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法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等教育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等教育法

篇1

关键词: 学龄人口变动 初等教育 发展图式

由于一定时间内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数年后各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影响是由低到高呈梯度进行的,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规模和比例不同,其对应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应随之变化。在我国,由于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引起的与20世纪几次人口增长高峰相对应的年出生人口增长高峰,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起伏较大,无疑,这种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学龄人口的变动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学龄人口波峰到来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去后,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利用不足。就现实状况而言,目前已有许多小学出现了生源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必将相应地影响初等教育。因此,如何规划初等教育的发展图式,实现学龄人口变动与初等教育的和谐共处,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巨大“难题”。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

从理论上而言,学龄人口变动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学龄人口的增加;二是学龄人口的减少。但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必然会对初等教育产生影响。正如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所说:任何结构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学龄人口变动亦不例外。这种影响,也绝不仅仅是单向的,它应该如默顿所说的那样:有着正向与负向的两面性。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正面影响。

1.可以缓解初等教育资源紧张之状况。

20世纪末,由于我国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影响,正值学龄人口波峰,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整个社会层面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初等教育师资匮乏、校舍简陋,教育投入总量虽然颇大,但分摊到每一所初等学校则颇显不足,因此导致初等教育师生比偏高,教育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然而,今天由于育龄人口数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影响,学龄人口在不断减少。这时,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下降,恰恰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初等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藉此契机,初等学校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2.有利于重新合理配置初等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减少,学龄人口也就随之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不仅腾出了大量的初等教育资源,而且增强了初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使宏观层面优化配置初等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对于以前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坚决予以撤销或合并。在保证宏观性、科学性与符合教育规律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学校规模、调整师生比例,不断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由此可见,这些重新合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都得益于学龄人口的减少。

(二)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负面影响。

学龄人口变动恰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初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各种挑战。

1.冲击传统教育观念,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学龄人口变动前整个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属于供不应求状况,学校不愁没有生源,相反,社会老百姓却很担心自己的子女能否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甚至能否进入学校读书。因此,那时的初等教育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但是随着学龄人口的急剧减少,初等教育资源的闲置,目前,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初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家长和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改变,必须更进一步以学生为本,切实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此外,随着这种角色的转换,社会对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初等教育学校及其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因应这种要求,因为只有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等教育才能使“顾客”――家长和学生满意,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初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影响,迫切需要改革。

已有的初等教育特别是初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以往学龄人口现状社会需求的体现。这种由现实和传统形成的体制,虽然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曾经为我国的初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龄人口变动对其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学龄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已有的某些制度与机制必须作出适当的改革,而那些没有的、但现实迫切需要的则必须尽快构建。这种改革与构建,不是对以往体制的否定,而是提炼与升华。它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关于管理制度的宏观的、整体性的规划,又包括各个初等教育学校微观的、个性化的设计;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初等学校对管理职能的重新审视,又包括初等学校教师职责与初等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二、关于两种观点的分析与驳斥

若欲深入分析和探讨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先分析目前流行非常普遍的两种观点。

(一)可以用合并或撤销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现在学龄人口大量减少,许多小学都撤销或合并,因此,初等教育可以基于此类经验,采用此种办法,将那些生源较少、地处偏僻的初等学校撤销,做大做强地理位置合适、生源较多的学校。

这种观点不无可取之处,但是试问:撤销合并之后,大量的老师怎么办?因为这不是仅涉及老师个人的小事,而是涉及到许许多多教师家庭,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大事。还有,原来的教育资源,如校舍、土地怎么办?初等学校毕竟有着其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面对学龄人口危机,初等教育并非一撤或一并就可了事。

(二)可以通过扩招学生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初等教育也可以采取类似于高等学校扩招的方式来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

但是,试问:还有人四五十岁了还去读小学吗?也许有,但毕竟是极少数的个案,因为这是违背受教育的规律的。大学之所以能扩招,能延长读大学的年龄,那是因为大学充分考虑了人接受教育、人的社会化的终身性、持续性。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它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人一般只有先接受完了较低层次的教育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人读完大学以后,可以先工作,再接着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至于年龄,一般要求不是很严格。相反,初等教育由于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则较难做到这一点。此外,初等教育扩招,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呢?又有何措施可以保证呢?而且,学龄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规律,纵观世界各国,只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莫不如此,所以,扩招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并不能长期解决问题,相反,把初等教育做强而非纯粹地做大才是正途。

三、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

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这不仅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是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我认为,要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必须改变观念,亦即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和初等教育学校,都必须极其重视这个问题,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深刻理解该问题的严峻性、迫切性,才能在积极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机遇的基础上,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真正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具体而言,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学校布置调整中,我们必须全面而严谨地看待问题。学校布局受地方交通状况、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发达、交通状况好的地方可以少一点;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地方可以多一点。一般说来,初等学校高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那么高年级可以相对集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宜适当分散。

(二)保障投入,加强管理。

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所以,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将初等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为初等学校布局调整建立专用款项。对于这部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同时,物价、卫生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监督收费,尽可能让学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科学管理,重在育人。

由于学龄人口的变动,学校的师生比也会随之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因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初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勒令整改或停办,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初等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03.01.

[2]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中州学刊,2009.05.

[3]丁云祥.陕西省人口变动及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J].人文杂志,2003.06.

[4]徐警武.学龄人口波动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民办教育研究,2006.03.

[5]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2.

[6]高丽娟,范子阳.未来五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化与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7]车丽娟.保山市学龄人口变化与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工作[J].宝山师专学报,2003.22.

[8]林成策,杨健.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5.

[9]曹海.学龄人口变化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辽宁教育,2006.07.

篇2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1947年印度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这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初等教育借此机会得到快速发展,成就引人瞩目,甚至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的典范。因此,研究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过程,对于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不仅视教育为“促进公众意识发展和社会重建”的基本工具,将6-14岁的普及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投资项目写进了宪法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1993年出台了“县初等教育计划”(简称DPEP),提出以县为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单位,从而保证了初等教育的落实。正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印度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从50年印度初等教育阶段(一年级至八年级)的毛入学率只有42.6%到2005年毛入学率为93.5%,再到如今小学入学率接近100%2。为了巩固这一成果,2007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印度政府继续把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发展任务3。

(二)初等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保证初等教育质量,印度198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办学基本计划”(Operation Blackboard)以改善正规初级小学(1-5年级)的基本设施。与此同时,政府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目标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1988年印度颁布的《国家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框架》中提出了最低的学习标准的概念,指出了初等教育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最低水平。这一概念词的提出,既有利于在全国形成一种普遍一致的认识,保证教育的公正,又有利于提升初等教育质量。

二、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不足

对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印度政府虽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量支持,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教育财政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把一半以上的教育经费(56%)拨给了初等教育,但在以后的五年计划中初等教育所占经费比重大幅下降,平均只有30%多一点4。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要继续依靠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外,似乎也要树立“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即依靠教育本身的优势,想方设法,广开渠道,走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印度作为联邦制国家,邦与邦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教育水平来说,一般也是教育先进的邦远远超过那些落后的邦。此外,城市和农村也有较大的差异。教育资源充足质高量多的学校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学校教育设施陈旧简陋,儿童失学率较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地方教育状况十分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摆在印度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教育不平等仍然存在

尽管印度独立已经60多年了,但今天的印度仍是一个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那些弱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因地位低下、备受歧视而很难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同时,受印度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影响,低种姓的国民从思想上认为受教育是高种姓的事,行动上则迫使子女放弃学校教育机会而接受家庭传统职业训练如屠宰、制革等以适应未来生活,这使许多低种姓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的队伍不断扩大。特别是女童,很多家长把送女儿上学看作是“额外的负担”,很多印度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跟男性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三、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注重教育立法

印度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能取得如此不错的成绩,是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从最初的印度政府将发展义务教育写入宪法,在其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原则性规定,进而为后来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到之后政府采纳计划委员会的意见将初等教育分为两步走,到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颁布,再到1993年“县初等计划”的正式实施,这种将政府行为和政府主导意识“双重携带”的教育观,不仅是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也是我国在政府行为方面值得效仿的地方。

(二)教育改革循序渐进,保持连贯性

印度在初等教育的普及过程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保持改革的循序渐进和连贯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日期的状况,因为当局认识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相反应该循序渐进。印度的教育发展应该跟它的特殊国情相适应,“初等教育普及化是有条件的”。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印度提出了适合它国情的“县初等教育计划”,积极开展非正规教育更好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此外,印度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教育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适时地进行调整。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成立专门的教育咨询和建议机构

印度初等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发展,除了政府重视,并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证教育先行的原则外,早在6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业的教育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些中央级别的教育研究或咨询机构,其中全国教育规划与管理研究所具体承担与全国教育规划和教育管理有关的研究工作,召开各种研讨会和会议。这是印度初等教育甚至印度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举措。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人力资源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如何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呢?高等教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缺乏的是教育,尤其缺乏与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发展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与关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高等教育迎来了深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概念源于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威廉・配弟最早将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后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科学知识是生产力”,“教育是资本”,其观点对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依托于教育和培训,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它不仅仅是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生产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绝佳途径。

高等教育能够把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从事社会劳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切实地提升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之有用性与就业之出路等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总之,在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效能,必须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最终效果,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效能,统筹安排与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这是保持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有创造性人才。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具备创造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缺陷。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无法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与创新激情。当前许多高校“创新教育”的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却与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出一辙,“书本位”、“师本位”、“官本位”思想严重泛滥。在僵死的考评制度下,学生很难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教师队伍自身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

目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传统教育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知识传授讲究系统性、成熟性、权威性,而对知识的新颖性、前沿性、突破性缺乏相应的感悟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面对创新教育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总之,由于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激励机制,这使得创新教育在大学里难以真正推行。

在人才质量方面,存在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一是表现在对学生(潜在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上,除了难以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外,高校还存在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怪象,那就是普遍轻视对学生能力、人格、精神方面的培养,造成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鲜明个性,人格不健全,境界不高的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要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条件;二是表现在教师(现实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岗位任职资格不健全,人员选拔标准模糊不清,分配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才价值的差异性,都大大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必须进行彻底地改革。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例尚不足4%,这一数字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5.5%),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4%)。其中,高等教育投资约占教育投资总量的2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非但没有随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同步上升,相反却出现了生均投资减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政府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第二,必须的公共需求――基础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投资的不断增加,导致公共财政支出困难;第三,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也发生了转向,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学生和家长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责任。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

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要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由此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素质不高。当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并出现了学科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不少学校开始强调学生的知识基础。但是,如果在拓宽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增加学时,只是注重学生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注意纠正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那么最后培养出来的仍旧是缺乏实际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低端人才。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打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堂上的学习固然重要,而实践中学习更为重要,实践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安排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同时,还要进一步将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重要部门的合作。

面向市场寻求出路,获取政府外的非公共投资。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主要的财政支撑,政府应以法规的形式保证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一定的比例、循序渐进地增长,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府稳定的财政支持外,高等教育应该面向市场寻求出路,积极争取政府外的非公共投资。第一,高等教育通过收取学费和其他费用(非教育成本、食宿),以及贷款、契约式的研究与开发、为社会提供专业方式的培训来获得经费;第二、高等教育可以积极争取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为学校提供资助;第三,鼓励高校在生源、师资、馈赠和捐献、公众支持、科研资助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为此,政府可以通过竞争式的招标分配公共研发经费,同时也可以鼓励大学进入研发领域,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总之,在争取政府稳定投资的同时,高等教育应该积极吸收非公共投资。

加强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目标应该被极大地“激活”,在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要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价值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拥有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方面,高校应该为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举办各种技能的竞赛:英语演讲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教学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大赛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社会调研等等,尽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拥有宽广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重视人才,引进高级人才,特别是有海外求学背景的高学历人才。通过引进人才,我们既可以壮大师资队伍,同时又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国外先进的理念、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尽快与国际同等水平看齐。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以选择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访问学者、青年骨干访问学者、单科进修等方式,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4

一、关于初等教育学研究的思考

(一)初等教育学的定位

近年来,国内的初等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什么是初等教育学,以及是否应该在普通教育学之下单独建立和研究初等教育学,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针对初等教育学,一个亟待重视并去解决的重要性问题就是我们在定位上应如何对初等教育学进行正确定位。有的学者提出,应参照教育科学学科分类,以教育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可将普通教育学分化、建立为初等教育学与中等教育学,由此与探讨教育基本理论和一般性问题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以竖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下普通教育学的根基之上,来实行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特定研究,厘清初等教育的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正确掌握初等教育的性质特性、发展脉络、价值意义与目的任务。

(二)初等教育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中,初等教育学还只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正恰恰处于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的刚刚起步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为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初等教育学的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仍有待用心进行梳理,加强研究上的深度与力度。在初等教育学的未来研究中,以下问题亟待进行解决。

1.加强初等教育从业人员科研方面的意识。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一个紧要的问题就是应注重增强初等教育从业人员(包括初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初等教育一线教师)科研方面的意识。对于从事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说,受制于重而多的工作任务、职业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初等教育科研方面的意识是非常缺欠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拥有深远的视野,立足于战略性的高度以提升一线教师对初等教育科研问题的认知。显然,科学的研究绝不会立见成效,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科学研究有其长远的积聚效应。在施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形形的问题,所以我们必然要加强初等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以,初等教育学可以适时适应21世纪需要的前提就应是以初等教育科研为前导。

2.增强研究力度,重视实践研究。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初等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来自初等教育实践活动。从现行的初等教育学教材来看,虽然编著体系参差互异,但是统一呈现的问题却是:重思辨、重移植,轻实证。因为所得理论不是从初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没有反映出初等教育特色,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所以,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无疑应从封闭的书斋中走出,加强与小学的合作与联络,在实践中去探索、去研究,从而才能有效避免为理论而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尴尬境地。在革新初等教育的进程中,积极地去探究初等教育的规律趋势,以逐渐创造出相对完备和科学的初等教育理论。倘若初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只把研究聚焦在自身学科领域,研究方法滞留在单一的思辨上,进行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概念等方面的移替,那么研究的道路难免会变得越来越窄,视野越来越狭隘。虽然,严谨的理论体系依靠于逻辑思辨来进行构建,可以说,逻辑思辨法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至关重要。但是如若仅仅将研究限于单一的逻辑思辨,缺少严密而多样的实证性研究,理论就会丧失其现实基础、应用价值的土壤。此外,还应注重按照所得理论形成对应的方法与规则,由此将理论回归于实践中,使理论在指导初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初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伴随时代的变化,单一化的逻辑思辨研究法已然不再顺应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改革、发展,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从现实来看,研究过程中不应呈现某一种研究方法唯我独尊,而其他研究方法退居于舞台之后的畸形状况。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集思广益,唯我所用。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方法,如归纳和演绎,实证和思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科学主义的方法和人文主义的方法等等。第二类方法是教育学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第二类不存在绝对的区别,是相互交叉、联系的。

在初等教育研究中,这些对立的研究方法都可以且均应加以运用。因为从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既不是一门狭隘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也不是一门纯粹意义上的人文科学。所以其研究方法绝不应限于仅可以使用归纳、实证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或思辨、演泽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初等教育学从确切意义上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涉猎的领域包括多种学科,它是在吸收了教育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所形成和发展的。为了能从不同侧面、多元角度映射初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初等教育学须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以此构建出多样化的方法体系。

二、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方式,只要研究方法适切、准确,就可较好地达成研究目的,实现研究意义,获得契合于客观现实的认知。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当从初等教育独特的研究视角上形成新的切合性方法,绝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去照搬照套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综合思考,笔者粗浅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要特别重视实验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的运用,并要注重多元方法的整体协作。

(一)重视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人为的严密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可见,实验法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量化方法,而是一个结合运用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多种方法,再以统计分析法对实验数据施以处理,获得科学实验结果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当前的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既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更需要实验法使初等教育学的理论得到检验和发展。不经过实验而提出的任何理论,很难证明它的科学性。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实验,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验证假设理论的真伪,探求初等教育学的规律。同时,初等教育学唯有通过进行实验,才可以进一步揭示理论、应用理论、检验理论,因而发展理论。只有通过实验归纳、揭示的理论才能更具备科学价值和创造价值,这恰恰是初等教育学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目前缺乏严格实证精神的教育学界,实验法应得到初等教育学研究的特别重视。

(二)提倡综合研究法

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也就是应以多元学科的研究视角、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初等教育学的现象及其规律。由上述分析可知,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繁多,各自有各自的利害。单一地采用某种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研究结论不可完全、整体相信。这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综合运用的方式进行。

在初等教育学研究中,可以参照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第一,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搭配文献法这类以实践性研究为主的方法,来获得有关小学教育现况的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发现问题。第二,采用科学预测法,配合专家咨询这类以理论研究法为主的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现今功能。第三,将经验总结法与文献法、专家咨询相结合,来进一步选择、增加和组建具有成效的初等教育活动形式、方式和实质。第四,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配合的研究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以对各类资料、信息进行处理,确保研究项目的有效信度和效度。

(三)多元研究方法的整体协调

篇5

矩阵、方程与行的比较,由方程组的消元法得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而线性代数中大多数情况下实施初等行变换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的观点,来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方程组 矩阵 消元法 初等行变换

中图分类号:O1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01-02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思想贯穿于整个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材在安排的过程中将矩阵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安排在第三章,同时先讲矩阵的初等变换,后讲解线性方程组。这样的安排很难突出消元法的重要地位以及方程组的矩阵写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直接引入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并将方程组写成矩阵的形式。此时再通过形式上来比较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就不难发现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象不同,思想一样。为了突出消元法的思想,以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这样可以避免两个问题:1.学生将解方程组的重心放在数的处理上面;2.避免使用字母所来的抽象运算问题。

一、中学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所用消元法及优缺点分析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讲解。

第一步:将 乘以再减去 得:= ;第二步:再将 式两边同时除以得:y=1;第三步:再将 回代到 得到。于是此方程组的解为。

中学所教的这种消元法的写法好处:

(1)书写比较简洁,适合人工计算;

(2)每次只针对一个方程,计算时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

缺点:

(1)追求简洁的同时,没能很好表现出解方程组过程的通解性;

(2)在求解过程中,使用计算方法比较多(加法、减法、乘法以及回代),文字叙述过多;

(3)没能体现出方程组的解与字母的关系,同时标号需要不断地变化。

二、大学所讲的高斯消元法优缺点

第一步:交换 两行得;第二步:将 祝?2)+ 得 ;第三步:将②祝ǎ┑玫谒牟剑航祝ǎ?①。

大学所讲的消元法的优点:

(1)保证每次消元后方程组的个数没有减少(直觉),隐含通解变换;

(2)使用的标号只起到标示行数的目的;

(3)包含了消元法所有的思想;

大学所讲的消元法的缺点:

(1)书写较为繁琐;

(2)未知数个数在方程上有所减少。

三、直观的体现矩阵特点的写法

将2中的第二步写成 ,将第三步写成 ,将第四步写成 ,那么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保证了未知数的个数永远都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在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由此我们可以摆脱未知数只在乎数字所在的位置,将含有未知数的表达式写出加法,于是可以将方程组写成以下形式:

由此矩阵的雏形也就很明显了,矩阵就是一张简化的二维表格(这对学生有相当的震撼),在简化掉方格,简化掉文字后就变成了。

四、大学所用高斯消元法变换思想到矩阵初等行变换的转换

由3中解方程组所采用的方法归纳出来也就是:

(1)交换两个方程的位置,方程组的解不变;

(2)将一个方程乘以一个系数加到另一个方程组上去,方程组的解不变;

(3)方程组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系数,方程组的解不变。

由上面我们讲方程组的形式写成矩阵的形式,那么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出,只需要将方程换成行来说就可以了,于是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就是:

(1)交换两行;

(2)将一行乘以一个系数加到另外一行;

(3)将一行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系数。

五、总结

将方程组与矩阵对应起来,将方程与行对应起来,将方程组的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对应起来,那么很自然的将以前的知识与现在的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说以前的方法适合于手工计算的话,那么进入信息时代,从矩阵的角度来看待方程组更有利于实现计算机的计算模式。我们的教学也需要仔细琢磨,从以人为思考的角度转向以计算机思考的角度,毕竟计算机与人比起来更机械,却也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林群,田载今,薛彬等.数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2-118.

[2]同济大学数学系.线性代数(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文传军,许定亮,华婷.高斯消元五步骤法[J].江苏: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6).

篇6

有关案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要立即主动配合公安部门查清事实,坚决果断地把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因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松懈,违规使用受到开除公职或解聘处分人员继续从事教师工作而发生侵害学生案件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管理人员、学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中央财政将调整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并设学业奖学金

教育部透露,为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万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参照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以及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承担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高校应按月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

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制定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这个办法,中央财政对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的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其他研究生国家奖助政策以及校内其他研究生奖助政策资助。

按照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不得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应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当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将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八轮会谈召开

近期,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八轮会谈在北京举行。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总顾问许嘉璐、语文现代化学会总顾问李卫红会见了台湾专家一行。

双方一致肯定了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为便利两岸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的贡献,并表示要在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岸语言文字交流机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合作。

会谈在合作项目的扩大深入、中型语文词典的收词原则和工作进度、词典编审平台建设和两岸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从2013年开始,除了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共建网站、开展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以外,双方将共同反映两岸词语趋同变化等内容的两岸语文报告,共同建设两岸语料库,进一步推动两岸网站的互通互连,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推动网站资源共建共享。双方还将加强两岸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开展两岸大中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书写夏令营(冬令营)、两岸青年汉字艺术交流等活动。

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提出了七项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2010年以来,这些语言文字合作交流建议进入了推进落实阶段,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双方同时举办了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成果会,共同建设并同时开通“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相继出版了小型词典——大陆版、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完成了两岸科技名词术语43个学科的对照工作,共同编写了两岸词语差异词表。2012年7月,“推广使用《两岸常用词典》和加强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建设”写入了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目前,以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为平台,两岸语言文字交流机制已经初步建立,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的语言文字交流合作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制定学前教育条例,今后三年实现就近入园

天津市教委近日出台《天津市学前教育提升计划(2013—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未来三年,天津市将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园所建设、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水平、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天津市学前教育的服务能力,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求。

到2015年年底,天津市将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并举、优质协调、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将新建、改扩建420所各类幼儿园,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确保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超过96%。全面普及社区早期教育,确保社区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5%,专业合格率达到90%。

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大学

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大学协议会签文件日前正式颁发。根据协议,教育部将安徽大学发展建设纳入教育部相关整体规划,给予直属高校同等待遇。

教育部将积极推进安徽大学改革创新,指导制定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对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对学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增博士和硕士学位点等有关布点和建设给予积极支持,鼓励安徽大学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支持安徽大学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吸收安徽大学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关重要会议,帮助安徽大学搭建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对安徽大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和帮助,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安徽大学挂职,安排安徽大学选派干部到教育部直属高校挂职、考察,推进学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每年投入2亿元推进“2011计划”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推进会上,上海市教委会同其他部门交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政府部门联动,搭建高等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协作的平台,增强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自。

上海市从2011年10月起实施“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建设一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教委在当年先期投入8000万元基础上,计划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建设。目前已分批启动36个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包括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6个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中心、5个高级战略研究中心和10个智库。

计算机犯罪猖獗,教育部门助力网络安全研究

篇7

发展现状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发行专业首次招收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编辑出版学列为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目前百余所高校设立编辑出版专业,并且其中37所已经开始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7所已经拥有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形成了编辑出版学本、硕、博三层培养模式。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内容日趋成熟

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编辑出版学、中国编辑史、图书编辑学、数字编辑技术等。相关的教材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出版相关专著和教材425部。①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据调查显示,目前在高校从事出版高等教育的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居多,占总数的48%,博士研究生占25%。教师的职称构成以教授为主,占35%,副教授占26%,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其中,35岁以下的占33%,35~44岁的占32%。可以说,目前我国出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为主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②

再次,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议在国内得到重视

比如说,2006年河南大学举办了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编辑出版教育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再如,2013年11月,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国内外专家除共同讨论了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外,还共同商讨了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数字时代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等议题。

突出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的编辑出版活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相应地也暴露出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实践脱节、培养体系不甚成熟、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问题。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业务实践严重脱节,导致高校办学“热”而学生就业遇“冷”的问题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忽视了其较强实践性的特征,重视对出版理论的讲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错位。除了教学理念陈旧外,高校实践教学平台缺乏以及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也是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

数字时代,出版业急需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数字出版人才。目前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虽初步形成了包含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但是人才培养仍以本科为主,相应的硕士教育较少,博士层面的教育更是显得不太协调,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甚合理。

再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没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

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专业课程设置以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平台;以编辑史论知识讲授为主;关于数字出版的课程较少,这显然与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态势不太协调。

最后,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创意社会阶段,只有拥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出版产业也不例外。这一点通过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可以佐证一二,2013年8月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全部是招策划编辑的。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通常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对 策

首先,重视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根本原因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现状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但这些教师大多数理论知识丰富而相对缺少业界实践操作经验。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先从提高老师的实践经验着手,让教师到编辑工作的一线积累经验;也可聘请业内资深人士为师,讲授编校实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

数字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我国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仍以四年本科为主。毕业生普遍缺少其他学科知识背景,难以胜任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近年来,出版社的招聘将应聘者的学历锁定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的能力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故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此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容忽视。因为出版工作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学界和业界都提倡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跨专业攻读编辑出版学专业,或者选修第二学位作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且对数字出版的相关课程安排不够。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的传授无可厚非,但在数字化的今天,编辑出版产业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从业人员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现代出版技术,尤其是对各种编校软件的应用。此外,计算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等课程也应受到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视。

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冷,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欠缺,如物理类图书的编辑多是物理学方面的专家,能对稿件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把关;在文史类稿件的处理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不及文学院毕业生扎实、到位。二是对编辑出版专业认知不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力。出版行业策划人才的稀缺,不仅对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编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已经关乎一个出版机构的兴衰,因此,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应该着重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对经典选题策划案例、书刊装帧案例、版式设计案例、市场营销案例的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努力让书刊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结 语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活动已经发生了多重变化,滞后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加剧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产业实践的矛盾,催生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应该顺应产业发展形势。只有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理念、学科培养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与调整,才能使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注释:

①肖东发 张文彦:《从“印刷文明”走向“数字时代”进程中编辑出版教育的变革》,《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篇8

第一条为保障本世纪末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对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市辖区,下同)进行评估验收。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条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初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第四条评估验收工作,应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分期分批进行。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普及情况,分段或一并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普及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学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可组织阶段性评估。

第六条评估验收以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

第二章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七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学率:

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他县达到95%左右。

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达到80%左右,其他县达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

辍学率: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县应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达到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识字人口含通过非正规教育达到扫盲要求的,下同)。

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八条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县城和集镇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能入学。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适龄女童入学率、辍学率和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师资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

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确有实际困难的县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均符合国家规定。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配备标准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第十一条教育经费的要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政拨发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计算的公用经费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并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在城乡均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坚持依法集资办法、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

第十二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标,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标,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别不同类型地区制定具体标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对已经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别分散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等,因自然条件不利,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确有困难的,省、自治区可对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的村办小学,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无危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教师教学有教具和必备的资料。

第三章评估验收程度

第十五条按省级确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先根据本办法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应组织教育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进行评估验收。凡达到各项要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即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县。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资料等,应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工作中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报评估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可责成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复查,并有权对复查结论进行最终审核。

第十八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章表彰和处罚

第十九条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相应的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二十条凡被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称号的,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

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评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评估结果,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称号,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一)在评估验收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连续两年(非常情况除外)不能保持本办法规定各项要求的。

第二十四条经评估因工作失职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目标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38条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教学;教育教学方法

当前的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很差,对学习没兴趣,个别的不仅厌学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普遍轻视专业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想学、学不好,老师没法教,效果差,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做了探讨。

一、备好合理的教案

在机械制图备课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仔细揣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备“零件图”这一章时,首先准备若干机器零件,然后让每个学生看看工厂里实际使用的图纸,新课的讲授可以根据图纸的内容依此展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效率高。其次,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然后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突出重点,把握难点,体现特点,真正做到吃透两头。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每位教师在任何课程中都要使用的基本技能,灵活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机械制图的教学还有其他的方法:

1.采用器具辅助教学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适时地运用诸如教学挂图、教学模型、零件实物等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把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的抽象概念通过教学辅助载体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具体物体。并通过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语言,在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平面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如三视图的形成原理,普通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看懂变魔术似的转换,如用自己制作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等,展开模板给学生讲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然后将得到的三个方向的视图再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粉笔加黑板,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这一门课,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特别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计算机制作成课件,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将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学好制图课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提供学生动手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学好制图课的重要举措。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又能使学生通过必要的绘图实践、读图实践、模型切制、基本几何体的组合等诸多实践行为的配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提供学生动手机会正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各个普通中学挑剩下来的,他们不仅基础知识差,思想也存在很大问题,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你教学准备的再充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再合理多样,而学生不配合,不感兴趣,不参与,效果等于零,所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要教育学生自立、自强,要为自己的前途未来着想。然后把学生带到工厂企业见习,在了解生产管理过程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将来从事工作的性质、要求与希望,再用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最好是小有成果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来个现身说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方面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并进行良好职业思想的养成教育,下一步通过机械工厂实际零配件与图纸的观摩学习,使学生明白看图与识图是机械专业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前方引导,后方促进”的战略战术,上课要求认真听讲,作业要求独立完成,画图要求耐心细致不折不扣,不肯做不肯学的要严格督促,做得不到位不让轻易过关,平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爱护学生,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配合学校、系部、班级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从而解决学生不想学、学不好、老师没法教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法律基础》 法律信仰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0-02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严重

近年来,医患纠纷增多,医患矛盾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从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应用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虽然被调查医学专业学生基本上已经修完《法律基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不错,法律应用的能力也说得过去,但是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信仰严重缺乏,不相信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医患纠纷中的作用和能力,不相信法律在保护公民和医疗机构权利方面的作用,质疑立法机关的权威性,怀疑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公平性[类似调查结果也可详见佟晓辉、叶振国、刘伟和杨文君在2008年《中医教育》第1期发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第18-19页]。在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大背景下,医学专业学生这种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

二、法律信仰严重缺乏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早在1997年9月,依法治国就被确定为我国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然而,16年过去了,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即将奔赴工作一线的准医务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有这种现象更值得思考。

(一)当前社会的法律现状直接影响学生的法律信仰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缺乏,与当前整个社会的法律现状有直接关系。法律信仰的提升需要“立良法”、“正司法”、“严执法”和“重守法”,显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近年来,我国立法速度不断地加快,许多法律无人知晓,使得法律形同虚设。司法体制有着明显的弊端,法律效益低下。执法弹性较大,侵犯百姓权益现象屡见不鲜。上述状况难以满足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期望值,法律被信仰难度较大。

(二)法律基础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信仰的现象

由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法律基础》或《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教师上课多半注重对法律知识的讲解,极少涉及对法律信仰的教育。从目前常用的《法律基础》教材内容看,教材内容多是对各个部门法的罗列和简单介绍,很少以案例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讲解法律,内容极少涉及到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教育和训练。学生修完《法律基础》这门课,除了法律知识有所增加以外,在法律信仰方面没有明显提升。

(三)《法律基础》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也很有人专门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实际上,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等中医药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十分重要。法律不被信仰则形同虚设,识记再多的法律知识也没有实际价值。改革和完善《法律基础》的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案件分析[孙健:《增加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析》,载于《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24期,第42页],使得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法律的威严、法律的公平、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正义,增强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十分必要。

(四)《法律基础》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合理调整

目前,《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多而全,多为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全国材,针对性不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有颇具特色内容的《法律基础》教材。教材内容应当增加与将来工作有关的法律内容,删减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章节。《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执业医师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保险法》等主要内容等应当直接进入《法律基础》教材,并重点讲解。《法理》、《国际法》和《宪法》等课程内容可以简单一些。总之,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导致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影响学生法律信仰的提升。

三、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学生法律信仰缺失,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加强《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明确《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向,确定《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改进《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尤为必要。

(一)《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向

1.授课内容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并重

法律信仰是法律素养的第一要素,没有法律信仰,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采取各种方式,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中法律信仰教学内容,使得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都得到加强,提高医学专业法律素养,对于即将奔赴医务工作的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通过传授、讲解和剖析法律知识,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等方式,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加强他们对法律信仰。总之,传授、讲解和剖析法律知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加强和加深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坚定信仰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加强了法律信仰,才能正确运用法律,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达到《法律基础》开设的目的。

2.适当增加实用性强的法律教学内容

现在常用的《法律基础》教程,普遍采取模块式的安排,将授课内容分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等,结构大而全,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可以有所侧重,重点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合同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成本意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法律基础》教程,应当紧紧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来编写,不能像大众化的《法律基础》教程那样针对性不强,全面但重点不突出。适用于几百个专业背景的《法律基础》教程,医学专业学生不感兴趣或收益甚微,是难以避免的。

3.增加法律案例教学和实证分析内容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的提升,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法律案例教学和实证分析来实现。《法律基础》课程不能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否则,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甚至可能遭遇学生无言的抵制。以案例教学作为法律教育的主要手段[ 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页],让学生亲身感受案例发生的经过,让法律融于学习之中,增加《法律基础》的趣味性和实战性,增加对法律实际功能的理解,提高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当然,法律案例的选择,也应当更加贴近医学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法律实证分析主要是针对医药卫生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运用法律的手段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行立法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4.课程开设的形式应当多元化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课程开设形式应多样化[万筱萍:《新时代大学生法学素质的培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页]。形式服务于内容,高等中医药院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法律基础》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认同和信仰。目前,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不认同,有抵触或者怀疑态度,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动画、PPT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逐渐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二)《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专门设立法律信仰培育与体验模块

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授课内容应当实现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并重,应当对提升法律信仰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专门设立培育和提高法律信仰的内容。通过案例展示、实际参与、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识,破解学生对现行法律的误解,实现医学专业学生逐渐提高法律信仰的目的。在现行《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在每一章节的最后设置有意设立“法律信仰培育与体验模块”,通过正面素材展示,反面教训警示等内容,增加学生对法律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严肃性和强制性的认同,逐步改变对法律的不信任[ 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页]。

2.增加医药卫生领域法律法规并提高内容的实用性

对于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问题,可以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教材风格等方面进行改革。教材结构方面,需要单独增加一些颇具特色内容的章节,例如《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执业医师法》、《仲裁法》、《保险法》等;教材内容方面,除了简单原理介绍和法条分析之外,应当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提示”、“判例解读”等内容;教材风格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教材的活泼性、趣味性,实现形式上图文并茂,内容上生动活泼,改变学生们对法律的错误认识――法律是一门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恢复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的原动力。

3.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提高法律信仰

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课程》中强化案例分析,可以逐渐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认同和信仰。通过剖析医务人员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案例,从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等角度对案例进行全面解读,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评判,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活生生的法律,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规定、法律运作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们对法律的信仰。

4.开展实证分析教学坚定法律信仰

以法律问题为中心开展多角度的实证分析,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立法”、“模拟执法”和“模拟司法”中来,提高并坚定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信仰。把自己舍身处理地当做“立法专家”、“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处理现实问题,思考如何去立法、执法和司法,加深对我们现阶段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认识,有利于坚定法律信仰。

四、结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法律信仰的提升。虽然我国现阶段立法、执法和司法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可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但是,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加强《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有利于缓解医学专业学生将来工作对法律的强烈需要与法律信仰缺失之间是矛盾。因此,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信仰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佟晓辉、叶振国、刘伟、杨文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2008年《中医教育》第1期,第18-19页。

[2]孙健:《增加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析》,载于《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24期,第42页。

[3]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页。

[4]万筱萍:《新时代大学生法学素质的培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页。

[5]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页。

作者简介:

杨逢柱,男,法学博士,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医药卫生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

林建平,男,中医学学士,副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医药卫生法学和中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