。二是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和落实预警机制,师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和危机管理的技能。当治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没有预防和应对经验,高校防范意识和行动应对能力降低,从而使被感知的信息出现失误,导致行为反应失常,甚至有的高校还抱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这些都往往成为治安事件发生的诱发因素。

三、建立高校社会治安事件的预警机制

1.建立信息监测机制

总体来说,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其中总有一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预警意识,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信息监测机制包括对校园内部的监测和对校园外部的监测。校园内部的监测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学习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安全保卫中心等管理组织来收集校园的最新信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形成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电子档案,提高心理干预的效能,以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在心理危机形成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预警级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同时,要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深入宿舍,深入教室,特别是那些问题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情绪热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治安突发事件的征兆,抓住突发事件的诱因、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校园外部的监测,则是指学校同样要对外来人口进行监测,特别是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游荡在校园内的外来人员,成分较为复杂,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高校外来人员引发的案件占高校治安、刑事案件40%以上。因此,学校保卫、教学、学工、后勤、医疗、心理咨询等相关部门要建立纵横交错、信息与资源共享的情报网络,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人物,掌握最新情报,从多个角度分析情报的可靠性,在第一时间内将情报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制定治安突发事件应变预案

防止校园治安突发事件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即突发事件应变预案。突发事件预案是提供应付、处理突发事件所需要的人力、组织、方法和措施的一整套应急方案。美国公关专家罗伯特・L・狄思达在《公关关系手册》中写道:“最好的危机管理方法是:预先防备,知道去找谁和按哪个电钮……,预案是一种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的方案,然后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高校最好在预案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编辑校园治安突发事件处理手册,便于有效地指导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在不同的治安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敏捷地处理危机。与此同时,突发事件预案制定后,不仅要组织人员进行演练,而且要从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生治安突发事件,就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就可以使高校管理者做到事发临危不乱,从而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在于使学生知法懂法,更重要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是预防和控制高校治安事件发生的关键。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学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法制教育应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新生了解以往大学生违纪犯罪典型案例以及对社会、家庭、他人、自身带来的危害,敲响警钟。二是法制教育课的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详尽地讲授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违法犯罪界限的法律;社会、家庭、他人、自身权益保障的法律,使他们学以致用。三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开设法制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有奖征文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

4.畅通外部沟通机制

外部沟通一般指学校与学校之外,包括媒体、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的沟通。首先,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可以让上级部门准确地掌握高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可以帮助高校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信息,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要时刻保持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减少公众及媒体对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排除外部干扰因素,集中精力处理治安突发事件。最后,高校要保持与学校周边社区的沟通。及时掌握最新状况,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限制各种消极因素,为高校预防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设立层层防线。

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高校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治安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使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和应付治安突发事件中处于主动地位,提高高校应对治安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2).Resource Guide For Crisis Managemen In Virginia Schools. l-8.

[2]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45-50.

[3]朱新力.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6).

[4]黄月法.高校治安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12)。

篇7

【关键词】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不确定性研究;煤炭供需突发事件研究

0 引言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日益加强,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已成为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煤炭企业作为典型的能源开发型企业,怎样才能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何构建与煤炭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适合煤炭行业特点和环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本文将就此介绍大型煤炭企业的内部供应链,并介绍关于煤炭的不确定性研究和供需突发事件研究。

1 大型企业煤炭内部供应链界定和概念

1.1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概念界定

煤炭供应链包括煤炭外部供应链和内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由辅助材料供应商、煤炭企业、物流运输部门和煤炭客户组成。内部供应链主要指煤炭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流程之间的供需关系形成的供应链。其中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管理的核心。因为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煤炭企业上游的供应商不是生产原料即原煤供应商,而是辅助材料供应商,其原煤是煤炭企业自身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煤炭企业经过开采、洗选加工、配煤等内部供应链各流节,将产成品即商品煤大部分通过直销的形式销售给煤炭用户,而由外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物流服务商提供煤炭物流服务。因此,对于煤炭供应链来说,其管理的难点和核心应该是内部供应链。即对于煤炭供应链来说主要是煤炭企业围绕满足客户需求,通过集成内部供应链各业务流程,做好煤炭内部供应链的网络规划、组织和控制,以此实现客户满意。

1.2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内涵

本文以供应链概念为基础,结合大型煤炭企业特色,界定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概念为:是指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由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外购、配煤、煤炭销售、运输直至交付到最终客户等相关流程之间的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具有网链结构的供应链。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是大型煤炭企业在一定内外部环境条件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集成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外购、配煤、煤炭销售、运输直至交付到最终客户等运作活动,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运转,对用户的需求能作出迅速的反应的管理活动。也就是说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围绕着向客户供给煤炭产品而由大型煤炭企业构建的由多流程、多部门、多资源要素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其目标是实现煤炭产品的均衡供给。

2 煤炭企业供应链相关研究

2.1 煤炭企业的需求和供应两级不确定性研究

不确定性指的是,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

煤炭企业供应链具有两级生产不确定性,即原煤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商品煤洗选生产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能源的均衡供应。具体来说,煤炭企业供应链两产不确定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2.1.1 地质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地质赋存条件较差,煤矿埋藏深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并且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和条件仅处于世界中下等水平,造成煤炭的回采率低,由于受制于自然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煤炭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灰分、发热量、水分等)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所以,煤炭企业供应链的上游原煤生产供应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1.2 煤炭洗选阶段产出的不确定性制约和影响了煤炭的均衡供应

由于原煤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煤炭洗选工艺相对落后,造成商品煤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炭的均衡供应。

2.1.3 安全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地质赋存条件比较差,煤矿埋藏深度较大,地质构造复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煤矿事故往往导致停工停产,严重影响了煤炭的均衡供应。

2.2 供应突发事件研究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遭遇了很多不可预期的灾难,包括恐怖袭击、战争、地震、经济危机、海啸、SARS、货币贬值、、计算机病毒攻击等等。伴随着这些突发事件而来的是主要商业的中断。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供应链存在众多安全问题,当供应、生产、运输等某个环节太过精益时,就容易出现中断,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服务质量,并进一步影响供应链的竞争力。

煤炭供需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煤炭产量时段性减少、煤炭运输量大幅下降或者煤炭需求量短期内大幅增加,导致煤炭持续性供给困难,造成大范围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基本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受到显著影响的状态。煤炭供需突发事件表现为:重点煤炭企业生产或调运发生重大异常情况,如发生持续性停产或大幅度减产事件或运输渠道严重不畅、运能严重不足等事件;重点火力发电企业发电用煤严重不足,库存煤低于正常用量,严重影响发电量;重点工业企业用煤供给中断,煤炭库存低于正常生产需要,且预计补充困难;中心城市生产、生活供热、供煤气企业因煤炭供给中断出现持续性停产事件等。

我国煤炭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性及运输约束等诸多因素,引发供需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煤炭应急均衡供应能力。

3 总结

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概念,内涵,分析其特征;其次在区分经济学中供给与本文所提供给概念的基础上,界定煤炭产品供给和煤炭产品均衡供给的概念和内涵。并指出供应链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不确定性和扰动性研究。但是方法内容并没有具体介绍,相关理论的科学定量研究仍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丁皎,王国华.浅谈煤炭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J].物流技术,2007,26(11).

[2]Harland C.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oles[J].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8(2):70-78.

[3]彭,周梅华,刘满芝.大型煤炭供应链集成决策模型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9):1738-1742.

[4]盘世贵,黄凯峰.论煤、电、油、运供应突发事件及应对[J].桂海论丛,2007,23(6):53-55.

篇8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构建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灾难多广,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进步,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突发事件的频率也逐渐加快,这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怎样处理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

应急物流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时,为了追求时间和效益的最大化与灾害损失的最小化为目标的,提供其救灾应急所需物资的特种物流活动。它既强调了物流的效率,有强调了物流的效益,而且还对时间要求有苛刻的标准。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

1.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要把握住应急物流的属性和特点,满足系统反应能力的速度要求,在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扩展性上做出有效的满足要求的设计添加具体要将事先的预防工作同事后的紧急制度有效的相结合。在追求效益上要加强对时间的要求,不要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将行政机制作为主导,以市场机制为辅助,强化公众服务能力。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能应对各类事件的系统,所以要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要具备良好的有序的指挥体系,并且在运作上要合理,能给予处理突发事件有效的支持,能保持良好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2.应急物流中良好的协调及组织机制建设

在应急物流的机制建设上,要加强和建设中央救灾综合协调中心,以政府为工作机构,将网络信息中心作为组织形式,能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及时灵活的了解和评估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有效的进行处理规划。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灵活的调度。并且要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很好的指挥与控制。同时要对地方救灾中心进行良好的针对性的建设,提高其应变能力,对突发事件能有效的把握,对救灾进行良好的协调与调度,将协调调度放在第一位,并且与中央的救灾总好协调中心进行有效持续的联系,从而使得应对突发事件更加灵活有序,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不能忽略社会中的力量元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无限的,要加强对民间资源的动员能力,在紧急时刻为处理突发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政府的减灾压力。同时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意识教育,使得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全社会都能冷静及时的做出反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的特点有几个重要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滞后性及弱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这对应急物资的时间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还有就是能够进行快速反应的系统应急能力,能在发生多变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做出有效的措施。最后,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其中,以应付面对的各类临时出现的情况,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

三、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中,主要要满足系统的几个要求,一个就是救灾应急物流需求的预测和预警。这个预警系统要建立在大量收集灾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灾害信息的反馈,确立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批量,从而更好的为物资运送做准备。在应急物资上做出有效的分类,从应急物流需求的重要程度出发,强化和建立应急物资的需求定量化标准,在出现突况下能有效的快速的启动应急物流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质量。

然后要满足灾害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启动,针对不同的地区做出综合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程度,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应急方案。而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探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应急预案。在组织应急物流工作时,要明确指挥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物流工作能顺利快速的进行。还值得一提的事,要对应急预案做好细分,从地方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互相协调的应急救灾体系。

最后,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筹措工作,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存网络,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而应急物资无法满足应急需要时,要立即启动国家储备,即减少了储备物资的资金费用,又能快速满足应急需要,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物资的筹集,除了政府的拨款,还要有企业和个人的捐款,要建立可靠性高的监管部门,监督应急款项的去处和用处,明确责任制度。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立法,使得救灾应急物资的筹措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责任明确。还要加强其动态管理,构建应急物资的配给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处理,加快对救灾物资的配送和分类。从而最大程度的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总之,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菲菲:《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 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江敏(1972- ),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伦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刘进平(1979- ),女,四川荣县人,重庆文理学院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品牌管理等。(重庆 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63-02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与高校的办学责任要求于一体,集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艰巨性与复杂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于一处,集思想政治工作的速度、广度、深度、力度、信度于一时,极具挑战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率较小,但其间思想政治工作应急处理的综合效应强,很有必要不断深入地探讨。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

1.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指为主体或起主导作用的大学生,因为自身、他人、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引起并突然爆发的,对个人、学校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或危害的事件。其事发诱因表现形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因激愤于国内外重大事件或误读某个政治经济政策法规举措;因境内外敌对分子或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的勾引挑动;因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的影响;因社会秩序管理失当、信息不对称、舆论导向错误等;因不满学校管理的决策、决定和措施,不满学校的教学、教育、服务,认为教育滞后、教学不济、管理失范、民主缺失,处事不公;个体因性情偏执、情感生僻、自暴自弃等而自责、自虐、自伐;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因前述某些原因及彼此口角是非、名利冲突、人际关系纠结、恋情纠葛等而尖锐冲突;个体或群体因人因事激愤不已而秉性造势。

2.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了归纳:(1)突发性和弥散性。突发事件是潜在矛盾因受某些因素的刺激,以此为导火索的公开暴露和集中爆发。一般来势猛烈,冲击力大,涉及面广,迁延性强,影响深远,往往让人猝不及防。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极易由既发状态推演到重大是非,由个别推演到群体,由局部推演到全局。(2)思辨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引发者大多理想宏大、思想活跃、好评说是非。突发事件爆发后,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口水战,显示出较为浓郁的理论思辨色彩和自我维护的实用主义色彩,以及“得理不饶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同时,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事发后果等往往难以预料,事态的演变和制控甚至超乎事件引发者的初衷。(3)严重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包括事态表现的严重性、事件性质的严重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等。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干扰学校正常工作,扰乱公共管理秩序,影响治安,破坏团结和谐的气氛,损失物力、财力、精力,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现时性的,也有长远的;既有显性的,也有潜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往往让人刻骨铭心,甚或痛心疾首。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指其时效性在事件突发的情势下,在不同层级上凸显的紧迫性、成熟度和创造力。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各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及其综合效应显示出来。

1.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的地位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诞生于党的建设历程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无论从哪个领域、哪个层面、哪种事件类型、事态发展的哪个阶段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党的生命线、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也是高校牢记时代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规律,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石。在高校办学中始终重视和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使然。

2.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高校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决定的。高校在对大学生全面地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为净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风气、美化校园人文气氛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仍然难免发生各种突发事件。这类事件突如其来,往往势头猛烈且鱼龙混杂,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因此,是否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反应力,能否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调查研究,在第一时间全面启动思想政治工作预案并发挥积极作用,以为偏激者缓解情绪消除误会,为迷路者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困惑者走出误区,为困难者提供帮助,为学校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3.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和责任决定的。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根据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激发大学生树立雄心壮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认知能力,健全理想人格,弥补知识缺陷、技能缺陷,克服思想障碍、心理障碍。面对学生陷入迷茫困惑,甚至可能误入歧途的状况,是冷眼旁观,听之任之,一味指责,还是热情关心帮助;是“推”还是“拉”,反映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在大学生突发事件中快速跟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无疆大爱,就是正确诠释自己的责任态度和责任能力。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策略

1.以准求快,以稳求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准求快,一是出发点要准。要端正指导思想、工作动机和目的,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原则的坚定性和非原则问题上的包容性,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二是事实要准。要搞好调查研究,过滤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弄清事态现状、走向、社会反映、后果等。三是判断要准。既要准确地判明突发事件的性质,又要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工作方向、工作切入点和重点。四是决策要准。要把“稳”和“准”辩证统一起来,着眼于标本兼治,做到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要立足事实和法纪规范分清是非,划清责任界限,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教育感化为主、组织处理为辅。

2.以人为本,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集梳理辨识、说服引导、教育转化为一体的工作,它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要充分体现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是消除对立情绪和心理障碍,增强可接受性、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前提,是民主办学的必然选择。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深刻了解民主、平等、道德、法治、奉献等概念的含义。对于偏激固执的大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不能以模糊是非的态度去换取认同,以讨好的方式去换取尊重,以承诺给予好处的办法去换取支持,以满足不合理要求的办法寻求事态的平息。不可搞强权政治,以“抓辫子”“戴帽子”等方式施压。不可滥用强制手段,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摆正主客体关系,彻底摈弃任何形式的以权势地位压人的行为,才能较为顺当地处理好突出矛盾。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效果。做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工作,增强时效性,必须形成机构完善、人员精干、分工明确、组织有序、任务落实、责任到位、配合协调、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要居安思危,善于感知平静中掩藏的危机,顺境中掩藏的逆流,阳光下掩藏的阴霾,和谐中掩藏的杂音,注意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要重视学生意见、情绪的反映,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突发事件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评价、控制和矫正;要居安思危,平时制定好相关规章制度和处理预案,及时落实包括组织构成、职能分配、运行方式等在内的预控对策。二是建立健全快速反应、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制。突发事件暴露后,潜在的矛盾迅速公开,演化的事态迅速升温,杂乱的舆论迅速传播,学校各层面必须视工效为成就之本,抓紧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对策,组织精干力量,努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事件平息在爆发之初。建立精干高效、统一协调的信息系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不对称的信息往往导致谣言的衍生或决策的失误。要强化师生对话机制,增强透明度,减少矛盾产生的机缘。要增强与地方党政机关的优势互补,加强信息沟通、工作协调配合。三是建立健全育人机制。要抓好反思整改和绩效拓展工作。面对形势的发展和高校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实际,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摆正教育的主导地位和办学的主体地位,理顺民主办学、科学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完善竞争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措施,切实解决好教育滞后、管理失范、处事不公等热点问题。要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和竞争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努力创新教书、服务、管理、环境“四育人”相结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模式。

4.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练好内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即时性与常规性都是辩证统一的。减少突发事件的几率和后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有赖于平时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和形势政策课教学,牢牢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要加强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警示教育,突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育,抓好对敏感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的剖析评判,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法治防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和建树,不是要为社会造就唯命是从的驯服工具,不是要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不是要泯灭他们的个性特质和创造力。绝不在于营造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只有形式上统一而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环境,绝不能满足校园管理不出事、不出大事。因此,必须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完善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使其在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励中自强。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应急处理,从形式上看,是有别于常态的应急或治乱,从本质上看,则是一种集即时性、紧迫性、典型性和价值综合性于一体的非常规教育活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在非常状态下的集中表现,又是一场检测相关各方的思想、作风、智慧、意志、能力的综合考试。我们要深入探究其特殊规律,不断增强其功效。

[参考文献]

[1]彭艳红.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宫志峰.关于预防和处置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3]董立丽.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篇10

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构建;应急物流系统运作

一、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重大自然灾害更是不断这困扰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就接连遭受了多次的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在第一时间把需要的粮食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研究。我们需要对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进行研究,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在最快的时间解决生存需要,从而减轻灾难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缩短灾害持续时间、加快灾区重建进程。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

1.应急物流的概念

在国内,2003年非典的爆发才使我国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但是,目前为止对应急物流尚无统一的定义。"应急物流"这一概念起初是由欧忠文在国内提出的,即"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2006 年的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定义为 :应急物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 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2.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 以最低的成本将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用恰当的的运输工具,经过合适的运输路线,送达需求地, 并以恰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有如下五条原则:

(1)事前防范为主,事后应急为辅。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应该遵循事前防范与事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快速反应,通过时间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现在的突发事件,往往破坏力度大、蔓延迅速、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就会加大事件的影响程度,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时刻保持警惕,对突发事件必须快速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事件的损失,控制事件的蔓延。

(3)将人的生命放在首位,确保社会稳定。在任何的应急行动中都要坚持这样一种原则,即"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是应急行动的关键与核心。

(4)加强整个应急物流系统的统一指挥,各方协调一致。在构建应急物流系统时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依靠行政机制和法律机制,保证应急物流系统的统一指挥,整体协调一致。

三、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

为了应对诸如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对物流速度的需求,在实际中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时,将各个环节、各个实体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体。从整体出发,对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统筹规划、协调和控制,尽一切可能充分发挥应急物流的时效性。应急物流系统设定以下几个环节:

1.应急物流指挥机构

发生紧急性突发事件时,对应急物流产生极大的需求,应急物流系统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是重中之重。其主要负责筹集、运输、调度、配送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对应急措施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全面指挥整个应急物流系统有条不紊地工作,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应急物流信息情报系统

该系统主要负责及时准确地搜集关于突发事件以及应急过程中的信息,辅助救援物资的采购、筹措、运输、配送及路线选择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整个应急物流系统协调一致,高效统一,有条不紊地运作。

3.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主要负责应急物资的配送工作。根据突发性事件的具体需求,将救援物资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并且运用适当的交通工具通过合适的交通路线,将救援物资尽可能快的送达灾区人民的手中。

4.物资储备体系

应急物流系统的物资供应端不是单一简单的,而是多元复杂的。物资供应商除去日常的合作伙伴,在紧急情况下还要临时与其他供应商合作,以提供充足的救援物资。此外,应急物资的储备仅仅依靠政府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地方的储备,家庭的储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5.物资需求端

通常灾害的发生导致信息流通阻塞,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准确详细的信息,因此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搜集整理各种资料,根据历史信息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同时,在应急行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搜集信息,不断地对救援物资的需求量进行调整,切实有效地满足灾民对应急物资的需求。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国内也在不断地完善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下面就今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应急物流研究时更加注重实用性。其次,注重整体性,注重应急物流系统的协调性、统一性。系统优化应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优化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天皓.基于过程方法的应急物流运作体系探析[J] .物流技术,2009.

[2]韩松.《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仝新顺.应急物流的系统分析与构建[J].物流技术,2008.

[4]李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

[5]母海林.浅论我国的应急物流系统建设[J].管理创新,2010.

[6]孟参.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分析及其管理[J].物流技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