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龋齿;牙石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1042-02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bout 1427 in pingli country of Shaanxi province

ZHANG Xin1,HU Xiang-quan2,LIU Yan-li3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an Central Hospital,Xi'an 710004,Shaanxi,China;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Guangzhou Military Authorities;3.College of Stomotology,Fourth Min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The method and standard of 199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 (3rd edition) were adopted and the-oral examination was produced.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ntal caries was 35.46%,and the rate of filling was 5.97%. The rate of oral gingival bleeding was 41.80%.The rate of calculus dentalis was 92.22%.The rate of oral ulceration was 2.03%. ConclusionThe oral health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ingli was in poor periodontal healthy condition,and the whole treatment rate was generally low.Health education,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oral health;dental caries;calculus dentalis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口腔健康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及今后的生活质量,龋齿也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而口腔保健倍受关注。为此,我们于2010年4月对陕南平利县中学1 427名12~15岁中学生随机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以掌握该地区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陕南平利县12~15岁中学生共1 427人(男812人,女615人),78%的学生来自农村。

1.2龋齿牙周病诊断标准:以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龋病牙周病诊断为标准[1],牙冠上有软化的病损或专用探针在牙根面上探及软的皮革样的损害即可诊断为龋;使用WHO推荐的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进行检查,判断龈出血率、牙石罹患率及牙周袋深度。

1.3调查方法: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龋病牙周病诊断标准,由2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且经标准一致性检验合格(kappa值>0.85)的口腔主治医师,在自然光线下,以探诊为主、视诊为辅进行口腔检查,其余疾病均以口腔高等院校教材为依据,无任何实验室检查。鉴于受检群体年龄及检诊条件有限,牙周主要检查龈出血率及牙石罹患率,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 427名中学生患龋及充填情况见表1,被检诊的1 427名学生中,患龋率35.46%,龋均0.52,龋齿充填率5.97%。不同年龄组患龋率经过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χ2=211.17,P=0.000,按照α=0.05水准,可以认为不同年龄组患龋率有差别,不同年龄组龋病充填率经过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χ2=1.94,P=0.586,按照α=0.05水准,尚不能认为不同年龄组龋齿充填率有差别。受检者其他口腔疾病患病情况见表2,牙石罹患率92.22%,错牙合畸形患病率27.26%,矫正率0.28%,前牙冠折0.21%,为零治疗。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12~15岁学生平均患龋率35.46%、龋均0.52,低于1995年全国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患龋率45.81%、龋均1.03[2];但龋患率高于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28.9%,龋均与该次调查报告的0.54[2]基本接近,龋患率也高于国内同类调查结果[3],可能与调查地区不一样有关。年轻恒牙患龋率和龋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是我国龋病的流行趋势[2],但是该群体12~15岁龋患高于国内及其他地区平均水平,可能与该地区中学生个人口腔卫生较差有关;该地区中学生龋齿充填率5.97%,大大低于1995年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11.05%,说明该地区中学生口腔保健状况较差,对龋病的治疗不够重视。我国第3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与农村在患龋方面的差别有缩小趋势,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患龋率呈上升状态。本调查中高龋率可能与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农村有关,近年来农村经济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其口腔卫生及保健措施并未同步构建,造成该群体平均龋患率较高的结果,且形成了口腔疾患的高发率与低诊治的反差。

本调查中牙石、牙龈探查出血率分别高达71.20%、41.80%,高于第2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52.03%、38.04%,与国内同类相关调查研究基本一致[4]。说明该人群口腔卫生不容乐观,也可能与该地区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平利县地处山区沟壑地带,自然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收入较低,居民喜食酸泡菜、腌制熏烤类食物,长期食用该类食物易破坏口内菌群的酸碱平衡、使钙磷代谢及全身性蛋白质、叶酸、VC功能紊乱,藏垢纳菌,在口内发生炎性反应,破坏牙体牙周组织健康。

因此,为了改善该地区学生的高龋率、多牙石、易出血的不良口腔环境。我们建议:①要加强口腔健康的宣教力度,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②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以积极有效的诊治为辅;③因地制宜,完善口腔保健措施,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时间、牙线的正确使用、口腔护理用品的推广(如含氟牙膏);④对龋易感人群行安全有效的氟化物涂布或窝沟封闭保护,做到重点防护,及时诊治;⑤鼓励口腔医疗机构定期、分批地巡回于农村、学校,有效开展口腔保健的宣教、检诊及培训工作,以期达到提高该区域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耀峰.口腔预防保健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8.

[2]冯希平.我国龋病流行趋势及对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44(2):69-71.

[3]朱 昱,韩永成.2005年北京城乡12岁人群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北京口腔医学,2009,17(5):281-285.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口腔健康调查; 龋病、牙结石、智齿冠周炎; 口腔卫生

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做好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笔者从2008年9月~12月对中南民族大学1062名大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确定的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抽查中南民族大学的1062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24人(37.85%),女生638人(60.08%);年龄19~24岁,平均21.42岁。其中城市生源学生430人(40.49%),农村生源学生632人(59.51%)。

1.2 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进行[2],对1062名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结石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龋病包括患龋率、龋均、龋失补牙数和龋齿充填率;牙结石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采用口镜直视下观察方法检查。

检查者为笔者本人,标准统一,可靠度高,检查器械采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定位镊。

1.3 统计学分析

各项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患龋情况

1062名大学生患龋情况见表1。患龋率为37.85%,龋失补牙数为1248颗牙(龋牙数628颗,失牙62颗,补牙数558颗),龋均为1.18,龋齿充填率为44.71%。男生和女生在患龋率、龋齿充填率和龋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牙结石检查情况

1062名大学生牙结石检查情况见表2。牙结石检出率为80.04%,统计分析表明牙结石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严重(P

2.3 第三磨牙萌出情况

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见表3。第三磨牙萌出率为63.28%,第三磨牙萌出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农村生源略高于城市生源,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1062名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南民族大学学生的患龋率为37.85%,龋均为1.18,龋齿充填率为44.71%,此结果说明龋病是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同时较低的龋齿充填率说明大学生对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观念。女生患龋情况较男生严重,这可能与女生喜欢吃零食、饮料等致龋性食物有关。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目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患龋情况较城市大学生严重,同时由于缺乏保健意识和防治措施相对落后,因此龋齿充填率也明显低于城市大学生。

大学生的牙结石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大学生牙周状况不佳,特别是农村生源大学生,男性大学生更为严重,女生由于比较注重口腔卫生和容貌,因此牙周健康状况好于男生。与龋病相比,大学生对于牙周疾病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更加不够,较高的牙结石检出率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定期洁治的习惯[3]。

第三磨牙萌出时间大约在20岁左右[4]。本组平均年龄为21.42岁, 萌出率为63.28%。下颌第三磨牙常因下颌骨的升支内侧位置与第二磨牙远中间隙不足出现阻生,许多学生常因第三磨牙阻生引起智齿冠周炎甚至间隙感染,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

笔者建议在高校进行爱牙宣传活动和开设口腔卫生保健选修课,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如宣传普及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定期洁治的习惯,减少牙菌斑的附着机会,降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预防智齿冠周炎及其并发症,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 4th ed.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21.

2 齐小秋,张博学,张立,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1~207.

篇3

[关键词] 第一恒磨牙;龋病;窝沟封闭

[中图分类号] R788.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34-05

第一恒磨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在口腔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市牙病防治所从200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对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旨在控制青少年的患龋水平。为对项目评价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了解全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发展趋势,2010年北京市牙防所组织16区县牙防机构对全市6~18岁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对其中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及窝沟封闭情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北京市16区县(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和延庆县)6~18岁城、乡常住人口。调查对象均在当地出生并成长,年龄按调查当日计算。调查时间为2010年9~11月。

1.2 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户口、民族等)和专业检查项目(冠龋)。

1.3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区县按经济水平、城乡人口和规模高低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街道或乡镇;从每个街道(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居(村)委会,在居(村)委会附近选取1所小学和1所中学(兼有初中和高中);在每所学校中随机抽取6~18岁年龄组学生,每个年龄组56人(男女各半)作为受检者。每个年龄组应完成5376人。

1.4 调查标准

专业检查项目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1]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

龋齿检查: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显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龋齿。使用CPI探针证实视诊所判断的咬合面、颊舌面、邻面的龋坏。

1.5 质量控制

各区县参与调查的3名临床调查员均为从事口腔临床工作3年以上者,经过北京市牙防所培训并通过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在0.7以上。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人数

全市共调查6~18岁学生73 861名,其中468名因数据不完整而删除,共获得有效样本73 393名,数据准确率为99.37%。因高三学生在调查时间内多为17岁,因此,部分区县18岁组样本量未达到要求,全市18岁组有效样本量为4982人。

2.2 北京市6~18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2.2.1 患龋率 北京市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6~12岁增幅明显,12岁后增幅减缓。6~8、12和14岁组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11、13、15~18岁组城市患龋率高于农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6岁男女之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8岁女性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于男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2、图1。

2.2.2 龋均 北京市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龋均基本呈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8~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龋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7~18岁女性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2、图2。

2.2.3 充填率 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城市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岁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他年龄组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图1。

2.2.4 各牙位患龋情况 在各年龄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均高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2.3 北京市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情况

2.3.1 人均窝沟封闭牙数 北京市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在6~9岁年龄段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9岁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见图2。7~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6岁学生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7岁组和18岁组外,其他年龄组学生人均窝沟封闭牙数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

2.3.2 窝沟封闭率 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在6~10岁年龄段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10岁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见图1。8~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6岁和7岁学生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7岁及9岁组外,其他年龄组学生窝沟封闭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

2.3.3各牙位窝沟封闭情况 在各年龄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率高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4。

3 讨论

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与整个恒牙列患龋情况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掌握人群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和规律对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在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中小学生全年龄组的第一恒磨牙龋病及窝沟封闭情况调查尚属首次。本调查结果可为北京市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本研究表明,第一恒磨牙患龋水平呈现城乡、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多数年龄组龋均和患龋率均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这与第二、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区调查结果[3-4]基本一致,也与国内其他省市调查结果[2,5-7]类似。究其原因,应该与城乡之间、男女之间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有关。另外,女性生理发育早于男性,因此,第一恒磨牙接触口腔环境时间和发生龋坏的危险均早于男性[8]。6~12岁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且增幅明显,12岁后增幅减缓。这一结果与广东省[5]、沈阳市[6]、太原市[7]等地调查结果相近似。提示应在12岁前切实加强窝沟封闭等龋病预防工作。从不同牙位患龋情况来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水平显著高于上颌,与2002年前北京恒磨牙患龋情况的调查结果[9]相似,提示应把龋病防治重点放在下颌第一恒磨牙。

北京市城市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以12岁为例,城市充填率为25.18%,农村仅为15.42%。提示今后在做好龋病预防工作的同时,中小学生龋病治疗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北京市从2005年开始的对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到2010年已满5年。这一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10]。在本次调查中,7~14岁年龄组是免费窝沟封闭服务的受益者,其中9岁学生是2008~2010年度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服务对象,10岁学生是2007~2009年度项目的服务对象。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恒磨牙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和窝沟封闭率在9~10岁达到高峰,窝沟封闭率达到45%,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这一结果与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开展有直接关系。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6~11岁儿童窝沟封闭率为30.5%[11],美国制定的2010年卫生保健规划目标中提到要将儿童磨牙窝沟封闭率提高到50%。通过政府持续深入,成功开展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北京市儿童的窝沟封闭率已基本达到美国的儿童口腔保健目标[12]。本调查显示,城市学生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和窝沟封闭率高于农村。原因可能与城乡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与家长认知程度差异等因素有关。提示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其医疗服务范围和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能够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主动自愿接受口腔公共卫生服务。

从不同牙位窝沟封闭情来看,各年龄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率均高于上颌,与患龋特点基本一致。但从构成比来看,上下颌窝沟封闭率分别约为45%和55%,而上下颌患龋率分别约为30%和70%,提示今后窝沟封闭项目应增加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封闭比例。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2] 程睿波,陶薇,张颖,等.东北地区人群第一恒磨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73-76.

[3] 张辉.北京市城乡人群六个年龄组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北京口腔医学,2001,9(1):18.

[4] 朱旻,韩永成,张辉,等.2005年北京市城乡12岁人群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北京口腔医学,2009,17(5):281-285.

[5] 欧尧,黄少宏,范卫华.广东省青少年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1,9(4):248-250.

[6] 程睿波,张晓芳,刘淑杰.沈阳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调查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2):88-91.

[7] 甘晓榕,王小琴,王艳燕,等.太原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流行病学调查[J].山西医学院学报,1995,26(2):161.

[8] 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

[9] 韩永成,张辉,陈薇,等.青少年恒磨牙患龋情况调查[J].北京口腔医学,2002,10(4):189-191.

[10] 韩永成,张辉,王鹏,等.北京市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市民满意度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2):75-77.

[11] Beltrán-Aguilar ED,Barker LK,Canto MT,et al. Surveillance for dental caries,dental sealants,tooth retention,edentulism,and enamel fluorosis——United States,1988-1994 and 1999-2002[J]. MMWR Surveill Summ,2005,54(3):1-43.

篇4

【关键词】 牙,乳;龋齿;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70-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汉族以外,其他各少数民族长久以来由于受聚居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他们的特质,包括龋病的发病情况。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中国稀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在甘肃省境内居住。这3个民族人群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较差。为了解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口腔卫生行为,以便进一步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7-2008年对这3个民族5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长期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的东乡族和积石山县的保安族5岁儿童以及张掖地区肃南县的裕固族5岁儿童(因3个民族的总人口少,所以样本量各民族、男女数量不等),其中东乡族儿童102名,男童59名,女童43名;保安族儿童110名,男童69名,女童41名;裕固族儿童148名,男童89名,女童59名。

1.2 方法 采用WHO龋病诊断标准(1994年),由3名具有口腔本科学历、10 a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经过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培训的检查者担任检查工作。调查现场使用统一配置的移动牙科椅、照明灯和CPI探针,每位检查者配备1名记录员。

1.3 问卷调查 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均由被调查儿童的母亲填写,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并当场收回。参加问卷调查的母亲东乡族86人,保安族97人,裕固族116人。

1.4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控制数据录入质量。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乳牙患龋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存在差异,东乡族明显高于保安族(P<0.01);东乡族高于裕固族,裕固族高于保安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个民族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均无性别差异。龋齿充填率保安族和裕固族均高于东乡族(P值均<0.01),保安族和裕固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饮食行为 见表2。

每天进食新鲜水果、饼干/蛋糕/面包、糖果/巧克力、糖水、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橙汁/苹果汁(不包括鲜榨果汁) 等6种食品的频率,保安族明显低于东乡族和裕固族(P值均<0.01);很少/从不进食的频率(除喝糖水外)保安族和东乡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安族和裕固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口腔卫生行为 从表3可以看出,经常睡前吃甜点者东乡族为10.5%,保安族为6.2%,裕固族为12.3%;从不刷牙的儿童保安族为79.8%,东乡族为50.0%,裕固族为1.7%;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东乡族和裕固族最早是2岁,占2.3%和9.4%,而保安族从4岁才开始,占6.4%。3个民族儿童每天刷牙1~2次的裕固族为93.0%,东乡族为 70.5%,保安族为55.6%;裕固族多数家长能帮助孩子刷牙并在儿童自己刷牙后进行检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的东乡族占61.0%,保安族占25.3%,裕固族占54.3%。

3 讨论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破坏、崩解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龋均为3.50;甘肃省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1.7%,龋均为3.02[2]。李克增[3]报道,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72%,龋均为2.77,龋齿充填率为2.32%;洪彬等[4]报道,广东省5岁组人群乳牙患龋率为67.78%,龋均为4.1。本次调查中,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东乡族76.47%和3.89,裕固族66.89%和3.16,保安族56.36%和2.42。东乡族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国内同类报道,裕固族、保安族与国内同类报道相近。

龋齿的发生与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以及执行各种预防措施的情况有关。保安族和东乡族人群有饮用砖茶的习惯,中国茶的氟含量以砖茶最高[5]。裕固族日常有饮用奶茶的习俗[6],牛奶及奶茶中的氟均有防龋功效,而且氟离子在牛奶中比在水中更容易进入牙釉质[7]。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率有明显差异,笔者认为首先和含糖食品的摄入量及方式有关。黄薇等[8]研究表明,5岁儿童含糖食品的消费量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糖类是细菌代谢的底物,为细菌生存提供了营养,其代谢的终末产物可造成釉质脱矿,导致龋病的发生[9]。含糖饮食是儿童患龋的潜在危险因素,3个民族5岁儿童中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较高,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也占一定比例;保安族乳牙患龋率低于其他2个民族,可能与该民族进食甜食的频率明显低于另外2个民族有关。

另外,造成3个民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差异的原因是口腔卫生行为。调查显示,保安族儿童不刷牙率为79.8%,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为4岁,家长很少帮助孩子刷牙或检查刷牙效果,有25.3%的儿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裕固族儿童不刷牙率为1.7%,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为2岁,多数家长能帮助孩子刷牙并在儿童自己刷牙后进行检查,有54.3%的儿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东乡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以上数据表明,在这些地区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因为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与家长口腔卫生行为密切相关,所以还要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言传身教,以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同时定期进行氟保护,在含糖食品的消费呈上升趋势的地区推广应用是完全有必要的。

傅思武等[10]对这3个民族5岁儿童的口腔细菌进行检测分析,指出东乡族儿童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主要以2级和3级为多,裕固族儿童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以0级和1级为主。东乡族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的水平高于裕固族,这可能也是东乡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的原因之一。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3-37.

[2] 齐小秋,主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104.

[3] 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26 (1):70-72.

[4] 洪彬,黄少宏,章锦才,等.2005 年广东省5 岁人群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广东牙病防治,2007,15(6):263-265.

[5] 赵新华,沈雁峰,王丽华,等.我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中国公共卫生,2000,6(7):653-654.

[6] 高自厚,主编.裕固族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2.

[7] SHCHORI D, GEDALIA I, NIZEL AE, et al. Fluoride uptake in rats given tea with milk. J Dent Res,1976,55:916.

[8] 黄薇,江汉,台保军,等.社会行为危险因素与儿童龋病的关系初探.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343-344.

[9] 卞金有,胡德渝,主编. 预防口腔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81.

篇5

【关键词】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窝沟龋是龋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第一恒磨牙萌生较早,牙面窝沟是牙齿表面易患龋的部位,由于解剖特点即殆面窝沟较深,龋病发病率较高。因此,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1]。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开始应用封闭的方法预防儿童恒磨牙的龋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我院牙科门诊进行口腔检查的已萌出第一恒磨牙的6~10岁儿童,所有儿童均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恒磨牙未患龋,无充填物,牙面窝沟较深,牙体完全萌出,表面无牙龈覆盖,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无其它非龋性牙体病的。

1.2方法伟瓦登特光固化机,伟瓦登特含氟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首先锥形小毛刷蘸适量清洁剂清洁牙合面窝沟及去除牙菌斑,并用探针去除窝沟食物残渣,彻底冲洗干净。

然后用压缩空气隔湿吹干牙面约15 s,干燥后牙面呈白色雾状外观。用37%磷酸凝胶涂布窝沟至牙尖斜面2/3处,酸蚀1 min。酸蚀后用棉球擦干净酸蚀剂,并用清水冲洗酸蚀剂至少15 s。然后再次进行口腔隔湿,用无油空气吹干窝洞,可见经酸蚀过的牙合面呈白垩色。涂封闭剂时用探针将封闭剂从一侧慢慢引入窝沟底部以免形成泡,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涂布厚一点,用可见光固化机固化30 s,照射距离约为1nm,最后检查封闭完全,调整咬牙合,观察其固化程度,与牙面的粘附情况,有无漏涂的窝沟以及咬牙合是否过高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1 h内不要进食。

1.3疗效评定标准封闭术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封闭剂的存留情况分为3级:完整保留,部分脱落和全部脱落,患龋状况按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龋病调查标准[2]。

2结果

经过治疗,封闭剂保留率6个月为98.9%、第12个月为97.8%、第18个月为95.6%、第24个月为94.4%,见表1。龋齿率6个月为0.0%、第12个月为0.0%、第18个月为1.1%、第24个月为3.3%。

3讨论

龋齿的发生发展和口腔环境(如细菌、食物)及易感的牙面存在关系且与年龄的关系密切,在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活跃性。儿童因喜食黏性强、含糖高的软食,易发酵产酸儿童自洁作用差等影响因素,故儿童患龋率高、发病早[3第一恒磨牙是口腔中萌出最早的恒牙之一,功能时间最长对整个牙颌系统影响最大,它易患龋,且龋坏易被忽视。

窝沟封闭是用一种高分子材料涂布在新生磨牙表面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保护层,将窝沟封闭起来,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是预防龋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长期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含氟封闭剂有屏障和持续释放氟促进再矿化的双重作用。窝沟封闭剂的防龋效果与其保留率密切相关,封闭剂的保留率越高则防龋能力越强。操作时儿童年龄小、认知能力低而配合度不够,且唾液分泌量较多,所以会造成所需人力、时间较多,且会随时间推移而陆续脱落的现象。因此,应保证牙面的清洁、酸蚀后必须冲洗干净,避免酸与釉质的沉淀物堵塞脱钙后的微孔、注意隔湿、涂布时用探针充分捣匀以免产生气泡,操作熟练并定期复查补填,以降低继发龋的发生率。同时,积极开展窝沟封闭的口腔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龋患率较高的国家,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家长和儿童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伟,边立新,郑喜春.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六龄齿初期龋的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8):512.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19..

篇6

【关键词】龋病;乳牙;患病率;防治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ooth caries in Uygur children aged 5 year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LIU Zhao-yong.Department of Dentistry,People’s General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8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tain the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ooth caries of 5-year-old Uygur childre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hildren’s oral health care.Methods An equal-sized stratified multistage randomly sampling design was applied to obtain a provinci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group consisted of 782 Uygur children at 5-year-ol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residents.The status of dental health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the Guideline for the 3rd National Oral Health Survey.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survey result and the dental caries prevalence of 5-year-old children in West region in 2005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ciduous tooth caries of 5-year-old Uygur children in Xinjiang was 65.35%.The most number of caries in a children was 16.The mean number of decayed/missing and filled teeth(dmft) of 5-year-old was 3.30.The filling rate was only 4.6%.The prevalence rate and mean dmft of deciduous tooth cari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area and gender;but the children came from city showed significant higher filling rate than those from countryside,so did the female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 male children.Conclusion The deciduous tooth caries prevalence rate of 5-year-old Uygur children is still relatively high in Xinjiang;there remains a proportion of active untreated decays.Improving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between parent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train children dental hygiene habit and carry out theme assure to prevent the caries in the early stage.

【Key words】Dental caries;Deciduous tooth;Prevalence;Control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71

作者单位: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儿童龋齿的预防保健具有重要意义[1]。维吾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居住。迄今为止,有关该民族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的资料较少。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5岁儿童患龋病状况,以制订相应龋病的防治措施。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乡782例5岁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状况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抽样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为新疆地区5岁年龄组的维吾尔族常住人口。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性病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新疆的6个地区(城乡各3个)抽取5岁维吾尔族儿童720员。调查过程中,每个调查点的调查对象为男女各半,为保证有足够的有效样本量,每个调查点增加10%的样本量,去掉不符合样本,实际调查的有效样本为782名。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儿童饮食习惯;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口腔科就医行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护理和评价。口腔检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2]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3]所规定的调查方法和标准。调查中,使用统一配置便携式照明灯和统一的调查器械(平面口镜、CPI探针)。调查指标为乳牙患龋率及乳牙龋失补牙数及其构成比。将调查结果与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西部地区5岁儿童患龋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乳牙患龋率和充填率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乳牙龋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中68.45%的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甜点、糖果、糖水、碳酸饮料、含糖果汁和加糖牛奶),16.75%的儿童有经常睡前进食甜食的习惯。3岁前开始刷牙的占11.15%;每日刷牙2次的占19.35%。使用含氟牙膏的占34.52%。

本组维吾尔族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靠媒体,电视广播占70.56%,报刊杂志占43.8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获得的仅占2.18%。在就医的儿童中急、慢性牙痛比例城、乡分别为21.54%、31.32%,城乡之间无差异,但在接受预防方面,城市儿童较农村儿童比例分别为71.25%、46.52%,城市高于农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

2.2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见表1。从表1可见,782名5岁维吾尔族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5.35%。统计分析表明,乳牙患龋率在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岁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率则存在性别和地区的差异,其中女性儿童的乳牙龋齿充填率高于男性儿童(P

表1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

调查对象受检人数患龋人数患龋率(%)龋齿充填人数龋齿充填率(%)

城市 男19612362.76157.65

女20212762.87167.92

农村 男19113168.5921.04

女19313067.3631.55

合计78251165.35364.60

2.2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龋均及龋失补构成比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龋均及龋失补构成比见表2。从表2可见,782名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龋均为3.30,患儿中龋齿数最多为16个,龋齿充填率为2.13%。统计分析表明,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龋均在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乳牙龋均和龋失补构成比

调查对象受检人数

龋失补龋均

牙数均数%牙数均数%牙数均数%牙数均数%

城市 男1965572.8497.0420.010.34200.103.485742.95100.00

女2025642.7994.9520.010.33280.144.715942.94100.00

农村 男1917163.7599.3120.010.2730.020.427213.77100.00

女1936763.5098.9830.020.4440.020.596833.54100.00

合计78225133.2197.5290.010.35550.072.1325773.30100.00

在新疆地区5岁维吾尔族儿童中,龋均>10的维吾尔族儿童为57名,占受检维吾尔族儿童的7.29%。其中城市维吾尔族儿童为27名,农村维吾尔族儿童为30名,城市和农村地区高龋均维吾尔族儿童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期为龋病高发期,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咀嚼功能,从而影响儿童的颌骨正常发育和吸收功能,另外还会对继替恒牙和恒牙列造成不利的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对乳牙龋的发生至关重要,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言传身教会对儿童口腔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4,5]。本组儿童餐间频繁进食零食(2次以上)的比率不高,但有68.45%儿童将新鲜水果、面包、蛋糕、甜奶等作为平时餐间主要辅食的习惯。睡觉前吃甜或喝甜饮料的习惯是儿童易患龋高风险行为,本组约16.75%的儿童有过此行为。

本调查显示儿童刷牙频率主要为早餐前1次,睡前刷牙和餐后刷牙的儿童比率较低,农村儿童更为突出。儿童在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建立期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协助,但大多数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刷牙或检查孩子刷牙效果,难以保证孩子达到有效刷牙的效果。含氟牙膏刷牙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措施,现提倡3岁以后儿童在父母监督下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本调查发现只有34.52%儿童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但大多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协助。此外,本组85.17%的儿童 1年内没有看过牙,但实际情况是65.35%的5岁儿童患有乳牙龋,表明大部分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口腔健康状况,不知道儿童口腔健康的标准。

本调查结果显示本组受试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5.35%,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西部抽样调查结果(63.0%)略高,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儿童龋均为3.30,高于西部地区均值(3.23),但低于全国水平(3.50)[6]。本研究中有2颗龋坏牙齿的儿童最多,但龋均大于10的人数占受检儿童的7.29%,其中城市为7.04%,农村为7.81%,对这部分患有严重龋病的人群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将其作为重点保健的目标人群。本组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率仅为4.60%,城市乳牙充填率为7.79%,农村为1.30%,可见城市乳牙充填情况远远好于农村,这可能与城市地区居民具有更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同时在享有口腔保健服务方面具有更好的条件有关。

基于如此情况,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儿童乳牙的龋坏情况令人担忧,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尤其是对农村维吾尔族儿童的关注。针对学龄前维吾尔族儿童口腔保健的特点,应积极开展关于乳牙保健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口腔保健,培养维吾尔族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尤其要注意对农村维吾尔族儿童及其家长的宣传教育。针对乳牙充填率低的情况,应提高家长们对乳牙龋充填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龋齿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卞金友.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4-65.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4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0-51.

[6]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8.

[7] Harris R,Nicoll AD,Pine CM.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2004,21(1Suppl):71-85.

篇7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对1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治疗、流调分析及实施相关的防控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防控措施得当,属地范围内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ands, feet, mouth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17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of patient abus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epidemic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of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roper territorial scope of non-hand-foot-mouth disease outbreak. Conclusion: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intestinal virus infection by a variety of way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hand, foot skin ulcers herpes and oral mucosa characterized.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entirely possible, and early treatment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cei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very good.

【Keywords】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icalsurvey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儿,男8例,女?9例,年龄最小(22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3岁。发病1-4天入院,发烧者4例,手、足、口均出现皮疹者17例,臀部皮疹者7例。

1.2临床特征患儿多为突然发病,约1/4患儿出现发热,常以手足口皮疹为首诊,先是呈现玫瑰红斑疹或斑丘疹,一天后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皮疹呈离心性分部,主要见于手指、足趾掌面,指甲周围及足趾边缘,臀部皮疹多见于2岁以下患儿。疱疹呈卵圆形,单房性直径多在2-5mm,未见有破溃,无继发感染,2-4天皮疹含微混浆液吸收干燥,脱痂不留疤痕。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口腔疱疹破溃出现浅溃疡,底部呈灰黄色,周围有红晕,多在口腔两颊粘膜、舌边、软腭。病程在5-7天,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或心肌炎。病理反射体征均未引出。生理体征正常。

1.3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隔离治疗护理。通常用喜炎平或病毒唑或炎琥宁或阿昔洛韦等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水溶性维生素等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个别患儿给予大青叶合剂5ml,Bid口服或抗病毒口服液5ml,Bid口服,一般疗程5-7天。给予患儿二级护理。治疗护理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

1.4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4.1病原学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有coxA16病毒、71型(Ev71)病毒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同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可在人体肠壁细胞内增值,通过淋巴系统入血,在血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1.4.2传播与流行环节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携带者(隐性感染者),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约3-5周)。传播途径:可经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

2防控措施

2.1应急措施①儿科接诊到患儿,随即报告我们医院防疫站,接到疫情尽快核实病情,并立即到病房现场进行个案调查,进行流调分析,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和手足口病个案调查报告网络直报。②监督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各项检查,血标本,病毒分离标本采集、各项治疗护理等相关消毒隔离措施及病人家属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③对患儿所在托幼机构直接指导消毒防控方法,与患儿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对患儿密切接触者进行密切观。

2.2平常防控措施

2.2.1对医院监督检测门诊日志病例登记,采集疑似病例标本,药物效果、临床分型、诊断治疗等。检查医院的预诊分诊专病诊室的布局,各项传染病制度的落实。

篇8

关键词:老年人;龋齿;口腔卫生保健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in the elderly in Haikou City,and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in the elderly.Methods A total of 875 elderly people aged 65-74 year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districts of Haikou City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The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was carried out.Results The crown caries detection rate,caries filling rate,tooth loss due to caries rate,DMFT rates were 48.10%,21.00%,38.30%,70.70%.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rown dental rate and DMFT rat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The elderly people;The dental caries;Oral Health Care

S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龋病和牙周病是公认引起失牙的最常见原因[1]。失牙导致咀嚼功能减弱或丧失,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影响全身健康,进而降低生活质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是预防龋病的关键。秦立芳等对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组龋病、牙周病及牙齿缺损发病率比口腔健康行为不良组低[2]。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875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分析海口市老年人龋齿和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为海口市老年人龋齿的防治及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海口市65~74岁在当地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

1.2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海口市四个区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5~74岁老年人200人。为保证足够的有效样本量,避免出现废卷影响结果,每个调查点增加5%的样本量,即共需抽取840人,实际抽取875人。

1.3检查工具 便携式牙科检查椅和便携式照明灯;平面口镜,镊子以及WHO推荐使用的的CPI探针(探针的头部为球形,直径0.5 mm,在3.5 mm和5.5 mm之间是一段黑色区,在8.5 mm和11.5 mm之间是另一段黑色区)。

1.4检查方法 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口腔医生对受试者进行检查,统一检验标准,明确检查目的。使用人工光源、平光口镜和CPI探针检查,以探诊结合视诊,完成口腔临床检查。

1.5龋病评价指数及计算公式 龋齿指口腔中检查出发生龋病的牙数;失齿指口腔中因为龋病而引起缺失的牙齿数目,补齿指做过充填治疗的牙数或牙面数。龋失补指数为个体口腔中发生龋病的牙(面)数、因龋病缺失的牙(面)数与因龋病做填充治疗的牙(面)数的总和,用来表示个体患龋情况。DMFT指数指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病的牙数,即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反映人群龋病严重程度。龋均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包括正在发展的患牙,已填充过的龋齿,龋已拔除的牙。患龋率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即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患龋率主要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如对比和描述龋病的分布,探讨龋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等。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组间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 参与口腔健康检查的老年人共875人,其中70岁及以下461人,占52.70%,70岁以上414人,占47.00%;男性368人,占42.10%,女性507人,占57.90%;小学及初中639人,占73.10%,高中125人,占14.30%,大专64人,占7.30%,本科及以上47人,占5.40%。

2.2海口市老年人冠龋及根龋情况 目前牙冠有龋检出率为48.10%(421/875),总体牙冠因龋填充率为21.00%(184/875),总体牙冠因龋失牙率为38.3%(335/875),总体冠龋失补率为70.7%(619/875)。男女间牙冠补齿率和龋失补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牙冠患龋率和失齿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368例男性牙冠龋均是0.96,507例女性牙冠龋均是1.35,不同性别人群冠龋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759,P=0.006),冠龋均女性比男性高。男性牙冠充填均数为0.32,女性牙冠充填均数为0.51,不同性别人群牙冠充填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953,P=0.003),女性牙冠充填均数高于男性。不同性别老年人冠龋失齿和龋失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目前牙根现患龋的人数有193人,检出率为22.10%,牙根填充人数是21人,牙根充填率为2.40%,牙根龋失补率为56.70%。总体龋病检出率79.10%,其中男性78.00%,女性龋病检出率为79.90%,不同性别老年人牙列龋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P=0.497)。

2.3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情况 73.80%的老年人有饭后漱口的习惯,66.40%的老年人会早/晚刷牙,65.80%的老年人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见表3。

2.4口腔卫生保健对龋病的影响分析 以目前牙冠有龋与否为Y(有=1,无=0),P1-P10(有=1,无=2)为自变量,采用forward(wald)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有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见表4。

3 讨论

海口市老年人总体冠龋失补率为70.70%,牙根龋失补率为60.20%,总体龋病检出率79.10%低于全国第三次的平均水平[1],高于甘肃省、河南省、东北三省老年人及兰州市敬老院老年人患龋率水平[3-6],也高于意大利研究结果[7-9],原因可能是海南的水质氟离子含量低有关,也与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水平差,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不重视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有关。不同性别人群冠龋龋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恒牙冠龋均女性高于均男性,这可能因为女性在生理上发育早于男性,恒牙萌出较早,接触口腔环境及遭遇龋蚀的时间长于男性,女性还要经历怀孕这一特殊时期,孕期激素及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都会引起患龋率增加。不同性别人群牙齿充填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牙齿充填均数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龋均比男性更高,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外表及口腔卫生健康,因此女性因龋填充均数及填充率都要高于女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人群恒牙冠失牙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调查研究男女失牙率无统计学差异相符合[9]。

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同时给予牙周组织以适当的按摩刺激,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10]。66.40%的海口老年人会早晚刷牙,均低于全国同年龄组(75.00%)[1]。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的占65.80%,不正确的使用牙签易造成牙及牙周组织微血管的破坏,引起口腔感染,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使要引起注意。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有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海南人习惯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特别是有龋齿的患者,常用牙签清理龋洞中的残留食物。而有龋齿的患者每3个月更换牙刷可能是为了刷净龋洞,刷牙时会很用力,损耗牙刷,这种不正确的方式会加重牙齿的损耗。

总之,海口市老年人患龋率较高,口腔卫生保健欠佳。要帮助老年人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键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11.

[2]秦立芳,李济功,吴雪林,等.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08):546-547.

[3]马力扬,杨兰,聂红兵,等.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01):90-92.

[4]张颖,程敏,李岩,等.东北地区65~74岁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008,17(06):582-585.

[5]K少晨,祁涛,王建林,等.兰州市敬老院326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562-1564.

[6]赵树娟,熊均平,杨旭,等.河南省漯河市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03):500-501,504.

[7]Yotat M L,Agbor A M,Ntumba H,et al.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at Tonga,West Region,Camero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istry,2015,2015(1):1-9.

[8]Coccia E,Santarelli A,Ponzio E,et al.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elderly in Ancona:a population-based study[J].Minerva Stomatologica, 2015,64(5):241.

篇9

海勃湾区平沟一小校园位于海勃湾区卡布其矿区,该校流动人口多,计划免疫工作不好开展,除了规定的“五苗”外没有接种其它疫苗,2007年6月发生一起水痘爆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过程

1.1 病例时间分布 2007年6月4日接到平沟一小的电话,我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调,首例是学前3班1女生于2007年5月30日起发热,于6月1日起面部及躯干陆续出现皮疹,6月2日没有上课;第2例是同班后排同学,6月2日发病;从6月4日至6月7日起发病人数增多,以后发病逐渐减少,6月11日以后无新发病例。病例发病具体时间见表1。

表1 病例发病时间分布(略)

1.2 病例班级分布 平沟一小共9个班级,3个学前班,1~6年级每年级1个班,共有336人,其中男生207人,女生129人。本地学生176人,外地学生160人,本次发病43例,罹患率为12.80%,主要在学前班、一年级,高年级无发病;病例中外地学生28人、本地15人,男生23人、女生20人,男女比例为1.15∶1。各班发病的罹患率分别为:学前1班53.57%(15/28),学期2班23.33%(7/30),学前3班37.93%(11/29),1年级28.57%(10/35)。见表2。

表2 发病班人数及罹患率(略)

1.3 既往接种史及接触史 该校所有学生匀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发病学生全部是同班级或居住集中放学以后在一起玩耍的学生。

2 临床表现

病例均有发热,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皮疹呈向心、对称性分布,面部及躯干较多,丘疹、疱疹、结痂并存,伴有瘙痒,无畏冷、关节、全身肌肉酸痛。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有些口腔、咽部溃疡而伴有疼痛。病程经过1~2周痊愈。

3 控制措施

我站从6月4日接到疫情报告,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调,并让学前班3个班学生暂时停课,对1年级的患病学生在家进行隔离并对症治疗,同班同学中密切接触者,也进行了隔离;对教室进行了消毒,建议学生到防保点接种丙种球蛋白或水痘疫苗。在学校做好晨检工作,每日对教室进行空气消毒,课桌及凳子消毒,如有发病立即上报。对于出痘的学生建议卧床休息,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患病学生必须痊愈方可返校。

4 讨论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1]。

海勃湾区平沟一小位于矿区,水痘患者43例中有28例是流动人口,流动性强,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的“五苗”之外,很少接种其它疫苗,造成免疫空白。另外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造成易感人群增多,是本次水痘爆发的主要原因。故应对流动人群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加大计划免疫力度,增加二类疫苗的接种,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一旦有传染病发生,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学生中水痘的爆发往往与学校未能及时报告疫情有关[1],首发病例是5月30日,而我站接到报告却是在6月4日。首例病人接触史不详,提示该校在爆发前可能存在尚未被发现的传染源。因此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监督,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室消毒工作,及时上报发病情况,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本次发病全部在学前班和一年级,此年龄段是水痘发病高峰,重点应做好此年龄段人群的预防工作,控制水痘的最好办法就是接种水痘疫苗,但疫苗价位高,很多家长负担不起,因此要扩大免疫范围,增加免费疫苗的种类,降低疫苗的价格,让更多的人能打上疫苗,能负担得起疫苗费用,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发生。

篇10

【关键词】焦虑;流行病学;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较强的成功动机和轻度焦虑作为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完成,但是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大面积人群研究。特别是焦虑的程度、种类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相关研究目前还很少。为配合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向的对某些特定人群开展心理干预、心理咨询,促进学生整体人群心理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原则,在周密科研设计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大面积的专题调查,对有焦虑症状者进行了筛检。这里仅就前期的调查筛检工作,从医学生群体焦虑的现状水平及不同维度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教学小班为单位,从我校全日制本科医学学生中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1/10比例抽取样本。为排除混杂偏倚,避免入学不适造成的焦虑及面临毕业就业压力造成的焦虑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本次调查不包括当年入学的新生和临床毕业实习的学生。共计收取有效样本457名,其中男生208名、女生249名。大二学生209名、大三学生161名、大四学生87名。法医专业46名、医学信息专业45名、临床检验专业38名、口腔专业42名、临床医学专业286名。

1.2研究工具

1.2.1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采用Spielberger编制的1983年版本[1]。在本项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

1.2.2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 TAS)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家Irwin G.Sarasonj教授1978年编制,中文版1999年译出投入使用[2]。本次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61。

1.3调查方法将如上2项量表印制在同一份调查表中,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统一时间,集中按教学小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将有关内容按指导语在30分钟内填写完毕收回。问卷回收后由专人独立进行分值转换,根据量表作者制定的常模标准分值筛检出各种不同焦虑症状者。同时收集被调查者本次期末考试总成绩的平均分,以各下一阶段与焦虑程度、焦虑类型作相关分析。

1.4统计方法将每位观察对象的特质焦虑得分(S-AI)、状态焦虑得分(T-AI)、考试焦虑得分(TAS)以及所对应的学业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总分在Excel下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量表得分的平均水平(±s)和各种焦虑症状检出率(%),同时进一步进行得分平均水平、症状检出率在各组人群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及S-AT、T-AT与TAS分值之间的相关分析。

2结果

2.1医科大学生不同维度焦虑的现状水平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7份,收回499份,剔除填项不全、资料不准确等问题答卷42份,共得有效问卷457份,回收率90.13%。在457份有效问卷所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医学生整体调查结果如表1。457人按不同性别间分组统计3种焦虑得分值结果,见表2。将457人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分组,根据常模标准[1,3]划分,计算有焦虑症状者的检出率,见表3。

2.23种维度焦虑间的相互关系将每份问卷的考试焦虑量表得分(TAS)与焦虑状态―特质问卷的2种得分(S-AI、TAI)分别作相关分析得出:TAS与S-AI的相关系数为r=0.373(u=2.47,P0.05),说明有焦虑特质的人易于引起考试焦虑。这一点在焦虑症状人群检出率差异的显著检验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3讨论

自美国学者Spielberger提出焦虑按其表现方式不同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后,国外多数研究者在焦虑测量中已注意到对此的区分,但在我国的调查报告中还多为笼统的叙述。本次调查在对大学生测量考试焦虑的同时,进一步完成了对二者的区别测量,这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学生焦虑的类型和来源。以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同类资料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医科大学生不论男女的特质性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国内中学生群体的水平(U=2.064,P

状态焦虑主要是以某种应激情景造成的某一段时间内的情绪体验,一般较为短暂。特质焦虑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具有个体差异。这些不同的焦虑虽然多作为一种情绪体验表现出来,但对人的影响不尽一致。以往认为,TAS测量的是考试焦虑的特质方面,即哪些人容易感到考试焦虑,它较少涉及焦虑的情景方面[1,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本次调查对以后工作的结论性提示:为在考务工作中减少考试本身对学生的情绪干扰应在学生群体中注意筛查发现特质焦虑人群,在各种重大考试前积极进行对此类人群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工作(特别应加强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利用各种干预措施来缓解考试压力给他们带来的焦虑,以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取得更好更真实的考试成绩。

(致谢:诚挚的感谢在本次调查中给以大力帮助的我校各部系辅导员老师。)

4参考文献

[1]张作记.焦虑状态―特质问卷.中国行为医学,2001,(10)特刊:123

[2]王才康.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中国行为医学,2001,(10)特刊:127

[3]Newman E. No More Test Anxiety. Los: Learning Skills Publications, 1996,1-14

[4]李金钊.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3

[5]Sarason IG. The Test Anxiety Scale: Concept and Anxiety (vol.5).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1978,19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