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9 09:3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融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融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篇1

一、“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 ” 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它着眼于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通过学生在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实效性。小课题研究要注意两个环节。

1 、自主选题,发现问题。

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中,课题的选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都被调动和诱 发起来,学生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将经历思维的发散、流畅、和聚敛的训练,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因此,学校以各学科为组积极引领学生 发现问题,以 “ 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 为题,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涉及的与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内容;从生活中、社区中、校园中能引起广泛兴趣的内容等方面入手选好课题。 例如,我们化学组就以“我们天天在喝什么样的水?”,“防晒霜为什么会阻隔紫外线?”等为小课题这些课题和生活贴近。

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确定好课题后,将 全班同学按自愿与区域原则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制定出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学校要加强对 “ 课题实施 ” 阶段过程的科学管理,为每个课题组建立了完备的活动档案,跟踪调查,发现问题给以指导。如在进行研究前,课题组首先要进行课题论证答辩,即阐明自己对课题 的认识及方案的设想,通过答辩,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搞清楚该课题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分工,分为几个阶段,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 晰,要及时根据学生研究的情况予以适时点拨,把握动态管理,使课题组成员始终处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领

1 、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安排。为了保证 “ 研究 ” 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详细的 “ 研究性学习 ” 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 “ 研究性学习 ” 课题领导小组。专家、学者、专业团体、机构的参与、支持,以及由这种广泛的参与、支持所带来的对改革新举措的宣传、认可,最终会改善学校的形象,改善课程、学习的 质量。这种改善有助于将各种支持力量融合起来,教师、学生、教育专家、紧密合作,建构研究共同体,课程、学习模式在他们的头脑 中发生了改变。促使他们更加心甘情愿地认可所形成的研究环境、学习氛围,所面临的学习内容、研究课题。大家各尽所能,仁者见仁,智者间智,进行了全面合理的规划,指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 、建章立制,科学评价。

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 “ 教科研制度 ” 、 “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 、 “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 、 “ 关于深入实施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几点要求 ” 等实施意见。建立学校课题管理组 ---- 级部协作指导组 ---- 班级研究合作组三级管理网络为课题研究的科学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以鼓励为主,对在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生及学生合作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3 、抓好教师队伍的培训。

篇2

一、研究人员学习情况

2010年六月物理组课题研究人员召开关于课题研究的有关事宜,再次明确本年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好本学期课题开展的基本工作。根据学校期初学校会议精神,本学期物理科组将把重点工作放在“精教研、促成绩”上,并结合我校“物理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每周教研日”活动,切实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解决我们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规范的“每周教研日”活动——(1)备课程序:授课教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在听取授课老师本人的设计思路后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意见,对第一次设计的教案;备课组内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听课,提前一周进行,并围绕研讨主题作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集体评议,当日内进行,围绕当周研讨主题展开评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完善课堂教学,力求上出“精品课”;授课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及课件。

(2)上课:周三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为本学期物理教研课授课时间,各位教师须严格按照安排的活动表进行(特殊情况除外)。全体老师均须参加听课。

(3)评议:授课当日备课组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级评议,评课主要围绕当周所研讨的主题展开,形成书面评课稿,确定中心发言人等。评课稿基本分为三部分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余时间请老师轮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演说十分钟;其余时间为理论学习。授课教师紧扣学校教研课题及当周研讨主题对本次上课的设计意图和课后感想作专题发言,要理论结合实际。派中心发言人作全面评议,组长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思路等。

二、研究进程及成果

2010年6月1日,课题研究人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成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一致认为: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综合性学习到逐步适应到喜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2、注重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融合”学科隔阂,渗透相关知识,注重学科的融合与延伸,创造性地开发和补充了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语文学习材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生长点。

3、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着。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篇3

1.课题的界定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自然生长发育的态势;“生态园”则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的相互关联、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我们所说的“德育生态园’,是借用“生态’、“生态园’的术语.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关注、思考德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德育实践。生态哲学有两个最基本的观念:第一,在对待空间关系指向上,主张用联系的观点肴问题,强调世界万物的依存性。第二,在对待时间关系指向上,主张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生命过程的延续性。这些生态哲学观点,就是我们构建“德育生态园”的理论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生态园”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发展观下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实施策略。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本世纪70年代,生态系统的含义逐步广义化,它不但指生物学上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指人工生态系统,甚至包括任何组织的动态开放系统。二十世纪初,以美国科学家和哲学家莱奥波尔德《大地伦理学》为标志,人类进入了追求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考阶段,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态哲学观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留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教育生态学胚芽早就根植于古代的教育之中:“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我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文首提“生态德育一说。不过,上述生态德育的概念尚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属于狭义上的理解。2006年《江苏教育研究》刊载的南京十三中张恒柱剖校长的《关于生态型学校建设的初步思考》一文中“生态型德育’的提法,已经涉及新的意义,但仅仅是初步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不成系统。

二、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研究“德育生态园建设”这一课题,是克服传统德育弊端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

1.传统德育存在诸多弊端

在德育目标上,具有明显趋高特点.、很少针对不同年龄特点.提出适时适度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要求。在德育内容上,往往会将德育定位于政治教育范畴,忽略对智、体、美、劳诸育中包含的德育资源的开发,也排斥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相关科学的有效介入。在德育方式上.往往过于重视我说你听,我授你受的说教方式,而不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而忽略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环境育人功能以及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开发。在德育时机上一般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常常是按制定的计划去做.很少对学生个体思想行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性研究和预测性分折。在德育效果上.传统德育往往较多追求轰动效应.追求立竿见影,所以对整体而言.有时重形式胜于重实质;对个体而言.较多采用惩戒处罚的压服手段,不能潜移默化。传统学校德育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思和根本的变革。

2.研究构建新型德育模式是时代的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而且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课题。此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需要积极推动现有学科教学的改革.而且需要包括德育在内的学校工作的全方位改革。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是一致的。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广泛宣传生态校园的重要意义.创建和谐校园,让学生里身于进步创新、文明儒雅、健康愉悦、竞争合作、公正科学的德育氛围之中。1.创建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2.打造出一批观念前喻、师德高尚、具有高超教育技巧的名师队伍。3.养成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能力及品质。4.养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品行.使学生得到和谐、均衡全面的发展。5.养成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知难而进等优秀的竞争品质。6.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更新德育观念.将过去形式单一,内容孤立的政治德育、人际德育整合成方式灵活内容贯通的有机整体。2.调整德育工作思路,创立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3.培养高水平的德育生态园教9稍队伍。4.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五、研究假设

通过对德育生态园的建设.达成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与校园育人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形成进步创新、文明儒雅、健康愉悦、竞争合作、公正科学的德育氛围,使德育工作步入健康、科学的发展的轨道。

篇4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题;申报

随着“教学兴校、科研强校”人才战略的实施,广大教师也逐步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校本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课题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抓手,更是倍受教师青睐。自然,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申报教育研究课题的有关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了解教育课题申报的渠道

1 国家级课题。教育部每年都有社会科学方面的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基金课题等,在这些课题中,都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

2 省级课题。省教育厅每年都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省基础教育科研办公室也设有教育教学方面的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等。

3 市级课题。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工作需要,设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

4 本单位教学课题。根据校本研究需要,设置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

5 横向课题。有关非教育机构为解决与教育相关问题,设置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项课题。

6 自选题。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自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

二、加强“课题指南”的学习研究

申报课题,首先要对“课题指南”进行研究,“课题指南”是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是当前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选题一定要紧扣“课题指南”,在“课题指南”的范围内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来确定选题。

“课题指南”对课题申报给出一系列规定。如对课题申报人和参与人的资格都提出要求,课题申报人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并且不能参与其它课题的申报,有的课题还规定没有结题的前几位参与者都不能申报新的课题,对于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还需要有两名高级职称人员推荐,对课题的时间要求和经费等问题都有具体规定。因此课题申报时,只有满足“课题指南”要求的申报书,才能被专家评审,否则申报书形式审查无法过关,丧失专家评审的机会。

三、重视课题申报人相应的前期成果

通常情况下,课题申报人在某一研究领域需要1―2年的学习和研究,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才有能力完成后继的课题研究任务。这就需要课题申报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掌握丰富的研究文献资料。主要参考文献的介绍要突出“新”、“广”两字,要列出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前沿性。同时也要比较全面地介绍该学术领域重要的著名学者,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你熟悉本学术前沿研究领域,对课题的研究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准备和研究基础。有较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既可以缩短研究周期,又可以保证研究质量。如果缺乏坚实的研究基础,那申报的课题就不可能立项。

四、强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

当今的课题研究很难由一个人来完成,需要靠集体的智慧来完成,因此,课题申报人员构成显得非常重要。课题组成员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关键,也是评审专家特别关注的内容。课题组的组成要体现学科融合的优势和特色,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实力。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可邀请国内外学者或政府的领导、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联合申报。但所有参与人,必须满足“课题指南”的要求,不得同时参加数项课题的申报,而且这些专家或领导都不是挂名的,而是需要参与实质性研究工作的。当然,从课题培养青年人的角度考虑,也可吸收一些暂时无相应成果的青年人参加课题工作。在课题研究中应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

五、选好申报课题的题目

首先,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要求。“课题指南”是课题立项的根本依据,是当前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所以选题一定要紧扣“课题指南”,在“课题指南”的范围内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来确定选题。

做好选题,就是解决研究什么。选题必须有价值(理论与实践)、有新意(新内容或新角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内容涵盖面适度(切忌过宽过窄)、有竞争力(在特色中挖掘、在比较中产生、在优势中提取)。

选题过程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即,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2)选题应具有价值性。(3)选题应具有可能性。可能性就是指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各种条件是有可能的、具备的。如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

在确定课题题目时,还必须注意两点:(1)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在对“课题指南”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和熟知的研究领域来确定选题,并且积累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现在,课题申报的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国家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同行在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正确估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2)准确判断、避免雷同。在确定选题时,需要研究人员准确判断和估计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同行在自己申报课题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往年的申报情况,尽量避免“扎堆”和“撞车”。

六、做好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因为同样课题申报者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些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进行课题论证,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关于研究问题的表述。评审者对课题的兴趣首先来自题目反映的问题。因此,题目要能抓住人、吸引人,并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拟定题目要做到:表述简明;具体不空泛,运用明确概念,不含糊不清、自造或简化。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部分要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讲清研究的必要性,更要突出该项目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并从与同类项目研究比较中体现其独特性。目的是向评审者说明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这部分有几个问题必须交代清楚:(1)有关概念的界定。概念表述不清,会使评审者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2)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教育应用研究要注重从实践意

义说明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一是让评审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解申报者研究的基础;二是说明研究者拟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和发展。这部分内容的阐述要注意:第一,这个问题别人是否研究过,如果研究过,是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突破。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人研究过,那么是否有人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对本课题研究有什么借鉴意义。第二,已有的研究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和局限性。第三,本课题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拟解决什么新问题,力求取得什么突破。要突出本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让评审者了解不是同类课题的简单重复。

3 研究的内容。任何研究都会涉及研究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研究的内容。任何课题都不可能对涉及的所有因素进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目的是使课题避免过大、过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内容的确定是把大问题缩小的过程,也是把问题分解的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的主要问题是6个“是什么”: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项目研究的建设目标是什么?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方法是什么?项目研究的具体方案是什么?实施方案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4 研究的方法。写清楚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拟采用哪些方法。不仅要写出方法的名称和解释,还应写出运用这些方法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实验研究类课题还要写清楚研究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5 研究条件分析。目的是使课题评审者了解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是否具备研究的资格和能力。研究条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础、经验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的组织能力;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物质方面的保证。

6 研究报告和成果形式。这部分要交代清楚研究大致分成几个重要阶段及具体时间安排,每一个阶段具体的研究任务和预期的研究成果。最后还要写清楚研究的最终成果及形式。

项目研究成果预期内容也是6个“?”:方案实施的预期成果是什么?项目研究最终成果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方案预期效果的评价体系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预期产生的效益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前景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预期的特色和创新点是什么?

七、认真填写申请书

篇5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实施至今,已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其重要性及意义已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达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课程内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对本地几所农村小学近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来看,在课程管理上存在严重弊因,如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需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安全问题的过分当心和忧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另外农村小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学校、家长与社会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再者,从学校层面上分析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队伍不理想,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课程管理不到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评价指标不明确,偏离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课程实施评价机制,实施灵活的课程管理常规呢?

1、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校办学行为;加强课程管理,按新课程要求落实学校课程计划;以校为本开发课程内容,以融合的方式处理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优化师资配置,以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组建教师指导小组;重视评价功能,从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角度完善评价制度。

2、建立学校管理组织与制度;科学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系。注重自主探究,开展课题研究;关注目标生成,丰富课题内容;组织交流展示,进行多元评价;重视教师参与,注重过程管理;重视资料积累,注重成果转化。

3、学校要率先完成课程计划和方案的设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或保障措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倡综合实践活动课回归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4、建立和完善管理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够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和科学化。有研究者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征出发,提出了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模式,即以校为本,建立基地,制订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以评促管,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策略,可以进行“分层管理”,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为中心,以及校长室、教导处、指导老师、学生活动小组五个层级;多元管理策略,包括管理主体的多元、管理内容的多元、管理方式的多元;激励管理策略,重视需要激励、强化目标激励、树立榜样激励;自主管理策略。

篇6

1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专业中数据结构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笔者对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8所院校的地科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该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教学内容与专业应用脱节笔者对上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的基础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见表1),发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成立时间比较晚,集中在2002年至2006年,而且依托学科多为地质学、勘察技术、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计算机学科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目前大部分从事数据结构教学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学科,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的是如何把数据结构同其本专业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误认为学习数据结构仅仅是为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没有直接联系。

1.2学生的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数据结构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主要介绍一些算法,理论性强,大部分算法只给出主体的部分,通常采用伪代码、C语言或者类C语言描述,如果没有很好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在上机实践中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2]。目前,地科专业学生不重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导致其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影响其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2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2.1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由表1可知,8所学校地科专业的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2.2注意前导课程的复习针对学生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在数据结构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如数组、指针、函数(特别是指针做函数参数)、结构体等[3]。然后,对刚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前几个算法给出完整的程序并加以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算法和源程序之间的关系。

2.3协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关系为避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不一致而导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差的情况发生,需要保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一致、编译平台一致。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编译平台环境中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的能力。

3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3.1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首先需要加强地科专业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为数据结构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扎实的应用基础。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调,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几章“数据结构”的基础内容,在数据结构课程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两门课程内容顺利过渡和衔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使两门课程融会贯通。

3.2培养学生算法验证能力在第一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理解数据结构基础理论,具有算法验证的能力。简单地说,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的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理解数据结构中的各类定义,抓住研究数据结构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在研究一种数据结构时,要掌握它的逻辑和物理关系,逻辑关系在其定义中阐述,物理关系在它的存储结构中说明。另外,数据结构学习一定要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代码实现,虽然有时候学生理解算法内容了,但是实现上面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解决这些困难会帮助学生提高算法验证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3.3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具备专业应用能力,将数据结构理论灵活的应用于本专业领域。对于地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续课程和以后的工作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数据结构理论,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习的排序问题的算法,以及基本的树、图等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功,无论是在数据库还是网络中,都将作为基本知识来运用;同时,通过B+树、Hash等高级数据结构的学习,也对学生今后数据库的学习影响颇深。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加入位图、遥感图像、DXF文件、MIF文件、SRF文件等常见图像或图形文件结构和四叉树、八叉树等二维和三维图形数据文件存储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结构的真正内涵并能活学活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数据结构与专业相结合方面的课题研究,如“基于VTK技术的三维地层可视化研究”项目需要将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理论、数据库理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交叉融合,学生参与此项目既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布置相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这些课题,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据结构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篇7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一

20xx年秋季开学,按照街道教委下发的关于“第十七个‘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校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了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当中。现将我校实施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活动领导小组,完善评价考核措施。

为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了“教学创新行动”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吴美丽任组长,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教学创新”整体活动,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同时,教导处成立“创新课堂教学考核小组”,具体落实教学创新工作。学校根据县乡教委下发的实施方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头堡小学教学创新行动实施方案》,调整并完善了评价考核制度,增加对教学创新行动的评价考核权重,将教学创新情况按等级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教学创新水平水平在低效等次以下的,在该年度的评先表模时实行一票否决。

2、全体参与,参加教学创新理论学习。我校组织教师学习《滨州市中小学创新行动意见》有关文件和理论,学习后,让全体教师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并写出反思报告。

3、学习创新理论与践行教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我校在确定教学创新行动上,考虑到既要借鉴先进经验,又要结合校情,既要切实推进教学创新,又要保证提升教学效益,根据我校学生多,班额大的特点,经过酝酿讨论,制定我校教学创新行动方案,主题是:“发挥小组长作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要求全体教师对照行动意见和学校创新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行动方案中的主题,制定教师个人的教学创新深化方案。

4、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写出自己的教学创新实践报告和反思。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行动大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大胆让教师尝试,畅所欲言,及时处理教学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难题。

二、取得的成效。

经历了近一个阶段教学创新的实践尝试,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教师的理念还是教学实践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重大的转变。师生在转变中收获,在收获中转变。师生们从学习中感到欣喜,从欣喜中受到启发,从启发中得到鼓励。

亮点一:年轻的张金銮老师用她擅长的一套教学方法,把指导组长整理学生作业、安排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突破口,做了许多新尝试。可贵的是在教学创新执行中,她还利用发“喜报”,激发小助手们参与的主动性,值得好好总结推广。

亮点二:四年级语文李老师的习作指导非常到位,老师扎实的引领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互学互批、教师点评等形式的作文指导遍地开花。

亮点三:李凤是我校的英语大王,负责3个年级160多人的英语教学,她使班级内的那些小助手作用发挥到极致,而她的英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三、设想与打算:

1、在创新行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时间紧,教师不能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教学有效结合,导致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没有真正体现教学创新的精髓。

2、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创新活动中,消除思想上的顾虑;

二是派人外出学习先进的教学创新经验,推动我校教学创新走向深入。

活动总结阶段,我校要求各位教师在教学创新行动过程中自己或别人的好的案例,加以整理和反思,并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践行行动意见,助我改革创新”征文活动。要让在常规月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在今后教学中加以应用,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二

我校确立了《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的课题以后,我严格按照学校科研处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和科组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我

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利用教研活动及业余时间进行和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在教研活动时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学习,我首先清楚了我组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在认真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组研究的子课题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教后反思的过程,实现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依托课题研究追求教学课堂实效的最大化。

二、能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课题实验中,我充分贯彻了以下原则:

(1)创设情境,以美激趣。

(2)拓展内容,以美促情。

(3)审美示范,以美创美。

同时我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通过课题组的活动,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力求学科渗透,综合操作,形成学校美育网络,创设美育氛围,探寻美育途径,最终达到美育目标。

三、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活动中,不断的吸取新的理念以及工作的技巧经验,为更进一步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准备。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上好每一堂研究课,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并解决问题,并通过上教研课,听取课题成员的建议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认真及时的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如,积累学习资料,学习笔记,课堂教学教案等。实验教师的态度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前者尤为关键。在日常的工作中有较强烈的实验意识,注重积累,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方案。

五、以活动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能结合课题边教学边反思,本学期选用了一些优秀音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演唱水平、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的熏陶,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其高尚情操,这也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兴趣学习音乐的目的所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后面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扬长补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继续努力。

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三

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四

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课堂教学面貌一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我校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思路。表现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全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上,体现在人人都在深入研究教育科研教研上。学校已经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教师的理论前所未有的丰厚起来,教师的意识前所未有的“前卫”起来,教师的改革前所未有的大胆起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青年骨干教师,推动着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仅在20xx下半年,我校就有韩芳、侯相荣、陈爱民三位教师参加济南市优质课评比,并全部荣获一等奖,居全区先进水平。此外,盛淑娟、刘潇、田燕、高林、鲁传红等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均获一等奖。我校创造教育小组成员韩芳、盛淑娟、徐万生、商和举、侯相荣、田燕六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锋”,刘兴芹、孙茂华、王芳等教学新星脱颖而出。学校全体教师,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各具特色。教师们常常为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为每个教师的标新立异而击节叫好。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长久的活力。

2、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知能合一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只要进入洪楼三小的课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小绵羊”。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思维的活跃,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在20xx下半年区质量抽考中,我校取得了全区总评第一的佳绩。

总之,我校的课堂教学自实施创新教育以来,探索是深入的,变化是巨大的,成效是显著的。相信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体老师不懈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创新型教学工作总结五

我们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实,优化亮点,直面问题,促进发展”的工作总结思路,实行“检查督导和自评反思相融合”的引导式总结模式,提升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的实效性,发挥了总结驱动创新的功用。

一、引领教师把倾听学生需求、反思学生意见作为教学总结的基础

学校通过设计启发性和针对性强的调研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引导学生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诉求、学习期望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和障碍。通过设计开放性引领话题,组织开放式的学生座谈会和访谈活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对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措施落实、作业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及时分类梳理来自于学生的意见,让这些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的感悟、需求、困惑、意见,成为教师反思教学、创新思路的基础。

二、引领教师把教学检测的质量分析和问题反思作为教学总结的依据

在检测题设计上,我们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设置的目标要求,设计可达成检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试题承载情境,为有效检测提供优质的素材载体。在阅卷组织上,我们使用网上阅卷系统,实行流水阅卷,营造科学、公平的阅卷环境。在试卷分析和成绩对比上,采用教师个体分析和学科组集体分析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引导教师从阅卷的过程中积累信息,通过对每道试题的目标达成度、得分比率以及学生整体和个体目标达成状况的数据分析,在教学现实数据与期望目标的对比中,反思学情把握的准确性、教学目标定位的科学性、“教”与“学”对接的现实性;引导教师在学科组“会诊式”的分析和个体“自主诊断”的对比反思中,探求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探索实现教学“理想”与教学“现实”有效对接的实施奠定基础。

三、引领教师把优化经验作为推动专业发展的新起点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在充满活力的学习场域的影响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驱动下被激活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是在实践历练中不断更新和升华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也是在“学”与“教”的碰撞中生成并不断优化的。因此,我们把引领教师总结这些生成于实践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引导教师在全面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工作亮点、吸纳学生意见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点滴积累着眼,从细小环节着手,梳理具有启迪功能的教学案例或有探究价值的教学事例,深刻分析和思考产生这些案例、事例、措施和方法的背景原因与理论原因,提炼、优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四、引领教师把问题反思和教训汲取作为创新方法的驱动力

篇8

一、从理论到实践:一种新的诠释 

作为近代教育人本主义思潮的产物,“参与式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除成人教育原理、“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效果评价等教育学发展核心理论外,还包括心理学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等。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具体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与他人在特定环境内练习生存技能、音频或视频活动,决策图或问题树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开来。参与式教学法于上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率先在医学、健康学和MBA等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中展开,而后扩展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很多学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研究。现有关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除了从理论上阐述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主要形式、教学效果外,大部分均是结合某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即具体的实施形式、实施过程或实施经验。 

笔者在对该理论体系的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对其实际效能及可操作性予以充分论证,并结合新闻史学类课程自身特点及教学规律,开创性地将其发展为“深度参与模式”系列教学法,进而应用到新闻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深度参与模式可以说没有现成以供参照的蓝本,因此整个研究过程不拘泥于刻板形式,反而更注重实际授课效果,受教者对新闻史学课程的兴趣提升度和深度参与状态成为衡量课堂效果的主要指标。在对新闻史长达十年的讲授及教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深度参与系列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并部分地应用到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实际讲授环节中,通过对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新闻专业本科班的三轮授课试点,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形式到内容:一种新的解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深度参与状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为要旨,重教学过程、重课堂应用、重持久体验、重实际效果,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教师“主导参与”和学生“主权参与”相协调的基本研究思路,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性;教学氛围的宽松性;师生关系的高度平等性;教学主体的深度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开放延展性;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目标。 

首先,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选取《外国新闻传播史》为样本,以其教学相关环节作为研究平台,实现了“深度参与模式”相关原理与新闻专业本科阶段基础必修课程的有机融合。从专业类别来看,新闻史学类课程属专门史的范畴,课题对其在新闻传播理论、实务、史学三大领域中承前启后的基础地位及与其他类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性予以充分关注,以史论结合的全新研究视角,在对传统的编年、国别教学体例及其有限效果进行全面反思基础上,对国际前沿理论界倡导的“带有一定解释色彩的文明史”予以深度解读与重新评估。 

其次,在革新教学思路方面,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只重教轻学的传统做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以外新史课程中的“历史人物演绎法”为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形成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的模式。再以课程中独创的“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法”为例,学生自由选题、自由组合,自己动手研读资料、查阅索引、撰写研究论文并积极展开交流和讨论,从单纯抄录员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的探索者。 

再次,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灵活多样的实施形式是深度参与模式的灵魂,亦是本课题研究对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的体现。课题突破现有硬件条件的限制,打破了过去静态、封闭型的教学过程,显示了动态性的教学过程,使课堂的意义得以延伸,“深度参与状态”变为课堂常态,激发学科活力和学科兴趣。通过“关键词点拨法”、“新闻人物述评”、“教学影片观摩与研讨法”、“微史料深度分析法”等等一系列实践环节的创新性尝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不断加大加深学生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的热爱和深度理解。 

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调查显示,深度参与行为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出勤率和参与度提高了,随之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获得了明显提升;通过加大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注重平时素质的训练,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研究创新能力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篇9

2016年我校经历的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推动了教学改革各项措施的出台,也引发了深入热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这类企业各岗位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学生要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成为适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应掌握计算机运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旅行社经营概况等旅游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饭店、旅行社、景区等各岗位的一线服务与管理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等勾通合作能力。教学功能重在通过课堂与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而社会服务旨在实践“考核”学生的能力,可见教学和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因而,高校旅游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社会服务必须相互融为一体。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形式

1、文化引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观光、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每个地区经过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高校作为文化机构,是地方文化先导的高地,引领先进文化就是其基本职责。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在挖掘、研究、发展和应用区域旅游文化成果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2、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行业,不仅需要知识结构完备和专业素养良好的理论型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做到能不断地为旅游业输送需要的合格人才,就需要高校时刻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旅游规划。所谓旅游规划,是对特定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目标、路径和方式的计划和规定,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后,成为区域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需统筹全局,为区域的旅游实践提供指导性的方针乃至具体的实施方案。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规划热潮应运而生。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人员专业背景涵盖面较广,包括地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林业、旅游、文史等学科,而高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具备了从事旅游规划的智力资源。因此,国内许多高校成立了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如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并申请了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开展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旅游业规范发展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4、行?I培训

(1)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组织旅行社、景区和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参加岗位职务培训,可以增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3)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导游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星级酒店服务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景区从业人员及讲解员培训等三种类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注重实用,培训内容重点为岗位服务技能。

(4)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搞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旅游知识,懂得一定的旅游服务礼仪和服务心理,接受一定的导游、餐饮和客房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

5、信息咨询

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其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的支持与保障,高校应发挥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咨询服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依托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成立公益性质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1)为游客提供旅游地各种信息;(2)作好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和市场调研的特殊媒介;(3)为旅游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建设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的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研究,教师应当走进旅游产业,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等课题,也要研究前厅接待、旅行社计调、景区导游讲解、旅游促销等课题。同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做”一体转化。

2、重视教学与相关社会服务的衔接。

“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一直是我们专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旅游服务的模拟或现实中学习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为未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在认真修订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和社会服务的内容相互融合是必然方向。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安排应与课程内容衔接,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并检验学生校内所学。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提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思维;知识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已经融入到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加之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许多新人校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逃课率增加;等级考试虽然会很顺利通过,但实际应用却不会;案例实训中表现良好,但项目实践却不会操作。究其原因就是当前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只能简单模仿,不能理解和建构知识,因此就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为了让学生不至于成为机械的应试机器,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训练和拓展大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更要培养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当代大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创新实践能力。

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计算思维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当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和首要任务,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注入计算思维教学理念,以培养、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系统建构知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为基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终身学习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因专业施教”,把所教学生的专业内容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在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学习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设置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中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基础实验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掌握和熟悉基本技能,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完成这部分实验;提高实验是一组难度不同,适合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学生的拓展实验。不同专业学生,相同的实验内容也可有不同要求。实验内容贴近生活、贴近专业、比较趣味化,强调问题抽象、求解思路形式化描述,给学生留出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实际水平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在得分上实行加权计分,激励学生攻克难度较高的实验。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展现他们已有能力的同时,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的斗志,自觉自愿地主动探究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先通过基础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再通过提高实验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增加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注重知识的延续性及知识点的覆盖面,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一般难度较大,由4~5个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网络、教材、同学、教师都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在这种实验和氛围的带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各计算机课程考核的标准,而项目实战作为最终大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定依据,创新大赛可作为加分项。

项目实战是在必修课程内容结束后开设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分组分批,直接参与到教师的课题小组或学校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已经成熟的创新小组中,要求完成其中的模块或子项目,通过撰写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项目实施、整合,到最后测试及撰写报告,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合为一体,计算机与专业应用融为一体,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两周的实战学习,置身于真实的项目环境,与老师、学长以同等的身份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践引发的兴趣和疑问变成了深层次理论学习的原动力,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使学生消除了项目的抽象感和遥远感。项目最后通过各小组学生的答辩讲解,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考核。

创新大赛主要是为了保障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可持续性。计算机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讲授为目的的阶段性课程,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容易形成断层,不利于培养计算思维。学校除定期讲座,科研项目,学生实践项目等多种计算机学习形式外,还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每年一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大赛,激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主动积极探索和深入学习,达到培养计算思维的目的。指导教师在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的同时,深入专业领域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并跟踪指导部分学生后期计算机的可持续学习。

通过阶梯式的学习、训练和创新大赛的遴选,输送部分优秀的同学去校内外实践基地见习,积累项目实战经验,培养一批从事计算机和专业交叉相关工作和研究的人才,为以后就业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1)围绕计算思维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突显知识框架。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因此部分高校弱化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应用软件的使用上,造成学生只会模仿操作软件,而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讲究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把教学重点放在讲解计算机环境和基本原理及抽象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上,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而弱化具体细节,使学生能够根据当前需求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自主学习,快速获取所需知识。例如: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存储和计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只会做一件事情,即“计算”,计算机能做的事情都是先把现实事务抽象为数学模型,再通过计算完成。以此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课后的自主学习去理解这一内容。

2)基于学科差异分类教学。

农林院校学科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文等众多专业,而每门学科对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基于对农科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考虑,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分为5类:理工类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文科注重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管类学习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商科类学习多媒体设计与应用;农科类学习数字海洋和数字农业的基本理论和相关软件。虽然不同学科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不同,但培养的目标一致,即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计算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技能的人才。另外,考虑为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再开设更高层次内容的课程。

3)转变教学观念,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向计算思维及内在能力的提升转变。

衡量计算机基础教学成果,目前主要是看学生能通过计算机方面考试的人数,过多地强调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计算机学科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与方法的培养,使计算机成为了狭义的工具。计算机作为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对它的认知能力和问题求解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心。实际教学中以项目案例为依托,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计算机的理论、技术、应用等内涵,在项目案例教学中,重点渗透与拓展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解和展现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考和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发展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在讲解基础应用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如何持续学习、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4)丰富案例库,加强实验内容应用化。

实践教学环节就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在案例和实训的选题上应强调知识的整体应用能力,而不是几个操作的简单组合。并且实验内容还应注意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专业应用相联系,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去更多地发现使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了解和挖掘计算机在其专业领域的应用,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钻研新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创新。

5)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

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选取与专业群和生活学习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源,通过实物投影、视频或实验、图、表、文字材料等呈现问题;巧妙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脱离问题所需知识和技能,借助网络平台,相互讨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师给予指导和讲评,并针对修正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不同形式重复,准确解释基础知识和技能,建立知识体系中知识之间的多元联系,强化学生记忆。实践证明,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学生讨论、实践和相互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其他教学方式。

6)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使得教学过程不局限在课堂。

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后时间充足,丰富和完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后教学的补充,实现全新课内课外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学生学习中心、资源共享平台、开放课程等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成立课题小组,针对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课,与各专业教师通力合作交流,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从而让教师切实了解计算机在各专业的应用需求,并将实践内容进行归纳汇总,形成教学积累,丰富资源库;开设学生与教师互动平台,每天都有教师或助教在平台上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课后也可以适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

7)加强过程控制,创新实践教育考核评价模式。

考核变机械的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不为学分空折腰。为方便控制教学过程,实践教学采用小班教学,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平时的提高作业+综合性、设计性作业作为每学期各专业课程的考核项。在所有计算机课程完成之后,每个同学必须通过参加教师课题组或实践基地的实践项目,来获取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学分。通过参加校、上海市、全国各类创新大赛选拔部分同学直接进入学校大学计算机实践创新基地。整个评价不是简单的以完成或不完成来评判,而是根据学生的思维实情作出多元评价,以题目完整性、难易度、分工协作以及是否有创新等项进行计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养成做计划的良好学习习惯。

8)加强与专业应用领域的合作建设,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主动与校内外各专业合作建设,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不断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积累丰富实用的教学案例和教师的专业应用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为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竞赛和实践选拔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从事计算机与专业结合应用的课题和项目,为校内外实践基地输送人才,也为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3 结语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掌握思考和解决计算机学科问题的常规方法,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一种教学改革和教学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机械应试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随着对计算思维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深化,该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许丽娟,陈庆海,王爱继.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