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范文

时间:2023-10-29 15:0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加明确地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两个《纲要》的要求,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小学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开设心理咨询师课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社会思潮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丰富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进取精神,但同时也让他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心理困惑和烦恼,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引导帮助。另一方面,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以前的教育方法、手段对现代学生来说不能完全奏效,他们热爱学生,渴望能够给学生们一种贴心的、有效力的影响、帮助,但又苦于缺少对学生心理的充分了解和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基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我们深信,一个无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一个不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校长的认识和支持要到位,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工作技能要合格。我区从2011年起,在深化中小学校长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区教育局出资、各学校组织选送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对他们进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已有82名教师顺利通过了国家劳动部的考试,70多名教师正积极准备参加2013年国家劳动部的考试。目前,他们都已在各自的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支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已具雏形。

2.聘请专家指导,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科学地理解学生、剖析教育现象,师生如何共同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问题。2011年以来,我们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辖区内的校长和广大教师举办了“教师如何减压”“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级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治”等专题讲座;聘请了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开设了题为“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教育策略”和“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为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教师们开始学习从心理学专业角度看待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3.多管齐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

心理咨询师课程学习仅仅是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课,仅仅是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学生心灵的门。面对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抓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更多地聚焦于营造和谐的氛围,运用简单形象的方法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培养,通过发现、激活、培养学生个体内在固有的、具有建设性的优势力量,促进其自我的心理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关系的和谐,进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确立了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后,我们开始探索工作路径和方法。2011年底,我们派人到上海的学校取经,邀请省内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共同商讨研究,最终确定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并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

(1)组织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绘画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之一,其在表情达意、深化自我觉察和自我整合能力方面的功能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无法比拟的。这种心理辅导形式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灵活,容易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降低绘画人的心理防卫,比其他以言语为主的心理辅导更适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我们从2011年11月开始,先后组织了两期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教师们边学边实践,在自己所带班级中同步推进了绘画心理辅导实践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请进来、走出去,组织教师学习团体心理游戏辅导。团体心理游戏辅导是通过集体的协作共同来完成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加交往经验、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交往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的经验有利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人格的发展。2012年寒假期间,我们邀请上海市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为班主任举办了“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操作”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将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了新学期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改革班会课、文体课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组织教师利用网上课堂学习沙盘游戏辅导。沙盘游戏辅导是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进而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力、达到疗愈心灵的一种表达性心理辅导方式。沙盘游戏的起源与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心理辅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发展与创造。我们从2012年开始,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复旦大学申荷永教授的网上沙盘游戏辅导课堂,还有12位教师外出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组织的沙盘游戏辅导学习班。沙盘游戏辅导非常适合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解决问题快速有效。我们先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推出了沙盘游戏辅导应用培训和个案咨询,此后很多学校购买或自制了沙盘游戏辅导的基本工具和材料,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更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4)其他多种技能的培训。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平缓与生理发育的迅速之间会产生矛盾,使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倾向和行为等心理行为偏差;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方法。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3月,我们派出骨干教师23人到北京参加了海蓝博士举办的“危机管理”培训课程;2012年4月,派出骨干教师22人聆听了台湾杨明磊博士“微语言及接触性治疗方法”讲座;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实务和技能网上培训班等。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

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几来年,我们坚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举办了关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培训,并着手相关课题的研究。我们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按年龄段划分为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十余种影响因素,从多所小学选取了16个实验班,分年龄段进行实验研究,尝试找到制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梳理,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并大力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此外,我们还加强与驻济高校心理学的专业院系以及社会心理学会艺术心理专业委员会专家的联系与合作,邀请他们定期到我区开展沙盘游戏辅导和心理辅导案例研讨会。我们还与高校心理学教授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合作的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研究”正在积极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二、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

1.着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采取了分段设计的策略,以“满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需要”为宗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割为六个阶段,即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选取不同的内容进行课堂实验操作。以初中学校为例:初一年级的主题为学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初二年级的主题为交往,包括同性、异性的交往;初三年级的主题为迎接中考、职业选择等。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承担一个学段的课程开发任务,在本学段开展授课研究,一个月汇总交流一次。目前,我们在融合各年龄段的课程情况的同时,改编、整合、补充、拓展课程内容,将于2013年9月推出“心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课程模块,在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同时,编写相应的心理训练课程手册,使之成为有效的课程标准予以推广。

此外,我区先期通过心理咨询三级证书考试的教师已经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始了特色课程的研究开发。例如:济南五中的考前减压课程、泉城中学的教师志愿者服务队、燕柳小学的儿童游戏辅导、十亩园小学的自制沙盘、解放路第一小学的绘本心理辅导课、青龙街小学的艺术心理课等,在这些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绘画、音乐、游戏等表达性艺术辅导手段,解决了许多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和烦恼,预防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

2.设置心理咨询室,为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服务

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及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负性情绪,或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为了让这些学生得到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我区的每所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指导。专、兼职心理教师通过绘画、沙盘游戏、晤谈、音乐放松等方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心理咨询全过程,对比咨询效果,评估咨询目标,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从而达到精心呵护中小学生精神家园的目的。

3.重视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学生的性格、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投射。我们在以往的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家庭文化建设,并和高校心理学专家一起走进校园的家长会,宣讲家庭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从具体的家庭文化建设方法入手,教给家长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方法与策略。近两年,我们先后在多所学校进行了家庭文化与儿童成长环境研究,并面向家长举办了家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讲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进社区”“专家进社区”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推向社区。其中“家有一老,带好一宝——给隔代教育支招”的讲座受到了社区的欢迎,吸引了各媒体的目光,同名文章在《济南日报》大篇幅展示。2013年,我们还将推出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4.“幸福教师工作坊”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教师减轻职业压力、消除职业倦怠、幸福工作每一天,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2012年起我们在全区开设“幸福教师工作坊”,由进修学校教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组成工作团队,依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实施工作坊内容,用团体辅导、绘画、音乐放松、阅读疗法、NLP等辅导方法,对班主任团队、教师团队、干部团队进行团体辅导,促进干部教师对自我意识、人生价值、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的思索,这些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组织了有益于教师身心成长的系列活动,例如:“教师与读书”——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与读书;“做幸福教师”系列团辅课程;“走进孩子心灵”——案例分析与师生沟通技巧;等等。

三、济南市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心理学思潮。它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坚信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具有自我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和谐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以全面、整体、发展的立场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积极社会组织的建立与运行等。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美德的开发与培养,我们要求每一位学校领导、心理教师都要立足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力量与价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让学生相信并善于发现、开发自己的价值与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及个别咨询等都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根本目的。这种理念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2.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切入点

将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切入点,一方面,将调节教师情绪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不再仅仅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生身上,而是通过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度,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以沙盘游戏、心理剧等多种更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方法手段,取代过去以说教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推进三方面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

由一线工作教师、高校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三个群体科学分工、通力合作组成了融合真实教育情景、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具体工作经验技能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体系,在实践中更科学、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构建四层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我们从四个层次出发,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第一,从政府到学校,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第二,注重吸收学习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知识,关注最新动态,时刻具备前沿眼光;第三,注意在时常总结成果经验、反思现象问题的同时,鼓励各级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第四,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篇2

【摘要】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国家建设者,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充分利用课堂、实践及生活,对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84-01

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国家建设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做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热情,更需要相应的能力。学校的全体教师是否可以并有能力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充分利用每一堂课中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决定学校有效工作成败的关键。

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是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对学生来说,能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又是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每堂教学中所产生的一切都会引起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性格等心理品质积极或消极的变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必须重视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但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系统地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强调的是渗透。学科教学的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有机地运用心理的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争取各种积极措施以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学态度中的渗透教育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互相制约又协调一致,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乐于学习,并产生自信心、成功感,体现的是“渗透”作用。良好的教学态度如阳光,给予学生的是温暖、灿烂;恶劣的教学态度如阴霾,给予学生的是细雨绵绵。一位教师课后有感触地说:“当我一脸阳光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一脸怒气地走进教室时,学生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理充满幸福和喜悦,表现得很兴奋,如果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片沉重的乌云。”因此,应当注重教学态度中的渗透教育。

二、教学内容中的渗透教育

中小学学科课程设置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在学校多样化的学科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授课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教材。

1.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思品政治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健全人格、发展潜能等心理健康教育。

2.政治(思想品德)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都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初中政治思品新课标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如下教学内容:①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②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③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④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炼意志、陶冶情操;⑤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⑥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实际上就是一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无疑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3.语文课文都是精品名篇,是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综合,那些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富含哲理的寓言和童话,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小说等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类的真善美,包含最多的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格、爱好、天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文课本中通过《醉翁亭记》、《西湖的绿》,可以在山水美景中感触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理解;读《炉中煤》、《我爱这土地》,可在令人思索、回味的空间里感受到诗人的一片赤子之心和爱国热情……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通过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来开发潜能,增加知识容量,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清晰的足迹,影响他们漫长的生活之路。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教育因素结合并存的。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同教材的关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音体美课程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音乐欣赏、歌唱以及舞蹈,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力,缓解压力。

5.美术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能使人宁静致远,全身心投入。各种绘画图案、标志和色彩等造型艺术品,都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特定的颜色则可以引起相应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心理状态。

6.体育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轻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把体育教学分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从课标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应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培养交流、合作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达成心理健康目标的观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7.自然科学类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参与,而且还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以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性格特点,等等。

8.数学课程中的心理渗透教育,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建立自信心,通过介绍华罗庚与“黄金分割”,陈景润“皇冠”摘宝,钟爱科学的牛顿等故事,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对知识的创造有了全面地了解,对其思想品德、人格、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地把握,从中可以受到感染,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钻研精神。

9.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分别反映的是自然现象不同方面的规律。每一个原理、每条定理都隐含着心理素质教育素材,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环境 教育途径 能力培养

The baby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initially searches

Tang Zhenlan

【Abstract】“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nstruction Summary (Implementation)” the healthy domain instruction main point is clear about the request “to set up the correct healthy idea, while takes the baby health, must take 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is the baby personality perfect essential condition, is baby’s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intrinsic foundation. Ha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 baby possibly had the full development. Otherwise, if has lacke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n baby’s development will be restricted, w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in its later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 personality barrier or psychological disease.

【Keywords】Psychologically healthyEducation environmentEducational channelAbility raise

1.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目前我市442.64万在校中小学生中有70多万(15.8%)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学龄前儿童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照一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3.2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时生态换将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依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3.2.1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空间。小班幼儿的桌椅是粉红的,中班幼儿的桌椅是柠檬黄的,大班幼儿的桌椅是湖蓝的;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的小世界;而营造一种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氛围更不容忽视,如: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团结互助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充满理解和温情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3.2.2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放在家长工作地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3.2.3社区环境。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抓住每一契机,如:学雷锋做好事,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3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3.3.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可采用唱歌、绘画、舞蹈、故事、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3.3.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再生活中培养。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区角,开展编织、绣花、种花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3.3.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4.1开展个别辅导。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4.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正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正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会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文件汇编2006.1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学前儿童心理学, 大象出版社

篇4

关键词:班主任 青少年学生 心理健康 呵护者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内心情感既敏感又脆弱,因而极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也会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发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心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具有育人时空的广延性和育人方式的多样性,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因此,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

一、营造健康的心理情境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出色的管理能力。他们乐于进取,多才多艺,愿意付出辛苦和爱心,学生喜欢与之交朋友,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他们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信赖和归属心理,愿意将学习和生活、人际交往及与任课老师间的不适应转达给班主任,请求班主任帮助解决,班主任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班主任是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权威。班主任承载着学校制度的实施,负责班会、家访、操行评定、三好学生的评选等多方面的工作。大量的事实表明,当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或矛盾时,他们最愿意听取班主任的意见。班主任工作是联结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他们艰苦而又耐心的工作,及时掌握青少年学生心理变化的动向,适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让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势。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有的放矢,制订理想的教育方案

通过交流、沟通构建理想的教育环境。心灵的沟通如丝,柔似水,班主任热情、温馨的态度,体贴的语言,可为学生创设说心里话的天地。在与学生沟通时,要选择适宜的背景,适时沟通。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使人坦诚相待,畅所欲言,沟通自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具体的教育中要把握思路,明确沟通的目的,了解学生内心的喜怒和好恶,摸准问题的来龙去脉,针对他们的脾气禀性、家庭背景,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成因,设法使他们产生认同感,相信教师、信赖教师。只有当青少年学生把班主任看成可以交流思想并能获得帮助的朋友时,才会敞开心扉,吐露真情,倾诉心声,实现有效的交流,从而释放思想压力和抑郁情绪。因此,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制订理想的教育方案,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自由、舒畅、坦诚、无拘无束的成长氛围。

2.环境育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如果一个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相互理解的,相互支持的,那么集体对于动机、工作表现和成就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创设良好的班集体,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优良的班风,能使学生形成乐观进取的良好心态和巨大的凝聚力。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①张贴名人画像,书写或张贴名言警句,通过每星期更换黑板报的形式,布置教室,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②开展文明用语、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创建活动,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班级、学校产生归属感。③利用节日、大型活动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等,以写作、绘画、唱歌、演讲、体育竞赛、制作等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营造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群体互动中,学生以积极、互相促进的集体氛围,在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下,同龄共振产生正面的效应,学生们得到艺术熏陶,情操培养,又活跃思维,释放烦恼,得到心理的矫正,维护心理健康。

3.开展赏识教育,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班主任应对所有学生都流露出积极、鼓励和期待的态度,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暗示,表示对学生的亲切关怀、高度信赖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之得到巨大的鼓舞,提升积极发展的自我期待,促进学习成功。班主任应给予学生移情性理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全面了解、深入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是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敏锐地捕捉学生身上进发出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加以表扬,并经过不断地强化和迁移引导,指导、帮助、激励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4.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人自身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人们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具体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

“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

②正确表现自己。有自卑感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大的事情,即使只是很“小”的事,也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任何成功都会产生肯定自我、增强自信的作用。

③正确对待失败。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却会随处而遇,对此应当持以平常之心。

5、形成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合力是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保证,为了实施融合性心理教育课程,应在学校各类教育课程中融入心理教育的观念和技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挖掘学科、活动等课程的内在资源,并引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感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心理机能,提高心理素质。调动家庭的教育因素,发挥家访的作用,增加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情况、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的了解,增进与家长和学生的友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使青少年学生更健康城长和发展。

为了形成这样的合力,首要的是要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新接手一个班对一学生进行家访,学生的母亲见我去了,抡起手臂给孩子一记耳光,并责问孩子在学校又干了什么坏事。原来孩子的前任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并令其同学上门告状,要求家长管教孩子,从此这名学生得了个坏孩子的名声,于是,只要班主任一来,家长就打孩子,看你还来不来。这种家访不但不能了解学生的任何情况,还会造成与学生、家长间的矛盾和仇视,使学生陷入心理阴影之中。必须通过科学、平等的校访与家访相结合,让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很关键

班主任想要施行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完善自我。班主任工作辛苦、琐碎,压力大,要对班主任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有效驾驭压力,善于调节情绪,不仅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而且要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做到敬业、乐业,以积极、热忱的态度,心甘情愿地去做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繁杂琐碎的事情;要热爱学生,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完善自我必须从眼前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应该有一种同情心,必要时能够解囊相助;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要善于疏导;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善于维护。

完善自我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艺术。注意观察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习和掌握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与技术,潜心钻研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以极大的耐心和韧劲去教育学生,不畏反复和挫折,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班主任这种健康的心理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期待和内化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感情,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富有爱心,不怕困难,勇于奉献。

总之,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这是对班主任的迫切要求,是新时期对班主任角色的期待,更是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呼唤。运用科学的策略释放青少年学生压抑的情感,减轻心理压力,使青少年学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悦纳自己,发挥个体特长和潜能,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班本;课程;积极;心理教育

江苏省吴江市黎里小学,自2003年开始,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八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学校“求我养正”的心理教育特色,先后出版反映学校心理教育实践成果的两本著作《心海探航》和《追求理想的自我》。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上海心理辅导协会授予的“学校辅导示范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和吴江市AA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进入“十二五”,如何深入开展心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打下扎实的身体心理基础,我们需要寻找方向和突破口。我校积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心理教育实践,提出了“以班本课程为载体,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路,将心理教育的重心下移到班级层面,并作为“十二五”心理特色教育的工作重点。

一、 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实现心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班本课程是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讲的一个新的班级文化生态概念,是由校本课程演化而来的。我们认为,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平台,充分利用班级资源,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由班级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所以,班本课程是以班级学生为本位的课程,它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的心理需要,不但解决班级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实施班本课程,可以实现学校心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1.由医学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以消极心理学观指导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把主要任务放在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其主要职能机构就是学校心理辅导室。而班本课程就是要以班级为平台,将学生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素质的发展上,而非专业的心理矫治上,这是积极心理学所要倡导的理念。

2.由面向个体向面向全体转变。传统心理教育重个体轻全体,注重关注少数所谓心理问题生,而忽视全体健康的学生。班本课程就是以班级全体学生为本位,以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己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身心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宗旨的课程,这是积极心理学题中应有之意。目前我校31个班级1320多名学生,每个班级有至少两个课程项目,其中一个室内项目,一个室外项目,安排在校园活动时间,每周安排四次活动。这样以课程的形式,保证了全体学生素质训练落到实处。

3.由知识传授向教会技能转变。我们实施班本课程,不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开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在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中,让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意志得到培养,情感得到丰富。这些课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爱好,直接或间接地教会学生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

我们还在每个年级中选择一个实验班,通过“三件好事”、“感恩拜访”和“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三条措施,探索如何教会学生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能。“三件好事”具体要求实验班学生每天同伴之间口头交流三件美好的事情,每周在专用记载本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好事记录下来,并填写一周的心情等级和心理话(画),以此来反映学生心灵的轨迹,探索调节心态的科学方法。

二、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和谐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从生理成熟过渡到心理成熟,智力水平不断提高,情感体验不断丰富,知识经验不断完善。在这样一个积极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激发和强化学生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并逐步转为良好的品行习惯和心理素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实施班本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坚实的心理品质基础。

1.课程的灵活性,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我们的班本课程包括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心育类和古镇文化类等五个大类。目前开设的课程项目有童话与心理健康、绘本与心理发展、古诗文与心理健康、茶文化与心理发展、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跳绳与耐挫力训练、轮滑与感觉统合训练、游戏与心理发展、心理漫画与心理成长、纸艺与智力发展等涉及上述几个门类共30门课程,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智,促进体能的增强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贯穿一个理念:以心理辅导为主线,融合学科特点,切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从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入手。课程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的活动专题,长短结合,灵活多样。如“古诗文与心理发展”课程,就是以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古诗文为载体进行心理辅导,同时丰富学生的古诗文底蕴;“绘本与心理健康”课程,就是以绘本为载体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引导低年级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古镇文化与心理发展”课程,就是以黎里古镇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心理辅导,在研究家乡、了解家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漫画与心理健康”课程,就是通过心理漫画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心理,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同时提高其绘画的技巧与爱好。

2.课程的活动性,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开设班本课程,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即使与学科教学有关联的课程,我们也是以欣赏、陶冶情操和心智训练为主要目的,如童谣、古诗文、七巧板、珠心算等。活动性是我校班本课程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涉及室外的武术、韵律操、轮滑、跳绳、呼啦圈等,不需要空洞的说教,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起到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调节身心、锻炼意志的作用。

3.课程的针对性,能对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进行矫治。我们的班本课程,尽力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低中高年段课程有别,要求不同。如针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我们在低年级进行游戏活动矫治、中年级开展轮滑运动、高年级进行跳绳、摇呼啦圈强化训练等方法进行矫治,尤其是双轮滑和活力滑板,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对学校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有效手段。

三、实施班本课程,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积极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幸福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化消极为积极,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我们开展的班本课程,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上,动了一些脑筋,想了一些办法。

1.教师资源的利用。教师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实施者,我校90多名教师,人人参与班本课程的教学或组织工作,其中31位老师为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其余60多名教师为协助开发者。课程开发的教师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活动。有的课程如“茶文化与心理健康”,对于一位年轻女教师来讲,有点难度,但我们的教师敢于挑战,通过查阅书刊、网络收集信息,教师豁然开朗,觉得这门课程有很多的话题要讲,有很多的心理教育元素可以融合,原先的畏难情绪顷刻消失了,一份方案很快制定出来了。因此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学生资源的利用。学生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积极心理学强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投入地学习,能够具有较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学生对活动的参与,靠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也是课程的间接开发者,一方面学生可以协助老师收集相关的材料以充实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解决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社区资源的利用。引入社区优势资源,可以解决学校师资短腿的矛盾。本学期我校在汾湖武术协会的支持下,在三年级开设“武术与心理素质训练”课程,11位校外武术教练每周两次来校指导武术项目,每班一个项目,包括三段刀、中生拳、五步拳、九式太极拳、八段锦和少儿拳操,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我校得到很好的发扬,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了可依靠的载体。

实施班本课程,推动学校积极心理教育,我们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其中牵涉面比较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个过程,课程如何评价,学生心理品质如何评价,如何不断调整课程项目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期待着这一门前沿性的课程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学校文化建设

1. 办学理念的形成

如何办学?是校长必须直面的问题。办学有术、有道,办学的道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经历了由“以人为本”到“以人的发展为本”再到“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变化过程,这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即在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服务师生的基础上,学校文化的建设与治理,任何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考量,并成为学校文化的价值中枢,成为学校文化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校“和谐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

2. 培养目标的实施

八个科学园地,百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对人类科学事业的追求及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

五条人文长廊,从世界文化遗产、美术、音乐、革命英雄及校园风采等方面,使身边的人与事、家国与世界的情怀紧密相连,传统美德与现代先进思想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

六个文化场(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体育文化、饭堂饮食文化、办公室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楼廊著名科学家的寄语、教育的名言警句,随着学生不断登楼的同时,一遍遍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观念,升华为一种信念。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上,我校每年有三个传统的大型的学生文化节日。既能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既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又培养了学生的才华,促进学生多元自主的和谐发展。

文学艺术节――主要由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科组的教师承办。有诗朗诵、讲故事、写作文、书法、辩论赛、课本剧、相声、小品、舞蹈、快板、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创新科技节――主要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组的教师承办。有机器人、小论文、小制作、电脑科幻绘画、网页制作。健康体育节――主要由体育科组的教师承办。活动的内容有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体育摄影欣赏、健康讲座等等。田径运动会、校本操比赛、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体育摄影欣赏、健康讲座。

同时学校突出以品德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以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为重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抓手、以成才为目标的智育,以体艺课堂教学为重点、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活动为抓手,以健康快乐为目标的体育、美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促进它们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在成才的发展方向上是多元的,在成才的愿望和动力上是自主的良好局面,成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中学生。形成和谐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文化的治理

1. 校长传递。由于校长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所学校无不打上校长对学校影响的烙印。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甚至学生很快就从校长那里了解到,怎样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学校是合适的,以及校长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逐渐渗透到整个学校。所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篇7

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和固定的班主任培养程式,但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同时学生又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群体,因此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这一崭新的理念将引领教师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在中小学,除专职心理教师外,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也是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心育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因此转换思路,关注其成长,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积累积极心理资源,从而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成为学校心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它关心人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于个人成长,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如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师源性心理问题――只有自己拥有一个春天的生命,才能帮助别人创造一个生命的春天

“师源性”心理伤害主要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从1999年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他在《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一书中说:“在某种意义上,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的影响。”

我们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不只是因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也不只是因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资源,而是基于教师本身的尊严。对教师的尊敬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基点。如果教师的生命得不到尊重,教师失去了尊严,我们就不可能教育出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就不可能传续人类文明的精萃。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心育导师与学生的接触更加密切,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他们的个人气质是班级气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关注心育导师的心理成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育导师成长――正确的教育思想比方法更重要

我校心育导师小组由德育校长、德育老师、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组成。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发展中的个体,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心理,为学生的心理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三个层次及心育导师成长心理品质的需求,我们设定了以下三个心育导师的培养目标:

1.发掘积极优势

爱、宽容、慈悲、感恩、亲密、谦逊、勇敢、好奇、聪慧和创造性等是人类跨文化共同拥有的美德,这些美德让人类共同向着更美好、更和谐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追求美好生活、向往未来的共同基础。罗丹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借用这句话,我认为,我们的教师身上不是缺少美德,而是我们以前过分地关注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因此建构教师的积极力量,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身上的美德和优势,并将积极心理学的因素注入教师的心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方面,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美德,肯定这些美德。积极心理学就是要引导教师发现自身和他人身上的美德和优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到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工作流畅感,拥有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去感受生活,积极工作,教育学生。

2.培养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1)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决定人们幸福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

(2)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研究发现,虽然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

(3)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拥有乐观精神是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从而不懈努力,并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养成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3.建立积极关系

创建积极和谐的班级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发挥人的美德和优势,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心育导师成长工作坊模式探索――教师需要心灵成长

(一)心育导师成长工作坊内容与形式

针对心育导师小组中教师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采用“成长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心理培训,让教师自愿参加,可以改变教师工作理念,优化教师教育手段,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它是一种将培训、教学、科研融合为一体的模式。

活动形式包括视频赏析、角色扮演、同伴互助、小组讨论、绘画投射、头脑风暴、游戏体验、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促使教师获得感悟和内省。

(二)心育导师成长工作坊目标

“教师成长工作坊”引导教师感悟积极关系的建立是改变的开始,以“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为主线,以唤醒教师内在的和谐、激发教师的积极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目标。

(三)培训对象:心育导师

(四)培训时间:每月一次,持续一年共9次

(五)操作主题:让快乐找到回家的路

主题

1.发掘积极优势

主题一:布绘我心(绘画投射)

主题二:幸福敲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

主题三:心灵之旅(音乐放松、冥想练习)

2.培养积极情绪

主题一:压力密码(视频赏析、心理测试)

主题二:问题资源(案例分析)

主题三:快乐魔方(游戏体验)

3.建立积极关系

主题一:左手右手(案例分析)

主题二:重塑心身(角色扮演)

主题三:快乐家谱(绘画投射)

(六)结束阶段

1.成员分享

2.辅导反思

(1)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选择参加工作坊,主动参与活动,积极面对问题,自主地自我优化,体会积极心理的意义。工作坊的形式增强了教师间的心理支持,打开了教师自己的心结,促进教师的内心成长。

(2)感受幸福

心育导师工作坊模式的建立,使教师逐渐体会到幸福是永恒的主题,持续人的一生。现实难以琢磨而又形影不离,如果完全沉浸其中,就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享受“当下”的幸福。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促使我们关注自己内心成长,体验到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幸福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让我们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幸福。因为,只有“当下”是最好的、最美的,在当下我们能遇到最美的自己。

(3)营造了积极的教研氛围

工作坊的建立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探索和合作的平台,以活动激发积极能量,以活动分享促进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本身所营造的浓厚的研讨氛围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机会。行动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纠结也是成长的契机。

实践证明,积极心理学的独特魅力必将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集教学、培训、科研为一体的班主任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注:本文是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09B01。

篇8

关键词 适应不良 绘画疗法 现实疗法 案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81

Freshmen Maladaptiv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ses

MENG Lanlan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ct Neonatal maladjustmen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fter college freshmen entering college, visitors after admission due to differences in lifestyle, culture and customs, while a strong rejection of the school,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n want to drop out, the diagnosis of gener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inly painting therapy and reality therapy, after three consulting, dispel the idea of withdrawal, anxiety disappeared, stable relationships. After follow-up counseling to good effect.

Key words Maladaptive; painting therapy; reality therapy; case report

1 一般资料

小田,女,南方人,大一新生,约1.55米,皮肤略黑,相貌秀气,身形匀称,说的是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南方腔调。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务农,家庭状况一般,中学阶段很顺,没有休学、复读等情况。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小田在入学十天后一直情绪不好,想退学。

个人陈述:

来大学后一直觉得不适应,高考报志愿时,家人让她报南方本地的学校,但她执意报了目前就读学校。她是南方人,学校地处山东,老师和宿舍同学也多是山东人,饮食上很不适应,对于学校当地的方言也听不很懂,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都不了解,让她觉得学校、同学都很生疏,产生了排斥感。加之报志愿时家人主张她报当地学校,环境熟悉,还有认识的同学,而她执意来此,来了以后又不适应,因此很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很内疚,又不敢将这些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强烈的心理冲突产生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觉得在学校里呆不下去,想退学。

3 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应

小田第一次来访时说话又快又急,不停流泪,反复陈述相同的内容。第二次来访时绷着脸,不说话。

据她的辅导员介绍,小田对于退学的意念异常坚定,对于辅导员的劝解完全听不进去,只说一句话,就是“我要退学”。同学反映除了想退学、情绪不好,没别的什么。

4 评估与诊断

(1)心理状态的评估:小田的核心问题是不良情绪,想退学。(2)诊断:适应障碍(一般心理问题)(3)诊断依据:根据小田的情况,她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南北方生活、习俗、语言的差异造成的,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持续时间半个月左右,不良情绪基本没有泛化,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不是很严重,身体健康,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标准。(4)鉴别诊断:①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小田的知情意协调,人格稳定,有自知力,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②与神经症相鉴别:小田的病程只有半个月,对于自己激烈的矛盾冲突,她采取了退学的方式来解决,入学后的军训基本上能够参加,人际关系受损不严重,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5 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缓解她的矛盾情绪,让她重新思考是否退学。

远期目标:让小田了解山东的生活、习俗,并且在有差异的情况下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大学生活。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绘画疗法和现实疗法

“以绘画为介质的治疗实践是以人类发展的理论和心理的理论知识,如心理动力、认知、人际关系等为基础,并辅以评估诊断标准和辅助治疗手段,主要解决来访者的情绪冲突,提升其自我意识,提高社交技巧,解决心理困惑和减少焦虑,帮助来访者取得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尊水平。”①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可以将心中的情绪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缓解心中的负面情绪,也可以在通过自己的作品认识和体会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绘画疗法对处理情绪冲突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强自我意识,改善情绪管理技巧和社会化技能,获得持久的社会支持。

绘画疗法的优点就是不受语言、环境和绘画技巧的限制,而且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本案例中的小田有明显的阻抗,不愿说话,很适合使用绘画疗法。

现实疗法:它依赖人的理智和逻辑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合理的途径求得问题的解决;重视现在而非过去,认为人不能改变他的过去,关注过去的失败是浪费时间,关注现在和将来才是建设性的,眼光应放在目前以及将来的发展上面。重视“怎么办”,而不是“为什么”,要帮助人们看到过去的成功经历和个人的潜能,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存在,强调人需要积极面对现实。

6.2 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规定了咨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便双方相互配合,达到咨询的目的。咨询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因心理咨询是针对所有在校生开展的日常工作,因此不需支付咨询费。

7 咨询过程

第一次:主要是了解情况,确立咨询目标。

第二次:缓解情绪。

她进入咨询室后一直绷着脸,无论问什么都说没什么好说的,阻抗很大。因她拒绝谈话,所以采用了结构式绘画治疗。过程如下:

第一步,写下可行性目的的时候,她写的是“今天中午吃兰州拉面”。

第二步:画一幅画,她画了一只蓝色的海星,有眼睛和嘴巴。

第三步:用上臂和腿部画对称图形,她做的上臂动作也是画海星。

第四步:要求两只手画对称图形,她画的都是心形。

第五步:画了两只红色的兔子,一大一小。大兔子大大的嘴巴,露着牙,她说是在笑。

对比前后两幅画,她觉得放松了一些,觉得在心脏处很温暖,但是很微弱,我让她仔细体会这种温暖,并让她尝试让这种温暖行遍全身,她花了很长的时间让这种温暖走遍了全身,到达四肢和手脚,但她说到大脑的时候觉得遇到了阻碍,进不去,觉得脑子被什么东西包围着,脑子里面都是黑黑的什么东西。我让她试着想象大脑露出了一丁点缝隙,这种温暖进去了一点点,她做到了之后,之后又让她尝试把这个缝隙扩大,让更多的温暖进去,最后尝试将大脑和外面的温暖完全融在一起,她都做到了。

结束后她说感觉很舒服,大脑也很舒服。她的情绪稳定,脸部也放松了。

最后我和她简单探讨了退学的问题,建议她重新考虑,她答应暂时不退学,也同意和我再做几次咨询。

第三次:处理现实的人际问题。

她来的时候感觉到她的情绪比较好,也有活力。自述现在情绪好了,但是感觉很孤单,因为她在宿舍里没有朋友,军训的时候正是大家相互融合的时候,而她那时却在闹着退学,失去了融入宿舍的最好时机,而现在她想重新融入宿舍就比较困难。她们宿舍八个人,有四个人是两两成双,其他三个人每天一起,只有她孤单一个,虽然也试着主动与大家交往,但得到的回应并不多,不是说没人回应,而是在军训期间她闹着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关心,现在她不退学了,大家都放心了,也就不再那么关心她。这让她觉得在宿舍里非常不舒服,不愿意回宿舍,可是在宿舍的时间少了之后,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宿舍里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在大家议论某事的时候就插不上话,而且宿舍里的集体活动也不通知她,班级的活动也没人通知她。这些使她在宿舍里变得很敏感,小心翼翼,生怕再得罪了宿舍的同学,但是这样的表现不仅没有让同学关系更好,反而使自己非常疲惫,她说自己都要受不了了。

问及宿舍外的人际关系,她觉得还不错,参加了社团,还有一个师姐和她也不错。

对策:第一,将联通手机号更换为移动手机号。班级的活动她没有得到通知是因为学生在入学时学校统一办的移动的号码,这样可以群发通知,很方便,而她却使用联通的号码,因此收不到群发通知。第二,和宿舍长谈一次,把自己在宿舍的感受告诉她,并请求宿舍长将班级或学院的各种活动通知她。第三,如何对待宿舍关系:尽量融入宿舍,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不强求结果,同时退而求其次,向其他的方向发展人际关系,例如社团、师姐以及和她有类似情况的学生。

第四次:在咨询时间到来之前,她取消了预约,自觉现在很好,曾经说“退而求其次”,她说这句话让她很有感触,也开始这样做,不再强求宿舍的关系,现在感觉很好,不需要再做咨询了。

8 咨询效果

之后的随访,从她辅导员那里了解到她把手机换成了移动号码,能够收到班级的各项活动通知。她的宿舍长能够做到有事通知她,现在她也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和同年级其他宿舍的一个学生关系很好。

通过这些侧面了解,咨询效果比较好,小田已经开始适应大学的生活。

注释

① 周梦.浅析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10.76.

参考文献

[1] 赵婉黎,刘云艳.绘画疗法――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

[2] 孔丽娟,王素云.论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9.

篇9

一、研发文化课程,做到以文化人

我校一直坚持打造以传统文化和校园环境相融合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其隐性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这些从校园的角角落落不经意间凝聚成的校园文化,折射出一个学校内在的底蕴和气质。例如通过建设学校门前的主题石书,彰显承载“乐真”的核心文化,即遵循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营造愉悦、幸福的情境,引领师生快乐求真、和易以思、实事求是地求真理、育真才、做真人,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和谐发展的教育,简言之,以乐求真,以真导乐,进而实现“以真启智,以乐导行,乐真共进”。我校的校训是“崇真尚善、和乐博雅”,意在让“依礼重德”思想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行为。打造雷锋文化墙,实现雷锋精神与学校“乐真”文化的对接,意在让学生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和乐观向上、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同时借学生艺术造型和读书造型体现学校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以“论语文化墙”和“弟子规展板”来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意在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润泽,养浩然正气,做谦谦少年。

二、研发特色课程,达到厚德于艺

1.加强德育工作,发扬润德于心

为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使孩子时刻受到德育熏陶,我校创新性地开设了主题鲜明的德育微课程,形成“理想信念课程”“感恩励志课程”“法制安全课程”“传统美德课程”“文明礼仪课程”“革命传统课程”六大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主题教育,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和自然化。

2.研发乡土课程,加强情感教育

从2004年开始,我校以“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整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家乡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创建了“走进莒国”――“莒国名胜”“古文化”“民间艺术”“乡土民情”“舌尖莒国”这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五大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深化了师生对家乡丰富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动手、合作和创新能力,引领师生了解家乡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并发扬家乡文化的精髓,进而激发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构建“乐真”课程,促进品格优化

我校结合城市少年宫的建设要求,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实施选修“乐真”特色课程体系,如围棋、篮球、乒乓球、剪纸、摄影、绘画、舞蹈、古筝等40余门特色课程。采取教师1+1,学生1选1的选修模式,实施走班上课机制,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与人合作、懂得分享、互敬互爱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多彩实践活动,实现扬德于行

1.研发主题实践课程,强化形成优秀品格

我校遵循“抓住一条线,拓展一个面”的原则,研发主题实践活动课程。

一条线:即以“追求梦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先后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讲文明,树校风”等活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开展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以“三红”(红色基地、红色故乡、红色先模)精神为主题,开展“讲一个革命故事”等“十个一”教育实践活动。

一个面:即对传统的德育内容赋予新的内涵。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和时代特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等。如本学期我校以《弟子规》为主题创编了一套集音乐、国学、体育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国学操”,既强身健体,凝聚团队精神,又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

2.贯穿德育主题活动,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近年来,我校把“优良品质”教育贯穿在每月的德育主题活动中,即每月一主题,如友善、感恩、正直、豁达、诚信等,并分别落实到每学年的九个月中进行专项培养,通过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形成“年年循环,逐年提高”的优良态势。

3.研发仪式活动课程,实现生命厚德润泽

我校通过创新升旗仪式、“晨诵、午读、暮省仪式”、成童礼等一系列仪式课程,引领学生将特殊的感情用特定的方式释放、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和凝聚力,丰盈学生的生命,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

四、创新教学课程,彰显德育合一

1.拓展心理健康课程,育德于人

学校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针对“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发心理咨询课程,搭建心理沟通平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研发多元评价课程,彰德于范

我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遵循“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优秀学生”的评价理念,研发了星级评价课程。学校每学期开展文明星、感恩星、助人星、合作星、勤劳星等评选,让学生从榜样的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五、结语

篇10

文章首先引用社会学视角的“社会行动论”中关于社会融入的看法对社会融入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分析了我国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对于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介入方式,提出“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应当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同时着手来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关键词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介入

1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

社会融入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学术术语,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学界对于其概念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由于概念自身的复杂性、不明确性和多重性等原因,加之不同时期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导致学术界对于社会融入并未形成准确且全面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界定形成各种不同见解,甚而有的学者将社会融入简单等同于社会融合、市民化、文化适应、同化等概念。概念界定不准确,势必造成研究偏差。因此,对社会融入的概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界定显得十分必要。有学者认为,本质性、周延性、确定性和抽象性是科学界定一个概念的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质性是界定概念的关键,是周延性与确定性的基础,并决定着周延性与确定性,而抽象性则是对本质性的表述要求。现今,学界对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市民化视角的“移民融入论”和社会学视角的“社会行动论”。“社会融合论”简单地将社会融入看作社会融合,而两者恰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融合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社会融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将二者等同,犯了对社会融入概念本质性认识不清的错误;“社会排斥论”的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及精神病患等弱势群体,其研究对象的范围狭窄,导致概念界定的周延性不足的缺陷;“移民融入论”研究社会融入问题分为国外和国内两种情况。国外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移民和外来人口,主要研究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市民化问题。国内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农民工群体,多数研究者对于社会融入的界定也仅针对这一人群,故而具备一定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的研究主体则更为全面,其主体不但包括残疾人、精神病患、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同时也包括普通且正常的公民,这些公民由于社会资源的不一致导致其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融入问题。这一界定使社会融入的概念主体具备相当的包容性和普适性,符合科学概念的特征。这也是笔者认同“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界定的原因。“社会行动论”认为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融入的主体不仅包括弱势群体,同样也包括普通正常的公民,其本质特征为:社会性、交互性、能动性、反思性和持续性。换言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2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现状

我国学者借鉴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证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社会融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大家对融入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社会融入应当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杨菊华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得出良好的社区服务与接纳环境可有效推进融入进程,本地市民的包容和接纳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等结论。本研究借鉴杨菊华的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虽然本文研究对象与杨的研究对象并不相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分为仅子女留守、仅配偶留守、子女和配偶留守、子女和老人留守及单人流动等五种方式,除单人流动和配偶留守外,流动人口的流动都涉及到了子女留守即本文所研究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家外出工作之后,在教育、心理健康、个体安全、情感生活和社会化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对象不同,但杨菊华研究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仍然可以借鉴。因为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没有收入,所以不存在经济整合的问题。此外,与流动人口不同,留守儿童是留在原来生活区域,并未发生流动,也不存在文化习得的问题。因此,本文仅从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加之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故而本文将从社会适应、心理认同和其他群体的接纳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2.1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共分为独自留守、单亲留守、与(外)祖父母留守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造成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甚至双亲角色的集体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教育、情感、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弱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多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绩优异者寥寥无几;家庭情感功能削弱造成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及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等不健康心理;家庭保护功能减弱致使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监护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家庭管理功能的减弱致使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素质降低。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管教的缺失,犯错时无人教导和指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极易受坏人引诱、教唆而走上歧途。综上,可知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普遍偏低,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这个问题。

2.2留守儿童心理认同水平

留守儿童的心理认同水平一方面指的是留守儿童自身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指的是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而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将在后文加以论述,此处不再详述。前文已经提及,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道德滑坡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留守儿童较低的自我认同水平,表现为不自信、孤僻、不擅于与人交往等等。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更不用说成为朋友。非留守儿童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能够时刻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但在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和不幸,因而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

2.3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

我们将与留守儿童经常接触的其他群体分为三种:一是同辈群体即非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群体;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这里指的是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和祖辈。还有一类群体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社会大众。由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好及具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常常持有排斥态度,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融入他们的小圈子。教师也由于上述分析的原因常常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缺乏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造成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更加严重。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或祖辈由于经济、精力及能力等原因,常常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独自留守,没有监护人,监护的不到位或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发生问题及行为偏差时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大众对于留守儿童往往带有有色眼镜来看待,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想到自卑、成绩不好、犯罪、自杀等字眼,不能公正客观地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

3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偏低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着手来解决:

3.1完善家庭应有的相关功能

完善家庭的相关功能可采取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与留守儿童居住地两地社工联合的方式进行。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的社工可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使其明白父母的情感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督促其时常与子女保持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并未缺席,此外,社工还要跟进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情况,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社工的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联系,使其明白监护不到位的危害性,并督促其履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职责,使家庭的保护和管理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倾向与能力,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唯有完善家庭所应有的教育、情感、管理和保护等功能,才能很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3.2强化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迄今为止,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的主体是学校。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则重视不够,因而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社工给留守儿童做相应的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如社交、教育、服务倡导和治疗小组等。小组过程在帮助个人提高社会功能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社交小组可以邀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时参加,提供机会使两者相互熟悉、互相了解,进而互相接纳并成为朋友。教育小组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解决其心理困惑。服务倡导小组可以开展一些环保、助人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帮助别人提升其自信心并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疗小组是针对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孩子所开设,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来自其他组员的支持,“同病相怜”使其更易敞开心扉,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解决其问题更有帮助。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除了留守儿童外,还应包括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教师应当公正平等地看待留守儿童,而不应将其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3.3加强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

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除了利用好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同时也应当把握好孩子的校外时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留守儿童大多是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留守、与祖辈留守或是独自留守。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由于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管教,照顾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显得不足,而祖辈由于年岁较大,独自留守的儿童压根儿无人监管。上述事实表明开展社区教育尤为必要。社区教育可以以社区学堂、周末学校及假期课堂等形式开展。社区学堂的时间可安排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四点半到六点半,周三的两点到四点(周三下午小学提前放学),课堂内容除了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社会交往促进活动、自信心的培养、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周末学校和假期课堂主要以托管的形式进行,除了辅导孩子做功课,由于时间充裕,可以教授书法、绘画、棋艺等。此外,也可以开展各类其它活动,如人际交往促进小组、环保小卫士、爱心你我他、我爱“母亲”、亲子小天地等活动,人际交往促进小组提高孩子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环保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爱心活动促进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爱“母亲”激发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亲子小天地促进孩子们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上这些活动对于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促进社会融入都大有裨益。

4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目前有关其研究寥寥无几。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很好的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有措施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提出的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无疑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是种新的尝试,并且在笔者服务的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其他社区加以推广,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李贺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基金课题:

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城乡结合部社区留守儿童问题的理论及实务研究——以沈阳市某社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lslktzishx-05

参考文献

[1]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2]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