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9 09: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篇1

    中国擅长以木构体系为造房的主要结构,从夏商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建筑发展性具有稳定、持之以恒特征,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独特建筑艺术体系;西方古代建筑体系是以石材为主建造结构,无论是从古希腊建筑柱式运用、还是到古罗马建筑时期建造技术、艺术、型制、理论空前发展,以及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出现,和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均都表现出建筑风格在不同时期变革所留下的历史烙印,展现了西方人较高艺术修养与智慧。

    一、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上的差异

    1.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建筑

    中国古源地是以黄河流域为主,其气候温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农耕为主,所以人们相信丰收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其自然,将人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建筑注重因地制宜,讲究风水,这一点园林建筑就有所体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充分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另外,中国古建筑也受着周礼之制的影响,如宫廷建筑———北京故宫,平面讲究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阖的群体空间,象征了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的思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北京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即取此意。标志性建筑祈年殿,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被人喻为我国古代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其平面形式为圆形,周边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四根金柱,意为四季;外观为三重攒尖顶,处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高处周围苍松翠柏之上,使人感觉屋顶就是天穹,令人海阔天空,好似天地相合之处。

    2.“人”与神性为主题的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文化发源地希腊,被喻为欧洲建筑的摇篮。它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临爱琴海,属海洋性气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所以建筑突出以“人”为中心,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多立克式、奥尔尼式就隐喻着男人和女人。高耸的石柱支承厚重的梁枋又象征着对“力”的崇拜。西方人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古代园林建筑别注重人工修饰,将植物剪裁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序整齐的排列,体现建筑是位于自然之上的。到12-15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基督教保持着绝对统治地位,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高耸的构图和玲珑剔透的雕饰,表现出神秘敬畏的感觉,走进教堂仿佛走进了神殿,通过人与神的对话使教徒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着超尘脱俗的感觉。

    二、中西方古代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差异

    1.中国的斗拱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形式特征显着,与世界上其他建筑截然不同。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以木构架为主,由立柱和横梁承重,屋顶多为坡屋面,不但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其外观形式的多样化,与高低错落的起伏勾勒出中国古代城市丰富的天际线。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及卷棚顶等。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系中的“斗拱”是最显着和重要的构件,在审美上有极高的价值,它位于柱顶、额枋和屋檐之间。斗拱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由大变小、由雄伟变纤丽,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为建筑各部分和各构件大小尺寸起度量单位的作用,在2”1”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就隐喻着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斗拱。对比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外形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规模和尺度相对较小,但是中国建筑不以单体取胜,而是注重虚实结合的群体空间布局,传统的建筑群基本是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即所谓层层深入院落空间组合。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对于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所谓“无院不成群”,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的特色。

    石制梁柱为特色的西方建筑

    以西方为代表的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世纪初,成为世界上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用石制的梁柱围绕着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高耸的穹顶勾勒出西方建筑的主要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柱式的变化,对欧洲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建筑强调个体的表现,在建筑外观形式处理上变现几何比例和数字关系,建筑庞大的体量和巨大而又高耸的穹顶,赋予了一种向上和四周扩张的气势,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1.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中国人对木的宠爱就像西方建筑多以石材为主一样。建筑材料的差异首先在所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源地以黄河流域为主,土木材料在这一带储量丰富,气候干燥少雨不但有利于木材的防腐,而且价格低廉,它比石头更容易取材。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可见木构建筑材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左传.襄工二十七年》记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而石却在外。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屋面上的瓦、墙体的砖都是用土和水,用火烧制而成。中国古谚语所谓“墙倒屋不塌”,说明墙不承重,都是由木构架来承重的。且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上,木材是多么重要。

    2.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

    西方建筑发源地古希腊所在地理位置地势崎岖,河流湍急,石灰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这为石构建筑提供充足的材料资源。在气候方面,这里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如选用木结构更易腐朽,所以石材建筑从这里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又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这种人工制作的石材为拱券结构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将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纵观西方古代建筑,无论教堂也好,宫殿也罢,以至于一般的建筑也都和石构是分不开的。中西古代建筑这一木一石,一柔一刚,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

    四、中西方古代建筑装饰上的差异

    1.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艳丽,注重雕琢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在建筑颜色上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清醒、名目、艳丽的颜色,如宫殿庙宇中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更显得富丽堂皇。屋顶上布置的彩绘也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一种重要类型,彩绘多以动植物图案为主,如明清时期的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在梁枋、斗拱,檩椽等构件上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加以雕刻、书法等手段,使图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建筑材料的特点,中国人将木构件进行细致的雕琢,再附以颜色罩面,雕梁画栋,其手法和工艺之精湛堪称当世一绝。

    2.西方古典建筑朴实、庄重,雕饰宏伟

    西方建筑古希腊建筑装饰风格给人以朴实、庄重之感,建筑的颜色也偏于黑、白调,注重材料-石材的颜色,这与中国古代建筑相比不免单调些,装饰彩绘图案也没有中国这样丰富多彩。但到了古罗马时期,罗马的贵族们生活奢华,各种装饰手段开始运用,特别是室内运用华丽耀眼的颜色,把宫殿装点的金碧辉煌。到了宗教时代,人们更追求装饰色彩的变幻,室内的屋顶及墙壁装点了许多壁画,绘制多属圣经中的故事,人物绘制惟妙惟肖,极为真实,映射出狂热迷幻的宗教主题。另外,西方建筑的装饰多以雕饰为主,雕饰包括雕刻和雕塑,以人物、动物、植物为对象,采用石材进行雕琢,其形象生动逼真,立体感强极强。相对而言,中国古建筑的雕饰虽没有西方雕饰的大气宏伟,但在双方地域中的独特的风格都是独树一帜的。

    五、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装饰风格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总的来说是宗教思想的物化体现,在其影响下的装饰本身,也带有很多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痕迹,这些如果照搬照用会破化设计的整体感。古典主义有很多装饰手法和装饰元素在现代人看来己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如若大量过度地使用这种装饰,将失去简约式风格的内涵和意义。古典主义装饰题材和装饰手段都比较丰富。在特殊的环境中,需要仔细斟酌选择装饰语言和元素,以和整体环境氛围相符。因此,选取装饰语言要格外谨慎,以求整体风格的一致,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2.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更应该给人一种亲近感,设计目的是“人”,而非物。一个好的空间因该是环境和情感的结合体,是环境和情感的对话和交流方式。环境的营造应该展示出特定的精神气质,给身处此环境的人一种应该具有的感情需求。不同环境体现出不同的气质,满足不同的情感需要,因此,在装饰的应用上也应该遵循这种原则,以人的环境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握空间环境的情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合理性原则

    所谓合理性原则就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合乎逻辑性原则,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尊重和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在进行古典主义氛围的营造中,应该合理的选取装饰材料。古典主义装饰多采用天然材料如石材木材等等。如果在一个古典色彩浓厚的空间中突然多出一个现代新型材料,不但令人感觉可笑,而且装饰的韵味和内涵也荡然无存了。其次,施工技术要合理、结构要合理。如果没有适当的加工技术也会给材料、结构等带来麻烦。总之,简化的西方古典主义装饰的借鉴和应用将在尊重历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多种设计原则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篇2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建筑;建筑装饰;艺术比较

引言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历史发展车轮留下的痕迹,是一部凝固历史的史书。建筑装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现出世界不同地区在、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及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全面的实现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比较对于深入研究中西方历史的不同,探究中西方建筑的奥秘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材料比较

目前在我国和国外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主要是金属、砖材、石材和木材,其中西方是以石材为主,而中国则因为发源地黄河中下游一带多盛产木材,而成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材料,材料的使用成为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最大区别。中国别具风格的建筑特色,历经数千年,一脉相承,无人不知的秦朝阿房宫,妇孺皆知的唐代大明宫,名声显赫的明清故宫以及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无不是以木为架构建造而成,并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比如屋檐、外檐、门楣、室内家具、廊下梁和柱等采用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得带有中国艺术的木材建筑发挥的尽善尽美。

而以古希腊为发源地的西方文化,通过人类聪明的大脑利用力学原理和当地丰富的石材,将石柱和石梁结合,构建了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具有西方特色性的建筑结构体系,并且随着一步一步的发展,石建筑延续到当今二十一世纪。由于石建筑带给人

笨拙沉闷的印象,所以大多数建筑会使用立体型雕刻、圆雕和浮雕增加艺术感和提高欣赏度。

比较典型的建筑比如神圣庄严的哥特大教堂、凝重端庄的帕提农神庙,端庄娴雅的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充分显示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奇。

2、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外形的比较

建筑艺术的美存在,离不开绘画、书法、雕刻等对其的加工,因而从外表看上去,中西方差异较大。

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构成的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中国建筑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较为充分的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在很多著名的传统中式建筑上创造了屋面起翘及屋顶居折的优美曲线。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变换最为显著的地方,其内部所包含的瓦件的装饰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自身独自的特色,例如瓦件装饰有仙人走兽、垂兽、合脚兽等给整个屋顶瓦件的变化带来丰富多彩的旋律。整个屋神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其总体的重量主要有立柱进行承受,两个立柱之间的空间可以根据自身装饰的需要自由处理,整个屋身常采用木门窗起到整个屋神墙壁的作用,该部位的装饰也是传统中国建筑艺术装饰的重点部位,例如:在进行颚房装饰是可以采用楹联的方式,在进行门窗装饰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棱格来增加整门窗装饰的变化性。此外,传统的中国建筑装饰中也比较注重对于台基的装饰,特别是相关的重要的建筑物在进行装饰时,对于台基的装饰较为注重,常采用包含丰富花纹的白石作为其须座,同时其两旁常装饰有台阶和必要的栏杆。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建筑,传统的西方建筑在进行建筑装饰时常将梁坊、立柱及处于两坡面的山墙组成了整个建筑的主要特征。传统西方建筑在进行装饰的过程中较为重视对于立柱的装饰,其内部包含的构造手法及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建筑风格。整个立柱常由基座、立柱柱体及蟾部组成,其中柱体的立柱是整个建筑的主要承载部分,也是进行建筑装饰的重点装饰部分。其中立柱的蟾口和柱头的部分常装饰有变化多端的雕刻装饰,各个部件的交接出常装饰有变化多端的脚线。同时西方传统建筑内部常将建筑两坡顶的山墙处,装饰为整个建筑的山墙。此外,传统的西方建筑在很多方面也有自身较为特殊的地方,例如:常将雕刻比较精美的雕塑作为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如比较著名的古罗马皇帝玛古斯的雕像是整个古罗马市政广场建筑群体的中心;雅典娜的铜像是整个雅典卫城建筑群体的中心。

3、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造型手法的比较

传统的中方建筑和传统的西方建筑内部所蕴含的构图手法主要都为左右对称,我国传统的建筑在进行装饰的过程中为了使整个建筑物能够使用的更为长久,常在木质结构上涂以各种油彩,同时通过各种油彩光泽及色彩的变化,来实现对于整个建筑艺术造型的变化。而西方内部在进行装饰艺术造型时比较注重采用建筑装饰物自身的颜色,同时比较主要通过各种雕刻来实现各种体积、疏密繁简及光影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建筑通过相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建筑物艺术造型的变化较为类似,这就造成西方雕刻艺术造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传统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在进行相关形象的表现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的建筑由于受到长时间的儒家学派的影响,在进行相关形象的表达过程当中,主要以整个写意为主,在进行具体的艺术造型的过程中一般均不会刻意的去追求其内部严格的比例和线条的要求,主要通过相关的艺术造型的夸张设计及精神气的设计来实现总体装饰效果的表现。但是西方在进行相关艺术手法的表现过程中,其采用的主要为写实的艺术,这就与我国的艺术造型采用的写意艺术就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西方在进行相关写实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采用比较准确的线条比例,其在进行艺术造型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较多的采用石材,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实现写实意识的更好的表达。

4、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题材的比较

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主要来自于我国长期认为的各种吉祥平安符,例如在对相关植物进行装饰的过程中常采用竹、梅、菊及松树等,在对相关动物的纹理进行装饰时常采用龙、狮子、大象及凤凰等,但是西方在对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其常采用的艺术题材植物类的为蔷薇、仁科草等,动物纹常为狮子、老鹰及各种想象中的怪兽等。同时,中西方传统装饰艺术题材及时选用同一个动物,其内部的所包含的含义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结束语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将会出现较大的交融。这就要求在对中西方传统建筑研究的过程当中,不应当将整个研究停留在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流派的层次之上,而应当将整个研究工作深入下去,去发现这些传统建筑特色的不同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根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现整个中西方建筑所蕴含的建筑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靳凤华.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回归探究――以闽台传统建筑与巴洛克建筑为例[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04:343-348.

[2]侯姝慧. 一个单姓家庭村落的同构型空间文化解读――湖北大冶水南湾村建筑构型和装饰艺术探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77-82.

篇3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建筑环境;室内

景观设计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创造文化和生态结合的园林建筑成为有关建筑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园林景观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和环境综合形成的环境景观,对于研究各种组合形态内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现代园林建筑和室内景观的构建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人们对建筑景观的空间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地方气候、风俗、地域、环境、场所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的园林建筑环境对中国园林建筑景观产生了愈发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的园林建筑环境呈现中实现了中国“欲扬先抑”和西方“率真表露”手法的结合。

一、中西自然观和中西园林艺术

(一)地理环境和自然观

中西园林建筑环境自然观的形成深受二者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幅员辽阔,独特的地势特点使得中国文化发展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传统农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人们将个人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建设中。另外,受社会条件的影响,人们会将自然界难以理解的现象认为是神明的旨意,对自然环境心存敬畏,逐渐产生了崇拜和依赖自然的心理。这种思想在传统园林设上的表现值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进行园林建设。园林建设追求对自然的顺从。第二,西方的地理环境。西方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气候类型多样,欧洲人员的生活以狩猎为主,长期发展过程中养成了和自然斗争的自然观,注重对自然界的改造。这种自然观思想在西方园林设计中的表现是强调设计中对自然征服,注重人工美高过自然美的设计理念。

(二)文化基础和自然观

中西方因为思想观念和文化差异的不同使得二者在园林建筑空间的设计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出现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差异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两个国家的不同发展历程和哲学命题不同导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表现是注重审美情趣和意境的表达,而西方哲学思想在建筑空间设计上的表现则是注重原始宗教的力量。园林建筑环境作为人类文化和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会体现哲学的特点。中国园林建筑环境则是会受到传统儒家礼教的影响,这一点从清代在北京建立的一系列的集锦宫苑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些宫苑在空间思想上表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封建宗法。但是这种建筑形式是依靠高墙大院形成的,在具体的呈现上缺乏必要的公共交往空间。西方园林建筑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上从原有的心理幽闭性向开放性、层次性发展转变。西方贵族人士兴致勃勃的建筑打造心理和猎奇心态使得园林建筑景观的发展在一时间达到了顶峰。在研究园林建筑景观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园林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的园林的意境文化性、在唐宋时期注重的是建筑设计和环境的对等性、在明清时期注重的是建筑对环境的支配地位。在建筑园林环境的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很明显,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筑的设计构思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在园林建筑中体现了我国独特的哲学思想。

二、中西园林建筑环境分析

人们对于园林环境的认知心理体验能够直接转换成人们对环境空间的体验和认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以人的认知判断为基本标准的认知发展模式,强调艺术物化之后的审美意识,是对人类认识和情感表现统一的体现。基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进行建筑构造的时候会将自然要素,比如植栽空间、水体空间等引入到现代室内空间建构中。我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设计强调的“曲径通幽”,在设计中会采用“道路透景”的方式来给人带来空间的模糊性和独特的心理效果。我国古典建筑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曲径幽深的设计理念在明清两代的江南园林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园林建筑的空间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在逐渐的衍变发展中实现了建筑艺术和建筑意识的融合,并在园林艺术设计中融入了大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在隋唐之后,诗情画意在中国园林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体现,是中国园林构思设计的重要一环,典型的是以山水创造为基本主题的园林建筑设计。山水为主题的室内园林建筑设计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享受,比如以江南古典风格的园林设计——拙政园为例,拙政园以“远香堂”为主要的厅,由中花园的旧门入园管理,经过长弄和腰门,能够看见黄石假山,假山纵横拱立,起到了隔离景物的封闭作用。在临近“远香堂”的附近发现明窗四面广阔敞亮,能够将景色完全的展现,给人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形成了和谐的室内空间序列。西方园林建筑则是以形式多样的回廊和立柱维合的结合体现,特别是在贵族的建筑装饰中,存在大量的罗马式、哥特式建筑形式,在这些建筑形式中主要以规则为基本主体。在欧洲的园林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景物元素、构件元素、造型元素,在对这些元素的规划设计中体现了西欧人们人定胜天的思想理念。在众多的建筑艺术形势下,喷泉和雕塑的结合成为一种常见的形式,显示出西欧社会的人文内涵,代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

三、中西方园林建筑环境和室内景观设计的匹配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善于应用隔、曲、抑的手法来营造园林景观参差多变的特点,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景外有景、象外有象,给人们带来一种独特性的视觉感受。园林创作注重人和自然的协调,意在通过园林建筑设计来给人带来关于自然情境的无限遐想。室内景观在表现建筑空间环境的生态化和文化内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室内景观的设计表现注重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三者之间的融合和协调。为此,在室内景观设计中可以将室外的自然景物直接引入到建筑设计中,提升室内景观设计的神韵。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公共建筑空间室内景观和建筑景观融合来为人们打造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景观,通过健康景观的设计和呈现降低人们的生活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室内景观设计是现阶段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受人们思想观念和建筑形态多样化的发展变化,室内景观设计和创作逐渐回归到自然状态。中西方园林建筑环境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引入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通过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标志符号、思维方式的融入能够实现我国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化发展设计。

参考文献

[1]钟华,刘加奇.中西方园林建筑环境对室内景观设计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8697-18698.

[2]钟华,刘加奇.东西方园林建筑环境对室内景观设计的借鉴(英文)[J].JournalofLandscapeResearch,2011,11:1-3.

篇4

【关键词】中西园林建筑;影响;艺术风格

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时的丝绸之路。此后经马可波罗的宣传,很多欧洲人开始仰慕中国园林之美。使欧洲人更加准确的了解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

一、东方园林建筑

中国的园林式“由自然天成”,无论是蜿蜒曲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是自然生成,体现了“返璞归真”。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布局的均衡而不显。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中国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始于明代,园以景取胜,平淡简远,朴素大方。中国园林的另一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它的文人气息浓厚,处处诗情画意。其主要景点有兰雪堂、涵青亭、天泉亭、芙蓉榭等。

二、西方园林建筑

西方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亦庄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在园林的布局上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园林。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很整齐。爱丽舍宫具有这以特色,虽然地处热闹的巴黎市中心,但其地势确实一个20000的恬静的大花园,幽静秀丽。

三、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首先,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二者的融合,强调顺其自然。例如,“天圆地方”反映在建筑中,如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即取此意。具有明确的礼教象征意义,使人们在情理的“顿悟”中获得伦理上的精神感受。中国建筑往往追求一种“建筑之意”通过对建筑意境的塑造来渲染烘托气氛。在重情和知礼的人本精神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功能相辅相成,形成了尺度自然、已经独特、礼乐并行等特色;而西方的文化交流时以人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以求得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其次,中国古代代表性建筑是园林、亭台、楼阁;西方古代代表性建筑主要是宫殿、陵墓、庙宇、教堂。左右其空间构成的往往是形而上的精神需求再次,中西方历史观念也有所不同。西方人的历史观念是重实而轻虚,他们认为历史便是时间的真实积累,而不是徒有虚名的某个遥远时代。因而他们对于留存的古典建筑,均尽量保持其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去人为加工和美化。而中国人的观念是注重虚实结合,对于历史留存的建筑,部分将其人为加工和美化,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四、东西方园林建筑的交流与发展

中国园林在世界风景园林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许多国人常常引以为傲的事情。

在中国园林艺术风气的引导下,法国人开始在他们的花园建设中采用某些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1670年,在距凡尔赛宫主楼1.5处,出现了最早的仿中国式建筑“蓝白瓷宫”。其外观仿南京琉璃塔风格,内部陈设中式家具,取名“中国茶厅”。1774年,凡尔赛的小特里阿农花园建成,里面安排了曲折的小径、假山、岩洞和不规则湖面。在此期间,各地中国式花园相继出现,规模有大有小,但都出现了中国园林的布局风格。中国式的对自然情趣的追求,也影响了法国人对园林植树原则的认识。因此,将这看作是中国园林艺术在法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也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英国人竭力凭所了解到的一些中国的造园经验来构筑他们的花园。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当时欧洲人不仅推崇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国式的小建筑物也在欧洲花园中盛行。而且改变了原有园林水域设置大方法,水体被处理成自燃式的形状和驳岸;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抛弃了原有的行列式和几何式的种植法,任树木自然生长,注意品种多样。

相对于具有丰富内容和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而言,远不能满足东方园林文化交流的需要,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上中国由于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结果,建国后的也影响了中国对外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及西方人以前对东方人的偏见所致。自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传统景园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发展不断在加快。呈现出可喜的一面,也表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千万儿女值得骄傲的事。

参考文献

[1]乔均.《中国园林艺术》.香港印刷出版

[2]刘福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5

关键词:美学建筑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中西方建筑,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并行的艺术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其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

1 宗法文化和教权文化

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中国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观、祠庙等,但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

而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它只有建造得宏大华丽,才配供奉伟大的神;神庙又是神人相通的地方,只有修建得巍峨壮观,才能讨得神的欢心,领受神的福佑,得到神的启迪。因此,在神的面前,人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西方人往往会花上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

因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这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显著的差异。

2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在诸多影响建筑发展的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人合一”就是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合法与永恒。其在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一,远古的祭坛,明堂、坛庙,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建筑功能是创造与“天”对话的场所,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二,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三,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与天同构的目标。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分显示出华夏之民重宏观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2]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中国古代颇具魅力的风水理论的源头活水。

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的,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督教神学。教会是社会的中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建筑艺术,以致产生突出建筑本体、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欧洲古典建筑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西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3 中庸和平与崇力竞争

中庸,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的一端,但对失于偏颇。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无论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天下大同与个人本位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万物的融合。因此,中国的建筑观认为:一座单体的建筑物,或一个单独的建筑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既是一个更大的空间组群中的具有自身特定地位的一分子, 又是天地宇宙之间整体空间秩序中的一分子,任何一个建筑个体或群体的对于白身特定地位的愈越,或对于整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能被允许的,于是中国的单体建筑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整体形象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却缺乏革命性的变化和创造。

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西方单体建筑的造型具有“原创力”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包括宗教建筑,虽然在型制上有一定的约束精神上存在共同的追求;纵观各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教堂,很少有立面处理和整体形象上雷同的建筑。 [3]

5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借助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直觉性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物,重分析论证。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 ”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甚至于象园林绿化,经过人工剪修,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4]。

无论是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从建筑的文化内涵上,中西古代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各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等等,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观念相互融合的结果。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观念,民族自身特色与世界国际风格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完全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在利用世界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兼顾到传统建筑的思想精华,从而达到它们之间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中西建筑的发展必须注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

参考文献:

[1]潘西古.《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古典建筑;西方文化;近代建筑

一、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三、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痛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篇7

关键词 欧式风格;中式;园林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便捷,欧式风格逐步传入我国,引领了园林设计的欧式大潮。中式园林建筑历经几千年发展,如何在保持其精髓的基础上健康恒久的发展,园林设计师又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式园林建筑与欧式风格的碰撞与交流?本文通过挖掘一些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体现的实例,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更好的发挥中式园林建筑的魅力。

2、中式园林建筑的特点

中式园林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苑、囿中的台、榭,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宏大的皇家园林建筑和精巧的私家园林建筑。常见的建筑形式有亭、廊、阁、轩、楼、台、榭、舫、堂等,其在中式园林中起到了主要的造景作用,不仅为游览者提供了观景的视点和场所,同时还提供了休憩与活动的空间。此外花窗、隔断、铺地、园灯、座椅等园林建筑配件也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意境的创造,追求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山水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址上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基址的地形地貌相结合,依形就势,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建筑的平面布局简明有序,若干单体建筑通过廊、围墙的巧妙利用环绕成一个个庭院。中式园林空间处理活泼,虚实、明暗、人工与自然相互渗透,无不体现出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式园林建筑造型上十分独特,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庑殿等形式;结构上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以木材和砖瓦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中式园林还重视装饰的丰富性,彩绘和雕饰为其主要装饰物。

3、欧式风格的特点

欧式风格泛指具有欧洲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风格,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又可将其分为古典风格、中世风格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欧式园林通常以一个体积较大的单体建筑物作为园林的统率,成整个园林的主轴,整个园林围绕其进行布局,并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图案。欧式风格擅长使用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效果,用对称的布局形式体现庄重大气,同时对线条的流动性又十分注重,其装饰材料大多选用大理石。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等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4、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所积淀的人文建筑特色和理念,而欧式风格的融入,无疑给中式园林建筑带来了更为现代的气息,使中式园林别具风格,也使得中式文化的底蕴更为丰富多彩。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4.1 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造园艺术上,无不体现着师法自然的特点。中式园林多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宛自天开,建筑在园林中以衬托山水主体为目的,因此中式园林的建筑体量一般较小,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多具有自然的趣味。通过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结合,将山水与建筑完美的结合,使亭、台、廊、榭等景象元素与自然山水相呼应,这也符合自然界对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而欧式风格的园林布局几何规整,建筑体量庞大,且善于设计对称图案的活动空间、水池、喷泉等元素。现代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也将这些欧式元素设置在山水所隔离的空间中,并逐步深入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中;同时将欧式风格的开放性、大众性风格融入到中式园林建筑布局中,使中式园林建筑成为为大众服务的空间,打破其私人空间的局限性,更增添了中式园林的和谐之美。

4.2 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中式园林建筑南北地域在建筑形式上有一定差别,北方的园林建筑厚重沉稳,平面布局严整,色彩浓烈;而南方的园林建筑形式灵巧,青瓦素墙,但由于斗拱结构,突出的屋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外立面的凹凸有致,在主立面力求视觉上的开敞和轻巧,而欧式建筑仅以墙砖作很浅的出檐,外墙封闭厚重,拱券、罗马柱、阴角线等是其典型代表。随着欧式风格的传入,中式园林建筑在造型设计上也吸收了大量的欧式风格元素,两者的较好结合。

4.3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材料及园林建筑小品的体现

中式园林早期的建筑材料有木、砖、石等,而以砖和木结构为主,主要的建筑部件有台基、柱、开间、大梁、枋、檩、斗拱、屋顶、山墙等。梁、柱以圆形或者方形为主,并以雕刻飞鸟、花卉、云朵等纹案为装饰,窗或以木条编织简单的方格、井字、回字图案,或雕刻花鸟,并以纸或明瓦封闭窗户。室内铺地以水磨方砖为主,室外则以卵石、瓦砾、砖等拼成各种祥禽瑞兽或简单图案,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欧式风格的彩色玻璃、宝瓶柱、铸铁栏杆、色彩浓烈的几何图案铺地等元素在中式园林建筑中也有了较多的结合。

5、中式园林融入欧式风格的典范―圆明园

中式园林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在中式园林中融入欧式风格,更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底蕴衬托出来,同时还可以显现出西方文化的特点。圆明园作为中式园林融入欧式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不仅汇集了江南许多名园胜景,还引进了欧式园林建筑,形成了西洋楼群。

6、结语

欧式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作为西方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凭借自身独特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对我国中式园林建筑的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欧式风格也开始体现出来。对待欧式风格在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必须坚持中式园林建筑的主体地位,因为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当今设计方能有牢固的基础;到传统深厚文化中去,今天的设计才能找到自身的根源。另外还必须做到兼容并蓄,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万物皆备于我”的开放姿态,结合具体环境、根据具体目的,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化其于无形之中,进一步促进中式园林建筑的发展。相信随着设计者们的不断探索,中式园林建筑必将发挥出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健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 安徽建筑,2008,7(19):16

[2]焦雷,王春霞 中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 四川建筑,2008,28(4):12-14

[3]陈坚,刘佳庆中式建筑的回归于创新―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重塑传统中式建筑[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74

[4]刘源,田朝阳 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的差异原因及本质浅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3):55-56,63

[5]丁俊 浅谈欧式风格形成和发展[G] 课程教学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8

[6]于健,赵佳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装饰艺术的源流及其变异[J] 艺术评论,2011(4):79-81

[7]王俊杰 周莎丽 中西园林的交流与碰撞――以中国圆明园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1,11:100-102.

作者简介

出生日期:1973年11月20日

性别:男

民族:汉

篇8

关键词:城市:意象;精神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0-0071-03

1 中西方城市起源及其精神

1.1中国城市精神渊源

1.1.1中国城市起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明,也是城市最早产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城” “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古代的“城池”是指城墙和护城河,因而其形态是闭合的、内向的。而“市”则是指交换贸易的场所。由于生产经济活动的需要,其形态则呈开放的、外向的。

1.1.2中国人文思想与城市精神

1.1.2.1儒的规矩

中国古代由于文化、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对城市规划思想有深刻影响,也造就了典型的城市形态特征。中国古代城市精神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春秋末年齐人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就成为了封建统治时期的正统思想和行为准则。儒家思想重礼、崇孝、尚文。在儒教思想的光照下,无论是都城、宫殿、庙宇或百姓住宅都讲求对称、均齐、规矩、等级。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部署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重场合。”明清北京紫禁城即今日之北京故宫,其平面布局的最大特征,是严格的中轴对称,自南至北,呈纵向发展,其主要建筑,都安排在这一条中轴线上,它们主要是: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并且在这中轴两边,对称地布置着一系列副题建筑。如社稷街门对太庙解闷;西庑对东庑:社右门对庙左门:阙右门对阙左门;照和门对协和门;右崇楼对左崇楼;贞度门对昭德门:弘义阁对体仁阁;右翼门对左翼门;中右门对中左门;后右门对后左门:隆宗门对景运门以・及内右门对内左门等。“则中而立”,“居中为尊”,《周礼》中记载的这种典型的礼制规划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规划。

1.1.2.2道的自由

“道”的基本哲学涵义有三:第一,先天地而存在和生成万物的本根、始基:第二,其性“无为”,因“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其本体隐秘恒常,只可领悟,不可言说。道的中心涵义是“无为”。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所谓“无为”,就是任其自然之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和儒家“人世”的观念不同,道家崇尚“出世”。认为政治的昏庸、社会的混乱、民众的贫穷,都是人为“失道”的缘故。他抨击“人世”、“大伪”的礼制。“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所谓仁义、忠信、孝慈这些礼的教条,都是人为地敷衍出来的,因是人为的,一概都无用,只有“本然如此”的道,才是治之“首”。在道家看来,“好静”之于社会的骚乱搅扰, “无事”之于尘世的烦苛政举,“无欲”之于人衰的贪得无厌,无疑都是一剂良药。“好静笃”,“无所事”,“无贪欲”,放弃一切外在行为的努力而使“无为”回归到内心,使人在理念情趣上仿佛超越社会而回归自然,使本已为尘俗所紧绷的内心在自然的荡漾中重新求得片刻的松懈、宁静与欢愉,这只有在精神上崇尚自然无为才能体悟,其实,这是与对自然的审美心理机制相通的。道家“无为”哲学的这一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构成了中国城市文化尤其是园林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文化之魂。道家极抑人工妄为而独尊自然。这种美学观念渗透于城市的建设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人工建设都不会对自然环境进行颠覆或毁灭性的破坏,而是“依势而上”、“顺势而为”,一切以自然为基准。因此它并不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更多的是高低曲线,使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波特曼在《波特曼的建筑理论及其事业》一书中说道: “在末经人们改造过的大自然,你看不到直线。” “人们的才智与直线有关系,但感情却与大自然的曲线形式相维系。”他对曲线自然的深刻见解揭示了中国城市文化之美的文化底蕴。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1.1.2.3小结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的。无论儒家、道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以“人为”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于审美境界,而道家则以“无为”求得这种“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国人自古对天地敬若神明,而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夭”是多义的,除了指自然界的天空、苍穹以外,或称之为自然、本然。天是最崇高的。然而天象变幻莫测,天时难以捉摸,天的高远与深邃,使得古人对“天”产生了神秘感与敬畏之情。原始初民对大地能够滋生万物,为他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一切食物感到惊奇,于是对她的广博与温暖感到崇拜与感激。《礼记・郊特性》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中国这种传统文化的理念体现了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且讲求实用性。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建设中,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使他们尽量贴近大地与土壤相亲,而与天保持距离。

1.2西方城市精神渊源

1.2.1西方城市起源

古希腊文明的最初发源地是爱琴海一带以及邻近的希腊半岛,由众多礁石、岛屿、半岛、海湾、港口组成的区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最强盛的时期。剩余商品的生产,手工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开展,加上文化艺术的繁荣刺激了古希腊城邦的发展。而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畅谈了城邦社会和对人类理想城市的探索与构想。这些都构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理论思想。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最典型的城邦就是雅典,它代表了希腊城邦中古希腊式的民主制典范。并且,那时雅典在居住问题上采取公民平等的原则,居民居住的街区呈方格网状,贫富居民混居同一街坊。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并且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之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就在于它们的对称和精确的比例。城市的建设从街道到广场的

规划布局都严格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设计。

而古罗马时期的营寨城其平面大都呈现方形和长方形,中间是十字形街道,可通向东、南、西、北洗个方向的城门。街道交点为罗马斗兽场和万神庙所形成的中心广场。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即位,到公元14年去世。他用毕生精力建造了“永恒之都”――罗马城。他除了兴建罗马广场、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屋大维柱廊、凯撒纪念堂、玛尔且勒剧场、玛尔斯战神庙这些大型宗教和公共场所之外,还改善了城市的供水,修复了对外省的大道,更奇迹般地兴建了罗马第一所豪华皇家公共浴场,从而改善了罗马人的生活。

古罗马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力于它的拱券结构。城市建设的第一个步骤是选址。影响选址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供水。所以,城市一般都是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水的供应量有决定了城市人口的规模。而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是的古罗马人可以将军事卫戍建在水源不充足而在战略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地方。使用拱券技术的输水道给了古罗马人在选址上的极大自由,并且也保证城市规模几乎不受供水的限制。

中世纪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大多城市都是在城堡周围逐渐形成的,因此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中世纪欧洲有强大而统一的较全,教堂常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广场采取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道路网则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

1.2.2西方城市精神

古代希腊并不是西方文明的唯一发源地,但是凡涉及西方文明或者说欧洲文明就不得不从希腊文明说起。因为它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中包括对城市文明的影响。因此谈及西方城市精神,也不得不从古希腊的城市和古希腊的精神说起。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理性、乐观、世俗、人文等人类最为崇尚的理想之上的,因而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城市作为一种容器,首先必须具备一种磁性。这种磁性可以使得古人类定期返回。从旧石器时的文化丘和石冢到永久性的村庄聚落,这些固定的地面目标和纪念性的聚集地点使人们定期或永久地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营地。而这种聚集方式的起源中不仅同生存有关,而更多地是同神灵、祭祀有关。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说: “庇护、容受、包含、养育,这些都是女人特有的功能,”“房舍、村庄,甚至最后到城镇本身,都是女人的放大。”“一些更原始的建筑结构,如房舍、届室、陵墓等,也往往为圆形:就像希腊神话中所讲的那只最原始的饭碗一样,是依照阿芙洛狄忒的取型塑成的。”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进,男性象征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男性至尊的各种抽象概念逐渐扩大超越了女性那种包容万物的精神。其形式多见于刚直道劲的直线,成比例的矩形,严密封闭的几何图形,状的高塔以及方尖碑。在西方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希腊雅典,我们在其域邦中,可以见到大量的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位于雅典的卫域就充满了这两种柱式的艺术典范。爱奥尼式突出女性的柔和典雅与华贵,而多立克式则强调男性的挺拔雄健与庄严。

远古一些城市大多星圆形平面布局,而至统治者的城堡和宗教圣界则往往为封闭的矩形平面。城市不仅仅体现精神宗教以及世俗伟力,而且它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宇宙,是实现人间天堂的一种途径。人类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向内聚合的趋势。这种集中聚合的变化过程是随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同时发生的,社会权利的聚合也从从最初的氏族式、宗教式向王权组织形式转变。逐渐形成所谓“小城”,即城堡。由于对天神的崇拜与敬仰,城市颠覆了村落的价值观念,将根基送上了天堂,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上仰望,因而城市的天际线总体呈现出向上的趋势,试图与上帝亲近。人们把生活理解为圣事,理解为对神灵的一种模仿,古代城市也因此变为了天堂的复制品。西方把宇宙描绘为一种和谐运动着的星球体系:宇宙、太阳、地球都为圆形,整个天体由十个星球围绕“中心火”运行。这在城市空间上,以古希腊雅典卫典型:雅典城是以卫城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雅典卫域建筑群的布局没有轴线,也不求对称,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是根据人们朝圣路线的最佳景观视角来设计的。卫城的非对称的自由布局主要来自民间的自然神圣地传统。马克思也曾经说: “希腊是泛神论的国土。……每个地方都要求在它的环境里有自己的神,每条河流都有它的水泽女神,每个小树林也有它的森林女神,希腊人的宗教就是这样形成的。”希腊的自然神是人性化的,这些民间自然神圣地不要求威严、不拘泥于一格,其布局追求天然得体,与风景一起嵌入和谐的画框中。

罗马人是最伟大的城市建设者。古罗马人所具有的不畏惧自然和敢于向神灵宣战的精神使他们在建设域市中极大地使用工程来改造自然,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在地形不平的’情况下,古罗马人竟强力用拱券结构拾高低地,以取得平整的房基地,建造平衡对称的大型宫殿、庙宇或建造道路和广场,以便城市建设的布局接近理想模式并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中西方城市意象比较

2.1“线”与“面”

在中国,人们渴望在城市中获得自然的情趣,因而在园林中创造与自然相对应的山水景色,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中国人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提倡秩序与尊卑,重礼制,因而中国古城建设都以中轴线对称分布:而道家讲求出世与自然之道,因此,中国人得以在纷乱繁扰的俗世得以片刻的超脱。城市中严整的秩序与自然山水的辉映表现出中国人对完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国城市意象这种理想画面和意象的追求,是二维的,有前景和背景,主要是以抽象性的“线”为其的表现形式。

而西方城市的意象则由建筑的丰富与形式的变化多样为基础组合而成一幅变化莫测的图画。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形式各异的房屋,还是高耸入云的教堂都展现出西方人开放的思维方式。在希腊罗马式自由民主的思想观照和独特的希腊罗马是美学思想影响下,西方城市建筑皆为“立面建筑”,强调的是立面的划分、比例、颜色和装饰。它是三维的,建筑成为实体块状,体现城市的明暗与阴阳,是“面”的表现形式。西方的街道或建筑立面丰富而多变,在阴影透视的表现形式下,呈现出立体几何和数的美感。

用绘画语言来描述,中国城市的意象就像一幅山水写意:而西方城市意象则为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

2.2“木”与“石”

木材是中国一直广泛使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木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而在西方历史上,石材是其长期的正式的主要的建筑材料。和坚硬的石块相比,木材柔软、轻巧更富有张力。1996年丽江发生了大地震,有不少新建的大楼倒塌,道路受损。可是这场地震却没有震倒老房屋。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当遇到地震

或突然猛烈的撞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接,在结构上称为软性联接,富有韧性,不易发生断裂。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另外砍伐树木比起开山取石、制坯烧砖要简便容易些。中国这种“木”性恰巧也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精髓:温和、轻柔、张弛有道。而西方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理念,将其视为艺术和纪念碑,使其具有神性,求其永恒。而石材恰好可以表现出如神般的坚毅、公正、厚重和崇高。

中国的“木”质性轻盈、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西方的“石”质性沉重、坚实富有艺术感染力。

2.3“庭院”与“广场”

中国自古以来就秉持“家、国、天下”的情怀。家乃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中国的合院住宅及宫殿都是有围墙围合而成的独立单元。“院”是住宅和宫殿的中心,房屋围绕面向院子,古人的活动场所也基本局于室内的私人庭院或园林。因此,中国文化是“院落文化”,它是封闭和内向型的。而这种封闭内向型的以“家”为单位的“院落文化”反映了我国以稳定的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区别于中国的院落,西方城市文化则呈现出开放的、外向型的形态。古希腊时代,城邦发达的公共生活把人们吸引到广场上去,广场成了公民们重要的活动场所。此后,广场上造了房子,也有了市集,人们在这里聚集随意交谈、闲逛、或参加重要的庆祝仪式。而几乎每一座城市,市政厅、主教堂和市场大厦前面都有广场。广场把城市的政治、宗教和经济建筑形式组织成为了一个整体,作为城市的公共中心,也就是市民们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中心。这种“广场文化”则反映出了西方以畜牧业和贸易交换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4中西方城市天际线之比较

西方古城多建于高山之上,这样选址据山临水、易守难攻。并在地市的高点建造城堡或教堂。教堂巨大的穹顶控制着全城的天际轮廓,是城市呈现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哥特式的尖塔高耸人云,城市仿佛一座森严的堡垒笔直地矗立,天际线呈现蓬勃的垂直感。另外西方传统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使建筑具有惊人的跨度的高度,不断采用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的方式,渴望精神上接近梦想的天堂,用以表现对天神的崇敬和膜拜。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并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多采用横向建筑结构以尽量贴近地面与人相亲,以表现对土地的眷恋感激和崇拜。加上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为基本原料,形成了椽、檩、梁、柱、础的受力结构,虽然建筑的单体尺度不及西方建筑,但其层层渐进所构成的建筑群却形成了更为宏伟的气势。中国古城多位于北方平原,古城中建筑高度差异并不大,低矮的民居和相对高大的城楼、宫殿、庙宇等构成了平缓均衡的城市天际线。

篇9

关键词: 初中美术欣赏课 教学意识 美育

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说:“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条件——先要有教养……”[1]而早在魏晋时期,曹丕(187-226)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这两种说法,前者针对普通大众,道明教养的重要性,后者指向专业人才,表明艺术修养后天习成的艰难。事实上,曹丕和丹纳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论者,但他们无意间都提出了艺术人才产生所依赖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爱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而个体受教育程度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在《美育书简》中,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就把美育看做人的感性和理性同步发展,自然与人有机统一,使人们重获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2]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