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29 09:3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篇1

管理会计无论是企业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需要将资金运动作为主要的实施对象,保证经济效益的进一步获取,这样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才能使管理者将其作为依据实施经营与管理工作。管理会计还可以对财务实施计量,实现绩效与非财务报告等,并将其提供给管理者以及相关责任人。同时,管理会计还能够为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融资策略与激励策略,促进战略与计划的长期使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紧密联系,两者的结合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管理体系。在传统形式下,财务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对会计信息收集,并做出相关报表,将核算与企业整体的实施效益作为根本,为一种经营思维。在本质上,管理会计是利用会计信息实施管理工作的,并对传统的财务核算结果实现加工处理工作。在操作形式上,管理会计主要在企业内部实施决策、控制工作,对企业成本实施有效管理。管理会计与传统的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营细节更为关注,其主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保证为企业的积极发展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

管理会计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促进企业绩效水平得以提升。比如:管理会计利用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的方式对成本进行控制,能够在工作中实施更好的考核与成本控制工作。不仅如此,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利用作业成本还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成本核算工作,促进决策工作的执行,为其提供有效的实施依据,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将一些不利产品消除掉,还能促进服务活动的有利发展。

根据对企业会计的分工工作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是利用信息系统对所有的财务进行提供,使之传授企业外部,保证其在社会各个方面达到合理的服务目的。管理会计是利用信息系统传递的,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接受其中的信息,不仅能将管理会计的预期发展前景体现出来,促进经营决策工作、规划工作以及考核评价工作的执行,还能对成本因素、预算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以发挥会计的责任。

2 管理会计工作的性质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

管理会计是将系统信息作为主体,为决策主体提供相关服务,其存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其一,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将未来信息价值作为主要内容,具备综合性发展特点。其二,管理会计实现信息的预决算工作,并将其提供给管理者与决策者,使之作为有效依据。其三,管理会计是信息价值作为主体,促进信息具备较高价值。其四,管理会计能够为决策工作提供有利支持,实现信息的执行。

(二)规划和控制系统的形成

管理会计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目标进行监控,并在内部成立责任体系实现分工与合作,达到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目的。该控制情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预算控制标准, 能够将会计的预算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其二,控制组织,将其作为指标,实现会计指标的逐步分解。其三,信息反馈,在对信息控制期间,是以会计报告的形式完成的。其四,对决策结果实施考核,主要将责任中心的会计报告作为基础条件。其五,建立审计与牵制制度,促进责任中心内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为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执行工作中,不仅能通过预算、投资等要求实施对接,将分解转换为企业的全方位投资过程, 还能将管理会计责任主体、企业的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反馈,促进相关措施的有效应对。

(三)收入与成本的相互关系

管理会计主要对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行研究,能够对不同的成本决策问题进行控制。其二,研究总成本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决策工作中存在的可行性问题,在整体实施过程中,管理会计不仅是决策方式中的重要基础,还能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进行控制。

3 会计人员如何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

1.要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企业负责人要改变经营管理,提高效益是管理者的事,会计只是算算账,编编报表而已的思想观念,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但是,有些企业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对管理工作起到的作用,在决策期间,也没有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无法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也得不到使用,从而抑制了企业的顺利发展。其次,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冲出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会计对单位的大事知道的越少越好,只要记好自己的账,编好自己的报表就算完成了本职。没有勇气或没有意识向领导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在参与决策方面更没有积极性。

2.要有紧迫感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学会对财务信息以及财务数据进行核算,保证其真实性。然后,将已经核算的数据信息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去。现如今,快速发展和更新的信息技术向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未来,会计人员只需要在决策服务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基于这种情况,需要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懂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习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还需要学习国际上的相关知识,比如:通用财务信息、审计信息以及法律知识等,保证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尽快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篇2

关键词:知识经济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问题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当中不容忽视的管理内容,而且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内容灵活性较强,变化速度较快,给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从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开展实际状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充分突显此项工作的优势与作用,未能与知识经济背景接轨,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了能够最大化展现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价值,需要企业负责人明确存在的问题,从问题本质出发,抓住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核心要求与实施要点,掌握知识经济带给此项工作的影响,围绕企业自身状况以及战略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水平,对工作内容与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保持创新意识,把控好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特点,进而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近年来,各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离不开技术、经济与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多元化时期当中,新的市场环境需要以知识经济时代为核心要素,助力企业发展。而判断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的获利能力以及良好资金状况的依据已不是其财务资本的多少,而是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发生了改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价值与科学人力配置,在管理工作当中提高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水平,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对整体收益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变化速率较快,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好统筹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进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使用陈旧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这种方法不利于突出高级人才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将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使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关注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健康发展。

(二)合理控制经营成本

在企业经营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成本的合理管控,如果能够使企业资金得到最大化使用,就可以更好地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而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对人力成本进行严格的管控、科学的运用,对人力资源当中人事交接、人员培养等内容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与报告作为决策依据,确定接下来的经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三)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只有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才能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所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效性。而以往的财务报表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费用处理,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失真。企业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进而使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看作一项重要的资产并计量其价值,那么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将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人力资源的有关信息,可以直接反馈具体的经营真实情况与综合实力。

(四)提高人力资源会计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对于人员专业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在知识经济体系下,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比其他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发展来说,国内的起步较晚,缺少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会计专业人才,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尽快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高质量人才,全面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的主体竞争力,为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奠定基础。

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并不会直接披露出来,这些信息只是在附注中进行说明,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有所涉及,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进行披露,这给报告使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新时期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越发重要,它给企业带来了部分利润,管理者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就目前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就难以做出精准的判断,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发展产生阻碍。

(二)投资成本较高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而前期投资成本过高,导致了很多企业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开展不顺畅。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员工培训成本、为留住高级人才产生的高额费用、给这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提供保障的支出以及分析处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成本等,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此外,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程序烦琐,工作量大,使得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上所花费的成本偏高。

(三)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不健全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执行才能显现经济性的工作,在短期难以发挥其经济价值,所以,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整体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力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水平。在决策阶段,需要专家给予建议,大多数企业会直接聘请知名人员,但是,不同企业经营目标不同,管理方式不同,人力资源实际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果有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就能够通过模型分析决策的正确性,提高管理效力,做好综合评估,保证企业资金效益。

(四)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的主观价值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面临着许多困难。其次,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这将会严重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与核算。此外,计量成本大,计量程序复杂,步骤多,工作量大等缺点,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核算难以进行下去。

(五)不同地区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差异性较大

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力资源体制会更加完善,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会计也会更加规范,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对于知识经济理解会更加深刻。但是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在管理方式以及观念上都有所滞后,企业的管理者也会更加看重短期所带来的资金价值,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与制度,而且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也是不健全的,存在岗位配置不科学、管理重叠、会计能力不足等问题。(六)对人力资源会计认知有偏差在整体市场体制变革中,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管理人员对知识经济理解不够深刻,对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概念研究不够透彻,人力资源会计认识的不足,致使不能在企业的管理中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会计的优势,这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五、知识经济时代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建议

(一)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当前国内的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知识基础较弱,相关部门与各个企业应当重视起来,采取行动和措施全面深化和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更为优秀的实践经验,加强和其他国家或者是先进城市的沟通与互通,并依据企业本身的真实情况推出具体方案。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做出表率,带领专业人员加大力度研究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不断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通过竞争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二)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企业经营中的管理对象的角色变化越来越显著,要想实现企业健康发展,需要平衡好人力资源效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当中,鉴于管理对象的多元化特征,实施绩效管理时应当予以合理优化。针对绩效管理,管理部门及人员需要明确考核目标和机制,及时发现与反馈考核问题,沟通人力资源会计,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优化措施。各部门联合分析实际考核问题,予以改善,确保绩效考核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发现和解决企业问题,科学管理与决策经营计划,优化企业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方面的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保障薪酬管理是合理的。企业需要能够留住优秀人员,引进新力量,明确企业人力组织架构,把控好人力资源成本与资金效益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做好人力资源统筹管理,充分展现人才价值,为人力资源信息所有的内容、人才搭建、技术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充分运用人力价值

知识资源作为人力资源会计中的支撑力量,需要充分借助科技的便捷条件,融合新思想、新型管理方式,通过企业人力平台,将知识科技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知识财富,并在知识经济发展时期,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提升经营水平,增强企业核心力,在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中探究顺应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只整合人力的形式,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的对比与评价,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运用人力价值,强化企业综合实力。

(四)控制人力资源会计成本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管理,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发展人力资源会计,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管理者要明确人力资源会计成本类型,对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成本、新员工培养成本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预算控制,减少人员流动,如对员工进行培训后,也要留住人才,不能一直处在招聘和培训中。

(五)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分析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回报,并对整体人力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解读,为后续人力资源规划做好铺垫。但是人力资源会计不只是重视前期效益转化,还需要创建良好的竞争氛围。企业内部晋升少不了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在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中,可以对岗位进行合理配置,然后积极评价竞争利害,对企业人才架构进行科学优化,使各部门、各团队以及员工之间有良性的竞争。在所整合的所有信息中,了解自己在企业当中的价值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调整工作方式与工作情绪,能够保持创新意识,展现自我价值,推动企业进步。

(六)计量方法的有效运用

人力资源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力的特殊性、复杂性难以准确定价,而个体的差异性又决定了不能单单只用定量的数据来显现其价值,这表明不同的人力资源需要不同的核算方法。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依据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加以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能够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此阶段,企业还应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人力资源会计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形式。每个人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不同,企业可以按照员工能力的大小将员工分为不同类别,按照类别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计量和核算方法。

六、人力资源会计要点

人力资源会计的经济导向是人力资源,要探究人力对于企业的价值,并从人员的职业培养、技能水平、知识转化、职业素养、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所有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以及工作方式有所影响。其一是人力资源核算。有效的核算工作能够为人力资源调整方向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人才的良好配置,能够让人力调度更加合理。在人力资源会计具体实施阶段,需要测算好人力成本(培训、人员变动、环境改变、奖励政策等),并且要对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测算与分析,使经济性最大化。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依照标准要求与计量方式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是人力资源计量。由于人员自主性较强,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不同员工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能力以及不同的工作状态,使人力资源会计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量办法,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与机会成本法,是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统计方式。其三是人力资源的确认。对于管理型人员(技术者、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极为关键,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统筹能力,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所以需要通过激励体制留住优秀人才,也是企业经营收益的制造者;而生产型人才(基层岗位人员)从数量上更多,要重视这类人员的技能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做好人员分配,让他们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价值。

七、结语

总体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能力的大小,不再取决于企业拥有实物资本的多少,而是在于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多少,知识技术的精湛程度。所以,企业应积极应用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选择最佳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和核算方式,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菲玫.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15):82-84.

[2]孙琳.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兼论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81-87.

[3]林雪洁.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提升服务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247.

[4]杜雪琴,唐海涛.创新发展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理财(财经版),2019(2):11-12.

[5]董煜.基于财务会计准则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91-92.

篇3

一、坚持“以人为本”人事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状况,最直接、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地级市电视台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依赖于其内部的人文环境和管理体制。“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一个全新视角来介入电视台内部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解决包括人才招收与录用、培育与成长、选聘与任用、团队建设等诸多问题。

1.坚持“以人为本”人事管理理念是聚拢人才,实现可持久发展的可靠保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大,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地级市电视台人才竞争十分激烈,人才流动更为频繁,严峻的形势使地级市电视台面临艰巨挑战。为此,地级市电视台的人事管理工作必须在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上下功夫,改变以往的人事管理模式,抓紧探索员工培养与开发新思路,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2.坚持“以人为本”人事管理理念是树立员工“爱台如家”意识的催化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基于对员工人格的尊重,地级市电视台的人事管理工作应当将尊重每一个人作为其最高的经营宗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一视同仁。只有对员工尊重,才能提高员工对单位、对管理者的满意度。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减少牢骚,努力工作,爱台如家,乐于奉献。

3.坚持“以人为本”人事管理理念是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现代的人事管理,绝不是让员工消极、被动地适应单位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单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大程度地调动每位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地级市电视台的发展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就没有高质量员工的努力工作,再精良的设备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也不可能制作出优质的电视节目,去服务广大电视观众。

二、正确认识不足,进一步增强地级市电视台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

近几年来,虽然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地级市电视台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大环境、体制机制、职工编制身份和人员经费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事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需要重点予以加强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郾人才概念比较模糊。现在很多地级市电视台对于“人才”的理解还仅停留在“高学历的人就是人才”的层面,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只重学历而不考虑工作实绩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当然高学历是需要的,但如果只重学历就过于单一和片面了。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学历、职称、资历、身份只是人才的外在标志,不是人才的根本标志。

2?郾人才吸纳能力有待提升。尽管近几年地级市电视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制定了一些引进特殊人才的激励机制,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或者省级卫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地级市电视台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限制,在人员进编方面只能通过人事部门招收应届毕业生,或者采用聘用方式,一些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因无法解决编制和待遇问题而得不到引进。因此,在引进人才方面缺乏足够的吸纳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更是缺少方法和手段。

3?郾人员培训成效有待提高。在培训方面,“走出去”的比较多,“请进来”的比较少,一些培训实用性还不强,特别是请一些更具实用性的专家、记者和制片人来辅导的机会比较少。此外新进职工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为了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就需要注重新进职工的入职培训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使他们较全面地了解广电文化、制度、职业操守、掌握专业基础技能。

4?郾人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大多数地级市电视台绩效考评体系还不完善,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精度不高,考评工作客观上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与职务晋升相脱节,导致“大锅饭”在内部盛行,不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在职工晋级的过程中,程序缺乏公平性,不透明度,常按部门划分名额、平均主义等现象。同时,“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还较普遍,出现了“无论工作好坏,只升不降”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郾人员内部流动还不畅通。职工的工作安排不能按照他的专业特长来适当调整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一“上”定终身,即使个别员工经过自学成才,也难以如愿,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实现人员在内部岗位的合理流动,使人才难尽其用。

三、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地级市电视台做好人才工作的针对性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可以说,人才工作决定着“十二五”期间地级市电视台发展成败。在今后的人才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按“充分用好现有人才,重点培养急需人才,抓紧引进紧缺人才”的思路,来研究和制定人事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科学合理地“发现、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努力做到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起作用”。主要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1?郾以优化结构和能力提升为核心,深化“素质提升工程”。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广电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升地级市电视台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一是要提高培训成效,开设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专业培训课程,采取压担培养、委托培训、外出进修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不断提升各类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二是要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重点选拔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明确培养计划,通过到高校进修、深造等途径,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大新进员工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的覆盖面。三是要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打造一批名记者、名主持,提升拔尖人才的知名度,打造各类专业领军人物。

2?郾以高层次和急需人才为重点,狠抓“人才引进工程”。加大人才投入力度,设立“特殊人才、急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用于新闻采编、主持播音、工程技术、广告经营和产业经营等方面拔尖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上,进一步拓宽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通过提高收入标准、解决外来人员住宿问题或者发放租房补贴等方式,创造优厚的条件,吸引具有“发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驾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电视台工作。

3?郾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一是要加快竞争性选拔和中层职位轮换步伐,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注重实绩和德才兼备为原则,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方针,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选才方式,给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大的平台。二是要扩大内部人才的柔性流动,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人才使用方面,不能一味地依靠人才引进,而是要让一部分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内部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解决部分岗位专业人员不足的矛盾。三是要以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为依托,针对目前主持人屏幕形象、营销策划、新媒体技术、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选拔和组建创新型业务攻坚团队,按项目制配套相应待遇,实行动态考核管理,解决瓶颈难题,推动专业队伍的建设。

篇4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创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要,而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职能重心也在不断变化,以往,会计职能主要是反映和监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会计职能也逐渐朝着管理与服务方面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已成为必然,企业应当重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运用到企业会计管理中,从而更好发挥会计作用,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所谓的财务会计就是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最终形成能够反映企财务信息的财务报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向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信息,从而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提高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作为会计学科的分支,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强调财务会计,而管理会计的作用,使得就会造成企业会计职能的失衡,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现代企业会计体系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着其必然性,是企业会计作用有效、全面发挥的关键,只有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整顿,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确保会计作用的发挥,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联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会计学科,是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管理会计是根据财务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的,从某种程度上将,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依据,而管理会计工作的好坏有关系到了财务会计质量,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性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现代会计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对会计人员的要去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反映企业财务信息,注重的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财务会计操作能力,如账单的填写必须规范。同时,财务会计要求会计人员熟悉会计制度和法律知识,一切财务会计工作都必须按照会计制度和法律相关要求来执行;而管理会计只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水平,能够满足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学、计算机方面的内容;其次,信息质量特征不同。在财务会计工作中,需要按照会计原则来进行工作,财务跨级信息要求真实、真确,要求按照一定程序来进行会计工作,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较高;而管理会计工作中,信息处理工作更加灵活,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较小,会计工作人员结合管理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内容进行调整、选择、加工后输出信息,然后传递给管理者。

三、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策略

1.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

科学、合理、正确的会计思想观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前提。就目前来看,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融合的必要向,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经济业务的,没有认识到管理职能的重要性,从而制约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为了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管理的认识,要树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目标,从而有条不紊的进行会计工作,提高会计质量,发挥会计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2.健全会计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而言,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就难以顺利的融合。故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健全的会计制度,既要明确会计相关职责,明确财务人员的分工和权限,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来进行管理,从而选出最优、科学的决策信息;同时又要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通过监督,确保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3.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养

在会计职能不断变化的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会计从业人员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高度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而要想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就必须加强从业会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从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认识,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和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如物质激、精神激烈,给员工在生活上一些帮助,通过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4.加大会计理论的研究

对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而言,它们作为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他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按照会计理论来进行的,可以说会计理论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加大会计理论的研究可以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快速融合。在现代社会里,增值会计模式的产生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增值会计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目标以及服务对象都已确认,会计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共享。同时,在会计理论中,现金流动快计法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使得企业的业绩评级和投资决策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有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另外,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将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从而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由此可见,加大会计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5.加大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化的企业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企业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就是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记录、报告,这种错误的认识是的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甚至还有许多企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工协作。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加强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企业内部职员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财务的认识,从而将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6.设置独立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存,着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而管理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部分。以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都被企业财政部门所接管,容易造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混乱,从而不利于企业会计职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融合中,企业可以适当的将现有的财务管理与预算等职能从财政部门里计中分离出来,并设立独立的部门负责这些工作。通过单独设立管理会计部门,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管理与预算混乱,从而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完美的融合,并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为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7.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共享

就当前企业管理工作来看,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使得信息难以共享,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不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而在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统一起来,促使企业会计信息的贡献,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作者:谢悦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英楠,武铜.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07-108.

[2]金璐迪.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2015,12:175.

[3]张雪岩.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02.

[4]孙英娜.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解析[J].品牌(下半月),2015,09:165+167.

[5]李晨斌,李晓敏.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探析[J].财会学习,2015,10:114.

[6]许滢滢.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208.

[7]梁原.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探讨[J].新经济,2016,21:77.

[8]张志军.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175.

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一、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其对比之下可以很明显看到,财务会计负责财务这一块,而管理会计负责管理方面,两类对比之下重要性十分明显,企业管理水平能够决定其生产力的增长。从西方的大多数先进企业中可以看到,会计机构服务于生产部门,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别设立专职人员各司其职、并肩齐行,同时由总会计师指挥与管理。综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主要由如下三点所组成。(一)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为了跟进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及时跟进如今的市场发展动态下,在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的同时,充分参考由管理会计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各方面信息,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提供企业战略决策指导作用。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战略决策来讲,制定这些决策的前期往往需要借助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好合理的预测,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决策方向,做好经营管理的分析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提供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三)实行业绩考核提升员工绩效。企业团队管理离不开业绩考核,管理会计恰恰可以帮助企业在团队管理中提供完善的绩效控制系统,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在企业发展与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做出最为客观的业绩考核结果,同时,提供调整计划的修订决策,为团队管理提供更为质量的参考依据。

二、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意识不成熟,缺乏基本认识。诚然,现如今许多企业的关注点仍旧在于财务会计,主要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可以帮助企业将自身的经营进行有着客观性的总结。这样一来,导致企业上下各级部门愈渐深受管理层对财务会计重视的影响,对于财务会计的了解与认识倒背如流,却很少有人关注管理会计。企业上下现如今的管理会计意识显然不成熟,这与我国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成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充分,其财务人员也缺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更将管理会计错误地认为是单纯的管理。尤其是现如今多数企业在经营活动的经营决策方面,通常根据以往经营经验来进行分析与预测,这一点显然不符合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方面的本质作用,更将财务数据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到极致。因此,针对企业上下对管理会计意识的不成熟问题,是现如今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大重点问题,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所在。(二)机构体系设置不合理,综合素质较低。许多企业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其机构体系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企业基于建设成本所考虑,没有对管理会计机构体系的设置有着过多的关注与考虑。同时,因为缺乏基本的管理会计理念,更没有在其中设立专门的岗位与专业的人才,更谈不上有专人来搜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信息,管理会计本身所拥有的决策预测功能更发挥不出应有的决策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多数企业也没有在其中设有专门的培训体系,没有对现有的财务人员提供专业的管理会计培训,导致很多财务人员尽管身居其职,综合素质却较低,既没有专业的管理会计知识,更缺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导致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团队方面便显得如同举步维艰一般,缺乏人才支持。(三)管理会计理论较复杂,实践基础较浅。管理会计起源于美国,到现如今仍旧由美国经济领域主导管理会计的发展潮流。我国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起步较晚,甚至可以用不成熟来概括之。因为管理会计所覆盖的理论十分广泛,不仅涵盖经济学理论,更与管理学和财务会计学理论相互融合,导致管理会计理论相对比较复杂,企业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中便有着较大的难度。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相对丰富的知识理论作为支持,更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有着较为充分地掌握,尤其是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管理方法、数理模型、统筹模型等有着最为基本的掌握,但是显然,现如今许多企业因为这些理论知识的复杂性导致难以理解,缺乏一定的普适性,理论与实践总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管理会计体系在建立中最大的问题。

三、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上下管理会计意识。企业管理层重点不能仅停留在财务会计中,更要对管理会计有所重视。在现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大数据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已经逐渐为人工智能所取代,也正因为如此,财务会计的职能含金量越来越下降,已经有越来越多会计人才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财务预测功能的发展为传统财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职业新生,管理会计为企业带来的经营决策指导性作用十分重要,这也是未来管理会计在其中得以大行其道的必然趋势所在。身为管理者,应从自身开展做起,逐渐重视并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客观看待管理会计,逐渐带动企业上下共同提高其管理会计意识,为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最为基本的团队认可氛围。(二)完善体系设置,构建培训机制。企业应当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设置,构建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在其中设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同时,要有专业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人才支持。对此,建议企业在管理会计部门中先设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制度,结合现有的财会人员状况,构建规范的培训机构,不断加强对这些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重点培训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更要在其中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该部门专业人员的聘用中,必须要严格考察该员工的职业道德,确保在管理会计分析工作中对于相关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有着一定的保障作用,促进提升为经营决策提供指导性作用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三)加强理论学习,引进专业人才。企业应当不断去学习西方先进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同时要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进行学习,选派相对专业的人才进行学习,并通过相互讨论与反复斟酌之下,选取适宜我国企业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据该理论知识的综合来制定我国独特的管理会计体系,在这之中不仅要选取相对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更可以与各大经济管理高效科研机构的专家与人才共同合作,根据现如今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弊病拟定课题,共同研究,不断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理论的完善。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理模型或统筹模型的认识上,必须要结合辩证精神去看待模型的作用,这些模型尽管十分复杂、甚至晦涩难懂,但是可以使企业的战略指导有着更具可靠性与客观性的结果,因此,加强对这些模型的研究与认识,显然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所应克服的重点难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领域对这些模型的研究尚浅,企业在联合各大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之际也无须过于依赖该模型带来的数据结果,毕竟其作用效果仍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理论实践来进行验证,这也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逐渐受到我国各大先进企业所重视,其经营决策作用更是带动了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与认识,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企业迈向先进化管理的重要渠道,同样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重任所在。

参考文献:

[1]侯希明.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探讨[J].今日财富,2018(10).

篇6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融合途径

新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为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加强会计工作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成为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及会计工作现状,加强两者间的融合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工具,主要职能是计量、核算、监督企业中已完成或交易的资金,并借助报表为相关人员提供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侧重管理,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借助专门的工具或方法,加工、整理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资料,为管理人员更好地控制及规划经济活动提供参考。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已经发生财务信息的总结上,而管理会计则体现在财务信息的分析、预测上,两者职能有所区别,但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会计对象、终极目标、信息资源等方面。首先,两者具有一致的会计对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其均服务于企业。其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无论具体的工作存在多大差别,但均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具有一致的目标。最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来源均是以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为基础,只不过在信息的处理、筛选与运用上有所差别,但两者的信息资源具有同源性。

总之,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提高两者的工作效率,促进其融合,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迫切。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策略

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良好融合,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自的职责以及内在联系,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努力寻找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融合的认识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性,将两者的融合贯穿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尤其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做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宣传。企业领导层应积极把握当前企业会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理论知识学习,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同时,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小组,做好对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融合宣传,使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其次,注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演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时应结合经济活动开展状况,加强两者融合演练,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默契。最后,全面部署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企业应做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部署工作,制定详细的融合推进目标及工作计划,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的稳步推进做好铺垫。

(二)积极完善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实现需要会计制度的支撑,为此,企业应积极完善会计制度,为两者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深入分析现有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制度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实施的准则,制度存在缺陷不仅不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使企业财务资金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时应从会计制度入手,认真分析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尤其在当前新形势下,摒弃一些不合理的约束,进一步细化会计制度,为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奠定基础。其次,注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考虑。完善会计制度时,企业管理者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当作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增加促进两者融合的制度条款。最后,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契合点。如上文所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有所区别,两者的融合并非将两者的工作混为一谈,而应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在不影响两者工作的同时,促进两者工作的无缝对接,缩短两者财务信息对接的时间,给管理者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财务信息,为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提供保障。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日常需处理很多财务信息,如今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利实现两者融合的预期目标,企业应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财务人员素养的高低往往对两者融合工作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为财务人员普及国家最新规范,做好财务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制。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企业应邀请业内权威学者、专家,为财务人员讲解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财务专业技能,着重讲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应注意的事项,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指导。其次,鼓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学习先进知识。企业应鼓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学习两者融合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两者融合的理解与体会。最后,把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点。企业应定期召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座谈会,总结两者融合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心中有数,提高两者融合的工作效率。

(四)促进信息技术运用

当前,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的很多工作,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之大,因此,促进两者融合时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一方面,明确两者信息技术运用的区别。企业应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尤其从相同点入手认真分析会计工作的业务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促进两者的融合。另一方面,构建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企业应结合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规划,注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统一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为两者融合提供硬件支撑。另外,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当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会应用到专门的财务信息处理软件,因此,企业应增加投入,开发或购买多功能财务管理软件,在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工作的良好融合。

三、结语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尽管在工作职责上有所区别,但其目标仍是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两者相融合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企业应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2014级会计三班)

参考文献

篇7

笔者认为,在我国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直接或间接地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进程。

1、把财务会计看得比管理会计更重要。我国近10年来,比起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的则是界讨论的热点,其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其背景即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推进下的财务会计改革。的领导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视则远胜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实务中推广困难,深入更困难。在会计上,无论作为学校专业教育还是在职专业培训,管理会计的相关课程不是设置过于单薄,就是在时间安排上难以保证。这些做法背后实质上隐藏着“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次于财务会计”的观念。

2、不重视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发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新的会计领域的探索中,研究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如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会计新领域的研究,一般在财务会计领域研究其,极少从管理会计学科来拓展新会计领域的应用。而这些领域的管理会计研究,完全有可能使管理会计具有新的研究和工作内容,使其发挥专业优势,改善管理的效率。

3、忽视了管理会计信息的特性。这主要体现在有关管理会计发展思路上,企图仿照财务会计的某些做法,如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进行准则式的规范。尽管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有先例,但是这种管理会计的规范化做法并不很成功,而且很有争议。其中根本的问题是误把管理会计信息等同于财务会计信息,忽视其作为专用信息的特性以及其私人信息产品的生产方式。

二、认识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点

笔者认为,以上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是基于对管理会计发展定位的偏差而产生的后果。管理会计自20世纪50年展到今天,其自身的特征是认识和再认识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点。

1、灵活,具有可移植性。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只要是合理的,不拘一格一律拿来。它有许多方法是从管、数学等相关的学科借用或者移植过来的,如战略管理会计就移植了战略管理中的价值链方法。

2、领域交叉,具有可拓展性。管理会计具有边缘学科的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仍然处于发展当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进行管理会计新方法与新领域应用的研究与实验。

3、立足于管理需要,具有求异性。管理会计是内部会计,它的立足点是企业管理需要。管理会计在方法上和信息处理结果上不求统一,不同的企业各有各的做法,只要有效就行。基于前两个特性,管理会计就很难规范。管理效率导向使管理会计重结果不重过程,这主要是指管理会计立足于管理效率的提高,重视结果的有用性,而不求统一、规范的信息加工程序,它也不受会计规范的约束,也很难进行规范。

4、非公共信息产品。财务会计信息一般被视为公共信息产品,因此倍受政府的管制,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会计准则就是政府对于财务信息管制的产物。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被要求强制性地披露财务信息,其披露的财务信息是作为公共产品而为投资者所消费的。尽管也有把部分管理会计信息纳入规范信息之列,如预测的盈余信息的披露,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笔者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会计信息的私人产品的属性所决定的。这种专属于某一企业的专用信息,更多地反映企业核心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是隐秘的会计信息。隐蔽性,源于管理会计信息更多地涉及到企业具体的经营决策信息,很多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如企业生产决策的信息,成本管理的信息等。管理会计信息的私人产品属性决定了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排它性,若是强制企业披露出来,其产生的外部负效应会使企业处于很大的竞争劣势。

三、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再认识

1、发挥管理会计的可拓展优势。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不论从内容的涵盖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灵活性和可拓展特性。在方法的拓展上,管理会计可以不受太大约束地引入新的方法,如化西方管理会计就运用战略管理中的价值链分析法等相关的分析方法,从而拓展出战略管理会计。这和最初管理会计的形成植根于管理原理在会计领域的方法上的渗透是一脉相承的。而作为具有严格程序约束并受到计量属性、业务处理规范尤其是一定时期会计准则限制的财务会计,无法在方法上作出大胆的变革,只能在准则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程序的选择和政策的变更。因为,会计准则对于特定业务的处理有着较为原则性的规定,企业无法回避它而采用自己认为以管理效率目标评价为更优秀的方法。即使某种业务方法已得到理论界或实务界的认可,但要转化为准则仍然存在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改进管理效率的时机。在内容的拓展上,管理会计以其灵活性而远胜于财务会计在内容上拓展的可能性,管理会计可以在新的领域发挥其规划和控制方面的优势。为此建立一个管理会计系统或制度,会较少受到政府等有关方面的干预,这绝对是企业管理当局自己可以安排的,并且是以管理效率为导向的,企业推行管理会计的动机主要是效率动机和利益动机。只要新管理会计的方法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管理当局就具有推行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2、用企业管理会计培育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核心竞争力可外化为品牌、技术诀窍、服务专长、创新管理专长与市场等。这些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一开始就拥有的,而是在经营过程中培育出来的。管理会计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首先,管理会计可以间接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的采用,或构造一个责任会计制度,该制度服务于技术诀窍的研发和服务专长的培养,使企业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现代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践直接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企业特色的适时制生产系统(JIT)、作业基础成本法(ABC)和平衡计分评价系统(BS)。

因此,一个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它的具有先进甚至是个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面向战略管理需要的信息。现在战略管理会计日益起来,这正是企业着眼于战略管理而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它所要提供的信息,应能及时地满足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对于企业经营的价值链的,满足事前的市场规划、即时的市场对策等前瞻性、即时性的管理用的信息的需要。这些信息应该看作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所必须的,而提供这些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作用机制的重要构成。这一点是财务会计所无法企及的。很难想象财务会计可以用于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的统一性和规范化特性决定了这一点。财务会计信息一般不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是业已发生的事项的轨迹,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已经把管理的重心由事后推向了事前,财务会计信息难以理想地完成新的管理环境下的使命,它实际上具有特别的使命,向外部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这一被称为现代版的管理会计,以其新的方法,新的,为战略管理服务的定位,在现代管理中大兴其道、再次证明了管理会计具有极强的活力、拓展能力和求异性,它随着市场环境而变化,随着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变化,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利器。

3、利用管理会计建立贴近企业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者自己需求的信息,内部管理需要是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基本动机。一个适当的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有利于企业塑造其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如邯钢以责任会计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符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并可以在今后有关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管理会计系统的级别,即运用更为复杂化的管理会计系统。此外,如集团公司的管理会计更能显示出其企业特色来,对于管理会计系统和有关制度的设计要求更复杂、更系统。个性化的管理会计系统是个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机构成,它应是管理会计在一定企业管理环境下优化的结果。而从财务会计来看,现代财务会计准则愈来愈把会计信息变成满足股东、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以及调和企业各个利益方的利益分配的工具,尤其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成为管理盈余甚至是操纵和控制盈余的工具,从而成为公司经营者操持的利益工具,而不是着眼于提供满足经营管理需要的信息。尽管为管理服务也被看作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之一,但这是次要的,只是被提出来而又很难达到的众多目标中的一个。在一定的程度上,现代财务会计的管理服务导向被削弱了,或者可以说,在会计的演化分工中把这一职能更多地赋予了管理会计。因此,利用管理会计建立贴近企业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是管理会计的企业管理服务职能的具体而有力的体现。

4、广义上规范管理会计的题中之意。管理会计规范化的一个出发点是建立一整套为人们所共同理解的概念与方法体系来指导、协调管理会计的实务工作,并作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基础及其效果的检验尺度。这个出发点并没有,但是笔者认为,若参照财务会计准则的模式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这种做法是极其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发展仍然处于成长期、缺乏完整的体系以及应用上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规范管理会计的思路严重忽视了管理会计信息的特性。在操作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如对于管理会计方法的限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在管理会计内容上进行强制性的限定。可以推知,一旦对企业管理会计程序做规范管制,企业便不再有动机去应用较为成熟的理论,也不会去和开发新的管理会计方法,以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坚持管理会计规范化好的出发点,但在具体安排上,应避免走财务会计准则式的狭义规范模式即财务会计管制,因为二者要规范的对象从根本上来说就存在公共信息产品和私人信息产品之分,只有基于这个认识,才能正确地对待管理会计的规范化问题。尽管管理会计狭义规范模式存在规范的难度和负面性,但是从更广泛意义上来看仍可以和值得做一些具有规范意义的事情。如:(1)就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中可以结构化的东西予以总结,以形成较为统一的基本理论语言——概念、方法和原则,目的是使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和交流(研究)上,有较为一致的口径;(2)有关部门或专业团体可以提供指南和推进管理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案例研究,总结和整理实务界的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供企业学习、借鉴和推广、发展;(3)介绍一些新的管理会计的方法供企业试行,并总结其中的问题;(4)进行管理会计师的认证、资格授予和执业管理,发展管理会计职业认证。

5、管理会计的市场化和企业在管理会计上的投入。对管理会计广义的规范工作作为企业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为改进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便利,能引导企业和市场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发,即通过管理会计市场化来推动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会计市场化是职业管理会计师和相关从事管理会计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团体立足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发展与成熟的一条必由之路。

篇8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

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不够完善,并没有把管理会计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向管理会计转变,实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1]。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一)对企业全面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规划

管理会计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状况,提供各种管理信息。它既包括加工、修正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大量的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相对比较自由。不受会计政策和制度的制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管理需求,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变动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业务数据相结合,来反映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企业全面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具有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二)通过分析指标变动,揭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通过结合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指标变化,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企业管理层反映。首先,管理会计通过纵向的数据对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资金应用情况等具有明确的了解,并对预期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其次,管理会计通过与同行业进行对比,认识到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竞争中的态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2]。

(三)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以建筑行业为例,管理会计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市场行情和行业变化等进行分析,对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管理会计通过对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成本、税金和利润等进行核算和评估,以了解建筑企业的内部状况。管理会计通过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作用。通过合理科学的量化模型,对企业的成本、利润和资金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实现全面目标管理,对企业内部进行协调

管理会计是根植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它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密不可分,直接决定企业发展和决策中的经济行为。管理会计通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全面目标管理,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达到一致和统一。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经营管理、决策和控制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管理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各管理部门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促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3]。

(五)用数据信息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汇总

企业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和管理要素相对比较多。企业的组织架构也比较清晰,企业内部员工各司其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会对日常工作状况进行汇报。但是,企业各部门之间具有独立性,缺乏交流和沟通。管理会计能够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用数据信息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明确的反应,让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了解,很大程度降低了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度,使各方面的信息更加清晰明确[4]。

三、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运用

(一)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相关建筑部门对外国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不断变革。同时,建筑企业相关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培养管理会计专项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并不是很普遍,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业人员并不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相关建筑部门应该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促进建筑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5]。

(二)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轨。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很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不注重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践,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普遍。首先,研究人员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其次,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没有立足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而是对外国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大量的借鉴,并不能满足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最后,管理会计的研究层面狭隘,并没有在我国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2.研究方法单一。管理会计涵盖的范围很广,适用于诸多领域。管理会计涉及到的知识构成也相对较多,既包括会计学和数学知识,又包括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主要停留在对经济数学的研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理论研究,很难满足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6]。

3.法律法规不完善。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对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建筑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阻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建筑行业市场起不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

4.专业人才缺乏。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我国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建筑企业中很多会计具有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不乐观。建筑企业的管理会计,既要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具备相关的建筑学知识。会计专业人员虽然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但是普遍缺乏实践,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普遍应用[7]。

(三)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途径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结合,推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候,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进行相关财务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的重要作用。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协调好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层面的发展很迅速,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却存在诸多问题。任何理论的研究都要为实践服务。研究人员在对管理会计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相应的实践。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中,既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完善。

3.对管理会计行业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又要重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监督,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规范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建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同时,能够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学术交流,让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真正为建筑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完善和实践的快速发展[8]。

4.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的分离,导致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我国建筑企业整体财务发展水平。相关部门要对管理会计师和普通会计师进行明确的划分,对管理会计师的相关职能进行具体的要求。管理会计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和知识储备,满足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制度考核体系,通过严格的考核,对管理会计人才进行选拔,促进管理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建筑企业也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措施,以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

篇9

1.1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1.2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1.3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长期、持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包括: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和资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好战略决策工作。

1.4战略管理会计假设

战略管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会计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和会计计量假设有其特殊性。在会计分期上,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不能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相等的较短期间。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获得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增长,战略管理会计分期的年限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5年或10年规划,这5年或10年的年限就可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会计期间。在会计计量上,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不能单纯地利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还必须广泛使用实物量、相对量和其它计量形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效果进行记录和计算。

1.5战略管理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活动的科学规范,是对会计实践普遍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会计工作的一般性指导规范或基本指导思想。相应地,在战略管理会计领域也应制定原则来规范和指导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战略管理会计原则应包括真实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横向协调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2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2.1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战略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多为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所使用。进入90年代后,国内企业才涉及运用战略管理,但大多数为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意识较先进的优秀企业,如长虹、海尔等。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意识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更不用说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经营目光的短浅、狭隘的经营意识也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原因,资源的重复配置、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2.2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在财务会计上。尽管传统的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但是在国内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无论在会计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大多数企业仍是把会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而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现状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的内部环境,人员得不到实践锻炼,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开展。

2.3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还没什么认识,缺乏超前意识,也就无法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会计学外,还要涉及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这就对会计人员或其它要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依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其素质还有待提高。

3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设想

3.1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许多传统的会计观念必将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的会计概念、原则、方法都要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会计大相径庭。因此,研究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摆脱传统会计的旧框框,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新生事物。在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优越性,强调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明确它在会计的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必须在企业界广泛开展战略管理的学习和讨论,使企业经营者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

3.2创设战略管理会计环境

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而在实务中,在某些领域已涉及到了战略管理会计,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将影响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改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比如,可设想成立“战略管理会计专门委员会”,吸收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3.3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强调知识对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企业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应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篇10

【关键词】地勘单位;管理会计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勘单位是以国家事业单位存在的,其财务管理模式具有典型的事业单位的特征,即过分强调财务的收支管理,财务管理的基本逻辑是制定预算、实际执行以及最终的财务决算,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的传递和需求,正是因为长期形成的财务管理惯性,地勘单位的财务部门基本不会为决策者提供预测及决策的信息,注重事后监督,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能力匮乏甚至毫无控制可言。由于缺乏管理会计的正确运用,导致地勘单位资金的结构性矛盾,即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资金趴在账上无处可用,形成巨额的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目前已经由很多地勘单位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建立自己的管理会计制度,但是由于缺乏应用经验,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发挥其固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结合笔者在地勘单位的从业经历,全面分析地勘单位在管理会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我国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现状

笔者一直在东北煤田地质局下属的东北煤田地质局一0一勘探队从事会计工作,对地勘单位的会计业务了解颇深。以笔者所在的地勘单位为例,最初时基本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单位也仅仅是有几个层次较低的会计人员,负责记账及出纳等工作,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及业务范围的拓展,逐步引入了相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性质的财务管理部门,近年来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引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并对原有的会计体系进行改造,包括了内部银行跨级制度、全面预算及成本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投入和改造,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焕然一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许多人对管理会计认识不深,即便是当初力主引入管理会计的决策人员,也只是出于赶时髦、追时尚的目的,同时在会计体系改造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足,在改造过程中因此走了不少弯路。尽管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建设初见成效,但是管理水平仍旧稍嫌落后,如果单纯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审视这次改造,对比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改造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笔者也曾和多位在其他地勘单位工作的财务会计人员交流,认识到笔者所在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以及应用水平非常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就是我国地勘行业中管理会计运用的一个缩影,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结合本单位的经验,深入的剖析地勘单位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具体原因以及自己对完善管理会计建设的一些个人建议。

2.我国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勘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对管理会计认识不深、重视不足

我国地勘单位基本上脱胎于老牌的地矿系统,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地勘单位保留着事业单位的性质,地勘单位的决策者都经历过计划指令时代,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对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直观的认识,同样,尽管目前很多地勘单位纷纷引入管理会计,但是很多决策者并不是真正认识到引入管理会计师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仅仅是赶时髦,这样的初衷就直接导致决策者并不信任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预测数据,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企业信息的判断,致使管理会计形同虚设。

2.2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尽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细分门类,但是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其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也更高,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精通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具体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还要熟练掌握并能够运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还要对企业整个的运行状况有较深刻的理解,明白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劣势,除此之外,还要求管理会计人员懂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和运行。总之,管理会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现在地勘单位引入管理会计时,最多引入一两名专业人士,大部分都是从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中选的,这就使得企业管理会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3信息系统基础落后

管理会计对企业计算机信息支持系统的要求很高,这与管理会计自身所承担的职能是相匹配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会计所需的支持系统,包括了基础管理软件、系统管理软件、财务系统软件、品质工程系统软件、工程进度跟踪系统以及营业系统管理软件,这些系统或者软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而我国目前地勘单位的计算机支持系统远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虽然基本上全部的地勘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但是这些离合格的管理会计系统相去甚远,没有这些系统做支撑和保障的管理会计难以开展,即使勉强能够做出预测和控制的方案,准确度也不会很高。

3.提升我国地勘单位管理会计的途径

3.1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能力

实践证明,如果企业或者地勘单位的决策者无法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全面认识,就没有动力和信心去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去做出决策。因此,要定期组织企业决策人员集体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不一定要求精通,但是要熟悉管理会计存在的意义及作用,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何运用分析结果来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等。此外,还应该加强管理会计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的方式,使其掌握管理会计的知识。

3.2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地勘单位应该首先明确自身的目标,然后建立起以自身单位目标位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充分深度的挖掘企业现有的各类资源,努力制定出科学化的决策,同时使企业的决策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这些都需要一个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作为支撑。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体系应该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向着既定的目前前进,形成合力;二是力争使企业的管理方式相比以往更加科学;三是能够在调动各部门积极性的同时协调各部门的分工,在充分挖掘各部门工作潜力的同时,分工要明确,不致相互竞争造成内耗严重的局面;四是预算管理体系力争使企业决策者能够全程控制整个单位的管理工作;五是能够正确有效的评价各位员工的工作绩效。

3.3推动地勘单位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

前文已经提及,我国基本上全部的地勘单位都已经成功推行了会计电算化,但是会计电算化的自动化水平及应用拓展性不足,无法实现事前预测以及事中控制,仅仅是停留在事后的结算上,根本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地勘单位在引入管理会计的同时,应同步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更新改造,力争使每一个业务的环节都有信息系统做支持,全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保证信息传递的迅速、准确。同时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了会计核算以及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

3.4加强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决策能力

管理会计在企业设立的初衷,就是将会计现有的事后监督功能扩展至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企业决策者要养成利用管理会计得出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意识及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在单位上下培养出重视管理会计的氛围,也可以从侧面督促管理会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争取做出更有价值、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良性循环之下,必将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

4.结语

管理会计作为提升企业运营能力的有效手段,未来必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地勘单位应该尽早引入管理会计,并加紧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人才队伍、硬件设施以及提升思想认识等。地勘单位成功的引入并应用管理会计进行决策,必将大大提升全方位的管理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小爱.试论地勘单位推广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甘肃科技,2011,27(18).

[2]贾玉红.浅谈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