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给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供给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LNG浮仓;粤东;天然气市场
一、背景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天然气进口国之一。2014年全年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95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2.4%。继2006年我国第一座液态天然气(LNG)接收站――广东大鹏LNG项目建成投产,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沿海LNG接收站的规划建设,并致力于扩大从海外进口LNG。至今又有福建莆田、江苏如东等10多座LNG接收站陆续投产运营。
由于岸上常规LNG接收站受项目审批时间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港口和陆域地理条件要求高等因素制约,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国际上,为突破上述限制,浮式LNG接收站应运而生并在过去十年发展较快。经运营实践证明,浮式接收站技术已逐步成熟,且具有建设周期短、灵活性高、适合环境敏感或人口稠密地区等特点。特别是中海油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浮式LNG接收站――天津浮式LNG接收站项目投产运营,对我国沿海LNG接收方式、LNG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选择思路。
二、粤东市场分析
广东是天然气消费大省,天然气长输管线已经覆盖珠三角等地,但还未通达粤东地区。许多企业都对粤东地区天然气市场跃跃欲试,LNG浮仓方式更给了许多企业进入该市场便利性,但要实际投资还需对粤东地区LNG浮仓项目天然气市场进行分析判断。市场情况主要由需求和供给构成,我们分析粤东地区天然气市场也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
(一)天然气需求
要分析粤东地区天然气需求量,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并且亲自调研将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需要另辟蹊径进行估算。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4》有如下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表。
广东省的深圳大鹏、东莞九丰、珠海高栏港LNG接收站相继投产运营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到达广东省后,2012年以来广东省天然气供给相对充足,故广东省天然气需求量与消费量较为接近。由表1也可看出,2012年后广东省天然气消费占比十分稳定,相对于电力等其他能源消费比值也变化不大。因此,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广东统计信息网及wind资讯等可以近似推算出2014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为131亿立方米。
2014年广东省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498.19万吨标准煤,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60.33%,为8746.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6%;粤东地区占比10.87%,同比下降5.8%,为1576.03万吨标准煤;粤西地区占比13.65%,为1978.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4%;粤北地区占比15.16%,为2197.3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间接近似推算出2014年粤东地区天然气需求量约为14亿立方米。由于宏观经济不太景气,2014年粤东地区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还同比下降5.8%,预计未来几年粤东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增长会较为缓慢。
(二)天然气供给
粤东地区目前尚未通天然气长输管线,近期主要通过LNG解决气源问题。已建成的深圳大鹏、东莞九丰、福建莆田LNG接收站都能为粤东地区提供LNG气源。确定在建的粤东LNG项目、深圳LNG项目以及华安LNG项目还将增加680万吨设计年接收能力。
特别是针对粤东地区的粤东LNG项目位于揭阳市惠来县,项目一期设计年接收能力为200万吨,二期规划扩建到400万吨/年;并拟建设输气管线总长343km,管道起点为揭阳市惠来县首站、途径揭阳、汕头、潮州和汕尾四个市,一期工程输气规模每年25.8亿立方米,二期工程为每年52.9亿立方米。项目一期预计最快今年11月就能初步投产,届时从量上完全能满足粤东地区的天然气需求。
远期广东省管网及西气东输三线将覆盖粤东地区,使粤东地区在LNG气源基础上增加长输管线气源,天然气供给保障将更加稳定和充足。
三、结论与建议
虽然LNG浮仓方式相比传统LNG接收站方式节省初期投资、减少建设周期、提高灵活性,若要以LNG浮仓方式进入粤东地区天然气市场,我们还必须以市场供求为指导。2014年粤东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量据前面估算约为14亿立方米(108万吨),而中海油粤东LNG项目最快年底即将初步投产,一期年设计接收能力为200万吨。从供求上,由于中海油的粤东LNG项目,使粤东天然气市场未来趋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且中海油还是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股东,未来LNG项目可通过配套管线接入广东省管网,承担正常供气、系统调峰和应急储备的功能。如此,相对粤东LNG项目已快投产的实时,投资建设LNG浮仓项目建设周期短、灵活性高的优势已不存在。从前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粤东地区投资建设LNG浮仓项目在无确定大型客户的情况下未来市场风险很大。
参考文献:
[1] 广东统计年鉴(2014)[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篇2
关键词: LED 发光二极管 照明工程 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TN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作为21世纪高技术产业,LED照明呈现迅猛发展态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切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碳环保,代表着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各国实施白炽灯禁令的理想替代品之一,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走向。
1 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LED节能技术越发成熟,而制造成本日益下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LED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了链条式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是全球LED行业中的佼佼者,发展形势大好。
1.1 LED技术持续创新
在日益创新的步伐中,LED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转变,自研发成功就迅速发展。到21世纪出,其国产覆盖率就达到了60%左右,而且硅衬底功率型的LED原件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其发光率达到了90lm/W,具有国际化的水准。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国际并驾齐驱。例如,同白炽灯相比,运用LED技术的筒灯、射灯和球泡灯,其发光率平均可达60lm/W,很好地实现了节能;而运用LED技术的路灯、隧道灯,其发光率平均可达80lm/W,不仅灯光效果好,能切实现了节能环保。目前,我国某些关键设备已开始试制,其中典型设备为生产型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与次同时,我国在自给自足的道路上收获颇丰,某些重要的原材料已基本实现了国有供给。
1.2 产业发展呈迅猛态势
在我国“十一五”时期,国内LED行业高速发展,年均增长均能达到35%及以上。据有关研究分析,2010年底相关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就已经达到了5000家左右,其中成集团效益的有1000家左右。研究显示,照明行业的经济效益可达1200亿左右。而LED照明的年产值为190亿以上,占全球LED照明总产量的60%多。由此可见,我国的LED照明已走向了世界,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生产着大部分供全球人民使用的LED照明用具。
1.3 标准生产逐步健全
质量检测体系的健全是实现LED照明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国家半导体照明标准领导小组的成立,彰显了我国LED照明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透过该小组,有关LED照明的系列要求有了明文规定,确定了技术方面的7项规范、行业方面的11项标准,以及国家方面的21项规定。同时,一些国家级的LED照明检测机构应运而生,在同国际和两岸的检测对比中不断提升和完善。此外,还设立了专门针对其节能效果进行认证的工作环节。
2 行业有利因素
2.1 市场规模巨大
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节能减排已迫在眉睫。其中LED隧道灯和路灯的节能减排更为重要。它们对成本的要求相对较小,是LED照明竞相争逐的肥沃土壤。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隧道灯和路灯照明需求强烈,每年大概有4000小时以上的电量消耗,在整个照明耗电量中占30%,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另外,全球各国纷纷制定替代白炽灯时间表,商用和民用LED照明存在巨大空间。2012―2016年,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等灯具主要消费市场的白炽灯将淡出,留下的空白将由传统节能灯和LED灯填补。
2.2 政策扶持力度大
受传统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LED照明产业已成为关注焦点,为国家重点扶持、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6年初,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节能方面的财政补贴力度。在2013年1月,《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出台,对“十二五”期间的中国LED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扶持措施做了明确规定。在2013年8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颁布,倡导“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和“推广高效节能型照明”的发展目标。
2.3 行业标准逐步确立,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同样适用于LED照明行业,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检测,规范市场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形成良好的产品质量,进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LED照明行业的标准逐步确立,这必将对LED照明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震撼,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2.4 LED智能控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能化家电是当前家居的发展趋势,通过将LED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LED智能控制,利用光源的调节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舒适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居客制化和方便性。
3 行业未来市场容量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Market sand Markets《固态照明类型(LED、OLED、PLED)、应用(通用照明、背景照明、汽车照明、医疗照明)、范畴(工业、家用、消费性电子产品)、材料及地域――市场分析与预测(2013-2018)》的报告,全球固态照明市场预计2018年将达到567.9亿美元,2013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7%。
国家发改委2013年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明确2015年LED照明的产值目标达4500亿元。《规划》显示,2010年LED照明产品仅占照明市场0.2%,但到了2015年,我们要努力让LED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努力实现节能产业化发展,淘汰那些耗电量60W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结束的时候,要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翻倍增长,提升核心技术发展水平,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投入加大,LED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尤其以隧道灯和路灯的发展最具活力。Ofweek分析显示,在2010年,不包括农村路灯,中国的城市路灯线为56万4506.2公里,大约有1800万路灯,而且这一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其速度为15%~20%。在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规划政府采购400万盏,投资110亿元,预计到2015年底LED路灯产值272.89亿。
参考文献
[1]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
[2]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 《固态照明类型、应用、范畴、材料及地域――市场分析与预测(2013-2018)》;
篇3
关键词:水电;管理;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1.2亿千瓦,居全国第一位,水电资源得到了优先开发。2012年,全省装机容量达到502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3527万千瓦, 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0.23%,火电装机容量1439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8.65%。从全国来看,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4亿千瓦,其中,水电2.49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火电8.19亿千瓦(含煤电75811万千瓦、气电382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1.5%。四川水火电比例与全国水电火电结构恰恰相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四川电力市场有着自身的特点,水力发电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应加强市场分析与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四川电力市场状况分析
1.电量计划行政分配模式初步形成。近年,四川省各统调发电企业年度电量计划由有关部门协调平衡供求关系、节能调度、减排调控、水火置换等因素下达,该制度强化了电量计划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发电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发电利用小时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省水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116小时,低于全国4572小时的平均水平;2013年,根据省相关部门下达的节能调度生产计划,径流式水电机组、火电及新能源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不足4000小时,远远低于全国约4500小时的平均水平。
3.丰枯矛盾尤为突出。从全省来看,由于水电占装机容量70%以上,水电机组中具有年、季调节能力的机组比例极低,造成了丰水期电力大量富余,市场难以消纳,水电企业不得不在丰水期大量弃水;火电则处于低负荷运行甚至停机备用状态。另一方面,在枯水期,省内河流季节性特征显著,冬季来水普遍枯竭,水电处于少量机组低负荷运行状态,装机容量不足30%的火电取代水电成为市场供给主力。但是,四川煤炭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火电发电所需。电煤主要依赖省外煤以铁路运输方式入川,枯水期集中释放的需求对铁路形成很大压力。铁路运力不足成为困扰火电枯期出力、影响电力供给的重要因素,协调运力、保障电煤供应不仅仅成为火电企业自身的难题,也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课题。丰水期电力富余、枯水期电力不足成为影响四川电力市场和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4.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发电侧竞争加剧。“十一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已相继入川,各电力企业抢抓水电项目,省内电源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干流、支流水电资源纷纷遭到瓜分,电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10年全省新增装机容量407万千瓦, 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随着瀑布沟、福溪、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火电机组相继投产发电,电能供给增大率远远高于用电负荷增长率,电力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5.标杆电价政策执行不到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四川省的水电企业上网电价为0.288 元/千瓦时,但四川执行了水电丰枯峰谷电价政策,按季节、时段对电价进行了再次调节:丰水期在基准电价基础上下浮24%,平水期执行基准电价,枯水期在基准电价的基础上上浮30%。此外,在各时期内又分时段实行峰、平、谷电价,峰段上浮33.5%,平段不变,谷段下浮37%。受此政策影响,缺乏调节能力的径流式水电站实际电价降低2-3分/千瓦时。再加上外送电、留存电量等政策的实施,水电上网电价进一步降低,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水力发电企业的营销策略
1.争取发电量计划,提高发电量。四川省相关部门年初下达的年度发电量计划对发电企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企业提高机组运行小时数,充分发挥发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积极争取发电计划也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石和出发点。发电企业应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积极沟通、协调有关各方,争取计划电量,争取市场份额,千方百计争取多发多供,将水能优势转化成电能优势。
2.优化电量结构,提高销售电价。根据四川电价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节作用,实现销售平均电价升高。自身拥有调节水库或上游拥有调节水库的发电企业应根据分时段电价特点,协调调度部门、上游水库,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调节作用,调节优化电量结构。丰水期全力争取全天候满发;平水期根据上游来水情况以及水库的水位情况,争取高峰时段、平段满负荷,夜间少发或不发;枯水期高峰时段满发负荷,在平段适当发电,夜间停机蓄水。可有效提高发电企业的平均销售电价,增加单位电量收益。
3.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研究制定价格策略。近年来,四川省相关部门在丰水期组织开展了直购电试点工作,具体价格由发电和用电企业双方协商确定。水电企业应积极研究市场供需状况,根据相关指导政策,结合用户需求、成本分析,灵活制定相应的直购电价格策略,与大用户通过谈判达成直供协议,提高丰水期富余电量的销售量,发挥生产潜能,实现合作双赢。
4.重视电能质量,保证电力产品的核心和实质。产品的核心和实质是指消费者或客户的利益与服务所在,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东西。电力产品的核心和实质是指电力产品能为消费者或客户提供清洁的二次能源。因此,发电企业必须首先保证电能的质量要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客户提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电力产品。
5.提高机组可靠性,保障营销活动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是得以营销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在确保电力商品能够安全、可靠送至电网,才有开展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应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可靠性,为营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6.加强公共关系管理,营造外部环境。公共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营销工具。对发电企业来说,公共关系是企业向政府职能部门、电网公司和电力用户传递有关信息,以改善相互间关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加对企业的可信性,促进电力产品的销售。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公开出版物、交际活动、新闻媒体、广告、公益活动、服务活动、企业形象设计等。
篇4
一、以气代油,大势所起
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以LPG)代替汽油作汽车动力燃料,在当今已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这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早在一个半世纪这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向人类报复。如今人们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报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类为此已付出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代价,“世纪警钟”终于敲响了: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于是人们立刻注意到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繁荣,车辆保有量剧增而越来越加剧。为了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人们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所有的技术方案中,“以气代油”是既治“本”又治“标”;既有环保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好办法。
第二、汽油等石油产品作为传统的汽车动力燃料,面临着随石油资源危机而枯竭的威协。据报道,再有15年,全球石油产量开始资源性的下滑,全部石油资源只够用40年。若不未雨绸缎,届时整个社会经济会坠入灾难性的困境。而天然气储量丰实。有待开发。我国资源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达2.3万亿立方米,目前年产为170亿立方米,火炬放空几十亿立方米/年,丰实的资源远未开发利用,可以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天然气(其中也含有液化石油气组份)将是接替石油产品的主体能源。并且,在目前已经是最现实的可以有足够数量供给社会需求的替代能源。
总之,由于能源资源结构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天然气作为洁净燃料又符合环保的要求,所以国际社会都将天然气在一次消费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高低,视为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是否优化的标志。发达国家为30——40%,世界平均水平为21%,而我国只有2%左右。从这一差距,企业家和投资者将会发觉、他们正面临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以气代油,清洁实惠
天然气和LPG汽车有如下优点
1.尾气排放中不含铅和苯,硫含量极微、与汽油相比,HC减少60-70%,CO减少80~90%,NOx减少30—40%,CO2少20~30%,噪音降低40%,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故当之不愧地被称为“洁净能量”,天然气和LPG汽车的推广应用被称为“绿色革命”。
2.抗爆震性好,辛烷值达103一11O,远高于汽油,有利于增大燃气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3.燃料以气态进人气缸,燃烧较充分,热效率高,积炭少,这使发动机的大修期延长30—40%,使油更换周期延长50%,降低了维护费用和运行成本。
4.采取了多项有效的的技术措施和设施,使燃气在完全密闭的系统中运行,比汽油安全、如LPG汽车从投入使用至今未见爆炸记录。
5.比使用汽油便宜,具体经济指标须视当地天然气或LPG供应价与汽油价格之差而定,以LPG为例。大体上说,可使汽车用户省10—15%的燃料费,而对于LPG充气站的投资者来说,大约1年半能收回全部投资,推广LPG汽车是一项可以得到回报的投资行为,并不象附加尾气净化器或增加电喷反馈控制功能那样是单纯的消费支出、增加购置成本而无回收机会。
此外,对于燃气供应商而言,汽车应用燃气等于新开拓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销售面。供一辆公共汽车的LPG量相当于供50—70户居民用气量,而且前者经营成本低、利润高。
通常用LP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汽车统称天然气汽车。它们之间各有特点在推广中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其中LPG汽车的特点是技术上最成熟,安全可靠性好、能量密度大(一次充气的行程与汽油接并),LPG的供应方便。
三、以气代油,已成潮流
为适应汽车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世界上各汽车制造商都纷纷投资开发天然气汽车。如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组成“天然气汽车技术联合体”,计划于1998年将天然气汽车造价降低一半,德国宝马公司从94年11月份起按年产2000辆天然气汽车投产。目前已有5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行驶在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印尼等十多个国家,其中近400万辆是LPG汽车。据报道,这一类汽车在美国的年增长率为13.46%。推动天然气汽车应用的主要力量是各国政府、政府将应用和推广天然气和LPG汽车作为能源战略措施并立为国策,通过制订法规来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各项优惠和补贴措施进行鼓励。在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的支撑下,许多国家都制订发展计划。如美国计划到21世纪初有2000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和LPG。俄罗斯计划2005年前18%的小汽车、40%的公共汽车实现天然气化等等。
在我国,从95年开始,已作为政府行为来推动,推动力度逐年加大、这使从事多年天然气和LPG汽车开发和制造的企业受到很大的鼓舞。许多有识之士也都纷纷投入应用和推广的行列,各大城市都在部署和采取行动,这从近来各报纸的报道中已可以看到。
总之,“以气代油”,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一股现实的潮流。
四、以气代油,现实可行
在国外,LPG和CNG汽车经历半个世纪的开发、实用和改进,在技术上已成熟,并实现了商品化,LNG汽车目前尚处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美国近三年来以38%的速度在增长)。在我国,澳华公司自92年引进澳大利亚SMARTGAS公司的专利和全套技术,按照澳大利亚的国家标准和ISO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采用了九十年代水平的设备建成年产6万套LPG汽车成套改装件的生产线。前几年主要是出口西欧、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约每年1万套。近年来开始内销,国内有一些厂家也在试制部分部件,但澳华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成套制造车用LPG供燃系统设备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企业(在澳大利亚没有开发部和生产线),可以为现有的各种汽车(包括化油气式和电喷式的)提供合乎要求的LPG改装套件,并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此外,各城市还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口了一些LPG改装件(品种已近十种)开展试运行与对比试验,目前,国内大约有400多辆LPG汽车和2000多辆CNG汽车在试运行。
当前在国内推广LPG汽车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主要是要解决人们的观念的解放问题以及技术上解决改装套件产品与现有车型、车况的通配性问题,要着力于营造市场环境,创建LPG汽车的运行条件,包括建立标准与法规,建设车用LPG充气站的网点等。从经济性、市场的稳定和售后服务的及时可靠要求出发,国产化是必由之路。深圳市领导在该市的推广工作中一再指出了这一点。澳华公司已完成了国产化,并具备成套生产,装车设计,组织批量改装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这些环节,对于LPG汽车来说,是不或缺少的,因为这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品。目前有些进口产品,进口商往往从不同的厂家选购货源。如此组合起来的套件,各部件之间是否适配,组合后是否适合现有车型与车况,供应商无法在供货之前妥善解决,此外,这类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安全,而且是人命关天,国外产品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已经发现,进口产品中有的是国外已过时的产品,早在70年代就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彻底而停止使用了,面对LPG汽车推广初期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关部门的重视,最近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和LPG汽车标准化分委员会在深圳市召开了成立在会,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燃气汽车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和应用天然气和LPG汽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良机在即,时不待人,这是一个有利于当代,造福于子孙的“绿色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NGV与LPGV市场分析及对策
天然气(包括液化石油气)汽车为人类带来福音,也为企业带来效益,在我国正作为一个朝阳工业喷薄欲出,我们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现就NGV和LPGV的市场形势分析如下:
一、市场分析
当前天然气汽车(NGV)的市场形势是对NGV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变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并已预示出较猛的势头,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有全社会环保意识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意识日益加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介入,气源供给紧张局面的缓解,改装套件的性能价格比已开始得到国内市场的认衡,技术保障碍以实现,以及项目本身经济效益等等,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这一机遇,将上述因素凝聚、整合,在国内培育出一个坚实有序的NGV市场。总之,当前NGV市场已经在孕育,它正有待大力开拓面对这个市场的开拓,其有利因素有:
1.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近二十个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车辆超过万辆,可见NGV的潜在市场很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NGV产品的销售形态属于“完全新产品”(新型的供燃系统改装成套件)而使用形态为“不完全新产品”(定型产品的改装或改型),前一种形态意味着它将以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向市场;后一种形态表明该产品有着肥沃的土壤具备了通向现实市场的通道;
3.近年来,NGV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已接近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正是这一供与求的合拍,可将其视为我国NGV市场开始启动的标志;
4.这是一种“不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这类市场的要素虽然很多,但多数能够控制并有政策、法规作支撑和行政力量的辅助,因此预期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的实现比较有保障,投资风险较小;
5.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使NGV市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力。
不利因素有:
1.潜在市场的外表有一层保守性的心理障碍,对于新产品有本能的排斥性,特别是NGV有一定的技术密集度和涉及防爆品质要求,因此用户对NGV的了解与接受要一个过程,此外,还需要配套的售后专业技术服务。
2.系统的制约性使市场的开拓有一定的难度,如市场的规模受供气站的布局的制约,其布局的范围受城市规划及投资能力的制约,推广的进度受用户的观念和车辆组织和程度的制约等等。
3.改装车无现成的规范与标准。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滞后,NGV的市场开拓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此期间,产品的推广需要各个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政府的协调,而NGV市场本身也要经历一个无序的非规范的竞争局面的考验。
4.这个市场带有超前性,需要靠具备新型经营观念的市场开拓者去引导,去创造(这新观念在现代营销学中有的称之为“生活方式营用观念”)。必须造就一支新型的营销队伍以适应市场开拓的需要。
5.国内不少城市能用来发展NGV的资金不足,特别是对于推广新产品这类风险投资行为,相应的风险战略眼光及风险对策思维尚不成熟,使资金筹措存在一定的难度。
总的说来,形势很好,机会已到,优势与困难并存,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策,“难得而易失也,时至击不璇踵者,机也,”如果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利用这大好形势,采取有效对策,发扬优势,则我们就占住了“天时”,如果我们选准条件较好的几个城市,重点突破,造成发展格局,则就占住了“地利”,再汇聚人才,建立有效的决策和运作机制,不断更新观念造就一支适应性强的,讲究效率与效益的队伍,那么,我们就赢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届时发展NGV的目标,势在必得。
二、关于对策的建议
1.战略上立足于NGV整个产业,采取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的途径,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暂行标准与规范,推进其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
2.建议尽早确立统管全国NGV产业的行政主管,尽早成立全国性的NGV行业组织,进而构建适合国情的NGV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诸如“参赛”资格,“比赛”程序和“比赛”规则之类的市场规则以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保护用户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便于逐步规范NGV的市场竞争行为。
3.确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合理使用资金,让生产能力和规模随市场需要而发展,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引进、重复建生产线,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低价的次品冲击市场等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4.规范化与非规范化的推广并举,“规范化”指车辆定型,建立标准,安排正规生产等。“非规范”指改装车辆,建立规章,规程或暂行标准等,在初期,宜以后者起步,但同时不放松规范化的工作,只是不能等一切都规范了再行动,“非规范。也不是蛮干,它只是相对于改装车与整车而言。
5.着眼于市场的开拓,以规模经济为投资目标,着眼于组建“改装一建站一供气一服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每发展一步均需保证改装的车辆都能得到越来越方便的、足够的燃气供应,都能得到及时的良好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亦即,每发展一步,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成熟。我们称此发展模式为“系统步进式”。政府将发展NGV产业列入正式工作日程,通过政策、法规、规划及协调等为该产业创造发展空间,疏通管理环节,以及提供资金支持,按规定优惠政策予以鼓励的扶持,而企业则在政府的引导下和支持下去操作每一个细节。
篇5
摘要: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其发展有助于缓解现今社会发展所出现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在国家政策助推下,海南作为新能源示范岛,其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对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行业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对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做出相应的预测。
关键词:海南;电动汽车;行业分析
随着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废气排放及对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所引发的环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控制汽车废气污染及寻找相应的替代能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以“节能减排”为主导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在国内外形势的助推下,已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旅游岛省份,海南积极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海南电动汽车行业在此种社会背景下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海南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国家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产业规划背景下。经过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努力,海南省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电动汽车的推广需多方面的配合协作,相关部门通过新增投资、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等政策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业。据资料显示,在电动汽车总量上,海南截止2012年底共投放运行1052辆电动汽车,在具体类型车的数量上,公交和出租乘用车领域投放的电动汽车数量较多,分别为597和430辆,而在公务通勤车、景区专用车和纯电动专用车方面,目前海南投放的电动汽车较少,甚至为零;电动汽车种类分布方面,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推广较为成功,几乎占了所有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一半,纯电动乘用车(出租车)的推广力度也较好,达到27%,至于景区专用车、通勤车等数量较少,只占到总数的9%左右,这可能和不同种类车型的需求量大小有关。
二、海南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PEST分析行业能否顺利发展与其所处的软硬环境是分不开的,作为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岛,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有有其特定的发展环境,海南具备特有的政治、经济、自然、技术条件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赋予相应的优势。
(一)政治环境分析。海南电动汽车的推广走的是由政府导向往市场导向发展的方向,政策的引导对于海南电动汽车的推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务院出台了相关举措来促进海南朝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祥和的绿色和谐岛屿方向发展,同时倡导加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在省级政策方面,为了支持海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海南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在保税区内的企业,其财政、税收、金融、海关等方面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国家和省级的政策指引与优惠是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发展的助推剂。
(二)经济环境分析。电动汽车在海南能否良好发展,经济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电动汽车的生产运营需要完善的产业配套,海南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规模以及日益完善的电动汽车配套技术和资金的持续投入,使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汽车产业作为海南的重要产业之一,拥有良好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体系相对健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因此,在经济环境方面,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具备一定的以产业优势为依托的经济优势
(三)自然环境分析。海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是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发展的有利因素。目前。电动汽车的营运主要受制于充电续航里程不长、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总长约有600多公里,东西,南北距离分别约为200和250公里,这与新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适航水平相吻合。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特点有利于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分析。电动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相关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国家科技部及海南省科技厅的指导下,海口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在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下,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中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加大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推动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进而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同时,海南独一无二的热带气候,其湿热环境为新能源汽车定型试验和性能评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提升产品可靠性、优化产品技术和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环境。海南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为充电领域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的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应的技术环境支撑为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预测
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自2008年以来,与之相应的技术逐渐成熟,产品的开发日益多元,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与此同时,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整体行业在曲折中前进。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海南目前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对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关的预测。从短期来看,虽然电动汽车在海南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该行业在海南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企业投资方面,尽管海南省制定了相关的产业规划以及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但全国整体对该行业的投资已从几年前的亢奋走向低谷阶段;其次,在技术方面,目前电动汽车目前尚不具备普及推广的条件,电池技术、安全问题、配套设施等是制约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关键要素;再次,在消费者接受度方面,由于电动汽车的销售价较传统汽车高,除了政府补贴运营的公共领域之外的普通领域较难进行推广销售,消费者的接受度是影响海南电动汽车行业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处于导入期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需求是有待提升的。因此,短期内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在于克服行业发展存在的发展问题,整个地区行业的市场有待观望。从长期来看,首先,在大环境方面,据EIA 的国际能源展望,世界能源市场消耗量 2005 年到 2030 年预计增加 50%。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已居全球第二,减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在能源和环境压力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具体行业环境方面,随着行业配套设施完善,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后又会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推动技术改进,产业将获得全面发展;再次,海南新能源示范岛建设的目标指引对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有大的推动作用;最后,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长期电动汽车的发展应处于成长期乃至成熟期,海南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也顺应相应的整体行业发展规律,电动汽车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在长期是值得期待的。
四、总结
电动汽车行业是在日益严峻的环境、能源问题下发展起来的,海南省作为全国的生态岛,电动汽车行业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对电动汽车在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短期内电动汽车行业在海南的发展主要在于克服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行业的市场有待观望;长期内,海南电动汽车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大的增长潜力,其长期发展较为乐观。
参考文献
[1]夏德建. 电动汽车研究综述[J]. 能源技术经济, 2010(07)
篇6
[关键词]采购特点;影响因素;新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价;关系维持
一、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化学分析仪器是科学测试仪器行业的分支,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这类仪器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多学科综合仪器,其普遍产品性能特点是: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以及高环保和长寿命等特点。它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石油化工,新能源开发,制药以及DNA,蛋白质代谢分析等行业,息息相关于人民生活质量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行业产品特点:(1)属于多品种、小批量;(2)高精度,高灵敏度,高投入,多学科综合:(3)零部件材料特殊,制造工艺复杂等:(4)国内外产品发展的技术趋势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等。近年来,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加剧,有资金和市场优势的跨国公司加速推进对华低成本和差异化并举战略,主要以建立独资生产企业和控股投资公司为主。国内化分学分析测试行业门类齐全,有一定的行业基础,在发展中国家,属“中上游”水平,但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受技术基础水平、管理、人才及供应链管理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国内测试仪器企业“多、散、弱”,没有技术横向联盟,供应链纵向管理较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和强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优势的特点,国际上著名生命化学分析仪器制造商,如Agilent Technologles,Thermal fish-er,Waters,PerkinElmer,Shimadz,Bruker等纷纷在我国建立制造基地和零部件采购中心,去应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所带来的市场和成本压力,这其中,建立高效的零部件的采购供应链是仪器制造商服务市场和取得成本优势最为核心的环节之一。
二、行业零部件采购供应链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行业零部件采购供应链特点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供应链的竞争”,这是供应链管理学领域的权威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Robert Moncz-ka教授的精辟论断。言下之意是,当企业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时,谁的供应链管理里最优,谁就可挖掘更多的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和制高点。采购是利用商流和物流从供应商转移到采购商的过程,采购供应链是保障企业零部件供应的通道和途径,采购供应商的开发和选择是采购供应链的开端和源头,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链条,并有“牛鞭放大效应”从产品端到客户端。对于测试仪器行业,零部件采购供应链的开发和管理对于取得竞争优势更是至关重要,这里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成本控制上,而且是差异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测试仪器行业产品种类众多,存在大量客户定制的产品,与之对应,一些重要的定制零部件对应产生,这就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具有快速应变,支持定制的能力等。基于行业产品及制造特点,仪器零部件供应商除了要具备一般制造商的能力特点,如制造能力,质量体系及控制,成本优势,交付的及时性(JIT)等外,还要具备:(1)制造运营模式匹配~多品种,小批量:(2)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和服务;(3)技术开发和支持零部件定制;(4)特殊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能力和经验等。
(二)采购供应链系统中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因素
(1)价格成本因素。这里的价格主要指的是零部件供应商所供给的原料、零件,初级产品所组成部分的价格。供应商的产品价格组成了制造商的制造成本,决定了最终制造商产品的价格和整条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比,对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利润率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质量因素。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初级产品所组成部分的质量。零部件的质量是采购供应链生存的根本,也是制造商产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也决定了最终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3)技术研发制造能力。在集成化的采购供应链内部,要求供应链各节点都要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无论从原始材料到成型品,还是从单件制造到组装设计,既要强调供应商技术能力的匹配性还要强调产品的独特性。供应商本身的技术能力是零部件价格和质量的前提,是零部件供应商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是否具有差异化生产能力也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因素之一。(4)交货准时性因素。是指按照购货方所要求的时间和地点,供应商将指定零部件准时送到指定地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这就对供应商的交货准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交货准时性也就成为影响供应商选择决策的重要因素。(5)品种和柔性因素。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原材料、零件,半成品和初级产品所组成部分的品种数量和种类,还包括提供品种的柔性和灵活性;供应商的柔性生产能力决定了供应链产品的柔性,从而决定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和市场适应能力。(6)库存采购管理因素。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采购过程不是主动的,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是以订单驱动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相结合的模式,使得供应链系统得以快速准确响应用户的需求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供应商是否愿意做库存管理也是影响供应商选择决策的重要因素。(7)在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中,除了上面市场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外,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商业信誉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新供应商的开发(Suppl ier Sourcing)及流程
新供应商开发是在企业产品市场战略定位和地区采购战略的方向下所进行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企业内部需求分析,资源市场分析,新供应商寻找/选择,评估以及培养改进和验证,签署合作协议及合同五个环节;在仪器行业,一般都要经过这五个步骤,使新供应商最终完全满足采购方(制造商)的要求。
以上五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直接影响采购供应链的成败与优劣。
1.首先应对企业内部的需求分析研究。从企业产品战略角度,是以成本领先为主的战略?还是以差异化为主的市场战略?如果是前者,零部件供应商的布局应尽可能考虑在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展开,如中国大陆,东南亚国家等,除了少数极其特殊复杂零部件在发达国家采购,如美国,德国,日本等。目前,从中档分析仪器的的采购供应链布局来看,约70%~80%的零部件采购自中国大陆和其他亚太地区;从产品零部件本身角度去分析,把所有的需要外购的零部件从年需求量和重要级别两个方面做优先级分类,一般分为ABC三类;A类零部件一般种类少,约占20~30%的总种类,但其采购金额占的比重却最大,这类零部件在采购需求中是优先级最高的;在ABC分类后,同步从零
部件功能技术角度结合现有供应商的制造能力去分析判断,是否现有的供应商制造工艺能力可以满足零件制造加工要求?针对那些现有供应商能力不能满足的零部件,分析出存在的差距和技术难点并按照商品属性分组,让专业工程师分析归纳技术难点,包括从原理,材料,制造流程,后处理等细节入手,进而帮助采购人员在开发新供应商中提供了技术能力的门槛标准。总之,通过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分析,采购部门供应商开发团队对于内部客户的需求有了清楚地了解,并明确下一步的基本方向。
2.资源市场分析与研究(Market Intelligence Study)。对资源市场分析与研究,包括目标地区和国家的要素禀赋竞争力分析和相关行业和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套支持,以及该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等;目标零部件行业制造商制造能力分析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同样重要。通过相关专业渠道,咨询机构,网络等查出近几年(一般是近五年)该资源的市场需求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得出近几年的同比或环比系数以便对资源市场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知道目前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该资源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现有供应商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潜在供应商的市场定位以及产品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都要有所分析。深入了解潜在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成本模型,质量意识,国际化服务理念及其他们目前服务的行业和客户群,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完成供应商的初筛,建立起潜在供应商的选择数据库,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3.新供应商寻找/选择及评估。新供应商寻找的途径有:网络平台,专业咨询机构,现有供应商的推荐和熟人介绍等,按照初始既定的原则完成初选,在候选数据库中,通过逐一电话访问的流程,完成电话调查,在电话调查中问题的设计很重要,作者建议使用统一标准的供应商情况体调查表,来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包括:供应商的注册地、注册资金、主要股东结构、过去三年的销售收入,生产场地、设备能力、人员(包括商务,技术,采购物流)、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生产能力,质量体系,ERP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其工艺能力、供应的稳定性、资源的可靠性,以及其综合竞争能力。在这些供应商中,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后,就能得出一个供应商考察名录。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不同规模的几家供应商发图纸去询价,对价格在接受范围内的候选者,要安排去实地工厂考察评估,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在评估审核团队组建方面,建议邀请质量部门质量工程师和产品工艺工程师一起参与,他们不仅会带来不同角度专业的知识与经验,而且共同评审的经历也会有助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在实地考察评估中,应该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作者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分析仪器行业的特点,归纳总结出针对制造性供应商以下的评分标准:(每大项满分4分)。(1)技术能力T;总权重:25%;每子项满分4分。一是Tl―制造设备能力及软硬件支持维护:权重:35%;二是T2―I程技术人员配置及能力;权重:35%;三是T3―技术/设备投资,升级;权重:15%;四是T4―实验室能力;权重:15%。(2)质量水平Q;总权重:25%,每子项满分4分。一是Ql―质量系统状态(包括体系及人员结构):权重:30%;二是Q2―过去两年的主要客户的质量水平(DPPM);权重:20%;三是Q3―制程质量控制能力和经验,是否有6Sigma应用经验;权重:20%;四是Q4―计量及测试设备水平及维护;权重:20%。(3)成本模型及优势c;总权重:20%。(4)管理理念及体系M,包括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理念,沟通能力,组织架构的合理性,以及人力资源培训考核制度;总权重:12%;(5)销售服务/交货Service&Delivery:总权重:18%。一是商务运营能力;权重:35%;二是沟通能力及反应速度;权重:30%:三是及时供货(JIT)和库存管理(VMD;权重:25%。
应用以上评估标准,每一个团队成员对每一项进行评分,如:T=Tl*35%+T2*35%+T3*15%+T4*15%:最终考核Score=T*25%+Q*25%+C*20%+M*12%+S*18%。
处理标准:评估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每人最终评分,在没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取平均值最为最评估值,经过多次的实践验证,当评估值≤2.5时,此供应商被淘汰;当评估值在2.5~3之间,此供应商需要培养改进;并听取供应商的解释,如果供应商有改进意向,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改进措施报告,做进一步评估;评估值>3时,表明满足进入样品验证流程的资质。
4.改进&培养及小批量验证。对于评估值在2.5~3之间的供应商提出限期改进要求,并审核其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确保满足采购方要求;在改进过程中,双方要紧密合作,及时沟通改进进度和状况,约定再次评估的日期。对于评估值大于3的供应商,进入样品验证阶段,打样数量建议分别为30/50/100三批次;要求双方质量工程师在出货和来料时做全部检查,目的是尽可能地去验证供应商的过程制造能力和流程的稳定性。
5.合作协议及商务合同。对于通过步骤4验证的供应商,在正式开始批量供货之前,合作双方应签订合作供货合同,特别注明供货周期,付款方式,交货地点,库存管理等细节条款,在商务合同签订后,新开发的供应商就开始了正式合作。
以上新供应商开发的流程,已在在我公司安捷伦科技进行了验证认可,并正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推广。
四、采购供应链系统中新供应商关系的维持管理
对于供应商的开发,可以一次性对其进行考评,但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还应当分阶段建立供应商激励体系。对于可持续合作的供应商要对其进行嘉奖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优惠政策,对于不可持续的供应商则可以对其进行鼓励以及提供帮助和技术支持,最终和供应商建立友好合作,双赢互利的良好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组建战略联盟。组建战略联盟可有效地链接供应商和制造商,强化合作关系,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2)建立合理的供应结构和管理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区分长期供应商、专用生产资料与标准零配件的供应商,企业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供应商的管理和潜在供应商的开发,对标准零配件的供应商则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3)建立良好的信息平台。定期的供应商会议或其他形式的交流能有效地改善信息不对称和加强供应商与企业的互动,能增加企业对供应商的了解,进行联合决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有利于供需双方的交流和成本的降低。(4)引导供应商的核心业务,加强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的核心业务可保证供货的独特性,提供直接服务于下游企业(或客户)的产品,有利于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不易被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模仿。
参考文献
[1]张良卫.颜 波.《全球供应链管王里》.中国物质出版社
[2]罗伟钊.《采购作业管理》.广东省出版社
[3]刘 华.《国际采购实务》.中国物质出版社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 合同能源 节能服务 管理模式
我国是源消费大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是能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每一个高耗能用电企业,能源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相当大的比重,如何降低能耗、开源节流,已成为各企业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节能管理模式,正日渐成为供电企业、节能服务公司与用电企业进行节能合作与沟通的纽带。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一种以节约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合同能源管理示意图见图1)。基于这种机制运作的专业化公司被称为“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SCO)”。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包括能效审计、融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培训、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系列的综合,并通过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来收回投资和获取利润。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节能服务公司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国外,公用事业电力公司以开办能源服务公司、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节电,不仅能够弥补因节电而引起的销售收入减少,还可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改善在电力供应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1、供电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1 必要性分析
(1)从社会价值看,供电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深入、专业的节能服务,从而提高终端电能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将形成每年至少2500万tce的节能能力和1600万tCO2的减排能力。
(2)从企业价值看,供电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目前供电企业缺乏需求侧管理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合同能源管理能够有效补偿供电企业节能服务的成本,降低售电量减少产生的经济损失,并创造一定的利润,甚至可能成为供电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可行性分析
相比一般的ESCo/EMCo,供电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营销网络优势。供电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各行政区域,拥有一大批营销网点和营销队伍,并且与客户关系紧密,有利于减少节能技术的推广成本。
(2)在能源供给中的地位优势。供电企业处于发、输、配、售的中间环节,在整个电力供应价值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节能服务,能够有效引导终端客户提高能效。
(3)技术人员优势。供电企业拥有与配、用电设备研究、制造、设计相关的一大批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变压器经济运行、无功自动补偿、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负荷管理等领域拥有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4)资金优势。供电企业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强。此外,供电企业主要以电费方式获得现金流,也使得供电企业能够较好地了解客户的信用和经营状况,有助于规避节能推广中的效益回收风险。
2、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企业内部对利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电服务达成共识,优化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奠定基础,促成节能服务公司为用电客户进行节能改造。目前,已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工作流程示意图见图2),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节电宣传;
(2)市场分析,筛选技术可行、有经济效益的目标项目;
(3)选择有资质的独立节能服务公司,促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
(4)协调项目的运作过程;
(5)建立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
第二阶段(提升阶段):随着配套政策和节能服务市场进一步完善、江门局节能服务资金、人力、技术资源得到发展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考虑采用总承包再分包的项目实施模式,或参股、并购节能公司开展节能服务工作。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各种相关配套政策趋于完善,江门局在经营能力、服务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结合营销战略,逐步扩大供电企业能源服务的业务范围,成立涵盖能源销售中介业务、能源风险管理、能源信息管理、能源设备维修运行等业务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公司。
3、合同能源管理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
恩平市新锦成陶瓷有限公司位于沙湖镇蒲桥工业园区内,主要是生产、销售陶瓷产品,该厂现由两条线专线供电,两个中心电房,两个窑炉电房、一个煤气炉电房,合计容量为17,245kVA(其中8,230kVA为八月份增容)。八月用电量达300多万度,预计九月起月用电量将达600多万度,是恩平目前用电量最大的企业,公司有意向厂区的厨房进行节能项目改造。
该公司目前使用2台柴油汤炉及2台柴油炒炉,建议投资20kW电磁大型汤炉2台及6kW电磁小型汤炉1台取代现有的汤炉;20kW单头电磁大炒炉2台及15kW单头电磁炒炉连后水1台取代现有的炒炉。
3.2 使用电磁炉具替换柴油炉具的节能经济分析
每个企业都希望使用安全、清洁的能源,更希望使用低成本的能源,愿意借助专业的能源审计改进方案,结合有效的能源管理手段节省、精简能源使用开支,提高企业效益。以下从经济成本的角度分析使用电磁汤炉及电磁炒炉带来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电磁汤炉及柴油汤炉有效热量消耗的能源计算,全年柴油使用量和全年燃料费为:人民币96,000元左右;燃料每单位价:5,950元/吨。96,000/5,950*1,000=16,134kg;电磁汤炉全年所需要的能源费用为:59,295/0.85*0.72=50,226元
通过计算显示:电磁汤炉所需要的能源费用为50,226元。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以现时汤炉每年使用350天;供应1,500人,全年柴油能源费用为96,000元左右。每年节省能源费用为96,000-50,226=45,774元。
通过对电磁炒炉及柴油炒炉有效热量消耗的能源计算,全年柴油使用量和全年燃料费为:人民币108,000元左右;燃料每单位价:5,950元/吨。108,000/5950*1000=18,151kg;电磁炒炉全年所需要的能源费用为:32,343/0.8*0.72=29,109元。
通过计算显示,电磁炒炉所需要的能源费用为29,109元。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以现时炒炉每年使用350天;供应1,500人,全年柴油能源费用为108,000元左右。每年节省能源费用为108,000×29,109=78,891元。
3.3 使用电磁炉具替换柴油炉具投资回报周期分析
建议投资20kW电磁大型汤炉2台及6kW电磁小型汤炉1台取代现有的汤炉;20kW单头电磁大炒炉2台及15kW单头电磁炒炉连后水1台取代现有的炒炉,总数6台电磁炉具总价为人民币150,000元至200,000元。
综合投资费用和节省能源费用比较得出该项目投资回报周期为:
150,000元/(45,774+78,891)元=1.2年≈14个月;至200,000元/(45,774+78,891)元=1.6年≈19个月。
3.4 节能成效评估总结
根据新锦成陶瓷公司提供的資料,2台20kW电磁炒炉每天的使用时间为约为5个小时,2个20kW的汤炉每天约煲350升的汤,使用时间大约5小时,大部分时间使用1台。通过对现场仪表測量数据的计算,从而得岀更接近实际情况的能源节省量及投资回报周期。
根据对於节能成效的量测与验证计算,通过对节能措施实施前後的能耗比较,预计投资回报周期为1.9年,与当初能源审核节能建议书所计算的数据相当接近。预计每年可节省约10万元能源费用,节能效果显著,可见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工程项目。
4、供电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存在的问题
(1)一些用电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认知度低、推广积极性不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大多为中小企业,自身力量薄弱,难以发展壮大。
(3)很多地区目前还没有正规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较为麻烦。
(4)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具体操作中,如节能量的核定、合同的履行、现行税收政策和金融制度的适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
(5)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涉及客户自身利益,急需政府方面引导和宣传,政府主管部门和能源管理机构应根据本地区节能减排要求,加紧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本地区合同能源管理系列配套政策,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市场培育步伐。
5、结语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国已尝试10年,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节能事业的巨大推动力,节能改造技术将有很大的市场推广空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研究制定《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对规范节能服务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将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贯彻,新能源、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电客户与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生态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是指人们合理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及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物尽其用。并在挖掘过程中发现扩展出新的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体制,促进社会文化和谐、生态健康平稳、环境美丽适宜。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内,实现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的良性循环,创建出复合型生态系统。该复合型生态系统能很大程度上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经济的特点
2.1时间性
生态经济的时间性指自然中的各种资源可以突破利用有限性,从而实现持续利用。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再生产,我们的后代也应该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享受自然资源,我们没有权利更不应该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为我们自己获取更多的资源。我们应该结合“财富转移”政策,将属于我们后代的财富保留下来,让他们和我们拥有一样的生活空间以及发展机会。
2.2空间性
生态经济的空间性指自然资源的利用在空间上具有可持续利用性。个别地区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经济时不能影响到其他地区需求的供给能力,生态经济要求各地区自然利用互相支持,共同满足各地区人们的需求。同时,对于农业资源的生态经济发展要求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实现共同分享环境、共同建设发展。
2.3效率性
生态经济的效率性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新时期,随着社会科技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经济的坚持研究,提出了“低耗、高效”的新型资源利用方式。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人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单位产出时消耗最低的资源和付出最小的环境代价,进而使资源出产效率不断提升,经济支撑能力持续上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资源和环境前提。
3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极为不平衡,这导致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在缓慢下降,但总的数字还是偏大,而基尼系数展现了全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重,基尼系数越大,居民收入差距越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的基尼系数为0.465,按照国际上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提供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到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到0.4表示较为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过大,显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已大大超出了合理范围。
4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恶化逐渐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表现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化肥及数种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是促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的失衡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态环境平衡也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5地区生态经济的模式
5.1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模式
在我国比较偏僻的高原地区,经济落后严重,这里的居民为了维持生活,盲目采取一些可以短时间内获取高额回报的发展方式,导致这一带的生态环境快速恶化,恶化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里的居民的经济发展,无形中形成了“贫困———粗放型增长———环境恶化———贫困”的恶行经济循环系统。而这些地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这里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最为突出,对于这里的生态环境状况,经过分析我觉得应该采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模式,首先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兴修梯田,小流域治理等管理,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建立一定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快速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在部分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鼓励居民合理发展生态型畜牧业,既发展了经济,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环境。
5.2资源互补模式
大同、包头、银川等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能源,这些丰富的能源帮助这些地区的居民发展经济,使他们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是这些地区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一方面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工业污染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这些地区所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及水资源短缺,这要求这些地区必须采取资源互补模式,这有利于这些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把资源产业做大并扩大贸易,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转化能力。物尽其用,废弃资源再利用也是该模式必须要求的,这样可以发展循环经济,极大的降低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同时在这些地区引进高科技技术,以再生能源代替非再生能源也可维护生态经济。
5.3优势资源开发模式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资源,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给予不同的市场分析,从其资源优势出发引导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从而降低与一些发达城市的差距。如:西南地区工业污染较少,水、热、光能等资源充沛,可以依靠先进的科技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生态农业,建立符合当地自然资源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贵州具有文明世界的茶叶、烤烟、稻米、猕猴桃等天然资源,可以就这些产品结合先进的科技进行产品深度加工包装,销往世界各地,这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大规模的生态种植也可保护当地的生态经济。
作者:高琦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参考文献
篇9
“未来3年37亿只白炽灯要替换”
“今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全面‘禁白’后,北美市场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热点,LED照明迈向普及化的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主任、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会长眭世荣看来,北美将以占据全球LED23.1%的市场份额名列前茅,成为LED照明企业“逐鹿”之地。
广东省新兴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GES)产业经济学博士李文玉则分析指出,北美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20%;预计2020年LED照明市场达273亿美元。“自2013至2015年,增长比较明显的是户外LED照明、LED商业照明、工业LED照明。特种照明也将在未来5年内出现大规模增长。”
“现有白炽灯市场保有量约37亿只,广泛应用于家居照明、商业照明以及户外照明,预计在3年内将完成大部分的替换。”李文玉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以及广东已经有不少LED企业调整出口重心,着力进军北美。受益于国内外禁白方案的持续发酵以及低碳经济和绿色城市规划的出台,照明产品替换潮提前到来的同时,节能环保产品亦成为绿色建筑的首选,LED照明市场今年以来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今年一季度,众多LED企业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提高,基于对市场爆发的乐观预期,多家企业将新增产能计划提上日程,产能扩张成为上中游企业近期目标。下游照明市场持续的爆发性增长,带动中、上游的产能释放,行业整体景气指数上行。”李文玉说。
进军北美市场面临诸多难点
但北美照明市场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据了解,北美市场是国际市场中技术门槛最高、市场最为成熟、技术壁垒相对较多的市场,对于众多“走出去”经验不足的中国企业而言,挑战不少。
眭世荣认为,国内LED照明市场与北美的差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北美有成熟而相对理性的消费市场,政策法规相对完善,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市场机制较为健全,消费者对市场具有较为理性的认知,好的产品价值能在成熟市场上得到完全体现:从供给角度来看,美国处于LED技术前沿的第一梯队,知识产权体系健全,检测要求较高,能将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势必是技术、质量和知识产权比较过硬的产品。
在他看来,国内LED照明企业在未来北美市场竞争中最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贸易技术壁垒;二是知识产权约束。“前者是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必须要克服的检测、标准约束;后者是大多中国企业进入北美市场的硬伤。由于中国LED产业起步较晚,国外巨头在产业起步初期基本完成了上游的专利布局,这对中国企业进入北美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莱茵TIV大中华区北美认证副总经理曹永新告诉记者,北美市场对于LED产品主要有四大认证要求,一是电气安全.cTUVUS或者其它北美国家认可的实验室;二是电磁辐射与无线,包括FCC,IC,Bluetooth等;三是能效检测,即能源之星、DOE、CEC、BRCan等;四是化学有害物质。
“这只是基础条件,买家对每个细节要求不同,比如在酒店,对显色指数、质量性能、寿命有具体规定,商场、家庭也有不同规定,甚至对于儿童房、书房的LED产品也有不同要求。”曹永新说。
“对于LED企业而言,占据北美市场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能否进入北美市场是企业能力是否足够强的试金石。”李文玉说。
此外,LED企业进军北美市场还面临贸易摩擦。广东省商务厅贸易救济处处长张萍告诉记者,根据统计资料,广东LED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居于全国前列,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越来越多贸易摩擦的冲击和挑战。
据悉,近年来美国多次动用337条款,阻止中国LED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应该有6到7起337调查。张萍判断,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仍有大量广东企业被调查。
“LED行业也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的风险。现在LED行业存在低价竞争和产能无限扩张的现象,这种情况最容易引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张萍说。
资本运作可助企业“走出去”
“中国LED企业要抢占北美市场,首先必须要练好内功,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意上多下功夫;其次,要有企业专利战略,有步骤、分阶段地做好北美市场竞争的专利布局;此外,还必须重视市场渠道建设,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取不同的渠道建设模式。”眭世荣说。
李文玉则认为,中国LED企业需要对北美LED照明市场环境的深度分析和预测,因地制宜应对北美市场的特殊性。具体来说,要认真研究北美的政策法规,熟悉北美市场的法律规范和市场准入标准;根据企业发展的自身条件,选择建立北美市场渠道的适宜模式;针对北美文化,重视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特质。
曹永新认为,电子商务是中国企业在进军北美市场时可以考虑的一个结合点。“美国有很多电视机厂家不在实体店里销售,只在美国大零售商的电子网站如百思买、沃尔玛上销售,中国LED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也可考虑通过电子商务方式。”
在眭世荣看来,国内资本整合为国内LED企业完成资本输出、整合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企业“走出去”而言,资本运作有利于产业链的深入整合和重塑,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如技术、专利、市场、品牌、人才等;资本运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整合国际市场提供了一种捷径和工具,尽管这种捷径和工具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有难度,但这将是中国企业快速渗透北美市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他透露,从2011年开始,LED行业就开始酝酿资本整合热潮,LED产业链整合近年来呈加速态势。如2013年初,德豪润达[0.12% 资金 研报]在美国、欧洲分别拿下惠而浦、AEG两个品牌的使用权之后又收购了雷士照明,一夜之间完成了上、中、下游产业的垂直整合。7月,TCL集团[-0.85% 资金 研报]、瑞丰光电[-1.31%资金 研报]与台湾璨圆光电的全资子公司裕星企业将共同斥资2亿元,成立华瑞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篇10
关键词:双动力源;市场需求;牵引性能;综合优势;前景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1.058
0引言
内燃-电力双动力源机车(以下简称双动力源机车)采用两种动力源,既装备有纯电力牵引用的受电弓和电力牵引装置,也装备有采用柴油机驱动的内燃电传动牵引装置。其特点是机车既能运用于电气化铁路,又能运用于非电气化铁路。当机车运用于电气化铁路时,采用电力牵引模式,电能通过受电弓,经过变压、整流和逆变后,传递给牵引电机,驱动机车运行;当机车运用于非电气化铁路时,采用内燃机牵引模式,柴油发电机组产生交流电,经整流和逆变后供给牵引电机,驱动机车运行。
1发展的原因
双动力源机车需要将内燃牵引装备和电力牵引装备装载到一台机车上,这在机车总体布局上是非常困难、复杂的,导致这种机车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目前也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使用,原因在于当地的运用环境。1)美国铁路运营公司为私营公司,其铁路大多属于私有,电气化改造由企业完成,由于电气化改造花费巨大,企业在综合考虑经济预算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对既有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或者不太愿意建设成本巨大的电气化线路。因此,存在不少新建电气化线路和既有非电气化线路的交汇站。2)在欧洲,铁路网要穿越不同的国家,各个国家的铁路状况不同,存在电气化铁路和非电气化铁路混合路段。3)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人身安全及环保要求很高,要求在隧道内部不允许使用内燃机车,在城市中心不允许使用内燃机车,形成了城郊非电气化铁路和城区电气化铁路的混合线路。在这些存在混合铁路线的国家和地区,双动力源机车可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如庞巴迪公司生产的ALP-45DP型双动力源机车,其运用于美国新泽西城市轨道交通公司NJT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郊运输公司AMT,两家城轨铁路运输公司需要从市郊非电气化线路把旅客运输到城市中心,城区内为电气化线路,为使旅客不用换乘而直接到达城区,双动力源机车得以运用。另外,由于欧洲的铁路穿越不同的国家,双动力源机车可以在电气化铁路和非电气化铁路之间更加灵活、便利而被运用。
2我国市场前景
双动力源机车在国外成功运用主要是因为线路条件决定的,但我国的市场特点和线路特点不同于国外。根据当前所收集到的信息,目前我国尚没有双动力源机车在市面上运用,仅处于技术研究阶段。要在国内发展双动力源机车,首先要明确其是否符合我国的市场需求,能否满足线路牵引需要,具备何种优势。本文将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解析其在国内是否具备发展前景。
2.1市场分析
通过对路局、港口、地方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用户对这一国内尚没有的新型机车有着不小的兴趣。62%的受访对象认为双动力源机车具有市场化运用的潜力。根据用户提到的一些现有用车习惯进行分析,归纳出双动力源机车在以下运用场合会更具有竞争力。1)路局在车站与编组场之间进行车辆调度、编组时,双动力源机车比纯内燃机车更具有节能优势。2)执行需重要保障的牵引任务时,不用再连挂内燃机车作为备用,双动力源机车的内燃模式便可起到同样作用。3)港口牵引货列从码头到车站采用双动力源机车比纯内燃机车更节能、环保。4)地方企业从干线铁路牵引货列到厂房不必在中转站重新编组,可以实现一站式到达。综上所述,在我国混合线路上,双动力源机车可以改变当前用车习惯,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2.2牵引特性模拟分析
开发一款符合国内市场的双动力源机车,要确保其牵引性能满足国内牵引需求。为了减少开发成本,机车集成应选用目前成熟产品的部件。此处模拟一种用于干线牵引的双动力源机车进行相关计算分析。2.2.1功率的确定确定双动力源机车功率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满足作业环境所需的牵引力和功率要求。2)参照国外现有双动力源机车电力功率和内燃功率分配比例情况。3)结合目前电力机车形成的系列机车如7200kW(HXD1C)、9600kW(HXD1)。以南疆铁路为例,吐库二线(吐鲁番—库尔勒)经过电气化建设后,其牵引质量从1600t提高到4000t。另据了解,南疆铁路最大坡道达22‰,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计算,机车牵引不同吨位在坡道上的牵引性能需求见表1。从国外的经验看,双动力源机车通常都是在成熟电力机车的基础上进行内燃牵引的集成。一般情况仍以电力牵引为主,内燃牵引为辅,因为电力牵引从能源消耗上的经济性,从环保上的零排放性及低噪声。另外,在电网运行下,可以充分发挥电力牵引功率大的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行速度。从国内的行情看,由于电力牵引相对内燃牵引不可替代的优势,铁路大面积电气化,旅客及货物运输都以电力牵引为主,因此确定双动力源机车的电力牵引功率大于内燃牵引功率。结合牵引性能需求和目前电力机车功率配置情况,拟定双动力源机车的电力功率为7200kW,内燃功率为3700kW。2.2.2牵引性能对比在选用国内成熟产品的前提下,电力功率为7200kW,内燃功率为3700kW的双动力源机车集成在6轴机车上会很有难度。因此,按照12轴双节固定编组的方式进行分析计算,选定国内成熟产品HXN5的牵引电机和传动比来实现重载牵引,轴重25t时其起动牵引力可达1240kN,持续牵引力可达1130kN。计算以下工况并和目前国铁干线主力车型HXD1C型电力机车(轮周功率7200kW)、HXN5型内燃机车(轮周功率4003kW)的牵引性能进行对比,见表2。1)计算工况1:牵引5000t可通过的最大坡度。2)计算工况2:牵引5000t在12‰坡道上的最大平衡速度。3)计算工况3:牵引5000t在6‰坡道上的最大平衡速度。4)计算工况4:牵引5000t在平直道上的最大平衡速度。5)计算工况5:在12‰坡道线路上的最大牵引吨位和平衡速度。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从牵引5000t货列的最大通过速度的角度,双动力源机车电力牵引模式大于120km/h,内燃牵引模式可达95km/h。2)从通过限制坡道的最大牵引货列的角度,双动力源机车相当于2台HXN5型机车重联,大于2台HXD1C机车重联。3)一组双动力源机车可满足南疆铁路牵引需求(牵引4000t通过22‰坡道),可替代2台HXD3和2台HXN3。
2.3综合经济优势
双动力源机车特别适合在既有电力线也有非电力线的混合铁路线、正进行电力线路改造的铁路线上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作业能力。另据国外运用经验了解,双动力源机车还具有以下综合经济优势。1)较纯电力机车和纯内燃机车,可减少运用机车的数量,降低机车的购置成本和机车的维护保养费用。2)混合线路可以达到“一站式”服务,在电网下运行时,可以充分利用机车大功率,从而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减少旅客中途更换列车而浪费的时间,为旅客提供舒适、方便和快捷的服务,同时节省了中转站的人工费用。3)电力线路提供电力牵引,在同等牵引功率情况下,电力模式的单位耗能不到内燃模式的40%,电力牵引成本比内燃牵引成本低。当机车在电力线路实施制动时,制动能量可以反馈给电网,进一步节省能源成本。4)隧道内不允许使用内燃机车,线路不必因为有隧道而全段均须电气化改造或者安装具有连续排出废气的大功率通风装置,节约了修建成本。5)在电力和非电力混合线路运行时,实现了电气化路段内污染物零排放。例如在已经有80%实现电气化的铁路网内,有害物排放约降低80%。6)在电力线路段采用电力牵引,较纯内燃牵引大大降低噪声污染。综上所述表明,电力牵引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速度高、排放低等优势,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应该提倡只要有电气化线路就不采用内燃牵引的经济模式,双动力源机车具备这种牵引能力,可完全胜任国家电气化改造过渡期的运用需求。
3结语
国外对双动力源机车的研究制造已有超过50年历史,近10年也逐渐开发制造了双动力源动车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市场上双动力源机车和双动力源动车组至少分别有500台、350台的保有量,足以证明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对双动力源机车在国内市场及运用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双动力源机车与纯电力或纯内燃机车相比,特点鲜明,综合经济优势突出。2)结合我国现有成熟车型配置出适合国内运用需求的双动力源机车,能够表现出优越的牵引性能。3)双动力源机车在国内具有潜在市场,只要能得到合适推广,或许将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А.Л.ЛУВИШИС.国外双动力源机车和双动力源动车组概述[J].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2014(5).
- 上一篇:老年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
- 下一篇:生物燃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