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材料专业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材料专业就业前景

篇1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与检测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土工材料试验检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等能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测及其他土木类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现在正处在新一轮的水电开发中,可以说,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但是水工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个就得和水工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系了。毕业生可以在水利水电单位及中小型水利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基层水利单位,从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也可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技术资料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新能源;

4 广告;

5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师、项目经理、资料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水利水电工程师;

2 项目经理;

3 资料员;

篇2

关键词:英语;中职;建筑人才;教材;教师

一、 当前中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近几年来,由于本科学校和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使得处于两者夹缝中生存的各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逐渐降低,这些学生大部分在之前的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学习习惯不良,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二)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在上中职学校之前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甚至有学生连最基本的英语音标都记不全,之前掌握的单词量少得可怜,基本听不懂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甚至觉得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低人一等,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看好,觉得自己的前途渺茫,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仍然多是采用"教材 + 板书 + 录音机"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很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英语教材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材中的课文与当今"90 后"学生的生活脱钩,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教材对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价值定位不明确,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的是同一本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中职英语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 培养有英语素养的中职建筑人才的途径

(一)编写符合中职建筑专业的英语教材

按照建筑专业目标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开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针对性和职业实用性,为就业作准备,使学生的英语技能适应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在英语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就业岗位开展语言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有合适的教材,以职业为导向,使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和职业趋向,使学生在校英语学习和就业岗位不脱节,彰显专业特色。建筑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多是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造价员、材料员、测量员、招投标、资料员等,要求学生掌握绘图识图、操作使用测量仪器、工程算量等基本技能,熟悉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技术。因此教材就要选取这些重要专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学英语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教材的编写考虑到中专生英语基础差,不能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和太深的专业知识,因此选编内容尽量浅显易懂,把专业英语词汇融人到日常生活工作的对话中。

在unit5 The weather at the work site的一段对话就很好地体现了"实用为主,够用就行"的原则。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B:It's sunny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today will be18℃.

A:It's so warm.The weather is suitable for our work.

B:But it will get older tomorrow.

A:If it rains, we couldn't continue the outdoor work.

B:The temperature will drop to -5℃in three days.

A:That's too bad! 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from freezing.

这个对话复习了表达天气的英语句型,也与工地的工作联系起来,"下雨不能进行户外作业(outdoor work)",降温要采取"防冻措施"(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from freezing)。这段对话从日常英语逐步过渡到工作英语难度有所增加,仍是学生稍加努力即可掌握的专业英语。这考虑到了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又使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掉苹果,打消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畏难情绪,增加了学好专业英语的自信。

(二)开展情景教学,巩固英语专业知识

每个单元均以一个话题为主,先切入简单的日常口语对话,再引入建筑行业的相关情景,加入简单常用的专业词汇展开对话训练。如unit4 shopping中在section A中的对话内容为买水果,先复习解决on sale(打折)和I'll take it(我买了)等常用词组和句型的意义和操练。在section B中用刚学习到的购物句型来练习购买建筑材料,引入了如cement(水泥)、steel (钢材)、brick(砖)、paint(油漆)等新单词,新增的专业词汇不多,难度不大,却很快与建筑专业对接起来,将学生置身职业岗位的情景,这样的语言学习让他们兴趣盎然。

这些专业词汇和术语采取螺旋递进式知识学习体系,在其他单元多次重复出现。在unit 17 Inquiry of Building Materials(建材询价)中再次出现了专业性更强、更深,对话更长、更真实的情景对话-建筑公司采购员在国外购买建材时的询价与报价,对话难度有所提高。在替换练习中给出了一些复杂的分类建筑材料的专业词汇以供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满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的需求。在写作部分提供了建材的询价信函和报价信函供学生翻译,熟悉这类信函的格式和措辞,供学习较好的同学模拟仿写,提高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写作能力。

(三)合理划分学习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来解决这一难题。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在新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能力的考试和测评,按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合理地将他们分成快班、中班和慢班三个层次。教师授课时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协助他们订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梯度要求,从而使优等生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帮助,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当把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着重进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和锻炼。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引进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本校的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另一方面,每个学校都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再学习和不断深造的机会,加大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对于这些教师设置专项的奖励,鼓励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历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双元制 生产型联合实验室 生产岗位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学生2/3或3/4时间在企业),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双元制将企业和学校、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就业、专业和职业紧密结合。“双元制”职教模式是德国产品质量的保证,成就了德国制造业125年由弱到强的神话,是德国经济发展柱石,被许多国家学习借鉴。

我国的职业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步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从过于注重理论转向“理实一体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逐渐得到重视。但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职业教育对职业学生非常重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以在校完成为主,学校实训场所、设备、工艺及技术往往落后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学校开发的实训项目也常与企业需求脱节,且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计划也由教师自行制定,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致使学校设置的专业和市场脱节,学生毕业了无法适应企业岗位,进入企业后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再培训,这就造成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率高、失业率高、职业稳定率低等现象。可以说企业参与少或不参与的职业教育是无根之木,难以持续发展。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套比较成熟、系统的职教体系,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双元制”复杂而庞大,不易复制和模仿。如德国双元制有法律保障、高投入、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暂时无法实现,不能照搬。更为重要的是双元制能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积极参与,学生是“先就业,再学习”。而在我国由于没有法律强制,企业又不愿牺牲短期利益,致使企业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积极性不高,往往出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头热的现象。鉴于国内这种客观实情,学校只有不断创新,让企业在和学校合作过程中“有利可图”,让企业也受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校企合作深入、长期、良性地发展。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与上海轻工监测总站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共建生产型联合实验室,以“引企入校”的方式把企业吸引到职教中来,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瓶颈。联合实验室由校企双方投资,学校在经营、培养学生方面有发言权,通过协议约定培养细则,改变以往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被动局面。联合实验室不仅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还在生产的同时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建立联合实验室旨在探索培养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与企业接轨的中职检测专业人才,实施过程借鉴了双元制的精髓。

一、生产型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及运行模式

生产型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笔者所在学校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果。根据前几年毕业生跟踪情况反馈显示,笔者学校检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满足不了岗位要求,对岗位上要求的技能缺乏,原因是学校的检测专业仍只限于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等。根据市场调研,目前传统建筑材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减弱之势,而新兴材料如环保节能材料以及装饰材料等、室内环境、水质检测等对人才的需求上升较快。因此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专业建设重点。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是德国精良产品的保证。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这几年不断派教师分赴德国学习,学完后不仅仅停留在写总结、谈体会的阶段,而是反复研讨,吸收德国双元制精华,打造校企联合生产型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由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具有检测资质,能对外接单进行生产。实验室主要侧重于检测业务,包括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的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大气质量检测、水质分析等,可为学校检测专业拓宽检测领域和检测项目。根据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场地设在学校材料实训中心(面积约800m2),学校提供仪器设备和师资,监测总站提供部分设备、技术、检测资质和技术人员。联合实验室不仅承担培养学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实验室,跟着企业师傅在生产岗位跟单训练),同时开展对外检测业务,产生的效益双方互惠。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基础是和企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和学校是办学的共同主体,企业的需求决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因而我们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生产岗位。

二、生产型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实验室类似于德国双元制企业一方,和学生签订准员工合同,具体对学生培养细则如下。

三年学制,第一年为职业基础培训年,学生在学校完成上岗前必需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培训,期间安排学生到联合实验室开展2次为期4周的短期实习,提前让学生对企业、产品、检测工艺过程有所了解;第二年为职业岗位培训年,企业和学校共同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学生1/2时间在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检测岗位进行训练,这期间主要完成一些小的生产订单,让学生对检测流程有充分的了解;第三年为职业岗位强化年,学生2/3以上时间在企业,和企业员工一样,正式接订单作业,并且要学会实施较大的检测项目(见图1),三年级末,学生通过双元考核,签约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图1 校企生产型联合实验室培养通向生产岗位的人才模式图

1.双元的责权利

德国双元制模式中企业和学校基本独立,不存在业务或经济往来。之所以能一起合作培养学生,一方面是有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是德国企业追求精良产品的需要。但是中国国情不同,在培养学生方面企业看不到近期利益,因此很难让企业有积极性。鉴于此,笔者所在学校提出和企业共同建立生产型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生产型联合实验室相当于双元制中的企业一方,但由于学校出资入股,因此学校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决断权,尤其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让企业牺牲短期利益(如培养新生过程带来的工作效率降低等)同意和我们合作。

首先通过合同方式约定双元(校企双方)职责,并且成立校企联合办公室。校企联合办公室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学校领导及教研组长以上成员组成。其职责涵盖了统筹合作方式、签订合作协议、紧密联系行业、制定学生培训计划、制定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开展跟踪调研、校企文化交流、共享合作资源等。本着互惠互利原则约定双方的责权利才能推动生产型联合实验室长效、健康运行。

2.双重的学生身份

德国双元制中,学生的第一身份是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协议的学徒,另一身份是学校里的学生,这种双重身份使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企业学徒身份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国内大部分中职生对职业的认识比较模糊,未来目标不清晰,有的甚至认为是为父母学习,学习缺乏积极性。

生产型联合实验室的学生首先是经过学校、企业选拔后,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和企业签订准员工协议(正常毕业后即可转为企业正式员工),所以联合实验室的学生也是双重身份,一是企业的准员工,另一身份是在校学生。

被选进合实验室的学生不仅有专业奖励,在企业培训期间还有津贴补助。学生一进校就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联合实验室是轻工监测总站和学校合作的一个实验室,承担了几个比较重要模块的检测任务:材料检测、大气质量监测、室内环境检测、水质检测等。学生在这里能学到的技能比较全面,不仅可以满足轻工监测总站的岗位需求,还基本可以满足上海检测领域的岗位需求。由于就业前景好、就业面宽,学生积极性高,选的学生都能主动学习,主动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学生在联合实验室跟着订单进行生产任务,直接在工作岗位学习,有企业师傅手把手带教,从订单分析、检测流程(包括设备调试、试剂配比、工序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判定等工作流程)到独立完成小项目的实施,如同技术工人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一样。另外,学生在学校接受配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完整教学计划内容培养。这种双元的学习和培训不仅使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劳动态度、质量意识也得到很好的训练。如严格的操作规范,从上班的准备工作到下班收尾工作的严格训诫,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校、企业相互间的相融性。这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既出人才,又出产品”,与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3.双元的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各类企业培养和输送生产第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大军。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跟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后期的建设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职业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相适应。要保持动态适应,必须要有企业参与。如德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召集有关企业专家对培训专业进行重新界定,如1950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职业为776个,到1999年减少至345个。尽管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学校设置的专业及专业的后期建设大多由在校教师承担,缺乏企业的参与,致使有些专业远远落后于市场变化,学生得不到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

利用校企共建生产型联合实验室,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对检测领域进行职业分析。科学分析检测领域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搜集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从而分析得出专业需承载的关键职业能力。结合学校原有的专业(建筑与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及环境检测技术专业)基础,确定联合实验室主营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装饰材料质量检测、室内环境检测、水质检测业务。这些检测业务有利于培养学校学生的检测职业技能,让学生直接在岗位上训练职业能力。

生产型联合实验室还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条件及实训条件等,使后期的专业建设始终和市场上的职业直接对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利用联合实验室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开发教材,设计来自于岗位中的任务单用于教学中。总之,依托联合实验室鲜活的生产业务,使我们的专业建设直接和岗位需求对接。

4.双元的师资培养

德国“双元制”的专业教师既要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又要担负实训车间的指导教学工作,还必须胜任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时的指导师傅职责,高水平的师资保证了双元制的教学质量。而我们大部分教师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出大学门,进职校门”,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历,教学中有些只能照搬教材,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师资队伍。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成功经验,可通过生产型联合实验室培养学校检测专业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检测专业的师资培养实行双元培养,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联合实验室。学校对教师进行各级培训,如班主任培训、新进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法培训、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等;对于学科带头人有教研组长能力培训、名师工程培训等。联合实验室主要在岗位上培训教师。为了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所有专业教师都分批分段到联合实验室跟单实践锻炼,由企业师傅带教,提升教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岗位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接触新设备,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甚至参与校企双方共建的攻关课题。通过这种双元的培养,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杜绝一切到企业锻炼走形式的局面,鼓励教师把企业里学到的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实效,如部分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专家协助下开发了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模块、室内空气检测模块、水质检测模块等。教材也在企业实践后进行大力改革,专业教材全部采用基于检测工作流程开发的校本教材。

5.双元的考核体系

德国“双元制”的考核方式分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合格后发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行教考分离,监考和评分以及资格证书的颁发均由德国工商会(IHK)组织进行,企业和学校没有执行权,从而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也保证了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生产型联合实验室的考核方式推行双元的考核体系,一元以企业为主导,参加培训的学生和企业员工一样参加上海市劳动局的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侧重操作技能和必要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模块有化学分析工、废水治理工、能效检测工、大气采样工等。另一元接受学校教学计划内的考核。学生只有获得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才能从准员工转为正式员工。即使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留在联合实验室,学生也具备再就业的能力。只有这种高要求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质量。

从当前的校企合作来看,学校热、企业冷,致使校企合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主要原因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只有在校企合作时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推动合作的长久性和有效性。校企共建生产型联合实验室,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进行生产任务,既可满足企业的生产,又可在生产岗位培养直接通向岗位的人才,是一种新型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对于德国的双元制,我们要灵活借鉴,不要硬搬,一定要联系国情、学校自身基础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成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26).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篇4

【关键词】1:1建筑模型 交互系统 升级方案

一、引言

1:1建筑模型由我院首创,它的设计与建造为课程形象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示范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建立了建筑实体模型,在不断的发展中实体模型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形式的1:1建筑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某些教学的需求,教师在设计实际项目时发现原有设计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对1:1建筑模型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为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新教改背景下,对我院的1:1建造模型升级方案进行了分析。

二、1:1建筑模型现状

(一)1:1建筑模型的由来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将项目与实际施工现场结合,但是现实中存在工地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的内容进度要求,大量的学生进入现场也会给工地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困难等诸多问题。为了能将施工现场“搬进”学院,我院教师设计建造了一个能展示建筑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的实体建筑模型―1:1建筑模型,该模型遵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展示”的原则,模型中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类型,展示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等300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节点构造等,并同步开发了包含该模型的施工图、施工过程图片与录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验收规范等知识信息的多媒体查询系统。

(二)1:1建筑模型需改进之处

1:1建筑模型从建造完成至今已有上百万人次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随着应用的深入,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1)当前,建筑行业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层出不穷,创新与发展十分迅速。我院1:1建筑模型完工使用以来已经有大量新规范的增加和旧规范的修订,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的数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期间仅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一项已经颁布实施了114本规范。

(2)1:1模型中原有的一些施工工艺展示已经无法与施工现场对应,以往学生在1:1建筑模型自学碰到问题时可以使用模型内的电脑查询相关节点的工艺,这种方法提供了学生便捷的自学途径,但是也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知查找哪块内容的问题。

(3)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已经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1]因此,我院师生必须了解这种新模式下的建筑,通过新工艺节点的展示,学生在工作前就能在1:1建筑模型里熟悉模块化施工的特点。

(4)通过对建筑就业市场的调查和毕业生的访谈,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人才缺口特别多,但是苦于没有在学院内接触过此类工程,学生无法在这些就业前景良好的行业落脚,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对于消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建工分院将开设新的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届时将要面临实训场地的问题,因此,在1:1建筑模型原有的基础上配套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

(三)同类模型现状

我院的1:1建筑模型作为专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至今已完成了上百所院校的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已经应用了最新的规范。但是消防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建筑模块化施工都没涉及。已有些学院的建筑模型已增加了微信交互系统,但是展示的内容比较单一,内容不完整,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三、具体方案设计

(一)四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1:1建筑模型主体框架已经建造完成,所以改造主要围绕着细部节点进行,如2015年11月1日开始推广实施的承插式支模架来代替原有的落后的支模架形式,增加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的展示等15处。另外原有不可改造的钢筋展示,另搭设基于现行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中钢筋不能全部展示,实训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的难题。

(二)虚实一体交互系统的应用

以往在1:1建筑模型的课程教学组织中由于场地的限制,有些学生无法及时直观观察到节点和听清楚教师的讲解内容,使用虚实一体交互系统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虚实一体化理念是出于人类思维形式、人机世界等范畴中虚实对立统一的考虑而形成的,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对实景进行仿真和模拟,是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方式并正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建工分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5月份进行了深度合作的洽谈,将4D微课系统与1:1建筑模型结合,虚拟仿真1:1建筑模型中各种房屋构造节点模型,配套知识图解和4D微课,以多人在线的形式,学生通过任务式的引导进行情景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趣味考核,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房屋构造的形式、基本构造做法在虚拟仿真的真实工程建设项目中,学生还可以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扮演建筑员中主要岗位角色,分工协作共同执行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决策不同而决定项目的虚拟施工结果不同,体验真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最终能够使学生熟悉掌握施工管理业务流程、岗位工作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微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在教学交互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的许多新功能使教学交互更加方便快捷,不论是语音对讲功能,还是文字、图片的交互功能,以及微信公共平台的群发分组交互功能,都为教学交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微信是基于手机应用的,更加提高了交互的及时性。将4D微课与微信系统进行结合,学生在1:1建筑模型参观学习时,如果需要对某节点进行了解,只要用手机扫描下该节点的二维码,就能迅速了解到施工工艺流程以及配套的参考资料,充分体现了交互的及时性。

(三)建筑工业化的展示

建筑工业化施工可以通过添加微型的构件模型来展示施工节点,并将此类构件与BIM模型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工业化施工的工艺流程。

(四)消防工程的展示

消防工程可以从设计与施工上双方面进行展示,对原有1:1建筑模型中符合及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进行统计添加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讲解。施工工艺上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开设孔洞铺设喷淋管道,让学生实际开展项目培养消防施工员。

(五)安装工程的展示

建设工程中设备安装工程通常包括:给水安装;排水安装;电气安装;暖通安装;通信网络系统安装;管道燃气安装;建筑智能安装(楼宇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根据顶岗实习生的反馈,前四项会经常碰到,因地制宜,1:1建筑模型可以根据这四项进行项目化改造,场地条件完全具备,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与材料就可以开展实训项目。

四、升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

四新技术上我院教师完全有能力完成升级改造,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也在近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我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宝业集团、金华华强市政公司、上海聿林建材有限公司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4D微课、工业化、消防工程、安装工程的升级上能给予技术支持,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还专门来我院参观1:1建筑模型,并以模型中的节点来制作4D微课教学内容。

(二)经济的效益

建筑模型中主要是节点展示,对于四新技术的展示主要是原材与必要的人工,大部分工作可以由课程组教师来完成,如应用新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成本在20万元,其余细部改造的费用在10万元以内。为1:1建筑模型量身定做的4D微课交互系统报价为70万元,其余消防工程、安装工程材料的采购可控制在20万元以内,总体升级费用120万元左右,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1:1建筑模型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院的1:1建筑模型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在积极推动内涵建设、教学改革上的局限性愈来愈明细。对1:1建筑进行必须的合理的升级,使之成为更完善的实训教学平台,符合在当前我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贺灵童,陈艳.建筑工业化的现在与未来[J].工程质量,2013.

篇5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随之发展。可是,就目前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在众多建设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和相应的对策三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对策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趋增强,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各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下,国家也加大了对水利水电的投资。就目前而言,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水利水电的质量问题还是有很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水平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并且阻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所以,概言之,质量关是水利水电工程的致命关卡。近几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工程质量所面临的责任越来越重。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水利水电事业平稳快速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

1、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的简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电力是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每所高校都会开设水利水电工程学这一专业,水利水电专业主要培养大中型水利水电建筑物和它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行人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所包括的内容很广,它是与信息技术,可靠度理论,管理科学等等众多新的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这种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专业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术要求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质量有了保障,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健康成长。水利水电工程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它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第一,水利水电工程有两大特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每个单项的水利工程在自己的工作流域范围内是整个大的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制约。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为每个水利工程都能同时服务多个目标。第二,水利水电工程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不仅给当地提供极大的福利,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它也会给所在地区的江河流域,自然景观等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双面的。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给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公共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也属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投资项目。它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综上所述,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它的工程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水利水电过程它的施工要求是非常高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

虽然,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中都会提出“质量第一”、“良心工程”等的口号,但是这些都是口头上,不切实际的东西。由于质量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很难完全准确的把握工程质量的要求。质量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很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的严重隐患。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公共建设项目,正是由于它的公益性,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所以建设单位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方面上。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合法的行为。由于工程建设程序执行不严,无法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所以导致了很多的豆腐渣工程。

3、施工工过程控制不严

由于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导致很多工程施工比较粗糙,导致工程质量缺陷较多。导致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施工者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所以就不能及时准确的把握质量关。

4、施工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庞大,涉及的管理人员比较多,人都比较杂,也会有少数的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要求施工规则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很多工人的素质都比较低,偷工减料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是很常见的。

5、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资金的不科学管理,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资金运作出现了问题。所以就会出出现垫资,拖欠工程款等等现象。

三、建议和措施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

为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管理,首先我们要改变领导们的观念。进一步说,就是要把管理者的主要工作精力转移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上来。我们要彻底拒绝那些不合法的行为,也要改变传统的一些行为和做法。过去的时候,我们只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忽视了工程的质量管理。所以,现在我们要双管齐下,在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所以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管理机制,给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中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我们要加强有关法律的建设,强化水利水电工程队伍的法律意识,认真执行贯彻相关的法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者要提高自己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第二,要加强且全面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诚信信用。我们要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诚信观念,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信息化建设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只要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建设,优化中介服务,才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第四,要加强和完善群众的监督制度。只有把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营造出良好市场环境来确保水利水电事业的平稳迅速发展。

3、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决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施工环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就是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和完善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且我们也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操作、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质量监控。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策划书。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4、推广新技术,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一靠技术,二靠管理。首先,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只有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再加上新的建设材料,他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贯通,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其次,我们要注重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的观念。我们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再次,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以此来确保质量为目标的水利水电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我们也要逐步建立起比较综合的质量法律法规。并且我们也要不断完善各个方面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后,我们要建立和推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体系来规范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认证。只有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四、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所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将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共同抓起。因此,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结合现在的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严格进行施工,遭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我们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自己有杜绝一切不诚信的行为,水利水电就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内容很广阔,我们必须要搞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地探索和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措施,这将是水利水电工程不断追求的目标。其实,我国正处在水利水电开发和发展的热潮中,这对于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讲,它们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我们只有严把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关,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负面影响。才能招来更多的水利水电方面的人才。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水利水电行业也能平稳快速的发展。

作者:周祥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明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科技资讯,2010(34):45-47.

[2]王子军,刘志永.论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科技资讯,2011(5):56-58.

[3]张科.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9):26-28.

[4]谢武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监理投资控制策略分析.科技资讯.2011(2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