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总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科学总论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Sci & Eng V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江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荆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409

国内刊号:42-1741/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为自然科学总论类综合性学术刊物。200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季末月中出版。

篇2

三、实质判断的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刑法上的判断,不可能全部都是形式判断;在利用形式判断可以认定犯罪的时候,也不是必须要使用实质判断。所以,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之间的关系应该是:(1)在方法论上,将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分开进行,先进行形式判断,再进行实质判断。(2)并不是只有形式判断才能保障人权,在很多场合,进行实质判断更能够限制处罚范围。当然,也要充分关注实质刑法观在某些场合存在根据处罚必要性扩大处罚范围的危险,并在刑法解释上尽可能防止这种危险。

(一)形式判断先于实质判断

从方法论上看,不能要求一次司法裁判过程同时完成进行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的使命,否则,就是有悖于司法逻辑的。对犯罪的判断,处于优先地位的是形式判断,即对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范所明确列举的客观构成要件的判断。

例如,对行为具有正当性还是违法性的实质评价,在将行为与构成要件进行比对后,才能进行。我国“四要件说”将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同时进行,与思维规律并不符合,同时使一次评价行为承载的使命过多,出现判断误差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司法恣意自然增强。例如,由于刑法规定的阻却事由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备无遗,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实质上不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如被害人承诺的侵害、自救行为等),往往在出现了形式上的侵害后果时,司法人员就会倾向于做有罪处理。

我国刑法学通说存在实质判断过于前置的弊端。“四要件说”将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成立的首要条件,所谓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这就涉及实质判断。此判断一旦完成,行为就被定性,被告人无法为自己进行辩护,这是一种过分强调国家权力的作用的做法,它可能会导致司法适用上先入为主的危险,不利于保障人权和实现法治[31]。所以,先考虑犯罪客体要件,实际上等于先定罪,再找证据。这样的犯罪构成理论必然违反一般的思维规律。要对行为定性,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对行为的定型化,即判断实行行为及其附随情况,然后对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对不作为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之下保障人权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犯罪构成的定型化、犯罪行为的确定化和现实性,认为犯罪不仅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由一定的构成要件所框定的违法行为,所以,对犯罪不能仅仅从一般的违法性的观念上去把握,要考虑其是否有构成要件该当性,特别是不作为的构成要件该当性问题必须仔细考虑,行为人违反作为义务的行为才是该当构成要件的不作为行为。所以,对不作为犯,判断是否在具备作为义务的情况下,没有实施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是刑法评价的第一步,而不是有具体的社会关系(直接客体)被侵害为司法判断的首要步骤。

此外,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相比较,前者是形式判断,是一个事实之有无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因而因果关系是一种形式的判断和事实的评价;后者是实质的规范判断理论,是在因果关系得以证成的基础上的归责判断,因而是一种实质判断。罗克辛所提出来的规范保护目的、被容许的风险、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等原则,都是尝试将法秩序的要求具体化,而它们本身都是实质的标准[32]。对客观归责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因果关系理论的条件说基础之上。

(二)根据实质判断限定处罚范围

对行为和结果关联性的确定,具有从客观上限定犯罪的作用,但要达成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从形式上进行判断。换言之,即便在没有介入因素的场合,也不存在脱离规范评价的纯粹事实的因果判断。我国有的学者赞成这种观点,对此,请参见:张明楷.刑法学[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77. 否则,就是对因果关系进行形式判断的主张。对此,有学者指出:客观归责理论的贡献,正是在承认自然性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就此切断自然科学的事实审查的方式,进一步独立地迈入规范性审查的阶段。这一步,是在努力保留之前的事实判断的单独性和纯粹性的前提下(条件说)迈出的,是在承认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和条件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将其冷静地搁置一边,使其仅仅成为刑法学专业性思考的一个必要的前提,而非核心问题。这种从事实到价值的清晰转轨,为刑法学规范性思考的特质赢得了独立性。对此问题更为详尽的分析,请参见:车浩.假定因果关系、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客观归责[j].法学研究,2009,(5):94.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从经验判断的角度,把行为和结果当作自然现象来观察,以确定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但依然维持着形式的、事实的、存在论的性质[33],其对司法的指导价值也是有限的。对为数不少的有争议的案件,行为人是否要对结果负责,需要采取规范判断、价值判断的方法,进一步确认客观上是否能够对行为人进行归责,从而限定定罪范围或者既遂犯的成立范围。例如,高尔夫球手甲在练习击球过程中,将高尔夫球打到远处的球童乙身上,导致其重伤的,无论从条件说还是从相当性说出发,都能够得出因果关系存在、能够进行归责的结论。但是,从客观归责的角度看,因为无法从规范的层面只能要求甲安全击打而不能打偏,换言之,打偏所带来的伤害是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风险;甲无法掌控因果流程,因此,其并未制造法和社会所不允许的风险,即便从事实的角度看有结果发生,也不能归责于行为人,客观的构成要件该当性不具备。因此,实质判断的刑法方法论对于客观上可能归责的范围的限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制约刑事司法程序的恣意启动。

结束语合理的刑事实体法理论,必须顾及方法论的合理性,必须考虑司法规律和司法逻辑,必须有助于尽可能防止错案,必须有助于解决某些司法难题,以最终实现利用刑事法律保障人权的目标。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司法逻辑三者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统一性。

为此,在我国刑法学中,就应当坚持和发展刑法客观主义,确立客观要素在犯罪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客观判断优先;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行为进行分层次的判断,进行实质思考。如果考虑到这一点,适度改造我国犯罪论体系就是必要的。即便改造后的理论比现存的“四要件说”复杂,在司法实务中掌握起来相对困难,理论也必须先行一步。考虑到近乎99%的刑事案件都是简单案件,其中还有大量被告人供认不讳的轻微刑事案件,因此,在国外的司法实务中,司法人员也无须全都按照阶层的犯罪论体系进行复杂推理,而只需查证主、客观要件是否齐备即可定案。但是,对于剩余的不到1%的疑难案件或者容易出错的案件而言,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的立场,按照阶层的犯罪成立理论,借助于一定的刑法方法论进行推理,即便耗时、费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1%的错案,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被告人来讲也都是100%的权利丧失。 蕴含在貌似复杂但其机理其实比较简单的理论构造背后的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作为一种观念形象,对司法逻辑发挥着巨大影响,能够从方向上左右着司法行为。

所以,本文最后的结论是:虽然刑法客观主义指导下的方法论和司法逻辑不能完全杜绝错案,但是,其可以通过让司法人员形成一种取向和理念,在刑法适用方法论上达成共识,使得刑法思维更符合司法自身规律,制约司法恣意行为,从而尽可能减少错案,使

刑法成为善良人的大,更能够真正成为犯罪人的大。ml

参考文献:

[1] 桑本谦.疑案判决的经济学原则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4):122.

[2] 孙欣.错案“买单者”.法律与生活[j].2010,(11):68.

[3] 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m].金振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

[4] 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6 .

[5]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9.

[6] 周光权.刑法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6.

[7] 林钰雄.新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6,151.

[8] 林东茂.客观归责理论[j].北方法学,2009,(5):72.

[9] 车浩.假定因果关系、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客观归责[j].法学研究,2009,(5):91.

[10] 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 [m].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46,247.

[11] 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 [m]. 注评版.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4.

[12] 库兹涅佐娃,佳日科娃.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m].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12.

[13] 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63.

[14] 张明楷.刑法学[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44.

[15] 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m].4版.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207.

[16] 许玉秀.主观与客观之间[m].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93.

[17] 陈子平.刑法总论[m].2版.台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8:106,172.

[18] 苏俊雄.刑法总论ⅱ(犯罪总论)[m].台北:台北大地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1997:4.

[19] 冯亚东,胡东飞,邓君韬.中国犯罪构成体系完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30.

[20] 井田良.刑法总论の理论构造)[m].东京:成文堂,2005:1.

[21] 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3版.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

[22] 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3.

[23] 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m].李昌珂,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96.

[24] 聂昭伟.论罪与非罪认定标准的统一[g]// 赵秉志.刑法评论:第7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55.

[25] 张明楷.犯罪论体系的思考[j].政法论坛,2003,(6):16.

[26] 吴玉梅.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22.

[27] 冯亚东,李侠.从客观归因到主观归责[j].法学研究,2010,(4):74.

[28] 周光权.犯罪构成理论与价值评价的关系[j].环球法律评论:2003,(秋季号):38.

[29] 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6,(2):84.

criminal methodology and judicial logic

zhou guangquan

(law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

篇3

关键词:中华书局;图书宣传;期刊出版;民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44-06

收稿日期:2013-03-0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国出版转型与发展”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LX12―006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志强(1966―),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肖超(1987―),男,湖北钟祥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引言

民国时期,伴随着出版业的发展,一些探讨出版、读书的期刊相继创办起来。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出版类期刊有:1924年1月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出版周刊》,1931年上海光华书局创办的《读书月刊》,1931年4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创办的《读书杂志》,1931年8月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书局图书月刊》,1932年10月浙江省流通图书馆创办的《中国出版月刊》,1934年上海杂志公司创办的《读书生活》,1935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创办的《图书展望》,1937年上海杂志公司创办的《读书月刊》等。这些出版类期刊,大多以读书、书评为主要内容,兼及出版动态及出版知识的介绍,在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著名出版企业,以这类出版类期刊为广告媒介,向读者宣传书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促销效果。

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中华书局的研究,已出版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回忆中华书局》、《守正出新――中华书局》、《陆费逵与中华书局》、《教育与出版:陆费逵研究》等,主要限于对其历史与近代文化关系的探讨;已发表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主要集中于对中华书局教科书、辞书、古籍、企业文化以及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等的研究。对中华书局所出版的期刊研究,成果本来就少,且主要集中在《中华教育界》、《大中华》、《新中华》等期刊上;至于对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出版的出版类刊物的专门研究,尚无看到。本研究希望能填补该方面的空白,并完善中华书局史的撰写。

一、中华书局出版类期刊简介

中华书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中华书局有创办杂志的传统。民国初期,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竞争中创办了多种优秀杂志,其中《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儿童画报》、《中华学生界》、《大中华》、《中华妇女界》八种杂志,颇具影响,号称“杂志”。在这些杂志之外,中华书局也创办了专门推销本版书的刊物。目前,常见的中华书局出版类刊物有两种:一是1931年8月创刊的《中华书局图书月刊》,二是1937年4月创刊的《出版月刊》。

《中华书局图书月刊》1931年8月创刊,每年出10册,目前可见的最后1期是1932年12月出版的第13期。此后是否停刊不详。《中华书局图书月刊》每期篇幅不大,创刊号36页,其余每期篇幅14―20页不等,主要栏目有“最近出版新书提要”和“最近重版书一览表”等。

《出版月刊》1937年4月创刊,许达年主编,每期篇幅31页。《出版月刊》栏目较多,主要栏目为:论著、读书乐、新书介绍、书评、新书推荐、读书指导、读书语录集锦、大众讲座、时事丛编、时事选录、儿童之页、各地通讯、读书问答、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之预约书、中华书局新书预告。其定位在于中华书局的宣传刊物,给机关团体提供免费赠阅,对个人收费订阅。存世的《出版月刊》,目前可见1―5期。1937年8月出版第5期后未见新一期的刊物出版。

二、中华书局出版类刊物的主要内容

《中华书局图书月刊》和《出版月刊》这两种刊物的主要功能是为中华书局的图书进行宣传,其主要内容均围绕中华书局本版书的宣传这一主题展开。

1.介绍中华书局情况及与出版有关的知识

作为出版机构自办的刊物,《中华书局图书月刊》常刊登一些介绍中华书局的情况和出版知识的文章。1931年8月创刊的《中华书局图书月刊》,创刊号即是“中华书局二十周年纪念号”,刊登了陆费逵的《中华书局二十年之回顾》以及在《中华书局一份子谈话》下陈协恭、舒新城、李廷翰、王瑾士等人所写的自己与中华书局关系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助于社会加深对中华书局的印象。此外,《中华书局图书月刊》每期会邀请一些文化界名流撰写一些与出版有关的知识。如1932年第6―7期刊登的杜定友的《出版界与图书馆》,1932年第8―9期刊登的子敦的《溯一溯中国书籍和印刷的历史》、胡哲敷的《读书与习惯》,1932年第10期刊登的钱歌川的《新闻杂志的王国》,1932年第12期刊登的钱歌川的《校勘漫谈》,1932年第13期刊登的伯符的《美国报纸杂志界之现况》、颂棣的《著作家、出版家和读者》、胡哲敷的《怎样养成读书习惯》等。这些文章,对了解国内外出版的历史、如何读书等,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发表在《中华书局图书月刊》第6―7期上的《出版界与图书馆》一文,长达12页。全文分为导言、内容、版本、手续、结论五个部分,论述了出版界与图书馆之目的、图书馆在出版界之影响、出版界与图书馆的合作、各科分配、图书之选择、纸料、印刷、制本、杂志、配书、书价等方面的问题。杜定友先生从图书馆界的立场出发,阐述出版界与图书馆的关系,并说明图书馆对于出版界的几点希望,认为图书馆与出版界有互相了解、互相合作的必要。《出版月刊》上也有《读书乐》、《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等介绍读书、出版知识以及介绍中华书局的文章。

2.推荐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

中华书局创办出版类刊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中华书局的本版图书进行宣传。陆费逵在《出版月刊》第1期的《发刊语》中,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出版与国外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中华书局“最近每年刊行四五百种,二三千册,虽每日每月刊登日报广告,但恐读者或未几寓目,且不便保存”,才有《出版月刊》之创办。推荐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是这两个刊物的重点内容。

《中华书局图书月刊》有“最近出版新书提要”、“民国二十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等新书推荐栏目。几乎每一期都推荐中华书局的教科书。《中华书局图书月刊》的新书推荐种类繁多。“最近出版新书提要”栏目推荐的图书主要有文学、教育、社会科学、教科书、史地、画册、英文、杂志等类。据笔者统计,《中华书局图书月刊》1931年第1期“最近出版新书提要”栏目介绍了文学、歌舞剧、哲学、修养、教育、社会科学、史地、商业、艺术、英文、杂志等类别的图书。这期的“最近新出图书提要”还附带介绍了文明书局出版的新书。1931年第3期介绍了文学、教育、法律、历史、画册、英文、杂志类别的书刊。1932年第6―7期介绍了文学、教育、社会科学、化学、艺术、英文、杂志类别的书刊。1932年第8―9期介绍了教科书、哲学、教育、社会科学、史地、语文学、文学、拳术、画册、儿童读物、杂志等类别的书刊。1932年第10期介绍了教科书、目录学、社会科学、国语、文学、拳术、画册、儿童读物、杂志等类别的书刊。1932年第11期介绍了教科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文学、杂志等书刊。1932年第12期介绍了教科书、教育、社会科学、史地、检字法、外国语、画册、杂志类别的书刊。1932年第13期介绍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哲学、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画册、杂志类别的书刊。

通过对《中华书局图书月刊》“最近出版新书提要”(或“最近新出图书提要”)栏目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栏目刊载的图书类别主要有文学、哲学、修养、教育、史地、外语、教科书、社会科学等,以教科书和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因中华书局出版的自然科学类图书较少,刊登的自然科学类图书广告也较少。仅在1932年第6―7期有化学类的图书,1932年第13期有自然科学类的图书。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中华书局的新书出版情况,《中华书局图书月刊》还开辟了“民国二十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和“民国二十一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栏目,在1931年第1期、1932年第6―7期和1932年第10期上分别介绍。“民国二十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上)”介绍了小学教科书、中学教科书、农业师范学校用书、民众读物、儿童读物、歌舞剧、国语国音、文学、哲学、修养、教育、社会科学、史地、应用科学、拳术、挂图、外国文等类别的图书。“民国二十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下)”介绍了教科书、民众读物、文学、哲学、教育、社会科学、历史、自然科学、艺术、英文等类别的图书。“民国二十一年中华书局新出图书一览表(上)”介绍了教科书、目录学、哲学、教育、社会科学、交通、史地、语文学、文学、拳术、儿童读物、墨迹等类别的图书。这些图书表格仅列入了著译者、书名、册数、价目信息。

篇4

1、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2、“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此外,正像报纸一样,期刊也可以不同的角度分类。有多少个角度就有多少种分类的结果,角度太多则流于繁琐。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二、按学科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1)马列主义、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三、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四、按学术地位分类

期刊按学术地位分类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

五、关于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国内对核心期刊的测定,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进行。

篇5

[关键词]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政策支撑体系

[分类号]G237.5

1 引言

作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期刊大国,没有自己的国际性数字期刊平台,从而导致优秀智力成果外流是中国期刊的切肤之痛。事实上,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传统出版业坚守纸质出版阵地、新型数字出版不断渗透、出版主体日益多元的情况下,政府具有担任整合现有精品学术期刊出版资源、构筑统一精品期刊品牌、实现数字传播的责任。因此,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迫切呼唤政府主导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

2 政府主导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动因剖析

2.1 学术资源带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学术资源具有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其使用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其使用,因而是可以共用的。然而,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需要付费消费。学术资源具有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即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正是因为学术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中国政府承担了学术资源生产的主要职能,中国学术研究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中国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 867所,其中中央部委高校111所,地方部门高校1 480所。从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来看,政府资金在科研经费筹集额及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中均占绝大部分比重。随着国家逐年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财政拨款在十年间已经增加了4.87倍。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财政拨款约为43.31亿,而1998年,这一数字还不到8.87亿。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07年,SCI、EI和ISTP三个系统收录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6.63万篇,占收录总论文数的84.6%;收录科研机构论文2.73万篇,占收录总论文数的13.9%;2007年SCI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居前20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均是事业制高校和研究院所。由此可见,在学术资源生产上,中国政府业已承担了主要责任;在学术资源提供和传播上,政府也应担当责任。

2.2 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日益增加,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基于奖励、晋升以及显示度、影响力等诸因素的考虑,国家鼎立资助的中国顶尖研究者经常选择在国外期刊上,而国内研究者为了获得这些研究论文的阅读权,却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订阅费。科技部统计了2003-2007年国家投人巨大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四大基金/计划研究的情况,发现向国外的占比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最高占比高达57.77%。

对中国科协898种期刊调查显示,中国科协期刊有42种在Elsevier,Springer等国外出版商网络平台上网,占4.7%。比重虽不大,但含金量很高,大多是国家投巨资打造的我国精品科技期刊,其中有12种期刊在国内无自建网站,从而将期刊内容资源的网络传播权拱手转让给国外出版商。综上可见,随着国内高质量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国内优秀期刊选择搭载甚至完全依赖国外出版商网络平台,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有愈演愈烈之势。

2.3 中国学术界、期刊界亟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期刊中国平台

当前,国际性的名刊和跨国出版集团大举进军中国。他们不仅看好中国潜力巨大的期刊市场,更垂涎中国优秀研究成果和论文,极力吸引中国研究人员将最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其期刊上,再将期刊销售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市场,获得高额利润。不仅如此,他们还试图垄断全球科技期刊市场,导致全球性期刊提价。2008年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被迫接受了Elsevier年均15%的提价方案,Elsevi―er每年在我国高校销售的数字出版产品已达1800万美元。

中国学术界、期刊界有识之士已开始深刻反省我国学术界、科技信息界对国外期刊以及网外期刊数宁平台过度依赖的弊端。反思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在Nature上首发有关汶川地震的研究论文作者不是中国人的缺憾,其中不无“国家保护主义”因素在起作用。我国学术界、科技信息界对国外期刊及其数字平台的过度依赖,不仅导致优质智力资源流失,而且在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首发权上受制于人。随着中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中国学术界、期刊界亟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期刊中国平台。

2.4 欧美日政府以各种途径扶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

尽管欧美日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高,但对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政府大力扶持的做法。英国第一代网络数宁期刊研究项目“BLEND”计划历时十年(1982―1991年),第二代网络数字期刊研究项目“Quartet”计划,均由英国国家图书馆资助(英国国家图书馆2007―2008年收入的70%来自政府,达1640万英镑)。美国最早的电子期刊试验是197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持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IES)项目,其后有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期刊试验。美国“大学特许工程”(TULIP,1991―1996)是Elsevier提出的一个为期五年的电子期刊试验计划,与华盛顿大学、麻省理:1:学院等9所重点大学合作,将Elsevier和Pergamon公司出版的43种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50万负期刊数据,经由因特网传送到读者的计算机。TULIP项目便是Elsevi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前身。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Japan Science andTechnology Agency)是根据《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法》而成立的独立行政法人单位,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其前身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在2005财政年度的预算约为1125亿日元(约82亿人民币)。针对日本80%的研究成果都投到西方期刊的现象,JST目前的工作一是建立文献数据库,Jominal

rchive是JST创建的J-STAGE期刊回溯文献仓储数据库网站;二是建J-STAGE,为375家科学和技术学会或协会提供一个平台,让它们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免费提供期刊的编辑软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意识到数字内容产业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开始着手把发展内容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发展战略。如:美国制定《因特网免税法案》;欧盟在2005―2008年为数字出版提供1.63亿欧元资金支持;法国为支持数字出版给予信贷扶持等。可见,发达国家为把握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已将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纳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政府全力支持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的完整技术流程,并扶持数字期刊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鉴于学术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加速的现实、中国学术界、期刊界的迫切需求、国外政府的示范效应,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建设成为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政府主导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可能路径

3.1 以国家四大基金/计划项目为试点,抓知识创造源头,把好研究成果的关

国家四大基金/计划项目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优质智力资源的发源地。当前,四大基金对科研成果管理的主要形式有:①知识产权保护:按《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登记办法》进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申报和成果登记;②成果转化或转让:发生技术转化、转移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执行;③参与评奖评优:国家级别的奖项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执行。

综观四大基金/计划对科研成果的管理,重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及评奖,惟独或缺对研究成果论文的管理。因此,宜以四大基金项目为试点,抓知识创造源头,把好研究成果的关。具体措施有:四大基金/计划宜研究制定相关领域的国内重要期刊目录,目前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按A类期刊和B类期刊两个层级给出了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目录,其他三大基金/计划也应出台相应的国内重要期刊目录。在四大基金/计划项目审批及项目验收时,不仅注意项目申报书中的数量指标,更要注重的流向,引导基金在所颁布的国内重要期刊上。四大基金/计划所认定的国内重要期刊自然成为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来源期刊。考虑到仍有不少高质量论文会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宜在国家层面颁布相关规定,要求国家四大基金资助论文在国外发表前,有义务向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提交预印本或存档。

3.2 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出台有关国家资助研究论文成果的保护性立法

研究成果论文管理不仅涉及基金资助机构,还遍及广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仅关乎基金资助机制,还影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考评、职称晋升等诸多方面。其涉及面广,牵扯因素复杂,需要在跨越部门利益之上,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国家资助研究的论文成果,将优秀论文成果导向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具体措施有:颁布新法,设立国家资助研究论文呈缴保存制;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增添国家资助研究成果论文管理的相关条款。上述两条路径可解决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内容资源来源问题。

3.3 借鉴报业经验,设立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实验室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已将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和文化出版业发展的重点,出台了鼓励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数字印刷等发展的优惠政策。目前,较之政府对数字报纸出版的关注与扶持,数字期刊领域相对薄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可成立了数字报业实验室,既解决了重复建设盲目投入问题,又为报业数字化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建议将这种做法引入到精品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建设之中,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实验室的设立,主要解决前期投入资金、技术研发、数字出版所需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问题。

3.4 在内容资源、技术研发、人才、资金等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

政府主导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最终成果是建立一个可以共享的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该平台主要具有五大功能:①创建中国精品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首先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严格,与国际惯例一致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对经过该评价体系遴选出的中国精品期刊,建立期刊全文数据库。②提供学术期刊全数字化出版流程服务:针对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大都停留在传统稿件处理方式、数字版内容滞后于纸质版的现状,平台将通过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入选期刊从稿件处理、排版、编校,到出版、发行的全数字化出版流程服务,实现纸质出版与网络出版同步进行。③知识深度挖掘和整合:平台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采用国际通用的元数据著录标准,除一般的检索、下载等必需功能外,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和整合功能。如开发垂直搜索引擎,对有结构、层次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合、加工、分析和处理,方便用户构建各种专业知识体系。④建立原创性学术论文首次发表平台:原创性学术论文可不依赖于纸质期刊而独立地在平台上首次发表,同时不受纸质期刊按固定日期出版的限制而做到“按篇出版”,保证原创性学术成果在第一时间问世。⑤提供政府行政管理平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可利用平台,对所辖地区所有期刊实行网上行政管理,包括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审批,检查、审读数字版样刊,网上年检,产业数据统计等功能。

“中国精品期刊数字化平台”应由政府主导,定位于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直接监管的一个国家级出版工程。平台的运营可考虑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作为国家级项目,由政府投资,进行平台建设,并在建成平台后进行产业化的前期孵化工作。第二阶段,产业化运营,运营模式可参考台湾的做法。2006年12月,台北正式组建了一个名为“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的协会,该联盟集合了期刊出版界、软硬件技术商、图书馆教育单位、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致力于整合产业集体的资源和共识,建立一个共享的数位出版产业平台,促进台湾期刊数字化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平台的运营以政府主导,达成相关利益方联盟的形式较为可行。

3.5 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保障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运营

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运营需要相关政策体系支撑。政策支撑的目的与归宿是要协调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主体,即作者/研究机构(知识创造)――出版机构(知识生产)――信息服务商/

平台运营商(知识传播)――用户/图书馆(知识利用)的利益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可由路径是从知识创造一知识传播一知识产权保护一知识评价四个维度建构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支撑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内容:①知识创造政策:梳理各种知识成果产生渠道,明晰知识创造的主体构成,研究各类型基金课题资助机制,比较国内外知识创造激励政策,出台吸引优质期刊资源和原创论文资源的导向政策。②知识传播政策:研究同方、万方、维普、龙源、台湾华艺、Elsevier,springer,Blackwell,Highwire Press等数字期刊平台的传播模式,出台有利于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传播的扶持政策。③知识产权政策:研究界定作者、期刊、数据库服务商享有的知识产权,分析国内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比较国内外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法律与政策,出台精品学术期刊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政策。④知识评价政策:研究我国现行知识评价机制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出台新的更趋科学合理的知识评价促进政策。

4 结论

・作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学术期刊承担着传承科学知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是“知识传播网络”和“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公益性显著,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国家力量支配、整合、挖掘期刊出版资源,创建一个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并搭建与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是要协调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链上各主体,即作者/研究机构(知识创造)――出版机构(知识生产)――信息服务商/平台运营商(知识传播)――用户/图书馆(知识利用)的利益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国家立法的最高权力形式颁布或修订相关法律条规,建立健全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评价政策体系,保障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运营。

篇6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0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1-01

护理学科是人类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是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专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体。然而作为一门年轻的专业,无论在办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办学实践中,均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认识。

随着整体论医学模式的建立,护理学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打破了原有护理工作范围,从院内走向社会;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构成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现代护理功能;由功能制护理逐步向程序化护理转化。

而我国护理教育多年来仅有中专一个层次,许多基层医院还有不少未经正规护校培训的护士,这就造成了护理队伍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素质较差,因此应着重开展的职护士的继续教育,从这点出发成人高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担了开发智力,培养临床护理人才及护理师资的重要使命。

但我国的高护教育还属摸索阶段,整个教学制度、课程设计、实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目前,高护教育的课程安排多数是将中专所学的课程重温一遍,师资配备多为从事医疗工作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的关系,在授课中偏重于诊断、治疗,对护理则涉及甚少或一带而过。

再者,在实习计划和带教师资安排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困难。诸如带习教师的经验缺乏,精力不足,医院与学校勾通不多,造成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生除了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外,很难有精力对病人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更无时间涉及护理科研,因而不可能很圆满地完成实习计划。基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护士接受在职教育及其效果,为此初步建议如下:

1.转变高护课程设置模式

1.1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由于目前临床需要大量的高等专科护理人才,学校应以重点培养面向临床第一线的专科护师,提高其护理应用理论水平和专科护理水平,特别是急救护理监护水平,加强综合护理(如技术,心理、预防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课程设计应包括:

1.1.1应用理论课:如,护理操作解剖学、生理学专题、生化专题、病生学、免疫学及专题、临床药理学、护理总论等。

1.1.2专科护理课程:如,仪器诊疗技术、内、外科护理、急救护理、监护等。

1.1.3普通基础课程: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医用化学、医疗仪器知识、统计学、计算机知识等。

1.1.4人文类课程:如,形式逻辑、哲学方法论、护理应用写作、护理科研方法、护理管理、护理心理、护理伦理等。

1.2根据成人教育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1.2.1理论教学以护理应用理论为主,一方面有重点地加强基础理论,特别是人体功能理论的教学。例:为提高学生心电监护能力,生理课重点加强电生理心脏生理教学;另一方面针对临床护理问题,开设应用性强的理论专题,如:肺、肾功测定与护理,输氧与氧中毒等。

1.2.2技术教育以专科护理技术为主:①加强仪器诊疗技术,如:心电图、B超、呼吸机、心电监护等内容的教学。②加强急危症护理技术教学。③临床各科教学中应加强专护,特护内容教学,如:内科急、慢肾衰、呼衰、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外科的体外循环术前后护理、补液、肝胆手术、截瘫的护理。

1.3改革教学方式,加强能力培养。由于高护学员均受过系统的中等教育,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再次入校,对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迫切要求,为此应对其进行能力培养。

1.3.1自学能力培养:一是压缩授课时数,增加自学时间;二是改革单一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钻研课外专著。

1.3.2急救及监护能力培养:除加强理论学习外,毕业实习应采用定科实习,重点在急救、监护,使之熟悉常用急救、监护仪器的使用,工作程序与管理。

1.3.3科研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可安排科研设计,统计学及应用写作课程,并逐步培养其科研意识。

2.实习计划的制定,应符合培养目标

成人高护实习有其特殊之处。即:有中专学历,又有临床经历,因此实习安排应考虑到如何避免与中专实习内容重复,注意培养实用性人才。

2.1提高学生素质,包括政治思想、服务态度、工作作风。

2.2培养整体护理能力,包括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通过评价反馈使学员掌握整体护理方法。

2.3培养护理科研能力,根据临床实习情况找出问题,制定护理科研计划。

2.4护理教育,给患者做饮食、生活、出院及健康指导或做护理小讲课。

2.5护理管理,学生实习期间不可参与护理管理,以护士长身份制定病区管理计划。

3.选好实习基地,提高带教师资水平

实习病区应选护士长学历高、素质好,带教经验丰富的地方。这是确保带教质量的关键所在。

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旧有社会环境下创设的行为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刑法学发展,诸如持有、事态等等都包括到犯罪中来,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行为仍然是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存在于刑法之中,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也不可能被替代,只是在如何适应刑法学以及犯罪的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在最简单意义,即行为概念问题上对行为进行更有利的解释与说明,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一、行为是一种法律规定,也是一种理论学说

在最初的犯罪认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行为,而是思想,把犯罪理解为人心中的“恶”。黑格尔的门徒将行为概念从其哲学理论中引入到刑法中来,行为概念一经在刑法中确立,就成为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并以行为为中心建立起犯罪论体系,即“一元的犯罪论体系”。随着人们对犯罪研究的逐渐深入,对行为的理解也随之发展,由此展开了行为理论。在刑法学说史中,先后出现过以下几种具有影响的行为理论:

(一)自然行为论

自然行为论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贝林格创立,受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是一种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一种物理的过程,是人外部的身体动静,把行为视作一个从意志支配到外在变动的因果历程,因此又叫因果行为论,是19世纪占据刑法学主流的思想。例如,李斯特认为,“所谓行为是对外界的有意的举动,更确切的说,是有意的举动使外界变更,即(作为结果)使变更惹起或者不妨碍变更”

(二)目的行为论

目的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威尔泽尔创立的,受当时物本逻辑论哲学观影响而创立,它从存在论角度,认为目的性是行为的特性,人首先预定一个目的,然后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最后有计划的实现其行为。目的行为关于行为的见解可以归结为以下这句话行为是目的的实现。目的行为论强调人的主观目的对于行为的支配性,从结果无价值转向行为无价值。目的行为论摈弃了因果行为论将行为视为一种单纯的身体举止的观点,在目的行为的意义上理解行为,强调了行为的可控制性。

(三)社会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谢密特创立的,这种理论受当时康德所主张的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他认为行为是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态度(身体动静),是一种从社会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被称为规范主义的行为论。社会行为论强调从社会意义上评价行为的重要性,在行为概念中引入了社会评价的因素,认为行为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人可控制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身体的外部态度。他主张行为首先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要和自然现象相区别,不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如反射行为、绝对物理强制下的作为和不作为、睡眠中的动作、无意识的行为等都不能称为行为;其次认为行为必须是外部的态度,不能是单纯的思想、意思。

(四)人格行为论

人格行为论是德国著名刑法学家阿尔特尔·考夫曼创立的,这是一种从人格形成的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人格行为论认为行为是行为人人格的表现,是在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根据行为人的主体的态度而实施的。人格行为论具有区别的机能,在这种理论下。单纯思想锁在心里不表现就不是人格的外在表现,不是行为,同时它具有强大的包含机能,没有对行为进行任何物理限制,故意、过失作为、不作为、下意识的行为处置都属于人格内部结构。

此外还出现过比如伦理行为论、否定行为论等的理论,但都没有形成气候。这四种理论是在刑法学说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行为理论学说,自然行为论是在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创立,自然科学中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刑法学中得以应用,他将行为认定为纯粹的肉体的一种外部动作,虽然可以把作为不作为都包括到行为之中,也能一并考虑故意和过失犯罪,但是把不作为和作为同样看成是物理的自然举动,就有些牵强了。社会行为论将行为置于社会评价之中,不作为就自然的包括在行为概念中,似乎纠正了自然行为论的缺陷,但是,对于没有认识的过失的不作为犯,因为没有有意性,社会行为论认为不是行为,还是不能包括所有犯罪行为。目的行为论强调行为目的性,那么过失行为的目的性就很难说明,也就不能认为是一种行为,而且。他从存在论意义上解释行为,那么不作为就不具有这种存在性,也不能包括在行为

之中,因此也是不全面的。人格行为论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以往行为论缺陷,是一种涵盖比较多的行为理论,可以把作为和不作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都包括进来,它是一种事实的行为论,也是一种主体的行为论。但是也有的学者对其范围提出质疑,说这种理论范围太大,评价时有时不得不利用社会评价。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的观点,就是把上述理论的优点加以综合考虑,比如我国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他说,“我赞同社会行为论与人格行为论相融通的观点。即一种人格与社会相统一的复合行为论。

二、行为理论的瓶颈

今天,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行为之外有无犯罪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面对新型的犯罪形式,行为已经不能涵盖所有犯罪样态。根据有学者的介绍,在英美刑法中,某种犯罪可能不需要满足传统的“自愿的身体行动”行为要求认定就可以被认定为犯罪,这种犯罪样态,被称为“事态犯罪”(statusoffences或situationoffences),该种犯罪由“存在状态”而不是“实施行为”构成。要想把这样的事态犯罪也概括到行为这一概念之下相当困难。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理论来适应这种变化,比如目的行为论的倡导者威尔泽尔使用“行态”(verhalten)这个概念为作为与不作为的上位概念;意大利学者用事实取代行为而将犯罪构成要件成为典型事实(fattotipico),典型事实是对一人的行为为核心的犯罪构成事实描述。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刑法学家道格拉斯·n·胡萨克,他提出“控制原则”试图来代替行为概念,他说,“为了保证犯罪行为要件的正确性,他们把不管是多么特殊的任何意义都归附于犯罪行为。这个倾向所导致的结果是该原则套了同义反复或概念真理的伪装”。他认为行为已经不能是一切犯罪的基石概念了,但是人们为了达到一种犯罪要件的正确性,却不得不把所有与犯罪相关的东西都归咎于行为当中,不管这种归类是否正确与牵强,这是人们的一种惰性思维,认为有一种现成的理论可以应用,而且在这种理论在形式上还可以说得过去,那么就不去深究其高层次的意义,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胡萨克的控制原则就是对这种思维的一种挑战,他认为的犯罪,脱离了行为这一上位概念,仍然能够使犯罪自圆其说,他认为“不同于‘犯罪行为’,‘控制’一词有人们熟悉的非法律意义的用法。因此对控制的分析,不如要它起‘法律艺术专门术语’的作用那种迫切需要。不管是非法律从业人员,还是法学家较之于确定犯罪行为是否发生来说他们更容易确定事态是否受人的控制。象犯罪行为要件一样,通过考察其在实体刑法中的含义,控制原则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假如这些含义能够相对准确地界定对控制概念缺少全面哲学分析就不是关键问题了。”像胡萨克说的,犯罪不是对人的行为的评价,而是对人所作事实是否受其控制的一种说明,不管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状态,都可以归结到是否受控制这方面来,不作为可以受控制,作为也可以;故意的可以控制。过失也可以。这样作为犯罪的上位概念,控制原则就很好的做到了这种概括,凡一切可控制而未能得到控制的事态都归之于犯罪,反之,则不构成犯罪。

诚然,与行为理论相比,控制原则确实有他的优点,它可以解决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譬如不作为的行为性问题、持有的行为说明问题,具有比行为理论更高度的概括性,但是,到底如何判断这种“控制”?受谁的“控制”?这是个难题。在很多方面说,控制仅仅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机制,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甚至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对控制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然而行为是可以看的见可以评判的,尽管在理论上存在一些不圆满之处,但是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可以确定的,从而可以避免刑法的擅断,保证人权的平等性。因此,在我看来,尽管与控制原则相比,行为理论存在理论上的缺憾,控制原则显得更加完善,但是在实践中却比控制原则有更适用的条件,行为理论还是有其存在的广阔前景,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行为理论更加实用的概念。

三、对目前我国行为概念的思考

我国行为研究还没有发展到理论水平,只有对概念的不同理解。这里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危害行为,在这里专指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是指由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第三种观点认为,危害行为,或称为犯罪行为,即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四种观点认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即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第五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将刑法中的行为定义为:体现刑法规范上值得期待的人的主观状态的不同程度的外在表征。

我国大部分学者的行为概念中,都把刑法中的行为直接界定为危害行为,比如第一种观点,把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界定为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马克昌、陈兴良、赵秉志等学者都持这种观点。而第三种将“危害行为”等同于犯罪行为的观点显然不妥。从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上来看,“危害行为”与犯罪行为两者的成立范围截然不同,犯罪行为是符合犯罪构成四个要件的行为,行为只有同时具备犯罪的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以及主观方面要件四个要件方才成立犯罪行为。而“危害行为”仅仅是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要件之一,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要件除了“危害行为”外,还应当包括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两者存在的范围大相径庭。第五种观点就认为是一种外在表征,抛却了身体动静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在我国这种刑法学环境下,行为是作为客观方面的一个要件存在的,和国外的不同,危害行为的存在也是一样,在要件中存在,就表明这种行为已经是被刑法所规范的行为,称之为危害行为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种概念还是不能包括那种以持有为表现方式的犯罪,因此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注释:

[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有斐阁.1997年版.第94页.

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1999(5).第1页.

郑飞.行为犯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三页.

[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著.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著.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陈兴良.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肖中华.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法律科学.1996(5).第41-46页.

篇8

一、图书

图书首先是分类问题。按照价值,单位购买的图书大多都不能计入固定资产,但就一些具有历史和查阅价值的图书,管理方面现在还是存在一定的探讨价值,就这几年工作实践中在管理方面有几点想法分享一下:购入图书,在书中空白处盖章,写明时间和取得方式,由图书管理人员依据发票或取得时的金额入库单。依据图书用途分类编号,编号原则:按图书馆分类原则:图书分为二十二类:A、列宁主义、思想;B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P天文学、地理科学;Q生物科学;R医学、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纪念场馆不属于图书馆性质单位,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很有限的,如果采用上述分类方法不容易记忆,管理人员也不够专业。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考虑可以选择一种比较好记的编码原则:用书名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作为编码。在电脑中用Excel表也应同时建立一套电子版的备查簿。表格中应载明:编码、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出版社。图书借阅:单位要建立图书借阅登记簿,借出的书要及时归还,规定还书天数,如未使用完毕,可办理续借手续,以防止图书丢失毁损。主要是有的书籍丢失后现再以无法取得。借出图书不得批改、圈点、划线、折角、涂写。图书存放地点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光,做好防火、防漏、防霉、防蛀工作。

二、图片、纪录片

图片分为冲洗出来的图片和电子版的图片,实物图片可以装在像册中保管,每张图片下要有编号,同时还要有和编号对应的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编号、图片内容、图片所有人等信息。电子版的图片和纪录片应该同样有编号的登记簿,登记的内容相同,除此之外应备份刻盘保管。

三、遗物藏品

篇9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能把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用语言表达出来,却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所记的小事中发掘不平凡的主题,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引导学生发掘主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每篇作文必须要表现一定的主题。如在一次 习作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位学生写了《起楼房》一文,写不久前自己家新建了一幢楼房,全家人非常高兴。从选材的角度看,作者能捕捉发生在身边的典型而有新意的材料来写,遗憾的是作者平铺直叙,就事论事,没有能从《起楼房》这件事中进行深层次的 思考,文章缺乏思想上的闪光,对此,我进行启发:起楼房前你家住的是什么房子?现在能住上楼房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像一艘破冰的船,一把开山的斧,触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从平房楼房的变化,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的优越。至此,我有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采用对比的手法对习作进行修改。这样,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了培养。

2.多角度入手,启迪创新思维

2.1开拓思路,提高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学科形象思维的培养最终仍要归结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的途径和基础。因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2.2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就决定了人们在探究事物本质时可以从两极去深入。正向思维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能有效地、经济地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但创造性尤其强调善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大全》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入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周的见解。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写出来的文章就立意深刻且有独创性。

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综合运用意识的培养

发散思维,从一点出发向四面八方展开。在观察、读书、思考、写作中,应注意以某一事物或现象为中心,思维向众多方向发展。如以"遗憾"为中心词,可以想到词典的解释,可以想到古今中外有关遗憾的事情和对待遗憾的态度,可以想到人的、事的、物的遗憾。思维发散,要围绕一定的中心进行发散,而不能漫无边际,东拉西扯;要把握发散内容与中心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散内容要与中心有必然的联系,思维的行进历程要清晰可辨,有迹可循,避免结构混乱。

聚合思维,依据一定目的,将众多的材料指向一个中心,或将众多的分论点统摄于一个总论点,将众多的认识逐一筛选为集中表达的某一认识,或将众多材料统一于一个核心材料,将众多人物统一于一个中心人物。

写作文章的过程往往是发散后需要聚合,否则文章散出去收不回来,形成一盘散沙;而聚合前要发散,只有散得开,才谈得到聚合;只有散得开,才能打开思路,纵横捭阖,议论风生。所谓避开第一思路选用第三思路的方法,就是讲写作要有三番发散与聚合的过程。

篇10

【关键词】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外科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有一定的差异。它突出的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外科学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医学院校15 门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l 世纪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适应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现代化的需要,有必要对传统外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教研室主要承担我院临床、护理学专科生等多个层次的外科学课程教学任务。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各专业学生对外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也不重视。尽管有些同学知道学习,也感到压力大、无从下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外科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树立学习观念,自觉地把外科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去,是外科学课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1 课程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外科学是现代临床医学的支柱之一,在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着转变,21 世纪的卫生服务将属于卫生保健型体制,更加突出预防为主和群众性的自我保健,社会需要集医疗、顶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人才。面对医学教育的新机遇和挑战,必须重视和改革预防外科学教育,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体系等方面改革外科学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器官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观点、人群与环境的观点、“大卫生”的观点,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结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立足于当前的医学教育,着眼于未来,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相结合为特色进行教学。形成以培养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特色,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1]。

2 教学时间改革

教学时间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传统的“卫生学”与基础课脱节、与临床脱节、与实践脱节,这是过去外科学教学较为突出的缺陷。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外科学课程作适当调整,实现临床医学教育、基础医学和预防学教育、相关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等教育的和谐统一。我院三年高职08年级临床专业采用卫生部《外科学》第六版规划教材,总学时为102 学时,理论课学时为70 学时,实践学时为32学时。前15 周为集中授课时间,每周六节课,后三周为实训时间、每周四节课。从学生人校开始,经常开展医学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健康咨询服务(如到医院参观、见习、外科学教学片等),然后在理论课中系统地学习外科学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深入到实习、实训点开展疾病防治的实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使外科学的战略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卫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3 理论课教学改革

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为授课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实用性内容,即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主要讲授总论、各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适当增加运用社会医学手段进行章节的讲授,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块,制定教学计划,以此来组织教材,实施教学。重点集中讲授,如肿瘤部分的肿瘤总论将病因、病理、诊断方法、治疗措施重点讲,然后把各论当中的肿瘤集中提上来一块讲授。重点放在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上。创伤部分总论与各论的外伤也是这样。将内容陈旧及与其他科目重复的内容删除(如胰腺炎、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让学生了解当今外科学的任务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

4 实验教学改革

传统的外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以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内容为主。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理论教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教学内容过分侧重验证理论,实验方法落后,实验水平偏低,实验教学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呈现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现象,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及综合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现行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改革,以加强外科学整体观念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为培养具有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①安排部分实验课进入社区(如外科常见病评价、社区外科常见疾病的调查与疾病统计分析等),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准备、测定、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②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案例讨论(如水电解质失衡案例讨论、腹膜炎的描述性治疗、病例对照研究、突发性公共外伤事件应急对策(院外急救)、感染的具体治疗措施等),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学(教师在旁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③结合临床知识进行疾病的预防。如肿瘤病病人的诊断原则与预防措施(吸烟的危害、饮食结构等不良的生活行为)。④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练习。⑤课外练习的使用,增强学生练习打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耐心的训练、用血管钳拣各种豆子、练习十字绣能力训练。既培养学习兴趣、又培养技能、耐心。

5 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与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加强外科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点,基地建在各级医院。对学生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各专业实习目的、内容、方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医疗服务、疾病防治咨询、协助社区诊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等。在实习、实训基地带教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疾病防治的实践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而体现服务一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性实习模式[2]。在实习过程中,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和卫生服务,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老年健康保健调查等。在实践中既锻炼了能力,又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和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活动能力,为其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已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外科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①运用多样化的立体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以及其他网络资源)进行理论讲授。如破伤风病的防治、创伤的急救、烧伤的救治与美容,等录像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场,对某一疾病的重要性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印象,易于掌握和理解知识,②结合学科的发展开设外科学相关专题讲座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医学知识更新发展快,教材内容的更新和补充跟不上,如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新概念与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某疾病诊断新标准等,介绍相关新知识可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实习课中加强实用性和真实性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如无菌术的评价、清创与换药、气管插管、引流管的应用等。④通过在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的实习,使学生掌握多种工作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树立“大卫生”的预防观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新型卫生人才。

7 课程考核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临床医学学科特点,改革“偏重知识测试,忽视实际能力考核”的传统考试方法。探索和建立形式多样、规范化的、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核方法。笔试:进一步完善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主要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核灵活运用知识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实训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实践操作能力。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将来执业能力的考试[3]。

总之,通过外科学教学改革实践,解决传统的“外科学”与基础课脱节、与临床脱节、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缺陷,把“应用性”思想贯穿于外科学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对外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临床观念的培养;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使教学时空变得有效而广阔,为高职医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问,使他们的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以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3, 3l(4):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