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孕妇口腔保健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孕妇口腔保健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R173;R78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为了解我市孕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态度、行为 和诊治情 况,提高孕妇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笔者于2009年1~5月对在我院妇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妇幼中心进行围产期检查妊娠妇女459人 。年龄26~40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设计结构型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保健的知识及来源、 口腔 卫 生习惯、观念、诊查情况及对婴幼儿口腔知识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 案统一问卷,当场发卷,自行填写,当场收卷,监督整个答卷过程,并尽可能减少诱导性误 差。共发放问卷500张,收回459张,回收率91.8%。

2 结果

2.1 孕妇的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观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妇为100%,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者占11.76%,有牙龈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者仅为3.92%,有 49.02%的孕妇认为怀孕期间不能看牙,能忍则忍。

2.2 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情况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妇刷牙方法不 正确,而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者为31.37%,有74.51%的孕妇知道定期更换牙刷。

2.3 孕妇的孕期及儿童口腔保健知晓率

86.27%的孕妇不知道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47.06%的孕妇认为乳牙2岁以后才需要清洁与 卫 生,有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能防龋,对于奶瓶龋发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妇不知道如何才能预防龋齿,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2]。母亲的口腔保 健习惯对 幼儿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对儿童牙齿的干预性治疗来说,母亲有成功治疗经验的儿童较其 他儿童更易获得成功[3]。从妊娠期间开始并由母亲延续下来的口腔保健习惯,对 孩子龋齿的预防会起到非常好的长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全身起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胎 儿的发育及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妇对孕期的口腔卫生预防 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所有的孕妇均有接受专业口腔健康指导的需要,但孕前接受过专业 指导的人数为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 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检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 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 绝接受治疗。因此必须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产生的不利 影响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特点、时机及局部治疗的安全性,消除孕妇口腔治疗的误区及恐惧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诊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风险,为确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证。

对不同学历的孕妇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无差别,但只有29.41%的孕 妇刷牙方法正确,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妇刷牙时间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妇刷牙时间大于3min;及时更换牙刷的孕妇达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国 “爱牙日” 活动的开展使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态度还有待加强。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习惯。牙齿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婴幼儿的乳牙胚从母亲孕6周开始发育,在5~6月时钙化,婴儿出生时,20颗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健康、营养、情绪、生活 环境、疾病等,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要营 养丰富合理。乳牙相对于恒牙有机成分较多,无机质少,抗酸能力弱,一旦发生龋病,病变 进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长必须及时清洁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调查表明,有86.2 7%的孕妇不知道人的牙齿从母亲怀孕第六周即开始发育,有47.06%的孕妇认为2岁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乳牙萌出后家长没有及时清洁牙面,含、奶瓶睡觉,这些都 是引起儿童龋病早发、高发的因素。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化物对牙齿的影响,有49.02% 的孕妇认为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因此,广泛、细致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预防口腔疾病发 生的关键,宣教内容应直观化、具体化、多样化、基层化,使广大的准妈妈了解口腔疾病的 种类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国是多发病, 想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保护牙齿应从零岁做起 ,将工作重点放在孕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加大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开设 孕前口腔卫生课堂,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或播放录像带,提高孕期妇女口腔卫生 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郝淑青,张军桥,刘学聪. 孕妇口腔卫生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 河 北医药,2007,29(7):748-749.

[2] 鲁丽珍,郭晓琳,徐涛.健康教育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篇2

关键词:牙周病;妊娠;不良结局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4-02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部位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感染性疾病。与微生物、宿主和环境有关, 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溢脓、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和口臭等。

患有牙周炎孕妇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即自然流产、早产(

1 妊娠对牙周病的影响

1.1 妊娠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可影响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妊娠期牙龈炎和牙周病。因为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的增加,使牙龈对软垢、菌斑及牙石更为敏感,导致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增多,上皮屏障作用下降,导致牙龈炎与牙周病,或使原有慢性的牙龈炎症加重。

1.2 孕妇饮食习惯的改变:可导致口腔内菌群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口腔原有的内环境稳态发生改变,矿物质可以从骨骼的任何部分析出,牙齿也受影响,整个妊娠期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矿物质成分减少,诱发牙周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龈肥大、水肿,易出血,且随着妊娠月份增加,症状加重,有的发展成牙龈瘤,给孕妇日常生活造成影响[2]。

1.3 妊娠期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部份孕妇因为妊娠反应容易呕吐,刷牙时刺激咽部神经,使原有呕吐加重或更易发生呕吐而不敢刷牙,还有一部份孕妇刷牙时牙龈易出血不敢刷牙,这样使牙周病的发生率大幅上升。

1.4 妊娠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大多数孕妇认为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各种口腔疾患的治疗,以确保胎儿宫内正常生长发育。这样一些患者牙周病的孕早期孕妇未曾就医,导致妊娠期牙龈炎发病率高。

2 牙周病对妊娠的影响

2.1 牙周病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多数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和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3]。龈下菌斑生物膜作为革兰阴性(G-)杆菌的贮存库,慢性牙周病含有与细菌性阴道病相似的G- 杆菌和厌氧菌,且两者主要的微生物学发现都是厌氧菌的大量生长。细菌及其产物可促使牙周组织中局部免疫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PG)E2、金属蛋白酶基质(MMP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的表达和释放,诱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4]。牙周病在理论上存在着诱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的机制或旁路,包括:①感染通过一过性菌血症转移扩散。从羊膜完整的早产患者羊膜液内分离出的细菌中最常见的是巨核梭杆菌,该菌是口腔内常见菌,它可能通过牙周病导致菌血症到达子宫[5];②牙周袋上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毒素经循环系统扩散,引起损伤,如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livalis, Pg) 和伴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 可产生脂多糖等毒性因子直接侵入完整的组织;③口腔微生物诱发的免疫损伤所引起的感染;④牙周感染增加个体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敏感性[6]等。

2.2 牙周病导致的妊娠不良结局:赵利芬曾对牙周病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性进行详尽的综述。他从三方面进行综述。从他的综述中得出:①动物实验:认为妊娠期母体的口腔感染不仅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而且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和生长。②临床病例研究:1)国内绝大多数学者与部分国外学者研究证实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直接相关性,但也有部分国外学者认为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征儿无相关性,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否与研究课题的设计、样本人群的选择、样本量、国内外孕妇饮食习惯的不同及干预措施的不同有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牙周病的诊断标准,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明;2)Boggess 等[7]、Canakci 等[8]及Herrera 等[9]研究均得出妊娠期患严重牙周炎或进展性牙周炎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相关性的结论。③微生物学:Gibbs[10]在其综述中概括了感染和早产可能存在的联系感染假说:在亚临床感染期,微生物及其脂多糖类在妊娠期从生殖道通过上行感染进入宫腔,或是以血源途径从非生殖器官进入宫腔,导致早产。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有: ①早产时,组织学绒毛膜炎发病率增加;②早产时,产褥感染病率增加;③从流行病学看,早产或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明显关联; ④一些早产孕妇的羊水或绒毛膜羊膜的细菌培养呈阳性;⑤早产时许多与炎症相关的生化因子水平增高;⑥在动物模型可观察到细菌及其产物诱发早产;⑦一些抗菌素实验可降低早产及发生率[11]。细菌入侵绒毛膜腔可活化胎膜或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进而引发炎症导致胎盘损伤和不良应激,由此导致胎儿发育受限。另外,失调的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可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金属蛋白酶基质(MMPS)的释放,导致子宫收缩和胎膜破裂而致早产。且多种牙周致病菌,提示牙周感染源可能导致妊娠的不良结局。在妊娠期间母体感染对妊娠不利,且影响胎儿围生期的生长和发育。

3 健康宣教与干预措施

虽然这些干预实验结果提示治疗孕妇的牙周炎可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但仍需要大规模的实验来进一步证实这一结果。

因此加强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强调口腔疾患对胎儿健康的影响,提高孕妇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强化孕妇口腔检查。指导妇女做好孕前口腔准备,并进行孕期及产后口腔卫生保健。其次,对于妊娠期牙龈炎应以预防为主, 通过口腔卫生宣传指导工作,使孕妇掌握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减少牙垢、牙菌斑的产生,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对已患有牙龈炎的孕妇应及早动员其进行治疗。目前,通过超声波洁牙加上局部药物治疗能够安全和有效治疗控制牙龈炎,避免牙龈炎进一步发展并加重。再次,对妊娠期妇女应强调早期口腔检要性,早期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改善孕妇口腔卫生状况。由于早产低体重儿患病率与死亡率均高,给家庭带来负担,因此应将口腔保健纳入优生优育的工作中,发挥口腔科医师在孕期保健工作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降低口腔疾患发病率,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因素[2]。

4 小结

总之,尽管造成牙周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很多,但是目前许多动物实验、人类研究及干预实验结果均显示了牙周病及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同时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焦点多为牙周病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鲜有研究是关于妊娠对牙周病的影响,本文所述妊娠对牙周病的影响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机制,并未见相关的实验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从这一角度进行临床研究。探究是否存在妊娠导致牙周病,牙周病再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在当今的循证医学时代,确立这种联系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工作。证实在降低不良妊娠风险时,预防、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还需要大样本人群和随机的干预实验。再者牙周炎和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因此可在孕前进行预防性的牙周保健,同时也作为孕妇产前保健的一项内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利芬,李承文,段开文.牙周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36(2):144-147

[2] 陈晖,杨梓冬,郭泽举.孕妇牙龈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相关情况调查分析.卫生与健康,2009,10:137-138

[3] 贺晶,梁峰冰.炎症与早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31-334

[4] Li X, Kolltveit KM, Tronstad L, et al. Systemic diseases caused by oral infection[ J ]. GlinMicrobiol Rev, 2000, 13: 547-581

[5] 郑德春 ,陈小玲,闫福华.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关系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8,14(19):2949-2952

[6] 吴波.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8, 25 (6) : 3262329

[7] Boggess KA, Lieff S, Murtha AP, et al. Maternal periodontal disease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reeclampsia [J]. Obstet Gynecol, 2003, 101(2):227-231

[8] Canakci V, Canakci CF, Yildirim A, et al. Periodontal disease increases the risk of severe pre -eclampsia among pregnant women[J]. J Clin Periodontol, 2007, 34(8):639-645

[9] Herrera JA, Parra B, Herrera E, et al. Periodontal disease severity is related to high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re-eclampsia [J]. JHypertens, 2007, 25(7):1459-1464

篇3

【关键词】口腔科 门诊 健康教育 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003-02

Or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utpatient care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DUAN Xiuling PU L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East ward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out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and improve the effect. Methods 512 out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were investigated about their needs of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 and ways.Results Young and senile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higher education degrees had stronger health education needs. There was nosignificance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omatological diseases. The needs of health educationincluded: current status of sterilization, performance of stomatological instruments, methods and effects of stomatological examinationsand treatments of common disease, post-operative precaution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stomatologic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guidance. Ways of health education included: prescrip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tient and medicalpersonnel, demonstration involving tooth models, bulletin boards with graphs and texts and introduction of patient’s experience.Conclu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way of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outpati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it ispossible to supply scientific,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services to patients. to promote oral health development。

【Key words】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linic health educationhealth

口腔是人体最易患病的器官[1]。口腔疾病可导致口腔功能受损和影响全身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牙齿和口腔颌面部器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口腔医疗保健已成为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口腔健康教育也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一个关注点。笔者对我院口腔门诊2009年11月- 2010年12月的患者进行调查,以充分认识口腔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探索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门诊患者512例,男274例,女238例;年龄18-79岁,平均47.5岁,其中18-45岁248例,45-59岁172例,≥60岁9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1例,高中或中专182例,大专及以上59例;补牙186例,拔牙117例,镶牙177例,正畸32例;职业:学生106例,工人152例,农民和个体工作者147例,教师65例,公务员32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对患者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对即将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就诊时对口腔疾病及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患者认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专题科谱教育:龋病病因及其防治;牙周病病因及其防治;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早期充填;牙齿畸形矫正;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牙齿保健和健康长寿等。另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2 结果

本次对门诊患者发放调查表512份,实际回收并经审核有效的510份,有效率为99.6%。对健康教育需求内容调查结果如表1。患者要求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治疗后占77.1%(393/510),治疗前17.1%(87/510),治疗中(12/590),另找空余时间接受专题教育3.5%(18/510)。通过健康或专题科谱教育后满意度:完全满意39.4%(201/510),满意34.9%(178/510),基本满意14.3%(73/510),不满意8.0%(41/510),无法评定3.3%(17/510)。

表1 512例口腔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分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口腔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范围要求不断扩大。以往注重了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常见口腔疾病的常识。现在,患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和无菌操作方法,甚至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过程密切监视,想知道牙科器材的性能、进口和国产器材的特点和选用方法、口腔治疗是否有感染爱滋病的风险等,表1的调查结果中对医院及治疗环境的消毒以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的需求率最高。患者对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视,能使许多可以早期预防、治愈的口腔疾病得到及时的处理,表1的调查结果中今后保持专业的指导和联系的需求率为27.8%, 提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已非常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

3.1 健康教育方式要多样化 患者的知识水平、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对口腔健康要求与接受教育的方式都会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阶层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1)图片、文字、漫画及宣传栏,候诊厅墙上贴有“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健康”、“如何预防牙周病”、“龋病的预防”等宣传画,并有橱窗,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许多就诊者前来观看、咨询,增加了宣传范围及力度。(2)针对儿童进行专门教育,儿童龋齿的发病除与牙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外,尤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如吃甜食过多,不能坚持每天3次刷牙或方法不当。由于患儿已有牙痛的痛苦体验,加之治疗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适,护理人员及时采取“疼痛教育”,指出“要患牙不痛,必须坚持每天3次刷牙,每次3min,进食后要漱口”。运用表扬鼓励方式对患儿讲“阿姨相信你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你一定能够做到”。(3)对青年人的健康教育,青年患者的思维活跃,健康教育应注意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性。青年人理解能力强,并且有爱美心理,针对这一特点,宣传拥有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在服务演艺行业人员中的重要性及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对于那些准备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护士积极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主动介绍正畸治疗的方法和步骤,介绍一些尽可能避免影响美观的新型材料,减少其因为正畸治疗而引起的社会障碍(4)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心理状态改变以及传统观念与习惯,认为“老掉牙”是天经地义的事,往往牙痛难忍才来就诊。护理人员告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老年人也应该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应坚持终生,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甜品,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量。有牙病时应及时就医。同时对有义齿的老年人,保护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每半年或3个月1次去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对妊娠期妇女的健康教育,龋病是易患的口腔疾病。预防龋病发生,关系到胎儿的安全与孕妇的口腔健康。妊娠期妇女大多数有牙龈炎,多发生在妊娠后2~4个月,妊娠中期达到高峰,分娩后逐步消失。通过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菌斑控制措施的训练,有效提高妊娠妇女对口腔保健方法的正确掌握,即局部用氟,正确刷牙;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保证孕妇营养,促进胎儿健康,特别是在胎儿牙齿的发育阶段,营养不良可导致牙齿钙化不全,唇裂或腭裂,釉质发育不全等。(6)对候诊人员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其来院就诊这一宝贵时间加以充分利用,向患者发放《健康导报》、《爱牙专刊》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7)对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大、记忆力减退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并尽量口语化,反复教育,不断鼓励,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

3.2 治疗过程中注意点 患者因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等因素,或有不同程度的对治疗产生恐慌情绪。因此治疗医师或者专科护士应及时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告诉患者进行口腔手术或治疗时的感觉和进展情况,如拔牙患者,应告知拔牙时不会痛,但锤击时头会因为震动而不舒服,挺牙时有撕裂感等。鼓励患者的积极配合行为,并尽量让患者有一个心理支持者陪伴[2]。专科护士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方面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注意心理诱导,心理诱导可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便于高质量地完成治疗。临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口腔保健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环境,形成口腔健康行为。同时,它们可融洽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3.3 要积极培养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与技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3]。因此应将患者的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放心的进行相应治疗。也增强患者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认知信任感。

总之,通过系统的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自觉提高口腔健康保健行为,以改善维护和促进健康[4],才是提高口腔保健最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震康. 试论我国口腔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39(1):73.

[2] 李小妹.心理护理[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314.

篇4

对糖尿病孕妇,则重点给予饮食指导;而对胎膜早破孕妇,侧重讲解如何观察羊水性状、如何保持会阴清洁以及正确的卧床方法等。对那些要求行剖宫术的孕产妇,重点讲解有关剖宫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此阶段,我们即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讲解,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好处、母婴同室意义,同时提供适合孕产妇需要的学习材料。此外,同时积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步进行饮食指导。

产时健教指导:我们把产时健教指导也放在了产前进行,其内容主要有下面两点:①产时心理指导产妇的情绪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分娩的过程,而临产分娩知识的掌握掌握与否,也对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着直接的影响[3]。为减少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在对产妇心理、生理情况进行了解与评估的基础上,我们预先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娩教育,以帮助、鼓励和支持她们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②产时知识指导根据不同的产程,运用触摸技巧和心理暗示疗法,对产妇的呼吸模式,如腹式深呼吸、屏气等进行指导和训练,最大限度地调整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分娩时能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练习新生儿与母亲的第一次接触,模拟训练早吸吮,为母乳喂养打下基础。

产后健教指导(1)日常生活的保健指导产后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饮食起居和保健上。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无特殊情况,可在24小时后下床在室内活动,可以帮助子宫恢复,有利于恶露排出,同时注意注意观察阴道流血与恶露的气味;防止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产后第一天,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产后一周内,营养丰富易消化是饮食原则,可以多进骨头汤、猪蹄汤、海带等,这些含钙铁碘等微量元素多的汤汁,补充维生素和铁剂,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多饮水,同时要多进粗纤维食物、水果,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蔬菜,确保肠蠕动顺利进行,防止便秘发生。产妇的睡眠要充足,以利乳汁分泌。产妇应勤更换衣裤,大小便后用温开水清洗会,保持皮肤及会阴清洁。(2)新生儿喂养及护理指导母乳不但是满足小儿生理需要和增强抵抗力的最佳营养品。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汁,小儿既经历着由饥到饱的生理体验,也经历着舒适安全的心理体验,哺乳时母子间的接触和联系,是情感发展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良好方式。脐带脱落后的1~2天,脐窝局部较湿润,而脐周的皮肤很正常,这是正常现象。若脐窝有脓性分泌物,就需找医生处理了。宝宝吃奶和溢奶后,口腔内往往有残留的奶块,如用纱布去擦,结易使口腔黏膜受损,引发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在宝宝吃奶后加喂一些开水,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气温较低和冷暖交替的季节,用婴儿睡袋代替包裹是最适宜的方法,千万别将宝宝捆得严严实实的。出院后的健教指导:产妇产后42天内,应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哺乳期间宜用器具避孕,不宜口服避孕药。纯母乳喂养应坚持4~6个月。应及时为新生儿做好预防接种程序。

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增强,提高对新生儿哺育能力;还使少并发症发生率与新生儿发病率均明显降低,产妇健康知晓率、满意度均呈现大幅度提高。提高了计生工作服务质量,也加深了计生人员与孕产妇及家属关系的沟通。计生人员成为孕产妇的贴心人,人性化服务使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层计生单位和人员的声誉进一步得到提高。总之,通过以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孕产妇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孕产妇康复;同时也提高了计生人员专业理论水平,明确了满足孕产妇及家属的需要是基层计生工作的目标,使基层计生人员责任感进一步得到增强,服务方式从被动变主动,基层计生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基层计生人员自身价值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作者:王丽香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人民政府

篇5

关键词 0~6岁儿童 体格检查 系统管理

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全县新入园4451例儿童进行统一体格检查,统一做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等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有效地杜绝了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

标本及方法: 标本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目测判断;心脏杂音达到3级以上考虑先天性心脏病。

结 果

表面抗原阳性6例,先天性心脏病32例,上呼吸道感染28例,龋齿519例,扁桃体增生394例,肠寄生虫194例,支气管炎17例,佝偻病115例,心率不齐15例,中耳炎5例,贫血7例,结膜炎3例,球结膜出血1例,斜视5例,上睑下垂2例,鼻炎1例,口周炎1例,弱智3例,语言功能障碍1例,血管瘤1例,身长、体重均达不到标准282例,身长达不到标准301例,体重达不到标准143例。

讨 论

结果分析:表面抗原阳性率0.13%(6/4451),佝偻病患病率2.58%(115/4451),龋齿患病率11.6%(519/4451),扁桃体增生患病率8.85%(394/4451),肠寄生虫患病率4.36%(194/4451),上呼吸道感患率(28/4451),支气管炎患病率0.38%(17/4451),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32/4451),身长达不到标准6.76%(301/4451),体重达不到标准3.21%(143/4451),身长、体重均达不到标准6.34%(282/4451),超重0.85%(38/4451)。

结 论

①表面抗原阳性率 0.13%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重视对乙肝的防治,特别是国家1992年开始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役以及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抗病毒阻断措施,收效明显,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针对表面抗原阳性儿童,建议其进行乙肝两对半及HBV-DNA检查,建立档案,做好消毒隔离指导。②龋齿 11.6%说明要大力宣传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③扁桃体增生8.85%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每当感染时它总是首当其冲,发生感染后治疗要彻底。④先天性心脏病0.72%近几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成上升趋势,其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即遗传因素,外因有病毒感染、接触农药放射线,高龄产妇。怀孕最初3个月是影响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预防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从孕前和孕期开始。

篇6

【摘要】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广大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增强民族素质的基础,妇幼保健服务的对象是占人口总数2/3的妇女儿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妇女儿童对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管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就现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如何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下;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探讨

1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更新观念,建立市场经营意识,承认妇幼保健市场的客观存在,而且要认识到妇幼市场是很有前途的大市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领导者要解放思想、具有开拓精神,要有远见卓识,懂技术、会管理、工作踏实肯干,对内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外能开发领导层和搞好协调关系。其次领导者要有经营头脑,要善于掌握服务的供需矛盾,抓住需求,不断发展新项目,要注意扩大妇女保健在基层的服务功能。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最好的环境,以最佳的态度服务于市场。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拓特需服务领域,创建等级妇幼保健院,开设温馨病房、家庭化产房、美容、健身、康复等服务项目。第四,主动地保证社会各层次的需求。通过一流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来换取合理的收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上等上级拨款及指示,下等病人上门的服务模式,进一步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发展。

2 加强管理,强化政府职能,解决妇幼保健市场不完全性的问题

加强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转效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单位领导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提高领导及广大职工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通过医德医风教育,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以树立领导者的形象,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妇幼保健市场经济活动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完全性,存在着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解的特点。这就需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法制、质量监控、价格调整、筹措资金等方面的作用。如妇幼保健机构继续开展婚姻保健、婚前健康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孕产妇及婴儿保偿服务项目等,就必须在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的认可下开展。

3 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健康教育,开发妇幼保健服务市场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举办各类学习班、开展妇幼保健知识竞赛、热线电话、咨询等向社会人群进行广泛的宣传,把妇幼保健知识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使保健的对象自愿增加对自身健康的投入。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市场才能迅速扩大,妇幼保健机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 扩大业务范围,拓宽服务项目,突出妇幼保健特色

篇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6-0034-02

自然流产指怀孕在28周以前,胎儿体重不足1kg而发生怀孕中断者。如发生在孕12周前称为早期流产,如发生在孕12~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孕前保健指准备怀孕的育龄夫妇在怀孕前所进行的心理调试、膳食营养、环境改善,停止避孕,预防接种等各种保健工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流产率亦逐年上升,孕前保健工作已显的愈来愈重要。本文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4例自然流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充分认识孕前保健的重要性,防止或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具有详细资料的84例自然流产病例,年龄22~38岁,平均27岁,经产妇48例,初产妇36例,有自然流产史的30例,无自然流产史的54例。早期流产的66例,晚期流产的18例。

1.2方法对自然流产病例常规询问病史,看是否符合自然流产诊断标准,分析总结发生流产的原因并询问其接受孕前保健情况。

2 结果

2.1自然流产的原因染色体异常48例(57.1%),环境因素12例(14.3%),母体因素10例(11.9%),异常8例(9.5%),其他6例(7.2%)。

2.2接受孕前保健情况15例从书本中了解一些孕前保健知识。69例不了解孕前保健知识。

3 讨论

3.1自然流产常见原因(1)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多为数目异常(如X单体、三倍体、多倍体等),其次为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发生流产,极少数继续发育成胎儿。(2)环境因素:接触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镉、铅、有机汞、甲醛、苯、酒精等)和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噪音、高温等)可直接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引起流产。(3)母体因素:母体患有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贫血、心衰、高血压等,感染后细菌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可引起流产:母体的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导致流产:子宫颈重度裂伤、宫颈内口松弛易因胎膜早破而引起晚期流产。(4)异常:质量不佳的、畸形的也能导致怀孕,但怀孕后易于流产。(5)TORCH感染,是造成胎儿垂直感染的一组病原体,特别是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对胎儿危害甚大,不但引起流产,还能引起胎儿畸形。(6)其他因素:身体或精神创伤,妊娠早期行腹部手术,劳动过度或有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均可刺激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

3.2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婚前保健的后续以及孕产期保健的前移。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前保健显著地降低了自然流产率。本组84例自然流产病例中,仅15例从书本中了解一些孕前保健知识,其它患者对孕前保健一无所知,因此做好婚前、孕前保健至关重要。

3.2.1孕前保健适宜以下人群(1)年龄小于15岁的未婚男女或年龄大于35岁的育龄男女;(2)有重大疾病史及不良孕产史的夫妇;(3)在有毒有害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准备生育的育龄夫妇;(4)曾采取避孕措施又准备生育的夫妇。

篇8

一、 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不漏来院的任何一个就诊、咨询者,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除特殊情况下,必须当面立即完成。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镇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都达到100%。入托学生验证率达100%。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每月至少报一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

依法加强托幼 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免费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每月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辅助检查:彩超、尿常规、血糖、全血细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心电图等)

12、每月的22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25日前上报旗卫生局。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开第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下发今年总的工作计划。③各专项小组上报各自的工作计划。④开展孕产妇健康知识讲座。

二月份:①召开第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一次检查、督导。④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三月份:①召开第三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利用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两次,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对结核病的防治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开第四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讲座一次,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五月份:①召开第五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二次检查、督导。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一次,针对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重点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六月份:①召开第六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学习、互相交流。同时召开一次村委会协调会议,并邀请分管镇长参加。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利用6月6日爱眼日进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一次。对公共卫生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七月份:①召开第七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开展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一次,并对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八月份:①召开第八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三次检查、督导。③进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讲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开第九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进行村卫生室及全院职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开第十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总结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③结合10月8日高血压、世界精神卫生日,大范围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开第十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四次检查、督导。④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及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开第十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讲座、宣传教育。③各专项小组对工作分析、总结,上报下年计划等。

五、临时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况,以上时间、工作临时调整。

2、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据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督导。

4、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集市、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接种日等。

5、根据情况,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整理工作。

篇9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导致龋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防治该病也要从病因的各个方面着手,采用综合防龋措施预防龋齿的发生。

关键词:龋齿;病因;防治

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以导致龋齿。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龋齿的发病率日见增高,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1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分析

1.1龋齿的主要发病机制龋齿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生因素很复杂。龋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即:①致龋的细菌;②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③易感的牙齿(指发育上有缺陷的牙齿或牙齿上有薄弱的地方)。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在正常情况下,人口腔里的牙菌斑的酸碱度呈中性或接近中性,而在进食糖后5~10min牙菌斑酸碱度便迅速下降,然后缓慢回升,约在40min左右恢复到接近中性,在牙菌斑的酸碱度下降到5.5以下时,牙齿会轻度脱矿,而当牙菌斑的酸碱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时,牙齿能够再度矿化。脱矿和再矿化如果能保持平衡牙齿就可维持健康状态。

1.2唾液对龋齿发病的影响目前有资料显示,唾液成分与龋齿发病率有关,尤其与口腔中唾液流量、流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流速快有助于冲洗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稀释牙面上的酸性产物,减少龋齿的发生。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有效的抗龋因子。另外,对婴幼儿来说,喂养方式也与乳牙患病率有关。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者乳牙患龋率、患龋者均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发病率低,纯母乳喂养对婴幼儿预防乳牙龋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3牙菌斑对龋齿发病的影响龋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展过程是由浅层向深层扩展。牙齿萌出后,表面就很快有牙菌斑黏附。牙菌斑是一种稠密的、不定型的、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薄膜,而牙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能将食物中糖和淀粉发酵产生有机酸,有机酸长期作用牙齿,使牙齿脱矿而形成龋齿。这个龋患的基本过程缓慢而持久。大量资料显示,牙齿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病,出生后6个月的幼儿,上领乳前牙即可患龋。第一恒磨牙从7岁左右即可开始患龋,因此龋齿是从幼儿期就必须抓紧预防的一种疾病。

1.4龋齿的发病过程分析在龋齿开始形成时,患者没有疼痛和其他不适感,当龋病发展到出现明显的龋洞时,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就较为敏感,有酸疼感。当龋洞扩展接近牙髓时,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感到明显疼痛。如果食物进入洞内,也可因食物的压迫而产生明显的疼痛。患了龋病以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往往细菌就会侵入牙髓而发展成牙髓炎。细菌进入牙根周围组织时,会引起牙槽脓肿,急性牙槽脓肿可引起面部肿胀,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龋齿的并发症。随着牙体硬组织的不断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形成残根,甚至牙缺失,不仅影响消化功能,甚至使健康素质下降,因此,龋齿是严重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一种疾病。

2龋齿防治

2.1口腔清洁维护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家长随时对婴幼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生长情况进行监护,尤其是父母亲有龋齿者更应该加强防护,避免唾液交叉传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2氟化物的应用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另外还可倩氟化水、含氟漱口液等。

2.3窝沟封闭剂的应用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从而可以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一些医疗单位采取窝沟封闭防龋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2.4免疫制剂的应用经过多年来的研发及探索,以及对口腔免疫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高效免疫活性的抗致龋菌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和防龋疫苗将逐渐走向临床。免疫制剂的应用大大加强了抑制口腔致病菌,增强机体防龋的能力。

2.5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合理应用与补充如果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会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

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所以防治龋齿刻不容缓,龋齿的预防要从各个致病因素着手。从牙胚在胚胎期生成就开始加强孕妇的孕期卫生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哺乳期科学喂养,注意口腔护理,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提高牙齿抗病能力。牙齿萌出后要随时检查,采用综合防龋措施预防龋齿的发生,发现问题早治早防。

参考文献

[1]季成叶.1995年中国学生龋患流行病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公共卫生,1995,15(2).

[2]董德慧,王东川,杨芳,等.医科大学学生常见牙病调查与分析.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

[3]刘忠岐,侯铁舟,阮建平,等.陕西省6岁和12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9,20(1).

[4]石炜,时清,郝世雄,等.儿童唾液成分与龋齿关系的分析.北京口腔医学,1998,6(2).

篇10

在妊娠期发现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异常的疾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ms, GDM)。发病率因种族和地区差异很大约为为0.15%-12.3%,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糖尿病时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吃、多饮,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伴有明显的疲乏无力。大多数GDM患者产后的糖代谢异常能恢复至正常,但以后患糖尿病的机率明显增加;少部分患者维持糖尿病状态[1]。孕妇糖尿病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的危害,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易造成巨大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7年―2008年收治的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其中初产妇93例;经产妇12例;年龄23-37岁;城镇人口84例;农村人口21例;小学文化程度11例;高中文化程度34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60例;分娩孕周

1.2方法

1.2.1妊娠期的观察与护理

1.2.1.1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糖尿病病程中可产生心理、精神障碍,反过来,心理障碍、情绪活动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稳定[2],而焦急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生长激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等)大量分泌,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主要的心理问题有:由于饮食控制,胰岛素药物的应用担心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使胎儿致畸,患者均出现焦虑和紧张,妊娠期反复进行的血糖监测以及必要的入院检查和治疗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此我们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系统性的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有:①发放妊娠期糖尿病保健手册,糖尿病食谱。②开设妊娠期糖尿病准妈妈,准爸爸课堂,由产科专家讲课。③对文化水平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孕妇采取个体辅导。通过系统宣教,使孕妇提高了对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水平,并能指导整个孕期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正确理解维持血糖正常的重要性,使其有良好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具有远期的指导意义。系统宣教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

1.2.1.2 饮食教育控制饮食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理想的饮食应该是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我们请营养咨询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的营养咨询指导,采用按孕前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如孕妇为低体重,总热量为每日167KJ/Kg体重。如为正常体重,总热量为每日126KJ/Kg体重。如孕妇为高体重,总热量为100KJ/Kg体重。孕中晚期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量,主食以粗粮为主,宜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品种以蔬菜、豆制品、瘦肉、水产品、蛋、奶为主,限制甜食。蛋白质每日1.5-2.0g/kg体重,每天进食4-6次,睡前必须进食一次,以保证供给胎儿的需要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安排在两餐间,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桔等,除蛋白质以外副食的量以孕期体重每月增加不超过1.55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妇女整个孕期增长控制在10-12kg,孕前体重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8-10kg。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营养需要量增加明显,蛋白质每日较孕前增加25g,主食量可增至400g/d,睡前适量加餐。经常进行血糖和尿酮体的检测,饮食调整不能以尿糖为依据,因妊娠期肾糖阈降低,要勤查血糖,让患者了解常见食物的含糖量,掌握食品交换量,从而制定出一份既能保证母婴健康发育,又能控制血糖的食谱,若血糖控制在5.8-7.28mmol/L,说明饮食疗法有效[9]。

1.2.1.3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体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可以采取的锻炼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及家务劳动等需氧活动。活动时间为20-40分钟。可逐步延长,每日一次。用胰岛素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人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在晚期妊娠时应以步行为主,出现腹痛,见红等先兆流产症状时,应避免活动,卧床休息。同时,活动时应预防低血糖,局部损伤等情况。

1.2.1.4正确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正确抽取胰岛素,选择注射部位等,要让患者了解胰岛素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低血糖反应:可能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需提醒孕妇应立即平卧并随时测量血糖,同时进食糖果,巧克力等食物。胰岛素水肿:应用胰岛素后,孕妇多有水肿加重,应提醒孕妇注意饮水量,尿量,血压变化及心肺功能,中午有适当休息活动,并抬高下肢。既要保证合理控制血糖,又要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护士应教会孕妇自我护理。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我院采用监测五点血糖值的变化以正确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空腹3.3-5.6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夜间4.4-6.7mmol/L。

1.2.1.5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 。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血管管腔狭窄,易发生妊高征,同时血糖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素增加,促进糖元、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巨大胎儿。巨大胎儿可造成头盆不称、宫缩乏力使剖宫率增加。高渗性利尿作用导致胎儿排尿增加,可引起羊水过多,易发生胎膜早破,导致早产。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子宫供血不足,胎盘绒毛缺血缺氧,可引起胎儿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等。因此应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的情况,每四小时听胎心一次,每日进行胎心监护一次。同时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一小时,选在与吸氧同时进行。每小时胎动数不小于3次,若连续2日胎动≤3次/小时,为异常。

1.3分娩期

分娩期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临产后产妇进食减少,易发生盗汗、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阴道分娩者进入产程后均建立静脉通路,以便适时给予补液。每4小时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保持血糖不低于5.6mmol/L,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糖利用不足,能量不够,常伴有产程进展缓慢或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待产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子宫收缩强度,宫口开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进入第四产程后准确测量宫底高度,观察阴道出血量,及时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

每4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冷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恶心和呕吐等低血糖表现。详细记录产程中饮食入量鼓励病人少量多次进餐,适当增加入量,预防酮症酸中毒。

1.4 妊娠期糖尿病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孕妇有多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在10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就有98例是行剖宫产结束妊娠的。然而,妊娠末期或临产前孕妇体内产生强烈的抗胰岛素作用,孕妇抗胰岛素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剖宫产前后的进食水,剖宫产过程中的失血、失液,以及产褥期的内分泌改变,都会使血糖产生很大波动。使饮食不易恒定,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剖宫产前后的护理也同样重要。

1.4.1 对于择期手术,尽力缩短手术前进食时间。术前晚餐进半流质饮食,睡前进食一次牛奶,禁饮6小时。并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修剪指甲。术前半小时遵医嘱使用术前抗生素,并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1.4.2 术后护理[4]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床边巡视一次,仔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腹部伤口渗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②血糖监控:手术当天每2小时测血糖一次,平稳后每天监测五点血糖,遵医嘱准确配制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使血糖维持在5.6-6.0mmol/L,一般术后24小时胰岛素用量为原剂量的1/2。应用胰岛素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防止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③剖宫产术恢复期,我们主张总热量稍高,1日4餐,因蛋白质的营养与剖宫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餐必供给鸡蛋等,其余由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食谱恢复到产前状态。

1.4.3产褥期护理 产后由于胎盘娩出,胎盘分泌的雌性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激素的迅速下降,故产后24小时内胰岛素的需要量约为原用量的一半,加之产后失血,体液丢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在产后24小时内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记录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低血糖的表现。

1.4.4预防感染糖尿病孕妇血糖高,白细胞吞噬能力受抑制,抗感染能力降低,而血糖、尿糖浓度高,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以发生各种感染,如泌尿生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及杀菌作用明显降低,加之尿中多糖,产程中反复的阴道操作,术后保留尿管,使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易患生殖系感染,伤口和口腔,皮肤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产后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术后尿管保留不超过24小时,嘱患者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坚持早晚选用软毛牙刷刷牙,餐后用口洁濑口,每日用0.5%碘伏液抹洗外阴2次,并指导产妇随时更换会阴垫以保持外阴的清洁。并教会产妇正确观察恶露的量及排出物的性状,必要时保留会阴垫检查。如有恶露量多伴臭味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指导产妇保健知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并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变化[7,8]。

1.5新生儿护理由于母亲血糖高会给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从医学的角度,主要表现有[5,6]:巨大胎儿、先天畸形、胎儿宫内营养不良、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因此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主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有:①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抵抗力低,均应按早产儿护理,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4-27℃防止体温过低增加新生儿耗氧量。所以24小时要严密监测血糖、血钙、血镁,注意有无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症、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发生。生后24小时内每4小时记录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观察新生儿面色,吸吮能力和肌张力。

②孕妇高血糖直接导致胎儿高血糖,引起胎儿高胰岛素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中断糖的供给易发生低血糖。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对脑细胞的损害,生后2-4小时常测血糖,生后2小时开始常规口服10%葡萄糖水每次10-30ml,以后每2-3小时服一次,连续24小时,使新生儿24小时血糖水平达2.7mmol/L,及时静脉补液。生后第二天口服葡萄糖水量逐渐减少,至第三天停止,同时每日监测血糖尿1-2次,连续2天;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理想,因而不能及时排除胆红素,黄疸会非常明显,并逐渐加重,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每日皮测胆红素1次。

1.6出院指导

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帮助其制定自我护理计划及支持系统提供帮助的计划。指导产妇随诊。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在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产后42天应进行葡萄糖耐量的检查。如结果阳性,建议由内分泌科治疗,正常者需每年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

2总结

通过对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体育锻炼指导。并指导其正确使用胰岛素。并在孕期、分娩过程及产褥期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变化。及时发现产妇低血糖表现。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褥期自我保健。对新生儿按早产儿护理。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围生期死亡。新生儿无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和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缺乏运动有关,对胎儿的发育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均有巨大的影响。文献报道[10],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10倍,畸胎发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的4-10倍,围产期死亡率为4%-10%。糖尿病孕妇的受孕率低,流产率高,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高。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糖尿病的影响有所不同。早孕期孕妇血糖高,可使胎儿畸形率增加,自然流产也增加;中晚期高血糖,可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儿过度增长,呈现巨大儿增多。这些胎儿出生后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本研究对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护理和观察,总结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与烦躁心理,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预防低血糖和感染的发生,坚持监测血糖,使孕妇愉快的度过孕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保证了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韦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3-135.

[2]熊礼会,雷琼.陈供祥.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50-351.

[3]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36.

[4]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5-157.

[5]周晶,王专.现代糖尿病诊治与预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8-175.

[6]胡宇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29(7):890.

[7]黄秀美.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及护理[J].福建医学杂志社,2007,29(6):166.

[8]郭凤娥.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