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前教育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收费;长沙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收费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年收费超过一万元的幼儿园,高中教育阶段的收费标准已抵不上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甚至一般的大学学费都没有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高。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社会和谐的民生问题就是:学前教育发展要规范化、学前教育收费标准化、以实际行动减轻普通家庭的在教育方面的负担。
1 长沙学前教育收费现状调查
为了将我国目前幼儿园收费的实际情况调查清楚,笔者以长沙市位列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掌握学前教育收费的实证资料,访谈对象包括部分幼儿家长、幼儿园园长和学前教育专家。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为孩子所支出的幼儿园费用水平、幼儿园的财政体制、收费机制及其对学前教育收费机制方面的建议等内容。同时,选取了几所长沙市幼儿园,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园的收费情况,兴趣班费用的数目,以及部分高档幼儿园的收费情况等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长沙的高中和大学收费的标准均低于学前教育所处最低层次的幼儿园年收费标准,在长沙,有着最高收费标准的教育就是学前教育,长沙诺贝尔幼儿园、万婴幼儿园、小哈佛幼儿园、苹果树幼儿园等较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每年的收费都不低于 2 万元,相比长沙普通大学的收费标准。这些高档幼儿园的一年收费相当于它们四年的学费,甚至更多。舞蹈、音乐、绘画、英语、数学等兴趣班均在幼儿园里开设。为此,学前教育收费与其他教育收费之间的距离就更加扩大了。
2 长沙学前教育费用情况分析
(1)教育费用与家庭经济压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支出供给了学前教育,家长倍感压力。感到压力的家长在公立园和私立园分别是 63%和72%;压力比较大的家长的比例在公立园和私立园都是8%;公立园有20%的家长感到压力严重,而严重压力的家长在私立园没有出现。
(2)分析比较历年来长沙部分幼儿园学前教育收费标准
最近的几年,长沙市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密集提高,每年新学期开学,幼儿园就会制定一个更高的新的收费标准。为了将长沙市学前教育的涨价情况一目了然地了解透彻,本文在众多学校中选择了 4 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调查了其 2004年至2011年期间的收费变化数据,在选取调查标本方面,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都有概括,其中在私立幼儿园中还选取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标准,对其收费标准的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
(3)分析学前教育幼儿园收入来源
政府财政补助、保教费以及其他学杂费三者构成了学前教育幼儿园收入。
幼儿园收入来源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是政府财政投入。政府财政投入主要有国家财政补助、办学主管单位拨款等方式。二是保教费和其他杂费占幼儿园收入的情况。
3 完善学前教育收费现状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收费标准
教育部门在对幼儿教育收费制定标准时,其等级的划分主要以教育质量为标准,为了激励幼儿园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在相同等级中,其收费标准可以有一定的上下浮动范围;同时,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幼儿园来说,其等级的划分要有所区别。因为经济发展快慢不同,农村的一类园与城市的二类园旗鼓相当,所以其收费标准的制定也将考虑这个因素;当然在相同等级的幼儿园,比如说省级示范园之间,其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可以更加精确地划分省级示范园的等级,这样幼儿园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收费标准的制定中,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要有一个截止的高低标准来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最高价可以防止幼儿园的铺张浪费,最低价防止幼儿园低于成本收费。
3.2 政府加大投入学前教育财政
为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总量,改善学前教育经费低于教育经费总量1.5%的现象。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GDP 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保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绝度量和相对量上的增长步伐一致,2012 教育经费占 GDP比重的4%第一次在年财政预算中出现,在此基础上确保大于4%的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用于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为了确保学前教育落到实处,避免学前教育经费被取消或削减的风险。政府把学前教育经费与中小学教育经费分开列项,将学前教育经费单独列项。
3.3 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行列
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中,义务教育中纳入学前教育以成必然。为确保社会的发展,必须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到免费教育,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可以普及到弱势家庭孩子。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才能充分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和数量,幼儿园“贵族化”的趋势也将因此而停止。
4 结束语
笔者希望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可以找出学前教育高收费的症结,为缓解学前教育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学前教育合理的收费标准,让普通家庭幼儿也可以公平的共享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彭兆丰.探讨幼儿园成本收费[J].学前教育研究,20o3(10):36一37
篇2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数学教育
1、引言
全国数学建模组委会主任李大潜教授曾经就“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发表过重要演讲。他指出,数学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搞好数学建模活动[1]。实际上,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是其它方面的实践所无法代替或难以达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尚志教授曾经赋诗言志《咏数学建模》:数学精髓何处寻,纷纭世界有模型;描摹万象得神韵,识破玄机算古今;岂是空文无实效,能生妙策济苍生;经天纬地展身手,七十二行任纵横。与我国高校的其它数学类课程相比,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我校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它对数学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数学建模活动对数学教育的作用
2.1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
2.2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接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的同学大都需要学习诸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短课程”(或讲座),用的学时不多,多数是启发性的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去学,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培训中广泛地采用的讨论班方式,同学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竞赛中还培养了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Mathemathmatica、Matlab、Mapple等),甚至是排版软件等的能力。
2.3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数学建模竞赛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对于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培养、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等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所起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2.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了学生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风格
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低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可以使学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凡事力求尽善尽美。 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使学生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了解和领会由实际需要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使学生增强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能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表面上一团乱麻的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在改善所学的数学结论、改进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发现不同的数学领域或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逐步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八九不离十地估计到可能的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
3、结语
数学知识的传授,如果不满足于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更多地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地、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这些方面的素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铭刻于心,形成习惯,变成他们优秀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大潜.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李大潜院士于2002年5月18日在数学建模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3
【关键词】学习政治 兴趣 要求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组合形式,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时间的分配、教学步骤的组织、师生活动的调节等方面。按照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改革课堂结构,就是要在各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的认识活动,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在时间分配上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结构。这类新的教学结构有:(1)五环节教学法:引入思考自觉讨论认证质疑导行运用总结巩固。(2)读、讲、议、练四步教学法。(3)四课型单元教学法:自学课讨论课启迪课探索课。(4)五段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堂结构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本人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一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1.运用“导”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即运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问题情景中来,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给他们布置思维任务,从外部启动学生思维,从而克服政治课教学从定义到定义、从书本到书本,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政治味同嚼蜡的弊病。
2.运用“读”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教材是按一定的教学法则编辑起来的知识体系,其基本成分是知识、科学方法。这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悬念阅读教材,力求做到:(1)复述教材内容。(2)概括教材主体知识。(3)整理教材知识体系。(4)找到教材的认证方法和叙述方法。(5)提出问题。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等,使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3.运用“论”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阅读和提问的基础上,师生就问题展开讨论,以求得予解惑。因此,教师还应该讲一些学科知识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探索结论。让学生思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进行学习的方法能使课堂少些接受与认可,多些发现与发明,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认知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4.运用“练”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课堂练习题。通过练习,一方面能反馈教学情况,以利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教与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总之,深化政治课课堂结构的改革,能较好地克服目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从而提高政治课课堂效益,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 对教师的一些要求
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原创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观察问题和研究问题。学生对政治课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老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则会使学生感到十分厌倦,且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真正将创新精神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应具备现代科学发展知识,紧跟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把握教材综合改革的举措,灵活驾驭教材。善于把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实例,应用于所学理论中进行综合运用,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个个争先发言,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创新中前进、开拓。
2.交流与探讨
积极参加校内或校外举行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研究课、调讲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也可以与其他教师互相揣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流意见,以求共同进步。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和困惑,这是一种很好的反思交流形式。
3.研究学生所反馈的信息
篇4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 直接教学法 间接教学法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学法的历史发展入手,阐述了直接教学法与间接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提出了对于外语教学应采用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外语教学法的变迁
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罗马贵族雇佣希腊人为家庭教师,委托他们对学生进行希腊语教育,当时他们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教授法”。使用拉丁语和希腊语两种语言来训练学生,使学生成为会用两种语言的人才。
经过17至19世纪,语法进入系统化。教授们根据这个系统化的语法来教授学生。其教学方法是:首先是语法规则和语法变格,其次是教翻译。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到19世纪中叶由普雷斯们完成了系统化。
19世纪末期,语法翻译受到批判,代之提倡的是语音教学法和自然教授法。所谓“语音教学法”就是使用发音记号进行教学的方法。该方法到20世纪初就衰退了。所谓“自然教学法”就是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强调侧重心理规律教学。这种方法被系统化后,就渐渐发展为直接教授法。20世纪初直接教授法进入极盛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行动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开始流行结构语言学,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口语领先教学法”;即强调声音(听、说)优先原则,文字(读、写)为其次。这种教学法到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极盛期,对全世界外语教学影响很大。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这种教学方法提出来质疑。他认为“口语领先教学法”是将耳朵听到的语言立即原封不动的模仿出来,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固定句型;往往是从耳朵进去立即直接从口出来,不考虑意思。他认为学外语应该是从耳到脑然后到口的过程。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加罗鲁和奥斯贝鲁为代表的认识主义心理学家,批判了“口语领先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采用“有意思的学习”的外语教学理论。从而使外语教学进入了“认识记号学习理论”的时代。
二、直接教授法与间接教授法
如上所述,外国语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出现了视听觉教育法、文法翻译法、声音教授法、心理学教授法等等,但都可以归类于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两种。
所谓“直接教学法”,则是不借助母语,直接用要教授的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式。
大阪大学文学部日本学科教授对直接教授法这样介绍到:
“他(大津木)教我们英语时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很明确的直接教学法。学生即便是初学者也几乎不讲语法,当教科书中出现不懂的单词的使用方法时,用例句加以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教科书进行日常会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说,这样可以简单的矫正口语中的错误。尤其对于初学者,既不需要用他们的母语来教学,也不必没完没了地解释语法。”
与此相比,日本东亚大学中文讲师谢素晗这样论述到:“语言学教师的素质就是要了解所教语言的文化,努力地做到用学生的母语加以解释,通过语言的相互理解,才能做到两种语言的比较表达,才能得到巧妙的教授法”。两位语言教育者分别强调了两种不同教授法的重要性,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对此 本文予以分别论述。
如前所述,直接教授法与间接教授法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使用所教授的语言是不是学生的母语;二是外语语法的教授问题,简单的说,直接教授法不先讲语法,而是直接进行日常生活的会话。间接教授法是先讲语法,然后进行会话练习。
三、教授法与思维方式
教授法与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思维方式一般分为演绎式思维和归纳式思维。演绎式思维与归纳式思维方式的区别之一在于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问题上。先特殊后一般为归纳思维;先一般后特殊为演绎思维。这与本国语言的学习和外国语言的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本国语言的学习当然采用的是归纳思维。而外国语言的学习多有教材和老师,即使是外语教学也是在抽象化后的理论基础上,若是使用教材就更是如此。无论怎么说演绎思维的要求要多一点。极端的讲,外国语言(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演绎的思维过程。
这是本国语言教育和外国语言教育的区别和结论。教授提倡直接教授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笔者认为是顺应了语言学习的自然思维过程。即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无疑是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谢素晗老师主张的间接教授法,是因为符合了外语学习的自然过程。在日本教授日本人学习中文,这对日本人来说当然是外语(外国语言),所以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特殊才是顺理成章。 四、教学法与学习的阶段性
这说明教授法与语言教学的阶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初级阶段采用直接教授法,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说“This is an apple.”,大家都能模仿并猜测到:“这是苹果。”的意思;采用间接教学法在黑板上板书“This is”是判断句的基本句型,“This”在判断句中提示主语,“is”是“是”的意思。然后问学生:“This is a desk.”是什么意思,学生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书桌”。
可是要表达一些抽象的意思,直接教授法靠老师的动作是不可能的,这时必须依靠书或几个例句或音像资料来的讲解。一个句型一堂课能否消化可能是个问题。应用间接教学法,在黑板上写下所要表达意思的基本句型,同学们就会用各种词套这个句式。一个句型三五分钟就足以处理。
在外语系高年级的教学课程里,一般有翻译课,“翻译就是用以民族语言准确的再现另一民族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的活动。”因此,作翻译工作就应该通晓两种语言的特征,所以在讲述各种翻译技巧前就必须介绍双方语言的异同。这时间接教授法就大显身手。
同样,在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上,要想提高听说能力就必须导入直接教授法。这是能力的培养,只能靠反复的练习才能提高,只讲理论(道理)无济于事。
五、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外语教授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研究和探寻外语教授法是一个有价值的活动,不同的教授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必要开展分析和测试,以及设立典型案例研究,提高外语教育水平。
其次,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环境、学生的状况和学习阶段决定。在中国教授外语,直接教学法从理论上讲,比间接教学法更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教授法,听力,会话和读解应多采用直接教授法。
最后,直接教授法与间接教授法并非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应提倡综合教授法。
不同的教学法,所培养的方向准确地说,效果也不同。所以在外语教学课程的配置上应把工作做细致。
参考文献
[1] Howatt, A. P. 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苏琦.《世界大百科事典》汉日翻译教程[M].商务印书馆,P3
篇5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然而,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对其蕴涵的教学思想还较陌生。因此本文旨在对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做扼要的总结,并探讨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onism)独树一帜,以其特有的全面而综合的视角审视了传统知识观的症结,从微观社会关系水平上提出了知识的本质,对当今教育改革中如何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和进行教学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观是在批判和发展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本世纪6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1964),奥斯贝尔(Ausube1)的意义学习理论(1969)以及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1970)等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在1968年奥斯贝尔就提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的知识,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他们。他还认为,学习分两种:机械性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机械的学习就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有意义的学习是认知学习。他反对外语学习中无意的模仿和操练,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后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
他认为教授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长期记忆,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指导者,不是主宰者,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去发现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但是奥斯贝尔和布鲁纳却没有说清楚如何确定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怎样知道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这两个问题。而皮亚杰创立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研究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他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指出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既不是先天决定的,也不是后天经验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心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同化(a~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的过程,同化是个体“将新的知觉行为和概念融人已经存在的图式中”(乐眉云,1994:31),即同化是已有图式对外来刺激或输入信息的加工改造过程。顺应可以看作是改变已有图式以适应新物体的过程。当外来刺激无法适应已有图式时,要么改变已有图式要么创造全新图式,这一过程就是顺应。学习过程就是经由同化和顺应,不断产生新图式的过程。所谓图式就是“个体理智地适应和组织环境的认知或思维结构。”(乐眉云,1994:31)总之,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起图式的不断更新,使认知能力得以逐步完善。他认为获得新的知识是一种智慧活动,而每一种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还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活动,不管是外部的身体活动还是内在的思维,都是一种心理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也就是说,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即“将儿童已经学会与正接受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连贯的思维体系的一系列想法”。
(Gibson&Chan—dler,1988:74)儿童的思维就是在同化、顺应、平衡与再平衡的过程中发展与成熟起来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既然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人对于知识的建构就存在着一个自我重组的问题。维果斯基(1964)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对其社会文化内在化的能力决定了他(她)的高级思维活动。所以,人的高级思维系统不是无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他还认为人的社会化、文化本身的发展和个人的生长发育促成了儿童的思维急剧发展。儿童的文化内在化是通过他(她)与大人的接触,使其低级的思维过程向高级思维过程转变。
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活动。他还认为,当成人与儿童联合起来共同探讨问题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从三个方面为建构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是经验的,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世界不仅可以认识,也可以建构。建构主义不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一种教学观念。
从认知论的观点看,实证主义强调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而建构主义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的一元论观点,在建构主义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共建的。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建构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零乱无序的东西,有规律地组建起来。人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一个联系体(continuum )。在这个联系体中,人对一种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前一个建构行为的结果之上的。“建构”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第一规则,由冯·格拉瑟斯菲尔德(Von. Glasersfeld)在1984年提出。他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一观点表明“知”的过程是“主动的”,是个体或个人的。另外,人的观念和见解的形成不能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而只能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发现,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建,使之变成自己的知识。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只能是根据个人的先前知识或经验,通过个人积极地探索来完成。也就是说,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环境建构个人对世界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
经过30多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总结并批判地继承了不同认知学派的教学理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传统教学观认为,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与描述。
知识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意识被看成是“一个空桶”,“一张白纸”和“一面镜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等待教师用理性的结论把空桶装满或把美丽的图画印到纸上。传统教学观否定学生学习的能性和主动性,并往往忽视对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观采取的是教师传授模式,教师是理性的代言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机械的和被动的。建构主义则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人有能力观察与解释世界。而人对社会现实认知的结果是独特的,不能以任何所谓“客观”的方式所共有。 思维的发展与个人的亲身经历相连,扎根于认知者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建构。认知者的思维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生理发展和社会经历。由于个人经历、成长过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也会不同。因此,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由此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评价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标准往往是看其对事物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
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创造自己对事物的见解所采取的主动与周围沟通的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如果让学习者积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这种方式建立的新知识结构不仅不易退化,而且还能给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建构主义教学观承认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客观世界会有不同的理解,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主张学习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结合个人先前的经历和已有知识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
中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启示
通过以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新发展。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间(stimulus-response)的连接链,它根本无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心理过程。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使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是促进合作学习、互动和分享,而不是无益的竞争。
毫无疑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根据笔者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促成和帮助他们自己完成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建构,而不只是向他们“填灌”有关目的语的现成知识。
第二,除了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外,外语教师还应尽可能地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者对有意义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意义和目标,给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氛围,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协作交流,以促进他们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和能力。
第三,现实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国外语教学在不忽视语言准确性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用能力、交际能力、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思维的严密性等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已往主要依赖记忆和模仿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使学习者产生深刻的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尽量在模仿型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和操练,并开展一些带有一定任务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外语教学要富有教育性。外语教学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外语教师要学会理解学习者个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需求,因为只有那些与学习者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现实处境有关系的信息和意义才有价值。这一点是我国外语教师尤为需要注意的。
第五,外语教学的教育性还应体现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上。我国已往的外语教学偏重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情感因素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并重的原则。
篇6
摘要 21世纪的小学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潜能.体育教学在学生以后体育生活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起点,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健身意识及健身习惯的有效培养:一、传授学生健身知识理论,建立学生健身意识;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三、教学方式的多变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 健身意识 健身习惯
一、传授学生健身知识理论,建立学生健身意识
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毫无疑问地是促进学生对体育兴趣养成和形成健身意识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来了解不同体质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体育运动,2009年,兰州市团委组织对小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方面在持续增长,但综合体能却呈现下滑的趋势,相比较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老师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向学生说明,健康不仅仅是代表你不虚弱、没有疾病等,而是包涵了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即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现在社会适应的良好的心态。其次,由于学生对健身与运动的认识不明确,老师应该向学生传达一种健身并不是就代表着一定是生理疲劳这一正确观念。少量的运动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让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健身的意义,对于树立学生的健身与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最后,老师应尽快适应新型教育模式,在传授体育理念的同时,创新出一种能不受时间、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还能让学生在长期锻炼中终身爱益的健身运动,如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或是体育器械等的运动。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精髓时,能更清楚的感觉到自身体能的变化,进而加深对健身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学生健身意识培养的关键步骤是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它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体育健身中来,尤其是现在小学生的文化课程压力过大,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体育课程更是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形下,体育课的课程压力无疑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形下,合理的设计出合理的既能让学生具有体育意识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体育运动的满足感的课堂内容,不但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让学生能以更饱满的精神面对学习,也能更好的赢取学生的好感;再有,学生也能察觉到自身的体能变化,从而达到健身意识的养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展开体育运动。如果在课堂中老师能组织些赛事理论点评和讨论,也能起到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作用。比如NBA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生球迷的最爱,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到对比赛的点评与讨论中来,肯定能让学生们在情感和运动中获取很大程度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体育老师也应为了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对体育健身有更系统、科学的认识而尽量的提高和拓展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样老师也可以更好的在学生组队或是选填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时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也许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但是思想上却很被动的接受了体育。由此,体育课程就更应该以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和团结性为原则,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由此带来的满足,从而达到让学生将体育兴趣转化成为自我尝试锻炼和正确的健身意识。
三、教学方式的多变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体育课堂中有很多像是讲解法、示范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多媒体在如今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在体育课堂中推陈出新的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是有必要的。如老师可以在讲解或示范体育技能要领和球队战术时使用幻灯片来展示,比以往的口述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如若能把最近的体育赛事如NBA、奥运等直观的引入体育课堂中,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体机能改变和保护作用,也更具有说服性和权威性。因此想要学生主动锻炼,自发学习相关体育技能就应该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多变性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的养成。从上面我们应该可以注意到,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多倾向于向学生传达体育知识或技能的理论教学,并没有正确的树立学生的健身意识,想要做到这一点,仍然要积极的使用技能教学实践,才能做到让学生既具有健身意识也能主动参与健身活动这一效果。
四、结论
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使得人们对学校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越来越重视。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把握在校期间对体育和身体锻炼的有利时机,更要让学生在此时培养终身体育这一意识。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已培养体育习惯与意识等直接影响着学生走上社会后是否会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已形成了自觉进行锻炼的体育态度,那么不管有没有老师在旁监督,也不管没有没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他都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也将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是完全有必要并可行的,这将影响着一个学生是否会一生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吴晓虹.论体育教学小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0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41-01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教育部公布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滚动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与20年前相比发生转折性变化: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90%以上的学生认同“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对比过去几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等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状况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竞争方式和个性追求多样化,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如腐败现象、收入差距等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使得部分大学生“三观”出现了错位,引发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
二、加强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政策与理论的学习,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制定学习制度,时刻保持对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新方针政策的敏锐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地方和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首要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新特点
当前,九五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特点表现为追求新奇刺激,思想开放,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富有创造力,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主动性多于被动性,在网络媒体下主动地接纳信息,选择信息,信息,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特点
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往往是对立的,思想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思想权威,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思想理论灌输。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思想教育主体是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他们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兼具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他们具有高新技术和广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品质,但不一定是思想权威。他们不具有特定的身份,甚至可以不被称为教育者,不进行说服,而提供选择和引导。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新特点
网络时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了传统“灌输式”的方法,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向大学生提供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态逐渐立体化、动态化,教育形式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和全面。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网络博客,红色网站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四、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对策建议
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也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
1.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环境依据其育人的构成要素,分为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与校风环境、人文环境与硬件设施环境。首先,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景观环境。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养成的“时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其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大学的人文环境是大学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为此,要重视品味高雅的人文环境的建设并发挥其教育功能。
2.贯穿“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本思想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根本体现,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强调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尊重人的精神诉求;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强调人的全面进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逐步实现民主交流、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和谐统一。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就是要坚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严格教育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既严格纪律要求,又注重道德教化;既严格程序规范,又注重内容效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素质,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3.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制建立
高校应为推行基于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高校应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考评纳入全校教职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聘任、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个人发展的相关问题,高校应该给予特殊考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这支队伍中所有的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学生思想整治教育队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对优秀骨干力量给予重点培养。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这支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更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将心理学知识引入道德教育领域,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既不能人为割裂二者的联系,也不能把二者简单合二为一,应使两者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二者准确定位,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切入点,才能做好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顶岗实习 顶岗企业 顶岗学生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2+1”教育模式的实施,无论是从饭炼学生的心智、磨练学生品质,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是从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来看,都是可喜、可取的。但一种教育模式的改革,应是由全社会共同参与,而不应是仅由校,企单打独斗,更希望能把“1”做得有声有色有保障。
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蓬勃的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成为了中职职业教育的目标。“1+2”,“2+1”,“1+1+1”等教育模式的提出,旨在引导中职学校学生工学结合,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并实现与就业的零对接。本人实践"2+1”教育模式多年,觉得中职学校在“1”的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就一些存在的现状与大家共同探讨。
1顶岗企业鱼龙混珠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完成了在校学习两年的任务后,从第三年开始就要进行顶岗实习,即是“2+1”教育模式中的“1”,到企业实习一年,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而学校在筛选顶岗实习企业的时候,未能做到深入了解、严格把关。对企业的运营状况、用工要求、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资待遇、规章制度等问题没有做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学校方面显得经验不足,学生上岗以后与企业常发生矛盾。曾经出现某餐饮企业经营亏损,要遣散员工,但对实习学生的工资问题悬而不决,双方要闹到到劳动部门进行仲裁,才发现公司连正常的营业执照都还没办齐就匆忙开业的情况。顶岗企业的鱼龙混珠,给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同时,顶岗岗位多数偏离学生所学的专业。由于学生上岗时间比较集中,学校一时不能找到更多专业对口的企业,只能采取岗位填充的办法。流水线生产工人、专卖店店员、餐饮店服务员、会籍顾问、电话营销、电话理财等比较低层次的工作是顶岗学生的主要顶岗岗位。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单调、枯燥,新鲜感一过,就失去工作热情和耐心,转岗的几率非常大。因此,顶岗学生能真正得到专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并不多,学非所用是常有的事。
2企业对顶岗实习缺乏诚意
由于中国的人力市场比较特殊,目前还处于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普遍比较廉价。与学校重教育的理念不同,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逐利,而顶岗实习学生是维系校、企的纽带。如何达到教育与盈利的双重效果,校、企双方没有做更多深人的探讨,很多时候是短、平、快式的合作。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中职学生的能力不信任,缺乏耐心。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知识的储备不够厚实,动手能力比较差,难以胜任技术性强的工作。比如对数控专业,数控设备的造价高、精密度高、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够的话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耗,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效益。所以对顶岗学生的使用比较尴尬,企业多数会安排实习生到技术要求比较低的流水线做操作工,所以技能水平的提升无从说起。
第二,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很难展开。比如会计专业,会计工作在一个企业的需
求量一方面很少;另一方面工作内容涉及到企业的营运成本、营运效益、税收、工资薪酬等商业秘密,迫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企业不太可能让实习生全面接触其核心内容。要培养一位有熟练技能的会计人员,需要有专人悉心的指导帮助,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勉为其难。所以会计专业学生在顶岗过程中能得到锻炼的少之又少。
第三,低人力成本、高收益的用工观念。受人口红利的影响,实习生在顶岗企业中显然属于弱势群体。顶岗学生面临的现状是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基本10小时甚至12小时、白天黑夜两班倒,工作强度大,工资薪酬低,拖欠工资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另外厂规比较苛刻。很多学生反映,由于工作太苦太累提出辞职,但辞职几乎都不被批准,按厂规只能当自动离职处理,“被自离”的工资损失比较大,自己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回报,心理非常的不平衡,但又很无奈、很无助。
第四,对实习生缺乏人文关怀,疏于管理。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育尚未定型阶段,在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引导。但很多学生反映,由于劳动时间长,超出了他们年龄的承受能力,加上工作枯燥、生活单调,觉得身心疲惫,很少与别人沟通的时间与兴趣,内心的孤独感日渐沉重。特别在工厂流水线,有的班组长管理方式比较粗暴,工作中稍有疏忽或手脚慢一点就会被骂,生病也不能轻易请假,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见,顶岗企业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做得不够,而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益。
从以上顶岗企业对实习生的用工状况来看,不难看出企业是抱着一种短、平、快的态度,没有制定适合于实习生特点的有效的工作与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缺乏应有的诚意。
3学生心理准备、知识储备、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差
中职学生正处于16.17岁的年龄,无论是从生理的角度还是从心理的角度,都还是处于成长期,思想和行为不够成熟、理性。特别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陷人无序竞争状态,很多学校争生源,看重的是办学的规模,而忽略了生源的素质。学生的普遍状态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被动学习、被动生活。在“2“的半封闭管理模式下,学生随意逃课、无心向学、沉迷网络、打架斗殴情况时有发生。居于中职学生的特点,进入“1”的状态对学生来讲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心理准备不足。中职学生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在家里习惯了父母家人的照顾,在学校习惯了老师的照顾,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习惯了“被安排”,心理的依赖感特别强。顶岗实习实际上是进人成年人的社会角色,而中职生的心理还是处于青少年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以适应,表现得比较极端。有的向往,认为顶岗实习很好玩,不用读书上课,又有工资拿;有的随大流,别人去我也去;有的逃避,认为顶岗实习很苦很累,更愿意呆在家里。总之,对顶岗实习缺乏理智、客观的认识,冲动上岗、盲目上岗、勉强上岗的都有。
其次,知识能力储备不足,缺乏吃苦精神。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习惯于手把手的教,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只能胜任一些技术性比较低、重复性强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不能客观地正视自己的能力,对岗位的期望值太高。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比较挑剔,不能吃苦、不能受累、更不能受气,上岗三两天就放弃,频繁地转岗,成了名符其实的“游击队员”,企业、学校和家长都很无奈。
再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了,而对社会的复杂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对陌生人没有戒备心理。比如:网上交友不慎,以介绍工作为名被骗去做传销,失去联系;给陌生人指路,瞬间就意识不清,被暂迷心智,清醒后发现银行卡、存款不翼而飞等等典型的案例就发生在顶岗学生的身上,令人不胜啼嘘。
篇9
摘要: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它通过制定教育内容、以一定的形式、方法,以及患者住院各个时期需求的不同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教育 心血管介入 患者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它通过制定教育内容、以一定的形式、方法,以及患者住院各个时期需求的不同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制定教育内容
心血管内科实施的手术都是通过介入进行的,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教育内容,其目的就是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消除陌生的心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增进护患信任,更好的配合护士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同事要求护士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教育内容,学会实施方法,从思想上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才能将理论用于具体的治疗护理活动中去。具体内容包括: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减少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下接受恐怖的手术,介绍手术导管室的环境及与手术相关的人员,给患者观看介入诊断的图片及健康小手册,讲解手术的过程及安全性,如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患者手术全程是清醒状态;术中的配合方法,如患者身体放松平卧手术台上,教会患者听医生口令,有效咳嗽,学会憋气及放松技巧;术后的注意事项,如平卧、术侧肢体制动、常规解除绷带及下床时间、练习在床上排便;出院后注意用药后的副作用、复诊时间等进行整理、归纳为健康教育材料。
二、健康宣传的形式
1.个体化
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护士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情况,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对其健康认识不足的地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指导,体现了个体化的优点。
2.集中形式
用于不同病种,将同一病种的患者(如造影、安装支架与射频、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分别集中起来进行讨论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其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指导,利用病房中的黑板、书籍及保健材料对一些多发性疾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进行宣教,鼓励有阅读能力的患者自行阅读。
三、健康宣传的方法
1.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洁、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但进行教育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和道德性,并鼓励患者提问,能提出问题才能知道患者了解的程度。
2.书面教育
根据不同疾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可让有文化的患者自行阅读,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给予解答。
3.示范法
针对患者文化水平的限制、健康教育知识的缺陷、技巧掌握的深度,对某些方法进行示范体会(适用于技巧性或操作性项目的教育),如教育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咳嗽技巧、自我监测血压、脉搏等,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沟通,不断强化对教育重点适当重复,并以不同形式完成教育——激励——在教育的过程。
四、针对疾病不同时期特点进行宣教
1.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先自我介绍,并带患者至病房,安排好后才开始入院宣教,内容包括环境和病员介绍、住院规则、护理工作安排及住院期间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患者消除陌生孤独感,产生安全依赖感,明确住院规则,自觉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此时护士态度热情,言语要诚恳,要获得患者的认可。
2.介入手术前,手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其主要表现:手术治疗目的的重要性,并简捷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同种疾病的成功病例,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充满信心,减轻焦虑、恐惧,让患者积极配和。
3.术后教育的内容是围绕术后怎样配合护理工作及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如安装起搏器术后应卧床,避免患者肢体抬高,尽量左侧卧位,避免切口潮湿、出血等;造影的患者应注意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及动脉搏动情况;安装支架的患者应按时服用抗凝剂,观察药物副作用,从心理活动方面告诉患者怎么做。如此,患者就能更为积极的配合以达到康复目的。
4.术后康复阶段及出院教育。此阶段患者病情已逐渐稳定或恢复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所达到的结果显得比其他阶段为关注,常与其他患者对比治疗时间、恢复情况,在这一期间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程度、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处理方法、出院复诊时间等,这些不能等患者出院前1-2天才开始介绍,因为患者较长时间远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一旦听到说自己可以出院都比较激动,此时宣教效果不好,而在患者恢复期为被告知可出院时逐渐分次地进行宣教,给其一些出院保健的处方,让其叙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要避免接触大的磁场(如核磁共振检查)、自我监测脉搏等,安装支架的患者要长时间服用抗凝药物及时间,并要注意观察有无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血尿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篇10
[关键词]责任意识 责任教育 大学生 调查问卷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状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本原因是人们认为作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应当并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身份赋予的责任。随着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被人们广泛关注,大学生责任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广泛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掌握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及其对责任教育的认识状况,笔者特面向四所驻济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755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系统进行了数据录入分析,以确保数据客观准确。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及其对责任教育的认识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共18道题目,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二是大学生对高校责任教育的认识情况调查。第一部分共设计13个题目,分为5个部分:责任认知概况、家庭责任意识状况、恋爱责任意识状况、校园生活责任意识状况、社会生活责任意识状况。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群体的责任环境进行的分类,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责任教育的效果。第二部分主要从高校责任教育的必要性、责任教育的实然主体和应然主体、大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和认为有效的责任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和对责任教育的真实心声。
1.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的责任意识较强,现状非常乐观,令人满意。但是也不能否认,数据仍然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责任意识整体性失衡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现将家庭生活责任意识、恋爱责任意识、校园生活责任意识和社会生活责任意识的强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调查对象中,他们对以上责任环境的责任意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在不同方面体现出责任意识的“偏科”。
(2)责任意识存在群体差异
调查问卷统计了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学历”“年级”四个要素与责任意识分别进行相关度分析,并且得出结论:女生相比男生,倾向于责任意识较强;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倾向于责任意识较强;本科学历相比专科学历的同学,责任意识倾向于较强;高年级同学相比低年级同学,倾向于责任意识较强。以上结论证明了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群体性差异。
(3)部分大学生责任实现能力偏低
调查问卷的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体现调查对象责任实现能力的状况。比如有38.7%的同学不主动联系父母,有27.1%的同学对于集体活动抱着抵制的态度,有31.4%的同学选择随时处理掉手中垃圾,42.7%的同学选择采取使之客观不能而非主观自觉的措施来解决跨越栏杆的违反交通秩序的问题等等。虽然以上数据只是具体而琐碎的统计,却也能见微知著的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没有有效承担自己的特定身份的应然责任,责任实现能力偏低。
(4)对集体生活的责任意识相对淡薄
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家庭生活、恋爱关系这种小规模生活环境的主体意识比较浓厚,深刻体会到自身在这两种关系中的重要性,责任意识相对强烈;而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大规模的群体性生活融合深度不够,没有充分肯定自身作用,群体生活的参与度不高。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正确对待和处理 “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问题。
(5)情感责任意识缺乏理性
爱情和友情是人生的大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情感责任教育,对于他们健康的心理成长大有裨益。比如,接近65%的同学在面临就业和爱情冲突的时候,选择了“一定要在一起,宁愿牺牲自己的工作,来迁就对方的工作需要”,虽然体现出较强的恋爱责任意识,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恋爱观相对单纯,对现实生活的困难和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情感理性方面缺乏相关教育。
(6)缺乏公益责任意识
在调查问卷设计的几个题目中,有大部分同学表现出对不负责行为的纵容心理。比如对“脚踏两只船”的错误恋爱现象有22.7%的同学表示接受,有高达70.5%的同学表示理解。对考试作弊进行的“记过”处罚,有30.6%的同学认为严重。这种对不良社会现象漠视或纵容的心理,说明部分大学生群体缺乏公益责任意识,存在“漠视、纵容丑陋”的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7)社会回馈责任意识较弱
首先说明的是,题目答案在设计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调查对象的潜意识。有62.1%的同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有54.2%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责任定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努力孝敬父母”;有66.5%的同学不考虑或附条件的考虑去基层工作。实际上,培养一名大学生,国家和社会付出的远比家庭付出的要多得多,大学生不应该将自己单纯定位在“家庭成员”的位置上,更应该把自己视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始终抱着“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态度。
另外,调查问卷还反映了大学生其他的一些心理状态,比如:表6有42%的同学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人生信条,这反映出大学生存在“充满理想却不满现状”的矛盾心理,这就需要谨慎的加以引导,防止理想受阻而产生心理问题。
2.大学生对责任教育的认识状况分析
根据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大学生群体主流从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角度都对高校责任教育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但是对责任教育方式和效果的认同度却令人堪忧。总结如下:
(1)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远未达成共识
虽然教育界普遍认为,责任教育在教育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教育更是意义重大。但是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约多达13%的调查对象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缺乏有效认知,其中有部分大学生反映因为感受不到高校责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对高校责任教育的必要性产生质疑。
(2)大学生对提高自身责任能力缺乏信心
有73%的同学肯定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将其归因于自身责任心不强,说明大部分同学对自身责任意识缺乏信心,认为大学生群体在应然责任意识和实然责任意识之间存在差距。在当问及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时,有58.3%的同学选择了自律意识差,缺乏外在制约条件。以上两个比例较高的数据充分证明了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责任意识和责任实现能力缺乏信心。究其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内在自制力需要依赖外在强制力。
(3)学校责任教育的效果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对青少年开展责任教育的教育主体也趋向于多元化。在大学生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承担着责任教育的任务,但实际上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这一责任教育主体没有在教育实践中的发挥到应该的作用,学校的责任教育力度和强度没有满足他们对责任教育的需求。
(4)期待完善责任教育的方式方法
责任意识的培养属于内在意识的培养,如果仅凭接受理论教育,而缺乏实践体验和感悟,这对责任教育而言是一种教育误区。实际情况是,当前部分学校责任教育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就是陷入了这样一种责任教育的误区里。调查中,有89.3%的同学更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责任教育方式就反映了同学们期待完善责任教育的方式方法的意愿。
二、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对策建议
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诸多问题,有可能会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当前大学生责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强化责任教育的主体教育
长期以来,把教育归为社会属性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实际上是教育价值观的错误定位―“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把教育当作社会的工具。传统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达到社会要求的责任意识水平和责任行为能力的合格公民,将它作为责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责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将人培养成与其的自然属性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人,使之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中,更好的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并成就其社会属性。能够实现责任教育这一价值观的实践方法就是强化责任教育的主体教育。
2.注重提高大学生责任实现能力
责任意识不是人生而具备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同时,责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短期内使受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发生全面或根本的变化是不可能。要使大学生形成既深刻又稳定的责任意识,必须不停的熏陶和反复灌输,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反复的责任教育实践,才能使之形成坚定的责任意志,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针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开展责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实现能力。
3.促进责任教育生活化
“生活”是一个最普通的概念,是指一个生命个体在环境中生生不息的成长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成长,也包括思想的成长。教育与生活应该是生生相息的关系,教育是特殊的生活,生活是特殊的教育。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指出,现代科学的了危机就在于“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它忽视了“整个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从而使科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世界。重拾生活世界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追本正源的问题,也是责任教育的一个发展契机。在责任教育中,生活化就是要使责任教育脱离空洞的说教,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使之注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不以善小而不为。
4.为提高责任教育的针对性而加强调查研究
大学生责任教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大量客观事实和数据的支撑才能够保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非比寻常。首先,责任教育理论需要适应责任教育环境的现实发展变化而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而理论的创新是离不开调查研究的。其次,教育效过如何也是需要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状况进行教育前后的比较,需要通过调查得到相关数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而对于责任行为教育,则更是需要调查教育对象的现实行为表现才能够得到教育效果的数据。
5.构筑综合责任教育体系
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各个主体,不仅要做好自己的责任教育本职份内,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教育联动机制,开展联动宣传,针对各责任主体制定联动规章制度,在学校和社会上形成一张责任教育网络。首先,学校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所属组织,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责任状态和思想动向,在掌握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上把好关,做好社会兼职培训工作。还要在网络监管方面,要做好校园局域网的责任教育建设。其次,要求社会上的组织团体也要注意对责任意识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意的保护和培养,注意引导和教育,制造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可以对其表现进行登记在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再次,还要尽快完善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制造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舆论氛围。最后,要建立健全责任教育评价和奖惩机制,真正使各责任教育主体的教育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6.创新责任教育保证机制
促使大学生责任教育能够收效明显、遍地开花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教育保证机制。第一,建立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在运行机制。首先,就是从制度上设计好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服务等诸多环节。其次,要有效促成责任教育合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就是要使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结成一张责任教育网络。三个主体各司其职,互为补充,能够保证责任教育的整体效果。最后,要明确、落实责任,制定工作考核和评价奖惩机制。第二,建立大学生责任教育外在制约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普遍意义上的责任实现的社会制约机制,就是要在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和社会习俗甚至法律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制约力量,它不是责任教育的强制,而是责任教育的有效督促。
参考文献:
[1]赵文静. 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 山东教育科研 , 2000,(10).
[2]金亮贤. 学校责任教育略论. 教书育人 , 2002,(22) .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
[4]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上一篇: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 下一篇: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