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心理治疗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心理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疗质量;内部控制;实证分析
一、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对于医院的生存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医院的生命,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医院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它们同样易受那些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墨守成规的的影响。就我国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经实地调研和参考相关文献后,建立研究架构,并依据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第二部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设计问卷,针对新疆地区若干家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问卷的实测,由新疆审计厅协助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计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3%。本研究问卷设计力求精简,分成如下两个部分。
(一)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现状
这部分问卷主要是利用医院现有数据和网上调查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医疗质量状况,包括医院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急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先进医疗技术的运用、对医德医风的评价及患者对医院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共分为9项目,从不同角度衡量;衡量方式采用利克特(Likert)五点尺度。即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五个选项,填答者可以依据自身感知到的实际状况勾选。对于网络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每个样本的平均值计量。
(二)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要素
这部分主要是问卷填答者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要素的评价。根据《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要求,对医疗质量的内部控制概括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五个方面。问卷共纳入了25个项目。其中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2个项目;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包括4个项目;医疗技术管理包括4个项目;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包括8个项目;护理质量管理包括7个项目。衡量方式与医院整体内部控制相同。
另外,文章还将整体内部控制问卷中的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纳入了控制变量;其中控制环境包括7个项目,社会效益包括12个项目,衡量方式同上。
(三)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在问卷可信并具有效度的前提下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将医疗质量和医院相关控制因素作回归分析。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委托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出发,医院必须建立起清晰合理的治理结构,方能保证权力的制衡和决策的科学。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混乱不堪,没有层次清晰的授权制度,体现不出委托的结构关系,甚至出现了无法找到或者干脆不存在最高治理机构,要么就是出现两个最高治理机构的荒谬局面。结合我国的具体状况,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建立理事会(董事会),往往是行政主管部门或出资人直接任命院长。无法实现理事会作为重要权力制衡和科学决策的作用。就我国公立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造成了医院在医疗治疗质量管理上只是流于形式,对相关规定的实际执行效率很低。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控制效率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要求医院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应该做到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逐步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起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2:医院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疗技术管理控制要求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在医疗技术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上,要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在科研过程中,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根据以上分析提出:
假设3:医院对医疗技术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固定资产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专业部门主要包括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门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检验、病理、医学影像、药事、输血、医院感染、病案、介入诊疗和血液净化等,这些部门的质量控制是医院医疗控制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由此提出:
假设4: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强度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的健全与否、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充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的合理性以及临床护理、急重症患者护理等。这些控制的好坏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5: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文章以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为对象,研究影响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因素,根据前文对相关部门规定的分析。医疗质量不但与各业务部门管理控制密切相关。另外,可能还与医院的整体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关,有鉴于此,考虑以下控制因素:第一,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医院整体控制环境是由医院治理制度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塑造的,控制环境的好坏对医疗质量控制有导向性作用。第二,医院
社会效益:医院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监管部门和社会对公共部门的评价往往以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为标准,所以,社会效益好的医院也是对较高医疗质量水平的反映。因此对上述因素,本文都设置为控制变量予以处理。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1 被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以医疗质量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给各医院医疗质量实赋值,变量以YLZL表示。
2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变量为医院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分别以ZZZL、AQZL、JSZL、ZYZL、HLZL表示上述五个解释变量,以Hu和XY表示控制变量。
(二)模型设计
为了分别考察医疗专业变量与医院管理变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据内部控制理论,本文建立如下三个模型分别进行回归:
模型一:对全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SZL+B4ZYZL+B5HLZL+B6HJ+B7XY
模型二:对管理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JSZL+B4HLZL+B5HJ+B6XY
模型三:对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因素的回归模型
Y=B+B1ZYZL+B2HJ+B3XY
五、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SPSS15.0进行描述统计。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样本数据、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
由表1中解释变量的均值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8110,说明此项控制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i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38、3.7608,说明医院有较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名誉;从中位数上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750。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在专业质量控制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71、3.8571。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的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都处于较好水平。
(二)回归分析
表2中的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Adj-R2都在50%以上,F值都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高度拟合数据信息;由DW统计量和VIF值可以看出变量不存在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模型一中只有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二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模型三中的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可以看出,在模型一和二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论说明公立医院对医疗质量控制的核心仍然是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的控制;其次也能更改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然后再逐步改善对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控制。造成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公立医院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
六、政策建议
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部门质量控制和护理质量控制上,对于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建设还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医院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的行为造成的。国家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也就决定了医院资产都属于公益性的,从性质上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有着根本区别,因此模仿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资者代表的做法在公立医院领域中并不一定合适。卫生行政部门完全可以作为出资人代表来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又是行业管理者,这种双重身份有利于政府引导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性目标,防范多头领导的局面。也许会有人担忧卫生行政部门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会引发规则上的混乱和竞争中的不公。但对于公立医院领域,即使存在竞争,也只是公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由于两者都以实现社会性宗旨为目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必然是良性的,不会因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两重身份有所改变。
在管理层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最好是复合型人才。既具有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现实中这类人才数量甚少。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建议从具有医学背景的中青年医师中选拔具有管理意识的后备力量加以培养:从短期发展来看,可以直接吸引职业管理者加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管理技能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必要时,可以为职业管理者配备专门的医学顾问或助手,以弥补其决策与管理中医学知识欠缺所造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建,朱慧芳,第二周期医院评审首家试点的体会和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
[2]李小兵,医院评审推动了医院基础管理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
[3]林钧才,关于医院评审之营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篇2
一、新医疗体制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2011年国家财政部门了两项通知,分别是《医院财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这两项制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医院财务风险意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在新医疗体制的颁布之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与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当前各个地区的医院主要采取的预算原则为核算收支、定额补助、节余留用,虽然该原则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有序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国家财政部门的制约,有部分医院财务预算无法进行核实,导致医院预算管理逐渐形成一种形式化发展趋势[2]。除此之外,个别医院预算执行力度比较弱,不仅缺乏预算考核制度,并且预算执行力度比较低,财务预算随意性现象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造成阻碍作用。
(二)医院财务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医院收入管理之中,很多医疗单位对于其它部门而言发展比较落后,并且没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前的医疗体制,没有及时引进新技术,导致医院收入管理无法与时代同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很多医院的医疗收入并没有与相应的支出进行弥补,导致整个医疗行业之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比如像比较常见的乱开检验费用、乱收取费用、医生收取回扣或者收取红包等现象。除此之,医院财务核算的方式呈现为重收入、轻管理的发展局面,这种情况则会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过分注重业务需求,并没有对医院的收入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导致医院财务收入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其次,在医院支出管理发展中由于缺乏成本控制手段,导致医院成本核算不到位,无法在正常的财务工作之中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3]。另外很多医院财务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仅仅将各个科室的支出情况添加到总成本之中,导致总承包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无法真正对医疗活动之中的劳动价值以及物化价值进行表现与分析。
(三)医院往来账务管理与设备投资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往来账务管理之中,由于受到患者支付能力的限制或者医保核算不及时的影响,导致很多账目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清理,甚至会出现死账、呆账、坏账等现象。而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材料,是维护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医院设备的投资金额比较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亿,这就导致医院在设备投资方面缺乏论证分析,医院采购部门会出现重复性采购或者盲目采购的现象,久而久之,对医院的整体效益会造成影响与阻碍。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医院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对医院的财务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所以,需认清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模式,从本质上改进医院财务管理的不足,创新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新医疗体制下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是推动医院财务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医院财务预算不仅可以保障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发展,并且也能够推动医院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想真正解决当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医院财务预算的认识,对于医院预算内的经费要进行记录,严格按照医院所规定的审批手段进行使用,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设置审批权限,依据资产金额的大小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其次,对于追加预算或者预算之外的各项经费,相关部门需要开除书面申请书,并期初申请,在经过各个部门的论证以及分析研讨下实施决策[4]。最后,对于预算执行所存在的问题,医院财务部门需要切合实际的制定规定的考核制度,并且由财务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医院预算执行进行考核,将考核的内容上交给相关部门,针对性的给予奖惩。只有在这种发展现状下,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需要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积极推进医院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序发展。
(二)积极硬化成本核算,加强医院成本管理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之中,需要积极硬化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以此提高医院成本的资金使用率。在医院收入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医院收费问题上需要制定相应的收费规定,并且将医院所制定的收费标准积极概括到医疗服务体系之中,保证医院收费的流程的规范化[5]。其次,要加强对医院收入入账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要保证医院的收入能够全部入账,不会出现坏账或者死账现象,此外,还要避免医院科室乱收费的现象。最后,医院财务管理需要积极遵循当天结算、当天收入的基本原则,保证所收取的每一项资金都能够接受监督与管理,从根本上实现医院流动资金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医院还要严格按照人们的需求积极创新医疗服务,并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像能够吸引患者关注的便民门诊,这样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医院财务的收入范围[6]。在医院支出方面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对于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需要进行打击,并且对医院财务预算与核算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第二,要进一步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对医院财务支出问题进行监管,避免资金出现浪费现象,也杜绝职权滥用现象的发生;第三,要对医院的支出报销问题加以审核,在进行报销初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单据需要进行标注,并且要从医院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考量,如果所报销内容不合理,则不能签字[7]。
(三)积极构建财务绩效考核机制
在新医疗体制的发展背景下,医院需要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规避,积极提高医院的生产经营效率。其中笔者认为需要构建财务绩效考核体制,将绩效考核的重点进行确定,并从专业技能、服务品质、业务能力等角度出发,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价,并将财务绩效考核作为预算优化调整的主要依据,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实施薪酬奖励制度或者精神奖励方式,以此用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8]。除此之外,医院还要采取淘汰制度,实现医院科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篇3
Abstract 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a therapy that the service objects participate in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under the planning and lea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horticultural therapists to get a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the definition, development and theory found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and the ongoing primary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scheme.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ossible target group of the horticultural therapy in primary school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bring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 of this emerging treatment.
Key words Horticultural Therapy; primary school; psychology association
1 园艺治疗概述
根据美国园艺治疗协会(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AHTA)于2013年的定义,园艺治疗是在经过专业训练的园艺治疗师策划和带领下,让服务对象参与园艺活动,用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它有既定的治疗计划及目标,同时非常关注活动的过程。
1.1 什么是园艺治疗
园艺治疗和其他专业治疗(例如沙盘治疗、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一样,通过一定的媒介介入,以达到身心方面的成长,而园艺治疗的最独特之处便是以植物为介入媒介。与其他治疗媒介不同的是,园艺治疗的能量来源于大自然,植物拥有生命,具备一定的生命周期,需要参与者悉心照料和关怀。另外,园艺是一项适应性与应用性很广的活动,不论参与者的文化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如何,只要能够提供植物的基本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泥土,它们便会健康地成长。小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精细动作水平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园艺治疗能够为其提供较好的成长与抱持性环境。
1.2 园艺治疗与园艺活动的区别
园艺活动是以植物为本,泥土干了便要浇水,植物缺少肥料了便要施肥。参与者在园艺活动中会学习一些栽种知识和技巧,投入忙碌而有趣的种植活动当中。而园艺治疗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参与过程。园艺治疗师会评估服务对象的能力和需要,依照情况订立目标,设计适合的园艺活动,以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园艺活动只是园艺治疗的介入媒介,重点在于对人的身心和情绪健康的改善,种植成果反而不是首要目标。例如,在种植花草的园艺活动中,单纯的园艺活动是为了使参与者能够在学到种植花草知识的同时收获花草成果,而在园艺治疗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讨论很多问题,例如:(1)如果你是那个要负责照顾植物却没有做到的人,你会有什么感觉?(2)你是不是曾经应该要负责到底,却没有全程坚持过?为什么?你有什么感觉?(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某人应该要照顾你却没有做到?为什么?他们有什么感觉?你又有什么感觉?在园艺治疗师的带领下,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展开小组讨论与反思,获得身心与情绪健康的改善。
1.3 园艺治疗的发展
园艺活动对改善身心的效果明显,古时候的人已经加以利用以达到治疗效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医生让情绪波动的病人到花园漫步,用以稳定情绪。在十九世纪,美国开始应用园艺治疗于精神病患者。到了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园艺治疗被认可为一种正式的治疗方法。随着广泛应用于不同对象,美国大学开始举办园艺治疗课程,例如堪萨斯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等。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像韩国和日本也推行园艺治疗训练课程和本土园艺治疗认证制度。香港的园艺治疗发展也渐趋成熟,有严谨的训练课程和专业认证制度,从2008年开始已培育出本土的注册园艺治疗师,在不同机构开展园艺治疗项目,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家庭、认知障碍症者、残疾人、精神病康复者、药物滥用者和减压人士等。国内的园艺治疗也在萌芽阶段。
2 如何在小学心理社团中开展园艺治疗
2.1 在小学中尝试开展园艺治疗与心理融合的社团方案
社团开展以园艺治疗相关活动与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心理学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制定相关活动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团活动。社团以受过园艺治疗相关训练的小学专职心理老师为主持人,依托高校心理专业大学生为活动辅导员,共同服务学生社团。为保证小组内的学习与活动效果,选取20名六年级学生为社团主体,其中学生来源为老师推荐与自我兴趣参加,社团内学生从性别、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个人兴趣等方面控制,成员间相对异质。初次社团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社团课程实践考察园艺治疗团体针对哪些学生的成长更有显著效果,评估时采用个案访谈法为主。社团活动频率为每周一次,持续一个半学期,每次活动时间大约一小时。活动场地选取:校团体心理活动室(室内)、学校楼顶园艺种植平台与园地(室外)。因为广东的全年天气温热,无封冻期,四季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社团室外活动的全年开展。
2.2 园艺治疗与小学心理社团相结合的优势
(1)社团活动形象具体。根据园艺治疗的定义,园艺治疗是一项以植物为介入媒介的治疗手段,这个治疗媒介是实体存在的,没有那么抽象,比起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便于学生操作。伴随着园艺治疗成长活动的开展,有了一系列实体成就,如花朵、果实、种子、创意手工艺术作品等,参与成长的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与收获。
(2)小组模式开展,提前关注未来成长。小学生处在儿童期到青春期这一过渡阶段,其心理冲突还没有上升到青春期那样激烈的矛盾状态,以园艺治疗的思路结合心理小组成长的模式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方法。针对一些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提前在园艺治疗小组中获得成长,在小组中习得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模式以及良好的应对方式,使他们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生活与学习。
(3)巧借大自然的力量。比起传统的心理成长团体,园艺治疗中借助了植物的力量。团体中的成长力量不仅仅来自指导教师和团体动力,还可借助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更多元的资源取向,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外力。
(4)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团体活动充满趣味,依托园艺活动的各种元素,更加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便于活动开展与学生注意力保持。
(5)便于今后融洽的咨询关系建立。比起学校班主任或家庭转介而来的咨询学生,没有情绪上的抵触,心理咨询师(社团主持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自然融洽,在园艺社团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今后个案咨询工作的开展。
2.3 园艺心理社团中可能较适合的学生类型
伴随社团目前的活动开展,根据笔者的观察,园艺心理社团很有可能对下列学生成长效果较好。
(1)缺乏计划性、做事不能坚持的学生。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做事往往缺乏长性与坚持,常常疏于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园艺心理社团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份不得不去坚持的任务,因为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定期的观察、维护与细心管理。学生拥有了一小片属于自己的且必须靠自己来负责的植物,如果不能有计划有坚持地呵护植物,植物会长势不好甚至死亡。在社团讨论中,通过如何更好对自己植物负责任的探讨,辅导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商量科学管理植物方法,将所学到的管理技能迁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
(2)班级中那些默默无闻,既不是品学兼优,又不是问题学生的“中间人”。社团给了平时那些在家里家长疏于关注、在学校不受老师关注的学生们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可以在活动中更多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老师与同伴的尊重,发展自我意识水平,提升自信。
(3)人际关系技能与水平欠缺的学生。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也有与人不断交往沟通的需求。很多人际关系很差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不想与别人交往,而是没有学习到良好的交往方式。随着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同伴关系的影响将逐渐占有重要的成分。因为社团内学生的成分异质,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帮助学生习得同伴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与模式。
篇4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管理创新;激厣机制
众所周知,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医疗卫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且医疗水平的进步能够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民身体素养,中医院作为医院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明显,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沉淀,并且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场所。[1]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因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有所欠缺,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其医疗水平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需要从现实出发,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提出相关的管理措施。
1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从基本属性分析,中医院与其他企业相同,均受到外界环境与内在环境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医疗体制改革以及现代医学模式深化发展,我国中医院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各项改革的深化发展下,中医院公益性角色得以强化,其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2],在笔者所在地区中医院数量超过10家,其竞争加剧,另外医保部门与参与保险的职工对医院的选择性也不断增强,各种优质且高效的服务成为了病人选择的主要标准。二是在外部环境下,中医院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情况下,中医院原先的弱项会伴随着医疗体制的变革得到增强,甚至发展为强项,比如像传统模式下就医时间选择、主治医生选择、治疗方案选择具有局限性,但是在医疗体制变革下,这一系列的缺陷均得到完善与改善,这种模式下,中医院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管理思维,则无法真正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需与时俱进。
2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21实现医疗队伍的专业化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下,我国医疗队伍得到壮大,且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从某个角度分析,在传统模式下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表现在农村医疗方面,然而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以及医疗政策的变革下,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原先医疗不规范现象消失、收红包现象被打破,各类不良之风逐渐被打击,其医患矛盾得到融洽,各类医疗纠纷案件得到减少。[3]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对待患者方面医疗工作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好,责任心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医疗人员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22实现科学技术先进化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水平,中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强创新,可以实现科学技术的先进化。一是国家政府加强对中医院管理的重视,加大科技的投入,诸多科研项目得到全面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换而言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改善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利用各类先进的仪器与设备能够快速诊断患者疾病,在第一时间内提出治疗措施。[4]二是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强大,在之前的发展趋势下,因缺乏相应的制度,且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才出现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且在更大程度上给予金钱与物资的投资,在无形之中提高医疗水平。
23完善管理者队伍
在中医院管理中管理者队伍便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完善管理者队伍表现为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养,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并且管理者需要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应用有效的手段与医疗人员加以沟通,将“高高在上”的态度消除掉,另外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协调能力,如果出现问题与矛盾,或者出现意见不统一、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素养、有效的凝聚力,在管理中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真正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
3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管理创新措施
31坚持本国特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医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可以说我国医术熠熠生辉,无论是神农氏还是华佗,无论是李时珍还是扁鹊,均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中医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故中医院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医疗体制改革下中医院改革中需要注重中医院的发展,还需要注重中医与西医的差别,从实际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中医服务技术,积极打造一批符合时展要求,符合国家要求的中医人员。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提高报销比例,并合理采纳患者的意见,真正实现中医的特色与完善。
32创新管理方法
在近几年,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中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产物,对提高服务质量具有推动性。在新时期中医院要想实现管理的创新性,可以对其管理方法加强分析与探究,比如病人入院之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医疗活动,包括挂号、交费、检测、住院,中药材的质检、选购、加工等均需要额外关注,这不仅关系医院的发展,并且也对整个医疗市场造成影响。中医院管理者可以加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调研资料、整合流程、统计处理、得出结论,尽可能地减少各项医疗差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5]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经验管理所造成的各类误差,还能够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P者认为,这是医疗体制创新变革下中医院全面管理的主要选择。
33创新管理模式
在中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中需积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不仅是中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在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素养、知识结构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在积极提高医院人员素养的同时,那么首要条件便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理论角度分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核心,能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的发展与进步,其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需要以病人为中心,要将病人作为亲人,尽快解决病人的各项问题,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真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二是需要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中医院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树立医护人员终身学习理念,让医护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疗技术发展的态势,如此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满足医疗卫生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中医院管理的根本,也是中医院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主要内容。
34创新激励机制
单纯地从现代管理学角度分析,激励机制是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医院这种比较特殊的行业之中,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手段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满足中医院发展的要求。此外,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医护人员依靠的是自身知识、业务水平、科研成绩,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要想真正促使竞争具有活力,那么则需要采取优胜劣汰的手段进行激励。且中医院需要根据对员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员工的潜力,真正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另外,中医院的激励机制需要坚持以医学技术为主导,尤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具有真实性、先进性以及实用性,整个评价过程要公平且公正,真正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医院管理人员还需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采取现代化激励手段,真正实现精神与物质激励的整合,这样才会真正提高中医院管理的可行性。
35构建医疗制度
据相关文献得知[7],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比较低,“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旧在个别地区存在,其中中医院具有特殊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这一点出发,积极构建切实有效的医疗制度,最为主要的是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将政府部门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延伸,在医疗体制改革下,遵循中医院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医疗政策与规章制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中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还可以保证其管理工作不出现混乱局面。
4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中医院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则无法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甚至还会阻碍中医院的发展与进步。笔者认为,中医院管理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以及各项改革,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构建医疗制度,坚持本国特色,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实现中医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涛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中医院管理创新研究[J].才智,2015(20):339
[2]刘宏,侯芳霖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中医院管理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149-150
[3]黄翠云,黄健现代化中医院后勤管理创新[J].中国医院,2014(3):79-80.
[4]邓宗伟实施医改试点中医院管理路径的创新和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174-176
[5]许惠玲试论地市级中医院管理创新[J].学理论,2013(18):102-103
篇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药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25-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发病原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从而加重右心负担,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1]。该病常反复急性发作,最终造成心力衰竭,预后不良[2]。近年来相关报道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该病患者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3]。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药口服治疗该病患者4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4月~ 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43~71岁,平均(56.2±11.6)岁,病程1~ 21年,平均(11.4±6.7)年。心功能分级:根据纽约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39例,Ⅳ级2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促、心悸、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对称性水肿等症状体征,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4](1997年)。上述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 >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正性肌力药物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西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益肺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中药处方组成:附子(先煎半小时)10 g、枳壳15 g、大枣20 g、桂枝10 g、白术15 g、茯苓15 g、半夏15 g、白芍15 g、银杏叶15 g、川芎15 g、鱼腥草30 g、葶苈子30 g。中药水煎服,1 d 1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 d,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比疗效。
1.3 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变学指标、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参照《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症状计分法”进行评分及疗效判定[5]。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情况
经过上述治疗,两组患者心悸、胸闷、咳嗽、咳痰、气喘、气促及水肿等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2.2 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pH、PaO2、PaCO2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详见表2。
2.3 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经上述治疗,观察组显效20例(47.6%),有效17例(40.5%),无效5例(11.9%),总有效率为88.1%(37/42);对照组显效15例(35.7%),有效14例(33.3%),无效13例(31.0%),总有效率为69.0%(29/4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3,P = 0.0334)。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因肺组织、肺血管及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冬春季节发作最为常见,引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且患者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则可危及生命[6]。因此,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严防呼吸道感染。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即为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近年来,中医中药在临床的应用中显示出了较为理想的效果[7]。在祖国医学的理论中,肺心病属于肺胀、喘证、水肿、心悸等的范畴,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咳、痰、喘、肿等主证。患者肺内多素有痰瘀内伏、复感外邪,而后邪瘀互结至气道壅塞导致急性发作。肺心病患者本虚标实,具体以肺肾心脾俱虚为本,痰饮瘀热为标,累及肺、脾、肾、心等脏器。心功能较差或心力衰竭患者,则可因虚致实,进而造成水饮内停,瘀血阻络。又因痰湿水饮,瘀血阻滞,复为循环,互为因果,至疾病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上关于中药的选择,应注重清热化痰、温化寒痰、健脾化痰等措施,以起到利肺祛痰的功效,为抗感染药物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并有利于改善肺组织通气换气功能,缓解机体缺氧状态,减轻心脏负荷。笔者所用方中的附子具有温肾壮阳、通经活络、行水化气、救脱强心之功,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而出;半夏燥湿化痰;白术能够燥湿健脾;桂枝通散辛温、温阳补心,且含有挥发油和桂皮醛,具有发汗解热、强心、利尿、健胃等作用,合用白芍则可调和营卫;枳壳味苦可顺气消痰止咳;葶苈子定喘泄肺,并有强心功能;银杏叶及川芎则可活血养血,补而不滞;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并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尿液生成,加速毒素排出;大枣可解除挛急,缓和药性,同时还有镇静、利尿以及营养心肌作用[8]。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肺温阳活血汤口服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可靠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减轻低氧血症,纠正酸碱失衡,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清华,罗玲,胡慧敏,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救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58-59.
[2] 龚树春.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1,85.
[3] 穆秀芝,徐锋,王春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686-687.
[4] 张燕,黄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的血液流变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1):1070-1072.
[5] 李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 15(3):57-58.
[6] 张燕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95-96.
[7] 唐义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 (21):151-152.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2003年1月~200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脏病病人,其中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起搏器l2例;临时起搏器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例68;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PTCA+stents)32例(最多植入4个支架);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25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5例。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1)做好术前宣教,防止情绪紧张。给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设备和人员的配置情况,消除其顾虑。患者术前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与术后恢复、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2]。(2)一般准备。术前1天嘱患者洗澡或清洗局部,并训练床上排便,备皮,并做青霉素及碘过敏试验。手术当日清晨应禁食。 (3)术前用药准备。冠心病介入术前1天让患者口服波立维75mg/天;阿司匹林0.3 g/天;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前1天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5mg/kg体重。
2.2 术中监测及护理 (1)备好除颤器、氧气、简易呼吸器、吸引器,电板板上涂好导电糊。做好临时超搏电极的消毒工作,涮试临时起搏器功能;(2)备好急救药品,安放在方便的位置。以备急用。 (3)连接好心电及压力监测系统,并密切监测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射频消融术患者,同时注意心电生理的监护。经常询问病人的自我感觉,如有、无胸闷、胸痛等情况。(4)血栓栓塞的观察: 射频消融术、冠心病复杂病变等介入手术中,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应用导管、导丝等较多术中,发生栓塞的机率相对增加。所以在手术中, 我们必须密切注意肝素的用量和时间, 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 应定时追加肝素1000u, 以避免手术中血栓栓塞的发生, 其次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栓塞的并发症。
2.3术后护理 (1) 做好基础护理,由于患者术后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不肯进食和饮水,也有些患者是不习惯床上大小便,也有些患者在起搏器安装术后或封堵术后过于紧张,担心活动后发生起搏器后或封堵器移位,躺在床上不敢动,不翻身、不擦浴,我们多加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和思想顾虑。(2) 穿刺伤口和肢体的护理,术后24 h 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 h,砂袋压迫6 h。发现肢体血运不良时,可给予保暖或解松包扎,若疑有血栓、血肿形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3) 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在经动脉或静脉插入各种导管进行操作,容易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而致血栓形成。如宽胶布包扎过紧、砂袋加压时间过长也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必须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注意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知觉和双侧肢体对比等情况以便及时了解病情。(4)先心病封堵术患者,如果有残余分流,高速血流穿过堵闭器,有可能导致溶血[3]。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尿液的颜色,复查血、尿常规,还应注意复查超声心动图的结果,以便做出及时处理。(5)防止电极脱位,在心脏扩大,尤其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内膜光滑及肌小梁扁平,易发生电极脱位,术后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起搏器信号障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6)先心病术后堵堵器的脱落比较罕见。一般堵闭器常脱落于右心系统,一旦发现相关表现,及时应用套管或手术取出。(7)应用抗凝药的护理,为防止血栓形成, 冠心病、先心病介入术后拔管后,即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1次/12 h,并口服波立维75mg/天;阿司匹林0.3 g/天。在次期间应指导患者避免进食粗硬食物,不挖耳抠鼻,每次注射拔针后按压时间延长,并注意观察皮肤、口腔黏膜、大小便有无出血情况。
3 体会
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手术者的操作技巧及手术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外,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术中规范操作、充分准备导管室急救措施,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医生,能较好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Braunwald E. Heart disease. 6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2001
2 温澄非,张尉华.介入治疗病人术前的心理干预.中国健康教育. 2002,18(1):31.
篇7
【关键词】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收缩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22-01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特点是心脏增大,收缩末期心室容积增加和射血分数下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力衰竭。自2002年我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以来,我院对200例此类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临床预后明显改善,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41-78岁,平均63.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5年。缺血性心肌病160例(80.0%),扩张性心肌病20例(10.0%),高血压性心脏损害20例(10.0%)。其中合并糖尿病80例(40.0%),高血压病100例(50%),合并心律失常90例(45.0%),其中心房纤颤50例(25%),室性心律失常30例(15%),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5.0%)。上述病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表现,按NYHA分级[1],Ⅱ级100例,Ⅲ级50例,Ⅳ级50例。全部病例均为全心衰,均有不同程度双下肢浮肿。
2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2.1.1病因治疗:积极给予病因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纠正高血糖、纠正心律失常、防治并发症,限盐、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避免应用加重心衰症状的药物等。
2.1.2利尿剂的应用: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双下肢浮肿,均选用口服或静注呋塞米。
2.1.3地高辛的应用:先使用能减少死亡和住院危险的药物 (ACE抑制剂和β 受体阻滞剂 ) ,如果症状仍持续存在,则加用地高辛(除房室传导阻滞外),0.125 -0.25mg/次,每日1次,长期服用。
2.1.4急性心衰发作的患者:均住院治疗,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纠正急性心衰症状后再给予上述治疗。
2.2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
2.2.1ACEI:全部病例均给依那普利治疗,2.5-5mg/次,每日2次,每2w剂量加倍至患者能耐受最大剂量,目标剂量是40mg/d。用药过程中监测血肌酐,肌酐增高>30%~50%时减量。本组病例中25例因血肌酐增高>50%未达目标剂量。
2.2.2β-受体阻滞剂:除18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均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我院选取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6.25-12.5 mg /次,每日2次,每2-4w剂量加倍,至目标剂量50mg/d或最大耐受量。用药后症状如加重或静息心率
2.3观察指标:全部病例心功能改善情况、病情稳定后3年内死亡率、3年内再住院率。
2.4疗效判定标准[2]: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上调大于Ⅰ级,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心功能分级上调大于Ⅰ级,症状明显改善;未愈:心功能无改变或症状无改善;恶化:心功能下调Ⅰ级或症状恶化;死亡。
3结果
明显改善120例,占60%;好转40例,占20%;总有效率80.0%;3年内因心衰恶化再住院30例,占15%;3年内死亡20例,占10.0%;未愈10例,占5.0%;恶化10例,占5.0%。
4讨论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肌损伤后延续的结果。在初始的心肌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因子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以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心室重构。
ACEI除扩血管外,还能拮抗RAAS激活的心脏毒性作用,从而延缓心室重塑和心衰进展,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27%,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用药。β-受体阻滞剂能拮抗和阻断心衰时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激活的心脏毒性作用。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使心衰患者的死亡率降低31%~65%,故也是心衰之必选[4]。本文2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总有效率高,取得可喜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部分地区1980、1990、2000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8):45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篇8
【关键词】 肺心病;单硝酸异山梨酯;多巴胺;心力衰竭
肺心病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达15%以上[1],是指各种急慢性原因引起的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导致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以下是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2006~2012年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的40例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情况。
1 病例资料
按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随机选择我科2006至2012年收治的一组40例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1~80岁,平均71岁,病程11~41年;选择同期住院、病情程度相似的二组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1.5岁,病程12~3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持续低流量氧疗、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单硝异山梨酯25 mg联合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ml/min,1次/d,一疗程14 d。
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于用药期间监测血气情况及心功能三项等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咯痰、紫绀程度、颈静脉充盈程度、肺部干湿啰音变化、肝脏大小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疗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标准判定[2]。
4 统计学方法
P
6 讨论
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是指肺心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排血量不能维持机体需求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且经常规治疗不易缓解[3],其病理生理是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进而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患者处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反复肺部感染、气管痉挛、低氧高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状态,常规大多予以持续低流量氧疗、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强心、利尿、平衡水电解质等治疗,可缓解部分患者病情,但有些患者表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作者观察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40例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可以看出,治疗前后心功能三项指标(CI、EF、SV)、动脉血气(PaO2、PaCO2)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传统常规治疗加单硝酸异山梨酯、多巴胺是传统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拓展。单硝酸异山梨酯是二硝酸异山梨酯的主要生物活性代谢物,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可引起血管扩张,对静脉血管的扩张较强,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也可扩张动脉,引起动脉压下降,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它还能通过提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肺循环;多巴胺在中小剂量范围(每分钟5~0.5 μg/kg)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血管扩张,尿量增加,血容量减少,减轻心脏前负荷,还兴奋心脏β1受体并间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脏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脏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提高心功能,收缩压升高。综上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既能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又能防止低血压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相互协同,在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中疗效突出,用药安全,值得讨论。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
篇9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与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 2008、1~2011、1,收治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312例中171例存在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治疗前、后Znu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及治疗前SDS评分为:55.80±19.601。经过心理干预及治疗SDS评分为:40.50±9.890。心理干预及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抑郁 心理疗法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抑郁症是所有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关于CO PD患者患抑郁症的患病率尚缺少精确数据,估计范围为6%-59%[1]。因此,在临床中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近3年来C O P D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观察和调查的探讨临床工作中对CO PD患者抑郁心理的干预和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08.1~2011.1收治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312例。其中符合COPD合并抑郁患者171例,男100例,女71例。年龄在46~88岁之间。住院时间均大于1个月。
1.2抑郁测量方法:采用Znu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此量表共20项,每项4个等级,将各项评分相加为总分,SDS评分≥50分为患者存在抑郁[3]。320例COPD患者住院后作S DS评分,筛选出171例有CO PD合并抑郁现象。171例患者经过一个月心理干预及治疗后,再进行SDS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4心理干预方法及治疗:住院C O P D患者作S D S评分后存在抑郁现象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严重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措施 (1)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在每次查房时都应关心和体贴患者,每天多次到病房查看患者,与患者加深感情,由于CO PD患者都存在咳嗽、气喘、活动后症状加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正常的行动能力,医生在尽最大努力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应提醒责任护士给予患者一定的生活照顾,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2)开展健康教育及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医生在查房时应有耐心,倾听患者心声,并用通俗及易懂语言对CO PD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详细讲解,每周进行一次健康咨询及讲座,内容为COPD转归,COPD患者保健、药物使用,特别是吸入剂的正规使用方法,并指导患者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指导患者如何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增强肋间肌及膈肌的收缩功能。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或减轻患者胸闷、气喘症状。
(3)增加情感支持:CO PD患者是反复、长期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差,患者家庭照顾负担重,特别是我们属贫困老区,经济条件差,家庭经济负担重,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动员家属多关照和看望患者,给予患者生活方面支持及对患者精神方面的鼓励,减轻患者痛苦,温暖患者身心。(4)严重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缓解病情,有2例患者病情重、家庭经济困难、丧偶、加之没得到子女关心,存在自杀倾向,在加强心理干预同时,加用黛力新片,1片每日一次,15天后抑郁症状明显缓解。
2 结果
收入院C O P D患者312例中,存在抑郁心理共171例,占54.8%,171例C O P D患者合并抑郁干预及治疗前S D S评分55.80±19.60。干预及治疗后S D S评分40.50±9.890。干预及治疗前、后S D 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708,p
3 讨论
COPD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疾病之一,在2020年死亡率可能会升全球第3位[4]。长期罹患C O P D病人机体功能损害程度较高,治疗时间长,而且治疗效果未必好,这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病未能得到良好控制状态中,并且经济压力大,生活质量下降,易产生负面情绪,其中抑郁症状较为突出,从本组治疗结果看,312例CO PD患者存在抑郁者共171例,抑郁率为54.8%,与国外研究估计范围6%~59%相符[1]。如此高的发病率与抑郁症在CO PD患者中发病机制有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身体机能比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差,而功能损伤的本身就会导致抑郁症的高发率,病程进程的不可控制,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的第2机制[1]。另外COPD产生的低氧血症可致器质性抑郁,呼吸困难可致抑郁症的高发[5]。C O P D常见于社会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并且该病可导致社交隔离,自觉没有社会价值,不活动,这些都与抑郁症发生有关[6]。因此,医护人员对C O PD患者抑郁要有正确认识,对此应予高度警觉,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及治疗。心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医护人员有预见性,主动性工作。在研究该组对CO PD患者抑郁现象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健康教育和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提高患者对CO PD治疗决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良好的情感支持能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正确的心理调整和抗抑郁药物应用,能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7]。本结果显示:171例存在抑郁心理的患者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后,病情缓解并得到有效控制。经过统计学分析后p
总之,COPD患者中抑郁率较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资 料
[ 1 ]高莹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分析.chest中文版,2010,7(2):112-117.
[2]张理义.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47-355.
[3]张明国.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
[4]柳涛,徐作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评估.呼吸新视野 2010,3(3):20.
[5]Chavannes NH, et al.Fam pract 2005;22:604-607.
篇10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益气降逆化痰法;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5―0026―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常因机体抵抗力低下,逐渐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及其它器官损害合并急性、慢性感染导致病情加剧,病死率较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极佳治疗方案。笔者自2005~2006年在常规西医治疗原则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观察120例患者均为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60岁,平均72岁。心功能Ⅳ级40例,窦性心动过速46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心房纤颤5例,早搏16例,ST―T改变20例,双下肢浮肿46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68岁。心功能Ⅳ级22例,窦性心动过速2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房纤颤2例,早搏10例,ST―T改变15例,双下肢浮肿30例。统计学处理,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电图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吸氧、控制或预防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控制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营养支持。一般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利尿,必要时合用呼吸兴奋剂、强心甙等,采取综合措施抢救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自拟方,药物组成:陈皮20g,茯苓30g,法夏15,苏子20g,白芥子20g,莱菔子20g,葶苈子20g,黄芪30g,白术20g,防风15g,苡仁30g,丹参30g,前胡20g,瓜蒌壳20g,甘草10g。上方加水500ml,煮30min,取汁3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
2组均治疗15d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咳嗽、咯痰、喘促、心悸、气短、胸闷、紫绀、浮肿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或提高2~3级以上;有效:咳嗽、咯痰、喘促、心悸、气短、胸闷、紫绀、浮肿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肺功能提高1~2级以上;无效:咳嗽、咯痰、喘促、心悸、气短、胸闷、紫绀、浮肿等临床症状无缓解,心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3.2治疗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祖国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肺、脾、肾三脏气虚,标实主要指痰热、瘀血、水饮等。中医学早就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痰瘀同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之贮痰之器”的论述。本病的病理变化不外气虚血瘀、痰浊水饮互为影响。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肝、肾,后期病及于心。病理性质多为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阴虚。本病症与西医学中该病的病变过程可谓一致。自拟方具有益气活血、理气化痰、降逆平喘之功,正与本病各期症候相吻合,且结合本病老年人用药不宜峻猛的原则,标本兼治、平补平泻,故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