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述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经济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经济概述

篇1

关键词:大直径竖井;滑模改造;工艺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91

1 工程概况

引水发电系统阻抗式调压井布置在引水洞的末端,为全基岩内开挖的竖井。竖井的开挖直径为14m,阻抗孔开挖直径5m;井顶平台的高程为EL445.0m,底板高程为EL383.0m,竖井的总深度为62m,其中,阻抗孔深17m,竖井深45m。调压井井壁采用钢筋砼衬砌,竖井的衬砌厚度为1m。衬砌砼的标号为C25,二级配。

2 施工方法及程序

2.1 特点及使用范围

本改造工艺适用于衬砌直径较大(7m以上),井深偏深(20m以上)的工程,对于闸墩、溢流面、面板、坝体亦可借鉴采用。

本改造工艺的优点(创造点):

(1)使用大功率千斤顶(HA-10型10t液压爬升式千斤顶替代原设计3t普通千斤顶),减少了千斤顶和爬杆的数量(爬杆由原设计?25圆钢改为?48钢管,数量减少了一半,重量降低一半),同时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功率和流量;

(2)由于千斤顶数量的减少,减轻了滑模结构的自重,降低了费用,给更大直径的竖井滑模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使用钢模板制作模板面板,降低了材料损耗,有利于残值回收,降低了费用;

(4)采用溜管运输混凝土,降低了机械使用费用,减小了施工投入。总之,大功率千斤顶的使用和爬杆的材料的变更,对滑模施工的前景带来了相当大的希望。

2.2 施工工艺

2.2.1 工艺说明。

滑模施工设计方案。

(1)滑模施工设计采用液压自动调平滑升模板施工。模体结构为钢结构制作:模板选用P2012普通钢模板,模体锥度按1%设计,上口直径为12006mm,下口直径为11994mm。钢模板通过角钢、螺栓等固定在滑模的围圈上,围圈分为上下两道,间距为65cm,模板上口距离高出上围圈30cm。围圈由12#槽钢卷制而成,通过提升架与操作盘相连接。操作盘由鼓圈加桁架梁结构组成,上部铺设50mm厚的马道板板作为工作场地。为了减少滑模的自重,滑模下部的辅助盘设计为2.0m宽的圆环状,利用10#槽钢制作,使用?25的圆钢悬吊在提升架和桁架梁上,铺设50mm厚的模板作为行走通道,内圈采用?20的圆钢作为防护栏。辅助盘的外部直径为11.60m,内圈直径为7.60m。滑升动力装置采用YZXT-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均匀布置16台HA-10型10t专用液压千斤顶(实际需要工作能力为5T)。利用?48×3.5脚手架管作为支撑杆预埋在砼内,支撑杆接长采用焊接,平面上和井筒环筋以及井壁锚杆焊接加固。

(2)提升悬吊系统布置。井口布置提升和悬吊用钢结构主梁,在主梁上用?159mm钢管焊制提升龙门架,用一台JD-25调度绞车提升吊笼,负责人员上下、材料以及小型工器具的运输。在主梁一侧,布置砼入仓运输系统,利用钢丝绳悬吊?159mm的钢管作为砼下料管,下部接缓冲器、活节管、操作盘上设溜槽下料入仓。

(3)辅助系统布置。

1)在井内悬吊一根35mm2的动力电缆向滑模的液压动力系统供电。鉴于滑模连续施工的特点,此电缆必须和备用电源形成回路,以备意外停电时滑模能够正常提升,防止被黏结到砼井壁上;

2)辅助盘周围布置一圈PVC洒水养护管,直径为?25,管壁上每隔40cm左右开孔,向井壁喷水。沿竖井侧壁布置一根?25的PVC管向井下供水,供水管可以悬吊在井口梁上;

3)在井壁上对称布置两个测量控制点,采用重垂线进行测量,控制竖井的中心线,滑模盘的水平控制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2.2.2 工序流程

根据滑模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的工序流程:

施工准备井底平台砼的浇筑滑模组装钢筋制安埋件、埋管的安装砼浇筑 滑升下一循环(直到滑升结束进行滑模的拆除施工)

(1)施工准备。滑模施工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滑模鼓圈以及桁架结构的制作、井口桁架梁以及卷扬机的布置、下料管路以及风水管路的铺设等等准备工作。

1)在井口附近的场地进行鼓圈以及桁架结构的制作,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尺寸以及平整度,为滑模的组装创造条件。

2)利用16T汽车吊进行井口梁和卷扬机的吊装布置,在井口梁和卷扬机布置完成后,作好井口周围安全护栏等防护设施的制安。在以上工作完成以后,利用汽车吊配合完成下料管路、风水管路以及电缆等的架设等工作。

3)在水管铺设完成以后,立即进行井壁以及底板的清洗、浮石撬挖等工作,为滑模施工作好准备。然后利用型钢和马道板作为防护平台,支撑在阻抗孔上部,避免石渣等杂物掉入引水洞造成事故。

(2)井底砼浇筑。井底砼的浇筑范围如第2页示意图所示的6m直径以外的浇筑范围,为了后浇块与先浇块之间接缝良好,要求在先浇块浇筑完成以后,将缝面做凿毛处理,并且在水平面上布置橡胶止水带,防止缝面渗水影响围岩。钢筋在缝面以外不允许截断,仍然按照钢筋图纸进行钢筋的安装施工,缝面以外的环向钢筋可以在以后进行安装。钢筋安装完成以后,在分缝位置安装圆弧模板和橡胶止水带,并进行砼的浇筑施工。

(3)滑模组装。在完成井壁的冲洗,底板砼凿毛、冲洗后,进行竖井砼边线的放点工作。按照测量边线在砼平台上进行滑模组装。在滑模的直径表面平整度等达到验收要求后,再安装千斤顶、支撑杆以及液压油路系统;并完成滑升时测量控制放线、模板验收工作。滑模组装完成以后,要达到以下质量要求(见表1):

(4)钢筋制安。钢筋的加工在钢筋加工厂进行。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变更通知的要求制作钢筋的下料表,交钢加厂进行加工。钢筋的加工误差应该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钢筋加工质量要求:钢筋的接长采用手工电弧焊接,钢筋直径≥28mm时,应采用帮条焊接;其余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搭接长度为10d。因为竖井的直径较大,立筋的数量较多,为了避免钢筋接长的时间过长而影响滑模提升施工,要求立筋同一断面的接头率为20%。钢筋的绑扎施工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执行。

(5)埋件、埋管的安装。根据施工图纸,竖井内部设置了爬梯。为了滑模能够正常施工,拟将爬梯改为先预埋-10×100×150mm的钢板,钢板后部焊接4根20cm长?12的光面圆钢,待砼浇筑完成以后在辅助盘上进行爬梯的焊接。

固结灌浆孔已经先期钻孔完毕,在砼浇筑时拟预埋?50的PVC管。进行PVC管预埋施工时,要将一端和固结灌浆孔贴紧,并用水泥砂浆固定牢固,另一端应该用塑料布等封住管口,防止砼进入,并应该能够顶紧滑模模板。

(6)砼拌制、运输。调压井砼的拌制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由砼罐运输车运到调压井EL445平台,然后将砼料卸入溜槽,通过溜管、溜槽送入砼浇筑工作面。

(7)滑模浇筑滑升施工。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DD平仓振捣DD滑升DD钢筋绑扎DD下料。滑模滑升要求对称均匀下料按分层30厘米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软轴振捣器振捣。滑模正常滑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按正常滑升每次间隔2小时左右,控制每次滑升高度30厘米,计划日滑升高度控制在2.5-3.5m。

初滑以及正常滑升:砼初次浇筑和模板初次滑升应严格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次浇筑100mm厚半骨料的砼或砂浆,接着按分层300mm浇筑第二层,等浇筑厚度达到700mm时,开始滑升30mm-50mm,检查脱模的砼凝固是否合适。第四层浇筑后滑升150mm,继续浇筑第五层,滑升150mm-200mm,第六层浇筑后滑升200mm,若无异常现象,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滑模的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液压装置、模板结构以及有关设施在负载条件下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滑升。

施工转入正常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施工,并设专人观察和分析砼表面情况,确定合适的滑升时间,并根据以下情况进行鉴别:

①滑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的声音;

②出模的砼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能留出1mm左右的指印;

③能用抹子抹平。停滑措施及施工缝处理:滑模施工要连续进行,因意外停滑时应采取“停滑措施”,砼停止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埋设橡胶止水带,砼停止浇筑后,每隔0.5-1小时,滑升1-2个行程,直到砼与模板不在粘结(一般4个小时左右)。对于施工缝,在复工前将砼表面乳皮凿掉,用水冲净,先浇一层减半骨料砼或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正常配合比的砼。

(8)滑模拆除。滑模滑升至EL445m高程时,滑模滑空后,将辅助盘锁死在井口,利用16t汽车吊将模体分片吊离井筒,最后将辅助盘吊出,滑模装置拆除的注意事项:

1) 必须在跟班队长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制定安全措施。

2)操作人员一律配带安全带。

3)拆卸的滑模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牢固后下放。

3 安全保证措施

(1)辅助盘要设护栏;操作盘面经常保持清洁;竖井井口和阻抗孔孔口必须作好防护设施,以防坠物伤人。

(2)注重日常检查,以确保各种悬吊装置要牢固可靠。

(3)注重电气的维护和管理。

(4)卷扬机等设备的操作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井上、井下采用电铃联系,井口配备专职的井口工把守井口。

4 实例分析

(1)调压井工程中采用大直径竖井滑模改造施工方案,井身衬砌直径12m,深度45m,圆形断面,全基岩内开挖竖井,井口采用锁口钢筋混凝土保护。

(2)施工采用的基本参数:仍然采用‘7’字形爬升支架,操作平台由5#角钢焊接成的轻型桁架梁结构和鼓圈焊接而成,主体结构的重量约20t。面板采用P3012模板替代原设计方案5mm钢板(附带5#角钢作围囹)的面板结构;原设计32台3t千斤顶减少为16台HA-10型10t千斤顶;爬杆由原设计32根?25圆钢改为16根?48钢管。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99页)

(3)为了加快混凝土入仓速度,降低机械设备使用的费用,采用?219×5mm钢管作溜管,缓冲节下部悬挂10m长串筒运输混凝土料入仓。混凝土基本无分离现象,入仓速度保证了大直径竖井滑模的上升速度。

篇2

规划园区通过生态经济型治理,将园区治理、区域特色及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新型环保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是以小区域尺度范围为单元,根据区域内现有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因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经济政策和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来治理研究区域经济的一种治理模式[1]。该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寓经济效益于生态治理措施之中[2]。本文以广州某珍稀植物园为例,通过园区内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建设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构建拥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环保技术研发平台和展示中心,并按照园区整体规划,配套适当的生活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当地经济结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促进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探讨我国南方丘陵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1园区基本情况

园区地形为不规则拳形状,占地面积约192.72hm2。区域内以林地、草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高程在167.8~354.92m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区内的多处地表地貌已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冲刷变形,基本上不能生长植物。项目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1.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70.6mm,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达80%;土壤主要包括赤红壤、红壤、红色石灰土和海(河)冲积土,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2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建立

2.1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的生态经济型水保模式根据实际用地现状,形成“阴阳核心”、“一轴两带多组团”的布局结构模式。阴阳核心:山塘水景与坡地园景形成园区中心。修建环塘路将设计的山塘与坡地分割开来,体现“阴阳分离”的空间层次,同时利用水系在山塘中划割出3个小岛,增加了水面景观的层次感。一轴:贯穿全园区的一条“农业+林业+生态”的主轴,长度为2.2km,它的功能既是交通主轴,也是景观轴,用此轴来组织“农业+林业+生态”场景的依次展开。两带:修建2条东西向次干道的连接线,把整个园区内的所有景观节点及建筑组群联系在一起,改变现状一团散沙的局面。多组团:指由主干道分隔成为若干建筑组团,每个组团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观光内容,由此形成园区景观与展示的特色,充分体现生态示范园区的主题意义。

2.2园区功能分区及水保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布设

2.2.1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园区包含的深层内核定位于纯生态的概念,依靠科技和文化手段,大力发展和开拓环保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园林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国际园林会展中心和名优花卉的培养展示中心等4大主要功能[3]。庄园“全生态”的主题体现在庄园建设、格局、经营项目空间中充溢着的“纯环保”、“真绿色”并通过人环科技的导入具体强化和引导了消费者的生态概念[4]。

2.2.2园区功能组织与分区根据园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将该园区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是综合管理区、配套设施区、中心园区、水保示范区、开发复垦区及生态控制区,各区功能详述如下: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端,是园区的生产管理中心,面积为8.94hm2。该区一方面为园区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日常办公生活场所及进出园区的方便;另一方面为组织进出示范园的来宾,具有导引和提示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与各种植区的管理站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②配套设施区该区设置在综合管理区的南边,面积为4.48hm2,是为了有效地联系北端的管理服务区与南端的各个功能分区而建立的。区内布置与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相协调的配套设施,主要设置农林工具棚舍、大型停车场地、堆场、服务中心、景观大道起点等内容。③中心园区该区为园区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园区的中部,以灌溉蓄水山塘的水面景观结合坡地的中心种植园,形成“阴阳核心”,面积为31.98hm2。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④水保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东部,是园区中自然生态的重点覆绿区,同时也是来宾学习及观光的示范培训基地,面积为8.82hm2。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主要建设内容有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果林、生态修复、保土耕作、种植草皮、遏制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主要分布在园区的西部,面积为37.62hm2。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复垦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土地区域。该区的主要建设重点是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属园区的原始生态林地的重点保护区,主要由几个地块组成,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面积为100.86hm2。主要功能是展示岭南连绵山丘的自然风貌、生态状况,以及人文历史和地方习俗。同时起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地貌特色、加强水源涵养地的作用。

2.2.3分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主要设施有办公楼、仓库、职工活动中心等建筑,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具有田园山庄的风貌。区内水保措施布设强调因地制宜、空间塑造,根据不同的用地条件、道路走向和景观环境,在区内布设乔灌草混种绿化美化工程,树种多选用阴香、桂花树及细叶榕等,同时在中心四周布设生态排水沟、边坡采用生态护坡等进行防护,使中心建筑与周边自然相融合,打造新型的生态建筑区。②配套设施区该区水保设施布设按照山地农林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在各个种植区建设蓄水池、生态排水沟、铺设林间小道,建设排洪、排水沟等,并在区内道路两侧布设绿化美化植物,营造出一个典雅的园林景观节点,成为形态自然、明快流畅、现代的农林业种植庄园标识性主体。③中心园区中心园区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该区主要水保设施建设内容有修整山塘水岸、修建排洪沟及环塘道路以及滨水游览服务设施,在环塘路线进行绿化美化措施,形景观带。与山塘对望区域形成梯田景观,打破农田景色一览无遗的单调而形成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提供多样化的视觉感受,构成中心园区的景观特色。④水保示范区水土保持是规划园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该区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及防护,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济果木林、生态修复、种植草皮、遏制区域内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内拟布置大棚苗圃基地、农科实验基地、创意农业示范区等。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使其恢复农业耕作及生态环境,区域水保措施生效后形成大面积的农耕景观;同时兼有绿化美化景观,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实用性,形成一个集观光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场所。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进行过采矿生产而造成地表地貌破坏的区域,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治理后作为林业用地、植树造林、多种珍稀植物组合,完成多种生态功能;另一部分为成片保留的天然林地,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形成天然环状的绿色屏障,该区域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进行扰动。

3规划治理效果及效益评价分析

3.1规划治理效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采取造、封、飞、管、改等措施,实行“点、线、面”和“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建设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功能齐全的林地生态系统,打造出一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

3.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①生态效益园区建成后,彻底扭转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状况,同时防止了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而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量降低到微度〔F<500t/(km2•a)〕。在施工期间,所有的开挖、面得到有效的防护,完工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减小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②社会效益该项目进行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彻底治理地质问题;引进高科技农林业项目,加速园区治理一体化建设的实施,研究和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废弃矿山土地资源,建成现代化高效农林业示范园区,促进毁损土地的恢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园区建成后同时结合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林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木本药用林及经果林,促进项目区及周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

篇3

关键词:高职 经济数学 课程改革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立足点都是将该课程定位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后续课程的工具,同时也是构建学生科学思维结构不可或缺的基础。从以“理论够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思想逐步成为教改主流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也逐步从小改小闹发展到大刀阔斧,一方面,大幅度减少课程的教学时数;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对数学理论的要求。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的相关程度越来越低,经济数学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弱化。然而,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管理、财务等现象分析的重要工具的作用却依然存在。因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为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开辟一片新的空间。

一、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种模式分析

1.基于高等数学基础上的教学内容重组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是以删减微积分部分知识点,适度降低教学要求,增加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一些教材中还加入了如线性规划等内容。这一改革思路在专业课程全面改革前曾经成为经管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教学内容多、理论要求高、难度大与教学时数大幅度缩减以及学生数学素质下降的矛盾日趋凸显出来。

2.以增强数学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为主导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的状况,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了许多从专业应用中抽象出来的实例,以体现经济数学在专业应用中的作用、途径和方法。在总体教学内容没有根本改变前提下,给予数学教师更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力,大大提高了经济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但由于数学在经济管理、财务分析等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将专业应用实例直接用于经济数学教学难度较大,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因此这些实例通常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抽象,而抽象的过程通常都略去了,展现给学生的仍然是“数学味”十足的东西,离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3.摒弃高等数学的改革模式

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经管类专业课程对高等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这也就给在经济数学中彻底删除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思路提供了依据,于是一种新的改革思想逐步形成:将微积分从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彻底删除,经济数学从线性代数起步,加上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构成新的经济数学的内容框架。对于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涉及到的微积分知识,或是采取设法回避,或是干脆把它交给任课教师自己想办法去处理。这种改革思路的最大益处仅仅在于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

4.基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模式

随着教学内容整合的日趋定型,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逐步从单纯的内容重整向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调整的模式发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种模式较典型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各种为经济数学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二是引入数学实验,将一些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入经济数学教学中,使得一些原本复杂的数学计算程序化和工具化。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新意,对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以上几种改革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将经济数学定位于为后续经管类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课程,尽管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但对数学课程的体系、结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无本质的改变,仍然较完整地保持了数学的学科性体系的逻辑结构。然而,随着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专业课程中的定量分析逐步被定性分析取代,既便保留了少量定量分析内容,这些内容也被模块化,这就使得专业课程对经济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经济数学作为专业课程工具的地位受到挑战,这也成为部分学校经管类专业取消经济数学课程的主要依据。

二、经管类专业数学观念需求的必要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环境日趋规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经验分析的决策手段将逐步被基于数据定量分析的决策机制所取代,各种定量分析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经营、管理和决策重要的辅助工具,无论是基层业务和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高层决策者,定量分析数据成为开展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定量分析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应用,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规划方法、最优化理论、图论、对策、博弈等。这些数学观念和方法成为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或决策系统构建的基础。

现行的经济数学知识结构中虽然包含了其中部分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从数学自身内在知识特点和逻辑结构角度讲授其原理和方法,真正反映实际应用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学生无法较直观地了解数学工具的实际用途。过去,这些用途还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应用来体现,但随着定量分析逐步淡出高职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数学课程的存在性受到质疑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然而,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保留数学课程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

1.数学课程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动力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宏观上讲,数学是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即使在经济管理类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中,“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缜密的和可信的”。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逻辑结构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提供的思维方法保障远大于数学工具本身,同时对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储备。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工作过程中持续保持学习动力的强度与持久度与在校期间数学成绩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在继续升学人群中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数学课程发挥的潜在作用不言而喻。

2.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是高职区别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恰恰是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这种转变集中地体现在从实体数学向抽象数学的转变过程中。因此,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完全必要的。相反,如果取消数学课程,将动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存在的基础。

3.数学分析思想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必备专业分析基础

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高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向学生传授基于策略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后者恰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于高职类经管专业,尽管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的工具性特征不断被淡化,对于各种经济数据的分析也逐步工具化,然而,数学思想、原理和方法始终贯穿于分析过程的始终,只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学基础,这些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刻意地淡化或回避了。

由此可见,高职经管专业中,存在数学需求,尤其是数学思想应用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在经管专业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的改革重点不是是否需要开设数学课程,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和怎样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简单地取消数学课程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行为。

三、高职经管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事实上,目前在高职经管专业中沿用的数学课程存在众多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而且改革的步伐始终都在行进中,然而这些改革又始终没有跳出一个自我封闭圈子。可以说目前的改革已经步入了死胡同,必须从新的视角看待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

1.对经济数学课程在经管专业中地位的思考

长期以来,经济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的地位十分稳固,然而,随着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工具性特征逐渐淡化,导致经济数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趋于边缘化。因此,重新定位经济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该课程继续存在重要保障。从经管类专业对经济数学需求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经济现象的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中,数学分析方法都发挥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因此完全有理由将经济数学课程定位在专业基础课程之上。

2.对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思考

现行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压缩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模式,以典型的学科逻辑作为教学主线,课程突出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随着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失去存在的价值,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需要进行数学计算的内容越来越少了,数学课程几乎成了独立于专业而存在的一个孤岛。由经管专业数学需求分析可知,经管类专业课程中对数学的主要需求是数学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数学工具本身。因此,是否可以考虑采取一种新的数学课程模式,即将专业应用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应用中开展数学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在此过程中忽略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这种数学课程模式既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升经济数据分析的高度、精度和准确度,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济数学课程结构。

3.关于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数学教师观念转变的思考

长期以来,一支粉笔走遍天下,几乎成了数学教师形象的真实刻画,若采用上述课程模式开展数学教学,这样的教师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吗?数学课程自身的完备性常常成为数学教师自我封闭的外在诱因。随着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经济数学应用功底,同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广泛的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尤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数学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的应用领域、途径、方法,从专业应用的角度体现数学思想和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以专业应用作为切入点。然而,目前所见到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始终是从停留在数学的视角上,这就必然造成数学教学与专业需求的脱节,从而影响了数学在经管专业教学体系中作用的发挥。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数学教师的专业惰性使他们自我封闭在数学的小圈子里,大多数数学教师无法或不愿意或缺乏能力,从经济管理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立足点。要使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4.关于经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数学课程教学历来强调知识“从何而来”,“到何处取”,“怎样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严谨课堂教学逻辑结构。课改后,这种课堂教学逻辑结构是否还能适应新的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需要,比如,在采用“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形式构建的课程体系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逻辑就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后经济数学教学?照搬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问题吗?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解决,在专业课程中,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到专业应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层次相对较低,而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从基础到应用则需要提升很高的层次,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应用谈何容易。更何况数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对经济现象的量化分析应用,常常需要将多种数学工具加以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数学分析方法的优势。由此可见,简单照搬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是难以解决数学课程中基础与应用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一问题的。

综上所述,高职经管类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的经济数学课程无法适应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承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课程观念、视角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结构必须适应整个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变化,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从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高度重新审视数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数学自身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适应并满足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

篇4

 

如果仅仅是对现有的核算制度和体系进行修修补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处理,往往容易出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现象,这将使核算工作始终处在被动落后的局而。核算的发展变革,首先应该明确当前中国核算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明确未来核算发展的走向。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深刻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核算未来发展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只有先认真抓住这一点,核算的发展改革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今世界的趋势是什么?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信息化、数据化。人类社会发展催生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引领社会发展。数据化正在改变一切,不仅改变着生产、生活的理念和方式,而且改变着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尤其是在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信息方而。核算,尤其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宏观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和转型,重新进行核算的顶层设计,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顺应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实施“信息强国”战略和“核算报国”的客观需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数据经济。市场高度化,需要数据管理的高级化。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经济体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各种因素特别是以前认为的非经济要素(如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祭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步加深,经济创新活动不断出现。一方而,各类数据大量涌现,但同时各类虚假信息也层出不穷,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可能增强;另一方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类经济主体对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政府,要增强对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就必须随时了解经济运行的情况、及时掌握出台政策措施的效应并对一些热点和难度问题做深度分析,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控等等。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特别是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中中国政府的反应和表现来看,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现有的经济预测预警体系,无法满足这些需要。比如,对失业的核算、对劳动者工资核算等等。

 

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要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强大的核算信息支撑。

 

(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竞争武器。甚至有人提出了“数据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列。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 “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对经济信息的掌控能力,逐步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把握信息掌控的主动权,抢占国家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可以预见,一旦中国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起来,不仅将改变政府管理信息的方式,也将改变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和理念,政府调控国家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将大为改善,与之相适应,整个社会,包括企业、非企业机构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大为改变,整个国家的发展实力将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三)迎接大数据时代、提升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近几十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普及,地球正快步进入信息社会。特别是近年来,智能地球和物联网的提出和开发,标志着人类信息社会开始向大数据时代推进,在数据方而出现“四个V"—超量、高速、变异、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立新型国民经济动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全社会经济数据“一网打尽”不再是梦想。

 

可以设想,随着信息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可以把经济信息的核算工作交给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完成。不仅每时每刻都可以对正在发生的经济交易进行监控。可以设想,一天发生的经济活动,在晚上12点结束之后,人类可以休息,但新的核算系统却可以自动工作,将这一天各类核算数据进行自动处理,等第二天人类一上班,所有结果将呈现在世人而前。

 

二、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新特点

 

所谓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和计算机为重要载体,以创新的现代核算理论和技术为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全方位、全时效的跟踪记录,整理汇总和系统核算。简单理解,新体系要对全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动态跟踪,对每一个产品(服务)从其产生到被消费(消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对市场中每笔交易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对每个经济主体的每次经济活动和经济关联活动进行跟踪记录。说到底,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应该在这个体系中被记载。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它将实现四个重大转变,一是从数据的被动核算向数据的主动“智能生产” 的转变;二是从目前基于时期的统计核算向基于时点的统计核算的转变;三是从静态体系向动态体系的转变;四是从主要侧重于经济活动扩展到与经济相关各类活动全方位核算核算的转变。

 

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是一个全新的而孔,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提高原始信息的跟踪度和共享度,实现经济运行的全覆盖

 

在现有的经济信息管理体系中,除政府之外的各类经济主体,既是经济信息的产生者,也是经济信息的搜集者和加工者,而政府往往只是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与这些经济主体共享一部分信息。得到往往只是经过这些经济体按照事先规定的核算表进行核算汇总加工的部分信息,无法得到经济信息的全貌。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信息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从信息的源头上控制和管理信息。因此,在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一步强调政府在经济信息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将是全方位介入信息源头,与其它经济主体共享各类原始经济信息。

 

特别是要加大对互联网数据的管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每一个用户都在生产数据,每一次搜索行为和每一次网络交易都产生了数据,尤其是一些门户网站建立了大量网民数据的收集平台,必须把这些数据和平台纳入到新型核算体系中。

 

(二)强化核算描述的动态性和完整性

 

在现有核算体系中,对经济运行的核算被分割为生产、消费、分配等几个环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等几个部分,在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内部可以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流动及其结构状况进行简单描述。比如突出生产的投入与产出、资金的流入与流出等几对关系,但主要从局部上进行刻画,而且大多是粗线条的,经济流动性分析在各个环节、部分之间和整体上基本是脱节的。

 

另外,现有体系过分强调对经济系统核算核算的独立性,即使将与经济有着密切关系的科技、文化、教育、环境等领域的核算核算纳入到体系之中,但往往放在附属的地位,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在动态上更是脱节。一句话,就是现有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经济流动性和完整性显得不够。虽然核算界也加大改革力度,但还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这些问题。比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改革也是不断,最近一次是2008年,尽管有一些新的举措,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将R&D资本化,但仍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说到底,还是对原有体系进行修补。

 

新体系将是一个动态体系,必将大大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把目前的核算体系对经济运行的描述比喻中“放幻灯片”,那么在未来新的体系下就是“放电影”。不仅如此,“电影”的画而还是可以“缩放”和“拼接”。更重要是把与经济发展有关各类因素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完整地反映经济的流动性。

 

(三)大大增强核算的及时性

 

目前的核算体系,从频率来讲,主要是基于月度,有些时间间隔更长,基于季度和年度。那么在未来新体系中,由于是实时跟踪,必然会缩短核算的时间间隔,提高核算的频率,可以到天,甚至间隔更短,到小时和分。

 

(四)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可控性

 

目前的体系,是用一套事前已经制定好的制度进行核算。但在实际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对核算体系进行修订。但这种调整在现有体系中比较困难,需要做大量的假设,数据的正确性会打折扣。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会自动“发声”,因此在新的体系中,所有经济活动都被记录下来。不仅当期可以用,也可以被今后重复利用。可以随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即便是在不断调整修改核算制度和体系的情形下,也能得到各类完整准确的核算数据,不仅大大提高核算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也使数据应用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三、关于建立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想。

 

要紧扣大数据时代的脉搏,加快构建新型国际经济核算体系。

 

(一)高度重视,尽快启动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计划

 

必须把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到国家战略层而,制定详实的战略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同时,要看到,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是一项长期而十分艰巨的任务。不仅要需要突破一些现有的思想和观念,更需要突破许多现有的法律制度及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将社会各经济实体发生的原始经济信息纳入到新的体系进行监控,如何保护这些实体信息的隐私权等等都必须得到有效解决。为此,需要从法律、标准等制度层而,加紧研究和推进。

 

(二)建立研究机构,大力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

 

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有全新的核算理论和技术做支撑。比如,由于在新体系中核算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意味着核算许多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尽快建立相应的核算研究机构,建立起与新体系相衔接的模拟实验室,着手培养相关的人才,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有学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时,传统的社会学、核算学从业者,而对半道杀出来的计算机背景的互联网数据挖掘者,就好比波兰骑兵而对德国坦克一样脆弱”。改革相关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其业务素养,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三)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金的投入将是巨大的。但如果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同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社区、城市和区域开展试点工作,摸索规律,为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经验和示范。现在已开始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

 

(四)搭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

 

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是人类历史上核算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临的困难和问题将是巨大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调动全人类的智慧。为此,要建立相关的国际论坛,加强与核算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各国政府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核算界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早谋划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全而革新,实现核算制度和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邱东.国民经济核算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2012(06):647-657.

 

[3]贺铃.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04):47-49.

 

[4]许小乐.“大数据”与政府核算改革[L}l.调研世界,2013(05):42-45.

篇5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are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urse,necessit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illuminated,a new method of teaching for course of preci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on PBL is given,which can be advantageous to stir up enthusiasm of student and improve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student,also it has referential value for other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 PBL;教学改革;精密机械制造;实践

Key words: PBL;educational reform;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14-03

0引言

《精密机械制造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涵盖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庞杂,工程指向明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教材内容,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始终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很难落实。基于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学习者从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状态转化为信息搜集、加工和知识自主重构的主体,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重构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将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引进到课堂,把一节课当成一个项目来对待,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工程意识培养都会大有裨益。

1项目学习(PBL)模式的定义、建构要素和特征

项目学习(PBL)模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对毕业生的抽测发现,学生对前几年所学内容的遗忘率竟然高达90%[1-2],经过调查研究,1966年医学院成立专家小组,抛弃了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标准”做法,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使问题式学习开始正式进入教学领域[2]。之后,美国的著名学者布里奇斯和海林杰注意到了PBL的生命力和其在教育领导发展领域的应用价值,在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管理者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一书,将PBL正式引入教育领域[1]。目前,项目学习(PBL)模式已被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到包括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3]。

1.1 项目学习(PBL)的定义项目是管理学科中的概念,它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是借助多种资源,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多个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任务[4]。学习的本质是一种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包括环境和人物)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5]。

项目学习是管理学科中的项目概念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具体运用,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已有学科的概念和原理,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6]。

1.2 项目学习(PBL)的建构要素比较成熟的理论认为,项目学习的建构要素包括内容、活动、资源环境和结果四个方面[7]。

1.2.1 内容来源于现实工程实际,贴近学生熟知的知识环境,具有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开放性,提出的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的途径,但有一定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可以培养的学生高级认知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

1.2.2 活动注重项目的过程研究,强调在过程中张扬个性,挑战自我;强调系统运用已学知识重构知识新体系;强调过程的探究和团队协作。

1.2.3 资源环境创设包括硬件的物化设备、软件的知识和人力资源环境以及信息技术支撑的虚拟环境。使项目参与者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真正置身于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

1.2.4 结果项目学习成果注重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成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在探究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综合或集成;也可以是也运用知识的小作品;还可以是对课程中的某些章节的体会、讲稿或多媒体作品等。

1.3 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的特征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特征:①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PBL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设置为手段,教师将课程按照一个个子项目进行组织,创设一种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学习环境;②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PBL教学模式要以完成项目内容,达到预期目标为前提,但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知识重构、信息摄取、加工和组织协调等能力的培养;③工程简化与工程回归并重。PBL教学模式强调项目以工程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工程中的真实问题往往是一种多种学科交叉的问题,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这就要求在研究初期能够对纷繁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工程简化,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理想模型,然后进行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工程实际中,所以PBL教学模式更强调将研究结果回归工程本身,这样才能将理论学好用活;④生师互动与生生互动有机结合。PBL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了对老师的崇拜,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平等的学习环境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在项目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很可能是老师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促使老师积极思考,达到生师互动;学生与学生展开讨论,思维碰撞,达到生生互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提高。

2《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2.1 存在的问题①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参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采用传统黑板式或多媒体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作业按老师的要求或例题临摹来完成;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主动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进行繁杂的记忆和简单的重复劳动上,而未能理解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真正意义,再加之课程中大量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又不能实际动手设计、分析,这种模式长此以往,老师对教学少了激情,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

②加工方法和技术定论化,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课程中已成定论的知识和技术,只能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而不能成为闭锁学生思维大门的魔咒。把加工方法和技术定论化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本、对老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的探究意识。学生可能会有很强的解题能力,但缺少分析和批判思维的培养,一旦遇到在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找不到样板的问题时就无所适从,这样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把学习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传递,缺乏知识重构。现代学习不只是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大脑中,而是知识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前人的结论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下来,完成了知识传递,而学生并没有机会对知识做出分析、综合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自主思维活动、知识的重构。

④学生缺乏有效参与,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参与其中,把工程实际理想化的处理,失去了工程实际的本来面目,学生与生俱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被扼杀,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反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2.2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制造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教科书上的内容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甚至很多新的加工方法和技术,在高校课堂上学生却无法接触,这就造成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巨大反差。《精密制造技术》作为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广,工程应用性强,初次接触时抽象概念多的特点,学生感到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因此,对本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3基于PBL模式下的《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实践

PBL模式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探索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项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人合作,摄取整合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冲动”,增强学生主动探寻未知世界的能力。为此我们在《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与实践。下面就以《特种加工技术》一章的教学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3.1 PBL学习流程PBL学习流程包括学生自主性完成选择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学习评价等六个阶段[7]。

3.1.1 选择项目项目选择时,学生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自己的兴趣特点等来自主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某个特定项目强加给学生,而只能作为指导者,对学生选定的主题进行评价,并将选择相同项目研究的同学合并成立研学小组,确立项目负责人,分工协作。

3.1.2 制定计划作为项目,研学小组的成员需对项目内容、项目进度以及所需条件进行周密规划和详细安排。

3.1.3 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中,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建立模型,然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来收集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并对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或结果。

3.1.4 作品制作作品制作是PBL区别于一般活动教学的重要特征。作品的形式不定,可多种多样。如研究报告、实物模型、图片、音像片段等。

3.1.5 成果交流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参与人员除本校的老师和学生外,还可能有校外来宾,如:家长、专家等。

3.1.6 活动评价评价要求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生自身来共同完成。评价的内容有:项目选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如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散性思维,建设性意见,动手能力,对项目的贡献等)、项目的制作质量、学生及专家的反响、是否具有推广价值等。

3.2 教学过程

3.2.1 在选择项目时,教师不能硬性分配,而是先介绍本章的要点和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自由组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可以不按教科书上的次序,由小组自主整合,其总原则是用项目来统领教学内容,把本章教学内容中要解决的问题当作一个个子项目来看待。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进行整合,成立动态研学小组,并推举负责人,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工作任务。

3.2.2 在制定计划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小组意见,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当好配角,当好参谋,切忌过多干预。小组成员根据对项目的理解,初步拟定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要落实人员和完成时间。根据初步方案的完成情况可以对计划作适当的修改,以保证项目的按期完成。

3.2.3 在活动探究中,各成员要始终瞄准项目目标,分工协作,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信息获取资源和技术工具,获取―筛选―加工―处理各种有用信息,为项目的完成提供有力的知识和信息支持。这一阶段,工作量很大,比较辛苦,有时可能要做很多在后来看起来的无用功。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防止偏离主题太远,克服急躁情绪,要注意鼓励学生,暗中帮助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

3.2.4 在作品制作中,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要将本小组的工作成绩充分展示出来,可以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在本项目中,就可以采用黑板讲解、多媒体演示、模型制作等。

3.2.5 在交流与评判阶段,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综合各成员的表现对小组要有评判,对成员更要逐个点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达到项目学习的真正目的。

3.3 实践效果《特种加工技术》这一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传统切削加工以后,具备了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由教师提前一个月将任务布置下去,学生经历了项目学习的六个阶段,花费了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教师选择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反响很好。共有四个小组21人参与,四个小组的汇报形式各有特点,有的自制挂图,黑白讲解,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有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自制幻灯片,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有的利用身边的零件加工举例,语言朴素,便于沟通;有的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的设备图片和零件图片,给听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扩大了视野,了解了现代加工、特种加工的“魅力”……总之,学生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这种训练后的学生在后来的毕业设计过程中绝大多数表现突出,还有4位同学在学校“挑战杯”比赛中获奖,一位同学的“清洁卫士”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

4几点体会

4.1 工程教育急需PBL模式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教学模式必须改革,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如果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异于“刻舟求剑”。

4.2 推进PBL模式改革,教师的培养是关键PBL模式虽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但丝毫没有忽视老师的指导作用,相反,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提出很多超乎想象的问题需要老师来回答,这就迫使老师必须不断向实践学习。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特别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学历很高,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讲授专业课时不能引用工科实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难以用自身经历或者工业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和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

4.3 学生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在改革开始,根据平时学生的上课和考试情况,对本次活动能否进行下去没有足够的信心,但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对我们老师的教育是很大的,学生就像一堆等待去点燃干柴,一旦老师能适时有效的去给一点火种,它们必将能燃烧起熊熊大火。

参考文献:

[1]肖晓飞,贾颖.我国目前PBL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中国教育先锋网,2007-07-07.

[2]黄金丹.基于PBL的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3]孙韬,熊兰,侯世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PBL课程的教学模式浅析.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7).

[4]齐善鸿,王学秀,曾昊.第一次做项目经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01),第二版.

[5]付云.成人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分析.成人教育,2007,(01),总第240期:33-34.

篇6

关键词:改良截石位;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配合体会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妇科癌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是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发发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出血少、术后病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肿瘤及不孕症等的诊治[2]。截石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而传统截石位易导致腓总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为此,我们对传统截石位摆放方法进行了改良,并对85例截石位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传统与改良方法的对比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及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84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6~6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5~67岁。纳入标准:术前患者均无小腿疼痛以及血栓发生,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140 min。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术中行改良截石位。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截石位[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行静脉穿刺及气管插管全麻后,将支腿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台上,根据患者身高调整脚架的高度,以患者N窝的自然弯曲下垂为准,脚架关节端置于N窝处,使患者下肢呈髋关节屈曲90°,外展宽度为生理跨度45°。

1.2.2观察组 患者采用改良截石位。先在患者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在全麻气管插管前,协助患者将臀部移至背板下沿10cm,安放好脚架,在腿托上加棉垫衬垫,脚架应与床倾斜成30°角,高度为患者大腿长度的2/3,同时应使腿托处于水平位。让患者先感受脚架的高度,并询问患者的舒适度,根据患者的反馈对脚架的高度进行微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行全麻气管插管后,再将患者的双腿架起、固定,松紧适宜,在患者骶尾部及腰部悬空出用薄软垫垫实。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将患者舒适度评定指标分为四级:I级为无不适感;Ⅱ级为轻度不适,有轻度酸痛或偶有麻木感,但能忍受;Ⅲ级为中度不适,酸痛感较重,双下肢有麻木感;Ⅳ为有严重的不适感,酸痛感麻木感明显。制定《配合的质量评价表》,由手术医生对其进行评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比较满意,69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监测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采用χ2检验,经统计计算为P

2结果

2.1手术医生满意度 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28/42),P

2.2 患者舒适度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结果发现,观察组舒适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见表2。

2.3患者g后并发症 随访两患者的术后72 h并发症是否存在下肢疼痛、麻木及血压等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9%(5/42)明显比对照组54.8%(23/42)低(P

3讨论

早期宫颈癌一直以行开腹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迅猛,运用于绝大部分的妇科手术,以致腹腔镜下手术逐渐替代了开腹手术,相关文献报道,虽腹腔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但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4]。手术是患者为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强迫姿势。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少医源性损伤,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之一。手术既要保证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手术能顺利进行,又要照顾到患者的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避免因肢体的关节和神经以及局部组织受压而导致术后并发症。

下肢神经损伤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截石位手术后严重并发症[5]。传统截石位摆放方法易导致小腿静脉回流障碍和腓总神经压迫,加上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术后容易发生与摆放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虽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出现下肢麻痹、低血压及肩背疼痛等症状,但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比对照组54.8%低,因此,改良截石位在麻醉前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摆放,减低因移位后引起的受力不均引起局部受压,避开了对N窝的压迫,易受压部位均加以保护,增大受力面积,防止局部组织受压,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操作简便、省力。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经临床验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颖然,张科静.腹腔镜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5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365-366.

[2]徐金贵,金晶,忻悦,等.改良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9):1020-1021.

[3] 魏革.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

篇7

关键词 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模型设计与制作是三本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兼顾着教学与实践的双重任务,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模型设计的整体策划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如何结合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模型设计的创新,对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近似专业如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基本都有部分与建筑模型设计相关的课程,但总体上课时不多。在我校则把该门课程定位为专业选修课,作为拓展学生能力的一门课程,鉴于课程的性质问题,学校没有投入大量资金组建模型实训室,对其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研究则更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侧重于模型制作本身,让学生直接搜集些效果图,然后将效果图以模型的形式制作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另外由于模型实验室设备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很多想法无法在模型中很好的表达出来。因此,针对目前三本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型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实践与探索

2.1 改进传统的教学思维

国内的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制作过程轻设计环节的状况。这个问题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在现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教学中,虽然认同模型推进设计的思路,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设计阶段忽略了模型的制作,就是模型制作仅仅用于设计成果的表达,没有真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而在国外设计教育中,会较早地对模型课程加以重视,灌输给设计转化为模型,通过模型的初步制作发现问题再更好地优化设计这样的一个观念。在欧美等许多国家的艺术设计课程中,都非常重视模型的运用,模型甚至就像草图一样作为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改变重制作过程轻设计环节的状况,注重对模型设计环节的引导。

2.2 加强模型实训室的建设,考虑成立模型设计工作室

针对我校模型实训室设备不足的问题,引入了模型制作的先进设备,如激光雕刻机、切割机等。同时可在实训室的一角建立模型设计材料展柜,展示各种单体模型材料以及优秀学生的模型设计作品。通过先进工艺设备的引进,学生的模型制作能力有所提高。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考虑成立模型工作室的形式,可在外适当接一些实际的模型工程,让学生多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来。

2.3 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模型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渗透

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模型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渗透,将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与我校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环境艺术手绘效果图表现、公共环境设计、环境小品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等课程的结合,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专业基础课程的运用。通过专业设计课程与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结合,推进设计的进程并深化设计,然后再通过设计指导模型的制作,模型制作反过来优化设计的过程来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由于目前国内模型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课时设置比较短,针对此现状,通过结合学生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做好的设计方案,将方案深化并制作出设计模型,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在短期内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的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将学生的设计转化为模型的过程中,再一次去进行深入思考而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

2.4 对模型制作过程进行优化,增加“纸模”环节

由于模型制作材料的专业性,建筑模型课程的制作费用比较高。一方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增加了“纸模”制作环节,即在最终制作出模型实物之前,要将设计以实际模型制作比例先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纸质模型,通过对纸质模型的修改及优化,最终确定了纸质模型后,再利用模型专用材料制作出实体模型。在增加了纸模环节后,学生改变了以往浪费模型专用材料的问题,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制作,组员之间再进行分工合作,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篇8

利川市及相似区域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山区;黑色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62

湖北省利川市是马铃薯生产大市之一,生产历史悠久,地处武陵山区,海拔300~2370m,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2hm2,随着中央确保“粮食安全”和全国“马铃薯主粮化”规划实施,大面积推广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试验材料

白色地膜:厚度0.008mm,宽600mm。

黑色地膜:厚度0.008mm,宽600mm。

2 试验地点及品种

利川市柏杨坝镇龙河村5组冉术生承包责任旱地,土壤为紫色页岩母质发育紫色砂土,海拔575m。坡度23°,品种鄂马铃薯8号。

利川市柏杨坝镇团圆村1组张帮学承包责任旱地,土壤为石灰岩母质发育黄泥土,海拔1100m。坡度13°,品种鄂马铃薯8号。

利川市柏杨坝镇幺棚村4组粱金财承包责任旱地,土壤为石灰岩母质发育黄泥土,海拔1520m。坡度18°,品种鄂马铃薯8号。

3 试验方法

3个试验皆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m2,每一个试验各小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施肥水平,统一常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每个处理各小区单独收获,累计称重平均,分大、中、小薯。

处理①黑色地膜覆盖+常规栽培管理,处理②白色地膜覆盖+常规栽培管理,处理③露地常规栽培管理。

4 试验田间管理

3个试验点在头年11月下旬前整地夹肥起垄,垄高20cm,垄宽40cm,龙间距80cm,1行洋芋套种1行玉米。

适时播种龙河点头年12月中旬播种,团圆点在头年下旬播种,幺棚点在1月上旬播种。

根据当地农时季节,施足底肥,有机肥25kg+复混肥15kg(N,P,K比15:15:15)/66.7m2,适时播种,破膜出苗,苗长齐全时施芽肥尿素2.5kg+15%毒死蜱颗粒剂0.2kg(防蛴螬)/66.7m2, 适时重点常规防治晚育病和28星瓢虫,适时收获。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的生物学形状影响(见表1)

由表可见白膜与黑膜株高、长势、晚育病及块茎开始膨大时期无明显差异,而草害白膜严重,比黑膜高9.9%;地膜覆盖与露地种植有明显差异,株高低10cm左右,晚育病危害率高36%,草害比黑膜高31.4%,比白膜高21.5%,块茎开始膨大时期早25d。

5.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的经济性状影响(见表2)

由表2可见,地膜覆盖产量比露地高1008.4~1327.2kg,单株总重高576~729g,具有明显差异。

白膜覆盖洋芋影响产量的主要是草害因素大,露地洋芋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块茎开始膨大时期晚,受气候影响,晚育病和草害严重,特别严重的是块茎刚开始膨大时,正是利川市晚育病发病高峰期,从而严重影响露地种植洋芋产量和商品率。而黑膜覆盖基本无草害,晚育病危害轻,块茎膨大早,上市早,商品率及产量高,价格好,按2.0元/kg,计算地膜覆盖比露地种植洋芋收入高2016.8~2654.4元/667m2,地膜和人工投入418元/667m2,净收入1598.8~2236.4元/667m2。

6 结论

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建议其他地区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实施洋芋主粮化项目中,在利川及相似区域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向勤.洋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1996(2):39-40.

[2]李聪德.早洋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支部生活,2000(5).

[3]李福明,李天芳.洋芋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6(10).

[4]杨薇靖,王兴政.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11(11):13-15.

[5]唐洲萍,何虎翼,覃少军,等.冬种马铃薯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C].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问题是数学学科丰富内容、复杂要义的集中“展示”和生动“代言”,他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数学学科的教学进程中,总是贯穿着数学问题的全程“陪伴”.教育学认为,数学问题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数学技能及其素养锻炼提升的重要“平台”.初中生在感知、探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进程中,需要稳定、强烈、深刻的数学意识作为支撑和保障.教学实践证明,数学问题意识是学习对象有效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证.新的初中数学(苏科版)课改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主体敢于问、愿意问、学会问、善于问.不可否认,当前大部分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较为单薄、问题解析能力较为薄弱,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着力探究的重要课题,深入教研和探索. 

一、创设融洽教学情境,在和谐氛围中使初中生愿意问 

问题意识是学生主体内在数学学习素养,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主动、能动的“问”的情感和愿望.但笔者发现,部分初中生缺乏主动“问”、积极“疑”的数学问题情感和动力.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开展和实施一切实践活动的思想“根基”和“力量之源”.处于情感波动期、反复期的初中生,更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能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思考,认真研究,主动设问,提出问题.新改版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无论教材内容设置,还是教学体系架构,都为初中生学习情感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教材内容生动性、实用性、丰富性等特点,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创设出融洽生动、兴趣盎然的教学场景,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点燃初中生探索研析“火花”,在积极情感下树立主动问、愿意问的内生动力.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性质”教学中,该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引导初中生认清和掌握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为触发初中生对“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意识,教者设置了“用事先准备好的5厘米、6厘米、10厘米、11厘米等几根木棒,选取三根拼接成三角形”的动手实践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教师的引导演示和实践操作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和谐氛围中产生“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疑惑,带着问题、带着困惑,深入进行探析新知活动. 

二、发挥问题探究特性,在解析案例中使初中生能够问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外在代言”,通过数学问题“镜子”,可以窥视到数学学科知识要义的深刻内涵和复杂关联.教育实践学指出,问题教学,一方面是锤炼学生主体解决问题的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主体提出问题的素养.众所周知,解决问题的进程,实际就是分析问题、产生疑惑、解决疑惑的探究发展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问题意识培养融入到问题教学之中,延长问题解析过程,在关键节点引导初中生思考研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从而带着目标,带着任务,深层次的探析数学问题,实现数学问题解答与问题意识培养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如在“如图所示,已知有两个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8 m,现在站在A点测得D点的俯角α为30°,测得C点的俯角β为60°,试求出这个建筑物CD的高度是多少?”案例教学中,教师将解答问题和培养问题意识合二为一,同步实施.在感知数学问题条件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仔细审题,你能从问题条件中发现哪些内容吗?”初中生开展合作互助活动,共同探析问题条件,指出:“该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由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公式等数学知识,它是一道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的仰角俯角问题”,此时,初中生自然而然将“视线”转移到“如何完成解题要求”上来.初中生根据问题条件,结合所学数学知识,探析得到其解题思路为:“过点D作DE⊥AB于点E,由四边形BCDE是矩形,可以利用正切函数知识,分别求出RtABC与RtADE中AB与AE的长,从而求出CD 的长度”.教者根据其解题思路,向学生提问:“针对此类问题,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解答?”,此时,初中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得出其解题方法为:“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三、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在解疑释惑中使初中生学会问 

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现阶段学习标准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初中生在研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和解题缺陷.初中数学教师应把学生认知冲突作为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利契机,组织初中生针对认知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辨析活动,让初中生产生“为什么出现此类问题”、“怎样消除此类问题”的意识和想法.同时,教师要发挥教学评价手段指导功效,帮助初中生认清认知冲突存在的根源和“症结”,引导初中生在反思辨析认知冲突中形成主动“思”和“探”的问题意识和技能,提高其自我提问、自我反思、自我质疑的意识和素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是长久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目标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初中生主动思维、素养提升、创新求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健.引导自学质疑 培养探究能力[J].吉林教育,2010(27). 

篇10

关键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输尿管镜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目前的治疗方法有ESWL、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ESWL因经济简便创伤小而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常会有一些患者ESWL疗效不满意而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为5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无效患者改行了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56例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输尿管中段结石18例,下段结石 38例;结石大小0.8cm*0.7cm—2.2cm*1.5cm。其中左测24例,右侧29例,双侧3例。病史1周—5年,,平均4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诉疼痛不适者39例,尿路感染49例,WBC(+)18例,WBC(++)25例,WBC(+++)。BUN,Cr升高9例。

所有病例均曾行ESWL治疗,治疗1次者20例,2次25例,3次8例,4次3例,疗效欠佳,术后没有或仅有部分结石排出。术前常规行B超及KUB+ivp确诊及定位,3例另行CT扫描确诊。

1.2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德国Wolf9.8输尿管硬镜,配合国产气压弹道碎石机及液压灌注泵,经尿道插入 F8号普通导尿管 ,引导输尿管镜进入膀胱,以F4或F5号输尿管导管自患侧输尿管开口插入,引导输尿管镜上行,找到结石后关闭灌注泵。经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插入直径为1mm碎石探杆,将结石轻压在输尿管壁上。气压为1.5-2.0kpa,单发或连发脉冲将结石击碎,一般至小于2mm,较大碎块用取石钳取出,尽量少用取石钳操作。对合并较大炎肉的病例,必要时先用异物钳将息肉钳夹清除,再行碎石。所有病例在碎石后均放置D-J管2-4周,并留置导尿管1-2天。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天左右,出院前行B超及KUB复查。

2、结果

56例患者中47例采用输尿管镜手术成功(其中并发输尿管息肉26例,输尿管弯曲11例,狭窄8例),结石粉碎后全部排出,成功率83.9%;5例改行开放手术取石,其中1例为严重石街患者,1例找不到输尿管外口,3例为炎症严重,置镜困难;3例结石上移至肾盂,仅留置D-J管;1例为脓肾患者,仅行肾穿刺造瘘术。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及轻微腰腹部疼痛,53例3-5天后症状消失,3例术后出现高热,腰腹部剧痛,加强抗感染后,症状消除;无输尿管脱套、撕裂、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因其创伤小、费用低、定位方便、无需麻醉、可在门诊完成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但某些因素如结石部位息肉形成、炎性组织包裹、患侧肾功能、骨骼和肠道气体对定位的影响和冲击波的阻挡等,常会影响ESWL的疗效,增加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净率在56%~93%,再次治疗率为10%~30%[1]。本文通过对56例ESWL失败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1)病史较长,本组患者病史1周—5年,平均4个月。结石在同一部分的长时间停留,易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肉芽、疤痕形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导致结石的嵌顿、包裹,这种情况下,即使ESWL下结石被击碎也难以排出[2];2)结石较大,本文56例病例,结石大小0.8cm*0.7cm—2.2cm*1.5cm,其中超过1.0cm者32例。有研究报道当结石直径超过1.0cm时即难以通过输尿管,易嵌顿于输尿管中,对输尿管造成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炎性肉芽、息肉增生甚至引起输尿管的狭窄,影响被击碎的结石的排出[3];3)肾积水形成,肾功能受损,56例患者中轻度积水27例,中度积水24例,重度积水5例。击碎的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必须依靠尿液的冲刷,而肾脏不同程度的积水导致了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肾功能损坏更严重,泌尿减少,结石被击碎也难以排除,导致ESWL的失败。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输尿管镜逐渐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选择,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相对安全、可反复进行、治疗结石一步到位等优点,能有效处理ESWL术后石街形成等问题,且在处理结石的同时可以处理输尿管息肉等并发症,目前应用较广的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开展于上世纪90年代,利用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的能量驱动碎石手柄内的碎石杆,产生脉冲式撞击将石头击碎,碎石效果确切,其过程不产生热能,碎石杆撞击幅度小于2mm,对粘膜只产生短暂而轻微的损伤,无长期影响,是ESWL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方法[4, 5]。本组资料56例ESWL失败患者中47例一次原位碎石成功,成功率83.9%。

综上所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术后结石残留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完善B超、泌尿系静脉造影等检查,了解其病程长短,结石大小、位置,肾脏积水程度等情况,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完善双肾ECT,以准确了解患侧肾脏功能。对于病史较长,结石在原位停留时间超过3个月,结石直径大于1cm[3],泌尿系静脉造影肾脏不显影或显影较差,ESWL成功率低,应尽早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有文献报道输尿管结石如第一次ESWL治疗无效再行ESWL治疗的排石率明显降低,而建议第一次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应改为输尿管镜取石以避免因为无效的多次ESWL而造成并发症[6];另有研究显示,受定位困难等因素的影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较易失败,疗效相对上段结石差[7],而反复多次的体外冲击波碎石不仅不能提高结石的排净率,反而容易加重输尿管的损伤,导致输尿管组织纤维变性、狭窄、肾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8],所以虽然输尿管结石ESWL原则上不超过3次,但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以适当放宽ESWL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指征,对于病史较长,结石较大,怀疑有息肉、狭窄形成,患侧肾功能较差的患者,甚至可以直接选择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4、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广泛使用的方法,经济简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ESWL术后结石的排除受到输尿管是否通畅、肾功能是否良好等因素的影响。对于ESWL术后结石残留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应仔细询问其病史,完善B超、泌尿系静脉造影、肾ECT等检查,对于病史较长(结石在原位停留超过3个月)、结石较大(≥1cm)或不规则,患侧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尽早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以免因反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而导致输尿管狭窄、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丁智仁. 输尿管镜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9(06):252-253.

[2] 梁丽莉,郭应禄,汤慧娣,等. ESWL 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原因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05):18-19.

[3] 刘星明,任胜强,邬旭明,等. 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后改行钬激光碎石的疗效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2):76-77.

[4] Kostakopoulos A, Stavropoulos N J, Picramenos D, et al. The Swiss lithoclast: an ideal intracorporeal lithotripter[J]. Urol Int,1995,55(1):19-20.

[5] Denstedt J D, Eberwein P M, Singh R R. The Swiss Lithoclast: a new device for intracorporeal lithotripsy[J]. J Urol,1992,148(3 Pt 2):1088-1090.

[6] Park H, Park M, Park T. Two-year experience with ureteral stones: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v ureteroscopic manipulation[J]. J Endourol,1998,12(6):5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