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和口腔医生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牙医和口腔医生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山东奇人东方朔,精通文史,奇智多谋,应诏而来,毛遂自荐。在奏章中,东方朔自许极高,称:“臣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如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武帝读了这位自X诩编贝皓齿的东方先生的推荐书,堂堂正气男儿的形象立刻博得了武帝的好感。并极为欣赏他的气概,遂诏拜为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卫风》中形容美貌女子“齿如瓠犀”,就是形容牙齿长得洁白、整齐。看来一口好牙,在古时就成为不凡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决定了社会对你的态度。而如今,这个凡事均讲究仪容仪表的现代文明社会中,健康的口腔则意味着更多。作为最早将牙种植业务引入中国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教授余优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您生活、微笑得更灿烂。”
未被重视的领域
人们总是等牙痛了,甚至到痛得受不了的时候才会想起看牙医。口腔保健在国内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领域,造成普遍对口腔健康重视不够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状沉。牙齿不像心脏和脑,如果出了问题,那手术非做不可,因为心脏和脑一旦发生病变就会涉及到生命,所以老百姓即便没有钱,砸锅卖铁也要看这个病。满口的牙齿,少一颗坏一颗与其相比,影响就显得不太大。即便是没有牙齿了,人也可以生活下去,最起码它对生命也不能造成直接的危害。然而它却会大大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
“其实中国的财富阶层,他们的钱甚至比国外的富豪积累的还要多,但是生活的质量却远远低于国外的财富阶层,原因很简单,很多事情不是仅仅取决于银行户头数字的多寡。”余教授如是说。百姓包括财富精英们对口腔健康关注不够,另一个原因是源于文化和历史的遗留,造成了口腔保健意识的缺乏。国外一些老百姓认为身体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发肤受之父母,我有义务要好好保护,而相对来说,夏侯敦曾经的坚守已经反被我们如今的国人所淡漠。很多国民认为,反正人有32颗牙齿,拔掉一颗无所谓,这首先是观念上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市民一年内都会到定点牙医处做一至两次的牙齿保健和检查。很明显这种口腔保健意识是中国百姓所不具备的。上海现在有2000万人口,按照国外的口腔保健意识,一年普通百姓能够在保险公司帮助下做两次口腔保健,那么上海每年口腔保健人次就应该达到4000万次,而实际情沉整个上海从业牙医总数不到4000位。按照这样计算,一个牙医一年为一位百姓口腔保健两次,一年就得完成10000多次,这就意味着一年365天不休连续工作,每天仅牙齿保健,每位牙医就要平均接诊27人,这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数字上看,我们的牙医人才缺乏程度非常之大。
“刚刚解放的时候,人家是不把牙医当医学或是医生看待的,而是认为是种‘匠’,我认为这在教育背景上是有区别的。国内对人的劳动成本不是很在乎。而在乎的是医疗器械和药物的价值考量。而牙医恰恰相反,它主要是依靠人的劳动成本获取治疗效果,而不是靠器械和设备来获取的。这也是一部分区别,国内相对来说把人的劳动成果大大被贬值了,而国外则以劳动成本为主要的代价。大家都知道高级的手表和车子都是手工制造的,而不是靠机械化大生产,而牙医就是靠手工,个性化的手工完成的。技术劳动成本没有得到真正价值的体现。在国外,个性化的东西是非常吃香的,牙医的治疗每个人都是要个性化的,每颗牙齿也是个性化的。所以它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和精力,但相对来说,这方面却比不上器械和设备成本的肯定,当然,现在我们的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改善肯定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牙医在医界的排序,主要和教育背景有关,因为在医学这一领域当中,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在国内、外都是一级学科即最原始的学科。但在国外,牙医被认识是一个很理想的职业,而在国内他的地位则显然没有那么高。甚至在医生当中,它的地位也不是很显著,反差极大。”余优成说道。
人的第三副牙齿
2000年初中山医院派余优成到美国进修学习牙种植技术,这个技术最早是在1965年实施,其效果非常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世界牙科联盟(FDI)的承认,并在全世界推广开来。而中国是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这项业务,当时的余优成对这个新型口腔假牙替代模式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这种新模式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他向院方提出希望能够到国外学习此项技术的申请。很幸运,它得到了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如愿前往美国进修。2001年回国后。便在中山医院正式开展牙种植业务。牙种植最大的优势是形态比较逼真而且不损坏口腔里的其他牙齿,使用舒适。1965年做的那粒种植牙整整使用了35年一直伴随使用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正因为牙种植技术有这些特点,自余优成最初一年完成14颗到2008年三百多颗种植牙,病人呈稳步上升趋势。截止到目前为止,余优成已帮助患者种植了2000多颗义齿。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牙种植技术目前来说是牙科领域的高、精、尖的顶尖技术,他需要医生就有外科类知识,也涉及到口腔修复学的知识,还涉及技工类的知识和全身临床医学的知识,因此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集合为一才能使其更完美。但是牙种植所需要的费用很高,并不是每个患者缺齿就一定要做种植义齿,这是不现实的,可是如果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国外患者会首选种植义齿。韩国人口是4000万但仅2007年一年牙种植的数量达到一百万颗,而中国则只达到5~6万颗。现在种植牙在公立医院大概价格在一万到一万五左右一颗,而烤瓷牙根据地方和医院的差别,价格也有不同,基本是在一千元左右,所以种植牙和烤瓷牙相比,在价格方面会相差很多,所以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由于意识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现在国内牙种植患者群体主要由有国外游学、工作、定居,或有国外生活经历的患者构成。牙种植业务有上百套系统,其中最著名效果最好的要数NobeIpharma公司的产品。余优成现在主要使用的也就是NobeIpharma的两套顶级系统。由于中国医疗领域的自身特点,同样都采用世界顶级种植材料,国内牙种植价格只是国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国外的患者通常愿意回国来做。除了种植牙的费用国内比国外价格更为合理外,作为成熟的国内医生和成熟的国外医生相比,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所谓的明显差别。国内该技术因其掌握在少数医生手里,这部分医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病人,相对来说,国外却有很多医生都会从事这个专业而人口较少,所以他们的临床经验不一定能达到国内一些成熟医生的水平。患者们对国内医生水平的认可,使他们可以回来探亲的同时,牙齿也得到种植,又省了机票,可谓一举多得。
事业VS健康
作为一个口腔专业的医生余优成希望尽自己的所能,通过自己,通过自己接触的病人来宣讲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使中国老百姓国人不但要生活,还要生活得好。当然余优成清楚,只凭借一己之力。只可谓杯水车薪。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和宣讲力度以及完善相关的保险制度。这是关键。他认为中国人不是不具备改善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还是重视程度不够。既便如此,通过各方的努力,中国口腔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人们的意识方面也再不断加强。大家也意识到牙齿不整齐或者有问题,会影响发音,会影响美观、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些社会活动功能。所以近些年,国内各城市中都会见到父母带孩子去做口腔整形矫正。这是可喜的变化。
牙齿处于面部位置,种植牙手术不仅要恢复患者咀嚼和发音的功能外,更重要的还要牵涉到美学功能,也对美观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种植牙其实也是一个美学问题。患者当然希望能够呈现一个更完美、更自然的自己,这也就意味着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优成从事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有20载,“更好、更高、更完美”一直是他对自己职业的要求。“虽然我从事种植牙临床这么多年,可以说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我认为我现在达到的水平和病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比如患者今天牙掉了,今天就想让牙长出来,解决类似这样的要求还是有困难的,常规种植牙的周期是3个月,但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我们现在也能做到teeth in an hour当然这是非常贵的手段,并不适用于每位病人。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余优成说。
为口腔事业孜孜以求的余优成,进入口腔行业却实属偶然。在他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对口腔医学一无所知,甚至连进了大学是要读4年还是5年都不清楚。而现在他是从一个小山村来到上海懵懂少年,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口腔专家。而今,牙医这个职业对他来说不仅是解决了个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帮助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和灿烂的笑容问题。4年时间,破格提升正教授,就是对他个人努力和能力的最好肯定。他常常会跟患者这样讲:“我会让你笑得更灿烂。”
篇2
关键词:兴趣;生物兴趣;中学生;质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因为兴趣的形成往往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量的研究不太容易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质的研究的一些特点比较适合该研究的这方面内容和目的,容易说明生物兴趣形成中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所以笔者在量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质的研究,希望能从总体关系和个体特征两方面上很好地把握学生生物兴趣的来源及变化。
关于质的研究,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间有些明显的区别,例如:研究的层面是从微观出发,抽样方法为目的性抽样,样本较小,理论来源为自下而上,推广度为认同推广、理论推广和累积推广,研究关系是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变化、共情等。
二、研究过程
笔者所任教的W校属完全中学,每年招收一定数量高中插班生。这些学生在当地往往都是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但可能是因为教学资源等原因,这些学生的成绩相当于内地普通高中的中等学生的水平,但由于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很低,他们往往高中毕业后都能考入重点高校。
1.来的学生
杨小薇就是2008年编入W校的插班生。杨小薇:女,17岁,现在读高二,汉族,家在那曲,父母亲均为干部。因为离家太远,常年住校,一年中仅能在暑假回家一次。父亲为牙科医生,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因为身体原因,几年前病退,现在定居成都。母亲为那曲地区财政局官员,哥哥现在北京大学读研一,主修人类学。杨小薇的性格比较开朗,主动热情,经常为老师同学提供帮助。粉笔字写的挺好,在班上承担着黑板报等宣传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发现,杨小薇受到作为牙科医生的父亲的影响,对医学及生物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笔者大体上了解到她过去的经历:1991年在出生,之后在甘肃兰州的姑姑家一直长到10岁,在姑姑较为严厉的教导下,在甘肃读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回到父母身边。当在读完初中二年级时,转到山东烟台插班多读了一年初中的课程。其间,杨小薇的父亲在山东烟台从事社区服务,给人治疗牙病。一年后杨小薇回到继续读完初三并参加了中考,因为成绩优异,被统一编排送往内地读高中,于2008年进入安徽省W校高中部学习。
2.父亲多年的影响
杨小薇的父亲从事牙医,而且热爱他的事业。1977年,国家号召,杨小薇的父亲通过了考试后进入,之后建立了家庭并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杨小薇在和父亲一起的日子里,父亲经常给她讲许多医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有关于牙科方面的事,例如牙为什么会坏的,怎么治疗,补牙时怎样做模子等等。由于父亲对牙医的热爱,也非常希望杨小薇以后能继承他的事业,就如同以前对杨小薇的哥哥的期望一样。
显然,受到父亲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小薇对生物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一选择的是学理科。在高一的学习中,成绩虽有一些起伏,在理科班里属中等偏上水平(在生中属于优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她就很可能考上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也很容易实现她父亲多年的愿望,成为一名医生或牙医。
然而,随着高一暑假她回了趟那曲的老家后,事情起了变化。
3.忽然改学文科了
杨小薇的家在那曲,属藏北牧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恶劣,回家的路程也相当漫长:先要坐一天的火车到达四川成都,与父亲会合,住一两天后再坐两天的火车,到达拉萨,之后再坐半天的汽车,才能回到那曲的老家中,见到母亲和哥哥。
之后,暑假结束返校后,她突然主动放弃了理科,转学文科,在高二的文科实验班,笔者成了她的生物老师。发现她学习比较用功,而且对生物也比较感兴趣。
当笔者第一次问及她为什么转学文科时,她说:“主要是妈妈和哥哥觉得文科在生活中用的比较多,那些文字、历史在生活中常用到。理科像物理、化学在生活不一定经常用到。”
她的这番回答让笔者稍感疑惑,因为从实际生活来说,最先接触到和应用到的应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即理科方面的知识,至少不应该出现明显的“文科用的多”感受。即便各人感受不同,她的确认为“文科在生活用的多”,这也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半途弃理学文的主要原因吧。抑或还有其他的原因?
笔者首先想到了是不是她的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因为根据经验的推测:如果理科的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遇到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这往往是一些学生转学文科的主要原因。
于是笔者找来她高一两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她的理科排名显然要比文科的要好,这就是说,显然不是因为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跟不上了。至少成绩不是她转学科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杨小薇本人的认同。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使得她一改以往对生物及医学知识的兴趣,很可能不再能实现她父亲多年希望她学医的愿望了呢?
笔者又想到她的母亲和哥哥,是不是对她转变起了作用?因为笔者了解到,杨小薇的哥哥比她大6岁,以前父亲也很希望杨小薇的哥哥的能继承他的事业,而且杨小薇的哥哥在高中三年时学的就是理科,但考大学时却转报了文科方向,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摄影。2009年本科毕业后又考研进了北京大学,学习影视人类学(藏学方向),拍摄记录片,记录历史事件。
虽然他们兄妹平日里见面不多,但在一起的时候挺谈得来。这里笔者并不清楚为什么她的哥哥在几年前就改变了方向,转考了文科类专业,但很显然,杨小薇的哥哥对杨小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杨小薇转学文科的最主要原因吗?
笔者又想起交流中她曾说到:“我爸常讲这个,讲他的事业没有人继承。……我就是学医吧,也不会去学牙医。”为什么父亲多年的引导、热切的期望孩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最终他的女儿却坚持不学牙医呢?
4.偶然的原因吗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门又对杨小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当笔者问她为什么不愿做牙医时,她说:“我感觉天天对着人嘴,看着别人的口腔,觉得不舒服。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当笔者又问到她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时?她逐渐叙述出几年前这样的一个场面:
杨小薇在山东烟台插班读初三的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学后,杨小薇照例去父亲工作的社区服务站,看父亲给人治疗牙齿,偶尔顺带着帮帮忙。这时,来了位牙痛的病人,有个牙神经痛,杨小薇的父亲先是给他补好牙,那人又要求洗一下牙,于是,杨小薇帮父亲拿着洗牙的机器,站在边上看。“那个人的牙齿蛮脏的,应该是抽烟抽的,洗牙的机器给我的感觉是往下刮脏。”杨小薇回忆道。“然后我就在想:如果以后要当牙医,那就要天天面对这样的脏牙。……不想当牙医了。”
不难想象:一个爱干净的小女孩,乍然间面对着一个吸烟多年人的嘴巴,牙齿黄中带黑,还散发出某种气味,会有什么样的强烈感觉。
几年后的今天,她还是非常清晰地记得和描述出这件事,显然这件事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以下是笔者对她访谈的记录片段:
笔者问(以下简称问):牙科医生不是挺好吗。国外专门还有牙科医生dentist,待遇也都挺高。
杨小薇:我爸也这样讲过。
问:你觉得牙医对着别人的口腔不好,其实你想想外科,常看到人断腿、烂胳膊;内科常看到人感染什么的,说不定更不舒服呢。
杨小薇:没接触过其他医科,想尝试吧。但牙科心理上不能接受。
问:这种不习惯是从小就有?
杨小薇:不是。
问:还是偶然那次你帮父亲给人洗牙,觉得恶心?
杨小薇:就那一次吧。
现在似乎可以理解她为什么放弃了原先的爱好,转而改学文科了:母亲和学文科的哥哥的劝说,理科科目上也可能遇到些困难,也许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应当就是那次给人洗牙的经历。使她放弃了当牙医的念头,甚至放弃了学习理科,转而学习文科了。
杨小薇的父亲是非常热爱他的牙科事业,希望有人能继承,(现在除了带着两个徒弟,家里还有个亲戚正在陕西医科大学学牙医。)所以常年对子女们加以引导,但最终没有取得效果,看起来是偶然因素的作用,然而这种偶然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如何防止这种偶然因素产生不利的作用?
三、反思
显然,杨小薇的生物兴趣的变化和转移显然带有一些偶然性,但似乎又不完全出于偶然(她的哥哥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也与其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定的联系。中学生在生物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会使他们的失去了原有的生物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时,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做好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四、后记
那么,是不是杨小薇的父亲多年的影响就完全不起作用呢?从以下的对话说明,杨小薇对生物和医学的兴趣并没有因为这种偶然因素完全的消失。
问:你曾想过学医吗?如果不学牙医的话。
杨小薇:想过吧,是受我爸的影响,想过学医。
问:想过要学医,没有方向,只是不学牙医。
杨小薇:是的。
篇3
牙齿的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牙科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口腔医学教育。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最早始于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 W. L indsay)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立牙科系,当时全国只有600名专业培训过的牙医[1]。目前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是不断深入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口腔医学教学重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2]为了将口腔医学临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教育体制区分开,2000年出台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口腔医学硕士和博士分为口腔基础医学学位(学术型),口腔临床医学学位(专业型)两个亚类[3]。但即使这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学生,对于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对于专业型学生,未来有的渴望成为口腔全科医生,毕业后进入民营医院从事全科医生或者自主创业开牙科诊所,而另一部分则致力于成为口腔专科医生,磨砺自身的专科技艺,在专科医疗机构专门从事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或正畸等亚专业。由于口腔专业是临床操作性极强的一门专业,即使是学术型学生,未来真正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对较少,虽然愿意继续读博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4],但仍是少数学术型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或专门从事科研工作,而毕业生工作岗位即被要求具有独立接待患者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诊治疾病的能力,所以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临床技能。因此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锤炼其综合素质,使每个研究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从容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
一、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分型
根据研究生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可把口腔医学研究生细分为四型:(1)专业学位全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全科医生工作;(2)专业学位专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专科医生工作;(3)学术学位科研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或深造;(4)学术学位临床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根据上述研究生分型的不同,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每个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适应未来的发展。
通过加强导师之间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规范临床培训标准、完善临床能力考核制度、完善病例讨论制度、强化科研训练和教学训练、创新合作学习互助交流模式等一系列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二、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明确学生想法,细分类型
实际上目前很多应届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前对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做出选择。因此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攻读研究生学习的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而细分类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所改变,因而第二学期进行的第二次调查问卷,对明确其分型更为重要。
(二)针对分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1扎实理论基础
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是高级的专门口腔医学人才、优秀的口腔临床医师,使之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因此无论哪一类型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必须有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入学后第一学年的基础理论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学生分型的不同,可提供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课程应较本科生课程大幅加深,形式亦应不同,主要是大量阅读、课堂讨论及考试。通过对这些基础课程的再学习,让研究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
2针对不同分型学生,个性化培养
(1)专业学位全科型。对于这些未来想成为口腔全科医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对口腔各科的临床操作能力,目前专业型研究生以轮科的形式进行其他科室的学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将各科室导师的此型学生集中在一起,导师之间沟通对这些学生共同培养。一般在收集病史、体征后,学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才能制定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全面的治疗计划包括各科的参与。这样不但促进相互取长补短、互助合作,而且也是服务患者、提高医疗质量的好方式。
(2)专业学位专科型。口腔医学是以独立的临床操作为主的实践活动,临床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口腔科门诊工作的开展,专业学位专科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口腔临床医生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口腔临床专科医师。贯通学科精要,专精所在专科的基本功。此型研究生在本科室每周至少保证4天的临床实践时间,科室有严格的监查监督与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各学生从收集病史到全面检查以及制定各种治疗计划,指导研究生对每个患者的诊断处理,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打分和写评语。每周有一次病例报告,研究生需要用电脑或幻灯、模型等完整地报告自己的病例。毕业时,研究生要对患者的管理与记录的全部病例等简要资料汇编装订成册。最终目的是要求他们能针对某个疾病、某个病症,与其所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自如[5]。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应以临床课题研究为主,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3)学术学位科研型。要求学生尽快进入研究角色,尽早地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自己研究方向和涉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应指导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及技巧,并指定精选的文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做文献抄读。学生应大量阅读有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提交课题组开会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定期检查实验记录本。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每学期末由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学习和工作进行鉴定和总结评价[6]。
(4)学术学位临床型。对于此型的研究生,立题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指派,难度相对较低,尽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掌握研究相关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素养,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进入临床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临床技能操作,专有所长。此型的研究生可能是未来三甲级医院的中坚力量,要求他们应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临床工作能力,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成为临床、科研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综合素质
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口腔医学人才的重任。研究生除应具有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外,还应该具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从事社会工作、进行人际交流和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的能力。所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并定期举办人文讲座和心理讲座,确保研究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提高其竞争和适应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总之,口腔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应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作为高层次、高质量的口腔医师,其临床能力应是知识内容、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接受与实践操作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高素质的口腔医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创新思维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采取一系列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高口腔研究生的综合水品,在临床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上齐头并进。
篇4
现在有很多人为了美丽等原因一次拔除多颗牙齿,或是拔牙前后不懂得如何护理等引发了各种不适,继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人们对拔牙和护牙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本期就来为大家细细解说拔牙那些事。
哪些牙齿需要拔除?
牙拔除术的适应症是相对的。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很多原来需要拔除的病牙可以经过治疗而恢复功能。
1、牙体由于严重龋坏(“虫牙”)等使牙冠大部缺损,牙根及根周情况欠佳,不能修复。
2、不能用根管治疗等方法保留的严重根尖周炎病变者和没有治疗价值的晚期牙周病牙(牙齿松动厉害)。
3、引起邻牙龋坏或反复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但如邻牙已不能保留,青少年应采用正牙牵引或移植该阻生牙于邻牙缺牙处。
4、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起疾病或创伤等的错位牙,因颌骨小没有间隙不能用正牙方法矫正;位置不正或妨碍美观和功能的多生牙;脸部肌肉较薄时拔掉智齿,脸部有变瘦的可能。
5、无功能牙齿。如拔除下智齿已拔除或缺如的对应上智齿。
6、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滞留乳牙应尽早拔,以免造成恒牙错位排列。现在儿童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口颌系统的刺激越来越小,结果往往出现恒牙已萌而乳牙赖着不走的情况。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或恒牙阻生时,如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则不必拔除。
7、创伤。因外伤牙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保存者。骨折线上的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应尽量保留。
8、治疗需要。因正牙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应拔除的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或囊肿波及的牙,因不能保留或因治疗需要而应拔除者。
什么情况下是不能拔牙的?
严重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毫米汞柱。
心脏病比如近期发生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血液病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拔牙会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出血,必须拔时应在内科控制病情后实施。
肝病、重度肝炎这些人多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可能出血不止,此种病人应在保肝治疗后,辅以凝血药物,再行拔牙。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拔牙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病情加重,不可轻易拔牙。但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因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糖尿病互相影响,可促使糖尿病恶化,或者对身体有其它不良影响。
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月经期可能引起代偿性出血和感染。
妊娠期妇女妊娠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避免引起流产和早产。
恶性肿瘤如牙被肿瘤累及,单纯拔牙可能激惹肿瘤引起扩散,一般应与肿瘤一同切除。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应在放射治疗前至少7~10天拔除或完成治疗。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3~5年应禁止拔牙,以免形成放射性骨髓炎。
急性炎症期炎症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拔牙很容易引发感染扩散。
神经精神疾患主要为合作问题。如帕金森病,经常有不随意的活动;大脑性麻痹,有痉挛状态。一般需使用全麻,方可进行拔牙。
拔牙禁忌症很多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例如大夫水平高,已经经过相应疾病的控制处理,可以转化为适应症。如较重的心脏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拔牙仍可进行,并且现在麻醉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全程镇痛效果,甚至连打麻药本身也可以做到基本无痛,再加上一般不敲、不凿不使用“暴力”、微创拔牙,无对心脏病患者的恶性刺激,一般而言,心脏病患者如果心功能尚可,是可以耐受拔牙手术的。
拔牙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该拔的牙应该尽早拔,这样可使病牙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最小化。
临床上常常遇到这种患者,某个牙周围有炎症,该牙作为病因牙需要拔除,但碍于感染,迟迟不拔;有的患者牙疼时想起拔牙可能当时不宜拔,可当急性炎症控制后又不想拔了。及时在敏感抗菌药物的保护下拔除病灶牙,这样才有助于炎症控制,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若过分考虑炎症的发展阶段,认为急性炎症期不宜拔牙,则炎症继续发展,在口腔、皮肤形成瘘管,甚至形成弥散性骨髓炎、败血症等等,就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或者即使使用了大量敏感抗菌药物,但由于病灶没去,也只能控制急性炎症,使其变成慢性。一遇到抵抗力降低,感染会再次急性发作。这样一来二去,药物的肝肾损害就产生了。或者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在患者50岁左右时最终得了牙龈癌。
事实上,炎症期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败血症)、手术难易程度等全面考虑决定能否拔除病灶牙。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手术复杂、损伤大,应暂缓拔牙。相反,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损伤小,此时在抗菌药物的有效控制下拔除病灶牙,有利于脓液引流,使剧烈的疼痛迅速缓解,炎症亦能迅速好转或治愈。
另外,空腹不宜拔牙(注意保证早餐提供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还要注意减少拔牙前体力消耗。一般局麻拔牙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小,不影响糖尿病的原有治疗。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
建议女性怀孕之前到口腔科去做一个检查,早期发现该拔的牙尽早拔除后再怀孕,以免出现上述不该拔牙时间必须拔牙的情况,就是分娩后也要三个月以后拔牙才较合适,还要考虑哺乳期用药对婴儿的影响问题。
该拔的牙一次拔几颗合适?
如患者没有拔牙禁忌症,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手术难易程度等全面考虑决定拔牙的数量。若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手术复杂、损伤较大,可一次先拔一颗。相反,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损伤小,此时在抗菌药物的有效保护下可以多拔除几颗牙,甚至全部该拔的牙,这样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用药(省钱、省事和尽量避免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说就是有咬合功能的,分左右两侧两次拔除,甚至可以一次全拔(无痛的情况下一次拔一颗和一次拔全口没区别)。
拔牙前、拔牙时和拔牙后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
拔牙前
最好先吃点东西。空腹拔牙易出现晕厥现象,并且拔牙后吃东西也不舒服。
最好先仔细刷下牙,拔牙后24小时是不能刷牙漱口的。
对于拔牙后容易出现感染的(比如局部本身就有感染、困难拔牙手术)的患者最好术前就吃抗菌药物。
拔牙时
只要放松心情,与医生配合好就可以。
拔牙后
拔牙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需咬0.5~1小时后才能吐去,24小时内唾液内有少量血液属正常现象。
拔牙后可取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
拔牙后2小时才能饮食,1~2日内可吃流质或半流质,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不能用吸管进食以免口内负压使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引起出血。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饮酒、不吹乐器、不吮吸、舌舐或用手指触摸创口、不漱口以免拔牙创内的血凝块脱落出血。
效消失后,拔牙创口略有疼痛,一般不需服药。若有发热、疼痛剧烈、肿胀或大量出血则应及时就诊。
除了智齿与多生牙,一般成人拔牙后需安装假牙,大约拔除后2个月可去医院安装。
拔牙牙槽窝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4天,牙槽骨壁失去血块的覆盖而暴露,疼痛明显,伴有腐败恶臭,医学上称 “干槽症”,应马上进行治疗。
复杂拔牙伤口缝线一般可在5~6天拆除,术后可适量服用止痛、消炎药物。
拔牙的种种误解
拔掉一颗牙,松掉一大片
拔牙后镶牙应在半年内进行。超过半年,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对面的牙齿会伸长。人们认为拔牙会导致周围牙齿的松动,其原因就在于牙齿拔除以后没有及时的修复缺失的牙齿或使用了不恰当的修复方式,导致周围牙齿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使其松动。
拔除智齿会使前面的牙向后倒,并出现松动?
一般来说,我们的牙齿在一生中都在不停向前移动,而位于牙列最末端的智齿拔除并不会使前面的牙齿松动。
我的牙不好,等全拔了镶全口
口腔内能保存的牙齿越多,即使是牙根(保留一颗牙周膜完好的残根可保持对牙槽骨的生理刺激,防止牙槽骨萎缩,延缓衰老),修复缺失牙的难度越小,修复的效果也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曾提出“8020计划”,即80岁应保留20颗能正常咀嚼的真牙。
拔牙很疼,让它自己掉吧
让一颗需要拔除的牙保留在口腔内会带给我们很多潜在的危险,可能由于疼痛导致患侧牙齿不能使用,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引起下颌关节不适,严重时甚至导致关节的破坏;使患侧的其他牙齿也跟着损坏(咀嚼有自洁作用,不用的一侧往往口腔卫生差)。如患牙的牙槽骨吸收多于根长的2/3不及时拔除,牙槽骨会进一步吸收和丧失,不利于后期修复。
牙齿痛、松动就要拔掉
牙齿的疼痛、松动可以由很多因素引起,一般可以通过对因对症的牙体、牙周甚至镶复的治疗保存。牙齿拔掉以后会引起咀嚼功能的丧失、邻牙的移位和美观的缺损等。
拔牙对大脑不好
牙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末梢神经,拔牙对大脑没有什么影响。
中午不可拔牙,否则会血流不止
一天中,人的血压有高低,大概在中午时分会偏高一些。但是,一般来说找经验丰富的大夫拔牙损伤很小,根本不必担心流血的情形,即使有,医生也可以马上止血。不过,对一些病人来说,选时间拔牙还是有好处的。例如肾衰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后,必须间隔6小时才能拔牙,因为血液透析时使用的抗凝血剂会影响拔牙后的止血,因此必须等药效退掉后再拔牙。
如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决定着牙齿甚至身体的未来。
使用牙线
牙缝里若有食物嵌塞,应及时用牙线(牙签较硬易对牙周造成破坏)剔出,不然长时间对牙周有刺激,还容易长龋。
饭后温水(37℃左右)漱口
进食后口中易产酸,使牙齿外层的坚硬组织脱矿软化,因此提倡在进食和饮用酸性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1小时后待牙体组织再矿化后再刷。如果实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
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
刷牙之后,不要再进食。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间隙刷。对于刚出生至7个月大的婴儿,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温开水轻拭舌头、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对于7个月至1岁半的小儿,乳前牙开始萌出,每次进食完毕都应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长带着刷牙(会漱口时即可使用儿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欢模仿这一点,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采取防龋措施
氟可以预防龋齿。但儿童时期氟素过多不仅会妨碍牙齿的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成人可经常饮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宜自行使用)。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防龋必须控制食糖量,同时饮食要讲究粗细搭配。儿童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也不要让幼儿含着或糖果睡觉。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少抽烟甚至不抽烟
抽烟可以刺激牙龈,同时也是造成口腔黏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避免牙齿承受过重的压力
尽量不用牙齿咬食过硬的食物。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平时要注意经常自我检查或相互检查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在光线好的条件下,面对着镜子,张口检查牙齿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为洁白或淡黄色,且有光泽。凡牙面呈白垩色、无光泽就是龋病的早期表现。此外还应注意牙齿有无形、质的改变。
两个人相互检查比较好。一个人使用筷子将另一个人的颊、舌侧牙面暴露出来,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无龋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对冷、热刺激敏感时,应警惕龋的可能,此时应及时检查。
请口腔医生检查的具体时限标准: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检查一次。由于儿童的乳牙龋病发展得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每年找牙医洗牙1~2次。我们有一部分牙间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细菌及食物的细小残渣在牙面上日积月累,并逐渐层层矿化(实验证明菌斑24小时就可以钙化,这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导致牙龈炎,随后病变扩展到整个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破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导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损伤牙齿,还有防龋齿,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处。
儿童不良习惯与牙列畸形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可能会引起多种牙颌畸形。这些不良习惯包括:
吮指习惯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会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导致闭口时上下前牙间出现圆形的间隙――开牙合;另外会使牙弓变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伸舌习惯指舌尖不停地舔牙,如果常将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间,会导致开牙合;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可使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前凸畸形,俗称“地包天”;舌同时抵触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导致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咬唇习惯咬上唇造成下颌前凸,上牙拥挤并向舌侧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颌后缩,下牙拥挤,上牙前凸呈“鸟嘴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