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金融技术分析 有效性
Charles Dow于20世纪初提出道氏理论(Dow Theory),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MURPHY(1986)对技术分析的定义是:“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使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爱德华迈吉,股市趋势技术分析,1992)。因此技术分析是一门科学,它通常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某一股票或者某个“平均值(Averages)”交易的实际历史(价格变化、交易量,等等),然后,从勾画出的历史里推导出可能的未来趋势。由此可见,技术分析(Techn ical A nalysis)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 寻找股价起伏的周期,从而建立起买卖证券的规则,以优化收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论(韩杨2001)。
一、关于技术分析有效性的争议
金融技术分析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种金融产品价格行为的规律,决定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市场价格行为的规律是否客观存在,对此分歧一直很大。在金融分析流派中基本面分析派坚持“股市趋势不可知”的理念,认为金融市场无趋势、无规律、不可预测,因此技术分析无效。随机漫步理论流派(Random Walk)也坚持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更谈不上预测。这种随机性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操作的有效性。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对技术分析持否定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1970,《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他们认为技术分析所谓的原理与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冲突的。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分析出未来价格趋势,这一点有效市场理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众多投资者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价格信息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该做的投资选择,目前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后的价格只能随机波动,和以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弱有效市场成立的条件下技术分析无效,不能获得额外收益。
三、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的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
美国技术分析师.艾略特(R.N.Elliott)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发现股价结构性形态和宇宙中一些自然现象相吻合。提出波浪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而对于通过观察宇宙规律硌芯咳死嘈形,中国古代亦做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古人的天人合一等等,因此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找到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从而说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一)现代金融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
趋势的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要求必须研究判断市场趋势,然后顺应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而且市场的趋势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因此我们从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入手,看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趋势的存在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论证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对于趋势的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并制约于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起作用,否则就会混沌,出现秩序上的紊乱,而就算是人类社会行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一定会很顺畅,完美,包括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时都按法则运行,比如四季交替就是很典型的自然法则秩序规律的严格运行,这种秩序,按照古代传统文化的假设就是恒定不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行为,都会重复秩序,那么人类社会曾经的群体导致的事态周期性变化,也将重复,也就是历史会重演,而且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秩序,甚至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地上预测未来,以为事态会顺着历史的规律进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人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著名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再有《孟子:公孙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对于趋势的力量论述,孙子兵法也上有记载,“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烈的流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在宋代,学者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中提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谈到社会运行的趋势不是人能改变的,也间接论述了趋势的自主性。战国商鞅《商君书・禁使第二十四》中也有关于趋势的论述,“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段文字也承认了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应该顺应趋势,可以借助趋势的力量发展的更好,也体现了趋势的力量具备自我发展性。
四、结论
“势”字,从“力”,与力量有关,古人解释“势”为“盛力”、“权”。古人从经验直观中很容易发现“力”是决定事物成败、发展的关键,而概括出“势”这一重要范畴。“势”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决定着世界中事物的兴衰成败,而人作为是生存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万物打交道的方式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物种。客观的“势”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而言则有利害两种情况,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智慧存在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势”所造成的结果,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对于有利之势则积极利用,以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最大成果;对于不利之势则尽力回避,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在有些人类活动中还可以人为造势,以获得尽早和更大的结果。就技术分析而言,由于市场行为的庞大性,当然很难造势,通过对“势”(趋势)的研究,人们还是可以对趋势加以把握和利用,以获得投资利益。中国古人对“势”的理解和运用,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分析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是认为趋势存在的,而且主张要顺应趋势,只有顺应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获得更大投资收益。这和现代金融技术分析不谋而合,哲学层面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墨菲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2]向文葵,胡忠林.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3]韩杨.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1,(3).
[4]胡荣才,龙子泉.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师范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富含着优秀的文化思想,这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师德,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他们塑造一个更加完善、更加高层次的世界观,将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到另一个层次,这也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摆平心态,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这项伟大的工作,这也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教师是一个对其素养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担负着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的重担,因此,给师范专业的学生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提升师范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师范专业生更好地胜任工作
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传承知识的神圣工作,教师这个职业不仅要教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极大的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所以,师范类大学生应当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并认真思考。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渗透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地方,教师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教师是肩负着培养出优秀下一代重担的使者,是散播希望的人,因此,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类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修养,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继而影响所教授的学生,因为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培养出个性全面的学生。教师的素质培养主要是在大学时养成的,因此,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正视这门课程的开设意义,争取可以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师范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是因为在当代这个文化交融的社会中,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弱,导致在这个社会上屡屡发生难以置信的事情,这都是因为现在的人抛弃了传统文化,内心没有了信仰和道德底线,为人冷漠,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优秀的人文思想亟待学生去学习、去吸收,只有学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有利于提高民族荣誉感,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中能够坚定自己的内心,不会为那些分裂祖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影响,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将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都刻在骨子里,以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学生证明身为一个中国人需要做些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而这些品质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传承这些优良品德,将其发扬光大,维护中国作为大国的尊严,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坚定自身为祖国奉献的立场,学会做人,学会教书育人。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选择
由于在现在的环境下,有一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并没有达到可以去教书育人的程度,他们在人文素养方面是严重缺失的,他们甚至没有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素质是不合格的,这样的教师进入社会后是无法实现将正确的观点传达给学生的,这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在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计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入学生必修课程里面去,这样才能给那些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提供一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当代社会中所缺失的优良品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匮乏的,没有那些优良智慧的滋养,现代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纰漏,他们所信奉的、所追求的,都是一些身外之物,努力追求苦苦一生,换来的只是痛苦,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其实这些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人们应该从中学习,进而归正自己的所言所行,追求值得追求的事物,不枉这一生。将精神世界进行丰富、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使自己可以成为教书育人的合格的教师。因此,选择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努力提高整体素质的最佳选择。
三、师范专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将人文课程在教学任务中的比重适当提高
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还是不够重视,因此,在学生上大学之前,将精力会放在那些“主课”上,没有精力再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已经缺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引起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能一味地只学习理科知识或是其他专业知识,而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么重要的东西。因此,在大学期间应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无论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有所涉及,将那些优秀的思想介绍给广大学生,引起他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平时,要向他们推荐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例如国学经典之类的书籍,关于这些书籍也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来进行讲解,毕竟这些书如果不经过反复的研读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精髓的。因为大学是一段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过渡,所以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自身基本素养的培养,成为情商、智商共同发展的大学生,有利于其进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做好准备。有人说大学不仅是学习,还要学会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一不体现出如何做人的精华。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探寻人生的奥义,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自己的身心发展,将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二)通过播放影视作品来教授人文课程
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将各种不同的文化态度进行对比,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秀的思想品德。例如,《花木兰》这个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中国的原版本中着重于展现花木兰的孝顺这个优良品德,而在美国所拍的《花木兰》动画电影中着重于展现花木兰的骁勇善战、敢闯敢拼,不因为自己的女儿身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从影视剧里就能直观地感受到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从中可以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将中国传统美德向学生介绍,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孝,什么是信,什么是勇,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样也能吸引学生对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但是,现在所拍的影视剧中,为了剧情效果,会对原本的历史事实进行篡改,这样的行为就是扭曲历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碰到这样的影视剧时应该对其进行纠正,不能让学生接受错误的历史。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影视剧中非常普遍,因为制作历时不够长,制作时不够细致,而导致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许多基本的历史知识也会出错,经常看到的是将不同朝代的诗句混用,还有出现在那个朝代不该出现的东西,还有在称呼人时,用错了称谓,这些都是影视剧中最爱犯的错误,也给那些制作历史剧的制作人敲响了警钟,要把控影视剧的质量。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用这些错误来切入所讲的内容,互相对比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因为这些错误发生时学生总是会发笑,因此,此时进行课程的教授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愉快,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欲望都是比较强烈的,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来教授人文课程
师范类的大学在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时,应当结合实际安排出最合理的课程表,要从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两方面进行考虑,不能将课程内容安排得过满,使学生学得太辛苦,学得一知半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起了厌恶之心,这也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容庞大的课程安排得合理有趣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范围和内容都是广泛而深入的,因此,单靠大学中所设置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来向学生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专题来介绍,在每一个专题中拾取最为精华的观点和思想来讲解,也就是所谓的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注重删繁就简,但是要保留最为精华的部分,就像将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这门课程可以划分为32个课时进行讲解,每一个专题占两个课时左右,将那些汉字、节日习俗等内容介绍给大学生,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些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什么就可以了,在自主学习的阶段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地了解,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综上所述,当代社会上,各种文化狂潮涌起,人们面对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忘记中华之本。尤其是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了解,吸收其中积累了千年的优秀思想,要带着将其发扬光大的信念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因此,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应当适当加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给师范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再将优秀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高连凤.商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J].牡丹,2015(18):140-141.
[2]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以Y大学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杰永旎.体验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以铜梁龙文化教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5.
篇3
一、营造一个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氛围
我们的做法是:让幼儿与环境“对话”。走进柏庐幼儿园,有传统的古井石桥、竹园草房、昆山三宝、朱子家训、昆剧介绍。慢步走进校园:班牌、家园共育、走廊、楼梯、盥洗室,等等,随处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和幼儿园环境的有机结合:唐诗宋词,圣贤名句,成语故事,幼儿创作,字画相承,既有古韵,又具现代气息,集美、雅、趣为一体,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如:小班开辟的“古诗天地”;中班首创的“三字经”专栏;大班独创的“朱子家训”墙饰,体现的是各年龄阶段的班级特色活动。特别是大班,把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经典名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于楼梯墙面上,幼儿每走一步都有经典相伴……极具情趣、耳濡目染,每天只要读一读,经典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
二、在经典诵读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精髓
古典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在新世纪中,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但仅有这些技能是不够的,必须特别注重孩子审美情趣的培养,因为它是培养孩子优良性格、健全人格的基础。所以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经典诵读活动,传承文化,提升品位。
1.从古典诗词中让幼儿感受如画般的意境
为使幼儿充分接受古典熏陶,全方位地感受、欣赏、领略古典文学的精美意境和博深道理,我们让小班的孩子以欣赏古诗词诵读,激发兴趣为主,如《春晓》、《静夜思》、《咏鹅》、《悯农》等,一开始,孩子们可能不解其中意韵,但通过反复引导孩子不断吟咏,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就展现在孩子面前。
2.从三字经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中国的启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众多的启蒙教学教材中,《三字经》当居首位,是中国古代流传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尤其其中的劝学、勤学部分使用著名的典故,便于幼儿学习理解。全文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的特点。因此,我们尝试在中班开展三字经诵读,我们将《三字经》分段讲述,每次记背前都依据所讲内容选择一个故事,用“量经定做”的故事让儿童加深对经诗的理解,让幼儿以形象、轻松的方式了解历史上著名人物和传统文化领域的基本常识。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四句,我们为儿童讲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们选择了北宋仲永从神童到平凡的故事,在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中使孩子们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从朱子家训中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所称道的一种美德。《朱子家训》告诫人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教人要节俭。所以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朱子家训诵读活动,因为有些句子比较难懂、难记,老师就把这些句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背诵,还有的老师自己给它谱曲,用歌唱的形式唱出来,也别有一番情趣,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幼儿接受了勤俭节约的教育。
4.各类经典诵读展示演出
每个班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经典诵读的成果,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现代元素相结合,让经典在舞台上得到更好展示。小班以古诗为主,就连小小班的小不点也能吟诵《咏鹅》、《悯农》、《春晓》,真为他们感到骄傲;中班的孩子则以歌舞的形式把三字经演绎得淋漓尽致;大班的哥哥姐姐更是不容易,虽然朱子家训有点难懂、难记,但他们也毫不示弱,有的唱有的念,让我们深感欣慰。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我们把一切符合幼儿兴趣的内容渗透进教学,如传统美德、传统佳节、传统工艺、传统音乐、民间故事、民间游戏,等等。
首先,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我们利用一些民间故事、童谣、图片等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谦虚礼貌、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等,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德育故事,还有数量众多的成语故事。并将这些美德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从小树立健康的道德观。
其次,利用传统节日使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多彩。传统佳节是我国区别于其他民族及国家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强调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根据节日习俗设计教室环境布置、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在元宵节组织幼儿做元宵、猜灯谜,在端午节组织幼儿吃粽子、佩香囊,等等。
再次,组织幼儿玩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与玩具等。我国的传统游戏源远流长,传统游戏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很具有民族特色,如放风筝、跳绳、踢毽子、丢手绢,等等,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如春暖花开之时带领幼儿去公园里放风筝;户外活动中组织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寒冷的冬天里,带领幼儿踢毽子、跳绳等。
最后,使幼儿了解其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老师无法全部掌握,所以我们将一部分传统工艺、传统艺术等文化知识展示给幼儿。比如,我们让幼儿欣赏国画、剪纸、脸谱、皮影、花灯、民族乐器、民族舞蹈;让幼儿聆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并在区域游戏中一起剪纸,感受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无穷的乐趣,结合主题和孩子一起制作脸谱,了解脸谱的特征,在看看、做做、戴戴的过程中使孩子了解传统文化。
四、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是在19世纪中叶后逐步从西方引进的,它比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更先进、更科学。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利用科学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同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科学的现代幼儿教育方法向幼儿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篇4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1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2 近段时间,学校开展了学法知法活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重要理论,通过教师法制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
在教师法制教育学习 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 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 高尚师德的践行者。
二、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 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 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 ,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 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屡增不减,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作为人民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是必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时,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 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社会上对青少年诱惑的东西太多,对青少年学生 的成长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些非主流文化,网络上负面消极的东西,虚拟的网络世界,扭曲的价值观等。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 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3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的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人格塑造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igure the wholesome personality
Wang XiaohongTian Cairui
【Abstract】Personality training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urposes of educ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with healthy personalities. However it can not be ignored that some students do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ideal personality” in fostering sound healthy personalities. It proposes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best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used to influence, to educate and to help students resisting any erosion of decadent ideas, and thus to make them talents with sound personalities.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Ideal personalityTo foster personality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理想。近代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说明我国历来有注重人格培养的传统。在当代,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多元利益的驱动,教会那些一脸迷惑、尚显稚嫩的大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尤其成为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人格”是这样解释的: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人的道德品质;③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可以看出,“人格”包括内在的以性格、气质、能力为特征的“心理人格”;与个人的尊严、道德品质相关的“道德人格”;也包括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法律人格”。人格的形成和改善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当前,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熏陶、影响学生,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他们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内容。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和养成,历史上对理想人格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崇尚“君子”人格。《论语》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说法,是对君子人格胸襟的最好写照。君子人格倡导一种“贤人”精神。例如,在个人修养方面,主张要修身养性,要具有厚德载物的谦虚、明厚精神,还要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人格气节。在社会角色方面,则包括“大公无私”、“言必信、行必果”的交往原则;讲究道义的处事之道等,这些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2注重“社会群体”意识。儒家在论述理想人格时,强调了既然个人不可避免地与群体相联系,就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因此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应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确定应如何对待别人,应以他人、群体为出发点和归宿。高度重视群体而忽视个体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侧面。
1.3倡导胸怀天下的爱国意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不仅注重人的内心修养,而且鼓励人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方案,明确地把“修身”与“平天下”联系在一起,把塑造人格与建功立业同时作为人生的目标,并且把维护人格尊严的内在要求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相结合,把个体独立人格中的自强刚健精神锻造成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和群起奋进的民族精神。
1.4关注“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所以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教化。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在强调尊重他人价值的同时也鼓励实现自身的价值。
1.5强调“和谐”的人生目标。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犹不及”的行事和谐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对自然的认同和遵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理想人格的终极目标。
2.大学生人格现状。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人格状况的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观念受到新形势的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2.1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主要反映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多表现出务实、功利的一面,道德责任意识与义务观念相对薄弱,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例如大多数大学生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过多强调个体的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只看到别人为“我”做了什么,而不愿去想“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背离了我国向来崇尚整体利益、崇尚重义轻利等传统道德。
2.2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社会上逐利口号的喧嚣、金钱欲望的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以假充真的虚伪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所见: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假证书、假荣誉有泛滥之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受到冲击。
2.3大学生在道德自律等方面存在不足。当代的大学生们,比旧时代的学子拥有更宽的视野,更高深的知识。但基本的文明素质与学识并非成正比。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乱扔果皮、纸屑;口出秽言,举止不雅;践踏墙面,损坏桌椅……。大学生虽然学识高、学历高,但基本社会文明公德水平有待提高。
2.4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生活抑郁感增多。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上学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经济、就业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中,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性较强,对社会了解很少,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自身应采取的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社会情况,有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稍受挫折,便以一种不严肃的态度面对生活,把一切视为无所谓,精神陷入萎靡状态。
2.5大学生法律等社会常识欠缺。当问到大学生“你对我国的宪法了解程度”时,真正了解的却很少,许多学生仅仅“知道一些”,仅有“模糊的概念”。此外,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还表现在学生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尚不完全明确,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不足。
3.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理想人格具有现实的普遍可塑性,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肯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内在因素。然后又强调“学而后可以成圣”,告诉我们要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与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它蕴含的丰富的理想人格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现代意义与价值。
3.1继承传统的“君子”理想,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利用“君子”理想帮助学生建立诚信观念。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遵交友之“道”。其次,利用“君子”人格培养学生“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崇高气节。这种祟尚气节、讲究节操的人格精神乃是支持大学生抵御外界诱惑,自尊、自立的重要精神支柱,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三,利用“君子”人格培育学生“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执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历来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竞争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有助于青年人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成为蓬勃向上、不断进取,敢于面对生活、面对困境的人。
3.2用“天人合一”的理念引导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我们应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人”、“和合”之道,培养学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仁爱之心,摒弃冷漠,真诚对人,学会宽容,怀着博爱的心和宽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对不幸者、弱者给予关心和帮助。在社会活动中还要富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我们从道德伦理的高度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自觉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3.3发扬“为国分忧”、“心系祖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家国同构的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颂扬的人格精神的重点,是几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屈原的以死明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体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国家独立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是塑造当代大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行的精神财富。
3.4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传统的人格理想,代表的是一种追求、一种激励、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它在处世原则中的积极成分,对于市场经济下过分个人化、实利化、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可以起到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的作用。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矫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减少由于个人行为与传统文化道德相悖而造成的内心冲突,使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包括开阔的胸襟以及宽容、豁达、高尚的精神境界;平和的心态;自我与自然统一的健康心理等;最终实现各种心理要素协调发展的目标。
3.5从人本主义出发,培养学生法律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首先要认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是有独立价值的存在,是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独立的存在者;并且,必须将他人也作为这种主体人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文化的背景,为当代青年精神资源注入新的营养。当人们把一定的法律规范同人生观、价值观联系起来时,对于法律规范就会理解得更深刻,遵守得更自觉,道德观念也更加坚定。因此,在人格教育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利用他们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道德自律意识来支持他们的守法观念。使学生有较强的法律、道德意识,有社会良心。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漫长的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凭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集体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充分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成为健全人格形成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周璇璇.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65~67
2 赵行良著.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3 姜林祥主编.儒学与社会现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
篇6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怎样加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及传统文化,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2.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3.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
4.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篇7
注:上表中所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均是大纲全国卷。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上述试题的几点思考。这里姑且把12题称为“文化题”,把23题称为“史观题”。
1.从命题立意看。
“文化题”首先是在挑战和改变学术政治化倾向。现在,仍然存在学术政治化倾向,一般都是政治为学术观点定性,然后学术牵强附会地为政治观点摇旗呐喊。比如政治上说阴阳五行都是封建迷信,那么接下来一些历史学者就寻找史实说阴阳五行是多么地不可信、荒谬,并且粗暴地删除相关内容,强行让人接受他们的观点。“文化题”挑战和改变学术政治化倾向,有利于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思想,使人们谨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定性。其次是校正和引领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方向,使他们不沉溺于那些荒诞不经的玄幻小说、虚无缥缈的言情小说、假大空虚的武侠小说,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艺术等。“史观题”较多地反映了命题者对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内化,对西方史观(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的认可与推荐,引导我们要及时了解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理性对待西方资产阶级史观与史观。了解和运用这些新史观,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从考查目的看。
设置这些试题的目的,一是考查学科能力,这和其他题目是一样的;二是对学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通过作答拓展知识、提高认识,将考查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特别是“史观题”,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以后学习介绍了名家名著。简而言之,其他题目主要考查所学知识,而“文化题”“史观题”则是对未学知识的继续教育,有很强的引导性、实用性。
3.从命题范围看。
“文化题”既非大纲要求,又非课本内容,对此一些师生刚开始时是质疑,之后是无奈、沉默,最后变成积极应对。然而当我们回头细细看完这些考题后就会发现:谥号、年号、庙号、徽号等是中国古代与帝王有关的一些特定称谓,是历史教学中使用率较高的词汇;阴阳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演变为阴阳五行后就成了中国人进行自我心理安慰的精神工具和中国式“宗教”,国家则称其为“封建迷信”;姓氏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这些都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基本元素,了解这些基本元素是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素养。设置这些“文化题”,既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又不做过深、过难、过高的要求;既让学生掌握了文史常识,又考查了应用能力。同样“史观题”中涉及的西方学者、著作、观点等课本也没有明确讲述,但作为一个学习历史的人,只知道唯物史观未免有些“坐井观天”。
4.从试题解答看。
在解答“文化题”时,完全靠学生平时积淀的文化知识,基本谈不上用历史专业知识来作答,尤其是死背书、背死书的学生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日常教学中,这类知识既难系统讲述,又不易把握方向,教师最多是在个别题目涉及时稍做补充说明,或是在历史导言课上进行常识性讲解,更有甚者从不涉及。这启示学生,要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扩展视野、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仅抱着课本“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史观题”要求依托课本知识结合试题“引文”作答,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的有机统一。
5.从对策看。
“文化题”连续五年被安排在全国文综试卷历史选择题部分的第一题,反映了命题者对学生基本文化常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视,有利于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落实文化常识教学。“史观题”则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新史观、新理论。在全球化时代,那些著名学者的思想、理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全世界的财富。
6.从预测看。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宗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在一些学校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注重字句的积累,轻视文本的人文感悟与文化积淀。如对古文语言文字现象分析“精雕细刻”,字字落实,归纳梳理,知识传授明显,但对文本的文化蕴含则“轻描淡写”,反复强化的也就是字词句的特殊用法,对应考试的方法演练,缺乏文化引领下的品味感悟,学生自然无法品出文章的精彩和深邃,得不到熏陶感染。因此,语文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人格和文化实践力。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与进行文化教育的语文课程,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立人的作用,尤其值得面对心智逐步成熟、有一点理性思维、有一定分析能力的高中生的语文教师去深思与实践。正是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并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二、在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实施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高中古诗文选文中有恣肆、纵横捭阖的秦汉篇章,有情韵飘逸、恢宏豪迈的盛唐文墨,还有情深遒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也不乏张扬个性与尽表世俗的元明清佳作,文脉清晰。经典文本所形成的学术文化体系是庞大的,思想是精深的,凝聚的是先辈们的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睿智与情趣,渗透着先辈们的人生心路历程和生命意识。教师们应广泛学习,认真钻研,发掘文本的文化内蕴,形成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中国古称“华夏”“华”指“章服之美”“夏”指“礼仪之大”。可以把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分为以“章服”为代表的“形而下文化”和以“礼仪”为代表的“形而上文化”两类。形而下文化,指的是有具体可见外形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服装、饰品、用具、手工工艺等器物,也包括必须依托器物或外在活动而存在的节日风俗、人际交往、农业商业经济模式等民族行为习惯。而形而上文化,则是指宗教(儒、释、道等)、哲学、艺术(诗文、音乐、绘画)、价值观等以精神活动为依托的思想成果以及可能需要器物支持,但也可以独立渗透在人们内心中的礼仪、术数、意象象征等民族心理习惯。教学时以此为依托有意识地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去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挖掘文本中孝亲敬长、珍视生命、敢于担当等优良品德。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渗透的自觉,学生也就没有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就会被架空。2.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随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在教材阅读教学中,以文本的语言、结构与思路分析为切入口,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在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对文本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教学《六一居士》时,可以从文化视野中来设计文言文教学课堂,定位在知其文晓其情,懂其人悟其志。教学环节紧扣文本,由文本到文人再到探究感受人文文化。(1)知其文(文章):感受主客问答的形式,体会课文的数字之妙,在文中找出“六五四三二一”各代表什么,并用六个数字串联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理解作者一心归隐的情志。(2)懂其人(文人):从三贬三号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3)悟其志(文化):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最后实践延伸,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取一个字号。在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入手,认识作者的情感及情感表现手法,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体会作品深邃或清新或豁达的情怀,以及流淌在文本中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丰富强烈的人生意识。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容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传统节日意识日渐淡化,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危险,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校本课程材料“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源流及其诗词鉴赏”,在高一年级每周三的发展性课程中开课,结合课堂的古诗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古代文人在民族节日中的悲喜忧愁情怀和人生思考,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拓展其文化视野。4.开展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1)认识理解汉文字的造字法,了解字的结构意义,正确认读和书写。开展认字大赛,既认读汉字,也认知汉字构成,对阅读、理解古诗词有帮助。(2)文化常识理解与记忆比赛。将了解趣味与高考备考结合,紧扣文本(文言传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3)古诗词创作大赛。让学生在古诗词艺术技巧鉴赏中,进行传统审美情趣和传统伦理取向(诚、孝、义、忠等)教育,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三、结束语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教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是如何以潜在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教与学的心理,影响师生的互动交流、社会交际、学习思维以及待人接物等?面对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因素的交融,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形成长久性的策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优势,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体味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体味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思想,学会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社会改革与进步。同时,教师只有唤醒传统文化魅力,赋予其现代化之魂,才能让新形势下的语文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D].湖南师范大学,1996.
[4]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挖掘;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02-02
“语文节目成收视黑马,1.2亿人收看汉字听写大会。”2013年10月19日,这则消息占据了全国各大新闻网的头版――据相关部门公布的重点电视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调查结果,10月18日央视1套和10套并机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没有明星大腕的压场,也没有金碧辉煌的舞台,却拿下2.6%的收视率,排名第一。从暑期席卷而来的《汉字英雄》(河南卫视),到好评不断的《中华好诗词》(河北卫视),再到正在热播的《汉字王中王》(安徽卫视)……语言文化类节目在收视火热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这些节目似乎是带着宣传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来,它们所折射的是全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而如此关注的根本原因,却是现实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的确,面对西方文化汹涌而至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上热衷于过洋节日,吃洋快餐,沉迷于“日风韩流”中;学习上又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外语的学习中……而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课外生活的贫乏,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正确的引导。课余时间大多数是在低俗无趣的漫画、游戏中度过。本该离传统最近的他们,却越来越远离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面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让传统文化充实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在语文字词的教学中体验文化魅力
世界上的许多文字到现在大多已“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汉字是表意文字,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每一个汉字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了解一些必要的古汉字的常识,在识字课堂上也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随机传承给孩子。
一些汉字看似简单,在识记过程中却极易与其形近字混淆,教师屡教,学生偏偏不改。教师若能从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把握,还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彩虹”中的“虹”字,低年级学生常常书写为“彩红”,虽然只是一个偏旁的不同,但在他们的思维里,下意识地认为彩虹与虫无关而与色彩有关,所以无法进行区分,正确记忆。此时,就可以从偏旁入手,讲解“虹”字的由来: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虹饮于河”的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而虫字旁,在古代并不仅仅指昆虫,还指如蛇般的动物,比如龙。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见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这样,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引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既能与形近字“红”彻底区分,又能激发学生去探索字词中的文化色彩。
还有些汉字,复杂难记,单从偏旁入手,难以奏效。如“蒸”字,笔画繁多,单纯分析字形,效果不好。此时,可以从“蒸”字的古体入手,依次出示其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通过讲解其每一部分所蕴含的含义,发挥想象力,进行识记。如下图(依次为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甲骨文“”(豆,盛具、炊具)“”(双手,托举、敬献),表示利用锅中热汽将盛具里的食物蒸熟。金文将甲骨文中的“豆”()改变了,像多层的蒸笼,且冒着蒸汽。篆文加“火”(),强调蒸糕需要持续烧火,并将表示蒸汽的部分写成“”。隶书“”将篆文的火上部分写成“”,将篆文的“火”写成四点底“”。最终演变为今天的“蒸”字。
经过这样一番演说,学生不仅仅是识记了一个汉字,同时对中国汉字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被传统文化熏陶,从而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突显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储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古文古典名著节选等等都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其背后所掩藏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自不必说,其他一些经过精心选编录入教材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了。
比如低年级的节气歌,短短二十八个字,在学生朗朗上口的同时,适当讲解其中含义,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先辈们在农事上所体现出的智慧,并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意。《古井》、《塔石》等课文也处处透露出人们的勤劳、善良,由此,便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感受更多的传统文化美德。
学习《藏戏》时,可以引申出其他剧种,这些戏曲种类无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对其他戏曲形式的浓厚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等。
三、利用课外阅读的平台,润物无声、悄然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作为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做好引导,在课余时间积极向孩子推荐相关的经典著作优秀文化遗产,让孩子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古典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对小学生来讲要求也许有点过高了,但是四大名著儿童版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孩子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们到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此时就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文字不深奥且饶有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了,如《世说新语》、《项脊轩志》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开展形式灵活的语文活动,在无形中吸收文化营养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节日文化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活动学习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巧借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文化积淀。例如,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乡风民俗及文化生活”的调研学习活动。有的学生收集家乡的有关神话故事和著名景点的图片;有的搜集当地历史名人和故事,有的收集家乡的一些谚语、民歌……开展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使孩子感受家乡文化的内涵,做到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学生们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虽然搜集的资料不多,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并且通过交流评价,感受到家乡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风貌。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励,让学生徜徉在古朴而厚重的民间文化里,用手中的笔去书写内心深处的家乡情。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问卷调查;课程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本质与精髓,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医学理论体系与人文价值的固有特证。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学生有着重大意义。为了研究当代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及探讨符合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构建,我们进行了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为医学类高校中医药文化的课程教学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一点参考。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各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22份,回收1022份,剔除无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达86.3%。
1.2 结果
1.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调查
在调查对象中,对一些基础的中医文化常识非常了解的有16.10%,一般了解的有25.06%,知道一点的有43.99%,完全不了解的有14.85%。
对于听说过或者阅读过中医名著,有59.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黄帝内经》,有59.5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伤寒杂病论》,有23.02%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神农本草经》,而听说过或者阅读《难经》只有23.02%。
认为被誉为中医“医圣”的是张仲景的有54.20%;认为是扁鹊的有13.61%;认为是华佗的有18.37;还有8.39的不知道“医圣”是谁。
对于认知中医药文化的途径,61.22%的同学通过书籍杂志;34.24 %通过电视;18.03 %通过讲座;16.89%通过网络;12.24%通过中医大夫;10.43%听别人介绍 。
1.2.2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位及发展调查
对于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被调查中显示,有83.22%的同学认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地位很高;有16.7%的认为一般和不重要。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有73.24%的认为要发扬光大;有53.51%的觉得应该申遗;仍然有17%的同学认为中医药可以置之不理,让其渐渐消失。
1.2.3 对中医和中药的优势及弊端的调查
有17.23%的同学中医的优势是价格优惠;有21.09%的认为觉得治疗效果好,比西医西药好;有37.07%认为副作用少;有 26.87%觉得中医治本。
对中医中药总体印象中,有51.93的认为更注重治本;有34.92%的认为中医无副作用;有32.99%的认为适合治疗疑难杂症;有22%认为中医中药很神秘;仍然有9.41%的同学认为是伪科学,应该取缔。
在中医药发展的弊端的认识中,有27.21%的同学觉得中医药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有19.84%的同学认为过分讲五行阴阳;有32.09%的觉得只依据前人经验,没有创新;有35.83%的认为中医药知识不够普及大众;有40.59%认为中医药事业的涉及面太少,平时接触西药比较多;有12.02%觉得中医不够西医的医生技术好,无法推广到世界。
1.2.4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及传承教育
在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内容中,中医美容减肥的占32.88%;中医养生保健占40.14 %;中医的四诊法的有25.17%;针灸推拿有35.15%;中药方剂和其他中医知识有35.83%。
在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一项中,认为政府每年拨出足够的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的有52.72%;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的有60.32%;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的有47.17%;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的有39.42%;开放中医药图书馆的有40.82%;还有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的有33.56%。
对于中医药文化讲座及课程,有29.82%的同学很想参加,但机会很少;有45.92%的均表示有时间会去参加;有 19.05%的可能会去;仍然有5.22%的同学不会参加。
当问及在什么阶段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调查中, 26.87%选择中学; 47.28%选择大一;13.38%选择在大二;12.47%的回答为其他。
2 结果分析
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一般,需要普遍性提高
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中华文化教育的大背境及医学类学校的特有氛围中,对中医中药及中医文化肯定认知了一些基本知识,但从问卷上仍然看出对一些基本常识不甚了解。所以必须就整个医学生群体及完整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行不懈的教育学习提高。
2.2 认为中医药文化很重要,但缺乏传承途径
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很认同中医中药在健康领域的作用,但从社会及校园中找不到合适和的中医药文化学习途径,学校也没有完善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体系和阵地。故构建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及系列的传承途径尤为迫切。
2.3 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践行和保护意识,但需针对性引导和加强
大部分医学生都参加和体验过中医药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医老师在课内外就中医药文化也进行过只言片语的熏陶,加之新闻报道的呼吁,激发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强烈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的的零散知识毕竟影响不大。
3 建议
3.1 建立完善系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1]。包括中医药文化源流、医学文化、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道德精神、中医资源与器物多个方面。中医药文化教育应坚持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两种方法相结合,灌输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延续系统的重要途径;渗透教育弥补中医药文化灌输教育的不足,潜移默化,易于接受,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2 构建一门有特色鲜活的中医药文化课程
结合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吸收当代医学人文学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构建一门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的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课程集文字、图片、视频一体,强调师生互动,以轻松化、趣味化的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医学生心中。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的灵魂和根基。在医学类院校构建开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树立坚强职业信念和对中医事业的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苕.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纪要[J].医古文知识,200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