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篇1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路径;工作机制;有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随着党十的召开,对高校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重点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笔者着重从教学理念方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以及有效的工作机制上进行有效的考量,如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树立,日常管理教学的正常开展,毕业指导的加强以及一些社会实践平台的有效搭建等,下文将逐一进行详尽的描述。

一、“立德树人”理念机制的明确

立德树人,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立”指的是“树立”,“德”指的是“德业”,所谓“立德”实际上是“树立德业”的意思。“立德”一词的出处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它出自于《管子・权修》中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是党的十上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宗旨提出的新方向,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来实现这一教学任务呢?

从现阶段高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学的增多以及相应专业门槛的降低,各个高校的教学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出现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状况,针对这一现状,十“立德树人”教学根本任务的提出,为现阶段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点亮了一盏明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理念上认可“立德树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德育水平,争取能为学生扮演良好的示范,促进高校日常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高学生应对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日常教学的高效开展途径以及毕业指导机制的加强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除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之外,还离不开日常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就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方向来书,它不是简单的四个字或者是一个口号,仅仅依靠理念的转变而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一指导思想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学习意识。

(一)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确立

就高校日常教学的开展来说,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旦明确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观念培养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效结合

传统高效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通常是将专业知识培训放在首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演变成为一味的专业技能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问题,比如学生的心理成长以及品德的养成等方面的问题,前段时间不断频发的大学生事件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对先进的高等教育发起质疑,是不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形成“高等”的品格,在高等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品格、品德以及价值教育这块是否存在严重的漏洞?针对于这一现状,对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句宽泛的口号,而是应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将观念培养与日常的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作出相应贡献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加以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除了日常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之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相应的毕业指导。大学生在初出社会的时候,不管是社会经验还是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对他们而言,社会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似乎都施展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有效的毕业指导的话,学生极有可能在应对社会的时候面对一些不必要的困难或者是困境,比如在签就业合同时,不具备相关经验,上当受骗情况的出现等。因此,就“立德树人”教学根本任务的实现来说,加强毕业的就业指导,不仅能为学生大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还能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步入社会,增强学生应对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三、有效测评机制的建立健全

立德树人任务目标的实现,除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实行的一些基本机制之外,还离不开相应测评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只有教职工明确自身任务,对任务有一个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张开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有效测评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开展的效率,还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针对现阶段大学教育的现状,测评机制的建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进行:

(一)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有效的测评

就大学教育的主要是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从这一点来说,“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最终实现还是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为任务实现结果的基础参考依据。在这一测评项目中,应主要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测评标准,学校德育处以及学习部等部分可以不定期的对不同课程的课堂情况进行抽查,以此作为最后绩效考核的标准。

(二)学生获奖情况或者是受到表彰行为的统计

针对于这一绩效项目,有人曾发起过质疑,他们认为,如果将这一项列入到测评的范围内,并不能排除有的教师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优评,而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一旦这一项目被列入测评范围,我们都知道,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真实的数据以及不诚信的手段,但是就这一行为的本身来说,实际上它是能从整体上反映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某些方面成果的。

除了上文提及到了绩效测评措施,在实现这一教育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建议还应适当的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对于教育效果突出,任务完成质量高的教育者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鼓励;对于任务完成质量较低的年级或者专业,比如有的年级或者班级出现了重大的违规事件,或者学生个人的重大事故,应酌情采取一些合理的惩罚措施,以儆效尤。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它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打压,也并不意味着长久的放任,根据十的相关指示,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将他们引到正确的或者说是优秀的发展轨道上来,正确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支撑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和新力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立德树人”教学根本任务的提出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引导高校走上“树人,育人”道路的有效措施。高校在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点展开日常教学,加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将观念价值引导与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除了加强相关的毕业指导之外,教育工作者们还应搭建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先进行一番模拟探索,从而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2]李金杰,陈树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50-53.

篇2

一、提高认识,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特别是今年五四期间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深刻意义和重要影响,并身逢其事作出奉献,获得新的定位。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

与会者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教育系统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从根本上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素质教育是高度统一的,素质教育回答“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同志指出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契机,来研究高等教育如何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这是今后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二、立足根本,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

发展的好时机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指南。与会者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依循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新贡献。

同志五四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给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指引,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与会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对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大作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要以文化为根本。从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到最近同志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突显出同一个主题,即中华文化的时代性新建设。在讲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同志明确指出“这三个自信根本就是文化自信”,他鼓励大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掀起新的拉开了序幕。

有学者指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好时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需要进一步被植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充分构建这一根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的文化、文化等三种主要资源。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三种资源内在地整合起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直面挑战,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的新路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着新的变革,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1)宏观而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是最大挑战。(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我们的文化、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均衡、不统一、不到位。(4)进一步健全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5)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形式老套。(6)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进八零末九零后的大学生。(7)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

与会者指出,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确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新方向之后,应认真检视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优势,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和基地建设,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播知识局面上,要通过传承融合,升华、跃迁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前重要的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按照同志近一、两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讲话的精神,遵照同志关于教育方面的指示,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反思与总结这些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问题。还要进一步针对割裂文化内涵整体(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的教育,即割裂文化形而下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的知识教育与文化形而上层面(精神)的价值教育,把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这两者相融合,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到非文化素质教育的专业课程,从具体课程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氛围与活动,从校内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干部队伍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组织机构到制度措施,从每个单位的实际出发,既较全面又有重点地做好几件工作,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之一来抓。进而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四、创新实践,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全面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与会者指出,除继续推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年来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外,今后未来将以迎接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二十周年全面展开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基地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破解难题,努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有学者指出,各基地高校要把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新鲜经验、形成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当前,各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尤其要把握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本校特点,积极借鉴、大胆创新,进一步探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机制。并在创新实践中完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有学者指出,教指委应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基地年报制度,积极对各基地年报进行总结,并将年报结果在基地学校内部进行通报,对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学校提出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基地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篇3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但很多高校仍未实行这一教学模式。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需在未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高校建立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本研究中的高校宿舍导师制是指由专任教师自愿报名并经过学校审批担任本专业某个年级某个宿舍学生的导师,负责对本宿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与建议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

一、高校宿舍导师建设的现实诉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很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也引起了人们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反思,如何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导师制在我国的出现是基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以及学生高发的心理问题等多种因素复合情势下共同推进产生的。”[2]部分高校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给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因此,有必要在未实现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实施高校宿舍导师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为高校教书育人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大学生成长需要更为专业的指导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转型,社会、高校对教师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育人,大学生如何成长,这就迫切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即建立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加强沟通,开展民主性协商性的交流,激发双方的主动性,促进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导师为本宿舍学生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宿舍导师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和指导的同时,要鼓励本宿舍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宿舍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及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同时,高校宿舍导师可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调研,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师生的良性导学模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二)学生宿舍各类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宿舍导师予以引导

大学教育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使不同层次、不同阅历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生活。面对同样的学习、生活,他们有不同的承受力、缺乏意志力、独立能力较弱、适应能力差、盲目攀比、依赖性强、自卑、任性等等都使得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复旦大学毒死舍友案件等等都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通过宿舍导师予以疏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宿舍各类冲突的发生,又可以使学生乐观地面对学生及生活。

(三)辅导员配备不足,工作烦杂,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内化需求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为1:200,但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很少能达到这个配置,往往在1:300左右。此外,辅导员往往承担着资助、就业、团学、党建及日常事务等多项工作,工作繁杂,他们尽管将学生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但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举止的内化需求。如作为一名一线专职辅导员,每次开会都三令五申强调安全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宿舍火灾隐患的排查工作,但每次走访宿舍还是能看见一些宿舍在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果能在宿舍配备导师,通过导师实施全面教育、个别指导,一定可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身不合理行为,防患于未然。

二、高校宿舍导师的角色定位及特点

(一)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高校宿舍导师负责对本宿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巩固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宿舍导师需要与辅导员之间进行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首先,高校宿舍导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爱学生成长,端正学生行为举止,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课外实践及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等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各类素质。宿舍导师往往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从学业指导、人生指导来给予所带学生帮助。《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其次,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不同。高校宿舍辅导员的配备比例在1:8,而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为1:200。第三,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同属于所在院系管理,但归口不一致。高校宿舍导师应由教务处统一管理,辅导员则由学工(部)处管理。

(二)高校宿舍导师的特点

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指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高校宿舍导师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学业、思想、生活的指导工作,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了解整个宿舍特点的基础上,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个性化地开展教育引导。在共性方面,针对90后大学生的迷茫与困惑给予专业性的答疑解难;针对男生买电脑玩游戏,女生买电脑看电视与聊天的不良现象给予纠正与引导;针对不文明无视安全的举止予以教育指正。在个性方面,熟悉本宿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动态、身心健康状况及学业情况等,因材施教,个性化地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业规划,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立德树人,以生文本,培养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应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宿舍导师的出现顺应了这一任务的要求,导师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以生为本,用关爱排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用情感支持防治学生的网络沉溺,“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影响学生的人格”[3]。导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及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与引导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3.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师生“双赢”

作为宿舍导师,会经常通过宿舍走访、谈心、网聊、微信等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线上线下的沟通和交流,导师以生为本及民主协商的态度,使得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激发了彼此沟通的主动性,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导学关系。导师的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规划及人生规划,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及文明的行为举止。同时,导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加深了对90后大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也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审视自我,修改教学计划,改变工作方式,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可见,良好的导学关系,使得师生互助提高,教学相长,获得双赢。

三、构建高校宿舍导师建设的路径

在未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试行高校宿舍导师制,需在小范围探索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失误,积累经验后再大范围推行。

(一)建立选拔准入机制

高校宿舍导师应由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科室进行归口管理,负责高校宿舍导师的选拔、培训、指导、考察及考核。严把入口关,将思想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及责任心强等各方面优秀的专任教师选入高校宿舍导师队伍,加强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锻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宿舍导师队伍,从大学生的“小家”抓起,从微观入手,深入学生内心,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高校宿舍导师的考核评估机制,规定导师具体职责,确保宿舍导师建设的良好效果。建立高校宿舍导师考核档案,定期评选优秀导师,举行表彰活动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将优秀的宿舍导师作为高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将高校宿舍导师的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及表彰奖励的依据,并在科研、进修、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可将高校宿舍导师与深入宿舍、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折合成相应的课时量来发放必要的津贴,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调动导师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沟通保障机制

通过教务处制定导师例会制度,使得全校导师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通过各院系搭建高校宿舍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平台,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互通消息,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可根据会议中涉及的学生事宜进一步商定例会的规格及参加人数。宿舍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要明确各自的职责。高校宿舍导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端正求学态度,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宿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其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监督机制

篇4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工作 有效性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高校办学方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安全稳定。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是高校党委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和言行,同时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二是高校党委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领会系列讲话精神,确保高校党委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加强高校党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高校各部门和各学院要像抓教学科研一样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第一,着力提高专职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主动加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师加强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强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大学的学术自由并不等于‘任性’,学习西方的知识,其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西方知识特别是其中价值观操纵,教师不能把课堂当做个人随心所欲的秀场”[1]。

第二,着力提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辅导员选拔、考评、发展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由量到质的提升,由组织推动到自我发展转变,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对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队伍进行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规律及要求,增强他们依法开展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能力,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长期化、常态化。采取师德师风模范评选、师德师风宣讲教育等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同时建立高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搭建投诉平台,形成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2]。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师资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能力

第一,强化课堂纪律。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守从教的政治、法律和道德底线,强化课堂中的纪律意识,坚决杜绝课堂中出现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否则,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应注重对教材政治思想水平的审查,杜绝进入大学课堂的教材出现传播西方政治观点和普世价值的现象,同时,以创新话语体系为着力点,进行以为指导的教材体系建设,确保在大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提升对新媒体的治理水平。首先,加强舆情引导。对于网上的错误观点和舆论,高校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声,引领舆论的正确走向,并且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采取“网上舆情,网下处置”的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其次,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强化法制理念,着力制度建设,对于网上的错误言论和观点要及时引导,对传播错误观点并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依法严肃处理。除校园网外,高校要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并且利用这些公众平台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同时,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网络传播规律、网络新技术,真正使网络空间一片清朗,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

四、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学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此,一要创新教育形式。既要发挥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要有效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反映大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和社会经验日趋丰富的特点,抵制错误思想,针对高校师生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群体的特性,传播正面声音,畅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的传播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以学生社团为核心开展活动,学校党团部门要做好对各项活动的审批,不断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三是改革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理论宣传要客观、真实、全面地解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宣传过程中将党和国家的利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增强理论宣传的亲近感和真诚感,通过提高理论宣传的可信度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5

一、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明确立德树人的主体性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师德高尚、有丰厚专业积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求教师知、情、意、行相统一。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表征方式,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高校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楸荆德育为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通过和他人的接触、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理解和认识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经过思索与沉淀,内隐的意向发展成为外显且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构成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包括价值塑造、人格养成、教授知识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获得,“教”的功能逐渐淡化,“育”的功能逐渐凸显。

“育”是心对心的召唤,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育”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育”的基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是行为规范的内部动因,教师心理健康是“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基础。

二、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科学性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研究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只有清楚地认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准确评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热情、豁达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诚挚、谦逊、豁达等优良品质,更容易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认同。

三、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大量研究表明,提高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培育教师积极的社会心态,增强对现行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认同感,表现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显著提高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处于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良好状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和培养出人格健全、心态积极的学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只有清楚地认识各类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和结构,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师德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化才能完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形成师德的必要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从提高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入手,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

四、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系统工程

篇6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81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高校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教授,更是人格、人品的养成。先做人,后做事,成人先成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加强“立德树人”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新思路,因事而化,革新n程内容

第一,教学内容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激烈的竞争,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到重中之重的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二,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通过教学情景与情境的选择形成能够生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使大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本地资源实际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与建议,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增加帮助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安全就业、合理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第四,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及时将自己及他人的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讲义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做到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教学内容应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从重大意义、基本框架、理论创新等方面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教学内容。

二、创新思路,以民主教学为导向,重构教学行为

(一)从教材、教室走向生活、社会

从生活现象与生活逻辑出发,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学会进入学生生活世界。在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应结合生活实际,满足学习者对外界的内在的渴求、好奇心和冲动。

(二)从教师主导中获得经历、体验

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过程学习方式。过程学习倡导学习过程的自由讨论与交往,教师提出讨论题并给学生开列出阅读参考书单,要求学生在阅读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讨论会上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将大家的思路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师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多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多在课下与学生谈心,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配合教师,把课上好。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语言表达的说不清、道不尽的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三、创新思路,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

第一,高校要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大局出发,严格按师生比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课时,减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诉求,掌握学生的特点,增强思政课教师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第二,高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他们进修和自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总结会议。不断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并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教师自己要深入了解社会并具备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部应该常规性地安排教师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间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到企业,历史古迹或者红色基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让教师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篇7

随着近几年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的曝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我国高校目前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的思政工作,将德育仅仅当做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这一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他们大多并没有自觉主动、心甘情愿地以德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似乎距离他们很遥远。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功利,道德观念趋向本位,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信仰与理想观念淡泊。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准降低了,意味着社会公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降低。有些中国公民在国外旅游时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中国公民在国际上已造成素质较低的印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使得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实施和推进大学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发挥其美育功能;要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要体现公共性,惠及全体学生;要把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找准着力点,锐意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国家教育部已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了纲领性的政策颁布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制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多方面的现实原因造成多年的实施情况不佳。如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率、技能比赛获奖、数量等指标,对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关注相对较少,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公共艺术教学论、教育评价还没有被系统科学地研究。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什么是艺术”,即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这是艺术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首先,艺术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其表达的内容都源自社会生活,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审美性。所谓审美性,是指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把社会生活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去发现、把握、发掘,即使现实中丑陋的事物,艺术家也会通过审美理想的烛照,揭示其丑陋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对美的颂扬。艺术是以特定的物质手段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具有审美、认识和教化诸功能的审美创造物。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以人性心理为反映对象;以虚构的假定性的艺术形象为表现形式;不同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作为审美创造物又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与观赏者的情感交流以实现审美教育和净化心灵的功能。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或者说是它的升华和纯化。因此,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活动,就必须要研究艺术。把艺术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认识清楚了,就更容易认清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促使美的事物发展、繁荣,也促使丑的事物衰败、死亡。

(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任何艺术作品都塑造了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具有感性的因素,体现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是形式鲜明、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地表现艺术形象的思想内容。

2.主体性。是艺术家对生活、艺术的感悟,反映生活的同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感受,把情感与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具有创新力。

3.审美性。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集中体现了形态化的审美意识。艺术家将其正面的人生态度、道德评价、渗透到了艺术作品中,赋予艺术形象以真、善、美的精神特质。成功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了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

(二)艺术作为精神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1.体验性、认识性。艺术作品中的真实环境、真实人物、真实情节使得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人生体验产生共鸣,然后在体验中情感得到升华、深化,从而使人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2.倾向性,意志冲动性。即使客观性很强的艺术种类,也都具有激情和热情,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

3.无意识、非自觉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灵感完成创作主题,这种灵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感觉,即创新。

(三)艺术的感染性艺术的感染性是不同于科学的特殊之处,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来感染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艺术对象的情感体验必然进行了理智思考,这种思考凝结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而情感与理智的密切结合,则深刻挖掘了艺术对象的内在本质,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被赋予了强烈的感彩而更加感染人。

三、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实践与学习弥补人素质上的缺陷或不足,促进接受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自古至今,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是欣赏、解读艺术作品,受教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心旷神怡、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审美情感,达到与道德情感的沟通。由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认知,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教者在欣赏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对其爱国主义、秉公守法等高尚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

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教育也可说是审美文化教育,所以,我们借英国教育学教授班托克对审美文化教育的界定,可以理解艺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段。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实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使命在于丰满人性,这是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以及终级祈向。艺术教育包含了潜在的文化、政治、道德教育内容,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等相对于抽象、强制性的说教形式,更容易提高受教者的接受兴趣与主动性。艺术也能成为一种文化植入和精神控制的媒介。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以利玛窦、郎世宁等为代表的依托不同宗教使命和文化策略的几代西方传教士身份的文化群体,借向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油画艺术,实则在中国本土进行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传播,试图把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植入到中国。然而,中国本土画家和学者对西画东渐采取多种评判的态度,并在自身的绘画实践中获得了曲折的显现。与林风眠同一时期的画家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老庄思想和“美与和谐”理念,集传统与创新的中国审美观融入到他们的美术作品中。

篇8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有效途径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工作中,人才培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人才培养的实质是育人。高校育人工作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是指高校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不同的管理途径对学生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管理育人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始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有利的正面影响,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最终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更好地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管理育人。

(一)正确的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要求就是具有正确的育人观念,只有高校教育者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学生们才能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育人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以往错误的育人观念。正如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年校庆中所提到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在过去应试教育和繁重学习压力中成长的当代大学生进入了学习成绩至上的误区,有些高校教育者亦是如此。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导航作用,引导学生不要只会学习,要全面发展,要学有所长。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人人成才观,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教育。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我们逐渐认识到人才培养中信念和品德的重要性。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让大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

(二)完善的育人制度--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体系

高校管理育人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是高校各项管理有序进行的制度保障。首先,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规校纪,并使其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带领学生学习各项制度才有信服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遵守规则和明辨是非。其次,陈旧和笼统是很多管理制度的禁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一般涉及到学业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奖励和资助规定等,这些规定都关系到学生的切实利益。随着时代和形势的转变,制度不应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同时,有些特定教学单位为加强学风和特殊奖励制定本部门的管理细则,有利于相关制度的顺利贯彻执行。最后,采用合理的方式执行管理制度。强制性的执行容易使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辅导员开展耐心的引导和教育。

(三)良好的育人环境--创造有利成长的教育环境

高校辅导员在管理育人过程中必须善于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包括外在的校园环境和内在的校园文化。首先,我们要积极推进高校校园的绿化美化,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优雅的环境。既要让学生享受美丽校园环境带来的舒畅身心,更要让学生投入到校园环境的保护工作中,从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到学会爱护集体。其次,设施健全的育人场所是进行育人活动的必备条件。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融入到各种环境,而不应是在办公室完成育人工作。有些育人场所是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比如心理咨询室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勤工助学中心可以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群体,就业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创业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开展创业体验活动等等。最后,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道路。校园文化的提升,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开展爱校爱党爱国教育活动,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创新的育人方式--采用与时俱进的沟通平台

在传统的管理育人的方式中,高校辅导员主要采用对被教育者说教引导的沟通方式。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往往是在事发之后,沟通双方建立在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容易产生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距离感,有时甚至会引起一些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敷衍悔改。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切实感觉到有些90后的大学生并不能接受传统的师生关系,他们个性张扬并讨厌说服教育。随着网络科技逐步融入到90后大学生生活中,师生的沟通方式开始多样化和简易化,使得网络管理育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不仅能通过QQ、MSN、论坛、微博、微信、飞信、校内网等沟通平台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随时关注到学生的日常思想状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有利于双方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流方式更能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问题。

(五)优秀的育人团队--培养高素质高校管理队伍

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不仅要业务能力素质强,更要求思想品德素质高。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师德建设,以爱岗敬业为核心,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管理方式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树立威信并做好学生模仿的对象甚或学习的榜样。最后,高校辅导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在管理上有所作为,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不断总结经验并创新工作方式。高校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理论培训和短期进修,培养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并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9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典型报告、讲座、参观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遵循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主要表现为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双方的互动,重视倾听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帮助分析其自身感受,并站在学生角度比较不同方案的利弊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三是表现在任务与功能的差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养成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和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道德信念,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影响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意志,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交际和职业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需要,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参与社会生产,而且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共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任务和工作目标上有很高的一致性。其一,教育对象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主体精神,开发主体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可见,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都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通过全面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可见,二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主客观世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培养健康上进的心态,养成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对象、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性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可能性,二者的差异性又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必要性。通过协调两种教育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障碍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欠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两课”教师和辅导员构成。辅导员多数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而来,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一般比较肤浅,且大多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少,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以科学的心理健康理论为指导开展工作。二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力量薄弱。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培训缺乏,发展受限。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背景较繁杂,且人员培训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在一些高校内的机构设置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处于边缘地位,并且定位不清。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存在偏差

第一,思政课教师授课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法单一、单纯灌输、脱离学生心理实际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许多学校的思政课是大班上课,师生难以有效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师生之间无法形成相同的情感体验,自然也就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滞后。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认识,教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建设尚需加强,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各地各高校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不够科学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等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工作力度和师资规模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部分工作流程还不够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囿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级指南,难以通过分级分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但是对于一些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甚至流于形式),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无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有效对接。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1.教育内容的结合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容纳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内容,改变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知识讲座”“教育选修课”的现状,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支撑高校德育体系的局面。在教学管理上,采取“必修+选修”的方式进行,应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修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要立足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内容。同时,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和调适升学和大学生活带来的心理障碍;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从学习、交际方面开展教育;对大四学生,应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择业就业问题。

2.教育方法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两种教育形式,在教育方法上不尽相同。应充分发挥不同教育方法的优势,提高教育效果,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一,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尊重对象的隐私,一般都是以隐蔽、个别的方式开展;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同质性,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面对类似的问题,一些心理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因此,应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动工作方式,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公开的教育方法,利用课堂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探讨具有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用隐形教育方法,注重“移情”“共情”的运用。教育者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较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真诚、尊重及保护隐私。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其教育效果则要差一些。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暗示”“倾听”“陶冶”等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其三,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方法。一是情感教育法的运用。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要重视发挥情感教育法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倾听、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二是个性差异教育法的应用。心理学认为,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倾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骨干队伍;考核制度

一、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思路

1.严格而公平的选拔机制

在选拔学生骨干之前,应及时认真查阅和研究学生档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特长爱好及家庭状况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求学生骨干德才兼备。同时,道德品质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经常说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挑选为人正直、表里如一、有担当、服务意识强的学生作班级的骨干,可以树立这支队伍的形象,为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在选拔班干部时,在保证德才兼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推荐,进行竞选,最后由班级学生投票选出他们心中的班级骨干。通过这种选拔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心、支持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够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骨干队伍中来,从而保障学生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

2.周密而激进的考核制度

学生到校后是为了使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通过担任学生骨干来锻炼自己,磨炼自己的处事经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为自己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生骨干的考评工作更能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生骨干的评价根据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求工作实际,一般可以将学生干部考评内容划分为品德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学习生活等几项,例如,在工作能力方面,可以细化为组织协调、计划决策、人际沟通、言语表达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几项。在工作成绩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干部完成工作目标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在学习生活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干部的专业学习、群众基础、生活表现等。但是单纯采取定性的方法考核,对学生干部的评价过于宏观,不利于类比,容易导致凭印象、主观臆断的现象发生。单纯采用定量的方法考核,以量化数据来衡量学生干部的优劣,对学生干部的评价不够鲜活,不利于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所以,基本实施步骤是:在考评时也应注意严密考评程序。首先可以由学生干部准备工作总结报告并进行工作述职,然后,在学生干部考评小组组织下,由相应层级考评主体依据考评标准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最后,由学生干部考评小组汇总考评成绩,依据学生干部考评办法确定并公布学生干部考评等级,如,优、良、合格、差。

二、高校学生骨干队伍的使用

使用好学生骨干,不仅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搞好学生骨干的使用工作,使我们更好地育人、育才。

1.关注学生骨干的长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善于分析每个学生骨干的长处,尽量将他们安排到最能施展其长处的职位上,使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若大学生骨干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学生骨干充分实现他们的价值,才能将我们的学校管理好。

2.搞好团队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