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平衡功能训练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平衡功能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阴阳平衡;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87-2
缺血性中风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之初,若能诊断明确,在八小时之内及时用上活血化瘀的药物,则效果显著,恢复很快,可以不留任何后遗症。但临床中常因医者的失误,患者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随着治疗的延误,大脑缺血进行性加重,并由此产生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这时候针灸就是最佳治疗手段。我们在临床治疗研究中,采用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999年第一版),运用阴阳平衡法治疗本病,取得阶段性效果,特报道如下。
1病例选择
1.160例病人均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按入院或门诊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平衡阴阳针剌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与尊教材取穴针剌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56岁,平均62岁;病程均在2天~3个月,平均1.75个月。对照组30例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8岁,平均55.5岁;病程均在1周~3个月,平均2个月。两组间性别分布相似(x2=0.3573,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间平均年龄差异不大(t=0.3045,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3纳入标准
1.3.1年龄小于75岁,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的病人;
1.3.2发病3个月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者;
1.3.3无其他急性疾病及严重并发症者;
1.3.4能接受和坚持针灸治疗,并配合本课题研究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取穴:软瘫期上肢取阴经穴,如:极泉、天泉、尺泽、内关、劳宫;下肢取阳经穴,如:髀关、梁丘、阳陵泉、悬钟、昆仑。痉挛期上肢取阳经穴,如:肩、臂、曲池、外关、后溪;下肢取阴经穴,如:足五里、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2)治疗:各穴常规消毒后,取适度长针,运用指力快速进针至拟进针深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周治疗五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3)康复治疗:以Bobath法为主,针对本组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1次/天,45分钟/次,5次/周,一月为一疗程。具体方法如下:
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蹬床。
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医者或患属为病人作四肢各关节的曲伸运动、背部肌肉挤压剌激。活动度及力度从小到大,以不引起病人疼痛为度。
弛缓期康复训练:其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或畸形,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发生,诱发随意运动。包括双手交叉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以及双腿屈曲撑床等练习。
痉挛期康复练习:此期是康复的关键,强调痉挛肌的放松练习,抗痉挛手法及非痉挛肌肌力练习、诱导分离运动的训练以及搭桥练习。
坐位练习:在非治疗期间练习,从床头抬高30度坐位训练,以病人的耐受力的增加,逐步将床头抬高到90度。各阶段的床头抬高持续时间,以病人能承受30分钟为度。超过30分钟后,开始床边健侧、患侧起座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正确坐姿,头部保持直立,将重心左右移动,或伸手前后取物运动。
坐立训练:病人握手,双上肢前伸,重心迁移到双足,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站起。其目的是帮助病人重获垂直感,重获对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我调节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要求病人病情稳定3、4天后达到床边坐立,两周内可训练站立。
站立位平衡训练:病人站立位,双足等肩宽,左右转头转身向后看。如此反复练习。步行练习:包括站立相和摆动相训练以及手的摆动训练。对存在垂足的病人用矫形器矫正。
上下楼梯训练:在上述训练达到预期目的后,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加强防护,训练可在木台上开始进行,逐步过渡到楼梯上。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将各种训练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2对照组:选穴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第六版《针灸学》中经络的处方:
上肢: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针具、配穴、治疗时间、疗程及康复训练同治疗组。钱剌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间隔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1.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0%或以上,肌力程度为5级。
3.1.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89%,肌力程度2~4级。
3.1.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
3.1.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7%左右。
3.2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 [n(%)]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15 7 2 6 80
对照组 30 3 6 10 11 63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女,55岁,居民。因一天前晨练时感到头昏,继而缓慢坐于地上,当休息片刻想起立时,感到右侧肢体已经不能自主动弹,且言蹇语涩。即送往医院,经头部CT检查,左侧颞动脉支梗阻。因家庭条件有限,即收入家庭病房,以上法治疗。治疗十二周后,患侧基本恢复功能,唯稍感乏力:握力稍差,但已能握刀切菜;下肢行走时力量稍差健侧,但正常速度行走已看不出跛行姿态。
5体会
脑血栓形成导致的缺血性脑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之一。其成因是因为脑部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部分缺血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乏,因无昏迷等意识障碍,是属祖国医学中风(中经络)范畴。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并已引起医学界重视。
篇2
关键词:坐位平衡能力,训练,脑瘫患儿
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8%~6%,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给患儿带来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有视力、听力、智力和语言方面障碍或癫痫等临床症状[1]。脑瘫患儿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会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为研究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改善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我院对脑瘫患儿采用坐位平衡能力训练的作业治疗,现将本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9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6例。其中,对照组7例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为3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2.71±0.56)岁。观察组8例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为2个月~10岁,平均年龄(2.87±0.49)岁。排除心脏功能严重不全、认知存在重度障碍、顺从性差的患儿,在性别、年龄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该组患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训练内容如下:①换装练习,家长为患儿选取方便穿脱的衣服,帮助其穿衣并引导患儿予以合作,指导其正确脱衣。②进食训练,采用正确的进食姿势,家长在每天吃饭时对患儿进行姿势的指导与纠正。③洗澡训练,家长对患儿进行洗澡动作与步骤的指导与练习。
1.2.2观察组
该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对坐位平衡功能的训练。训练方法如下:①头部和躯干的控制,颈部前屈、背屈与回旋运动;可将玩具放于患儿身侧及侧后方,引导患儿触摸玩具,家长根据训练情况适当调整难度。②对上肢与肩部的训练,做上肢与肩部后伸、外展与内收动作。③对上肢关节、手部进行活动与训练,动作由近到远,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关节功能训练交替进行。④手部功能活动练习,将患儿喜欢的一些物品置于桌面,引导患儿取物品,并适当增加难度。
1.3 评价方法
两组疗效评价均采用以下三种测量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C-WISC:中国韦氏儿童智力表。②GMFM: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③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2]。此三种评分方法评分越高表示疗效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P
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治疗前,在C-WISC、GMFM、Barthel这三项数据上两组患儿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经过5个月治疗后,在C-WISC、GMFM、Barthel这三项数据,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C-WISC、Barthl这两项的差异显著且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WISC、GMFM、Barthl情况比较(x+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aP
3.讨论
出现脑瘫患儿的原因:母亲孕期时染上疾病,孕期营养不良、在生产时有并发症的发生等。这些原因都会致使婴儿脑损伤。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在其婴儿时期就有很明显的表现,患儿关节与脊柱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改变,形成身体的残疾[4]。脑瘫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脑瘫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尚无特效药。近年来,作业治疗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较为突出,由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的作业治疗是一种有目的地对患儿进行对动作、社会、心理、感觉等因素的重新认知调整。患儿在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过程中,可以提高其肌肉伸张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患儿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5]。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了坐位平衡训练在治疗脑瘫患儿中的显著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坐位平衡训练作业治疗后,两组在C-WISC、GMFM和Barthel这三项指数上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C-WISC与Barthel这两项指数中两组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脑瘫患儿的治疗中,本院主张采用坐位平衡能力训练,该疗法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琚国盛.对脑瘫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丛,2015,13(11):37-38.
[2]马辉.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在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0):78-79.
[3]李红,李艳.延续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4):184-186.
篇3
【关键词】 偏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4-01
作为神经内科多发病、常见疾病种类之一的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病死率、致残率以及发病率[1]。虽然目前临床中脑中卒诊疗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脑中卒临床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脑中卒患者偏瘫发生率显著增大,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提高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为了探讨偏瘫患者康复中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文章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偏瘫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偏瘫患者36例。36例患者全部接受MRI(磁共振成像)或者CT扫描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无一例有认知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患者。实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18例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是41岁至75岁,平均年龄66.5岁;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是40岁至78岁,平均年龄67.2岁;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5例脑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在病史、病情、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全部接受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呼吸道通畅操作、输氧、血糖水平控制、血压控制、甘露醇脱水以及护脑治疗措施。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病情平稳3日至5日后的对照组18例患者接受偏瘫临床常规肢体康复锻炼;病情平稳1日后的观察组18例患者则接受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主要内容有:①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护理人员耐心详细的向患者演示和讲解穿脱衣服、洗脸、刷牙、餐具使用、进食以及喝水等日常生活技巧,演示和讲解方式要丰富,从而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效果。②平衡和转移训练。开始阶段主要锻炼患者翻身、半卧位以及坐位等床上运动,首先,翻身练习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通过双髋向左右摆动带动躯干的整体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患者用功能正常的手握住患手进行移动,移动要紧随躯干的移动;患者能够翻身后,护理人员要指导其进行半卧位和坐位康复训练。一般而言,脑梗死患者病发14日后,脑出血患者病发21日后,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逐步完成健侧卧位、下地座椅等训练,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患者上下台阶、迈步以及站立平衡功能训练。③按摩。实验中,护理人员要对18例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康复护理,通过安抚性推摩使得患者拮抗肌放松,揉捏按摩患者瘫痪肌肉,按摩过程要缓慢轻柔,并且重视患者下肢、肩以及侧手的按摩。④床上主运动和被运动相结合功能训练。一般而言,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便可以为其进行被动性患肢训练,每日2次至3次,每日25min左右。同时患者关节运动要通过搓、摇、拿以及按等手法进行,例如活动足趾关节,借助小皮球训练患者手指分开、并拢以及屈伸动作,用手揉脸以及屈伸肘关节等。
1.3 观察记录 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选用标准为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统计学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p
2 结 果
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良好,但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由15.20下降到6.21,对照组患者由14.80下降到8.40。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差异显著,p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显著,p
3 讨 论
恢复偏瘫患者日程生活能力,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家庭幸福的提高以及社会负担的减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明,神经元突触数量可以随着运动训练的增加而增多,证实脑功能具有可塑性[4]。
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肢体残存活动能力的恢复,最大程度的激发患者剩余活动能力,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次试验中,观察组18例患者全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18例患者则进行常规肢体锻炼,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要远比对照组患者程度轻,并且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实验结果证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改善偏瘫患者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 袁红.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124-125.
[2] 朱芳荣,刘亚莉.早期功能锻炼在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护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50-151.
篇4
[关键词] 脑卒中;综合康复护理;生活质量;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141-0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病症,又名脑中风,其致病因素较多,可引起供应动脉狭窄及非外伤性的脑实质性出血,进而导致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1]。临床表现主要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如不及时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可造成残疾或死亡等不良后果。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减少继发性致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进一步掌握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院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本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45~78岁。经检查,所有患者均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经脑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属第一次患病,脑梗死发病为1~3 d内,脑出血发病为5~7 d内。脑出血患者体格检查存在偏瘫体征;排除患者严重的心、肝、肾等并发症;病程超过18个月,既往有精神病史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患病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临床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保持口腔卫生,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做胸部扩张、深呼吸及咳嗽等运动;定时更换睡姿、坐姿,对皮肤受压处进行按摩;训练膀胱自行排尿,便秘者用缓泻剂等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内容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传教育、基础护理、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锻炼、心理干预等。基础护理:定时翻背、叩背并对骨隆突出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发生压疮和肺部感染情况;语言障碍护理:令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的良好状态,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焦躁、忧虑等精神刺激,训练患者口腔肌肉协调运动能力;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活动患肢,加强躯干肌、患侧颈肌、肩周围肌群、躯干肌群的训练;心理护理:对患者采用适当的心理暗示和支持,增强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以提高其锻炼的信心。恢复中后期康复训练:在痉挛基本得到控制后,由于患者部分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平衡功能训练,纠正步态,实施行走和阶梯训练,上肢功能训练等,从而提高ADL能力[2-3]。康复训练每次45~60 min。
1.3 功能评价
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4]。分进食、如厕、修饰、洗澡、穿衣、转移、活动、上下楼梯、小便控制、大便控制10项,共100分,61~99分为轻度残疾;60~41分为中度残疾,需要大量帮助;40~20分为重度残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肌力提高53例,语言表达能力好转54例,日常生活能力提高55例;对照组患者肌力提高43例,语言表达能力好转45例,日常生活能力提高5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治疗前、1个月和3个月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发生脑卒中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的恢复[5],采取正确的卧位可预防畸形的发生概率,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可以增强对患肢的感觉刺激,从而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6]。给予适当的语言护理,可起到对感觉运动功能协调的作用,有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再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经3个月的综合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继发障碍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
在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增强其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并主动配合进行治疗[7]。帮助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正确的辅助训练和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正确的综合康复护理。本结果表明,对脑卒中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减少继发性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相应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障碍,逐步提高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由于脑卒中患者在疾病治疗时期可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自卑等,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从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鉴于此情况,临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可降低其悲观情绪,令患者保持良好的躯体功能状态[8]。因此,在实施康复措施时应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心理障碍,从而根据患者的自身差异及时采取不同方式的心理康复措施,必要时可配合药物综合治疗,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9.
[2] 诸毅晖,陈爽白,邢艳丽,等. 康复评定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2-234.
[3] 王辉,曹俊云.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 护理研究,2008,22(1):231-232.
[4] 朱晓燕,林明芳,管少茜. 脑卒中病人危险因素研究与循证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8,22(2):142.
[5] 吴涛.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C):15-16.
[6] 田幼红.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C):66-67.
[7] 郑玉琴,赖少娟. 心理护理对早中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14-616.
篇5
关键词:骨科,康复,一体化
骨科疾患是常见病、多发病,许多骨科患者虽然得到临床治疗,但仍有不少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究其根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的康复治疗。精湛的手术是功能恢复的基础,欲达到预期手术目的,必须配合康复。骨科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重建由慢性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1]。
要搞好骨科康复,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一体化治疗制度,使骨科与康复紧密结合。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与与骨科医师、护士等组成一个一体化治疗小组,共同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2]。这样才能把治疗及功能恢复有机而密切的结合起来,使病人更好、更快、更全面得到康复。
1 功能训练
1.1肌力训练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加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以防止关节损伤及退行性改变,患者必须进行肌力训练。
1.1.1 肌力训练原则[3]
(1)超负荷原则:肌力训练负荷量应超过现有水平,并随着时间逐步增加,递增速度为5%。
(2)在高水平时降低进展速度:肌力训练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接近极限水平时应降低负荷增加的程度。
(3)特异性原则:肌力训练要针对特定的肌肉或肌群治疗,所以要掌握肌肉的解剖与功能,选择正确的动作与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1.2关节活动度训练[4]
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分为矫正性措施和预防性措施。一般用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助力训练,或配合器械训练等方法。常配合药物和其他物理疗法,如按摩、牵引等,以增加疗效。被动训练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而主动训练适用于肌力在3级的患者。
1.3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训练
生物力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各个关节都有着极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点并相互协调、相互影响,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体可以更好的应对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单纯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并不能完全恢复患者的功能。为此,现代骨科康复医学设计了大量的运动感觉训练技术。其中,指导患者在不稳定支撑面上进行特殊的闭链运动有着非常好的应用价值。以此为代表的如悬吊运动训练(S-E-T)、应用物理康复球进行的腰椎稳定性训练等。
1.4 步态训练及分析系统[5]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是利用力学的概念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任何一个骨科疾病的患者其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如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多裂肌的萎缩和功能失调,部分患者有臀部和大腿软组织的短缩。这就要求康复医师和训练师详细分析每一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2 治疗小组
骨科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师首先要有康复医学的理念,现代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吃药、手术的阶段,这是“生物医学模式”的方法。在我国大城市中我们的手术设备、内固定置入物及人工关节等都与国外几乎没有差别,手术技巧也不比外国人差。但是治疗的最后效果并不是比手术,而是要看病人最终功能恢复的结果。这就需要康复医学的干预,只有把骨科康复开展起来才能是我国骨科的发展真正跟上世界水平。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康复疗法: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5]。
2.1 骨科康复需要遵循的四大理念
(1)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要强化临床康复意识;
(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原则,以便配合进行康复;
(3)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课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4)不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及时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2.2 护士在骨科康复中的作用[6]
(1)护士是骨科康复治疗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骨科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康复医师为患者制定出适宜的康复方案后,需要骨科康复护士指导患者有效的执行,把康复指导融入住院护理和出院后随访的全过程,使患者早日融人家庭和社会中;
(2)护士是骨科康复的健康教育咨询者,及时为患者传授相关骨科康复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恢复心理健康,为骨科康复创造条件,如护士可选择古今中外立意激昂向上的诗句给患者锻炼时诵读, 建立其信心;
(3)护士是骨科伤病患者功能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具体指导者及辅助器具的操作使用者,护士要树立责任意识,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康复工作目标,为了改善患者肌肉紧张痉挛所致运动障碍, 进行体感音乐疗法。
3 矫形器辅助
矫形器又称支具,它是通过限制或辅助身体运动,或改变身体力线等,用以减轻患肢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障碍的体外无创固定支撑器材,是现代骨科创伤与肢体畸形治疗康复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材料学如热塑性树脂材料和低温加工铸材等新型材料的不断问世以及生物力学的发展,现代矫形器开发、制造、装配都有了很大进步,各种新型矫形器被不断开发使用。但由于目前国内矫形器成本比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暂时还难以普遍应用。
3.1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 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的固定和保护,可以减轻局部软组织肿胀及疼痛,促进病变痊愈,如用于治疗骨折的各种骨折矫形器;
(2) 预防、矫正畸形:如对柔软性脊柱侧弯畸形,通过应用矫形器,畸形可以得到较好纠正;对僵硬性脊柱畸形或足踝部畸形,手术治疗前通过应用矫形器可限制畸形的发展,减轻以后手术创伤;
(3)免荷作用: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可用坐 骨承重免荷式矫形器减轻患肢承载重量,有利于股骨头坏死区细胞修复;
(4) 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如硬踝足塑料矫形器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防止步行中出现痉挛性马蹄内足,改善步行功能;
(5)代偿功能:如小儿麻痹症引起的连枷肢,可应用功能性矫形器,对患肢既有支撑作用又有辅助肢体部分运动功能;
(6)改进功能:指改进患者步行、进食等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帮助手部畸形患者改进握持功能的腕手矫形器。
当今是信息的年代,在骨科和康复医学领域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创伤及其修复的概念和技术都在发生改变:骨折的治疗正由坚强内固定转向生物学固定,微创技术应运而生;骨缺损的修复除了手术植骨以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成骨因子和填充材料;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不仅有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一些神经营养因子也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在关节镜方面,除膝关节镜以外,关节镜已应用到其他关节,如肩、肘、踝和腕关节,甚至较小的指间关节、以及较深的髋关节。
近来,有些骨科学着认为,未来骨科是以生物学位基础,其聚焦点将有基于机械力学的植入物转变为用再生方法恢复骨与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更多的采用生长因子及基因疗法,治愈骨与软骨的伤病。
参考文献:
[1]刘克敏,唐涛,王安庆,崔寿昌.骨关节功能康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1)
[2]周谋望.骨科康复的新观念[J].中国社区医师,2009,10
[3]宋佳敏,王霞,高巍等.B超配合胸部CT引导下经皮纵隔穿刺活检术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4)
[4]刘世兴.骨科康复护理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J]. 临床护理,2008,5(6)
篇6
行药物、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 帕金森病;综合治疗;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在中国 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 1.7%, 随着中国进入老领化社会 , PD已成为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主要表现为运动四主症 , 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近年来 , 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 , 抑郁程度通常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认知障碍程度无明显关系 , 但可明显减低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可促进运动症状的发展。高达98%的 PD患者存在 1项以上非运动症状 , 常见的有:疲劳、焦虑、抑郁、腿部疼痛、失眠、尿急及夜尿增多。有文献表示神经精神症状是影响 PD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PD后抑郁的发生率高达 40%~70%[1]。本文目的观察综合治疗 (药物、心理、康复 )帕金森病患者伴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 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 2009年 10月至 2012年 12月门诊及住院的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 PD共 58个患者入组。纳入标准:
①符合 2006年我国 PD临床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 抑郁症评定标准得分在 18~35分;③同意参加受试并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特发性震颤;②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③入选前两周服用过抗抑郁药物者;④患有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⑤精神分裂疾病者。将 58例帕金森病伴有神经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 对照组 28例。两组均常规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运动症状。
1. 2 治疗方法 针对帕金森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治疗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 , 包括药物 (中、西药)、心理辅导、康复治疗。心理辅导由本院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师进行每个星期 2次的 1对 1心理辅导。康复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治疗技术、Rood法、Bobath法、PNF法和运动再学习法。对患者进行训练 , 包括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OT训练等 , 由本院康复科治疗师进行每天 1次 , 每次 20~30 min的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 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量表 ( HAMD)评定。0~8分为无抑郁状态 , 9~16分为轻度抑郁 , >17分为中 ~重度抑郁。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 x -±s)表示, 使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假设检验:数量指标的影响用 t 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 n=30, HAMD 评分 (24.93±4.33)分 , 对照组n=28, HAMD 评分 (25.07±4.40)分;治疗后治疗组HAMD 评分 (15.57±3.02)分 , 对照组 HAMD 评分 (20.40±3.41)分。治疗前HAMD 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HAMD量表评分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 P
3 讨论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 从而会加重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 如抑郁及焦虑等。并有文献表明 , 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会加重其运动症状的发展 , 但尚无定论。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 , 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神经精神症状 , 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症状 , 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给社会及家庭、个人带来负担[2]。Oudsten等的荟萃分析表明抑郁症状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3]。
PD后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尚无定论。Nilsson等对211245例残疾程度相似的PD、骨关节眼及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发现 PD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 提示 PD后抑郁很可能不仅仅是对残疾的心因性反应 , 而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的表现, 是一种器质性抑郁[4]。同时也有研究表明 , PD伴发神经精神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神经生化改变的内源性因素有关 , 也与对躯体疾病的心因性反应相关 , 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并且后者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5]。
虽然病因仍不明确 , 但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 药物治疗主要控制本病症状 , 但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能得到良好效果。目前我国帕金森抑郁治疗指南主要针对药物治疗建议为普拉克索具有确切的抗帕金森抑郁作用 , 可改善抑郁症状 , 减少合并用药。但对于非药物治疗研究较少 , 有文献报道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 , 但由于缺乏正常对照组及病例少较少 , 尚无明确结论。研究表明抑郁状态影响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患者社会支持的缺乏、其社会联系的减少、情感的低落及认知功能的下降等方面[6]。
本研究常规对帕金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 但对于神经精神症状辅以规范的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 ,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综上所述 , 需重视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 同运动症状相似 , 非运动症状的治疗需以药物为主 , 尤其需积极对其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药物、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Cummings JL. Depression and Parkinson’ s disease: a review. Am J Psychiatry, 1992, 149(4):443-454.
[2] Kaji Y, Hirata K.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Brain Nerve, 2012, 64:332-341.
[3] Oudsten BL, Heck HK, Vries J. Quality of life and related concept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systematic view. Mov Disord, 2007, 22:1528-1537.
[4] Nilsson FM, Kessing LV,Bolwig TG.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Parkinson’s disease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affective disorder:a register study. Acta Psychiatr Scand , 2001,104(5):380-386.
- 上一篇: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 下一篇:无机化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