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9 09:3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区别如下:
1、合成途径不同:有机硒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无机硒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
2、作用不同:有机硒一般以硒蛋氨酸形式存在,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的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血硒状况;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
3、功能不同:有机硒能有效预防牲口的下痢和贫血。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近几年,由于高考的改革,中学采取模块式教学,学生根据高考需要,可以选择不同课程学习,导致许多学生根本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而高校授课学时的压缩又导致学生无机化学的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所以很多学生担心有机化学很难学好。可以告诉学生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联系并不紧密,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影响不是太大,主要用到部分物质结构知识,我们会在课堂中复习,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还应结合专业特点,介绍有机化学与专业的关系,有机化学知识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及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及积极性。如:针对生物制药类专业的同学,可着重讲述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作用。现今,95%的药品都来自化学合成,没有有机化学的发展就没有新药物开发,就没有现代医学。过去曾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结核病、霍乱、伤寒、疟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由于特效药的出现已得到有效的治疗[2]。针对环境科学的同学可重点介绍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如:室内装修甲醛、甲苯的危害,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各种固气体废弃物的处理等。针对高分子专业的同学则要重点介绍有机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双酚A等的制备与应用。这样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为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精致课件,提高有机化学的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但能增加课堂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教师教学更形象生动,提高教学质量。选用图文并茂、数据翔实、多彩多色的PPT教学来取代传统黑板板书,可以让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生动有趣而不再枯燥乏。根据课程需要精致一套切实可用的课件非常必要,课件制作太呆板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而厌倦,而过于花哨的课件又会过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思考[2]。一般来讲,朴素的底色配以清晰的文字、版面简洁、题目醒目的多媒体课件很受欢迎。利用Flas制作技术及PPT动画设计功能,可以将每一个分子的结构、反应及反应机理,反应中反应物的立体变化等演变历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有机反应更生动、明了、直观、逼真。利用三维立体图,辅助动态效果以及声音,能够将复杂的立体结构及反应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这些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的反应过程,降低接受理解的难度,从而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刻更全面。
篇3
(1)知识目标:
1、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记住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理解生物的特征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设计调查方案。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的分工合作、组织和语言表达等多项能力。
(3)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二、教学重点:完成本章节内容的识记和把握,理解、记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三、教学过程:
温故篇
(温馨提示:尽量先凭记忆完成,然后针对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有困惑的可小组内解决):
1、生物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生物能;生物能;生物能;生物能;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有明确的,制定合理的,有时因范围较大不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3、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维持生存。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
无机盐和,通过制造出自身所需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或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4、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进行呼吸,吸入,呼出。
5.、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的排废途径有、、等。
6、生物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例如,大多数植物利用产生的萌发成幼苗;鸟类利用,而猫狗等哺乳动物通过使个体增多。
7、生物归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按照分,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分,可将生物分为和等;按照分,可将生物分为家禽、家畜、作物等。
8、本章节我们学习了两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它们是。
导学篇
重、难点点拨(温馨提示:通过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完成,有困惑的可小组内解决):
1、生物的共同特征。熟记并运用所学知识,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作为生物必然具备他们的共同特征;反之,不具备其共同特征的物体就是非生物,这也是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其中,有一个特例是“病毒”,病毒是生物但却不具备细胞结构。
例题: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电脑病毒B、珊瑚C、珊瑚虫D、智能机器人
2、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有机物则是包括葡萄糖、淀粉等在内的含有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物质。与二者联系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实现“无有”的转化(所以被称为生产者),而生物的呼吸则实现了“有无”的转化。另外因为动物体内不能自己产生有机物,所以为了生命活动的需要,他们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植物或动物)为食,即只能进行“无有”的转化(所以被称为消费者)。
试回答:任何生物都能进行呼吸吗?呼吸作用的产物你能说出两种吗?、
3、动物体的排泄途径有、、。注意理解植物中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所以可以看做是植物的一种排泄方式。
4、正确理解三种分类方法(实际上生物的分类方法不知这些),它们是互不影响的。比如:狗是第一种分类中的“动物”,它还是第二种分类中的“陆生生物”,也是第三种中的“宠物”。
知新篇
牛刀小试(温馨提示: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不会的提交小组或班内解决):
1、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剧烈的运动B、光合作用C、捕食D、呼吸
2、外界生物千姿百态,种类及其繁多,但是除了病毒外,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细菌C、器官D、组织
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暴雨越下越大B、夏天桔子皮上的霉菌越长越多
C、久旱的田地裂缝越来越宽D、汽车越跑越快
4、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
A、应激性B、细胞结构C、生长现象D、新陈代谢作用
5、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
A、出汗B、排尿C、呼气D、排出粪便
6、“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
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的生活需要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间
7、关于生命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快速运动B、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8、下列哪项不能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A、蘑菇由小长大B、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
C、鸟产卵、虎产仔D、鲸呼吸时产生水柱
9、“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物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生物
C、病毒有细胞结构,不是生物D、病毒有细胞结构,是生物
10、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除用肉眼外,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都是观察的用具
C、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D、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不需要做记录
11、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分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
A、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B、植物要生长
C、植物释放过多的氧气D、植物呼吸与人争夺氧气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句话表明()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体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人口普查就是调查
C、调查范围再大,也必须对调查对象挨个调查D、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
14、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A、美化环境B、生长C、获取营养物质D、生殖
15、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归类为()
A、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B、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C、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D、有用的、无用的
16、下列生物归类的方法正确的是()
A、青蛙、玉米、海带是陆生生物B、狗、鸡、鸭是家禽
C、松树、蘑菇、小草是植物D、玉米、小麦是作物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
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水资源抽样调查D、仔细观察牛,并拍照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过程中应尽量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不喜欢的不记或少记
B、调查时看见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应该采集回来
C、为了采到合适的标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险也是可以的
D、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19、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篇4
在《创造的进化》的第一章,柏格森就面临着这些问题:在一般的物质,与有生命体所是的这一部分物质之间,其差异何在?也就是说,无机物和具有生命的有机物,其差异何在?什么是生命体的个体性?无机物的个体与有机生命体的个体的差异何在?实际上,柏格森是通过对个体性的反思,来解决物质和生命的差异问题的。在物质世界,不仅有生物界的个别的身体,也有着呈现为个体状态的无机物(如一粒沙、一块石头、一个水晶)。这两种类型的躯体、这两种类型的个体性,其差别何在呢?在第一章中,柏格森首先为我们概括和描述了他在之前著作中所提出的绵延概念。他指出,人首先可以通过对内在的意识状态的考察,发现绵延。绵延是“一种从过去吞噬未来的持续的进展,不断前进、不断膨胀”。[3](P4)在这种内在的绵延之中,过去、现在、未来都交融在一起,每一瞬间都是一种“自身的创造”,[3](P7)是无法预测的;意识状态之间互相渗透,彼此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亦无法在空间中展开。与之不同,一个物质对象,呈现出另外一些特征。第一,无机物的特征首先在其可分性。无机物被看作是多个并置的部分的集合。如果无机物发生了变化,则是通过这一集合中的某一部分被另一部分取代,或者是对这些部分的重新安排。作为无数部分的集合,无机物总是可以不断地被细分,直至被细分为无数分子、原子的集合。第二,无机物的特征还在于它是一种人为的孤立(isolementartificiel)的产物,也就是说通过某种人为的抽象等活动,使得该物从其环境中脱离、孤立出来。在柏格森看来,在物质世界的延续性之中,只有通过某种人为的操作,才有可能抽象出某个个别的物质对象,从而赋予某种个体性。而这种抽象过程,则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孤立的操作并不是完全人为的、也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基础。实际上,唯有在实践之中,在研究对象之际,才需要把一个对象或一个系统从整个宇宙之中抽象出来,孤立地加以研究。但是,每个对象、每个系统,都关联着一个更大的系列,直至关联着整个宇宙。①第三,无机体的特征还在于,它没有历史,也并不分有我们在意识之中发现的绵延的各种特征。当然,物质也有其绵延,正如下面糖水的例子所说明的。当一块方糖放入水中,总需要时间等待其慢慢溶入水中。实际上,任何一种物质的反应或者变化,总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绵延。但是当人们把物体从宇宙之中抽离出来时,根本不考虑其绵延特征。“我们关于对象的全部信念,我们关于科学所孤立出来的所有体系的种种操作,实际上都基于这样一个观念,即时间从不侵蚀这些对象”。
当人们把物质对象从宇宙之中抽象出来时,就把空间化时间的概念用于其上了。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有机物。如果人们可以将无机物和有机物都视作许多部分的集合,无机物似乎只是由许多部分堆积而成,每一部分都是同质的,各个部分之间并无根本的差异性;相反,有机物则呈现出部分的相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有机物或者生命体的孤立或者说抽离,相对于无机物而言则要自然得多。“一个生命体,是由自然本身所孤立出来并闭合的”。如果无机物是一个人为的抽象的系统,那么生命体则是一个自然的系统。毫无疑问,生命体也是物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在两种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我们把生命体所称的自然系统,应该类比于科学在粗鲁的物质之中所切割下来的人为系统,或者这些自然系统应该拿来与宇宙整体之所是的自然系统相比较”。正如法国学者弗朗苏瓦(ArnaudFranois)所强调的,两种系统之间的差异,奠基于数学化时间和绵延的差异。①对于生命体的物理化学解释,其错误就在于,没有看到具体时间和抽象时间之间的差异。生命体因此不同于无机物,尤其是因为其内含的时间性。也就是说,生命体的躯体是一个正在绵延着的东西,而无机物则难以体现这种绵延,只能用一种数学化的时间来考察。生命躯体有别于一切通过人的操作剪切和划分出来的人为体系。“把生命比作一个对象,这是一个错误”。柏格森在有机生命体和意识之间建立了某种类比关系。“如果我特别对我的身体进行考察,我发现,与我的意识相似,我的身体从小到老、渐渐成熟”。无机物是一个不会老去的存在,然而生命体则有其生老病死。对此,在生命现象中,可以发现诸如出生、长大、衰老、生病、死亡,几乎在所有各类、所有层次的生命中找到这些现象。在所有的生命体之中,都有着某种由不同阶段构成的具体的时间性,无法被简化为物理时间或者数学时间。柏格森断言:“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某物活着,某处就敞开着,有着某种时间得以嵌入的层面”。显然,相对于无机物,生命体呈现出更多的个体性特征。“生命是一个个体”。
但是,即使在生命世界之中,也很难决定,哪些是个体的,哪些不是,哪些属于这个个体,哪些属于另一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体性却是生命的本质特征之一。个体性或者个体化勿宁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生命体显示出一种个体化的趋势,但同时它亦包含另一趋势,即生殖的趋势。“个体性在其自身之中有其敌人”。如果生命体是一个完美的个体,那么其生命体中的任何部分一旦与身体脱离都将无法存活,这样的话,生殖就变得不可能。通过生殖现象,在一个个体生命的内部,有着一种趋势,超越个体,并且在这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这一代个体与下一代个体间建立联系,并最终与祖先相联。这样,个体的命运就与其物种的命运相关,甚至与所有生命的命运相关。通过反思个体性理论,柏格森向我们显示出,有一种超越个别生命体的普遍的生命。有一种生命之流(courantdevie),在进化的某个阶段诞生。“这种生命之流,穿越由它一个接一个的身体,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分化为各个物种,散布在诸多个体之中,但完全没有丧失其力量,反而是随着其前行而越来越强大”。这样,一切的发生,仿佛生命有机个体只是一个为了让生命之流得以通过的一种中介。这一生命之流显现为一种冲力、一种努力、一种创造。在关于遗传的讨论中,柏格森显示出,在生命的遗传现象中,表现出一种想要超越个体性、克服个体性的努力。“一种可遗传并朝向特定方向的突变,这种突变逐渐积累、逐渐构成、发展为一具越来越复杂的机器,这样一种突变,毫无疑问应该联系到某种努力,但却是不同于个体努力的一种更为深刻的努力,一种独立于环境的努力,这种努力为某一物种的大部分个体所共有,更多地内在于这些个体所带有的胚胎而不是在其实在的躯体,并保证这种努力因此会传递给其后代”。这样,一般意义上的生命,不仅呈现在同一物种不同世代的个体之中,也呈现在生命界所有物种的所有个体之中。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柏格森建立了生命的延续性和统一性。②“生命显现为一种生命之流,以发育完全的有机个体为中介,从一个胚胎传递到下一个胚胎”。这种超越个体、超越世代、超越物种的生命之流,代代相传,从而可以视作某种普遍生命或者宇宙生命。
二、生命与意识
《创造的进化》的第二章,处理的是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第二章的任务就在于考虑在生命进化的多个不同方向之中理智的诞生。普遍生命,通过片断化、个体化,形成各个物种和各物种之中的许多个体。这种个体化运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生命所感受到的来自于物质的抵抗,一方面则是生命本身所带有的力量。尤其是第二个原因,即生命自身所带有的力量,才是这种分化的真正的深刻的基础。这种生命进化的深刻原因,柏格森命名为“生命冲力”(élanvital)。生命的分化的第一步,在于植物和动物的分离。将他们分开的,并不是某些特征,而是许多不同的趋势,这些趋势将他们推向两大对立的方向。在那些最初级、最原始的生物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互补的活动:一方面,它们想要从自然之中获取、收集能量;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运动消耗这些能量。植物主要沿着第一个方向,他们的优势在于自身就可以制造其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借助于它们的光合作用,因此它们也无需移动、无需感觉。动物则是在另一个方向上发展的。由于动物无法自己制造能量,所以,他们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必须移动位置以便获得获取食物。动物朝向强化运动的方向进化,因此渐渐发展出一套感觉运动系统。正是在第二个方向上,也就是说意识和运动的方向上,标志着生命运动的基本方向。这样,植物和动物,显出意识的不同层次。正如柏格森所写的:“我们通过感觉和清醒的意识来定义动物,通过沉睡的意识和无感觉来定义植物”。进化的第二阶段,乃是动物界中的分化。在这一阶段,柏格森区分出四个大的方向: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前两种动物,其实都沦为某种麻木,节肢动物朝向本能,而脊椎动物则走向理智。在普遍生命和普遍生命借以显示出来的特别生命形态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某种冲突、某种矛盾。普遍生命倾向于扩大、倾向于越来越自由地运动。但是,每个物种,就其本身也是生命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所追求的,首先就只是其物种自身的自足、舒适,因此尽可能地想要以最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一个物种就容易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渐渐地就可能放弃某些运动功能,沦入某种半睡状态。对于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而言,都不同程度上“囚禁在或硬或软的外壳之中,这些外壳或者是阻碍了或者僵化了这些动物的运动能力”。动物中的这两大分支,和植物一样,放弃或者说部分放弃了其运动功能,从而不再能够前行在运动的方向上,从而堕入麻木的方向。在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这里,生命成功地给出了运动性和意识。这两个分支,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出一套感觉运动系统(systèmessensori-moteurs)。在这个方向上,进化的最高点,分别体现在人和昆虫(特别是某些鳞翅类昆虫,如蚂蚁、蜜蜂)上。在人这里,意识最终在理智的形式下取得其独立性。在鳞翅类昆虫这里,本能发展到最完美的水平。在笔者看来,相对于前人,柏格森深化和丰富了意识的概念。在进化中,本能和理智是意识的两种互补的形式。在柏格森看来,感觉-运动系统在动物身体的各个器官之中占据着核心和主导的地位。这样,动物界中的进化,从原始物种到高级物种,就可以视作以进化出一套完美的感觉-运动系统为目的,从而最终进化到昆虫和脊椎动物。感觉运动系统的完善导致了其他器官的变化,因为其他器官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支持运动。生命就在于在物质之中嵌入某种不确定性,①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运动、意识和自由。而在生命之中,特别是在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这里,这种不确定性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迂回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神经系统是“不确定性的贮藏室”(unréservoird''''indétermination)。生命的进化,就在于一种努力,努力创造这一类型的器官。在人和昆虫这里,神经系统得以最为充分的发展,但却是分别朝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本能和理智。因此,柏格森描述了本能和理智之间的差别。当然,我们在此也无法为二者划出一道截然两分的分水岭。实际上,理智和本能二者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因为二者有着共同的来源。二者是两种趋势,而不是两个已经形成的东西。二者共同的来源是什么?实际上,正是同一种生命冲动,在物质之中寻找出路,以便表现出意识和自由。“通过有机体显现的生命,是要从粗鄙物质之中获得某种东西的努力。因此,人们并不奇怪,如果人们在这两种心理活动(本能和理智)之中,所看到的只是作用于无机物质的两种不同方式”(EC,137)。通过这样的行动的努力所获得的某种东西,正是移动的自由和意识的自由,而这两种自由也将为生命开启无限多的可能性。本能和理智的区别,首先在于制造工具上的不同。理智是一种能够自己制造工具的能力,特别是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这样,人应该被定义为“工具人”(homofaber),而不是“智人”(homosapiens)。①而对于昆虫和一般的脊椎动物而言,这些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但他们却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工具。这些工具,诸如脊椎动物的眼睛,鸟类的翅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包含着无限多的细节,以及其运转时功能的简单性和实效性,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而人为制造的工具,不论如何完美,如何先进,相对于自然总是有所不足。例如,无论多么先进的飞机和直升机,都不可能像鸟类一样灵巧和随意的飞行。正是因为使用工具的不同,本能和理智在解决同一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其次,本能和理智的不同,还在于二者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当一个生命体立刻对它所接收到的运动做出回应,做出相应的反应活动,它既不需要意识,也不需要认识:因为本能已经足以引导它做出反应。在本能中,行动和表象完全地相应。如果外在的对象没能成功地引发生命体的相应运动,或者说,令生命体直接做出反应,这个对象就成为一个障碍。只有在这时,才有意识和认识的需要。柏格森写道:“这种行动与表象的不相应,在此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理智朝向意识,而本能朝向无意识。柏格森深化了关于本能和理智之间的比较,并将二者视作两种天生的认识方式。本能是对事物本身的天生认识,然而,理智则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天生认识。如果区分认识的形式和质料,则理智只关心形式,而本能只关心质料。但是,本能和理智都只是同一种生命冲动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来的结果。在生命的进化中,对于意识而言,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指向“认识的外延”(本能),一种指向对认识的“理解”(理智)。“在前一种情况下,认识是充实的、完整的,但是却只限于某个或者某类特定的对象;在第二种情况,认识的对象的不受限制,但是,因为这种认识什么也不包含,只能是一种无物质的形式”。理智的主要目标,乃是无机的固体。理智习惯于认识外在的事物,特别是固体状态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在一个空间中加以再现。实际上,对于流体状态的物体,例如水和空气,理智已经表现出理解上的困难,并最终总是倾向于把流体再现为固体,也就是说,把流体表象为流动的固体。因此,理智越是擅长把握无机物,就越是拙于理解生命。当理智处理生命时,理智总是把生命把握为一个对象,有意无意地用表象固体的方式来表象生命。因此,柏格森指出:“理智的特征在于,无法理解生命”。相反,本能能够使我们与生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本能与生命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要认识本能,远比认识理智困难得多,我们也不可能用理智系统中的词汇来把握本能。①在第二章的结尾,柏格森尝试向我们说明,在生命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在生命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柏格森侧重讨论了两个假设:1.意识是生理生命的效应;2.意识是生理生命的原因。第一个假设,导向身心平行论命题,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一书中对于这个命题进行了严格的批判。第二个假设似乎更能成立,因为“在大脑和意识之间的确存在某些一体性和相关性,但并不是平行论”。大脑越是复杂,意识生活越是超出生理生命,意识越是能够显示出自由。生命仅仅只是“透过物质而投射出来的意识”(laconsciencelancéeàtraverslamatière)。生命,作为生命之流、意识之流,穿透物质。一个生命体是物质的一部分,从物质的整体之中孤立出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让意识得以顺利通过,并最终在自由的活动中显现出来。这样,就有一种生命的运动,穿过物质形成有机的生命体,接着从有机生命体再达到意识。但是,从有机生命体到意识的运动,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直观,一个是理智。在本能的方向上,意识无法走到底。另一个方向是理智的方向,这个方向比本能走到更远。理智只能从外部来认识对象,因而无法真正地把握生命。但是理智的长处在于,无限地扩大其领域,将其知性范畴用于任何一个对象,并且通过所制造的工具来征服对象,而这些工具可以随着认识的发展而日益完善。而且,人的理智使得人有可能超越知性的思维方式,用直观的方式来考察世界和认识生命。直观的某些特征接近本能,但却是在超越了理智(知性)之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于本能的回归。直观不是一种知性的理解,而是一种将意识完全地置身于对象之中的同情,从而与对象融合为一。由这个角度看来,人在自然之中就占据着某种特殊地位。人不只是一个理智的存在,也是一个有着直观能力的存在。因为在人这里,意识得以解放自身,“意识能够反诸自身,唤醒那些仍然沉睡在自身之中的直观的潜能”。[3](P183)这样,在人这里,意识得以达到其自由的最高阶段,也正是在人这里,意识终于找到了出口,从物质的囚笼之中解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柏格森断言,“人是我们星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理由”。
三、生命,还是意识?
篇5
关键词: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81
在样品化学分析技术中,导致分析产生最大误差的是样品前处理,因为仪器本身产品误差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不同前处理技术在对同一样品进行操作时,所获取的最终结果也会有一定区别。所以,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中提出一个更加快速、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当务之急。
1 湿法消解
湿法消解是将氧化性强酸加入到样品中,通过对有机物的加热破坏,达到待测无机成分的释放,最终形成稳定的无机化合物用于实际分析。湿法消解是目前较为简单的一种操作技术,故被广泛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
1.1 湿法消解的试剂选择
在实际操作中,湿法消解主要使用几种试剂,第一是盐酸;第二是硝酸;第三是高氯酸;第四是氢氟酸。首先,盐酸是一种效果较强的试剂,其在高温高压下的多种物质,如硫酸盐和硅酸盐等都能和盐酸形成可溶的盐酸盐。其次,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实验室通常对其应用重金属元素的释放样品中,并形成可溶性的硝酸盐。再次是高氯酸,其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不仅能形成金属反应,还能对有机物进行消解,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氯酸在热浓条件下,很容易与氧化过的无机物产生爆炸。最后是氢氟酸,其是一种有效溶剂,能对硅基物料进行有效溶解,并将其转化为能挥发的SiF,之后需要对相关元素加以检测。
1.2 湿法消解技术现状
总的来说,湿法消解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技术,几乎所有实验室都能通过其进行样品前处理,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化的问题。第一,湿法消解主要是一种氧化法应,其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通常需要五到十小时左右,主要根据检测样品的成分来决定。湿法消解所常用的四种酸实际都属于相对危险的物质,其中的高氯酸更有可能产生爆炸的可能,氢氟酸的缺陷在于会腐蚀玻璃,如果操作不当会对仪器造成损害。电热板加热消解,石墨消解仪加热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时间长,消解不彻底,消解后的溶液常有残渣,用仪器进行分析测试时容易堵塞进样的毛细管,全自动石墨消解,自动设定升降温,加酸,定容,摇匀等程序,消解时间在五六个小时,时间短,消解也彻底,消解后的溶液澄清明亮,解放了人力,适合批量样品的消解,一批最多可消解60个样品。
2 干灰化法消解
2.1 干灰化法消解的原理
高温灼烧是干灰化法的主要方式,以利于分解氧化有机物,再测定所剩下的无机物。在利用干灰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时,温度需要及时调整,其能对不同元素产生影响。为了提升干灰化法的灰化时间,实验中通常会加入一些试剂,第一是HNO3;第二是Mg(NO3)2等灰助剂,由于加入试剂的不同对元素产生的作用也会有相应的区别。
2.2 干灰化法的现状
干灰化法是通过高温氧化样品中的有机质,其操作方法容易,需要使用的试剂也较小,不会形成太大的样品污染。同时,干灰化法要实现分析样品准确度的提高,还可以通过称样量的增加来实现。但是干灰化法也有需要优化的问题,通常,灰化需要持续六小时以上,如果最终灰化效果不理想还可能需要及时进行降温,然后将混酸加入继续灰化。
3 微波消解
3.1 微波消解的操作原理
根据各自应用方法的情况来看,微波消解操作技术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消解能力强;第二,样品污染少;第三,分析结果准确,也是其拥有的独特优势,从而是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微波消解技术和传统加热有一定的区别,其是属于内加热,通过微波能达到快速的深层加热,微波的变交磁场会随机产生并极化介质分子,高频磁场促使极性分子交替进行排列,最终分子高速震荡。同时,震荡因为分子的分子间和热运动受到影响,以此获取很高的能量。这种相互作用导致样品表面层产生破裂,形成酸反应和新的表面层,以达到快速溶解样品的效果。
3.2 微波消解技术的现状
在先进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微波消解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提高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途径。当前,通过其实践操作,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快速加热且具有高温,并具有很强的消解功能,使样品溶解时间有效缩短。同时,微波的加热是直接实施到样品,能使高温高压在罐内快速形成,要对样品进行消解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比干灰化法和湿法消解都效率很多。第二是,所需耗费的酸较少,空白值低。通常情况下,微波消解所需要的酸溶剂只需10ml就能完成一个样品,不仅降低试剂的使用率,还能降低由于试剂所形成的干扰,并有效减小空白值。第三是,样品挥发得到有效控制,湿法消解加热是通过电热板,其缺点是挥发性极易损失,而微波消解是在密封的罐内进行,在消解过程中不会出现样品的挥发,并能使结果准确性有效提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能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要达到统一重金属样品前处理技术还需要大量分析人员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将几种方法的优势进行综合,并有效避免其存在的弊端,以提出一种高效、简单且不会对样品产生污染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
[1]杨桂兰,商照聪,李良君等.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应用化工,2016,45(08):1586-1591.
篇6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 甲胺磷 TiO2固定膜
Abstract:Test was made on the degradation of biologically treated methamildophos wastewater by using TiO2 fixed film shallow basin reator.It is shown that CODint he treated effluent is reduced to 59.3 mg/L,and all of organic phosphorus is degraded to be inorganic phosphorus,and thus reaching grade 1 of integrated wastewa 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78-1996).
Keyword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methamildophos;TiO2fixed film
有机磷农药废水排放量大、毒性强,对这类废水的治理已成为水处理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大多采用生化法,但处理后的COD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机磷高达几十mg/L[1、2]。湖南南天公司是一家大型农药生产企业,以生产有机磷农药为主,甲胺磷的产量为5000m3/a。排放的甲胺磷废水中有甲基氯化物和胺化物,其特点是COD和总磷含量高,pH值高,属于可生化性差、难降解的废水。采用自制的TiO2固定膜浅池反应器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并将其作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该种废水的后续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工业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
1 光催化降解的原理
当以光子能量≥TiO2带隙能(3.2 eV)的光波辐照TiO2时(λ≤387.5 nm),处于价带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上生成高活性电子(e-),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空穴(h+)。TiO2与水接触后,水分子及溶解氧与被光激发产生的h+、e-作用,生成强氧化性的·OH、·O2-,并通过·OH、h+和·O2-等逐步将有机物降解为CO2和H2O等无机物,上述反应可描述如下:
·OH和·O2-使吸附在TiO2表面的有机磷农药中的P—O键或P—S键发生断裂,最终以PO43-形式存在,断键后的其他有机物质在·OH和·O2-作用下分别形成CO2、H2O及其他无机物。
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D/MAX—3C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S—57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岛津公司);HJ—3 恒温磁力搅拌器(江苏国华仪器厂);WKB—1无油空气泵(天津分析仪器厂);600 ℃马弗炉( 清华开关设备厂);PHS—2酸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 器厂);紫外灯(14 W);大块铝片;四异丙醇钛(A.R);无水乙醇(A.R);钼酸铵(A.R);酒石酸锑钾(A.R);过硫酸钾(A.R);磷酸二氢钾(A.R)。
2.2 废水水质
①原水水质:CODCr=41736 mg/L;pH=11.6;氯化物=53899 mg/L;总磷=6193.5 mg/L;SS=1915 mg/L。
②生化处理后水质:CODCr=412 mg/L;pH=7.8;总磷=46.7 mg/L。
2.3 TiO2负载
在干燥的烧杯中以1∶25的体积比将四异丙醇钛、无水乙醇进行混合搅拌,调节体系的pH=3 ,再按3∶1的体积比逐滴加入水并进行剧烈搅拌,观察到溶液转变成溶胶并有淡蓝色。约30 min后将溶胶装入喷枪,喷涂在预先处理过(酸洗、碱洗、醇洗)的铝片上[3],在100 ℃烘箱中干燥5 min,以后重复喷涂、干燥4次。将铝片放入马弗炉中,以4 ℃/min的升 温速率升至400 ℃并保持1 h。经测定所镀膜为锐钛型,粒径为0.6 μm。
2.4 试验过程
模拟工业浅池自制了光催化氧化器,池周长为600 mm,池高为80 mm,光源距水面为80 mm,在光源上方30 mm处安装反光铝片。加入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生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1 L,通入空气(0.02m3/h),打开14 W紫外灯照射。光照过程中定时取样,用比色法测定有机磷,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3 结果与讨论
3.1 光解率与降解时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TiO2催化剂对体系的催化效果,进行了一组对比试验,在浅池中放入未镀膜的铝片和镀膜的铝片分别对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甲胺磷农药废水在不同体系中的降解率有较大区别。在放有空白铝片的池中,紫外线对有机磷具有一定的光解作用,在90 min时降解率为16.21%;在有镀膜铝片的池中,有机磷的降解率明显提高到50.28%,说明TiO2对废水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3.2 初始CX2pHCX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体系初始pH值对有机磷降解率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初始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很大,其降解率随pH值的降低(11.6>10>7.8>5>3) 而下降,即在强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废水的降解。这可能是不同pH值下光强对量子产率的影响 不同所致。考虑到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在降解过程中对生化处理后出水的pH值保持不变。
3.3 H2O2对有机磷降解率的影响
考虑到在上述试验条件下的有机磷降解率尚未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因而向反应体系中加入H2O2,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H2O2对废水中有机磷的降解有显著的影响,投加H2O2浓度在500 mg/L 以下对体系均有促进;超过此浓度投加,催化效率反而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H2O2 是光生电子e-的有效俘获剂,可以阻止h+和e-的重新复合并增加了·OH在TiO2表面 的形成机会;同时,H2O2又是·OH的清除剂,当H2O2浓度过高、产生的·OH急剧增 加时,·OH在未与有机物反应之前就相互碰撞致使有机磷的降解率下降。 3.4 对COD的去除率
在投加H2O2和未加H2O2的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的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投加H2O2后90min,COD降解了85.64%,而此时未加H2O2的COD降解率为CM(2246.23%。COD的降解率较有机磷的降解率要低 ,这是因为光催化氧化后有机磷断键变成了PO43-,但断键后含C、H的有机物中间体有一部分并未完全氧化成CO2和H2O,而是成为小分子有机物,使COD的降解率稍低。
4 结论
①光催化氧化作为生化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一种后续处理方法,其对有机磷的去除率达到100%,COD的去除率达到85.64%,排放废水的COD降低至59.3 mg/L,达到国家工业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采用太阳光作为激发光源,该方法将更具有工业运用前景。
③TiO2固定膜光催化氧化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生化法难以彻底降解的有毒有机废水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颜秀茹,宋宽秀,胡留长.用光催化剂降解2,2-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8,15(4):17-21
篇7
(-)知识脉络
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开发利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初中已有的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过程以及对科研、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利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原因。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与化学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从
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新教材较旧教材更符合知识的逻
辑关系,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掌握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简单的命名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用模型组装有机分子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性质、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3、教学媒体、课件;
4、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一部分(60页---62页);
要求提前准备一种有机材料了解它的性质、用途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
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问题: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
这个问题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言;介绍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机物
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
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电离性等五个方面比较无机物有哪些区别?
3、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用到哪些方法?
演示实验:
归纳:有机物性质特征
大多数有机物: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易燃烧。
3、大多数是非电解质,难电离。
4、熔点低,易熔化。
5、反应慢、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二)师生共同活动“观察……思考”(能进行学生探究实验更好)
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
1、完成书中实验1、实验2;
2、按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现象。
3、归纳甲烷的性质。(1)可燃性
(2)取代反应
甲烷的结构特点:阅读63页知识点击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二部分(63页---65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丁烷分子,体会有机物的样性。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63页工具栏,由学生写出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结构简式。
(二)进行“活动与探究”
(1)动手组合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模型,写出它们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给烷烃的概念,找烷烃的通式。
(2)阅读64页知识支持,让学生发现问题,当碳原子数较多时组合方式不只一种,碳原子数越多,可能的结构越多;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讨论。
(三)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控制深度。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原子之间共价键相连。
(2)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成链状或环状。
(3)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
(4)分子式相同时,可以出现多种结构。
第三课时概括与整合
教学准备
篇8
其实学好初中生物很简单,要想学好生物并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只要掌握了方法学好生物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知识点提纲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图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P63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分化的概念; P65题3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p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p85图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例如:银杏、苏铁、水松等)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p90-92的实验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p 94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p66图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p102图)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珠被——种皮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树皮(从外到里):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p111图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p113-114的实验; p115图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植物移栽时去掉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p119-120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初中生怎样学好生物首先、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2.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3.衍射记忆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
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生物课堂上要怎么听课课堂上不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做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许多个兴奋中心相联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记忆痕迹。
老师讲课尤其是讲授新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生物知识的学习有着本学科的特点,因此在听课时我们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篇9
一、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包含鉴定、鉴别和推断等三大类。
物质的检验的共同点是:均需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气体的逸出和气体的气味等现象加以判定,必要时写出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检验的不同点是:鉴定通常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一般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阴、阳离子;鉴别通常是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物质的特性加以区别,也可以根据几种物质气味、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理出被检物质的组成或名称。
物质的检验主要内容是常见的离子、单质、酸、碱、盐、气体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的常见题型:①文字叙述型;②列表型;③图示型;④任选试剂、限用一种试剂、不另用试剂、开放式鉴别型。
物质的检验的三个要诀:①运用灵敏的化学反应进行检验;②注意排除干扰;③连续检验的关键在于正确设计检验顺序。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分离是将混合物的不同组分逐一分开的过程,提纯则是将不纯物质中的杂质去掉得到更为纯净的物质的过程。
常用的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的选择:
1.固态样品: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氧化――如除去CuO中混有的Cu),溶解,过滤(洗涤沉淀),减压过滤,蒸发,结晶(重结晶),电解精炼。
2.液态样品:分液,萃取,蒸馏,层析。
3.气态样品:洗气。
4.固液样品:互溶时――萃取、蒸发、蒸馏,不互溶时――倾析、过滤。
5.胶体样品:盐析,渗析。
物质的提纯与分离都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
不增:提纯或分离过程中最终不能增加新的杂质;
不变: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变成其他物质;
易分: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复原:如果在分离或提纯操作过程中,被分离的物质转变为其他物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恢复为原物质。
【考点再现】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所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无机离子、重要有机物的鉴别和鉴定,物质的推断等。它以离子的检验、气体的制备和检验、元素化合物性质为基础知识,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上考查信息的处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且考查的内容逐渐加深,题目的形式渐趋多样化并向新颖、灵活方向发展。现撷取几类重要题型展示如下:
一、物质的检验
1.物质的鉴别
(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主要方法:
①通常可以根据特征现象鉴别出某种物质,然后利用它作为试剂,去鉴别其他的物质。
②采用“两两混合法”,两两混合后,根据现象进行鉴别。
③采用“互滴法”,两种溶液相互滴加,根据滴加顺序不同现象的不同进行鉴别,如HCl与Na2CO3溶液等。
④采用“加热法”,几种固体分别加热时,根据产生的现象不同加以区别。如NH4HCO3、NaHCO3、NH4Cl和I2等。
⑤用焰色反应鉴别。
例1.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KOH、Na2SO4、Al2(SO4)3
B.NaHCO3、Ba(OH)2、H2SO4
C.稀NH3・H2O、AgNO3、Ba(NO3)2
D.HCl、NaAlO2、NaHSO4
解析:A选项,Na2SO4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无沉淀;KOH与Al2(SO4)3互滴,现象不同:一是先沉淀后溶解;一是沉淀立即消失,之后沉淀不再消失。所以A选项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选项,Ba(OH)2和NaHCO3以及H2SO4反应都有沉淀生成,所以很容易找出Ba(OH)2,关键是NaHCO3与H2SO4的区别,二者互滴的现象差异不大,不易区分,区别的方法是:Ba(OH)2与一物质生成沉淀后,用其沉淀与另一物质反应,若有气体放出,则原沉淀为BaCO3,若无气体放出,则原沉淀为BaSO4。所以B选项可以鉴别。C选项中由于稀NH3・H2O和AgNO3互滴现象不同:一是生成沉淀后变色;一是生成的沉淀立即消失(即AgNO3滴入NH3・H2O中)。所以C选项可以鉴别。D选项中NaHSO4相当于一元强酸,三种物质中,利用H+与AlO-2互滴现象不同,只能鉴别出NaAlO2。所以D选项不加其他试剂不能鉴别。
答案:D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一般规律是根据被检验物质的阳离子,确定检验试剂的阴离子;根据被检验物质的阴离子,确定检验试剂的阳离子,进而确定检验用的试剂。还应记住一些特殊试剂(SO2-4、X-、Fe3+、Fe2+、NH+4的试剂)。
主要方法:
①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若被鉴别的物质多数呈酸性,可选用碱及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物质多数呈碱性,可选用酸及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作试剂。
③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首选试剂是强碱;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阴离子,首选试剂是强酸。
④先用一种试剂鉴别出其中的一种,再用这种物质作试剂鉴别出其他物质。
⑤蒸馏水有时可作为一种试剂来鉴别许多物质。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物质是否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密度是大于水还是小于水;溶于水的物质溶解时热效应如何,溶于水时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溶于水时是否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⑥有机化合物常用的鉴别试剂一般为:溴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银氨溶液、氯化铁溶液等。
例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AgNO3B.NH3・H2O
C.NaOHD.BaCl2
解析:鉴别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选择试剂要根据被鉴别物质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决定,鉴别阴离子用含阳离子的试剂,鉴别阳离子用含阴离子的试剂,这种试剂加入后,要求能迅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五种溶液中只含有SO2-4、Cl-两种阴离子,很难选择阳离子,排除A、D项;氨水是一种弱碱,有三种被检验溶液跟氨水反应,其中两种现象相同难以区别,B项错;NaOH是强碱,跟五种溶液反应有不同的反应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下:① NH+4 + OH-NH3+ H2O,② Mg2+ + 2OH-Mg(OH)2(白色),③ Al3+ + 3OH-Al(OH)3(白色),Al(OH)3 + OH- AlO-2+ 2H2O(沉淀溶解),④ Fe3+ + 3OH- Fe(OH)3(红褐色),氯化钾溶液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五种溶液被区分开,C项正确。
答案:C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此类题目不限制所加试剂的种类,其鉴别的方案一般较多,最好选用最简便的方案。容易出错的地方为:①不注意排除干扰,把握不住鉴定、鉴别和推断的异同点(如物质的推断与鉴别互为逆命题,其中的鉴别实验步骤恰好是推断题中的已知步骤);②不取少许试样,混淆现象的描述和本质的推导(如鉴别NaCl和NaNO3时,在加入酸化过的AgNO3溶液后叙述为“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NaCl”――白色沉淀是AgCl而非NaCl,应指出原溶液是NaCl);③设计程序未最简约,步骤凌乱。
一般的解答步骤为:初步作外观区分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若是气体则一般为:观颜察色闻气味燃着木条把群分试剂试纸来检验。
2.物质的推断
(1)离子组合推断与鉴别
此类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大有人气不断攀升之势,其知识点渐趋综合,形式不断更新。
例3.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2-4、SO2-3、CO2-3、Cl-、I-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仅含NO-2、CO2-3、Cl-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①②④⑤B.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本题是离子组合推断、离子鉴别实验综合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各种离子的标准检验方法,明确各种离子检验时的干扰因素。
根据最终的离子分析:NO-2存在时一定没有SO2-3、I-。因NO-2可以使它们氧化。
由①知溶液中至少有NO-2、SO2-3、CO2-3三者之一,其中NO-2、SO2-3不能共存。
由②知溶液中有NO-2:H++NO-2HNO2,HNO2不稳定,易分解:2HNO2NO+NO2+H2O,NO2为红棕色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中不可能混有SO2,因为NO-2、SO2-3不能共存。
由③可知溶液中必有NO-2和Cl-:白色沉淀AgNO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硝酸,故③中白色沉淀只能是AgCl(不可能是AgI,因AgI沉淀是黄色的且NO-2和I-不能共存)。
由④可知溶液中必有CO2-3,必无SO2-4和SO2-3。
由⑤可知溶液中必有NO-2:NO-2在酸性条件下能将Fe2+氧化成Fe3+,从而遇SCN-显血红色。又因NO-2与SO2-3不能共存,所以⑤中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CO3。即溶液中可能还有SO2-4或CO2-3,或两者均有。
题目要求用最少的步骤来确定溶液中仅含NO-2、CO2-3、Cl-三种阴离子,故选择③④。
答案:B
解题指津:有Cl-存在下的NO-2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即证明了NO-2的存在又检验出Cl-的存在。
SO2-3、CO2-3、SO2-4组合的检验: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以此来确认SO2-3、SO2-4不存在,CO2-3一定存在。
(2)无机框图推断题
此类题在全国各种考试之中出现频率极高。究其原因是,无机框图推断题涵盖了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乃至化学计算等知识,可以说无机框图推断题具有考查思维的统摄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功能。
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信息主要以图示的形式给出,省略了很多文字叙述,解题的突破口常常隐蔽在图示关系中和题干的简要叙述中。在新课改背景下,还将无机与有机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气体混合物的除杂与干燥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又称气体的净化,主要指气体的除杂与干燥。
主要方法:①加热法(除CO2中的CO,通过灼热的CuO);②洗气法;③吸收干燥法。
常见的净化装置有四种(U形管、洗气瓶、球形干燥管、双通玻璃管装置)(如下图所示):
除杂时,对用广口瓶组装的干燥装置,其气体流向应长导管进,短导管出,称为“长进短出”(量气时“短进长出”)。
干燥时,广口瓶内一般装液体,气体流向也是“长进短出”,若用球形干燥管时,气体流向为“大口进小口出”。若是U形管,则两者为任意,但习惯上是从左到右。
除杂剂的选择:①去杂完全;②不引入新杂质;③不损失应保留的物质;④除杂剂廉价、易得、不污染环境。
气体干燥剂必须具备:①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②不与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除杂与干燥的顺序必须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
不论哪种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都应遵循“四条原则”并注意分离是得到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而提纯则是净化主体物质。
例4.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一组为()
序号物质杂质除杂时应选用的试剂
或操作方法①CO2HCl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CaCl2的球形干燥管②FeSO4
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③H2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④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A.①②③④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第①组所选试剂不正确,在除去HCl的同时也消耗了CO2,因为发生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应选用饱和NaHCO3溶液;②、③、④组方法均正确,其中第②组分别采用的是化学除杂法中的置换法和物理除杂法中的过滤法,而第③组是用洗气瓶先除杂后干燥,第④组则是采用了物理方法中的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C
2.减压过滤
加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可进行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这类高考题在近几年内已出现多次,值得关注。
例5.实验中粗食盐的提纯用到了抽气过滤。如下图所示装置为减压过滤装置图。粗食盐中除含有钙、镁、硫酸根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其提纯操作如下:(1)在天平上,取粗食盐15g,研细,放入小烧杯中,加40mL蒸馏水,用电炉加热并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往溶液中加入3~4mL 25%的BaCl2溶液,小心用电炉保温10min,使BaSO4沉淀完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抽滤时,应先,然后。
(2)如何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溶液中已无SO2-4离子。操作需保温的原因是。
(3)在上述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其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趁热进行抽气过滤。这一操作能除掉的杂质有,抽滤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
(5)将纯净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操作(4)所得的滤液中,直至不再析出晶体为止。通氯化氢气体的作用是。
(6)用抽气过滤的方法将产品(NaCl晶体)抽干,将产品移入蒸发皿中,在通风橱中炒干。其烘炒的原因是。
解析:(1)根据《实验化学》中的减压过滤实验可知:该装置中的布氏漏斗口斜面没有对准吸滤瓶的支管口;为防止倒吸,实验停止时应先断开漏斗与安全瓶的连接,然后关闭水龙头。(2)SO2-4的检验试剂为BaCl2和稀HNO3,但本题要求检验溶液中已无SO2-4离子,所以必须取上层清液进行实验;另外,温度变化不大时结晶时方能保持晶体颗粒较大,因减压过滤实验不适用于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3)粗盐溶液中含有Ca2+、Mg2+和刚加入的Ba2+,这些离子的除去应用CO2-3。(4)趁热抽气过滤可除去BaCO3、CaCO3、MgCO3、Mg(OH)2、BaSO4及泥沙等固体杂质。B的作用起安全瓶作用,防止当关闭抽气泵或水的流量突然变小时发生倒吸,使自来水回流,进入吸滤瓶内而污染溶液。(5)通过减压过滤所得到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O2-3,通入纯HCl是为了除去CO2-3,增大Cl-的浓度,使食盐结晶,溶解平衡向结晶方向移动。(6)为了除去黏附在NaCl晶体表面上的盐酸,利用盐酸的挥发性,可采用烘干的方法除去。
答案:(1)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朝向吸滤瓶的支管口;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
(2)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滴加少许BaCl2溶液,不出现浑浊,说明无SO2-4使沉淀颗粒增大,抽滤时不致穿透滤纸
(3)除去Ca2+、Mg2+和过量的Ba2+
(4)BaCO3、CaCO3、MgCO3、Mg(OH)2、BaSO4及泥沙安全瓶,防止水泵中的水流入吸滤瓶
(5)除去CO2-3,增大Cl-的浓度,使食盐结晶,溶解平衡向结晶方向移动
(6)除去NaCl晶体中黏附的盐酸
解题指津:减压过滤的原理是:通过水泵中水的快速流动,把吸滤瓶中的空气吸走,造成布氏漏斗与吸滤瓶之间有一定压强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减压过滤虽然能加快过滤速度,并把沉淀吸得比较干爽,但不适宜于胶状沉淀和颗粒很细的沉淀过滤。
三、有机物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和无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基本一致。
主要方法:
①萃取;②分液(或叫洗涤、分液);③蒸馏。
但值得一提的是:分液不一定要萃取,而萃取一定要分液!
有机物检验的基本思路:①利用有机物的溶解性进行检验;②利用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进行检验;③利用有机物的燃烧现象进行检验;④利用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进行检验:可按“官能团性质方法”这一线索进行。
注意点:①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一般不用转化的方法;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一般不用沉淀过滤的方法。
例6.(2013・海南)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解析:A、B、C项均可鉴别:A中,乙醇溶于水,甲苯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浮在上面,溴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沉在下面;B中,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前者呈淡蓝色而后者冒浓黑烟,四氯化碳不燃烧;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碳酸钠溶液表面。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只能鉴别出环己烯,而苯与环己烷则无法鉴别。
答案:D
解题指津:检验有机物的常用试剂:
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溴水:烯烃、炔烃、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溴水褪色(加成或氧化反应)。
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能溶解新制的Cu(OH)2得到绛蓝色溶液,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含―CHO的物质与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 Cu2O沉淀生成。
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
⑥饱和碳酸钠溶液:一般可用于鉴别羧酸和制取乙酸乙酯时的除杂。
【能力提升】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配制了Na2SO4、Na2CO3、BaCl2、HCl 4种溶液,因没及时贴标签,将其混淆。为将它们区别开来,把四种溶液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内容①+②②+④①+③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生成有气泡冒出按①②③④的顺序,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它们依次是()
A.HCl、Na2SO4、Na2CO3、BaCl2
B.BaCl2、Na2CO3、Na2SO4、HCl
C.Na2CO3、BaCl2、HCl、Na2SO4
D.Na2SO4、BaCl2、Na2CO3、HCl
2.下列各组物质只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苯、酒精、硝基苯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4.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D.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5.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将硫酸渣中金属元素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开来。
已知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Fe3+Al3+Mg2+开始沉淀时的pH1.93.79.6沉淀完全时的pH3.25.211.0(1)工业上用固体A做原料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11.9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mL 3.0 mol/L的稀盐酸,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
(3)上述流程中的试剂Y最好选用下列中的(选填字母编号)。
A.水B.氧化镁
C.氨水D.氢氧化钠
(4)从溶液D到固体E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 =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任写一点)。
(5)写出反应FH的离子方程式。
(6)溶液H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7)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上述流程中所需的CO2,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C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为。
参考答案:1. C
2.D
3.D
4.C
5.(1)2C+SiO2高温Si+2CO
(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D
(4)镁离子沉淀不完全或氢氧化铝溶解不完全等
(5)AlO-2+2H2O+CO2Al(OH)3+HCO-3(或[Al(OH)4]-+CO2Al(OH)3+HCO-3)
篇10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所教的知识与美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理解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复杂奥妙的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生物教学中有丰富的美育内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世界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生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生动的音符,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农田等,是那样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海洋中有各种鱼类、海藻,绚丽多姿、美不胜收.春天,百花争艳,冬天,梅花傲放;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更是多彩多姿、奥妙无穷.生物界形成了自然界最有变化,最有生机的自然美.
2.生物作用的生态美
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把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给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的有机养料.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为各类动物提供可利用的能量.为人类社会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光合作用中吸收CO2产生O2,使大气中O2和CO2的含量保持稳定,多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的重要化学变化———燃烧等氧化反应得以进行,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形形的微生物,是净化自然界的清道夫,他们不断将动植物的尸体、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促进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美
生物体的构造总是与功能相协调、相一致,精巧的结构总是与高效的功能相吻合.如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要依靠多种酶的催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在线粒体的构造中,内膜向内凹陷,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从而使附着于内膜上的酶增多,使有氧呼吸得以高效持续地进行,为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核退化,可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的性质十分稳定,它的双链结构决定它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经过缠绕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同一条肽链经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形成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行使不同的功能.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和谐美比比皆是,令人称奇.
4.生物与环境的适应美
生物是有生命的,其区别于非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适应性.适应是生物体通过原生质、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结果.沙漠中的各类仙人掌,它们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的蒸腾,茎变得膨大以利于贮藏水分,这些特征都是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在广阔的草原上,一些猛兽为了猎捕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奔跑速度极快有利于捕到其它动物的特征.一些幼小的植食动物,为了躲避猛兽的猎捕也形成了疾奔或穴居的能力,为逃避或躲避敌害.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是灰黄色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的,我们有时看到某种动物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如此惊人,无不为生物体的适应美而感叹.
二、教师要通过自身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感受美、传播美、维护美的引导者,首先应以自己的思想、行为、仪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美的形象.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的自身美,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仪表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社会崇尚的师表,应当具有端庄、大方的仪表和文雅、整洁的服饰.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过分追潮流、赶时髦.在穿着打扮上尽量符合教师职业的标准,以充分体现教师的气质和风度.
2.语言美
教学中,无论是讲述生物体的形态知识,还是讲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生物实验等,都必须用生物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必须是真实地反映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客观规律,严格避免用生活的俗语或不确切的言语进行教学,更不能信口开河产生科学性的错误.语言要富于思考性,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讲授的线索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讲授的言语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要善于譬喻、与体态语言结合,并配合必要的直观教具的演示,以加强语言刺激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此外,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长短相间的节奏等,也是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3.精神美
教师要有献身生物教学事业的精神.由于生物教师肩负着传播生物知识,培养生物人才,迎接二十一世纪———生物学世纪的重任,所以应热爱自己的事业,牢固树立从事生物教学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化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密切师生情感.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生物教师要敬业爱生,把自己的一片丹心无私地献给学生,使学生在感动与信赖中密切与老师的情感.
4.艺术美
艺术美首先表现在教师的板书、板画要规范、科学;板书提纲的内容不能太多,过多会影响重点的突出和教学的进行.教学中,一般采用边讲边写板书提纲,字迹尽可能端正.条理清楚的板书,优美的板画字体,确实给学生一种艺术的享受.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还应掌握并合理应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电脑、投影和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在屏幕上展示图、文、声、象相结合的精彩内容,吸引力大,渲染性强,使枯燥的讲解转化为美的感受,开阔学生审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