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与园林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与园林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与园林设计

篇1

关键词:新时期;园艺技术;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园林工程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景观工程的应用效益,有必要着重理解、不断创新和应用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研究。

1园艺技术与美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园林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了许多植物,例如树木、乔木和灌木。种植此类植被后,为了保持植被的美感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园艺人员会定期修剪植被,以确保整个植被都符合园林绿化的概念,可以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另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也对园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着力于园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究,避免传统园艺技术阻碍景观工程的发展。

2新时期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2.1空间分布设计结合

为了恰当地体现设计效果,协调园艺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分布的设计。例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考虑到实施园林技术的实际效果,应考虑日光照射和当前的地理环境,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并提高空间利用率。

2.2景观分布设计结合

为了反映总体设计效果并提高园林项目的美化程度,在设计过程中应与园艺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并应合理配置景观分布。例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草坪设计应该是完整的设计,除道路、水域和建筑物外,该地区的土壤应以草坪、树木和人造假山园林为主导。

2.3园林植物设计组合

为促进园艺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设计和使用植被和苗木。这样既保证了植物和幼苗的正常生长,又促进了园艺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正常发展。

3新时期园林绿化发展方向

3.1做好基于地质和地貌的园林绿化设计

不同的地质地貌形成起伏的地表条件,这将进一步导致地表温度的差异,例如,山区的迎风和背风坡度将具有不同的温度特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有必要加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实现合理发展,加强对人文地理文化的宣传,实现对自然的保护,促进区域自然经济发展。

3.2结合当地习俗和文化设计园林景观

一个地区的习俗和文化是人类生活中最直观的体现,因此,设计师可在工作中科学使用习俗和文化的内容,使园林景观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并赋予其更深的文化内涵。

3.3结合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项目的建设必须重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做好科学规划设计。因此,设计计划应考虑技术的操作特性,提前消除障碍,并提高设计计划的严格性。

3.4注意生态美化的要点

篇2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原则;施工方案

园林绿化以环境学、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主要面向人工植物群落,用艺术手法建构具有休闲、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区域系统。其所营造的环境应做到人性化、景为人用,充满生活气息,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使环境、城市社会、经济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出详尽周密的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园林绿化的各种功能要求,体现以人为本,还要具有地域特点、充满个性化。

一、园林绿化的意义

第一,园林绿化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城市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还能展现和弘扬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艺术审美、行为道德及文化修养。

第二,园林中的植物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其生理活动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可以产生生态效益;植物的观赏性能够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的空间,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

第三,园林的绿化比较接近自然环境,可以为动植物、微生物、鸟类等提供适宜的栖息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二、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园林绿化并不是选择一块地域,随便的栽些树、种些花花草草,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根据科学原理、美的规律,在一定的地域内将山石、植物、建筑、水体等糅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可以供人们休闲、赏玩的生活空间。对园林绿化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在园林绿化中,要依照地域、气候条件、实现的功能要求、居民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设计。如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其四季分明,冬天、春天两季风沙较大,所以此时的绿化要从防护功能为出发点,考虑冬季防风、防尘,降低风速的效应;夏季时要考虑通风降温的功能,以灌木、草、乔木等为种植植物,并进行合理搭配,在楼间的绿地要种植足够数量的遮荫乔木。

2、宏观和微观相统一原则

在园林绿化的规划中,要注重科学性,使园林建设服从整个的区域(或城市)规划;使园林的绿地同城市的绿地系统之间保持协调统一;园林建筑在尺度、形式、质地、色彩、体量上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和其它景物相协调;园林中植物的搭配等要与园林的整体相统一。园林绿化设计应相互衬托、前后对应,注意主次分明,使各景物的视觉感和谐舒适。

3、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对园林的绿化进行设计时,一切都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景观生态学、社会学、人居学、美学、植物学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出发,把人和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环境因素组合成完整的有机体,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如,园林中的道路要以方便人们的出入行走为设计原则;大型植物的种植要避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通风、采光、安全等需要。对园林的规划,要尽量避免损害自然环境,要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工作,使园林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放松、安全、优雅、和谐的休闲之地,为居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上的便利。

4、经济性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一定要考虑投入成本,要实现以最经济、最适宜的投入资金完成最好的设计效果。要将选址的原有地貌地形充分利用,对其进行加工修整,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变动,产生不必要的资金花费。

5、展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一个地方的本地特色、文化传统是该地区的代表符号,园林绿化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文化特色的体现。加入这些地方性元素,易于当地居民接受,使人们产生亲切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

三、园林绿化设计的施工方案

园林工程主要有园路、水景、造地型、给排水、绿化栽植、假山等内容,这些一般都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的,所以施工中会出现许多各单位配合不协调等各种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前,各施工单位要认真研究设计要求,进行工程预算,为施工材料、施工场地、施工队伍、施工机械等做好准备。按照施工工期,控制好工程进度,协调好各种原材料、设备的使用,保证施工人员按时完工。

2、施工过程的工作

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理解绿化设计的理念,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要制定对施工现场定期调查的机制,了解各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原料供应及时、不断料,制定科学规范的施工组织计划,认真落实施工的进度,按照工程的实际进度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过程合理有序的进行,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

3、完善质量控制机制

第一,要强化园林绿化的工程管理组织的更新,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对质量管理人员的配置须充足、合理,保证工作的需求,防止管理人员出现闲置。

第二,不断探讨质量管理方法,跟随时代的发展,创新质量控制机制,使园林绿化的工程质量始终保持发展性、时代性。

第三,对质量管理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整合,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实用的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

4、施工中苗木的栽培和养护

在进行苗木的栽培时,要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确定正确的栽种时间,对于不同种类的绿化苗木,其栽种的时间也不一样。在栽种之前,要对苗木的树冠、根系进行修剪,将带土球菌木根部的不容易腐烂的包装物拆除。在栽种带土球的乔木时,要把种植底部踩平,对于根部的,要在种植底部把土堆成锥形。在填土时,不能留空隙,应分层压实,种完要将水浇头;对较长的乔木要用支柱固定。在将各类植物种完后,要对其用心管理,认真养护,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生长态势,

5、施工中对土壤的选择和养护

园林绿化中,要选择质量好的种植土壤,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一些地方受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园林绿化所要求的土壤标准,所以需要园林的设计者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努力获得符合条件的种植土壤,如果所用土壤实在达不到标准,就要加强对土壤的养护管理工作。比如对种植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进行适当施肥,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把修剪下来的植物残体进行粉碎,制成有机肥料,不但经济,而且较好地满足了植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还符合生态循环利用的原则。

四、结语

园林绿化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住条件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生态保护,使园林绿化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符合当地文化传统要求,突出地方特色,满足人们的生活、休闲、玩赏需要。在进行绿化施工中,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案,保证设计理念得到体现,确保工程的质量并加快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周美玲.城市园林设计原则及施工管理要求[J].中国园艺文摘,2010(90)

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城市公共艺术,以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为己任。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做出以下几点探究。

一、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特点

就城市公共艺术特点来看,主要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其体现的社会价值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要显得更加重要,其体现出现共性比其体现的个性也要重要得多,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应体现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化。与此同时,开放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的开放对现代人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所在,这也是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特点。此外,公共艺术的地域性、文化性与参与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地域性来看,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之内的所有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的组合体,注重的是公共艺术品的规划与分析,并将整个城市的整体低于规划到城市发展中来,尤其是加强城市独有文化的延续性保护。而公共艺术的文化性来看,注重体现的是城市文化艺术的展现,通过城市园林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将城市的文化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有着较高的标准,而参与性则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通过增设城市公共艺术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中,将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表现出来。

二、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通过公共艺术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品位。虽然当前我们认识到了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性,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尤其在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与城市公共艺术的体现的矛盾尤为突出。

第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体现的生态性和整体性以及和谐性较低,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纳入城市的生态元素,很多时候体现出来的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差,而整体性的缺乏则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周边因素和整个城市的环境氛围,和谐性的缺乏则是园林景观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低,对构建和谐而又生态的环境的作用甚微。

第二,设计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往往由于局部微观的开发对宏观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使得产生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为因素的原因还使得本应设计的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构建相违背,尤其对可持续地发展理念的融入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还会对设计机构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

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将公共艺术体现出来,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但在城市中并不可能在每个公共空间都存在公共艺术,加上公共艺术的欣赏需要更多的人去欣赏,才能将公共艺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公共艺术时应分别在成绩的休闲文化区域和文化生活区域,如在广场、道路、公园、街道、社区等区域中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设计,因而必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

(二)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

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包含了植物、水体、小品、道路、广场等方面的设计,而设计的目的旨在将各种设计内容进行有机和完美的结合,形成亮丽的风景线。园林设计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体,所涉及的公共艺术能将城市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虽然说公共艺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段,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将公共艺术更好的展现在公共空间,但公共艺术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公共艺术已经是园林工程中的主要景观。尤其是很多雕塑作品已经将周围植被环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已成为园林设计之中的经典,更是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四)对城市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的追求与期待

应该说城市公共艺术在将来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园林设计当中,以此不断丰富园林设计的内容和风格,这是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当前的共公艺术应该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内容和形式,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寻找突破,以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宣传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尽量不要选择太过于抽象的,除了“好看”老百姓想不出来其他内容的艺术形式。对于园林设计应该向着更加生态化、更加人性化、更加文化的方向发展,要重点突出公共艺术功能和作用,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自然且系统地修护与改造,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探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着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结合实际,根据城市公共艺术特点与园林景观设计内涵和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着力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作用;措施

Abstract: The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a city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the city residents show an important window of moral construction level and cultural level, city garden that irreplaceable role is be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city landscape and gard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words: City Garden; fun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建设城市园林的意义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城市是由形态功能各异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无论具何形态和功能,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建设目标。城市园林应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城市园林建设中,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种植高大乔木、复层种植为主,减少硬质铺装和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于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和宁静感,易使人产生压抑感和疲劳感,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其能产生负氧离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市容,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单位庭院、道路河道及隔离防护的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3、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除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外,还满足了精神生活需求,是人类游玩、健身的重要场所。目前的问题是现有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在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建设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等,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4、发展郊区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防灾避灾的场所。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地震、火灾等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这是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在平常时期供人游玩,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6、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城市是用大量物化劳动建成的载体,应该想方设法使之能够永续利用,使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其环境质量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在足够的公园和绿地中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另外,还能使城市房地产增值,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提升,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作用,促进城市永葆青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城市园林建设中采取的措施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园林建设和生态理论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

  1、科学地对园林布局的结构进行规化

  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园林的无序规划、布局分散和过多的人工雕琢等等,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应该履行生态优先及城市整体规划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先,着眼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大自然的环境引入到城市,形成一个“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美好景象,使城市和园林景象相互融合,科学合理的布局园林建设中的各种苗木,这样,优化了土地使用率,使城市中有限的土地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此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也要对个植物物种进行合理的配植,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配植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景观,避免了栽培单一物种,使城市园林更具有大自然的天然和野生的特点。

  2、按照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合理的进行配植

  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植物群体是藤本植物、灌木及乔木、草本植物等,在大自然中它们有各自本身的特点,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各有不能相互替代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的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城市的功能及栽培植物的生活习性,不能盲目崇拜,大量购进。要依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栽培适合该地区生活的物种,在这个条件下,在合理配植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等搭配。总之,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确定适宜该城市栽培的植物,决定是栽移一些外地物种,这样考虑仅仅节约了植物栽培后的养护费用开支,还更大程度的展现了林园的价值。

  3、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因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苗木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因为这些苗木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成长迅速等优点。此外,栽植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还有其具有对本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城市园林建设中一般都是以乡土特色植物为主体,也可以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外来树种的引进也向市民展现了乡土植物以外的生物群落外貌。

  4、要保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城市地貌一般比较单一土质条件差等缺点,因此适合该城市的植物物种相对稀少,城市园林形成的生物群落结构比较脆弱,很容易导致树木死亡和草场退化,发生病虫害等情况,城市园林稳定的基础是园林建设中栽培植物的物种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有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所以,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坚持各物种之间种植相互搭配,保持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化,这样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得以加强,使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四季更替,鲜花绽放、绿色长存。

  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体,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必须要符合居民的心理要求。园林建设要以人为本,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城市中的每一处的园林建设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考虑到人的视觉、行为和心理感受,建设具有独特景观的园林,让居民从身心感受到园林给其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园林建设的人性化。不管怎样奇思妙想的设计园林景观,都需要考虑到居民随时随地消遣,时时刻刻让居民留恋园林景观中的美景。让每一位居民身处园林有一种园在画中,人在画中的感觉。只有这样,园林建设从人文方面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总之,一座园林的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人的满足作为园林建设每时每刻的追求。

篇5

近年来,部分医院率先进行信息化建设,简化医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医疗质量得到保障。然而要在全国推动医疗信息化的改革,目前尚存在发展瓶颈。目前,医院与IT企业合作,自主开发软件,成为推进国内的医疗信息化的有益探索。业内人士表示,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统一标准,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实现信息分享。

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病,患者拨打114或12580,由话务员进行网上预约,随后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医院,直接找预约好的医生问诊,并按照开单时的指定时间进行化验检查,在拿药环节中进行刷卡缴费。整个流程中患者可收到短信提示,无需排队。

这样便捷的就医流程,得益于该院的信息化建设。据了解,采用自助挂号系统后,该院去年348万门诊中,有70%的患者为提前预约。由于患者在预约阶段就已知晓分诊的科室、医生和门号,无需再到医院分诊站咨询,因此从前的分诊站现已全部改为服务站,只剩一名服务人员来为患者答疑解惑。由于支持刷卡支付,缴费环节也得到简化,住院收费处和门诊收费处已进行合并,七成患者采用自助缴费方式,整个医院已布有350多个结算机器。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能够拥有一份电子病历。“医疗系统最重要的系统就是电子病例,以往在看完门诊,病房,急诊等之后转科了,病例都要重新写一遍,有了电子病历就打通了,医院只要在病历上打共享,患者的名字、疾病等需要的数据便全部显示出来。出院时,点一下出院录共享,里面的诊断、治疗记录全部都出来了。”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表示。此外,身份证挂号的方式还能使患者医疗信息得以永久保留,便于多次就医之间的衔接。

信息化建设还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控制。权限与条形码管理可规范治疗行为,追踪其质量。

陈肖鸣介绍:“我们医院设置了一些权限,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权限不一样,开药权限与医保权限也被设置。比如病人的消毒包或者这些内容,消毒的东西和材料,谁打包的,谁运送的,谁接收的,用在哪个病人身上,整个流程是进行了流程的条码管理。同时一旦医生开错了药,电脑马上会提醒。”

陈肖鸣补充,信息化建设可纳入临床路径。“比如说乳腺炎的手术,第一天,术前准备做什么,第二天怎么处理,这个病例已经规范了,用什么药,检查什么,点一下就行了。我们叫做结构化病例的医疗系统,是医疗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据了解,中央在2009年提出医疗信息化,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发展瓶颈。陈肖鸣认为,医疗信息化需要在全国建立统一标准。“每个医院都自己做一套,就形成了信息的‘孤岛’,即使在一个医院里面,这家公司一个软件,那家公司一个软件,也不能做到共享。”

陈肖鸣指出,在大医院、县医院、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医疗流程中的资源共享,以及对于健康的指导,都离不开信息管理。“现在我们提到检查要互享,我在这家医院做的检查,在那家医院可以采信。”

然而低价中标使得各医院信息化难以步调一致,阻碍了资源共享。陈肖鸣透露,目前部分医院采取低价中标,直接的后果就造成了一些低、小、散的公司低价倾销。“这个信息化做了以后就没有办法后续的维护,没有办法打破信息的孤岛。目前不同地区、层级的医院信息化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 陈肖鸣认为,要在医院之间,医院内部形成信息共享,则需要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

如何在设计阶段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新兴行业总经理王云峰表示,通过优质的服务器和存储的虚拟化技术,云服务以及虚拟的数据中心,来帮助医院重塑高效、绿色、灵活的IT技术架构。“对客户信息数据海量、永久安全的存储,以及对数据的挖掘,是医院长期经营尤其重要的一个方向。”今年三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联想集团成立联想研究院,由联想提供业务咨询、流程再造、IT技术架构方案的搭建、软件的定制开发甚至未来的运营和维护。这既是对IT厂商的一个机遇,也是推进国内的医疗信息化的一个有益探索。

篇6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因此,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 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1.2 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 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简单设计复杂化

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 世俗化、潮流化

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世俗。

2.3 设计标准的侈豪化

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 广场设计的八股化

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 绿荫不足硬质化

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 小区景观展示化

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 集中绿地的架空化

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 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

有些构图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 置景手段的舞美化

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 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3.2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 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 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 以人为本原则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 地方特色原则

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 结语

本文论述了城市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城市园林设计的建议。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提请我们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篇7

关键词:多样的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原则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古代时期的园林景观相比较,明显表现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尤其是在现代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逐渐减少地域文化的应用。但现在看来地域文化有用着极大的魅力,能将其适当的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进步。

一、地域文化的定义

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种说法:狭义的和广义的地域文化。前者说的是在秦时期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各个不同地区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称;后者说的是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各个不同地区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称,从时间上看是指我国远古时期直至如今的所有文化遗产。大部分学者支持“地域文化特指中国广袤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别具匠心、别具一格,到目前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传统文化。”的说法。

二、目前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态分析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在单一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园林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设计师自然认为能够通过吸取地域文化来提升自己的设计成果,这样就促成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背景下也在迅猛发展,但由于有许多外来文化的干扰及影响,在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没能很好的展现出它独特的色彩。目前在一些建筑物上能够发现一些当地的精神文化特色,但这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和迅速发展中的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是不满足的。因此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地方特色文化,将地方特色文化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使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

三、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的方法

1、吸收地域文化特色元素

由于每个不同的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人文地理都非常多彩,所以每一个地域都有许多的地域文化元素。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要基于对当地地域文化的认识,在五花八门的地域文化元素里中挑选与自己的设计最为契合的、最具有当地精神文明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元素。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需要设计师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所调查到的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选出最契合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有时甚至是需要设计师到当地去生活,亲身体会当地的传统、民俗风情。当设计师真正理解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其提出的设计方案才能很好的吸收地域文化特色元素。当当地的园林景观吸收了当地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前来观赏的人们就可以体会到该地区的地域文化,这样可以传播和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

2、遵循表现地域特色文化的原则

由于地域特色文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是重要创作素材之一,设计师们都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设计中表达出地域文化元素。这样的想法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将地域文化与自己的设计进行融合时,要遵循表现地域特色文化的原则。设计师在表现地域特色文化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有整体性、独特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园林景观设计吸取地域文化元素时,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确保不打乱所有环境因素的自然发展规律,确保人文景观、地域文化和园林设计三者的协调统一。只有达到的整体性,才能使园林景观设计放在自然环境中不显的那么的突兀、不合群。独特性原则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独”字,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想体现出它的独特之处,就要在详细了解了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将最典型的、最具有独特性的、别具一格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吸收到园林景观设中,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当园林景观设计拥有了它的独特之处,必然能够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达到夺人眼球的效果。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不仅是大力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想发展自然就想到了大自然,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脱离大自然的发展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十分重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给予大自然充分的尊重,力求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总结全文所述,园林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而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将园林景观设计设计成夺人眼球、独具匠心的景观,就要巧妙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素材,使之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景观,变成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媒介。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注意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地域文化尽可能完美地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考虑其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能够解决园林景观设计大同小异的问题,也能够继承和传播传统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国英.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分析[J].风景园林设计2016,35-02

篇8

关键词:森林医学;森林医疗花园;健康;压力;循证设计

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压力有关,压力导致人类疾病谱的变化[1-2].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对人体重要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有极大危害,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因此不断增加.另外,许多内分泌失调和精神疾病与长期不正确的应激反应有关,如2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倦怠和疲劳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压力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是过早死亡的危险因素[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久坐、少运动、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加重了心理压力.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自然疗法可以增强人类健康[4],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1森林医学与森林医疗花园

1.1森林医学

国际上把森林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称作森林医学[5].日本在森林医学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2年,日本学者创造了“Shinrin-yoku(进入森林大气或森林沐浴)”这一术语[6-7],可以将其解释为人与森林环境接触和吸收的过程,旨在改善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Shinrin-yoku被认为是森林赋予人类健康最广泛的活动.自1992年起,积累分析的大量科学实验数据得出:森林医疗能够使皮质醇水平、交感神经活动、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降低,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加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压力状态可以通过森林医疗得到缓解[7].

1.2森林医疗花园医疗花园的作用

已逐渐被全世界了解和认同,花园中的阳光、空气、水、植物等积极因子,有益于改善人体机能[8].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建在德国威利斯赫恩小镇,随后,日本建立了“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养型森林”和“预防生活习惯病森林”三种健康森林模式[9-10].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对森林医疗花园的研究不断增加.2007年,国际森林研究组织联合会启动了人类与健康的新项目,目的是促进环境学、景观设计学、医学、心理学的跨学科交流.2012年,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建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康养基地.随后我国各地多次举行森林康养研究会,并成立森林康养研究中心[11].美国、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建成多家森林医疗花园,如丹麦纳卡地亚森林医疗花园、瑞典阿尔纳普医疗花园和美国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医疗花园.

2相关基础理论

丹麦森林景观研究者UlrikaK.Stigsdotter提出参与自然环境的两种方式: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主动参与自然的益处与美国环境行为学家RogerS.Ulrich的减压理论和美国环境心理学家Kaplan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相契合.Stigsdotter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教授PatrikGrahn构建的环境助益性三角模型连接了主动和被动参与,能更深入地理解患者的需求,为医疗花园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1健康本源学(salutogenesis)

1979年,美国裔以色列医学社会学家AaronAntonovsky向科学世界介绍了健康本源学[12],认为乐观、信念、勇气、坚持、社交等积极因素能改善健康状况.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等条件,维持和增加健康.人生取向协调性(senseofcoherence)是健康本源论的基础模型,内在需求与行动目标一致,保持自身和谐感和生活的连贯性,人生取向一致性越高,越有能力创造健康[13].这与病因论(pathogenesis)有很大不同,病因论关注疾病的起因和如何预防并治疗疾病,健康本源学和病因论是对待疾病两种不同的方法.健康本源学提倡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情绪,增加运动机会,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

2.2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

Kaplan夫妇1989年提出注意力恢复理论.信息时代,大量纷繁的资讯占据人们的生活,在处理资讯时,人们有限的注意力被不停干扰、中断,导致过度消耗心力脑力,应激性降低,处理能力降低,错误率增加,产生过度负荷的亚健康状态[14].人们处理信息时使用直接注意力(directedattention)和间接注意力(fascinationorinvoluntaryattention)两种方式[15],健康状况、自我心理调节与修复、认知状况影响一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能力与环境的要求达到平衡状态时,是最舒适、高质量的生活状态[16].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自然环境的补偿修复作用取代社会环境繁杂多变的失控状态,让人得以恢复.

2.3减压理论(stressreductiontheory)

Ulrich提出减压理论,认为当人处于压力状态下,会引发消极情绪,导致生理系统的短期变化和异常行为[17],但是压力状态下的人进入到自然元素丰富的环境时,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转移压力,从而恢复到初始情绪状态或产生更积极的情绪,带来相应机体的恢复.

2.4亲生命性假说(thebiophiliahypothesis)

生物学家E.O.Wilson退休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于1984年提出亲生命性假说,认为人体的DNA中存在亲近和接触自然,并在自然中获得安全感的编码,这源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在自然中栖息和生存,一旦脱离自然,进入钢筋水泥的构筑物,人类会感到压力.一些反对亲生命性假说的研究者认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积极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learnedresponsetheory),由文化传播和个人认知决定[18].

2.5环境助益性三角模型(triangleofsupportingenvironments)

Stigsdotter和Grahn提出心理力量、自然环境和社会互动关系的三角模型[19](见图1).人的心理力量越强大,对环境的敏感度越低,最易与社会展开互动.当一个人的心理力量持续偏低,感到很大压力时,安静私密的自然环境最适合缓解压力,待心理力量水平提高时,会逐渐减少对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的依赖,过渡到情感参与甚至开始更外向的社会活动.这是由低幸福感向高幸福感过渡的过程.

3森林与健康的相关实验研究

3.1循证设计

目前,检验医疗花园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后评估(post-occupationevaluation),其可以检验设计空间体验过程的有效性,设计目标是否实现,特性能否显现[21].罗杰•乌尔里希(RogerUlrich)指出,医疗景观设计正走向循证设计[22].循证设计起源于循证医学,采用健康本源学的视角[23],在学术研究上,循证设计基于严谨的科学证据,弥补了使用后评估的不足.在花园施工之前,进行实地观察、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和统计量分析,利用可视化技术,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跟踪体验者大脑对康复环境的动态反应[18];利用数字技术创造虚拟环境,观察体验者的心理变化.在不断假设、实验、印证的过程中,能够降低不成功的可能性,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3.2相关实验研究

YukoTsunetsugu,BumJinPark等研究森林沐浴的日本学者在森林和城市选址,选择280名年轻男性城市居民为受试者(年龄21.7岁±1.5岁),在完整告知实验过程后,分别进入到森林环境和城市环境,经过短时间(15min)的观察和行走,分别记录各项实验数据,分析七项生理参数:皮质醇浓度、心率变异性、HF功率、交感神经活动、收缩血压、舒张血压和脉搏率,HF反应副交感神经活动,功率比(LF/HF)反应交感神经活动[24-25].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对环境的敏感度不同[26],所以对于个体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一项测试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实验[27-28]由日本卫生学与公共卫生学博士Q.LI和他的同伴共同完成.在受试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12位37~55岁的健康男性,在三处森林地区经历了三天两夜的旅行.第一天下午,受试者在森林中散步2h,第二天,受试者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各散步2h,在实验开始前、第二天和第三天对他们的血液进行取样,测定NK活性,测量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NK、T细胞、颗粒溶素、穿孔素和表达颗粒酶的细胞比例.对森林环境中受试者生理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城市环境相比,森林环境可以降低皮质醇的浓度,降低脉搏率,降低血压,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和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我国古代中医学就探知了森林对人体健康有益,20世纪初,森林与健康的研究热潮又回到中国.研究者们进行了森林与生理健康的相关实验研究,发现长时间在森林中游憩有以下好处:森林中相对较高的含氧量能够提高人的血氧含量和心肺负荷水平,改善心肺功能;森林覆盖率与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成正比,负离子与带正电的细菌(通常带正电)结合,使细菌产生结构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死亡[29];树木的叶片能有效拦截空气中的尘埃,避免尘埃中的有害物质伤害人体;森林密闭性高,能有效拦截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伤害;植物杀菌素(pythoncidere)又称芬多精,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是它具有相当高的活性,不仅能够杀菌抗癌,也可以增加人体神经系统的敏感程度[30];森林的绿色环境有助于缓解眼疲劳,森林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植物对光的反射程度远远低于建筑,对视网膜疾病和白内障有助益疗效.同时,对森林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发现,在森林中的游憩时间、方式、森林季相景观、营造的景观效果等都与健康状况有关.

4实例研究

4.1阿尔纳普医疗花园(thehealinggardenatAlnarp)

阿尔纳普医疗花园(见图2)位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其针对压力相关疾病的自然疗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治疗结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67%的患者已准备好回到工作和学习的岗位上.阿尔纳普医疗花园占地约2hm2,园外东西侧栽植果树与周围环境隔离,园内被茂盛的乔灌木围合,自然区域森林景观效果突出.花园建设同样有四个目标:①为患有“倦怠疾病”的人提供不同的园艺治疗方案.②提供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计划,研究医疗花园如何为患者带来康复助益.③允许研究者对花园设计和疗法进行科学实验.④提供学生一个研究课题.所以花园的工作人员将分成两个团队:一个治疗团队,负责患者的康复治疗,团队中有景观设计师、职业医生、精神病专家、保健医师和环境心理学家;一个研究团队,跟踪治疗过程并评估花园设计,团队成员包括景观设计师、医学教育学家、物理治疗师和心理治疗师.丹麦纳卡地亚森林医疗花园多处借鉴了阿尔纳普医疗花园的设计,两者的区域功能类似[32].阿尔纳普有自然区、园艺疗法区和欢迎花园,分别提供了内向活动,情感参与活动和外向活动[33].

4.1.1自然区(thenaturearea)

自然区在阿尔纳普占地最大,分为森林区、树林区和被椭圆绿篱包围的草甸区.森林区物种丰富,空间密闭,野味十足.巨大的树冠围合成多种空间,访客会有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森林区的起点在入口处,沿着西部边界向西北延伸,在北部面积扩大,北部转向南部宽度再次变窄,一条蜿蜒的散步道贯穿整个森林.树林区在花园的西北部,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视线比森林区开阔,里面设计了池塘,水中反射着自然景色的倒影,为访客提供冥想空间.草甸(meadow)是瑞典田园风景的重要部分,这个词经常出现在诗歌和民歌中.椭圆形绿篱把自然野性的和人工规整的景观分割开,在草甸区,人们可以自由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4.1.2园艺疗法区(cultivationareas)

园艺疗法区按种类分为四个种植房间,每个房间都与园艺疗法有关.第一个房间里的种植床形状规则,直排排列,对栽培管理要求不高.第二个房间专注于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栽培并完善园艺活动,有不同高度的种植床和多样的植物材料,具有最佳的栽培条件,访客和研究者都可以测试不同类型的种植床的特点,方便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第三个房间提供传统的种植方法,主要种植蔬菜,还进行一部分草本植物种植.使用有机材料作为房间的墙壁和地板,这让内部空间友好而易于亲近.草地上的石板路连接每个种植床.第四个房间是森林种植园,它与传统种植的严格直线型种植明显不同,森林种植园实现了种植高大植物的可能性,创造丰富的空间和乐趣.森林种植园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它应该是生产性的,并且从长远来看几乎不需要维护管理.

4.1.3欢迎花园(thewelcominggarden)

欢迎花园是整个医疗花园最难设计的部分,它位于入口处,是游客进入的第一个花园.设计需要不对访客造成任何压力,同时,要求有趣和有吸引力.这个花园命名为欢迎花园,目的是让访客感到被欢迎,提升整个花园的安全感.设计师最终把欢迎花园分成两部分,一个是社会型,一个是感官型.社会型花园更靠近入口,有着开放的房间和休息座位,为访客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感官型花园中的阳光和阴影被凸显出来,种植芳香植物和结有浆果的树木,再以滴水的形式制造有节奏的滴答水声.建设花园需要时间,植物生长也需要时间,即使医疗花园中选择快速生长的植物材料,也需要几年时间等待景观的生长.虽然如此,设计师还是认为有必要建立这个花园,因为阿尔纳普成为了实验室,尝试全面评估设计假设并测试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拥有独特素质的花园展现的细微差别,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4.2东井峪森林医疗花园景观概念设计

东井峪位于天津蓟州区北部综合休闲旅游山区,紧邻西井峪民俗摄影村,森林生态系统发达.村庄里的石砌民居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山间植物繁茂、奇石林立,有着令人惊叹的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2016年7月,“废墟•重生”东井峪乡村改造国际景观设计竞赛由CBC(ChinaBuildingCentre)、渔阳镇政府和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发起,旨在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34],通过景观修复和文化注入,重新盘活这处风景优美的人气圣地.现东井峪村落遗址是一片残垣断壁,几百年历史的顶瓦、檩木被拆下带走,留下无法运走的石头,完好的民房尚有六处,村内道路不够平整,仅适合步行通过,树木长势旺盛,无人管理,稍显凌乱.根据森林医疗花园空间分类的要求,在东井峪村落中选择了一处2hm2的场地,是天然的森林医疗花园建设用地.场地遗址拥有茂盛的森林景观、适宜园艺种植的平坦地带、废弃的水池和两处民房,且道路畅通,周围环境静谧.花园设计(见图3)借鉴了阿尔纳普医疗花园和丹麦纳卡地亚森林医疗花园的设计方法,园内各功能分区的边界全部由植物围合,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基本上不需要维护管理.按照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治疗阶段的需求特点,把花园分成自然区、沉思区、园艺疗法区、草坪区和欢迎区五个区域.对东井峪森林医疗花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为了达到四个目的:①保护、修复当地的石屋建筑,保留原始村落的特色,继承并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②借医疗花园的建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过程.③营造丰富的空间,帮助人们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④与西井峪民俗摄影村的旅游产业结合,为东井峪营造福利.

4.2.1自然区

自然区自花园入口沿主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宽度逐渐变窄,围合了整个花园,丰富而成熟的植物景观形成密闭空间,使患者产生被庇护的感觉,增加安全感.自然区内设置了环形散步道,在路中间位置设计了一个中式观景亭,行走或静坐其中,如同沐浴在大森林中.东井峪盛产柿树和板栗,到了收获季节,采摘浆果也为人们增加了森林浴的乐趣.根据环境心理学和健康本源学,这一区域提供了让人释放压力,恢复注意力的自然疗法.

4.2.2沉思区

沉思区利用了原先破损的水池,上面架设沉水廊架,水中种植千屈菜、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给人提供亲水空间和冥想空间.这个空间温馨宁静,亲切自然,可测试水池中观赏倒影的观赏范围,从而设计出散步道和座椅休息处的位置.叠水从低墙的顶部流入低处的水洼,结合水流通道的宽度、下降的高度和水洼深度,营造出舒缓动听的水声.

4.2.3园艺疗法区

此区域提供园艺活动的场地,与自然区相比,需要患者亲手施肥、种植、灌溉、去除杂草、收获等,有着更深的自然介入疗法,在此过程中,给患者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是情感参与与内向活动向主动参与与外向活动的过渡.利用当地的各式石材搭建种植床,增加了人们与植物接触的机会.种植的植物类型多样,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及蔬菜瓜果.在园艺疗法区有一个温室,适合冬季种植和休息交流,还有六个种植房间,提供室内种植.

4.2.4草坪区

草坪区提供了主动参与自由项目的场地,在视觉感觉上更加开敞,结束自然治疗后的患者,由于身体与情感上的压力已得到缓解和释放,置身于此区域时,不会因为空间的开敞而产生压力.中间部分是完全开敞的草坪,没有庇护的植物和建筑.这里不适合情绪状况差,认知能力低的患者活动.

4.2.5欢迎区

欢迎花园用房利用东井峪原有的特色石头建筑,通过修复加固使其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建筑内部分成两个空间,一个交流空间,一个展示空间.交流空间内布置座椅和景观小品,利用水声和植物芳香营造温馨亲切的环境.展示空间向患者和访客展示东井峪的人文特色和历史风俗,拉近人与场地的距离.

5结语

由压力引发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森林医疗花园能够对这类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大大降低医疗成本[35].花园处在不停生长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时间、季节、气候变化,患者和访客依据偏好选择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研究人员需要记录患者的健康效果(healthoutcome),即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进程的指标和量度[36].森林环境与治疗元素结合,维持、改善并恢复人体健康状况,研究人员需要评估花园景观元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助益效果.ClareCooperMarcus说:“尽管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但不能等到所有研究都完成后再去思考如何设计[23].”我国在森林医疗领域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创新而有意义的设计思考出现,以期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宋丹,赵殿龙,郭政.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看中西医思维的区别[J].光明中医,2011,26(2):191-192.

[2]余谋昌.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7-12.

篇9

1.1圆盘犁性能圆盘犁特别适用于杂草丛生、茎秆直立,土壤比阻较大和土壤中砖石碎块等复杂农田的耕翻作业,具有不缠草、不阻塞、不壅土,能够切断作物茎秆、克服土壤中的砖石碎块、工作效率高、作业质量好、调整方便、坚固耐用等特点。本设计的圆盘犁是与中等功率拖拉机(36.8~40.4kW)配套的耕作机具,采用三点悬挂连接配套,犁的通过性能、入土性能良好,翻土、覆盖质量能满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且具有耕作阻力小、操作调整方便等优点。利用Pro/E造型技术画出的圆盘犁三维图,如图1所示。

1.2圆盘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圆盘犁主要由犁架、立柱、前犁柱组合、后犁柱组合、摆架组合及尾轮组合等构成。本设计的圆盘犁采用3个圆盘组成(见图2)。每个圆盘独立安装在与主斜梁焊接的犁柱上。圆盘刃口平面的水平直径同前方向配置成47°的偏角;圆盘刃口平面同铅垂面的倾角为19°。圆盘犁耙后部有一特殊尾轮,其作用主要是承受土壤对圆盘的侧向反力,使机组在作业中保持行进稳定。圆盘犁的耕深与圆盘的直径大小有关,本设计采用的圆盘的直径为660mm。圆盘犁耙的入土能力取决于圆盘刃口对土壤的压力,因而与犁的质量有关,犁体越重入土性能也越好(本机质量达到440kg),比普通的圆盘犁要重,因此入土性能也好。由于圆盘刃口是在滚动情况下周期性地间断切土,所以磨损较慢,如磨损量只使直径略有减小,仍可照常使用。圆盘犁使用前需要进行调整,耕深可采用力调节或位调节的操纵手柄进行调节。为有效地平衡侧向力,保证圆盘犁工作稳定,可根据不同比阻的土壤调节盘形尾轮的偏角和倾角。圆盘犁的装配图,如图2所示。圆盘犁的结构参数如下:

1.3圆盘犁犁体结构和尾轮装置圆盘犁犁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圆盘犁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盘犁连接座上,圆盘犁连接座通过大小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犁柱座上,并利用开槽螺母定位,犁柱座上装有轴承端盖,犁柱座焊接在犁柱上;犁柱焊接在下座板上,下座板和犁柱之间焊接3个肋板以及1个犁柱加强板。圆盘犁的倾角为β(通常配置为15°~20°),减小倾角,圆盘凸面与土壤的挤压面积减小,有利于入土;当β增大时,则不利入土,但有利于土伐的翻转和耕深的稳定,因此这里选择的倾角为19°。圆盘刃口平面的水平直径同前进方向配置成47°的偏角(通常为40~50°),这个偏角有利于土伐向外翻转,有利于耕深的稳定。犁体中装有圆锥滚子轴承,作业时犁片旋转运动,圆盘随着拖拉机的前进慢慢转动入土,土垡翻转后把植被覆盖在土垡下面。圆盘犁片参数如下:尾轮的结构如图4所示。尾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尾轮座上,尾轮座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尾轮曲轴上,尾轮曲轴上焊接有刮板安装板,刮板安装板上装有刮板,尾轮曲轴安装在连接杆上,弹簧导向杆也安装在连接杆上,弹簧安装在弹簧导向杆上,隔套安装在弹簧导向杆上,最后弹簧导向杆伸进尾轮座板上的孔中,连接杆通过一个销钉安装在尾轮安装板上。为使圆盘犁能适应不同耕作条件,在耕作中土壤侧反力能得以平衡,以便保持机组直线行驶,尾轮不仅要有一定的偏角,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倾角。尾轮的作用就是消除侧向力起到平衡的作用,工作时,尾轮贴着未耕土壤的斜面上滚动,消除侧向力,并且在尾轮上安装了一个限深轮,用以限制耕深;另外,尾轮上还安装了一个刮土板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刮去附着在尾轮上的土壤,有利于尾轮的正常工作。尾轮参数如下:

2圆盘犁试验

采用40kW的东方红554拖拉机在10年抛荒地、生荒玉米地及油茶林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抛荒近10年的庄稼地,由于土壤非常硬,近期干旱少雨,拖拉机挂低速Ⅱ挡前进,耕深为170mm,耕宽800mm左右;在生荒的耕玉米地,土质相对前者来说较松软一些,而且植被覆盖也较前者好,拖拉机在中速Ⅱ挡时作业,耕深为250mm,耕宽850mm左右;在标准园艺化种植的油茶林地,土壤多年未耕,土质比较适合,拖拉机挂中速Ⅰ挡前进,耕深为200mm,耕宽800mm左右。试验情况如图5所示。在标准园艺化油茶林地进行试验时,由于油茶林地有一定的坡度和坑洼,圆盘犁犁地耕深为200mm。如果在圆盘犁机架的尾部加上50kg重物,耕深可增加20~40mm。表1是拖拉机在十年抛荒地、生荒玉米地及油茶林地且不同工况下测得的耕深和耕宽情况。

3结论

篇10

关键词: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1.目前居住小区园林规划的弊端

1.1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缺乏创新设计

很多居住小区园林工程都缺乏特色,生搬硬套,没有识别性,使很多来访的客人不易准确找到它们的位置。大部分园林规划设计没有因地制宜,进行不切实际的模仿。还有的部分小区为了跟风,把原来的树木砍光重新种植草坪。还有部分小区没有考虑气候原因,移植一些棕榈类植物,结果到了冬季,都死光了。

1.2缺乏对植物群落的重视,过分关注草坪建设

在对居住小区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上,受到大面积草坪的时尚风感染,对其过分追求。不管任何设计都侧重于草坪上,经常产生草地变道路的情况,其美化作用没有发挥,居住环境的和谐又被破坏了。在设计植物群落时完全可以制造一点神秘感、层次感,防止小区产生一眼望穿的情况。

1.3设计规划思想比较陈旧

部分居住小区仅仅为了满足绿化法规条例或符合规范要求,其设计方案缺乏情趣,没有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非常粗糙。部分住宅区用铁栅栏、围栏包围绿地景观、园林草坪、花坛,拒人于园外,这样的绿化在覆盖面积上虽然达标,然而无法发挥其实用功能。

2.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园林思路

2.1以人为本的定位

①人是居住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行为感受要充分考虑。所以在规划设计前要全面调查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行为特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声音。②完善小区的配套设施,综合功能要齐全。居住区不仅包括绿地等基础设施,还包括卫生保健娱乐场所、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市政公用设施、行政管理等。③要有超前意识的设计规划,留出一部分待建用地,注重创新,注重管理,注重经济实用,注重绿化设计手法。

2.2环境与自然相结合的风格

居住小区环境特征、建筑风格、园林主题、气候条件等与园林风格紧密相关。园林规划设计要对四周景观特色充分发挥,并在园林造景中将其引入,将自然山水与园林融合在一起,形成风韵独特、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

2.3立体感和层次感兼备的空间与流线设计

斯蒂芬·拉伯德和汉斯·罗易德说过:“空间的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他们之间以通道相连;人同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园林流线与空间是从更高层次提出的设计思考方向,要求竖向与人的行为角度、空间角度、满足人车交通角度等方面提出的设计要求。因此,在设计居住小区园林的过程中,要对小区进行分割,使空间产生立体感和层次感,防止出现平乏无味、一览无遗,在园中无景可观的情况。

3.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

3.1设计景观

要取得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的效果。不断体现文化底韵,增添人文色彩,让小区居民身心愉快,减缓压力,陶冶性情。强调园林建筑中的花架、亭、廊、榭等有法而无定式,采用层次错落,回环曲折的理念,使园林环境创造无限变化、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园林小品要雅致、简远、疏朗,凸显特色,使其意境深远而景象简约,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3.2平面布置

居住小区道路、楼群通常是规则式布置,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有自由式、规则式、混合式。自由式布局比较灵活,对居住的室外空间通过迂回曲折的园路进行分割,以自由式植物绿化配置让人产生活泼自由、富于自然气息的印象。规则式就是几何图式,依照一定的几何图案对水体、园路、广场等进行布置,主轴线非常明显,让人有明快、整齐的印象。混合式是把自由式与规则式结合在一起的布置方式,兼具了规则式的整齐,又具有自由式的灵活布局。利用道路、广场、小品、园林建筑、绿化布置,取得与四周楼群建筑协调一致的效果。布置景物的过程中要做到一步一景,各个位置都会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在植物布局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园林景观与文化、小区生活的紧密联接。

3.3设计园林绿化

以乔灌木为主设计居住小区绿化,以地被植物覆盖地面为辅。因地制宜实施种植,种植方式有丛植、孤植或群植,要贴近自然,虚实相衬。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常绿树与落叶树数量的搭配,尽可能利用观果、观花和色叶植物,表现层次感和季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