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29 15: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政策 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占到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从2002年的28.2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10亿元,翻了两番。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了许多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成效显著,有些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与原目标南辕北辙。因此,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的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是检验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一项经济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实现了相应的效率和效益,往往并非是一目了然的,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技术收集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述,确认政策的特点、优点和缺陷,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效益。

其次,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中央和省级政府可能更多的侧重于政策的制定,县乡级政府及至村集体可能更侧重于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而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估结果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

最后,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为下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主体,向上要接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向下又要对乡镇政府、村集体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其特殊性,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的对产业政策进行评价、反馈,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

二、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主体

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由具有相应权威的独立的机构或被上级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实施,杜绝职能和利益交叉关联的情况。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以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为主。

三、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原则

第一,评价应符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评价必须符合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二,评级应符合系统综合的要求。产业政策的作用往往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与多种因素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

第三,评价应符合客观全面的要求。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根据资料和数据尽量得到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结果。

四、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

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应以效果评价为主,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为辅,同时兼顾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其中短期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等,长期评价除包括短期评价的项目外,还应包括包括受产业政策影响的其他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先看短期评价。政府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往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某一产业的集聚,提升特定产业的竞争力等等,基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还往往侧重一些特殊目标,如发展某一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因此,首要的评价应是看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这些可以通过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特定产业要素投入的倾斜度、产业发展超前度、市场集中度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效果,也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产业政策是否符合上级政府的统一布局,实施前是否经过了广泛科学的论证等,具体的实施手段等。

再看长期评价。产业政策在实践与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所以产业政策的实施结果与产业政策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除短期直接效果外,还应考虑其综合影响,如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等,如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区域内人民幸福感的增强,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等等。具体评价体系如表1

五、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评价主体缺乏独立性。县域经济的评价主体往往就是县政府自身,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评价的结果关乎政府的政绩,因此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应尽可能由专业的独立机构来进行评价。

重视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由于受政府换届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经济产业政策在评价中往往注重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使得一些产业政策的效果难以持久,甚至长期还会对社会、生态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重视两个政策问题,其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支持者,没有一套系统的发展县域经济的说法。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从县域经济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还是从政策调整变化的趋势看,还是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看,都应该赶快研究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现在这项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十六大报告讲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三中全会讲了发展县域经济,都是在文件上,会议上也讲了。把县域经济研究清楚,好多问题就清楚了。体制问题在县域经济转型非常多,行政管理体制问题、财政体制问题、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问题中体现的,其实我们现在就是解决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问题。第一个政策问题就是怎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把这个事弄出十条、八条,文件的主题都明确了。

第二个政策问题是在增加投入,加大生产支持的力度下要农业投入和体制创新。要增加投入,但是我们现在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钱能不能花好,效益怎么样,这里面体制机制问题很重要。我提出两条,一条是增加投入这个背景下,大家会发现资金的使用、资金的效用和体制机制有关。另一个是将政策调整和完成的要求。我们从2004年1号文件,就写了这句话,整合资金投入,而且强调县域资金整合。所以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这个事只要是对我们现在做一个政策评估的时候有会发现,很多投资效应很低的。现在我们的体制,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比喻,就是把鱼交给猫的运作机制。我们的投资是一级政府比较多,项目自下而上汇报,等于我们从北京到农村运鱼,要有压车的,压车的都是猫,关键这个猫都是饿猫,每级政府的财政都困难,每个部门也是有困难,把鲜活的鱼交给饿猫,你想想,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不是哪个部门的管理者的问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我前年做了一个项目,对我们的一些投资项目这么多年有一些评估,我们发现我们调查的还是好的县,说的也是好的事,很多资金真正用到项目上49%,他们回来马上说,这也是跟你说的,49%都难说。林业站的房子盖好了,车也买好了,我们搞农业技术推广也是,那个楼盖好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车买好了,实际上搞没搞服务……可以肯定,项目的钱被挪用了。

所以我说我们要关注两个政策问题,一个是县域经济怎么发展,不能光会议上念的。而且现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给我们在座的各位提出很严峻的问题。最多就是总结模式,讲授,全是白开水,不解渴。说几条,具体让中央研究就可以。如果要用“不足”两个字,什么都不足。关键是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要使这个钱增加效率。所以我认为要认真总结两个文件,这给我们这些启示。

对今年一季度收入情况怎么看。一季度农民收入增加是近十年最高的,对一季度的收入和上半年的现金收入,我的分析思考是三点:第一,高位基础上的增长更低。今年一季度的农民收入增长了,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在连续三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长,尽管口径上不一样,毕竟基数是这样的,基数高的时候增长难。二是现金收入增长是近十年最高的。至少从这两个高,判断出不容易。第二,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回事,会不会再创新高?这样我们就得分析因素,来源主要讲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因素,一个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个政策因素,是政府支持三农的政策不变,再就是宏观政策调整往哪儿走要关注。政府支农政策这几年确实对增收有效应,从当前看还能发挥效应。两个效应就是投入政策。从预算报告看,2006年的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3397亿元,(不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这个3397亿比2005年增加了422亿元,增长幅度是14.2%。总量3397亿,增量422亿,增长是14.2%。2007年总量是3917亿,增加是520亿,增长15.3%。要把2007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和2006年三个数同比的话,总量、增量和增长率都体现了高位,真正落实了这个方针。这个支出关键是看领域,主要是用于七个领域,农业投入、补贴、现代农业建设、农村金融改革、扶贫、文化等,这里面有的是和收入有关系的,有的中间要转多少个环节才能转到收入,最直接的增收就是第二个,对生产经营有关的补贴。

这个补贴有五项,就是在原来三项基础上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是去年加的,今年加了一个保险的保费问题,和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粮食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今年财政安排了10个亿。这两个标准,围绕投入的支持效应和生产经营补贴的效应,就增收了,还是要更积极。而且要算这个帐,二季度还会增长,现在还没有发完,这个补贴到二季度全部结束了,都还没有发完。我们在关注价格因素影响和务工收入影响的同时,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正效应这块要分析。2006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的收入和2005年比的时候这个效应是特别突出的,全部免完了。这样,我们分析收入影响因素的时候,要好好分析这个事情。

要关注宏观政策对今年的影响。宏观政策就是调控,一季度超过10.9,新闻发言人说接近过热了。只要过热,就有两个事要压,一个是价格,一个就是投资结构调整,这就会影响到劳动力转移。控制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投资,投资和原来的紧张关系没有缓解,就压到我们农民工头上。好在我们的新闻发言人说,现在还不能说“过热”,政策也不会大调。零售价格指数上涨到14.5的时候不会大调,如果投资增加到四十几的时候不下调?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两件事,关系到下半年的收入。

篇3

[关键词] 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特色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8-03

[基金项目] 200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关于提升山东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批准号:05BJZ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建波,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山东 潍坊 261061)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及调整能力。从世界市场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主要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等造成的。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

一、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县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75.5%,完成财政收入占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45.1%,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但是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山东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强县不强、弱县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看,山东总量最大,但县域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低于江、浙,分别为山东的1.23倍和1.63倍;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两省人均财政水平分别为山东的1.51倍和1.97倍;从非农业结构看,山东也低于江苏,与浙江差距更大。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近些年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力度,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使各县(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从1993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拿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产业集群发展。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121个,包含企业65926处,从业人员367万人,其中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90个、过50亿元的22个、过100亿元的9个。统计显示,2005年山东省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体系,分布在青岛的电子家电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潍坊的交通运输设备机械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烟台的食品加工产业板块,分布在青岛、潍坊、东营的化工产业板块,分布在滨州、潍坊、青岛的纺织产业板块,分布在淄博、临沂的建筑陶瓷产业板块,分布在菏泽的木制板材产业板块,分布在德州的玻璃钢制品产业板块等板块。

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规模、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山东省内县(市)和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县(市)共有122个,总人口8232万人,占全省的89%;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501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4.7亿元,占全省的4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0亿元,占全省的71%。全省有14个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越过10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资料显示,山东省有20个县(市)入选百强县(市),总数列全国第二,比上年增加4个,是新增百强县数目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新增百强县的一半。

二、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1.找准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点,把握推进集群发展的着力点,全面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水平。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近辐射功能,对有经营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大型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地的“根植”化。如地处胶州湾西海岸的胶南市围绕解决县域工业布局过散、产业层次低、“小而全”的弊端,坚持走集群式发展路子,形成了集约布局、集群带动的产业格局,提升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产业集群拉动方面,胶南市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拉长提升产业群,壮大龙头企业。胶南原本没有像样的家电电子企业,但青岛海尔胶南工业园2005年2月奠基后,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就引来13家配套企业,现在达到年产600万台家电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流媒体电视基地。估计达产后年产值过100亿元,可带动下游配套企业产值110亿元,“海尔效应”正在不断放大。而历经3年时间引进、年产30万吨的中国铝业集团再生铝项目开工不到半年时间,就有6家相关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同时,胶南市承接青岛港口和产业辐射,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让相关中小企业扎堆发展、集聚成群。通过招大引强、改造提升,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个产业集群。近3年,胶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位次从第49位跃升至第34位,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1家,达到57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4家,过10亿元的4家,过30亿元的2家;税收过百万元的238家,过千万元的49家。

2.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秉赋出发,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即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寿光早已是著名的蔬菜产业基地;禹城成为唯一的“中国功能糖城”;无棣是鲁北最大的盐化工基地;邹城以兖矿集团为核心形成了煤化工基地;诸城的汽车产业已经拥有近200家企业;荣成也成为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高唐、五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用车生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产业链的拉长和成本的降低,也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企业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无疑都为各地的发展储备了巨大能量。而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更将有力地提升县域经济的档次,加快其发展的速度。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一些县市区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壮大县域产业竞争力。如地处鲁西北的广饶县是一个农业县,自然资源缺乏,特色不明显。但该县利用临靠胜利油田的便利,按照产业促群的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产业、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凸显放大效应。至目前,该县形成了造纸、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县机制纸产量达到120万吨,其中新闻纸产量80万吨,占全国的1/3,华泰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轮胎产量1500万条,全钢子午胎产量占全国的17%。2006年上半年,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9.3亿元、利税20亿元。

3.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广东、浙江等省产业集聚的经验证明,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已成为推进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举措。

近些年来,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山东省各级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破除影响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服务,认真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逐步实现山东省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用市场的魅力把内资动员起来,把外资吸引进来,让市场红火起来。章丘、长清、即墨等县(市)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他们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经贸洽谈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集群发展中,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是实现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山东县域产业的发展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社会效益;不仅要增长速度,还要生态保护。蓬莱是个旅游城市,他们在保护海岸资源不被无序开发的同时,依托当地盛产葡萄的优势,集中精力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做成主导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五莲86%的土地是山区,他们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赢”,将生态建设产业化,将产业发展生态化,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等称号,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3年翻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3年上升了40位。

三、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一方面表现在全省区域之间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县域内部一、二、三产业的不平衡,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比较发达,西部内陆地区比较落后。从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最高的市是最低市的11.8倍。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全省30个强县中有22个分布在东部六市,30个欠发达县有24个分布在西部五市。在产业结构上,2004年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十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四位。

为解决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山东省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促强扶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半岛制造业基地”等战略措施。目前,全省东、中、西部联动,扶强促弱带中间,推动并形成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差距依旧较大。因此,中、西部县市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争取更快地发展。对此,菏泽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实行重点帮扶中,菏泽通过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西输东接”等工程,落实了一批“东西联动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曹县的塑料产业集群、郓城县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和工业产业集群(如武城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05年菏泽经济增长速度15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应尽快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产业化为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领域,大量重化工项目的上马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山东是我国北方能耗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都是高耗能产业。2005年,山东消费能源2.36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山东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山东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为此,在产业发展中,山东应立足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6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品,把GDP能耗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

3.县域产业集群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山东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核心竞争能力弱。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防止集群走向衰退,关键是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不断升级。为此,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中,应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三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四是积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省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鼓励集群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县域经济;对策

所谓产业集群竞争力,指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研究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以嘉禾县铸造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集群发育程度较低

嘉禾县铸造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境内现在企业400多家,产值约为100亿元,但这种优势仍主要由小而弱、小而散的企业(包括大量手工作坊或家庭工厂)形成“群体规模优势”,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既缺乏能够整合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整机装备或先进制造型企业,又缺乏模具造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配套企业,产品销售、配套服务“两头在外”。集群内无序竞争、产品雷同,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都相对较短,整体凝聚力、实力、效益不高,产品仍以数量多、价格低为主要竞争优势,尚不具有质量、品牌竞争优势及多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铸造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熔炼设备方面,多为小吨位铸铁冲天炉及中频炉,热风冲天炉、冲天炉一电炉双联熔炼工艺及炉前控制等新技术还未广泛推广;在造型和制芯方面,多数企业仍采用砂模工艺,树脂砂造型刚刚起步;在生产产品方面,多为生产毛坯件、半成品,没有消失模造型和高牌号灰铸铁、合金铸造、精密铸造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

(三)企业融资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大部分铸造企业主要采用滚动式内源性资金积累,发展速度缓慢。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发展资金十分紧缺,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原因:一是多数企业规模小,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放贷不足,2008年嘉禾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存贷差达30.2亿元,许多企业主要靠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不规范且风险大;三是县域贷款担保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要。

(四)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铸造企业资源消耗高,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目前嘉禾铸造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和低价来取胜,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在嘉禾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排出废渣300KG、粉尘50KG、以SO2为主的废气1KG、废砂80-400KG。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落实,铸造业面临的压力十分严峻。同时,嘉禾县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发展铸造产业的土地、生铁、焦炭等资源也很紧缺。

(五)企业主和员工素质偏低

嘉禾铸造从业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且仅有初中、小学文化。有的企业主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的企业主怕失去市场主导地位,不愿倚大联强、强强合作,怕债权债务纠纷,不愿他人参股、入股。多数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财务管理、现场管理、物料管理较为混乱,还处于“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阶段。员工素质也普遍偏低,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凝聚力。

(六)政策引导和扶植欠缺

从嘉禾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看,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表现在:园区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对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不够,导致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欠合理,延缓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

二、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的宏观引导能力。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按照波特的估计,一个产业从开始集聚到演变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为此,通过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将培育县域产业集群作为一届又一届政府持之以恒的事业来做。要结合国家产业、环保、土地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制定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3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如嘉禾当前应重点突出铸造产业集群的培育;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产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或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新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注重项目引进和产业培植,努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由“扎堆”向“聚集”向“集群”发展。

第二,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提升骨干企业的竞争带动能力。骨干企业是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迅速确立,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备和减少无序竞争,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要把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竟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培育一批“根植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国外内产业转移,引进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龙头作用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鼓励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引进和采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产业集群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政策应由支持孤立状态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群体企业,拓展产业集聚空间。

第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力。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地技术创新。为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构建全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使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面向社会引进各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增进集群内企业的交往,通过业务往来形成内部网络关系,增强企业学习能力,并通过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他企业的信息,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获得更多创新源泉。

第四,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能力。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专业化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企业的横向分工。因此,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积极培育战略联盟供应链,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零部件生产,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使产业集群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集聚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把打造知名品牌特别是区域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为此,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地方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产业、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推行品牌经营,支持名优品牌企业逐步从OEM(贴牌生产商)向OBM(自有品牌生产商)或ODM(原始设计生产商)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提升。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共创区域品牌,打造产业名县(市)、名镇,如嘉禾要着力打造“江南铸都”,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加强自有品牌的营运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除了兴办市场以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渠道,加强集群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

第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创造产业集群的环境营商能力。服务体系不仅决定着产业集群竞争力外部环境,并将深刻影响着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为此,要加强园区(或基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法律、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协调解决产业集群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基金、风险投资机构、银行机构(包括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信托等金融工具,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资金扶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戒惩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公共政策参与;参与模式;大学生;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40-02

一、我国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

(一)政府逐步放开公共政策参与的空间

与过去政治文化中官民对立的思想不同,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渐凸现。立法层面,《物权法》《婚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政策层面,出租车调价、个人税起征点在确定之前召开听证会,了解公民的意愿;社区层面,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

(二)公民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封建思想遏制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的政治哲学抹煞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更多公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策制定来维护个人利益,其中以新兴的网络政策参与方式为主。在“南京网络问政平台”和“龙虎网上”发表《南京老城区道路交通的改造方案》和《南京弃婴岛案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在短短10天内就收获3500次的浏览量和近百余名热心网民的回复,也从侧面充分体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

二、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分析

一般而言,政府主导模式意见易于被政府采纳,而民间主导模式中公众参与意见则较难被采纳。政策执行阶段注重政策的落实情况,制定阶段则更关注利益的分配。因此,根据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模式。

1.监督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引入公众的监督,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其动力在于公众监督是抑制腐败和行政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

2.咨询式参与模式,由政府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主动获取公众意愿,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反映公众的现实需求,维护公民利益。其动力在于政府希望提高公民对政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在执行阶段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3.申诉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表达自身诉求,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切实保障自身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4.倡导式参与模式,由公民发起,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表达自身利益和诉求。其动力在于公民期望通过参与政策制定环节,使最终政策反映公民需求与利益。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现状

根据研究方向设计问卷,并将数据汇总整理如下:

(一)样本基本情况汇总;研究数据来自南京市内高校大学生问卷填写

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7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97.6%。本研究问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2.政策参与客观状况;3.政策参与主观状况。

(二)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现状描述;已有研究表明,公民对政府满意度与政策参与行为有着较大影响

本问卷对于政府满意度的考察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入手。问卷从政治政策、基础设施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五个方面出发,采取里克特量表形式评测大学生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数据表示大学生对政治政策满意度最高,标准差最小。对社会政策满意度最低,标准差最大。

(三)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行为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对于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意愿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

从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群体对政策参与整体呈现积极态度。

此外,调查中还设计了政策意见反映途径重要性排序问题。多数人表示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排在后边依次为在网上发表意见和向媒体反映。众多大学生也表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相对其他反映途径相比更加便捷,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大学生政策参与的首选途径。

(四)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1.学历层次,统计显示,本科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74,研究生为2.13;本科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16,研究生为1.50。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sig值0.000

2.专业类型,统计显示,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23,社会科学类为1.28;自然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1.76,文科类为1.93。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政策参与途径和政策参与现状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sig值0.216>0.01;sig值0.035>0.01),专业类型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3.政治面貌,统计显示,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途径得分均值为1.44,非党员得分为1.17;大学生党员在政策参与现状得分均值为2.14,非党员为1.71。经方差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党员与非党员大学生在官方和大众参与途径中的网络政治参与差异显著(sig值0.000

除以上问题,我们还对大学生自我公共政策的认知进行了问题的数据汇总与整理。

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我政治认知还是有明确把握。但数据分析也表明,大学生在社会中虽处于较高知识层次上,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思想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在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选择上多以监督式参与模式为主。

四、网络政策参与的价值

(一)网络政策参与的自由性优势

网络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的普及性。网络的信息言论自由,强化了政策参与自主性,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公民政策参与意见的真正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参与度。

(二)网络政策参与的低成本优势

参与决策收集信息,提出方案,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如果参与成本大于预期收益,参与者就会选择退出或不参与。公民参与成本大部分耗费在政策信息获取上,这间接制约了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网络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过去单一信息传播渠道,降低了公民获取政策信息成本,进而提高公民政策参与能力。

(三)网络政策参与的平等性优势

传统政策体系中,管理权力由上到下贯彻执行,管理权力上层大、下层小。要想突破层级限制,实现面对面交流,对普通公民来说遥不可及,因此政策参与权利并不被平等的享有。信息网络有着明显不同结构。第一,“网络倾向于水平延伸,而不是纵向发展。”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第二,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点,既可以信息,也能接受信息,因而每一个信息点都是一个信息中心。这种特性可以避免信息的集中控制。网络的平等性优势使得普通民众的参与变成了可能。真正实现了政策参与权利的平等。

五、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通过数据整理和汇总不难看出大学生对公共政策参与热情度很高,但多数情况不知从何下手,但新兴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与途径。但网络的自由与无序,再加上其潜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也加大了决策风险性。我们更应理性看待网络政策参与时代的到来。通过分析,得出三点结论: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两种参与途径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大众参与途径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参与途径。在大众网络参与方式中,网络论坛和社交网站参与相对于政府公开网站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领导信箱相对于政民互动平台和法律政策民意征集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不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有所不同,担心意见被屏蔽和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

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若干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方面看,在网络政治参与途径上,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积极、研究生比本科生更积极、大学生党员比非党员更积极,而专业类型没有显著性影响,不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和网络政治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都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说明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的正相关性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同样得到体现。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公民政策参与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政策参与的出现,为公民政策参与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不同以往的政府主导政策参与模式,新兴网络问政的出现,丰富了申诉式参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倡导式参与模式。公民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阶段通过网络积极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本文从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突出了两者对于当代大学生公共政策参与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网络政策参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好的政府一方面会注重引导公民监督意识的养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保证民主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加强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有效确保决策的民主性。此外,在网络政策参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还需政府设立相应的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引导,以促进其健康、有序、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琦.公共政策参与的模式及原则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2(5).

[2]杨博,姜庆志,曹海洋,郭随磊.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理性思考[J].社科纵横,2009,31(2).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县域经济;传导链条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6-0086-03

一、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中的障碍

(一)中央银行方面障碍

1.货币政策缺乏灵活性。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差异较大,货币政策“一刀切”,缺乏不同县域经济灵活性,不能有效调节地区之间资金供求状况。基层央行在贯彻货币政策和发展县域经济中处于两难境地,形成信贷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不对称状况,产生县域经济发展差别性与货币政策统一性之间矛盾,削弱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1]

2.基层央行调控工具缺失。基层央行运用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这三大调控工具,但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受限较多,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一是再贷款操作没有活力。目前支农再贷款已经失去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而变成了农业信贷相对固有的资金来源。原因是上级行对支农再贷款指标控制较严、总量投放较少、使用范围过窄,难于起到调控农村基础货币作用,导致支农再贷款这个基层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失去活力。

二是再贴现操作日益萎缩。目前再贴现操作已名存实亡,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备付金充足,其它融资渠道较多,再贴现这种融资方式已不再是最佳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贴现和再贴现收益较小,而风险较大,量本利分析不划算。同时,目前假汇票较多,容易遭受诈骗。所以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基层行限制过严,包括汇票承兑审批权过于集中,收取高额保证金,有的银行只对本行开立基本帐户的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这些限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应用,导致基层央行通过再贴现政策手段调节资金需求成了无米之炊。

三是窗口业务指导不具约束力。目前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的授权授信受制于上级行,信贷权力统的过死,缺乏自,不能适时根据本地区产业变化和市场变化调整信贷结构,对基层央行窗口指导很难作出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基层央行窗口业务指导又缺乏相应配套措施作保证,往往陷入一厢情愿境地,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二)金融市场方面障碍

1.利率在资金市场价格导向作用不明显,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对利率这一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反应不敏感所致。目前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对企业和居民信任危机普遍存在“惧贷”心理,导致“惜贷”行为,宁可保持高额备付率囤积资金,或将资金上存、投资股票、债券等,不愿意放款。资金使用不充分,开拓市场、开发客户内在激励和动力不足,利率资金价格导向作用往往失灵,所以尽管利率下调,但银行贷款并无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居民对预期收入不确定,对教育、养老保险、医疗等预期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往往对利率调整带来的存款或投资预期收入变化不能及时作出反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信贷传导渠道中利率与投资链条发生断裂,造成利率工具在信贷传导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2]

2.县域资金流失严重,削弱货币政策传导资金基础。一是近几年邮政储蓄存款增长迅猛,而且只存不贷,象抽水机一样抽走了县域本来匮乏资金,流向资金相对宽裕的大中城市,客观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的资金基础。二是县域商业金融机构经营收缩,大量县域资金被吸收上存。信贷管理权限上收,县级机构只保留小额贷款权限,组织资金大部分上存,成了上级行储蓄机构,造成资金在本地运用很少。

(三)金融机构方面障碍

金融机构既是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或信贷收缩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经营后,普遍强调经营效益和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灵。

1.严格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信贷权限上收,贷款集中审批,提出以贷款终身责任和“零风险贷款”的风险控制指标,造成资金过渡向上集中,制约了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极度短缺,信贷极度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县域金融货币创造功能被抵制,货币乘数效应不能有效放大,货币政策力度不断减弱,时滞不断延长。同时贷款风险责任约束过度,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信贷拓展能力,造成上级行权利过大,基层行权利过小,不能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出及时充分反应。

2.县域金融机构的撤并削弱了货币政策赖以传导的载体。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减员增效,大量撤并分支机构及网点,而且上收贷款权限,在有些欠发达的山区县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在县级信贷市场没有发放贷款,县域经济的发展仅靠农村信用社唱独角戏。商业性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血管”,如果一个地区的“血管”过少或全部堵塞,那么这个地区必将成为货币政策作用的肓区。

(四)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方面障碍

1.企业方面。多数国有老企业由于经营不佳,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多以变卖、破产方式进行,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借改革之机逃避悬空金融债务,将改革成本转嫁到银行,造成银行坏帐急剧增加,损坏正常银企关系,抵制银行投放信贷资金积极性。同时,企业有效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来,对宏观金融调控信号还不能作出灵敏反应。国有企业改制后,中小民营企业大量增加,成为县域经济主体,同时也成为货币供给主要接受者和货币政策重要微观客体。这些民营中小企业由于成长时间短,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着诚信度不高,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能按照资金市场价格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等问题,金融机构为自身利益和风险防范考虑,对这些企业不敢轻易涉足,往往将信贷资金投放集中于少数优势大企业、大项目,造成少数大企业资金充裕,众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影响了货币政策对企业的作用效果。

2.居民个人方面。目前,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一是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强。二是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于扩大。三是受社会保障机制影响,储蓄养老意愿较强。四是受消费环境制约,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五是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六是投资经验不足使个人投资理财信赖于传统的储蓄方式。

二、改善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的对策建议

(一)避免货币政策“一刀切”,适当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性货币政策,避免货币政策“一刀切”,增强货币政策传导实效性和地区差别性。制定和出台货币政策时,在与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前提下,授予人民银行县域机构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状况、特点及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制定相应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上适当的审批权限,或在出台货币政策时按照区域性经济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促使货币政策实施更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金融机构发展需要,以提高货币政策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发挥基层央行职能作用,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执行系统

基层央行应充分利用所处地理优势和职能优势,积极采取灵活却实效性强的政策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针对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行为进行预警预报,严格要求各家商业银行按照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控制信贷集中风险,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已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对系统性或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采取措施对信贷集中进行控制。同时应赋予基层央行在控制本地区信贷规模方面一定管理权,对于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对货币政策反映积极、上级行授信比较宽松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应在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和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的权利。积极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通过银企座谈会、重大投资项目恳谈会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密切银企、政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合理信贷投放,促进经济、金融双赢双活。

(三)尽快建立市场利率体系,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神经系统

尽快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发挥资金市场价格信号导向作用,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利率变动敏感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和企业改革,调整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资产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活动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改善县域金融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系统

一是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为货币政策高效传导构筑良好传导轨道。尽快建立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敏锐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实效性。改变目前信贷管理过于集中局面,对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收益状况和资金成本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信贷政策。三是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填补金融体系空白,提高当地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地方金融体系完善,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建立更多“毛细血管”,以实现在微观层面非银行金融机构担当金融支撑重心的艰巨任务。

(五)努力打造县域“资金洼地”,促进信贷资金回流

一是加大支农再贷款调控总量,以激活县域广大农村基础货币量,充实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载体。二是限制商业银行县域机构资金外流,解除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授信额度的过度控制,保证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将不低于资产负债比例的资金用于本地。努力在产业政策、社会信用环境等层面上打造县域“资金洼地”,鼓励和吸引外来资金流向县域。三是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变县域邮政储蓄“抽水机”为“引水渠”,使邮政储蓄资金取之于县用于县。

(六)努力拓展金融市场,搭建货币政策传导平台

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县域货币市场。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能力等方面加快县域货币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条件,对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可通过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银行融资,使大量县域中小金融机构间接进入拆借市场,为县域货币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七)县域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宏观环境

一是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可在现有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增强征信查询系统时效性,建立涵盖企业与居民个人主要经济活动的全国范围内联网社会征信体系,为诚实守信提供外在的硬约束,提高全社会诚信程度。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度,解决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三是建立存款保险体系,防范金融机构特别是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通过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为货币政策传导奠定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环境资源;第一竞争点

“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自从县制秦定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同时也流传着一种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郡县定,天下安”。县域经济覆盖着城市和乡村,兼有农业和工业,是宏观与微观、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任何一个县域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根据本县域的县情制定出推动本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而政策的制定首先要了解本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点。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点的形成

(一)中国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处在不同的梯度上是县域经济发展竞争点形成的客观原因。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可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创新和扩展主要是局部范围的扩展和大范围的扩展两种形式。

局部范围的扩展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照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邻近城市或区域转移。这是因为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时,创新的发源地已经没有能力单独发展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水平时,邻近的城市或区域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会把这种产品承接过来。即使承接地有技术力量不完备和协作条件不成熟等不利因素,也可以依靠与创新地之间已经建立的密切关系通过协作使问题得到解决。

大范围的扩展则是创新活动的发源地按全国或地区的城市和区域系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时决定推移的方向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只有处在低一级梯度上的城市或地区才能接受上一梯度城市或地区的创新产品或创新部门,然后依次类推。最后扩展到县城与乡镇与广大农村。依据梯度理论,中国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处在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地区,在承接高梯度地区转移来的产业时因条件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竞争点。

(二)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加速了县域经济发展竞争点的形成

“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网,2011)”表明新世纪新阶段的县域经济是新型的县域经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正在向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县域的情况不同,必然在资源、产业、产品等不同领域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竞争点。

(三)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县域经济发展竞争点的形成提供契机

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将来经济的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经济变革。中国处在不同经济梯度区域的地区均在利用此次金融危机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经济发展梯度,高梯度地区的经济通过转移次梯度产业为向更高梯度提供空间,低梯度区域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为提升自己的经济发展梯度在承接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时必然形成不同的竞争点。

经济梯度推移之所以能够进行,一方面是扩散地区有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愿意进行扩散;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承接地区存在着接受扩散的资源引力。推移方向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接受地区资源引力的状况。不管是局部扩散还是大范围扩散,也无论是依次推进还是蛙式推进,推进的方向和地区,取决于承接地区的资源丰富程度,也就是资源的引力的大小,这种资源的引力就是竞争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就是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区位资源、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有对扩散的承接具有不同程度吸引作用,不同的县域内的资源优势具有明显的差别,在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也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的竞争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点分析

任何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县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劳动力资源竞争点

廉价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对技术、产业有吸引力。但由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将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而上升。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能适应新技术新产业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有一定限度,因此这个吸引力是一个递减函数。而劳动力吸引的技术、产业,往往属于层次较低的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大部分县域的劳动力的现状是数量多质量低,由于提高县域劳动力的质量不是仅靠县级政府能够完成的,加之提高劳动力质量所需要的成本高时间长,劳动力又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全面提高本县域内劳动力的质量。因此,县级政府靠劳动力输出使本县域内农民脱贫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仅靠县域内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县域经济发展起来的事例为数不多。

(二)区位资源竞争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扩散地区空间距离较近,可产生级差效益,容易接受扩散地区的辐射力和扩散效应。适中的位置也便于承东启西、北边南进。因此,区位对技术对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如沿海、沿江、沿边、沿线(铁路、公路)、或交通要道,得益于区位资源优势发展的地方并不少见,如黑河、绥芬河、珲春、凭祥、河口等。但随着交通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轻型化,可以缩短空间距离。增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因此区位场的吸引力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也呈递减趋势。再者,全国大部分县域不具有这一资源优势。区位资源是经济地理位置,它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只有当国内外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该地区发展时,它才能成为资源或优势资源,否则区位资源就不能发挥作用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障碍,沿边地区的位置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自然资源竞争点

自然资源具有非再生性或有限性与分布的不均匀特征。在工业对资源需求增大、资源储量减少而价格上涨的条件下,资源富集区对技术和产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如四川长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自然竹林资源,20世纪80年代,县政府从旅游人手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以“蜀南竹海”品牌吸引游客,并将其建设成国家一级风景区。旅游的发展使基础设施和竹林业开发的资金与技术得到解决。同时也引来了中外合资企业,资金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竹产品也有了稳定的国内外市场,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候景新,1999);江西的宜丰、铜鼓、靖安、奉新等县也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开发竹木系列产品或竹笋罐头产品,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朱舜,2001);福建安溪县曾是出名的贫困县,后来利用县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茶叶,使安溪县的经济发展进入全国最具有竞争力的百强县之列;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原来是内蒙古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后来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奶业,使县域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山东寿光蔬菜业也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事例(戴双兴,2003)。这些利用当地资源,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发展适合县情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群,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群。但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加上某些资源的可替代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随着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而降低。况且,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县域毕竟不多,在一个县域内,随着产业层次的提高,对其自然资源种类需求就越多,新增的资源就越稀缺,在一个县域内自然资源的承载量总是有限的。这就使自然资源场的吸引力有递减趋势。如果一个县内的资源以自然资源为主导,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资源特别是软环境资源,那么这个县还只能是旅游业、农业或矿产品的开采为主,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四)经济资源竞争点

县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和人才等在内的产业链活动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经济要素。发达的市场是发达地区实现高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是发达地区发展生产,进一步开发新技术、新产业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持活力,它们都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商品输出,市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资金与技术:由于新技术的开发、新产业的建立、耗资较大、技术复杂、特别是现代高技术与高产业,往往是成群出现的,形成产业链。在一个县域内往往难以独立进行,因此,资金场与技术场的吸引力很大,特别是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时,以技术吸引技术,是比较高级的转移方式,以技术消化技术也很容易,这个引力具有递增趋势。虽然经济资源是县级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竞争点,但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资源也就越丰富,现实中的中国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区域,缺少的也是急需的正是市场、资金、技术和人才或产业链这些经济资源。

(五)环境资源竞争点

环境资源竞争点是指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政务环境、社会治安、经济秩序、社会信用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统一。

三、环境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环境资源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资源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地方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深度、对外开放的广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最直接的影响着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是指能源、交通、通讯、邮电、给排水、医疗保健等作为居民生活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系统,通常称为硬环境。投资者或生产经营者对县域基础设施的需求主要包括基本的能源(水、电、煤、气等)是否基本有保证,潜力如何;县域内的交通和通讯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县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与污染状况等。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直接投资进行硬环境建设,绝大部分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已经或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混合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壮大,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再由政府包揽,社会资本已经以较大的规模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县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约束会逐步化解。环境资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的中心也逐渐向软环境资源方面转移。

(二)政治法律环境

县域政治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县域对外开放的程度,政府产业政策与对内外资政策对投资者或生产经营者的鼓励与限制程度,经济政策的稳定与连续性,社会的稳定程度,是否会发生等。法律环境是受资县域能否保证当地和外来资金不受非常规因素的干扰,能否正常运行的因素。如果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的开放程度或方向没有稳定性和连续性,随意变更或中断,法律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市场游戏规则不明确,政府和企业操作不规范,甚至经常出现单方面撕毁合同、违约、侵权。就不是良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相反则是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三)政务环境

政务环境是指政府及职能部门办事是否公开透明、高效廉洁,执法是否文明规范,审批办证和服务部门的手续是否简化、环节少、时限短、效率高,能否做到诚恳、诚实、诚信为企业服务,有无冷、硬、横、推现象。行政执法是否公正廉明,文明执法。税费征收是否公开透明、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无随意收费、罚款与摊派或吃拿卡要现象。各职能部门是否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建立起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和文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四)社会文化环境

县域的社会和谐状况,居民思想的开放程度,自律精神和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以及各项社会秩序的建立健全状况。同时各县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生活观念及不同,是否与投资者发生冲突,是否经常有“村霸路霸”对企业收取“好处费”,强买强卖和强拿强要现象。居民是否与企业一有冲突与摩擦,就堵门推墙砸窗、断电断水断路。如果县域内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居民道德素质高、法治意识、开放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强,就会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性文化环境。

(五)优惠政策环境

优惠政策环境就是给外商在土地价格、税收和各种收费方面以优惠政策。这种竞争方式在欠发达县域或是绝大部分县域是没有条件采用的,或是采用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欠发达县域或绝大部分县域本身的财政就很困难,不可能全面或持久的实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各地均以优惠政策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欠发达县域或绝大部分县域的优惠政策无论怎样优惠,均竞争不过大中城市的优惠政策。况且,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完善,这种优惠政策也有一个最低的限度。因此,政策优惠竞争方式是可以使用的,特别是最早使用而其他县域没有使用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但它现在不是最主要的竞争方式,更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因此,县域软环境建设只有从体制、机制、制度入手,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降低投资者和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使投资者感到安全、方便、赚钱的环境,也就为本县域创造了最优质的环境资源。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当然需要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以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仅仅强调自然资源禀赋来发展县域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认为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则无法解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是如何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的,也无法解释中国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如何发达起来的。资源禀赋是一个动态概念,某些资源也是可以创造的。例如,浙江义乌本来没有什么资源,但是,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使义乌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每年举行一次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于是“小商品市场”就成为义乌的资源禀赋或比较优势。这种现象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验证,浙江省的桥头和柳市镇交通不便,但却办成了全国最大的纽扣市场和低压电器制造和集散中心;嘉善没有一片森林,却成了全国最大的胶合板交易中心;海宁没有牧场也没有畜牧业,但它是全国最大的皮革制造和批发中心。这样的例子全国很多。关键在于政府不包揽经济活动,注重制度创新,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让老百姓和企业家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凌耀初,2005)。

篇8

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即行政区划名。包括县级市,属行政区划单位“域”即区域,泛指地理空间。“县域”合起来即县的地理空间,也就是以县为地理空间。“县域经济”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

从所有的县域经济定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区域界线明确。它依附于省、市的区域经济,位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2.县域经济有一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3.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同时,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二、溆浦县少数民族发展

溆浦县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县。共居住著土家、瑶、苗、侗等13种少数民族群众。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数15.46%。如同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溆浦县少数民族贫困存在以下几个特点:贫困人口比重大,溆浦县少数民族行政村共10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近17%,贫困人口达到5358人;民众文化程度偏低。

深入分析这一困境的原因会发现,如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点存在共性一样,造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致贫因素也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

1.恶劣的生存环境限制经济发展。溆浦县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山高林密,土地贫瘠,地少人稀的地区。如自然村落位于温水乡冰脚村的第19瑶族组,人均耕地只有0.2亩。同时,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较差,在水利设施、低产粮田改造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人力不足,要靠他们自身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更加困难。

2.偏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了经济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要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溆浦县有语言的花瑶、箭杆瑶,他们从小与汉族接触少,导致学生语言不通,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小学就已经辍学。

3.由于政策原因,得不到优惠照顾。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立专门民族乡、民族州等自治区,溆浦县虽有13.3万少数民族人口,有3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30%,其中有2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60%-80%,但没有一个民族乡,按照现行的民族政策,这13.3万少数民族无法得到优惠和照顾。

三、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溆浦县制发展历史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分辰溪原汉义陵县地,始置溆浦县,属辰州。唐初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废沅陵郡复置辰州,领五县,即沅陵(为辰州治所在地),泸溪(从沅陵分出)、麻阳(从沅陵、辰溪分出)、辰溪、溆浦(从辰溪分出)。唐初曾封李纵为溆王(见《省志》)。 天宝元年(742)辰州改为泸溪郡,溆浦改属泸溪郡。

民国元年,府不辖县,仍置辰沅永靖观察使。民国二年为辰沅道所辖。民国十二年废辰沅道、溆浦县直属湖南省。民国十六年至三十八年溆浦县辖属沅陵行署。

建国后初属沅陵,后属芷江、黔阳专区,1981年1月后属怀化行署、怀化市至今。2000年,溆浦县辖11个镇、32个乡:卢峰镇、低庄镇、观音阁镇、黄茅园镇、江口镇、均坪镇、两丫坪镇、龙潭镇、桥江镇、双井镇、水东镇、北斗溪乡、大华乡、大渭溪乡、伏水湾乡、岗东乡、葛竹坪乡、横板桥乡、九溪江乡、两江乡、龙王江乡、龙庄湾乡、木溪乡、让家溪乡、善溪乡、水隘乡、水田庄乡、舒溶溪乡、思蒙乡、谭家湾乡、陶金坪乡、桐木溪乡、统溪河乡、温水乡、小横垅乡、小江口乡、新田乡、岩家垅乡、沿溪乡、油洋乡、中都乡、仲夏乡、祖市殿乡,总人口798983人。2004年,溆浦县辖14个镇、29个乡。

2.2005-2010年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溆浦县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县域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也不断增长。

2006年,县十届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工业强县”的目标,确定了“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树立了以新型工业化推进溆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溆浦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果。2005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稳步增长,在经历了2008年的小幅跌落之后,在2009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5.6%,到了2010年的三产比重为22.5:36.6:40.9,改变溆浦县一直以来“一、三、二”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向“三、二、一”的提升,。

“十一五”末,全县工业企业达33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8家,从业人员2.3万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亿元,年均增长23.5%,实现利税总额1.4亿元。累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1家,共实施工业项目52个,完成工业投入45亿元,其中技改项目38个,总投资35亿元,年均增长35%。并通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加快节能减排的实施意见,加快淘汰铁合金、电解锰、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实现了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5%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崔 征: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5.

篇9

【关键词】 颈椎后凸 失稳症 X线测量 影像诊断

颈椎后凸畸形是一个由多种病因诱发多个节段颈椎生理前凸丢失、颈椎后伸力矩变为前屈力矩,并继发关节突关节脱位、颈椎失稳,可伴有局部椎体后移、椎管狭窄及邻近节段褪变的症候群。颈椎失稳是在颈椎后凸过程中所出现的,近年来已将其单独作为一种疾病进行研究,为提高对颈椎失稳症在影像学表现上的认识,笔者收集了1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至2010年颈椎失稳症患者125例,男60例,女65例,年龄范围37岁~74岁,平均年龄51岁。患者均无外伤史及先天发育畸形。临床症状:头晕、耳鸣64例,颈肩部不适、颈僵55例,颈部疼痛35例,伴有恶心28例,手部麻木17例。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摄标准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侧位(过伸位、过屈位),其中54例行CT检查,48例行MRI检查。

1.3 方法 X线平片标准测量:①椎体后切线夹角和Boren氏测量法及DC1-T1 值和DC2-C7 值测量颈椎屈伸活动范围和曲度改变:有无僵直或后凸畸形,S型或反S型等。②测量水平位移(HD)或角度位移(AD)判断椎移情况。

2 结果

125例病例后切线夹角测量法大于1.5° 63例占50%;Boren氏法测量屈伸范围C值小于-5mm 74例占59%;DC1-T1 值和DC2-C7 值前移88例占70%;椎体水平位移HD值≥3.6mm 65例占52%,其中C3~C7 椎体537个;角度位移AD值≥11° 67例占53%,其中C4~C7椎体642个。全部病例椎体生理曲度异常(100%),其中包括颈椎后凸85例占68%,S型或反S型22例占17%;侧弯18例占14%。X线平片显示椎体骨质增生38例(30%),椎间隙变窄47例(37%)。54例CT检查中颈椎间盘膨突出34例,其病变部位皆与失稳节段相吻合。48例MRI检查中,颈椎间盘膨突出32例,其失稳节段椎间盘改变100%。

3 讨论

Gore研究发现:男性颈椎生理曲度在16°~22°之间,而女性在15°~25°之间,并认为少于此角度为后凸畸形,大于此范围为颈椎前凸过大。颈椎后凸畸形的不同测量诊断标准是一种定量性的诊断。

Borden氏测量法即自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线,在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此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法,正常C值为(12±5)mm。此法为目前颈椎测量被公认为客观、准确的测量方法,虽有相关文献报道存在着一些缺陷,但仍在颈椎曲度测量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Borden氏测量值为正值时称“前凸”,为颈椎正常生理弧度;C值为零时称“变直”,即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值为负值时称“反弓后凸”。后切线夹角的测量方法是由Jackcon提出,被他称之为生理性应力线,指的是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Gore等应用椎体后缘切线测量颈椎的生理前凸。测量值为正值则表示颈椎后凸畸形。但椎体后切线夹角不能反应颈椎的曲度的真实情况,局限的后凸畸形不能从总体的后切线夹角值中反应出来,椎体的后缘切线反应了椎体后缘的倾斜度,构成了颈椎的生理曲度,后切线测量可提供工程学上的分析。DC1-T1值和DC2-C7值的测量是颈椎在正常的矢状面上,经过C1的铅垂线应该经过T1,在C2和C7的后方,头在正常的位置时,脊柱前部处于张力,脊柱后部处于压力状态。如果C1的垂线向前迁移(头重力线向前迁移)则使颈椎的屈曲力矩增大,伸展力矩减少,造成颈椎后凸畸形。测量C1后弓到T1椎体后缘的间距或C2齿突后缘到C7椎体后缘的间距可反应头迁移的程度对判断头和颈椎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按谢宁等所述方法测量,在过屈和过伸位片上,自C2齿状突后缘及C7后缘分别划线,两线相交成角,取其之和为全颈椎屈伸活动范围。正常屈伸活动范围为(75.57±15.71)°。本组病例的最大屈伸活动范围变小。测量椎体HD即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即椎体水平位移;测量椎体AD是相邻椎体下缘延长线之交角,即椎体角度位移。当HD值≥3.5mm为失稳或AD值≥11°为失稳

篇10

关键词:现代经济;经济发展模式;宏观调控;经济结构;金融改革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关键在于成功应用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以1978年为起点,经济制度进行增量改革和渐进调整,1993年开始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战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多元状态。由此,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制度与模式的变迁历程展开分析研究,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引发社会对未来经济繁荣的投入更多积极展望。

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概述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义,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经验和道路,是一种全方面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究其发展路径,具体如下:

(一)改革开放前期。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制度主要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制度形式为主。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即是一种在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全新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全面所有制强调的是劳动共同体的形式,全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产权具有不可分性,所有劳动人民共同形成产权。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保证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后期。在传统经济制度的影响,经济特区的存在面临着巨大的制度变迁压力。1980年开始,以深圳市马首是瞻的经济特区率先开展价格制度、工资制度、融资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在三十年的制度改革过程中,国内几个经济特区相继实现了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还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上进行改革,并通过全面的制度变迁来推动经济体制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步伐。

二、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转变的表现特征

(一)宏观调控的表现。随着政府深化改革的逐渐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政府宏观调控逐渐“微观化”,政策倾斜,如央行定向降息,国家财政补贴等,都是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此外,当下市场贸易保护壁垒已逐步消退,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大部分核心竞争力有限的企业,仍然需要依赖政府的扶持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其个中关键,应在于准确把握扶持的力度,因过度的扶持则将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从而失去对于市场调控的意义。

(二)增长速度的表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期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经济总量正逐年不断提高,因而经济增速放缓也就是一个必然的阶段。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反应迅速,于2012年放弃了保GDP年增速8%的限制,有意识的将增速稳定在7.5%左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平稳,就业形势良好,国内经济形势基本上没有受到国际经济萎靡的影响,也为我国经济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结构的表现。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且长期依靠外资带动投资市场。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我国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长期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但是,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推进,这种发展模式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自然环境的开发破坏,自主知识产权的匮乏等。由此,借助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我国必须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发展风险的表现。随着国际市场的持续萎缩,长期以出口贸易为经济支柱的东南沿海经贸城市下行压力继续增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政府必须加速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型。通常机遇都是与挑战并存的,在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多。正如前文所述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粗放式经济带来的弊端正不断暴露,我国自然环境压力逐渐显现,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三、促进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

(一)深化金融改革。在银行储蓄收益过低的情况下,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多元化资本市场自然形成。然而时下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受限于利率管制,金融资源配置机制扭曲,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以储户补贴银行,银行补贴企业,企业资金过剩的情况,资金使用混乱,投资效率低下。虽然,这是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自然反应,但政府应当正视且重视这一现状,并给予积极引导与全面保护,尽可能打破金融垄断,切实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发展。

(二)加大技术创新。我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国内当下支柱产业仍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然而这些行业资源消耗大,附加价值小,市场核心竞争力低下,对其进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了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心。为此,可以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鼓励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并将新技术用于传统产业的革新,充分发掘与强化其市场潜力。比如,虽然已经连续经历了数十年的衰落,但美国的制造业仍然稳居世界首位,原因就在于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优势。我国应当积极学习借鉴,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同时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科技行业集中人力进行突破,从而在短时间内在部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上与美国分庭抗礼,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大大增强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金融安全。即中央适当分权给地方,形成两级监控体制,全面推行与实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便于地方监控部门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从而促进金融深化和改革。同时,落实担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现有担保制度单纯以市场资金为保证金,一旦市场出现动荡,极易造成担保体系的崩溃。政府应当积极参与进去,以国家财政作为担保制度的经济支撑,能够有效保障担保机制的稳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体系改革正逐渐深入,其问题也慢慢显现,若要切实执行经济发展模式成功转型策略,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减缓发展速度,注重发展质量的新阶段,必须以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经济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战略,最终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1996(01)

[2]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3]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百年考――纪念100周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4]郭颖杰.从的探索看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05)

[6]武.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国情基础[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