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初中生;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74-02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初中生往往逆反心理严重,甚至会出现厌学、逃学、自残等极端行为,因此要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现进行探讨。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1]可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既是当今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初中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时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渴望独立,易冲动,但可塑性最强。在平时教育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一般都比较关注学生的生理成长状况,却忽略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使生理和心理教育没有达到和谐统一。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刻不容缓,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

笔者一直从事思想品德课的一线教育教学,接触许多初中学生,深切感受到不少学生成长中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当弘扬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用教师的健康人格影响学生。我国正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学科教学的“职责范围”,主动地有意识的进行渗透。[2]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思想品德教师自身应是一个有健康心理、良好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只有教师以高尚廉洁的人格从事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言传身教、以德育德,塑造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用教师的健康人格影响学生的发展,以达到更好的育人目标。

2.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思想品德学科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教科书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教育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同,使其心理素质逐步提高。[3]

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引导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创了许多新途径。教师可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小品表演、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体验其重要性。它要求教师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地说教,要注重实际地影响他们,注重引导。

4.将课堂渗透教育与课外心理辅导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是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因而教师要用灵活的方式,如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一些心理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与学生沟通应找对切入点,避免说教,鼓励学生打开心扉,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说出来。教师了解之后,应该努力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也应和家长沟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上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学生不仅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还能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锻炼了组织性、纪律性、自制力,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开展课外活动时,老师应与学生一起参与,老师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加入学生的队伍里,既能密切师生关系,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对老师也是有益的,体现“教学相长”。

总之,只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加以引导,就能使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品德科任老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与学生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科渗透

一、小学语文渗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育,因为小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在这段重要的时期抓住机会,对于小学生的习惯、操守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发展了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成为全方位的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必须担负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语文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都知道语文是由生动的文章组成,一般主要反映自然、社会等内容,一般学生可以很容易在阅读中感受到其带来的魅力,老师运用其本身带有的情感引导到心理教育上来,学生从内心更容易接受。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1.自然渗透

在教学中,老师要很自然地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内容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张冠李戴,为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强硬转折,这样过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老师要把握好整个过渡过程,要自然而然结合两个方面的知识。语文学科中存在很明显的心理教育题材,学生可以直接阅读,但有的题材可能就不是那么明显。这样的话,我们老师要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拓展,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从最基础的需要去思考,来达到思考问题以及思考的意义。最主要的就是抓住语文学科带来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科内容的情感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个例子,在《落花生》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思考出在如今社会中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比较有用还是苹果那样的人有用。花生朴实无华但缺乏自信,苹果落落大方但略显浮夸。针对两者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做哪种人更好。这样就是以教材为载体,将心理教育很自然地渗透在学科内容中。

2.适度渗透

我们都知道小学n堂一般都只有大概四十五分钟时间,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这四十五分钟呢?其实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知道,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其写作的能力及其对于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不是整天进行思想教育。一般心理的教育能力可以维持在三分钟到八分钟,不能拖得太长。时间拖得太长一般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另外,就本末倒置了,忽略我们主要的目标是教学学科内容,影响学生学习。

3.寓教于乐

只有学生能够享受其中,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就能够更加投入,学习效率会更高,而取得的效果也就更明显。要想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于学科教育,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不断通过学习去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一般抗压能力比较弱,稍微在学习过程中或者生活中有点挫折,就产生放弃的想法。但是现在的社会竞争力非常大,受到的挫折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不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那很多事情就很难成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学科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一定境界,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挫折。

4.拓展渗透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到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变成自己的。实践,一般主要是强化学生对于某件事的认知,深化其对于事物的理解,所以老师要拓展一定的渠道,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在学科内容中。当然,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平台以及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如,运用专题讨论、演讲、课本剧表演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讨论的形式一般是要求学生先准备好相应资料来进行辩论。两方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持有的不同观点,在辩论的时候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也可以听到对方辩友持有的不同观点,最后做结辩陈词。这样可以很好地把语言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学生可以很好加深自己对于课本知识的强化,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课本中蕴含的知识得到深刻认识。演讲,一般可以通过讲说的形式及其观众的情感共鸣,有益于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在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重视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爱护生命。但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对生命教育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加强生命教育教学。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在进行生命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2013年3月底,上海××大学出现投毒事件,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毒死舍友,导致室友失去了生命。这是发生在我国名牌大学的案件,此案件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惜与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以引导,确保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感受生命的乐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如:《笑对生活》《人格不可辱》《对自己一生负责》等等,通过这些资料能够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

学生要亲身去体验、去体会,才会感受生命的珍贵。

二、思想品德教师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要对生活充满热情,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本身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带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也热爱生命。

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好生命教育,教师要在教材中发现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

思想品德教师应倡导生命教育,利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将课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生命气息。

思想品德教师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当今社会,在校园出现了不少的自杀、他杀事件,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学要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弥补教材中滞后的观念,使学生能够爱上政治课,从而主动学习生命教育,重视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要鼓励学生实现生命价值,让学生走出课本,到社会与大自然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教育至关重要,其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生命价值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重要性;措施;注意事项;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88-01

前言

在医疗水平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愈来愈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对身心健康的保护性措施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于育龄妇女而言,最为重要的莫过于避孕节育。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国的许多育龄妇女对于避孕节育以及避孕节育措施的认识十分的有限,这也导致育龄妇女由于没有采取正确的避孕节育措施而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而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女性避孕节育却只停留在其重要性,对于避孕节育措施与年龄层次的关系的研究仍还十分的缺乏。因此,本文选择就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这一个侧面从女性避孕节育的重要性、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措施选择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选择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一番论述和剖析。

一、女性避孕节育的重要性

女性避孕节育是指:在不妨碍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对受孕的机理和环节,采用相应的阻断或终止受孕的措施,以达到避孕的目的的采用各种避孕措施和方法。对于一个健康的育龄妇女,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采取必要的避孕节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都女性的谕令长达二十多年,如若在在个时间段内,除了生育的需求之外,不采用必要的避孕节育措施,那么在多年的育龄期内,每个正常的育龄女性有可能妊娠一二十次。因此,避孕节育是减少和防止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保护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避孕节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做好女性避孕节育工作,对于女性个体本身、对于一个家庭的幸福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从社会的层面来说,是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从医疗研究的角度来看,女性避孕节育工作有序的展开和推广则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女性避孕节育以及女性避孕节育工作对于国家政策推广、社会进步、医疗研究以及女性个体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措施选择的差异性

避孕节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随便采取一种避孕节育措施便可以的。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女性而言,根据其生理状况和特征,都有相应最为适合的避孕节育措施。在本文的论述中,将育龄女性分为生育前、哺乳期以及生育后等几个年龄层次进行论述。对于新婚阶段的女性来说,在其生育前,由于女性自身情绪、情感以及生活压力综合作用,在这个阶段的女性在生理上会表现出排卵期不够稳定等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新婚的女性可以采取口服避孕药等方法进行避孕节育。对于产后并正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避孕节育就更为的重要了。因为这个阶段怀孕的可能性相比之前来说可谓是有增无减,因此需要立即采用单纯孕激素避孕针、复方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法以及宫内节育器等方法进行避孕节育。这些避孕节育方法基本上都是长期性的,对于避孕节育有着较好的效果;对于产后已经有了孩子并且不再打算生育孩子的女性来说,可选用长效、高效的方法,如皮下埋植剂或宫内节育器等。夫妇一旦决定不再要孩子,进行男性或女性绝育术对多数夫妇来说是很好的选择,虽然这种方法就长期性来说是最为有效的,但是其潜在的严重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育龄女性在选择这一种避孕节育方式的时候,需要三思而后行。除此之外,女性一般还会经历妇女更年期,虽然在这个年龄阶段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育能力下降,但是避孕节育还是十分必要的,其可选择的避孕节育措施有使用、女用以及宫内节育器等。

三、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措施选择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避孕节育措施不尽相同,对于新婚未产期这个阶段的女性来说,根据其情绪易激动,额外排卵机会多,性生活经验不足等生理特点,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上可以选择简便方便的方式,避免会影响未来生育的避孕节育方法和措施,例如长效避孕药就是不合适的方法;而对于哺乳期这个阶段的女性而言,这个阶段女性的卵巢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上需要考虑不影响乳汁的质和量,例如宫内节育器以及安全套等安全避孕节育措施;对于生育后期这个阶段的女性来说,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上虽然没有了什么特别的要求,唯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做到长效、安全、综合为原则,但是对于有特别疾病和禁忌症的女性则需要特别注意;而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虽然卵巢功能趋向衰退,但仍有可能意外妊娠,所以选择以外用药具为主的避孕方法是最为合适的 。一言以概之,育龄女性需要并根据自身生理、生活方式,合理地选择最为恰当和安全的避孕方法。

结语

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有着各不相同的生理状况,在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上需要区别对待。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来说,如何做好避孕节育,该选择何种避孕节育措施是个不断拓展的问题,同时,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探讨出更为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莹.陈庆华:女性外用避孕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7)

[2] 陶晓玲.王燕.郎雁.熊俊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 2012(05)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心理氛围;实施策略

目前,有很多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既有助于维持学校正常秩序,也可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较为复杂,叛逆情绪较严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投入到实施身心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充分利用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身心健康教育。

一、创设健康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因此一提到老师每一位学生都比较害怕。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关心学生,这样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创设健康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从而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生物教师不能因为这位学生成绩较好所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而是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有助于其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会向某位学生提问,但是该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此时教师不应该责备这位学生,而是要鼓励这位学生,帮助这位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生物教师要用激励性语言来代替歧视性语言,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恰当地处理生物教材,挖掘其中身心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且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了解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学生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且要指导学生,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规定: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当学生了解到我国当前的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之后,此时会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并且也会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并且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这一目标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有时候教师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目标列举出来,给予学生操作自,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当老师讲解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其题目为:拒绝,慎用心理药物。通过这一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还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珍爱生命、远离”的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困难生

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厌倦、疲劳等情绪,此时教师要及时疏导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单独与他们谈话,在谈话过程中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当老师讲解青春期教育知识点的时候,有的教师往往会忽略不教,这种教学方法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致很多高中生会在这方面犯错误。因此生物教师要详细讲解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会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在素质教育中,身心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一些身心健康教育,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普.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2(2).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石。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幼儿从出生到说话、走路,再到幼儿园、小学,这一路的成长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陪伴。但是,家庭教育如何“教”、如何“育”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强调家庭教育一是要尊重孩子作为生命个体,应给予尊重和平等;二是要善于引导教育,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全的人品。因此,本文在认识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不同时期的幼儿成长,对于家庭环境的诉求存在差异,但总而言之,都强调良好家庭环境要素下,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

案例:班级里有名男孩的父母离异,爸爸很少关心孩子,总是用暴力的行为解决事情,孩子很怕爸爸,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孩子很聪明懂事,总是做一些小动作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记得有一段时间,发现午睡时他不怎么睡觉。我们尝试过很多办法,给他讲道理,作用效果都不大,他还是不睡觉,还会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和同样没午睡的孩子讲悄悄话。有一次我故意离开午睡室,站在门口听里面的动静,果然我一离开午睡室,他就爬起来试图叫醒身边的小伙伴,我轻咳一声,听到我的声音又立马睡回被窝。起床后:“我问他为什么不睡?”他说:“睡着后会梦见可怕的东西。”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心疼这个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享受童年快乐时光,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下午放学后和他奶奶交流,才发现是因为孩子妈妈不在,爸爸又经常打他造成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案例,家庭教育所承载的“正能量”、所营造的温馨是缺失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以至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失了家庭给予的温馨、安全和关心。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爸爸妈妈是孩子感知世界的老师,以身作则的家长形象,势必是孩子成长、做人的首要条件。

1.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财富

对于父母而言,尊重和孝敬父母;帮助和宽容对待兄弟姐妹;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与帮助,这些关系的维护与本质体现,都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财富。关系体系中各关系的有序维持,稳定、温馨的家庭幸福感,足以让孩子收获满满的成长幸福,并从中学习宽容、学会孝敬、学会尊重、学会信任、学会关心等,这些优良品性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人。

2.融入“民主”,让孩子“自立”

小孩也是生命个体,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融入“民主”,更有助于孩子“自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中孵化,并在尊重、平等的家庭氛围中让自己更加“自立”“自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是强势的一方,对于孩子的不当看法,难以用民主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矫正不当行为,以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日益僵化。

三、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贴身护士”,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饮食、营养,还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港湾,父母要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贴身护士”。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行,保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贴身护士”,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是孩子身心加快发展的港湾,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心理发展需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认识自己行为的好与坏,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难则退,遇事则烦躁等这样的心理发展状态,显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困难,能够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能够在不顺心面前平复自己,这样的身心状态,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2.培养孩子坚信“我能行”,提高主观能动性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温室中的花朵、花朵中的花蜜,父母往往是捧在手心,生怕孩子摔倒了。首先,“自信”应该作为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父母要给予孩子肯定、欣赏,让孩子在任务和困难面前坚信“我能行”,我能在学习中、实践中收获成功和喜悦;其次,挫折与失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选择如何面对,这又是孩子在成长中积蓄“正能量”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内涵,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家庭教育“正能量”的构建、注重家庭教育中民主的融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泽让卓玛.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篇7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篇8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身心健康;干预作用

前言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其对儿童,青少年以至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不论是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力度加强,还是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方面加大普及度,都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音乐教育功能重要性的重新审视,并且肯定了音乐在人类发展各个方面的积极干预作用。在国内外都不乏就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的文章和书籍,但针对音乐对大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等健康干预作用的研究较少,或者不够系统和全面,多为乐器的学习或者歌唱的学习对身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 66-68页)

一、现今大学生身心健康实况

由于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人们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心理状态尚未稳定的大学生来说,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以适应社会需要,如果再在人际关系中遇到难题,便更会冲击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总之我国大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生理不健康状况多表现为失眠多梦、四肢无力,头痛心悸等。其心理状况不健康状况多表现为常有烦躁感、紧张感、无助感、孤独感等。长处在身心不健康的状态下的大学生工作学习效率会大大下降,所以要及时进行外界的干预和自身的调整,避免转化为躯体或者心理疾病。[2](第127-128页)

二、音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作用

(一)音乐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

音乐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分为两个方面:1.音乐欣赏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2.音乐实践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有助于脑部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在这里,重点论述第二个方面,即音乐实践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

在现代生理学认为,大脑两个半球对学习和语言的识别机能不是均等的,总是一侧占优势。习惯用右手的人,左侧大脑半球表现机能优势。[3](第48-49页)这虽与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用左手的人往往右手也能操作,因此左右手双侧的皮层有关区域都能成为语言活动的中枢。因此加强左手的活动必然有利于大学生脑部健康发展。

可见,左右手的运动,尤其是左手的运动对大脑的技能的健康起到直接的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样音乐实践活动既简单可行又能使左右手更加灵活呢?至少,乐器演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对于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普通大学生可进行如下音乐实践活动:1.双手敲击军鼓,刚开始双手所敲击的节奏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对乐器的熟悉,对节奏的感悟,可训练左右手敲击不同的节奏类型。2.可训练木琴的演奏。刚接触时,先熟悉音阶,之后进行训练右手的演奏,可敲击简单的乐曲《小星星》等,右手熟练之后换左手敲击,当左手也能熟练演奏之时,方可训练左右手交替敲击木琴。综上所述,此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左右手的灵活配合程度,同时演奏时产生的规则节奏和优美旋律也能刺激大脑皮神经,从而起到促进大脑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现代神经生理学专家指出,音乐对神经结构有直接影响。[4](第6页)不同的音乐作于用人的器官,由于速度和音调的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心环境,达到排忧解压等效果。

音调欢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且音乐优美的乐曲对改善学生情感忧郁、沮丧等具有良好的作用;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风格娟秀的古琴、小提琴协奏曲,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楼台会”“化蝶”等曲段对于大学生的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等心理问题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乐章》则给在困难中逆境中失去信心和斗志的大学生以鼓舞和奋斗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报复社会以及残害自己的甚至自杀事件的发生率也高于早期,所以及时调节大学生不正常情绪,是根本抑制恶性事件,引导大学生心理正确发展的途径,而音乐又在这一途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加强音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作用

(一)开办音乐欣赏室,实践室

可有学校投资开办一个音乐欣赏室,音乐实践室,可以一室多用,室内装潢以典雅大方为主。另外需要购置一些较容易掌握的乐器:军鼓,木琴,三角铁等。每周固定时间有一位音乐老师为前来参加音乐实践的同学放映世界经典音乐会的视频,另外再安排一个时间则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对那些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学习以及学习简单的歌唱技巧等。

(二)通过校园广播传递音乐之声

以洛阳为例,据调查洛阳的几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均设立有专门的广播站。而且洛阳师范学院的广播对校园的覆盖率可达到98%,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校园广播。利用这一条件,可建议在广播站成员中间成立一个专门的音乐小组,为同学们挑选适合大学生欣赏的积极向上的有内涵的音乐。每天中午在校园新闻结束的后10分钟以及在晚上晚自习前的20分钟播放给同学们,可附上对作曲家以及音乐风格的简单介绍,以此可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欣赏音乐。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娱活动

大力开展校园文娱活动,努力营造音乐活动的浓厚氛围,为同学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展示自己,欣赏别人的平台。如洛阳师范学院每周都会举行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则是每周由一个院系组织安排一台晚会,节目构有成歌曲、舞蹈、乐器演奏以及小品等,面向全校师生演出。这样就使在校大学生文娱活动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真正实现了用音乐活动充实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结语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在人类发展历史中,音乐一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间,正确的欣赏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作品,并且积极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都能够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好的发展,正如达尔文所说:“如果一个人不听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发展。”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说过:“乐者,治人之盛也。”可见音乐不仅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更加智慧。

参考文献:

[1]杨秀.音乐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J].大理学院学报,2007,(07):66-68.

[2]梁小玲.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127-128.

[3]浦任. 神奇的音乐治疗[J].望新闻周刊,2000,(28):48-49.

篇9

关键词:放心粮油工程;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具有很多积极意义,无论是站在国家发展角度,还是站在个人角度,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都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的今天,绝对不能因为某些粮油企业的不法行为,而损毁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以及每天忧虑的心理。

1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是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工程的开展,广大消费者对粮油质量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现如今,我国各个省市都在开展放心粮油工程,这是对人们生命健康负责的一种行为,国家对这一工程也表示了支持,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便能够充分保证放心粮油工程的顺利开展。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放心粮油工程的开展,主要是基于几下几点: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条件,我国一直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品质量安全,如果一个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都无法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就无法保证,没有健康的居民,又何来和谐社会?因此,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以此来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事关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这是人们身心发展的需求,我国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却忽视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这使得我国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是有发生,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重创,有很多人正是因为食用了不健康的粮油,引发或者诱发了各种身体疾病,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粮油食品安全一直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为此,的确需要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以此保证粮油食品安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人们的顾虑。

最后,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市场机制的建立建全,要求每一个行业都应该遵循市场规范,粮油行业攸关人们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如此,但是某些企业却对此不以为意,因此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在市场中,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应该遵循公平正当交易的原则,则某些粮油企业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但是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能够将不合格的粮油企业查封,这就规范市场秩序意义重大。

2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 构建长效机制

很多城市为了能够真正的做好这一工程,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除此之外,还下发了很多的指导性文件,通过这些政策以及指导性文件的贯彻落实,粮油企业的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各个粮油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网络布局,共同构建放心粮油工程的长效机制。另外,市场各个监管部门,比如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有效联手,加强监管力度,这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长效机制的建立,既需要粮油企业的积极配合,而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监管,更需要消费者有安全意识,只有如此,放心粮油工程的长效机制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并且实施。

2.2 新上面粉机组项目

某市为优质小麦烟农15的主产区,该小麦品质优良,蛋白在15%以上,面筋能达到35,面粉白度列现有小麦品种前茅。根据这一优势,新上石磨面粉机组一套。以烟农15小麦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面包粉、水饺粉、馒头粉等,做到无添加,纯天然,绿色安全,多规格包装,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让居民吃上放心、优质的小麦粉。

2.3 开设精品粮店、推进放心粮油向“早餐工程”延伸

某市以丘陵、山区为主,主产花生、小米、绿豆、红豆等优质杂粮,其中,望海山小米通过国家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花生、大葱、樱桃、蜜桃、凌河大蒜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确定在我市的市南区和市北区各开设一家“精品粮店”,销售自产面粉和优质杂粮:并联合标准化种植基地,供应无公害蔬菜;同时做好馒头等传统食品的供给,方便居民生活,让特产和放心粮油走上老百姓的餐桌,满足城区和周边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2.4 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

为保证“放心粮油工程”的顺利建设,与百货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超市是供销系统成立的连锁超市,目前有400平方米以上直营店16家,加盟店227家,规模大,网点多,已辐射到各乡镇。双方确定,在城区合资成立配送中,在连锁超市内合资设立放心粮油专柜,双方各占50%股份,按股份投资、分红。统一配送绿色、健康、环保的面粉、杂粮以及馒头等熟食。同时,积极开拓全市范围内其它超市的粮油配送业务,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多吃有机食品.健康食品.使这项民心工程真正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

2.5 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加大

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发参与创建热情,形成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全方位参与创建的局面。

2.6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放心粮油工程”并不是仅仅依靠粮食部门就能够深人实施的,而应该依靠各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因此我市各部门应更加给予高度重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措施,建立放心粮油工程专项基金,引导和扶持放心粮油骨干企业建设放心粮油食品配送中心、放心粮店、精品粮店等粮油销售服务网络,合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因为粮油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部门与各级政府以及消费者都有责任关注这个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粮油食品安全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正视,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具有针对性,对策适用性也比较强,而对其进行研究,正是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护航粮油食品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11(4).

[2]廖春林.粮食食品安全要把好“五道关”[J].中国粮食经济,2011(8).

[3]周葛彦.浅析粮油检验在监督粮油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3(5).

篇10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健康情绪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所以说,每个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要具有健康的情绪。在校大学生健康情绪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适度的正常情绪反应。健康情绪有利于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机能协调发展,有利于他们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

情绪健康是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而言,情绪的目的性恰当、反应适度,不带有幼稚的、冲动的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是情绪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瑞尼斯等人提出情绪健康的6项指标:

(1)发展出某些技巧以应付挫折情境;

(2)能重新解释和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

(3)知觉某些情境会引起挫折,可以避开并找寻替代目标,以获得情绪满足;

(4)能找出方法,缓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5)能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包括幻想、退化、反抗、投射、合理化、补偿,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以至防卫过度,造成情绪困扰;

(6)能寻求专家的帮助。

心理学家索尔也指出情绪健康的8个特点:

(1)独立,不依赖父母;

(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与外界接纳的渴望;

(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

(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

(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

(6)培养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

(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

(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

对大学生来说,情绪健康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对不良情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情绪反应适度;高级的社会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作为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以良好的成绩走入社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意识,刻苦奋斗的精神。要善于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诀窍,养成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主动复习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勤奋学习,做好自己工作,可以使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克服的困难越多,工作学习成绩越大,这种情绪体验就越强。

2.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性格品质是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反映对现实的情绪态度,“怎样做”反映情绪的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一方面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总结和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要正确地估价和了解,经过自我反省,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性格修养方法。

3.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受到干扰,遭到挫折,感到失意。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或者挫折压力超过心理承受能力,都可能产生影响身心健康的情绪反应。在挫折压力面前,在校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认知心理,努力控制消极情绪反应。不必要太在意可能出现的逆境或问题,随时解决矛盾,不要让自己总是很纠结。要防止或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对他人情绪的扰乱。

4.加强平时的健康情绪教育。学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历来很重视,创造良好的情绪氛围,使他们的获得正常的、积极的、健康的情绪体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情绪教育时,首先,要防止过分节制,因为过分控制就不能有丰富多彩的情绪体验,必然有碍身心的正常发展。其次,要避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那些有能力、有专长的在校大学生的一些缺点、错误和不良习惯,不批评教育容易助长其不良情绪的发展。最后,不要任其发展不管不问,认为情绪问题是个人的问题,是小事情,可以不加要求,这不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5.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校大学生的情绪与其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他们身体健康时就表现出朝气蓬勃、心情开朗、精神振奋;疲劳、睡眠不足与疾病则容易成为在校大学生情绪低沉不安的背景。我国医学界认为,人的情绪变化除由客观环境的刺激引起之外,内脏气血的病变,也能影响到情绪的异常。由此,在校大学生要坚持体育锻炼和合理的休息,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和卫生,保持良好睡眠,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让自己感到疲劳和无奈,这是情绪饱满与健康的基础。