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17:3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史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
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
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篇2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科学史
Abstract
Postcolonialism,Feminism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Some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 in HistoriographyDuring its different periods,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science has different topics, and made the same topics ha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nd meaning. New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 bring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science with new form and new interpretation constantly. Very often, some ideas,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that came from other fields, have influenced history of science. For example, in recent years, postcolonialism and feminism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text, and they have shown their vitality in many fields,including history of science. Some scholars have noticed already these new theories’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have not become mainstream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historiograph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postcolonialism and feminis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feminism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柯林伍德说过,研究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不研究其次级的历史,这里的次级历史指的是对该问题进行历史思考的历史。[1]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反思科学史研究的过去,分析和借鉴新的研究视角与纲领,对于促进科学史学科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一 引言
20世纪之前的西方科学史研究基本从属于科学家与哲学-历史学家两大阵营,形成了相应的两大编史传统。这两类编史者基本上都不是职业的科学史家,他们编写出的专科史和综合史,都是实现各自领域某种目的一种手段,没有形成独特的编史纲领。在编史方法上,直到萨顿为止的这些编史学传统,往往都以编年史研究为主导,[2]在编史观念或多或少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把科学史看成是一系列新发现的出现,以及对既有观察材料的归纳总结过程,是不断趋向真理和进步的历史。在这种哲学背景中的科学观和科学史观影响下的科学编史工作,大多采用的是编年史方法,把科学史看成是最新理论在过去渐次出现的大事年表。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亚历山大柯瓦雷开创的“观念论”科学史研究传统开始在科学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编史传统强调科学的进步体现在科学理论与科学概念的进化上,可以说是新康德主义哲学史方法在科学史研究领域的某种体现。与此同时,另一种编史纲领也逐渐形成,这种社会史的编史纲领受历史观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影响,强调把科学的发展置于复杂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更加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 p.24)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等思潮对西方科学史研究产生的影响也开始明显起来。
可见,西方科学史学史上的历次重大变化都受到了其他领域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影响,积极吸收这些新的观念和方法,促成了科学史学科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科学史研究仍然以实证传统为主,研究方法大多限于历史文献的考据和分析。尽管实证传统今后仍然可能是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主要编史纲领之一,但要促进科学史学科的全面发展,我们也必须及时、合理地吸收相关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近些年来,西方科学史研究开始引入了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展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对此,我们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 后殖民主义科学史及其启示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题。[4]这一思潮是在对殖民主义的长期反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葛兰西、法农、福柯、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莫汉蒂和汤林森等。
后殖民主义思潮最初集中在文化领域,主要关注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思潮开始影响到科学史研究,有关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科学在文化殖民中的作用与位置。虽然目前国内在文化研究等领域对后殖民主义的已形成了某种热点,但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中,有分量的相关的研究却依然不多见。
美国科学史家路易斯佩尔森(Lewis Pyenson)将“殖民地科学”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从1982年开始,以“文化帝国主义与精密科学”为题,论述了德国、荷兰和法国的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佩尔森认为,西方人总是把自然的数学法则看成是文明的显著标志,把由资本家支持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摆在世界面前,以显示其文化人的姿态;而实际上,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牛顿原理等这样一些物理法则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并非唯一有效。例如,对于建造结实耐用的桥梁来说,牛顿原理的作用,如同哥白尼理论对于航海那样,都不那么必需。理论上的一致性并不等于实践上的一致性。但是,殖民地科学家的工作由于显示出对自然的操控能力而得到了殖民地居民的尊敬,他们的工作为欧洲的优越性提供了根据,他们通过抽象活动抑制了从属地区的独立情感。通过文本分析,佩尔森还揭示了法国殖民者的科学文化殖民策略:仅仅显示科学优势还不能完全抑制殖民地人们的自由思想,他们还必须被说服,解放的程度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的,任何东西也不能取代由科学带来的发展及其价值和意义。[5]
佩尔森的工作在科学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医学史家保罗帕拉蒂诺(Paolo Palladino)和米切尔沃伯斯(Michael Worboys)在对他的工作进行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史研究。他们批判了佩尔森关于描述性科学和精密科学的划分,认为精密科学同样带有帝国主义色彩;批判了佩尔森把文化殖民主义单独抽离出来考察的做法,认为科学文化殖民与经济、政治殖民等是交织在一起的;批判佩尔森忽略了殖民地科学文化对于宗主国科学文化的影响,忽略了殖民地人群的视角,并在潜意识将科学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简单地看成是帝国科学向殖民地单向的流动等缺陷,强调西方科学与殖民地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6]
此后,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将其女性主义理论置于后殖民主义研究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坚持科学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性这样一个基本立场,阐明了欧洲扩张与现代科学出现在欧洲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哈丁的工作中,充分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深层背景上的趋同。哈丁认为,后殖民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从欧洲中心文化之外确立其关注和概念框架的,这一研究将运用包容性更广的科学定义,这一定义鼓励我们重新考察它何时是有用的、何时求助于一个更有限制性的定义代价太高。“科学”将被用来指称任何旨在系统地生产有关物质世界知识的活动。在这种宽泛的科学定义下,所有的科学知识,包括近代西方确立起来的科学,都是所谓的“地方性知识”,或者“本土知识体系”。她认为,后殖民主义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这种策略使得其能够探究不同文化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的特色,它不仅可以为原有的概念框架添加新的研究主题,还能迫使概念框架本身发生变化。([7], p.11)在这里,“本土知识”,或者说“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是一个及其重要核心概念,正是在对这个基本概念予以注重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推论出一系列重要可能结论。
后殖民主义科学史站在与传统科学史完全不同的立场上,从一种新的视角提出了诸多全新的见解。例如,在传统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中,往往只关注近现代欧洲的科学,那种“地方性的知识”只在人类学之类的领域中才被合法地研究;而后殖民主义的研究立场则在多元文化的意义上,把“科学”的概念进行泛化,将各种“地方性知识”包容进来。后者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首先,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和“李约瑟难题”这两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中国科学史的研究者们,至今仍无定论。早自20世纪初,任鸿隽、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史家就已讨论过前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前辈们所指的科学,是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组织机构、评判规则等一整套东西。如果我们将科学定义在这个范畴,那么中国古代无疑是没有科学的。很多持“无”观点的学者也多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而持“有”的学者,往往更多的是从民族自尊心的立场来考虑,要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合法性的地位。因为如果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还哪来的科学史研究?然而,立足于后殖民主义科学史的立场,这一问题已经被消解了。因为在后殖民主义看来,与其他文化的系统知识传统一样,现代科学技术从若干重要方面看也属于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它们也产生过系统的无知模式。([7], p.74)在这样一种观点下,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合法性地位便勿庸置疑。既然普适的、唯一的、标准的科学体系是不存在的,近代西方科学也是地方性的科学体系,我们不需要拿它来作为参照对象,就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合法性。同样,“李约瑟难题”在此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都是地方性知识,所以就不需去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的问题。正所谓“在当我们采取了新的、不将欧洲的近代科学作为参照标准,而是以一种非辉格式的立场,更关注非西方科学的本土与境及其意义,‘李约瑟问题’就不再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出发点,不再是采取这种立场的科学史家首要关心的核心问题了。”[8]
其次,从这一扩展的科学定义出发,后殖民主义的视野将为中国科学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科学史研究开辟广阔的问题域。
由此所涉及到的,实质上是一个科学观的基本问题。原来被看作是民间信仰或巫术迷信(而在实际的分析中却可以看出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的那些知识,在这里也取得了被研究的合法性。例如,针灸学、草药学、古代妇科、女医等都可得到与传统的数学、天文、物理等知识相类似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流科学史也曾研究过燃素说、炼金术等内容,然而不同的是,它是把这些主流科学之外的内容作为与主流科学相关的背景来研究,而后殖民主义科学史却给予这些非主流的知识以独立的合法性地位。此外,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其研究方法十分多样丰富,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这些具体的分析方法也可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所借鉴。
三 女性主义科学史及其启示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从西方女权主义政治运动中派生出了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它运用女性主义特有的观点和立场,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范围广泛的各门学科。([3], pp88-89)其中,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源于与科学相关的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使得学者们开始思考科学史上女性科学家如此之少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女性出了问题,还是科学出了问题?科学在本质上是否与父权制相关?
为回答这些问题,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者一方面开始致力于寻找科学史中被忽略的重要女性科学家,恢复她们在科学史上的“席位”。这些研究既希望通过补充女性科学家的历史来完善既有的科学史,也试图确证不是女性出了问题,而是科学出了问题。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的学者转向批判科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揭示近代科学的“父权制”根源。例如,女性主义学者卡洛林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伊芙琳福克斯凯勒(Evelyn Fox Keller)、桑德拉哈丁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从其历史起源开始,便具有性别建构的性质。[9]与此同时,很多女性主义学者注意到,这种被社会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形态建构的科学,反过来又进一步说明和强化着社会性别观念本身。他们通过研究自古希腊到20世纪的生物学史和医学史,充分说明了科学对性别差异和性别本质的建构和强化关系。例如,席宾格尔(Londa Schiebinger)、图安娜(Nancy Tuana)、欧德苏瑞(Nelly Oudshoorn)等就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科学与性别意识形态互相建构、互相强化的本质。[10]可见,正如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所认为的,批判性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不必将自身局限在科学中的女性主题上,而应该从各种角度深入分析科学中随处存在的父权制现象,[11]也正是这种批判性的分析视角,构成了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在科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位置。使得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越来越成为西方科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颖而极具潜力的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12]这里就这一新的编史观念之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价值做初步的理论分析。
第一,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给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的问题域。
如同思想史编史传统的出现为科学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样,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关注女性对科学所做的贡献,关注科学背后隐藏着的性别权力关系结构,关注科学事件对女性的影响,关注科学对女性本质的规定,关注与女性相关的“边缘”科学史等这些不能为以往科学史研究所注意到的内容。如果把女性主义视角纳入到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中去,无疑将会为中国科学史研究开辟广阔的问题域。
传统中国科学史研究对女性关注很少,有的学者可能认为,女性科技人物研究得少,不是因为他们不关注女性,而是因为她们本来就对科学贡献少,历史文献记载的也少。事实上,在近期学者对中国古代所有科技人物的生卒年资料进行搜集时,收编了上溯春秋时代,下迄民国末年,甚至少数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空间上限于在中国出生和去世者,以致少数在外国去世者在内的中国古代科技人物;本着凡是能找到的妇女科技人物,全部收编的原则,最后在所收入的1522名人物之中,女性确实仅占19名。[13]然而,站在女性主义立场来看,这正说明了女性在科学史上的“集体失忆”,她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的科学工作被由男性掌控的历史文本所忽略和边缘化,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历史记忆。为此,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除了要挖掘和恢复被以往科学史忽略的女性科学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既有科学历史文本中分析女性受压制、被忽略的原因,解构文本背后的性别权力关系。 ([14], p.166)
以医学史为例,要研究中国古代女医问题,从女性主义编史学的视角出发,首先必须进行古代女医的发现、填补研究。然后还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性别制度的规定及其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实际运作与性别制度、观念的规范之间的差距、男医与女医的个人身份认同、医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与“女医形象”等问题,分析古代各种医学话语本身的非中立性、非客观性,重新思考古代医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假定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在有性别盲点的科学史中被考虑到的内容。医学史的情况如此,其他学科史研究的情况也如此。
第二,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
尽管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内部流派纷呈、观点多样,但作为学术研究,它们共享一个基本的概念范畴,即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指的是,社会文化建构起来的一套强加于男女的不同看法和标准以及男女必须遵循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它区别于传统的生理性别(sex),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14],p.4)社会性别既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其基本的分析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除了会发现传统科学史研究发现不了的新问题之外,还能对传统科学史已经研究或正在研究的问题,从新的分析方法和切入点入手,得出与前者不同的结论和评价。
笔者曾以第八届东亚国家科学史会议论文集中的两篇医学史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篇论文考察的都是中国古代女医问题,但由于采用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分析的深度也有所不同。[15]具体而言,其中一位学者通过对古代女医的医术技能、医学教育和医学地位等的分析认为:古代一些下层女医在医术和道德上都不行,杰出的男女医得到的尊敬一样。这些结论限于文献表面文字的搜集和总结,没有对文献作者及其意图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中国古代记载女医的文献为何如此稀少的原因,也只是简单地从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迫角度稍做分析,因而结论也鲜有新意。[16]另外一位西方学者则从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揭示了古代男女医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认为得到尊重的女医只是少数有家学背景的人;然后分析认为文献材料的男性作者们对女医的医术和道德进行了诋毁,并认为诋毁的背后掩藏着上层社会意识形态与男医共有的对女医的排斥立场和意图。此外,她还注意到了不同女医之间的差异,以及医学文化的多元化等问题。[17]这种不同的立场,特别是因有无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于医学的社会性别维度的认识的差异所导致的研究风格与结论的差异,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此外,女性主义对科学史进行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隐喻分析、解释学方法和深度访谈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别于传统科学史研究的方法,值得借鉴。其中,隐喻分析是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关键方法。因为隐喻常常表达着人们对于事物的基本认知和评价方式,通过对科学中涉及到的性别隐喻进行分析,能揭示出科学史中的性别关系结构。
第三,这种新的科学观和编史纲领的引入,将引起对传统科学观和科学史观的反思。
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与女性主义科学批判是紧密相关的,它们除了对传统科学史研究的
视角、方法和内容等产生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支撑在其背后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纯粹客观的、超乎社会之外的知识活动,它与
性别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内在关联,即使科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那也只是科学之外的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在科学领域的折射而已。建立在此科学观基础上的传统科学史研究,则把科学史看成是普遍的、抽象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的历史,且这一历史有其独立的内在发展逻辑。女性主义科学观则认为,所谓价值中立、性别无涉的纯粹科学只不过是父权制文化从封建教会时期转向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一种观念上的人为建构,它并不具有建构者所认定和宣称的普遍性,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18]
可见,在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者看来,近代西方科学“进步”的历史是其与父权制意识形态相互结合、加强的历史,传统的科学编史学将科学看成是脱离社会情境的、纯粹的、抽象的、价值中立的智力活动,因而无法揭示社会、经济、政治、性别等对科学的影响。也就是说,科学活动不仅与性别、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紧密相关,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的形成是负载了利益与价值取向的。随着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传统的引入,这种新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将会在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内史”实证研究,而应该考虑到历史的具体情景及其与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与社会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
四 余论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是西方20世纪以来兴起的重要思潮,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白人男性心目中,妇女与殖民地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相似性。他(她)们都处在边缘、从属的位置,都被白人男性看作是异己的他者,正是这种相似性,使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合力,二者之间展开了频繁的交流和对话。[19]
对于科学史研究来说,它们都为传统科学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问题域,引入了新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传统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后殖民主义背景下的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因其主要关注第三世界的女性科学史,对于身处第三世界,具有性别研究盲点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来说,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然而尽管如此,国内科学史界对这些新思潮持有的仍是或漠视或误解的态度,为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给予澄清。
第一,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目的不是狭隘的‘女性’目的,而是更强调以边缘人的视角对主导地位的科学建制进行批判、审视和重建。第二,研究女性主义科学史的学者不一定就是女性。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同传统科学史研究一样,是男女主体都可从事的工作。第三,研究科学中的妇女不一定就是女性主义科学史,没有直接关涉女性主题不一定就不是女性主义科学史,判断的标准在于社会性别视角和批判性分析维度的运用。 ([14], pp.166-167)第四,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科学史研究不是完全否定西方近代科学,而是要消解其普遍性与抽象性,不是要以弱势边缘的“科学”取代它,而是强调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共存与相互协调发展。第五,研究殖民地的帝国科学机构和科学活动,不一定就是后殖民主义的科学史研究,后者的关键在于对帝国科学文化的殖民化性质进行揭示与批判。第六,采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方法,并不表示抛弃传统科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文献考证与分析等仍将是具体研究过程中重要方法。第七,不是在西方可能过时的理论就不能引入和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美国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受欢迎,言下之意,我们没必要去关注和研究。首先,对某个思潮或流派的历史研究并不会因为其过时而停止;其次,在没有认真分析过这些对西方科学史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新思潮之前,就不假思索地将其弃置一旁,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合理的态度。再次,我们还可以提问:在当下并不过时的思潮又是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恐怕也远非易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我们可以照搬来应用于我们的科学史研究。对于这些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我们需要做冷静的分析,要时刻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传统科学及科学观的特殊性,充分考虑中西方在文化、民族、性别制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种种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和特性,立足于本国具体情境,在避免极端保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同时,也谨防后殖民主义文化对我们形成的新的文化殖民。
参考文献
[1] [英]柯林伍德(陈静译): 柯林伍德自传(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24-125.
[2] 吴国盛编: 科学思想史指南[C].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编者前言,1997: 7.
[3] 刘兵: 克丽奥眼中的科学[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4] 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5] Lewis Pyenson, Science and Imperialism [A], in R.C.Olby, et al. eds,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Routledge, 1990: 920-933.
[6] Paolo Palladino and Michael Worboys, Science and Imperialism [J], Isis, 1993, (vol. 84):91-102.
[7] [美]桑德拉哈丁(夏侯炳、谭兆民译): 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8] 刘兵: 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3(1): 76.
[9] 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0; Evelyn Fox Keller, 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 [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S. Harding,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10] Londa Schiebinger, Mind has no sex? : Women in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Nancy Tuana, The Weaker Seed: The Sexist Bias of Reproductive Theory [A], in Nancy Tuana, ed. Feminism and Science[C],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Nelly Oudshoorn, Beyond the Natural Body: An Archaeology of Sex Hormones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1] Donna Jeanne. Haraway,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der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12]J. R. R. Christie, Femin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 in R.C.Olby, et al. eds,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Routledge, 1990: 107-108.
[13] 李迪、查永平编: 中国历代科技人物生卒年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4] 刘兵、章梅芳: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5] 章梅芳、刘兵: 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的意义——对两个相关科学史研究案例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2): 167-175.
[16] ZHENG Jin-sheng, Female Medical Workers in Ancient China[A], in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 ed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C],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 460-466.
[17] Charlotte Furth, Women as Healers in the Ming Dynasty China[A], in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 ed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C],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467-477.
篇3
关键词 科学本质观 显性方法 初中生 科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
理解科学本质的基本内涵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全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新颁布的科学(7~9)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它应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1.概念的界定
科学本质,Nature of Science,常简写为NOS。科学本身具有复杂性,使得科学本质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尽管围绕科学本质有种种的争论,但是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育领域使用的“科学的本质”是指关于科学的一组“价值观、方法和活动的集合”。
显性方法是以科学史、哲以及(或者)与科学本质各种方面一致的教学来增进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显性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科学活动,能意识到与他们参与的活动有关的科学本质方面,并能在科学本质观这一方面进行反思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人教版初三化学中选取5个主题:空气、原子结构模型、表示元素的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为教学内容,通过显性的方法来发展初中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2.1研究思路(表1)
2.2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普通初中(宝安中学)初三学生108人,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2个班,A班为实验组,B班为控制组。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科学这门课程上的学业成绩的同质性,研究者在实验前先收集了研究样本初二(2009至2010学年)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以独立样本检验其差异性(见表2),加以评估分析,以尽量减少非随机抽样所造成的误差。结果表明,2个班级无显著性差异。
2.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是自编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对该工具说明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界定科学本质的内涵。(2)拟定科学本质的3个维度及涵盖的16个子项目。将拟定具体指标送给相关专家审阅修改。(3)编制2套类型、题目数量相同,内容相似的初稿。(4)进行预测,分析并修改。(5)分析信度和效度。(6)得到终稿——《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Ⅰ》(以下简称《问卷Ⅰ》)《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Ⅱ》(以下简称《问卷Ⅱ》)。《问卷工》由31个选择题组成,《问卷Ⅱ》由36个选择题组成,分为正向题目和反向题目。每个题目的选项有4个评定等级。在计分时,采用等距形式赋值,最高分为4分,正向题目分别为4、3、2、1分;负向题目分别为1、2、3、4分。
2.4研究程序
(1)2个班的学生均接受《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Ⅰ》的测试,作为前测。
(2)进行为期8周的教学实验。
(3)2个班的学生均接受《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Ⅱ》的测试,作为后测。
2.5数据分析
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前测结果及分析
笔者利用《问卷Ⅰ》对2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前测,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如表3。
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P值为0.946,可以认为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前,2个班的科学本质观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科学本质观3个维度共16个子项目,通过计算其平均值与该因素子项目最理想情况的总分(即每个项目都为4分)的比值,结果显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16个子项目的理解都不理想。比率由高到低是:科学与技术、可知性、预见性、科学与道德、多样性、科学与社会、局限性、求真性、重复性、科学家身份、相对性、实证性、创造性、建构性、累积性、公开性。
3个维度中,初中生对科学事业的本质理解最好,其次是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科学方法本质的理解最不理想。
3.2后测结果及分析
3.2.1利用《问卷Ⅱ》对学生进行后测,结果比较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于科学本质总体的认识,实验组平均分高于控制组。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2组差异显著。
3.2.23个分量表结果分析
科学本质观在本文中所分的3个分量表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本质和科学事业的本质,实验组A班与控制组B班的比较如表5、6、7。
从上面3个表中可知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方法的本质和科学事业的本质3个维度实验组的平均分都高于控制组。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本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科学事业的本质2组并无显著差别。3个维度包含的16个子项目的平均得分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相对性与累积性2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
4.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经过8周的教学实验可以看出,科学本质观的显性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得到发展,其中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本质发展得较好,而科学事业的本质改善不明显。
4.2建议
出现以上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教师本身科学本质观的缺陷使得提出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无法及时捕捉,而使资源出现浪费。受传统科学本质观及其教材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流露出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范式的教学语言。因此,笔者从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参编写2个方面提出建议。
4.2.1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中没有显性提到科学本质目标,而是将科学本质的理解作为科学探究活动伴随的结果,而不是显性的课程目标。这样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现科学本质观的意识。因此,(1)在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目标要进行科学本质的目标设计;(2)要在内容标准中对科学本质具体内涵进行显性说明;(3)在实施建议中要为教师提出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具体要求;(4)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要尽量能罗列出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科学史线索,以供教师按图索骥;(5)在案例中要提供呈现科学本质观的成功教学案例以供教师学习;(6)在附录中要罗列出当代科学本质观要求教师使用的科学本质教学话语。
4.2.2对《科学》教材及教师用书编写的建议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目标教学;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77-01
“目标教学”模式是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合为一体的课堂互动教学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来指引课堂活动的实施,以完成目标为评价的依据,是一种科学的、可行的,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学会学习,从而收获到成功的体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目标设计要体现教与学的统一
教学目标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来制定,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若目标定位过高,有些同学就完成不了,就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反之,目标定位过低,学生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完成,也就失去了方向引领的作用。所以,目标的制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出教与学的统一,预设目标要突出“学会”“会学”,而不是“教会”“会教”,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如在学习“谁能传播声音”时,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启发学生利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究,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可将目标定位为:(1)认识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展示目标时,可以直接将前两条展示给学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三条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无须展出。在目标定位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前测,看目标是否适合课堂教学。在前测时,学生对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没有任何疑问,但对于在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还不太明了,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器材,以备上课时使用,从而确保教学的质量。
二、目标达成体现在学生学会学习
在“目标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还在学习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来发现真知,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金属”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金属的认识,如常见的金属,它们有什么用途等等。有同学说:“我们用的锅是铁做的,妈妈的项链是金的、戒指是银的,火锅是铜的等等。”对于它们的用途,有学生指出:“做饭用的锅是铁的、铝的或铜的,是因为它们传热快。项链、戒指、手镯等用金和银,是因为它们有金属光泽,而且相对稀少。”在此基础上对于金属的其他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探究得到。如金属的导电性、可变形等,这样就能有效完成教学的目标,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并借助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要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在“目标教学”模式的落实中,教学评价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当堂检测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下一步教学时补偿指导,也可以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来了解学生的收获与疑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评价时,需体现出评价目标多元和评价方式多样的原则,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评价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在不断收获成功、不断成就自我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凸透镜”时,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通过当堂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来进行。检测题目可以是最基本的常识,如:凸透镜的作用有( )、( )、(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时,在光屏上成( )的像,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时,在光屏上成( )的像;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了凸透镜吗?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的表现是否认真,实验步骤是否规范,能否总结出实验的结论。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体现出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也能体现出目标教学的效果。有目标而没有落实与评价的教学不能称之为好教学,只有精准设计了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紧扣目标,通过评价来总结目标的完成情况,才能使课堂展现出勃勃生机。
四、结束语
总之,“目标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模式,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目标明确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完成目标,并在评价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促进了全体学生共同的进步,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
篇5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MOOC教学设计与开发研究 基于课程的国内MOOC平台分析与启示 基于MOOC环境的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调查与研究 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MOOC理念下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面向MOOC的微课程研究 基于MOOC平台的科学史通识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MOOC平台的《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设计与建设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MOOC教学平台的过程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C的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基于MOOC的地方应用型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MOOC课程资源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MOOC平台与大学物理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MOOC与传统课程的比较研究 MOOC平台SPOC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陈林.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J].教育探索,2014,(01):32-33.
[5]陈川.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6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解、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使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方法问题。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
4.增设论文写作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内容、熟练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开课前,可增设“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有效的论文写作训练,使他们的论文格式及内容的表述更加科学和严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学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整理和分析资料、依据科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通过公开的论文报告会评定成绩。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基于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经验。除此之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科学老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科学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并对其进行利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措施。小学生对老师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很难全身心投入进去。放松的心理和强烈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缺乏兴趣,学习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扼杀[1]。因此,科学老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实验之中。
譬如,在学习《给冷水加热》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可以创建一个魔术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可以在一个红色的透明小袋子里装满冷水并做好密封。其次,在一个烧杯中装满热水,然后放入装满冷水的袋子,这个时候袋子会沉入到烧杯的底部。最后,老师再带领学生对烧杯中的袋子进行观察,装满冷水的红色袋子会逐渐浮到水面。这个如同“魔术”一样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下子全部激发出来。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趁学生的兴趣正浓,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原因,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二、重视科学实验的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带领学生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2]。科学老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科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而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外进行研究,开展课外实验教学环境,以此丰富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课外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进行探究,强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土壤中有什么》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就可以将课外环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野外去采集土壤,每一M学生采集一份,用相应的器皿装好带回教室。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肉眼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大致了解一下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很明显就能感觉到土壤中有一些粒径大小不同的砂子和小石子。接着,老师再给每组学生发放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土壤,找出其中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成分。通过放大镜,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土壤中还有一些黏土和粉砂。再接着,老师再指导学生将土壤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这时候就会发现水面上方浮着一层黑色物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这些黑色物质的成分,以此作为猜想依据对土壤中的其他成分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之后,学生了解到这些黑色物质是一些腐殖质,再根据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空气,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土壤中含有黏土、小石子、砂子、腐殖质、空气和水等。这种课外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三、遵守实验操作原则,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实验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验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遵守实验操作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虽然小学科学实验的危险系数不大,但是小学生的身心都在快速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伤害,科学老师还是需要对此加以重视。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这节内容的时候,要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因为金属在加热过后温度也会升高,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因此,在做这些类型的实验时,科学老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操作的规范性[4]。例如,在一些需要使用到酒精灯的科学实验中,科学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点火、加热以及熄灭,只有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验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还要将实验现象以及相关的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科学老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记录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正确记录数据,不再因为数据得不到及时记录而苦恼,从而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实施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最后再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原则,从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叶宝生.课程.教材.教法. 2013(12):11-14.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吴回春.教育教学论坛. 2013(07):42-45.
篇8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实验课程 实施原则 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如果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高中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降低他们的数学学习难度,为他们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中学校实施数学实验课程的原则
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数学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给予高中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有效降低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从而解决数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难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1.2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原则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数学的实际操作性,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缜密的数学思维。
2.高中学校数学实验课程模式
2.1提出实验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时,首先需要提出相应的实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这样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为他们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制定实验问题时,教师既要保持问题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它的趣味性,增强实验的吸引力,让高中生愿意参与到实验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2创建科学情景
教学情景的创建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高中教师在数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验情景,将他们带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复习与实验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开放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中学到更多数学知识。
2.3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在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时,还要确定好实验方案,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保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更缜密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确定实验方案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问题选择数学软件程序,给学生建设相应的计算机实验平台,教授给学生相应的软件操作知识,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软件深入了解数学,认识到自己所要学习知识的规律,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最终达到高中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目标。
2.4让学生提出个人结果猜想
在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实验方案制订后,教师需要让学生猜想相关问题的结果,但是这些问题的猜想不是盲目性的,而是要让学生建立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回顾自己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会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索问题的答案,证明自己心中所想。在这样的实验指导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更严格的实验操作和思考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让他们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课堂观念,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学习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5归纳总结所得结果
数学实验完毕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相应知识的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该数学问题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学生既可以印证自己猜想结果的正确与否,又可以鼓励学生更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结果出来后,学生间也可以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及时了解自身学习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6写出相应实验报告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完相应的实验后,要对数学实验进行实验总结。比如让每一位学生写下数学实验报告,就实验操作问题、过程步骤及所求问题进行分析。教师通过这些报告可以了解实验中的不足,从而为以后数学实验课程的制定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课程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实验操作水平,从而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一、轻负担高质量分课型教学研究的宗旨与目标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宗旨。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塑造教师先进教育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目标。
二、轻负担高质量分课型教学研究的策略
(一)灵活改变教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立足学生趣学
(四)创新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自信心
(五)丰富作业题型,立足学生乐练
三、轻负担高质量分课型教学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整体发展
面对教改新形势,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切实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二)创设有趣教学情境,立足学生乐学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根据不同课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三)列举时政案例,立足学生理论、实际结合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要结合教材适时地引入相关的时事材料进行教学。
(四)借助精彩多媒体手段,立足学生趣学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除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外,还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新评价机制,立足提高学生自信心
追求“轻负担、高质量”,改变用一张卷子、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要努力做到客观全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平时作业、练习、上课质疑问等的评价;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
(六)丰富作业设计题型,立足学生乐练
1.作业设计趣味性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题型要做到“活”“新”“趣”“奇”。我在教学中,通过情境表演作业,如小品表演、模拟法庭、演讲比赛、故事会等,但情境表演要求课前排练,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在布置此类作业时,不做统一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2.作业设计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因此布置作业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做到知行统一。
3.作业设计开放性
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开放性,学生可自主选择作业形式,如创办学习报,自出测试题、小组互助纠正错题、小制作、小发明等,学生可自控作业量,真正做到“我的作业我做主”。
(七)开展多元化课外活动,立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外教学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我结合课内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去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0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趣味化;简单化;生活化;优化
一、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一些学校的实验开出率达不到课标的要求,有些学校很少做学生实验。一些教师虽然按要求进行了实验,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为:
(一)一些教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生只要记住实验内容就行,不重视让学生看实际操作步骤和演示结果,也不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
(二)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标准配置,一些教师觉得多媒体演示也很清晰直观,于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甚至用动画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
(三)有些实验对器材的要求较高,甚至实验材料有一定的危险或危害,实验的准备、操作较为复杂,费时又费力。教师演示过程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往往不太理想甚至有失败的可能。由于学校实验器材数量有限,实验教室也有限,同年级的班级在课程上有冲突等原因,一些实验往往不能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安排。这些因素有时会导致教师放弃一些实验。
(四)一些演示实验一般停留在教师一人表演全班学生观看的程度上,实验的可见度、学生的参与度都很低,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这样使学生无法清晰地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或结论,实验效果让教师和学生都不满意。
由此可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优化实验教学是每一位科学教师时刻需要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二、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当前教材中的实验是大量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育工作者基于教学目标精心安排的,实验设置科学严谨,其总体架构也没有改变的必要。问题是一线的教师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实验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实验教学的确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教师也有创新实验的广阔空间。
(一)趣味化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
如果实验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的实验除了有其本身的知识技能上的学习价值,还能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一些科学综合探究活动。所以,对实验进行趣味化的优化,是科学教师可以思考和实践的一个方向。
对于实现实验教学的“趣味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设置趣味的实验
专业的设备有时也让人觉得科学探究似乎是一件复杂而高不可攀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把一些实验设计得具有趣味性,甚至打破常规,说不定会取得特别的效果。除此以外,在揭示科学现象的试验中,许多实验现象是具备趣味性的,这些有趣的现象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当中的经典案例是教师们孰知的导入大气压强教学的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们还可以设计如下三个小实验,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案例1】大气压强――流不走的水
用一个塑料饮料瓶装上染色后的液体问学生,如果教师在瓶子下面扎一个洞,会发生什么现象?同学们都认为水会流走,只见教师用针在瓶子下端扎了一个洞,可是水并没有流出来。怎样才可以使水流出来?有同学提到打开瓶盖或者在上端有空气的位置扎个洞,水果然流出来了,可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小实验在导入新课时很有效果。
【案例2】大气压强――无形的压力
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教师要对它施以魔法,让它被无形的力量压垮。只见教师将瓶子拿到饮水机中灌入热水,几秒钟后倒掉热水,盖紧瓶盖,又在瓶子上淋些冷水,随着瓶体塑料发出的“啪啪”声,瓶子被压瘪了!这个小小的实验,在教师故弄玄虚的组织编排下产生了小小的趣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直观地展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该实验:将压瘪的瓶子放入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瓶子就一点点恢复原状了,对学生来说非常神奇。
【案例3】大气压强――捣蛋的葡萄
一瓶玻璃瓶装的饮料,一颗葡萄穿在吸管上盖住了瓶口,同学们总是吸不到瓶子里的饮料,拿起捣蛋的葡萄就可以喝到饮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实验简单生动,用来堵塞瓶口的除了葡萄,还可以用茄子、茭白等等物品,富有生活情趣。
2.设计实验的趣味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故意设置悬疑,制造情节,结合游戏、魔术、科学小故事等方式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案例4】大气压强――流不走的水
又是前面关于大气压强实验的例子“流不走的水”,教师可以有另一种趣味性变化:教师用同样的装置给同学们表演魔术,当同学们正惊讶于水没有流出来时,只见教师说声:“走!”水流出来了!又听教师说声:“停!”水又不流了。如此反复,瓶子里的水就像听从老师命令似的。原来教师预先在瓶子顶端扎了一个小孔,用一个手指堵着。教师手指一松水就流下来了,手指按住水就停了。当谜底揭晓,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魔术般的小实验导入新课很有趣吧!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设计一个科学实验,通过变换花样来增加实验的趣味。这样既可以充分印证实验结果,还能在巧妙的变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案例5】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谁在吹气球?
在教学《重要的碱》一节内容时,讲到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发生反应时并无现象,那么我们就有这样的疑问: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我组织学生设计了如下图的两组实验,使反应借助实验产生可供观察的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实验A:往装有NaOH的试管中吹气加入CO2与之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分解,再滴加稀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实验B:在一只瓶子里收集一瓶CO2,迅速倒入NaOH,然后用一个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导管的一端套一个气球),结果学生能看到气球鼓起来了。通过分析气球发生变化的原因,也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通过对实验的趣味优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因为对实验现象的兴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探究愿望,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从中获得了不少科学基础知识。
(二)简单化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实验的简单化是利用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的实验器材、尽可能少的化学药品、试剂,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的一种对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由于经过简单化设计使得试验器材轻便易得,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机会。
1.自制简单的实验用具
为了形象地说明一些科学现象,最好的方式是演示实验。可是不一定每所学校都装配有演示教具,因此如果重视演示实验的教师就需要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来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讲到呼吸运动一课时,课本上有图示说明,但是课本上的图示没有动感,学生难以形象的理解。为了说明呼吸运动过程,我们可以用洗手液瓶、气球制作一个呼吸运动演示仪。
2.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
一些实验需要比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有些实验仪器比较昂贵,还比较容易损坏,造成一些实验的开展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原理,在常规实验的开展或学生参与实践有困难的情况下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确保实验可以顺利进行,也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
【案例6】简单化实验装置――大气压强
在大气压强一课中,当我演示抽出钟罩中空气里面压扁的矿泉水瓶又恢复原状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神奇,许多同学都想做这个实验。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学生实践体验这个实验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
(1)取一个带橡皮盖的小药瓶,一个儿童用的开塞露瓶,可以看到开塞露瓶尺寸远大于小药瓶口,无法放入;(2)拔出开塞露瓶盖;(3)挤扁;(4)盖上瓶盖;(5)放入小药瓶中;(6)用注射器抽出空气(需要反复多抽几遍);(7)开塞露瓶复原了!
【案例7】简单化实验装置――气体压强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体压强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是一种生活中比较难观测和体验的科学现象,如果采用教师演示实验的方式,虽然可以展示这一现象,但是由于装置在讲台上,烧瓶中的水在气压条件下的沸腾变化现象很短暂,透明的仪器和水也不太醒目,除了讲台周围的学生,其他学生并不能清楚地观察到。假如学生可以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效果就会好许多。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组装一个简单化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可以亲手体验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
实验药品与仪器对比:
■
实验装置对比:
■
实验对比:
教师演示实验:(1)烧瓶中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去,水停止沸腾。(2)在插有一段玻璃管的橡皮塞上连接一段橡皮管,用橡皮塞把烧瓶口盖好,把大注射器接在另一端的橡皮管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3)用酒精灯对水加热,在水沸腾时向内推注射器的活塞,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学生简单实验:(1)用试管夹夹着小药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去,水停止沸腾。(2)立即用橡皮塞把小药瓶盖好,把注射器插入橡皮塞进入药瓶中,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水又重新沸腾。(3)左手用试管夹住小药瓶用酒精灯稍微加热,在水沸腾时右手马上向内推注射器的活塞,水停止沸腾。
这个实验如果仅仅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由于实验现象稍纵即逝,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学生就可以亲手实践一下,因为装置就在眼前,所以实验现象非常清晰。
【案例8】简单化实验装置――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性质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是一个必做的实验,现在氧气的制取实验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操作相对简单,制氧量更大,省去了加热的环节也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这为我们将实验简单化提供了可能。
实验药品与仪器对比:
■
实验装置对比:
■
实验对比:
教师演示实验:如图1,先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黑色的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缓缓地滴入锥形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所产生的气体。
学生简单实验:如图2,先在小药瓶中加入少量黑色的二氧化锰粉末,再盖上带塑料管的橡皮盖(塑料管略微露出橡皮盖),塑料管另一端连接收集气体的小药瓶。用注射器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注入小药瓶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三)生活化拓展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
现有的实验室是固定的场所,教师可以想办法让它适当延伸。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才能完成,生活无处不是课堂,许多实验在生活中就能做,实践活动完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对一些实验进行生活化的优化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1.围绕实验发掘生活素材
围绕探究实验的主题,寻找生活素材设计相关实验,是实验生活化常见的做法。比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围绕“声音发生和声音传播”的主题,为了让学生体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原理,发动学生寻找在生活中与“发声和传声”有关的物品器具进行实验设计。书本、书包、瓶子、罐子、桌子、椅子等等都可一起上场,拍、打、刮、擦、敲、弹、吹、啦等等十八般武艺都能派上用场。这样生活化的场景设计可以调动学习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围绕生活发掘实验素材
学生身边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科学现象,科学技术也无所不在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从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学生有所了解的熟悉问题(如衣食住行有关的生活问题)入手,设计实验,使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实验,引导学生去钻研、去探索,也是科学教学拓展育人功能很好的增长点。以生活化素材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实验教学生活化的主要方式。
【案例9】生活中的实验――测定肺活量
在一次学生参加完体育课肺活量测量后,我发现同学们对彼此的肺活量数据很感兴趣,正互相讨论调侃。因为现在一般的学校测定肺活量使用的是肺活量计,这是一种看起来十分先进的精密电子仪器。这样的设备有点昂贵,学生就以为这个测量过程很复杂。虽然他们很乐意再次互相比较肺活量的大小,但是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娱乐活动来做这个测定肺活量的实验。活动项目就是大家熟悉的吹气球比赛:准备好气球、量筒、水槽等器材,一次性最大限度地吹大一个气球,保持住气球中的气体,再用排水法测出气球的体积,得到的数据就是这个学生的肺活量值。这个实验简单方便,可以在一些班团活动中开展,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学生还能通过此类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案例10】氧化、还原反应――苹果汁变色实验
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展这一探究活动:把苹果榨成汁,放置一段时间后浅色的苹果汁逐渐变成了黄褐色,将几片维生素C片碾成粉末加入苹果汁搅拌溶解,苹果汁的颜色又变回来了。这是因为苹果中的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的Fe2+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3+,Fe3+又被还原剂(维生素C)还原成Fe2+。通过这个探究实践活动,既使学生深刻认识了氧化还原知识,还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维生素C的重要生理功能(还原性),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多吃水果蔬菜,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优化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还需要我们在设计和开展实验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范严谨,坚持科学
在设计实验时,不能只考虑实验的简单化和趣味性,简单地把一些复杂的装置进行简化处理,将一些并不适用的器材牵强地组合在一起,而忽视了科学性原则,从而导致操作程序与方法、实验知识与原理不能与教材描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相一致。对于一些常规实验,如果我们没有更合理的优化方案,还是要坚持正确的常规操作。对一些亲手设计的实验,也应该设计好规范的操作步骤,体现实验严谨科学的特点。
(二)反复验证,力保成功
科学是严谨的,如果教师在演示中出现失误和差错,不仅会使学生对所得结论产生怀疑,而且会耽误课堂时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实验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它是设计和改进实验的依据。对于我们设计改进过的实验,教师应该多次操作、反复验证。确定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多次操作也使教师对实验更加熟悉,确保实验的成功率。
(三)定位准确,谨慎实施
首先我们要明确不是所有常规实验都可以用微型实验替代。对实验进行趣味化、简单化和生活化的优化也只是对常规实验的适当调整和有益补充,并不能替代所有的常规实验,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开展教学。实验教学的组织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教学进度、场地条件等因素。在对常规实验的优化设计中要权衡利弊,谨慎选用,不越俎代庖,使经过设计优化的实验真正发挥启智育人的作用。
(四)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我们常说安全第一,科学课程中的常规实验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安全可靠的。而教师设计简单实验一般都是借鉴了同行教学经验、网络素材信息,结合自己的思考来进行的。这些设计一般没有经过广泛的实践检验,因此一定要重点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由于是对常规实验的改进,有时为了简化和突出趣味性,不可避免地会替换一些器材,这些装置没有严格的工艺和检验程序,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当教师感觉一些实验器材或操作过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一定要多次认证。比如简易装置的材料、药剂来源是否安全卫生,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控。凡是学生参与的实验都需要教师预先检查实验装置的安全性以免出现事故。
四、实践反思
每一位科学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参考借鉴了同行们许多优秀的做法。尽管一些做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通过教学实践仍能强烈感受到优化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作用。这使得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需要对实验优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与完善,使之对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实践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如今各学科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实验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的优化和创新依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7(1).
2.张海银.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2003.10.
-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 下一篇:县域经济政策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